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64
引言: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对高校的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不仅努力促进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提升,同时也不断优化高校的校园文化、校园环境建设。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两者之间是一个互相影响和促进的依存关系。
1.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
1.1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的提出已经有很长的一段历史,人们对其的定义也有很多,但是概括来讲,素质教育包括了德育――道德、政治等方面的思想教育,智育――各种类型科学文化知识的技能教育,体育――身、心两方面的健康教育,素质教育是系统的教育工程,在这三者之间,德育是基础,智育是重点,体育是保障。
素质教育的主体是学生,素质教育的加强就是要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从而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要德智体全方位教育,让学生自主寻求个人的综合发展。素质教育不是简单传授技能知识,更重要的是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开发式教育,通过各方面的综合教育激发学生提升个人综合素养。
1.2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主体是全体学生,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人才的竞争是所有形式竞争的核心内容,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发展,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专业技能,更多的是创新能力、奉献精神,这些素养的形成正是高校素质教育的工作重心。所以只有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出一大批具有高水平综合素养的人才,才能使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后继有人。
1.3影响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因素
影响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主要是制度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人因素。其中制度因素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评价,高校校园的自然人文环境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不仅需要优雅的校园环境,更需要高水平的教师和教学硬件设施,同时,由于当下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性很鲜明,这些方面对综合素质的培养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2.1校园文化的含义
校园文化的建设和素质教育一样也有很多不同解释:是一种代表广大师生的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体系;是高校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精英文化;是高校的学生和教职工的教育行为习惯以及心理水平状况的总体形态;是高校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的一种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其中,校园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载体是物质文化。
2.2校园文化的分类
一般可以将校园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物质文化层次,包括了校园的建筑规划与设计、布局、绿化、卫生以及相关设施设备,是校园文化的基础;第二是制度文化层次,科学合理的规范制度是建设良好校园文化的保证,对于形成良好的观念和风气的有重要作用;第三是精神文化层次,是学校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灵魂。
2.3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
首先要处理好精神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之间的矛盾。只有处理好两者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使其协调发展,和谐的校园文化才能最终得以建立。其次是体现学校特色。办学特色蕴含着深厚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外在形象,体现着学校的独特性。另外,品牌化的办学特色又会使校园文化得以更好的积淀。再次是坚持以人为本。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以人为本。最后还要发挥教职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学生,但其主导却是教职员工,校园文化是两者共同创建的,是师生员工的共同职责。教职员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其主导作用的意义非常重要。
3.校园文化建设对素质教育的影响和促进
3.1提高素质教育主体的认同感
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的科研、教学、社会服务以及学生各类活动影响非常大。校园文化建设强调学生和教职员工这一对主体和主导者的作用发挥,培养两者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人翁意识,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在建设的过程中以文化为载体,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直接服务于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丰富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同时,找到自身的主体认同感,自发寻求自身素质的整体提高。
3.2营造良好的校园素质教育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开展,结合学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学生活动,以人为载体,渗入校园的各个角落,具有广泛的影响面;同时,倡导优良的学风和教风建设,建设制度文化,规范学校管理,构建活力、和谐的校园环境;此外,配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竞赛、服务类的文化和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和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高度,通过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和精神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素质教育环境,对学生素质教育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3.3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大学生的德智体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精神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强调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教育,注重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入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并以校园的学术活动和艺术活动来体现,使科学的“真”在艺术文化的“善”与“美”中得以传达,同时对大学生健康素质的养成,有着独特的优势。
4.结语
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一项繁复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界的广泛支持以及长期的不断努力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素质教育作用非常大,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可以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希望本文的论述对未来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及高校学生的素质培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5.参考文献
[1]肖文福、黄宏华,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14-16
关键词:素质教育;就业能力;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5-0239-02
教育以引导人的发展为宗旨。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自然是高等教育永恒的追求。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形势,为了使大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上更具竞争力,尽快实现就业或创业,必须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把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的出发点,重视人的素质,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性,关注人的本体功能,以体现高等教育的价值目标。
一、素质教育与就业能力的关系
素质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界提出的一个本土化概念。所谓素质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下,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使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影响相结合,开发受教育者的身心潜能,促使其全面发展的教育。大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就业或创业,靠的正是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在大学学习阶段,正是大学生为就业创业作好各方面准备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强化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使大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扎实的专业能力、强烈的创新精神、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大学生顺利就业,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业能力这一概念源于就业,较为常见的几种定义有: 所谓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在内容上包括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实践能力、应聘能力和适应能力等。也有人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一种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涉及能力本身,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素质的开发而形成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能够在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核心素质群。它首先是一系列能够适应就业的素质群,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个性、心理承受力等综合素质;其次,它是通过学习和素质的开发而形成的,可以塑造和培养;再次,它是一种与包括道德素质、团队精神等。
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政府、社会、学校、学生共同的责任。提升就业能力也是解决社会就业难的一个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要积极搭建综合素质教育培养的平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加强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审视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不难发现,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比较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但对就业所需要的综合素质缺乏系统性培养,使相当数量的学生缺乏就业能力,无法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进而造成“就业鸿沟”的形成。因此,笔者认为,高等院校对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就业能力的系统性培养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以下笔者将就高等院校如何培养学生,以及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来探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问题。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使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大学生就业问题既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从主观方面看,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人生价值观、就业观、创业观及诚信素质等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而思想道德素质又居于灵魂和核心地位,因此,加强高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与道德实践对大学生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培养优秀的思想品德素质,使学生学会做人。优秀的品德素质,是一个人最基木的素质和灵魂,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提高思想品德素质的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高尚的精神境界和文明的行为举止。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在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过程中,我们要重视‘道德内化”的积极作用,将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的发展过程。在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中,要把立足点放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帮助学生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每一步都鞭策自警”,树立爱岗敬业精神。
2.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是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民族走向成功、迈向辉煌的基石。这就要求大学生在这方面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敢于承担肩负的历史使命。大学生要成才,不仅要学习成绩好,还必须要有团队精神、有协作意识,要善于与他人合作,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应该更好地吸收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的精髓,在学生时代应该积极参加校、系、班的各种集体话动,假期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充分吸收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的精髓文化。
3.培养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最起码要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把精力放在干事业上,为企业出力,与企业共创业、共度难关。只有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出来,才能引导单位走向辉煌发展之路。担任学生干部和党员的毕业生常常被用人单位优先录用,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往往比普通同学有更强的责任感和服务他人的意识。
4.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和务实作风。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实干者,踏踏实实工作、有吃苦精神,而不是好高鹜远、眼高手低的庸人之辈。许多企业人士认为精明可以赢得一时利益,但要干大事,还要脚踏实地,努力耕耘,成为实干家”。
5.加强诚信教育。当前,很多学生为了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站稳脚跟,在个人求职简历上包装过火,编造各种子虚乌有的荣誉证、资格证和学习成绩,杜撰那此毫无根据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学生干部履历。而另外一些人为了自己的单方利益,擅自撕毁就业协议,给用人单位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学校的声誉蒙上了阴影,对学校的学生就业产生巨大冲击。因此,这就要求高校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在日常管理和对外宣传方而增加更多的投入,建立健全诚信档案和学生信用网上查询。
(二)培养良好的专业素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学生只有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才能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在信息社会里知识的更替速度加快,要使自己对某项工作能得心应手就必须做到不断更新自己已有的知识。作为即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活跃力量的大学生,更应该养成善于学习、善于思考的习惯,并且要懂得如何学习,拓宽学习面,充分利用好书籍、网络等各种学习途径
1.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应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及人才培养方案。可通过市场调查,了解每种专业人才所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并在此基础上设置有针对性的专业,对不太紧缺的专业可以隔年招生或停止招生。同时还应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调整课程内容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注意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高素质、强能力、会创新、能创业的学生培养探索“合格+特长”的培养模式,即要求学生在主修专业课程合格基础上,选修一门以上的特长课程,使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能与社会需求合拍,从根本上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
2.以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为根本,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以个人专长为核心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综合体。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教学内容的落实是实现培养目标,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只有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思想,始终瞄准市场需求,不断增强课程的适应性和综合性,培养的学生才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在保证各专业核心课程的条件下,应该根据市场需求设置课程。坚持每年进行市场调研,客观分析市场需求,把市场需求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依据,不断调整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三)培养适应性的实践能力,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践。大学生走向具体工作岗位,不管是从事基础研究,还是从事行政管理规划设计、产品开发、营销策划、教育教学等工作,都是在做事。所以,高校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做事,从而加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大学生能否适应社会或适应性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学生事业成功与否,影响学生的生存与发展。现代社会是不断变革的社会,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作为当代大学毕业生,适时地调整自己以适应周围的环境显得特别重要。个人对他所处的环境不适应,就很难有所作为;反之,就能以更短的时间、更少的代价融入社会。因此,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适应社会,而不是抱怨环境、抱怨社会。作为高校本身,要加强与外部社会的联系,建立学生实习基地,聘请用人单位的各类人才作为兼职导师,通过社会实践供需见而会、向用人单位推荐优秀大学生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而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
总之,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根本出路在于高校推行素质教育改革,高校推行素质教育改革是促进学生的全而发展,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有效措施和手段。这有利于提高人们对通过素质教育改革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认识,增强人们对素质教育改革的信心,指导高校正在进行的素质教育改革的实践。
参考文献:
[1] 康冰. 翻译不确定性的后现代主义语境阐释[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5):167-168.
关键词:素质教育;跨文化交际;培养策略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其重视培养人的思想道德、思维能力、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个性发展、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全面教育。长期以来,作为培养高精尖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责。因此,高校的素质教育便成为高校诸多人才培养任务中的核心所在。
一、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
1.主体性。主体性是指教育的主体涉及教师与学生双方,教育既包括教师的“教”,也包括学生的“学”,教育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作用、彼此影响的过程。主体性是素质教育思想的核心所在。素质教育中的这种双主体性决定了只有教育双方的主体共同发挥作用,教育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2.创新性。素质教育的创新性,主要是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把教育的重点转移到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上来。素质教育创新性的最终目的在于实施全方位、多领域的教育,是高层次的人才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和深入化工作,重点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两方面的培养,也包括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知识的积累。
3.发展性。素质教育的发展性,主要指培养和提升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其关键在于学生是否拥有学习的自觉行为,教师是否拥有教学生学习的意识和教学策略。教师要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学家海姆斯认为交际能力应包括语用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即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交际双方不仅需要知道交际用语的语法结构正确与否,还需要知道交际用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可行性、适应性和目标性。也就是说,交际能力使本族语者能够在合适的场合、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有效交际。对于本族语者如此,对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外语学习者也是如此。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重要产物,二者密不可分,语言的学习也是文化的学习。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中对外来文化及本土文化的传授重视不够,忽视了文化的继承和传授。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往往无法顺畅地沟通与交流思想,导致交际失误屡屡发生。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用文化语言观去指导语言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外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进行有效的交际,所以跨文化交际学的兴起和发展与二语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跨文化交际教学是一种立足于目标语国家文化的教学形式,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文化素质教育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不够重视,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部分高校的外语教学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重点一直围绕语言技能训练,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导致学生人文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对中西方文化了解不足。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学生对中国本土文化了解不够,对一些传统节日、风俗习惯不够熟悉;另一方面,学生对西方文化也知之甚少,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障碍重重。
针对以上现象,教师在外语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教师可以以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核心,以人文素养为诉求,以创新能力为动力,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
高校外语教学肩负着素质教育的重任,理所当然地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其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成为具有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这也是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 在高校普及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音乐素质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审美情趣、创新性的思维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校素质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不仅重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视学生潜能和个性的发展,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形式,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主旋律。音乐素质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涉及素质教育的各个方面。因此,成功的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对促进当代大学生道德品质、人格素养、审美情趣、思维能力等全面提高,对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新世纪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对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音乐素质教育进行分析,以抛砖引玉。
一、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对象和主体
前苏联著名音乐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音乐教育说到底是以愉悦学生的感受和使其积极参与为出发点,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的基本素质教育。音乐素质教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教育对象和主体应该是每一个大学生。我们应该明确,普通高校开展音乐素质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专业人才,也不是着眼于少数音乐特长生的培养,而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音乐艺术的熏陶、审美情趣的提升,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使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目前,部分高校表面上以开展音乐素质教育为名,招收音乐特长生,组建音乐团体,举办各种音乐演出,甚至斥资参加国内外各种音乐大赛。而大多数学生却因资金和资源被占用成为旁观者,缺少接受音乐素质教育的条件和环境,这完全背离了高校开展音乐素质教育的宗旨和方向。归根结底,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以普及性为基础、面对全体大学生的教育。
二、高校素质教育中音乐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及发挥的作用
音乐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应充分发挥其独特功能,为培养新世纪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发挥积极作用。加强高校音乐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循序渐进地开展。大学生由于缺乏连贯的、系统的音乐教育,音乐素质较为薄弱,因此高校有必要加强音乐教育,对大学生进行音乐素质补课。首先学生应系统了解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内容,其中包括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技能和音乐审美培养。
(一)巩固音乐基础知识。
音乐基础知识的具体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基础乐理、识谱、和声与曲式、乐器与乐团、音乐体裁等。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开设音乐基础知识、普及性的基础乐理、识谱方法(包括简谱、五线谱)等基础理论课程;二是音乐发展史知识,主要包括西方音乐简史和中国音乐简史。主要是以介绍国内外的经典音乐作品及代表性音乐大师为主,通过对经典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作曲家生平等知识的介绍,使大学生学会领悟音乐语言、理解音乐内涵、把握音乐形象,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对音乐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二)强化音乐基本技能训练。
音乐基本技能包括歌唱和演奏,通过专业老师的授课,主要针对演唱和乐器演奏的方法、技巧等基本内容设置课程,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和表现来不断掌握音乐的基本技能。
(三)突出音乐审美教育功能。
“一切音乐归根结底在于审美教育,离开了音乐审美的准则和原则,音乐教育就可能沦为机械、僵化和纯技的境地”。审美教育是大学生音乐素质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音乐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通过对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音乐的语言,下一步就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审美鉴赏能力,为学生终生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在音乐审美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最为重要。近几年流行音乐好似“音乐快餐”,虽然容易让人们熟悉和喜爱,但其生命力不强,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部分作品甚至夹杂着一些不良因素,对学生审美趣味产生很大的冲击。音乐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纠正学生的不良审美情趣,引导他们抵制低级庸俗的音乐现象。音乐审美教育能让学生从形式、气质、形象、情感等各方面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从而提高音乐鉴赏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三、高校素质教育中实施音乐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音乐素质要通过长期的培养逐步形成,要由专业的教师来正确引导、合理的教学内容来支撑、完善的音乐教育体系来保障,通过系统、科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达到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我提出以下实施音乐素质教育的几点措施。
(一)建立健全音乐素质教育体系,完善课程设置。
加强高校音乐素质教育除了提高认识以外,建立和完善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也是至关重要的,是音乐素质教育中迫切需要研究的一项课题。
高校的音乐素质教育要彻底改变当前的教育现状,对教学体系进行彻底的改革。一是把音乐教学真正纳入教学大纲计划之内,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抓住课程建设这个核心,全面提高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管理水平,使之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并制定科学、完善的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课程标准。二是音乐的必修课与选修课要结合。音乐必修课的课程设置应该以突出音乐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普及、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主,音乐选修课不能仅仅局限于音乐欣赏课的单一模式,采取听、唱、记、实践等多种类型的课程模式。通过课内外对音乐的实践、体验和表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并达到培养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标。三是研究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重点以研究音乐课程体系、范围、内容、教学计划、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为主,使音乐课成为非专业学生学习的常规课程之一,让音乐教育真正走进大学生的生活。
(二)加强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师资力量培养和教材选用。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确保艺术教育具有强大后劲的关键”。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音乐教师队伍是高校提高音乐素质教育的核心。我们应该根据高校的教学需要,对现有专职教师进行培训,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为高校培养一支具有较高思想素质、良好敬业精神、有一定音乐教育理论水平和较强音乐教育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只有具备这样高素质、高修养、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能更好地把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育人”的目的充分体现出来。我们要充分调动广大高校艺术教师的积极性,完善教师的培训和进修制度,建立教师的教育科研机制,提高教师的学术素养和研究水平,推动高校艺术教育跨上新台阶。
音乐教材的选择、创作、编订对高校音乐教学的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能体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音乐教学的水平。在高校进行音乐素质教育首先要选择优秀并且适合大学生的教材,不仅要选用国外具有成熟音乐教育理论和成功音乐教学经验的教材,而且要选用具有中国本民族文化特色的优秀教材,并使优秀的传统音乐、乡土音乐、原生态音乐一同走进课堂,这样才能不断丰富大学生的音乐修养,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质。
总之,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应该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深化课程教材改革为核心,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大力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开发自身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璇.浅谈音乐教育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性[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2]刘瑞江.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弊端和改革[J].中国集体经济,2010,(09).
1现代高校体育教育思想
1.1高校体育改革中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在我国高校体育改革中的实施,是高校体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同时也是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发展的动力。素质教育是高校体育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高校体育时代性的重要标尺。高校中之所以要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为了能培养出现代化素质更高的人才,这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最基本任务之一。高校中开设的任何一门课程,都不能让其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而是需要让其能进入到学生的精神领域,同时影响到学生的行为,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它的社会价值及自身所具备的文化意义。对于体育教育来说,它包括的内容较多,比如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身心素质和智能储备等等,这些都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学科内容。高校在体育教学改革前,主要侧重于对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培养。素质教育实施后,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解放了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因此,实施高校体育素质教育,需要首先确保高校有着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1.2确立高校体育改革中健康第一的理念
健康第一是高校体育教育的主要指导思想,高校需要将健康和教育、健康和理念充分结合起来,同时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心理特征,让学生能养成自立、自强等优秀的健康品质,对待学生要公正、公平。根据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和规律,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学习方式,这样为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为社会培养素质更高、更健康的人才。高校体育改革中确立健康第一的理念,能让学生通过体育改革得到全方位的健康发展,对于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由此还能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2现代体育指导思想和高校体育改革的关系
健康第一目标的实现需要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终身体育习惯,只有让学生具备了基本的健康素养,才能保证终身体育目标的实现。体育指导思想和体育改革间是相辅相成的。高校通过终身教育能更好地实现健康第一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能将阶段效应和长远效应相互结合起来。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需要学生自己先养成良好的健康兴趣和健康习惯。所以,在高校的体育改革和发展中,终身体育的理论深度和实践价值会更高。体育教育作为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之一,能体现出更为全面的素质教育。高校体育教育,在进行的过程中应始终围绕着其核心教育活动。健康第一和终身教育能有效补充和扩展高校体育,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能通过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得到进一步的延伸。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三者是同一教育的不同方面,可以通过对方来发挥自己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在对方的作用中将各自的作用表现出来。它们在高校体育改革中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高校体育素质教育体系就是由此构成的。
3高校体育改革中现代体育指导思想的发展思路
3.1高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是转变观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进步,传统的体育教育思想面临着巨大挑战,在体育教育改革发展中,高校教师的旧观念和旧思想是起到重要影响的主要因素,以及因此受到影响的思维方式。所以,高校体育改革要想得到不断的发展,需要首先转变思想观念。当前,高校体育改革的重点应是以终身体育观念为核心的体育教育,这也是进行深层次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
3.2体育教育质量需要创新能力来提高
高校体育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就是要将和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相适应的机制建立并完善,这是教育方法得以转变的重要条件,也是教育质量得以提高的重要保证。当前高校要想进行体育改革需要先将学生的独立锻炼身体能力和运动兴趣培养起来,这样才能为今后的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也是高校体育改革未来的发展趋势。美国人觉得,培养学生锻炼能力十分重要,这比学生的体能水平提高和运动技术的提高都要重要,所以应积极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让学生能在运动中获得快乐。日本人则通过让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在获得运动乐趣的同时将明朗的生活态度提高上去。
3.3高校体育改革的根本是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
对于高校体育教师来说,所担负的教育使命是非常沉重的,需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健康人才。这一目标要想实现,需要首先将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提高上去。所以,建设和培养一支高水平的体育教师队伍已经成为了当前高校进行体育教育的基礎,这也是实现高校体育改革目标的重要保障。要想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需要先将体育教师的体育教育行为改变,加强他们的业务学习,将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
【关键词】学生 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00-01
1.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教育即通过教育这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形式,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构建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形式,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有意识地将潜存于个体身上无意识的或潜意识的创新潜能引发出来,以自己的实践活动实现创新的思想,从而实现社会整体的创新行为,实现社会的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等。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它的诱发和生成的根本动因是社会变革,教育者在审视和评价原有教育模式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教育的变革、调整和重建。创新教育和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一样,是一种教育概念,概念的定义,无论从思维还是模式上已经对创新教育的内涵作了理论上的界定,指引着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框架。
2.创新教育的实施
2.1教师应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师的教学应有自己的风格,没有教学风格的教师,个性和格调在教学中没有体现,教学就没有吸引力。具有教学风格的教师,他的课带有明显的、稳定的个性倾向性,或幽默、或沉稳、或活泼、或规整。教学风格是教师的“个人标签”或曰“品牌”,能充分体现每位教师的风格、特色和水平。它通过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语言、个人气质等一系列内在与外在因素表现出来,体现教师的思想、教学观念,带有强烈的教师个性趋势。简言之,教学风格就是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个人特点的风度和格调,是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
2.2重视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过去教学辅助手段是一支粉笔、一张嘴,到现在五光十色的图片,标本模型,再到现代化的视听媒体,如:投影仪、录音机、幻灯机、电视机都频繁地在课堂教学中被使用着,但是要做到始终正确使用教学辅助手段,却并非易事,未经设计随心所欲地使用教学媒体,会让大量的或杂乱无章的迅速更替的感性体现,钝化学生原来就很脆弱的认识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领域的介入,不是简单的加法,应当是形成一种教学功能的结构。
首先,教学中心逐步由“教”向“学”转移,从本质上说应用现代技术不是为了满足教师教学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学生学习的兴趣,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引导我们在教学中努力追求新的境界,真正将学生置于学习主体的地位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向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使学生自主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学生易于接受学习内容,能提高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软件和媒体不再是具有“教具”的特征,而成为学生自己学习、师生共同探讨的材料和工具。总之,随着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学生更注重学习方式的学习。这个具有认知性的教学,将促使学生尽快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使教学过程逐步分层次发展,以往的教学理论,都是按认知线索进行的;现在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应主动考虑采用何种教学技术,促使学生能力的培养,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要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创造出生动活泼、综合发展的教育过程。
3.高校素质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素质要通过长期的培养逐步形成,要由专业的教师来正确引导、合理的教学内容来支撑、完善的教育体系来保障,通过系统、科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达到高校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我提出以下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措施:
(一)建立健全素质教育体系,完善课程设置。
加强高校素质教育除了提高认识以外,建立和完善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也是至关重要的,是素质教育中迫切需要研究的一项课题。
高校的素质教育要彻底改变当前的教育现状,对教学体系进行彻底的改革。一是把教学真正纳入教学大纲计划之内,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抓住课程建设这个核心,全面提高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管理水平,使之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并制定科学、完善的高校素质教育课程标准。二是必修课与选修课要结合。必修课的课程设置应该以突出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普及、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主,选修课不能仅仅局限于实践等多种类型的课程模式。通过课内外对的实践、体验和表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水平,并达到培养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标。
(二)加强高校素质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和教材的选用。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确保教育具有强大后劲的关键”。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校提高素质教育的核心。我们应该根据高校的教学需要,对现有专职教师进行培训,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为高校培养一支具有较高思想素质、良好敬业精神、有一定教育理论水平和较强教育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只有具备这样高素质、高修养、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能更好地把高校素质教育“育人”的目的充分体现出来。我们要充分调动广大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完善教师的培训和进修制度,建立教师的教育科研机制,提高教师的学术素养和研究水平,推动高校教育跨上新台阶。
教材的选择、创作、编订对高校教学的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能体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教学水平。在高校进行素质教育首先要选择优秀并且适合大学生的教材,不仅要选用国外具有成熟教育理论和成功教学经验的教材,而且要选用具有中国本民族文化特色的优秀教材,这样才能不断丰富大学生的修养,提高大学生的素质。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职责。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站在教育改革前列,掌握探索教育新理念,并勇于实践。为社会培养多种类型的创新人才,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要从日常生活的教育活动中做起,一点一滴启发,一步一步扶持,使学生养成强烈的创造意识,养成走自己的路,追求与众不同,养成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技能型思维新方式。只有培养出这样的博学人才,他们才有可能在今后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对社会做出较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它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特别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实施素质教育”。在此背景下,认清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素质教育与内涵
素质教育理论虽然形成于20世纪,但其思想和理论精髓却是源远流长的,它是针对我国基础教育中长期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现象而提出的。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 素质教育是推动个体全面发展,充分挖掘个体潜力,力争使个体在教育活动中实现自身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模式,它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个性发展、能力培养、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素质极其重视。
在高校教育改革中,在科学发展观的视域下应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素质教育必须要把德育放在第一位。思想政治素质决定着人才成长的性质和方向。首先,了解并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它是科学世界观的重要内容, 要求人们在观察问题时, 建立适度、联系、发展的观点。其次, 具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体系。变幻莫测的社会现象要求当代学生掌握唯物史观, 能把问题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观察。最后, 能正确理解和把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思想道德教育既是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更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并提供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科学无国界, 文化必交流, 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必然带来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就是要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同时也需要进行国际间的交流,具备善于学习和吸收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具备学习和借鉴世界科学文化的优秀成果是当代人才应具有的素质。我们既要提升高校学生科学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同时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基础上,加强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第三,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是身心健康。健康即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善状态。在心理健康领域,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渠道,使大学生在正确认知社会和生活现象上得到教育,同时开展适当的抗压力和挫折教育,有效提高学生的抗压、抗挫折能力和生活环境转变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教育机构开设心理咨询服务,通过心理疏导与沟通促使学生形成较为良好的身心成长。
第四, 具备良好的竞争能力与合作素质。经济全球化促使竞争无处不在。现代社会的竞争就是人才竞争。竞争与合作并存, 在竞争不断加剧的同时, 合作的机会也日趋增多。大学生在应对竞争与合作问题的认识上尤为重要。因此,我们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来加强对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与合作精神的教育。
二、科学发展观与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相关性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高校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因此,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促进学院素质教育教学与管理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在充分把握高校素质教育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和分析科学发展观与高校素质教育,我们可以得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首先,科学发展观和素质教育都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充分尊重人、肯定人,突出人的发展,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和个性,使人的发展尽可能达到至善程度。用“以人为本”的观念来指导教育工作,我们可以理解为教育要以“人”为本,而不能以“物”为本。人是发展的第一主体,也是终极目标,而非手段和工具。教育应该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素质教育本身要求以学生为本,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和全民族素质。二者强调的都是以人为本,强调个体的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坚持观点的表现。因此,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都要始终围绕这个中心,要把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放在育人工作首位,大力推进综合素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转变教育观念,推行体制改革,调整知识能力结构,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
论文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社会背景;现状;可行性方案
面对时展的严峻现实,面对扑面而至的21世纪,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高校都开展了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积极探索。在探索中,对必须注重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形成共识,尤其对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呼声最为强烈。
1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社会背景
从社会历史背景方面看,人类社会发展在呼唤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呼唤着人文素质的提高。我国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坚持将和谐的人文原则以及对人类进行长远关怀的人文精神贯彻到现代化建设中去。而教育更需关注人的生存和人的价值,关注人的情感和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自觉承担起培养一代新人的时代使命。
从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看,教育作为新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事业,其根本的价值就在于它能为经济发展培养智能型和复合型的、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具有团队精神的人才;能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统一起来,并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出善于学习并有能力进行终身学习的人才。对过去那种过分强调教育的“工具意识”而忽视教育的“教化意识”,过度注重科学教育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导致了人才的知识面窄、人文底蕴薄弱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必须来一个彻底的变革,唯有这样,大学教育才能真正担当起“科教兴国”的时代重任。
从社会文化发展方面看, 20世纪末产生的新的文化思潮——科学人文主义,认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不是对立的,科学精神就是一种人文精神,人文并不排斥科学。教育应在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相互兼容与和谐的理念指导下,培养现代人的完备的人格,使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发展之需要。
2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2.1 人文知识与人文素质
许多高校将人文素质教育错误地等同于人文知识教育。事实上,人文素质并不是单纯的人文知识的积累和叠加。开设了人文知识教育课程、开展了人文知识活动,并不等于受教育者或参与活动者就具备了相应的人文素质。人文知识并不等于人文素质,人文素质也不仅仅指人文知识。你是一名文学博士,而却可能一点人文素质也没有;你是一名物理学家,但却可能拥有深厚的人文素质。一个人要拥有人文素质,当然要具备基本的人文知识,但人文知识要转化为人文素质,除了人文知识教育之外,人文教育的约束与导向、人文环境的影响,以及学校教育能否把握使学生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的动因等等,显得十分重要。
2.2 人文素质教育的导向问题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无疑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的形成,主要基于后天的人文素质教育。目前的人文素质教育,尽管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受教育的范围也几乎涉及到不同学科的所有学生,但由于考核方式的约束与导向问题,人文素质教育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难以很好地实现教育目的。目前,人文知识教育主要侧重于测试受教育者对已学人文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而人文知识教育对学生产生的人文精神方面的影响,人文教育的实际效果往往却被忽视。由于这种考核方式的约束和导向,人文素质教育也就只是停留在学生对人文知识的掌握上。
2.3 人文环境的退化、失缺问题
从高校自身层面而言,近几年高校规模急剧扩张,原有的校区已经难以适应各种需要,于是,许多高校都纷纷通过置换老校区来建设新校区,宽阔、整齐、美丽的高校新区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而高校新区往往是多所高校集中在一起,形成相对集中、独立的区域,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有利于营造总体的高教园区文化氛围,但同时,各所高校自身的特色往往很难得到体现,独特人文素养的形成也受到了相互的干扰。
3 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可行性方案
3.1 以人文精神蕴涵为中心,通过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合,改革课程体系
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上,高校应当根据自身拥有的教学资源,采取灵活的方式进行处理,而不必固执统一的模式,只要有利于传导人文精神,都是可选择的。但是,不论如何安排,必须考虑到它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衔接与避让,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质上具有明显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特征,它在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人文精神培育方面起着灵魂的作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应当以精神的传递为重心,在课程设计上,还应当尽量避免单一学科设置,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核心,通过特定主题进行多学科整合是较好的做法。如有些学校开设了“科技与社会”课程,涵盖“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方法论”、“科技社会学”、“科技伦理学”等内容,这种安排笔者认为值得肯定。
3.2 以对社会和谐性的观察,反思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促进和谐发展
要培养学生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他人关系之和谐的认识与实践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人文素质,不仅在知识习得的基础上的建构,更需要内化主体的思想观念,外化主体的积极行动。这要求教育者必须将受教育者的行为与社会实际、与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实际联系起来,将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的行为情境联系起来,使受教育者在处理他们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的实践中,巩固已经习得的人文知识和思想观念,并逐步促进这些关系的和谐发展。为此,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以和谐性为标准去观察社会,发现与和谐理念背道而驰的人与自然的冲突、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并努力通过其自身的努力找到问题的症结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方法;与此同时,促动他们反观自身行为,从而使他们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他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有所贡献。
3.3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要载体,发挥校园环境“化育人文”的优势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会增添学校的人文气息。学生置身于人文环境之中,耳濡目染,心灵会得到净化,境界会得到提升。报告会、演讲会、朗诵会、辩论会、读书节、文化艺术节以及校园人文景观、校史陈列等形式远比课堂上的课程学习效果明显、直接。同时,校园文化实际上也以隐性课程的形式承担着教育重任。高校要着重通过校园文化培育、校园环境设计等途径,充分实现校园文化的隐性课程的功能,以创建和谐校园为起点,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3.4 以人文精神的展现为目的,改革人文素质教育的考核方式
[关键词]高校 党建 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244-0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也经历了三十余年,期间取得了可贵的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是进一步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推动时展中的思想引领和先导作用的保证。
一、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中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能让我们认识发展的目的和途径,能避免各项发展中搞形式和走弯路。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具体体现在高校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实现当代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目标,确保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是高校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变着人才培养模式,也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体系。它要求在工作中要把国家、时展的要求和个体成长的要求统一到素质教育实践中,着眼于整体素质的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落实此项工作的重要内容。此外,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引领强化师德建设,激发青年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培育优良学风,引导高校青年教师自觉抵制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倾向,志存高远,不慕虚名,静下心来倾心育人、专心治学。
二、贯彻发展是第一要义的战略思想,识机遇,辨形势,得发展
科学发展观为我们引入了发展的要义,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各项发展,都必须始终贯彻发展是第一要义的战略思想,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发展的思路想问题,用发展的办法解决问题。机遇就是发展道路上的一个跳板,抓住了它,前进的过程就会事半功倍,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也是一样的。新时期我国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的确为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三十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以及国家历来对这一工作的高度重视,无疑是各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一大优势,若能秉承发展的决心,迎难而上,破解工作难题,必将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再上新台阶,迎来发展新机遇。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要不断增强机遇意识,抓住发展的机遇。
三、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谋创新,迎挑战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做统领就必须遵循这一要求,将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不能追求片面的发展,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发展中不断创新改革,推动此项工作的长远发展。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始也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自觉地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促进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当前仍要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接受理论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实践和高校思想活动规律的新特点,更新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创新体制方法,赋予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鲜活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当前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继续推进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任务繁重,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同样面临挑战和问题,只有秉承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着眼于未来,致力于发展创新,才能有实力迎接未来的挑战。
四、运用统筹兼顾根本方针,寻方法,达目标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样离不开这一根本方针,要立足于校园整体发展基础上,着重开展有关和谐校园建设,这是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指导我们,如果一个事物失去周围的事物,它也将失去自身发展的条件,所以,搞好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如今社会思想日益活跃,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高校也已不再远离社会,社会的各种思潮在这里激烈碰撞。因此,繁荣校园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贯穿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和谐校园建设中的核心。同时,在统筹兼顾方针指导下,高校在建设和谐校园、繁荣校园文化的同时,也要着眼高校整体发展,寻找发展中的“木桶短板”。当前,教师队伍供需矛盾有所缓解,但专业素质不高,某些教师思想觉悟低仍是制约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只要抓住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陈至立.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研究生教育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0(01):3-6.
[2]在学习《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08-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