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煤矿井下电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煤矿井下电工安全操作规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煤矿井下电工安全操作规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煤矿井下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第1篇:煤矿井下电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煤炭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和职业性危害,由于煤炭生产特殊性,决定了煤炭企业安全工作的特殊性。煤炭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多、危害大、战线长、时时有、处处在。这些特点决定了安全管理工作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引起这些生产不安全因素爆发的原因很多,只要在关键部位稍微不慎,便有可能酿成极大灾害。

那如何加强、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管理能力,做到安全监管、监督有力呢,本人认为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安全规划管理: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应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安全规划。比如,建立安全目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并在实践中及时更改、调整。企业的安全目标应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同时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在有企业高层领导参与下制定。确定安全目标之后,还应组织制定本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定的安全目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都必须贴近企业生产实际,符合企业特点、易于操作、有针对性。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应认真执行,并定期进行修订、调整和更新。这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是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搞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保证。

2、安全的内行管理:安全管理人员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角色,因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安全管理人员工作的水平。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涉及企业生产和管理过程的方方面面,安全管理人员在企业安全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不仅需要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安全技术问题,同时需要联系和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调动基层单位甚至员工的积极性,使安全工作做到全员参与,全员管理,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应如何采取措施预防瓦斯爆炸呢?作为内行的安全员、生产技术人员、调度人员,应知道以下知识并做好整改:瓦斯聚集是瓦斯爆炸的必要条件之一,通风是防止瓦斯聚集的最主要措施。保证井下各工作场所、井巷及硐室均有足够、有效、稳定、连续的新鲜风流,能将井下涌出的瓦斯及时冲淡排走,避免瓦斯聚集,使井下各工作场所的瓦斯浓度符合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矿井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瓦斯检查,防止并及时处理局部瓦斯积存,如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积存、顶板附近及顶板冒落空洞内的瓦斯积存等。

所以,预防瓦斯聚集爆炸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⑴组织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是做好预防瓦斯聚集爆炸工作的关键。加强定点定时巡回检测,并检查在作业场所和主要风道口设置瓦斯监测牌板上瓦斯检测数据填写的真实性。专职瓦斯检查员必须坚持“一班两检”制,对瓦斯增高区,坚持“一班三检”制;掘进工作面坚持“一炮三检”制度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⑵技术措施:预防瓦斯爆炸的通风技术措施:为矿井选择两台足够能力的通风机,采用双回路供电,保证矿井通风连续可靠;矿井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硐室均采用独立通风,并配有足够冲淡瓦斯的风量;井下通风设施的质量应符合通风质量标准化标准的规定;每处风门采用两道,并闭锁,以保证行人、行车时不发生风流短路;矿井要配置一定数的通风参数测量仪器仪表,坚持测风制度,及时调节风量,保证井下风量的按需供给;及时维护矿井主要进回风巷道,使其断面积维持在设计的断面积;加强通风管理,保证所有作业场所有足够风量和适宜风速,以冲淡和排除井下涌出的瓦斯;对采空区、废弃巷道、盲巷及时密闭,并挂牌警示。

⑶加强设备管理: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选用井下电气设备,严禁不防爆设备进入井下;掘进通风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作业。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装设三专两闭锁装置,保证局扇可靠运转;采、掘工作面和瓦斯易增高处,设置瓦斯报警仪;利用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对井下瓦斯浓度进行预测预报。及时处理局部积聚的瓦斯,对井下易积聚瓦斯的地点,如采煤工作面通风隅角处、巷道冒空区、风速小的巷道顶板处等,在生产过程中重点检查,及时处理。杜绝井下明火及火源,引起瓦斯爆炸的火源有明火、冲击摩擦火、放炮火、电火四类火源。在生产中要特别注意防范。

3、安全体系管理:

积极开展安全精细化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精细化管理组织体系,制定安全精细化管理责任制和岗位标准,明确安全管理各项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细化、量化、分清职责、落实到人,并贯彻到各项作业、操作工作中去,对煤炭生产过程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依次采取排除、替换、降低、隔离、作业程序控制、人身保护和加强劳动纪律等措施。有效监控、预防事故的发生,最终实现从煤炭企业领导、安全管理人员至最基本作业、操作人员的安全工作精细化,实现煤炭企业安全精细化管理目标。

4、形象管理:

作为安全管理人员,企业员工无论何时代表的都是企业,所以应时刻谨记以维护企业的整体形象来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核心。

⑴坚持原则

纠正违章要坚持讲清道理,要让职工明白,他们的行为违反了哪些规章制度,有什么危害,可能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只有如此,才能让违章者心服口服,又能帮助违章者学习规程,有利于促使违章者逐渐养成遵章守制的好习惯。

对违章处罚,要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处罚单位或个人,必须要有确切根据,处罚的力度必须公正、公平,必须将处罚的决定公之于众。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教育当事者本人,有利于接受职工的监督,也有利于使更多的职工从中接受教训。

⑵自律公正

作为一名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员,自身一定要自律,要求一线员工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要求一线员工不能做的自己首先一定不能做。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搞特殊化,不,作风正派。处理事情,一定要坚持原则,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

第2篇:煤矿井下电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

一、事故原因

由于一些特种作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安全意识淡薄,使得违章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再加上一些特种作业人员操作技能不娴熟、安全生产知识缺乏,也易造成安全生产事故。频繁调换特种作业人员的岗位,给安全埋下隐患。特种岗位人员大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专业人员,对他们的岗位不宜随意变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企业领导却不去考虑学识水平,不讲究用人策略,随意调换特种作业人员的工作岗位,再加之一些技术人员不钻研业务,使得违章操作的现象频频发生,给生产带来了安全隐患。

生产设施老化、简陋缺乏,技术性能下降,再加上一些旧的生产设施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从而造成安全生产事故。

二、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

(一)认真落实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责任。煤矿企业要高度重视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设立专门机构,明确分管负责人,配备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要建立健全矿井机电运输装备、材料等物资的采购供应管理、入井检验、安装交接验收、巡回检查、定期检测检验、维护保养、检修以及报废淘汰等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要健全完善机电运输装备管理台账和技术资料档案,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加强设备维修检查和运行状况的动态管理。要严格岗位责任考核,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三违”处罚与教育规定,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二)切实提升煤矿供电安全保障水平。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装设灵敏可靠的过流、漏电、接地保护装置,而且每年必须对供电系统继电保护进行一次核算、调校和整定,并进行一次预防性试验,每天必须对低压检漏装置进行一次跳闸试验;直接向井下供电的高压馈电线上,严禁装设自动重合闸;供电设施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装设可靠的防雷电装置。所有开关的闭锁装置必须能可靠地防止擅自送电。煤电钻、井下照明和信号装置必须采用综合保护。煤矿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停送电工作票制度。操作电气设备必须配备绝缘设施。井下不得带电检修和带电搬迁电气设备、电缆、电线;检修或搬迁前,必须切断电源,检查瓦斯,切断电源的开关把手必须闭锁,并悬挂警示牌;对带有储能元件的电气设备,切断电源后应经充分放电,达到规定的延迟时间后,方可开盖检修。

(三)加强电气设备安全性能管理。煤矿机电、提升、运输系统使用的矿用产品,凡是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必须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机电设备、电缆。煤矿用于提升人员的绞车、钢丝绳、提升容器、斜井人车、防爆电气等设备没有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要立即停止使用或按要求更换。煤矿新购进、检修或者大修的电气设备入井前,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并由具备资格的人员签发合格证后方准入井。

(四)完善提升运输设施。煤矿企业要完善提升运输系统的各类安全保护装置,传动设备必须有护罩、护栏。矿井主要提升装置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装设保险装置和后备保护装置,运行时严禁甩掉保险装置。各种保险装置必须动作灵敏、性能可靠。提升机的电控系统、液压及机械制动系统必须可靠,各种闭锁关系正确,制动能力满足安全控制要求。斜井提升连接装置要可靠,必须装设保险绳。斜井井巷中防跑车与跑车防护装置等安全设施必须齐全、完善,提升时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规定。带式输送机必须使用阻燃输送带,各类保护装置必须齐全、可靠;采用钢丝绳牵引带式输送机或者钢丝绳芯带式输送机运送人员时,严禁同时运送物料。电机车架空线的悬挂高度必须符合规定要求。机车、无轨胶轮车警铃或警笛必须齐全完好,前有照明,后有红灯,并有防止碰头、追尾事故的技术措施。同一水平使用3台以上电机车时,应使用带有电气闭锁的信号装置;行驶机车台数大于5台时,必须使用“信、集、闭”系统。严禁提升运输设备超负荷或带病运转,严禁超期服役,严禁非防爆机动车入井。

(五)加强煤矿机电运输设备检验检修工作。煤矿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主提升、主通风、主排水、压风设备,供电系统保护、防雷接地装置,电缆和钢丝绳等进行定期检验;要按规定对安全仪器仪表进行周期鉴定和标校,严禁使用未按规定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专门升降人员及混合提升的系统每年应进行一次性能测定,其它提升系统至少每3年进行一次性能测定;对斜巷人车和立井升降人员使用的罐笼防坠器每年进行一次脱钩试验,每半年进行一次不脱钩试验;提升装置使用的钢丝绳及连接装置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对磨损、锈蚀断丝超限的钢丝绳和不合格的连接装置必须及时更换,不得违章使用。新安装的主要通风机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一次通风机性能测定和试运转工作。在用主要通风机、主排水设备至少每月检查一次,按规定进行性能测定。水泵、水管、闸阀、排水用的配电设备和输电线路,每年雨季前必须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并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验。检测检验工作必须由具备资质的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承担,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规范检测检验机构的中介行为,保证检测检验质量。

(六)加强煤矿职工安全教育和培训。煤矿企业要加强机电运输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培训档案,电钳工、防爆检查工、绞车司机、输送机司机、信号工、把钩工、电机车司机、采掘机组司机等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安全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持证上岗作业。要宣传相关规定和安全常识,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规范操作行为。要教育职工,严禁超载提升运输,严禁超员乘坐人车或罐笼,严禁刮板运输机和非设计允许的胶带输送机乘运人员,严禁扒车、跳车和坐矿车。

(七)深入开展机电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煤矿企业要把机电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作为煤矿安全生产基础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确保设备完好、质量达标。要加大投入,加快机电运输设备的更新换代,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努力提高安全装备水平。应建立煤矿安全生产综合监控系统,实现对矿井供电、提升、运输、排水、压风、通风、采掘、瓦斯抽放等系统机电设备的远程监测监控,提高设备控制自动化、机电运输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

小结

煤矿机电运输工作在煤矿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保障煤矿机电运输工作的安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针对煤矿机电运输工作中安全事故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给出了加强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的管理措施,认为必须从人员素质,运输设备,管理制度三方面进行提升,才能保障煤矿机电运输工作安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贺超,杨明智,孟现飞.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模块结构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04期

[2]石建文,桂祥友.煤矿安全管理方法及问题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8年01期

[3]郭英俊.论信息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硅谷,2011年14期

[4]张莉.济宁三号煤矿选煤厂安全管理的有关实践[J].煤矿现代化,2011年06期

第3篇:煤矿井下电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关键词:煤矿机电管理 办法 思路

1、加强机电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按质量标准化要求开展机电工作

机电质量标准化是确保矿井机电安全生产的基础,地方煤矿应一步一步的完善机电标准化工作,把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作为煤矿安全生产基础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成立标准化领导小组,制定标准化建设奋斗目标和具体措施、完成时间,确保设备完好、质量达标。要加大投入,加快机电运输设备的更新换代,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努力提高安全装备水平。建立煤矿安全生产综合监控系统,实现对矿井供电、提升、运输、排水、压风、通风、采掘、瓦斯抽放等系统机电设备的远程监测监控,提高设备控制自动化、机电运输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实行“三抓”,即面上抓质量升级,线上抓达标头面、机道、机房硐室,点上抓薄弱环节。建立机电标准化奖罚制度,开展机电标准化竞赛活动,树立标准化样板机电区队、机房硐室、机道,全面开展机电标准化工作。

2、扎实地做好设备综合管理工作

矿井机电管理的重要对象是机电设备,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掌握设备动态,建立、保管设备档案,办理设备调拨转移手续,掌握设备技术性能状态,编制审查设备购置、更新、改造、修理、配件计划,掌握大修资金的使用。管理中应该把设备的一生作一个系统,实行设备运行全过程的管理,追求设备使用周期费用最优化。各煤矿企业应建立系统规范的精细化管理流程,推行微机设备综合管理体系,规范设备选购、维修等管理标准和程序,健全规范的设备选型、淘汰制度,完善设备综合管理制度,配齐设备管理人员,实行流程化管理,扎实地做好设备综合管理工作。同时还应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把工程技术人员、职工组织到管理活动中来。并且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习先进矿井机电管理的经验,弥补本单位机电管理的不足,找出差距,制定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提高机电管理水平。

3、积极推进机电规范化管理

随着煤矿生产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机电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的要求也不断在提高。设备的运行状况,直接影响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传统粗放式管理模式已显现出它的诸多弊端,从而为煤矿机电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化煤矿机电管理,就是要将管理的对象分解、量化为具体的数字、程序,在管理目标、标准、任务、流程等方面进行细分,实施精确计划、精确决策、精确控制、精确考核,实施煤矿机电管理精细化是一种高效、节约的管理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耗费的资源,从而降低管理成本。

煤矿机电管理规范化,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广大管理者和职工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成本意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充分发挥广大机电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变被动管理为主动参与。煤矿企业可以依据为《煤矿安全规程》、《煤矿机电、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及考核评级办法》、《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及《煤矿机电设备检修标准》,结合煤矿机电管理实际状况,编写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机电管理规范和实施细则,通过规范和细则严格运作,实现机电管理程序化、机电操作规范化、设备检查标准化、奖励处罚市场化,降低安全隐患,从而确保机电设备安全正常运转,提高机电管理效率。

4、认真落实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机电业务活动的准则,也是做好机电工作的纪律保证。目前较突出的问题就是规章制度执行不利。特别是操作、维修、综合平衡、质量验收、现场管理等制度的执行方面最突出。因矿井机电管理的主要工作对象是设备,所以落实规章制度也必须以管理好、使用好、维修好设备为主要的工作内容。目前急需落实的重点规章制度是:机电管理人员责任制度;设备使用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检查、维修、质量验收制度;机电事故管理、设备现场管理、技术管理、综合平衡、班组经济核算等制度;重要管理手段是:提高机电安全检查人员的整体素质,煤矿机电安全检查人员,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集中优势的机电检查力量,对煤矿进行地毯式的逐台设备、逐线、逐面地全面检查,不折不扣地按《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规定,不留情面,该停的坚决依法停下来,决不手软。要用铁脸面、铁心肠、铁手腕去严格执法,公正执法,以身作则,摆正检查与被检查、检查与服务的关系。

5、实行机电技术人员责任制,强化机电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的主体就是技术人员。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强化技术管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实行机电技术人员责任制。这样有利于技术人员在生产时解决一些技术性问题。制定严格的审批技术文件,分级负责,层层把关的这项制度是提高机电技术管理工作质量的必要条件。重视积累技术资料和科技情报的检索工作,做好图纸资料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设备的运转、检查、保养、检修、事故等记录都要做好资料分析整理,妥善保管,存档备查。设备技术性能测定报告,机电工作的检查、评比、总结、工作计划、报告、报表、定额指标也必须存档备用。

6、突出机电管理重点

矿井机电系统比较复杂,必须抓住工作重点。当前机电管理应突出3个方面的重点:(1)安全可靠性,对暂时达不到《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及标准的设备的危及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设备及电气设备必须及时进行更新改造,要分期分批予以整改,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2)为井下供电和提升运输2个系统,井下供电是采掘一线设备的动力系统,环境复杂,结构各异,重点抓好流动设备的现场管理,完善安全保护装置,杜绝电气设备失爆。提升运输是矿井的咽喉,工作面广、量大,要进一步完善提升运输系统的各种保护装置,坚持每天2h的强制保养,带式输送机必须使用输送机综合保护。(3)环节的重点为操作、维护、修理3个环节,必须遵章操作,定时检查保养,修理老化磨损的设备。严抓这3方面,矿井的生产次序也就基本保持正常。

7、努力提高职工业务技术素质

竭尽发挥先进设备的优势需要技术人员掌握先进的技术知识。所以业务技术的培训工作是机电管理的一项措施。培训的人员,既要掌握基础知识,又要学习当前管理、使用和修理设备时所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搞好职工技能培训工作,可以采取自培、委培、自考和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加快技能人才培养,实施“职工技能等级达标培训工程”,普及中级工等级培训,凡在岗的综采支架工、矿井维修电工、地面电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通过集中学习、定向培养等形式,强化专业工种、要害工种的安全技术培训;培训方式、方法也不要拘于一种形式,但不论采取哪种方式方法都必须做到学用一致,教材的深度要与培训对象的文化业务素质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同时要完善激励机制,如评定技术职称(包括工人评定技师),结合企业经济能力,提高技术大拿的经济待遇,充分发挥首席技术人才和高级技工人员的“传、帮、带”作用,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能驾驭新技术的机电专业人才队伍,促进机电工作尽快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逐步提高地方煤矿机电管理水平。

8、明确指导思想,实行目标管理,认真考评机电工作质量

矿井机电工作的指导思想总的来说是提高设备的维修质量,从而减少机电中的事故,保证正常的矿井生产秩序,不断提高机电管理的水平,使矿井获得最佳经济效益。每个矿井都要依据工作进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指导思想。矿井机电管理的总目标是使设备安全经济合理运转,追求设备使用周期和费用最优化,使设备综合的效率达到最高。每个矿井都要根据设备维修质量和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素质、技术条件、领导重视机电工作的程度,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逐渐达到最理想的工作状态。

第4篇:煤矿井下电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关键词:高压供电 继电保护 安全管理

目前,开滦集团矿井供电的引入电源电压大多为35kV或110kV,由地变变电站降压为6kV。6kV供电系统作为矿山的主要高压供电系统,从地面生活用电,到井下采面,其网络几乎遍布矿山的每一个角落。供电线路既有高压电缆,又有架空线路。要对一个如此庞大的系统进行安全管理,实现安全供电,我认为以下的几点必不可少。

1 加强电气设备、电力电缆检查试验

供电系统是由电气设备和供电线路组成的一个整体,所有设备的正常运转才能保障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所以,一定要在源头上挡住不合格电气设备及电力电缆进入电力系统,给系统造成不安全隐患。首先要加强电气试验工作,坚持每年进行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坚持对新安装设备按试验标准逐一进行试验。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供电系统并不是一个万年牢靠的系统,它时刻都有可能发生你意想不到的故障,在历年的电气试验工作中,我们总能发现或多或少的问题,比如开关操作机构卡阻,动作保护不灵敏,电缆接头过热,因潮湿而造成的系统绝缘降低等引起的系统接地等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最终都有可能酿成大的事故。其次是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维护检修,始终使设备处于最好的工作状态。对井下系统的高压线路要保证每月检修一遍,对地面系统的设备要保证每半年检修一次,对供电线路要每周巡视一次。对系统中的薄弱部位要有计划的加密检修频率。另外,通过实施包机责任制度,将每一个电气设备包机维护到人,使大家责任明确。这样最大程度的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使检修质量大大提高。

2 继电保护齐全有效

《煤矿安全规程》中严格规定,煤矿供电系统必须具有短路保护,漏电保护,保护接地,这三大保护的齐全有效是供电系统安全运行的基本要求。过流保护是所有电压等级的供电系统中都必须有的一种保护,它的作用就是能在供电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能快速准确的切除故障点,将故障影响范围降到最小。准确而又快速的过流保护,首先要有正确合理的保护整定值,所以当供电系统的供电方式发生改变时,要对继电保护整定值进行重新的计算。其次就是合理选择保护类型,一般目前矿山使用的电子式保护都采用了三段式电流保护方式,分别为速断、定时限速断和过载。通过三段式保护,最大程度的消除了继电保护的盲区。漏电保护是主要针对的是煤矿井下复杂的环境。矿山井下环境恶劣,瓦斯、煤尘等有害物资众多、潮湿引起的线路绝缘降低,漏电故障的主要危害一是引起人身触电,二是可能会引起井下瓦斯、煤尘爆炸,三是长时间漏电可能使电气设备过热着火,引起火灾、烧坏设备,四是引起电雷管先期爆炸等。所以,煤矿所有井下开关必须要有漏电保护,并有漏电闭锁装置。每班开班要对开关的漏电保护装置进行检漏试跳,试跳不动作则认为是漏电保护失灵,该开关就不能再送电使用,直至开关修复。如果真发生漏电故障时,应及时切断电源,查找故障点,故障点未查找到之前不等强行送电。所谓接地保护,就是将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电气设备外壳与埋在地下的按地极金属性连接起来。它的作用就是当人体触及带电设备外壳时,通过按地极的分流作用,使通过人身的触电电流大大减少,确保人身安全。另外由于装设了接地保护装置,带电设备碰壳处的漏电电流经接地装置入地,即使设备外壳与大地接触不良而产生电火花,但由于接地极的分流作用,可以使电火花能量大大减少,从而避免了引起瓦斯、煤尘爆炸的可能性。所有接地保护应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按地网,接地网由主接地极、局部接地极、接地母线、辅助接地母线、连接导线、接地导线等组成。其中主按地极一般放在主排水泵房的水仓内,而其他配电室电气设备和线路等都要制作局部按地极。接地网的作用一是降低了总按地网的接地电阻;二是某一接地极失效,仍能起到按地保护的作用;三是防止了不同设备不同时碰壳带来的危险。《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所有接地极接地电阻不得大于2Ω,并对其制作工艺及材料进行了严格规定。由于井下施工条件恶劣,使局部地点的接地极制作十分困难,个别矿山可能会选择降低接地极制作标准。其实,无论如何困难,接地系统按规程建立都是必不可少的。它是矿山供电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环。2Ω的接地电阻限,也是矿山员工的生命线。

3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

一直以来,煤矿始终以劳动密集性的企业形象展示在国人面前,煤矿工人人数多、劳动强度大、文化素质较低这都是不争的事实。这些人面对许多矿山中隐藏的危险都没有辨别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安全教育。我们的矿山供电系统尤其如此。首先,要根据《安全操作规程》,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教他们什么是危险源,要如何预防和处理。让他们首先做到“想安全”。其次就是要针对日常工作中养成的一些坏习惯,一些偷奸取巧的方法进行纠正,这个纠正的过程是长期的,是反复的。例如我们高压操作中必须要坚持的“两票三制”制度,许多人在刚参加工作时十分重视,严格按要求进行。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之后,有些人开始变得懈怠,开始进行无票操作,最终由于工作疏忽酿成大的事故。许多的供电系统故障都是由违章操作引起的,所以在供电系统中,人的因素十分重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

第5篇:煤矿井下电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关键词:煤矿;安全供电;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

随着煤矿企业快速发展,对煤矿企业提出了较高要求,不仅要求生产出大量煤矿资源,还要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性,因此必须发挥煤矿安全供电与机电设备的作用。结合煤矿企业日常工作情况,要认真做好煤矿机电设备及安全供电管理工作,保证煤矿企业各项工作安全开展。

1概述

采煤行业为高危行业,作业环境较恶劣,而且生产工序复杂,对煤矿安全供电、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了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必须加强机械设备管理。随着机械设备使用时间延长,机械设备必定会发生损耗,影响煤矿企业的工作效率。为了保证机械设备安全运行,必须结合实际应用情况,定期分析煤矿机械设备技术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加强机电设备维护检查,减少设备故障。现阶段,中国煤矿企业主要采用预防为主、定期维护的原则加强设备管理,提高了设备维护管理质量,进而减少维护费用[1-2]。

2当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理念较落后

目前很多煤矿只重视产量提升,没有将井下机电设备列入到煤矿生产管理中,不能结合设备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法,影响机电设备的应用。很多企业仅将机电设备作为辅佐煤矿生产工作的工具,没有落实相关制度,而且相关措施也没有落实到位。同时,很多煤矿企业侧重于经济利益,忽略了煤矿管理。以上问题的出现对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管理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有的企业目前未制定合理的维护和管理策略,只有当设备出现故障后才维护,对煤矿企业的正常生产造成巨大影响,严重时还会产生人员伤亡问题,造成安全事故。

2.2设备自身存在隐患

经过对煤矿企业实际运行情况的分析可知,很多煤矿企业为了节省生产成本,不及时对机电设备进行升级,存在严重的设备带病作业问题,而且很多设备都已经使用了较长时间,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设备开关、馈电开关及保护功能不齐全等问题,导致煤矿企业安全性与国家制定的标准还存在较大距离,不符合煤矿安全生产相关要求。例如,在实际作业中出现漏电过载情况后,不能及时发挥过流保护与馈电保护作用,就会产生自动跳闸,进而威胁作业人员的安全,严重时将出现人员伤亡问题。提升系统是煤矿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系统,但是由于作业时缺少缓冲装置,导致制动与电控保护不完善,出现了较多安全隐患。此外,井筒装备未进行防腐处理或出现锈蚀问题,也是影响矿井生产的因素[3]。

2.3煤矿管理与操作人员自身素质不高

操作与管理人员素质下已经成为煤矿企业设备管理中的主要问题。从煤矿实际事故发生原因和特点来看,绝大多数事故的产生均与煤矿操作和管理人员素质有很大联系。通常初中以下学历文化水平的管理或操作人员在实际作业中掌握的专业知识较浅薄,不能结合企业要求进行设备选型和保养,忽视设备管理工作,难以满足安全操作规程要求。从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情况进行分析,这些人员经常存在岗位变动及操作技术不合格等问题,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此种问题的出现也是由煤矿自身作业特点决定的,煤矿工作环境较差,不安全隐患较多,所以人们通常将煤矿认为是又脏又累的工作,导致技术人员不愿意从事煤矿井下工作。

2.4对安全管理的投资较少

煤矿安全供电、机电设备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且工作内容较复杂,需要进行设备更换、维护等各项操作。但是受经济问题影响,导致很多煤矿企业都不愿意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管理中,尤其是新建设的煤矿企业,依然在生产中应用超过规定使用年限的设备工作,导致设备性能难以达到《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在此种问题的影响下,机电设备根本无法满足现代作业要求,设备较老化,产生了较多操作问题,而且有可能产生机电事故,尤其进行煤矿深度开采时,给煤矿安全造成了巨大影响。

3提高煤矿管理与维护水平的措施

3.1认真做好日常检修管理

进行日常检修管理工作时,首先要对煤矿企业固定操作使用的设备进行分析,结合相关检测要求认真开展安全性能检修,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结合供电保护技术操作要求完善检查和整定。为了提高日常工作检修工作效率,可以将责任分配到人,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经过分析发现,煤矿机电设备日常检修主要是对排水设备、通风设备、防雷接地装置及提升设备等进行检修。如重点检测通风设备,落实试运工作,认真开展好记录操作,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此外,还要开展矿井排水配电线路及设备检修,认真记录排水测试数据,给今后维护与管理工作提供关键信息[4]。

3.2实现管理制度化发展

制度是约束人员的刚性方式,还可以推动煤矿机电设备向现代化管理发展,更好地发挥设备管理人员的作用,体现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因此必须结合煤矿实际情况,认真完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及时解决传统机电设备管理中的问题,减少管理漏洞和问题。如进行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管理时,必须结合电气设备防爆标准,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要求作业人员认真履行,促进管理制度规范化、程序化发展。同时还要实施设备巡回检查制度,要求机电工与操作人员按照岗位制度要求工作,提高设备运行质量。如果在检查中发现设备存在不可修复的问题,必须及时淘汰,积极将新型的设备引入到实际作业中。

3.3提高技术队伍素质

技术人员是机电设备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所以必须引入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设备维护质量,发挥设备的作用。为维持队伍的稳定性,必须定期对表现出色的人员实施奖励,提高待遇水平。同时还要定期对人员开展专业培训,让技术人员可及时判断设备故障,并及时处理,减少煤矿企业的经济损失[5]。

3.4加大安全管理投入

资金投入是保证各项工作的基础,进行实际操作时,根据行业标准及时淘汰不能使用或较传统的设备,定期进行设备更新,保证煤矿企业设备均符合现代化生产需求。同时还要适当进行技术更新,提高设备实用性,创设安全的生产环境,减少设备或人员伤亡。

4结语

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是煤矿企业的核心工作,为了提高煤矿企业的发展水平,必须结合实际作业状况,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力度,提高机电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解决机电设备出现的各种故障,维持煤矿企业的安全稳定发展。

作者:郭旭亮 单位:山西潞安集团潞宁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侯彩霞.试论煤矿安全供电、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措施[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6(10):112-113.

[2]吕添甜.浅谈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6):32.

[3]于全.浅谈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及维护措施[J].能源与节能,2016(5):64-65.

第6篇:煤矿井下电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关键词: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工作;措施

中图分类号:X936

众所周知,煤矿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煤矿人时时刻刻都可能在工作环境中遇到危险。这些危险中五大自然灾害是最严重的,为了防止这些灾害的发生,最重要的是能够做好矿井的“一通三防”管理工作。“一通”是指通风,“三防”是指防止煤尘、瓦斯和火。在国家关于煤矿安全的政策和基本措施的前提下,“一通三防”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摸清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根据矿井的风流特点,向进下工作区域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风流,以此来治理煤尘、瓦斯和火等灾害,创造一个好的井下工作环境,从而使煤矿安全生产。

1、“一通三防”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矿井通风系统不可靠、不完善,超能力生产

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一些非国有的煤矿,往往在矿井采掘工作面风量供给不足、矿井总风量不足的情况下,实行微风或无风作业。还有一些矿井的工作面在没有形成完整的通风线路时就进行采矿。为了节约成本,有的矿井对采掘工作面实行大串连通风,但是落实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不到位,存在许多的安全隐患。

1.2 瓦斯检查制度执行不严

有的矿井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检查很严格,但是对机电设备存放硐室、井下密闭等用风地点基本不进行检查,而且不能及时封闭那些已经废弃的巷道。工作人员不明确井下瓦斯日报程序,较混乱,日报表上经常出现没有技术员签字的现象,还有一些采掘工作面瓦斯记录牌上数据不准确的现象。

1.3 矿井局部通风管理混乱

安全生产所需要的通风安全设施不能得到满足。煤矿风门、密封、风桥等一些基础通风设施的质量差,满足不了通风要求。局部通风管理在一些小矿井中还是比较混乱,安设在主要进、回风联络巷中的风门往往存在“漏风大、不连锁、无反向风力、质量差”等问题。在井下风门处由于种种因素,往往两道风门一起打开,这就使得工作面风流短路,造成采掘工作面无风作业。

1.4 煤矿的防尘工作进展困难

由于煤矿职工的身体健康情况受到国家的关注,煤尘的防治工作也被煤矿企业加强了,主要是通过对防尘设施的监察力度和对矿井职工的行政管理,采取了一些防尘措施,煤矿企业强制性要求采掘工人工作时带防尘口罩,安设了一些防尘管道,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有些煤矿企业的防尘管道只是个虚设,有管没水。特别是有煤尘爆炸危险性煤层的开采,综合防尘措施未建立,在井下巷道中基本没有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的设施。

1.5 煤矿瓦斯监控系统不完善

有些煤矿企业矿井瓦斯监控系统不完善,经常出现不能正常运转,采掘工作面瓦斯传感器安设位置不当,且数量不足,传感器读数不准确,偏差很大等异常现象。

2、“一同三防”管理采取的措施

2.1提高对“一通三防”工作的认识

要充分认识“一通三防”的紧迫性、重要性,还要全面深刻的理解“一通三防”,不能只去认识表面上的“一通三防”。要从系统工程的角度看待“一通三防”,要全盘考虑,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对“一通三防”的感性认识要上升到理性认识,再转化为实践的认识。安全和生产的内在关系要被真正的认识到,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煤矿的企业领导对“一通三防”的认识最为重要,在生产工作中他们要能够将“一通三防”付诸实践。一线职工对“一通三防”的认识也要提高,因为井下恶劣的环境,“一通三防”工作密切的联系着每一个工人。如果井下发生“一通三防”事故,一线工人首先受到威胁。因此,“一通三防”工作非常重要且与每个基层人员都有关系,需要全员参与。

2.2 加强“一通三防”的投入

对安全的最好保证就是加大对“一通三防”的投入,做到超前防范,这样“一通三防”的隐形效益、社会效益和长远效益才能被充分的看到。不像生产那样,对“一通三防”的投入其效果不能立竿见影,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长期的积累才能看到其效益,但是会受益无穷。因此,根据实际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加强对“一通三防”的投入,这样才能扎实安全生产,矿井抗灾能力才能得到增强。

2.3 建立完善的“一通三防”激励机制

因为“一通三防”管理工作是对井下一线工人实施的,其责任非常的大,同样风险也很大,所以,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就是被行之有效的建立,这样“一通三防”的工作才能做好,而且激励机制也是发挥工人主观能动性和实现矿井安全生产的动力源泉,也是稳定工人队伍的关键。只有做到严格兑现,赏罚分明,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被成功的调动,形成主动式管理,反之,就会使职工没有责任心,消极工作,管理被动式,严重影响矿井生产的稳定。

3、“一通三防”的科学化管理

3.1抓好煤矿企业的通风管理工作

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前提是良好的通风系统,通风系统能够正常工作的保障是健全的管理体系,以下几点因素能够抓好通风工作:一是煤矿要配备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或专门的通风管理机构;二是检查和维护通风系统的涉及的巷道和设备;三是保证各个硐室及工作面的风量充足;四是通风设施的构筑质量要得到加强,谨防设施漏风,使得采掘工作面风量受到影响。

3.2抓好煤矿企业防灭火管理工作

综合防灭火措施要被积极的实施以防止煤层自燃发火,对煤矿要安装火灾束管监测系统,要连续不断地将抽至井上的气相色谱仪进行精确分析。另外,喷洒阻化剂、预防性灌浆、注阻化凝胶、注三相泡沫、均压防灭火技术等防灭火措施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维护和保养。

3.3抓好煤矿企业防瓦斯管理工作

各个矿井的安全生产都被瓦斯事故严重威胁着,所以要高度重视瓦斯管理工作,对瓦斯的一些参数,比如瓦斯含量、瓦斯梯度、瓦斯涌出量、瓦斯压力、瓦斯放散初速度等参数要进行实时的测定分析,以保证地下矿井职工的安全。瓦斯管理可以采取以下意见:一是企业要确保措施的执行到位,加大监督执行的力度;二是职工“一通三防”的安全培训工作要加大,瓦斯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三是仪器仪表的标校工作要做好,加强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四是严格执行瓦斯管理方面的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严禁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五是加强班组长、爆破员、电工、瓦检员及其他特殊工种的工作责任心和素质,严格通风区人员管理。

瓦斯的预测预报有必要的开展,在瓦斯的目前管理中,因为煤矿瓦检员长时间从事测量瓦斯的单一工作,所以可能就会比较随意,企业应该举行煤矿瓦检员技能测试,避免造成瓦斯安全隐患。

3.4抓好煤矿企业防尘管理工作

矿尘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引起职业病、危害人体健康、污染工业场所是矿尘的主要表现。在一定的条件下,某些矿尘能够爆炸,导致煤矿遭到经济上的严重损失。矿尘还能够加速机械磨损,降低工业场所的能见度,缩短精密仪器的使用寿命,增加工伤事故的发生。所以防尘管理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必须对井下主要硐室及主要的进、回风大巷进行积尘冲刷;二是按规定对生产粉尘定期的检测;三是净化水幕必须设置在井下的主要进、回风大巷中;四是掘进工作面必须安装除尘风机。

结语

安全工作就像一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射线,只有安全工作做好了,煤矿企业才能有序进行生产。煤矿安全管理的重点永远是“一通三防”,每一个职工都要有戒骄戒躁、居安思危的观念。在生产中,要寻求“一通三防”的更加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为实现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刘金枢、董辉.浅谈矿井“一通三防”技术管理.2006.

第7篇:煤矿井下电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特别是煤炭资源的需求更是逐年增加,使煤炭行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同时,随着煤炭生产条件与生产环节的日趋复杂化,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范围也是越来越广,其运行性能,对于煤矿企业确保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所以,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科学管理和研究起步还比较晚,很多还是粗放式的管理状态,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管理,要从基础工作做起,用经济杠杆为手段,以确保煤矿机电设备安全性为中心,扎实地搞好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保证煤矿企业机电设备可靠、高效、安全地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现代化工业大生产中,我国煤炭企业拥有大量的机电设备,矿山很多工作基本都由机电设备来完成的,些设备具有种类繁多、结构复杂、运转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等许多特点,而这些设备都是由专人来操控的,因此对合理使用和安全操作的要求十分严格。同时,由于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十分密切,往往一个环节的设备发生故障,会导致整个生产过程的中断和停顿,因此加强机电设备管理,使之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是保证煤矿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另外,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产量、质量、消耗、成本主要是受设备技术状况的制约,随着机电设备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设备的投资也越来越昂贵,与设备有关的折旧费、税金、维修费等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因此,搞好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加强机电设备的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及时更新机电设备,加速实现煤矿生产的现代化,对于提高煤矿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管理的现状

3.1 机电设备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机电设备操作人员文化的业务素质不高,操作过程中不能满足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机电设备的技术人员素质低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煤矿的自然条件差,其中的不安全因素多,工作又脏又累等等;另一方面,大多数煤矿企业认为机电设备维护的技术人员是辅的职业,不予重视,待遇不高,造成了一些技术人员都纷纷选择跳槽,人才资源稀缺。一些企业不得不招聘了一些农民工或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员从事机电维护工作,造成文化水平和业务水平普遍偏低,技术操作不熟练,对一些机电设备的故障无法及时排除,耽误生产,对企业的生产安全带来很大的影响。据相关数据表明,在机电设备事故的责任人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一半以上,因此提高机电设备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容忽视。

3.2 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视不够,管理理念滞后

一些煤矿企业的领导对机电设备不重视,在生产中只关心产量,忽视了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缺乏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没有真正把机电设备放到一个关键的位置,视为现代化煤矿安全生产的保证,仅把机电设备管理当作一个辅助生产工作,使部门的职能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同时,由于生产任务较紧,部分领导盲目追求眼前产量,管理理念还处于20世纪80年代“什么时候坏,什么时候修”的水平。由于企业领导对设备检修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致使机电设备定点、定期检修工作不能落实或落实不到位,往往要到设备出现异常或大故障时才进行检修,因此造成正常生产受到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缩短,加大了检修成本。据数据显示由于理念滞后,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机电事故率约占总事故的30%~40%。

3.3 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落后

我国煤矿行业由于发展不平衡,所以使得煤矿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也十分落后。导致许多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停步不前。目前国内大部分煤矿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陈旧,效率低下,管理上缺少与信息化的融合贯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强调信息技术与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有机结合,使企业的各项管理与信息化相结合,实现信息技术和管理的再升华。但是许多煤矿企业忽视了信息技术的管理和业务流程的创新,沿用老一套传统的管理理念,僵化的管理模式,使得信息化建设只是图有其表。还有一些企业虽然有信息化管理,但是没有统一的信息集成平台,“信息孤岛”的现象严重,造成信息利用率低,无法充分提现信息的价值。

4 加强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管理的对策

4.1 加强对机电设备从业人员的技术和安全意识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由于煤矿机电安全问题的依附性、隐性和安全事故致因的复杂性,需要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转变管理观念,共同承担安全责任,增强安全意识。要加强对煤矿机电安全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应完善各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操作人员岗位责任制、维修保养等规章制度,设备操作人员应实行持证上岗。加强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为了延长机电设备的寿命,在使用方面必须坚持实行机电操作人员要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正确操作机电设备,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加强维修人员的维修知识培训,使其熟悉机电故障的形成过程,充分掌握机电故障特性、维修特性,采用合理的维修方法,克服盲目性维修等错误性的维修方法,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延长,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要严禁机电设备带“病”运行,防止产生火花、电弧,清理设备周边的易燃物品,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禁止运输设备超载,禁止采用报废车辆运输,特别要对承包运输的设备进行严格管理等。

4.2 加强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视,强化制度化管理

一方面,企业领导重视机电设备管理是加强机电设备管理的关键。我们首先应该加强对煤矿企业管理负责人进行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方面理论知识的培训,让他们深刻理解重视机电设备管理的意义和作用,为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保证。实行设备运行全过程的管理,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优化,从技术、经济、组织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把工程技术人员、职工组织到管理活动中来,学习先进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经验,制定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提高机电设备管理水平。

另一方面,完善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要坚持以科学的指导理念为中心。在机电设备的管理中要不断向传统观念与模式发起挑战,力求将工作做到细致完美,不留隐患与缺陷。在日常的设备管理中要树立起责任意识,不断克服消极和马虎的情绪,积极主动的分析与解决问题。按照上级关于设备管理方面的规定,同时结合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拟定出井下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准,落实好巡回检查的制度,并要求机电工与操作工实行岗位制,监督落实制度的执行,从而实现机电设备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4.3 加强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机电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到煤矿生产的正常运行。对设备的安装和调试、使用维护保养上要做好全程的信息管理和维护好设备的综合信息管理。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设备进行全面的跟踪管理, 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根据监测信息进行检修和管理也是一种很好的模式,建立健全设备检修管理的监测系统,在设备的检修和管理中以监测信息为依据,重视设备运行监测和分析的投入,保证煤矿机械电气设备的良好运行,对预防设备故障并开展针对性的检修,能够较好地实现煤矿综合机械化设备的最佳运行性能,并降低检修费用缩短检修周期,这样不仅全面的了解了设备的情况和减少相关人员的工作量,还大大节约了设备上的开支。

4.4 加强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检修力度

煤矿机电设备的检修主要包括,供电保护、主提升、主通风、主排水、压风设备、防雷接地等装置的检修。矿井的混合提升系统要实施年检,其余的提升系统最少每3年要进行一次性能的检验;主要通风机在使用前,一定要对性能进行一次检测,做好试运行工作;常用的通风机与主排水设备,要实行月检制度;在每年雨季来临前,要对所有线路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建立起机电设备的管理系统,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辅助管理维护工作,促进机电设备管理向可视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4.5 加强对备品备件的管理

矿山设备的备件管理一直是矿山企业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课题。大量的备件库存会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这对企业的高效运转是不利的,所以,有些企业为了减少流动资金积压,不断的减少备件库存量,而其备件管理水平又没有跟上,这样就非常有可能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缺少关键备件的情况。一旦出现缺少备件的情况,不管是临时购买还是从相关企业调配,因备件加工及运输都需要时间,都很难把问题及时解决。这样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直接造成停产;二是因为迫于生产任务的压力,把本应该报废的备件,在进行简单修复之后继续使用,或者干脆自制简陋备件进行替换使用,这些做法本身会给设备整体性能造成很大的影响,还会缩短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同时这也给设备运行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因此,要对备件采购计划及库存加强管理,要做到有计划、合理地外购备件。加强备件计划管理是在满足生产设备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降低备件储备、减少流动资金占用的有效措施。应依据公司制定的年度大、中、小修计划,结合对生产设备状态监测所获取的情况,总结以往设备检修中备件实际消耗量和统计寿命周期,来科学的制定备件的储备定额,同时要根据备件的重要程度生产周期等因素充分考虑事故件的储备量。要及时了解掌握备件库存的动态储量,再根据备件的使用周期,以制定合理科学的备件采购计划。每个企业都有现行的管理措施,同时,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找出最适合本企业的设备管理方法,做到缩减库存加速备件流动资金的周转的同时,又要为维护检修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提高设备作业率。

第8篇:煤矿井下电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关键词:矿井;电气事故;预防措施

引言

随着采矿工业的发展,矿井深度不断增加,瓦斯、地温及矿压等灾害因素增多,加上管理不善等因素,采矿重大事故时有发生。重、供特大事故多为瓦斯爆炸事故,我们知道造成爆炸的因素有三种:瓦斯浓度5%~16%;高温火源650~750℃;空气中含氧量≥12%,三者缺一不可。据有关资料不完全统计,1983年~1989年所发生的96次特大瓦斯事故中,由电火花引爆的次数占46.9%。某省将1980年~2002年全省内发生的3人以上瓦斯事故统计:因矿井停电、停风造成事故占49.6%。因此,杜绝电气故障,对于防止重大事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常见的几种井下电事故作了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

1矿井电气事故分析

1.1井下漏电事故原因分析

(1)电缆或电气设备本身的原因。①敷设在井下巷道内的电缆,由于井下环境潮湿,且运行多年,其绝缘老化或潮气入侵,引起的过电压冲击,使绝缘水平较低处发生击穿,产生集中性漏电。②开关设备长期使用,接线板潮湿可能造成漏电;其内部元件(主要是控制变压器、接触器、继电器、线圈等)或导线,因某种原因使绝缘恶化、导线头碰壳也会造成漏电;自动馈电开关中的过流继电器,当调整螺杆拧得过低时也会因相对地放电而造成漏电。

(2)因施工安装不当引起漏电。①电缆施工接线错误,如误将相线与地线相接,通电后就会发生漏电;橡套电缆接头违反施工工艺要求,如不用电缆线盒的连接和明接头等,这些接法都破坏了橡套的绝缘,在井下潮气的侵蚀下易发生漏电,此外,这些接法的机械强度都较低,容易被拉断而造成漏电。②电缆与设备连接时,由于芯线接头不牢固,封堵不严、压板不紧,运行或移动时造成接头脱落或接头松动,使相线与金属外壳直接搭接而漏电,或者是因接头发热过度使绝缘损坏而漏电。③橡套电缆悬挂方法违反规定,采用铁丝或铜丝悬挂,时间一长,就可能发生漏电。④开关或其它电气设备的内部接线错误,或接线头松脱碰壳,当合闸通电时便发生漏电。

(3)因管理不当引起漏电。①由于管理不当,电缆被埋压或脱落浸泡于水沟中。电缆被埋压后其热量不易散发,时间一久将使绝缘老化而漏电;电缆浸泡于水中,由于受井下水的酸蚀及渗透作用,也会使绝缘因受潮而漏电。②电气设备长期过负荷运行造成绝缘老化损坏而漏电。③电动机因长期被矿石堵塞风道,造成通风不良而发热使绝缘老化受损而漏电。④对已受潮或遭水淹的电气设备,未经严格的干燥处理和对地绝缘电阻、耐压试验,又投入运行,极有可能发生漏电或其它电气故障。

(4)因维修操作不当引起漏电。①工人工作时劳动工具(锹、镐、钎等)易将电缆割伤或碰伤,造成漏电。此外采掘机械移动时,由于司机人员照顾不到,使供电电缆受到拉、挤、压、绞等作用,也可能造成漏电。②冷、热补的橡套和浇灌的电缆接头,由于芯线连接不牢固、绝缘胶浇灌不均匀,以及硫化热补或冷补质量低劣,故在运行期间芯线接头容易发热,使油和绝缘胶往外渗漏,严重时就会产生漏电。③开关设备检修后,残留在开关内的线头、金属碎片等未能清理干净,或将小零件与电工工具等忘在开关内,如果这些东西碰到相线,送电后就会发生漏电。④修理电气设备时,由于停送电操作失误、带电操作或施工不慎,可能造成人身接触及一相漏电。⑤开关分、合闸时,由于灭弧机构有故障,造成电弧熄灭困难、电弧接触外壳而漏电。此外,当发生漏电而切断总电源后,为找漏电支路而分别强行送电也是造成重复漏电的原因。

(5)因意外事故引起漏电。①井下电缆常因顶板冒落、矿车出轨、支柱倾倒等意外机械事故所损伤而导致漏电。②井下电缆因短路故障造成局部对地绝缘损坏,当处理短路故障后未经对地绝缘电阻测试而恢复送电时,就会发生漏电。③大气过电压沿下井电缆侵入,击穿其对地绝缘而发生漏电。

1.2防爆电气事故原因分析

(1)违章作业致使防爆开关短路电弧伤人。经常违反《采掘维修电工操作规程》第12条、13条,即从事检查工作时,必须执行停送电作业制度。检修电气设备时,必须切断前一级开关电源,实行机械闭锁,并挂“有人工作,严禁送电”标志牌。电气设备开盖检查前,必须用与电源电压等级相符合的验电笔验电,确认无电压后,进行放电,放电完毕后再进行相关工作。另外,对所管的电气设备和电缆的检查、调整无检修记录。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90条的规定(无检查周期,无检修记录),出现事故无据可查。

(2)岗位责任不明确,技术细则未实施。①按矿管理规定,一般配电点应由施工单位管理、维修、试验,包机到人,而实际经常配电点无专人看管,包机责任不落实。②违反《井下电工岗位责任制》。

(3)对于保护电缆干线的装置按公式:(z为过流保护装置的电流整定值,A;IQe为容量最大的电动机额定启动电流,A;Kx为需用系数,取0.5~1;为其余电动机额定电流之和,A)。而实际中往往凭经验想当然不按公式计算,草率确定整定值,致使与实际产生误差,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2 防治措施

2.1 预防漏电、触电的措施

(1)加强井下电气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试验,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的,应立即更换。

(2)将带电导体、电气元件和电缆接头等,都封闭在坚固的外壳内。在电气设备的外壳与盖子间设置可靠的机械闭锁装置,以保证未合上外盖前不能接通电源,或者在接通后,便不能打开外盖。这一措施有效地防止了因带电检修而造成的触电事故。

(3)加强手持式电动工具把手的绝缘。这类把手在正常时本来是不带电的,但当带电部分的绝缘损坏时,把手便有可能带电引起触电事故,所以必须在把手上再加一层绝缘套,以形成双重保护。

(4)对人身接触机会较多的电气设备,采用较低的额定电压。例如手持式电钻、照明设备及信号装置的额定电压不得超过127V,而井下各种电气控制回路的额定电压则限制在12~42V以内。

(5)井下配电变压器的中性点禁止直接接地,以减小漏电或触电电流。井下若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系统,则发生漏电或人身触电的情况就有所不同,此时,漏电或触电电流入地后就直接经过接地极回到变压器的中性点。由于接地极的电阻很小(数欧姆),使得电源相电压几乎全部加在漏电过渡电阻或人体电阻上,危险性极大。

2.2防爆电气事故防范措施

(1)淘汰不符合防爆标准的电气设备。目前,多数矿井下所用的电气设备仍有不符合现行防爆标准(CB 3836-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一第二部分)的PB2、PB3高爆开关和油浸变压器等,有些国有大矿非防爆绞车电控也在使用。在目前采矿经济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应抓紧时间加大投人,尽快将井下不符合安全生产的非防爆电气设备更新。

(2)改变招工机制、提高职工技术素质。目前,已有一些大的采矿国有企业将招工变为招生,即将符合工作条件的人员,通过考试,招人学校(技工学校、职业学院等)经过1~3年的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即从根本上把住入井人员素质关。开展多层次技术培训与激励政策相结合,不断提高职工及管理人员技术素质。充分发挥安全培训中心、各专业培训基地、各矿职工学校的作用,有计划分期分批地将所需人员进行培训,考试合格后发证,并做到持证上岗。实行技师聘任制、高水平技术人员补贴制等,根据具体情况可每年考评(聘任)一次,充分调动职工学技术的积极性。

(3)完善规程、制定措施并严格考核。对于重复发生的事故要严格遵照标准,从严从重惩处。随着采掘机械化的提高,采面走向超过2000m,电气保护必须完善,尤其是过流保护灵敏度系数必须≥1.5,杜绝电气失爆。

第9篇:煤矿井下电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关键词:设备选型;设备综合管理;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TU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生产的发展, 企业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强烈地依赖于设备的性能, 这无疑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性能及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 要确保煤矿生产的正常高效安全运转, 抓好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因此, 应建立健全设备综合管理体系,完善设备综合管理制度, 实行流程化管理, 扎实地做好设备综合管理工作。

一、设备前期管理工作分析

1、严格设备选型。把好设备选型关, 选用设备要适应使用情况。

2、管理要责任到人。设备从调入、验收、建档、建册、图纸资料的保管, 清点、存放、安装、使用、维修、拆除的全过程管理中要资料齐全, 责任到人。

3、把好安装质量关。对主要设备、新型号设备的出厂验收、安装、使用, 设备管理人员应参与编制质量验收标准、操作规程和安装质量标准。把好地面验收关, 努力做到产品不合格不出厂, 存在严重问题设备、不完好的设备不准安装。安装完毕后应由安装、使用、安全监察、设备管理等单位的有关人员参加验收,试运转并办理移交手续后才能投入使用。

4、重视技术档案管理。应建立健全设备的验收、交接建档管理与考核制度、并将全部图纸资料、使用说明书、质量检查、试验验收报告等技术资料加盖管理单位公章交技术资料保管员进行整理、建档、登记、保管,使用、维修单位需要可另行复印。

5、加强技术培训。加强进口设备的管理工作,组织该设备的技术讲座、技术培训, 使有关的使用维护、检查人员都能了解和掌握设备的技术性能和使用、维修、管理工作的要求。

二、设备的使用与维护问题分析

1、做好使用前的准备工作。在新型设备投入使用前, 应由机电技术员详细研究设备使用说明书及技术资料, 制定出操作使用维护规程, 并对使用、维修人员进行培训后才能交付使用。

2、加强机电设备使用和维护的管理。由于我国现阶段生产劳动力素质较低, 给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带来一定的困难; 对设备的使用、操作不规范, 进一步造成了设备隐患。因此, 在现有条件下, 生产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对设备使用、维护、修理人员的技能和素质的培养, 健全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进一步完善包括三级保养、点检、班检、定期维护和巡回检查以及交接等日常维护和文明生产的制度。

3、建立和完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标准。包括各种技术管理标准、经济管理标准、维护技术标准、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标准以及维护修理的各种定额标准等, 形成科学的现代化维修管理制度。

4、开展煤矿机电设备可靠性、维修性的基础性研究。在煤矿机电设备设计、生产、使用、维护等单位之间建立广泛的联系, 系统深入地研究煤矿机电设备故障模式、故障发生机理及造成的影响; 加强设备运行、维修记录的管理和数据的分析、整理; 系统研究煤矿机电设备的薄弱环节, 不断改善和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 提高设备的开机率和可用度。

三、规章制度是机电工作的准则

1、夯实机电标准化工作。加强机电标准化管理, 建立健全标准化管理组织,增强全体机电人员的质量标准化意识, 按标准化要求开展机电工作。机电标准化是确保矿井机电安全生产的基础, 为尽快完善机电标准化工作, 必须成立标准化领导小组, 制定标准化建设奋斗目标及具体措施、完成时间。实行 “三抓”, 即面上抓质量升级, 线上抓工作面、机房、硐室, 点上抓薄弱环节。建立机电标准化奖罚制度, 树立标准化榜样单位, 从日常工作抓起, 从严要求, 干标准活, 不干返工活, 以此推动机电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开展。

2、深入开展机电设备会战工作。机电专业技术人员应每季都开展机电设备会战工作, 会战工作应有专人负责, 每月要有重点, 有目标, 有落实, 有奖罚, 有进步, 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机电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3、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作用。机电设备管理中人的因素占第一位, 要管好、用好、修好机电设备, 必须有掌握先进技术知识的人。要尊重保护技术人才, 对有特殊或专项贡献的技术人员要适当给以奖励。机电职工素质的提高是迫在眉捷的大事, 要高标准严要求, 加快设备检查、管理人员的培训, 充分利用好每周学习时间, 组织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讲课, 并将培训学习考试成绩与工资奖金挂钩。更要定期不定期邀请厂方人员针对生产中使用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进行培训, 使设备检查、管理人员同样做到三懂 (懂操作规程、懂设备性能、懂设备原因 )、四会 (会操作、会保养、会修理、会判断和处理事故 )。

4、推广使用计算机管理。利用 “煤矿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 ”网络软件,对所有设备进行全面的跟踪管理, 方便领导快速、全面的了解设备的情况, 既减少员工的工作量, 又可有效的控制设备费用开支。同时也对大型设备、综采、综掘工作面的设备提供了及时、准确和详实的数据, 以便合理准备设备易损、易坏零配件。这样既规范了机电设备的管理, 也规范了人的管理, 堵上了各种漏洞。

5、强化现场管理。要在现场管理上下功夫, 加大检查力度, 不断完善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经常组织机电技术人员, 组成专家组队伍, 深入井下一线, 调查、研究、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