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范文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第1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范文

近年来,对于核心素养的界定及运用,国内外研究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我国的一些核心期刊和学术会议上,核心素养也被不断提及。本文针对国内外的核心素养研究背景进行分析,随后研究课程体系的建构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联系。基于语文课标的三维目标,以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试行稿),得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核心素养。以及在核心素养这一因素下,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发展产生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

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三维目标;中学语文教学

当今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的知识竞争时代,人才的发展是各国发展的迫切需要,人才竞争也成为判断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培养出适合时展的创新型人才,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核心素养的研究,作为课程改革的基础,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在教育的过程中,须从感性到理性,深入的进行反思,形成正确的三观,在生活中控制自己的言行,成为国家真正的有用之才。在世界的范围内来看,核心素养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时至今日有着相对完整地体系,西方许多国家,将核心素养的研究当做推动国家课程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在我国,教育改革逐步深入,核心素养作为指引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改革方向,在我国教育改革、课标制定、考试评价等方面都会产生重要的作用,与此相关的研究,对我国教育改革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国内核心素养的研究,在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的“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重大项目正式启动之前,我国的研究者们大多是围绕着国际各个国家或组织的核心素养介绍进行的。

一、国际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20世纪到21世纪教育改革达到了发展的重要阶段,核心素养作为改革中的重点和中心问题,引起了各个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视。国际上大致把核心素养分为两种潮流,第一种是以“知识社会”为背景界定“关键能力”的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选择”。欧盟借鉴这个定义确定了自己的“关键能力”,并作为本区域内教育政策的方向。第二种是第二种是“21世纪型能力”。美国大刀阔斧的进行必要的“资质”与“能力”的研究,由此产生了培育“21世纪型能力”的教育改革运动,不论是对美国本国还是对国际教育界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两种潮流的影响下,课程改革继续深入发展。华东师范大学的钟启泉教授提出,对核心素养的界定可以按照地域划分,对欧盟、北美和大洋洲、亚洲等三个地区核心素养的研究进行了深入比较,他认为各国家和地区在核心素养的研究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几乎在所有国家与地区都把教育目标培育的“素质•能力”当做重要的研究对象。二是“素质•能力”,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说法,包括通用能力、核心素养、关键能力、21世纪型能力、共同基础、核心力量、通用技能,等等。三是核心素养大体可以分为“基础素养”、“认知技能”、“社会技能”三种构成要素。[1]

二、我国的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的内部讨论

2013年5月16日,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的“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重大项目正式开始,标志着我国核心素养的正式研究的开始。2014年,教育部发行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国教育学者以及专家,针对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借鉴了很多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中国内部的实践,提出一系列真正符合中国学生发展需要的能力和品格,尤其是对于我国“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该研究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中国核心素养的确立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试行稿正式,标志着这项历时三年经过无数的专家学者修改更正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说明。该稿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试行稿指出,核心素养是是每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一名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以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

三、课程体系构建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联系

(一)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构建的关系

各地区实际情况略有不同,因此在课程改革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体系,也有所不同。部分研究者认为,国家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相互关系大致呈现三种模式:核心素养独立于课程体系之外的美国模式,在课程体系中设置核心素养的芬兰模式以及通过课程标准内容设置体现核心素养的日本模式。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体系中,课程状态主要表现为学科课程,核心素养落地的最佳载体必然也只能是课程。但在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中,教师和家长显然更偏向直观的提高分数,而非核心素养。我国台湾地区将核心素养——落实到课程的过程中,进行了所谓的“课程转化”,把最上位的核心素养转化为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台湾核心素养就是在OECD核心素养的概念上结合了台湾地区的具体情况,提出来“国民核心素养”的意象。核心素养被分为自主行动、共同互动和社会参与三个维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来了各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的内涵。总体看来,各个组织以及地区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几乎都是在国际核心素养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入了符合本地区学生发展的地域特色,以更好的适应核心素养的推行。在我国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大致分为两条主线,一条是对核心素养体系的研究,即“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上位问题。另一条则是在各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具体构建研究,即“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实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中”的下位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与具体学科课程的具体关系,也是研究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现代语文重建的起点和归宿

语文是什么,即语文学科属性问题的一直存在争议。在语文单独设科时,叶圣陶提出了著名的论断——“语文姓语”,吕叔湘、张志公二人也都同意这个观点。语文核心素养是构建现代语文教学体系的起点与归宿。语文是人文学科,而且是母语学科。语文教学中需要“转变观念,注重人文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学会运用语文工具,而且要使学生受到语文丰富的人文精神的陶冶,使他们能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培养他们文化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发展,积极的参与社会活动,成为一个真正的全面发展的人。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出:“我们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众生不熄地燃烧下去。”[2]在语文学科的过程中培养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鉴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作为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应提高教师素养,是教师能够对于学科性质和学科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

四、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语文教学设计及实践

(一)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语文教学观

如果课堂教学只是一昧的注重知识技能,那么三维价值目标就会成为空话,课程改革中一再强调的“育人”功能则完全没有实现。在语文课程中,核心素养应该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存在,通过在语文课堂中,在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基础上,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紧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意识的教学,主要指的就是语文教什么的问题。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传播信息,语文教学则是如何的传播知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素养中人文素养的培养与语文教学息息相关。很显然,有的教师就是在教教材,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有的教师则是用教材在教语文。在教学的过程中循循善诱,让学生自己独立的思考,利用教材教给学生“语言表达”、“文学思维”、“民族文化”。这些因素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在核心素养的总框架中,如何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非常重要。在语文教学中,要纠正以往教学中只重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不重视学生语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深化教育的观念,重视语文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优秀的语文教师终扮演着“文化讲解人”的角色,把理解课文所必须的知识解释给学生,引领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使学生自己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判断,这便是以核心价值观作为导向的语文学科教学。

(三)针对课堂教学预设与现实的脱轨的解决办法

课程要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创设,并能有效支撑各项具体目标。许多学校都在思考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规划和建设,但是大多都是应景敷衍或贪多求全,暴露出课程种类单一、组织实施散乱、课程目标与文本不对称等弊病。学校的课程建设应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去组织实施,真正实现目标和路径的统一。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改变填鸭式的教学,不能只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知识,要更多的与学生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让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具语文教学中,教师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提前进行测评,认识到每个班级及学生个人的具体情况,这样才能够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由于语文学科的普遍性,在高考的这根指挥棒下,中学语文教学往往容易成为一个最容易忽略的学科。但语文作为一个基础性的人文学科,在核心素养的培育上,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因此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积累能力,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五、总结及展望

核心素养的研究适应了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有着现实的意义。教育的本质即“育人”,在中国传统的教育当中,也一直都提倡对于人的培养,如今教育界对核心素养的重视,有利于推动教育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核心素养”的国际潮流[J].中国教育报,2016.

第2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范文

核心素养的提出,引发了学界和广大教师的热烈讨论。研究者和一线语文教师对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撰写了大量的研究文章,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所谓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学习语文学科之后所形成的具有语文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素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语文学科也将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目前学界对语文核心素养是什么讨论得比较多,对老师在语文课堂上如何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都远远不足。

本人去年申报的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语文课堂观察研究》,试图从课堂观察的角度,对教师在语文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实践研究。

所谓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自然状态下,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进行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通过课堂观察,可以直观地发现教师在课堂上发展了学生的哪些语文素养,如何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从文本中挖掘了哪些语文核心素养并进行有效训练,学生达成了哪些语文核心素养。

课堂观察能否科学有效地开展,关键是要设计出适合中学语文课堂观察的观察量表。

为了便于课堂观察,我们从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分别设计了课堂观察量表,然后组织多次讨论修订,用修订的观察表在初高中不同层次的学校(重点中学/普通中学)和不同层次班级(优/中/差)进行课堂观察研究。

语言建构与运用。我们设计了六个观察视角,即积累、整合、语感、语理、语境、表达。每个视角选取几个观察点供观察者进行观察记录。如积累,我们就选取了“课堂上教师进行了哪些有意识的语言积累训练?”“课堂上学生进行了哪些语言积累?”“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如何?”几个观察点,提示观察者客观及时进行记录。

思维发展与提升。我们设计了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思维、思维敏捷性、思维批判性六个观察视角。每个视角也选取几个观察点供观察者课堂进行观察记录。如形象思维,我们就选取了“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表现出良好的联想能力?”“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表现出良好的想象能力?”“教师在课堂上是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几个观察点。

审美鉴赏与创造。我们设计了体验、感悟、欣赏、评价、表现、创新六个观察视角。每个视角也选取几个观察点供观察者课堂进行观察记录。如感悟,我们就选取了“学生在课堂上对文学形象获得了哪些感悟?”“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感悟到作品的思想和艺术魅力?”“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了哪些引导和帮助来丰富学生的阅读感悟?”几个观察点。

文化理解与传承。我们设计了意识、态度、鉴别、传承、关注、参与六个观察视角。每个视角也选取几个观察点供观察者课堂进行观察记录。如鉴别,我们就选取了“学生能否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学生能否比较分析不同民族作品在文化观念上的异同”“教师为学生文化理解和鉴别提供了哪些指导和帮助”几个观察点。

要进行真实的课堂观察研究,首先上课教师呈现的课应该是未经集体打磨的原生态的课,保证研究样本的真实性;其次是研究课最好在录播室上,并进行全程录像,便于及时保留上课记录和课后“复课”,使观察记录准确完整;三是每个观察者只记录一个观察维度的内容,便于观察集中,研究聚焦;四是观察者只记录课堂上发生了什么,记录时不对教学事件进行评价,保证后续研究“让事实说话”,使研究更客观;五是课堂观察研究要按“课前会议(了解授课意图)――课中观察(按四个观察维度详细记录课堂事件)――课后会议(分析观察记录后讨论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施和达成情况)”三步进行,保C研究过程的完整性;六是对课堂观察量表记录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撰写课堂观察报告,提出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第3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范文

关键词:大学语文;高职;人文素养;学科定位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历史

大学语文是全日制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曾经在上个世纪20-50年代初期具备了雄厚的师资力量,如沈从文、朱自清、闻一多等等。50年代因种种原因被迫中断。1978年,随着高考的恢复以及众多知名学者的呼吁,在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的倡导下,为了达到能更好地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传承中国文化精髓、提升大学生精神文明水平、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世界的目的,全国高等院校重新恢复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并且十分重视大学语文课程在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除了个别专业性很强的高职院校未开设该课程外,大部分高职都将大学语文作为全校性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但大学语文的课程地位却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现状

1.学科地位的弱化

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和“两课”一样属于公共基础学科。我国应试教育对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强化,使其人文性和工具性相脱离,这种强化倾向让有“重实效”心态的学生对语文课程产生厌倦。学习兴趣专注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学科。学生对于公共学科的轻视以及大部分院校学时安排的不平衡,引起高职语文学科地位边缘化。

    2.忽略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全国有几十种大学语文教材,每年还不断出现新的版本。但不管是那一本教材基本都沿袭了高中语文教育的特色:以文学作品为主、偏重于中国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突出思想教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人文精神的培养,学生视野狭窄,文化陶冶不够,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浅薄,纯粹追逐功利性和技术性。

    3.考试方法陈旧

继续沿用应试教育的考试模式让学生失去自由放飞思想的余地,对语文学科的兴趣荡然无存。考试结果也无法体现学生在人文学科方面的能力。

    三、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定位新思考

1.从人文性出发,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目前学者、教育界对高职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有很多种看法。有的主张语言基础知识的教育,有的认为应强调文学的欣赏,还有的认为应注重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哪一种看法最终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位。在进入大学之前,学生们已经具备厚实的言语、文字、文章、文学以及文化基础。那么高校大学语文就不应该再侧重于学生单纯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技能的培养,即语文“工具性”的培养。如果用大学有限的学时来讲授这些基础知识,试问相比高中三年来讲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无非是让学生对大学语文产生“高四语文”的误会。所以,要对当下已有的教育理念进行更新。从社会需求,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大学语文的作用,注重于人文素养、道德情操等方面的熏陶。任何学科的教育都要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学生学习知识不是仅仅为了能找到一个工作,而是为了能成为一个不止拥有专业知识的优秀的和谐完整的人。

2.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需求的再认识

高职学生跟本科院校的学生不同。他们经过应试教育的筛选,成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对象。但并不意味着高职的学生就只能接受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这就在本质上要求高职同本科院校一样都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首要目的。面对当前中国的社会形势,高职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有着同样的就业压力。作为高职的教育者,应该消除语文在学生心中无实际效用的看法,并积极地提升学生的修养和能力。让学生在具有感染力、多元化的语文教育活动中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使优秀的高职学生进入社会之后有能力和本科院校的学生一争高下。

3.从语文教育性质上看

语文研究界曾明确提出过语文学科性质的综合性,认为语文学科同时具备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性、知识性、社会性等等性质。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语文教育具有双重性目的,既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更重要地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但人文教育绝非仅仅只存在于语言文字、文学的教育中,作为一种精神价值它渗透在各个学科领域里,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所谓人文,《易·贲》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们现在可以把它理解为:与自然科学相对的以人的生存、意愿、发展为核心价值取向的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文化是社会精神生活最有力的表现形态。

综合上述观点,大学语文课程应该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思想文化品质、人文精神的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语文应该具有能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以及文化修养的功能,使学生真正获得人文素养的熏陶。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重视传统文化,提升精神文明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泽建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及改革探析  天中学刊  2008年4月

第4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范文

关键词:知识经济;高中语文教师;专业素养

G633.3

高中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是指高中语文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为完成教书育人任务和自我职业发展所应具备的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职位对其知识、能力所要求的程度。

高中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具有下列特征:首先,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的过程体现在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每个个体在后天社会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并且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培养出来的。其次,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由多个层面构成的。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应该包含四个层面,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道德,专业情意。

一、专业知识是语文学科的基石

要想给人一碗水,自己要备一桶水,这是对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语文教学者同样要遵循这样的规则。

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能力。语文基础知识包括文学常识,语言学知识,逻辑知识,文学鉴赏知识以及语文教师应该掌握的其它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例如,掌握汉语拼音、标点符号、积累一定的名言警句、修辞方法、听说读写方法、语法常识、文章体裁、写作方法格式等等。

高中语文教师的语文能力主要包括表达能力、沟通能力、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及评判能力。表达能力由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组成。高中语文教师的交流能力主要指能用语文语言传递信息并进行沟通的能力。高中语文教师的阅读鉴赏能力包括:熟练掌握各种阅读方法和技巧;具有很强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审美评判能力主要指敏锐的审美感知力;独特的想象力以及批判的精神。这些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掌握的如何,是教好课程的关键,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必修课。

二、专业技能是语文学科的重点

打铁先要自身硬,教学重在能力强。高中语文是基础教学的收尾又是学生知识水准更上一层楼的开端,这一时期学生处于生长的多重期和活跃期,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学生的接受程度至关重要。对教师的专业技能也是一场考验。

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技能主要是指教师的教学技能,包括教学知识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教学知识由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知识组成。教学的理论的知识由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语文教学方法论、语文教育心理学组成。教学经验知识主要是指经过教育教学实践总结而成的课堂教学经验。包括使用普通话、规范书写板书的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等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主要是指课件制作和使用教学电子设备的技能。掌握好语文教学的专业技能,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基本功。

三、专业道德是语文学科的准则

教人先做人,育人重育德。语文是国学的主枝,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语文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从事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遵循专业道德的行为准则,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语文教师是用语言表达实现授课,用情节描述反映思维,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师,他面对的是从少年走向青年的学子,是思想渐熟的一代,这个时期才和德缺一不可,有时德比才更有积极作用。在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于教师的专业道德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划分。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同样,以上的道德规范也适用于高中语文教师。除此以外,还应该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勤学进思,无私奉献。可以说语文学科专业道德是社会职业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高中语文教师行业特殊的道德要求。

四、专业情意是语文学科的职责

爱岗要敬业,责任重于天。高中语文教师岗位平凡,但位置重要责任重大。

语文学科专业情意是指教师的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四个方面:(1)教师的专业理想,主要指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性等方面内容;它要求教师工作要专一,进取和主动不能缺少,勇于负责和开创。(2)教的专业情操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带有理智性的价值评价的情感体验,它是构成教师价值观的基础,是构成优秀教师个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3)教师的专业性向是教师成功从事教学工作所具备的人格特征,或者说适合教学工作的个性倾向;(4)教师的专业自我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

第5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范文

语文的本质是语言,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叶圣陶、张志公、吕叔湘等大家都明确了语文的内涵。语文的工具性也进一步表现了语文姓“语”的本质。语文是发展的,是兼容并包的,但语文教学却务必要抓住其区别于其他课程的质的特性。诚然,我们需要回到语文本质处去追问,去明晰语文的身份。成尚荣说,语文可以有多种身份,但必须认定它本真的、独特的身份,否则多种身份必然产生职责、功能的冲突,在冲突中迷乱,直到迷失语文自我。

就整个中学教育来说,每门学科都具有不同的性质。学科的性质不同,着重解决的问题不同,就要讲授不同的基础知识,培养不同的能力,因此各自所分担的教学目的、任务也就不同,职责与功能也不尽相同。学科的性质对教学目的、任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科具有怎样的性质,就具有怎样的教学目的、任务。语文学科也不例外,它的性质决定它的教学目的、任务。语文学科的性质比较复杂,因此它的教学目的、任务也是比较复杂的。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决定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从工具性出发,主要解决使用语言文字工具的问题,因此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正如成尚荣所言,语文学科的身份来自它最初的规定性。

一、语文本原

语文的基本定位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根本目的”。语文本原是语文立足于母语教育的基本任务,明确语文课程的基本定位。教语文,我们首先要清楚,什么是语文课,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课。思考这些问题,必须立足母语教育的基本任务。母语教育的任务很多,普遍认为,最基本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感情,激发学生学习母语的动力,提高学生运用母语的能力,而语文课程就是承担母语教育基本任务的学科。当代语文教育大家叶圣陶的教育思想是本色语文学科思想的基础。他认为,语文即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叶老早就说过:“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语言运用本领的。”那么,“以语言为核心”无可厚非。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有四个基本点:一是儿童本位是语文教育的起点。那么,学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及活动的主体便无可非议,本色语文的根本出发点就是立足学生本位。二是社会生活是语文教育的立足点。三是训练是语文教育的着重点。那么,以言语实践为主要形式也不难理解了。四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是语文教育的终点。那么,“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根本目的”就是情理之中了。由此看来,黄厚江老师的本色语文是继承的、发展的、创新的。

二、语文本真

“教师按语文的规律去教,学生按语文的规律去学”,即语文的本真在于语文规律的把握。

“语文本真”即探寻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实践体现母语基本特点的语文教育。语言教育,不同于其他任何学科,有其自身特点。我们的母语,是世界各民族语言中最具智慧,也是最具鲜明特点的一种。从文字到篇章,从表达到结构,从听说到读写,都和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同。因此,我们应该探寻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我们有责任实践体现母语基本特点的语文教育。

语文本真,这里的“真”,可以理解为“道”,即规律、规则。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育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教学的最高宗旨和目标。而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与语文交际正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只有按照语文的规律进行教与学,才能培养出正确的语言习惯。

叶圣陶曾经说过:“什么叫正确的语言习惯呢?说出来的正是想说的、不走样、不违背语言的规律。做到这个地步,语言习惯就差不离了。所谓不走样,就是语言刚好跟心思一致……所谓不违背语言的规律,就是一切按照约定俗成的办。”由此可见,按照语言的规律教、学,关乎着正确语言习惯的养成。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叶老关于“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核心语文教育思想,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语文教育是有迹可循的,把握了语文规律才能“达到不教”。语文的规律既包括了教育的规律性,又包含了语言的规律性。

三、语文本位

“体现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实现语文课程的基本价值”,即语文本位在于本身价值与特点的坚守。

语文本位的观点,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实现了语文课程的基本价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性质部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论及价值层面,语文课程本体价值是由言语生成、母语思维、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四个要素构成,这表明了语文课程的特殊价值。对于语文课程本身价值及特点的坚守,也就是对于以上方面的坚守,体现了对语文本位的追求。

黄厚江认为,强调语文的学科本位,就是要坚守自己的学科职责,就是要以听说读写为本位。具体而言,阅读教学就应该以阅读为本,写作教学要以写作为本。既强调语文学科总体上要有自己的学科立场,又强调语文的学科本位要体现在不同领域的教学之中。不同语体的教学要体现不同语体的特点,不同文体的教学要体现不同文体的特点。

语文是一门课程,语文是一门学科。作为一门课程,它必然有着自己的课程价值,有自身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有自身的课程要求和评价方式。作为一门学科,它必然有着体现自身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我们应该准确地把握这门课程的内容和要求以及它的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我们也应该比较准确地把握这门学科的特点以及它的习得规律、学习规律、教学规律。我们应该运用体现这门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来实现这门课程的价值。这不是排斥其他的方法,但语文学科的方法是基本的方法也是主要的方法。否则就会越位,甚至会误入歧途,就很难理想地实现语文课程的基本价值。

总而言之,本原,是目标和任务,是弄清语文是什么;本真,是规律和途径,是弄清语文应该怎么教;本位,是方法和效果,是弄清语文应该教什么。一句话概括就是“把语文当语文教,用语文教语文”。黄厚江对本色语文的回答是“语文就是语文”。语文就是关于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就是按语文本身规律进行教学的课程。

第6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范文

关键词语文 学科性质 分科教学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2-137-01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自1904年独立设科,至今已走过一百多年。语文教育中最核心的是“语文学科性质”。语文学科性质统帅语文教育全局,决定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然而,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已然成为一个旷日持久的难题。尽管“新课标”敲定语文学科性质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然而学术界并未停止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思考。

由于语文学科性质不明,导致语文教育问题层出,尤其是忽视了语言知识教学,把“文学教育”当作了语文教育的全部。中小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并不理想,甚至有的大学生在语言文字知识上仍屡屡犯错。

二、概念界定

属性是对象的性质及对象之间关系的统称。如事物的形状、颜色等都是事物的性质。属性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之分。本质属性是决定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而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属性。本质属性一定是特有属性,而特有属性不一定是本质属性。

语文的学科性质,是将语文同其他学科区分开来的本质属性,当然,也是语文的特有属性。一方面,语文基于本民族共同语,是本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另一方面,语言承载了本民族的共同知识和价值观念,传承民族文化和文明。

由此,可以得出语文学性质――以汉语言为基础,培养学生对母语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传承人文精神、民族文化和文明的人文科学。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非语文学科性质

新课标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科学的特点。有的专家说:“我们相信,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可以成为人们的共识,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期望。” 这种说法其实言过其实。

(一)“工具性”并非语文的学科性质

工具性,是指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的工具,传承文化的工具。语言只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但并非唯一交际工具。图片、肢体动作等都有交际功用。语言也并非唯一的思维工具,图像、画面等也可以作思维工具。除了语言,还有许多载体,如实物、录像、图片等都可以承载文化。

至于语文学科的实践性,更不足以使“工具性是语文学科性质”的论断成立。除了语文,有太多的学科(物理、化学等)具有“实践性”,况且,许多学科实践性远强于语文。“工具性”并不为语言特有,并不是语文的本质属性,只是语文的特点。

(二)“人文性”并非语文的学科性质

“人文”一词含义并不清楚,它有时指人文主义(humanism);有时指人文教育(liberal education);有时泛指人文学科(the humanities)。

语文固然属于人文学科,但人文性却并非语文学科特有其他人文学科,如历史、美术等也具有人文性。人文性并非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无法把语文和其他学科区别开来。因此,人文性并不足以成为语文的学科性质,只是语文学科的一个特点。

(三)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非对等的范畴。人文性是相对于科学性而言的,正如人文精神相对于科学精神,人文思想相对于科学思想,人文主义相对于科学主义;“人文”和“科学”才是对立统一的概念。“工具性”是相对于“目的性”而言的。相反,“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互融合的。一方面,真正的语文教育把语言作为一个依托、平台,人文性以工具性为基础,工具性体现人文性;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作品的学习,感知、领悟、审视语言,提高语言能力。把“工具性”和“人文性”作对等范畴,并不妥当。

四、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语文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将“语文教育”异化为“文学教育”。

新课标重语文的人文性,不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提倡让学生直接在语料中掌握语文规律。而教师却认为淡化语文知识就是“忽略语言知识”,甚至许多教师根本不教语言知识;导致学生在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上屡屡犯错,阅读、鉴赏、作文都因受到影响。语言的交际功能都无法实现,谈何人文性、人文精神?汉语当如何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专家称“目前语文教育最大的失败,如果撇开政治因素不谈,恐怕要数时下语文教学的去知识化、技能化倾向了。”

五、“语言”和“文学”分科教育

当下语文教育如此混乱,根本原因是没把“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分开,反将语言、文学、社会科学混在一起,语文教育成了“三不像”。有专家称“目前语文教育最大的失败,如果撇开政治因素不谈,恐怕要数时下语文教学的去知识化、技能化倾向了。”

解决之道就是将“语文”和“文学”区分开,实行分科教学。可效仿大学分设“汉语课”和“文学课”。汉语课为必修课,文学课为选修课。

“语言教学”应当教学生基本的汉语知识(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文字、标点符号等),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汉语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文学教学”应当让学生学习中外优秀文学作品,了解语言特点,熟练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进行人文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完善价值观体系,促进学生自我实现。

分科教学需协调“语言学科”和“文学学科”。语言和文学虽分属不同学科,但二者并非截然独立。语言中自有人文要素,文学也以语言为载体。在语言教学中,教师不能脱离文本,单独讲授语言知识;“文学教学”中,教师也不应完全忽视必要的语言知识,需将二者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屠锦红,徐林祥.中国语文教育研究六十年述评.教育导刊,2010(上).

第7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范文

小学语文;课程结构;教材建设;实践教学【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1-0113-01

学科教育类课程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主流课程,传授语文学科教育知识、培养语文学科教育技能是它的两大基本目标,这两大基本目标之间的关系常常被表述为语文学科教育知识是基础,语文学科教育技能的培养要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但实际的情况是“语文学科教育知识是基础”这一地位被无形中当作为“重点”,需要在这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语文学科教育技能”往往成了陪衬。综上所述,学科教育类课程的改革与结构重建,目前可以紧紧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即课程结构(内部学科构成)改革、教材建设改革和实践教育改革。 1课程结构改革

主要解决课程层次提升和学科结构领域扩充的问题,应本着各有侧重、区分能级、明确阵地的原则,构建语文学科教育类课程的新格局。课程层次提升和学科结构领域扩充,指的是要提升课程的内涵,丰富学科教育类课程涵盖的具体学科范围。以往构成学科教育类课程的主干学科往往是小学语文教学法或者是小学语文教材概说和小学语文教学概论,外加教育见实习作为实践教育课程,培养出的小学语文教师能够轻松驾驭静态的语文课程。适应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现有的以小学语文教材概说和小学语文教学概论为主干课程的学科教育类课程必须提高研究与训练的规格层次,本着各有侧重、区分能级、明确阵地的原则,建设好着眼于宏观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小学语文课程论、教学设计和创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论和协调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语文课程资源和教育力量的小学语文教育研究的学科体系。这样的课程格局既符合一般课程建设的理论模型,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造等多方兼顾,又体现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训练。 2教材建设改革

当前小学教育专业所使用的学科教育类教材,存在很多不足。从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建设的角度看,目前缺少一套适合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需要的教材;从与小学语文教育关系看,当前使用的教材无论在体系上还是内容上与小学语文教育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对小学语文教育发展改革的趋势的反映缺乏一定的前瞻性;从《语文课程标准》所体现的课程理念看,当前所使用的教材自身没有体现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三维统一,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研究也没有从这三个维度去解析。因此,按照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重新解读小学语文教材,诠释小学语文教育的规律,研究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趋势,开发设计小学语文课程,尽快建设紧扣小学语文教育实际、紧跟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步伐的教材体系,已经是当务之急。教育实践和教育规律具有深入研究和深厚修养的人员编写,理想的人员构成是高等学校研究初等教育专家和小学教育界的名师的组合。这样,既可以站在宏观的、理论的角度审视小学语文教育全貌,又可以站在微观的、实践的角度深入小学语文教育内部,编写出的教材则容易体现出一般学科教育理论对小学语文教育的指导作用,又能够体现出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兼顾小学语文教育的普遍性和地方性差异,将反映小学语文教育一般规律、研究小学语文教育普遍现象作为必修课的主要内容,而将具体细部的问题诸如教学设计、活动创设等放在课外阵地或者教育实践阵地去完成,把广阔的课程开发空间留给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教学中我们不得不根据地方小学语文教育的特点进行修正和补充,并且需要经常向小学语文教育人员请教,或者请他们作专题讲座,以弥补教材的不足。因此,兼顾上述三个方面编写系列新教材就显得非常必要。 3义务教育

第8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范文

一、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

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性质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这种观点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认同。就本质而言,语文教学的实质是文章教学,文是作者思想情操的载体,人和文是分不开的。高尔基曾说过:文学即人学。研究阅读文章,就是研究作者在文中蕴含的真善美或假丑恶及如何来表现这些真善美或假丑恶,就是要发掘文章的艺术美和思想美,并让艺术美和思想美来熏陶和感染读者,让读者感悟人生,感悟作品的艺术风格,耳濡目染。因而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历史的、文化的智慧,展示高尚的情操,

二、语文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首先教师应该是一个人文素养很高,有着伟大的人格力量和人文精神的人。现在思想观念革新的速度,教育向现代化迈进的速度越来越快,如果我们的教师观念陈旧,不加强自己的人文素养,很难能培养出具有高度人文素养的学生。这就要求每个语文教师需要有自由的思想、开放的观念、兼容并包的胸怀、较强的科研能力、一定的知识贮备、高度的人文素养、较强的审美和艺术感受能力等素质,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宏大的历史文化和时代背景下,站在思想解放的前沿,关注思想解放中人的发展、人的完善。这样才能使语文教育以“人”为核心并向外辐射,从而将语文教育推向一个新阶段。

三、语文教师进行人文教育的措施:

1、利用社会人文素质教育资源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般拘束于课堂内,很少让学生走出校门,造成当今中学生由于生活阅历不广,课外阅读又不多,见识极其有限,人文素质令人堪忧。所以,非常有必要拓展学习文化的范围,扩大视野,增加文化知识,补充语文积累。而当地的社会人文资源正好发挥这种功能,可以将学生带出校门,让学生在社会和大自然的怀抱迸发智慧文明的思想火花。

2、开展课堂有关人文精神的专题讨论

第9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范文

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由写作及课文两大模块组成,而初中语文学科的开设除培养学生的课文理解能力及写作能力以外,语文教师也应重视对学生联想能力、语文素养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完成阅读理解时,就应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即学生阅读及解析课文时,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文章的大意,并鼓励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核心内容,而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从多方角度及多重层面分析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核心内容。此外,对相同观点进行分析时,教师也应引导学生从多重层面进行探究,同时兼顾观点的正反面。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时,应引导学生从多方角度审题及从多重层面解析题目及展开论述。就相同题目而言,若审题的角度、论述的层面、作者的思维及作者的价值取向不同,则学生所呈现出的文章也不同,此乃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表现。

二、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实施

1.开展课外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研究表明,兴趣是任何学习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即若要确保初中语文课程开展的有效性,则学生必须对初中语文课程保持着足够的兴趣,而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实施同样要求学生对初中语文课程保持着足够的兴趣,如此方才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创造力及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开展语文教学时,应设法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以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教师指导学生写作作文时,教师最好把学生全部带至户外开展郊游活动,以扩宽学生的见闻,从而为学生思考作文题目创造和谐、轻松的自然环境,如此定会使学生写作的作文更有深度及意境。

2.开展分组讨论,以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初中语文新课标提出探究、合作、自主的学习理念,而此学习理念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及合作性学习。多元化教学方法的目的是对学生的多元化思维进行培养。因此,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过程,教师有必要把学生分成小组,并就某个语文问题鼓励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而后各小组再指派某位代表就小组讨论结果进行发言,由此体现出多元化教学方法。

3.充实学生的课外阅读,以拓宽初中语文的课堂内容。尽管初中语文课堂经历过多次课改后,语文教材的内容有所完善,但语文教材的选材依然相当有限,而初中语文学科具有内容丰富、综合性强及覆盖面广的特点,因此语文学习的内容应打破教材内容的界限。为此,初中语文教师有必要鼓励学生拓宽阅读面,即以阅读课外读物来丰富自身对语文的学习内容,从而拓宽语文学习的课堂教学内容。依据初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初中学生应拓展课外阅读范围及充实文学基础,且初三的阅读总量应达到260万字或更多。为此,初中语文教师有必要把系列优秀的课外读物介绍给学生,以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教学内容及巩固学生先前学习的知识。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