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数学在线课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 兴趣
在2l世纪新课程标准下,研究者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学有价值的数学;学实践性强的数学。这种新的教学理念,能够使学生们在数学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在这种新时期课程改革标准的情况下,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事情能够使我们更好地学习数学。就比如说,在平时上课的时候,如何提高学生在听课时的学习效率?如何在新课程标准教育实施的情况下,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这些问题,也都与学生自身存在的诸多现状相矛盾,比如,学生听课不积极,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降低了学习效率等。
所以,教师应做好针对性教学的主要措施,不仅要积极响应教学大纲的内容,还要多在教学方法上努力出新,优化课堂的上的讲课内容,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但是这些如何做到呢?研究者整理得出以下几点。
一、设计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时长上获得尽可能懂得学习内容,从而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教师应该做到的就是要合理有效的设计教学,教师应在上课前备好课,设计好课堂时长四十分钟的讲课流程,精心组织好教学内容,合理有序的发展,才能保证学生拥有一个好的听课效率的基础。可以依据以下要求进行参考: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选择教学内容的素材时,应按照初中学生整体认知水平出发,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比如:在学习几何内容――梯形的学习时,应该在平时的分析和指导上,加以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用这种方式设计教学内容,再提出主要问题:将梯形变换成三角形,裁剪成正方形,你是否能够做到?怎样用最少的步骤做出最快的答案?
在一个案例中,可以提出多种问题,这样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内容,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积极加以探讨。
另外,设计合作教学也是设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形式。可以设立合作学习的小组,共同进行探讨学习。合作学习的小组安排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小组合作的成功与否,所以,在选择课程学习的探讨课题方面,则需要根据探讨的课题内容进行适当合理的分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有效学好数学的目的。主要分为三个步骤:恰当分组合作;合理管理合作小组;小组与小组成员之间积极参与合作。这样能够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能够得到不错的效果。
二、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如果能够影响到学生的情绪,触动到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那么这个科目便有其价值所在,从而创设的学习情境也是成功的。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便能使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得到的效果也是事半功倍的。
比如,在进行“轴对称”这一章节的时候,可以运用例子进行教学上的引导:“在施工项目中,建一个水电站,要分别向王庄和刘村送水,水电站修应该修建在何处才能是两地之间的距离最短?”通过这一例子,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因为这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这样能够引起学生们积极思考问题,互相商议、探讨,从而能够在这一过程中解决问题,达到学习好轴对称这一章节的目的。这种引入课堂内容的方式,能够使学生们快速接纳新知识。
再比如,在讲解对等三角形这一章节时,教师们可以这样提出问题:“将金字塔倒立过来,投射到地面上的影子,怎样测出来它的实际面积?其实,只要认真学习好对等三角形,熟记定义,就能够自主进行解答。这也是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式。
三、做好课堂练习。加强教学效率
在课堂中,做好课堂练习是非常重要的。这能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能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熟练的运用新知识。对学生的智力和身心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首先,要有目的的出练习的题目,有针对性的出题目。其次,要及时的做练习,使之能够当堂消化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再次,要保持练习题目的多样化,只有练习不同类型的题目,才能掌握牢固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另外,教师要根据学生们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以及经常犯错的地方,加以积极的指导,以保证学生能够正确的消化课堂上的内容。
四、从数学积极性着手,激发思维求知欲
关键词:主体性;先学后教;生活情境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也就是说,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了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单一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认识主体性在课堂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学生愿意积极地走进课堂当中。其次,教师要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切实将学生主体性的教学观念落到实处,以促使课堂教学模式得到根本性转变。总之,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然而,如何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介绍。
二、如何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1.实施先学后教模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先学后教是相对于先教后学而言的,学生自主学习是该教学模式的一大亮点,是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体的有效教学方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自学不是学生漫无目的的盲目学习,而是带着教师布置的相关任务进行学习。
例如,在教学有关“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考虑到上节课已经学过了点与圆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选择了先学后教的模式,首先,我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如:两圆的位置关系;两圆相交及两圆相切的性质和判定。各种位置关系中圆心距与半径之间数量关系的应用等等。之后,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主学习,并将遇到的问题提取出来,接着,作为数学教师的我,要充分发挥指导者的角色,对学生遇到的问题以及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以确保先学后教模式的高效实施。最后,为了检测学生的自学效率,也为了让学生在独立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我还设计当堂练的环节,以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创设有效生活情境,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有意识地将与生活有关的数学知识引入课堂,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应用意识。
例如,在教学有关“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授课的时候,我为学生创设了生活情境,如:某宾馆有客房120间,每间客房的日租金为50元,每天都客满。为了提高服务质量,老板在装修后欲提高租金,经调查,一间客房的日租金每增加5元,则客房每天少租6间,不考虑其他因素,每间客房的日租金提高到多少元时,客房日租金的总收入最高?比装修前的日租金的总收入增加多少元?该情境的创设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创设有效的情境,进而逐渐提高学生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爱好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实际上不能给学生教会一种语言,我们只能为他们创设一个适合语言学习的环境”。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爱好出自好奇。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选择贴近生活、具有时代特点的事例,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地创设美丽的情境,做到有物有意,使学生置身其中,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知识的浓厚爱好,引发他们的思考;轻易刺激他们的视觉和听觉器官,给他们带来新鲜的惊喜,并引起他们的积极反应,有助于教长时间地保持学习的注重力。这样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非常强烈,他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爱好,积极主动地开始新知识的学习。若这样长此以往地运用,多媒体以其真实感和趣味感刺激学生思维,学生的思维也随之流畅。
二、运用网络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兴趣是指探究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有兴趣学习时,注意力一定高度集中,记忆力明显增强,思维敏捷,信息传输系统处于最佳导通状态。而网络上信息丰富,题材广泛新颖、反馈及时,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英语新教材(人教版)的编写很有特点,每个单元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和设计的任务都是围绕一个话题来展开。教师均可从网上找到丰富的材料,来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扩展或扩充,这些材料在导入新课、语言学习等课堂教学各环节中都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优秀的多媒体软件创设生动、逼真的情景,在创设情景的环节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并利用不同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图文并茂,代替了课本上静止的图画,学生在这些情景的吸引下,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
三、合理运用课件,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关键在于课件。一个成功的课件是制作者在深人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其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安排等诸多因素设计制作而成。离开课件,再好的硬件设施也只能成为摆设的花瓶。因而课件必须充分展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形成了自身固有的、为学生所适应的教学风格。所以在设计课件脚本的过程中,教师应把自身的风格融入到课件中,体现自己的教育思想,又让学生易于接受。无论什么科目,一堂课的内容可能是一些相关知识的集合,因此必须注重课堂中知识传授的整体性、连续性,这一点必须在课件中体现出来。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一个难点,同时又是重点,因为词汇是交际的基础,没有词汇的掌握就无法交际了。但说起来,学生们学习词汇的积极性还比较高,教学中花费的时间也不少,但是情况却不尽如人意。词汇的学习中,学生们主要是不愿意去记、去背。于是,计算机媒体的使用解决了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
四、运用多媒体,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进行协作学习
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我们创造了更好的学习的条件与空间。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上网进行学习,充分利用网上丰富的资源,让学生获取信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了把所学的知识更好地延伸,扩展,或多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风土人情,利用网络资源是最快捷、有效的方法。我们学校对学生开放电子阅览室,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当教学有关"festival"的知识时,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如果想知道更多的有关西方国家的节日如“圣诞节”的内容,可以上网去查找、探究,从而使学生认识了许多有关耶稣、圣诞老人的由来,圣诞树的来源等课外的知识;在教学Easter(复活节)的时候,让学生上网了解有关彩蛋及西方国家的人是怎样庆祝复活节的,并了解英、美国家的风俗习惯。这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及对国外文化的有关认识,这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五、教学实践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点,我们可以把一些英语教学内容设计制作成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动手操作的英语课件。让学生在操作的体验中逐步学习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主动研究、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案例描述
在实际的美术教学生活中,笔者在教学关于“春天的畅想”一节中,按照大纲要求需要让学生感受春光,了解春天,对春天进行欣赏与评述,最终进行研讨与实践。于是,笔者放映了一些关于春天的映像、图片以及美术创作。放映完毕后让同学们讲讲,自己理解的春天,并在此基础上谈谈春天可以给人什么样的创作灵感。于是,同学们踊跃发言。有的说,春天是万物萌发的季节,是大地第一次披上绿衣的季节。有的同学说,想到春天就想到了春游,变暖。等等。于是,同学们积极的讨论着春天适合干什么,春天有什么特色等。我很高兴调动起同学们讨论的积极性,但是,这节美术课明显有些跑题。课堂主线变成了讨论春天,与语文课如出一辙。使美术课堂失去了美术应有的魅力。如果依据以往美术课的教学模式,让同学们进行对校园春天的观察,又很容易变成一节自由活动课,使美术教育的初衷失去意义。究其根本,还是模式上缺乏创新性。要么过于依赖于书本,导致课堂的理论性太重,要么户外美术活动上缺乏创新,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下降。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在初中美术课堂的集中体现
笔者在反思了自身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例,总结出了创新的初中美术教学模式。并以此来解决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接下来,笔者将着重探究教学模式创新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集中体现。
1.创设美术教学意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激发兴趣的最直接途径则在于对课堂情境的创设。对于初中美术教学情境的创设可分为四个方面,即对导入情境的创设、对观察情境的创设、对探究情境的创设以及对生活情境的创设。对导入情境的创设,要求教师在尊重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还需充分发掘教材内容中所蕴含的情感、环境以及生活因素,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知美并体验美。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找到合适的课堂切入方式。对观察情境的创设,要求教师在合理引入课堂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观察美术作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的发现和感知美。创设探究情境,要求教师要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美术作为艺术的一种,自然与生活密不可分。因此,作为美术教师还应注重创设美术课堂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实践活动,在生活中学习,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当然,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结合具体的情况实施具体办法,将四种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借助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为美术教育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美术教学离不开对于画面及作品的赏析,而多媒体恰恰是达到这种效果的最佳手段。在日常的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书本上抽象的东西具象化,并将相关内容加以引申。使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教师的主要教学内容,刺激学生的感官,在直观上起到增加课堂吸引力,激发学生潜在思维的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美术的高深内涵,增强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度和理解能力。有助于教师更好的掌控课堂,进而提高美术的教学效率。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美术课不同于其他课程的关键在于,美术课要求学习者有一定的审美能力。美术作品独特的线条和色彩,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作为美术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将美术课的能效发挥到最大。教师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去欣赏大自然之美,去欣赏社会文化之美,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自由创作,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提高审美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则在于对美的事物的欣赏与追求。因此,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习惯,将欣赏美作为一种生活习惯,从而达到在生活中培养审美能力的最终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的教学模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是初中美术教育顺应时展潮流的体现,是初中美术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摆在所有初中美术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是初中美术教育与时俱进的必经之路。新型的教育模式会最大程度上发掘出学生潜在的创造力,提高学生参与到课堂中的积极性。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教师需要适当地学会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去进行美术创作,进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新的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开放、快乐、生动的课堂感受。这是每一个美术教学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而创新模式的美术教学也将是未来美术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初中数学;慕课教学;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233-02
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关乎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高低,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培养。数学思维的形成能够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加有步骤,使学生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具备良好的基础,因此,数学教师不应该忽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随着时代的发展,慕课教学这一模式得到了众多教师的关注,慕课(MOOC)简而言之,是一种提倡使用微视频进行教学的方式,它主要是指规模比较大的开放式的在线课程。这种有效利用互联网进行数学教学的方式能够让数学知识得到良好的传递,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学习能够更好地内化和吸收数学知识。因此,教师需要在数学教学时善于运用慕课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能够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轻松,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变得更高。笔者认为,在初中数学课堂进行慕课教学,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慕课这一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注重运用微视频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视频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例如一堂45分钟的课,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出十到十五分钟的时间为学生播放有关教学内容的微视频。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挥,同时能够让课堂的氛围更加利于学习,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微视频的方式来学的数学知识,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正如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那样,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使用慕课这一方式进行教学时,也需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
首先,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慕课教学时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自然产生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本身心理发展就不成熟,要想使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就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慕课教学时,初中数学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贴合课程内容的小问题,要求学生在学习后及时回答这些数学问题。比如在学习相交线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设置一些基本的问题,然后为学生播放做好的教学视频,在学生仔细观察学习后,教师再随机挑选一些学生要求他们解答这些问题。
学生学习的过程本来是比较枯燥的,但是慕课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到有效的提高,而数学教师设置问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带着问题进行思考,这种设置问题情境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较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后,慕课教学的效率才能够得到提高,那么才能说这位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是比较成功的。
其次,要求数学教师能够多给予学生发言的机会。俗话说真理是在讨论中被发掘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想法比较新颖,对于一些数学问题可能有着自己的想法和不同的见解,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就微视频中所讲授的知识与学生进行讨论,适当的给予学生发言的机会,使学生能够获得表达自己意见的途径。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讨论的热烈氛围中获得学习的乐趣,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较大的发挥,因此是值得提倡的。
给予学生适当的发言的机会,要求教师能够拿捏好度。初中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然而往往自制力比较差,经常在课堂上出现一发言就滔滔不绝说不到重点的情况。为了减少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数学教师可以与学生约定发言的时间,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有时间诉说自己的见解。慕课教学主要是运用微视频使教师的课堂节奏更加紧凑,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发言环境,这有助于使慕课教学的效率得到提高,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目标。
最后,要求数学教师制作贴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微视频进行教学。初中阶段的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他们的学习自控力不足,常常容易受到别的事物的干扰,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得到集中,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在进行慕课教学前制作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的微视频。
具体来说,数学教师的教学视频,需要尽量做到中心突出,条理分明,同时要注意内容有趣,既要达到为学生传授知识的目的,又要使学生在比较有趣的氛围中获得知识。这一要求乍看起来有些困难,实际上只要用心,操作起来并不困难,数学教师只要提前备好课,整理出要讲的数学知识点,系统的将数学内容梳理一遍,尽量用一些有趣的小例子来引入话题,那么教学视频就能够做得非常有吸引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轻松,使数学教师的慕课教学效率更加高,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需要多注意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去更好地为学生讲授数学知识。
2.优化教学环境
慕课教学这种新兴的在线教学方式,除了可以让数学教师的教学更加有效率外,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尽量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一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得到了凸显。然而除了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外,进行慕课教学还需要优化教学环境。
【关键词】微课;初中数学;融合;教学策略
一、前 言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内容强调更多的是实用性和有效性,多种学习模式也成为创新教学理念的新方法之一.在信息化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能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将微课应用于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之中,在传授知识理论的同时,教师应该把教育重点转向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以及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学观念和态度[1].传统的教师讲授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教育需求,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初中数学教育须进行创新和改革,有必要改变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应用微课,可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微课的概念和特点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指的是在初中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根据新课程的标准和教学实践的要求,教师在课堂内绕知识的重难点借助多媒体,以视频为主要的载体开展丰富而又精彩的教学活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特别是在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广泛应用和普及的背景下,微课能进行移动学习和在线学习,甚至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进行远程学习.微课成为网络web2.0时代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能提供学生深入探究和自主学习的平台.微课是根据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发设计的以视频类、图文类以及数字故事类三种类型相结合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作为教师,需要跟随时代的步伐,积极创新和变革传统的讲评课教学方式,合理地配置教学资源,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借助多媒体和互联网平台进行电子备课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使得课程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作为学生,可以在微课上获取公开丰富的教学资源,能满足学生对不同教学资源信息的需求,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科知识内容进行个性化学习,不仅能强化和巩固重要的知识点,还有助于学生查缺补漏,补充课外知识点,拓展学生的视野.便捷高效的微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讨课程内容,进行自主学习.
(二)微课的特点
微课的特点主要有四个大点:第一,时间短,内容精炼.微课主要是对一个知识点或者实验等教学环节做一个简化的、细分的教学,相对于一般的教学模式来说,它是一个比较独立、完整的小课程,它的教学内容少、时间短,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容易掌握,是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新模式.第二,突出重难点.微课是围绕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实验而展开的教学,所以它的目标非常明确,重难点很突出,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把握学习的方向,更好地突破重难点知识.第三,灵活的教学模式.微课的教学方式非常新颖,学生可以在上课前或者上课中以及上课后观看微课视频,不受课堂的局限,自主学习空间比较大.第四,资源很丰富.微课的主要载体是视频,在现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一些优秀的教师可以方便快捷地把自己设计好的微课教学视频进行上传,而学生或者教师在这些丰富的资源中,可以选择合适的资源,进行借鉴运用,优化了教学模式,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范围,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加强学习能力[2].
三、微课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的有效策略
(一)运用和制作水平高的微课课件
微课新型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生硬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微课上可以将讲授、问答、启发、讨论以及演示类等教学类型进行综合运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微课时间的限制,一般情况下一节微课只能使用一种或两种微课类型的组合教学,但分类并不是唯一性的,而是具有开放性的.随着现代教学理念和授课形式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微课类型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进行发展和完善.在初中数学教学课程之中,教师可以用微课把讲授类和合作探究类相互融合,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的任务和课时来划分两种形式不同的小组,在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讲解,通过视频将课程内容展现出来.带给学生直观的视觉冲击效果,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立体化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方便学生理解.为了拓宽学生的思路,可以以微课的形式适当增加课外知识,教师要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指导学生分工探讨微课中的内容,突破重难点,拓展学生的思维和知识面,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在制订职业生涯规划中深刻体会到就业的意义.教师善于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计算机技术的直观性和生动性的特点,突破常规的学习思维,增加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也能消除学生对枯燥乏味的课程产生的排斥心理,让学生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思考和探究.
(二)把握好课堂中各个因素的作用和关系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要把握好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作用和关系,这是使得微课能有效应用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新课程的改革下,教师角色已经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改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通过亲身实践,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运用知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材是联系学生和教师的教学桥梁,教师借助教材这一桥梁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教材进行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时,首先,考虑学生学什么,教师要教什么,学生怎样学,教师要怎么教等问题.教师、学生和教材,他们所具备的教学功能以及作用虽然不同,但是三者之间却是相辅相成的[3].要将微课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就应该要把握好学生、教材以及教师之间的关系.〖HJ1.1mm〗
(三)分散知识点,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特点是知识点多、记忆量大,这也是让广大初中学生学习数学最头痛的问题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不仅会让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还会因为知识点多、记忆量大而产生知识点混乱的情况.微课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将宽泛的数学知识体系分为小块的知识点,采用分段式的方式来理解和记忆,同时,对于不同章节中的知识点采用分散记忆且反复记忆.微课的这个突出特c同样也是解决初中数学知识点多、记忆量大的最好的方法,教师通过运用微课,把知识点分散开来讲解,不仅方便学生进行记忆,还能将知识点分析清楚、讲解透彻,加强学生的理解,使得他们更容易掌握和记忆知识.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的时候,教师可以把每个版块分成3个教学任务,每个任务包括3~4个微课,教师要有选择性地对课程重难点和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教师课前制作ppt或者录制相关的视频,在微课上以视频或图片的形式将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和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不同通过微课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以“二元一次方程”为例,通过课前学习,学生可以提前做好课前准备,在课堂上听取教师的课程教学,使得自己的知识得到不断完善和丰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思考,开拓学生的思维.在学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点时,学生可能无法完全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用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等相关知识,学生会很容易将知识点记错,容易失去兴趣,产生厌学心理.针对这种情况,用微课形式进行数学教学,将二元一次方程分为多个知识点,让学生分段式地学习和记忆,并通过微课视频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力.久而久之,学生对相关知识肯定能有效理解、掌握以及灵活运用.
四、结束语
微课是通过精心设计的围绕某个知识点和教学内容以移动媒体的形式而开展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微课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深入实践的重要学习方式,也是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有效渠道,微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探索能力,使学生树立人生的目标,进行科学的就业规划.因此,对于教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从教师的角度去设计课堂内容,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参考文献】
[1]庞敬文,张宇航,王梦雪,樊雅琴,解月光.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352(05):65-71.
关键词:交互电子白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据调查统计,我国各地区的初中院校都在逐渐安装交互式电子白板,加大资金投入数量,提高教学的技术性。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工具,交互白板的优势非常明显,它不仅能够对教学进行辅助,还可以通过视频、音频的播放,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可感。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特点上而言,它实现了多样化教学手段的集中整合,黑板、投影、电脑三位一体化的利用,能够解决教学存在的不足,通过逼真的形象和情景,清楚的展示教学内容,并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可是,在实际教学中,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作用如何发挥,怎样开展课堂授课,才是新课程改革下应该考量的重点。
一、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黑板在技术上的升级,实现了黑板功能与计算机技术的全新整合,直观的呈现视频、图片、动态的画面等等,对强化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积极的意义。
从实际辅助教学的作用上分析,交互式电子白板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也是学生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有效办法。自从交互白板推广使用和普及到课堂教学之后,教师们都在不断完善自身的技术水平,希望营造一个有效教学的情景,树立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二、交互式电子白板支持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的策略
交互式电子白板辅助教学功能的凸显,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需要基于课堂教学实际,从教学内容出发,并结合学生的特点实施应用和教学。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将学生放在主要位置,创设一个真实的场景和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例如,在初中教学对称轴课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交互白板中展现对称的图画,并让学生展开想象,自己绘画对称图形,让教学不仅传授知识,也可以养成学生的良好思维。
(二)做好教学的设计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性格活泼好动,对外界充满好奇心,数学课堂的教学必须要打破传统,基于学生的特点开展有效教学,借助实物、图片等讲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尤其是在教学逻辑严谨、空间形象复杂的课程的时候,必须要有目的、有意识的拓展学生的思维。
例如,尺规作图:画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方法一般是要求学生用相同的半径画四条弧,两两相交就可以了。为了更透彻地理解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采用电子白板技术,用不同的半径各画两条相等的弧的交点,可以在线段的同侧,也可以在线段的异侧,并可以用定义法和全等法验证其可行性。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无法精确地传递这种知识信息的,更无法展示知识形成、深化、相互联系的内在规律。这样教学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更能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数学概念,突破教学难点。
(三)深化课堂练习教学
数学包含很多公式、定理,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具有非常高的要求,练习则是实现高质量教学的前提,通过训练可以巩固学习的知识点,并利用一题多解和举一反三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交互式电子白板与练习教学的结合,可以将课程变得更加清晰、直观。教师可以事先在Word文档中准备好练习题,然后导入到白板上,学生则可以直观的看到题目。例如,在教学初中知识《相交线和平行线》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课程导入的方法,通过问题的设置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让学生多加练习。
(四)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获取信息资料
快捷、方便的电子白板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是学生取得信息的资源库。在教学中,利用电子白板所提供的资源图库和模板,可以随时调出想搜集的图片和信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考虑学生的特点,利用电子白板的超链接功能,把幻灯片和电子白板有效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一个具有动画效果并带有配音功能的情境。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信息,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广,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种新的尝试,它能够弥补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实现互动教学,优化教学的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孙崴,刘学敏,关玉兵.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互动反馈课堂――以初中数学课堂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8):35-38.
[2]刘春燕,张龙革,吴筱萌,张丽丽.基于交互电子白板的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05):48-52.
关键词:翻转课堂;数学;教学;师生互动
为了能够进一步的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事业改革,现阶段在初中教育之中开始尝翻转教学的教育模式,翻转教学和传统的教育模式有较大的区别,并且初中数学学科的教育据有一定的抽象性,为了能够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还需要教师能够大力推行师生互动教学,用过互动教学使数学课堂能够塑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并且也能够促进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
1 翻转课堂概述
1.1 翻转课堂涵义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也译作颠倒课堂,是教师或专业制作者创建视频,学生课外观看视频中的讲解、学习新知识,回到课堂上师生共同交流、探讨、合作,从而解决具体问题、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模式。它把“老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教学结构翻转过来,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也改变传统课堂中的学习方式。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在课堂外通过互联网自主完成知识的学习,而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交流互动,共同探讨、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1.2 翻转课堂实质
翻转课堂作为近两年兴起并被广泛关注的教学模式,其背后的理论思想并不是全新的,它来源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是“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和“掌握学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翻转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结合大量在线视频资源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学生和在线视频资源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统合在一起的。翻转课堂不能看作是纯技术的大量在线视频资源,大量优质的在线视频资源只是翻转课堂顺利进行的基础。翻转课堂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仅仅有在线视频资源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的指导和促进,需要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并与老师、同学交流、探讨、解决学习遇到的问题,把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知识。
2 翻转课堂的研究重点及其中师生互动的意义
翻转课堂从产生到现在,已取得不少研究成果,了解和分析已有研究成果可以更好地认识翻转课堂,可以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找到切入点进行创新,从而丰富理论,指导实践。翻转课堂理论研究、翻转课堂应用研究和翻转课堂相关研究是已有研究成果的研究重点。
翻转课堂理论研究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人们对翻转课堂的研究首先包括翻转课堂的起源介绍、翻转课堂的涵义及其特征、翻转课堂的教学案例等。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研究者对翻转课堂有着不同的界定,去除语言表达的差异,已有的定义都有着同样的一层意思,即翻转课堂是学生在课外通过在线视频学习新知识、新内容,产生困惑、发现问题,回到课堂上与老师、同学一起进行互动探讨、学习新内容新知识时产生的问题,从而解决困惑与问题的教学模式。关于翻转课堂的特征,研究者提出不同的观点,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翻转课堂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习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学生从被动的听课者转变成为课堂的中心和主体,进而重新分配了课堂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用于与同学、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等学习活动。
3 在翻转课堂中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的方式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从上课时间上来看,大大的缩短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时间,降低了教师的教学任务量,而事实上这无疑是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大的要求,需要教师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掌握到相应的知识,初中数学科目带有一定抽象性以及逻辑性,使初中数学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时候更加的具有挑战性。要在翻D课堂的大环境下达成教学目标就初中数学教师能够充分的进行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尤其要要注意在互动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字知识的自学。在进行实际教学之前,教师要充分的规划好课教学内容,设计好课堂上的教学互动问题,以及互动形式。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的时候,要重点注意课堂知识巩固、新数学知识引导两方面的教学设计。
比如以三角形全等证明教学为例,笔者在进行数学教学之前根据课堂时间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个三角形全等证明的公理的基础上,笔者改变了以往黑板板书授课的方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的使用了教学互动,在课堂上笔者首先让学生自发的组合成一定人数的学习小组,首先为了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进入学习状态,在开始的时候笔者根据前一节课学生学到的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公理出了一道题,并以抢答的形式让各个小组参与进来,在出题的时候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在学生积极完成抢答之后,不仅使得学生进入到了学习状态,能够使学生有效的复习了之前的教学内容。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笔者以提问互动的方式向学生发问,如果有两个三角形其三条边都对应相等可不可以说明这两三角形完全等呢?在笔者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学生们纷纷给出了自己的判断并且在学生中间引起了讨论,笔者在课堂氛围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适时提出让学生通过亲手制作,在纸张上将这两个三角形画出来并且剪裁下来进行比较,在动手实践之后学生发现这两个三角形是完全相等的,从而又掌握到了这个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公理,通过这样的互动方式进行教学,能够通过学生的亲手实践使学生的掌握到的知识更加牢固。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教师注意,在实行翻转课堂教育方式之后,数学课堂教学时间明显减少,所以数学教师还要紧紧抓住课堂时间,引导学生进行初中数学新知识的学习,比如上文提到的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教学案例,笔者在完成了当堂教学任务之后,对学生的学习方向以及目标进行了引导,告知学生出了现在已经学到的两个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公理之外,还存在着第三个证明全等的公理,这个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师的自身特点对第三条公理进行夸张,达到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效果,引导学生进行三角形去全等证明公理知识的学习。
结束语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能够进一步的促进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并且教育功底是根本,教师在备课时要精益求精、主动学习、深入思考;教学技巧是手段,要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设立有效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是教学平台,师生关系需融洽,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只有深入贯彻师生互动的教学理念,才能让课堂教学更精彩。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初中数学;导学教学;八字研究
导学是教师引导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一种教育活动。
导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依据自身的心理特点和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主动学习,交流探究,相互激励,合作共享,共同进步的一种教与学的过程活动。
导学教学是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方式,以适应现代教学发展的趋势,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里学会合作学习和创新学习。
新课改初中数学导学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导”为主,学生以“学”为出发点和归宿,师生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思考和设计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着眼点于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中心。我在导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的“学”走在“教”的前头,把导学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共鸣、激学、互动、拓展”八字教学环节中;把学生学会学习的理念和要求,有效地落实和体现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整堂课“导”好“学”活,把传统教学“要我学”的讲授式,转变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方式。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新课改初中数学导学教学过程中,我做好把整堂课“导”好,让学生“学”活,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提高能力等的教学工作。新课改初中数学导学教学过程中,为了让自己“教是为了少教,不教”,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思想,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优化学习环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共赢。
新课改初中数学导学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异想天开,无论什么问题,都不是把现成的答案捧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探求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训练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达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新课改初中数学导学教学过程中,我认真“导”好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学”活,抓住导学的时机,采取“八字”有效的方法,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处于“先学后教引发共鸣,激发兴趣优化环境,互动体验合作探究,巩固训练反馈拓展”等四个方面的优化状态,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在新课改初中数学导学教学过程中,我使用“共鸣、激学、互动、拓展”八字教学方法,效果显著。
“共鸣、激学、互动、拓展”八字教学的框架如下。
一、共鸣
共鸣这里指的是新课改初中数学导学课堂教学中所体现的师生情感共鸣。
共鸣原称作共振。共鸣原意是指发声器件的频率若跟外来声音频率相同时(即声调相同),则她将由于共振的作用而发声,这种发声学中的共振观象称作共鸣。人们后来妙用教育的学科(如数学)教学中,由教师的某种优良的情绪引起的相同的情绪叫教学共鸣。
初中数学导学教学的共鸣是依据初中学生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的特点,遵循优良的情感发育规律,从数学教学特点出发,做到心境移情,感知引情,说理导情,以情动情的综合的数学导学教学效应来引发共鸣,使学生愉快地参与数学导学教学活动,触景生情,激活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初中数学。
新课改的初中数学导学教学的师生情感共鸣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通过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在和谐有序的优化环境中达到双向互动,使知识的传授与学习相统一,相一致,相融合,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初中数学导学教学的共鸣能跨越时空的限制,将学生不了解的数学问题以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展示出来。创造出具体的数学导学教学优化环境与和谐乐曲,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学生的情绪反应达到激励初中学生的数学生命,实行学习数学的提升,在理论知识结合实践时,使知识融入数学的海洋中,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在新课改的初中数学导学教学的共鸣中,数学教学的境界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数学审美考查和获取信息的感悟和体味,是融合知识性、科学性、逻辑性、形象性、实验性、图表性、运算性、综合性和情感性等为一体良好学习氛围的教学实践活动。
例如:在初三数学复习时,我与同学们设置一道习题:
若 成立,求a-b+c的值。
师生经过三次合作探究,产生同频共振,第四次实践活动,产生了师生情感共鸣。活动过程如下:
1、男生共振。男子组同学经过探究,令: , 。2、女生共振。女子组同学经过探究。
因为这三个非负数和为零,所以这三个数必都等零。
即: ,
3、师生共振。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经过以上的探究,得出:
a-2 =0,3-2b=0,c-l=0,所以:a=2,b= ,c=1。
4、师生共鸣。同学们经过以上三次的共振研讨,实践产生共鸣。
将a=2 b= c=1三者相加,从而得出:a-b+c=2- +1= 。
经过以上初中数学教学的师生情感共鸣活动,使同学们学习数学积极性得到提高,激活了数学课堂教学的生命力。
二、激学
激学就是用激励点燃学习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新课改初中数学导学教学的激学是在优化课堂教学环境中,在教师指导下,引激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优雅爽快的空间里,合适美妙的时间内,调节自己的认知,情绪心理,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的课题内容上,增加传入和输出信息的强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育活动。
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在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信其道”。激学中,学生亲近老师,喜欢老师,才会信任老师,相信老师,才会对老师所教学科产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爱惜老师,老师的激学活动就精神饱满,热情洋溢,表达顺畅,词语漂亮,方法灵活,形式多样,使学生以情育趣,以动引趣,以理激趣,学生就会产生激烈的求知欲望,主动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世界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慧强调,教育重在激励,唤醒和鼓舞中学生的学习激情。教师充分利用初中学生好胜、好奇等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优化的情境,从而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是充满情感的天地,展观的是丰富的数学情感世界。情感具有感染功能,要求教师以满腔热情态度来感染学生,带动学生的积极情感。情感激学是认知的发动机。没有情感激学就没有动力,智力就无法得到运转。
新课改初中数学导学教学的激学活动,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在欢乐、祥和的教学环境中,愉快地学习。教师的数学导学必须为学生在丰富的教学背景下滋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思想创造条件。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成果内容与数学知识的浩瀚无际,使每一位学生都时刻面临着选择与判断,学生必须在教师激励下学习,学会认知,学会从各个角度来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辨别是非,学会运用自己的语言力,记忆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来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充盈在自由自主的悦趣,热情澎湃,富有幸福感的气氛中乐学。
例如,1.观察下列完全平方式中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的关系,并分解因式:
(1)χ2+6χ+32(2)χ2-4χ+(-2)2(3)χ2-5χ+(- )2
2.配上适当的数,使下列各式为完全平方式:
(1)χ2+6χ(2)χ2-7χ (3)χ2+pχ
3.解下列方程:
(1)(χ+3)2=-7+9 (2)χ2+6χ+9=-7+9
(3)χ2+6χ=-7 (4)χ2-7χ=3
(5)χ2-7χ-3=0(6)2χ2-14χ-6=0
学生通过第1题和第2题的观察练习,发现了一元二次方程配方的特点。又经过第3题由浅入深的激励解答、分析、思考,发现了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这又吸引学生通过激学来检验自己所发现的成果,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达到激学的目的。
三、互动
互动即指新课改初中数学导学教学的互动探究。
新课改初中数学导学教学的互动是指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主动地开展观察数学问题,研究数学课题,发现数学问题,探求疑难问题,提出假设和猜想,经过相互交流,合作探究,相互验证,综合实践等一系列的教育活动。
新课改初中数学导学教学的互动是师生进行一种与数学生命的交往、沟通、合作、分析、思考、表达和交流的教与学相统一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活动的过程。
在新课改初中数学导学教学的互动中,通过合作探究,调节了师生的亲情教育关系,增强了师生导学教学互动的情感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书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互动的数学导学教学课堂的优美环境,以产生互动的共振,达到学生理解初中数学知识,运用初中数学知识,建构初中数学知识网络,改善自身的心理结构,形成正确的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的优化环境中,学会初中数学,学好初中数学,用好初中数学,达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例如,我与初三(九年级)同学复次函数(抛物线)y=aχ2性质时,师生共同抓住重点、难点和y与χ值讨论。1、a>0与a<0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向下研究;2、抛物线开口的研究;3、y与χ最大值、最小值讨论。
题目:已知函数y=(m+3)x m2+3m-2是关于χ的二次函数。
1、求m值。2、当m为何值时,该函数图象的开口向下?3、当m为何值时,该函数有最小值?4、试说明函数的增减性。
此课题由学习委员主持。学习委员将全班分成六个小组,师生互动探究如下。
(一)、激发兴趣
第一组的组长带领该组同学用二胡拉起广东音乐《流水行云》,乐曲低度悠扬动听,激起同学们对学习关于χ的二次函数的乐趣。
(二)、m值探究
第二组的组长指导本组同学探索m值。由二次函数的定义,可得
所以
所以当m=-4或m=1时,原函数为二次函数。
(三)、函数图象开口研究
第三组的组长带领该组同学对m为何值时,该函数图象的开口向下的互动探究。
当二次函数图象开口向下时,知道m+3<0;所以m<-3;
所以m=-4;当m=-4时,该二次函数图象的开口向下。
(四)、函数极值研究
第四组的组长带领该组同学对m为何值时,对二次函数的最小值或最大值进行互动探究。
解:.因为,函数有最小值,所以m+3>0,m>-3,所以m=1;
所以m=1时,原函数有最小值。
(五)、y随χ值变化研究
第五组的组长引导该组同学对y随χ的增大,y随χ的减小进行合作探究。
1、当 m=-4时,此函数为y=-χ2,开口向下,对称轴为y轴。
当χ<0时,y随χ的增大而增大;当χ>0时,y随χ的增大而减小。
2、当m=1时,此函数为y=4χ2,开口向上,对称轴为y轴。
当χ<0时,y随χ的增大而减小;当χ>0时,y随χ的增大而增大。
(六)、归纳总结
第六组的组长在我的的指导下,引导该组同学对二次函数的最值是顶点的纵坐标的互动交流,合作体验。
1、当a>0时,开口向上,顶点最低,此时顶点的纵坐标为最小值;
2、当a<0 时,开口向下,顶点最高,此时顶点的纵坐标为最大值。
经过以上六个方面的二次函数探究,同学们领悟到数学思维中的新课程教学思想,在新课程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数学思维创新性的合作交流实践互动,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探索学习初中数学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对初中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从而使我校数学教学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
四、拓展
拓展即巩固知识,拓展应用知识。
在新课改的初中数学导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设计合理的问题层次和序列,编写出合理精妙的训练题,让学生巩固训练。导学训练让学生在知识运用与创新中感悟。体验,总结运用,拓展提升,找出揭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规律,编织知识网络,使学生在富有数学生命的幸福感中快乐地学习和训练。
在新课改的初中数学导学课堂教学中巩固知识,拓展知识应设置矛盾情景,引起认知冲突,提出中心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在数学导学课堂教学训练中,我认真研究和挖掘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设计思维情感,诱发激励学生思维能力,开发学生发展的潜能,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在巩固知识中拓展,训练知识中拓展,应用知识中拓展。
在新课改的初中数学导学课堂教学中,巩固知识,拓展应用的精练中,设计系列问题要激起学生的深度激思,设计灵活训练
题组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达到综合知识,反思知识,升华知识的目标。
例如,我与九年级(初三)同学复习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拓展的引理。
1.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相交,所构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2.用图形和符号可以叙述相似三角形。
例题:如图一1,在平行四 边形 ABCD中,F是AD边上的任意一点,连 接BF并延长交CD的延长线于点E,则图-1中与DEF相似的三角形
共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图一1如下:
(一)、师生的拓展活动
师生在探究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拓展的引理时,实践活动过程如下。
师:思路引导:同学们,由于图一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FD∥BC;DE∥AB。请同学们从图一1中,找出符合与DEF的“A”型的相似三角形?
生:同学们经用硬质塑料薄膜按图一1中的方式剪接,经合作探究,实验操作,得出结论:符合DEF的“A”型的相似三角形有CEB。所以,DEF与CEB是相似三角形。
师:图一1展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且FD∥BC,DE∥AB。请同学们从图一1中,找出符合与DEF的“X”型的相似三角形?
生:同学们经用多媒体按图一1展示,实践探讨,符合DEF的“X”型的相似三角形有ABF。所以,DEF与ABF相似。
师:本题正确答案的选项?
生:总结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拓展的引理后,回答:正确选项是b。
(二)拓展的规律总结
同学们在线段较多的图形中,寻找相似三角形,如果图(如图一1)中有线段平行的条件时,则集中精力在图一1中寻找符合“A型”或“X型”的基本图形,这不但是解本题的首要之选,也是今后解本类题目的首要之选。
(三)拓展的反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