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学中智力的概念范文

心理学中智力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中智力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学中智力的概念

第1篇:心理学中智力的概念范文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市 300193

【摘 要】中医心理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吸取现代心理学知识,研究人的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过程中人的心理、行为变化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情志”是中医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中医心理学中将“情”与“志”合称为情志,作为一个概念使用成为人的情感、情绪的代名词。但从狭义上来说,“情”与“志”的概念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因此,为了临床上的辩证需要,需要对情与志的概念进一步区别和界定。

关键词 中医心理学;情志;情;志;比较

1 现代中医心理学对“情志”的认识

在中医学中有“七情五志”,七情即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五志则为怒喜思忧恐。五志的说法源于《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所说“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肾在志为恐”等理论。现代中医情志学认为七情归属于五脏而为五志,分别在五脏各自的生理基础和生理变化之上产生出的五种情绪变化。在《类经? 疾病类》中说:“世有所谓七情者,即本经之五志也”叶天士医案中也记载着:“七情致损,五志内伤,情志之郁,药难霍然。”

中医“情志”概念,与现代心理学中“情绪”概念相类似,是以情绪为主体而又包含了情感、意识以及认知等活动的复杂心理现象[1]。通常的情绪理论认为,情绪是多成分的复合过程,情绪有内在体验,外显行为和生理激活三种成分,其中的“内在体验”是情绪的心理实体,外显行为就是言行、目光等行为学表现,而生理激活则为唤起一系列生理学改变后表现出来的血压、心率等躯体性应激反应,即情绪应激可引起心理性、躯体性和行为性反应[1]。

由此可见,“情志”一词,不单纯指“情”(情绪、情感),而是包含“情、知”等在内的以“情”为主的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总称[2]。现代中医心理学对于情志的认识,是将情、志二者结合起来使用,既是代表着内在的情绪体验,情感经历,更是包含着认知,乃至外在行为等过程。因此,现在将情绪、情感、意志、志向等融合为一个笼统的概念而称为“情志”。

2 古代文献对情志的认识

2.1 古代文献对情的认识

《说文? 心部》训解:“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中国古代的“情”字,大多表示情感、情绪的意思。在先秦礼乐思想的学理背景下,情被看作与生俱来的自然本性[3]。

在《荀子? 正名》中说:“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强调人之本性,在应对外在事物时候而自然产生的内在的情绪变化。《礼记? 礼运》中说:“何谓认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为能。”孙希旦《礼记集解》注疏曰:“情对有七,而喜也,爱也,皆欲之别也,怒也,哀也,俱也,皆恶之别也。故情七而欲恶可以该之。

故曰欲恶人之大端也。” 但在古代有时也以“志”来表达人的情感、情绪。如在《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所说“使志无怒”、“使志安宁”等,其中的“志”都表达着情绪的意思。

综上所述,在古代文献中认识的“情”,是人之本性的自然反应,经过外在一定的刺激引发而产生的内在的心理变化,表现为喜怒哀忧悲恐惊等情绪,不需要经过后天学习就能具备。“情”产生之时,并没有演化为外在的行动,仍主要是停留在人心中内在的心理变化。

2.2 古代文献对志的认识

《说文? 心部》训解:“志,意也。”在《灵枢? 本神》中提到“意之所存谓之志”。

其中说明“志”是心意存留下来而形成的心理趋向,可称之为志向。

在《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记载着“民有好恶喜怒哀乐,…是故审则宜类,以制六志。”杜预注:“为礼仪制好恶喜怒哀乐六志,使不过节”。从中看出《礼记》中对志的认识是高于情的,认为志是在自然本能、本性之上加上了礼乐的思想而形成的意向,能够制约人的行为,引导人向善、向正发展。志是礼所规定主导的人的价值指向,也正是郭简《性自命出》所讨论的“定志”的问题,充分证明先秦时期人们所认为的“志”是属于后天教化道德的范畴,而不属于与生俱来的自然天性[3]。荀子认为“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也说明了“志”是在“知”的基础上形成的,“知”不仅仅包括着先天本性的认知,更有着经过后天学习中接受的认识。由此可见,“是”行动之前产生的有理性的心理活动。从中可以看出,“志”与“情”的含义是不完全对等的,在文献中使用之时则是要进行区别。

志,有着志向和意志的含义。志向是在外在事物的影响下内心有念动,心念存留下来形成心意,心意演化为志向,则形成了对于某些目标的追求,近而会引导外在行动上的具体实施。《心理学大辞典》中提出:“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 克服困难, 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此外,还有着心志的说法。心志,对人的言语、行动有着主导的作用。

由上可见,“志”是不属于先天本能的,不是自然本性的反应,而是在人之本性的基础上,接受到了后天的教育,形成了一定的思想趋向,在与外在事物相合之时产生出来的意愿、志向等,由此可以引导外在的行动,通过内在之志,提供行为的动力,从而使得人为了目标而有了努力,最后达至目标实现的结果。这相当于现代心理学意志过程的目的执行阶段,即经动机斗争而确定奋斗目标去执行的过程[4]。所由志所引导的行为活动,并不是情绪应激之下产生的躯体性反应,而是对明确目标进行的有方向性的努力的行动。综上所述,志是连接内在心理活动与外在行为活动的一个桥梁,起到衔接的作用。

3 “情”与“志”含义的比较

3.1 概念的比较

在《现代中医情志学》[1] 中认为“情志”是在脑神的调控下,五脏精气变动而产生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以情感(情绪)为主体兼顾认识、意志过程,具有体验、生理和行为等变化的多维结构心理现象。

情,有着情感、情绪之义。现代心理学认为,情感和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其中由生理需要是否获得满足所引起的较低级的、简单的体验称为情绪;由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所引起的高级且复杂的体验称为情感[5]。志,主要为意志之义,即自觉地确定目标,然后根据目标需要决定、调控自己的行为、情志,努力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3.2 与心理产生过程的对应

人的心理活动的产生是一个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认识过程,包括从感觉到思维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阶段,接触事物之后有了一定的思维过程;第二个阶段,是情感的产生过程,即人们对于客观事物表示自己态度的过程,内在有喜、怒、忧、思、悲等情绪的产生;第三个阶段是意志的形成过程,即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以超越障碍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对应人心理的产生过程,所谓“情”是在第二个阶段中出现的,即在第一个阶段认识过程的基础上,内心有怒、忧、思、悲等情绪的产生。比如当看到与自己兴趣相合的事物之时,认识到这个事物是心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而在此基础上,内在产生出高兴,喜欢的情绪变化,为“情”的产生,所对应的就是心理活动的第二个阶段。而当心里喜欢起这个事物。而之后想要得到这个事物,开始对这个事物的追求,并在一定的努力之后满足了目标,之后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乃至联系外在的行为活动则是属于着“志”的范畴由上可见,情与志分别对应的是心理过程的不同阶段,情主要对应的即是第二个阶段中的情感过程,情绪体验过程,而志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个阶段,即为意志过程,即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且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在志的形成之后,直接引导出来追求目标的行为过程了,不再是内在的心理变化,而是发展演化出了与外在的联系,通过外在的事物来满足内心的欲求。

3.3 在疾病中发挥作用的比较

在《素问? 举痛论》中说:“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思虑过度则耗伤心脾,脾主运化,气机运转失常则郁结于中焦,属于七情中的“思”,在临床上相应的疾病则多见气滞或者由气滞而导致的痰凝、血瘀等症状。此时病因在于体内,耗伤人体正气。

此时如果患者将抑郁的情绪宣泄出来,对于引发抑郁的人或事进产生宣泄的意志和愿望,从而引导外在行为活动的产生,表现针对于人或事情有着语言和行动的实施,从而满足自己内在的心理趋向。即是由情而转志的过程。此时疾病由内发展于外。

所以在疾病的产生、发展过程中,“情”多积聚于内,引起体内气机不调,多有气滞血瘀痰凝等郁证的症状出现,而志多表现于外,使得心中郁火之情绪宣泄出来,针对人或者事情表达出自己的意向,理想等以征求他人的认可,甚至为了目标的满足会有一些过激行为的出现,多有气虚、气乱等症状的出现。在心理疾病来说,“情”淤积于内,则更容易导致抑郁症或者癫狂证的出现,而如果是由“志”向外有了进一步的发泄,则是对内里心理障碍的进一步缓解,对于心理问题的解决有着帮助的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情”与“志”,通常合称为情志。但在人的心理活动的产生、发展中,具体来说则对应着不同的心理过程、心理发展阶段。其中情主于内,志趋向于外,由此会对人身体产生着不同的影响。情是内心兴动的根源,而志是连接心念、情绪变化与外在行为活动的桥梁,是“情”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因此“情”与“志”,在疾病的发展和转归之中就发挥出了不同的作用。而通过对病人心理活动的探察,也可以判断疾病深入的程度,进而对症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配合药物治疗。综上所述,“情”与“志”的辨析对于临床上的辨证论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丽萍, 武丽, 唐红珍等.现代中医情志学[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21-28.

[2] 胡霜, 杨振宁, 张伯华等. 中医心理学[M].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39.

[3] 熊良智.战国楚简的出土与先秦“情”与“志”的再思考[J]. 社会科学研究,2011:162-165.

[4] 吕波, 赵铭宇, 王克勤. 中医心理学对“意志”概念的剖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8):857.

[5] 吴范武, 邱昌龙. 中医情志学说与现代心理学情感过程的联系与区别[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5,7(4):443.

更 正

本刊2015 年3 下半月刊临床经验栏目发表了权苑的《莫西沙星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一文,此文刘莉为第二作者。

第2篇:心理学中智力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一、扫除心理障碍,培养阅读信心

首先要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空间。这样,学生就能从教师那里十分敏锐地感受到一种期待的力量,从而树立自信心。当然,在阅读教学中还可以用语言描绘、音乐渲染等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亲身体验中提高阅读能力,接受思想教育,获得情感熏陶,发展思维能力。第二,阅读教学别要注意因材施教,教师要针对每位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因人而异,设立适中的教学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轻松达到既定目标,产生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积极的心理特征,相信自己的能力,产生自信心。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因势利导,帮助学生辩证地分析比较,挖掘自己的闪光点,同时认识自己的不足,长处发扬光大,短处设法弥补,这样才有利于自信心的健康发展,从而间接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营造和谐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注意阅读情境的设计,以激发学生个性阅读的兴趣、情趣或营造富有阅读个性的氛围。注意多鼓励、多启发、多引导,调动一切可发挥的情智因素,酝酿“未成曲调先有情”“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有了阅读的欲望和情趣,才能使其愿学、乐学。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主体的动态过程。这样,那些思维敏捷好表现的学生就会活跃起来,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甚至是一些平常比较胆小的学生也会受到感染,主动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积极地思考探索,他们不但能主动地去阅读,获取知识信息,还能实现学习的迁移。比如《变色龙》一课,我们就即兴编演了课本剧,大家带上简易的道具,表演的惟妙惟肖。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激发了阅读的兴趣

三、培养阅读习惯,拓宽阅读视野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给阅读教学提出的两大任务。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帮助他们克服阅读上的困难,使他们能坚持下去,取得成功;二要增强学生的自制力,经常鼓励学生要勤奋努力,及时强化这些行动,克服懒惰的心理。在浩如烟海的优秀传统作品中,蕴涵着大量中华文化的精髓、人类文明的财富、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美的语言文字。这些作品的选读,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经过大量的宣传鼓动,许多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较大调动,所以,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是顺利开展课外延伸阅读实验的必要保证。

我们班同学每人都买有课外优秀名著,大家互相传阅、讨论,我们以课内指导课外,把名著引进课堂,也来个“百家讲坛”,收效不错。

四、指导阅读方法,感知阅读体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方法很多,比如,设计一些精巧的问题、实行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相结合等,以便更快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第一,巧妙地设计问题是前提。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可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能够让学生通过回忆联想,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性的阅读能力。不过,设计问题应该注意有思维训练的价值,要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阅读的内容,要有趣味性、灵活性和启发性,还可以让学生自我设计一些问题,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比如学习莫泊桑的《项链》一文,我就启发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些问题,大家讨论回答,对主人公的做法,对文章的结构、悬念各抒己见,挺有意义。第二,自读与教读相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是新的理念之一,作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培养阅读能力。第三,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在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逐步让学生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还可以进行速读和复述训练。

第3篇:心理学中智力的概念范文

传统教学中存在“重知识内容和结论,轻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重认知教学轻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培养”的问题。新课程改革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就要求教学理念的转变。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但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也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教师追求教学设计新颖,但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改变,仍然是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一些教师只是注重学生一堂课下来对教材基本观点的接受,对学生有创意的想法置之不理,甚至对于学生有胜过教师的独到见解也不予以鼓励。面对学生的不同意见,有的教师回应“这道题就这么答,不能改了”,“教参”便成为问题的标准答案。足见在一些教师潜意识里依然关注的是教案,总希望学生沿着自己事先设定的思路回答问题,在自己事先安排好的空间开展“自主”活动,最后圆满地实现预定目标。岂不知,这种教学恰恰把学生的学习引入死胡同——为认同而学习,为标准答案而思考。这些看似正确、深刻、全面的标准答案,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我们的教师们做到了真正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为学服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吗?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应仅停留在口号上。我想我们应该建立这样一种理念:注重学生发展,关注学生个性需要;培养科学素养,体现与人文的结合;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多样学习方式;注意学科渗透,改变学科本位观念;构建多元评价,激励学生走向成功。我想我们的课堂教学应是充满创造和神奇的过程,应是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过程。关注我们学生的需求,给学生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吧。

二、教学方式、方法转变

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方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理念不转变,方式、方法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方法不转变,理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满四十五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和消化时间,这种教学方式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从而失去学习政治的兴趣。其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是与“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的应试教育理念相适应的。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改革高中政治课教学方式和方法,而要改革政治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封闭、单项、机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1.教法和学法的开放性

教学中,实施教学方法的开放和学习方法的开放,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按之去进行探究活动,最终了解一些知识,学会一些技能。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谈自己于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大家一起讨论研究问题之所在,并从课本中寻找解决的办法。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我们的学生会遇到人民币与外汇的兑换问题,甚至于会涉及到外汇的“卖入价”和“卖出价”的问题,这在高一政治新教材中就能帮助学生找到答案。

2.从教材的利用者到课堂教学的设计者

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动起来。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当好一堂课的设计者,要学会挖掘素材。政治教师要结合政治新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分析现实社会及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或事例,尤其是要善于将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相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政治课感兴趣,接受所学的政治理论观点,从而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

3.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政治教师还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除常规方法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图画演示、幻灯、录音、录像等直观感知的教学法,把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到政治教学中去,此外参观法、实际演练法、研讨教学法及情感体验教学法都可以尝试。

4.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高中政治新教材的内容和事例的设置很强调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性,这就要要求在政治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个别教育,以此来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通过群体教育个人,给学生以温暖和信心,使集体成员间互相激励,促进个人的进步。

第4篇:心理学中智力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

参加小学语文新课程培训,学习新课标,学习新理念,认识到教学必须有一定的策略。小学语文课程是义务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它从时代需求、国民素质、个性发展的高度出发,引导小学生学习对语言文字的认知与运用,传承优秀文化,体悟人文情怀,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形成理性思维,树立创新意识。它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基础,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的语文课程力求将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与课程的设计、内容确定以及课程实施有机结合起来。

一、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小语新课标的总体目标中提出的小学语文知识(包括语文事实、语文活动经验),本人认为可以这样简单表述:小学语文知识是基础知识与综合技能以及演绎的知识。所谓小学语文事实指的是能运用小学语文及其方法去解决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小学语文活动经验则是通过小学语文活动逐步积累起来的。

1.小学语文的基本思想。

小学语文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识字、写字与学词的思想”、“阅读与口语交际的思想”和“习作与综合性学习的思想”,这三者构成了小学语文思想的最高层次。对小学而言,大致可分为十个方面:即拼音、识字、句子、段、篇章、分析短文、开卷有益、畅所欲言、标点符号与修辞手法思想和基础知识与综合技能思想。基于这些基本思想,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注意从低年级开始渗透,但不必要进行理论概括。而所谓语文方法则与语文思想互为表里、密切相关,两者都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反过来又促进知识的深化及形成能力。方法是实施思想的技术手段;而思想则是对应方法的精神实质和理论根据。

2.重视小学语文思维方法。

小学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小学语文思维的特性:基础性、综合性、理论性。小学语文思维的结构和形式:结构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关联系统,可分成四个方面:小学语文思维的内容(材料与结果)、基本形式、操作手段(即思维方法)以及个性品质(包括智力与非智力因互素的临控等);其基本形式可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种类型。

3.应用小学语文的意识。

“应用”这个提法是以前大纲所没有的,这几年颇为流行。结合当前课改的实际情况,可以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或者理解为新课程理念的“在分析解决问题中学习”的深化。新旧教材中,都配备有所谓的专题分组,有许多内容已经很陈旧,与现实生活相差甚远。结合实际重新编写课文只是增强应用语文的意识的一部分,而绝非全部;增强应用语文的意识主要是指在教与学观念转变的前提下,突出主动学习、合作性学习、主动探究。教师有责任拓宽学生主动学习的时空,指导学生撷取现实生活中有助于语文学习的东西、启迪学生的应用意识,而学生则能自己主动探索,自己提问题、自己想、自己做,从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及小学语文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

4.注重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

小学语文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语文的本质。在保证基础训练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使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各种语文教育技术平台,加强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及其他学科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创造性学习方法等进行探索和发现。

5.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小学语文课程应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评价体制等方面。既要关注学生的小学语文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小学语文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小学语文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内容标准

小学语文的内容是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基础知识整合、智能展台、开卷有益、畅所欲言、笔下生花等。不同的是在保证打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实际应用,而不在技巧与难度上做过高的要求。此外,基础内容还增加了课课练、同步作文等内容练习。

三、小学语文课程实施建议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要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关键是教师。所以,我们必须首先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以及自己在课程中的角色和作用。语文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小学学习功能的心理特点,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掌握小学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他们所体现的小学语文思想方法,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对小学语文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提高语文素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为未来发展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崔峦,陈先云. 适应时代要求 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J].课程 教材 教法,1998 (7):21-23.

第5篇:心理学中智力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数字文学 文学理论 文本 超文本小说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3-0048-02

文本(text)原指编织之意,引入文学理论中是指文学书写符号的织体(fabric)。20世纪前的传统文论用得更多的是“作品”而不是“文本”,文本被引入文学理论带有浓厚的“以文为本”的意味,但是很多时候在强调文本的独立性的同时也阻断了文本与生活情境的连续性,造成了对文本这个概念的僵化理解。

作为20世纪西方文论的重要转折,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强调用科学实证方法研究诗歌,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认为要切断诗歌和作者以及读者的联系,把注意力放到诗歌自身的文本结构上才能实现科学的研究。茨・托多罗夫说:“形式主义者认为,不能根据作家生平、也不能根据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分析来解释一部作品。”[1]这意味着文本的封闭性和独立性正是对它的科学研究的保证。新批评派也有类似的主张,即注重对文本自身进行研究。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合写的两篇文章《意图谬见》和《感受谬见》,最能体现这种以文本为中心的批评方法。所谓“意图谬见”,即他们认为文学研究要抛开作者的意图,宣称“就衡量一部文学作品成功与否来说,作者的构思或意图既不是一个适用的标准,也不是一个理想的标准”[2];“感受谬见”是指要进一步把读者对文本的感受驳斥为一种谬见,感受谬见在于将诗和诗的结果相混淆,也就是混淆了诗是什么和它所产生的效果。通过对意图谬见和感受谬见的批评,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切断了文学文本和作者以及读者的联系,也就使文学批评集中在对文本自身的词语、语义、句法、结构等的研究上。结构主义文论将这种以文本为中心的思想又往前推进了一步,结构主义文论更倾向于寻找文本各种因素下隐藏的深层关系。比如,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认为在各个民族和国家不同的神话表面之下隐含着一些相同的关系和结构,因此他主张“对每个神话分别进行分析,把故事分解成尽可能短的句子”,[3]然后通过横竖排列寻找其中的二元关系。这种结构主义神话学暗示了相同的结构关系和意义可以表现为不同的文本组织,但反过来也可以说不同的文本组织其实都具有相同的或者固定的意义和结构关系,而不管文本的具体语境和历史如何。

罗兰・巴特为后结构主义文本观打开了大门,代表了当代西方文论在文本上的新看法。在《从作品到文本》一文中,巴特从7个方面列举了文本和作品的区别:(1)文本应不再被视为一种确定的客体;(2)文本不能理解为等级系统中的一个部分或类型的简单分割;(3)文本常常是指所指的无限延迟,文本是一种延宕;(4)文本是复数,它能够获得意义的复合;(5)作品是在一个确定的过程中把握到的,它要受外部世界(如种族、历史)、作品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对作者的认定来决定作品,文本却不需要这些关系的担保;(6)作品一般是作为阅读的消费对象,而文本要求读者主动地合作,不仅是阅读,还是写作;(7)文本的阅读是享乐和愉悦。[4]巴特的文本观打破了那种视文本为符号的固定织体的观念,与列维-斯特劳斯寻找不同文本背后相同的结构和意义不同,罗兰・巴特把文本视为“可写”的,也就是说文本在与作者脱离后就成为邀请读者参与其自身建构的存在,文本不再是具有确定意义的封闭实体,而成为开放的语言游戏的场所。在后来的《恋人絮语》中,巴特强调了“情境”在文本中的重要性,他说情境从词源上看是东跑西颠的动作,应该从体操或舞蹈的角度去把握,而不是对静止对象的凝神观照。当人们在稍纵即逝的语流中辨认过去曾经阅读过、听说过或感受过的某种东西时,种种情境便会显现出来。在这里我们看到,与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派和结构主义竭力把文本和现实情境分离不同,文本在巴特这里又开始和现实情境相结合,但是和20世纪之前的传统文论强调文本是反映情境的固定织体不同,文本在巴特那里是情境化的嬉戏,它尽力追逐情境化的戏剧场景,就像脑海中倏忽闪现的情景那样漫流四射。

我国现今的文学理论教材使用的文学文本这个概念,主要采纳的是西方传统文论和20世纪前期文论关于文本的界定,即把文本视为语言符号系统的固定织体,而文本的开放性和情境化的特征则大多被忽视了。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文学理论教程需要一个可以对之进行分析的稳定对象,罗兰・巴特提出的开放的文本观虽然诱人,但是过于强调动态性的特征而很难成为分析的对象。

现今数字文学的出现为这种开放性文本观的教学提供了条件:一方面以电子计算机、互联网、CD-ROM、U盘等为基础的硬件载体为文本分析提供了稳定的对象;另一方面,通过这些载体传达的超文本小说、互动文学、多媒体文学等新的文学类型又为教学双方体验开放性文本提供了条件。比如超文本(Hypertext),指的是运用超链接将不同文本块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迈克尔・乔伊斯1987年创作的《下午,一个故事》通常被视为第一本超文本小说,这部超文本小说由539个段落和951个链接构成,讲述的是一个男人在早晨去工作途中目睹一场车祸的故事。但是这部超文本小说并不是按照传统小说那样安排好固定情节结构等待读者去阅读,而是把小说分成了539个段落并在这些段落之间提供了951个超链接,读者可以自行选择不同的链接进行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顺序和段落的组合。这就好比把小说分成一副牌,每一次把牌打乱之后阅读,每次看到的故事也就不相同。

超链接的运用,使超文本小说的文本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文本结构的非序列性。泰德・尼尔森对“超文本”有个著名的论断,他说:“关于‘超文本’,我指的是非序列性的写作――文本相互交叉并允许读者自由选择,最好是在交互性的屏幕上进行阅读。根据一般的构想,这是一系列通过链接而联系在一起的文本块,这些链接为读者提供了不同的路径。”[5]在超文本小说中,所谓非序列性也就是说事件之间并不遵循时间的顺序,每次阅读都可能带来不同的秩序。可见超文本小说实现的是真正文本结构上的开放性,而不仅仅是传统文学的那种想象上的空白点。

二是读者阅读的参与性。任何文学活动都缺少不了读者的参与,这是在接受美学出现以后就成为几乎常识的文学原理。但正如上文提到,在接受美学那里读者的参与大多是以想象性地填补空白为特点的,并没有改变文学文本自身的结构。超文本小说除了想象性的参与,读者甚至可以改变文本自身的结构。在超文本文学中,“读者成了作者”是广为人知的观点,由于读者参与了文本自身结构的构成,使得传统文学中作者和读者之间泾渭分明的界限开始模糊,读者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作者的角色,他不仅阅读文本,也重组文本,改变文本。

三是作者写作的高技术化。伴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高科技的出现,高技术化是贯穿数字文学活动整个过程的突出特点。在数字化技术如此发达的年代,技术已经不仅仅像在传统文学中那样被视为一种写作工具了,而是作者创作过程中的合作者。有学者提出赛博格作者(cyborg author)这个名词来描述这种人机协作的新型作者。人机结合为新型的表达和文学交流开辟了可能性,随着越来越多的作者通过计算机软件和互联网进行文学创作,文学活动中的人机协作现象将会成为今后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我们看到在这个例子中,文本不再是凝固的织体状态,而是被不断地打断又在阅读中不断地形成新的结构,文本结构的形成是要依赖于现实情境的――读者的选择。如果我们能在文学理论的教学中运用这种超文本小说的例子,那么传统的文本概念将会改观,并促进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度参与和共同创造。文本不再是冷冰冰的被分析的对象,而是在师生交流情境中不断被打破和不断重组的开放性文本。继续发掘数字文学在教学中的潜力和价值,是高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值得关注的重要方向。

[ 参 考 文 献 ]

[1] 茨・托多罗夫编选.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 维姆萨特,比尔兹利.意图谬见[C].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3] 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著,陆晓禾、黄锡光等译.结构人类学――巫术・宗教・艺术・神话[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第6篇:心理学中智力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认知同化学习理论;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

纵观生物学发展史可见,生物科学的发展首先是概念的发展,概念是生物学理论的精髓,也是思维过程的核心。《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可见,加强核心概念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这就意味着,学生学习的重心不是记住所有细节的事实,而是深刻的理解、掌握从一系列客观事实中概括出来的规律和原理,并能在新的情境中灵活应用。

一、对生物核心概念的认识

加拿大安大略省颁布的《1-8年级科学与技术课程标准(2007修订版)》的描述中,核心概念(加拿大称为“重要概念”)是指超越于零散的事实和技能而集中在概念、原理和过程上的;是学生忘掉一些学过的具体事物之后,仍然能长期保留的广泛而重要的理解。刘恩山教授认为“生物学核心概念是基于整个课标某个主题的知识框架中概括总结出来的,强调概念之间的关联与概念体系的结构。”可见,生物学核心概念是对同一类生物学问题本质特征的概括,对于本节课乃至整个高中生物教学起到一个统领、主导作用的概念。因此,分析影响概念形成的内在心理学过程,并以此指导高中生物核心概念的教学活动,对每一位教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认为,个体获得概念的方法有两种类型: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概念的形成是指通过一系列相似现象或事实归纳出共同属性,这是获得概念的初级形式;概念的同化是指在原有概念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特点和认知能力,直接以定义的方式向学习者揭示出概念的核心特征,最终使学习者获得新概念的方式,这是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获得概念的主要形式。概念的同化分为三种类型: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三、高中生物核心概念的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认知同化学习理论说明,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时涉及到概念的四个方面:名称、定义、有关和无关特征、正例和反例。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理解并灵活运用核心概念,在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讲清高中生物核心概念的来龙去脉,初步建立感知环节

首先,通过创设有层次的问题唤醒学生已有知识,使学生了解建立生物核心概念所依据的实验事实或相关知识,进而为学习新概念寻找固定点(多为上位观念),这样能够促使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同化、顺应新知识。例如: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这两个概念都是相对性状的下位概念,学生通过学习已经建立了对相对性状的正确理解,教师通过多种感性材料如人有无耳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园粒和皱粒等构建课堂教学,能够使概念形象直观化,学生抓住“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两个关键点,就能顺利的概括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两个概念。

其次,使学生理解建立核心概念所经历的抽象思维过程,这不仅能使学生充分理解核心概念,也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如光合作用的教学,光反应和暗反应是光合作用这一概念的下位概念,它们是光合作用的两阶段,并且两者同时存在,在物质上相互依存,在能量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教师需要沿着带领学生科学家的足迹去探寻光合作用的这两个过程的本质,即通过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的科学史帮助学生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

2.精确揭示出高中生物核心概念的本质,讲清其内涵和外延,促使同化过程顺利进行

生物核心概念的内涵是指:它反映的是哪一类客观事物的哪些本质属性?概念的外延指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该概念与相近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例如,基因这一概念的内涵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去理解:(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段(化学本质)(2)基因由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构成(结构)(3)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位置)。(4)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功能)。其外延是:基因可分为常染色体基因和性染色体基因(位置)、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功能)、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等(场所);学生在全面而详细的剖析中对概念的理解才会全面且深刻。

3.展示变式,正例和反例综合运用,强化学生对高中生物核心概念的理解

展示事实性知识是概念教学中必不可缺的环节,在教较难概念时这一过程尤为重要,为了帮助学生从例子中概括出共同特征,需要同时呈现若干正例;当通过正例帮助学生建立起概念时,可以呈现出反例,反例有利于辨别,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本质的认识。合理利用反例,可以有效排除学习中无关特征的干扰。例如:同源染色体是指“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并且形态大小一般相同的两条染色体”。这一概念中“一般”两字不能省略,否则学生会对X和Y染色体产生困惑。教师对概念中出现的关键词要解释,如“主要、一切、一般、大多”等。变式训练是概念教学的较常用方法。

总之,高中生物核心概念的教学,不但要尊重核心概念概念的一系列客观属性,而且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使学生准确、精细地掌握概念。

【参考文献】

[1]丛立新等.国内概念教学的研究现状及意义.教育科学研究,2006,(4):34一36.

[2]何雪玲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对于现代教育的启示[J]钦州学院学报,20081

[3]刘恩山,张颖之.课堂教学中的生物学概念及其表述方式.生物学通报,2010.4

第7篇:心理学中智力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课程改革;体育教师;教学观念;转变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022-02

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变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广大中职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以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完善应是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深化改革的重要路径。

一、中职体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在体育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素质的良好途径,应把健康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终身健体意识为目的,引导学生崇尚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新课程的实施需要中职体育教师迅速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改进原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重新认识和确立自己的角色。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与普通教育有所差异,主要是以培养中等技术从业人员这一职业教育目标。随着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转型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逐步提高,中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适应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职业技术技能,还应具备身心全面发展的健康体魄和适应职业发展变化所需要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对中等职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中职学生从成长阶段看正处于体格、体能快速增长时期,而中职教育中的体育教育对提高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有着独特的作用,无论是身体健康素质还是健康心理的培育都有着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价值。因此,如何克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增强中职体育教学的改革意识,转变教学理念,切实将新课程标准落实在体育教学中就成为了中职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传统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存在的主要弊端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的容器,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忽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的培养。教学行为强迫性特点突出,教师的讲授着重于动作的解决,学生往往迫于外部压力而学习,而忽视了过程中的情感和学习活动内在发展,从而形成师生间演绎出一幕幕“你教、我学”、“你不教、我不学”等强制关系,使得学生内心对学习产生厌倦的现象。一般而言,传统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主要弊端。

1.教学观念滞后。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仍旧沿用应试的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的中心落在注重学生成绩,对考试项目内容以外的体育内容缺乏应有的关注,只重视体育教学的短期效果,忽视了学生的长远全面发展。如过多的注重学生的体育技术技能的传授和应试,忽视了全体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等。

2.教学方法单一。在教学方法上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技术技能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调,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主体作用重视不够,这种教学不利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3.体育教学与中职教育特点结合不够。中职学校不同于普通学校教育,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其教育目标决定了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也应体现和结合这种特殊性。而当前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没有结合中职学生专业学习的特点,在教学内容选择、组织形式等方面与中职学生的实际需要脱节,不利于体育教学效果的提高和体育素养的培养。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职体育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1.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观念上要转变。由原来的“指挥学生”变成“引导学生”,由“灌输式,被动教学”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向转变。将终身体育作为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的方向。教师主导作用的具体表现,应该是给学生提供和创造条件,促进外因迅速转化为内因,从而调动起学生的自觉积极性。为此,教师要善于疏导。妨碍学生积极性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用疏导的方法使那些妨碍学生积极参加体育的不利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只有通过耐心的疏导,以理服人,才能正确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体育教学结合“职业”教育特点。中职学校的“职业性”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要通过体育这一途径实现“以人为本”,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中职体育教学的内容应结合中职学校的专业特点。在教学内容方面,应结合职业特点选择内容,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不同专业类别结合起来。如根据中职不同专业特点将职业工作特点中结合站立为主型、文秘型、制造业职业型、以户外活动为主型等进行。在不同专业的体育教学内容中结合职业特点进行针对性选择,如针对以站立为主要特点的宾馆服务、礼仪等专业特点,在体育教学内容中加强对学生下肢力量与耐力的针对练习,课重点选择各类跑、体操、跳跃等体育教学内容。而针对文秘、财会等伏案型为主的专业特点,可以适宜选择基本体操、球类等项目。对制造业等职业特点的机电、机械、服装等专业学生可强化对手腕、上肢灵活性等,应在内容方面多选择乒乓球、羽毛球、篮排球等内容。有着户外活动职业特点的如导游、营销等专业可在体育教学内容上重点发展学生的体力、耐力,长跑、大球类、越野跑等体育内容更为合适。

3.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化教学手段具有再现、重复功能,而且速度可以任意调整,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某个动作技术的全过程,从而可以完整、准确地建立动作技术概念,同时,电化教学也可以对动作技术的重点,进行多次强化,多次演示,使学生便于把握动作技术的重点和关键。比如在讲解跑步大小腿折叠概念时,理论上学生听的就没有理性的认识,掌握起来就很困难,通过电化教学手段将运动员跑步的动作放慢桢频,让学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有助于他们掌握动作要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可以生动地向学生进行体育知识教育,提高学生体育文化修养,避免了老师抽象讲解,枯燥阐述。这样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4.拓展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终身体育直接兴趣的培养,有赖于对体育活动愉悦身心和取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而终身体育间接兴趣的培养,可以和体育意识的培养相结合起来。课余体育活动不拘一格,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变,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课余体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有独到的作用。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内容、形式和方法来满足愉悦身心的情感体验。此外,学生体育特长的形成与保持也依赖学生在课余体育活动中不断强化、巩固和提高。此外,课余体育活动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运用所学体育基本知识施展体育才能的机会。因此,课余体育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

[2]郭红.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2:43.

[3]李小平.学校社会心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季浏.体育与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第8篇:心理学中智力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多元;智力;理论;英语;教学;应用

前言:多元智力理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打破了传统思想观念中智力一元化的基本论调。多元智力理论将人的智力种类和特点多元化,断定人的智力是多元化存在的,贯穿于周遭许多事物中。多元化智力理论的提出是智力理论领域一次前所未有的革新,它最大的作用在于使教育领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教育工作者逐渐培养和辨识传统教育理念中未被承认的智力因素,以此开发出新教学方法,不断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践多元化智力教学方法一大重要功效在于使学生英语智力和潜能逐渐开发出来,夯实学生英语课本知识的同时大幅提升高职学生英语知识综合实践应用能力,推动高职英语教学事业不断进步。

一、多元化智力理论的含义和基本特点

传统智力理论统治着教育领域多年,它片面强调人的语言和逻辑思维能力,忽视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现代社会中人具有的多元性和创造性格格不入。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具有多元化特点,个体间的智力是相对独立存在的,多元化智力理论在辩证总结、继承传统智力理论的基础上开创了全新的智力理论体系,同时也对人的智力概念作出新的阐释,即智力是在特定社会和文化环境下,人用以解决自己难题,创造具有价值的产品和社会效益的能力。在这种背景下,多元化智力理论出现了。

在多元化智力理论中,人的智力不再被看着是单一存在的,而是呈现多元化的,尽管每个人的智力特点和类别具有较大差异,但多元化智力理论能够在其中总结、归纳出多种智力共性,即正常的人皆拥有语言智力、逻辑智力、空间关系智力、节奏智力、身体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但每个人组合、运用多元化智力的方式和特征不同,形成了人区别于他人的智力特点。

二、高职英语教学应用多元化智力理论的必要性

1.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多元化与多元智力理论相呼应,运用多元智力理论开创英语教学方法必将加快实现高职英语教学培养和提升学生英语素质和应用能力的目标。多元智力理论表明人的智力呈现多元化,学生个体间个性、兴趣、智力水平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方式和过程若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势必会抹杀掉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与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突显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多元化是因材施教理念的必然要求,归根结底在于根据学生自身智力表现,对不同学生科学地设定英语教学目标和内容,开展具有实效性和教学指向性的教学活动。

2.多元智力理论为个性化高职英语教学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水平各异,智力和兴趣存在多样性和广泛性。在这种条件下,多元化智力理论注重学生间存在的智力差异,促使教师在了解学生实际状况的基础上确定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英语教学方案,实现分层次,因材施教教学,为高职英语教学创造了良好条件,对落实高职英语素质教学方针具有重要意义。

3.运用多元智力理论有利于系统建立起高职英语教学评价科学体系。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能够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质量进行有效检验,促进教学过程和方式的不断调整,建立科学评价机制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多元智力理论为构建高职英语发展性评价机制提供条件,通过构建发展性评价机制,能够为学生营造激发智力的学习环境,发掘优势智力,开创出更多发掘学生优势智力的评价方法,促进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

三、多元智力理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用多元智力理论指导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的确立,为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前提条件。英语注重实际应用与交流,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英语教学目标是英语教学活动的指导方针,必须认真考量和对待。在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的确立中,应该关注学生对英语认知和情感因素,改变传统以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作为教学目标的理念,重点关注学生英语学习情感、态度、策略。情感目标与多元智力理论中的内省智力关系密切,基于英语情感目标和和人际交往功能,高职英语教学可以根据多元智力理论中的内省智力的核心来制定情感教学目标,同时也应根据人际交往智力的核心来制定人际交往教学目标,使多元智力理念成为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的重要理论支撑。

2.切实运用多元智力理论为高职英语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是确保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高职英语教学需要依据多元智力理论创建得体的教学环境,为创新型、素质化英语教学提供良好条件。多元智力理论指出,人的智力存在个性,不同的智力具有其独特的发展过程,因而高职英语教学环境应该根据学生智力个性进行营造。

2.1.在英语教学中营造肢体语言环境,借助肢体动作体现英语教学个性,提升教学效果。英语肢体语言环境的创立是以多元智力理论中体能智力为依据的,它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通过肢体活动获得的感官体验,活跃英语课堂氛围,让英语教学与学习更加轻松、愉悦,从而减轻了传统英语课本教学中既要记住枯燥英语单词,又要记住汉语意思的负担。

2.2.根据多元智力理论中人际交往智力,建立团结协作的人际交往环境。英语是一门用于交流、交际的语言工具,在英语教学中营造良好的交流环境既是英语课程特点决定的,同时也是人际交往智力的必然要求,对高职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具体来讲,英语老师应该将课本知识融入到游戏、小品的对话交流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多开口说,多与人团结协作进行交流。

3.践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针,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英语教学方法。多元智力理论中人的智力是存在差异的,它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取得不断进步,获得学习进步的满足感,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热情。

4.拓展英语教学,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多元智力。实践证明,多元智力在英语教学中能够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同时,老师应通过报刊、阅读辅助英语教学活动,不断拓展学生的英语视野,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多元智力,促进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

总而言之,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老师需要具有多元化教学思路,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化智力差异,师生间密切配合,基于多元化智力设计出教与学最优化的英语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第9篇:心理学中智力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中学生 培养 战术意识 战术思维

一、前言

足球运动是中学生最为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中学体育必修课的主要内容之一, 有着广泛的基础。但在足球教学和比赛中发现学生技术、战术运用生硬,不合理的跑位接应多,防守时不知如何选位等问题。问题的产生在于学生对足球运动竞赛规律的认知不足,用专业术语说,即足球战术意识差。培养中学生的足球战术意识,对提高中学生的足球运动水平将产生质的变化。中学生处于基础学习训练阶段,应把战术意识的培养放在与基本技术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二、足球战术意识的概念

意识是心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类独有的最完善的反映形式,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自觉能动的放映。战术意识是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战术目的,正确合理地运用技战术的自觉心理活动。足球战术意识是运动员对足球运动的规律合理认知的运用过程。

三、培养足球战术意识在中学日常教学和训练中的重要性

我在日常教学和训练中,对培养中学生足球战术意识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效果,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从足球比赛中来看,中学生学会简单的战术意识是有必要的

战术意识是运动员在比赛中智慧和智力的完美体现。战术意识的强弱,是衡量一个球员和一个球队水平高低的标志。认知战术意识对中学生有很大的影响,重点是要学生摆脱固有的思想束缚,运用科学的规律去指导训练,借鉴世界先进的训练方式,如:“足球科化训练”当中的训练方式,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循序渐进地讲解战术意识的概念、特点及其作用,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简单的战术意识。

2.从足球运动的特点来看,培养中学生的战术意识也是必要的

足球运动多变、激烈、对抗的特点决定了比赛是瞬息万变的。同时,足球运动作为集体运动项目,不仅要使队员融入到整个队伍当中,而且要使自己成为有个性的个体。因此,要求队员有一定的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在较短时间内有较多的思维活动。思维是战术意识的主要成分。从意识到行动的过程,要靠战术思维的敏捷性、预见性和创造性等。因此,要培养中学生战术意识的形成,这与思维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加强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战术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高的促进作用。

3.根据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培养战术意识是可行的

中学生对事物认识有了自我方式,其认知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对训练中出现的一些情况,既好奇又困惑,这一阶段正是思维能力提高的最佳时期。由于这个时期技战术都属于基础性的,对他们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因此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所以,教练应该抓住时机,因势利导,通过重复训练,不仅让学生学会多种战术,更能深入领会战术意识,加以会用。要加强中学生球感和无球跑位意识的培养,要锻炼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以适应比赛时的紧张气氛,能沉着应战,正常发挥。

4.根据中学生足球训练内容看,培养战术意识是必不可少的

战术只有在技战术的运用中才有意义。所以,在技战术训练中培养意识,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运动技术的动力定型过程,是长期技术训练形成的技术表象,所以,技术的形成既是强化动力定型的过程,也是技战术意识形成的过程。因此,要在技术动作练习的同时,反复地进行讲解、强化,使中学生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同样,在战术训练中,无论是双人还是多人的配合,要学生明确各自的职责、行动线路、配合形式,通过分析,加深对战术内部规律的理解,提高战术思维能力;要不断地提高训练的要求与难度;要根据训练内容的不同,逐步培养战术意识,如在快攻中位置的跑位意识,进攻区域有球队员与无球队员的跑位意识等,只有强化练习战术意识才能不断增强。

四、如何培养提高中学生运动员的足球战术意识

在教学与训练中我通过以下措施与方法进行。

1.通过讲解示范使学生掌握理解足球专业理论知识,并注重经验的传授。

2.加强技战术的规范训练。要求每个队员都要掌握全面、有效扎实的基本技术。战术意识只有通过熟练过硬的基本技术才能得到有效的体现,所以在训练中要把基本技术提到一个高度达到动力定型的程度,以提高技战术的运用能力。

3.把战术思维训练提到日程上来。要求学生在训练中学会用脑,在练的过程中要积极思考,这样就会使战术思维与战术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培养战术意识的目的。因此,教练要积极引导学生围绕战术目的而练,使技战术得到协调统一。

五、小结与建议

战术意识在实践中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用战术意识贯穿整个训练过程;二是尽量的在比赛中多用技战术。在中学生足球教学与训练中,加强战术意识的培养不仅可行还会提高中学生对足球的理解程度。因此,培养中学生的观察、战术思维能力等对足球比赛有深远的影响意义。在比赛中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是提高足球战术意识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鲜昭永,杨国智.学校体育心理学.重庆大学出版社,1993.

[2]吴兆祥.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