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旅游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环境
洞穴旅游
地质地貌
前言:岩溶的是指地下和地表水对可溶岩石,进行以溶蚀为主的地质作用,并由此而产生的特殊地质、地貌现象的总称。我国的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大约130万km2 占全国意面积的14%,是世界上碳酸岩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我国可溶岩分布面积广大,裸露于地表的碳酸盐岩面积有91万平方公里,加上覆盖与埋藏于地下的碳酸盐岩,可溶岩分布面积达340万平方公里,南方黔、滇、桂、川、湘、鄂、粤诸省区为最重要的岩溶区,碳酸盐岩沉积总厚度在一万米以上,几乎分布于各个地质,分布面积广大的碳酸盐岩,加上适宜的多种多样的气候条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岩溶洞穴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
一 生态环境
(一) 形成过程
岩溶洞穴是在可溶性岩石特别是碳酸盐岩类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岩层当中,当含有二氧化碳的水遇到石灰岩时,在石灰岩的裂隙中流动就会发生碳酸化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因碳酸氢钙溶解于水,故而被水带走,久而久之,裂隙被溶蚀成洞穴。岩溶洞穴的形成,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的潜水洞阶段、中期的地下水位洞、半充水洞阶段和晚期的完全脱离地下水位的早洞(又称化石洞)阶段。
洞穴内主要的景观类型有:
1、鹅管:这是石钟乳的最初形态,属滴石类,在国外称麦杆状钟乳石,它的直径与水滴一样大小。
2、石盾:这是因为它呈园盘状的盾形板石而得名。它是一种特殊的裂隙性水流形成的。
3、石笋:是由滴水作用形成的,因其形呈笋状而得名。
4、石柱:是石钟乳与石笋上下连接起来呈柱形而得名。
5、斜塔:这是一种歪斜的石笋。这种石笋原本是直立在岸边土层台地上的,因地下河水冲刷土层使台地坍塌,石笋也就倾斜了。
6、钟乳石吊石柱:它原是一根石柱,竖立在岸边土层台地上,后因地下河水把土层冲走,使石柱悬挂在洞顶而成。
7、石幔:洞壁上的石幔,是沿洞壁裂隙由连续不断的片状流水所形成的幔状沉积物而得名。
8、石瀑布:是连续不断的片状流水所形成的瀑布状的沉积物而得名。
(二) 洞穴生物
一般在洞穴中的动物可分三种:一是真洞穴动物。这种动物只能在洞穴中生活,离开洞穴环境在洞外就失去了生存的能力。具代表性的此类动物有:盲鱼、盲鳅、蜘蛛和蚰蜒等。这类动物以眼睛明显退化或消失,有特殊的感应器官,缺乏色素,代谢较低,生长缓慢,繁殖能力差而寿命很长为其特征。
二是洞穴动物。这类动物的眼睛和体色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基本上能适应洞穴生活和繁衍后代。
三是拟洞穴动物。这类动物具有喜洞性,是一些暂居及季节性回洞内生活的动物。
除了动物之外,还有一些不喜光亮的植物,主要是一些藤本植物,都是生长在有水份的地方,给黑暗的洞穴增添了一丝生机。于是整个洞穴形成一个完好的生态系统。
二 洞穴旅游
(一)洞穴旅游资源的特点:
①洞穴是一种遍在性旅游资源,全世界凡是有碳酸盐岩分布的地区,大多有洞穴发育。我国碳酸盐岩分布面积世界第一,在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浙江发育有大量的喀斯特洞穴。
②其共性大,独特性小,游客重游率低。从地貌学的角度,洞穴的形成有多种成因,可分为多种类型。但作为一种旅游资源,从旅游者的角度来看,洞穴内不外乎都是由共性大,个性小的石钟乳、石柱、石笋等构成似人似兽似物的景观。
③空间竞争替代性强:地的空间竞争是由于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内出现引起的,当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内出现时,它们各自的吸引力往往出现此长彼缩或同步增长的动态变化和地域旅游市场结构的再组织。总体评价是一种区域性旅游资源;喀斯特洞穴的旅游生命周期比较短,往往没有探查阶段和参与阶段,直接进入阶段。
(二)洞穴的类型
喀斯特洞穴旅游开发类型划分成四种,即孤立的喀斯特洞庭湖穴开发,组合喀斯特洞穴开发,镶嵌在著名风景区内的喀斯特洞穴开发和利用介入机会的喀斯特洞穴开发四种类型。
(三)而在开发的过程中,由于受诸多因素的,一些洞穴开发利用欠佳,资源优势发挥不明显,主要表现在:
①开发前调查不足,洞穴环境保护与自然状态维护意识差,不少游览洞穴在开发时或在经营过程中,其自然状态就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损害了景观的整体美。
②洞内景点规划重点不突出,遍地是景:景点的命名随意性较强,脉络不清;重神话及传说,缺乏科学性及性,意境不够深远。(以张家界新开的景点--龙王洞为例,它就是以土家族的杜心五作为精神寄托,而且在洞内还建造了一条龙,与周围的环境极不协调)此外,洞内、洞外人工造景甚为普遍,破坏了景观的自然美,有"弄巧成拙"之感。
③导游设施落后,导游人员素质低,缺乏起码的洞穴知识。导游词多以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为主,少有或全无洞穴科学。对洞穴重要景点和自然景观较少有或没有相应的科学名词及简要说明。此外导游人员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能针对游客的类型与文化素质之不同,在导游讲解时有所侧重,不能做到形象导游、意境导游与科学导游相结合。
④经营管理水平多数较低,、效益较差。
(四)开展洞穴旅游的消极方面:
① 我国南方的岩溶地区,特有的地表地下形态及其沉积物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而且许多已成为旅游资源。但不少岩溶洞穴(特别是南方)已遭到破坏,洞穴内的钟乳石、石笋等被采掘、买卖甚至出口。广西恭城、平乐等地采掘的钟乳石(有些长达2—3米,重1—2吨)用拖拉机、汽车外运。在一些洞穴旅游景点,为招揽游客,随意安装光声电设备,使洞穴的原生环境破坏,加大了洞穴的风化剥蚀速度,洞穴景观和沉积受到严重破坏。
② 人类的活动,加速了物理进程,而减慢了化学进程。我们知道,在人类没有进入之前,洞穴里所有景色的都是原始的。当人们发现并开发时,为了提高进入性,不得不修建一些游道主人进去。于是一些本没有路的地方,只要有人进去便有路了,这一方面造成了景区的破坏,另一方面,使景点人工化。以张家界新开的景点龙王洞为例,首先是洞口,以前只有一个可进入的天窗,但是人们经营者为了方便游客进入,在原洞口的旁边新开凿了一个人工洞口;其次是里面的游道,到处是人工动作的痕迹,而且有一些石笋、石柱有被人洗过的痕迹或是正在洗。这样破坏了石柱和石笋本来的氧化膜,促使物理氧化过程加速。让我们来看一个化学反应式:
①CO2+H2O=H2CO3
②CACO3+H2CO3
CA(HCO3)2
CA2++2HCO3
第一个反应式是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这就要求洞穴里面要有足够的CO2才能使这个反应式正常进行,也才能为下一个反应式提供“原料”。但是一旦洞穴开发以后,到洞穴里面游览的人多了,里面的空气流通了,相对来说CO2就会减少,这样就会第二个反应式就不会正常进行或者是速度放慢,那么溶洞会从此生长也会放慢,甚至停止。由此我们可以想到,我们的后代看到了将是我们现在留给他们的,一个严重破坏的死洞。
③ 加重了环境污染。游客进入洞里势必从外面带进许多垃圾。而旅游开发者为了能让游客进入洞穴参观游览,要修筑一些小游道,这就对原始地貌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
④ 破坏生物群落。在洞穴没有开发之前,洞穴里的所有生物群落处在一个稳定的生物链之中,它们也是处在一个小世界当中,而当人类进入这个系统之后,就像是一个外星侵入地球一样,人类成为一个“外星人”,对洞穴里生物群落的生存产生威胁。我们都知道,界,有一些动植物不喜欢光亮,它们就只能生存在一个黑暗的世界,开发者为了游客能在洞穴里看清所谓的“景点”,在洞穴的墙壁里面安装照明装置,更多的是为了增加效果而安装的彩灯。而对于那些不喜光亮的动植物来说,这些灯泡就是一颗颗“原子弹”。于是这个生物群落为了适应环境,要么继续进化,要么就退化,甚至是灭绝。到时我们就只能像现在看恐龙化石一样来看这些群落里的生物化石。
⑤ 安全系数不高,存在有安全隐患。凡是进入洞里的人都知道,在洞穴里面一般都会有几个大厅,而且在人们的头顶上到处悬挂着石钟乳,给人一种潜在的威胁。我们的地壳一直在运动,那些小级别的地震我们人类还不能感觉到,但现实中存在。况且人们还要凿岩安装照明装置,难道他们还会用原始的手工式?这也加剧了石钟乳的破坏,如果有一天掉下来,到时后悔也来不急。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些我们从没见过的动物,也对我们存在潜在的威胁,不知何时会侵犯我们人类。
资料:
1 洞穴资源网
2 保继刚,丁健
特类喀斯特洞穴旅游生命同期探讨---以云南建水燕子洞为例 旅游开发----原理··实践,北京,出版社 2003
3 保继刚
喀斯特石林旅游开发的空间竞争研究
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4 保继刚
喀斯特洞穴旅游开发研究
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1、农业生态旅游的特点及类型
1.1 农业生态旅游的特点
(1) 自然与文化融为一体。旅游资源可以简要的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与工业不同,农业本身就包含许多自然属性,如土地、气候、水源等,因此注定了农业生态旅游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文明,人们在劳作和生活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的将文化与农业融为一体,为农业增添了新的内涵,如农村的农耕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等。正是农业携带的各种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融合,才形成了农业生态旅游的吸引物,吸引城镇居民回归自然。
(2) 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中国在地理上跨越面积大,地理区位的不同导致农业耕作条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北方干旱,多种植小麦,南方高温,多种植水稻。在这种巨大的差异下,地区之间的文化也有着明显的不同,早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就写到“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特定的地域、气候环境,使得人们的耕作方式、生活习惯、居住建筑都富有地区特色,如陕西全年干旱少雨,人们就住在窑洞里;福建等地全面湿热,人们为了防止洪水冲击,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吊脚楼。
(3)具有资源利用率强的特点。农业生态旅游既具有农业的属性,又具有旅游业的属性。农业耕作要依赖当年的气候、降水量、温度等自然条件;而旅游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表现为人们出游的时间的不固定性。两者之间共同作用,相互补充,能够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创造多重经济效益。在气候条件不利于传统农作物耕种时,可以选择种植成熟期短的植物,满足游客体验农耕的需求;在气候条件有利时,种植传统农作物,通过传授种植知识、技巧等方式提高农业生态旅游的知识性。
(4) 具有体验性强的功能。农业生态旅游除了具有生态旅游的特性之外,与其他旅游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以参与性为主,其他形式为辅的旅游活动。旅游者要自己种植农作物、除杂草、收获果实才能够体会到农业生态旅游的乐趣。旅游者参与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参与农作物的耕种、果实的采摘、家禽的喂养等多种方式,深度体验农业生态旅游。
1.2 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形式。从我国目前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来看,不同地域之间农业生态旅游存在形式有所差异,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观光型农园:主要以展示各种农产品为主,介绍农产品的生产技术及生产过程。通过开放农产品种植园区,满足游客观光、采摘、品尝果实等各种需求。同时,根据园区自身实力配备多媒体、指示牌等,展现农业生态旅游的教育功能;如广东省番禹龙农业大观园。
农业公园:将农业生产、农产品交易、旅游者休闲融为一体。农业公园一般以高技术农业生产、农村自然环境、农村民风民俗为主要内容,方便游客多样化的体验农业生态旅游。目前国内农业公园多是综合性的,包括服务区、观光区、水果区、花卉区及活动区等。
民宿农庄:以乡村宁静的环境、独特的乡村文化和丰富的农产品吸引近距离的旅游者。旅游者在农庄内干农家活、吃农家饭、住农家房,真正体验农民日常的生活;如山东泰安的家庭农庄。
2.我国农业生态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业生态旅游认识上存在误区。农业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一个分支,具有生态旅游的重要特性,即旅游者渴望体验原生态自然及人文环境。而许多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发商和当地政府加大投资力度,盲目的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大规模的修建楼房,将原本乡土气息浓郁的乡村,改为坐落在乡村的“城市”。不仅不能够吸引旅游者,反而让前来旅游的游客失望而归。此外,有的地方仅仅把农业生态旅游作为吸引游客的噱头,当地的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当地的文化在缺乏保护意识下被游客所同化,失去了生态旅游的内涵。
2.2政府引导不到位。任何行业的发展,都需要政府部门起到监督和引导的作用。农业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分支,涉及的行业众多,如林业、牧业、建筑业、餐饮业、旅游业;需要政府部门统一、协调各个行业同步发展。但目前我国农业生态旅游缺乏政府部门的有效管理,造成行业混乱、旅游产品良莠不齐等现象。
2.3 旅游产品同质性严重。农业生态旅游具有地域差异性大的特点,但纵观我国各地发展现状,开发的项目多为观光型农园、农业园区等;而活动的形式仅仅局限于“干农家活、吃农家饭、住农家房”的层面,旅游产品同质性严重,文化性不强,缺乏高端、精品旅游项目;导致游客在目的地滞留时间短、重游率低。部分旅游地已注意参与对农业生态旅游的重要性,但挖掘还不够深入,造成旅游产品形式过于单一,落入“春季赏花、秋季摘果”的俗套。[4]
3、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农业生态旅游规划要合理。在开发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前,必须对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以及目标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特色拟定规划方案。规划方案应涉及对产业的布局、对客源市场的分析,并且充分挖掘当地特色的资源,发展具有独特性、条件优越的旅游地区。在开发过程中,要进行综合性、多样化的旅游活动项目设计,将生态旅游与农业完美的结合,将现代化农业科技、农业知识与生态旅游理念融合,充分体现出农业生态旅游的参与性、观赏性、科教性、娱乐性,尽可能的发挥农业生态旅游多样化特性。
3.2 完善行业经营管理制度。健全的行业经营管理制度是行业发展的必要前提,这些制度既要约束经营者的行为,同时也要约束旅游者的行为。一方面,农业生态旅游经营者多数为农民,缺乏管理经验与意识,造成服务和管理质量不高。另一方面,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不文明现象,造成生态环境不可逆转的破坏。行业经营管理制度的建立,从旅游的六要素方面约束经营者和旅游者的行为,既提高了旅游地的接待条件和能力,又能够督促旅游者制约不文明行为,从而促进农业生态旅游健康的发展。
3.3 政府部门加强监管意识。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农民是发展的主体,政府是行业发展的倡导者和支持者。政府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行业法规法规,保证行业能够稳定持续的发展。此外,政府应该设立专门组织,定期不定期的明察暗访,以保证法律法规起到监管和保护的作用。另外,应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民积极的参与农业生态旅游。
关键词:生态旅游;区划;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F59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11-0191-02
一、河南省生态旅游环境的总体特征
1.河南省地质、地貌特点
河南省位于黄河中下游,中国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形总体特征西高东低,高差悬殊,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别山环抱,山间有丘陵和陷落盆地,中部和东部为豫东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1] 。
2.河南省气候特点
河南省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其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伏牛山 淮河干流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区,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全省年平均气温12.8℃~15.5℃,年均降水量为600mm~800mm,降雨以八九月份最多。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对农作物生长极为有利。
3.河南省水文特点
河南省地处南北气候、山区到平原的过渡地带,横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总面积16.7万km2,降水量南多北少。
4.河南省生物特点
河南省境内动植物资源也很丰富,植物种类据不完全统计就多达1 700余种,仅陆栖脊椎动物资源就达400种以上。
5.河南省土壤特点
河南的土壤大类型有黄棕壤、棕壤、褐土、潮土、沙浆黑土、盐碱土和水稻土七种。京广线以东,沙、颍河以北的广大黄河、海河冲积平原,是河南分布面积最大的潮土区,山丘区较大河流的河滩地一般也是潮土分布区。沙、颖河以南的淮北平原和南阳盆地唐、白河两岸的南阳、唐河、新野、邓州等是沙浆黑土分布区。黄河两岸的新乡、商丘、开封、濮阳等四地区的部分县是盐碱土的分布区。淮河以南的洪积倾斜平原,淮河北岸的淮滨、息县、正阳及省境内的唐、百合下段河流两侧等地区有水稻土的分布。豫西的黄土丘陵的白土阶地和缓丘上中部的立黄土、低山丘陵区位置较高处的红黏土、太行山及伏牛山东侧向潮土过渡地区的油黄土等,都是褐土类的土属。由秦岭入河南段(灵宝南部)起,东到嵩山、东南到方城北,熊耳山、嵩山和伏牛山二支层叠的中山山地,太行山的中山山地均分布着棕壤。豫西低山与丘陵的南坡和大别山北坡,或称坡积侵蚀缓岗坡地,发育有黄棕壤。是河南亚热带林木,特别是茶叶、油桐等经济林木的适宜土壤[2]。
二、河南省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广泛分布、相对集中
河南省国家森林公园4处,分别是甘山国家森林公园,亚武山国家森林公园,寺山国家森林公园,南湾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13处,分别是毛楼生态旅游区、白天鹅湿地、黄河故道湿地、西泰山、龙池曼、木札岭、龙峪湾、白云山、老界岭森林生态旅游区、龙潭沟自然生态旅游区、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石漫滩、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河南省风景名胜区有红旗渠、太行大峡谷、云梦山、大坯山、百泉、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五龙口、九里沟、王屋山、黄河风景区、龙亭、环翠峪、浮戏山雪花洞、嵩山、龙门石窟、青要山、大坝风景区、鸡冠洞、石人山、昭平湖、丹江、铜山湖、岈山、薄山湖、淮潭、灵山、鸡公山、青龙峡、九龙沟。
从上述河南省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河南省风景名胜区分布可以看出,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上具有广泛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其中只有周口市、漯河市、许昌市、商丘市没有生态资源的分布,其他市都有生态资源的分布。而这些生态资源又集中分布在南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等区内部。
三、河南省生态旅游地分区原则
1.综合分析原则
强调在进行某一级区划时 ,必须全面考虑构成环境的各组成成分和其本身综合特征的相似和差别,挑选具有互相联系的指标作为确定区界的根据。有些生态旅游发展水平很低,或暂时还不具备发展生态旅游条件的地域 ,就不列入区划范围 ,所以在进行区划时 ,各生态旅游区域单元之间可以相连 ,也可以不相连[3]。
2.主导因素原则
强调选取反映区域分异主导因素的某一主导标志作为确定区界的主要根据,并且特别强调按统一指标进行某一级的分区 [4]。因此,可以突出某种类型的生态旅游资源作为区划的主要依据,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相近者应划在同一级生态旅游区域单元内。
3.与行政区协调原则
考虑到行政区具有组织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在确定生态旅游区域单元界限时 ,注意要与行政区的界限相协调 ,以有利于区域生态旅游的长远发展[5]。考虑到生态旅游是在自然区域开展的旅游展。考虑到生态旅游是在自然区域开展的旅游与行政区界限有所不同。
4.兼顾自然区划原则
生态旅游活动场所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因此 ,区划时应当兼顾自然区划与自然区划相协调。按照区域的内部差异 ,把其自然特征有差异的部分划为不同的自然区 ,并确定其界线 ,进而对各自然区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进行研究 ,按其区域从属关系 ,建立一定的等级系统 ,就是自然区划[6]。此外 ,在进行生态旅游区划时 ,还要兼顾到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开发远景以及生态旅游活动的有效组织。
四、河南省生态旅游区划及发展对策
河南省生态旅游区划划分为五个大区。
南太行山山水生态旅游区:此区包括安阳市、鹤壁市、濮阳市、新乡市、焦作市和济源市。开发南太行山水生态旅游区,首先要加大旅游景区的宣传和促销力度,第二要加强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第三要加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第四要创新景区的自然生态旅游形象。
嵩山生态旅游区:只包括郑州市。郑州市发展生态旅游比起河南省其他市县发展生态旅游有更好的市场环境,即郑州发展生态旅游能吸引省外游客和省内游客。郑州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1)加强生态旅游的总体规划。(2)加强生态旅游建设,保护生态资源。(3)加大生态旅游建设的投入。(4)吸引周边农民积极参与生态旅游建设。(5)加强生态旅游法制建设。(6)实施品牌战略,保证生态旅游建设质量的高品位。(7)加强生态旅游人才的培养,提高管理水平。
伏牛山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区:此区包括三门峡市、洛阳市、南阳市、平顶山市。地处中原腹地的伏牛山区,是河南省生态旅游资源十分独特的区域之一。伏牛山绵延八百余里,是南北气候的过渡带,长江、黄河、淮河的分水岭。北亚热带山地生态环境的标志地,中生代白垩纪恐龙的故乡,兼具“北雄南秀”的特色。伏牛山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区要坚持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开发,加快制定生态、环境、土地保护措施,分类指导、分级开发,确保伏牛山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生物多样性和地质遗迹独特性,走资源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另外,加快伏牛山旅游业的发展,必须树立整体品牌意识,着力培育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生态旅游品牌,树立“生态伏牛、休闲胜地”旅游主题形象,依托“山、水、林、汤、龙”五大特色旅游资源,打造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山地度假三大品牌。
豫东平原生态旅游区:包括商丘市、周口市、漯河市、开封市、许昌市。此区只有开封有龙亭一风景名胜区,此区自然条件好,地理位置优越,是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好地方。要用现代科学技术如基因工程技术、生物技术等来推动生态农业建设。对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要进行提炼、集成,大力推广应用,如种植绿肥培肥地力技术、秸秆覆盖还田废物利用技术、畜禽粪便高温堆沤无害化处理技术等,让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构成生态农业建设的技术支撑。此外,要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加速技术进步,促进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适应市场机制,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生态农业建设要以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为特色产品,以生态旅游为特色服务,发展以基地为核心的生态农业产业,形成质量优势和规模效益。要灵活运用各种优惠政策,积极吸引国内外企业进行生态农业的建设与开发,鼓励采取“公司+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建设”、“订单农业”等多种经营方式,解决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延长产业链条。同时,积极完善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建议建立由不同部门联合的生态农业发展协调机构,或者建立具有更大活动空间的独立实体。
桐柏大别山生态旅游区:包括信阳市、驻马店两市。发展大别山生态旅游,既可以进一步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构筑长江、淮河之间的天然绿色屏障,净化江、淮源头,保持生态系统平衡,又可以培植为支柱产业,加快大别山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是确保大别山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首先,要培育绿色观念。要强化社会观念、管理观念和经济观念,造就环保意识非常强的新型旅游者、管理者和旅游经营者。其次,要推行绿色开发。对于可再生的生态旅游资源加大利用力度,对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加大保护度,特别要注重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文化涵量,以延长客人的停留时间。要生产绿色产品,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渔业、科技旅游、教育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
参考文献:
[1] 孙建国.河南省旅游地图册[K].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2006:4-8.
[2] 佚名.河南省概况[EB/OL].省略/jyyy/ShowArticle.asp?ArticleID=271,2005-06-19.
[3] 钟林生,刘敏,郑群明.世界生态旅游区划[J].生态学杂志,2006,(12):1549-1553.
[4] 潘树荣,伍光和,陈传康,等.自然地理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387-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2002102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生态旅游
从生态旅游概念被提出,距今已经有31年了,就目前其概念界定还是模糊。国际生态旅游学会提出生态旅游是游客有意识的到目的地旅游,实现了解当地文化、自然等知识,这种旅游活动除了尽可能维持当地生态系统、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对当地自然游憩环境负有责任之外,还肩负着使当地经济繁荣、使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提升,同时尊重并维护当地居民群体的传统文化使其保持完整性。这个定义在传统定义上增加了居民收益内容,而当地居民是旅游规划中不可或缺的考虑对象,本文也采取此定义。
1.2 生态旅游规划
生态旅游规划作为旅游规划的分支之一,以生态旅游资源为依托,运用旅游规划的原理和方法,它要求从整体出发对生态旅游活动空间进行合理布局,是生态旅游目的地进行旅游开发、建设的法律依据,是生态旅游区社会、经济、环境效应和谐的指挥官。
2 国内研究进展
相比较国外,我国的生态旅游规规划起步较晚,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兴起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于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紧接着1995年与1996年分别在云南西双版纳和湖北武汉召开了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后又有1999年被国家旅游局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这时生态旅游正式成为了被广泛倡导的一种旅游形式。
2.1 生态旅游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生态旅游规划具有协调性,即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决定了生态旅游规划必须以生态原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为指导思想,而规划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的保护,影响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规划是否合理,决定了旅游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刘玉安(2006)以典型生态旅游区石河子为研究对象,认为实现当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突出旅游特色、营造良好的交通等服务环境、旅游宣传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保护游客利益。
2.2 生态旅游规划原则、理论与方法研究
旅游规划中要遵循市场导向、资源依托、法律监督、宏微观相结合等原则,生态旅游规划除了要遵守这些一般原则外,还要充分考虑生态旅游本身的特点,遵循保护先行与适度开发原则、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原真性原则、各方利益共享原则、环境教育原则。国内学者对生态旅游规划原则的研究大体差不多。康宏成(2010)对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也进行了总结,认为要遵循适度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性原则、自然与文化的原汁原味原则、各方参与原则、服务设施生态化原则、环境教育原则。
生态旅游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生态旅游规划除了一般旅游规划基本理论外还有众多符合其自身发展规律的理论来指导,其中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生态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是最为重要的。申利(2004)阐明景观生态学是生态旅游规划的主要理论之一,分析了在景观生态学指导下旅游规划的过程,肯定了规划结合自然环境的旅游规划的景观生态学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科学技术方法被运用到生态旅游规划中,典型的如GIS(地理信息系统)因具有强大的图形数据采集、空间数据可视化和空间分析功能,为生态旅游规划中提高工作效率与其科学性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在生态旅游规划中受到广泛的应用。刘芳(2009)认为GIS的应用必将给生态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旅游市场分析、开发空间规划以及当地环境保护监测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薛达元(2014)采用GIS对黔西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分析黔西南州旅游资源特征,规划该州生态旅游发展方向和特色。
2.3 生态旅游规划实证研究
生态旅游规划的实证研究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对自然保护区、乡村旅游地区、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区的规划研究方面。刘佳静(2008)以福建莱溪岩风景名胜区为例,将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贯彻到风景游赏规划的实践中。王志臣(2012)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面临的管理体制不顺、自然资源和自然景观遭到破坏、布局不平衡、缺少规划等问题,并就宏观层面国家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对单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建设规划的编制进行了探讨。张念萍(2014)概述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几个基本类型,并分析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乡村生态旅游规划设计内容和发展战略。刘晓明等(2013)对新农村建设、农村生态旅游规划的基本概念进行了阐述,对新农村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原则作了归纳和总结,同时讨论了新农村生态旅游规划的要点。此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有学者对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旅游规划进行了研究,李吉来(2013)认为在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生态环境的建设很重要,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做到既尊重当地生态环境,又提高城市与乡村生活品质。魏文波从文化与生态结合的视角出发,以生态学旅游理念为基础,以民俗文化旅游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吴妍(2008)认为民族旅游规划要充分体现民族性和现代性,要以保护为前提,在此前提下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同时注重民族旅游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
关键词:生态景区,旅游管理,社区参与,积极作用
一、生态旅游与社区参与的界定
1.1生态旅游的概述
从自然保护的角度分析,生态旅游主要是指“为了对某一个地区的自然、文化、历史等相关知识有所了解,而有目的的到该自然区内所进行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前提下,创造更多的经济发展机会,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的居民得到利益。”
1.2社区参与的概述
社区参与,就是社区的居民对所在区域内的生态旅游发展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所施加的影响或者直接参加了生态旅游从开发到发展的全过程,并对发展成果进行分享。社区参与最主要的主体是社区居民;社区参与的客体是社区的各项事物;社区参与的目标取向是社区的发展、生态旅游的发展以及人的发展。所以只有社区居民的直接参与和管理,才能培养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能有效的整合社区的各项资源,实现社区资源开发利用的最大化。
二、社区参与神态旅游的内容以及发展
2.1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社区参与和生态旅游主要内容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得出:社区作为生态旅游发展的主体,应该参与到生态旅游开发、规划、经营、管理、监测和旅游利益分配的全过程,以促进生态旅游和社区的持续稳定发展。
2.2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
2.2.1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的定义
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在国际上被认为是最接近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能够最大限度的维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防治经济漏洞、切实的保护好当地的传统文化。
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主要是指当地社区确实拥有和管理生态旅游事业,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切实的保证大部分的利益收入保留在社区的内部,以达到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促进社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目标。
2.2.2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的特征
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的管理中,社区对当地的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控制权和决定权,直接参与旅游业的规划和管理;旅游业的收入大部分保留在社区的内部,直接参与旅游业管理的社区居民能够获益,还要通过成立社区发展基金,以提高社区的医疗、卫生、教育事业;通过社区居民直接对旅游管理的参与,能够促进当地自然患者的可持续发展,大幅度的提高当地社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社区参与在生态旅游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3.1社区参与是生态的主要特点
生态旅游与生俱来的有四个基本的特点,它们分别是:首先生态旅游的发展不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相反通过生态旅游的发展,能够提升人们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增强人们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其次生态旅游业的开发和发展,不是以牺牲旅游区域内的传统历史文化为代价,而是通过生态旅游的开发和发展促进当地传统文化历史遗产的保护,特别是对少数民族或者珍贵遗址的保护,弘扬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3.2社区参与是生态旅游内涵的一部分
生态旅游的定义,在国际生态旅游协会的条例中明确规定“生态旅游就是既能够保护自然环境又能够起到维系当地人们生活责任的旅游活动”,并且当地社区的参与已经成为衡量生态旅游的一种主要的标准。
生态旅游不是单纯的自然旅游,它更多的包含了责任、保护、教育、社区参与等理念。
3.3社区参与是实现生态旅游目标的最佳途径
生态旅游能够实现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合理有效利用旅游资源的关键途径,也是对旅游活动的有序开展和旅游运作的理想境界。生态旅游应该满足对旅游资源实施保护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理想目标的最佳途径,就是实现群社区参与。
四、生态旅游管理中社区参与的促进作用
4.1以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着眼点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管理,当地的居民可以直接从事生态旅游全过程中各项活动的经营活动,社区居民能够从中直接获取利益,以改善自身的生活水平。从这个角度分析,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实际上是在为自己“脱贫致富”。
生态旅游的开发和发展能够为当地的居民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带动当地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和管理,可以促进当地社会的发展,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增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的意识,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当地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
4.2以旅游业的发展为着眼点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其一是自然景观,其二是传统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而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开发和发展程度主要室友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实施和保护决定的。很多的旅游走出去,都希望见到没有见过的东西,浏览没有见过的风景,感受未曾见过的民俗,所以旅游到达一个地方,更愿意使用当地独具特色的设施,和当地的人们接触,融入当地的风俗习惯中。
4.3以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为着眼点
在旅游业中,资源环境的开发和保护是相互矛盾的,但是社区居民的参与确实该矛盾迎刃而解。当地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和管理,可使他们从依靠、消耗资源维持生活,到从事自然资源的管理开发工作,这从根本上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也缓解了环境保护的压力。与此同时,社区居民通过生态旅游的教育理念了解到环境保护的加之,从而是生活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
五、总结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管理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部门、旅游开放和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和帮助。在发展生态旅游时,管理的重要责任应该落在当地社区的肩上,积极的鼓励当地社区的参与,努力的营造社区管理模式,使生态旅游项目在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作者单位: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玉钧,生态旅游管理框架分析[N],中国旅游报,2008-11-8(14)
关键词: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反思;构建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069-02
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众旅游给各国带来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生态旅游这一代表人类时代潮流的旅游类型,给社会上热衷于旅游活动者和旅游从业者带来了拯救、保护自身健康和周围环境的厚望[1],备受各国民众的喜爱,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生态旅游的迅猛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完美统一,而且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充分认识到生态旅游资源不仅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而且是生态旅游发展的生命线,更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我国“五位一体”的社会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对生态旅游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考空间,生态旅游资源作为生态文明的组成部分,是时展必须面对的研究新课题。
一、生态旅游的产生
生态旅游的产生有着极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它和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人类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环境保护运动的深入开展、传统大众旅游业的生态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态旅游(ecotourism)这一专业名词是1983年由贝洛斯・拉斯卡瑞(Ceballos―Lascurain.H)首次使用的。这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IUCN) 特别顾问在他1987年撰写的《生态旅游之未来》一文中明确提出生态旅游这一全新概念,随后引起全球广泛反响,各国都在自己的开发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着对生态旅游的理解。梳理世界各国开展生态旅游的历程后发现,生态旅游的产生模式主要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主动式是指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因市场需求而主动发展生态旅游,如美国在1872年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被动式是指部分经济欠发达国家迫于经济和环境的压力,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迫不得已发展生态旅游业,如20世纪初,殖民主义者的大型狩猎活动给肯尼亚的野生动物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从此肯尼亚政府开始发展生态旅游业。
二、文献综述
(一)生态旅游资源概念
1980 年加拿大学者Moulin・C.首次提出“生态性旅游资源”的概念。西方国家普遍认为生态旅游资源就是纯天然的“自然景观”,因此,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热带野生丛林、野生动物园、国家公园等纯自然区域。TIES(生态旅游学会)、WCU(世界保护联盟)、Cl(国际保护组织)、TNCO(自然保护管理委员会)、UIAES(旅游人类学委员会)等国外机构对生态旅游的研究相对比较深入。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学者开始关注生态旅游,虽然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学术观点颇丰。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旅游资源是可供人类开展生态旅游的区域,如刘继生(1997)、侯立军等;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旅游资源是一种具有原生态的景观,如张建萍(2001)、杨桂华等(2001);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旅游资源就是一种资源,如卢云亭等(2001)、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13最新出版的《中国旅游大辞典》中的界定是“生态旅游资源是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的由生物群体构成的总体景观以及个别珍稀品种和奇异的形态个体。”
(二)生态旅游资源分类
由于对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资源等基本概念的界定尚未在国内外旅游学术界达成共识,因此,众多研究者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研究背景以及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不同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从资源的性质和成因进行分类。一种是将生态旅游资源分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如张建萍(2001)、程道品(2004)、裴洪淑等(2007)、于洪雁(2012);另一种分法是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如杨桂华(1999)、杨文凤等(2009)等。二是从资源性质及功能将生态旅游资源划分为森林、草原、荒漠、湿地、冰雪地带等生态旅游资源,如袁兴中(1995)、卢云亭(2001)、袁书琪(2004)、卢宏升等(2004)。三是从市场需求导向划分。如:马乃喜(1997)将生态旅游资源划分为观赏型、科学型、探险型、保健型、狩猎型、民俗型;袁书琪(2004)将生态旅游资源划分为观光型、运动型、休闲型、度假型、科考型、探险型等。四是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角度将生态旅游资源分为心理、精神、健身、经济、政治几个方面。五是从旅游者的感知角度分为可视、可感觉两类,如何平(2002)、徐守斌(2010)。六是从旅游开发与经营视角划分。如王建军等(2006)将生态旅游资源划分为生态旅游景观资源、生态旅游环境资源。
(三)文献述评
据不完全统计,现有关于生态旅游资源概念的界定有120余种。这些概念存在的分歧主要体现在主体的界定、范畴的划分、学科视角的选择三个方面。基于不同的概念界定,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第一种按资源的性质和成因划分的分类方法应用最为广泛,但它套用的是中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常规分类法,其实质仍然是对旅游资源分类,没有体现“生态”的特点,因此并不科学。后几种方法是基于研究者的认知进行的微观分类,不能满足旅游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应用不够广泛。综合运用多种分类标准进行多级分类是目前学术界的发展趋势,相对比较客观、系统。但是,梳理后不难发现:已有文献所提出的分类方法大多是从旅游学科的视角去认知和研究生态旅游资源的相关内容,但是,生态旅游是一门交叉学科,其具有厚重的学科内涵和个体特征,因此,现有分类方法不能体现出生态旅游资源的全部属性,没能诠释生态旅游资源的真谛,既不符合际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理论基础的实质,仍需探讨、改进、完善。
三、反思与构建
(一)反思
1.用什么样的学科视角去研究生态旅游资源呢?生态旅游不同于传统的大众旅游,它具有生态学与旅游学的双重属性,而且涉及地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环保学、资源学等众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相关内容,因此,单从旅游经济学或生态景观学的视角去研究这一全新概念、套用旅游资源分类方法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的研究路径既不可取、也不适用。无论是从何学科背景、任何研究目的出发,都应尊重生态旅游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至少要以生态学和旅游学的视角去研究生态旅游资源的相关问题。
2.为什么要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呢?明确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的目的不仅是基础研究的前提,而且是实践活动的保障,更是进行科学划分的主导思想。科学分类生态旅游资源,一方面是为了识别生态旅游类型、确定生态资源价值、明确生态资源现状;另一方面是为进一步评估、保护、开发、传承奠定理论基础,以满足旅游者、决策者、经营者三方需求。因此,分类中不仅要包括景观、环境等可视要素,而且应适当考虑保护和开发的相关内容,尽量涵盖不同需求者的关注要素,以满足生态旅游开发和发展的各方要求,实现传承和可持续的发展。
3.生态旅游资源中是否应包含生态环境这一要素呢?伴随着生态旅游内涵的不断深化,人们对生态旅游资源的认识也越加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在生态旅游资源构成中,生态环境不再只作为旅游资源的背景,甚至成为生态旅游的主要吸引因素[2]。对于生态旅游而言,生态环境条件的优劣是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成败的关键因素[3]。因此,在我国,生态环境同人文资源一样,是生态旅游资源不可分割的内容,应作为生态旅游资源的构成要素。
(二)构建
为确保研究成果的适普性、可操作性,满足生态旅游快速发展的实际需要,笔者吸纳前人的研究成果,基于生态学和旅游学的研究基础,综合运用资源学、管理学的相关知识,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从生态旅游的全新视角去认识生态旅游资源,探索性地构建基于生态学-旅游学的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体系(见图)。
图 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体系
四、结语
生态旅游既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旅游形式,也是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指导理念。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发展的首要条件和重要基础,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是生态旅游理论的基本内容。科学划分、合理评估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制定开发与保护规划的前提,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不容否认,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生态旅游理论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框架和方法,但是,生态旅游作为新兴的边缘学科,还不够成熟,比如: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资源等基础概念还未统一,现有生态旅游资源分类方案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这种缺憾不仅仅体现了旅游研究的不成熟性,也反映出旅游基础理论研究和方法论的滞后性。在不成熟的理论阶段,向成熟学科借用“概念”、“方法”和“理论”无可厚非,但应尊重客观现实和理论基础,抓住交叉学科的本质和特性。虽然现有研究成果不能满足迅猛发展的生态旅游实践活动,但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将长期存在,因此,要想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生态旅游的新视角去认识研究生态旅游资源的内涵,用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去丰富生态旅游的研究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修正理论。
参考文献:
[1]卢云亭.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3):106-112.
[2]王建军,李朝阳,田明中.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体系构建[J].地理研究,2006(5):507-516.
[3]邱云美.基于价值工程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9(12):2158-2168.
[4]王金伟,李丹,李勇,佟连军.生态旅游:概念、历史及开发模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报,2008(9):24-30.
一、引言
生态旅游是近些年针对旅游行业而提倡的一种全新理念,体现的是复归自然的一种观点,同时具有保护自然环境以及维护旅游景点当地人民生活的双重责任,注重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观念。本文着重研究以品牌营销的角度对生态旅游进行推广,其根本目标是打造乌兰察布生态旅游知名度、美誉度及忠诚度,运用品牌营销手段提升乌兰察布生态旅游的竞争力。
二、乌兰察布旅游现状
(一)乌兰察布旅游概述
乌兰察布一词即源于乌兰察布盟首次会盟地“乌兰察布”(乌兰察布系蒙语,汉意为“红山口”,在今呼和浩特市东北25公里的大青山脚下)。所辖六个扎萨克旗为四子王旗、乌拉特前、中、后三旗、茂明安旗、喀尔喀右翼旗(即达尔罕旗)。现仅有四子王旗仍在乌兰察布市域中。乌兰察布旅游景区包括四子王旗杜尔伯特生态草原旅游区、辉腾锡勒草原旅游区、火山岩地貌考古旅游区、凉城环岱海旅游区等六大生态旅游区,成为人们草原旅游的首选,精心打造“天堂草原、神舟家园”的整体旅游品牌。乌兰察布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浓郁的民族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符合生态旅游的特点,有草原、森林、湖泊、火山群、航天基地等景观,尤其是蒙古族文化结合而形成的草原生态旅游是乌兰察布的特色,是乌兰察布的旅游名片。
(二)乌兰察布旅游发展现状
乌兰察布在整个提出“四区八圈”旅游版图规划中处于中部地区,隶属于四大区中的“呼包鄂―乌兰察布―巴彦淖尔”旅游区统,位于该板块的东部。近些年经过长足发展,旅游发展取得一定成绩。2014年接待游客1 000万人次,比去年增长25%;旅游总收入90亿元,比去年增长23.2%,旅游总收入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6%,完成全年目标的77%。整体来说,乌兰察布旅游发展迅速,旅游景区逐步升级,重点做大岱海、格根塔拉、辉腾锡勒三大景区,旅游配套设施也在不断完善。
但是,乌兰察布旅游发展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旅游形象不明晰,总体旅游形象和城市形象不明确,使其缺乏一定的城市旅游形象定位。乌兰察布在旅游者心目中的旅游形象较浅,尚未树立起鲜明的旅游形象,城市旅游氛围营造、城市道路标识系统完善、商业娱乐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等仍有待加强。除此之外,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压力大;资源整合力度不够;产品类型单一,宣传促销滞后,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乌兰察布旅游发展。
三、加强生态旅游品牌营销
针对乌兰察布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的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分析品牌营销策略,在促进旅游竞争力提升的同时,塑造乌兰察布的生态旅游品牌形象。具体而言,采取以下营销手段对于提升乌兰察布市生态旅游品牌形象有所帮助。
第一,整合旅游品牌形象,树立旅游品牌,以投放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形式加强宣传。乌兰察布先对草原生态旅游的品牌进行整合,持续在中央电视台投放乌兰察布市城市形象宣传片,具有非常显著的宣传效果。除此之外,在央视及内蒙古电视台新闻联播前分夏季和秋冬季采用不同版本分别投放“吉祥草原,避暑胜地,养生乌兰察布”“草原皮都,乌兰察布”形象宣传片,树立乌兰察布草原生态旅游品牌。
第二,整合旅游品牌营销传播对策,建立旅游品牌全过程营销模式,采用意觉、听觉设计法,对旅游品牌宣传口号进行设计,通过不断扩大乌兰察布生态旅游的知名度,通过报刊、电视、折页等方式,提升旅游品牌的知名度。比如,制作播出《乌兰察布旅游视界》节目50期、推出大型蒙古剧《长调》,在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已开始演出,成为现阶段我国演出规模最大的蒙古剧,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除此之外,制作更新旅游宣传片,印刷《乌兰察布旅游》折页、旅游画册等。
第三,结合旅游活动和服务形象,精心设计各种各样的旅游活动,丰富服务类型,是旅游品牌营销中的关键,可以迅速提升游客对乌兰察布旅游体验的满意度,从而形成对于乌兰察布生态旅游的忠诚度。比如,在持续加强电视媒体的前提下,坚持以节庆活动造势。策划并开展了“自驾车旅游踩线活动”“内蒙古旅游那达慕大会”“乌兰察布国际马拉松大赛”“环岱海山地车挑战赛”等活动。
四、结语
一、##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与优势
1、气候条件优越。##属中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森林和水域的调节,使##市旅游景点的气候舒适度总体较高,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9.4C,一年四季均可游览。市内海拔较高的景点,气候垂直变化较明显,可以开发避寒旅游产品。由于武夷山脉的阻挡,##市冬季气温明显高于同纬度内陆地区,可开发避暑旅游产品。
2、构景地貌多样。震旦纪以来的6亿多年中,##地区经历大地构造运动,形成目前地质结构丰富,自然遗产多样的多山丘陵地貌,有以永安大湖石林为典型的列入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的岩溶地貌景观;有以泰宁金湖为代表的丹霞构景地貌区;还有以市郊瑞云山国家4A旅游区为特色的有较高品位的火成岩地貌。
3、水文资源丰富。##市山地性河流多,有河面开阔、水流平稳的河段,也有青山夹峙、水流湍急的溪谷,适宜开发生态旅游的河流峡谷、观光瀑布和漂流的河段较多。尤其沙溪是闽江三大支流之一,纵贯##市,可以开发水上旅游交通、水上旅游活动。难得的天然湖泊、众多的水库、丰富的地下水资源,都具有生态旅游开发价值。
4、物种分布多样。物种的多样性是##生态旅游开发多样性的基础。##市是山林生态大市,植被条件优越。福建省森林覆盖率达60.5%,居全国首位,##市森林覆盖率居福建首位,高达76.8%以上,且生物物种多,分布区域广。野生植物物种344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树种45种,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27种;野生动物有1044种,约占全省的89.5%,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91种,占国家重点保护种类的22.78%。植被种类、林区的林相和景观,能够满足旅游审美要求,适合生态旅游开发。同时,森林多属常绿阔叶林,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是旅游开发的一大优势。
5、历史文化灿烂。##历史悠久,各县(市、区)都有新石器时代文化出土;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年代可溯至18万年前,尤其是距今2万年前的人工石铺地面,被列为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独特的历史和地理环境,使宁化石璧成为客家人的祖地;灿烂的历史文化留下一批名人名事遗址遗迹:宋代“理学四贤”中的朱熹、杨时、罗从彦,清代“扬州八怪”中的黄慎等都诞生在##;清流文天祥屯兵遗址、沙县定光禅寺、永安安贞堡、鳞隐书院等都是##历史上政治、军事、宗教、文化的反映。同时,##还是苏区红色文化荟萃之地。另外,##的饮食文化,丰富独特;民间艺术,异彩纷呈。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丰沃的土壤。
6、生态旅游基础扎实。全市现已建成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小区面积达14.48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6.3%,而且资源的等级、品位较高。自然保护区10个,面积4.49万公顷,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6个;自然保护小区956个,面积6.91万公顷;森林公园5个,面积0.49万公顷,其中国家级4个;风景名胜区11个,面积2.59万公顷,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3个(国家4A旅游区4个、2A旅游区1个)。还有2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3个省级生态示范区、2个市级生态示范区、4个县级生态示范区。
7、经济社会环境良好。##市是“全国农科教结合示范区”和“全国技术创新区域试点城市”,近年来,还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等称号。旅游业被确定为##市“十五”期间四个主导产业之一。经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为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文化条件。
二、##发展生态旅游的目标
充分利用##生物和文化的资源优势,按照“市区周边旅游圈、北部山湖洞生态旅游区、西部客家苏区文化旅游区”三个功能区划,在确保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题下,通过3-5年的努力,把我市建成以“碧水、丹山、奇石、溶洞、森林、古文化”为特色的山水生态文化名城、生态旅游度假胜地、中国南方生态乐园。
三、##旅游品牌形象定位
突显##是“全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的优势,张扬##“天下幽奇”的个性,建议##旅游的品牌形象定位为“天下幽奇,中国绿都——##”。
四、##生态旅游开发建设重点
根据##生态旅游资源特点及市场需求状况,##生态旅游产品体系的建设应以生态度假、森林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地质考古、文化生态为重点。
1、生态度假旅游产品。利用##青山秀水的资源优势,开发完善自然风光旅游产品,把生态旅游有机地融入传统的风光旅游。以金湖、桃源洞-石林、玉华洞等地文景观、水域风光为主体,结合三元横坑温泉、清流夜滩温泉等地热资源,开发具有生态疗养健身功能的生态度假旅游产品。力争在2005-2010年把泰宁金湖、永安桃源洞-石林、将乐玉华洞风景区建成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实现我市观光型产品向生态型观光度假休闲产品过渡。
2、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做好“全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文章,提高森林资源综合效益。结合开展体育健身、漂流探险、科学考察等活动,开发具科普教育、生态保护、森林科考、度假疗养、休闲观光、登山野营等功能的生态旅游产品。以现有的为基础,遵循“宜小不宜大,宜隐不宜显,宜散不宜聚,宜土不宜洋”的原则,保护、开发和建设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利用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建设既有观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生态园。并突出生态教育和保护功能,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力争到2007年,建成森林公园10处,推出一批比较成熟的、独具特色的森林生态旅游产品。
3、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利用山区田园风光、乡村民俗,大力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主要开发:以农业生产过程为卖点的传统型观光农业;以建立在城内小区和郊区,生产名贵蔬菜水果,提供时鲜农产品,安排作物种植活动,观赏名优花卉、珍稀动物的农、林、牧生产基地、农业科技公园为主体的都市型科技观光农业;利用森林、牧场、果园等开发具有享受回归自然乐趣的度假型观光农业。重点建设沙县柱源现代化农业观光园、梅列洋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三元楼源生态农业村等3个省级生态农业示范点等,到2007年建成3个以上国家级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区。
4、工业生态旅游产品。通过旅游、工业、科技、教育等主管部门配合,旅行社与厂矿企业、科教单位合作,利用福建三钢集团公司、福建石化集团##化工有限公司、沙县民营科技工业园等知名度较高的大中型厂矿企业资源,开发和组织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电是怎样发出来的”等具有观光游览、科技普及和企业宣传促销三重功能的工业旅游专项产品,既促进企业产品结构调整优化,促进绿色工业的发展,又丰富旅游产品,普及科技、生态环境保护知识。
5、地质考古旅游产品。深度开发泰宁金湖、将乐玉华洞、梅列瑞云山等丹霞、溶岩、火山岩地质资源,逐步开发银华洞、明溪翠竹洋地质遗址等;大金湖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开发和保护三元万寿岩旧石器古人类活动遗址、唐代石佛、麻窠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等丰富的考古资源,建设考古园区,形成考古专项游产品。
6、文化生态旅游产品。从历史、文化、民俗、宗教等方面,深入挖掘##文化底蕴,构建##旅游文化体系,创造富有鲜明个性的生态文化旅游。逐步开发民俗风情、民间节庆等活动,重点抓好沙县肩膀戏、泰宁梅林戏、等民间艺术及宁化客家祭祖、畲族“二月二”庙会等民俗风情的开发与包装,并与泰宁尚书第、建宁、故居等名人名事纪念地、民间传说及风味美食的开发结合起来,通过举办有一定影响力的节庆活动,培育有一定规模和文化品位的旅游产品,改变旅游产品纯观光的单一性。
五、发展##生态旅游的措施
1、做好品牌形象注册与宣传。开展ISO体系认证,抢注“天下幽奇,中国绿都——##”的品牌,确立宣传##“天下幽奇,中国绿都”的地位,举办“##生态旅游节”、“中国(##)生态旅游论坛”等较有影响力的活动,把##建成为世界知名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
2、宣传普及生态旅游理念。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满足旅游者对观赏自然景观和地方文化为内容,以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为特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造成负面影响为目的的旅游方式。为此,必须大力宣传“绿色消费”,提高旅游管理者、经营者、旅游从业人员、旅游者和旅游景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和文明旅游意识。使生态理念始终贯穿于景区标牌系统、服务系统等环节的建设之中。
3、加强生态旅游建设规划。将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建立旅游容量和客源调节、生态和文化保护、旅游市场维护等支持保障体系。根据各生态旅游区的特点,确定生态资源的特色、保护范围和市场定位,合理规划、精心推出生态旅游产品。把开发与环保相结合,确保历史文化与民俗文化的保存与延续,实现生态系统安全完好和生态旅游长久繁荣。版权所有
4、加大发展生态旅游的科技投入。树立“科技兴旅”的思想,加大发展生态旅游的科技投入,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在旅游全行业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实现环境管理与国际标准接轨。
[关键词]生态旅游学 教学改革 环境保护
国际旅游界普遍认同生态旅游的思想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学者克劳德・莫林(Claude Moulin)在其论文中首次使用了“生态旅游”(Ecological Tourism)一词。生态旅游这一概念迅速被学术界和实践者所接受,并且被用来描述以环境为中心或者是对环境负责任的旅游,且得到世界各国旅游界与自然保护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与肯定,自此生态旅游在世界旅游产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生态旅游学》是为本科旅游管理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掌握生态旅游学的最新发展动态。然而,由于我国生态旅游业起步较晚,《生态旅游学》课程的教学与改革也仍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中,如何进一步提高生态旅游学的教学质量是高校《生态旅游学》教学中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课堂讲授法是以教师为引导地位,通过教师的讲授和板书向学生灌输知识,往往直观性较差,仅靠教师“三寸不烂之舌”在有限的课时限制下也无法将《生态旅游学》的全部内容描述清楚。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采用多媒体教学,合理利用与《生态旅游学》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音像制品等教学工具,不仅能提供更多更好更真实的感性材料,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大量直观、生动、形象的信息。网络教学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和实现资源共享的基本特点,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相对传统教学而言,它是一种开放式教学,为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的认知学习环境,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方法,以及“纯”网络辅助教学所存在的局限性,《生态旅游学》采取课堂教学为主,网络教学为辅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单位教学时间的效率,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二、强化案例教学,指导学生理论结合实际
案例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打破当前生态旅游学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降低教师在课堂讲授的比重,全面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参与性,改革师生角色定位,在共同思考与讨论中完成学生能力提高的量变积累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幅员辽阔,生态环境差异较大,也导致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差异。因此,我国在借鉴西方生态旅游发展成功经验时,要结合我国实际。由此可见,我们在进行《生态旅游学》案例教学时,就要避免照搬照抄国外的条条框框,特别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应选取例如民族地区生态旅游、社区旅游为案例,使学生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对教学案例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分析和研究,并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有新的开拓,通过阅读、调查和分析,真正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以及新疆生态旅游业发展趋势,帮助他们提高解决本土生态旅游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实践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求学生具有将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相结合的能力,在进入旅游行业工作以后,充分发挥理论基础知识深厚的特点,用学校所学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尽管现代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已经有意识地强化了实践教学力度,但多数大学生还是偏向于理论知识积累,其实践操作能力尚不能完全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同样,《生态旅游学》课程教学中,也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教学方法上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一定程度上实习实践学习开展不足。因此,《生态旅游学》整个实践教学活动中,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强化基本技能训练。要求学生到自然风景区进行实地调查访问并进行反馈讨论,并设计多个课堂讨论题目。目的是启发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和管理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可以考虑结合教师的科研工作,鼓励本科生参与,做到在“干中学”、“边学边干”,最终培养本科生的专业技能。
四、不失时机地强化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是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以自然环境为主要活动平台所进行的一种对生态和文化负责任的旅游。随着经济的增长、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方面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却面临下降的威胁,广大旅游者对回归大自然、享受原野风光和自然地域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另一方面,却面临着许多旅游区已不同程度地遭受到污染和破坏的被动局面,有些旅游区的环境和生态污染十分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现代旅游教育的发展,现代旅游市场最为活跃的从业主力军将是旅游院校学生,对于他们来说,在旅游活动的组织和旅游项目的开发和管理上,都将是一支重要的力量,是与旅游环境接触频率较多的重要成员,通过学校教育强化和升华他们对生态环境的态度、观念、价值观,意义显得特别重要,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保障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定期的讲座和培训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生态旅游管理和服务的培训,特别要注重生态学知识和生态发展理念、环保意识的灌输和培养,为提高学生未来生态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Fennell D A.Ecotorism:An Introduction[M].London:Routledge,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