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学建模培训心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ependent college, more and more independent college team participated in the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 but the result is not good. In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mathematical modeling training mode,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in recent years, summarizes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puts forward a set of effective training mode.
【Key words】Independent college; Mathematical modeling; Training mode
0 引言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目前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大学生群众性科技活动。旨在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这个平台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团队协作精神,极大地推动和深化了素质教育改革,促进了高校特别是独立学院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 独立学院数学建模培训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独立学院在母体普通高校的支持下成熟起来,参与数学建模竞赛的独立学院也越来越多。但是总体看来,由于办学时间短,经验不足,有的只能照搬母体普通高校的培训模式而忽略了独立学院自身的特点,因而参赛成绩始终不理想。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1 复制母体普通高校的数学建模培训模式
大多数独立院校的师资都以青年教师为主,教学经验不足,指导数模竞赛经验更是严重欠缺,在这种形势下以学生自学为主,布置大量练习,以练代训的方式培训学生取得的效果不佳。
1.2 独立学院的数学基础较差,参加数学建模的兴趣不浓,主动性差
很多学生通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基础数学课程的学习,对数学的实用性和理论性产生了怀疑,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和抵触情绪。基于这种情况,许多学生对数学建模也是望而生畏。即使是部分参加了数学建模选修课和数学建模培训课程的同学也感觉很难学、太辛苦而半途而废。另外,有的不愿意主动学习,对教师的依赖性太强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鉴于上述情况,迫切需要建立适合我院自身情况的数学建模培训模式。我院对数模培训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并不断的丰富。
2 培训模式的探索与改革
2.1 加强宣传力度,建立浓厚的数学建模氛围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师生获得信息的手段不断丰富,从传统的橱窗、宣讲到LED大屏幕、微博、微信。我院抓住不放过每个宣传机会和渠道,从校内数模竞赛到全国数模竞赛的组织报名、培训现场、比赛现场再到赛后讲评直至最后的颁奖仪式都保留照片资料,并通过上述方式宣传;并让获奖队员通过开宣讲会的方式与同学分享学习心得及体会,使得越来越多的同学知道什么是数学建模、数学建模的用途。
同时,相当多的教师对数学及数学建模课程缺乏足够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不利于数学建模活动的广泛开展。我们也充分重视与院系主管领导、宣传部门及学生口的老师间的沟通交流,共同营造开展活动的良好氛围。
2.2 建立连贯、行之有效的选拔机制
独立学院的特点是重技能培养,因此数学建模竞赛的参赛队员大多都是大一大二的同学,大三的同学较少,所以建立行之有效的选拔机制尤为重要。我院从同学入学之初就注重因材施教,针对大一的学生,我们首先在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基础数学课程中适时地融入数学建模思想,即向学生传达对于实际问题,可以通过对问题的抽象、简化假设确定变量与参数,并应用某些“规律”建立起变量、参数间确定的数学表达式(也称为数学模型)。同时根据教学内容讲解与之相关的数学建模案例与数学软件的使用,如在讲解一元函数介值定理时引入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椅子能在不平的地面上放稳吗”的案例,这样就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建立起了数学建模知识与基础数学知识的融合体系。并且由各班任课教师上报第一批次的推荐名单,让这些同学加入数学建模协会,作为将来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人员储备。
到第二年,针对上述学生以及有兴趣的学生,由教务处组织,开设数学模型选修课,比较系统介绍常见的基本模型与求解方法。4月,再次邀请数模专家到我院进行讲座,这次的目的是进行数学建模竞赛的动员,主要介绍历年数学建模竞赛的情况与赛题特点的分析。5月,组织学生参加本部的校级数学建模竞赛,期间派参加过全国赛且获过奖的高年级学生协助老师对参加校级赛的学生进行指导,让想参加全国赛的学生对数模竞赛有一个初步的体验,从而为参加全国赛打下良好基础。6月,组织学生报名参加全国赛,以自愿组队为主,参考校内竞赛成绩,通过学生陈述所做校内竞赛题目的建模思想、教师提问的面试方式,最终确定参加全国竞赛的学生名单。
2.3 坚持师生讨论学习与实战演练相结合
为了打破这种自学为主、以训代学的教学方式,也为了克服学生对数学的恐惧心理和抵触情绪,我们坚持对高年级预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同学采取师生讨论学习与实战演练相结合的方式。
在暑假期间,先利用10天时间,指导教师和参赛队员一起研读、讨论往年数学建模竞赛的优秀获奖论文。要从问题的假设开始,讨论主、次要矛盾的鉴别以及次要矛盾的合理取舍;到论文中使用的方法以及揣摩该方法是如何想到的;直到最后论文的整体布局以及行文措辞。通过这种方式的讨论,由开始的时候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到最后同学自己争论、各抒己见,效果良好。
再利用10天时间对学生进行模拟实战演练,一般是按照竞赛的规则,要求学生在三天内完成一套真题并提交论文,每篇论文都要经过三位指导老师的评阅,第四天指导老师组再对所做题目进行点评与解析,并将所提交的每篇论文进行总结后返还给学生做进一步的完善。这种点评方式在培训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4 努力做好后数学建模竞赛的工作
数学建模竞赛应当是一个系统工程,竞赛虽然结束了,但是数学建模工作远远没有结束。做好数学建模竞赛的总结工作尤其重要。竞赛队员应从如下两方面做总结:第一,如果给更多的时间是不是论文可以做的更好,也就是要在数学建模竞赛后继续做研究来培养队员做事善始善终的品格。第二,作为高年级的队员,应善于总结参赛经验和参赛心得,在讨论会上向低年级同学分享经验,以达到承上启下的效果。
同时,指导教师也应积极做好总结,对于一个办学时间较短的独立学院来说,我们缺乏的就是经验,珍惜每一次比赛的机会,认真做好总结对以后的工作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通过总结,我们发现了在竞赛组织方面的不足,在下次的竞赛中得以改进。通过总结,我们丰富了授课素材,在指导了学生的同时也武装充实了自我。(下转第308页)
(上接第54页)3 总结
通过数学建模的教学和竞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独立学院的数学建模教学还不够成熟,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更多的教师加入到数学建模的队伍中来并指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兵团.数学建模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数学实验;理工科;系列实践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051-02
一、数学实验课程开设的必要性与现状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计算机与各种科学技术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各种与现实科技结合紧密的诸多应用与开发成果已经被科学工作者及时地编入书籍或电子化为数字材料。数学作为各类科学工程技术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它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实施会从更根本上影响科学工程技术的教育成果。在这种情况下,数学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成为必然。基于此,在理工科院校内对原有的数学系列课程有针对性地开设数学实验系列课程,不仅可以增进和改善学生对传统数学的理解,把数学知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回答学生对学习数学后不知所用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数学实验系列课程的开展会对其他的科技工程学科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当前,很多学校都在如何开展数学实验课上做了诸多努力,例如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已经进行了数学实验的教学试点,并且各自编出了富有特色的数学实验教材。
二、我校开设系列数学实验课程的实践
我校作为理工科院校,数学教学改革是重中之重。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探讨数学实验课程的作用,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和教学改革的要求以及近些年来国内外教改发展趋势,我校实行了以全校专业的需求为出发点,工科数学教学改革为轴线,帮助学生理解问题为基础,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一系列数学教学方面的改革,特别是为了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突出培养本科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具体谈一谈在改革实践中对数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我校的实践情况。
1.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方法,改变教师的教学思路。过去的数学课程是基于老师的推导和讲解,缺乏足够的生动力和实验实践能力,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体验方面显得不足,现代多媒体技术、各种编程语言和各类计算软件(如:Matlab,Mathematics等)无论在教学、科研和企业,还是在互联网和商业中都有了广泛的应用,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来为数学课程增添光彩是科技发展的趋势。数学实验的设置应针对学校的专业课程,充分讨论和研究如何利用数学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在实践和研究中转变教师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依赖。
2.逐步构建数学系列课程的实验教学体系。数学系列课程改革项目组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数学系列课程的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摸索和专门的研究,提出了实验设置要“精练、有层次、能联系实际”的三个原则,为此特别在《高等数学》《线性代数》9门数学系列课程中设置了精要的数学实验,编辑了相关课程的实验教材或讲义,并且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开放性、综合性、创新性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了专门的实验教学基地,以多方位的教学体系来加强在新形势下基础课程应发挥的作用。通过对系列课程设置数学实验和不同层次的实验来构建了全面细致的教学体系,目标是为了改善教学效果,优化教学过程,积极地把现代计算机技术教给学生,使他们能够把传统数学和现代技术的结合作为是学习的一种可信方式,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注重教学团队和各类学生协会的建设。要指导学生数学实验需要教师的多种能力和多学科的知识,因此项目组采取互相听课交流的方式,以及派成员参加各类教学研讨会议学习其他院校的经验,不断提高成员教学的水平,打造出老中青紧密合作和不断学习的教学团队。
除了教师的队伍建设外,项目组重视发挥学生社团组织在课程学习中的作用。事实上,学生社团组织对于扩大科技活动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特殊的作用。我校数学建模协会每年承担数学建模的报名,建模培训的相关宣传等工作,数学建模协会还有专门的协会网站;科技协会每年邀请数学建模组的教师去讲授科技活动中的数学知识,从这当中教师们也能了解最新的科技活动,以便在实验教学中加以应用。
三、我校数学实验系列课程取得的成果
回顾几年来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教学改革项目组通过数学实验系列课程的开展,形成了从本科生到研究生不同层次的课程体系,受益面几乎覆盖了全校学生。实验课程的开展优化了教学过程、丰富了课外活动,学生们对于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对事物进行探索和研究,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课程的开展促进了教师对数学课程的全面思考和认识,激励他们不断地学习和与时俱进。巴班斯基在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中指出:优化教学过程的评价标准之一就是在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发挥最大的效率,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项目组开设的系列课程十分注重效率,在较少增加课时的情况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这主要表现在:(1)学生们在实验中能够自觉地发现一些规律,撰写了相关的论文并在学术刊物上得到发表。(2)学生们对数学建模和科技活动的热情越来越高涨。多年来,学校在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中每年都有一等奖,在省内一直处于领先位置,在挑战杯等各类科技竞赛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3)学生在数学实验课程的中学习了相关的数学软件,这也锻炼了学生的编程能力,部分学生还在网上提供数学编程服务。(4)通过实验课程的教学和研究,教学组对整个数学实验系列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撰写了几十篇相关的教改研究论文以及相关实验书籍作为对实践教学研究改革心得的整理。数学实验课程的开展已经成为多门数学类课程的亮点和特色,如《线性代数》、《运筹学》、《统计学》三门课程已经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评价专家对实验课程的特色给予了非常肯定的评价。
以上是我们开展数学实验系列课程的一些认识和实践,数学实验教学的合理开展关系到学校基础课程的教学能否与各类学科的发展、学校和社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有必要对数学实验课程开设的门类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如何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数学实验课程的效果的衡量等问题值得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冯珍珍.数学实验教学新路初探[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2009,29(9):72-76.
[2]姜启源,邢文训,谢金星,杨顶辉.大学数学实验[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李尚志,等.数学实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林亮,王远清,贾贞.运筹学实验的瓶颈解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2):177-179.
现在经过多方面的学习培训与对教学的认识,学习建模结构理论对我的教育教学启发,我认为:知识不全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是学生在一定的文化情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有效的建模结构的方式获得的。原来感到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探究没有什么好处,打击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磨灭了自我体验、自我创新的个性。因此,学生的思维被定向了,无法进行更好的建构,不能形成有效的认知结构,导致我们的教学效果不好。所以,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着力于新教材,紧扣新教材,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出发点,走出一条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通过新教材的实施,结合来教材和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新教材的实施,我谈以下几点看法:
1、让学生主动参与新教材教学中,学会学习。
在课堂上我推导公式定理时,常让学生动手,学生发言,归纳方法思路,教师做最后的总结。每章结束之后,又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知识拓展引伸,结合实际写心得体会。对比较优秀的进行适当的奖励。这样做效果很好,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教师也不要做过重的工作。
2、课堂教学应创设条件,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服务。
新教材的的知识点不同于过去,着重于知识点的应用,探究。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为目的的教学手段。实践表明,单纯靠传授灌输是不能真正学到有实际意义的,有价值的知识,数学学习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的过程。
3、让学生积极“预习”,淡化课堂笔记。
新教材的优点是便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对于由易到难课应该让学生提前预习,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机会;对于有些概念性强、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课则要求学生有选择的进行预习,因为,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的预习就是把课本看一遍,他们似乎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但是,他们失去了课堂上钻研问题的热情;他们失去了思考问题时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没有充分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失去了直面困难、迎难而上的磨练!
至于淡化课堂笔记,是源于一种现象――我发现笔记记得好的学生,他们的成绩不一定好。怎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只知道记笔记的学生,当老师让他们思考第三道题的时候,他们往往还在做第二道题的记录。……这样的学习,怎能谈得上思维的发展呢?
4、师生的交流与互动,便利于新教材的实施。
教师与学生要真诚交流。教师的讲为主的数学教学过程,占用了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的时间,使教师成为课堂上的主体,这大大地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在走进课堂前,每个学生的头脑中都充满着各自不同的先前经验和积累,他们有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这就要求教师新课程标准下要转变观念,积极创设能激起学生回答欲望、贴近学生生活、让他们有可说的问题,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当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也不能“放羊”,在学生说得不全、理解不够的地方,也要进行必要的引导。
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倾听,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磨合后的智慧,将大大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参与到学生中间,及时了解到、反馈到学生目前学习的最新进展情况。学生出现了问题,没关系,这正是教学的切入点,是教师“点”和“导”的最佳时机。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教师的引导、启发、帮助,学生必将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5、新教材实施和推广目的:以老师的无为造就学生的有为。
在教学中,我经常坚持这样一种做法:上课时老师尽量少讲,主要是给学生腾出大量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更主动、更积极、更亲历其境地去学。正是由于有了学生的深层次的参与,才能取得过去我们以老师的教为主所不可能达到的高效。假定一个数学老师只会做两道数学题,那么他会觉得解这两道题时所用到的共同的方法是最重要的,因而他在讲课时就会重点讲授这些共同的方法,这位老师如果站在系统的高度去讲解这两道题,他所需要的讲课时间也许并不比第一位老师多;……依此类推,一个教师会解决的问题越多,他就越能从系统的高度去把握本学科的知识,要讲的东西就会越少。
在备课的时候主要思考如何对教材进行重构,突出主干知识。更为形象地说,传统备课我是在做“加法”,现在的备课我是在做“减法”。我在备课时想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想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内容是非讲不可的?什么内容可以不讲?
6、练在讲之前,讲在关键处
教学本身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等等。新教材更重在这个方面,问题是我们的教师是否真的读懂了这个“导”字?我们的学生是否真的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大家知道,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与生俱来有着一种逆反的天性。他们希望尝试,他们希望创新。我们的教学却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思维导入我们事先预设好的轨道,学生甘心吗?情愿吗?教学的本质是交往,是以教师和学生都作为主体,以教学内容为中介的交往。
一、强化学科建设
(一)突出学科建设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要结合校情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在硬件和软件等方面予以切实的保障以学科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提高整体办学实力。
(二)建立学科建设的指导、监管和激励机制。1.教科室要加强对学科建设的指导工作提供专业上的支持。2.各职能部门加强对学科建设的检查、监督、管理和评估。
3.建立学科建设激励机制。
(三)要把学科建设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科培训、观摩、研讨、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素质和课程实施能力实现学科教与学的观念、思路、策略、方法与技术系统的构建。
二、重视教师发展
校长要充分的认识到:校长有一项根本任务——促进教师的发展。而教师发展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教师整体发展二是教师个体发展。
(一)推进教师整体提高
1.规范常规教研:针对当下许多学校教研组功能弱化、备课组功能的泛化的现象我要求必须规范常规教研。首先要明确教研组备课组的分工。教研组侧重谋划整个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一要研究学科共性问题搞好校本教研;二要注重教师引领做好专业指导促进教师成长;三要开展主题活动创建学科特色形成健康的教研文化。备课组主要研讨教学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切实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一要开展好集体备课;二要做好课例研究研讨教学策略;三要开展听评课活动;四要统筹教学进度组织阶段检测命题。其次加强常规教研的督查。要求教研组、备课组教研做到“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计划、定内容。
2.开展学科培训:充分挖掘整合校内资源发挥名教师和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教师群体迅速成长。
3.组织教学交流:作为校长应该带着开放和发展的眼光对学科组教育教学交流活动给予大力支持。一方面“请进来”定期邀请相关学科专家或有经验的教师来校指导、交流扩大视野;另一方面也“走出去”积极组织参加各种层面的外出交流活动。
(二)关心教师个体成长
1.鼓励自主研修:教师的个人研修与自主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重要的途径。我们积极倡导教师读书活动制定了《教师读书活动方案》定期举办读书沙龙。教师边读边悟增强了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同时通过交流读书心得教师们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维。
2.鼓励教师参加培训:培训是教师最大的福利。作为校长要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从物质和精神层面给予支持。让教师走进理论与实践、思考与行动、学习与发展的专业生活步入高效的工作轨道。
3.巩固“青蓝工程”:“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使学校不断创新充满活力校长必须做好青年教师成长培养与创优工作。我校通过实施“老带新”结对帮扶举办青年教师讲座开展青年教师成长展示课、课堂教学大回访、课堂教学专题调研推荐青年教师参加区县、市级、省级赛课活动等对青年教师不断打磨、鼓励使之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成长为教学骨干、名师。
三、狠抓学科课堂
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有智慧、有眼界、有境界的校长会明白:要创建学科教学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要聚焦课堂狠抓课堂。
(一)开展课堂调研。我校定期开展教情、学情调查以及课堂教学专题调研及时总结形成调查和调研报告在教学教研会议中交流探讨和教师交换意见通过“实践-改进”、“再实践-完善”的循环过程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行为。
(二)落实课堂督导。教科室将行政领导和管理人员安排落实到教学的每一天确保天天有人深入课堂督导听课。严格按照“选班选课—听课记录—集中评议—交流意见—总结通报—资料归档”的程序进行做到有序安排、及时交流、全面总结。同时坚持常规督导和专题督导相结合保障课堂教学质量。
(三)抓好课堂常规。围绕教学全过程的“备、讲、作、评、辅、考、反思”七个环节抓好课堂常规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四)构建高效课堂。要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持续发展、优质发展实现教育教学的最大收益必须构建高效课堂。我校从三年前开始了这方面的实践和研究取得了较大成效。
1.构建了高效课堂的总体模式:“导学引领自主互动”。
2.“十字”总体要求:“自主、低负、高效、灵活、创新”。
3.“四十字”建模策略:“先学后教导学引领;学生自主师生互动;注重思想指点方法;精讲巧练照顾差异;发展思维共同成长。”
4.“六条”规范:预习指导习惯化、课堂教学特色化、课堂训练优效化、课后反馈多样化、学法点金方法化、板书设计美观化。
5.“八条”评价标准:一看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二看学习方式、学习习惯;三看学习状态、参与状况;四看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五看课堂氛围、情感熏陶;六看发言人数、回答质量;七看教学环节、学法指导;八看思维训练拓展延伸。
(五)开展课堂教学展示、观摩、研讨活动。我校开展了组内公开课、循环研究课、优质课大赛、骨干教师示范课、新课改示范课、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献课、高效课堂集中展示与研讨课等引导教师关注课堂、聚焦课堂、研究课堂、优化课堂。
四、关注教学科研
(一)定期举办教育教学论坛。为校本研修的应用、推广、拓展搭建专业交流的平台让教师在学习中不断理解在实践中不断感悟在总结中不断提升在活动中不断成长成为思考型的、智慧型的教师。
关键词: 高职教育 高等数学 课程改革
我国高职院校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其招生规模已占普通高等院校的“半壁江山”,到2008年,高职院校已有1184所,在校生达916.8万人。一个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形式多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为企业培养了大批技能型劳动人才,成绩显著。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能适应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需要是突出的问题之一。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体现教育本质的重要方面。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经历了三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改革和创新:第一次,理论课程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缩减学时并进行同类课程的适度整合,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实践教学学时;第二次,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课程设计思想从基于学科知识的课程设计转换为基于职业能力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方法从以学科为起点的课程转换为以职业分析为起点的课程;第三次,着眼于职业竞争力培养,课程设计要基于工作过程,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特点,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实施课程整体设计,突破了传统上把职业能力局限于职业适应力的认识,实现了全新的课程理念。
一、把握高职特点,探索课程建设新途径
伴随着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脚步,高等数学课程也在不断地改革、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职业能力的“增高剂”。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的应用不仅在它的传统领域――工程技术、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正在不断地向新的领域渗透,形成了许多交叉学科,如计量经济学、人口控制论、生物数学、地质数学等。数学与计算机的结合,形成了一种普遍的关键技术――数学技术,成为当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新技术本质上是数学技术”的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我院数学教研室全体成员在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认真学习教育部高教司的相关文件,深刻领会、把握高等数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定位,几年来,对高等数学课程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针对高职学生数学基础的实际情况和学院各专业课程的需要,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进行了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取舍与教学方案的优化设计,选择适合我院各专业需要的有针对性的教材。在教学中探索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和资源,为进一步教学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改革措施与心得
目前,我国正处于第三次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特别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课程模式,正在成为引领和推动本次整体性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流模式。新形势下,我们进行了新的改革措施,与同行商榷。
(一)优化课程内容,完善教材建设。
高等数学课程具有典型的抽象性和严密性,然而教学对象是基础相对薄弱的高职学生,一方面,抽象化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障碍。另一方面,过度严密并非他们知识结构的必需。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数学课程的主脉络,掌握数学技术的操作方法,引导他们运用数学思维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适度的数学环境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因此,我们对课程内容、体系、结构做了较大幅度的改革优化设想:依据当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及专业需要,打破原来的学科体系,制定新的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尽可能地降低抽象性,突出操作性和实用性,以及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在实际、相关专业中的应用;融入数学建模思想和数学软件的使用方法,意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改革传统的材料组织顺序,强化生动的数学思维方式,使数学课成为培养数学思想素质、训练数学应用技术的平台,为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奠定必要的基础。修订、改进原来的教材,使其更加适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满足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要求。
(二)改革教学方法,发挥高等数学应有的作用。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依照高职教育的要求和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及高等数学的定位和培养目标,我院教师努力探索,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专业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高等数学是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石和“增高剂”。我们在教学中,注重传授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在专业、实际中的应用,摸索出“以解决问题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思路,探索出一些效果较好的教学方法,如解决问题过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引导法、实训作业法、类比法、“温故知新”法等,下面着重介绍两种教学方法。
1.“解决问题过程”教学法。职业教育重在应用。数学理论既来源于实际又应用于实际,在讲解数学理论(方法)之前,先将有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摆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学习,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学会利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一起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使学生觉得高等数学并非是抽象的,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常微分方程”时,首先提出问题:(1)一只狼看到它的正西方向100米处有一只兔子,立即追去。与此同时,兔子向它正北方向60米处的巢穴跑去,如果狼的速度是兔子速度的两倍,试问,狼能否追上兔子?(2)一种有害物质在湖水中的溶解速度与其剩余量成正比,如果将一块10立方厘米的这种物质投入湖水中,一分钟后剩余7.5立方厘米,多少分钟后剩余5立方厘米?
实践证明一些有趣且实际的问题,能立即引起学生的兴趣,易于师生互动,一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取得良好的效果。
2.类比法。高等数学的一些思想、方法是可以推广的。例如,(1)“一元函数微积分”与“多元函数微积分”中“极限与连续”的思想是一致的。(2)“导数”反映“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变化率”。多元函数的“偏导数”反映“函数值分别随每一个自变量的变化率”。(3)函数(无论是几元函数)的“极值”是函数在“小范围”的“最值”。(4)函数的积分(一元函数定积分、多重积分)都是“和式的极限”等。因此,在学习“多元函数微积分”时,与“一元函数微积分”类比其中的思想和方法,哪些可以“照搬”,哪些是有区别的,对照着去学习,既巩固旧的知识,又容易掌握新知识。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学到了一种学习方法,提高了自学能力。
三、结语
高等数学课程是高职院校各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已渗透到经济、管理、金融、人文科学等各个领域,高等数学在不同学科和领域中所具有的通用性和基础性,使之在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特殊的重要地位。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后继课程的教学质量,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前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逐步形成自己的“基于工作过程”的特点,将这些特点与先进的课程开发方法相结合,并立足于我国国情,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和先进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是摆在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当为之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EB/OL].,2000-01-17.
我们严格要求教师遵守学校工作制度,规范自我的教学行为,尤其是对教学常规工作常抓不懈。教导处继续加强教学“六认真”工作的监督与检查,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后进生的辅导、学生成绩的检测等都提出了更为细致的要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导处主任师德自我鉴定五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教导处主任师德自我鉴定1本学期,教导处在市教育局和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贯彻市教研室工作计划,全面落实学校工作意见,以生为本,以实践有效教学为主题,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加强教师业务素质培训,努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加大常规教学管理力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一、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育教学理论能指导教育实践,能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加强业务学习,能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1、进取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各科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法》,认真学习,认真做笔记。
领悟新课改精神、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各教研组根据本组实际情景搜集有关教学理论,组织教师学习,用理论来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同时和学校教科室联合邀请市教科室领导来校作教科研讲座,提高广大教师的教科研理论水平,使广大教师能运用理论知识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2、进取开展教研活动。
(1)、进取组织参加校内外研讨课。
第3周我校全体语文教师一齐听了培本实验小学支教教师顾辉辉上的四年级语文研讨课《开天辟地》。课前,语文教研组长与主讲教师就教案进行研讨,然后进入课堂第一线进行听课,课后再认真修整。公开课后,全校教师对这一堂课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大大提高了各教师对上课与评课的认识。第14周,校内举行第二次研讨课由查艳虹教师执教的三年级数学研讨课《认识分数》。作为参加工作刚一年的教师,查教师教学认真,敢于大胆创新,又虚心好学。从课前的教学设计、课上的教学操作、课后的教学反思,都认真对待,值得让大多教师去反思、去借鉴。一节研讨课,得到了全校领导教师的一致好评。与此同时,作为我校数学骨干教师的教导主任王惠康也在17周上了一节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的示范课,得到了全体数学教师的好评。
在以上举行的几次教研活动中,从研讨课前的听课、教学准备到课后的评课及鉴定上,我们教导处都认真组织,精心筹备,努力把教研工作做得更好,尽量提高每个教师的教学水平。
(2)、努力开展教学研讨会。教导处每月组织了一次有针对性的教学研讨会,由教导处及教研组长主持,就教学中遇到的某些教学难点的突破展开学习讨论。如:低年级的识认教学、二年级的写话的训练、三年级的作文起步、五年级的解方程、六年级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和如何让学生简便学英语、记单词等,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热情,鼓励教师合作、交流、共享教研成果。各位教师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我的意见看法。在必须程度上,提高了教师们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本事。
(3)、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教师互相听课。校长、教导处及各教研组长以身作则,在全校掀起了听课热潮。大家实实在在地研究课堂教学微观领域经常面临的问题,发表见解,交流困惑,提高了教研组的凝聚力和科研本事。
3、理论指导实践。
学校对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活动、团体备课、教师的听课作了具体要求,对教师的上课、备课、听课、教学随笔或反思也作了具体的要求,让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
二、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常规是教师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准则,良好的管理体制是我们顺利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我们始终抓实抓好。重点做好了如下工作:
1、抓常规,促进管理更加规范
。本学期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做到了“开齐、上足、教好”,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本学期加强了查课力度,也加大了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进一步加强了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与考核。尤其是市教研室12月4日来我校进行教学调研后,对我校的教学六认真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提议,我们立刻制定了整改意见,并立刻在教学工作中加以落实。
(1)抓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我们把电子备课改为手写备课,同时要求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恰当地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大家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本学期教导处对各教师的教案检查了四次。每次检查后,教导处都认真鉴定,如实反馈,促使教师改正缺点,发扬优点。
(2)抓上课。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上好一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学期继续加强听课,采用随堂听课制度,促使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尽可能把的时间留给学生,提高了课堂效率。
(3)抓作业批改。本学期学校对教师的作业批改善行了新的考评办法,提高作业批改的要求,加大了激励措施。教导处对各科作业批改情景抽查了四次,但大多数学生作业书写不规范,书写习惯也不是很好,作业本不够整洁。而少数任课教师每次的作业布置也不尽人意,批改不够认真及时,马虎应付;作业量少而简,有的甚至文不对题,没有布置相应资料的作业。为此,我们针对这些情景,对每一位教师提出不一样的整改要求,并用书面的形式通知教师,下次检查时重点看改正的情景。可是,大部分教师还是认真的,能够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处理,及时让学生辅导改正。
(4)抓课后辅导。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本事,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加强课后辅导,引导学生加强对学习的职责心。
(5)抓教后反思。《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后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使自我的教学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见教后反思的重要性。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学反思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我校要求教师课后要及时进行反思,并对反思进行具体要求,以书面、小组等形式进行教学反思,到达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目的。
2、加强毕业班的教学管理力度。
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无不从毕业班展现出来。自上学期以来,学校提高对毕业班科任的要求,同时又给予支持鼓励。本学期先后召开了4次毕业班教师会议,一次毕业班家长会,从思想上让提高学生的认识,引导学生把对班对校的热爱转化为学习动力。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增强了学校的教育合力。
3、加强质量监控的力度。
本学期一开学,教导处就对部分年级进行了摸底性的质量抽测,根据抽测中发现的问题召开了任课教师会议,帮忙他们找出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在以后教学中改正的方法;尤其是在期中考试以后,发现全校数学学科中普遍存在着计算正确率低下的现象,所以我们在全体数学教师中开展了如何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的研究,全体教师各抒己见,说出了自我的的想法和做法,改变了过去相互埋怨的现象,经过努力,在期终考试中有了明显的改观。
三、进取开展各项评比及展示活动
为了为青年教师供给展示风采的舞台,打造一支理念新、教艺精、底蕴厚的创新型教师队伍。本学期,我校组织了以“有效课堂”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先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人上一节研究课,每组推选出一名教师参加校级评课。周弄潮、赵丹教师参加了市“百节评优课”,获得三等奖;查艳虹教师参加了昆山市五年以内教龄数学教师会课比赛获三等奖,俞娅教师参加路北片音乐青年教师会教三等奖;由查艳虹辅导的徐志浩、黄冬金辅导教师辅导的周涛分别获得“小数报杯数学文化传播活动”二等奖和三等奖。另外在1月4日我校还举行了5年以内教龄的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使广大年轻教师得到了一次锻炼。
四、存在问题及构想
教导处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不是一句空口号,它需要以扎实而创新的日常工作为基础。在工作中我们也感到一些问题的存在,如教师的业务提高问题;怎样促使“问题班级”的转化;怎样才能更好实现分层次递进教学,全面提高学生本事;怎样使团体备课落到实处等。下学期我们的设想是把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再扎实一些,创造性一些,创新求实,稳步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回首过去,成绩有所提高,应对未来,倍感压力很大,我们相信,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下,应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将进一步树立信心,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勤奋工作,讲究实效,为石牌小学,为石牌的人民谱写教育新篇!
教导处主任师德自我鉴定2一、教导处工作理念
教导处工作三个要:学生要有学号、管理要有创新、导教要抓基础学生知教三必须:必须说普通话、必须写规范、必须做乐学者
二、本学期工作心得
非心不教、非博不导
三、回顾与鉴定
在本学期的工作中,我继续坚持国家教育方针的正确指向,结合学校的实际情景,努力开拓新的工作局面,立足“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做教师助手、成教师知己”的思想,教导处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积累了宝贵的成长经验,为打造更优化、更高效、更谐和的教导处工作奠定了基础。
1、开辟“学号”利用前景,促进学生素质提高
在本学期学生学号的利用方面,仍然发挥了它的便捷、快速的特点,提高了教学操作过程的工作效率。在成绩录入、学籍统计中节俭了很多宝贵的时间。不足之处亦显,从运用情景看,教师或同学对学号的认识犹显浅薄,没能深入心中。其主要原因是其功用的单一性。
据此分析,我们有必要在目前时机的基础上,延伸学号功能,将其与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估牵起手来,以方便、灵活的特点带动具体活动的开展,与素质教育完美接轨,这是接下来的工作中必须研究的。
2.打造“双非”应用理念,探索教学管理创新“双非”的教导理念是本学期我的教导工作心得,即“非心不教、非博不导”。
随着教导处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充分了解与掌握学校实际师资水平及教学本事情景下,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教导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心域视界。对教师的指教,不“用心”无以指“向”;不“专心”无以谈“教”;不“精心”无以为“服”。所谓之“非心不教”。而不博学,则无以为“引”;不博识,则无以为“匡”;不博精,则无以论“导”。所谓之“非博不导”。
本学期我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资料,将必要的、必须的理论知识深入而又细致的进行了把握,同时扩展学习资料相互融通,结合工作实际对“备课”、“作业”、“学生鉴定”、“教学方法”等资料展开问题调查与汇总,找出目前存在的根本性症结,同时,模拟了创新工作的措施。
以备课为例:本期我采用了“三查”的方式(个人自查、组查、教导处查)使所有教师对自我的教案优劣有一个相对明确的认识,在这一过程的观察中,我借鉴外校“组备课”的经验,尝试性地鉴定出以“启案”为蓝本的备课过程的构思,大致链条是“演说书备启案反馈”。为今后的工作改善供给了清晰的思路。
3.重视“基础”教学底线,确保学生拙壮成长
教学工作的主体是学生,作为一名小学生未来成长的前景根在“基础“。在对教师的教学引导中,我一向坚持从课堂做起、面向全体,要放开课堂,要关注学生,要重理解、重活动、重实效,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本,进取探讨个性的、高效的教学形为。于此,在本学期我在“淡化分数、综合鉴定”方面加强了思考,从实际工作中重新建立起正确的教学引导方向,草拟了学生鉴定的基本框架,具体实践的回归已在准备之中。
4.学生知教三必须
普通话
我的感触是(师生):都能说的话,又是都说不起的话
规范
我的感触是(生):不是都能写好,可是都能好好写
乐学者
我的感触是(师):“对牛弹琴”要投入,只待来日多产奶
感想:
“三必须”工作的实践,必须与具体活动巧妙衔接,才能切实落到实处。
四、展望
打造出科学、和谐、务实、高效的教导环境。力为:出名校重在出名师,出名师贵在出名生。扬我个性,加速发展!
__市__小学教导处
__-06-22
教导处主任师德自我鉴定3半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县教研室的工作计划,根据本学年的工作特点,立足我校实际,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以育人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为主要目标,进取推进课程改革,充分发挥“协调、组织、检查、管理”等功能,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加强各学科的教学研究和业务上的指导与检查,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使我校的教学水平有了必须的提高。同时发挥教导处的教育科研作用,将我校的教科研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一、加强理论学习,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改革
本学期中,我校教导处多次组织全体教师团体备课,就教学中的问题共同商讨,并学习新课标理念,潜移默化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并逐步落实到了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改变了因循守旧、经验式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以新课程标准来指导和规范我们的工作,为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加强教学工作的指导与检查,规范教学过程
认真工作是衡量一位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本事最基本的尺度,更是对学生是否负责最直接的体现。我校教导处和各教研组加强联系,密切配合,经常性地对部分教师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信息和填写工作检查表。在这五个环节中主要抓好备课和上课两个环节,努力引导教师把功夫下在备课上,本事显在课堂里。
1、备课:平时做到组内互相交流,同年级共同研究团体备课,各教研组长把关,杜绝了不备课进课堂的现象,并根据每位教师的实际情景确定如何有效的备课。
本学期进行了备课改革,将备课的中心转移到备学生上去,加强备课的针对性。期中考试后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从检查情景看,各科目的备课情景较好。在期中工作分析汇报会上,教导处能起到导航作用,指出了在阅卷、作文批阅中的不足,表扬了一批在教学业务上有创新的教师,业务认真的教师,交流了他们的工作方法和业务特色。
2、上课:一方面,在各位教师认真备课的基础上,狠抓质量,向35分钟要效益,做到精讲多练,改变以往重视知识传授,忽视本事培养的做法,使学生进取主动地学习,从整体上看效果明显,各学科教学质量都有了大面积的提高。
教导处尽量每周亲临教室听课,及时了解和掌握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并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忙。另一方面,进取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公开课,给青年教师展示的平台,给全校教师指引课改的方向,并组织有成效的评课,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抓好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工作:经过随机柚查和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作业情景,及时鉴定,反馈给任课教师,真正掌握等一手材料,在期中时组织部分学生进行教育访谈,了解学生的作业负担。
进取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要求教师听课16节以上。
4、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全面开展学生的阅读活动,开学初将阅读书目发到每个班级,注重落实。
5、做好期末检测的各项工作,及时进行成绩统计和分析,并做到每位教师写出失分原因,以此来调整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成绩得到提高。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水平和教学本事
1、加强教研组建设,实行教研组长负责制,各位组长订好计划,组织学习各学科教育丛书和新教材调整意见,进取探索各种教学模式,开展各项活动,使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到提高。
2、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做好新教师的考核工作,加强对他们的指导,多给他们开课的机会,使他们的教育教学本事都有了必须的提高。
3、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给他们定任务、压担子,在科组活动上,要求他们上一堂示范课,供其他教师学习,使他们迅速成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加强教学管理,深化素质教育
我校教导处认真安排课程表、管好课程表,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开齐上足各类学科,异常加强对一些小学科的课程执行的管理,使课程执行计划得到了保证。
总之,在过去的一学期中,我校教导处的工作取得了必须的成绩,但也存在着?a href='//xuexila.com/aihao/zhongzhi/' target='_blank'>种植蛔悖颐墙匝4从啪裎Γ徊绞髁⑿判模砬逅悸罚怀鲋氐悖诜芄ぷ鳎簿渴敌В垂律窖=逃男戮置?
教导处主任师德自我鉴定4一学期来,我们以教科研为突破口,以落实素质化教育目标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本事为出发点,在校长室领导下,在乡教研处的支持下,围绕“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的工作思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开拓进取。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取得了必须的成绩。下头作教学工作鉴定如下:
一、常规管理规范合理。
学校工作抓得实,常规工作才会规范化,一学期来,我们以县教研室的《缙云县教师教学工作常规》为学校常规工作的准绳,有重点地抓好常规工作。加强教研组的建设。
1.抓教研组长的学习。
定期召集组长理论学习、听课、评课;赋于组长职责,让他们带动全组的教师开展互听、互学、互研活动,提高每一位教师的素质。
2.抓课前教案检查制度。
不定期检查教师的教案,督促每一位教师切实做好本职工作,并在期中、期末组织了两次全面的常规检查。
3.做好课堂教学评估。
协同教师就如何“减负增效”、“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效率”进行全面深入的讨论与研究。本学期,校领导、教研组长到课堂听课均在25节以上。
4.做好教学质量评估工作。
教导处认真做好后进生的期中、期末试卷分析工作,并建立完备的后进生档案,以点带面,抓全校的质量的提高。
经过努力,现我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能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本事为中心,课堂教学改革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二、教研成绩突出。
本学期我校教研工作在语文教研组的市级课题《小学语文“探疑求新、主动发展”教学模式的研究》、数学教研组的县级课题《小学数学“问题—建模—应用”教学模式的研究方案》的带动下,经过全校教师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教师论文获奖县级以上8人次:
陈建秋教师的生劳论文《向双手要创新》获中央教科所、《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征文活动二等奖;张叔阳教师的体育论文获市三等奖、县一等奖;陈建秋教师的生劳论文获县一等奖;徐远敏教师的体育论文获县二等奖;王春丽、徐银仙、丁海潮教师的作文论文分别获县二等奖、县三等奖。
2、教师教案、教学设计获奖县级以上4人次:
徐远敏教师的体育教案获市三等奖、县二等奖;徐远敏、张叔阳教师的数学教学设计分获县二等奖、县三等奖。
3、教学本事竞赛获奖县级以上3人次:
张叔阳教师参加县教导主任上课比赛获优秀奖;丁海潮教师参加思品优质课获县二等奖;王春丽教师参加语文阅读教学优质课获县二等奖。
三、青年教师成长迅速。
一向以来,对于青年教师,我们给他们压担子,也予以他们机会如:听课——青年教师优先、严要求、在肯定其优点的同时多提不足;外出学习——青年教师优先;县教研室组织的各项观摩课让好学的青年教师参加;县外的活动,更是让青年教师参加。经过几年的努力,现我校的青年教师均函授或自考即将毕业,并在县、市级的比赛中频频获奖。本学期的学区教坛新秀评比中,我校王春丽、张叔阳、陈建秋、丁海潮四位教师出线,这在同类学校中是出类拔萃的。
四、教学质量稳步前进。
学校教育是以培养高质量的学生为目标。我校教科研工作所取得好成绩,其归宿就是为更好地质量服务。为提高学校的质量: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我们建立了教学质量奖励制度,精心组织好校内的教研活动,经常性地开展学生竞赛,促学校质量的提高。一学期来,我校教师乐教苦教、学生爱学好学,现学校已消除了“落后班”,学校质量提高较快。
五、学生轻负担、全面发展。
创造性的人才观,需要我们在创新性和开拓性上下功夫,重视让学生有足够的自我支配时间发展自身的兴趣爱好,构成自我的本事和特长,就是我们所想的,也就是我们所做的。
1.组织各类比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本学期,我们配合学校组织了达标运动会、书画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这样,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了,更又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2.第二课堂全面开花。
各种兴趣小组管理规范,教师认真负责。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如美术兴趣小组的学生在县中小学生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6人次、三等奖5人次;舞蹈兴趣小组的节目多次在乡演出获得好评,并在县比赛中获二等奖4人次;常识兴趣小组在县三小比赛中获二等奖1人次、获二等奖2人次。
一学期来,我校的教学工作获得长足的提高,相信今后,在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我校的教学工作必须会大踏步向前!
教导处主任师德自我鉴定5俗话说“阳光总在风雨后”,在经历了六月的暴风骤雨之后,最终迎来了炎炎夏日。在这七月流火的季节里,20__年上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圆满画上了句号。在此,就我校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向上级领导作以简单鉴定。
一、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完成情景。
在县教育局基教站、教研室和学校行政的领导下,教导室按照学期初工作计划,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着眼未来,面向全体,整体优化,个性鲜明”这一素质教育总目标,扎实稳步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1、三月份依照上级精神如期开学。
2、四月开始按“两项督导评估”的要求完成了“控辍保学”工作,使辍学率控制在0.3%以内,同时认真对照《迎检细则》顺利地完成了“教育两项督导评估”迎市检和省检有关备查材料和数据统计的工作任务。
3、完善和制订了新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和奖罚条例,使教育教学常规更加正规化和科学化。
4、中青年教师已基本完成了普通话及信息技术高级培训学习。
5、组织开展了全乡性的教学竞赛活动,进取组织本校部分教师赴外校参观学习,吸取先进经验。
6、派出近3人参加了省市教研室组织的语文教学公开课观摩活动。
7、进取踊跃地参加了各种论文评比,教育局组织的县级各项师生竞赛活动。
8、加强对教职工的政治、业务学习,并认真进行查评。
9、严格有序地进行了毕业会考及肄业班期末统考。
10、每月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篮球对抗赛,既锻炼了教师们的体魄,又提高了男女球队队员的球技。
二、校本培训和教研活动开展情景。
本学期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加强对教研组活动的管理,做到时间、资料、主持人早落实,并多次组织观看了新课程、新理念教学光碟,以及组织了中青年教师进行教师业务素质培训和复习,教导处每次进行督促检查。学校教研组正在确定学校核心课题,准备上报县教研室以核心课题统领学校课程改革,并结合日常教学开展连续性研讨,做好了教研组活动记录。本学期每位教师坚持每月听、评2—4节课,每月在学校内进行交流。
三、培养学生素质活动开展情景。
1、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各项素质,本学期进行了乡级作文、书法、绘画及全乡小学语数素质知识竞赛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特长生教育,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2、在各班自评的基础上,每周对各班按《礼貌班级评比制度》进行了评奖。
经过值周教师的每周情景检查,每周评选出了3名礼貌班级并进行了奖励。同时每周各班还进行了“十星级”评比活动
3、在3——6年级中开展了诗文背诵活动及《我的祖国》读书征文活动,激发了学生学语文、爱祖国的兴趣,提高学生语言表达本事。
4、“六一”节进行了全乡小学、幼儿文艺汇演活动,结合幼儿才艺展示与少先队活动,有力地展示了我校师生的精神风貌。
四、教育教学成绩小结。
1、从一至四年级看,教学成绩有所提高。
因为从统考试题的难度与灵活性来看,都比往年加大了,异常是数学灵活性较大,从各年级的平均成绩分析,及格率在75%以上,优秀率坚持在30%左右。从六年级成绩初步排行来看,我校由于毕业班教师们的辛勤和努力,估计能进入县前6名。
2、从对全乡教师的政治、业务、教案、作业等工作检查来看,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是可贵的,工作职责心、工作本事是很强的。
异常是中青年教师,大部分都认真地对各自科目的业务知识进行了系统复习,为迎接全市小学教师业务考试做好准备。
3、参加教育局各项活动进取踊跃而又严肃认真,异常是青年教师唐兰凤、黄金莲、杨兴连等,她们为了搞好本期三独比赛与学生防震抗灾演讲赛,总是废寝忘食地做了充分准备,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
同时广大教师不厌其烦地书写业务笔记与课后札记,交流心得,既耐心又虚心地向有经验的同行请教,并且本期还增加了几位教师博客爱好者,在网络中尽情探讨教学经验。
4、因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乡学校的社会效应也在提高,在今年的一、三中农村班的招生中,一中准备在我乡六年级录取3名,三中也准备录取3名以上。
六、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1、教师队伍的老化问题是一个十分突出的但又难以迅速解决的问题,增添教学一线的新生力量已迫在眉睫。
2、教师独立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独立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本事有待提高。
3、教研组本学期虽然活动能正常开展,但如何提高每位教师的自觉性,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质量,让本校教研工作步入常态发展,还需花费很多的精力。
4、学校急需补充英语专职教师1—2名,以弥补我校英语教学成绩远远落后于其他学科的现状;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实习实践 教学方法 海洋遥感
Abstract For remote sensing of ocean marine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undergraduate course teaching,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reasonable arrangements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conte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to improve teaching methods, emphasizes the use of the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and strengthening practice teaching to stimulat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the course of marine remote sensing,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course.
Keywords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learning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s; marine remote
十报告首次明确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海洋强国目标的确定对于我国今后的发展具有重大积极的意义。同时,海洋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海洋与全球变化研究、海洋环境与生态研究等是人类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拓展生存空间的最为切实可行的途径。海洋开发需要获取大范围、精确的海洋环境数据,需要进行海底勘探、取样、水下施工等,需要一系列的海洋开发支撑技术,如海水淡化、深海探测、深潜、海洋导航、海洋遥感等。其中,海洋遥感以其全天时、全天候、大面积、同步、连续观测等工作优势,已成为海洋技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①②③④因此,为培养适应国家海洋战略需求的海洋技术专业本科人才,海洋遥感是不可或缺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国内多所高校开设海洋技术本科专业,并设置海洋遥感课程,为本科生讲解海洋遥感方面的知识。传统的海洋遥感教学多以课堂教学为主,通过老师的课堂讲解,对海洋遥感的基本理论、技术体系、应用领域等内容进行逐一梳理,传授给学生相关知识。虽然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可以从整体对海洋遥感知识体系进行把握和讲解,对学生知识结构框架的搭建具有一定效果,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缺陷。例如,对深奥费解的相关理论等内容进行直接的讲解,很难让学生真正有所理解,即使当时理解,印象不深刻,也很容易遗忘,达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对海洋遥感课程教学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目标。近些年来,笔者一直从事海洋遥感课程的教学和相关科研工作,对于该课程教学改革进行过一些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一些看法和心得体会。
1 海洋遥感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海洋遥感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利用遥感技术在海洋领域中的应用水平,而课程教学内容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托和载体,所以通过合理安排和优化教学内容至关重要。同时,海洋遥感教学需适应国家战略社会需求,将专业教育和实践相结合,重视素质教育,摈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实行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此外,需注意到海洋遥感学科自身的特点。由于其是涉及数学、物理学、地理学、海洋学、遥感科学、计算机科学、传感器技术等领域的综合性极强的学科,而往往受课时安排限制,很难进行较为全面的授课,所以需要格外重视突出重点、主次分明、取舍有序,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置。
根据这些目标和需求,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针对该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如下:
(1)考虑到海洋技术专业的学生对遥感背景知识的缺乏,增加2个课时介绍遥感基本概念、理论、技术系统等方面的内容,特别重点介绍电磁波基础理论知识;
(2)系统介绍海洋卫星传感器遥感平台特点、类别、技术参数和主要用途,重点选择代表性海洋卫星传感器数据进行讲解,着重介绍卫星数据的光谱分辨率、空间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时间分辨率等特征;
(3)介绍反射波段和发射波段的电磁波与海水相互作用机制,重点讲解水-气辐射传输模型、海洋水体波谱特征、水体固有和表观光学特性等教学内容;
(4)重点讲解海洋水色遥感机理、大气校正算法、水体固有光学量遥感反演算法、水体组分浓度遥感反演算法;结合具体实例,重点讲解水色卫星遥感数据处理基本流程、讲解水色遥感数据处理软件的相关操作步骤,并对水色遥感系列产品进行介绍;
(5)重点v解海洋温度遥感机理、海水温度遥感反演算法、讲解不同探测方式获取的海温产品之间的差异性;结合具体实例,重点讲解海水温度卫星遥感数据处理基本流程;
(6)重点讲解海面风场和海洋表面动力地形遥感机理,介绍微波散射计和SAR反演海表风场的遥感原理和算法步骤,讲解卫星高度计测高原理,介绍卫星测量有效波高的原理方法;结合具体实例,讲解卫星遥感在海洋风场和动力环境观测中的应用。
通过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会使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知识结构系统在整体上有所了解和掌握,同时使学生对重点知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通过海洋遥感原理、反演算法、数据产品、实例等一系列教学内容环节的设计,将原本零散的知识内容串联在一起,使学生更加有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 海洋遥感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除对教学内容改革之外,在海洋遥感课程教学方法层面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开展一些探索,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2.1加强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项目为核心的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将教学过程与具体的项目任务充分融为一体,围绕具体项目构建教学内容体系,组织实施教学。该方法追求的目标不再是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主动寻找完成项目任务的方法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锻炼并提高了各种能力,自然而然地就学习到了相关知识。
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所进行的研究专题必须是项目主题明确,任务结构思路清晰,并与实际生产过程密切相关,能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具体问题。为学生所设定的项目任务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托,选择适当的生产实践内容为主题,在充分包含基本教学知识点的基础上,增强对各知识点之间联系的展示,使得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牢固把握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对于选择的项目任务,其能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紧密结合在一起。一方面,这可以将单调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鲜活有趣;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得略显机械的技能操作得到了理论支撑,夯实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通常会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某一项目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成为任务解决的主导者,这会给学生提供更大的独立思考空间,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就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这种反复训练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强化。
项目教学法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受和启发。学生通过查找资料、野外调查、实验操作、分析整理、结果验证及评价等工作,可以获得直接体验和感受,了解生产实践过程的一般流程及方法。
项目教学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合理将教学的内容设置成项目任务;(2)将项目任务分解成多个子任务,每项子任务中蕴含教学内容中的各知识点;(3)制定并实施项目教学计划;(4)对项目教学成果进行评价。这里以海洋遥感中水体组分浓度地面遥感建模教学内容为例,介绍项目教学法的使用。根据相应教学内容,先设定好教学项目名称、项目内容、项目目标、项目实施过程,并制定实施计划表格,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项目教学法实施计划表
各子项目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在预先规定好时间节点的基础上,按照实施计划执行项目教学过程,每完成一个子项目,需让学生保存备份相应的结果资料,以便用于后续的成果评估过程。
在完成一个教学项目之后,要求每位学生提交项目的所有成果。教师在批阅每位学生的成果之后给出成绩,并做必要的成绩展示。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需给予表扬,但要注意引入竞争机制,尽量避免只表扬一位或一组同学,应选出至少两位或两组同学加以表扬,以免学生产生自我满足感而影响后续学习。对于成绩落后的学生,应在提出问题和不足的同时,以鼓励为主,增强其后续学习的信心。
除教师单方面的成果评价之外,需开展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教师可以根据时间安排,组织一个项目成果讨论交流会。一方面,给学生介绍自己成果的机会,要求其不但将自己的方法、技巧、收获、心得体会说出来,又要将遇到的问题困惑说出来。其他同学可以随机发言,提出解决方法,这样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帮助大家共同进步。另一方面,增加学生相互学习的机会,使得学生在分析他人项目成果的过程中做到取长补短,在给他人提出有益建议的同时,自己也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2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针对海洋遥感课程而言,其实验性与理论性并重,实验教学对海洋遥感课程教学,特别是针对海洋技术专业的学生而言,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⑤实验教学需有针对性,在结合相应理论基础知识讲授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参加各种科研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使学生更能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原理方法、y量步骤和现实应用。为更好地提升实验教学效果,需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1)加强海洋遥感相关仪器设备的购置和实验室的改造。例如,便携式野外光谱仪、水体剖面光谱仪、水体吸收衰减测量仪、水体后向散射测量仪、水体颗粒物粒径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水体荧光测量仪、波浪骑士浮标、地波雷达等仪器设备的准备,并购置相应的海洋遥感软件系统,如HYDROLIGHT、SeaDAS、ENVI等,还有用于处理海量遥感数据的大型服务器系统等。
(2)增加一定学时的实习课,提高其在总学时中的比重,建议实习课时的占比以2/5为宜。一方面注重加强对基本的仪器操作实验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注意增强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讲解到水体光谱反射观测时,教师设计好实验目标、实验内容、实验方案等,在对主要步骤进行教学演示之后,需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让学生完成仪器的安装和调试,最终实现一定数量的光谱数据的搜集。最后,通过总结交流,对实验实习课的结果进行分析,提升学生对该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3)加强野外调查实训,积极与涉海相关部门开展联系(如江苏省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等),设立实习实践基地。借助于海洋观测平台站,开展现场实践调查,利用现有海洋观测仪器设备,进行实地观测,了解调查区域的海洋要素特征,分析数据撰写相关实践报告。
2.3 对已讲授的课程内容设置定期回溯测验机制
鉴于海洋遥感知识内容的庞杂性,对于已讲授过的知识内容,学生会容易遗忘。因此为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设置定期回溯测验机制。教师需制定详细的回溯测验时间进度表,如一个学期之中可采取“三轮”回溯测验。具体实施过程可以学生为主导,教师起监督作用即可。例如,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5人左右,进行角色互换。针对以往讲授的内容,一部分小组的同学以“教师”的身份出测验题目,另一份小组的同学口头回答,并提交纸质答案,最后由出题小组进行打分、解答和点评。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所学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掌握和理解,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3 结语
针对海洋遥感课程的特点,笔者结合多年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实践证明,所采用的海洋遥感课程教学改革方法是成功的,不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提升了教学质量,同时还增强了学生对海洋遥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拓宽了视野。
注释
① 蒋兴伟.海洋遥感导论[M].海洋出版社,2008.
② 刘玉光.卫星海洋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③ 孙家柄. 遥感原理与应用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论文关键词:学科竞赛;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管理体系
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创新教育为重点的学科竞赛成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之一。学科竞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了教风学风建设,引导高校在教学改革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并且营造了浓厚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对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等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鉴于目前各种学科竞赛种类繁多、组织部门各不相同,对于竞赛举办目的也不尽一致。针对学科竞赛体系进行了五年实践研究,构建了行之有效的学科竞赛管理体系。竞赛的项目种类、竞赛的目标定位、竞赛形式设计是推动相关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的重要手段;竞赛的有序开展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拓展知识面、有效提升创新能力的前提基础;清晰明确的竞赛运行程序是学科竞赛能够高效顺畅的重要保证;科学合理的保障机制是学科竞赛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因素。
一、构建服务于人才培养的学科竞赛平台
1.设立创新学分激励学科竞赛开展
将创新学分制度引入河北联合大学新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了第二课堂创新学分为必修环节,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是学生获取创新学分的主要途径。创新学分制度要求提高了广大学生参与竞赛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学科竞赛健康持续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从最近几年的开展情况来看,学生参与范围逐年扩大,目前每年参与竞赛活动的学生达到8000多人次,丰富了学生的课外学习内容,营造了良好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有效促进了学生创新实践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2.校—院齐抓共管,促进学科竞赛开展
学校教务处作为高校核心职能部门,负责全校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的全面管理和统筹安排,广泛开展校级学科竞赛、鼓励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的作用,使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在全校范围内有序开展。
(1)不同类别学科竞赛的开展。根据各项学科竞赛在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侧重不同,在设立校级学科竞赛项目时,考虑了将竞赛按照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基础、综合素质提高等多类别进行,真正使学科竞赛将课内、外课堂有效衔接在起来。以公共基础课程为平台设立的大学英语竞赛、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等,注重学生通识教育类课程的学习和推广;学科基础类竞赛如化学综合类、力学综合类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物理竞赛等,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与提高为目的,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专业基础类竞赛,如电子设计、测绘技能、工程训练技能竞赛等,旨在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注重巩固和加强专业知识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艺术作品大赛的开展让所有学生有机会展示个人艺术才华,在丰富校园艺术文化氛围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不同层次学科竞赛的开展。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国际级、国家级、省级等相关单位组织的各种竞赛,使之成为高校相关专业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抓手之一。[2, 3]在竞赛的组织实施过程中,承办学院必须组织学生广泛参与校内竞赛或选拔,择优推荐参加校外学科竞赛,以扩大学生参与面。采取了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层层选拔推进的原则,通过每年定期举行的校内学科竞赛选拔优秀的选手,再经过集中培训等方式正式参加省级及以上竞赛。在学校大力宣传和二级学院积极配合下,各项学科竞赛活动在河北联合大学规模发展迅速、学生反响强烈、受益面较大、颇具影响力。
3.创建学科竞赛网站,搭建信息化平台
由于各种竞赛项目种类多,学生参与量大,过程管理多,因此,建立开发与之相关的信息管理系统尤为重要。因此河北联合大学专门建立开发了“学科竞赛”网站,定期为学生各种竞赛信息。
通过“学科竞赛”网站,学生可以进行网上报名、了解最新竞赛公告、查询创新学分等等。通过使用学科竞赛网上报名系统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和竞赛组织者,尤其是报名数量比较庞大的竞赛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报名信息的准确度。通过网站各种竞赛信息的传递,加快了信息的交流,使竞赛开展更加顺畅便捷。
二、构建规范有序的学科竞赛运行程序
竞赛的形式和内容决定了以竞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能否实现,清晰明确的运行程序是学科竞赛能够高效顺畅的重要保证。经过对校级学科竞赛的实践探索过程中,河北联合大学逐渐形成了规范有序的学科竞赛运行程序。
1.竞赛前期广泛宣传
在每个学期开学初始,所有竞赛组织者将本学期的竞赛做一个竞赛计划书,教务处根据学科特点对所有开展的学科竞赛在比赛时间上进行统筹安排,统一。让同学们合理安排时间,有侧重地按兴趣选择参与的竞赛活动,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竞赛比赛前一个月左右,竞赛承办学院开始对竞赛进行广泛的宣传,吸引学生参与到竞赛活动中来。
2.竞赛过程严抓落实
学科竞赛活动寓“赛”于“做”,重在“过程”。学科竞赛的广泛开展使更多学生认识到自身知识的匮乏,有一种“学无止境”的切身感受。把竞赛当成一种“历练”——学习能力、毅力和意志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都可以通过竞赛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竞赛的过程管理在整个竞赛中尤为重要,这是学生得到实践训练、提高、感悟、激发创新思维等多方面的重要环节。
当学生参与到竞赛中来,必须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加以引导,改变原有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将过程管理规范、协同各相关部门,将竞赛的过程管理有组织、有规划地落到实处。学科竞赛组织者竞赛命题要求在“理论联系实际”、“知识加实践”、“动手与应用”、“创新加思考”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使学生在竞赛参与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得到训练和提高。同时,采取“讲座—辅导—强化”三步走的管理模式:开展对学生某一专项竞赛的强化训练、拓展思路,使之在高水平的学科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3.竞赛结束注重总结
各项学科竞赛结束后,承办竞赛的负责人需将竞赛的全部过程:竞赛项目计划书、宣传资料、报名统计表、竞赛试题及评判标准、竞赛作品展示、获奖学生心得体会及竞赛中的经验和不足等进行全面总结,将宝贵的经验和第一手资料保留下来;每学期定期召开学科竞赛项目汇报会和学生学科竞赛座谈会,不断传承经验、改进竞赛中的缺点和不足,有利于促进学科竞赛质量不断提高。
三、完善学科竞赛保障机制
科学合理的保障机制是学科竞赛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因素。运行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学科竞赛管理制度保障、竞赛过程中经费保障、激励奖励制度保障等方面。
1.学科竞赛管理制度保障
(1)校级竞赛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竞赛组织管理和提高竞赛水平,学校分别制订了加强学生学科竞赛组织和管理方面的系列文件。竞赛管理机构形成校级—院级两级管理模式,从上到下形成了健全的管理组织机构。教务处主要负责学科竞赛政策制订、项目审批及经费管理、宣传表彰等工作。将创新学分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是学科竞赛持续开展的重要保障,为了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在新一轮培养方案中强化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了学科竞赛与培养方案的有机联系,突出了学科竞赛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2)二级学院竞赛管理制度。二级学院负责承办与专业相关的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的组织、管理及竞赛活动实施。二级学院既作为学科竞赛的承办单位,又承担着广泛宣传和全员动员学生参与竞赛的工作。为了切实将学科竞赛工作落实到位,教务处将学科竞赛的开展和学生参与情况作为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考核的专项评估指标:通过对获奖学生或是指导教师所在学院加分制度,运用教学评估的杠杆调动二级学院工作积极性,使之形成学校统筹管理、学院落实到位、学生积极参与的良性循环管理体系。
(3)指导教师的奖励制度。对于竞赛中讲座及辅导答疑的指导教师按工作量给予补助,并将其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另外,在教师的职称评定中,将指导参赛学生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对应相应的加分项,同时给予和获奖学生同等奖金额度的现金奖励。对于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在刊物发表文章或是发明专利项目,通讯作者为指导教师的,在职称评定中认定为教师本人业绩。通过多方面的政策措施,竞赛指导教师的队伍越来越稳固,为学科竞赛的健康发展打造了一个高水平的优质指导教师团队。
2.学科竞赛经费保障
竞赛组织方面,学校划拨学科竞赛专项经费支持竞赛活动,对于每项竞赛给竞赛承办单位——二级学院一定的经费支持,为竞赛的有序开展奠定好的基础。竞赛经费包括:竞赛前期的宣传、报名组织工作;对于耗材类的竞赛给予一定的材料费补贴以及对竞赛出题的试题费、评阅费等等多方面支持。对于竞赛所需实验室、竞赛场地等硬件设施,在原有基础条件下,学校又开始设立创新实验基地,为学科竞赛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硬件基础。
3.激励奖励制度保障
将学科竞赛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有参与学科竞赛并入围及获奖同学给予创新学分,这种激励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赛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荣誉感。每学年召开校级学科竞赛颁奖大会,邀请校领导亲自为获奖学生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获奖的优秀学生演讲、做报告,校园张贴宣传海报鼓励宣传。对于省级以上获奖的学生,学校设立专项经费给予奖学金奖励制度。
另外,学校还积极鼓励学生社团开展健康有益的科技文化活动,引导学术科技型社团打造精品活动,着力搭建多样化的社团活动平台,使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并且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将学科竞赛活动开展得更加深入。
四、竞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