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国际竞争的主动。这对承担“提出利用外资战略、控制和优化全口径外债总量、核准限额以上外商投资重大项目、制定境外投资战略”等重要职责的外资司而言,可谓重任在肩。
顾大伟表示,开展“推进机关定位转型”学习讨论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学习讨论过程中,全司同志一致认为,这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两转三大”学习推进活动的延续和深化,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提升发展改革工作水平的重要举措。他强调,推进定位转型,首先要做到认识上的提升。只有深刻学习领会系列重要讲话、中央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战略判断的有关精神,准确把握开放型经济新形势、新任务,才能找准定位转型的方向和着力点。
顾大伟坦言,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工作,必须注意把握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从国际上看,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新趋势。近年来,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际产业分工、贸易和产业链整合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跨国投资复苏缓慢,各国引资竞争更加激烈。自由贸易区和国际投资协定谈判更加活跃,国际投资规则呈现新的变化。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和扩大开放,日益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趋势。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工作必须更加积极主动地对接外部环境。
从国内看,要主动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国利用外资进入转型期,传统的低成本优势正在发生变化,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凸显,必须认清和尊重经济规律,及时转换动力,培育形成市场体系健全、行政服务高效、人力资源丰富、产业配套齐全、基础设施完备的综合新优势。随着走出去规模不断扩大,我国正在由资本输入国逐步转变为资本输出国。需要加强对走出去的引导和服务,确立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主体地位,促进国内相关产业发展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持续调适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工作的理念、政策、方法,积极主动适应国际国内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顾大伟说。
机关定位转型学习讨论活动开展以来,外资司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既注重活动形式的灵活多样,又紧扣主题、突出实效。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围绕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工作转什么、怎么转进行了深入讨论,将学习讨论成果指导应用于实际工作。不满足于“自拉自唱”,坚持开门搞活动。顾大伟说:“在做好内部学习讨论的同时,结合在广东、天津等地调研,听取地方和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从服务对象的视角看我们的定位转型活动,使定位转型措施更接地气、更有针对性。”
顾大伟表示,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下一阶段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外资司将进一步明确定位转型的思路和举措,持续转变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方式、管理作风,加强重大问题研究,做好战略规划引导,深化跨境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加快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
外商投资方面,要重点研究负面清单模式下外资监管体系,完善外资产业和区域引导政策;贯彻落实《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放宽制造业和服务业外资准入;深化外商投资项目备案、核准管理制度改革,及时跟踪分析评估改革效果,既提高便利化水平,又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修订、制定外商投资法律法规,促进内外资法律法规统一,保持外资政策稳定、透明、可预期。
境外投资方面,要聚焦重大问题,开展“十三五”规划研究;彻底跳出项目核准和备案的传统管理思路,把工作重点放在加强指导协调服务上,完善境外投资项目监管;健全境外投资法规体系,优化管理体系和程序;创新对外投资合作机制,支持有关行业和领域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强与重点国家合作,推进与周边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去年以来,为更好服务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在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一是境外投资项目基本改为备案管理,投资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4月了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12月根据《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4年本)》对管理办法再次修订,境外投资项目基本改为备案管理,仅保留对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的企业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同时,建设并启用“全国境外投资项目备案网络系统”,实现境外投资项目备案网上申请、线上交流、即时反馈。
二是加强“走出去”战略谋划和重大事项统筹协调。出台境外投资指导性文件,系统提出了新时期境外投资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结合我国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优势产能转移需要,围绕重点国家和地区、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双边投资合作机制,加强统筹引导,推动实施重点项目,取得了较好效果。
三是积极探索外资管理新模式,放宽投资准入。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出台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将外商投资项目由全面核准改为普遍备案和有限核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大幅缩减核准范围,简化审批流程,实行备案管理的超过95%。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进一步放开冶金石化、机械装备、轻工等一般制造业,以及商贸物流、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运营、商务和社会服务等部分服务业领域准入限制,推进金融、文化等部分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推进自由贸易园区建设,积极支持配合上海自贸区在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扩大投资准入等方面先行先试,做好协调配合和指导评估。
四是积极推进国外贷款管理改革。简化国外贷款审批程序,改革规划管理模式,主动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举措和改革试点任务,放大贷款的试点示范和创新引领作用。简化外债审批,改革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管理,启动切块管理试点工作。
云南滇中新区是国务院于2015年9月批复设立的第十五个国家级新区,位于昆明市主城区东西两侧,初期规划范围包括安宁市、嵩明县和官渡区部分区域,面积约482平方公里。2016年一季度,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3亿元、同比增长52.8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亿元、增长2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4亿元、增长13.2%。截止目前,新区已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华电集团、宝洁公司、中国中信集团、中国华信能源公司、北控水务集团、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苏宁控股集团、中国东方航空集团等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入驻。
二、云南滇中新区管理体制创新主要措施
半年多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结合新区实际,认真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级新区成功经验,着力构建完善适应国家级滇中新区建设发展需要的体制机制。
(一)聚焦经济发展职能,全面推行扁平化管理
在职能权责方面,推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从原聚集区“16+1”州市一级全职能管理模式,转变为重点聚焦新区范围内的经济管理服务职责,908项社会管理职责已于5月底全部移交昆明市,为新区突出主业、聚焦重点,集中精力抓开发、搞建设、促发展提供了保障。在机构设置方面,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推行大部制改革、扁平化管理,工作机构从原来的21个精简为“三部两局”5个,减少了管理层级,提高了运行效率。在分工运行方面,根据新区开发建设实际需要,以部为单位运转,以处为单位进行专业化分工,更加突出经济发展职能,聚焦开发建设主业,有效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
(二)聚焦市区一体发展,着力构建融合发展新体制
在共谋发展方面,昆明市与新区成立了市区融合发展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经济工作、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社会维稳、党的建设5个专项小组,建立了工作例会机制,研究明确新区财政体制、工作移交、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事项;实行昆明市和新区领导交叉任职;在市国土、环保、林业、水务、工商、质监、统计7家单位加挂新区相应机构牌子,履行相关职能,合力推进新区开发建设,促进了昆明市与新区优势互补、要素联动,体现了市区融合“1+1>2”的作用。在规划编制方面,主动加强与昆明市和滇中城市经济圈规划的衔接融合,建立完善职责明晰、运转顺畅、与新区发展相适应的规划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昆明统筹、滇中协同、新区管理、高效有序的规划管理体系,推动多规同向、多规同步、无缝对接。目前,已编制完成新区总体规划,正在加快推进重点片区、重点园区、重要专项等40余项规划编制。在基础建设方面,强化与昆明市在综合交通规划、融资支持、项目用地等方面的融合,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目前,由滇中发展集团和昆明市交投合作成立项目公司,共同投资41.48亿元,合作共建机场北高速,该项目将于6月底前开工建设。长水机场―小哨―杨林―嵩明、西山车家壁―太平―安宁城市轨道试验段将于年底前开工建设。
(三)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财政管理和投融资体制机制
在财政管理体制方面,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市区间、市县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管理体制。新区财政由新区本级和三县市区财政构成,各自拥有独立的财政收支,履行独立的财政职责职能,承担独立的管理责任。新区本级预算、决算报省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审定后并入昆明市,由昆明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审查批准后实施。在投融资体制方面,紧紧围绕“钱从哪里来”这一核心问题,探索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健全完善借、用、还一体化运行机制,制定了投融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今年计划融资1000亿元。大力推广PPP建设模式,成立了新区PPP工作推进领导小组,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项目建设运营,嵩昆路、哨关路、安宁青龙街道新型城镇化等项目已获批纳入省PPP项目库。同时,在新区目前财力十分薄弱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市区融合发展的互补作用,通过昆明市的增信支持,有效破解了新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融资瓶颈。嵩昆路、哨关路等因融资困难而一度停工的项目已复工建设、加快推进。目前,已获各类金融机构融资授信近700亿元;北京国际信托金融战略合作、省农信社500亿元授信协议已在南博会上签订。
(四)聚焦产业体系构建,大力创新招商工作机制
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按照围绕产业抓招商、抓好招商促产业的思路,在二产方面,重点聚焦汽车及现代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石油炼化、通用航空、新材料等产业,突出汽车、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在三产方面,大力发展航空枢纽服务、商贸会展、综合保税、旅游健康等服务业。进一步健全招商引资配套政策,充分发挥新区独有的财税政策优势,以产业为导向,借鉴周边国家级新区招商引资政策,分制造业和服务业两个大类,近期将出台符合新区实际、优于西部其他新区、具有滇色的普惠性招商引资政策,着力打造投资洼地。进一步创新招商机构设置,改变过去以地域划分设置招商机构的做法,依据新区招商产业和招商重点,在经济发展部内部划分为5个专业招商机构,分别对应汽车与机电装备产业、现代服务业、基础产业、科技创新产业、生物医药与电子信息产业,一支队伍负责一至两个专业领域的产业招商和全程跟踪服务。同时,领导力量向招商倾斜,明确3位管委会领导专司招商,分别负责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方向的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招商。截止5月底,已达成意向内资1285.3亿元,协议内资777.5亿元,实际到位内资123.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84.1万美元。
(五)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在审批体制上,贯彻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总体要求,以行政审批局为载体,以“相对集中审批权”为核心,实行“两集中、两到位”,将行政审批部门和事项统一集中到政务服务大厅,严格规范使用“2号章”,有效承接行使省、市两级审批权,做到一体化运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解决了审批流程繁琐、部门互为前置等问题,有效提高了审批服务效率,基本实现了新区事新区办。在审批服务上,以服务新区经济发展、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为主线,以流程最优、环节最简、时间最短、服务最佳为目标,精简审批事项,再造审批流程,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名总协调人、一个审批服务小组、一个工作实施方案”的工作机制,实现“一门受理、同步审查、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在平台建设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完善提升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启动电子政务、行政审批信息系统和政府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实现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电子化、信息化。截止目前,新区政务服务大厅共计完成审批1800件次,其中投资项目审批299件次,项目总投资654.6亿元,审批时限提速50%以上。
(六)聚焦干事业抓落实,全面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本文作者:张仁开工作单位: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区域创新研究室
创新型区域:基于战略预见的长三角区域科技发展战略定位
依据长三角区域科技发展现状和经济社会需求,结合国家对长三角区域的战略定位,我们认为,加速建成创新型区域是长三角区域科技发展的核心战略。事实上,2008年7月,国务院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30号),就要求长三角地区“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速建成创新型区域”。这是对长三角区域科技在全国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和带动作用的高度肯定,也是对长三角区域科技进一步支撑、引领、服务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更高要求。加速建成创新型区域,既是长三角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长三角服务全国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历史使命。长三角建设创新型区域,就是要通过战略实施,使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合作机制更加灵活,创新能力更加强大,真正成为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区、科技资源共享区、生态和谐宜居区和科技产业创造区。1.科技创新中心区。围绕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发挥三地优势,精心组织在基础科学、战略高技术、产业共性技术等方面的联合攻关,力争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在一些重要领域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全国技术创新综合实力和知识竞争力最强、区域创新体系运转最高效的区域,在全国科技创新发展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和龙头带动作用。2.科技资源共享区。突破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行政壁垒,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体制支撑和机制保障。加快建设三地科技研发服务平台、科技专业服务中介机构,促进基地、平台、人才、项目一体化发展,实现区域科技资源自由流动与共享,把长三角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科技资源最密集、共享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3.生态和谐宜居区。应对区域人口、资源、环境、能源等方面的严峻挑战,以替代、节约、修复、再利用和循环等特点和功能为方向,促进生态良性循环、资源高效利用、污染全面控制,促进自然生态、人居生态和产业生态和谐,联合开发和利用2010年世博会带来的无形资源,提高生活质量,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率先在全社会形成低碳、绿色的科学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4.科技产业创造区。面向区域产业发展需求,集合三地科技研发实力,立足于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应用为重点,结合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项目研发,加强高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开发具有高度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产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主攻自己具有潜在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由“长三角制造”向“长三角创造”转变,力争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最高、科技创新创业最适宜的地区之一。
协同创新:从战略预见看长三角区域科技发展战略取向
当前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已迈入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长三角创新型区域建设,就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尽快使经济社会发展转到主要依靠科技创新的轨道上来。换言之,长三角建设创新型区域,必须把“协同创新”作为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取向:以增强长三角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获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原始创新的科技成果,培育一批具有竞争优势和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基地,在协同培育区域优势集群产业、有效整合区域科技资源、建立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上体现“提升、融合、率先、带动”,共同推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实现长三角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1.战略理念:从一般合作向协同创新转变。区域协同创新(RegionalCooperationInnovation)是指不同区域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企业、大学、科研院所、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科技创新相关组织的协同支持下,共同进行技术开发和科技创新的活动和行为,是区域之间科技合作的最高级形态。上海、浙江和江苏两省一市,地缘相近、产业互补,具有区域协同的良好基础。创新型区域的建设,关系到两省一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关系到两省一市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是两省一市共同利益所系。因此,必须彻底改变目前两省一市各自为政、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格局,实现科技合作由临时性、对话性向制度性、战略性转变,由点对点向系统对接、战略协同转变,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创新,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整合和优化配置科技资源。2.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长三角作为我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消耗过大、经济持续发展已面临空前严峻的资源、能源和环境“三大制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已经是当务之急,一刻也松懈不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点,就是要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运用新的节能降耗技术,把过高的能耗、物耗降下来,就是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低碳技术,实现经济发展的绿色化、低碳化。两省一市应围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聚焦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公共安全、防灾减灾、城镇规划及建设、生物医药、文化体育等民生科技重点领域,加强联合攻关和关键技术示范,协同探索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创新型经济模式,真正实现区域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3.创新模式:从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跟踪模仿毫无疑问是促进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在全球化的环境下,以跟踪模仿为主的发展路径表现出了明显的局限性,长三角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30年来通过大规模引进外资和技术,在许多领域快速与国际市场接轨,技术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但整体上处于国际竞争的较低层次,核心技术和关键价值环节受制于人,对外技术依赖严重。目前,长三角的自主创新主要活跃在传统产业,工业专利的70%集中在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专利的80%又集中在产业链的中低端,位居高端的重大产品几乎没有自主专利和核心技术,体现产业国际化水准的PCT专利不足1%,核心技术的掌控能力不强,区域内80%以上的企业从事OEM(贴牌加工),只有18.3%的企业做ODM(即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产业对外技术依存度达70%以上,制造层次和效益都有待提高。因而,加快建设创新型区域,两省一市应根据国家创新战略的总体安排,尽快实现创新模式由跟着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力争在国际竞争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4.创新体制:从单向突破向系统集成转变。近20年来,我国以科研院所改革为突破口的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科技体制改革已进入到一个在国家层面上进行整体设计和系统地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新阶段。长三角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锋队,理应顺应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大趋势,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实施创新体制机制安排由以科研院所改革为突破口向整体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转变,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来解决影响全局的、结构性的、机制性的问题,建立一个既能够发挥系统作用,又能够根据国家战略有效动员和组织区域创新资源,既能激发创新行为的主体自主活力,又能够实现系统各部分有效整合的现代化、开放型、一体化的区域协同创新网络体系。
以自贸区引领,先行先试的上海在经济新常态下展示出增速稳健提升、质效更优的新态势。而一系列源自自贸区的制度突破和创新举措,正“溢出”上海,辐射到长三角乃至全国各地。
让企业增强“获得感”
“得益于自贸区的负面清单和扩大开放政策,公司仅用半个月就拿到了营业执照,大大超出预期。”2015年7月中旬成立的美安康质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斯榕说。
美安康是上海自贸区第一家执行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的外商独资认证公司。在自贸区成立前,美安康并不具备进入中国的资格,自贸区改革让这家企业实现了到中国创业的梦想。目前,美安康正在自贸区金桥片区建设1200平方米的实验室,未来可降低中国企业的出口认证成本。
从负面清单到商事登记改革,从通关便利化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从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到人民币跨境借款……自贸区的一系列改革,让成千上万家像美安康那样的企业,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利用自贸账户开展境外融资,就是颇受企业欢迎的一项改革。根据2015年2月公布的改革细则,借助自贸账户体系,企业和金融机构可以自主从境外融入资金,融资规模从自有资本的一倍扩大到二倍,融资币种从本币扩展到外币。
“自贸账户的开设消除了企业与离岸利率、汇率市场之间的壁垒。利用自贸账户贷款的成本,比普通贷款至少降低10%-20%。2015年8月底刚获准开展业务,我们就和中建八局签署了首笔授信协议。”华侨银行上海自贸区支行行长胡海说。
获得感的增强,直接吸引了更多中外企业纷至沓来。欧洲最大的独立资产管理公司之一、资产管理规模达4900亿美元的安本资产管理集团过去只在中国设立代表处。2015年6月,在参加上海自贸区负责人赴英推介活动后,安本果断决定将代表处升级为全资子公司。
3个月后,安本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顺利拿到营业执照。“浦东新区和自贸区的工作高效让人惊讶,也更坚定了我们的投资信心。”安本大中华区负责人柏吉思说。
“试验田”也是“高产田”
从初设时的28.78平方公里到2015年扩区后的120.72平方公里,上海自贸区生产总值现已占到浦东新区的2/3以上。自贸区释放的制度红利,让区域经济在面临国内外复杂多变经济形势时,有了更多的“抗压性”。统计显示,2015年上半年浦东新区经济增速达到9.2%。
不止是改革的“试验田”,更是发展的“高产田”。随着自贸区改革的深化,高端服务业率先实现加速发展、传统制造业逐步转向创新驱动的态势愈发明显。
位于张江高科技片区的卡南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开发一款全球首创眼科用药。公司负责人唐明表示,得益于自贸区的监管创新,卡南吉采用“风投+知识产权+研发外包”的轻资产模式,整个公司只有不到10个人。
融资租赁又是上海自贸区发展迅猛的另一项新兴金融业态。2015年前4月,上海新设立的423家外资融资租赁公司,90%以上注册在自贸区。融资租赁企业开展的飞机、船舶等大型设备租赁,切实服务了实体经济发展。
记者走访发现,在自贸区引领下,上海“四个中心”核心功能持续提升。2015年上半年上海三产增加值同比增长10%以上,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7%,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90%,预计上海将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三产比重65%的目标。
上海自贸区管委会主任、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沈晓明说,2015年4月扩区以来,上海自贸试验区经济运行呈现高位平稳、功能提升、优势明显的特点,充分体现开放促改革的良好成效。下一步,自贸区将围绕优化企业服务、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和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以自贸区理念改造浦东地方一级政府,努力建设最透明、最高效的政府。
构建开放经济新体制
上海自贸区的良好发展态势,充分证明了两年前中央决策的正确性和前瞻性。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在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道路上,自贸区的探索将描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发展制造业向发展服务业转变。从挂牌之日起,上海自贸区就将扩大服务业开放列为中心工作。自贸区出台的54条扩大开放措施中,涉及服务业的就有37条,累计落户的项目达1037个。在再保险经纪、独资医院、电信呼叫中心等领域,不少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
――从单向开放向全方位开放转变。在开放方向上,最初的经济特区基本是单向开放,扩大出口。今天的上海自贸区是全方位开放,扩大进口和对外投资成为发展亮点,这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形成了有力呼应。
统计显示,由于在对外投资上率先开展备案制试点,截至 2015年8月上海自贸区累计办结境外投资项目444个,对外直接投资总额436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是发达经济体参与世界经济分工的主要手段之一,跟资本一起输出的是国家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上海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表示。
――从“接轨国际惯例”向“参与规则制定”转变。上海自贸区挂牌的背景,是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的加速重构。通过制定负面清单,上海自贸区在外资准入领域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接轨。
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说,凭借自贸区这样的开放经济最前沿、新高地,中国要争夺国际经济运行中的主导权,从单纯的“接轨国际惯例”转向“推动规则演化”,以实现国际经济贸易的平等互利。
关键词:林业经济 市场化
深入研完林业生产建设的发展战略,探讨提高林业生产经济效益的途径、摸索改革现行林业体制的可行办法, 是林业经济研究工作者当前的紧迫任务。中国经济纳入世界经济是大趋势, 林业应该主动融入到没有国界的市场经济大循环中。如何把中国林业经济纳入国际市场经济大循环中, 怎样把林业经济纳入中国林业经济和国内市场经济大循环中, 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良性运行, 它至少需要独立的森林资源培育企业制度、开放透明的木材市场与充分竞争、发达的林业契约关系、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管理机制。
1.对林业经济市场化的基本认识
1.1 林业经济必需融合于市场经济中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 使林业经济融合于市场的首要任务是建设市场, 即建立以木材(林木)为主要商品对象且能够进行货币交易的市场。
1.2 林业经济市场化建设处在初级阶段
各种林业经济体及其经济份量, 用数学概率论理解, 就像大样品的抽样概率使林业经济从总体上趋向正态分布; 并将随着林业企业的发展与分化, 森林资源将由分散到相对集中, 再到高度集中在少数企业中。过度集中之日就是经济垄断之时, 此时, 林业经济结构的正态分布必然被扭曲,这时就需要以宏观调控手段修正林业经济秩序, 使林业经济从被扭曲中恢复到正态分布的平衡状态。
2、实现林业经济市场化的基本途径
2.1 建立竞争性的林木市场,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使林业经济的每个经济细胞能机会均等地进入市场、自主决策和经营, 能机会均等地按市场价格取得所需的林业生产要素和承担税收等, 首先需要较成熟的市场基础以及能有效发挥作用的市场机制: 一是具有众多的买者和卖者进行较为充分的市场竞争; 二是具有包括木材商品市场和资金、劳动力、土地等在内的林业生产要素市场, 使林木资源能够通过供求、竞争、价格的波动和生产要素的转移来实现林木资源的市场配置功能; 三是打破林木市场割据和垄断现象, 基本形成统一开放的林木市场, 并能对国际木材市场信号做出价格反映; 四是快速、灵活地反映林木资源稀缺程度, 并以价格波动方式调节与配置资源。
2.2 有形( 实物) 市场的构建—东南木材共同市场构想
构建林业市场经济新体制, 首先要建立开放型的林业经济新体制。林业生产的发展, 林业市场的兴起, 以及林业经济主体间的广泛竞争, 必须冲破地区行政区域的限制, 甚至是民族、国家和区域经济组织的限制, 把分散的县乡级地方森林资源小市场联合到全省统一的中级市场, 进而融合成为全国性的森林资源大市场, 再而融合到世界木材资源的超级市场中, 构建以大市场为“纲” 、以小市场为“目” 、以众多的森林资源培植主体为基础, 形成纲举目张的森林资源市场化经营与运作的新格局。
2.3 无形市场的构建—木材期货、期权、抵押贷款的市场构思
木材期货市场可作如下2 种设计: 一是设立林产品期货上市品种, 通过证券交易市场的期货措施实现林业经济的市场化。作为福建省的地方市场, 未必完全需要设立林产品期货品种, 但是, 对于全国性木材大市场, 中国如此之大的木材及其林产品市场容量, 没有林产品期货品种来反馈林业经济总体运行的市场资讯, 显然是林业经济市场化程度不够充分的体现。二是设立中介组织, 通过简易的期权措施来实现木材资源供求关系的市场化。简易的期权措施是指应用期权基本原理, 以合同约定为基础, 应用预约金制度、定单林业、木材工业原料委托栽培等形式, 实现木材资源需求方对森林资源培育方的提前投入或预期定货, 在未来一定时期可以买卖木材的权力, 是买方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量的金额( 即权利金) 后拥有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或未来某一特定时间以事先规定好的价格( 即履约价格) 向卖方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林木资源的权力。这种简易的期权措施事实上是对林木资源优先购买权的确认, 不通过中国证券交易市场进行交易, 而可以对自己所拥的?? 期货权利 所产生的市场价值在一定的林业行政区域内和特定中介组织( 如林业要素市场) 上转让交易, 期权的买方有执行的权利也有不执行的权利, 即放弃购买的权利。
2.4 有形( 实物) 市场与无形( 虚拟) 市场的经济分析
实物市场和虚拟市场都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手段。木材实物市场能直接满足森工企业的木材原料需求, 为实物企业家提供经济运作的舞台; 虚拟市场为投资家提供资本的预期收益, 为木材资源的市场供给状况提供价格信息。同时, 虚拟市场也为市场机制的发挥创造必要条件, 当市场预期木材资源将长期处于紧缺状态时, 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 就会吸引资金, 反之则流出资金。这就形成由资金总量的波动影响森林资源培植业的扩张或萎缩, 从而达到市场调控的目的。
木材期货手段既是市场化的筹融资手段, 也为以木材为工业原料的大企业解决原材料问题提供一条重要途径。通过木材期货手段可以使森林资源培育企业与原料消耗企业形成直接的供需链接; 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投融资的平台, 吸引市场资金流向森林资源栽培业; 可以根据木材期货的市场行情变化预测与评估木材原料需求的市场变化动态; 可以为国内、国际投资森林资源培植业主提供相对安全的资金进、出途径。
参考文献
践行科学发展观 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随着金融危机加速蔓延,世界经济进入“严重低迷”期,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国际环境日趋严峻复杂。在这种大背景下,当前我市外经贸发展面临国际资本流动不足和利用外资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面临外需减弱和开拓国际市场难度加大的双重压力,面临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和转变外经贸增长方式的双重压力。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就必须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切实增强队伍驾驭复杂局面、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通过思路创新、工作创新、服务创新,全力推进全市开放型经济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突出思想性,把解放思想贯穿学习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要切实转变外经贸队伍中存在的不适应和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解决影响和制约外经贸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坚定不移地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外经贸工作的方方面面。一是克服把科学发展与跨越发展对立起来的错误认识,树立在科学发展中实现跨越发展的坚定信心。开放型经济跨越发展既是“三外”规模、数量的快速扩张,更是“三外”质量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只有开放型经济科学发展了,才能实现开放型经济的跨越发展,反之,只有开放型经济跨越发展了,才能实现更好地科学发展。二是克服把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对立的错误认识,树立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优化生态就是提升竞争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要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统筹考虑,实现“由环境换增长”向“以环境促增长”的根本性转变。引进项目要坚持好中选优,坚决阻止“两高一资”外资项目落户**。三是克服畏难发愁的惰性心理,树立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全面分析和正确把握当前外经贸发展面临的复杂多变形势,引导全局人员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拼搏精神,变挑战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迎难而上,攻坚破难,勇于开创我市外经贸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面。四是克服因循守旧的僵化思维,树立敢破敢立的创新意识。坚决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和旧的条条框框的约束,勇于改正不符合外经贸形势发展变化要求的做法,针对当前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针对国内扩大开放和区域发展的竞争态势,从新起点、新要求、新视角创新机制,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二、突出实践性,推动外经贸科学发展上水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和困难的“总钥匙”。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加快推进外经贸增长方式转变。一是在应对国际形势变化和发挥自身优势的结合上实现新突破。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新形势,着力在国际国内条件相互转化中把握用好发展机遇、在国际国内资源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条件,在国际国内竞争相互关联中转变发展方式,增创外经贸发展新优势,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水平。二是在利用外资和促进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结合上实现新突破。尽管近年来我市利用外资保持了较快发展态势,但引进牵动全局的主导产业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少、增长后劲不足。下一步将着力抓好职能发挥,组织服务好“三节”招商,强力推进产业招商,挖掘现有重点企业增资扩股,在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引进和利用外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发展水平。三是在扩大外贸出口与增强企业市场开拓能力的结合上实现新突破。将一批产品质量好、市场竞争力强的重点企业和产品作为培育对象,重点指导,分类推进,建立出口品牌发展梯队,打造品牌效应。主动帮助企业争取国家及省级政策扶持,特别是对机电、高新企业的扶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攻关,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不断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四是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和缓解全市资源约束的结合上实现新突破。对外开放要旨是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着力推动全市优势企业安全高效地走出去,积极稳妥地开展境外资源能源互利合作。
三、突出创新性,建立和完善保障外经贸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认清当前外经贸所处的形势,结合我市外经贸发展实际,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凸显亮点,不断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一是建立健全学习型服务型机关创建机制。大兴学习和调查研究之风,落实调研制度和外经贸形势分析研判制度,班子成员带头沉到基层,深入调研,提高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和针对性。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地为基层和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提高服务水平。创建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二是建立健全利用外资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和完善项目审批、外资统计和存量动态分析通报制度,简化审批程序,推行全方位、一条龙跟踪服务,大力实施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绩效考核制,对重大项目开通绿色服务通道,特事特办,特事快办。三是建立健全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激励机制。发挥政策杠杆作用,引导全市外贸增长方式由“低价位、数量型”向“品牌化、质量型”转变,实现规模、速度、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四是建立健全外经贸安全发 展机制。在外经贸形势预测预警、出口产品质量安全、企业“走出去”、履行社会责任、处理涉外纠纷和突发事件等方面建立完善保障机制。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新区功能再定位
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特别是各类新区新城建设步伐加快,吸纳迅速增加的人口、承载快速发展的经济,成为推动城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的重要载体。
第一,我国新区新城建设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据《2016中国新区新城发展报告》统计,我国县及县以上的新区新城数量超过3500个。然而,实践中一些地方新区新城的发展并不尽人意,虽然被冠以产业新城、高铁新城、临港新城、临空新城、智慧新城、生态新城、科教新城以及形形小镇的名目,但城市发展定位不清晰、规划建设粗放落后、功能配套不完整、发展引擎动力不足、管理体制缺少改革创新,所谓的“新区新城”在一些地方甚至成为造楼卖房的噱头,逐渐变成了睡城、空城。
第二,新区新城的城市功能和定位需赋予新的内涵。当前,新区新城的建设发展应瞄准有效汇聚创业创新人才、激发创业活力和创新能力、成为创业创新的聚集区和高地,这是判断其成功与否的最重要指标。这也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内在逻辑和核心目标是高度一致的。
西咸新区的设立,旨在推动西安、咸阳两市一体化发展,是大西安建设的重要增量和变量。从几年来的实践看,西咸新区的发展理念经历了从开发土地向开发人的转变,最大的关注点是解决好“人”的问题,吸引“创业的人”和“创新的人才”。大西安地区科教资源丰富,本来是产出人才的地方,但是大量人才却流向了北上广深等城市。为此,西咸新区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首要就是增强对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吸引力,留住和壮大创业创新群体。
第三,新区新城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创新”。从国际上看,欧美发达国家正崛起一种“创新区”的城市新形态。与过去创新集聚区缺乏各种配套服务,无法兼顾工作、家庭和娱乐不同,现在的“创新区”汇聚了优质的大学、医院和生活娱乐设施,提供生态化分享式的高品质办公环境,吸引初创企业、企业孵化器和企业集群,空间紧凑、交通快捷、网络顺畅、商业汇聚、生活便利、资本密集,从而大大提升了创新创业的速度与质量。“创新区”具备新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区内经济模式和社会网络被重构,成为传统城市模式的互补和再造。
2016年初,时任陕西省长娄勤俭同志在省人代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西咸新区要“建设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这是对国家赋予西咸新区围绕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核心的多项示范、试验、试点任务的一个高度凝练的概括,精准地描述了西咸新区的功能和发展定位。之后,陕西省进一步明确了在大西安形成一个纵贯西咸新区的创新发展轴,以西咸新区为依托打造大西安的创新创业示范中心。
伴随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不断深入,西咸新区愈来愈认识到这两项国家级试点工作有着高度的内在统一性。新区相继召开招商暨“双创”工作会议和城市工作会议,聚力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聚焦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建设,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各项行动,把新区建设成为大西安生态优美、经济活跃、产业高端、创新突出、创业便利的“创新功能区”。
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创新
从西咸新区发展的实践看,创新城市发展方式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城市的功能定位、发展动力、规划理念、管理体制和品牌价值等领域的创新。与此同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科技、人才、制度、环境、文化、理论等诸多方面的创新。因此,“创新”是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共同的关键词,在多个维度上深度交叉、高度契合。
第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了城市发展的新旧动能转化。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重要的意义,是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发展新引擎。西咸新区推动各种创新要素聚集,为城市发展动力转换积聚力量,加快从量到质的转化。
一是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孵化培育科技创新“增量”。新^引进和建设了微软创新中心、乐创空间、光谷创业咖啡、圣泓工业设计众创空间、秦汉新丝路数字文化产业基地、西咸文旅众创空间等近20个孵化平台,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社交和资源共享空间,降低创业门槛,提供创业服务。二是统筹科技资源,优化提升科技创新“存量”。整合西安、咸阳、西咸新区三地的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园区等优势科创资源,建设“大西安创业创新带”;新区沣东新城与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西安科技大市场合作共建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通过“中俄丝绸之路创新园”合作平台,促进斯科尔科沃(莫斯科)、西咸新区和广州南沙新区三个园区协作,推动“一园三地”国际协同创新。三是建设科技学镇,打造科技创新的新型聚合体。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与西北工业大学共建无人机产业翱翔小镇,与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等共同打造全国首个硬科技小镇。遵循绿色智慧、城产学研高度融合的建设理念,实现“校区、园区、社区”功能集成,形成科教、产业、商业、生活、服务多种功能“零切换”的新型科技创新综合体。
第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了城市规划和建设理念的转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一项既有“面子”也有“里子”的行动,城市的规划和设计应当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生活保障和配套服务。西咸新区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现代田园城市,坚持以市民幸福满意为标准,按照五十年、一百年不落后的要求,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和建设水平。
一是提出打造绿色城市的西咸标准。坚持依自然造城、用城市连景,把城市建在山水上、种在田园中,把新区建成为大西安环境最优美、生态最和谐、发展可持续的地方。二是创新推动海绵城市建设。作为西北地区首个国家海绵城市试点,率先启动建设集城市景观、风道和中央雨洪系统为一体的中央绿廊,让雨水就近汇集、净化、调蓄、溢流,实现雨水在城市中的自然迁移。三是创新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在保证管廊综合性、功能性前提下,平均每公里建设成本降低到600万元,是传统方式的1/10左右;与海绵城市建设相配合,达到雨水就地利用、雨水资源化的良好效果,有效解决“逢雨必涝”、“城市看海”的问题。四是推广绿色建筑标准。参考国际经验制定新区绿色建筑标准,将住建部绿色建筑标准简化为墙体保温、多层玻璃、窗外遮阳、新风系统四大项,在成本较低的前提下使建筑能耗比国家标准降低70%。五是积极推广地热能、干热岩技术、分布式能源等绿色能源。优化新区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改善大气环境。
第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了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新区新城活力和吸引力的源泉,是深层次的创新。西咸新区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放宽政策、放开市场、放活主体,有效改善创业创新的制度环境。
一是增强创业创新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供给。新区各新城建立了双创政策框架体系,加强对众创空间、人才、科研、就业、金融等各类政策的统筹联动,确保政策可操作、能落地。二是推进工商制度改革。对注册资本认缴制、“先照后证”、“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等先行先试,诞生了全国首张微信版电子营业执照。三是深化税务制度改革。通过取消增值税扣税凭证认证、二维码一次性告知、办税事项全区通办、建立“绿色通道”、取消非许可类的审批等,降低准入“门槛”,方便市场主体。四是深化人社制度改革。创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探索建立城镇职工“五险合一”经办服务模式。五是创新市场准入制度。推出针对外商投资准入的“负面清单”制度,明晰外资市场准入限制,营造透明、公开的投资环境。
第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了“产城融合”的速度和质量。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形成现生产力,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西咸新区紧抓双创、服务贸易、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自贸区等国家试点机遇,积极推动区内五个新城和两个园办探索构筑适合自身特点的产业架构,将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有机融合。
空港新城以国家航空城试验区为载体,打造航空保税维修,跨境电子商务、国际航空物流产业集群。沣东新城依托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打造检验检测、通讯技术等产业为主体的服务贸易产业集群。秦汉新城依托区域内丰富的文化历史遗存和山水田园资源,大力发展文物保护、文化旅游和大健康产业。沣西新城立足西部云谷等信息技术产业基地,构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据增值产业集群。泾河新城依托茯茶小镇、崇文庄园小镇,打造科技农业、农村电商产业集群。丝路经济带能源金融贸易区依托丝路经济带能源交易中心、陕西(西咸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构建立足陕西、引领西北、辐射全国、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能源金融产业平台。西咸国际文教园引进国际一流大学入驻园区联合办学,创建具有国际特色的丝绸之路文化教育新市镇。
三、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和谐共振的建议
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西咸新区形成了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的良性互动。为进一步推进这两项国家战略行动的和谐共振,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新区新城应成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先行区。城镇化的进程就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和创新。新区新城的发展建设不能等同于传统意义上行政区功能的复制,需要在各个层次、各个地方都要创新,要在城市建设的硬件平台上,更加重视推动产学研用等高端资源的集聚,使得政策、资金、人才、企业资源的协同发展效应更大化,形成创业雨林生态和产业集群,从而做旺人气、做强产业,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
第二,新区新城应成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先行区。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证明,越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地区,越是形成了小政府、大社会、活市场的良性发展环境。新区新城应率先破除阻碍创新发展的体制体制障碍,以大部制、大数据为手段,推动工商、税务、社保、质量、环境、食药、知识产权、公安、安全生产等多个部门的信息和资源共享,打造一流的城市环境、营商环境、政务环境,构建诚实守信、充满活力、开放创新的高地。
第三,新区新城应成为科技研发创新转化应用的先行区。很多中西部地区提出,在科技人才等领域与沿海地区的差距并没有经济发展指标上那么大,迫切需要挖掘潜力,破解科技与经济脱节的“两张皮”的问题。新区新城应在这些领域先行先试,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培育发展新动力,用全新的产业理念及创新技术带动产业发展升级。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古斯塔夫・卡塞尔提出的著名汇率决定理论。购买力平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决定于它们单位货币购买力之间的比例。
购买力平价反映国内购买力而非国际购买力。市场汇率与PPP汇率通常并不一致。研究表明,市场汇率容易受到短期冲击的影响而常常偏离PPP汇率,并且从长期来看,市场汇率向PPP汇率收敛的速度也比较缓慢。而在国与国的贸易交换过程中,使用的是市场汇率。相比而言,一个国家对外购买力的高低更依赖于市场汇率。此外,导致发展中国家基于购买力计算的GDP偏高的食品、医疗等商品和服务,多属于不可贸易的本地化产品,也无法转换成为国际竞争力。
尽管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但仍然面临底子薄、发展质量不高、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需要理性客观地看待“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PPP是一个进行国别比较的方法,这一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并不能准确反映两国综合实力的对比。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首先需要正确认识和判断中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以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为目标,转变以GDP为导向的思想,尽快设计和提出科学的政府考核体系,切实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具体来说,首先是既要看增量,也要看存量。GDP是一段时期内国内创造出的商品和服务的总和,是增量的概念。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需要通过多年的积累。中国改革开放仅30多年,与欧美国家近百年的财富积累相比,一年的GDP规模超越美国,无法说明中国经济已经超过美国,尤其这个“超越”还仅体现在PPP的计算方法上。
二是既要看总量,也要看人均。我国的人均产出依然较低。通过对中国、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印度的人均GDP对比可以看到,中国的人均GDP仅高于印度。人均GDP的低下一方面反映我国劳动生产效率不高,另一方面,也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绝对值仍然较低。
三是既要看增量,也要看质量。只有增量而没有质量,只能带来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而无法形成财富的有效积累。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依赖资源消耗型的粗放型增长,科技含量低,资本投入的回报率日益降低。经济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制约着下一步的经济发展。国家和企业大而不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