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建设理论范文

经济建设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建设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建设理论

第1篇:经济建设理论范文

一、中原经济区特点、现状与战略分析

(一)区域特点和现状

中原经济区具有地理位置关键、资源能源丰富、基础产业发达、在全国分工中层次较低、区内发展不平衡等主要特点,它们既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社会条件和潜力,同时也显示出了本区存在的问题和加速构建完善本区域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中原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为例,2009年生产总值居全国第5位,生产总值增速居全国第2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居全国第14位,进出口总额居全国第17位,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国第16位。其中,生产总值增速位次比起2005年的第5位和2008年的第1位,以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位次比起2005年的第7位和2008年的第10位,都呈递降趋势。2009年底,河南省人口已达9967万,约占全国总人口7.5%,其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生产总值的6%。其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全国的7.8%,第二产业占7%,而第三产业仅占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5.4%,进出口总额仅占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国平均水平的83.7%。上述数据显示,河南省具有优越的农业基础、人力资源和区位条件,其创造的生产总值亦名列前茅。然而,近几年来,河南省生产总值增速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起国内其他地区都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延缓和减缩的趋势。同时,河南省第三产业和进出口情况明显与应达水平不符,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低于全国水平。可见,河南省作为东部沿海开放城市的经济腹地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工业、服务业和进出口贸易都有很大发展余地。而河南省内,2009年中原城市群生产总值占全省的58%,黄淮地区占20%,豫北地区占11%,豫西豫西南地区占12.4%。其中,中原城市群的人均生产总值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37.4%。省内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自然形成了发展梯度,为梯度转移提供了条件。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正是势在必行之举。

(二)区域发展战略分析———基于SWOT的角度根据区域SWOT分析,综合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威胁,我们可以根据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组合,初步明确自己的区域发展战略定位。

1、S+O战略(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充分抓住国家支持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机遇,争取更多利于发挥人力资源、能源资源、交通资源等方面优势的政策、项目、资金扶持,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巩固原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旅游业。

2、W+O战略(克服劣势、抓住机遇)。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大力推动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同时消化吸收新技术新成果,着力培育自身的技术优势。进而以良好的技术条件和发展环境吸引资金,扩大开放程度。

3、S+T战略(发挥优势、规避威胁)。坚持走“三化”同步协调发展道路,在保证农业技术发展、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同时提高工业化水平,推动发展第三产业,探索一条不以土地和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道路。

4、W+T战略(减少劣势、规避威胁)。在保证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有意识地扶持高技术产业,在对外开放并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注意吸纳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技术。合理分配人力资源,促进区内协调分工,实现平衡发展。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理论应用

(一)梯度转移理论与“点—轴”

空间结构梯度转移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点—轴”系统理论是对发展中区域的优化空间经济结构与优化发展模式的理论概括,要使发展中区域获得较快发展,必然要求以“点—轴”系统模式对社会经济要素客体进行组织。佩鲁提出的增长极理论进一步完善了“点—轴”结构,着重描述了极化过程和扩散过程,首先是空间聚集,然后是空间扩散,以渐进的方式推动区域经济活动成为有机整体。

首先,培育区域增长极,建设经济核心区,以郑州为中心,由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济源、平顶山、漯河等在内的中原城市群是中原经济区的经济隆起带。提升郑州作为区域一级中心的首位度,全方位提高其经济实力、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进流通体系综合配套改革,同时大力发展物流、会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这将有效辐射周边区域,作为带动整个经济区最终实现协调发展的第一个步骤。在建设经济核心区的第二阶段,需进一步将郑州周边开封、洛阳、许昌、焦作、新乡、平顶山等市根据各地不同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合理分工,建成分工明确、聚集效应明显的二级区域中心,进而促进这些区域核心向全区域辐射,带动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实现作为增长极的作用。

其次,以主要交通线为发展轴,发挥辐射区域优势。作为全国交通运输枢纽,中原经济区优越的交通区位为梯度转移提供了有利条件。以京广铁路、陇海铁路、焦枝铁路为主发展轴,京珠高速、连霍高速、107国道、310国道、新焦铁路、新荷铁路、漯平铁路等为次发展轴,促进区域各增长极的产业沿轴线向全区域转移,实现技术的外向扩散,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梯度转移的同时,全区的协调发展一体化也不可忽视。一体化经济模式需要依靠各地区之间有意识的合作,因此,统一的统筹机制、控制机制和保障机制必不可少。

(二)产业集群理论与地区专业化

按照迈克尔•波特的观点,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的最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地理集中性,这种产业地理集中将产生包括节约成本、促进技术创新等在内的广泛的集聚经济效益。地区专业化是生产专业化的空间表现形式。产业集群将有力推动梯度转移的进行和完善,它既是梯度转移的动力,又是梯度转移的结果。哈盖特提出的区位熵惯常被用来测算某一地区一个产业部门的专门化程度,进而衡量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也称专门化率。现利用区位熵指数衡量中原经济区当下的产业集聚程度。区位熵指数大于1,则说明该区域经济在全国经济中发达;区位熵指数越大,则说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分析可见,虽然河南省工业产值占全国的7%,但省内产业集聚程度不高,整体工业分工在全国范围内的地位比较低。即便是六大优势产业中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有色金属冶炼业和食品制造业,也是依托区域内资源优势而发展起来的。所以,大力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和地区专业化,仍是建设中原经济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梯度转移理论中,当增长极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具有支撑与辐射周边的能力后,要素将改向周边聚集,形成不同分工的经济发展副中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对各地区进行个别分析和准确定位,将次级增长极的培育与产业集群和地区分工有机结合起来。目前中原经济区中各地区优势突出,但显而易见,区内原发性产业集群多,很大一部分是借助“一五”期间重工业产业延伸形成的产业链集群,而新型的、承接的、技术含量高的产业集群就相对较少,较低端的现有产业集群又导致了各功能区域间互动不良,更加不利于产业更新换代。因此,在根据各地的不同资源禀赋和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的同时,应做好产业升级准备,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产业集聚,加快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以承担起更为重要的经济功能分工。

(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根据绿色GDP核算公式,即:SSNNP=NNP-DE-DNC式中SSNNP为可持续社会国民生产净值,NNP为国民生产净值,DE为防御性支出,DNC为自然资产折旧。可以看出在区域经济建设中,自然资源的折旧和环境污染损失的价值不容忽视,它们直接作用于可持续经济的实现和经济增长价值的保持。当然,外部因素调整项即环保部门新创造价值可以弥补一部分绿色GDP,但更加关键的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中,亦须注意吸收消化外来高新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先进适用技术与传统产业生产方式融合,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和实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能源、原材料单向输出以及高耗费的粗放型向具高附加值的资源节约型转变。

另外,中原作为全国的粮食主产地的特殊性,又强调了本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从理论上来讲,工业化同时也是城市化的过程,城市化不仅不会占用更多的耕地,而且还应该通过人口的集中而节省下来更多的土地用于农业生产。因此,通过有效适当的改革和创新,应能够解决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土地问题。为探索出一条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的科学发展新道路,中原经济区需立足粮食生产优势,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技术装备,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培育粮食持续稳定增产的长效机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推动城乡格局向分工合理、产业对接转变,抓住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的趋势,在城乡间谋求融合发展、协调共生,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和三大产业和谐共荣的发展方式。在中原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中,值得一提的还有文化产业。对于中原经济区的资源依赖型产业结构,文化产业能够促使资源与知识相结合,推动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完善,减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而该产业中明显的创新性又赋予其极大的增值能力,从而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应从中原经济区的实际出发确立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目前,应将文化产业建设的重点放在已有历史文化的维护和发掘以及区域信息和技术的整合提升上面,并着力引导其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产生有利影响。

第2篇:经济建设理论范文

【关键词】和谐社会;经济伦理;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经济伦理的构建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经济伦理与和谐社会秩序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一方面,经济伦理有赖于体现了公平与正义的和谐社会秩序的支撑;另一方面,经济伦理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秩序的前提。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社会的和谐和幸福,要控制社会矛盾和冲突从而获得和谐社会秩序,只能是通过经营者、消费者和政府共同的道德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一个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

一、经济伦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1、经济伦理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规范经济秩序

任何一个国家,要促进经济的发展,都需要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和良好的市场秩序。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过程中,由于人们趋利心切,往往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在经济秩序不够规范的情况下,就会产生许多丑恶的现象,如欺行霸市、不正当竞争、虚假广告、假冒伪劣、行贿受贿等不正当经济行为。这些不正当经济行为与人们的道德水准、价值追求是直接相关的。而新古典经济学推崇的“看不见的手”又无法克服之。这时,加强道德教育,利用伦理道德的来进行协调是一项不可替代的措施。因为任何一种经济制度都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一种混合经济。这一方面需要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更需要伦理道德发挥调节作用。比如微观经济层面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政府失灵的现象,即存在超出政府调节范围的空间,这只能由伦理道德加以协调。这就正如一些学者所认同的,道德调节是市场调节、政府调节之外的第三调节。这就要求我们建立适应市场需要的伦理道德规范和准则,通过社会舆论的监督和教育作用,通过经济行为人的内省修养,实现合乎道德的理性选择,促使不当经济行为的不断消除,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1]。

2、经济伦理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发展动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一个“政通人和、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福利不断提高”的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其和谐的根本在于经济的和谐发展,而经济的和谐发展又是以经济伦理的伦理支持为保障[2]。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有效率的制度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是构成经济发展的内生的变量。由此我们也可以判定,与经济发展要求相契合的伦理道德,也可以产生经济效益,并对经济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西方著名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近代以来的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得益于新教伦理的推动,新教伦理构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由于人类行为具有寻求合理性依据的偏好,经济伦理的激励就不仅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是至关重要的。合乎市场经济需求的经济伦理可以为人们的经济努力提供合理性辩护,使人们可以理直气壮地从事各种创造性的经济活动,它也可以唤起人们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调动人们的热情和信心,推动人们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只有经济发展了,和谐社会才有了最有力的物质保障。

3、经济伦理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协调利益分配

什么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简单地说,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就是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的生产关系和利益关系,使全社会形成一个和谐发展的有机整体,并最终实现利益均衡。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利益和谐,而利益均衡是和谐社会的最本质追求。从经济伦理的角度上讲,伦理与利益的关系可以理解为义利关系。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下,人们对利益追逐的热情在不断地增长,人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本能的只顾及自己的欲望和要求,市场竞争性容易助长尔虞我诈和不择手段,对利润的追求容易诱发拜金主义和唯利是图,等价交换容易被扭曲和利用从事各种不正当交易等等。这样利益不均衡的现象日益凸显。经济伦理的重要作用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利益关系的不均衡现象[3]。在中国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经济行为不仅要有“利”,而且要合“义”。人的行为要合乎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法则才是正当可行的。只有考虑到道德因素的经济意义,人们的经济行为才会变得更合理更持久。在市场经济中,只有树立正确的经济伦理观,用正确积极的道德伦理指导企业、个人的经济行为,才能使经济正常、有序、健康、快速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伦理的构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走向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也看到由于各种机制的缺陷以及市场规则的不健全,引起了市场经济秩序上的诸多混乱。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但需要一个健全的市场规则,还需要一种伦理道德,为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事实上,现代经济的发展也证明了要取得市场经济的发育成熟,应该而且必须要有这种伦理道德的支撑点。构建适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伦理是一项长期任务,只有实现政府、经营者、消费者三方面相互推动,才能培育具有高度伦理水准的市场经济氛围。

1、经营者的诚实守信是构建经济伦理的关键

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实就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实事求是、不随意夸大或缩小事实,表里如一;守信就是信守契约信用,不弄虚作假、投机取巧。这就要求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即单个个体的人或作为个体的集合体的企业或公司,要能够做到“诚以待人,信以律已”[4]。“诚信”是一种社会资本,是市场经济繁荣、扩展和秩序的伦理基础,也是建立市场经济的根本原则。市场经济的重要特点是商品增多,行为主体增多,交换、流通量增大。在交往活动中,交往双方的诚信不仅有利于行为主体的利益,而且有利于行为他方的利益,这是正常经济秩序和伦理秩序的前提条件。诚信是经济行为的主导和核心的伦理要求,假若社会交往没有诚信,一切道德都将无从谈起。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和发展过程中,诚信作为经济主体自己为自己“立法”的自律约束,不仅是行为个体做人之本,也是企业主体的无形资产和持续发展的立命之基。尤其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离开诚信,产品就没有市场,经营就没有效益,企业就没有出路。

2、消费者的维护是基础

消费者也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消费者在市场上享有各种权利,也承担着各种伦理责任。消费者伦理的前提是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选择不同;消费者选择在其他类型的经济如计划经济中也存在,但消费者则不然。消费者所显示的是:产品品种和规模取决于消费者需求,而不是某个中央计划当局的决策结果。因此,消费者通常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才能产生的。其次,消费者应具有使用法律手段维护自我正当权利和监督政府成员、经济人的意识和习惯。如果消费者不能以公正、平等、正当、信用等道德标准自律,并以此审视和评价政府成员和经营者行为,就可能对自己正当权益受损的状况默认,对政府和经营者违反法律、违反道德的行为熟视无睹,从而客观上助长违德违规的行为,阻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反之,如果消费者能够普遍以消费者伦理的统一标准自我约束,对自己正当权益的维护,对政府和经营者行为的监督,都成了理所当然、自觉履行的行为,自然会有力促进经济伦理的建设[5]。所以,消费者伦理自身的建设的在经济伦理的构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政府的宏观引导是保证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作为市场主体的政府同样要按照一定的经济伦理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中存在的官倒、权钱交易、、行贿受贿等问题的存在,充分说明了用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约束政府及其官员市场行为的重要性。在经济伦理建设方面,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宏观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和舆论监督。政府应努力创造适宜的社会氛围和制度条件,培育行为主体自觉的经济伦理意识,并在实践中体现出对道德行为主体给予的道义或物质补偿。同制度相比,政策具有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性质,有较大的变动性和时效性。毫无疑问,政府的宏观调控具有显著的经济特征,而且这种调控必然影响到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就必然对社会秩序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就使得政府的宏观控制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于是政府在制订宏观调控政策时,不能不考虑社会的、伦理道德的因素,不能不考虑调控政策的社会基础、伦理基础问题,不能不考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经济价值和伦理价值、经济效率和社会公正等一系列的相互关系问题。这就是说,政府在利用伦理道德去规范各种经济主体行为的时候,同样必须利用伦理道德规范自己的宏观调控行为和宏观调控政策[6]。政府只有切实加强伦理建设,重视发挥伦理道德的引导和规约作用,才能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京政,李占霞.浅谈伦理道德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08(14).

[2]郭君.论经济伦理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8(5).

[3]陈博.论经济伦理与和谐社会的关系[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10(1).

[4]朱亚玲.诚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的内在需求[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5).

第3篇:经济建设理论范文

党的十报告指出:“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而作为社会保障核心的社会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更是意义重大。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事业不断改革发展,社会保险也随之扩大覆盖面加大保障力度,作为其执行部门的社保经办机构,工作压力倍增,面临诸多挑战。另一方面,从当前社保经办机构的运营情况来看,也确实存在着服务压力大、效率低下、管理信息系统不够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着社会保险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新的形势对社保经办机构的工作体制、工作流程、机构改革和能力建设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加强社保经办机构的能力建设,提高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组织设计角度分析社保经办机构能力建设问题,进一步来讲,这是一个公共的、服务型组织的设计问题,它与私人组织或者政策制定型组织的设计有着根本的不同。本文将着重讨论五个方面的问题:战略主题、核心能力、组织模块、组织结构和组织变革。

一、战略主题

中心思想:建立中央统筹、聚焦客户、确保安全的社会保险经办体系。

战略主题也就是组织的核心目标,它引领组织变革的方向,也是评价组织变革绩效的标准。本研究针对社会保险公共服务的特点制定如下战略主题作为社保经办机构能力建设的目标。目标1:中央统筹。为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障是政府的责任和重要职能之一。我们国家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一套社会保障体系,但是问题在于统筹的层次高低不同。目前这套体系造成的最大问题不仅仅是养老金跨省转移接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割裂了劳动力市场,为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增加了障碍,特别是对于农民工这个流动性特别强的群体影响格外大。市场经济的对于劳动力的要求“自由流动”,割裂的劳动力市场无法实现对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因此实现中央统筹既使劳动者获得保障,又使其可以自由流动。

目标2:聚焦客户。“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政府的服务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能够利用市场、技术和组织结构优化等手段,提高政府的运作效率;二是更加以市民为中心,力求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依此,我们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如下标准:

第一,末端尽量接近客户,使客户更容易获得服务

(Accessibility)。社保经办机构的末端就是各个服务窗口,客户就是享受社会保险服务的人民群众,标准在于社保服务窗口要更加接近群众,如,在基层社区设立服务窗口等,提高享受服务的便捷度。

第二,服务集成,使客户能够在一个窗口获得更多的服务

(Integration)。当前已有一些地区做出此类变革,社保服务窗口实现“三险合一”甚至“五险合一”,让群众享受一站式服务。第三,运用技术手段,尽量使客户方便(Convenience)。改进社会保险的管理信息系统,真正实现五险的信息合一;另外不断促进区域内、区域之间以及不同部门信息系统之间的互动和联网,提高服务质量也方便广大群众。

第四,人员的专业培训,提供标准化的服务

(Professional)。提高服务人员素质,进而改进服务质量。目标3:确保安全。社会保险系统不同于其他的公共服务,它集成了大量的个人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存于纸质介质上,而且存留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因此,与商业银行、金融、保险机构一样,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格外注意信息安全的问题。这包括:

第一,计算机及网络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安全。

第二,核心计算机房的建设标准、选址、供电和安保。

第三,异地备份中心的建设。

第四,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保密和完整性。

第五,系统运营过程的维护安全。

第六,工作人员对信息安全的认识。

二、核心能力

中心思想:数据管理信息系统是社保经办机构的核心能力。我们经常看到有文章讨论企业的核心能力,事实上任何组织,包括公共组织,要生存和发展都要具备核心能力。那么问题就是:什么是核心能力?为什么需要核心能力?社会保障服务机构的核心能力是什么?

所谓“核心能力”是“Core Comp etenc e”的翻译,其中Competence指的是“胜任某项工作的条件”。组织的核心能力是指某个组织所特有的一些条件使它相比其他组织更能胜任某项工作,因而就更具有竞争力。

核心能力原本是针对企业来讲的,因为企业面临市场竞争,只有具备别的企业所不具备的条件和优势,才能在竞争中获胜。因此,我们说每个企业的核心能力是独特的、富有差异性的。

公共组织并不面临市场的竞争,它往往是依据某项法律由政府设立的,其经费也是从政府预算中获得的,那么公共组织是否需要核心能力呢?研究表明公共组织构建核心能力的动力可能来自于:其一,公众的压力。现代社会公众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使得政府部门必须具备履行某项职能的核心能力;其二,上级部门的压力。在我国,由于公众、立法机关尚不具备对行政部门的直接问责能力,因此,政府部门提高效率的直接动力来自于上级部门;其三,公共部门管理者之间竞争和创新的压力。由于公共部门管理者之间存在竞争,他们必须使本部门产生更高的绩效,并在工作上做出创新性的突破,这使得他们有动力建立组织的核心能力。

既然公共组织也需要核心能力,那么对于社保经办机构来说,其核心能力是什么呢?对于社会保险服务而言,其核心环节是处理受保人的权益记录。因此,信息流构成了该组织最重要的通量,而现代信息管理系统为信息流的处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所以,围绕组织内的信息流,打造一套全国统一的、联网的、安全的、完备的信息处理和管理系统就构成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最核心的能力。

为了加强核心能力,社保经办体系应着眼于建设全面、系统的信息系统架构。借鉴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成功经验,建立信息安全远期规划,并明确阶段性目标,在充分把握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立足现实资源和能力,逐步构建和完善一个包括管理体系、组织体系和技术体系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可动态发展的安全运营体系。

三、组织模块

中心思想:高层是战略核心,基层是运营核心,技术支持是安全核心。

在我们考虑设计组织结构的时候,要进行两个步骤。首先是将组织拆分为完成不同工作的模块,然后再将这些模块整合起来以实现组织的最终目标。这些模块包括:战略高层、操作基层、中间管理层、技术支持结构和行政支持结构。

1.战略高层。这个层级对组织总体负责。对于社保经办机构来讲,其战略高层主要职责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制定该机构整体的战略、政策和预算。第二是协调经办机构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三是监督与管理职能,包括分配资源、设计组织结构和监督组织绩效等。总的来说,战略高层对组织的认识最全面也最抽象,主要职责就是统辖全局。

2.操作基层。它处于组织的最低端,也是服务的最前端,是直接接触服务对象的部分,即服务窗口。市民对该组织服务的感受不是来自于战略高层和其他模块,而是来自于操作基层。在第一部分“战略主题”中所讨论的“聚焦客户”的目标主要靠这个层级来体现和完成。具体来讲,其职能包括信息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服务都要由政府来完成,这个层级的部分服务可以考虑外包,以减少组织的规模。

3.中间管理层。该层级的存在是为了能够衔接好高层的政策制定与基层的政策执行。中间管理管理层的多少决定了组织层级的多少。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组织究竟需要多少中间管理层”。中间管理层的层级和规模取决于对直接监督的依赖程度。从理论层面而言,如果战略高层有能力监督所有的基层操作者的话,那么我们完全可以不要中间管理层。但事实上,战略高层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它所能监督的操作者的数目也是有限的。对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这样的大型组织来讲,自然需要中间管理层,但中间管理层的多少则要视实际情况来定。

4.技术支持结构。这个部分之所以不被称为“层”,而是“结构”,原因在于它不是一个层级,而是存在于每个层级之中,起到重要的技术和安全支持作用。我们在这里也把它作为一个重要模块,在第一部分“战略主题”中所讨论的“确保安全”主要靠这个部分来完成。所要强调的是,第一,技术不仅仅指网络和计算机技术,而且包括风险管理、投资管理和法律顾问等一切技术支持;第二,不同类的技术在不同层级的分布可能有不同,比如在操作基层可能更多的是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支持,而在战略高层除了网络和计算机以外,则需要更多的风险管理专业技术人员。该层面的某些非核心技术环节,也可以考虑采用外包的方式完成。

5.行政支持结构。除了以上四个模块以外,还有一个模块就是行政支持结构。我们把它也称为结构,而不是层级,因为它和技术支持机构一样,同样分布在不同的层级。这个部分也影响组织规模,而且行政支持结构的规模弹性是最大的。如果行政支持结构的效率较高,那么相应的规模就可以减少;相反,如果其效率低下,我们则不得不面对一个规模很大的行政支持结构。这个部分通常是服务外包的考虑对象,即如果要节约编制、提高效率,可以把行政支持机构中的某些部分外包出去。

综上,我们对五大模块的定位如下:高层是战略核心,基层是运营核心,术支持结构是安全核心,中间管理层可灵活设置,行政支持结构可尽量精简(见图1)。

四、组织结构

中心思想:建立以垂直管理为主的多功能、扁平化、网格式组织结构。

本文所讨论的不是社保经办机构当前的组织结构是什么,而是其目标结构是什么,也就是说,理想状态下,我们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组织结构。讨论一个公共组织的组织结构时,要回答四个问题:一是协调的问题,即战略高层与中间层、基层的协调问题;二是职能的问题,即该组织到底应该覆盖多少职能;三是规模问题,即在预算一定的情况下,能否尽量减少组织规模,或者说在组织规模一定的情况下,能否减少预算;四是服务便利化的问题,即如何能让客户尽可能方便的获得服务。

问题1:协调。组织模块间协调的问题,我们可以选择的方案有三种:第一,横向结构,这种结构意味着,地方某个部门只受地方政府的领导而不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这种情况在中国的政府框架下极少,在这里略去,暂不予讨论。第二,垂直结构,即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对某项职能进行直接的监督和管理。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效率高,高层对基层的控制力强;缺点是横向缺乏协调。第三,矩阵式结构,即某个部门隶属于地方政府,同时又接受上级相应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这种结构的优点是部门既执行上级部门的指令,又综合考虑地方的情况;缺点是当中央和地方利益不一致的时候,在政策执行方面会产生冲突。

在考虑组织结构的时候,往往不是我们选择了某种结构,而是中央和地方博弈产生了某种结构。有时中央也不得不依赖地方,组织机构成为政治的选择。对于社保经办机构的组织结构,如果我们从中央的角度考虑问题的话,就要看该职能在多大程度要需要地方政府的配合。如果完全不需要或者很少需要(特别是信息和资金方面),那么就可以选择垂直结构。如果需要甚至是很大程度的需要,则不得不选择矩阵式机构。

问题2:职能。社会保险涵盖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等诸多种类。“这些职能是放在一个部门内,还是应该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内”,这在目前仍是不易回答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有两点分析。

第一,从理论上看,可以将这些职能的整合分成:人员编制与物理空间的整合;技术上和流程上整合。我们在考虑整合的时候,往往首先考虑到的是第一种整合,即人员编制与物理空间的整合,认为这样的整合看得到、摸得着,有实际意义。但是实际上,技术上和流程上的整合往往更为重要。如果两个职能部门采用共同的数据库,相似的工作流程,这时这两个部门在实质上已经开始了整合。至于人员和物理空间的整合,往往涉及敏感的行政甚至是政治的考虑,可以押后适时进行。反之,也可以先实现人员和物理空间的整合,再推动技术和流程整合。

第二,效率问题。这里所说的效率问题,涉及到组织的运营成本和社会的交易成本。在组织的运营成本方面,如果把两个职能放在一个部门内,然后两个职能共用一套技术支持体系和行政支持体系,则可以实现总体的运营成本的降低。在社会的交易成本方面,如果两种职能共用一个服务窗口,则可以减少市民的搜寻成本,即交易成本。

综上两点分析,职能部门的整合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技术和流程上首先整合,部门联合开发技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二是不论两个职能部门在后台的人员和空间上是否已经整合,在基层的服务窗口可以先行物理空间整合(也就是一站式服务大厅),降低社会的交易成本。社会交易成本的降低对于市民来讲感觉更为明显,更能体会到所谓“服务型政府”的好处。

问题3:规模。根据第二点的分析,社保经办机构职能部门进行整合可以减少组织运营成本和社会交易成本,并且提高组织运作效率。但职能整合势必引起规模缩减。本文暂且不讨论规模缩减导致的组织不稳定和工作人员抵制,单纯从技术层面分析哪些模块可以缩减规模。

第一,操作基层。操作基层主要的问题是测算操作人员(社保员)与接受服务的市民的比例,每个社保员的效率越高,所需要的总人数也就越少。当然,先进的技术,服务外包可以减少编制人员的数量。

第二,中间管理层。这个问题在组织模块部分已经讨论过。也就是说根据直接监督的能力决定在省以下和服务窗口之间设立多少中间层。缩减中间管理层可以使组织更加扁平化,提高效率。

第三,行政支持结构。行政支持结构并不一定比中间管理层容易管理,固定的编制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使得行政支持结构的人员也有强有力的讨价还价的能力。但是这个部分也往往是造成行政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也可以通过服务外包来减少编制人员数量和提高效率。

问题4: 服务便利化。服务便利化的问题在本节问题2中已经讨论了一部分,也就是说无论职能部门在人员编制和物理空间上是否已经整合,都要在操作基层的服务窗口首先进行物理空间的整合,即实现社会保险一站式服务。同时,网格化覆盖,彼此联网的多网点服务窗口,可以使市民像选择银行窗口一样,方便地选择任何一个服务网点。进一步,服务也不一定是人与人的交互,也可以是人机交互,采用一些自动服务机等多种形式提供服务。

综上,从战略高层的角度考虑,如果要加强控制、提高效率、改善服务的话,则可以建立一个“以垂直管理为主、多功能、扁平化和网格式”的组织结构。

五、组织变革

中心思想:以技术变革推动组织变革。

前面四个部分讨论的战略目标、核心能力、组织模块和组织结构,都是组织未来的发展目标。领导者和管理者都可以据此发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但要实现这些目标,则依赖于组织变革。对于公共部门来讲,最难的工作莫过于组织变革。

一方面,开拓新的项目需要有资源的支持,而另一方面,对机构、人员的增减都涉及到利益问题,因而就会受到来自不同层面的压力。

通过刚才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社保经办机构的组织变革来说,无论是实现垂直管理、功能整合,还是削减中间管理层、操作基层和行政支持结构,都既涉及到行政效率问题,又牵扯到敏感的人事问题,以及部门的权力和利益。这些往往是组织改革最大的阻碍和挑战。

第4篇:经济建设理论范文

关键词:工程经济;建构主义;情境

0引言

工程经济学是工程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其综合性较强,集工学、管理学以及经济学等多学科为一体。课程的学习不单单要求学生掌握工程经济概念、计算公式,还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发掘工作生活中的工程经济问题[1],通过问题提炼、分析,最终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和方案,以让学生在今后从业中能从技术人员角度切换到管理者角度,具备从技术和经济两个维度进行综合决策能力。由于该课程实践及综合性较强,因此课堂的组织以及授课方式的选择面临巨大挑战:其一,大量本学科和跨学科的新内容要在有效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要求内容裁剪得当,轻重有序[2];其二,低年级大学学生没有项目经验,对生产性企业生产运营流程认知有限,很难对书本上经典的理论知识理解透彻,因此课程知识的灵活应用力受限。

1传统教学方式的问题

目前传统的“工程经济学”的课程教学方式主要由两种,一种是理论知识先行再辅以大量练习的经典教学方式,即:教师依照大纲,抛出主题、重点内容和参考资料,随后学生进行相应练习以巩固理论知识。这种方式体现了“在教中学,在学中做”的思想,但是理论教学占主导,教学氛围较沉闷。另一种是引入大量小案例辅助理论讲解方式,该种方式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摆脱枯燥的理论占主导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是以上两种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位于被动授课状态,很多理论知识以及公式计算识是通过教师强行灌输给学生,课堂缺乏认知情境,学生只能被动接收,其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很难被调动,因此很难深层次理解所学知识,更谈不上在今后工作实践中能结合项目实践情况对知识点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再加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基于建构主义的改进方法

2.1建构主义概念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是通过一定的认知情境,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并借助外界的帮助,经有意义的建构过程而获取的,并不是通过教师强行灌输给学生的。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自我反馈;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以及会话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3]。根据这一理论和传统教学方式的问题,本文通过2个关键步骤,将“情境”“协作学习”“会话”和“意义建构”融入“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式中,以提高学生所学知识的认知度以及应用能力。①第一步,以学生为教学过程的中心,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以项目小组形式主动参与项目。教师模拟项目业主,学生小组模拟项目实施者,项目负责人则是小组组长,组成员通过团队协作完成项目。②第二步,为了缩小理论与实践的跨度,给学生带来更好的课程体验,课程中以一个综合的实践案例项目贯穿教学始终,为学生提供场景,让小组学生模拟从业人员,应用课程所学理论知识解决被给予的项目开发中的实际问题。综合的实践项目案例为理论学习提供了所需的“情境”“协作”和“会话”,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不断探究、讨论,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帮助学生完成有意义的知识建构。

2.2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实践

2.2.1实践项目说明下面以财务分析章节的教学为例对上诉教学设计思想作简单说明,为了便于课程知识的引入,小组实践项目案例的具体设计需要做以下几点考虑:①《工程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项目案例要从现实生活中提炼鲜活的工程经济问题,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加强学生与现实工作环境的交流。②以系列项目形式设计,并设置阶段评判标准进行阶段检查,以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过程把控,稳稳引导学生学会新知识。③综合实践项目的组织与设计需要紧密围绕课程教学目标,围绕课程核心内容,贯穿一半以上教学环节,循序渐进,各项任务的设计需围绕理论知识前后的逻辑展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前后关联与融会贯通。综合考虑以上,综合实践项目名称:XX白酒厂市场分析及财务可行性评价。综合实践项目背景及要求:X市X片区要新建一个白酒厂,要求该新建厂进行必要的市场调查与分析,并进行规模、投资、选址、项目技术方案分析以及财务评价,最终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2.2实践过程设计①为满足以上要求,实践项目首先将学生分为4~7人的项目小组(分组人数不能太多,以保证每组汇报、交流频率),每组指定组长,即项目负责人。通过在实践案例过程中所进行的查询各类资料等的协同合作过程,实现系统和项目管理式思维培养。②项目阶段:阶段1:市场调查。“市场调查与预测”在回顾相关课程知识点以及“工程经济”课程对应的理论知识点授课结束后,小组成员开始实操启动案例项目调查。1)根据相应内容编制项目实施计划,确定责任分配矩阵和市场调研计划书;2)根据分工,进行市场调查,形成调研报告,演示PPT;3)小组进行互评,选1~2组进行成果演示,小组间进行提问、答疑及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4)完善并提交调查报告。要求调查计划合理,调查方法正确,调研获得数据可靠,调查报告合理,通过小组成果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评价完成情况。阶段2:在分析资金时间价值的基础上,科学进行风险决策和方案选择,以及财务数据的估算与评价。阶段1完成后,学生即着手本项目的启动。1)根据“财务评价”相关章节理论知识的学习,完成XX酒厂假设投资估算、资金筹措计划、销售收入与营业税金的估算;2)项目经济效益评价,在完成利润与利润分配表、项目投资估算表、还本付息估算表、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销售收入及经营税金及附加估算表、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资本金现金流量表等内容基础上,计算项目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盈利性指标以及偿债备付率等偿债能力指标;3)利用EXCEL表格进行成果演示,并分小组进行讨论分析;4)小组提交财务评价报告。要求所有相关财务基础数据都必须真实可靠,只有这样财务评价报告才有可能做到客观准确[4]。2.2.3项目大纲匹配度项目实践中,以下四个任务是学生必须完成的:一是自行设置项目融资方案,要求至少制定两种以上的融资方案,然后对比分析各个融资方案优劣,择优选用;二是拟订两种设备,同时对设备方案进行选型;三是将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列出,并逐个分析其不确定性;四是对项目进行财务评价。通过完成上述四个任务目标,能够将课程教学大纲和大作业紧密结合起来,覆盖了教学大纲70%以上内容。

第5篇:经济建设理论范文

【关键词】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环境审计本质

一、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意义

环境审计理论结构是指关于环境审计理论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秩序,按一定逻辑关系组合而成的,用于指导环境审计实践的理论知识体系。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就是站在整个环境审计实践活动基础上,通过对环境审计实践规律的概括,总结出一套解释和指导环境审计实践的并按一定逻辑关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的理论系统。

(一)研究环境审计理论结构将有助于发挥环境审计理论功能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的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变化都会影响系统功能的发挥。系统的功能是指系统和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力和功效,是系统内部固有能力的外部表现,它是由系统内部结构决定的。因此,要有效地发挥环境审计理论的功能,就应使环境审计理论不但能够适应客观环境发展变化的需要,而且本身要具有一个合理的理论结构。具有了合理理论结构,环境审计理论才能使其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二)研究环境审计理论结构是推动环境审计科学深入发展的

需要

环境审计理论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其自身的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如果只研究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就可能造成各个理论要素之间不协调,甚至产生矛盾。因此,对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将帮助人们对环境审计理论各要素作出科学的界定与定位,进而推动环境审计科学自身的发展。

(三)研究环境审计理论结构是支撑环境审计职业的需要

只有建立起一个全面的、完整的环境审计理论结构,并通过教育途径将环境审计科学知识和技术传授给从业人员,造就出合格的审计人才,建立起强大的环境审计职业队伍,才能支撑起环境审计职业。

(四)环境审计准则的制定要求强化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研究

环境审计准则的制定和颁布对于指导和规范环境审计实务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系统、全面地研究环境审计理论结构,才能在环境审计准则和环境审计理论诸要素之间建立起科学紧密的关系,避免出现一些概念界定不准、要素之间缺乏严密的逻辑关系等问题。

(五)开展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研究将更好地改善我国环境审计理论研究的现状,提高环境审计理论研究的基点

如果理论研究中缺乏一个科学先进的环境审计理论结构框架,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环境审计理论的应有作用。构建一个科学的环境审计理论结构是使环境审计理论结构整体化、系统化的需要,也是环境审计理论研究趋向成熟的表现。

(六)研究环境审计理论结构有助于我国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

由于在国际市场上存在这种“绿色贸易壁垒”,要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重视环境问题。开展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研究将会对国际竞争产生巨大的推进作用。

二、目前环境审计研究的状况

20世纪90年代后,环境问题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并掀起了治理环境、保护环境的。但是,无论是在广度还是深度上,环境审计的开展都显不足,其范围有待于扩展,质量有待于提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环境审计理论的不成熟、不完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尤其是关于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极为匮乏, 人们只是从环境审计理论的某一方面入手进行分析,诸如定义、本质、目标、假设、原则、内容、技术与方法等;研究还只局限于某一要素进行零散的论述,没有说明各要素的关系,更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这导致环境审计在实践中举步维艰。

三、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原则

(一)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则

首先,要求所确定的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组成要素应从环境审计实践中来,能客观反映和解释现实的环境审计实践活动。同时,要求其组成要素必须是环境审计实践中已证明成功的经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使环境审计理论结构起到正确指导环境审计实践的作用。相反,脱离环境审计实践的基础理论结构也就无科学性而言。

(二)整体性原则

只有先从整体上把握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的基本框架,确定其应包括哪些理论要素,应如何划分层次,并在确定了逻辑起点的基础上,才能对诸环境审计理论要素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系统的归类,透过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有机性,从整体上构建环境审计理论结构。

(三)继承和革新原则

一方面,应根据正确指导环境审计实践的需要,继承和吸收我国及西方现行环境审计理论研究的科学成果;另一方面,不能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对现行环境审计理论研究上存在的缺陷视而不

见。环境审计实践的不断发展必将导致环境审计理论的不断变革。

(四)内在逻辑一致性原则

运用系统论观点去构建前后一致、逻辑合理的环境审计理论结构,以免因杂乱无章的随意排列导致前后矛盾和造成实践的混乱。

(五)适当前瞻性原则

理论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能解释过去,更重要的是要能知道未来的实践活动。在构建环境审计理论结构时,只有保持其适当的前瞻性,才能体现其实际意义和生命力。

四、构建环境审计理论结构设想

(一)以环境审计本质作为环境审计理论框架结构的起点

目前,国内外对环境审计理论结构起点的研究有以下几个典型观点,一是以抽象科学为起点,与审计相关的抽象科学如数学、逻辑学和形而上学;二是以审计假设为起点,认为审计基本假设有五个,即审计目的假设、审计判断假设、审计证据假设、审计标准假设和审计传输假设;三是以审计环境为起点,认为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始终受环境的影响和支配;四是以审计对象为起点,认为审计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科(尤其是会计学)的研究对象,这是使之能独立成为一门科学的重要原因之一;五是以审计目标为起点,如果没有审计目标,便无从下手,研究也就失去意义;六是以审计本质为起点,关于审计本质的研究,就是要弄清楚审计是什么,解释审计的内涵和外延。

以抽象科学作为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范围过于宽泛,内涵也不易确定;以环境审计假设为起点,它使环境审计理论与社会经济环境失去相关性,无法直接反映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对理论的影响;以环境审计环境为起点,只能作制约因素,不可能对环境审计的目标、假设等要素起决定作用;以环境审计对象为起点,受到经济环境和环境审计目标发展的制约;以环境审计目标为起点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为,也不能作为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

故此,本文以环境审计本质作为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主要理由是:

1.符合的科学认识论观点

环境审计的本质是指环境审计是一种什么样的活动,是首先要界定的一个问题,也是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理论要素。它对该学科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理论体系的构造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2.体现理论的稳定性和高度的概括牲

本质是比较稳定的,从环境审计本质出发,可以逻辑地推导出环境审计目标、假设、概念等理论体系的要素,从而指导环境审计准则的制定和规范环境审计工作,使其具备逻辑起点的一些基本特征。

3.把握了环境审计本质,才能把握住环境审计理论的发展方向

本质是对事物内在规定性的揭示与反映,把握了事物的本质,也就把握了这种内在规定性,亦即事物的内在结构。因此,只要正确地确立了环境审计本质,也就确立了环境审计理论结构。

4.对环境审计本质认识上有所创新与突破,才能带动整个环境审计理论研究

西方的审计理论结构研究已有50年历史,但其进步却是缓慢的。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术界在审计本质的认识上尚未获得实质性的突破。要推动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研究大踏步向前发展,在环境审计本质认识上必须来个大突破。

(二)环境审计理论结构要素的确定

环境审计理论结构应包括以下要素:环境审计本质、环境审计目标、环境审计假设、环境审计概念、环境审计准则、环境审计程序方法、环境审计报告和环境审计环境。

1.环境审计本质

它是对环境审计实践的科学总结,是环境审计理论结构中的第一基本要素,处于理论结构的最高层次,起着统驭和导向作用,决定着整个理论结构的发展方向。它对其他基本要素的确立具有决定、制约和指导作用,其他基本要素不同程度地反映着环境审计的本质,所以环境审计本质可以由这些基本要素抽象概括出来,而且这些基本要素的演变对环境审计本质具有一定的反馈作用。

2.环境审计目标

只有先确定环境审计目标,才能确定活动的方向,制定完成环境审计目标所需的环境审计准则,产生一系列环境审计概念和各类环境审计程序方法。同时,环境审计目标又是环境审计理论联系环境审计实践的桥梁。

3.环境审计假设

它是指为了实现环境审计目标而对某些尚未确知的事物作出客观、合理的推断,从而得出开展环境审计应具备的前提条件。因为在环境审计学科领域存在着一些能感觉到但还无法加以确证的最基本认识,这些认识的不可或缺性使其成为开展环境审计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它是根据人们无数次实践的正确认识为依据的,不是漫无边际的设想,并且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也需要相应改变,而其正确性也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4.环境审计概念

它是从环境审计实践中概括总结出来的能够反映环境审计本质的一些概念的总和。概念范围包括环境审计人员、行为和环境审计对象三方面。其具体内容包括独立性、应有的职业关注、环境审计计划、环境审计证据、重要性和环境风险等。

5.环境审计准则

它是指环境审计人员在开展环境审计工作时必须恪守的行为规范和指南,同时也是判断环境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依据。环境审计准则的制定和逐步完善实质上是社会对环境审计工作的期望,它的完善程度反映了一国环境审计的发展状况以及所处地位,同时从根本上制约着一国环境审计职能的发挥程度。环境审计准则不仅是外界对环境审计主体的要求,也是环境审计自身发展的需要。

6.环境审计程序

它是环境审计人员对环境审计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中所采取的行动和步骤。它是影响环境审计效果和效率的重要因素,是在借鉴相关学科方法的基础上,与审计方法相融合而形成的独有方法。

7.环境审计报告

它是对环境报告或环境状态的证实,特别是环境危害产生损失或治理业绩的数据,以及有关会计信息的真实、合规和体现效益所作的鉴证。它是环境审计的最终结果,是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采取专业谨慎态度关注被审计单位遵循环境法律法规的情况以及环境信息披露的真实有效性,并就被审计单位环境报告的整体情况发表独立审计意见的书面载体。

除此之外,环境审计还与其所依存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关系,审计理论结构诸要素必须适应环境审计环境的需要,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科学文化环境,以及社会环境诸方面。审计环境对环境审计的存在和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作用,它既为环境审计的产生提供了土壤和条件,也为环境审计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条件。

(三)环境审计理论结构框架的构建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试拟出环境审计理论结构框架,见图1。

【参考文献】

[1]苗俊美,黄季红.可持续发展观下的政府环境审计基本构想[J].宿州学院学报,2008,(3).

[2] 陈思维.环境审计规范化研究[J].审计月刊,2006,(3)

第6篇:经济建设理论范文

制度的定义、作用及变迁机理

马克思是最早研究经济制度的学者之一,他明确提出:凡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制度就是有效的制度,它能对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大的积极作用。而另一方面,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制度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科斯也指出: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情况下,制度安排不仅对分配有影响,而且对资源的配置以及产出的构成都将产生影响;不同的制度安排会产生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也将对产出产生影响,人们需要在不同的制度之间进行选择。虽然马克思与诺思等人研究问题的出发点不同,目的不同,时代背景也各异,但是他们都认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是技术(生产力)和制度(生产关系)共同决定了一个社会的经济实绩。

诺思从人类分工及专业化发展的角度来考察制度的产生过程,他认为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能够节约生产成本,但是随着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边际生产成本的降低幅度逐渐递减,这种成本的节约,会被由于信息不完备和市场中的机会主义倾向所带来的边际交易成本的逐渐增加所抵销。因此,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就需要建立一套能够规范和约束人们的交易行为的制度,从而降低由于市场信息不完备性和市场中机会主义行为所导致的交易成本。无论是正式的规则,还是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非正式规范,其变迁是否有效,取决于它们是否降低了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的降低可被视为是制度创新所带来利润,但这些潜在的利润无法在现有的制度安排结构内实现,因而在原有制度安排下的某些人为了获取潜在利润,就会率先来克服这些障碍,从而导致了一种新的制度安排。

信用制度的组成部分

从制度的定义我们可知,制度实质上就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经济关系、进行交易活动的某种特定方式,也就是行为规则。其形式既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那么信用制度就可以定义为与信用相关的人与人之间发生经济关系、进行交易活动的行为规则。由此定义出发,我们可以发现与信用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实施条例、契约、操作机构、道德习俗、意识形态都被纳入到信用制度的范畴中来。这个定义的内涵远大于通常意义上以信用法律法规及体系结构为主体的范畴。参照新制度经济学派对制度的划分,也可将信用制度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信用法律:由国家政权的,宪法、经济法中关于信用的相关条款及专门针对信用问题的信用法。信用法律规定了信用活动所必须严格遵守的基本原则与规则,其他任何规则都不得与其相抵触,是信用制度的最高层次。

(2)信用条例:由经济实体或组织制定的信用相关规定及条例。例如由中央银行、各商业银行、信用协会、信用中介等机构的指导其管理与经营行为的信用规定。

(3)信用文化:与信用相关的道德风俗、意识形态、价值观等非正式约束。信用文化不同于法律、条例等正式约束,在大多数情况下并无明确的条文及强制力量而是通过舆论、集体价值取向、道德评判等方式来规范信用活动。

(4)信用执行机构:保证与信用相关的各项约束可被执行的组织。信用执行机构可分为强制执行机构与非强制执行机构两种。

信用制度的变迁过程及影响因素

以科斯、诺思为首的新制度经济学派已明确指出制度变迁的动力来自与变迁收益,即变迁所带来的交易成本的降低。但是变迁自身也需要成本,变迁最后能否成功,就取决于变迁所带来的收益是否大于成本。这可看作是制度变迁所需遵循的基本规律。

1.信用法律

信用法律是信用制度的最高层次。发达国家都有针对信用颁布的详尽法律,而我国的信用法律却还处于缺位状态。回顾发达国家信用法律产生的历史,其的时机,都是信用交易额猛增、各种信用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社会各相关方面对国会适时出台信用管理相关法律提出了强烈要求,于是政府开始着手制订。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美英等发达国家,在他们信用法律的70年代,我国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经济水平迅速提高,信用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逐渐加强,信用交易额猛增,由此极大促进了经济发展。但由于缺乏信用法律,信用活动得不到规范,导致信用秩序混乱恶化,在企业信用上出现了“三角债”、拖欠银行贷款等问题,在个人信用上个人消费信贷迟迟无法发展,不仅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开始威胁到宏观经济的稳定。这种情况已迫切需要出台一部信用法律,以规范各类信用活动,降低信用活动中的交易成本,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

潜在收益为信用法律的产生提供了动力,但要使信用法律真正得到颁布实施,这动力还必须足够大,以补偿信用法律产生的成本。从表面层次看,信用法律的成本只是制订法律过程所需付出的劳动成本,但实际上这成本只是次要的,信用法律的主要成本是克服来自既得利益者的阻力所需付出的成本。混乱的信用秩序虽然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但必然也会为部分组织或个人带来利益,与信用问题相对应,在我国当前信用状态下最主要的既得利益者可划分为三类:拖欠银行贷款的企业;拖欠其他企业款项的企业;拥有大量坏账、竞争力薄弱的银行。除这三类主要既得利益者外,还有恶意商业欺诈者等依靠信用法律缺失而牟取利益的组织或个人。

2.信用条例

信用条例由于并非国家政权颁布,通常也不由国家政权来强制执行,因此其层次低于信用法律,是作为信用法律的补充而存在,以更详尽且更具针对性的条款、更狭窄的适用范围来弥补法律的不足。根据信用条例组织的类型,可将信用条例划分为银行类与非银行类。

银行信用条例由银行行业协会、指导机构或银行自身制订,用以规范银行及其客户在信用活动中的行为。银行信用条例对内应做到防范业务过程中的各种风险,通过相关组织机构、业务流程、岗位职责等,对各职能部门及员工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监控和相互制约。非银行信用条例的制订者主要有地方政府、各生产经营组织、信用中介机构等。其制订条例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其在信用活动中的利益及其内部的正常信用秩序。

信用条例因为缺乏足够强制性,因而其制度变迁成本只以制订、推行制度所需付出的信息成本、组织成本为主,这一点明显区别于信用法律。

3.信用文化

信用文化包括与信用相关的道德风俗、意识形态、价值观等非正式约束。信用文化往往起着不逊于信用法律的作用,可有效降低信用法律的执行成本。诺思提出,意识形态对信用法律等正式约束是一个决定因素:“信仰结构通过制度――正式和非正式规则――转化为社会经济结构”,甚至“有效率的政策如果被认为是不公平的,那么将产生政治上的反映,使得(有效率的)改革停止或倒退。”

信用文化这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也遵循意识形态的特征与发展规律。信用文化直接以一种“信用观”的方式指导人们的决策行为,其目的是在于节省人们为保证交易公平所付出的信息费用。信用文化为达到其保护交易公平的目的,所凭借的机制是维护契约的完备性,只是信用文化是通过意识形态、道德伦理、风俗习惯等成本较低的方式来做到这一点,而非详细指定书面契约文本。

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信用文化对不同交易者的约束力不同,这种约束力又会转化为交易者对信用文化的虔诚,即对信用文化对自己及他人的约束能力的信赖。这种信赖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接受社会价值观的过程中,通过自我的不断归纳与吸收形成的。所以个人信用文化来源于社会信用文化,但社会信用文化又是由个人信用文化所组成的,两者间是个体与总体间相互影响的关系,这种关系既是循环,又是反馈。通过这种循环反馈的机制,个体信用文化与总体信用文化会趋向于统一。简而言之,讲究诚信的个人信用文化不会形成失信的社会信用文化,而失信的社会信用文化也基本无法培育出诚信的个人信用文化。

从具体层次来说,信用文化的构建需要从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等方面来构建。

4.信用执行机构

前面已经指出信用执行机构可分为两种:强制执行机构与非强制执行机构,是分别与信用法律与信用制度相对应的。

强制执行机构是为信用法律而服务的,信用法律作为法律的一种,其总执行机构必然是国家政权,但信用法律根据其约束对象的不同可划分为银行相关法律和非银行相关法律,这两类法律存在较大差别,其执行功能集中于一个部门并不能产生效率优势,而应该对其进行分工。美国的信用法律执法机构也是按照这两大类进行划分。我国在制订相应信用法律的同时,必须也考虑到信用法律执行机构的设立,可以参考美国的相应方式,遵循以法案草案的提出机构为法律执行机构的原则,建立完备而高效的执法体系。

信用条例由经济实体或组织制定,其适用的区域仅仅局限在经济实体或组织的控制范围内,其强制效力也是在不违背国家法律的前提下由国家授权的。信用条例的这些属性决定了信用条例的执行机构不可能是国家或者其他组织,而只能是制订信用条例的组织自身,它在技术上对条例文本提供解释并组织实施。

结语

第7篇:经济建设理论范文

【论文摘要】当前,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存在重视不够、重复建设、没有实验教学大纲和教材等问题。应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的硬件、软件建设,整合实验资源,提高利用率,同时努力提高实验教师的整体素质。

经济管理类专业要培养新时期所需要的“宽知识、厚基础、应用型与创新性”人才,必须在开展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实践与实验环节,使实验教学成为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我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室建设长期处于滞后的状态,难以适应不断提高的人才培养的要求,成为制约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因此,如何加强实验室建设,发挥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中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必须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设计思想,站在一定战略高度来考虑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期,军事经济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开始进行计算房的建设,这就是经济管理实验室的雏型,经历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它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建设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是培养复合型经济管理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面向21世纪的经济管理人才,必须是适应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要求、理论与实务并重、具有全局观念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这就对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提出了挑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很难使学生将所学过的专业知识与相关知识融会贯通起来,而难以培养出复合型经济管理创新人才。计算机模拟技术方式被应用于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领域则解决了这一难题。学生通过参加计算机模拟实践教学,可以把同一课程中的不同知识点、同一专业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贯穿起来,把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贯穿、综合起来,教师通过案例教学、企业模拟实战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从而真正获得知识,也使学生分析问题、自我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学生在受到良好的专业教育与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获得对经济管理类的专业知识、专业活动的系统理解与认知,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上真正搭建起一个培养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的平台。

在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活动中可以发现,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突出存在三大问题。第一,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的整合与知识意义的建构;第二,片面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与理论的应用。第三,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长期以来,为解决上述问题,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只局限于将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等。然而,案例教学大多蜕变为课堂讲授中的实证举例,这些“打补丁”式的改革并未获得理想的效果。

2、建设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是经济管理专业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渗透,经济管理的理念也在不断地发展,经济管理学科系统自然地融入了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维,因此经济管理实验室的建设正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科发展的结果,是经济管理学科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现存在的问题

1、对实验室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方式有一个普遍的看法,认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属于软科学,只需要一支笔、一本教材和一本讲义就可以完成人才培养计划。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较之于理工科实验室而言,完全是“只投人、不产出”的实验室。因此,不少高等院校更愿意将资金投向于能够带来明显经济效益的理工科实验室,而不愿意将资金投向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室的建设。在人员配备上,也不愿意合理增加编制。由于对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实验室的建设长期滞后于人才培养的需求,难以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必要作用。

2、低水平重复建设,实验室利用率较低

一方面是实验室建设的资金不足,另一方面,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又面临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院内实验室普遍是按照专业来设置实验室,一般分属不同的系,有的甚至挂靠在教研室,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也不例外。由于实验室之间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跨系使用,因此不少实验室不得不重复设立一些设施与项目。“小而全”的重复建设,不但浪费了实验室资源,降低了实验室的使用率,而且难以使实验室发挥规模效益。

3、缺乏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大纲与实验教材

传统教学认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大多以验证课程理论为主,因而把实验教学作为对理论知识的巩固与加深,实验课内容只是重复理论教学内容的简单、孤立的实验项目。基于这些观念的影响,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难以像理工科实验教学那样,事先编写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大纲以及与专业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实验教材,往往使实验教学与人才培养计划相脱节,实验环节流于形式。学生普遍反映实验环节收获不大,也没有兴趣,因而实验课程成为学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课程。

4、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长期滞后

由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方法的滞后性,使实验教学在教学上长期处于从属地位,实验室教师与专职教师相比薪酬较低,职称晋升也相对较难。因此,实验室队伍处于“专业人员少、学历低、知识结构单一、接受培训机会少、工作热情低”的状态,实验室人才队伍长期滞后。有的实验人员实质上只是实验室的设备管理人员,缺乏经济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对实验教学的开展也缺乏全面认识,既不利于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思路

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必须以实验教学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先导,建立独立的实验课程体系,实验室改革才有内涵与支撑。

1、改革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在课程管理过程中,应该按大学科分类单独设置实验课,才能改变实验课的从属地位。今后,随着专业的不断拓宽在教学计划中应按专业分类,设置相同的基础课程,这在客观上就为实验课的单独设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应符合相关学科群的发展,课程的设置、实验项目的选择及内容的覆盖面都应符合这一要求。通过分析现有的管理类实验课教学体系和实验设置,对实验项目、内容和深度,以及侧重点加以区别,把实验教学活动分为经济类和管理类两大类型。对于经济类专业的实验课程应整合设置为一门课程,以便相关理论验证及相关原理演示的融会贯通,而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课程则分设会计实验(手工和电算化)、审计实验、统计实验、财务实验、经营实验、商务实验、证券实验等,以便每个实验课题具有相对独立的实验内容。同时,各个实验课程都应有独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大纲,突出设计性及综合性实验的项目,通过仿真模拟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实现综合设计。

2、进行分层次的实验教学

在原有教学形式上,实验教学一般是验证性实验较多,而设计性实验较少。实验课按照大学科独立设课后,整个实验教学活动有利于进行分层次教学。第一层次,主要则是以演示验证性、模拟操作性实验为主。这一层次主要是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实验的方法步骤,熟悉常规实验设备的使用,在教师指导下较熟练地独立完成各项实验,并能掌握数据处理的方法,完成实验报告。第二层次主要以设计性实验为主。这一层次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设计能力的主要阶段。实验的方案、步骤和所需的仪器设备的选择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自己选择调配实验所需的仪器、软件等。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使学生在大学期间的综合设计和操作能力得到真正的培养。第三层次,逐步开设综合性选修实验课。这一层次,要求学生设置一些难度较大或根据学生的爱好与特长自己设计开发的实验项目,利用实验室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由于这类实验一般具有一定的研究性质,在实验实施过程中,可以举办一些综合设计性实验竞赛和等级考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第四层次,探索开放性实验课程的设置。这一层次,则主要是为那些基础较扎实、动手能力强、具有探索精神的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并能够辅助专业教师以完成其相应的科研课题。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教学科研上水平的一个重要性标志。

3、实验队伍建设要改变传统的用人观念

实验教师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室必须配置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根据新形势的要求,从知识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综合考虑,力求建成一支技术精干、基础扎实、素质过硬、乐于奉献的实验技术队伍。

4、建立适应教学和科研发展需要的多种功能并存的实验室体系

教学型和科研型的实验特点及要求虽有相同的地方,但还是存在着差别,而且教学与科研自身对实验的要求也有差别。因此,实验室就要根据教学与科研的不同特点和要求而有不同的功能形式。所以,必须根据专业的需要,以大学科分类的实验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改革为龙头,建立相应的大规模实验中心或覆盖面宽、综合性强的多功能实验室,确保实验室建设与改革的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现代经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课堂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需要。经济管理类教学和科研必须紧密结合实验教学以成为广大经济管理类教师和研究者的共识。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从而也提高到一个十分迫切、重要的地位。在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到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和对于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正确定位,重点从实验室场地保证、计算机网络等“硬”环境和应用软件、实验师资力量和实验教材等“软”环境两个方面如手,最终实现有机结合,培养出合格的经济管理类人才。

【参考文献】

[1]尹恩山: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若干问题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5).

[2]赵公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研究[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2).

第8篇:经济建设理论范文

(一)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加强重视自身的管理职责

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管理,在管理上,管理人员应重视农业的经济发展,重视农业经济的管理工作,明确自身管理职责与任务,采用规范的方式实施管理工作。在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到来,当地政府应清晰的认识到农业经济的重要性,明确农业经济管理的价值,对当地的农业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才可上岗,并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教育,让管理人员清晰的认识到农业经济所带来的影响与重要性,使管理人员能够重视自己的管理工作,明白自身的职责。

(二)制定农业经济管理制度

任何一项管理都需要有一套明确而严格的制度才能将其管理妥善,没有了制度其管理就像一盘散沙,没有任何管理顺序与约束,其管理目的也较难达到。因此,当新农村建设逐渐开始建设后,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与指标,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渠道。为了使加快新农村的发展,农业的经济管理工作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这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首先,农业经济的管理制度要随着时代进行创新与改革,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跟随新农村时代改变管理方针,制定一个符合时代和与当地发展相符合的管理制度。在制定农业经济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改变,第一是改变传统农业的发展方向,融入经济结构转变农业传统结构,让农业进入更快速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此促进农村的整体经济发展。第二方面是通过加工改变传统农产品外形,现代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安全,合理的农产品包装能够有效的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从而拓展在市场上的影响力,提高销售量,使产业链不断的延伸,让农产品有跟多的发展渠道。第三方面是提高农业的科技发展,在农业事业中融入科技产品后能够有效的提高当地农业的产量,迅速的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也使农业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从而提高当地农业之间的竞争力,使得农业经济提高实现高速发展。

(三)重视民众利益,加强完善利益管理机制

经济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但民众是提高经济发展的重要人物。在现代许多农村中可以发现,许多农村当地政府在面对民众的诉求以及矛盾时常常无法得到有效的处理,这与当地机制不完善有着很大关联,因此,为了让今后这些现象能够得到妥善处理,政府应及时的完善管理机制,重视民众利益,使民众的权益受到维护,完善群众利益维护机制能够有效的改善民众的矛盾现象,使民众在出现这类事件时既能得到权益的维护,又能快速的瓦解矛盾。

(四)加强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的建设

农业经济管理的主要形式是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也就是说,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是否规范直接影响着农业的经济状况,由此可见管理人员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为了使农业经济得到更为合理与妥善的管理,这些管理人员在开展管理工作前,应进行管理能力与知识的培训,针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内容,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打造一个具有高度责任心与具备丰富专业知识的管理团队,为了让团队不断的进步,应定期的针对团队中的新管理员和老管理员进行培训,不断的创新管理人员的知识,使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能够符合当前市场的经济发展状况。

二、结束语

第9篇:经济建设理论范文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城市本应是方便、舒适、高效、繁荣的,但现实的城市却常常拥挤、混乱、嘈杂、无序。

联合国最新研究资料表明,到本世纪末,城市人口占总人口小于80%的国家将寥寥无几。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猛增长,必然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珍惜城市土地资源.精心塑造城市环境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绝不能再滥用宝贵的城市土地,给未来留下一堆混凝土垃圾。

舒适、方便、宜人的城市环境并不是单单靠大量植树、种草、摆上雕塑、设置座椅就能实现的,也不能仅仅用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化率等指标加以衡量。城市的舒适度根本上来自于其功能的合理性和空间的有效组织.来自干对城市良好人文环境的营造。

源于建筑学的传统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在错综复杂的城市问题面前,似乎显得“力不从心”.亟需建立新的城市设计理念和原则。从而完善城市的各种功能.营造更美好的城市空间,尽享城市生活的舒适和方便。

城市环境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方便人的使用。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建筑教育和营造实践中.这一根本目标常常被忽视或偏离,如城市中的很多“水景”设计得很漂亮.但往往是只能远观而无法接近,居住区绿地设计花样翻新.也是供人看的多,可参与其中的少.

不难发现,城市中的某些地段尽管很拥挤.但人们还是愿意去,而一些地方看上去很雅致.但总是空空荡荡、冷冷清清。这些都表明城市环境设计不能只停留在空间形状、体量、比例、尺度、色彩等形式美学的层面上,要了解人的需求,研究人的行为特点.掌握人认知和使用空间的规律。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应以人为本.以满足使用和功能要求为首要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创造具有一定空间形态、舒适宜人的城市物质环境。

与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相比较,城市环境设计着眼于城市总体环境的质量,强调与开发项目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环境的协调性。它涉及城市中所有公共空间,不仅包括街道和广场等城市公共用地空间,也包括私有用地中向公众开放的、无需任何费用、可随时享用的室外和室内空间。城市环境设计的主要对象是人们的户外活动.如购物、娱乐、商务、运动、交往等.首先考虑人的行为需要.其次考虑形式上的要求,进而进行空间组织与设计。

为人而设计

从某种意义上说,很多城市主要是为汽车而设计的,美国的洛杉矶、达拉斯、亚特兰大等就是典型的例子,北京、上海和广州也是如此。这三座城市道路越修建宽.高架桥越来越多,过马路越来越难,逛街环境越来越小。除城市规模过大、过于集中等客观原因外.最主要的还是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