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教育的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由规模化增长逐步转为内涵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的市场增长速度逐渐放慢,高职教材出版中的问题逐渐显露。文章以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高职教材出版的探索与实践为例,提出建设理念创新、建设主体创新、市场需求创新、开发模式创新、呈现形式创新和推广方式创新等高职教材出版的6个创新路径。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立体化建设;主体整合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已逐步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010年以来,高职教育规模基本稳定,年招生数约320万人、在校生数约980万人、校均规模在6000人左右。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为教材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236家出版机构出版职业教育教材,占全国583家出版社的40%以上[1-2]。教材出版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无论是在品种的丰富还是质量的提升方面,高等职业教育教材(以下简称“高职教材”)建设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然而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由规模化增长逐步转为内涵式发展,高职教材针对性不强、与实践联系偏弱,知识更新较慢、不能及时跟上新兴产业和技术需要,教材形式单一、缺少有效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等问题日渐凸显,面临发展的困境[3-6]。如何在传统教材出版模式的基础上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进一步规范高职教材建设出版流程,打造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紧跟时展需求的高职教材,已成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性工作。笔者结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大工社”)在高职教材出版方面的多年探索,总结出版的创新路径,提出高职教材出版建设的原则及对策。
1建设理念创新
自2001年初大工社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编审委员会成立开始,就创新性地提出了教材建设理念,即教材建设应是建立在教学实践基础上的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7]。首先,它强调教材建设必须建立在教学实践基础之上;其次,教材建设是一个过程,一个从编写、使用到修订完善的循环往复、持续推进的过程。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在大多数出版社都找本科知名教授进行高职教材研发的大环境下,大工社坚持由高职院校一线优秀骨干教师来进行教材建设,并投入大量资源,对出版的教材进行跟踪调研,收集反馈信息,加快修订步伐。由此,打造出会计专业系列教材以及商务英语类课程规划教材等品牌特色产品系列教材,赢得了市场和用户的高度认可。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2010年,大工社对教材建设理念进一步更新,提出“教材是优秀教学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或资源”,并开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整体解决方案。该“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和“专业理论课程体系”。首先按照社会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初始专业实践能力的需求,借助于高职院校教学范围内的多种实践教学手段,构建“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进而以“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为依据,凝练整改并形成“专业理论课程体系”。例如,“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系列规划教材”按照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时所需的初始实践能力目标,以数字化仿真模拟操作系统为主线,辅之以手工实训包、动漫、微课、音频、视频、测评系统等手段强化实践教学效果,率先构建出实践课程体系。依据实践课程体系的教学实施,测算其所占用的有效教学时间,倒推可用于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时间及内容,按照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认知规律,实施实践与理论教学一体化,整改完成理论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据此,全面完成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创新,彻底实现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目标。该套教材全部入选2014年教育部组织的“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2建设主体创新
大工社基于对高职教材建设理念的深刻认知及对教材编写目标实现路径的理性分析,提出教材出版建设工作需要由4个相关主体协同推动实现:一是出版主体,它是高职教材建设启动和运营的推动主体、市场经济条件下教材建设的运营主体以及教材建设不断深化完善的保障主体;二是编写主体,它是高职教材出版建设的核心力量,是确保教材出版保持高水准并有可能推进到极致的基本依托;三是市场主体,它的推广运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教材进入教学过程的基本前提;四是用户主体,它是高职教材的“最终顾客”,其信息反馈是教材不断修订完善的重要依据[7]。这4大主体之间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其有效协作、周而复始的完整循环过程是高职教材的知识水平和出版质量的根本保证。教材建设4大主体力量关系如图1所示。
3市场需求创新
市场调研是教材出版工作的源头,是教材选题策划的基础。只有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才能了解用户的深层需求,才可能策划出科学的教材选题。为准确研判用户需求,必须有效开展市场调研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与高职教育有关的背景材料。可以通过各种网站(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全国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库”“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全国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网”等)、各行指委或教指委的专业性学术会议以及高职一线教师获取如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科的发展前景与发展需要等信息。只有紧跟高职教育发展动向及专业教学改革,才能为教材选题策划提供有力的依据。2)了解高职院校专业及课程设置情况。了解高职院校专业及课程设置情况,包括某一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课程设置情况、教学计划、培养目标、招生人数、学时数等,为确定系列教材选题的具体架构做准备。《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及专业简介》以及《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都是教材选题策划的依据。其次,在高职院校官网上可以直接了解该校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包括一些精品课程网站,会有某一课程更详细的信息,如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队伍、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3)了解同类教材出版情况。启动一个新项目,要先了解市场上同类教材的出版情况,找出其优势和不足之处,了解市场占有情况,明确新选题的特色在何处。现在市场上教材品种甚多,同一专业教材,估计能找出上百套甚至更多,由于受时间和精力所限,策划编辑(项目负责人)不可能全面或深入了解,但是对几大教材出版社或专业出版社的教材应有所了解。策划编辑(项目负责人)根据以上信息拟定所要开发的系列教材选题名称,再征求一些在本专业实力较强的一线老师的意见,最后确定本项目的具体选题。如大工社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系列教材创造性地分成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会计基础实训模块、出纳实训模块、财务会计实训模块、成本会计实训模块、纳税会计实训模块、会计信息化实训模块、财务管理实训模块、财务分析实训模块、审计实训模块、会计综合实训模块)和专业理论课程体系(会计基础、出纳实务,会计实务、企业成本会计、企业税务会计、会计信息化、企业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原理与实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等)。充分的市场调研确保了教材选题的科学性,完善、科学的系列化教材开发推动和引导着会计专业教学方式的变革。
4开发模式创新
编写主体是教材建设的核心主体。在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初期,大工社创造性地提出并坚持高职院校一线优秀骨干教师来进行教材建设,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唯有他们对高职教学实践有着深刻的体会与认知,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有着较为恰当的把握。大工社的经典品牌系列教材(如商务英语专业系列教材和会计专业系列教材),是这一创新成果的最好体现。同时,特邀请在本专业领域有较深的造诣且在众多专业老师中有一定权威的、具有多年该专业课程教学经验的专业行家、教学名师作为组织者,统领编写人员,集思广益,整合和把握各种意见,统一编写思想,共同实现编写目标。例如,邀请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经济类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赵丽生教授和全国首批高层次人才国家教学名师领军人才、国家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全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主要负责人高翠莲教授担任大工社会计专业系列教材总主编;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示范院校和骨干院校中遴选在本专业领域有一定建树、讲授本课程8年以上、有丰富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对课程改革的新思路有独到的见解并能付诸实施的、认真负责的高职老师,如很多学科带头人或国家级、省级精品课或资源共享课负责人加入了编写团队,承担主编工作。总主编与各本教材主编讨论沟通后,制定系列教材编写的总的指导思想、编写目标、编写思路及要求,确保系列教材的科学性、适用性和互补性。此外,通过长期的教材研发及出版实践,大工社发现高职院校一线教师,甚至是“双师型”教师,对企业实际和行业的特点,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对新规范、新技术、新工艺的把握与行业、企业的技术人员及专家还是有一定差距。2009年,大工社及时调整编写队伍,采用校企合作方式,由行业、企业人员和高职一线教师共同建设教材。编写成员发挥各自所长:高职一线教师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其对人才素质及知识结构的要求,进行教材整体策划、与企业相关人员共同研究教材内容,并编写成稿;行业、企业人员主要负责提供企业用人标准及岗位标准,与教师共同研究教材内容,对技术、设备、材料等问题进行审定,录制企业一线的工作流程等[8-9]。这样,使教材具有更强的实践指导性和时效性。
5呈现形式创新
随着教学实践中教学技术的提升及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近几年教材建设中,大工社在重视主体教材出版建设的同时,特别注重创新教材的呈现形式,积极努力地推进教材的立体化建设。部分教材开发了包括数字课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工作过程模拟软件、在线测试系统、课件、通用主题素材库等数字化信息资源。同时作者团队也积极配合,为教材提供电子教案、微课、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习题答案、模拟试卷等立体化配套资源,满足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自主性和实践性的要求。如《基础会计(第八版)》《企业纳税会计(第七版)》《税收实务(第八版)》,在纸质教材中知识点的对应位置配上二维码,用户使用手机扫描后能生动地展示视频、Flas、微课等,这样教师参考这些资源讲解时更加形象、具体,学生学习这些资源后能快速掌握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而对于一些操作性强、覆盖面广的课程,大工社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研发了配套的“实训教学平台”,使学生可方便、自主地学习与训练。如上面所说的会计实践课程体系教材配套的“实训教学平台”能够很好实现教学功能、作业功能、实训功能、考试功能。学生通过平台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或者通过平成具体实训项目;教师通过平台布置作业,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时进行重难点辅导,还可以利用平台题库随机生成试题,实现教考分离和无纸化考试,通过考试成绩可分析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
6推广方式创新
好的教材需要积极有效的推广,只有让更多的师生使用、受益,才能实现其价值和意义。大工社在全国设有25个办事处,拥有一个由100余名院校代表组成的营销团队。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这个团队已日趋成熟完善,拥有稳定的客户群,为教材出版后的宣传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编辑也会凭着其对教材内容、特点等的深入了解,在各种场合进行积极推广,如各种学术会议、技能大赛,或走访院校。每一种教材投入市场后,并不意味这本教材出版工作的结束,它仅是迈向“精品教材”的第一步。接下来,教材的修订完善也成为专业系列教材项目负责人的重要工作。大工社在教材出版过程中尤为注重对系列教材的研发与修订完善,项目负责人定期深入高职院校征求用书意见,积极参加各种教学或学术研讨会、各级技能大赛,及时追踪教改前沿动态,密切关注行业发展新动向、新技术,督促作者及时更新教材内容与形式,积极推进教材的持续化建设。
7结语
在近20年高职教材出版的探索与实践中,大工社认为,好教材源于好教学,教材出版只有植根教育、服务教育,才能谋求持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兼具较高综合素养与专业水平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形式。要想获得具有高职教育特色,兼具实用性、科学性与时效性的高职教材,以更好地服务于高等职业教育,就应当遵循与时俱进的出版理念,突出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特色,并持续加强教材的立体化建设。大工社坚持以教学实践为出发点,整合出版、编写、市场和用户等主体的力量,通过准确的编写主体定位和实施“精品教材建设工程”等形式探索了高职教材的出版路径,形成了一种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模式。随着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趋势的深入发展,教材出版机构必须研究并探索在新的教改形势下高职教材建设的发展趋势,把握新形势下高职教材的出版建设规律,以促进产品更新换代,促进自身转型升级,不断满足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规范化、立体化教材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高志研.高职教育:如何创新发展?[N].光明日报,2015-11-24(14).
[2]华平,常玉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借鉴[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7(2):57-59,63.
[3]束云刚.高职高专教材建设现状与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2014,(6):83-85.
[4]崔青峰.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创新[J].科技与出版,2014(2):51-53.
[5]陈琪琳,鲍浩波.高等教育教材出版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思考[J].出版广角,2014(9):78-80.
[6]徐默.高职高专业教材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职业教育,2015(10):199-200.
[7]张剑宇.教材建设若干问题浅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5):75-76,87.
[8]王兆国.高职高专校企合作教材的编写出版模式探析[J].科技与出版,2016(2):51-53.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 信息化
【论文摘要】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和趋势,本文针对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内涵,进行深入的分析,剖析目前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建议,旨在促进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高等教育的体制和模式等诸多方面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涵[1]
何为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充分的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利用信息资源进行教学,培养适合信息时代所需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针对高等院校而言,信息化建设包含三个基本内容:信息化环境建设、信息资源建设、信息化体制建设。
1、环境建设。信息化环境建设包括信息化硬件建设和信息化软件建设。信息化硬件建设包括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终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化软件的建设包括办公系统、教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等应用系统的建设。软、硬件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和前提。
2、资源建设。信息化资源建设是指各种电子资源的建设,具体包括多媒体教学素材、网络课程、网络题库、数字图书馆等。这是在已有的硬件和基础软件的前提下更高层次的建设,目前各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基本在这个层次。
3、管理体制建设。信息化建设要想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而不仅仅停留在软件和硬件的购置上,相应的管理体制建设尤为重要。如信息化建设的管理队伍和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具有信息化意识和信息化操作本领的教师队伍的培养等。如果说环境建设是基础,资源建设是核心,那么管理体制建设就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二、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2]
1、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相关部门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大幅增加。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并以较快的步伐向前发展。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目前高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各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已经从单机应用、基础软硬件建设发展到向数字化、一体化整合。校园网的覆盖范围和出口带宽、多媒体教学的种类与科目均大幅增加,应用管理系统的水平和使用率也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2、信息化资源建设由数量到质量逐步转变。起初进行信息化资源建设主要集中在大量的购置和使用各种数字化软硬件资源,如今已经发展到资源管理平台和资源应用平台的建设、数字图书馆和大学数字博物馆的建设,且网络资源体系也正在逐步的完善。此外,部分高校还开设了网络学院,支持网上远程授课和辅导答疑。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了资源建设的有效机制。 3、培养出大批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人才。信息化素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所需人才的最基本素质之一,目前各高校都增加了信息技术相关课程的开设,并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信息化教学理念。培养出了传统专业与信息技术专业相结合的应用型复合人才,为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4、教师信息化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教育信息化从主观上人的因素看,首要的就是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与水平。要培养具有信息化素质、拥有信息技术实践能力的人才,教师的信息素质和信息能力尤为重要。因此,各高校和教育机构都在积极地开展旨在提高教师信息化能力的各种培训,为全面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5、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制度和法规是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和实施的政策保障。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基础教育教学资源数据规范》《教育管理信息化》以及《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建议[3]
信息化技术是先进的生产力的重要代表,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从而提升学生的信息化素质,培养出适应于当今信息时代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同时信息化技术能够使高校在教学管理、行政办公、后勤服务等多方面更加简便快捷。
首先,要提高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系统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内部和外部多个方面。需要内外、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工作方式的转变不可避免地导致一些机构和人员的变化,从而引起抵制和误解。这就需要加大开展教育信息化知识和技能的宣传、培训和推广的力度。
其次,要优化教育信息化的运行机制。教育信息化建设,除了需要大量物力支持外,还需要一支优秀的建设和管理队伍。必须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实施和协调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需要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处理好建设与管理、服务与应用、投资与收益、体制与机制的关系,使部门之间高效联动,这样才能从更高的层次形成统一的规划,从根本上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再次,要注重建设的实效性。正如只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授课不能称之为多媒体教学一样,单纯的计算机代替手工,或者是借助于计算机网络等信息化手段将传统的管理方式照搬到计算机上也不能称之为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不是简单的数字化、计算机化,而是借助信息技术,引进现代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
四、结束语
我国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较庞大的系统工程,囊括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它不是简单的对现有教学和科研等体制的网络化,而是需要将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系统有机结合,使高校信息化建设走向快捷、高效、稳定、安全的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 郝晓冰 谈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教学研究 2006 年5 月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河南省高等新闻教育未来的发展路径有三。
第一,提升层次,发展研究生教育。
在河南省,虽然招收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学校较多,达到了44所,占全省高校的比例为39.6%,招生数量也较大,达到了7000多人。但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就是办学层次比较低,高等新闻教育主要集中于专科层次,研究生教育是薄弱环节。
研究生教育滞后是河南省高等教育的普遍问题。据《河南日报》报道,目前河南省在校研究生总人数仅占全国的1.62%,河南省硕本比不足1∶20,低于全国1∶10左右的平均水平①。新闻传播学专业也不例外,目前全省仅有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可以招收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生,而且只能招收硕士研究生不能招收博士研究生。郑州大学2007年招收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生62人,河南大学每年大约招收70名硕士研究生,全省每年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招生人数还不到150人,河南省每年要招收普通本科生1479人,艺术类本科生1700余人,共招收新闻传播类本科生3000余人,即河南省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硕本比也不足1∶20,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研究生教育滞后,会给河南省新闻教育事业和新闻事业带来负面影响。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高校难以培养更高层次的新闻传播人才,目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是高级应用型人才,新世纪的新闻传播媒体不仅需要普通的新闻采编播人才,而且需要既通晓新闻规律,又会经营管理的媒介管理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新闻传播学背景的毕业生,而且需要既有新闻传播学知识又具备其他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主要靠研究生阶段的培养。近两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繁荣,各个新闻媒体也逐步提高了自己的就业门槛,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为例,其招聘的文科类专业学生要求必须是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而且第一学历必须是全日制本科,硕士研究生要求在30岁以下,博士研究生年龄在35岁以下。另外,研究生教育是高校教师的摇篮,研究生教育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可以决定科研能力的强弱。正是主要基于这两点原因,河南省必须提升办学层次,努力发展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目前,河南省已经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从2007年起,省政府拟列专款用于资助新增单位和省内继续学科的申报。郑州大学准备拿出2600万元用于拟申报学位点建设;河南大学也拿出专项资金重点加强博士点的培育。②
第二,加强调研,促进专业发展。
目前,河南省高等新闻教育专业设置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专业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不是简单的数量不均,而是针对市场需求的不平衡,一些学校在申办专业的时候根本不作市场调研,也不考虑自己的师资力量,只要某一个专业能够招来学生,能够为学校带来经济效益就申办那个专业,这就造成了个别专业偏多偏滥,而一些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却无人问津。比如广告学专业2007年在河南省有28个学校共招收2334人,虽然广告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途径相对较多,但是近1万名的在校生,每年2000多人的毕业生,这个规模相对来说还是太大了。
针对这个问题,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人员对河南省新闻传播业的人才需求现状和趋势进行科学、深入的调查,在审批专业点的时候要参照调查结果合理审批和设置新闻类专业点。在审批前要对学校办学条件进行认真的核实调查。2000年9月,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向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厅)各有关高校下发了《新闻学类专业基本教学条件的通知》,就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等4个专业在师资、教学方案、教材、图书资料、专业试验、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等6个方面作了具体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在专业审批前应该依据这些条件开展调查研究,不具备办学条件的学校一律不予审批。
高等院校主管部门和高校还应该根据市场导向,平衡专业发展,高等院校申办新专业的时候,不仅要看短期效益,还要着眼于长远效益,不能光看重是否能够招来学生,更要看毕业生能否就业,这样一个专业才能办得长远。如果一个高校“短平快”的专业过多,办上四五年就更换专业,那么势必会影响教师研究方向的持久,影响到学科的发展,最后影响到学校整体实力的提升。
第三,增加投入,提高师资水平。
目前,虽然河南省新闻传播类专业较多,规模较大,但是实力都不强,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硬件不硬,软件太软,一些学校缺少相应的仪器设备,比如开办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应该有摄像实验室、编辑实验室、演播室,应该配备有ENG系统、EFP系统等,但是有些学校根本就不具备这些条件,老师授课还停留在粉笔、黑板的阶段。另外,专业教师数量较少,师资水平偏低,不能适应和满足河南高等新闻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
针对这些问题,高等院校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新闻传播学是一个需要高投入的学科,尤其是广播电视新闻、网络传播等专业更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要加大资金投人,建立各类实验室,增添录音、摄像器材,使学生可以在学校里掌握采访的基本技术和方法。2007年,河南师范大学为办好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在原有基础上投入100多万元购买了摄像机、编辑机等设备,建立了录音与摄像实验室、音频与视频编辑实验室、播音实验室和图片摄影实验室,为学生的专业训练提供了良好条件。
高等院校光有硬件设备是不行的,最关键的还是要有一支业务强、专业精、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梅贻琦先生在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后就经常阐述自己“所谓大学者,并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师资为大学第一要素”等办学至理,并且延聘国内国际著名学者来校执教,使清华大学迅速成为全国有影响的学府。河南省高等新闻教育要想在全国占据一席之地,也要广延博揽,吸引人才。要特别重视对新闻媒体中优秀人才的吸引。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早期的新闻学教育中,很多教育机构是由报社出资兴办的,甚至有些教育机构直接办在报社里面,比如早期的申报新闻函授学校。现在,很多学校都聘请业界的精英人士到高校任教或者担任领导,比如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聘请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担任院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院长是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赵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担任过《经济日报》总编辑和《人民日报》总编辑,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聘请了曾经担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和总编辑、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的邵华泽担任院长,在高校中任教的业界精英更是不可胜数。业界精英进入高校任教可以把先进的新闻传播理念传递给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新闻实践变成鲜活的素材讲授给学生,还可以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许多帮助。目前,河南省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师中具备媒体从业经历的老师并不多,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一些新办新闻传播类专业的高校中,甚至一些资深院校也缺少这样的老师。
具备媒体从业经验的教师无法到高校工作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一些高校片面强调高学历,要求教师必须要有硕士或者博士学位,其实对于实践性很强的新闻传播学来讲,这种要求并不科学,新闻传播学的学生既要学习新闻理论、传播理论、新闻传播史这样的课程,还要学习新闻的采、写、编、播、评等术理课程,如果一个教师根本没有媒体工作的实践,那么对于这些术理课程的讲授就会捉襟见肘,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高等院校的领导应该认识到新闻传播学学科的特殊性,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这样河南省的新闻高等教育才真正能够做大做强,成为全省新闻事业的有力支撑。(此文系河南省高等新闻教育发展研究之二)
注 释:
①②王晖:《我省将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河南日报》,2007年3月31日第三版。
关键词:师范教育综合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8-0005-02
一、合作授课的研究背景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要求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与新课程同步发展。这对高等师范院校及其毕业生是一种挑战。
英语系“思茅市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行为研究”课题组曾对我市65所中小学332位中小学英语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行为进行了为期2年的观察、访谈、调查研究后,发现仍然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抱着“思想更新,行动不变”的态度进行教学,在他们当中80%以上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很少用新课程提到的任务型教学法,尽管调查的教师中98%的教师参加过“走进新课程”和“继续教育培训”的培训1至3次,但是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是没有明显的变化,年年培训,年年一样。
基于以上分析,思茅师专“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探寻”课题组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在《综合英语》课上与英籍教师合作教学,“《综合英语》课贯穿英语专业教育的始终,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中英教师在《综合英语》课上开展合作授课,通过实施“任务型”教学法,实现“师生共赢”,同时让学生从观念上和教学行为中深层次地认识和体验新课程标准,以期从源头培养合格新课程的师资队伍。
二、合作授课的研究目标
中英教师在《综合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合作授课,探索以校为本的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模式和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英语专业学生成长的教学教育模式。
通过有效的教学实践研究实现“师生共同”提高的目标,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实现高等师范英语专业教育的角色的转变:即,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者和参与者;成为中小学合格英语教师的培养者;成为中小学英语教师职后培训的承担者。使学校赢得较好的社会效应。
三、合作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1.前期研究的理论成果
思茅师专“思茅市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行为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为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新视角,主要是:①以学生为本;②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③教师教学观念是新课改的关键。以上是本课题的直接理论基础。
2.任务型教学理论
国内外语言学与教学法专家一致认为:任务都涉及语言的实际运用。任务型教学理论为学生主动发展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四、合作教学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学习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
2.行动研究法: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行为。
3.经验总结法:及时撰写教学论文,不断提炼经验,探索规律。
4.分工协作法:明确各自的分工,加强协作,齐头并进。
五、合作教学的实施步骤
基于对高师英语专业发展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的理解,课题组成员与来我校任教的英籍教师Lesley结成了合作教学对子,开始了中英教师合作教学的探索。
1.备课阶段
首先,中外教师在《英语教学法》课程合作一年;其次,积极开展以“教师工作室”的活动,探讨教学热点和难点,交流教学心得,学习教学技巧和技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树立正确的合作教学观念。同时广泛开始听课。
2.实施阶段
通过对准备阶段获取数据,详细制订合作计划:1)集体备课。共同设计教学方法,确定相关的课外辅助活动。2)合作授课。两位教师共同授课。3)合作指导课外辅助教学活动。
3.总结阶段
对合作教学实施阶段所得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体验、学生素质跟踪调查数据、
合作前所制定的提高目标加以对比分析,并对合作实施阶段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在反思的基础上做到:
①建立和完善“合作式教学”模式相关的一套工作体系与指导方针用以指导后续合作者;
②建立评价体系:教学能力——专业发展情况;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与方法的改善、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
③资源共享——合作式教学模式在全系、全校、全市中小学及更为广泛的地区推广与普及;
④为探索新课程教学方法与方式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
六、结束语
虽然中英教师共同走进同一课堂有许多的困难需要克服,但还是值得做做,以期通过中英教师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来实现一种理想的英语教学模式,只要我们不懈努力,就一定会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学生特点的英语教学新路。
参考文献:
[1]康素霞.对专科综合英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3.(2).
开设艺术类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综合性高等院校开设的艺术类教育不断扩招,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高校办学,生源质量是关键。它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我国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开设的艺术类教育的生源主要是以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为主,许多考生和考生家长看到我国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开设的艺术类教育普遍对考生文化课和专业课要求都偏低,加上近年来综合性高等院校开设的艺术类教育不断扩招,从而造成人们认识出现误区,认为报考综合性高等院校开设的艺术类教育比较有把握,于是许多考生抱着急于升学的目的,根本不看也不考察学校办学实际情况,就盲目报考,从而造成了近年来不断升温的艺术报考热。从近几年的招生录取实际看,凡是开设了艺术类教育的综合院校招生无不出现火爆的现象。但是,报考的人多了,招生的名额增加了,生源质量却无法保证,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由于许多省份采取“文化课划段,专业课从高往低录”的方式录取,出现了同一专业的学生高考文化课分数相差200多分,个别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甚至不足200分,这给学校的教学、特别是文化课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已经成为制约高等艺术教育发展以及高素质艺术人才培养的主要瓶颈。
2.办学定位不准确,艺术类教育特色不鲜明
我国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开设的艺术类教育起步较晚,多数开设的艺术类教育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原来是理工科院校,甚至根本没有文科专业,更不用说艺术类专业了。这些院校或通过高校改革开设文科专业的同时开办艺术类、或通过合并其他高等学校,仓促上马,由于对高等艺术教育的理解存在误区,对艺术教育缺乏经验,加之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不够,许多学校在培养目标、教学模式等方面与高等艺术教育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有的学校甚至只是把它作为学校创收的一条途径。大多数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对艺术规律把握不准,对理论教学重视有余,而对艺术实践教学重视不足,没有摆脱学科教育的模式,学生艺术实践能力不强,难以适应社会对艺术人才的要求,缺少艺术教育的特色。
3.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开设的艺术类教育多数是近五年才开办的。教师主要靠两大来源:一是招聘正规老牌艺术院校的毕业生;二是高薪聘请专业艺术院校的教师、艺术研究部门以及专业艺术团体的资深人士作兼职教师。这样的师资队伍不能够适应艺术教育的要求。先说第一种来源,正规艺术院校毕业生,这部分教师存在的问题是学历普遍偏低、教学经验不足,并且绝大多数青年教师未经过专门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培训,很难马上进入教师角色。第二种来源,兼职教师,这部分教师中尽管许多人或理论水平较高、或实践能力较强,但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这部分中还有一些教师社会活动较多,创作、演出任务频繁,很难保证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加之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师资培养严重滞后,短期内补充困难,使我国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开设的艺术类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4.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陈旧,艺术实践场所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的高等艺术教育普遍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陈旧,专业过窄,难以跟上社会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一些综合性高等院校开设的艺术类教育的课程设置完全是“拿来主义”,是在专业艺术院校课程设置的基础上作了少量的调整。有的学校看到人才市场对某专业人才急需,就立即开设新专业,导致有的专业甚至没有完善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没有专用的教材,有些学校几个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高职生、联合办学,学生使用一个教案,教学内容相差无几,不能适应高等艺术教育的要求。由艺术教育的艺术规律、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所决定,高等艺术院校需要有较好的实习、创作、演出条件,综合性学校在这方面现有的条件普遍不理想。而要培养出社会急需的高素质艺术人才,必须有相应的创作、演出、实习场所和设备,而各院校由于受资金等限制,普遍存在硬件条件不足的情况。
5.专业设置不合理,学生就业困难
我国综合性高等院校开设的艺术类教育在专业设置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而且正在走向两个极端:一是一些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守旧意识太强,基本上还是按照学科专业来设置专业,有的学校在设置专业上只是根据本学校现有的师资和办学条件来设置专业,学校能开什么专业就设什么专业,而没有根据社会和人才市场实际需求来调整专业设置,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学生就业困难,即使有些学生就业也是专业不对口,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一些学校在专业设置上“超前意识”太强,不考虑实际情况和学科的整体发展,一味的“跟风”,一味的迎合人才市场需要。由于过于急功近利,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先天不足。
二、推动我国综合性高等院校
开设的艺术类教育发展的对策
1.转变观念,提高社会对艺术教育的认识
我国艺术类教育招生近年来持续高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在高等艺术教育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一些人认为高等艺术教育是一种上大学的“捷径”,特别是综合性高等院校开设的艺术类教育文化课要求不高、专业课马马虎虎。由于这种错误观念的存在给我国综合性高等院校开设的艺术类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学校和考生两方面。学校方面,要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放弃短期行为,不断提高对考生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的要求;考生方面,要对艺术教育和自身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放弃投机思想,明确艺术不仅需要学习技巧更需要创造的天赋。我们的社会和舆论也要加强引导,客观的宣传高等艺术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宣传发达国家艺术教育的现状,宣传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情况,特别是要使人们明确高等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
2.把握艺术教育方向,突出艺术教育特色
综合性高等院校开设艺术类教育,要明确办学方向,摸清艺术教育规律,按规律办事,并不断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因此,综合性高等院校开设的艺术类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作能力、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创作能力和艺术实践能力即是高等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高等艺术教育的特色所在。高等艺术教育只有准确定位,办出不同于其他教育类别的鲜明特色,才可能有旺盛的生命力。
3.广开渠道,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大学的好坏不在大楼而在大师,高等院校要把师资建设放在战略的高度加以考虑,要树立“20多岁是好苗子、30多岁是骨干、40多岁是专家、50多岁是大师”的师资培养规划。综合性高校的管理者应该看到,高等艺术教育对教师有特殊的要求,他们必须是集理论性、师范性、专业性于一身,既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艺术实践的新型教师。因此,开设有艺术类教育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应尽快充实、培训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素质,适应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将现有的教师派到专业艺术院校进修、访问交流,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开阔教师的专业视野,同时还可以使教师了解专业艺术院校具备哪些软硬件条件,以便改进教学。另一方面,向社会聘请优秀的艺术家作为兼职教师,特别是艺术创作指导教师,这些人不仅具有丰富的艺术实践和创作经验,而且了解艺术领域的最新动态,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可以加强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沟通,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4.抓好课程建设,适应高等艺术教育的要求
高等艺术教育培养的是创造型人才,更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必须不断的创新实践,理论知识重在学以致用,因此,实践性教学是高等艺术教育重点,理论性教学是为实践性教学服务的。专业课要为艺术实践、创作实践提供理论知识,并与之紧密结合,所以,课程设置应该按不同专业以及今后的岗位特殊要求来确定。在大学一、二年级,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巧课可以“三管齐下”,到三、四年级可以以艺术创作、艺术实践为主。在教学安排上,应该强调教学方法的启发性和实战性。在教材建设上,要组织专家和教师根据新专业重新编写教材,教材编写要突出专业特色,教材内容上要体现当前世界最新的艺术创作思维成果,逐步建立起具有系统性、实用性和科学性的教材体系。
5.加强艺术实践场所建设,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
艺术教育要遵循艺术规律,这就决定了高等艺术教育必须要有较好的艺术实践、创作条件。从目前看,各学校在这方面的条件都很不理想,主要是由于建立这些艺术实践场所需要很大的经济投入,仅仅依靠学校自身很难在短期内解决。因此,在实践场所建设方面应采取多种形式,一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对现有的条件进行改造,逐步走上自我发展的道路;二是充分利用社会力量,与艺术团体建立广泛的合作,建立校外艺术实习、实践基地,社会是学校最大的也是最好的实践场所,校外艺术实践是学生实践的重要内容,这是校内实践所不能代替的;三是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实现资源共享。由于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布局相对比较集中,因此总体上看,教育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但由于各高校之间各自为政,教育资源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很低。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在实践场所的建设上要统筹考虑,减少重复投资,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各高校之间也要加强合作,为学生实践创造更好的条件。
【关键词】 人才培养 高校 核心竞争力 培养机制
【作者简介】 罗克文,广东工业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与研究;黄馨馨,广东工业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张余慧,广东工业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法律与管理;李香,广东工业大学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4)08-0026-02
一、大学核心竞争力定义及内涵
“核心竞争力”最早见于普拉哈拉得(Prahalad)和哈默(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它指以企业的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整合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大学在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的一种“优势资源”,它是对大学资源进行有效的运作,深植于大学各种资源中,以独有的核心能力为支撑,在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职能中运作大学资源所形成,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系统。这种能力以大学基础设施为依托、以大学精神为愿景,以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科学研究及其成果转化、课程设置与讲授、人力资源开发、组织管理等的整合使学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看, 许多著名大学都注重发展其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并且依靠核心竞争力实现了大学的跨越式发展。没有核心竞争力, 就不能拥有持久的竞争优势;没有竞争优势, 就不可能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不可能实现跨越发展, 建设成为高水平大学。
二、大学生存环境与大学竞争
1. 我国高等教育融入国际市场
我国加入WTO以后,高等教育服务被纳入“服务贸易协定”条款,为适应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我国高校必须正视与国外高水平大学之间的无形竞争。一方面,国外高校凭借其学术声誉和办学优势、吸引和抢占了中国的大量生源,国内高等教育市场受到挤压,出国留学人数逐年增加;另一方面,国外教育资源涌进来,中外合作办学不断兴起且规模越来越大,我国高等教育市场不再局限于国内,而是面对国际市场的残酷竞争。
2.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市场化”逻辑
上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实行规模扩张,实现了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这一转变增加了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个性化需求也得以实现。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环境深刻变化,国家鼓励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国家按照发展市场经济需要,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了高等教育结构和资源配置,提高了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也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市场化”,政府对高等教育放松管制,将市场逻辑引入高等教育。
三、本科人才培养与大学核心竞争力
世界上的一流研究型大学无一例外,都是靠本科人才培养扬名于世。牛津、剑桥大学成立之初形成的导师制,哈佛大学的选课制和学分制,芝加哥大学的“百科全书式教学计划”等,皆服务于本科人才培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以其高质量的本科人才培养让广大学子神往。因此,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探究基于本科人才培养的大学核心竞争力,对如何提高大学核心竞争力,提升大学的教学质量具有时代意义。
1. 本科教育质量维系着大学主要的办学经费 在教育财政拨款制度下,本科生培养是大学经济的主要来源,企业也将资助经费主要投向本科生奖助学金、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等。因此,优质的本科教学可以为学校争取到更多的教育经费。即使是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仍然是大学的支柱,重视本科教育,着力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是提高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2. 本科人才培养工作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心
本科人才培养对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以及人才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科教育传递着人类文化的智慧结晶,为国家培养了未来的管理者与建设者。青年一代通过本科教育开始接触高深知识,为更高层次的学习与深造打下基础。
3. 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决定着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在高等教育层次分化、中心上移后,本科人才培养依然是整个高等教育的基石。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声誉直接影响着大学的生源质量,也影响着研究生教育;如果一所学校本科教育得不到重视,很难为研究生教育提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生源。没有高质量的生源,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就难以实现,科学研究缺乏生力军,师资培养缺乏后备力量,学校的整体科研水平也难以跟上。
四、大学核心竞争力培育的路径选择
1. 重视大学文化的建设和传承
深厚的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一所大学卓越的办学理念、独特的办学特色、良好的大学制度等, 共同构成其具有特色的大学文化, 对核心竞争力起着发展导向的作用, 大学核心竞争力与其历史、传统、特色、校风、校训等因素密切相关,是大学核心竞争力形成、培育和运用的源动力。大学文化的形成是学校特色与长期发展相融合的积淀,一所大学的文化就是一所大学发展史的沉淀,也是不可复制的因素,让特色文化与校园其它文化元素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相对具有特色的泛文化圈,使其具有核心竞争力具有被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
2. 坚持国际视野和本土行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国际化不是同质化,一方面要保留本土化民族化特色,按照国际惯例向全球开放教师市场, 融入到国际教育环境中去;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资源发展自身,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建立起高起点的教育平台。推进课程体系建设、创建灵活开放的教育体系,推行研究型、交互式的教学模式创新。实行国际化必须与本土化相结合,在吸收、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同时,保持自己的办学特色与个性。
3. 加强优质资源整合、切实实施“质量工程”
大学拥有的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提高大学核心竞争力必须从资源优化配置角度出发,高校将从分散配置战略资源转向集中配置战略资源。核心竞争力理论强调应尽可能地将稀缺的资源和优势集中到有限的战略关键点上。全面提高基于本科人才的大学核心竞争力需推进教育改革,进行资源整合。教育部“质量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在提高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方面起着积极的引领示范作用。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前提,课程和教材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学示范中心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估制度是保障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由于质量工程本身代表着品牌教师、品牌课程、品牌团队、品牌基地等,以“质量工程”为抓手,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可以提高学校的总体竞争力,提升学校的品牌。因此质量工程的建设取得的成果,将直接转化为一个学校的品牌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民办高校 发展战略 核心竞争力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日趋市场化,每一个大学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的市场竞争,每一个大学的管理者都在思考如何发展、怎样发展和发展什么等学校的发展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从而使自己的大学在这一竞争中成为领跑者,获得发展的优势地位,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民办高校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更是要做出正确的选择。
一、 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现状
1、民办高校规模
民办高等教育一般是指在政府政策引导下,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或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教育经费创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等教育机构的教育活动。在解放前民办高校就已经存在,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建国初,几乎所有私立高校都被取缔,80年代以来,民办高等教育逐渐兴起。
虽然民办高校在数量上和学生数上有了巨大的发展,并且民办高等教育已经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有了一定的地位,占据了一定的份额。但同公办高等教育相比,这个份额尚太小,与公办、民办高等教育并举的格局仍存在相当远的距离。
2、民办高校经费
民办高校仍处于弱势地位,不仅在规模数量上与公办高校无法相提并论,在办学经费与师资力量上也存在巨大困难。
3、民办高校教师
教师队伍也是民办高校的危机之一。民办高校的教师数量虽然一直在增加,但比起公办高校教师数量任何有着不可比拟的巨大差距,其教师的权利与公办高校也存在着不平等,科研工作缺乏经费支持,教师培训问题至今仍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二、 提高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制定发展战略
1、 核心竞争力
1990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哈默尔(G.Hamel)在著名的《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正式提出“核心竞争力”一词,把它定义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对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的学识”。它具有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或资源。
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处于生长和开拓阶段。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能力论、要素协同论、人力因素论,除此之外,还有“学科核心论”、“综合素质论”等。
2、 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着眼点,民办高校的发展战略
⑴根据自身特色,科学定位
不管是民办高校还是公办高校,发现自己的特色,并强化这种特色都是立身之道。夹缝中生存,与公办高校争夺各种资源的民办高校更应在此方面多做努力。所谓特色,即是区别于其他。美国斯坦福大学荣誉校长杰拉德认为:“坚持大学自我管理和相互竞争的灵活结构,一所大学一定要有明确的定位,以便与其他大学区别开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就一直定位于小而精的自身特色。自建校以来,学校规模一直很小,即是在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它的规模也没有扩大,始终保持其小规模的传统。虽然规模不大,但加州理工学院的学术成就和声望却很高。一所规模如此校的大学却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很大程度傻瓜归功于其小而精的准确发展定位与特色。
⑵完善机制,增加资源存量与增量
人力资源是高校宝贵的资源,民办高校要健全优秀人才资源吸纳、运用机制,大力引入优秀人才,打造创新团队,努力聘用一批能担当重任的教学、管理人才。在人才的使用过程中,建立透明的用人标准,突出能力本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同时要建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薪酬制度,重奖对学校发展有重大贡献者。此外还要切实关心教师生活。
⑶完善高校管理
组织管理能力是大学重要的竞争力标志。民办高校要建立完善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并在此理念的指导下制定管理原则。在宏观层面上,应当尽快建立独立的、易于统合的民办高等教育管理机构,使管理职能专门化。要改变多头管理的局面,把原先的各个管理部门整合为统一化的机构。
三、总结
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满足了许多人接受教育的愿望,为市场经济培养了许多有用之才。虽然相对于公办教育它的规模还很小,在人力资源与经费方面还存在许多麻烦,但民办高等教育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民办高校要发掘自己的特色,做出正确的定位,增加资源的存量与增量,完善民办高校的管理走出一条创新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敏.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及构成要素刍议[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
[2]毛亚庆,夏仕武.何谓大学核心竞争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2).
[3]赖德胜,武向荣.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研究,2002,(7).
[4]姚兰.民办高等教育市场的供求状况研究[A] 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 2007.
[5]姚兰.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市场竞争力研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
[6]周国平,胡一波.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初探[J].民办教育研究,2006,(5).
一般而言,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代表着某一时段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时效性较强。核心期刊上刊载的文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显示相关学科的发展状况及变化轨迹。因而,核心期刊刊载的论文的作者可以看作是该领域的研究专家或者研究活跃者,通过对文章作者的分析,可以得出目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专家及其分布情况。CSSCI数据库是目前中国最权威的社会科学索引数据库。经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审定,2010—2011年CSSCI数据库共收录教育类期刊37种。本文以CSSCI数据库收录的教育类期刊数据作为基础,结合北京大学图书馆评出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G64高等教育类的14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08版)》),选取与高等教育研究相关的15种期刊作为样本来源。本文以这15种期刊十年(2001—2010年)刊载的30058篇文章作为研究的样本数据,运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Ⅱ进行分析,探索近十年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专家,建立专家数据库。
二、高等教育研究专家图谱分析
(一)近十年高产专家分析
首先运用citespaceⅡ软件对近十年的数据进行了整体分析,探寻近十年整个高等教育领域的高产作者,以确定研究专家。运行CitespaceⅡ软件,共得到307个节点,48条连线,即得到高产作者共有307人,其中有48人之间存在合作关系,如图1所示,发文量大于20的作者如表2所示。图中有两个较大的集群,分别是以潘懋元为中心,包含邬大光、姚加惠、胡赤弟、高新发的集群;另一个是以薛天祥、周海涛为中心,包含姚云、高晓清、蔡克勇、张岂之、张迪梅的集群。
本研究认为,合作关系较为紧密的作者可以看作是一个较为成熟的合作团队,对这些团队进行分析有两个原因。一是可以丰富专家库中的人员,如果其中有成员被选为专家而又因事不能履职时,团队中的其他人员可以递补。二是在确定评审专家时,有合作关系的专家应该予以回避,以保证评审过程的客观公正。从表2可以看出,高频作者基本都是高等教育学界的著名研究专家,他们的研究成果对高等教育研究影响较大。以上得出的高等教育研究专家分布于各个研究领域,结果具有普适性,针对性较弱,没能涉及具体的研究方向。为了使研究更加具有针对性,对高等教育的研究主题进行分类,然后对各主题内的研究者进行研究,以便筛选出的研究专家更加细化。
(二)不同研究方向的高等教育研究专家分析
本研究根据关键词的词频分析,将近十年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分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高等教育改革研究;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高等教育发展研究;高等教育质量研究;大学教学与课程类研究;高校人才培养内容研究;高校内部管理研究八个领域。为了使研究更加具有针对性,我们选取其中的一类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细化研究。根据近十年关键词的词频分析和中心度分析,我们将高词频和高中心度的8个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教学模式,教学质量,课程改革,课程建设,课程体系)划归一类,因其均与高校教学或者课程研究相关,所以本文将其统称为“大学教学与课程类研究”。以这8个关键词进行检索,共获得教学与课程类研究论文3150篇。本研究以筛选后的数据为样本进行作者分析,以探寻大学教学与课程类研究中的权威专家。运行软件共得到高产作者180个,如图2所示,发文量大于5篇的作者信息如表3所示。
从图2和表3可以看出,郭广生等人是大学教学与课程类研究中的资深研究者,他们十年中的发文数量位居前列。从图2我们还可以得出,以郭广生为中心形成了一个较大的研究者合作集群,包括齐在前、郑秀英在内的多位研究者合作较为密切。2008年以后形成的一个新兴合作群体,包括孟庆繁、程瑛琨、滕利荣、逯家辉,这四位研究者之间相互合作较多。罗尧成、王嘉毅、李正、陈雨海、张萍、郝德永属于延续时间较长的研究者。经过分析,我们得出了近十年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69位研究专家(如表2所示),得出大学教学与课程类研究专家38位(如表3所示)。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知识图谱的强大功能完全可以应用到专家的遴选中,这样筛选出的专家更加客观,避免了过去仅凭主观经验筛选专家的弊端。而且分类分析和筛选专家可以使专家更具针对性,使所选专家是该领域的真正专家。
三、总结
关键词:文化管理 高等教育管理机制 以人为本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知识资本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世界范围的经济、科技竞争日益激烈,随之对高等教育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文化管理它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塑造共同价值观为目的的管理模式,它被许多学者称为“基于价值观的管理”。管理本质上是对人的管理进行的活动,任何的管理活动都包涵着对人性的握持和对人性价值的道德追求。所有的管理系统也都是以人为构成要素主体,由人来运营并为人服务。教育管理的本质就是通过协调组织教育系统的各要素以期达到教育管理的目标。人在教育管理系统中处于的核心地位,是其他要素的协调统摄者,也是整个教育管理系统中的主观能动者。高等院校是传播先进知识和文化的重要场所,由此,作为一项人类基本社会实践活动的高等教育管理,走向文化的管理是必然的选择。
一、文化管理以及高等教育文化管理的阐释
每一种管理理论的诞生,都和其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十分密切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情况可一直追溯到工业文明的开始时期。综观管理思想的发展史,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文化管理”理论,是继管理之父泰罗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20世纪30年代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之后逐步产生和形成的管理理论,它力图进一步纠正、补充其他管理理论的不足而进行最新的探索。对于什么是文化管理,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探讨。朱仁显(2003)认为文化管理是一种对文化产品进行传播和共享的管理;季萍(2004)认为文化管理就是对组织文化进行的管理;同年,孙鹤娟(2004)认为文化管理就是“人化管理”,从人自身角度为出发点,借助管理主体与对象主体间形成的文化力来实现最终管理目标――人的价值,是一种尊重人性的管理。罗登远(2005)认为文化管理是借助于组织文化的影响力来进行管理的,是一种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同范畴的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它是指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以师生价值观念和信念确立为核心,通过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组织文化的一种管理理念。刘德忠(2006)认为,所谓文化管理,就是指政府文化管理职能部门依据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对国家的各项文化事业实行规划、组织、调控、引导和监督的一种行政行为。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1932年美国学者华勒(W.Waller)在其《教学社会学》(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一书中首次使用“学校文化”一词。他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中形成的特别文化。同时,哈佛大学校长中心创始人巴茨认为:“学校文化就是‘在这里我们做事的方法’……学校的文化是一个深深植根于组织核心的关于标准、态度、信念、行为、价值、仪式、传统等的复杂形态。”高等教育是人类文化成果的表现形式之一,文化则对高等教育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高等教育管理是管理者依据一定的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和管理规律,对教学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协调、控制,以达到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获得教学工作的最佳效益,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有学者曾提到:“文化管理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表现出来的优化作用,从对管理理念的正确引领作用,到对管理效率的科学强化作用,再到对管理过程的高效校正作用,都说明它优于以往的任何一种管理方式”。因此,高等教育管理在尊重文化多元化的基础上,把文化管理模式运用于高等教育管理之中,通过借助一些含义深刻的文化符号系统,建立其组织成员共同认可的主流价值观,拥有引领社会文化潮流使命的文化组织,形成共同认可的组织文化力量,使得高等教育管理中的管理者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达到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以人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文化管理本质
管理原本就是一种文化,它既源于文化又创造文化。《管理思想的演变》一书中指出:“管理思想既是文化环境的一个过程,也是文化环境的产物”。同时,管理归根到底是人的管理和对人的管理,葛新斌(1997)在《试论人性假设问题的教育管理学意义》一文中认为,管理思想史中的几乎所有管理理论,相互交织着沿着人的系统的社会与心理问题不断向前推进。管理学家西斯克也曾在《工业组织与管理》中提出:“每一种管理行为都是以一组有关工作性质和人类本性的含蓄假设为基础的”。
文化管理认为,人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文化的力量来引导,建立起组织和成员内部认可的文化环境,协调和谐的人群氛围,自动地调节组织和成员的心态和行动,并通过对这种文化氛围的心理认同,增强群体凝聚力,使得组织和成员具有一定的归属感,随之逐渐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使群体能够产生最大的合力。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社会经济、政治的核心,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人的根本就是文化意识和精神能动。把重视人的价值提高到一定的高度进行认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努力提高组织和成员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感,使组织和成员成为真正的命运共同体,这样才能不断增强组织的内在活力并且实现既定的目标。
高等教育管理系统和其他的管理系统一样都是由人和物这两个主要系统所构成,人在教育管理系统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其他要素的协调统摄者,也是整个教育管理系统中的主观能动者。所以,无论是高等教育管理的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人都在教育管理系统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所有的管理系统都是以人为主体要素构成的,由人来运营并为人自身服务的系统。由此,教育管理系统中人的系统作用可见一斑,教育管理的本质就是通过协调管理系统各要素以求有效达成管理目标的活动。“人是一切价值的尺度,人只能从人的角度去思考一切、判断一切、评价一切、选择一切”。管理是人类整个实践活动主体能动性的突出反映,人的能动特征,是教育管理中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教育系统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人对于物质系统以及人系统与物系统是否能有效和谐使得人系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文化管理视野下高等教育管理机制的构建
“机制就是根据事物要素之间变化的原理,为了保证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而有意识安排的组织设计”。由此,高等教育管理机制就是高等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各种要素等在管理活动中为了保证高效实现高等教育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而进行相互联系、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等的一种组织设计。
1.以价值观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管理目标
所谓的价值观就是客观事物在人的主观意识中的反映,是主体对自身需求对于客体的总的看法。文化管理要求组织中成员个体的价值观和群体的价值观,依靠组织价值观的引导而整合,从而构建属于该组织的价值观。
高等教育管理中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行为无不受到社会观念和自身情感的驱使,为了更有效地树立以价值观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管理的目标。一方面,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管理者应该尊重个体的价值观,满足他们的物质精神需要,并较好地为他们的自我实现创造条件。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管理活动要建立组织共同价值观,把现在分散的、独立的状态凝聚成一个组织,促使个体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相统一,从而提高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效率。
高等教育管理是一个多元化、多维度、多层次的庞大体系,不同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体现着不同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准则,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准则各自内部和相互之间又存在着不同的矛盾,这也即是高等教育管理的价值冲突。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因为各自的生活条件以及生活经历、经验等各种不同的因素,导致各自的价值观念也有所不同。由于高等教育是先进文化的标志性成分,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更是在先进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推动作用。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断言,没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就没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先进文化,也就没有代表组织的共同价值观。
2.以刚柔相结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管理内部组织
文化管理注重柔性管理,也就是软管理,但是对于软要素的强调并不是意味着对硬管理即刚性管理的忽视。所谓软要素指的是管理活动诸要素中人与人之间直接相关的因素。西方国家的理论界曾经对管理中的要素进行过分类。沃特曼就曾认为“管理要素可以分为结构、策略、人员、管理作风、制度与程序、指导性观念和共有的价值观”。其中,结构,制度与程序,策略是硬要素,其他如指导性观念和共有的价值观、人员、管理作风等都是软要素。就高等教育管理而言,硬要素较为直观也比较容易操作,而对高等教育管理效果较为明显的软要素则不好掌握和操作,其效用也比较长,又往往是潜在的,短期内不容易察觉和进行评价。
软管理以“人性化”为标志,在人们自身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基础上,对管理对象往往采取非强制性措施,从深层次中挖掘出人的一种内在潜力和创新精神,使被管理者能够自觉提高自身标准,在工作学习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他律变为自律的一种管理形式。它强调以人为本,认为人既是管理的出发点,又是管理的落脚点,它满足被管理者的高层次需要,能够增强被管理者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硬管理则主要是通过法律、法规、监规纪律等来强制性地约束被管理者的行为,使被管理者在教育管理活动中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保证教育管理活动拥有比较稳定良好的秩序。在硬管理中,明确的规章制度、严密的组织结构、统一的领导以及理性的处理是其核心内容。在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对被管理者进行评价主要是以具有统一标准的规章制度作为依据,以此来减少因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因素给工作学习带来的不均,以便体现出管理活动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对于高等院校的人们来说,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学习,硬管理将会带来一种相对的安全感,能使人们不必花更多精力去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而只把重心放在工作学习上,这样把工作学习做好就相应会得到应有的肯定。
在传统管理中存在着重硬轻软的现象,随着在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软性因素正在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学校管理更需要的是软管理和硬管理的相互结合和优势互补。因此,高等教育管理机制的转换还有一个刚柔并济相结的问题。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两者都各自拥有优缺点,对任何时期的管理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也决不可回避这两管理思想。我们不能排斥刚性管理,更不能只用柔性管理来取代刚性管理。没有刚性管理,管理工作必然是无序和混乱的,柔性管理也因此必然会失去立足点;没有柔性管理,管理工作必然是空洞和乏味的,刚性管理也必不会有很大的提升与发展。因而,在我们的高等教育管理中,必须要坚持刚柔并举、刚柔兼济,以求取得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效果。我们可以看出,文化管理并不是一味地要排斥硬管理,它并不反对管理制度和制度的建设,相反的,软管理的实施依赖于学校制度的保障,硬管理也需要管理中软要素的引领和带动,从而将高等院校的规章制度内化成为内部组织的自愿和自觉行动。
3.以教育性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管理评价
评价是建立在事物主体对客体的认知基础之上的,根据主体需要的某种价值观对事物及其属性进行判断。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定义为“教育评价活动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那么,高等教育管理评价就可以是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管理主体,根据其需要的价值观对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事物及其属性进行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判断。因此,在高等教育管理的评价活动中,我们势必就得要认清评价主体、评价主体的需要以及对客体事物及其属性的认知这三个关键因素。
高等院校多年来在对待评价结果上已经非常习惯将注意力集中于办学档次上,极少关注于评估结果中所包含的价值取向和判断,更不用提到有所强调或者是作出一定的引导描述和说明。“世界(事物)就是它向我们显示的那个样子,世界(事物)的意义,只有生活于其中的人才能‘读懂’”,而且必须去“体验”这个“世界(事物)”。如“‘科教兴国’所反映的是教育对‘兴国’的价值,但是,要实现这个价值的前提是发展‘科教’。发展‘科教’的一切行为是否有价值,只能以‘科教’本身的需要来判断”。毋庸置疑,高等教育管理具有教育性。从高等教育管理原始就具备的教育性视觉出发,以具有人性的生命价值体为主体去评判高等教育管理活动这就是一种回到事物本身去的现象学评价思维方式。这种评价的立足点是从高等教育管理本身具有的教育性出发,注重反映高等教育管理活动及其他相关要素对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主体自身的价值体现,从而对现实的教育管理活动进行批判和反思,促进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评价往往是管理层的主要工作,往往造成因管理者的个人喜好进行评价,导致所要获得的信息不充份等因素而影响了被管理者的行为,甚至还会由此抑制被管理者的创新精神。高等教育的利益主体是多重的,在实践活动体系中,评价活动的最根本的功能就在于发现价值,把握其属性和功能是否符合或部分符合高等教育价值主体需要。不仅如此,这种评价的价值从价值取向上表现为以教育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不仅具有鲜明的针对性,而且体现出很大程度的深刻性,尊重了作为教育活动中主客体的人的自然发展,也强调了高等教育管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使教育管理中的核心价值得到突出和提升。
参考文献:
[1]罗登远.浅谈学校的文化管理[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9):85-87.
[2]刘德忠.文化管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17.
[3]Roland S.Barth.The Culture Builder Educational Leadership 2002,5(8):6-11.
[4]孔杰,曾维和.非盈利组织的文化管理及机制转换[J].学术研究,2004,(11):84-88.
[5]孙健君.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2-4.
[6]西斯克.工业组织与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201.
[7]袁贵仁.人的哲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1.
[8]吴礼民.论管理机制与创新[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0,(4):41-44.
[9]彼德斯・华特曼著,尉蛟译.追求卓越[M].台北:长河出版社,1974.31.
[10]杨晓江.教育评估的科学性与科学的教育评估[J].教育研究,2000,(8):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