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的心理过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教材编写 思路 词语教学 重现 操练
引言
课堂教学效果不仅与教学方法有关,更与教材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本质量高的教材,不仅教师使用起来顺手,学生学起来也会饶有兴趣。北京语言大学编写的《汉语强化教程--词汇课本》吸收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的研究成果,在编写思路、编排体例和理论依据等方面与以往教材不同。
一、编写思路不同
北京语言大学编写的《汉语强化教程――词汇课本》(以下称《词汇课本》)以新颖的思路,崭新的教学观念,从心理学角度,对语言习得的心理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在教材的设计、选材、训练体系等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从而使精读课教学有了重大进展。
首先《词汇课本》打破了传统教材中以课文为核心的精读课讲练模式,为第二语言教学开辟了捷径。该教材本着突出科学性和实用性,以词汇教学为重点,将词汇按语义场分类,根据词语的内在规律,结合人的认知规律,把学生应该掌握的词语规定出来,根据选定的词语编写对话或小短文作为课文,大大提高了词语的重现率。传统的汉语教材精读课文的生词重现频率较低,有些生词只出现过一次,不重现,即使学过也记不住,导致遗忘。语料输入量不够,也是学生不能提高汉语水平的主要原因。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只学一本书,只有千儿八百的词汇量,学生很难产生语感,而汉语的常用词就有5万左右,因此,教材实用及非实用是关键。
其次,《词汇课本》设计和编写的内容尽可能涉及到日常生活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体裁丰富,语体既包括口语,也有书面语。促使学习者在课余时间多阅读报刊,多听广播,多看电视,通过社会各方面的渠道来学习汉语,练习课堂上已经学会的汉语,而不是孤立地只在上课的时候学习。所以,《词汇课本》可以使学生在注意课堂学习的同时,还能走向生活,进行动态、开放性的学习。
二、编写方法和体例不同
传统的汉语教材在编写的时候是先从报刊上或在一些书中选材,然后从课文中挑生词挑语法点进行注释。此种编法存在许多弊端。学生学得辛苦,而收效甚微。从报刊上选文章有很大的随意性,不能掌握学生究竟想要学什么,我们要教什么。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什么是必教的?由于选材的随意性和偶然性,精读课所选的生词也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可能出现一些超纲词,而学生需要的和常用的词却没有。
教材单元编排目前是一种主流编排模式,同一单元话题类似。如成语故事俱为成语故事,或励志篇,或环保篇,或哲理篇,几篇文章俱同。如果几篇有趣的小故事,效果一般不错,如果连续几篇或励志篇,或环保篇,或哲理文章的话就会觉得枯燥无味了。
《词汇课本》的编写方法与以往精读教材正好相反,先确定每一课要学习的目标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编进各种语境,使每一个生词尽可能多地在不同上下文中重现。生词也选择最常用的,按常用的程度分出先后。
教材的编写体例是:每课由一、目标词语;二、词语用例;三、复述短文;四、目标词语对话;五、听后回答;六、读后回答等6个部分组成,教材编排合理紧凑。
《词汇课本》的编排体现出第二语言教学的初级阶段应“强化词语教学,淡化语法教学”的理念。从教学目标来看,其目的是帮助学生使用汉语去完成交际任务,而不是教学生系统掌握汉语的语法规则。
三、编写教材的理论依据不同
《词汇课本》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作为编写这套教材的理论依据。
(一)关于知识分类的理论
《词汇课本》运用了安德森的《认知的建筑》中的分类理论,将语言知识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一般性语言知识,是理论性的;一种是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一般性语言知识的获得可以通过老师的讲解获得,而技能是需要操练获得的。编者认为,目前很多人对知识的区分十分模糊,包括很多语言老师。很多老师课堂上总是讲得太多,他们常常把技能当成一般性知识,企图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技能,学生没有多少练习的机会。用知识分类的理论加以分析,不得不承认以文章开始的精读课,学生缺乏思考与操练的机会。
(二)乔姆斯基的语言生成理论
乔姆斯基的语言生成理论就是人脑天生存在一种语言能力,这种语言能力能够自动形成语言的规则。编者认为语言生成理论对第二语言教学有重要意义。其一,指出了语言环境的重要性(包括输入和输出)。足够的语言环境,才能使学习者的脑子自动形成规则,语言会根据规则自动生成。因此应该重视语言的输入。其二,语言生成是语言内化的结果,而语言内化的结果就是语感。编者认为,语言内化必须以大量输入和大量操练为前提,大量输入就是注重语料的整体输入,无论是句型还是词语,输入多了,学习者就知道怎么用了。大量操练就是对基本句型大量操练,把基本句型练得滚瓜烂熟,促使语言内化,产生语感。只要操练得多,就能产生语感,一旦语言基本内化能够表达时,学过的句子就会脱口而出。
(三)记忆的规律
编者认为,语言结构的生成,除语言习得外,就是记忆。编者引用了心理学研究理论,认为要记住一个词,就必须提高这个词的出现频率,这就是复述。复述并不是反复读这个单词,而是让这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不断重现。词汇学习的正确方法应该是使学到的新词尽可能多地出现在不同上下文中。这样词汇学习就不会太困难。一个生词出现之后应当在短时间内及时复习,以后逐渐地拉大复习时间的间隔。所谓的复习不是指读生词,而是让生词在一定语境中重现,让它经历信息提取的过程。《词汇课本》中,每一个生词在该课的不同上下文中至少重现六七次。在词语用例中重现;在复述短文中重现;目标词语对话中重现;在听后回答、读后回答中重现。它的词汇认读贯穿在了听、说、读、写中了。
四、教材反馈
学完传统教材与《词汇课本》之后,我们征求了一些学生对两种教材的意见,学生普遍认为前者学完之后遗忘较快,有些文章由于篇幅长,复述起来较难,这类文章不仅学生复述起来困难,就是老师复述也不容易。而《词汇课本》的练习方法既简单又容易记忆。练习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在日常生活中,即便是程度高的学生,要想说一句完整的无错的句子也是不可能的。通过反复操练,不用费多大的力气,在简单的操练中,轻轻松松学会一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句子的不同用法,他们喜欢《词汇课本》类的教材。其中男学生比女学生更喜欢《词汇课本》,他们认为,传统精读课文的文章既长又复杂,学起来吃力,而《词汇课本》,由于词语重现率高,课文很容易复述、记忆,又切合实际,能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总之,《汉语强化教程――词汇课本》作为初级汉语精读教材,符合第二语言的习得规律,重视说和写,使学生在学习中不用绞尽脑汁去想、去造句。口语表达上则大量采用简单的句式,对复杂的东西采取回避的措施。改变了以往教材非常注重课文、句法,不重视词语的现象。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和汉语习得顺序,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心理护理在献血工作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不仅关系到血液质量,同时也是科学和艺术的高度结合 。无偿献血者由于其性别的不同、背景的不同及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其心理状态差别很大。做好献血者的心理护理的关键是要对每一位献血者做好心理分析。要从填写健康征询表入手,对献血者不同心理,有针对性地在不同的时间给予适时、适当的心理护理,调动无偿献血者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对无偿献血者最佳的护理效果。现对献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简述如下: 如果我哪里做的不好请多担待
1恐惧的心理
恐惧与紧张是第一次献血者最常见的。我们发现并不是文化层次越高对献血的恐惧程度就越小;从性别上看对献血的恐惧程度男性高于女性;从年龄上看年轻人高于成年人。在献血过程中采血护士可选择与献血者身份相适应的话题和符合心理学护理规范的态度、语言和行为等,有意识的影响献血者的感受和认识,消除其恐惧心理,最大可能地保证顺利献血。
1.1文化程度高者这个群体对献血的安全、献血对自己身体的影响更多存有疑虑。他们过多的顾虑于采血的环境是否安全,采血的用品材料是否无菌,献血后是否影响健康。针对这个群体我们要在采血前简要地向他们讲解必要的献血常识,消除其恐惧心理,使其清楚符合条件的献血者,一次献血量在献血法规定的范围内的献血是绝对安全的,不仅不会损害健康,反而能增强机体的造血功能、降低血脂、预防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只会对健康有益。而我们的献血车按要求每天早晚紫外线消毒一次,采血用品均为国家卫字号批准的一次性使用卫生材料,安全可靠。
1.2文化程度较低者这个群体对献血的恐惧与紧张反而越小。他们大多数人只是认为自己身体好 ,献点血没什么。并没有过多的顾虑和疑虑,其实他们对献血常识知道甚少,他们献血的初衷只是力所能及地做点善事。我们对这个群体,更多的是除讲解献血常识外,还要更多的提示他们献血后应注意的事项 ,并肯定他们的献血行为是高尚的,也是自身价值的社会体现。
1.3从性别上我们发现恐惧与紧张男性高于女性这可能源于女性的生理特点及女性比男性忍受力较强的缘故。我们要更多的鼓励男性勇敢些,向身边伟大的女性学习,战胜自己,献血没什么可怕的,只要从思想上放松,消除恐惧与紧张,勇敢尝试第一次。
1.4年轻人的恐惧与紧张高于成年人年轻人高于成年人可能源于成年人的经历及承受能力。年轻人承受能力较脆弱,而成年人的承受能力较强。对于年轻人我们要侧重于鼓励,提高其自信心。针对这个群体我们要向其讲初次献血的恐惧与紧张也是很正常的。不要有过多的顾虑和疑虑,相信自己能行。我们的医护人员在采血中与其聊一些轻松的话题,使其在不知不觉中献完了血。
2紧张与不安心理
常见于第一次献血失败的献血者。他们害怕再次献血的失败,针对这种心理,我们要帮他分析失败的原因,提高其自信心。对献血过程中个别有轻度不适的献血者多使用安慰性语言,消除献血者的焦虑和不安,增强对献血的信心,同时,对他们进行健康宣教,并随时解答其提出的疑问,以消除存在的担心心理 ,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的采集状态。
2.1由于第一次献血过度紧张,我们不要老告诫他不要紧张,那样反而会提示了他,使其更紧张。我们在采血过程中对献血者的关心和悉心照料,温馨适宜的话语,是极为重要的,它可以分散献血者的注意力,从而减轻献血者尤其是首次献血者的精神压力,降低血管迷走神经反应性的风险,友善的微笑、关切的问候、鼓励性和积极暗示性的语言均可给献血者以心理支持,改善其情绪。
2.2由于血流速慢带来的烦躁与不安,造成献血失败的,我们要耐心帮其分析原因。流速过慢原因有多种:其一,过度紧张会使血管收缩,特别是冬天,在采血前要注意放松就可以了;其二,血管太细,流速慢,我们要与其讲明因本人的血管太细流速慢这很正常;其三,平时饮水太少,血液的粘稠度过高都可影响血流速,我们要告知献血者献血前最好适量饮点水。
智能手机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一项生活工具。据市场调研公司尼尔森在2013年的《2013移动消费者报告》显示,我国的智能手机普及率以及达到了约70%。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智能手机为中心的各种应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从复杂的银行卡交易到便捷的支付宝支付,从以计算机为主体的及时通讯软件QQ到以智能手机为主体的微信,从限定字数价格昂贵的付费短信到几乎免费以流量计算的及时通讯,从传统媒体到以手机为中心的自媒体时代,这些无一不在彰显智能手机对人类生活发挥的巨大影响。
智能手机不仅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对于学校教学也存在着重要的影响。郑晓娜和辛斌(2012)的一项针对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表明,有多达约85%的大学生会在课堂上使用、玩耍手机[1]。智能手机对高校课堂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延展教学内容、增强师生互动(如通过即时通讯软件构建虚拟群进行课堂相关内容的交流);但另一方面也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大大的增加了课堂的管理难度[2],如学生在课堂玩游戏、浏览网页、进行实时聊天等行为,降低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关注,给教学效果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事实上,这一现象已经成为了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最为关心的几个问题之一。尽管有一线工作者提出用严苛的方案来加强对学生课堂手机使用情况的监管,如上课关机、将课堂使用手机同期末成绩进行一定程度的挂钩等[3],但大学重要的任务就在于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维的能力,若用类似幼稚园的强制手段来教育当今社会的大学生,是否有很好的效用,是值得商榷的。相较简单的禁止使用手机这样的措施,一个更有效的措施是将手机作为一种工具,将之有效的整合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本文正是拟试图结合笔者在教学课堂中的实际经验,指出几种具体的有效的将智能手机整合到心理学教学过程中的方法。
一、以智能手机为基础构建虚拟教学社区
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个重点是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和对学习内容的掌握进度。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资讯的发展,越来约多的学生习惯在课程前和课程中借助网络熟悉教学内容(如百度、知乎、网易课堂等)。因而,如何及时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了解掌握程度就显得格外重要。若教师的教学的内容早已为学生所熟悉掌握,则无疑学生在课堂的投入程度就不会太高,又若教师的教学内容并未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和困惑点,则同样很难调动学生在课堂投入上的积极性。为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以及了解学生的疑惑点,可以以流行的及时通讯软件如微信等构建一个课程群,这样学生可以实时在群里面提出自己的疑惑和问题,方便教师及时掌握和改进教学进度。这一课程群,不仅可以起到在教学过程中实时反馈的作用,还可将之作为布置课后作业以及课程相关信息的工具平台。
二、智能手机在心理统计课程中的应用
相较数学统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心理(或心理与教育)统计课程主要偏重于让学生了解进行各种分析的基本前提和适用条件。过往心理学关于记忆效果的经典研究表明,对所学习的信息加工程度越深,记忆的效果越好[4]。因而,要想让学生较好的记忆、区分不同的使用条件一个较好的方式是通过计算机模拟数据来让学生深度了解各种分析适用条件的原由。随着智能手机性能的提升,现代的智能手机在性能上已经超过了过往一些台式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更重要的智能手机具有台式机无法比拟的便捷性。在心理学统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MathWorks公司开发的MATLAB移动应用程序,来对一些经典的统计问题进行深度演示,以中心极限定理(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容量为n的简单随机样本,当样本容量很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与正态概率分布近似)为例,仅需要15行左右的代码就可以让学生直观的理解为何当样本容量足够大时,即使总体样本不是正态分布,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也呈正态分布这一关键概念。同时,得益于MATLAB语言的直观性和易用性,将之用于心理统计课堂教学,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投入积极性。学生通可以通过修改一些参数来探索在不同条件下的数据的不同统计信息,如总体非正态分布和正态分布下的抽象分布规律等。
总之,通过将基于智能手机平台的MATLAB应用,引入心理统计的教学课堂内,不仅能通过加深加工层次的方式使得学生更了解所学知识(各种统计定理以及其使用的适用条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课堂投入程度。
三、智能手机在人体解剖和脑科学入门中的应用
在人体解剖和脑科学入门这门课程中,一个教学过程中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对大脑不同区域的记忆和区分,以大脑皮层为例,根据神经解剖学家Brodmann的划分就有多达55个不同功能区域[6],近些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相技术的功能定位研究更是区分出了更多的功能区域,如早期功能定位研究发现Brodmann的19区可以进一步区分为V3,V4和V5几个区域,以及新近研究将大脑分成多达180个的功能区域[7]。传统教学过程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但往往达不到很好的效果。智能手机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在这部分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Brain Innovation 公司开发的Brain Tutor 3D手机应用软件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该软件基于OpenGL显示技术,支持对大脑模型的三维触摸操作,如点击、放大、任意拖拽、360度旋转等。得益于这些操作过程导致的对相关解剖信息的深度加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师的手机投影进行沉浸度较高的演示;另一方满则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智能手机来积极、主动地探索大脑各个功能区域的分布和位置。另外,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以该手机应用为基础,让学生分组进行相互测试和竞赛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
小结
随着通讯网络和智能手机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2-3,5],也成为了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智能手机在课堂的使用的确给课堂教学带了一些消极的、负面的影响,如一些及时推送信息对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干扰,以及学生对手机游戏成瘾导致课堂利用手机玩游戏对课堂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等。最近一项关于大学生手机依赖与课堂学习效率关系的研究更是发现,手机依赖同课堂学习效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手机依赖程度越高的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约低[6]。尽管如上所述,智能手机在课堂的使用给课堂教学效果有许多负面影响,但应当意识到智能手机实际上只是一个工具,工具本身并无好坏之分,这些负面影响也仅仅是工具使用不当所致,并不能仅因为这些消极的效应就将智能手机视为大学课堂教学中的洪水猛兽,而对其进行简单粗暴的禁止。应当看到,智能手机作为一个工具也可以通过合适的方式给大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带来正面的积极的影响[7]。本文以心理学教学过程中智能手机的使用为例,详细阐述了智能手机在大学教学课堂中几种可能的积极的使用方式,表明,智能手机的使用并不是完全只对课堂教学效果有负面效应,若使用得当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这为今后基于智能手机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可以借鉴的重要经验。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学;中国历史地理
新课改是当前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对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提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中国历史地理》是历史学专业中的一门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将新课改理念在《中国历史地理》教学中实践和反思等若干问题。
一、新课改理念在《中国历史地理》课程中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和新课改的深入,给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了一个清晰可辩的目标和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也使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们产生了新的压力、困惑与思考。《中国历史地理》该课程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介绍了历史时期的气候、森林植被、沙漠、河流、疆域政区、城市、人口、文化风俗等的变迁,但它并非仅仅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对我国的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以及文化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近年来,笔者在该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收获和体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式教学法,要求教师把基础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在历史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密切联系实际,充分利用该学科有用于世的特点,以现实为切入点,启发学生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使学生真正感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历史经济地理是与我们现实生活联系较密切的章节。西部开发,中部崛起,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课题,故教师可以其为切入点,利用启发式教学法提出问题。历史时期中西部曾经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例如汉唐时期的关中,而唐以后逐渐衰落下来,原因是什么?我们今天开发西部、崛起中部,是否应该从中汲取一些教训?当前西部人才和劳动力大量东移,对西、中部的发展会带来何种影响?因此,客观地研究中西部在历史时期逐渐衰落的自然和社会原因,对我们今天西部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2. 教师由单一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传统教学法教师上课大多是“满堂灌”,课堂沉闷,学生被动,教学效果欠佳。新课改的大力推行,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主动探索、猎奇,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例如,在中国历史地理教学过程中,历史地图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要求教师但大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不爱看地图的,一开始就培养学生学史读图的习惯,并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读图识图。在近2000年的时期内,中国行政区划出现郡县时代、道路时代、行省时代三个阶段,期间政区变化比较复杂,不太容易记忆掌握,如果合理充分利用历史地图,和历史时期疆域变迁图相结合起来进行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历史地图直观性的优势,引导学生记忆理解,使学生形成历史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 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科目的兴趣,可以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历史地理学内容庞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感到枯燥乏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知识的趣味性。如在授课过程中穿插几段古人游记或日记文字,或古代诗歌辞赋等文学手段,既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了解这些典籍既丰富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激发了学习兴趣。如,我国江南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粮食生产以稻作为主,在历史气候地理学习中,刘诜的《秧老歌》写道:“三月四月江南村,村村插秧无朝昏。红妆荷饭出,白头老人驱犊奔。”显而易见,这是关于物候的农事风情画,描写江南农村家家户户赶着插秧的忙碌景象。此诗读来朗朗上口,别有意趣,学生的积极性无形中调动起来了。
4.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历史地理学研究中有些实物、地形、民间传说,不见于历史文献资料记载,也不可能从考古发掘中得到,这就需要实地勘探来完成。笔者认为主要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周边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址,来实现实践教学环节。
洛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遗迹相当丰富,因此在历史城市地理教学内容与古城考察相结合,教师可带领学生沿古城遗址进行考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历史城市地理的理解。考察过后再回归课堂,不仅加强教学效果,而且学生更加了解洛阳古城。
5. 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促进爱国主义教育。新课改的三维教学目标,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边疆民族问题也是我国政治生活中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在研究历史疆域变迁的中,深刻地认识到我国的疆域是多民族共同缔造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研究我国历代疆域变迁,不仅仅是讲疆土的伸缩,还牵涉到经济发展、民族文化融合、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这对于今天对多民族统一疆域的维护、民族团结以及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代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综合国力上大大落后,导致被动挨打,大片国土沦丧,这在世界历史上实属罕见,教训十分深刻,对这一章节的学习能强烈激起学生的强国之志。
二、新课改理念对《中国历史地理》课程教师的启示
新课改使教师对课程、教学、学习和知识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动,给教师提出了极富挑战的新课题。
1. 更新知识和观念,提高个人素质。面对新课程,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专业基本功,扩大和更新知识面,并能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其次是更新观念,塑造新角色,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化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从应试教育的牢笼中跳出来,大胆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2. 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新型教学模式。传统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必须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从“主角”到 “配角”的角色转换,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3.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环境。信息化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展示图文并茂、声、像、形俱全的立体英语思维与交际空间,而且还能调动各种器官参与认识活动,使得学生在有效的课堂中获得的信息量加大,学生感知更迅速,能更牢、更快、更好地记忆更多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4.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的高低,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素质如何。当前基础教育课改,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师生之间在教学、情感上的“互动”,同时包括了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和相互尊重和包容的特点,课堂上教师不仅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并将其渗透到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之中,建立相互尊重、宽容理解、平等友爱、协作共生式的和谐融洽新型师生关系。
综上所述,新课改理念在《中国历史地理》课程教学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应以科学的精神,以研究的姿态,在不断的学习、研究、反思中自觉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探索教育规律,这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也是促进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元林.中国历史地理.课程的教学与实践[J].历史教学,2004(10).
[2]张桂芬,滕兰花.中国历史地理学“课堂+社会”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1(4):165-166.
[3]侯福海.校本课程《中国历史地理》开发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研究,2009(3):96-97.
[4]于友西,叶小兵.历史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锅炉原理;教学改革;课程设计
作者简介:曹玉春(1973-),男,江苏盐城人,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副教授;纪国剑(1980-),男,江苏句容人,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讲师。(江苏 常州 21301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常州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GJY201200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9-0110-02
一、新时期“锅炉原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作为重要的能源转换动力设备,锅炉不仅常见于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同时也是火力发电系统三大主机之一,是各行各业动力“源”之所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锅炉原理”课程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核心主干专业课程,也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过程控制及装备等众多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具有较宽广的受益专业面和众多的受益学生人群。
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一次能源中约70%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转换利用,其中大部分在锅炉等燃烧设备中完成,这一趋势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会改变。此外,农林生物质、城市生活垃圾、污水污泥等新型资源化利用也大量通过锅炉设备来进行燃烧处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锅炉在高效、环保方面的技术也日新月异,各种特种工业锅炉不断涌现,电站锅炉正朝向大容量、高参数机组方向发展。同时,随着能源资源的日趋紧张、全球气候变暖及燃烧污染物排放所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能源资源在锅炉中的高效清洁利用已成为能源转换与利用领域的重大课题。显然,这些问题的解决与锅炉技术的不断技术革新密切相关,通过高效低污染锅炉设备及系统不断的优化设计、优化运行与高效管理来系统实现。因此,“锅炉原理”课程的建设及教学对我国能源生产与转化利用领域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常州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锅炉原理”课程,已经开设有近20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和借鉴其他重点高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紧跟锅炉技术发展步伐更新教学内容,综合利用多媒体、网站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强化情景教学和实践环节,将素质教育的观念和思想贯穿始终,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促进三者协调发展。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造和创新,为促进“锅炉原理”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二、科学定位课程和教学目标任务
常州大学是一所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省属地方普通高校,学校的特色就是服务行业和长三角区域经济。近年来热能与动力专业学生就业主要面向电厂、能源、动力设备制造及安装、运行等企业,因此我们确定“锅炉原理”专业课在人才培养中的定位是围绕锅炉设计、制造和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课程以培养学生工程素养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其总体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会运用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分析并解决锅炉运行中的技术问题,通过课堂教学、实际环节和课程设计三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锅炉基础理论知识,初步具备分析锅炉运行、设计、安装、制造等相关技术问题的能力,了解锅炉技术最新发展趋势,培养严谨务实创新的工程理念,以及为日后能胜任锅炉、燃料与热能利用有关的运行、设计、安装与研究工作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三、“锅炉原理”教学改革的创新研究
1.跟踪锅炉技术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特点与基础课程有所不同,专业课中的知识点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专业课教材的内容不断更新,这就要求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能及时地反映相关技术的发展。随着国内锅炉教材的不断更新,课程组科学选取合适的最新版本的教材。同时,课程组借助教师科研上的优势,及时收集国内外锅炉厂家、设计院、火力发电厂和工程公司锅炉方面的最新文献资料,从中获得大量锅炉设计、制造方面信息,如超超临界电站锅炉、大型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等。另外,由于锅炉燃烧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锅炉控制污染排放方面的最新技术发展迅猛,课程组及时收集燃煤锅炉脱硫、脱硝等方面的最新技术和成果融合到教学内容中。不仅如此,教师利用科研出差深入到工程一线,现场考察并拍摄了大量锅炉及其内件的照片,为授课掌握了生动的第一手资料,并及时更新到教学的多媒体课件中,以此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该专业课的兴趣。
2.综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设置这门课程之初,教学内容以传统的理论为主,开设相应的实验和课程设计。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本课程除了加强理论教学外,还借助实物模型、设备的三维动画及录像带等音像资料、仿真实验及研究型实验,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也从单一的黑板板书教学转向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多种教学形式。
在学生学习“锅炉原理”这门专业课之前,组织学生参观30万千瓦电站机组模型,通过这种直观演示让学生对电站锅炉有一个初步认识,在电厂认识实习期间组织学生跟班运行,使学生对实际运行中的锅炉有更进一步的感性认识,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奠定了基础。在课堂教学方面,以前主要以黑板板书教学为主。由于教学手段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课题学习积极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学改革的发展,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被逐步引入到本课程的教学中。课程组教师收集了大量锅炉设备三维动画、锅炉设备现场录像和多媒体教学课件,建立了共享多媒体资源,借助这些多媒体资料形象地讲解各种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将过去因没有实物对象或由于实物过于复杂而难学的抽象的工作原理、复杂的结构具体化、形象化,对帮助学生建立形象、直观的概念,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提高了教学效果。另外,在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部分保留了黑板板书教学形式。这样做的优点是既能发挥多媒体教学形式多样、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等优势,又能保留黑板板书的亲和力强、逻辑严密、交互性好等优点。
3.增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感性认识
在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建设了煤质分析、锅炉综合仿真实验平台、锅炉模型室等实验室,另外通过与校外企业合作,开辟了包括火力发电厂、能源设备厂和锅炉设备制造等在内的多处校外实习基地,这些实践教学环境为“锅炉原理”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硬件条件。
结合“锅炉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课程组将过去四周的生产实习分成校内实习与校外实习两个阶段,两周校内实习结合本课程安排在校内实习基地进行,目的在于使学生对锅炉的基本知识、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有初步的认识,校外实习则主要使学生对运行中的锅炉有进一步的感性认识。这样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激发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另外,考虑到部分学生学有余力,开展了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将科研资源引入本科教学,为部分本科生配备了从事课题的老师作为导师,引导学生适当参加科研活动,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将教师的科研试验平台与学科建设资源转化为实验教学资源 ,以提升课程教学水平和质量。
4.推进课程设计环节的教学改革,更加注重学生学习实效
传统的“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师提供给学生锅炉设计参数资料,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按照课程设计任务书的具体要求,通过查阅资料、确定方案、设计计算、绘制图纸、编制计算说明书等一系列工作来完成。从教学效果来看,一是课程设计往往是“孤立”地进行,即在专业课讲授完后进行,与专业课的衔接性较差,造成设计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脱节;二是课程设计题目过于单调,考虑到学生今后工作的团队合作性,往往做同一种炉型的设计,尽管给定的燃料特性等设计数据有一定的差异,但大家做出的设计还是差别不大,不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不能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甚至还可能诱发抄袭等弊端;三是对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也比较单一,教师往往在课程设计环节的成绩评判上显得为难和被动。
经过综合考虑,课程组对“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时间安排进行了调整,在“锅炉原理”课程讲解到一半左右时提前将课程设计的题目布置给学生。课程设计内容不再限于高压煤粉炉,而是包括链条炉、电站锅炉、流化床锅炉和余热锅炉在内的多种炉型。这些题目的涵盖面广,复杂程度和难度差异较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将来的就业意愿等选择不同类型和不同参数的锅炉进行设计。提前公布课程设计的题目之后,一方面由于时间充足,就只给出设计要求,由学生根据设计要求自定设计方案,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另一方面,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学习的目标也更加明确,学习积极性也有所提高。
5.创新课程考核手段,科学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考试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在“锅炉原理“的教学中强调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切勿死记硬背,主要是要求学生理解锅炉燃烧的基本过程以及各组成部分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在最终成绩评定上,充分考虑平时学习的状况和表现,采取期末考试成绩占50~60%,平时成绩(含平时作业、课程设计、实践环节表现等)占40~50%的方式,破除单一理论考试确定成绩的做法,也激励了学生平时学习热情。在期末考试的命题环节,充分考虑“锅炉原理”的课程特点,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一是保证基本的理论教学要求,二是将实践内容纳入考试命题范围,三是保证一定量的灵活试题。实践证明,这些措施调动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保证了对课程必须掌握的知识的考核,对于一部分优秀的学生而言,可以得到发挥才能的机会,获得好的成绩,还能够体现各类学生的学习状况。
四、结束语
通过课程组教师多年的努力和积累,“锅炉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不断创新,推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和创新。通过这些改革和创新,提升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作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金华.我国煤炭高效洁净利用新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12,40(1):1-4,22.
[2]于广锁,林伟宁,梁钦锋,等.锅炉原理课程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07,24(3):29-31.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experiment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reduce the cost of financial investmen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management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uts forward the relevant reform strategy. The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is used, and with of a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e concrete reform effect is analyzed.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s that to apply value management theory in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can improve the students' experimental ability and reduce the investment.
关键词:价值管理;实验教学;改革
Key words: value management;experimental teaching;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6-0210-03
0 引言
实验室教学在高校教学和科研中是必不可少的,作为高等学校进行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是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验教学过程实行科学管理、价值管理是促使实验设备充分合理利用,实验设备投资效益最大化最佳管理办法。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利益最大化。在高校实验教学过程中,推行价值管理办法,并结合其它现代管理技术,发挥各自优势,以提高实验室教学效果,使高校实验室的各项功能得以充分利用。将价值管理从企业走向高校实验教学管理,是市场经济化背景下高校管理体制与实验教学水平提升实现持续稳健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在高校实验教学管理过程中,遵循价值的理念,依据价值增长规则和规律,来探索价值创造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技术;从而建立起连接实验教学管理的战略化长效机制,并应用于所有对实验教学有影响的各个因素和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决策和控制体系,以帮助高校实验教学过程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1 高校实验教学的现状
实验教学是各大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深学生对所学基本理论的认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并且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深入,高校实验室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教育部门对实验室的资源投入不断增长,专业课实验教学课程日益增多。与此同时,实验室在运行管理期间,出现明显的不适应。实验设备经费紧张、实验设备利用率低下,实验室开放性较差等等问题日益显露,实验室教学并未达到高校开设实验室教学的主要目的。文章将高校实验教学管理现状表述如表1所示。
2 推进实验教学价值管理 创新实验教学过程管理模式
针对上述问题,文章采用价值管理理论进行分析,高校开设实验室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获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而价值管理是一种全面的管理手段,它包含管理目标、管理结构和体系、管理战略和经营程序以及修补后的人力资源实践。推进高校实验教学价值管理,可以提高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效率和科研成果的产出率,更好地服务于高等教育,培养更多的实验人才。价值管理理论的应用应强化高校实验室规章制度管理;加强实验教学的科学管理,建立实验教学的新体系;同时应努力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的建设;力求实验室的全面开放;实验室的环境建设也必须跟得上高等教学的改革形势。价值管理主要是将教学成果在实验设备生命周期内得到最大化成效,将实验教学过程管理用价值管理公式进行表达如下:
价值管理的公式为:V=F/C
在本文中,实验教学的效果、科研成果就是实验教学的效益,价值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实行价值管理主体的效益最大化,那么本文中的V就是教学、科研成果;实验室的规章管理制度、实验室的设备配置、师资配置就是实验室的主体行为功能;而设备和实验室的使用周期就是学校投入的成本。我们根据提升主体行为功能、降低成本来最终实现实验教学的利益最大化效果。
那么推进实验教学价值管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呢?本文总结如下:
2.1 引入价值管理更新实验室管理理念
由于大学中的学科较多,因此,每个专业都有相应的实验室,并且对于一些理工科的学生来说,每个学期都会安排相应的课时,并且实验课一般在院系指定的实验室中完成,但是这些课时太少,不能满足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需求,因此可以通过价值管理理论,更新实验室管理理念,要求研究生帮助实验室工作人员本科实验进行指导。这样的实验室管理理念不仅锻炼了研究生的能力,也对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学生可以在实验室指导人员和研究生的带领下进行体验式教学,保证了实验教学的安全,同时也为实验室的开放教学提供了条件,实现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动手的机会增加了,也提高了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着重体现以围绕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此外,还要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并配备实验室专业技术教学人员。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要求要在大学本科学历及以上,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配备实验室专业技术教学人员,在系列上区别于教师系列、行政管理系列,从属于技术服务系列。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以实验初级阶段的准备调试工作和实验收尾阶段的整理工作为主,继续执行主讲教师必须指导一个批次的教学实验的制度。实验室的环境保护工作、仪器设备的整理工作、安全管理工作等都是由实验人员负责的,这样可以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
2.2 科学全面建设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增设安全管理制度,延长实验室的使用寿命。高校实验室的实验人员和所有参与实验的学生,在学期入学后,必须尽快完成一次实验室安全指导课程,实验室安排专门的指导老师介绍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理论,学生必须通过书面的安全测试来掌握一定的实验室安全知识。实验参与者必须熟悉《实验室紧急情况程序手册》,实验室的楼层管理员必须负责。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体制上,提高高校实验室管理的灵活性。在仪器设备的使用上,实现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加强学校与学校之间、学院与学院之间的学术交流。
2.3 将价值管理融入实验教学过程,打破传统实验教学管理模式
实施价值管理,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估标准,思想观念上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实施方法上实现教学与科研双管齐下等措施以巩固多元化教学评估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及时更新实验教材和指导书定期修改实验教学大纲的相关内容,对修改的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及时制定与实验项目相配套的实验计划书、项目书。每两年修订一次人才培养计划和实验教学大纲,确保实验内容的更新率在5%~10%;努力减少传统实验内容,增加现代实验方法;融入学科前沿知识,不断增大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在实验教学改革中的比重;大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推进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努力改进实验教学的考核方法,达到实验的最大效果,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受益。
2.4 增加实验课在整个教学过程的比例,颠覆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
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课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开设适量的选作实验,以供优秀学生和有兴趣的学生独立选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设实验教学效果的反馈意见,在每位学生入学时发送一张可以随时查询自己实验评价信息的磁卡(该生的历次实验报告、实验成绩、出勤状况等信息)。实验指导教师可以通过磁卡查询该生的各项实验情况并及时做出评价。校实验中心每年、院中心实验室每两年至少在省及省以上部门组织的实验教学、教改、课程建设、技能竞赛和自制实验仪器等活动中获一项以上课题或奖项。
2.5 全面开放实验室进行体验式教学
学校内部实现实验室的全面开放,实施实验预约开放体系,保证课内课外实验的正常有序的开展。实验室开放措施:为适应学生规模的扩大和学分制的要求,2014年底前,各级实验室首先实现时间上的全天候开放。在实验教学内容上,2014年底前各实验室下属的每一实验模块至少开设一项开放性实验项目,2016年底前每一实验课程至少开设一项开放性项目。在实验对象上,各实验室对博士生要完全开放,对硕士生要大部分开放,对本科生要尽力开放。2015年底各实验室均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制度,实现对校外开放提供有偿服务。
3 某校实验教学过程价值管理案例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某大学2014年9月份-2015年1月份实施价值管理之后,学生各项试验能力的提升及试验教学所花费的成本、学生的实验课满意度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此处调查对该学校理学院、动物科学院及生命科学学院的250名学生、教师进行抽样调查,一共发放调查问卷250分,回收试卷239份,其中有效问卷23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4.8%,本研究利用价值管理系数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定,价值系数越高说明高校实验教学培养方式的效率较高,培养价值系数越低说明高校的实验教学的培养方式效率较低,需要进一步对培养方式进行探讨,改变培养方案。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以往的调查经验,以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原则为指导,将评价指标分为3部分,一是,学校教学实验成本的降低,二是学生在实验课中的表现及实验能力的提升,三是,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差的满意度。确定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对二级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排序,采用李克特量表法,分为5分、4分、3分、2分、1分,根据调查问卷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见表2。然后利用matlab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各项指标价值指数分析见表3。
3.3 数据分析
通过以上调查数据可知,在高校实验教学管理中实施价值管理对学生实验技能的提升及学校实验经费的降低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其中学生的缺勤率降低了65.75%说明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可以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但是实验课时数的提升仅为29.13%,说明学生的学习课时较多,实验课的课时数增加有限,在今后的实验管理中还要对这一问题继续深化。
4 总结
本文针对当前高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入价值管理理论进行改革,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果,并采用具体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制定和实施教学过程价值管理方案,优化了实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深化了实验教学的改革,使实验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了更切实的保证,使实验教学的质量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洪玲,于丽芬.高校扩招后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20.
[2]朱妥红,贾昌萍,郭如良.新形势下大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3):156-161.
[3]金宏伟,李常香,杜才平.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及与社会需求的差异[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4):98-100.
著名华裔声乐教育家赵梅伯先生说过:“世界上除了哑巴,任何人都能发出声音,但是一种美妙而有艺术修养的歌声,是必须经过严格合理的训练过程才能获得的。”而这里所说的严格合理的训练过程,是指歌唱者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积极运用歌唱的心理调节,把人体内与歌唱有关的各器官协调起来,做合理有效运动的过程。
作为声乐教师,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运用歌唱的心理调节呢?
首先认识什么是歌唱心理调节。歌唱心理调节是包括感觉、知觉、理解、思维、想象、传达、调度、实践的过程,是大脑将外部信息进行识别、分析、消化、理解,再下达指令传达至全身的过程,而指令实施的效果要通过反复的反馈、检验、调整,从而努力达到更准确的结果。
要做到歌唱的心理调节必须在积极、兴奋、专注的心理条件下进行,而在声乐课堂中让学生做到专注,教师起到决定性作用。我们的教学效果一方面与学生的先天条件、悟性、用功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与教师的学识水平、表达能力、对声音的敏感度、师生的课堂配合有关。一位好的声乐教师除了自身在专业上的完善外,在教学中还应该是一位好的引路者、发现者、挖掘者。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歌唱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这也是增强调控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歌唱中的音准问题,教师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内心听觉,加上教师在范唱中的外部感觉和手的动作,彼此协调,才能逐步引导学生歌唱时准确的音准概念。听觉的调控能力不但表现在内心听觉,还包括外部表现能力。例如,学生在歌唱中,对音准确表达有误,不完全是听觉问题,有时与呼吸有关。气息运用不当,力量掌握不均衡或动作幅度过大,都会导致音不准。所以要通过内心听觉来调整,首先要纠正学生对控制气息的力量和用气量的大小来调整音准,有时学生用气太冲,身体加了不必要的力量,音就会偏离,气托不住声音也会出现偏低或跑调现象,学生内心听觉的能力是需要教师耐心加以训练和培养的。有的学生由于基础差对音的概念模糊,歌唱中有时找不准音,所以心里发慌,心理控制不好,就会丧失信心。经过教师耐心地引导,解除顾虑,减少心理负担,调整好心态,把心静下来,再通过内心听觉能力的提高,课后多练多听,正确的声音概念就很快得以建立,这样听觉能力提高了,歌唱的状态也就改善了。除此之外,学生在接受声乐训练时,其发声方法的正误、音准、音色的好坏、音量的大小都离不开听觉的调控和教师在范唱中的外部感觉及动作的调整。
一、关于生存和繁殖的研究成果
进化心理学首先要研究的是人类生存领域方面的心理机制。生存问题主要包括食物的获得和居所的选择。在这两个问题上进化心理学家进行了相关研究并获得了相关的研究成果。
1 生存领域的问题
在食物获得和选择领域,心理学家进行了一系列的特定空间能力实验,譬如在依据不同的物体来检验定位记忆的实验中,女性在涉及方位和物体排列上比男性有优势(Silverman,Phillips,1998);在指明方位实验中,女性倾向于以具体的物体或者树木为参照物,而男性则倾向于使用方位词,例如“北方”和“南方”;在心理旋转实验中,男性表现又优于女性。综合已有的实验研究表明男性在辨别方向,心里旋转以及解读地图上能力更强,这样有利于男性远距离射中动物,而女性则拥有空间轮廓以及空间方位记忆能力,有利女性更好的采集水果和块茎等食物。以此为基础,进化心理学家西尔弗曼(Silverman)提出狩猎者——采集者理论,他们认为人类已经进化形成了男性的狩猎机制和女性的采集机制,这些机制主要解决的是人类如何获得食物这一适应性问题。不仅如此,进化心理学家还对食物香料进行了相关研究。
在实验中,实验者比较不同菜里面香料的多少,研究表明香料越多人类获得食物越安全,(Sherman,Hash,2001);针对不同地区的使用香料的情况,比较发现天气炎热的地区比较冷的地区更倾向于使用香料。研究者总结证据提出抗菌假设——香料能够帮助人类选择安全的食物。在孕妇妊娠实验中,研究者也是广泛应用实验法,实验者对 400 名孕妇呈现不同的食物,让其挑选最难吃的食物,通过比较发现孕妇所挑选的最难吃食物相对而言安全性较差,而且吃过之后会被呕吐出来。进化心理学家 Profet 提出妊娠病也是一种心理机制,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安全的食物以保护胎儿。Sherman 提出的抗菌假设和 Profet 提出胚胎保护假设其都是为了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如何选择安全食物这个适应性问题。人类的获得和选择安全食物的心理机制最终都是为了满足其生存需要而产生。
在安全居所的选择问题上,进化心理学家主要进行了风景偏好方面实验研究,总结证据表明,人类在安全居所的选择上依据形成了特定偏好的心理机制。Orians 在 1986 年提出的热带大草原假设(savanna hypothesis)。Orians(1992)和其他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一棵树进行拍摄,照片的差异表现在:树荫的形状,树荫的稠密程度,树干的高度和树枝的模式。然后呈现给被试,让被试挑选自己喜好的风景,研究结果显示被试倾向对树荫稠密程度适中的、树干分为两支并接近地面的树木具有偏好性。Orians 进一步拓展了热带大草原假设包括选择、搜集、开发三个阶段。人类进化的这种心理机制是为了解释如何获得安全居所这类适应性问题,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人类能够在自然选择中生存下去。
进化心理学家进行的这些实验研究以及获得的研究成果与进化心理学范式的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首先,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进化论可以作为心理学的元理论,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主导范式。不仅如此,通过对生存机制的进一步分析,进化心理家总结了许多具体的亚理论。比如通过对狩猎活动中成员如何分配工作,如何配合等现象的分析,总结了互惠利他理论。其次,得到证实的研究假设表明了人类具有心理机制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这个生存问题的需要,生存问题应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首要主题,成为整个进化心理学的出发点所在。
2 繁殖领域的问题
生存问题等到解决后,人类就必须面临着繁殖的问题。在这个领域,进化心理学家主要探究的是择偶问题。 在女性择偶问题上,进化心理学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跨文化比较法对不同地区的择偶现象进行了研究。在一个男性的征婚广告实验中,研究者向不同地区的被试呈现一份调查问卷,其中包含的信息有年龄、收入、教育程度等,让女性挑选这几个信息。通过对不同地区的数据分析显示,女性几乎倾向于选择年长的、高收入、高教育水平的男性(Baize、Schroeder 1995;Pawlowski,Koziel 1999)。进化心理学家通过总结已有实验得出,现代女性在择偶的时候与古代女性一样比较谨慎,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这样一种偏好,倾向于选择那些拥有对自己有益的品质的男性,这些不同的偏好机制对应着不同的适应性问题,例如对经济资源的偏好所对应的适应性问题是——选择有能力的投资的配偶,对身高的偏好则对应这样一个适应性问题——选择有能力保护及和子女的配偶。
同样在男性择偶问题上。在年龄偏好实验中,研究结果显示男性年轻的时候会偏好比自己稍年长的女性,但是随着自身年纪的增长则会开始偏好比自己年轻的女性(Kenrick,Keefe,Gabrielidis,1996)。腰臀比(WHR)实验中,研究者让男性对被试的腰臀比与总脂肪量有差异的女性形象的性魅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发现,男性更认为低腰臀比的女性更具有性魅力,与总脂肪量无关(Singh, Young,1995)。同样在征婚广告中,男性征婚实验中,研究者发现男性偏好年轻、性魅力较高的女性,重复验证了前面的研究结果。(Baize,Schroeder,1995)。进化心理学家巴斯等人总结已有研究,认为男性在择偶的时候更倾向于选择年轻、貌美、性魅力比较高的女性。这些偏好都是判断女性的生育力或繁殖能力的一个标准。
进化心理学家在择偶问题上的一系列研究表明,人在解决了生存问题后,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其他心理机制都是为了满足繁殖这类适应性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繁殖问题应该与生存问题一样共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主题。
二、关于社会领域方面的研究成果
进化心理学在生存和繁殖领域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生存和繁殖领域的一系列现象,从而形成相关的研究社会领域内的研究假设,通过实验法、测验法来验证并最终提出具体的理论。
1 家庭与亲属关系问题
从进化的视角来看,后代是父母的一种媒介,通过子女,父母的基因能够得到很好的繁衍。进化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相关的实验,在“法定的父亲”这一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先代与后代的亲缘关系影响着先代对后代的投资力度。又如研究者对美国新墨西哥州的 615 名男性发放问卷,研究结果显示,亲缘关系越近,投资力度越大(Anderson,Kaplan,1999)。进化心理学家收集了儿童谋杀事件以及虐童方面的数据来验证这一假设。最后,研究者认为父母倾向于对那些具有高繁殖回报的后代进行投资,尽管有父子关系不确定性,但是对于这种回报率,父亲同样敏感。
在亲属关系问题上,进化心理学家则认为内含适应性理论能够很好的解释 这一现象。因为个体的亲属都是基因的载体,帮助亲属就是意味着帮助类似基因的存活。相关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理论,在动物实验中,生物学家对松鼠的习性行为进行了追踪记录,研究发现松鼠之间也存在着互助行为。在危险来临之际,即使没有后代的松鼠也会发出警报信号来帮助它的亲属。(Sherman,1981)。在人类社会中,两位研究者对 Los Angeles 的 300 名妇女的互助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帮助行为随着遗传相关度的增加而增加,也随着受惠者的繁殖价值的增加而增加(Essock,Mccuire1985)。进化心理学家总结这些实验证据表明,内含适应性理论能够很好的解释亲属之间的互助行为。
2 合作、攻击、社会地位
进化心理学家对远古人类的狩猎过程中出现的如何分配工作、配合等现象进行分析,发现人类种族中群居生活中早已经出现了许多的社会性适应性问题。合作问题上,进化心理学家在不同种族之间进行了相关实验来研究这问题。在“囚徒困境”游戏中,假设这样一个情景,两个做了坏事的囚徒被警察分开关押起来,警察通过二者的供词来判断二者是否有罪。进化心理家通过分析研究结果认为,从囚徒的角度看,二者都不认罪就含有合作互助的现象,这种好处是能够逃脱惩罚(Axelord,Hamilton1981)。在动物实验中,在对吸血蝙蝠的食物共享行为的研究发现,当蝙蝠在面对两种困境:急需食物(13 小时后饿死)和对食物有中等程度的需要的时候(两天后饿死)。其他同类倾向于对前者做出反馈,把血液供给它们(Wilkinson,1984)。进化心理学家等人通过对不同实验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动物与人类一样也存在着合作性,这些合作行为都是为了满足其生存的需要。研究者发现通过合作双方都能够获得各自的利益,故他们提出了用互惠利他理论来解释人类社会中合作或者利他行为。
在攻击问题上,研究者从校园同性欺凌现象(Ahmad,1994)中发现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发生攻击行为。在激发男性攻击行为的情境实验中,研究者在“三角恋”调查中发现,男性的案发事件很高,所占比例较大。进化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攻击行为存在着普遍的跨文化现象,攻击行为也是一种人类进化的适应心理机制,其总体而言是为了为了实现获得自身生存的资源或者获取配偶这两个目的。
社会地位问题上,心理学家主要是通过收集社会历史数据来进行研究,例如进化人类学家搜集 6 个最早的文明发祥地的系统化数据,数据显示地位越高的男性,所拥有的妻子越多,能够占用的资源越多(Betzig,1993);后来心理学家针对两性在追求社会地位方面进行了跨文化的研究,研究发现男孩比女孩更倾向于用暴力手段获得统治地位(Whiting,Edward,1988);进化心理学家发现,人类社会中人类地位越高,获得生存和繁殖的资源越多。为此他们提出了用支配等级理论来解释人类社会中的这些现象。
3 关于新兴的心理学研究分支
进化心理学以进化论为心理学研究的元理论,把不同分支学科都纳入到了这一统括性的框架范围内,在进化论的影响下,许多研究领域(认知、发展、社会、医疗)都悄然的发生变化并且萌生了许多新兴的学科。
(1)进化认知心理学是对认知心理学的继承和发展,以进化心理学的心理机制论为基础,提出人的心理是由许多特定的相互独立心理模块所组成,这些特定的心理模块对应着特定的适应性问题并且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强调在研究中重视对模块或者心理机制的功能分析。其通过对语言社会功能的分析认为语言也是一种进化而来的心理机制,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人类所遇到的适应性问题。
(2)进化发展心理学。进化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与进化论基本理论相互结合的产物,在坚持进化论基本准则的前提下,以自然选择来解释当今人类发展的相关问题。其主要强调的是人类所具有的社会与认知机制是遗传与社会、物理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别指出这些进化而来的社会、认知机制都是领域特殊性的。例如,人类童年期是一个很容易接受学习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能够学习、了解社会团体的复杂性。
(3)进化社会心理学。进化社会心理学是进化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相互融合的产物,它的研究主题不再停留于社会现象的描述性研究上,而是转向研究人类社会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以及在这些现象中人类又是如何进化了相对应的心理机制。例如,利用内含适应性理论来解释社会利他行为;用亲子冲突理论来解释家庭冲突现象;人类的道德感也是为了实现人类生存和繁衍而产生。
成人教育是针对早期统招名额有限,国家又需要人才,在这样的坏境下出现的一种教育模式。虽然现在社会需求变了,加之统招又在扩招,但是这种教育模式还在存在,而且是缴费上学,因此成人教育可算是一种特殊的消费。面对消费,消费者即参加成人教育的学生具有主观性,因此造成成人教育的对象心理状态可谓形形。了解并掌握这些学生的学习心态,有助于因材施教和有的放矢的教育,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
一、成教学生的心理现状
成教学生大多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他们有的是在职职工,有的是单位骨干,有的是社会青年,他们的年龄层次更加复杂,有更大的自主性。因此,他们参加成人高等教育的学习,是抱有不同目的的。
1.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这类成教学生大都是在工作中饱受缺乏知识的痛苦,希望通过学习,提高知识和专业技能,将来在事业中有所帮助。成人学习有更多的社会规定性,学习已作为一把生存的钥匙,社会的前进要求成人不断地学习,以适应工作和形势的变化。一方面,来自企业、职业领域的科学论证以及人力资本开发理论表明,成人教育水平的提高能带来生产的高效益和产品的高质量,这直接导致了社会对成人学习的认可;另一方面,社会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人文主义的回归,导致成人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教育和学习上升为人的重要生活方式。因此,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提升自己。
2.社会胁迫心理
这类成教学生基于社会的激烈竞争,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在智能等诸多素质方面要求越来越高,促使他们接受新知识,更新知识结构,进而提升自身素质。如果某人通过受教育和学习使学历和技能有了较大的提高和发展,并且提升了个人的生活水平、社会地位或者实现了个人的理想和抱负,这会让他周围的人受到一定的刺激,从而使他人也产生出学习和接受教育的心理需求。那么,这类成人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很强,如股票热时,便学习股票证券知识,觉得这些知识非有不可,从而导致荒废自己所学专业。
3.追求文凭心理
这类成教学生参加成人教育只是为了拿文凭,便于日后在单位得到晋升提薪或者重新创造择业机会。根据《关于人们对成人教育认识的调查问卷》对“如果您接受了成人教育,您认为它可能给您带来最大的好处是__________”的问题调查显示:10%的人认为职位的提升,18%的人认为能力的提高,63%的人认为学历的增加,9%的人认为没有实际意义。通过调查发现追求文凭的学生占绝大数,他们的功利性比较强。在学习内容上有明显的选择,在学习进程上追求短期性,他们不愿通过努力学习,更不愿花更多的时间去很好地掌握所学课程。
4.家庭要求心理
由于我国现在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家庭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很高。据调查,90%的父母期望子女将来能走进大学的殿堂。还有的家长由于具有尽义务的心理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认为子女能学到什么程度,就学到什么程度。
二、成教学生学习心理产生原因
根据《关于人们对成人教育认识的调查问卷》对“您的年龄段是”问题调查显示:92%选择了20~4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都经历了生活的磨练,具有相对独立的社会经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成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为他们学习的动机不同,造成不同的学习心理。
1.外部环境刺激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国家完全承担教育经费的体制已被打破。而在此期间,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让人们有能力将家庭更多收入地用于教育,同时人们对教育需求的种类也越来越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投资越来越重视,花在教育上的钱也越来越多,人们受教育的心理已日益成熟。
人类社会已进入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这就要求人们掌握更多更新的信息、知识和技术,而达到要求的途径就是通过学习、学习、再学习。因此,人们就产生了教育的心理需求。
2.个人内在需求
需求是产生行为的原动力,欲求满足是激起人们行动的普遍原因。在当今社会中,知识与技能的拥有程度,与收入的丰厚及稳定有很大的相关性。目前的社会竞争非常激烈,个人要发展是需要加强学习的。譬如,因为知识或专业技能未能及时更新,造成竞争力降低,就会导致收入减少甚至失业,使生活水平降低。所以,进一步补充自己需要的专业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三、改变学生心理现状,提高教学效率
1.加强学生的思想工作,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改变成教学生目前的学习心理现状,必须要从其学习目的抓起,明确他们的学习目的,这就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想教育、修养教育、形势教育等方式让成教学生认识到他们学习的使命,把自己现状同社会时代结合起来,把个人成长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强化他们的成就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相应的激励办法,帮助、促进他们实现自身的需要,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从而克服那种片面追求文凭的倾向以及那种自己拿钱上学,学好学坏自己负责等不良心态和错误的价值观念。通过各种有效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加强他们惜时如金的紧迫感,激发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转变观念,加强引导
利用成教学生思想比较成熟的特点,着力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正确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成教学生多为在职职工,他们有较多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知识,其生理和心理都比较成熟,有较强的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自学能力较强。
这些都成教学生的特点,也是他们的优势,所以成人教育要利用这一优势,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通过激励法激发成教学生学习动力,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在教学中给以学生表扬和鼓励。此外,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了解、相互激励和相互促进,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建章立规,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
认真落实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强化学习纪律,激发学习情趣,注重师生关系对教学及管理的影响,要关心、理解成人学生,相互尊重、平等相处。教育是先导,管理是手段,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潜移默化中使大家融入新坏境,抓住时机管理,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作为中国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成人教育,成教学生由于自身角色多样性,因此有复杂的学习心态。认真探讨中国成人教育学生心理现状,对加快发展成人教育产业、增强成人教育行业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