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学建模实际应用范文

数学建模实际应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学建模实际应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学建模实际应用

第1篇:数学建模实际应用范文

关键词:数学建模;实践与综合运用;“确定起跑线”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161-02

1.精选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建模需求

要建模首先必须对实际原形有充分的了解,明确原型的特征,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建模者对实际问题进行简化。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历有限,对一些实际问题的了解比较含糊,他们对实际问题进行简化和抽象有一定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对问题的提出进行巧妙设计。有的问题情境不能真实地在课堂中展现出来,可把问题情境模拟出来,让学生观察、思考。

谈话引入:

问题1:出示一红一绿两根绳子,一根弯曲,另一根直直的,猜一猜长短?

问题2:呈现单线跑道,提出:小玲沿着这一跑道跑了一周,她跑了多少米,怎么算?课件依次呈现6条跑道,学生观察跑道说说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问题3: 现在有6位同学同时进行400米比赛,他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公平吗?为什么?有什么办法使比赛公平?

交流:因为外圈弯道比内圈弯道要长,造成了每圈的长度不等。要使每人跑的长度相等,外圈的同学的起跑线要比内圈同学的起跑线向前移。

学生对跑道的设计原理并不了解。我们略作加工,创设了比较两根绳子长短的问题情境,由此引出小玲跑一周的长度,从单一直线跑道过渡到400米标准跑道,在研究跑道的处理方式上是从常规算出各跑道周长过渡到引起跑道周长差异的本质研究。学生不会感觉陌生,利用旧知识的感觉,巧妙突破重难点。如此设计既顺应学生的思路,构建“确定起跑线”的模型成为了学生的需求,同时也揭示了模型存在的背景、适用环境、条件等。也为后面学生进一步探究埋下伏笔。从数学建模的角度来看,对该模型作了铺垫,从而使建模成为可能。

2.充分感知,积累表象,培育建模的基础

追根溯源、层层剥笋,一层层的剖析也是多角度展开思维的方法。数学建模需确立顺序,当循序分析有了一定的顺序,思维便可以按一定顺序展开,分析的角度就能丰富起来。数学模型关注的对象是许多具有共同普遍性的一类事物,因此教师首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多侧面、多维度、全方位感知这类事物的特征或数量相依关系,为数学模型的准确构建提供可能。

2.1 确认400米

如果我们要在这个跑道上进行400米比赛,你觉得应该怎么跑呢?

提出问题:跑道也是有宽度的,沿着内侧线跑一圈和沿着外侧线跑一圈长度是不一样的。那请你猜猜看,到底沿着哪条线跑一圈正好是400米呢?

教师(结合课件演示):到底怎样的一圈才是400米呢?(对于这个问题,田径竞赛规则中有专门的规定,第一道的长度是距离跑道内侧分界线0.3米作为计算线进行测量的。其余各条分道都是距离跑道内侧分界线0.2 米作为计算线进行测量的。)

出示相关数据:直径72 米;直道85.96 米;道宽1.25 米。

师生一起计算验证(突出直径=72+2个0.3 )。

(72+0.3×2 )×3.14+85.96×2=399.884 米(说明误差)

2.2 研究第二起跑线的位置。师:第二条跑道的长度又是沿着哪一条线进行测量的呢? ( 多媒体课件演示第二道计算线)。

提出问题:第一道的起点在这里,那么第二道的起点应该前移多少米呢?

学生计算后反馈。

(72+1.25×2+0.2×2)×3.14+85.96×2=407.106(米)

407.106-399.84=7.222(米)

小结提炼:前移多少就是求两道的周长相差多少。

质疑: 为什么会与第一道相差7.222米,

2.3 研究第三起跑线的位置。

师:如果又来一位同学,三个人进行比赛,该站在第三道的什么位置呢?

媒体演示第三道计算线,并引导学生猜想第三道的起跑线与第二道会不会还是相差7.222米呢?

学生计算验证:(72+1.25×4+0.2×2)×3.14+85.96×2=414.956(米)

414.956-407.106=7.85(米)

质疑:为什么第二道与第一道相差7.222 米,而第三道与第二道却相差7.85米呢?

2.4 研究其余起跑线的位置

课件演示第四道、第五道、第六道……起跑线,提问如果要用其它跑道到进行比赛,各跑道的起跑线之间又该相差多少米呢?

学生计算验证(研究第四起跑线位置):

(72+1.25×6+0.2×2)×3.14+85.96×2=422.806(米)

422.806-414.956=7.85(米)

……

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当学生面对一个实际问题,尝试寻求"答案"时,不是简单地应用己知的信息,而是对信息进行加工,重新组织若千已知规则,形成新的高级规则,用以解决"问题","问题"一旦解决,学生的思维能力随之而发生变化。这一过程在综合应用"中尤为明显。因此,我们认为,综合应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比得到"结果"更有价值。事实上,“确定起跑线”中学生的探究经历了从“重结论”到“重过程”的思路转化。

3.组织跃进,抽象本质,完成模型的构建

实现通过生活向抽象数学模型的有效过渡,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但要注意的是,具体生动的情境问题只是为学生数学模型的建构提供了可能,如果忽视从具体到抽象的跃进过程的有效组织,那就不成其为建模。如在“确定起跑线”一课中,我们通过以下设计,借助图形抽象本质,完成模型的构建。

师:不通过计算,你能说明也是7.85米吗?引发比较质疑。

借助课件,显示相邻跑道周长的差,就是两个内外圆周长的差。

即:"2×3.14×1.25"

并借助于下图,揭示规律:

C差 =πD -πd

=π(D-d) (D-d是跑道宽的2倍)

=2π×跑道宽

在从第一跑道到第四跑道层层"剥笋"之后,运用比较的思维方法,对四条跑道的计算方法,辨别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的目的是认识四次不同跑道计算的联系和区别,明明确彼此之间存在的同一性与相似性,以便揭示其背后的共同模型。同时,在比较的基础上,运用抽象和概括的思维方法,舍去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如直道的长度),而抽出共同的本质属性:相邻两跑道的长度差=(外跑道圆直径-相邻里跑道圆直径)π=2π×跑道宽。模型的构建到此也基本完成。

4.重视思想,引导反思,提升建模的能力

不管是数学概念的建立、数学规律的发现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核心问题都在于数学思维方法的建立,它是数学模型存在的灵魂。《确定起跑线》教学中,在建构"起跑线的确定"这一模型的过程中要突出与之相伴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建模过程。一是转化,这与以前的学习经验相一致,将未知转化成已知,如我们从1.25米的跑道宽度过度到1.5米、1米;二是极限思想,如从具体数量的跑道宽度过渡到跑道宽度为a米,通过小组合作验证:(d+2a)π-dπ=dπ+2aπ-dπ=2aπ,从而完成建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这是在众多表面上形态各异的思维策略背后蕴藏的共同的具有更高概括意义的数学思想方法,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与体验,可以催化数学模型的建构,提升建构的理性高度。

5.联系实际,变换情境,拓展模型的外延

人的认识过程是由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从具体的问题经历抽象提炼初步构建起相应的数学模型,并不是学生认识的终结,还要组织学生将数学模型还原为具体的数学直观或可感的数学现实,使已经构建的数学模型不断得以扩充和提升。如前面建立起来的"确定起跑线"模型,是通过外跑道圆直径和相邻里跑道直径之差建立起来的,但建立模型的过程中不可能将所有的同类事物列举穷尽,教师要带领学生继续扩展考察的范围,分析当情境数据变化时所得模型是否稳定。所以在最后可以出示如下问题让学生分析:“在运动场上还有200米的比赛,跑道宽为1.25米,起跑线又该依次提前多少米?”由于200米的跑道只有一个弯道,学生需要对先前的模型进行修改,使模型不断得以丰富和拓展。

跑道的起跑线如何确定?学生始终围绕“确定起跑线”这一问题,步步为营,层层深入地研究,使得数学建模渐渐“显山露水”,让学生在繁杂的计算中发现更为简单的方法。在我们引导学生思维层层深入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获得了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提高。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中实施数学建模教学是完全可行的,通过数学建模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增强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了解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 “实践与综合应用”备课解读与难点透视,斯苗儿。

第2篇:数学建模实际应用范文

一、通过“和谐互助”模式点燃学生的动力,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学生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将直接决定学生的未来发展。如何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如何实现“和谐”的学习氛围,达到“互助”式的学习方式的目标追求,将是我们每位小学数学教师将要共同面对的课题。在“和谐互助”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学生不但是学习中的主体,更是教育的主体,而教师则主要起点拨的作用。凡是学生可以自己领会的内容,那么教师便可以省去讲解的环节,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而如果学生无法做到个人独立理解的地方,则需要教师进行认真地讲解,从而激发学生在问题探索过程中的求知精神。

例如:在苏教版教材中着重提到了简单几何的讲解。学生可以通过自行理解,将基本的几何公式比如“圆锥体体积=底面积×高÷3”记下来,不过在遇到实际例题诸如“把一个360立方厘米的圆柱加工成与它底面相等的最大圆锥,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的时候,就会遇到极大的疑问而手足无措。那么这个时候就要教师站出来进行有效地引导和讲解。这样,在“和谐互助”模式下,原本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提升,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在教师和成绩较好的学生的帮助下,也可以得到相应的提升。这样,整个课堂将会显得生机勃勃,学生可以体验到一种边学边讲边练的学习模式,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有效的调整。

二、“和谐互助”模式可以让学生实现高效学习

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要想让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就一定要想方设法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高效教学。“和谐互助”教学策略实现了点对面与点对点的结合,极大地拓展了课堂学习时间和空间。由传统的一位教师变为了“多个教师”在关注自己,效率自然会得到显著地提升。而兴趣却又恰恰是效率的催化剂。如果能够培养出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可以自主地爱上数学这门科目,那样将会是事半功倍。“和谐互助”的高效课堂实现了“时间+兴趣=高效”的目标理念,使得课堂真正地达到了高效与提升。

例如,在数学中提到有关面积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结合实际,让学生回家自己动手测量房间的长、宽、高,然后通过计算得到家里的实际面积。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还能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五个环节

1.问题呈现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有着丰富背景的问题情境,通过深层次开放性的问题来引领新知识的学习。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中关于浓度的计算。这里不单单是涉及到数学领域,更是牵扯到了学生在以后求学路上会遇到的化学方面的知识,要用新知识新领域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兴趣。

2.合作探究

提出问题后,学生带着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研究。教师可以参与其中,一边了解学生的感受,一边观察他们的探讨研究过程,与学生交流看法。例如,给出盐的重量,还有盐水的重量,那么如何确定浓度是多少呢?学生如果陷入到困惑当中,教师便需要在必要的时候加以引导和点拨。

3.交流讨论

汇报交流的过程是建立在以小组学习为基础上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进行互相倾听、质疑与引导提升。比如有学生提出“盐的重量÷盐水的重量=浓度”。有的学生就会提出质疑与补充:还缺少一个乘以“100%”的步骤。这样让大家都获得了新的认识。

4.练习巩固

通过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题目,让学生得到了理论知识的提高与拓展。而针对有关浓度的知识点,为了巩固知识,教师会引出相应的公式“盐水的重量×浓度=盐的重量;盐的重量÷浓度=盐水的重量”,从而让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5.课堂小结

第3篇:数学建模实际应用范文

关键词:软件技术;面向应用;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55-02

一、引言

“软件技术基础”课程原本是本科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习完计算机基础和VB、C等程序设计课程之后,为提高其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解决所处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开设的一门软件技术综合课程,淮南联合大学是一所高职高专类院校,考虑到高职高专类学校学制时间短、专业课程多等实际情况,目前“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开设主要限于我校计算机系相关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其目的是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学生计算机软件方面的综合素养,提高他们的软件应用开发能力。技能教育是高职教育的主要特点之一,面向应用的教学方式是提高学生实际应用技能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在“软件技术基础”教学实践中,面向应用、积极探索,采取了一种模块化、项目驱动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内容

根据工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教学要求,《软件技术基础》的教学内容中包括程序设计语言、算法与数据结构、软件开发与软件工程、多媒体与用户界面、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工具与环境等,内容庞杂知识面广,如何针对我校计算机系的专业特点和学生情况,从面向应用的角度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校计算机系相关专业学生在学习“软件技术基础”这门课程之前,已经学习过的计算机方面的课程仅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C语言,VB等,而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教学要求的其他方面的内容基本没有涉及,在此基础上学习“软件技术基础”,如果简单采取“黑板”+上机传统教学方法,全面介绍“软件技术基础”教学要求的内容,虽然可以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软件技术的有关知识,但时间短、任务重,即使能够完成,也只能泛泛地学习,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更不用说培养软件开发技能了。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必须有所选择,既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又要注意教学的实际效果。

教材方面,我校“软件技术基础”课教学使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麦中凡、吕庆中、李巍、何玉洁主编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二版),属于“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该教材的主要特点是内容较为系统全面,教材内容的顺序为:第一章 导论;第二章 程序设计设计语言;第三章 算法与数据结构;第四章 VB环境下编制应用程序;第五章 多媒体与多媒体应用开发;第六章 软件开发活动;第七章 软件工程与软件过程管理;第八章 操作系统;第九章 几种常见的操作系统;第十章 关系数据库系统;第十一章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十二章 网络编程;第十三章 网络协议与网络操作系统;第十四章 网络程序设计。可以看出,教材章节内容并不是按软件开发活动的过程来安排的,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依照教材的顺序开展教学,则每周一次的上机实验时间在学期开始阶段将因为实验内容不足而浪费,而且上机实验的内容随章节不同而不同,学生得到的技能训练也必然是间断不连续的,无法体现软件开发过程的系统性和工程化原则。

为此我们采用了项目驱动+模块化组织教学内容的方式:首先将教学内容必须包含的部分分成四大模块,分别是数据结构模块、数据库管理系统模块、操作系统模块和软件工程模块,在数据库管理系统模块中主要介绍关系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在操作系统部分重点介绍操作系统的特性、功能、种类、结构和资源管理;在软件工程模块则包括软件开发活动和软件工程与软件过程管理。四个模块在内容上相互独立,教学时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教学的先后顺序。同时考虑到“软件技术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际的软件开发活动与上述四个模块关系密切,为此我们在教学内容中安排了一个实际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项目,以项目开发过程作为教学的主线,根据项目开发过程需要使用的四个模块中主要内容的先后顺序,决定四个模块教学的顺序。在四大教学模块中未能介绍到的一些内容如程序设计、界面设计等则融入到项目的实际开发过程中,这样既保证了知识的系统性,同时又便于学生软件开发技能的培养。另外,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掌握软件技术技能的兴趣,结合学校每年一次的软件作品展示,我们把教材中“多媒体与多媒体应用开发”、“网络程序设计”这两部分内容安排作为学生自学的内容。

三、教学方法

(一)“软件技术基础”常用教学方法

“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涉及多门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多而杂,但作为一门课程学时安排有限,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要完成软件技术基础知识的传授,又要达到培养学生软件开发技能的目的,的确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目前国内主要采用三种做法:

1、“浓缩型”。这种方法是将教学内容的每一个部分压缩成一个简单的教程,但这种教程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在教学时容易产生内容讲授不深不透的问题。

2、“概括型”。这种教学方法以实际应用项目的开发展开,围绕项目开发介绍知识点,能覆盖多少就覆盖多少,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做到“学以致用”,缺点是讲解的内容不够系统和全面,容易产生明显的薄弱环节。

3、“分散型”。这种方法是一种技术一门课,因此需要安排较多的学时,同时需要精练的系列教材。

第4篇:数学建模实际应用范文

【关键词】知识建模 知识网络图 内容分析

【项目基金】该论文为廊坊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基于技术视角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与研究》,课题编号为112176。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246-01

一、引言

学习内容分析是任何一种教学设计模式中都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如何进行学习内容的分析,不同的教学人员有着不同的方法。老教师可以借助于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而新教师则需要熟读教材和参考资料,但无论是哪种方法,都是凭借教师自身的感性去分析教学内容,在技术上并无支持,所以学习内容分析的往往不全面、不透彻、条理层次都不清晰,体现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不良的连锁反应。这些都表明在实用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急需一种规范的合理的技术来支持学习内容的分析,而知识建模技术就可以担当这个重任。

二、对知识建模概念的理解

知识建模技术是“是一种内容分析技术,其实质操作就是按照一定的规范绘制知识点网络图。”[1]这种技术是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的结构化分析阶段的技术支持,为知识内容分析提供严谨的操作规范。知识网络图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正确安排学习内容的次序,也是教学设计后期活动任务设计的重要依据。

三、知识建模案例及分析

知识建模是在仔细阅读已完成的初步设计、现有教学资料,对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知识点进行建模。知识建模的核心操作是正确提取该部分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之间的隶属关系标明,用不同的符号表示,最终生成知识建模图。这张图是活动任务的设计依据。

知识建模步骤:

第一、阅读指定教材以及相关材料,鉴别出相关知识点,并将它们正确归类,将这些知识点作为独立的结点画出来。知识点类型是知识建模的最基本要素,必须最先确定。通过对相关内容已有知识分类的分析和研究,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我们将信息技术学科中的知识点类型划分为:符号和名称(SM)、概念(CN)、原理和公式(PF)、实施范例(FC)、过程步骤(PS)和认知策略(CS)。

以“EXCEL公式应用”为例:该节内容包括公式的概念及组成、输入公式、复制公式三大知识点,公式的概念知识点又包含:运算符、等号、运算项、运算顺序,运算符又包含算术运算符、文字运算符、比较运算符和引用运算符,运算项又包含常量、函数和单元格引用,这些知识点中单元格引用属于过程(PS),运算顺序归类于原理(PF),其余均属于概念(CN),为了便于应用,又引入成绩单计算这个事实范例(FC)。使用同样的方法将输入公式和公式复制这两个知识点进一步细分,又可以鉴别出一系列知识点,然后根据各自特点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在最基本的类别划分之后,按照规定的符号,画出独立节点。部分节点图如下表所示:

第二、根据知识的语义,按照知识建模规范,在知识点之间画出特定的弧(带箭头的边),确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类型。根据已有研究,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类型大致可以定为六种:上下位关系(是一种、组成)、同位关系(相似、相反、等价、并列及其它)、包含关系(包含、内容包含、结论包含、条件包含、步骤包含)、前提关系、具有属性关系、派生关系。

首先根据知识建模规范[2]确定知识点公式(CN)与输入公式(PS)、公式复制(PS)之间为包含关系,其次公式(CN)与运算符(CN)、等号(CN)、运算项(CN)为组成关系,等号(CN)与“=”(SM)为代表关系,公式(CN)与运算顺序(PF)为具有特征的关系,输入公式(PS)与输入运算项(PS)为步骤包含关系。

确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后,分别用带箭头的连接,调整各知识点之间的布局结构,使其更加美观易读。如图所示。

第三、检查知识建模图的完备性和合理性。对照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仔细检查知识建模图中作为独立节点存在的各知识点是否有遗漏,知识点的归类是否合理等。

在分析教学内容知识点的过程中,通常会有一些知识点会被遗漏,如“=”,在后续的步骤中,发现有些知识点的连结缺乏连贯性,这也说明以前仅凭经验备课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样的疏漏,这就造成了知识链的断裂,从而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引起学生接受知识的困难等不良反应。

确定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也要慎重对待,要仔细对照知识建模规范,确定知识点的关系。

四、小结

在知识建模的过程中,通过绘制知识网络图,可以对所授内容的知识结构更加清晰,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也就更有利于设计后期各学习任务的生成。清晰的知识结构不仅有助于教师为学生呈现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及技能的提高,而且有助于教师自己抓住关键、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控制教学过程。知识建模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新技术支持,会进一步促进教学设计理论向着更高层次发展,增强教师教学设计过程的理性,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但是,知识建模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有着严格的、详细的操作规范,在知识建模过程中无论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都要严格的遵循这些操作规范。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对于学习内容的泛泛的分析而言,这种新的内容分析方法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势必会引起一些教师厌烦的情绪,这是需要大家去尽量克服的。

参考文献:

第5篇:数学建模实际应用范文

【摘 要】在全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的被更新被优化。文章主要探讨了将翻转课堂引入高职数学中的新的教学模式,分析了高职数学翻转课堂的特点和局限性,提出了翻转课堂在高职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反思与建议

【关键词】翻转课堂;数学

1引言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课堂模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尤其是大学校园的课堂,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它肩负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把学生培养成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使命[1]。同时让学生具备基础知识、具有创新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如何高效地利用全媒体资源开展教学工作是高职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论,以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学校教学基础课进行改革,根据学生特点,探索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2翻转课堂的概述和特点

翻转课堂是将课内外的学习方式进行互换,即“颠倒的课堂”,也称为“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它打破了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答案的传统,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课堂或课本,而是可以多途径的获取相关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多形式的进行“传道、授业、解惑”。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将获取知识的决定权交给了学生。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可能存在问题的方面进行及时的反馈,并做好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

2.1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变,以学生为主体

从教师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翻转课堂里,学生是主体,老师是组织者和辅助者。这意味着关注学生角色的转变也是这种教学模式的重点,也是教师必须考虑到的问题。高职数学是高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且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其中的内容对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来说难度较大,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翻转课堂中角色的转换弥补了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缺点,“扬优点,补短板”,给学生提供了课前自主学习,课后自主探究的机会,教师的教学视频充分的给各民族学生提供了主动学习的机会,有些语言还很吃力的学生,能够反复观看视频,不会的教学内容主动提问,寻求解答。去做笔记,与其他同学互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高高职数学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为数学教学提供实践经验;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成绩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2.2教师与学生的时间分配,以学生为主导

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占据了绝大多数时间。合理分配时间,体现了翻转课堂为学生争取自主学习的时间特点。在分配时间上,教师和学生应各自合理分配。教师应在传统教学中融入翻转课堂,最大限度的利用教学时间,打破传统的“期末+平时”的形式。另外,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在课前要花费很多的时间进行预习,只有更好地先了解课程重点、难点和掌握内容后,才能在教师讲解中充分掌握知识点。因此,这种模式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分配时间,课前预习,才能在课堂讲解答疑中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翻转课堂,不仅是传统教学方法的在时间上的合理应用,而且采用现代技术手段针对数学教学解决实际问题。

2.3教师与学生的资源利用,以学生为重点

应用翻转课堂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除了对时间把握以外,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全媒体手段、在现有的基础设施上,充分整合信息资源,实践教学改革,并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对学生而言,利用微信、微博、QQ等多媒体方式,充分获取信息,已是现在的流行手段,而在高职数学学习中,学生能够“翻转课堂”这个网络平台进行课程学习,不仅很好的利用了“数字化校园”,而且知道了通过网络是可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学习资源,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翻转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提高了学生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3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实践中的局限性

3.1支撑案例少,易浅尝辄止

课程组自2015年以来,就在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部分专业的部门课时开展了翻转课堂教学。在开展过程中,教师从自身出发,积极查阅文献,总结整理各种案例发现,现阶段出现了很多新型的教学模式,有些教学模式对细节的强调少,程序又繁琐。从而导致了在实际教学中很难推广。对于数学教学就存在此问题,数学教学注重扎实的理论和很强的实践性,要根据课程的特点才能把教学模式推广开来,不能将学科通用模式简单的复制到数学教学中。

3.2教师缺乏经验,传播推广慢

课程组在几轮的翻转课堂实践中发现:教师虽然实施了翻转课堂教学,但是缺乏反复验证的态度,对出现的题不能及时进行修改,问题积累较多,从而导致缺乏教学改革的信心,使得翻转课堂推广速度慢。如果教学改革没有踏实的态度,没有解决问题的信心,以及做事遇事的耐心和恒心的话,那么,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和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也不会改善高职数学教学不容乐观的局面。

3.3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差,对全媒体利用率低

数学课程本来就是非常机械化和固定化的。如果教师在课程中只会使用单一的模式,没有对新型教学模式的借鉴和吸收,不仅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学生也容易认为课程本身枯燥乏味,极易产生厌学情绪,同时抹杀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与热情。另外,课程组还发现,高职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差,在对某一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时显得被动,课下不愿意利用全媒体资源学习,甚至有些学生除了简单的手机工具外,不具备更多、更好地网络资源与条件。因此,全媒体资源可以丰富教学方法,同时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只有主动获取充分利用,才能完成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融入翻转课堂的角色。

4反思与建议

4.1翻转课堂的实践反思

《高职数学》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高职教育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在认真总结高职数学教学实践和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专业、学生以及教育教学特点编写而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满足了高职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要求。其次,高职数学教学不容乐观,其课程定位以应用为目的,能够联系实际,注重实用,提高素质教育,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奠定基础。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围绕此目标在整个课堂设计中得到了更好地运用和不断的优化。此次开展的翻转课堂教学采用的是学生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一轮的教学实施,发现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具体表现在:学生自愿参与度高,更愿意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参与;另一方面,学生对课程评价度高,枯燥的高职数学开始受欢迎了,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了,这就是教师最愿意看到的教学效果。

4.2翻转课堂的构建建议

首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需要利用课下时间录制教学视频,并且回答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所产生的问题,对于教师如何充分的利用时间和资源是很大的考验。其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要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从课堂学习延伸到了课外学习,学生自觉性、主动性必须提高,对于高职学生来说需要提高学习兴趣,养成优良学风的习惯是巨大的挑战。再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学管理提出了高要求,高要求不仅体现在对教师课下准备时间的教学准备和答疑解惑进行管理,而且还要求对学生学习进度要时刻把握[2]。总之,高职数学教学在不断改革,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也在不断更新。将翻转课堂学习中,可增设自评、互评、师评等方式,并纳入期末测评,不仅督促学生行为,也极大的提高了教师信息化科研水平能力,促进了教与学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第6篇:数学建模实际应用范文

我校计算机学院设置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等五个专业,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其他专业区别开来,那么就需要有自身特色的培养目标,进而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并制定满足要求的课程标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我校2002年最早设置的专业,根据计算机学科教育的发展,于2006年和2010年分别修订了人才培养计划(方案)。经过多年的教学,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并能够适应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定位与培养目标

我国高等院校早期的计算机学科教育注重学术研究性教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精英化教育。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需要大量实践能力强且上手快的计算机专业人才,高等院校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维,应该研究培养体现职业特征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基础适度、口径适中、强化应用、提升能力、注重特色的人才培养规格为要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相互协调,系统地学习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能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计算机系统软件的分析和维护、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与维护,计算机硬件、嵌入式系统以及接口设计、调试、安装与维修,获得计算机科学和技术领域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安全意识、实践能力、创业精神,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原则

关于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发展和建设专业所必需的。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需要以市场为导向、特色建设、创新的原则,对培养模式进行深化,进而达到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求。

2.1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计算机具有实用性的特点,注重专业与市场的对接,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目标。面对多元化的经济市场,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使得教学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职业性。基于市场需求,在专业课程的设计上,要具有实效性,以市场的需求面来确定教学的内容面,这样在培养方式和内容上,有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2 专业建设的特色化原则

随着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开设增多,其竞争性加强,社会对于其的要求也增加。因而,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关于特色专业的建设非常重要。专业建设的特色化,可以更好地体现应用型,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在计算机专业的建设中,要体现学科的细化,教学方面进行明确。诸如,运行、系统建设、维护等相关技术的教学培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这点也是专业细化下,专业特色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2.3教学内容的创新性原则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迅猛,其课程内容具有技术新、变化快的特点。计算机教学内容的多变性,在于教学主体未变,其相关技术的创新性发展。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关于教学内容的创新非常重要,教学内容的创新,可以为专业培养提供多元化的平台,进而实现综合性的培养模式。同时,教学内容的创新,还需要体现市场的需求,在教学活动之中渗透职业教育,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这样,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得到更好地培养,适合现代教学改革的需求。

3 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要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是其采取的重要手段,即课程是专业教学的重要载体。课程体系是课程及进程的总和,是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门类按照门类顺序排列,课程门类排列顺序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是教学理念的重要体现,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因此,构建专业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它关系到学生获得哪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如何强化应用、怎样体现专业特色。

3.1 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模块分为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必修模块分为思想政治理论模块、军事理论模块、公共体育模块、公共外语模块与数学模块。它们是大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培养中的基础部分。

通识部分选修模块是根据当代大学生素质培养和知识结构自我构造的需要而设置的一系列课程,按课程的学科性质将选修通积教育分为人文素质模块、自然科技模块、经济管理模块、艺体健康模块等四大模块,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身心健康、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

3.2 学科基础课程

包括各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课程,其目的是夯实学科基础。

具体课程包括计算机导论、C程序设计、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路与电子学、离散数学、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数据结构。具体分为以下两个课程群:①数理基础: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②技术基础:包括电路与电子学、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等硬件基础课程群和计算机导论、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软件基础课程群。

3.3 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模块是按社会需求和专业学科发展需要所开设的反映人才知识结构要求的若干门课程,主要包括该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课程,其目的是夯实专业基础。分为软件与硬件两个课程群,包括必修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汇编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编译原理、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接口技术、软件工程等。

选修课程包括计算机图形学、网页制作、JAVA程序设计、LINUX操作系统、JSP网络编程和计算机系统结构。

3.4 专业方向及专业前沿课程

专业方向及专业前沿课程是根据社会上实际的人才岗位群需求,在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从深度上体现该专业内涵和特色的一系列面向应用的课程,主要是指与某一特定的工作或某一类职业相关的课程,目的是为学生进一步扩充和强化专业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计算机应用方向和嵌入式系统方向。

计算机应用方向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有.NET构架及应用和ASP.NET网络编程两门课程,选修课有J2EE技术、微机与外设维护维修技术、Delphi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数字图像处理、ORACLE数据库、电子商务概论和UML建模技术等课程。

嵌入式系统方向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有嵌入式系统基础和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两门课程,选修课有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其程序设计、嵌入式处理器体系结构、移动设备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测试技术、嵌入式网络协议及应用、WinCE嵌入式软件开发、嵌入式数据库和通信网络与总线技术。

4实践教学环节

4.1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本科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应包括普适基本技能层次、学科专业技能实验层次、专业应用与综合技能实践训练层次在内的三层次实验课程体系。

1) 普适基本技能层次

普适基本技能层次开出预备性实验基本技能课程实验,使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尽早转变学习方式,尽早增强工程意识。这方面设置有物理实验和认识实习。

2) 学科专业技能实验层次

学科专业技能实验层次开出二级学科及其相关专业实验课程,通过基础科学原理课程的实验训练,养成科学规范的研究习惯,掌握实验设计、装置准备、数据采集和处理、结果分析和报告的方法。包括计算机导论、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课程的上机编程、电路与电子学和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两门课程的硬件实验。

3) 专业应用与综合技能实践训练层次

专业应用与综合技能实践训练层次通过专业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综合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实践环节,广泛开展校企合作,以项目实训为主,着力提升本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例如,本专业与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签署了合作共建协议,实施蓝桥计划,联合培养JAVA程序高级开发人才。与北京达内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培养C++程序设计高级开发人才。另外,与北京安卓易科技有限公司、京东翰林教育集团、汇众益智(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双方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取得良好效果,基本实现了应用型人才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4.2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

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为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研创新、专业技能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取得课外素质和创新项目4个学分,此类学分单独记载,超过的学分可以替代相应选修课学分。

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内容包括各类考试、学科竞赛(如数学竞赛、英语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程序设计竞赛、科技创新竞赛、创业大赛等)、科研创新实践、科研论文与文艺作品、社会实践等。

第7篇:数学建模实际应用范文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情趣

情趣是有效教学的基础。活动开展是否顺利,很大程度依赖于教师的情境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会让学生眼前一亮,他们的注意力会马上集中,为后面的活动打下好的基础,从而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生活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甚至是动画情境,吸引学生投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如设计《我们认识的数》时,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笔者精心设计了孩子们喜欢的卡通故事情境。

情景一:把小朋友分成两个队,课前给学生准备34种卡通头饰,比如奥特曼、喜羊羊、米老鼠等,学生自主选择但队内统一。两队进入游乐园做游戏,可是在进去之前需要进行一场比赛。如果答对了,才能有资格进入游乐园做游戏。比如比赛的内容为猜数游戏,老师拿一张数字卡片,背面对着学生,师说“这个数比35小一些”,生猜,师适当提示,直到猜对为止。反复进行几次。

情景二:游乐园的园长为了考考小朋友们,让小朋友们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哪队先来呢?

情景三:来到游乐园――美丽的校园,你想数一数哪些物体的个数呢?

这些场景的设计,紧紧吸引住了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的热情贯穿整个课堂,真正做到了有效教学。

二、引导实践,激活学生思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的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实践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在“综合与应用活动”领域中,很多内容是实践型的。如《量一量》、《测定方向》等。在这些课中,实践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实践也是重要的应用技能。因此要加强实践的指导,在实践的过程中,既要让学生独立操作,又需要合作交流.还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设计《量一量》时,笔者边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边引导孩子思考。片段设计如下:

1.让学生量一张长方形纸的上面一条边和下面一条边,再让学生量长方形纸的左面一条边和右面一条边,提问学生发现了什么?

2.让学生量正方形纸的四条边,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3.把长方形纸任意折一次.再打开,量一量折痕大约长多少厘米?

4.怎样折,折痕最长?大约是多少厘米。

请大家自己动手折一折,折好后四人小组(组员注意合理搭配)交流,比一比折痕的长度。

在量一量、折一折和比一比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激发了对数学的好奇心,最终实现有效教学。

三、紧扣生活,激励学生探究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最终实现“有价值的”和“必需的”数学以及“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材中在的实践和综合应用的许多内容都源于生活实际,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应用数学。如《画出美丽的图案》、《算出它们的普及率》等。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要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笔者在设计《算出它们的普及率》时,设计了以下几个片段:

1.分工设计本组拥有计算机、汽车家庭登记表以及本组拥有计算机、汽车户数登记表。

2.各小组在原有的小组拥有计算机、汽车户数统计表的基础上改制全班拥有计算机、汽车户数统计表。

3.让学生分别计算本班拥有计算机和汽车的家庭户数占全班总户数的百分率。

4.计算机的普及率和汽车的普及率哪一个高?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这样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情景中更加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

第8篇:数学建模实际应用范文

关键词: ESP教学模式 艺术专业 专业需求

1.引言

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语言工具,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不断改进,对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在教学要求别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以及读写译等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专业英语技能,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立体化、网络化、个性化英语教学和学习的实际需要。根据这些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指导,将专门用途英语(ESP)运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促进他们使用英语能力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已成为必然。

2.ESP教学模式分析

中国的英语教学模式可以分为两类:EGP(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与ESP(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以学习者的学习目的为出发点,与某种特定职业和学科相关,符合学习者的特定需求,培养学生能利用专业英语在专业岗位上开展涉外交流的能力。ESP不仅是一门20世纪60年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更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教育目的明确,针对性强,更注重语用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逐渐受到教师的青睐。

3.ESP在大学艺术类学生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在当今社会,艺术类人才越来越多,竞争越激烈,对人才的要求就越高,除了要求这些艺术生要掌握好专业技术之外,还需要掌握相关的外语知识,这些艺术人才在今后的国际艺术文化交流中承担着重任。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们需要培养应用型的艺术人才,开展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虽然很多学校都实行了ESP教学模式,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大学艺术专业学生的ESP教学中问题更显突出。

高校艺术专业学生对文化课学习缺乏兴趣,因为英语基础较弱,更容易对英语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学生英语学习主观能动性不强,不善于使用语言学习策略,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花费更多时间管理课堂秩序,上课又达不到预期效果,极大地影响教学热情。因此,在针对艺术专业的英语教学中一味强调文化知识传授,忽略与其专业知识和个人需求相结合,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针对艺术专业学生开展ESP教学势在必行。虽然很多高校已逐步针对艺术专业学生展开ESP教学,但由于一些因素影响,使得ESP教学困难重重。(1)师资力量不足。相比传统EGP教学教师除了需要具备良好的英语专业知识之外,ESP教师还需具备一定艺术专业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将英语和专业需求相结合。但一般情况下高校缺乏这样的师资力量,很多情况下只能开展较简单的和艺术略微相关的英语课程。例如我校只针对艺术专业学生开展影视英语课程。(2)教材不够成熟。现在市场上针对艺术专业的ESP英语教材不是很多,所以很多高校仍然选择使用综合性英语教材,只是在上课时简单穿插英语相关词汇教学。即使有标注有艺术英语字样的英语教材,在教材编写和内容的选择上也没有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达不到ESP教学目的。(3)班级教学规模偏大。目前高校一般艺术专业学生较多,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此英语课堂教学普遍采用大班教学。然而,这种大班教学严重影响了ESP的教学效果,教师只能采用“讲座式”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规模更容易让本身差异性就较大的艺术专业学生对英语学习无法产生兴趣,无法意识到ESP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4.校艺术专业英语ESP教学模式构建

4.1ESP课程设置的定位

英语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将EGP与ESP相结合。EGP重在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的基本技能,只有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才能通过ESP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提高英语的应用和实践。在我校ESP的英语教学中,通常都开设了三个学期的综合英语教学,在第四学期选择开设ESP专业英语教学。学生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之后,专业英语掌握起来更容易,同时学生通过几学期的艺术专业学习,对专业英语有着更强烈的需求。这时候开设ESP专门用途英语可以满足他们的学习欲望,也可以拓展他们的艺术专业学习。

4.2ESP教材的设计

ESP教材应具有如下一些特点:(1)教学用材料真实,所选语言材料要和专业相关。(2)语言材料难度适中,应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3)所选教材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以提高学生英语实践能力为目的,满足学生的特殊需求。

很多国外原版ESP教材在艺术专业上做得很好,但是给国内学生使用明显难度偏大,而国内的教材又显得参差不齐,无法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觉得根据本学院学生的英语水平,结合艺术类各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专业知识自编ESP教材更符合实际情况。但是在教材编写时需要注重教学材料的语言规范和趣味性,让艺术学生能对教材产生兴趣。另外,在ESP教材的设计中,最好能涉及艺术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职业的相关内容,例如英文海报设计、主持介绍、作品解说等,这些内容都可以很好地将英语学习与学生专业相结合。

4.3ESP课堂教学设计

ESP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教学大纲要求,努力培养艺术专业学生在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规划中的英语应用能力,以达到ESP教学目的。ESP教学需注重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的结合,同时需要注重艺术专业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针对艺术专业学生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因此,在ESP教学中,教授者要在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的设置上更注重。(1)教学应改变传统的讲座式教学,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灵活模式。艺术专业学生对色彩、图形和影像更敏感,可将多形式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融入到英语教学中,通过这些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教学中多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英语学习以应用为目的,在英语教授中可以展开灵活多样的实训活动,实训中把英语课堂教学和艺术专业实践相结合。例如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学生对设计作品讲解的实训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并通过练习学习和作品讲解中的常见知识点,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专业领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达到ESP教学目的。

4.4ESP师资力量的培养

目前高校的英语教师虽然英语专业知识技能过硬,但在其他专业特别是艺术专业知识的储备上比较薄弱。因此,针对艺术专业学生展开ESP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拓宽教师专业知识面。英语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英语专业素养,更要了解艺术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和相关专业知识。教师需要利用网络资源或通过其他途径的学习获取最新的专业知识,并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其次,大学英语教师在ESP教学中更多地以教材为依据进行课堂教学,但是在教学中可能因为艺术专业知识有限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专业内容。在教学中,英语教师和艺术专业教师往往各有专攻,如果能让两个专业的教师进行合作教学或合作学习,都能更好地促进英语专业学生的ESP学习。

5.结语

当今社会,我们需要具备英语实践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艺术专业也需如此。针对艺术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更应该看清这种形式,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采用和艺术生专业相关的ESP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更应该积极面对挑战,不断提升自己,找到更适合艺术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谷志忠.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研究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3]赵庆红,雷蕾,张梅.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外语界,2009(4).

第9篇:数学建模实际应用范文

>>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建筑学专业中的效果保障研究 BIM技术在建筑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建筑学专业英语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必要性 “超整理术”在建筑学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案例分析法在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在建筑学专业结构选型课中运用模型教学的思考 现代技术在建筑学教育改革中的应用 小议图底关系理论在建筑学教学中的应用 房屋建筑学多媒体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建筑学专业教学中艺术素养的培养 PBL教学模式在“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景观建筑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浅析 景观建筑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的应用 流体力学在建筑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地质学专业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的应用 德国实践教学模式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的应用与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或“.html”保存文件;而具有交互式的功能页面,可以应用Vbscript、javascript、DHTML进行动态网页的制作,用JSP、ASP、PHP动态编程技术,数据库可以使用SQL、Microsoft Access完成,形成动态网页文件,完成动态连接。

(二)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教学模式

网络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在网络环境下,建立起较为通畅的教学氛围。 “利用基于各种数字特性的功能特性和资源,结合利用能适应开放、灵活的分布性学习环境的其他形式学习材料,面向处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任何人,实现精心设计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交互性、促进性的学习”方式。

(三)应用定位

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主要应用于建筑学专业中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建筑摄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等强调“体验性”的专业课堂情景教学。课程针对性和相对封闭性是该系统与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专业教室辅导的最大区别。为课堂教学提供情景体验以及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体验性评价是该系统的主要职能。

二、网络多媒体技术在专业项目学习中的实践

(一)项目学习

项目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完成与真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进行学习,是一种充分选择和利用最优化的学习资源,在实践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知识,形成专门的技能并获得发展的实践活动。

(二)教学分析

1.课程分析

“居住建筑设计”为建筑学专业教学主干课程之一,通过对居住建筑设计原理的讲述,使学生了解住宅设计的基本知识、设计特点和设计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构思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参加创建虚拟的建筑情景体验项目学习的学生主要是来自宁波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的大二学生,这些学生具备一定建筑设计基础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对于虚拟空间情景体验学习充满兴趣。

2.应用软件

我们主要应用中国·数字大学城基于云计算技术设计的开放式、社交化网络教学平台,为教师准备了最先进的网络辅助教学工具,并无缝的与SNS、微博、百科等Web 2.0应用进行了融合,让教师可以轻松愉悦的享受到网络带来的全新教学乐趣。居住建筑设计网络多媒体课件能够方便地与多款媒体设计软件相互支持,营造出真实的空间和建筑场景,引导学生进入教学内容中的空间情景体验环境。在3D MAX建模中,直接将图形文件导入到场景中,应用准确的建模方法,制作体量模型。

3.教学目的

为课堂教学营造真实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为完成逼真的各类项目任务,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资料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实施

1.实施步骤

(1)背景教学。确定项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居住建筑各种类型与设计方法、设计流程以及中西人文与历史环境知识是教学重点,教师提供相关学习背景资料和网络学习资源供学生开展课外学习。

(2)活动探研。在学习过程中,根据任务书要求学生们组成各自的兴趣小组,初步了解了教学任务之后,进一步收集有关学习的信息和资源,进入各级图书馆资源网站,或者检索项目学习内容,进行分类研究。

(3)情景体验。学生在课堂上进入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在观赏动画演示的同时亲身体验任务书中描述的场地环境,通过点击相关案例作品及三维场景内容了解大师作品,以专业建筑师角色接受的项目任务。同时教师根据项目特点在系统中设置考核指标,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效果进行评价。

(4)案例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系统评价结果,并截取具有代表性的情景体验的作品在课堂上进行讲评和案例剖析,通过分析典型错误发现教学中的认知难点。

(5)教学反思。教师利用保存的模型和设计草图电子文件对学生的失误进行统计分析,改进授课方法和侧重点并将每个学生的情景体验中的作品上传至校园网络平台供学生下载,学生通过反复观看查找知识欠缺。

(6)归纳总结。学生将反思结果汇总,撰写课程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应包含对大师作品分析、典型设计方法的认识以及重要设计语言的把握,通过撰写课程总结报告深化对课程的认识。

2.实施个案

居住建筑设计运用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项目教学是一个渐进过程。下面我们以居住建筑设计中第一单元“别墅设计”为例进行说明。

(1)背景教学。“别墅设计”是居住建筑设计中的一课,掌握基本建筑与场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居住建筑功能分析及基本的人体尺度知识。背景教学环节教师主要在课堂牢固树立建筑为人服务的意识,对人的尺度、人的行为、人的感受高度重视。结合其他课程,初步综合学习并运用建筑的结构、构造等知识。

(2)活动探研。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使他们协作、商讨,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能够更好地建构所学的知识。让学生通过超级链接进入专门制作的学习资源库,学习资源库里有老师准备好的大量分类学习资源,如电子教案、参考资料、多媒体资料、学习内容搜索工具软件、优秀论文,包括超级链接到Internet上的相关资料等供学生使用。

(3)情景体验

步骤一:评价设置

首先对各个因素分配具体的分值。对分值进行具体的量化要求,如选择五分制、十分制或者百分制等;分别对不同住宅设计方案的的因素给出具体的分值,老师可以对每组方案设计的优劣给我客观、具体的分值。

步骤二:情景学习

学生在课堂上进入居住建筑设计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了解项目任务书,通过网络与教师进行沟通,教师对每个问题在交流平台上进行公开的分析和解答。然后,学生在理解了任务之后,利用三维设计软件创建虚拟的模型空间,以使用者的视角观察空间,以亲身体验完成整个设计过程。通过网络对话与指导教师对建筑方案进行商榷,对于每个方案给出指导意见和提供个性化的分析方案。

(4)案例分析。

教师选取因整个内部结构不严密紧凑、空间穿插无序、围护体各界面要素的虚实构成关系不明确和室内陈设不符合建筑风格的整体性要求,细部装饰没有结合整体(天、地、墙面)考虑的原则的案例设计进行剖析。通过剖析案例重新归纳空间设计法则和通过经典案例分析的方法介绍如何合理借鉴某种设计风格的方法,并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中的对话工具选取学生与交互对话进行详细讲解。

(5)教学反思。教师将每个学生的电子文件在校园学习平台,学生通过观看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巩固所学知识。有的学生还将整个的设计过程运用Flash软件制作成视频在校园网站上。教师通过观看学生情景体验视频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知识接受情况,重新定位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改进教学方法。

(6)归纳总结。学生根据模拟完成设计任务心得和对课程的掌握与理解,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不同角度撰写诸如别墅建筑设计调研报告、别墅建筑设计心得等总结性文章并到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学习平台和其他公共网站。

3.学习成果

为了了解与掌握改革后的多媒体教学效果,对建筑学专业的2010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学生对改革后的多媒体教学满意度较高。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04).

[2]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与实践例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高文.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J].教育发展研究,2001(08).

[5]巴克教育研究所.项目学习教师指南[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韩建华(1978-),男,吉林舒兰人,宁波工程学院建筑学教研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与教育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