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工资改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目标突出实践导向。改革后新大纲突出专业导向、能力导向、实践导,全国统考增加了教育实践能力测试,考核申请者教学实践能力。要求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目标在重视理解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同时,突出为小学、幼儿园服务实践能力培养,着重培养学生通过教育现象提出教育问题的教育思维能力,运用教育学相关原理方法有效解决工作中问题的教育实践能力,突出师范院校职业性,为学生参加教师资格考试,与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岗位对接奠定基础。教学内容着重代表性和全面性。新考试大纲重视知识的融合性,要求在继承培养单位长期积累的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借鉴优秀教师教育教材成果,参考社会培训机构培训教材,完善教学内容。授课内容选择从枯燥的理论知识向实例解释性知识转变,教学内容设计更加贴近学生兴趣需要。
2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含义。比较学者对案例教学的案例教学的概念可发现定义强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国外学者强调:"案例教学的方法就是教师们以教学案例为基础,在课堂中帮助学习者达到特定学习目的的一整套教学方法及技巧。"我国学者指出:"通过一个具体的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与讲授法相对立的。"笔者认为,案例教学法是以静心设计的,既有教学价值又有实践意义的,能较好的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探究的教学情景案例为载体,通过教师有效引导,帮助学习者到达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和技巧。案例教学特点。
(1)教学目标实现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传统讲授教学侧重知识识记,案例教学关注学生兴趣,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高。能力以知识为基础,知识通过实践转化为能力。案例教学提供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机会,在教学过程体验到学习过程带来的成就感,学生能从学习中找到乐趣。案例教学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突出了高师教学中的实践导向。
(2)有助于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学习教育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用教育的思维解释教育现象问题,发现教育规律,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尤其是中小学一线教师教育过程学生中每天都能遇到新的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极为重要。教师讲学生听,虽然有助于教学效率,但同时也付出了打开学生思路,从更多角度看问题,解决问题的成本。案例教学通过提高教师精心的案例,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有效的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3)教学过程重视双向交流。
案例教学魅力在于其生成性。生产性则源于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双向交流。例如在讲解影响个体发展因素讲解过程中以往讲课是逐一讲解影响人个体发展的各个要素分别举例,不仅教师任务量大,学生兴致也不高。
3案例教学实施过程
一、学校政策与措施
学校一贯坚持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重要地位,重视发挥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为保证中心能够更好地建设与发展,学校在实验师资培训、评职进修、奖励机制等方面加强政策倾斜,在实验室建设、创新实践、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加大了经费投入。
1.教学质量保障政策
学校在原规章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质量检查和评估方法,进一步强化创新实践教学环节,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教学队伍保障政策
学校对中心教师在评职、进修、课题立项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确保实验教学队伍稳定和工作热情。学校规定省级以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基础实验课程课时费按工作量130%发放。
3.教学环境保障政策
学校重视实验室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网络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全面实现实验教学的信息化、现代化、网络化管理,对相关课题研究提供有利支持。
4.科技创新保障政策
学校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的规章制度、经费投入等方面支持和保障。充分利用实践培训、社会实践、各类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对获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和学生给予奖励。
5.经费保障与投入
学校规定中心建设和运行经费实行计划单列、专款专用。学校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更新与维护、网络信息化建设、科技创新实践等方面投入。
二、中心建设措施及经验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被确定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以来,主要在如下四个方面开展了具体工作:
1.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改革
(1)加强资源整合和平台建设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为适应新阶段层次化、模块化实验教学体系和开放式实验教学的需要,依靠先后投入350万元经费将中心23个实验室进行了大规模调整,构建了电工技术基础实验,电子技术基础实验,EDA、虚拟仪器实验,路、场、系统实验,信号、信息、控制实验、电子技术创新实践六个实验区,并计划将学院所有实验室整合到中心,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构建高水平的全开放创新实验室
中心力争依托国内外知名公司提供的教学资源建立高水平、全开放实验室。目前,中心与美国TI公司联合建立了数字信号处理(DSP)实验室,与日本NEC公司联合建立了无线通信创新实验室。
此外,中心计划采购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并利用美国飞思卡尔公司和安捷伦公司提供的高档仪器设备,筹建一个面向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开放的、高水平的创新实验室,为学生创新实验和科学研究创造优良的环境。
(3)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
中心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和中心主任负责制。教务处和学院负责实验教学指导的全局工作,中心主任负责中心的全面具体工作,各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实验准备、仪器设备维护、元器件管理和卫生清洁等工作。
2.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
(1)优化分层次、模块化教学体系
中心根据专业类别、理论教学、能力培养等需求进一步完善层次化、模块化实验教学体系,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使综合设计型、创新研究型实验学时比例提高至60%,激光电源等实验项目具有先进性、前沿性和光电特色。
(2)强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创新
中心将实验教学、理论教学、工程实践、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竞赛、科学研究等有机结合,采用启发式、合作式、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和网络课件、视频录像、电子教案等多种教学手段,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加强特色化教材建设
中心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中心特色,编写具有适于中心特色的实验教材和讲义,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自主训练。并计划将优秀的教材公开出版,提高中心的影响力。
(4)规范多元化实验教学考核体系
中心将实验操作、笔试、技术报告、综合实验答辩和创新实验学术论文等多种考核模式有机结合,取不同权值核算到学生成绩中,建立多元化实验考核体系,激发学生实验兴趣,提高实践能力。
(5)细化创新班学生导师制
中心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计划工作小组,率先在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创新班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每位导师带领3~5名学生,形成创新团队,强化学生科研能力培训,通过电子大赛、创新大赛、创新设计与制作等活动进行精英化、个性化教育。
3.实验教学队伍建设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现有58名,专职教师45人。博士生导师4人,省部级学科带头人2人,校学术带头人5人,中青年后备学术带头人4人,吉林省精品课负责人3人,59%的教师具有高级职称,68%的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2007年以来,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内容有如下三方面:
(1)教学梯队建设
中心根据实验教学需要,新建了电工技术梯队、电子技术梯队、电专业基础梯队、电工电子实习梯队、电气信息创新实践梯队等五个实验、实践、创新教学梯队,设置五个负责人,分管相关梯队建设和实验教学及改革工作。
(2)培养培训提升教学队伍整体水平
中心通过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学队伍的整体水平,2007-2008年增加中青年后备学术带头人1人,引进博士2人,选派教师到国内外留学或访问5人,参加各类培训及交流活动20多人次。
(3)科研、教研提高青年教师业务能力
2007年来,中心24名教师共参加科研课题5项、教研课题13项。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李洪祚教授,承担国家863基金课题1项,吉林省高新计划支撑项目1项,吸纳5名青年教师和13名本科生参加课题,促进了青年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4.资源信息化建设与共享
(1)开放实验预约登记管理系统
中心进一步完善了预约登记管理系统。目前,中心实验均采用网络预约;学生可以通过本系统了解实验开放时间、地点、指导教师、内容、成绩等信息;学生填写实验预约登记表;指导教师依照预约登记表安排实验时间、地点、题目等,并及时公布、反馈相关信息。
(2)实验室刷卡管理系统
中心计算机刷卡管理系统可以监控所有实验室的实验情况(包括实验指导教师配备、设备配备、学生数量、开放时间、工作量等),系统可以通过刷卡识别并记录学生的身份、实验时间、地点、指导教师等信息。实验室之间可以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了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中心建设发展规划
1.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以“名师、名课、名教材”为主线,在现有3门吉林省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加强现有《电子线路实验》等3门“校级实验精品课”建设,两年内新建“省级级实验精品课”2门,三年内再增加3门“校级实验精品课”,五年内力争取得3~5项省级教学成果和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
2.加强国际国内交流合作
通过与国际著名公司合作,力争再建设2~3个开放式创新实验室;积极参加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探索实验教学新技术;有计划、有步骤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学府学习、深造。
论文摘要:介绍了基于能力培养的《电工与电子技术》教材编写思想,从教材结构、教材内容两方面说明了教材改革的方法,以满足课程“教、学、做一体化”的需要。最后,通过教学实践,总结了教材的特点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电工与电子技术”是机电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实现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作为教学的基础和保障,需要对教材进行改革。
一、《电工与电子技术》教材定位与编写思想
教材定位: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主要面向三年制机电类高职学生,面对加工车间维修电工、机床操作工等职业岗位。
“夯实基本理论,着重技能培养”的教材编写思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1)教材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于一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讲授知识,还必须进行技能演示;学生不仅要动脑“学”,还必须动手“做”,“学”与“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2)采用模块结构。根据维修电工、机床操作工等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确定了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变压器、电动机等9个模块。
(3)通过具体教学任务进行驱动,按照“认识—了解—熟悉—应用”的认知规律组织教材内容。
(4)明确每个教学任务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应用目标,以“应用”为主线,通过“应用”引出相关知识,通过“应用”训练学生技能,通过“应用”设计相应的讨论、思考、操作、练习环节,帮助学生巩固或检验目标完成的情况。
二、教材结构
教材采用模块结构,通过分析加工车间维修电工、机床操作工等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分析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确定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变压器、电动机、电动机的基本控制、二极管与简单直流电源、三极管与基本放大电路、数字电路、安全用电与节约用电9个模块。每个模块由从易到难的多个教学任务组成,以变压器模块为例,其教学任务体现在四个方面。
任务一:了解变压器,包括变压器的应用、变压器的基本结构。
任务二:熟悉变压器,包括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变压器的运行特性。
任务三:应用变压器,包括电力变压器、小功率电源变压器、多绕组变压器和互感器的原理、工作特点与使用注意事项。
任务四:检测变压器,包括变压器使用前的检测和小型变压器的简单故障检测。
每个教学任务中,又包含学习目标、相关知识与技能以及讨论、思考、练习、操作等项目。
三、教材内容
1.教材内容遴选
教材内容主要根据加工车间维修电工、机床操作工等职业岗位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实际应用需求进行遴选。
强调课程的实践性。改革后的教材增加了大量的技能训练内容,包括“通过测量电阻检查电路故障”、“测量电功率和电能” 、“室内电气照明电路”、“小型变压器的简单故障检测”和“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维护”等项目。
突出课程的应用性。教材增加了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相关内容,在直流电路模块中安排了“熟悉直流电源”的教学任务,帮助学生了解铅酸电池、氢镍电池、锂电池等直流电源的特点,正确选择和使用电动自行车、数码相机和手机等设备中的电源。同时,在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中增加了“日光灯电路”、“电热毯电路”、“电饭煲电路”,在电动机模块增加了“电风扇电机”、“洗衣机电机”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以突出课程的应用性特点。
关注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改革后的教材在“电动机控制电路”部分增加了“变频器及变频控制电路”,在“开关”部分,增加了照明电路中已经普及的各种漏电保护开关;在“节约用电常识”部分,增加了“LED灯的高效节能照明技术”以及“高效电动机”、“远红外加热技术”等内容。
2.教材内容分类
教材内容主要分为知识讲授与技能训练两大类,有明确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通过相应的练习和操作题进行巩固、训练。
如模块一的“任务三:熟悉直流电路中的负载”,知识目标为:了解电路中负载的类型及特点,熟悉直导线电阻的计算,熟悉电路的三种状态与特点。知识讲授的重点是:了解电阻负载的特点,计算直导线电阻。
技能目标为:熟练使用万用表测电阻,正确应用伏安法精确测量电阻。技能训练的重点是:掌握万用表测量电阻的一般方法,通过测量电阻的方法检查电路故障。
此为,教材还安排了一些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如在“熟悉直流电源”任务中,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锌锰电池、锌银扣式电池、铅酸蓄电池、氢镍电池、锂电池的使用注意事项”;在“熟悉直流电路中的负载”任务中,要求学生“观察导线、白炽灯、电炉、电阻温度计、标准电阻和电刷,了解它们的导电材料及相关知识”;在“计算电功率”任务中,要求学生“观察电风扇、电灯等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说明其意义”。
3.教材内容阐述
教材内容阐述尽量做到简洁、通俗、易懂。摒弃了一些抽象的说明。同类教材中,常通过电荷的移动定义电流,通过电荷的聚集定义电压、电动势和电能,由于电荷看不见,又不方便测量,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改革后的教材摒弃了这些物理定义,改为通过仪器或仪表测量的办法判断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根据机电专业学生的岗位特点,在介绍单相交流电源、三相交流电源时,直接从电源插座接线进行说明,略掉三相发电机的结构和对称电动势的产生等内容,避免以往教学过程中学生懂得计算复杂交流电路,但却分不清二孔插座与三孔插座的区别;能够熟练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却不懂得使用验电笔的问题。
删除了繁琐的理论推导,减少了重复的分析与计算。教材删除了磁路的基本概念及磁路计算,改为直接介绍变压器、电动机等设备,使教学重点更加突出;省略了本征半导体、杂质半导体等半导体基本知识的介绍,直接从PN结开始了解半导体的特点及应用,在不影响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了教材篇幅,也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在介绍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时,重点介绍计算思想与方法,具体计算过程放在简单直流电路和基尔堆夫定律内容中完成,避免了教材内容的重复。
四、教材实践
自2008年开始,在化学工业出版社的支持下,我们开始尝试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编写了满足改革需要的“教、学、做一体化”教材,已经于2009年4月正式出版。收集相关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意见得知,大家对教材的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
1.教材的优点
(1)教材结构合理,以任务的形式组织教学内容,形式新颖,可操作性强。
(2)引用了大量学生常见的或是容易理解的实际应用案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每个教学任务后安排了“议一议”、“想一想”、“练一练”、“做一做”等内容,能够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与同类教材每章后单一的练习题相比,巩固更加全面,使用更加方便。
(4)理论讲授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或“边做边学”,“边学边做”,较大程度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
2.教材的问题
改革后的教材在使用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少数教师出现了抵触情绪。改革后的教材将知识讲授与技能训练融为一体,要求教师不仅熟悉教材内容,更要熟练相关的技能操作。教材引入了变频等新技术、漏电保护开关等新设备以及大量的实际应用案例,相应地,要求教师及时更新知识,与时俱进。
(2)提高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改革后的教材更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对于理论,以“适量、够用”为原则,因此在系统性、完整性方面有些欠缺。对于从小习惯了“应试教育”的“保姆式教学”的学生,有些不容易适应,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安排一至二本辅助教材进行弥补,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此外,教材安排了一些自主学习内容,也需要学生进行配合。
(3)实验室、实训室负担加重,仪器、设备超负荷运行。改革后的教材是为了满足课程“教、学、做一体化”编写,大部分教学在实验室和实训室进行。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只能“小班”教学,相关实验室和实训室安排非常紧张,经常在下午7、8节或周末都需要开放,仪器、设备疲劳工作的现象严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电工电子;实习教学;主讲教师责任制
作者简介:程辉(1979-),女,河南新野人,河南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工程系,讲师。(河南 郑州 451192)杨克立(1979-),男,河南新野人,中原工学院工业训练中心,助教。(河南 郑州 450007)
中文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36-0189-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电气化和自动化的水平也越来越高,电工电子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也并非只有专业技术人员才需掌握。工科院校学生获取电工和电子实践技术和理性知识主要是通过实习教学来完成的。尽管笔者所在学校很重视实习教学,但电工电子技术是不断发展的,而其实习教学未有任何改革,使得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落伍与神秘、不可琢磨和难于掌握,这有悖于实习教学的本质与目的。主讲教师责任制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一些学校及学科也正在探索和运用中。[1]因其具有较强的优越性,[2]结合笔者所在学校实际,将其引入到电工电子实习教学中来,研究和实施主讲教师责任制的电工电子实习教学改革便具有重要意义。
一、目前实习教学现状与分析
目前实习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高素质的专业实习教师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目前我们的教师队伍年龄偏差大,知识结构高低不均,导致实习教育理念落后,既存在着教师缺编的现象,也存在着学生要求调换教师上课的现象。
2.实习内容和体系更新缓慢
在传统的实习教学中,电工电子课程的实习教学内容总是重复几个经典的验证性继电器控制电路及器件配套的电子产品的焊接实习,虽然对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增长了见识,但实习内容和体系长期固定,跟不上当前电工电子技术发展的形式,基础性不足,广泛性不强,也使学生缺乏运用新学知识创新设计的能力。
3.教学方法落伍,教学手段单一
教师采用单一的板书授课与挂图讲解、示范与学生模仿制作方式。落后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缺少师生交流机会,特别是板书授课与挂图讲解过程中,由于时间、教具限制,再加上电器原理的复杂性,电器种类的多样性,学生接触知识面狭窄且往往一知半解,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示范之后学生按图索骥的制作方式,导致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利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4.实习设备与工具缺乏合理配置,管理水平不高
实习的硬件设备落后,套数有限,维修更新缓慢,缺乏合理配置;对实习工具缺乏有效管理机制,各任课教师独自使用各自工具,致使实习班级学生人数较多时只能根据当前设备套数及任课教师工具多少来分配,已影响到电工电子课程的实习教学效果。对实习设备与工具的管理不够,水平不高,导致配置不合理并且存在资源浪费的现象,这也更加显示出人员不足。
总之,目前实习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既影响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严重影响电工电子实习教学的本质与目的,必须对电工电子实习进行改革。
二、主讲教师责任制及实施的重要性
1.主讲教师责任制
主讲教师责任制教学模式是相对于分配式教学模式而言的,是选择一名教师即主讲教师承担一门课程的教学,并对教学的目标、内容、任务、进度和考核等各个环节全程负责的教学模式。[3-4]同时又实行团队梯次竞争制,团队的其他教师对主讲教师及课程建设负责。担任课程的主讲教师应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教学水平,被课程教学团队公认推举,领导认可。它能够克服目前大多数高校里实行的教师自由选择教学课程的分配式教学模式的种种弊端,例如出现有的课程无人开,有的课程抢着开,并导致课程建设无法落到实处;课程的师资配置不合理,对任课教师缺乏规范化考核,教学质量不高等。
2.实施主讲教师责任制的重要性
主讲教师责任制教学模式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强优势性,结合实际情况引入并实行教学主讲教师责任制对于解决目前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1)有利于师资的合理配置。电工电子实习的过程是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实践,获得实践理论知识和操作知识,并拓展其创新思维,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学生已有的理论知识是分散的,实习知识是综合的,要想在从分散到综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方法需要授课教师具有较高的水平,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我们的教师队伍综合能力强的很少,多数教师实践操作能力强,但是理论知识不够,教学能力不足。在主讲教师责任制教学模式下,让综合能力强的老师担当主讲教师教授综合知识的原理、过程、方法和实践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强的教师担当学生的实践指导教师,指导并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可以提高授课教师的师资水平,又能解决目前人员缺编的情况,做到人尽其才。师资的合理配置,必然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有利于实习内容与体系的细化完善。在按专业分班的分配式教学模式下,实纲是按照教师的平均能力来制定,实习内容由任课教师来决定,任课教师的能力与素质便制约着实习内容的丰富与完善,对实习体系更新的思考更是存在着很大的惰性。在主讲教师责任制模式下,由主讲教师承担实习内容与体系设计、制定,对学生所获知识与能力负责,一方面很好地调动其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另一方面,为取得较好的教学质量与效果,必须根据实习学生专业特点及学习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与细致完善的实习体系,加强基础性与先进性,提高综合性。而对于其他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与体系下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与之相适应,才能胜任团队工作,对教学内容与体系提出合理化建议,才能在提高其在团队中的位置的同时,又进一步丰富了教学内容与体系。
(3)有利于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更新使用。在新的教学模式下,主讲教师被赋予权利、能力得到肯定的同时,其强烈的责任感也会促使其将本身很强的教学能力与水平施展出来。首先,在统一承担实习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实习内容理论知识的讲解时,主讲教师有能力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兴趣教学和问题教学等各种教学方法,并针对实际教学情况不断改进,完善甚至创新教学方法;也有利于主讲教师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课件由于具有交互性好、表现力强、信息量大、视觉听觉效果突出等特点,用于教学有其独特的优势。其次,在实践环节,主讲教师也要全程负责,针对实际教学情况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方法与方式的提高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主讲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必须要提高教学方法与方式,很好地完成“设计问题”、“引导思考”、“假设结论”、“探索求证”这一教学过程。
(4)有利于对实习工具与设备的合理配置与管理。在主讲教师责任制教学模式下,由主讲教师按照每期实习教学计划安排相应实习指导教师,并对实习工具与设备统一管理与配备。在这种管理体制下,根据实习学生人数配置相应套数的实习工具与设备,由实习指导教师使用及回收,能有效改变目前不合理的分配;主讲教师制定实习设备及物料的维修更换和领取使用的管理规定,由指导教师负责实施,可有效控制学生使用不当或维修不及时甚至无专人维修造成设备损坏,并可加强物料的重复使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三、实施主讲教师责任制的方法
引入主讲教师责任制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解决目前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是一种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而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主讲教师责任制的方法是关键。
1.规范主讲教师的任职资格及团队建设
主讲教师应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教学水平,热心于教学工作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多年担任该课程的教学任务并指导学生创新设计,教学效果比较好。主讲教师应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敬业精神,并能在该课程的改革及成为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结合目前我中心的师资水平,要求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高级工程师职称,并通过中心资格认证的专业技术人员才具备主讲教师的基本任职资格。对主讲教师实行课程聘任制,聘期两年,视过去两年的工作业绩进行认证考核。建立助理主讲教师队伍,符合要求者,进入梯队,由主讲教师进行一对一培养。
2.规范主讲教师职责
对主讲教师职责的规范是实施主讲教师责任制的核心内容。主讲教师职责包括负责课程教学设计、组织课程教学(运行与管理)、主持课程教学改革等。
(1)负责课程教学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课程教学效果为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这就要求主讲教师在认清自己责任的同时,结合教学实际情况,针对不同专业下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学习程度和认知心理特征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目的;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为实现具体的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教学内容,应组织必要的教学资源,运用切合实际的教学策略;构成有利于过程监控的教学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效果。
(2)负责课程教学的运行与管理。根据培养计划的要求及课程教学设计,主讲教师负责组织助理主讲教师及团队提前制定与完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在负责教学计划的编制的过程中,首先应保证助理主讲教师有能力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部分理论教学任务,实习指导教师也有能力严格保证实践实习质量,不至于在某些意外情况下导致教学大纲无法落实或课程无法继续,其次是严格保证理论与实践内容一致性,但允许实习指导教师对当日实习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协调与管理教学资源,以保证教学资源合理配置、有序及更新;最后应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完善考核学生实习成绩的标准,全面提升学生质量。
(3)主持课程教学改革。电工电子实习教学不能因循守旧,一成不变。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好电工电子实习基地的作用,做好实践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求知本领,始终是我们在不断探索的课题。即将推行的主讲教师责任制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便是一个例证,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主讲教师是核心,如何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改革与完善,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是主讲教师的重要任务。在此基础上,改革课程结构,加强综合性和创新性的课程体系建设,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校的电工电子实习训练中心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基地。
3.规范主讲教师制下的实习与指导要求
实习与指导既是学生安全实习的重要保障,也是保障教学秩序有条不紊的重要手段,在新模式下进一步规范实习教学与指导要求则更有利于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提高。首先应严格执行我部门已有的实习教学管理规章条例,由主讲教师全权负责。其次,提高安全实习与文明实习分数(简称文明分)的考核范围及力度,例如学生在理论课中听课认真与否,实践操作中态度等,实行文明分全权否决制。然后,进一步规范主讲教师制下实习指导教师的岗位规定,严格做到“四严”、“四心”与“四勤”。最后,制定并实施实习工具与设备的配置、管理与维修的制度,解决目前的不合理使用状况。要求从整个实习教学过程中出发,进一步规范实习与指导,其目的是在安全实习、文明实习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4.规范对主讲教师的考核
主讲教师负责对该课程组的领导,其履行职责的情况与绩效,由工业训练中心负责检查和考核,考核结果应计入相应档案。在受聘为课程建设小组主讲教师期间,本课程建设小组内若有人出现教学事故,主讲教师应负领导责任。若主讲教师本人出现教学事故或教学管理事故,按学校和工业训练中心有关规定处理,并停止其主讲的资格和职权。每两年考核一次。助理主讲教师负责辅助主讲的工作,在主讲教师负责下,课程组也应加强对各实习指导教师的内部考核。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及工作绩效由课程建设小组根据各项测评指标,经小组集体讨论,最后由第一主讲教师根据讨论结果确定。工作量和工作绩效与奖金直接挂钩,以提高小组成员的积极性。
四、结论
主讲教师责任制教学是一种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结合部门实际情况引入主讲教师责任制的教学模式能够弥补目前实习教学中的不足。笔者在部分班级进行改革尝试,发现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激发,分析能力、理论设计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有明显提高。因此在具备相应的师资条件时,应在教学工作中积极推广,使电工电子实习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红,游兴姬,倪鑫.开展生理学主讲教师责任制教学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5):37-38.
[2]马瑞生,齐社宁,姜信诚.主讲教师责任制教学模式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6,(9):17-819.
[3]罗建华,邓永亮.课程主讲教师制研究[J].交通高教研究,2004,(3):
【关键词】电工电子 实验教学 实践能力
在高校改革深化进行的当下,电工电子实验室为电学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实践水平,将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密切结合起来的机会。良好的实验环境中,学生不仅能开展基础锻炼并强化动手能力,还能逐渐深化对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逐步养成电学专业化的思维模式。
1、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实验教学与电工电子技术专业课是这类内容学习的两种主要途径。现行的教学安排中,重理论而轻实践,严格按照教学计划于大纲对学生实验环节进行约束管理的情况还十分普遍。可以说,传统教育模式下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存在着较多问题,而这些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热情的增长。
1.1实验教学完全依附于课堂教学
从课程安排上看,实验教学与理论结合的过于紧密,甚至出现了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完全依附于理论教学的情况。学生在定时、定量、定内容、定方向的研究过程中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指令,按照教师的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固定的实验内容。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的僵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发挥,使他们只能按照课本上的操作步骤来完成这些工作。由于实验开始前相关设备的安装调试、仪表连接等工作都已经被完成了,所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可操作空间是非常小的,他们无法就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和问题进行分析排查,也不能在准备环节与善后环节中得到锻炼,这使得他们只能将课本上的实验进行不断重复,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提高实验完成的质量与效率,而不能从本质上锻炼他们的实验操作水平,并拓宽他们的实验范围。同时,鉴于课本上的实验内容较少且内容太过基础,所以学生在反复实践课本实验的过程中也容易失去继续学习和探索的兴趣,从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
这种情况下,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很容易成为一种形式化的教学模式,并丧失了原有的教学目标与课程使用价值。对多数学生来说,实验课只是对理论课的重复和强调,缺乏趣味性与创新性的实验内容无法达到激发学习热情的目的,也不能让他们得到有用的知识。机械性的实验步骤、实验数据的记录与观察、实验报告的书写构成了整个实验的全部过程。
1.2缺乏对学生主动性与创新性的培养
由于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是严格按照课本及教师指导进行的,所以学生在实验课上很难发挥出自己的学习主体地位,而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内容。这种教学模式使电工电子实验室失去了实验教学的引导作用与实践作用,导致学生无法通过亲身试验来验证理论,也无法用应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另外,实验器材与实验内容的固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才能与智慧的发挥,使他们只能在固有的试验范围内进行操作,从而失去了课堂主体地位,也无法结合自己的实际兴趣与学习需要去安排和调整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进度与授课节奏。
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动性与创新性很难在实验过程中得到激发,他们也很容易失去继续学习及深入思考的兴致。可以说,僵化的实验体系与固守的实验模式加重了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推进难度,让学生无法真正认识到实验操作在电学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
1.3教学手段落后形式单一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是一项理论性与操作性都较强的科目,它对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与综合理解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当前情况下,部分学校依然沿用了以教师讲解为主导,强调基础知识灌输与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而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同时也不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无法体会到课程改革给电工电子课程带来的改变,同时也不能在实验过程中对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和思考。由于实验课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所以在实践操作环节中,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也不能满足实验教学改革的要求。
2、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改进措施
2.1加强实验室建设,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实验水平与动手实践能力,就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练习平台与空间,让他们能在实验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因此,学校需要对原有的电工电子实验室进行改造,改变大部分实验线路都已经在内部连接好,不需要学生进行事先准备与事后清理操作的现状,使学生的线路基本连接能力得到锻炼,强化他们对线路的理解和熟悉程度。另外,在实验室设备的采购环节中,学校也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选择权,由学生代表与教师共同完成采购工作,使学生能够在实验过程中自行搭建实验线路,选择更符合自身能力需要的设备原件,以此来加深他们对具体的电气原件的认识。
实验室建设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去定制一些实验设备,以此来完成对学生实践能力的专项化锻炼。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引入实验教学课堂,通过更为立体直观的示范实验来向学生展示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意义和乐趣所在。
2.2加强专业化教师团队建设
想充分发挥出实验教学的意义,提高电工电子课程的实用性价值,就必须从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创新力与创造力,提升他们的逻辑分析能力开始。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工作,在完成课程讲解与实验示范的同时,教师必须对实验环节中所有可E出现的情况都进行了解和分析,从而在问题发生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纠错和答疑。因此必须加强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师团队建设,大力吸收那些教学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实验水平高、对电工电子行业社会发展情况有着深入了解的教师进行授课,让教师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学生以此来实现学生实验水平及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
2.3激发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
与理论知识的学习有所不同,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更强调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强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紧密结合起来的灵活运用。所以在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我练习时间,让他们在完成课本实验之后有机会利用实验室来完成一些新的实验和构想,并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发掘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实验课真正变成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课程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过程。简言之,当学生成为实验课程的真正主体,他们就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需要对授课内容及授课进度进行调整,并从实验设计、实验准备、实验操作、数据记录以及实验总结等环节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直至任务完成。这种锻炼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实践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能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将电工电子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进而加深对这一行业的了解。
3、小结
当前情况下,需进一步强化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在实验环节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进而产生电工电子课程的学习兴趣,为今后开展的电力知识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子技术;实践性;实验手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0-033-0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电气化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要求各行各业的技术人员。掌握越来越多的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知识和技能。电工电子专业的课程是一些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许多知识必须通过实验手段才能正确建立。因此,实验教学环节在该专业教学中至关重要,教学改革中必须特别注重实验教学环节的改造。根据教学目标,电工电子专业学生在三年内要掌握的技能和达到中级工应知应会标准,都要通过生产实习教学来完成。为此,我结合正在逐步深化的教学改革,就如何改革本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进一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素质培养,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目前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验教学方式和手段单一
实验教学要求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指定内容的实验,而且大多数实验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好的操作步骤进行,并且有的实验设备、实验条件、甚至仪表之间的连接都已事先准备好了。学生按时来到实验室后,只要按规定操作,就能获得预定的结果。因为这些实验内容都是教师设计的,在每次实验中将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和问题都已事先排除了。很显然,这样的实验教学只是一种操作训练,对不少学生来说,已成了一种“走过场”的形式,不能起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
2、不能实行因材施教
学生的动手能力本来存在着差异,以往的教学模式都将学生同等对待,这就使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主动性不能充分发挥,而能力较差者又感到吃力,实验教学目的难以达到。
3、学生学习没有兴趣,缺乏动力
职业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学习基础普遍较差, “重文轻技”思想严重,对专业知识了解甚少缺乏感性认识,学生对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学习感到困难很大。尤其是电工专业,因为学生本来对电就有害怕心理,不敢轻易动手,而对学习电工专业的职高学生来说,如果对电没有感情,没有兴趣,就会直接影响实习训练的效果。采用各种有效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方能达到最佳效果。作为一个电工实习指导老师,设法让学生对电工实习产生兴趣,是搞好技能教学的前提条件。
二、电工电子教学改革思路
1、建立新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体系
电工电子实验是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对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初步建立以仪器使用和基本课程内容为主的基础实验过渡到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导的设计性和综合应用型实验。高级职业教育为三年制教育,第一年开设以电工基础、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为主的基础课实验。第二学年将开设电工技术、制冷技术、音视频技术三个模块,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方面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专攻一种技术。
2、加强实践教学硬件建设
根据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建设:电工基础实验室;电子综合实验室;工厂电器与电机拖动实验室;PLC实验室;制冷实习室;音视频实验室;多媒体应用实验室;电工电子实训基地等。这些先进的实验环境,能为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精神提供优越的条件,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3、讲求教法
在技能教学中,一般都是将实验、实习安排在新授课后进行,作为对课本有关内容的验证、实习。这样不但浪费了时间,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将实验、实习与讲授相结合。在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电路的安装及故障排除的实习中,学生对线路的构成及功能原理很难理解。实际上控制电路的主要电器是各类接触器,继电器、开关等,了解这些电器的结构,掌握各部分的功能是学生正确使用和操作的前提。在教学中,注重利用自制教具讲清原理。如在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图中,我们将所有触头、开关做成活动的。在原理讲解过程中,我们反复模拟接触器线圈得电与失电,引导学生观察触头的动作情况,从而控制电路接通和切断,再通过实物示教板观察电动机
[关键词]电子实习;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DOI]10.13939/ki.zgsc.2015.41.189
高职电子工程实习是一种注重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和锻炼的基础课,要求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学会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动手能力和创新水平,是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上升到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学生能够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重要教学内容。因此,探讨如何改进电子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方法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电子工程实习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电子工程实习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校教学软硬件条件存在明显差异,且行业内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电子工程实习教学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实习内容简单陈旧,无法满足当前电子工程应用发展需要。当前电子工程实习内教学内容还停留在传统焊接、组装以及基本仪器使用层面上,学习内容陈旧、缺乏有机统一,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学完相关课程后,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难以达到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教学目的。
(2)实习教学模式设计不科学合理,严重限制了学生创新动手能力提升。从现有实习教学模式来看,学生要在有限的课时内掌握电子器件原理、电路组装、焊接和拆卸、运行测试只是外,还要学习电路设计、Protel99se 软件、PCB工艺制板以及电路焊接检测等内容,繁重的实习任务严重挤占了学生自我发挥想象力和动手创造的空间,不利于促进学生电子系统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
(3)对新工艺技术关注不足。实习教学内容与行业最新技术发展脱节严重,学生对当前企业引入的新电子工艺技术和设计技术缺乏足够了解,相关动手能力不足,严重限制了其社会就业能力提升。
2 电子工程实习教学改革路径
根据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指导思想,以及电子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本文提出了电子工程实习教学三段式改革方案,分别是:
第一阶段:电子工艺基本技能训练阶段
该阶段主要强调专业基本技能学习和训练,要求学生掌握电板组装、焊接、测试等多项基础技能和实践能力。学生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1)熟悉电子元器件工作原理和检测方法。通过分解讲授、现场示范、学生实操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电子元器件内部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检测方法。
(2)直流稳压电源设计。通过指导学生自行设计和组装最简单的直流稳压电源着手,帮助学生掌握电路设计方法和动手能力。
(3)Protel99se 软件设计。对于电子工程专业学生来说,掌握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是最基本的要求。要在实习课程中引入Protel99se 软件设计方法,帮助学生掌握Protel99se软件使用技能。
(4)电源电路PCB 设计。帮助学生掌握最新PCB 设计理念和技术,熟悉PCB 制作工艺和方法。通过开展实习实践活动,让学生自行设计稳压电源PCB板,在这个过程中熟悉感光板、热转印等工艺技术,为以后设计和制作电子产品奠定专业技术基础。
(5)电子产品组装、焊接和调试。设置简单的稳压电源组装、焊接和检测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电子系统设计要点和方法。提高学生电子系统调试、测试、故障诊断动手能力。
第二阶段,任务驱动的开放式教学阶段
学生在自行设计简单的稳压电源过程中,可以对电子产品设计方法和流程进行熟悉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电子产品综合设计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最后逐渐掌握更加专业化、系统化的电子产品组装、测试技能。通过开展任务驱动的开放教学,给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自行摸索和探讨电子设计设计、组装和调试方法,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动手创新能力。
考虑到教学改革处于前期摸索阶段,为方便器件、管理以及考核,为学生提供半开放式教学尝试,结合专业课学习内容以及以往电子设计大赛科目,为学生提供选择题目,要求其用可以支持ISP单片机AT89S52为核心选器件设计制作一个电子系统,例如交互式信号发射器、自动化线路巡查车设计、数控稳压电源设计、电动机功率限额监测器等。另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选题,另课余时间搜集相关资料和文献,自行完成电路程序编写和测试。教师验收学生设计作业合格后,学生可以进入到第三个教学实习环节。
第三阶段,综合设计制作测试阶段
学生完成第二阶段实习任务后,教师要利用1~2周的时间点评学生前面两个阶段实习效果。通过在课堂上演示学生设计作品,共同探讨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并指正;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做好作品设计展示方案,在课堂上边演示和回答师生提问,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设计产品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一个阶段可以夯实学生电子工程基础动手能力和技能,掌握扎实的焊接、组装、调试、检测试能力。第二阶段可以引导学生自行开展研究,通过搜集专业资料和文献,完成电子产品设计,这可以有效提高其综合动手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第三阶段主要对前两个阶段学习成果进行巩固和提升,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学科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 结 论
本文就电子工程实习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今后有更多学者投入到这方面的研究中来,不断补充和完善相关理论体系,促进电子工程实习教学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桂梅,李科生.立足双赢: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75-77.
[2]张小穗.模具专业实习教学改革探析[J].职业,2010(26):70-71.
[3]高等理科教育 2007年目录总汇[J].高等理科教育,2008(1):157-162.
[4]《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年总目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4):159-176.
[5]芮勇宇,王前,裘宇容.检验医学专业本科生实习教学改革探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83-85.
[6]《实验技术与管理(月刊)》2014年(第31卷,总第208―219期)总目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2):1-18.
[7]罗丹.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谈高职广告设计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优化[J].教育与职业,2015(2):119-120.
[8]李连进,徐维洋,余庆玲,戴伟业.独立本科院校金工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5(1):158-160.
1 实验课程的优势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快速发展,各学科领域自动化、智能化的实现多依赖电工电子技术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来实现,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和推进行业和技术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可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为电工电子课程建设服务,为电工电子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基础。
2 实验教学体系的现状
随着各类高等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不断扩招,学生需求与有限的教学资源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特别是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目前我国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 定位产生偏差
目前在一些高职高专类院校中,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度较低,长期以来实验室一直作为教学辅助单位,不能独立承担教学工作。仅仅作为学生学习课程的辅助工具,一切以基础课程教学为重。
2.2 投入不足
目前各高职高专院校甚至是高校的扩张速度过快,导致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特别是教学资源较为缺乏,无法满足大量学生的学习要求。许多高校的电工电子实验室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无法满足学生一次性的电子实验。此外,多存在电子实验室电气化和智能化程度低,设备落后,难以适应目前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步伐的状况。
2.3 教学师资建设滞后
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高专院校对实验教师的培养不够重视,对学历和技术要求都不明确,实验室人员配置不合理。
2.4 内容老化
目前,电子电气实验的安排多为验证型实验,作为教学理论课的附属品,仅仅是为了验证课本的基础理论,为理论课程服务,缺少创新。大多数实验课程前后缺乏联系,学生做实验时也是按照书本中教授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整个电子实验项目的体系设计都缺乏创新,且内容多明显陈旧,实验方式单一,对学生自身的创新和主动性缺乏培养。
3 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初探
针对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明确实验教学体系向应用研究型教学体系进行转变,即教师通过提问题为主线,引导作为主体的学生参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可,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验教学体系改革。
3.1 多层次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体系
目前,我国各高职高专院校的实验教学体系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基础性实验、设计型实验、创新研究实验三个层次。其中基础性实验主要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实训加深学生对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如叠加定理与替代定理的验证、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等电工电子理论的相关验证性实验。此外,通过基础性实验实训可以让学生熟练使用仪器、调试电路、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本数据分析技能。这类实验内容已经相对完善和成熟,实验方式多详细规定,教师在培养学生时应积极开创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导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基于所学的基础理论对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进行研究讨论,加深其基础理论的学习。
3.2 多层次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内容
综合性实验是在学生完成基础性实验后,为了实现对电工电子基础理论知识的拔高,设计的综合实验教学内容。这些内容的安排以设计性为主,结合多层次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体系进行。综合性实验多为教学课程的知识或是本课程相关的综合知识的实践和运用。如要求学生设计一个信号调理电路,放大和滤波处理信号等实验内容。此类实验不仅要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同时对学生自身能力素质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此类实验可引导学生通过参与试验,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其用创造性思维解决复杂问题,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进一步发展的措施
1)完善实验考核成绩的评定。电子实验的考核体系可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考核,检验教学成果,为进一步提升电工电子实验实训的质量提供基础,具体见表1。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针对目前大部分高校实验室存在实验教师学历水平、技术参差不齐的状况,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的途径之一就是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同时对协助教师进行工作的实验技术人员也应重点培养。技术人员可做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协助指导教师进行实验指导和科研工作以及对实验室的日常工作进行管理,特别是对实验设备的购买、研制、维修。
3)加大实验教学资源的投入。以校园网为基础,构建“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首先通过网络化的实验平台教学大纲、电子课件和教案等,同时可以设置网络预习、提问、答疑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提交作业、下载资料等;其次,可全面开放网络化教学体系,最大限度地开放实验室,允许学生利用实验设备完成基础性的实验课程,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参加电工电子实验,让学生多多锻炼,建立科技活动小组,增强其科研意识。
4)完善实验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开放式的实验室管理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全方位开放后的实验室,学生流量较大,管理难度也随之加大。管理中可以进行创新,如学生协助实验教师管理自己。同时还可以通过加强监督管理、制定考核体系、明确岗位职责等方式完善实验管理机制。
4 结束语
总之,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学校各部门的重视,通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实现。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不仅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还要重视电子网络化和实验设备的投入。该项改革对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能使学生熟练掌握电子专业技能,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邓香生.电工基础与电气测量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10(2):30-31.
[2]杨冬云.现代信息技术与《电工基础》教学的整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5):151,153.
[3]俄燕.电工基础课中电路网络等效变换的授课探讨[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1):
关键词:电子政务;公共管理;教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0-0131-02
随着互联网浪潮的来临,不仅颠覆了众多传统的行业,也给社会管理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政府的职能及管理形式也悄然改变。我国公共管理专业既兼具管理学科的性质,又涵盖数学、计算机、统计、经济等领域,多年来一直向着现代化、科学化、专业化的方向不断努力。电子政务课程是本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包含政府管理创新和信息技术应用两方面的内容。但目前,我国的电子政务课程教学体系尚未完整,怎样重新设计电子政务的实验教学环节才能更好地促进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成为我们应当努力探索的课题之一。
一、电子政务课程教学目标与意义
我国电子政务课程建立之初,便借鉴国外学者的教学经验,建立学校、实验室以及学生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致力于实现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结合,产生“1+1>2”的良好教学效果。但在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中,每所高校的教学虽不能一概而论,但普遍存在现实应用与教学内容不相匹配的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政府以及社会对知行合一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我们要不断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培养方式,而基本的前提,便是正确认识电子政务课程的培养目标。
1.对于学生的基本课程要求。首先,要求学生能理解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了解未来中国社会公共管理的发展战略,在学习探索中遵循电子政务的指导原则,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公共管理知识体系,对实践活动有基本的正确认识。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再者,熟练操作电子政务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明白政府门户网站的设计要求以及公共服务系统的技术特点。最后,熟悉电子政务的办公环境,紧跟政府的信息化更新速度,具有基本的管理能力从而胜任管理岗位。
2.对于教师的课程建设目标。从电子政务的设置目标入手,结合政府和社会的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要求,思考和建设完整的公共管理的知识体系框架;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案例,与时俱进,完善理论教材与实践教材;详细讲解中国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对政务管理模式的影响等;撰写课程教研论文,进行教学研究课题,提升整个教学团队的专业素质,致力于打造更加优秀的师资队伍,不满于已有的教学经验和知识水平,保持求知若渴的态度与学生共同进步;使电子政务应用系统迭代更新,完善整个试验平台的建设。
3.电子政务课程建设的价值与意义。电子政务无论是理念、技术、方式还是范围,都对社会管理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电子政务实践课程的建设,有利于实现将学术研究、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城市数字化进程紧密结合。开发更加科学的实验课程和实践平台是顺应教育改革方向、满足教学改革的必要途径。实现从理论到实践多层面、多环节的教学目的。利用仿真模拟训练,增强学生解决真实管理问题的能力。
二、电子政务课程现状与存在问题
电子政务属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但我国电子政务实验教学受各高校本身资源限制,差异较大。仍有部分高校采用以教为主的传统模式,缺乏系统的科学的教学实践,教学效果难免差强人意。
1.日常教学忽略实践的重要性。电子政务,顾名思义包括管理学和电子技术两个大的方面。目前从课程内容上来看,高校还是更注重学生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最直接的体现便是仅把理论考试的成绩作为衡量专业素质的唯一标准,难免造成学生思想上对实践操作的忽视。另外,教材内容难以及时更新,本就落后于日新月异的社会现实,课堂照本宣科自然未能从社会公共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同学们不能直观了解电子政务的实际操作流程。
实验室的硬件水平也是主要因素之一,全国高校资源水平各异。有的高校能基本满足实践的基本需求,但还有的高校仍然处于办公自动化OA模块的原始阶段,容易导致学生因远离实践而缺乏动手能力。不少学生根本没有任何在政府业务部门办理事务的经验,也就无从理解政府如何透过电子政务提高业务办理能力和服务质量,更加不具备胜任实际生活中管理岗位的要求。
2.教学理念僵化封闭。电子政务的学科设立之初虽然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但更应该扎根于中国国情,不可生搬硬套。因为涉及范围广的学科特点,教学内容较多,但不能因此便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教学缺乏讨论,老师照本宣科就会造成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电子政务是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架构和流程重组,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各个高校内部应该极力避免形成信息孤岛,造成电子政务的模拟实践系统资源和功能都比较单一的情况。实验项目若在封闭的学科体系内运行,难以与社会真正接轨,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电子政务课程改革内容
1.优化教学内容,重整教学环节。电子政务基础理论体系包括电子政务的基础知识、功能作用、发展愿景、应用等。部分教材忽视了电子政务内部和外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和时代背景的不断改变,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较为有限。与理论相对应的教学实验环节并不明确。再者,管理类学科的同学可能存在计算机方面知识欠缺的问题,不太容易上手,因此在设计课程体系时要更加注重对学生操作和实践能力循序渐进地提升。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就要加强交流,找到不足后要努力解决,提高师生整体的专业素质。同时要不断提高师资力量,可以适当聘请校外专家学者或者政府职员来做报告,加强学生对电子政务应用的理解。
2.创新教学方法,推进现代化。电子政务是一个较为新兴的学科,涵盖范围广泛,涉及到的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可谓一日千里,知识需要不断地更新,因此实践教学也应该机动灵活,与时俱进。政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要求高校不断改革教学方法,研究多种授课形式。课堂应倾向于开放式、启发式、探索式,对学生重在引导而非灌输,对学生分析、判断、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起到强化作用。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教育资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自身实际水平去探索,打造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可以举办电子政务实务知识大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针对社会热难点问题举行专题报告会,让学生了解电子政务前沿发展,扩大知识面,引发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知识深度挖掘社会现象。
3.完善平台建设,构建实践体系。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力度,例如构建电子政务教学实践模拟平台,购买与之相应的教学软件,不断丰富实验室内的实验仪器等,增加实践课比重。让学生在一体化的电子政务体系中能够以公众、企业、政府职员等多重角度进行实际的操作,进而增加对电子政务的感性认识。高校可以和政府谋求合作,让教室和学生能实地了解政府部门的信息技术应用状况。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职业规划针对其细分的职业岗位有针对性地开发一下应用软件,如办公自动化软件、信息管理软件等等,让学生真正理解政府业务流程管理和绩效改进的实际情况。
四、电子政务课程实践经验
1.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平衡。电子政务的理论知识很容易让学生形成基础的概念,但却难以有直观的切身感受。通过在高校建立的实验室或者认知实习基地,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电子政务的功能、作用和技术基础甚至设计理念,亲身体验以便于发现电子政务在现实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进行改善。掌握好课程管理中技术操作和理论学习的比例关系,就要在教学环节中将信息技术的应用嵌入到不同的社会情境之中。
2.以问题为导向,解决问题为标准。电子政务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和提升其参与感。公共管理专业发展迅速,但管理学科和计算机类的技术性学科如何各占多大比重如何融合都尚未形成意见统一,这要求教学环节重新梳理分门别类的广泛的知识内容并加以筛选,体现社会管理的深刻性。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相辅相成,以教学问题为导向可以更好地解决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的瓶颈,增加学生的积极性。
3.电子政务的系统性和开放性。电子政务是一个跨学科发展的学科,强调系统化是整个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部分高校的教学设计缺乏规划和系统建设,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不利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另外,所谓“系统”更是指具有大局观,不能仅仅着眼于当前,应当从社会发展和公共管理与服务的实际要求出发制定培养战略。
五、结语
对于公共管理学科而言,的教学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电子政务通过打造模拟的实践平台,以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为目标,完善整个实验教学体系。而对电子政务教学实践的探索和改革,能进一步促进现代实验教学的改革,深入开展实践性课程的体验,更有利于高校自身建设特色实践教学精品课程。另一方面,教师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更新自身知识储备,提高专业素质,使学生在其引导下主动参与对政府与社会实际问题的探索,提高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电子政务涵盖学科广泛跨专业的特点决定其教学内容的复杂性,给教学内容的梳理和规范带来较大难度;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决定了其务实的教学方式;而信息化的进程无疑要求高校的教学资源不断更新。我们有理由相信从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学目标和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的教学改革,一定能更好促进我国电子政务的教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