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企业物流管理;管理方法
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对于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企业要想占据有利的市场竞争地位,更好地发展下去,就需要增强自身的管理,而物流管理能够降低物流成本,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为了提升企业物流管理质量和水平,需要积极运用供应链管理模式,对物流的整个流程和环节进行合理规划、合理调整、加强管控,保证企业物流运作的合理良好,使企业物流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使企业的物流成本得到有效的降低,从而使企业效益得到提高,有助于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供应链管理的概述
(一)供应链概念
传统的供应链概念局限于企业的一个内部过程,更加重视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利用,伴随着供应链的应用和不断发展,开始注重供应链的外部环境,不同学者从不同的侧重点对供应链的内涵进行了阐述,使供应链的内涵各不相同,人们比较普遍接受的供应链定义为,企业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会涉及到生产商到最终客户所形成的一种供需网络,利用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能够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快速的反应,在合适的时间、地点提供优质的产品,从而能够最大化供应链的整体利益,并且能够使运作最优化,促使供应链的成员企业能够实现多赢的局面[1]。
当前不管是制造行业还是服务行业都已经打破个体追求最大化利润的局限性,把内外部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使上下游平台信息能够得到共享,从而使整个系统能够达到整体规模效益的最大化。伴随着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不断提高的贸易水平,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发生了变化,从最开始的成本价格竞争变成产品质量竞争,到现在开始变成企业与企业之间物流模式的竞争。
(二)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关系
供应链整合统一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物流是供应链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物流主要通过管理来降低成本使商品增值,从而使产品竞争力提高,物流管理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把物流运作流程进行改善和优化,使生产率和物流效率得到提高,从而使单位成本得到显著的降低,以此达到增值企业产品与服务的目的。
很多企业通过增强物流能力来扩大市场份额,调整库存货物管理来使存货和配送成本降低,从而来构建企业的供应链。由此可见物流能够降低成本,增加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企业通过物流管理来提高供应链的效率,物流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从企业的战略管理上看,物流管理对整个供应链主要表现在组织结构上。
物流本身有着比较复杂的控制系统,需要合理平衡材料的购买、产品的运输和产品的储存,这也是物流管理对企业的有效回报,有效的物流管理能够减少系统当中的非增值环节,使供应链管理更有竞争力。从供应链发展历程来说,在一定角度上供应链是从物流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许多观点认为物流一体化管理的代名词就是供应链管理,但是供应链管理已經超出物流管理的范畴,物流运作管理的拓展是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从企业的物流管理拓展到优化企业的整体职能,从而实现企业整体的集成。
供应链管理是物流一体化的延伸,能够把企业外部的竞争优势融入到企业的自身当中,利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把供应链进行连接,把企业自身和合作企业扩展为一个企业,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方法来创造市场价值。供应链管理在关注物流运作的同时更关注战略方面,由此可见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的一种新战略。
二、供应链管理模式
企业供应链管理主要体现在对物质流、信息流、商品流、财务流等各方面企业业务链进行科学的规划、合理的调整和有效的管控。供应链管理模式同之前管理模式相比有着明显的特性,主要表现在集成化管理和全过程管理。
供应链管理模式的集成化主要通过规划、调整、控制供应链的各个流程,来打破各部门之间的隔阂,促使信息能够在各部门之间得到交流和共享[2]。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全过程战略管理主要是优化企业的总体经营流程,从而使总体经营流程实现高效化,促使企业能够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对于供应链上每一个环节信息都需要企业进行收集,并对各个链条进行分析,找到不足,进行完善和优化,从而上资源能够得到更科学合理地配置,使全局能够得到更好的统筹,促使企业的供应链能够良好开展,良好循环运行。
三、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物流管理现状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使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为了促进贸易的发展需要不断推进物流业务。但是当前许多企业的物流功能还没有集成,这表现在企业内部还存在着不顺畅的联系,物流各环节不能及时有效地执行,这会使物流业务不能良好的运营。物流技术和物流设备是物流活动的基础硬件,物流技术和物流设备的滞后,可能会出现物流缓慢、虚假信息等情况,影响物流业务的发展,很难有效降低物流运营的成本,难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现代信息技术的缺少,会使供应链企业物流管理中大量的物流信息受到不同部门的阻隔,这对每个节点的物流运作效率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得大量资源不能有效利用,增加物流成本,对供应链整体竞争力造成直接影响。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的每个节点都是相互联系的,这使得一些风险和许多不确定性更容易放大。企业供应链模式下的物流管理主要为了能够有效流动供应链中的物流和信息流,而供应链上产生的不确定因素会对物流管理带来很大的麻烦。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关键的人才因素,要想使企业的物流管理能够高质高效的运行,需要企业引进优秀专业的物流人才。从当前企业实际物流管理来看,大部分企业都存着物流专业人才缺失的问题。在企业当中任职物流管理的人员大多数都是从基层员工晋升上来的,在管理经验、物流专业知识方面比较欠缺,这使得物流管理人员很难从专业上来规划和管控物流业务,使物流管理在效果上有待提高。
四、供应链模式下企业物流管理方法的分析
(一)重视供应链物流管理
企业需要重视供应链物流管理,把其上升为企业的战略高度上,不能把供应链物流管理只局限于眼前的企业管理发展当中,需要作为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规划,供应链的竞争是未来企业的最主要竞争。企业需要与相关企业建立物流战略联盟,这样能够使企业更好地利用市场和组织的两重优势,良好的合作有利于形成稳定的伙伴,利用供应链的整体优势来进行竞争,能够使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得到有效的发挥,从而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使产品的市场份额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还能使供应链企业之间实现互惠互利[3]。
(二)积极向第三方物流转型
供应链物流管理需要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而第三方物流能够满足供应链物流管理的需求。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要求日益变高,特别是在物流服务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并且客户的需求服务也变得复杂和多样。当前从整体上来看,对于供应链管理服务需求来说,物流服务水平还不能有效地满足,大多数企业的物流服务还是比较单一,没有实现多样化,对整个供应链还不能实现全过程的服务,不能满足市场一体化的物流服务需求。
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的物流管理需要改变传统的物流服务模式,积极进行创新,加强向第三方物流转型,对于物流管理当中的某一节点物流服务,企业不能只满足于此,那样在市场的不断发展当中企业会被淘汰,需要企业改变传统经营理念,要转变为供应链理念,对物流服务业务要积极地拓展,主动地创新,针对消费者多样复杂的需求,要为客户制定个性化、差异性的服务,并提供物流增值服务。物流服务需要转变为积极参与客户的物流管理,有机衔接起各个物流功能,从而使物流系统能够实现高效的运作,使物流管理的控制能够得到提高。
企业对物流服务项目进行开发时,一定要对新项目的物流管理服务内容进行创新,这主要包括优化客户的物流系统、供应管理等,从而能够提供给客户一体化的物流解决方案,为客户带来极大的便利[4]。物流管理的基础是信息,企业通过信息流来对实物流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样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基于此在企业进行实物服务时,也需要企业进行信息流的服务,这样使物流管理更加的全面。企业要加强对客户供应链管理的参与度,积极与客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从而使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能够实现协同效应。
(三)建设完善的信息平台
信息时代需企业积极加强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不断提高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物流管理的创新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采集和分析数据,并能够及时有效地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对信息的快速更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企业要想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能够长远稳定的发展,核心的部分就是增强物流信息的竞争,企业需要建设和完善信息平台,利用信息平台能够对整个供应链节点企业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并且构建的平台不同,也会有不同的数据信息。
同时,利用新的技术能够把信息进行整合,整合在一起的信息能够对供应链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促使企业之间能够更良好地进行合作,利用信息平台对数据进行整合,这对供应链的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需要建立一个面向客户,并且十分可靠安全的物流信息平台,从而与客户的联系、交流能够变得十分安全可靠,能够有效避免泄露信息数据,避免带来损失[5]。物流信息平台的完善和优化能够拓展企业的业务,把握客户的需求,从而使企业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专业、更个性化的服务,建立更加有效的服务链,使企业物流管理服务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四)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融合
供应链管理模式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管理水平决定企业持续经营的时间和发展方向,能够促进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有效融合,这对提高企业物流管理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供应链管理的模式下,企业的物流管理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在物流管理工作过程中可以把经营范围和信息技术进行结合,从而构建的供应链系统更具针对性、可行性,能够有效连接起物流管理的每个环节,使企业的管理风险得到有效的降低,还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同时,企业为了更好地发挥供应链的重要价值,需要规划长期的发展战略,积极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管理经验,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加强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促进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的有效融合,共同推动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6]。
(五)加强对物流人才的培养
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的物流管理需要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要想进行创新管理,需要综合素质比较强的物流专业人才来提高创新能力。企业现代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加强与管理公司的合作,这样能够有效指导物流企业进行人才的培养。企业要给物流人才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增强物流人员的竞争意识,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给有能力的物流人才发展机会,让他们能够参与到物流管理工作当中。
企业要加强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并要注意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相融合,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管理人才。同时,国家也要重视对物流人才的培养,鼓励社会有专门为企业提供培训物流管理人才的机构。高校需要重视物流人才的实践能力,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让学生能够参加到供应链企业的物流管理实践当中,从而能够对物理管理有更深入的认识[7]。
结束语:
关键词:供应处;第三方物流;战略转型
一、企业基本情况
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供应处担负着公司生产建设需用的物资采购供应和管理职能,二级核算单位。主要职能科室设有以钢材、运输胶带采购供应为主的材料科、公司所有设备及设备性材料采购供应为主的设备科、以各类配件采购供应为主的配件科、以木材、水泥、单体采购供应为主的支护科、以汽柴油、油采购供应为主的油脂科和以二类、三类机械电器产品、办公用品采购供应为主的二三类科。以材料使用方向、消耗控制、废旧物资回收处理等管理职能为主的管理科。处下属设有占地194亩的总仓库,库内有铁路专用线和各类大型装卸机械及设施。煤矿生产火工品供应实现了配送,直达到矿。
二、供应处向第三方物流发展转变的重要性
1.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当前的物流业正向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使货物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以空前的速度自主流动。企业为了追求更大利润,根据比较成本优势的经济原则,将许多货物的原料生产、半成品生产、零部件加工、成品组装、标志、包装和发运销售,分别安排在国内外许多不同的地方进行,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交叉结合,从而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仓储和物资采购建立自己的物流仓库,则可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供应处应充分意识到其重要性和意义。
2.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必由之路,也是传统仓储采购企业的必由之路。物流系统必须有良好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使客户可以从公司的信息平台上获得货物到达的时间,货物存储的准确位置,可使货物在几乎不停留的情况下快速流动,直达目的地。良好的信息系统能提供极好的物流服务。
3.物流仓库多功能是物流业发展的方向。物流发展到集约化阶段,它不仅提供仓储和运输服务,还必须开展配货、配送和各种提供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也可按客户的需求提供其他服务。现货供应链管理,即通过从供应者到消费者供应链的运作,使物流达到最优化。作为一种战略概念,供应链也是一种产品,而且是可增值的产品,其目的不仅是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提供超过客户期望的增值服务。
三、供应处向第三方物流转型的必要性
现代物流是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考虑的一种战略措施,追求的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与服务水平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随着社会大生产的扩大和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应运而生。
提高服务水平,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第三方物流公司多功能集约化满足了客户对需求。供应处只有向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战略转变,才能满足现代企业对物流的需求和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但是,作为煤炭传统仓储采购单位来说,供应处究竟怎样向第三方物流公司战略转变?转变方向及效果怎样?本文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供应处战略转变实践进行探讨。
四、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和优势
(一)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第三方物流定义: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因此第三方物流又成为合同制物流。我国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于第三方物流的表述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二)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优势分析
与传统仓储业相比,第三方物流服务具有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集中主业
2.节省费用,减少资本节约
3.推动全球化
4.运用新技术
5.加快市场响应
6.更好的信息处理和挖掘能力
以上种种原因,极大地推动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使第三方物流成为21世纪国际物流发展的主流。
五、供应处向第三方物流发展思路
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应当意识到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网络化的趋势迅猛发展,物流己成为企业在降低物质消耗、提供劳动生产率以外的重要利润源泉。产业竞争焦点正在逐步转向对流通领域的争夺,物流产业的发展日益成为企业强劲的增长点。
(一)确定物流服务导向思路
供应处把自己的业务从原来的仓储采购业务为主,转变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实体-物流仓库。上级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管理层必须认清推进物流服务导向战略,向第三方物流公司过渡。使运输和仓储采购前后一体化的,即提供物流系统化服务,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找准发展物流的切入点
1.供应处物流仓库建立应根据
(1)满足并适应客户的管理体制;(2)与第三方协调的运作系统;(3)全方位服务功能;(4)广泛的信息平台系统;(5)合作伙伴之间协调。
2.根据以上几点,在发展物流方面要进行“三个转变”,即:由传统的仓储采购企业向物流经营人转变;由国内企业向国际性企业转变;由单一的服务向多方位、全方位的物流服务转变。是由于客户对服务的高层次需求。满足客户这种需求,是供应处发展所必然面临的一个台阶.
(1)以客户满意为中心,提供个性化服务。
(2)以“双赢”为策略,建立合作伙伴。
(3)以“零库存”为目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4)建立供应链管理概念。
3.供应处发展物流的突破口
(1)以物流信息网络建设为基础,加快供应处信息化进程。
(2)优化供应处组织结构。
(3)在经营形式上,供应处应根据物流的运作规则调整自己。
(4)提高服务意识,同服务对象结成战略伙伴关系。
(5)加快供应处企业文化建设,实现观念转变和理念创新。(供应处向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步骤和效果(三)具体实施步骤
实施步骤如下:
在确定向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战略之下,供应处逐步开展基于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功能,并在信息系统、人员配置、供应处内部外部资源上进行整合,并在管理方面及流程进行改进,以适应现代企业的第三方物流的需求。
(四)实施的效果
供应处对资源的整合能力增强。供应处在向第三方物流公司转变后,供应处应在原来业务的基础上推出下列物流服务内容:物流服务:提供有关物流服务信息,通过其良好的网络、完善的物流管理服务和最新的信息技术,将客户的货物通过各种合适的运输方式及时快捷运往目的地。电子商务:提供富有创新性的各种仓储运输解决方案,包括互联网应用程序、以及基于互联网的货运追踪和供应链管理工具。物流管理:为制造商和经销商提供全球供应链管理服务,并提供物流管理解决方案。最后,整合企业内外资源,利用物流联盟,提高了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吴清一.现代物流概论[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2]吴清一.物流管理[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3]李新华.企业物流管理[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一)第四方物流的产生
传统意义上,所谓第一方物流(1PL)是指生产企业自身做仓储、货运;第二方物流(2PL)是指生产企业聘请车队、仓库来做仓储、货运,属于功能性的服务;第三方物流(3PL)则是为整个供应链提供整体管理服务。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世界环境发生了三方面的变化;供应链的全球化、复杂化;由互联网兴起带来的透明化;市场需求个性化,也即同步化,使传统的第三方物流已经不适应、满足不了这种需求。而4PL在此时的出现,显然带有某种应运而生的意味。关于第四方物流,一种定义是指“集成商们利用分包商来控制与管理客户公司的点到点式供应链运用”;另一种定义是“一个集中管理自身资源,能力和技术并提供互补服务的供应链综合解决办法的供应者”;安盛咨询公司(现埃森哲咨询)提出的第四方物流概念为“第四方物流”是一个供应链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又称之为“总承包商”或“领衔物流服务商”;美国著名的互助基金公司――摩根・斯坦利公司认为,第四方物流就是将“供应链中附加值较低的服务通过合同外包出去后,剩余的物流服务部分”,同时在第四方物流当巾引入了“物流业务的管理咨询”服务。显然,第四方物流比第三方物流有更完备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和更高的附加值。目前,安盛公司提出的这一定义似乎更为贴切而被广泛使用。
“第四方物流”基于整个供应链过程考虑,扮演着协调人的角色:一方面与客户协调,同客户共同管理资源、计划和控制生产,设计全程物流方案;另一方面与各分包商协调,组织完成实际物流活动。
第四方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的模型分为四个层次――执行(运行)、实施、变革和再造。执行:承担多个供应链职能和流程的运作。其工作范围远远超越了传统的第三方物流的运输管理和仓库管理的运作。实施:流程一体化,系统集成和运作交接。即第四方物流服务商帮助客户实施新的业务方案,包括业务流程优化、客户公司和服务供应商之间的系统集成、将业务转交给第四方物流提供商的项目运作小组具体运作,以取得良好的预期成果。变革:通过新技术强化实现各个供应链职能,包括销售和运作计划、分销管理、采购策略和客户支持。在这一层次上,供应链管理技术对方案的成败至关重要。领先和高新技术加上战略思维、流程再造和卓越的组织变革管理,共同组成最佳方案,对供应链活动和流程进行整合和改善。再造:即业务流程再造,指的是供应链过程协作和供应链过程的再设计。第四方物流最高层次的方案就是再造。再造过程是基于传统的供应链管理咨询技巧,使得公司的业务策略和供应链策略协调一致,并且通过各个参与方的通力协作来实现。通过这一系列的过程,改变了供应链管理的传统模式,将商贸战略与供应链战略连成了一线,并且通过功能的转化、战略的调整、管理方式和技术的转变以及把人的因素和业务规范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实现供应链的一体化。
从概念上来看,第四方物流是有领导力量的物流提供商,它可以通过整个供应链的影响力,提供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也为其顾客带来更大的价值,显然,第四方物流是在解决企业物流的基础上,整合社会资源,解决物流信息充分共享,社会物流资源充分利用问题。同时也是发挥政府职能,在推进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所能做的唯一切入点。而且,我国在加入WTO后,提高我国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应对跨国物流公司的竞争,短期内不可能通过改造落后的物流企业来实现,只有通过第四方物流才可能实现。这也是我国政府在如何发展现代物流方面所要考虑重点。而网络经济的发展使第四方物流成为可能。首先,通过国际互联网网络平台可以达到信息充分共享。网络平台在信息传递方面具有及时性、高效性、广泛性等特点,通过互联网很容易达成信息共享的目的。其次,通过国际互联网网络平台减少了交易成本,实现最大物流资源的整合。由于网络平台的信息共享的优势,减少了信息不对称,使中小物流企业也能够获益。再次网络平台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不受物理空间的限制,也没有企业自身的利益面,容易组成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其它物流企业都认可的形式,比如联盟形式,最终实现物流产业整合。
(二)第四方物流的功能及其运作模式
第四方物流(4PL)的基本功能有三个方面:一为供应链管理功能,即管理从货主/托运人到用户/顾客的供应全过程;二为运输一体化功能,即负责管理运输公司、物流公司之间在业务操作上的衔接与协调问题;三为供应链再造功能,即根据货主/托运人在供应链战略上的要求,及时改变或调整战略战术,使其经常高效率地运作。按照国外的概念,第四方物流是一个提供全面供应链解决方案的供应链集成商,存在3种可能的第四方物流模式:1.协同运作模式:第四方物流和第三方物流共同开发市场,第四方物流向第三方物流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包括:技术、供应链策略、进入市场的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第四方物流将在第三方物流的组织内部工作,其思想和策略通过第三方物流这样一个具体实施者来实现,以达到为客户服务的目的。第四方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之间的关系由合同绑定或者以联盟的形式构建。在很多的第三方物流中,已经有很多类似的工作小组或项目小组,尽管他们不是以独立的第四方物流的形式出现。2.方案集成商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第四方物流为客户提供运作和管理整个供应链的解决方案。第四方物流对本身和第三方物流的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综合管理,借助第三方物流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集成的供应链方案。第三方物流通过第四方物流的方案为客户提供服务,第四方物流作为一个枢纽,可以集成多个服务供应商的能力和客户的能力。3.行业创新者模式:在行业创新者模型中,第四方物流为多个行业的客户开发和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以整合整个供应链的职能为重点,第四方物流将第三方物流加以集成,向下游的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在这里,第四方物流的责任非常重要,因为它是上游第三方物流的集群和下游客户集群的纽带。第四方物流无论采取哪一种模式,都突破了单纯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局限性,能真正的低成本运作,实现最大范围的资源整合。因为第三方物流缺乏跨越整个供应链运作以及真正整合供应链流程所需的战略专业技术,第四方物流则可以不受约束地将每一个领域的最佳物流提供商组合起来,为客户提供最佳物流服务,进而形成最优物流方案或供应链管理方案。而第三方物流要么独自,要么通过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转包商来为客户提供服务,它不太可能提供技术、仓储与运输服务的最佳结合。4PL的成功关键是以“行业最佳”的方案为客户提供服务与技术。4PL方案的开发对3PL提供商、技术服务提供商和业务流程管理者的能力进行了平衡,通过一个集中的接触点,提供了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4PL将客户的供应链活动和贯穿于这些“行业最佳”的服务商中的支持技术,以及他们自己组织的能力集成到一起。随着联盟与团队关系不断发展壮大,一种新的外包选择开始出现。企业正在向单一的组织外包其整个供应链流程,由它们评估、设计、制定及运作全面的供应链集成方案,这正是第四方物流。第四方物流无论采取哪一种模式,都突破了单纯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局限性,能以低成本运作,实现最大范围的资源整合,并可不受约束地去寻找每个领域的“行业最佳”提供商。因此,第四方物流是我国物流业发展和提升的助力器。
二、我国第四方物流健康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制定发展规划,推行行业标准
为我国物流有序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应有一个全国的物流发展规划。规划中应根据我国物流发展的状况、问题,以及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机遇,确定我国物流发展的目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实施步骤;在综合运输系统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制定点、面结合的物流园区的发展规划;在我国信息系统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提出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要求;物流人才的培育规划;以及实现上述规划应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培育物流市场和物流服务提供商的政策措施,为物流发展创造有利的政策法规环境等。第四方物流最大的难点在于,制造商依据什么能很放心地将其对物流的控制权交给物流服务商。解决难点的首要前提就是物流服务必须标准化和规范化。行为规范和标准的制定可以大大方便各个物流企业之间和各个物流功能之间的相互协作和配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成功概率。
(二)着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为第四方物流的发展提供基础
我们知道,第四方物流的本质是集成和整合,这主要体现在信息的共享和物流过程的优化中。第四方物流供应商的核心能力是对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进行集成,在一定的信息收集和共享的基础上,对物流业务的解决方案进行决策和优化,以行业最佳为目标,更好的为货主企业提供物流服务。因此,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是当前提高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水平最重要的措施。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大型企业集团,这样既可以在不增加资本投入情况下,提高物流业的效益,又可以为协作企业创造“第三方利润源”。第四方物流的发展必须在第三方物流行业高度发达和企业供应链业务外包极为流行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发展起来。第四方物流所倡导的物流运作新思路、新理念,即为企业设计融合物流技术与通讯的整体物流秩序、无缝连接下游经销商、上游供应商以提高企业物流全环节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整体费用的经营方针是第四方物流思想的精髓和希望所在,而第四方物流只有与第三方物流在服务上更多的互补和合作,才能做大物流成本的最小化,提高运营效率。
(三)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建立全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电子商务=网上信息传递+网上交易+网上结算+物流配送。一个完整的商务活动,必然要涉及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等四个流动过程。其中物流是基础,信息流是桥梁,资金流是目的,商流是载体。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基础与载体,没有现代化的物流运作模式支持,没有一个高效的、合理的、畅通的物流系统,电子商务所具有的优势就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没有一个与电子商务相适应的物流体系,电子商务就难以得到有效的发展。正如前述,发展第四方物流是解决整个社会物流资源配置问题的最有力的手段。我国目前正在推进信息化进程,同时物流业在我国经济中地位越来越突出,这就需要将当前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产业结合起来,而结合二者的最佳途径就是发展电子商务物流,培育第四方物流,建立全国物流行业的公共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形式整合物流企业(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资源,这样可以使我国物流产业真正有质的提高,也只有这样才能从容应对加入WTO后跨国物流公司的竞争。目前物流方面网络企业很多,能够整合一定社会资源的和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不多,应重点培育已经具有第四方物流的雏形,在整合物流资源有一定基础的物流信息平台,发展成为第四方物流。
(四)政府要转变其管理职能,搞好物流基础建设、产业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工作
我国物流产业真正提升,必须通过第四方物流来完成。对第一方或第二方物流不能靠政府通过财税政策倾斜,因为,目前物流资源在没有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已经处于饱和状态,如仓储和运输能力已经是供过于求。第三方物流企业本身是物流业“利润点”,可以靠企业自身发展规律就能生存。唯有第四方物流对整合社会资源,物流产业的提升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建立物流信息公共平台,发展第四方物流应该是政府重点的发展的对象。为此,在物流产业政策上,应重点放在物流物流基础建设、产业服务、规范工作。由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大,投资回收期长,因此,应建立以政府资金为主导,引导外资、民间资金形成多元化的物流投融资体系,并借鉴国外的经验,改革物流设施投资的纯现金回报制度,让物流企业低成本运作,适当时候可以发行物流建设债券,或者放宽科技含量高的物流公司发行股票并上市的条件,为物流建设筹资。对物流行业来说,还需要用标准化的方式将供方――干线物流――配送――送达需求方等物流环节有机连接起来。如果没有相适应的物流接口标准,很难想象其链接的难度和成本。另外要加强物流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一方面要制定科学规范的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加强物流业法制建设;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科学管理体制,从硬件、软件各方面提高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技术和管理素质,全面提高物流业的服务水平。
当双十一、美妆节、周年庆等一连串促销活动,刷新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数字时,传统零售企业眼中的“新朋友”已悄然跻身中国百强零售企业榜单。在超乎想象快速发展的同时,电商之间的竞争达到了白热化。每天都有新鲜血液注入,也有失意者黯然离场,在“只知第一,不晓第二”的电商大战中,如何把控未来,建立长期竞争优势,是电商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重新定义电商模式
目前,对于国内电子商务的研究,主要基于B2B、B2C、C2C网购平台类型模式。但互联网发展的特点之一就是不断创新,突破思维框架,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因而,有越来越多的在线交易平台不能再简单划为B2B或者B2C模式。
为了真实反映出目前国内电商的运营模式,长江商学院首次在《中国在线零售业报告》中提出以产业链价值三要素理论为工具,分析国内在线零售企业。
报告主创蒋德嵩教授告诉《新营销》记者:“产业价值链是什么概念?现在我们买手机,绝大部分是智能手机,打电话只是手机功能的一种诉求,但我们还会对手机的应用程序产生需求。这些应用程序,从过去产业链的角度看,和手机研发、制造没什么关系,它不是由苹果、三星或者小米生产出来的,但是在产业价值链模式下,这些附加需求会叠加形成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比如现在就出现了专门做手机应用的企业。”
因此,对于现代企业,能够为客户提供持续的叠加附加价值,形成完整的产业价值链体系,是增强企业客户黏性、提升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其中就离不开企业对自身产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的整合管理。
产品流是指在生产商与消费者间建立起产品交易模式;现金流是指在线零售交易方式和资金管理模式;信息流是指为实施各类创新整合、分析和运用消费者需求信息的过程。由于依靠的重点不同,虽同属在线零售业,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唯品会等电商企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对此,蒋德嵩将目前国内的电商模式划分为价值链整合模式、开放平台模式、O2O 模式、特卖模式和社交模式五种类型。
从产业价值链要素管理角度看,价值链整合模式致力于在产品流管理方面建立起完善和卓越的供应链服务竞争优势,以产品流管理为战略核心,以现金流管理为系统支持,以信息流管理为资源整合方法的纵向非一体化在线零售业态。目前亚马逊是国内价值链整合模式的典范,京东是领先的代表性企业。
开放平台模式的特征可以概括为“搭建平台、招商引资”,典型代表是阿里巴巴。它以向买卖双方提供在线交易机会和条件为目标,更注重对平台现金流和信息流的整合,但由于在产品流管理方面介入不深,没有自己的物流配送系统,对最终用户体验缺乏掌控。
O2O模式的核心是现金流管理,代表是国美,由于目前国内O2O 模式尚不成熟,因而存在很大的市场替代空间,竞争优势不强。
特卖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唯品会,由于过分依赖为抢占市场形成的价格优势,缺乏可长期确保竞争地位的规模优势。
社交模式显然并非一般意义上的B2C 或C2C 式在线零售业态,它以信息流为核心,以网络社交平台为媒介,延伸出交易,以腾讯电商最具代表性,不过发展时间较短,尚未形成气候。
供应链决定未来电商格局
作为两类电商模式的代表,阿里和京东各有千秋。蒋德嵩认为,京东在整合供应链,阿里在做互联网开放平台。
“虽然通过提供叠加需求能够达成交易,与消费者建立供求关系。但是,在线零售业的基础性要素是产品流,信息流只是竞争性要素。”蒋德嵩说。
京东基于3C产品起家,3C产品客单价值大,配送要求高,容易损坏和丢失,所以同淘宝不一样,做好3C产品必须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
从2009年开始,京东开始自建物流,投入巨资建立7个物流中心,仓储总面积约125万平方米,近1400个配送站,提供211限时达、次日达、夜间配、定时达等增值服务。
京东的产业价值链要素管理体现在产品流,围绕产品流,提升到供应链管理,通过供应链管理,锁定商品流。比如去年双十一,京东的仓储物流配送已成为它的竞争优势,京东卖的货品越多,物流体系的价值和效益就越高。
相比于京东的货到付款,淘宝的优势在于通过支付宝控制现金流。但如果京东能够做到线下及时配送,仍可以实现现金流快速周转。
在蒋德嵩看来,京东自建物流,将在未来几十年内对中国电商布局产生持续性的影响。
“京东在无锡、上海、杭州、厦门、广州、惠州等地有仓储,这是中国制造业最密集的地区,很多淘宝卖家也集中在这个区域。对于京东,这一区域可以称之为产业集群的仓储布局,这一布局是为了切入产业链、价值链环节,是为了完成下一步的整合。”
平台,是传统制造企业今后互联网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但如果可以随意在淘宝、天猫、京东等平台开店,货物运转的重要性便突显出来。因此,如果京东仓储形成一种强大的综合物流配送能力,就可以反向控制整个产业链。
作为产业链价值体系的重要一环,信息流效用的发挥仍以产品流为前提。
蒋德嵩说:“淘宝的信息流是建立在平台之上,京东的信息流是建立在与企业之间的对接。以购买联想笔记本电脑为例,在京东下单,京东以最快的速度向附近的仓储搜索是否有产品,如果没有库存,会自动分拨到联想的库存或其他分销商的库存,这个信息渠道在全国是打通的。但这种情况在淘宝上是不存在的,一个淘宝卖家没货,它不会向另一个淘宝卖家寻求库存。”
产业链价值整合
“现在,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在线零售业早已摆脱价格战的简单竞争方式,未来电子商务比拼,是一场持久的马拉松赛,考验企业对产品流、信息流和现金流持续优化的能力,最终达到产业链价值整合。”蒋德嵩说。
以往,人们总是将线下零售与线上电商视为敌对的矛盾体。实际上,在价值链的供应商一端,传统的零售、连锁业态是不和谐的合作状态,供应商对进场成本、推广摊派等非透明手段怨声载道,毫无还手之力。
在价值链价值整合的过程中,电商的角色不是压榨和索取,而是对零售产业链重塑,是建立在供应链管理创新和优化之上的。
根据语义学的解释,供应链金融是一个合成词,由“供应链”和“金融”两个语素构成。这表明了供应链金融从诞生之初便同时具备了产业和金融两种属性。供应链金融固有的二元性也自然导致了企业家和学者们在认识和理解供应链金融概念上的差异。这一差异主要表现为在界定供应链金融概念时,“供应链”和“金融”两者的地位和角色是变化的。供应链金融的相关概念是物流金融。物流金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物流金融是指物流企业借助资本市场进行资金运作,向其下有顾客提供金融增值服务。狭义的物流金融是依托物流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一种创新型融资模式。物流金融的雏形出现公元前2000年,物流金融便已初具雏形并且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农业领域范围内,一种十分常见的物流金融雏形是储存设施与分级系统。19世纪,芝加哥谷物行业用仓单位发货人融资。1999年,致力于创造并实施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上市公司RedwoodTrust收到来自美国摩根斯坦利投资的3.5亿美元。2001年,美国第一国际银行被美国联合包裹公司收购,以期为顾客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供应链金融服务。随着物流金融实践的发展,国外理论研究也非常丰富。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物流金融中业务模式的演进和具体形式进行探讨,二是对物流金融业务中的风险监控以及风险管理理念进行研究。MichaelLamoureux(2008)总结前人研究给出了供应链金融的定义,这一定义是站在金融与产业立场上的,他认为供应链金融是在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系统中对资金的可得性和成本进行系统优化的过程[1]。在国内,1999年中国储运集团首先开始从事物流金融相关业务。随着供应链管理时代的来临,物流金融研究也开始偏向供应链视角。当突出“金融”时,供应链金融的侧重点在其金融属性,即供应链是手段,金融是目的。供应链金融可以看作是商业银行基于供应链展开的一项业务模式的创新,是一种新型独特的信贷模式。
相对应的,从供应链上的运营商(核心企业、上下游配套的中小企业等)角度出发,供应链金融的侧重点则转向产业属性,金融是手段,供应链成为目的。此时,供应链金融表现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模式,它是供应链管理内涵的发展和深化,即从关注物流到注重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高效整合。对资金流的有效管理是实现“三流”合一,提升供应链整体绩效的关键,而要实现资金流的有效管理,则必然要借助金融手段。由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一直是供应链金融实践中最活跃的参与主体,因此大多数关于供应链金融的研究都是从银行的角度展开的。其中,深发展银行副行长胡跃飞(2007)阐述了相对来说比较具备代表性的供应链金融定义,他主张应借助剖析供应链内部的交易结构,在融合核心企业、物流监管公司、资金流引导工具等新出现的风险调节变量的同时,应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信贷模型,为供应链中存在差异的节点企业提供相对封闭的授信扶持以及结算理财等综合性金融服务业务[2]。胡跃飞的供应链金融定义中,实施主体是商业银行。与之类似的观点还有很多,比如弯红地(2008)认为供应链金融是银行将供应链中相关企业看作一个整体,并对其提供形式灵活、全面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3]。除了银行视角,其他几种常见的视角还有核心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和电子商务平台等视角。闫俊宏(2007)认为供应链金融主要是为促进供应链的稳定和运作畅顺,金融机构与企业相互协作,对供应链中的单个或多个上下游企业提供全面结算和融资服务,从而建立银行、企业和供应链共赢共存、持续发展的局面[4]。现有研究大多落脚于供应链金融的金融属性,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其产业属性的关注和分析。具体而言,供应链金融的内涵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理解:第一,供应链金融反映了思维模式的创新,它突破了传统意义上从微观层面关注企业的视角,而是从中观的视角剖析整个产业供应链,把金融资源的整理合并内容拔高到整体供应链组织协调配合的战略层面。第二,供应链金融系统内部存在多方参与主体,主导供应链金融并提供相关服务的主体是供应链的重要利益攸关方,可以是核心企业、第三方物流,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电子商务平台等,由此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第三,供应链金融以开发金融工具,实现供应链上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高效整合为目的,在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营绩效。从广义层面而言,供应链金融是把供应链上所具有的金融资源进行有效提炼整合,并且为供应链金融中的特殊组织方提供完整的能够有效解决供应链资金流管理问题的策略方案。从静态上讲,不同参与者之间相对繁复庞杂的资金关系都被包含在供应链中;从动态层次上讲,一般是有指定的供应链管理的相关参与方(如核心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作为组织者,为特定的某个供应链条或特定的某个供应链的某个环节提供关于财务管理的相关服务。
二、供应链金融模式
所谓模式,即事物的标准样式,其表明不同事物间潜在的规律联系,内容不一定是图象或图形,也可能是数字或抽象的关系以及思维方式。可以说模式关注的不是本质上的内在规律而是外在形式上的联系,是人类把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累积起来经验加以提炼和升华,一种基于认识基础上的思维方式。简而言之,就是能够从持续反复出现的事物中提炼和概括出该事物的规律,是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并对其进行高度归纳总结,因为人们往往能够从不断反复出现的事物中观察并发现出某种特定的模式。一般而言,在一个成熟的领域内,会发展出多种不同的模式。一个关于模式的比较经典的定义是由Alexander提出的,他认为每一个模式都是发现居民生存环境中时常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该问题的重点方案。模式的意义在于其可以作为经验辅助我们进行决策,即在某种条件下按照这种模式可以产生某种结果,是一种参照性指导方略。在一个优秀方案的指导下,人们能够快速高效的完成目标计划且可能会依据已有的良好思路设计出一个更加优秀的方案,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果。现有文献中涉及的“供应链金融模式”,通常表达了两种含义,或者简单地指代供应链金融这一概念,突出其作为一个不可分的完整概念与其他模式的差异,等价于“供应链金融”;或者强调了供应链金融内部的细分模式,即它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各种可能的表现形式,等价于“供应链金融的模式”。
文章所要探究的是第二种含义,即供应链金融的模式。根据对模式的分析,可以推出,供应链金融模式就是供应链与金融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标准样式,表现为在供应链金融系统自身内部参与人之间的某种持续平衡稳定的功能结构关系以及有规律可循的交流互动方式。由于这种结构关系和交互方式具有多样性,从而呈现出多种不同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每一种供应链金融模式都是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针对某一特定问题或需求而设计、开展的实践方案的经验的规律性总结,进而抽象升华出的一种可以在整个供应链金融产业生态内被其他参与主体不断借鉴、复制的实践样板。供应链金融模式的这种可复制性使得人们可以在较短的时期内,以更低的实践探索成本实现整个供应链金融产业的高效、规模化发展。由于其表现出的对供应链金融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供应链金融模式一直是供应链金融研究的焦点之一,许多学者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并对供应链金融的各种模式进行了总结分类。虽然供应链金融的内涵要大于供应链融资,供应链融资只是供应链金融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实践中,供应链金融一开始便是以其在融资方面表现出的独特性和创新性而引起广泛关注的。由于供应链金融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在合理配置资金的基础上对供应链中每一个链条上的参与者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调度,并且因为每一个链条中的参与者及时相互独立的个体关系,又是相互合作与竞争的竞合关系,所以主要会利用债权债务关系对链条中的每一个参与者之间的资金进行合理安排。该债权债务关系首先来源于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并由此体现出来,尽管企业的资金是有限制的,但企业取得融资的重要渠道是银行,所以银行涉入到了该债权债务关系后就可能转换成为银行信用。因此,供应链金融主要通过供应链融资来实现供应链资金的合理安排,在很多情况下,学者们不约而同地将对供应链金融的研究与运用与供应链融资的研究与运用等同起来。从现有的文献资料看,大多数关于供应链金融模式的研究实质上都落脚于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学者们往往选用不同的分类标准或维度对供应链金融模式进行分类。比如,从银行角度来看,根据风险控制体系的差异和解决方案的纬度导向,部分学者把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划分为存货融资、预付账款融资、应收账款融资三类。很多学者对国内供应链金融的基本模式进行了总结,一般是在三大类融资模式(预付款、存货、应收账款)的基础上,对每一类融资模式主导下的典型模式进行分析,有学者认为基于预付款的保兑仓融资模式、基于存货的融通仓融资模式和基于应收账款的融资模式是目前国内供应链金融的主要实践模式;也有学者认为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方式可以包括应收账款融资、保兑仓融资、融通仓融资以及监管融资四类,还有学者基于企业生产营运过程中的不同发展阶段的视角研究,提出了基于采购阶段的预付款融资模式、基于生产阶段的动产质押融资模式以及基于销售阶段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的分类。通过分析上述几位学者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虽然学者们在总结供应链金融模式时选取的标准或维度有所差异,但总体而言,都是围绕预付账款类、存货类和应收账款类这三大类融资模式展开论述的,很少有学者突破这一框架,另辟蹊径进行分类。
从产业角度看,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产业组织模式,是一种非常新颖独特的模式。供应链金融模式的研究可以通过分析产业内部参与主体的互动关系来完成。供应链金融系统中的主体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位于产业供应链上的运营商,包含了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与之具备长期稳定关系的上下游交易对手(主要是大量的配套中小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等企业;第二部分是较常见的银行或非银行等金融机构,其中商业银行可以看作是最具典型和表现活跃的参与主体。从产业层面讲,供应链金融关注的焦点是怎样使用金融手段才能在为供应链分配资源的同时实现供应链全局利益的最大化。以该功能为核心,同时考虑不同主体自身的特点和能力,在供应链金融系统内主要有四类角色:第一类,由供应链上节点企业所扮演的金融服务需求方,尤其是由中小企业扮演;第二类,以商业银行为主要代表的金融机构所扮演的金融服务提供方,它们主要承担在为供应链投入资本的同时提供另外的资金管理服务的责任;第三类,由核心企业、商业银行、第三方物流电商企业所主要扮演的供应链金融主导组织方,它们作为供应链金融的汇聚点,是组织系统内的不同参与者,它们的一个共同点是在系统内具备充分的影响力;第四类,由第三方物流、保险公司、仓库储存监管等类型企业所扮演的供应链金融支持协作方。因此,可以将供应链金融模式分为三类,分别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主导下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核心企业主导下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主导下的供应链金融模式。
三、供应链金融协同机制
供应链金融在国外的实践一开始也是以银行为主导的,其初衷有益于国内的供应链金融。国外银行为了维护与老顾客之间的关系,避免因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结构变化导致的老客户流失而推出供应链金融;而国内银行则为了开发新的客户,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种新的信贷模式。故而,研究中国供应链金融问题,更多的是基于四大参与主体:金融机构、中小企业、核心企业和第三方物流。这在国内的研究中是获得一致认可的。李飞(2011)[5]指出供应链金融有利于开拓中小企业融资市场。林侠、罗霄峰(2011)[6]认为为了控制信贷风险银行一般选择行业市场占有率靠前、物流渠道畅通、价格稳定、流通性好的大型物流公司合作。国外很多专家学者对供应链金融协同机制进行探讨。Duan(2009)建立了在紧急状况下的供应链金融损失最小化的合作决策机制[7]。Allen(1998)等认为有效的合同可以保障银行和企业以完整的过程完成谈判,从而降低道德风险[8]。有学者以系统理论为基础对供应链金融的合作协同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Kong运用系统动力学,建立融和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供应链金融仿真模型,讨论资金流和融资政策制定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9];Alea(2010)运用智能匹配方法设计了一个供应链金融沟通与决策机制[10]。供应链金融中的风险问题是国内外研究持续关注的问题。Pater从多角度考虑供应链金融的风险。Cranfiel针对供应链金融系统中的风险波及性问题提出自己的对策建议。李毅学(2011)表示,供应链金融风险应包括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两个基本层面[11]。张春认为供应链金融系统本身就存在一个风险防范与安全控制机制。在风险度量上,Barsky区别供应链金融与传统的信贷业务,将供应链金融风险分为五类。有学者从信任的角度研究供应链金融机制。信任是人和其交易伙伴之间的一种期望,在契约的基础上交易伙伴以双方都能够相互接受的方式行事,其中一方不可能利用另一方的弱点或缺陷来谋求自身利益。Chopra&Meindl认为,在供应链联盟中,信任是指供应链节点上的每一个企业都十分关注不同节点上的其他企业的福利内容,在没有考虑清楚自身行为对其他节点企业产生的影响时不会随意采取业务行动。刘永胜在总结和吸取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情况之后,认为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彼此信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不同企业在面对处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时所表现出对彼此的信任和依赖,这种成员之间因将来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彼此信任十分珍贵;二是供应链尽管以信任为基础,但其本身也存在巨大的风险。从产业整合的角度设计供应链金融协同发展机制需要整合已有的研究。我们发现,供应链金融协同发展机制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立足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分配激励机制,二是立足供应链金融系统的信任文化机制,三是立足更大系统的宏观配套机制。这三个方面是一个系统,构成了通常所说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三种机制在供应链金融系统中起到不同的作用。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可通过利益分配激励机制,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推动供应链金融的有效运行。供应链金融系统的协同发展必须依靠各参与主体的相互信任,在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慢慢培养起信任文化,走向协同发展的新阶段。而在更宏观的层面,信息容易对称或监管的交易成本较小时,采用法律和规章制度这种强制的机制,引导供应链金融健康发展。
四、结论
摘要:我国经济粗放式的发展导致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引起了政府和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企业能否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营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走得长远。水泥生产企业属于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对其环境成本进行科学的管理刻不容缓。生命周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能够全面、准确地核算水泥生产企业的环境成本,同时ERP作为现代供应链管理的工具能够很好地把作业成本法和生命周期成本法融入其中,从而实现环境成本的全方位管理。
关键词:生命周期法 作业成本法 环境成本 ERP
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危害着人们的健康,而且影响到了我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水泥生产行业为房地产行业和基建行业提供原材料,是国民经济发展依赖的行业,但同时也是重污染的行业,其产生的废气、粉尘是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因此对我国水泥生产企业的环境成本进行有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要对其环境成本进行有效管理,首先必须要对其环境成本进行准确核算,但是从2014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水泥生产企业披露的信息来看,关于环境成本的披露非常少,几乎都是非货币性的环境信息。因此对环境成本的准确核算是水泥生产企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国外环境会计理论发展比较早,联合国统计署、美国环境保护署、日本的《环境会计指南》等国外组织和机构都对环境成本做出了定义。在我国的环境会计研究中,著名学者肖序较早在其撰写的《环境成本论》中对环境成本这个概念作出了解释。除了联合国统计署的环境成本定义中包括了自然资源减少的核算外,其他定义的环境成本范围大体一致,包括三类:一是处理现有污染形成的成本,二是保护和管理环境而形成的成本;三是环境污染造成的企业的损失。本文探析这三类环境成本的核算和管理问题。
一、环境成本核算的方法
目前,水泥生产企业的环境成本核算仍以产品的产量作为唯一动因来分配间接费用,这导致环境成本的归集不合理,成本扭曲,因此误导了财务数据的使用者。而且环境成本没有单独核算,报表使用者无法了解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效果。同时,环境成本核算不全面,水泥生产企业应该对原材料的开采到最后废料废气的回收或处理的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产生的环境成本进行核算。在信息化时代,ERP作为现代管理工具可以很好地把先进的成本管理思想变成现实。因此我们需要运用作业成本法、生命周期成本法这两种先进的成本管理思想和ERP工具来实现对环境成本的科学核算和管理。
(一)作业成本法。传统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只以产量作为唯一的成本分配动因,而导致间接成本增加的原因很多,不止产量这一个。作业成本法认为间接成本的分配要取决于成本发生的原因,成本发生的原因有很多种,产量只是其中之一。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甚至供应链的运转都可以分为一系列的作业,每一个作业都会消耗相应的资源,比如工人的工时、原材料、设备的折旧等,即企业的成本。而产品的生产消耗的是作业,所以可以根据不同作业成本动因来核算产品的成本。作业成本法不仅是一种成本核算的工具,而且还是一种成本管理的工具,人们可以对企业的价值链或供应链的作业进行分析,辨别哪些作业是有必要的,哪些是低价值的,这样就可以对企业或供应链的经营过程进行“瘦身”或改进。同时准确核算出每一个作业的成本也使从事这项作业的工人可以及时了解作业的成本,有利于成本控制。企业从事环境方面的活动也是由一系列环境作业构成的,这些环境作业消耗了一系列资源。因此用作业成本法可以准确地核算环境成本。
(二)生命周期成本法。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产品的设计、原材料采购、产品的生产、产品的销售、废弃物回收整个连续的过程。生命周期成本法就是对产品设计到废弃物回收过程中的每一个时期产生的成本进行核算和管理。同样的,环境成本管理也应该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每一个时期的环境成本进行管理,而不是只管理某些环节的环境成本。生命周期成本法是将环境成本在时空上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一个时间阶段可以使用作业成本法对环境作业成本进行核算和管理。因此作业成本法和生命周期成本法这两种先进的成本管理思想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全面对环境成本进行核算和管理。
(三)企业资源计划(ERP)。ERP的核心管理思想是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把供应链上所有组织的资源集成来提升整体供应链的市场竞争力。供应链管理思想跟作业成本管理是一致的,供应链的运行其实也是一系列连续的作业,每个企业内部的供应链就是一条连续的作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交易也是种作业。同时整个供应链的运转过程也是产品的生命周期过程,上游企业开采原材料然后卖给生产企业,生产企业生产出产成品再卖给顾客,产品报废后生产企业再回收废品再生产利用。而ERP作为供应链管理工具可以实现价值链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在成本管理方面,可以实现对成本的事前控制、事中实时控制、事后控制。
作业成本法和生命周期成本法能够比较准确地计算出生产产业链的全方面的环境作业成本,然后再正确地归集到相应的产品成本或费用中去。但是由于作业成本法要建立大量的作业成本库,计算量很大,这样就会对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的实施造成障碍。但是若把作业成本法和生命周期成本法融入到ERP里实现,那么通过ERP系统的数据收集和计算能力就可以很快地完成成本的核算。一旦环境成本能够准确核算,企业就可以利用ERP系统对环境成本进行全方位的控制。由此可见,作业成本法、生命周期成本法和ERP可以很好地融合起来为企业的环境成本管理服务。
二、水泥生产企业的环境成本管理
(一)水泥生产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水泥生产企业生产水泥的基本过程是:首先开采石灰石矿产获取石灰石,然后对石灰石进行破碎,往石灰石里加料磨成生料,再灌入窑内煅烧成熟料,最后加入石膏细磨生成水泥。水泥生产后会留下废弃物,水泥生产企业可以把部分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水泥包装后销售给顾客,顾客使用水泥后产生的部分废弃物可以再被水泥生产企业回收。水泥生产企业把回收的废弃物作为生产水泥的原材料再投入生产过程中,实现循环经济。以上的水泥生产工艺涉及水泥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其中开采石灰石矿产一般是水泥生产企业的上游供应商的作业。在这整个生命周期中,每个阶段都发生了环境成本。为了正确核算环境成本,我们需要划分出每个阶段的环境作业。
1.原材料开采阶段的环境成本核算。在石灰石开采阶段,会产生爆破废气(如CO,NOX,HTC)和粉尘,对于粉尘开采工人通过静电除尘或袋式除尘装置处理,因此产生“除尘作业”。“除尘作业”消耗的资源有:除尘器的电力消耗、工人工时和机器的折旧。相应的环境作业成本动因是除尘机运行的时间。石灰石的开采会对矿山的植被造成破坏,这就需要企业进行生态恢复,这部分修复成本要计入“植被修复作业”,环境作业成本动因是开采石灰石的数量。在开采的过程中会有噪音污染,需要给当地居民一定的补偿,应计入“噪音污染损失作业”,相应的环境作业成本动因是噪音的强度(分贝)。
2.生产经营阶段的环境成本核算。在石灰石破碎、研磨、煅烧、包装和运输过程中都会产生粉尘污染,需要除尘设备来除尘,因而会产生“除尘作业”,除尘作业消耗的环境成本有除尘器的电力消耗、工人工时和机器的折旧,相应的环境作业成本动因是除尘设备运行的时间。对于废气也有相应的废气处理设备来处理,其产生的作业也跟粉尘处理作业相似。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工人的健康可能会受到影响,这些工人的医疗费归集到职工健康损害作业,环境作业成本动因是职工的人数。
3.废弃物回收利用阶段的环境成本核算。生产水泥会产生一些废弃物,建筑企业使用水泥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废弃物(比如混凝土),这些废弃物可以再回收进行加工,一部分可以作为熟料煅烧的燃料,其他部分也可以成为熟料的一部分。这样不仅减轻了环境的污染,而且还可以减少原材料成本。运输废弃物的运输作业消耗了人工成本、运输车折旧和燃料费,运输作业成本动因是运输的次数。煅烧废弃物作业需要消耗电力等能源费用,相应的环境作业成本动因是废弃物的重量。
分析完水泥生产生命周期的环境作业后,建立环境作业成本库,根据资源动因把资源成本归集到相应的环境作业成本库。然后根据环境作业成本中心的成本总额除以相应的作业总量,计算出环境作业成本动因分配率。在计算某个核算对象的成本的时候,可以使用此计算公式:该核算对象应负担的环境成本=环境作业成本动因分配率×该核算对象已消耗的对应作业的数量,就可以计算出该核算对象在企业的环境活动中应该负担的环境成本。
(二)ERP环境下水泥生产企业的环境成本管理。为了实现高效的环境作业成本管理,可以在ERP系统中再开发一个新的模块即环境作业成本管理模块。ERP先从其他模块中收集数据,然后通过环境作业成本库和环境作业成本动因库来计算环境作业成本。通过作业成本法计算出来的成本比较精确,可以很好地用来做环境成本的预测和环境成本的决策。在环境作业成本控制方面,ERP信息系统可以很快地把环境作业成本信息反馈给从事环境管理活动的工作人员,从而能及时地对目标环境成本和实际环境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的原因进而改进作业、降低环境成本。随着移动商务技术的出现,工作人员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移动ERP掌握环境作业成本的信息。
三、总结
现代水泥生产企业的环境成本无法单独、准确、全面地核算,从而无法充分披露环境管理相关的信息,这使得企业管理者和外部的报表使用者无法合理知悉企业潜在的环境成本,也无法对企业是否可以可持续发展作出判断。作业成本法和生命周期成本法这两种成本管理思想在环境成本领域的运用可以很准确、全面地核算出水泥整个生命周期里产生的所有环境成本。同时作为供应链管理的工具ERP信息系统,可以很好地把作业成本法和生命周期成本法这两种先进的成本管理思想融入其中,实现水泥生产企业对环境作业成本的科学管理。S
参考文献:
1.李晓静,谢桂颖,戴淑芬.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成本核算及信息披露体系设计[J].财会月刊,2015,(2):72-77.
2.庄希停卢静.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水泥企业环境成本会计研究[J].商业会计,2013,(3):89-91.
3.李华俊.ERP系统框架下的制造型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5.
4.吴凤翔.企业环境成本的会计核算――基于作业成本法的视角[J].现代经济信息,2012,(11):153-154.
5.肖序,胡科,周鹏飞.论生命周期的环境作业成本法[J].商业研究,2006,(18):49-55.
6.王宇.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探讨[J].信息技术,2002,(11):85.
7.胡霞,李智芳.作业成本法与ERP系统的整合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6,(12):48-50.
8.吕蕊.ERP环境下甘肃省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3):52-55.
9.王慧瑜,杨志勇,于晓菲.ERP环境下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研究[J].统计与咨询,2011,(1):56-57.
10.邱瑾.基于全过程价值链的制造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体系研究──以浙江新嘉联为例[D].江西理工大学,2009.
11.刘志欣.事前规划法在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中的应用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4.
12.张萌.低碳经济下企业环境成本管理问题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3.
13.黄忠.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企业成本管理研究──以亿利冀东公司为例[D].内蒙古大学,2012.
14.刘娴.水泥行业循环经济价值流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2.
15.张春燕,郝向麟,隋国舜.石灰石矿山开采中的生态环境保护[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9(76):78-81.
16.李东生.永安市小水泥粉尘污染治理现状与对策[J].福建环境,2000,17(6):21-22.
17.张鲲鹏.环境成本管理与环境成本管理会计[J].当代经理人,2006,(21):324.
[关键词]制造业 服务化 信息化
一、引言
迄今,制造业经营模式大致经历了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三个阶段,每一次模式变革都显著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现在,制造业领域又出现了新的模式变革——制造业服务。制造业服务化是制造业企业由物品供应商向服务提供商的转变。尽管这种转变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但它所带来的收益也是十分明显的。一方面服务化战略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服务化战略能够降低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浪费,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环保效益。充分认识这一点,对于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制造业服务化(Servitization)的概念由Vandermerwe和Rada(1988)首先提出,特指许多制造企业由物品提供者向“物品—服务包”提供者转变,成为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完整的“包”(bundles)包括物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服务在整个“包”中居于主导地位,是价值增值的主要来源。White(1999)认为制造业服务化(servicizing)的定义,就是制造商的角色由物品提供者向服务提供者转变,它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Szalavetz(2003)认为制造业服务化(sertiarization)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内部服务的效率对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来说日益重要,竞争力不仅来源于传统制造活动的效率,也来源于内部服务的有效组织和提供,并且其重要性和复杂性逐渐提高。二是与物品相关的外部服务对顾客来说复杂性和重要性日益提高。“物品—服务包”不仅包括维护和修理,还包括购买、融资、运输、安装、系统集成和技术支持。
对于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及内涵,我国学者也较早开展相关研究。赵一婷,刘继国(2008)较早关注了国外的研究与实践进展,提出了“投入服务化”的观点,拓展了制造业服务化的领域。李刚、孙林岩、李健(2009)认为制造与服务的融合,使传统概念的产品向具有丰富服务内涵的“产品系统”连续谱演变,以及“新制造业”的涌现, 提出了服务型制造的概念。指出服务型制造引入顾客成为“合作生产者”,通过多企业主体相互提供生产和服务性生产活动,延伸和扩展传统制造价值链,自发实现资源的整合、业务流程的协作和“产品系统”的创新,实现“合作生产者”的价值增值。胥军(2010)认为制造服务业是向产品产生过程和产品使用过程所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服务业的总称,服务的主体或客体之一是制造企业。可以看出,“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型制造”两个概念在本质和目标上是一致的。
二、制造业服务化的优势分析
相关研究表明,企业选择制造业服务化能够在诸多方面增强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显著提高企业经营业绩。
首先,制造业实施服务化改造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服务化很大程度上受多样化顾客需求的驱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部分顾客不再满足于消费物品本身,而是需要更多的与物品相伴随的服务。把提供物重新界定为“物品——服务包”,符合顾客的期望,有助于满足顾客的需求。如IBM由计算机硬件设备供应商向软件与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转变;富士施乐由办公设备提供商向文件管理服务提供商的转变等都体现了企业对客户需求的迎合。
Robinson(2002)等以化学品行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在传统的成本取向的行业中,服务化战略是创造差异化优势的重要手段。Oliva和Kalenberg (2003)等指出,服务抽象度高、可见度低、劳动依赖度高、很难被模仿,是竞争优势的持续来源。奎因等(1988)认为,技术服务可以提高企业市场响应能力,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其次,实施服务化改造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Oliva和Kalenberg则指出,企业很多的收益来自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顾客群;服务通常比物品有更高的附加值;服务提供了更为稳定的收益来源,研发与管理作为一种投入还可以改造产品设计及工艺流程,显著降低直接材料与直接人工,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从现实情况来看,服务确实为一些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传统制造业的代表——通用电气公司GE现在“技术+管理+服务”的业务模式所创造的产值占公司总产值的比重已经达70%,服务业为GE创造了惊人的经济效益。
第三,企业实施服务化改造能够缓解环保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再生资源的日渐枯竭、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制造业首当其冲成为应对挑战的第一战场。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White(1999)等通过案例分析得出结论,认为服务化战略在许多情况下都能带来环境收益:服务化可以促进企业采用耐用的原材料和设计,延伸物品的寿命,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可以促使企业改进物品的维护和操作,或者进行更有效的设计,优化物品的利用;可以通过回收活动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第四,制造业服务化可支持国际化经营。服务技术对制造业最明显的影响就是国际化经营。通信、航空、物联网等技术创新使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考虑采购、营销与竞争。跨国企业所实现的规模化经营,不是基于行业的规模经济,而是归功于它们的技术、营销、金融及物流等服务的能力。
三、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经营模式的影响分析
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指出制造业的各类生产活动是一个增值的过程。在基本生产活动中,研发设计处于价值链上游,生产制造处于中游,营销与售后服务处于价值链下游。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制造业价值链上的业务活动对绩效的贡献发生了明显改变。借用台湾宏基集团前董事长施振荣(1992)提出的“微笑曲线”可清晰地描绘这种变化。
从图1可以看出,企业的高增值业务明显向价值链两端偏移,而两端的业务主要由非物质化的生产构成。这种变化反映出制造业服务化的两大方向:投入服务化和产出服务化。所谓投入服务化就是企业的核心投入以实物要素为主向以服务要素为主转变。服务要素主要包括高附加值的产品研发与设计、可行性研究等。产出服务化是指企业的提供的服务项目占全部产出的比重不断增加,地位日益突出的现象。制造业向服务化转型使企业的核心业务构成发生了显著改变,这种改变不仅影响了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同时也影响了整个供应链。传统的以制造型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如图2所示:
投入服务化对传统供应链的影响体现在采购与生产领域,企业业务重心向研发与采购管理的转变会使企业产生生产外包与供应商管理库存的需求。一方面核心企业加强了与原材料供应商的合作,保证了采购的效率与质量,降低了采购成本;另一方面,研发能力的提升与业务比重的扩大,在控制原材料采购的前提下,企业将甩掉物品加工业务,从而将企业的影响向上游扩散。
产出服务化将影响原来的分销与售后服务模式,情况之一是下游供应链会显著缩短,企业有可能直接面向终端客户提供服务,成为基于产品的“服务直销商”;另一种情况是下游分销商与零售商将逐步被基于产品的服务合作伙伴所替代,即“下游服务商替代”。
实证研究发现,行业优秀企业始终重视价值链上游的服务环节,积极实施投入服务化改造。产出服务化对产品竞争优势不明显的企业更具吸引力,它们往往把产出服务化当作实施差异化竞争、提高经营业绩的主要手段。当然,投入服务化与产出服务化并不矛盾,很多企业不同程度同时采用这两种服务化改造,投入服务化重点体现在研发投入比重增加方面,产出服务化多体现为在销售产品的同时,配以增值服务,或者将产品内嵌于服务方案中一体化出售。如耐克公司,在加大产品研发投入的同时,始终不放弃产出服务化战略。
如上分析,在投入服务化和产出服务化的共同作用下,以制造业为核心的供应链发生图3所示的变化:
四、面向制造业服务化的企业信息化路径选择
传统的制造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采购、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仓储、物流、资金、营销等所有业务环节,建设难度大,成功率不高,投资收益难以保障。一般来说,制造业信息化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对内部经营管理系统和外部经营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内部经营管理系统包括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生产计划管理、财务管理、车间管理、人事管理等)、研发设计系统(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产品数据管理PDM,)、生产作业系统(制造执行系统MES,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CAM,柔性制造系统FMS)。外部经营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供应链管理系统(进销存管理、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商管理SMS、物流协作管理LMS)、协同设计与协同制造系统、融资服务系统以及企业门户网站。
实践表明,制造业信息化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研发设计、生产作业、资金管理、进销存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以及这些系统的集成。难点在于研发设计系统和生产作业管理系统及其集成。孟宝刚(2007)年指出制造业信息化的三大难点:基础数据准备、计划管理实施和PDM与ERP系统的集成充分支持了这一论断。在这些重点领域中,企业投入巨大,但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多样化与不确定性、产品结构与工艺流程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导致系统难于开发,并且软件很难满足企业生产管理的需要,信息化有时成为企业管理变革的“噩梦”。因此在信息化实践中,很多企业从ERP、产品设计和供应链管理入手实施信息化改造,而在生产作业管理环节,仍然采用以传统的手工管理为主,计算机管理为辅的方式。
制造业服务化通过调整企业的核心业务环节与供应链结构,将企业的工作重点由生产制造向上游研发管理与下游渠道管理转移,从而避开了上述信息化难题。在新的经营管理软件体系中,难以实现与运营的生产作业管理及其与产品数据的集成将不再是重点,甚至被取消,而产品研发与设计管理、供应商管理(采购管理)、物流协作管理、销售管理、客户关系管理、项目管理、财务与融资管理将成为核心模块,企业的信息化战略与路径选择亦随之发生改变。详述如下:
企业要树立以信息化带动服务化的战略效益观。对于什么是“有效益”的“信息化”和“服务化”以及推行“以信息化带动服务化”战略的实践意义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宣传。在战略规划方面,要紧密配合投入服务化和产出服务化的战略选择,以提高研发能力与服务市场能力为首要目标,确定重点建设领域。
在投入服务化方面,要重点进行研发与设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重视制造外包管理。
(1)在产品研发阶段的信息化制造服务技术主要包括:协同研发服务(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协同研发服务平台,吸引合作伙伴乃至用户共同开展产品的协同研发)和协作研发工具服务(远程租用那些价格昂贵,不适合购买的工具服务,如在线有限元分析服务等);
(2)产品设计阶段的信息化制造服务技术主要包括:协同设计服务(利用信息技术为合作伙伴提供协同产品设计服务平台)和用户自主设计服务(企业提供设计平台,让用户自行设计所需要产品,增强用户体验,化解需求多样化设计难题);
(3)远程生产监控是投入服务化催生的新生事物。外包并不等于“甩包袱”,生产外包虽然降低了企业的经营管理负担,提高了经济效益,但是对外包企业加工质量与进度的监控与管理变得日益重要。目前在这一领域已经有成熟的商业化产品,如InfinityQS推出的eSPC工具就能够为用户提供对生产过程跨地域的远程实时监控服务。
在产出服务化方面,要重点进行项目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物流协同管理、融资服务管理系统的建设。
(1)项目管理系统主要用于服务项目的计划、实施管理。基于产品的服务一般是以项目形式体现的,其实施过程往往涉及时间、资金、物料、人员等多种资源的约束、组织与协调,与单纯的产品销售与使用业务在管理上迥然不同。企业需要以科学的方法为指导,应用项目管理工具对服务实施过程进行管理,以确保服务的效率与质量满足客户要求。
(2)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是企业提升营销业绩的利器。应用客户管理系统不但可以提高企业开拓市场的能力,更能提高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商务智能工具,还可以加深对客户消费偏好的理解,挖掘更多的商务规则,发现更多的销售机会。
(3)物流协同管理可以协助企业加强与第三方物流机构的合作,支持基于生产包外的产品配送与原材料采购,以更经济、更高效的方式完成产品供应。服务项目的实施涉及到很多第三方辅助物料、设备的采购、安装,成功的物流协同管理可以更好的支持服务项目的实施。
(4)融资服务是产出服务化不可或缺的服务。就产品销售而言,支付过程一般是短期的,甚至一次性的,但是服务项目的支付往往是分期的、长期的,期间客户会产生融资需求。企业向客户提供融资服务会减轻客户的资金压力,同时也为企业自身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企业应用融资服务管理系统可以提高融资服务的管理水平,降低融资风险。
参考文献:
[1]刘继国,李江帆.国外制造业服务化问题研究综述.经济学家[J],2007(3):119-126.
[2]Vandermerwe,S., Rada, J. Servitization of Business:Adding Value by Adding Services[J].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1988,( 4) : 314 - 324.
[3]White,A.L.,Stoughton,M.,& Feng,L.Servicizing:The Quiet Transition to Extended Product Responsibility[R].Boston:Tellus Institute,1999.
[4]Szalavetz,A.Tertiariz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new economy: experiences in Hungarian companies[D].Hungarian Academy of Sciences Working Papers,2003(134).
[5]赵一婷,刘继国.制造业服务化:概念、趋势及其启示[J]. 当代经济管理, 2008,30(7 ):45-48.
[6]李刚,孙林岩,李健.服务型制造的起源、概念和价值创造机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7):68-72.
[7]胥军,杨超.我国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形成机理与发展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10(12):81-84.
[8]郑杏果.富士施乐借全球服务优化文件管理流程[J].中国计算机报A38版,2007年1月8日.
[9]Robinson T. , Clarke-Hill C.M., larkson C R.. Differentiation through service: a perspective from the commodity chemicals sector [J]. 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2002, 3(22):149-166.
[10]Oliva, R., Kallenberg, R.. Managing the transition from products to servic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 2003, 14(2):160-172.
[11]Quinn, J. B., Baruch J.J., Paquette P.C.. Exploiting the manufacturing-services interface[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88, 29(4):45-56.
[12]孔婷,孙林岩,梁冬寒. 中国服务型制造企业案例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1-01.
[13]Fishbein,B.,McGarry,L.S.,Dillon,P.S.Leasing. A Step towar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M]. NY:INFORM, 2000.
[14]刘继国著.制造业服务化发展趋势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5月.
[15]孟宝刚. 装备制造业信息化的重点与难点[J].微型机与应用,2007(9):70-71.
[16]张文涛.以信息化带动服务化的战略趋势解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6):59-62.
关键词:分工演进;后发优势;跨越式升级;第四方物流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物流模式不断变革。按照物流产业的演进历程,人们习惯于称生产自身做仓储、货运业务的为第一方物流(1PL);称生产企业聘请仓库、车队来做仓储、货运业务的为第二方物流(2PL);称承担供求双方之间更多物流功能的为第三方物流;至于为上述整个供应链提供整合管理服务的,则称为第四方物流(4PL)。从产业链的形成来看,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对产业演进的最大.目前,先进国家的第四方物流已初露端倪,呈现出朝阳产业的蓬勃态势,而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尚处于起步阶段。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连续性是经济学均衡的一个基本前提,经济发展是渐进的过程,我国只能按部就班地发展物流产业,任其自发演进,但结果不言自明——我国的物流产业仍将继续落后于先进国家——这也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能否寻找到一条赶超先进国家物流产业的跨越式路径?该路径是否存在坚实的理论基础?其可行性又将如何?
要回答上述,就需要转换经济理论范式。以威廉.配第、亚当.斯密等为代表的古典主流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是分工和专业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但自马歇尔将连续性原理引入经济学之后,以边际分析供给和需求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主流,古典经济学的经济组织问题逐步被新古典经济学的给定分工结构下的资源配置问题所替代。近年来,以杨小凯、黄有光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家运用非线性规划方法(超边际分析,inframarginal analysis),使先前被新古典经济学遗弃的古典经济学的分工和专业化的思想,在现代经济学理论中复活和回归。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可以解释许多新古典经济学难以解释的经济现象,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新颖的和富有启发的结论。
由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现代分工和交易费用理论提供了一个富有解释力的分析框架,本文试图基于该框架阐述物流产业的分工演进过程,论证我国的物流产业要赶超先进国家,就应充分发挥我国在物流产业方面的后发优势,创造性模仿先进国家自发积累的组织信息,主动调整我国物流发展的产业政策,通过促进第四方物流,整合和带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实现我国物流产业的跨越式升级。
二、分工演进: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1.分工和专业化: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思想
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分工是交换的产物,分工和专业化能够加速知识积累,带来收益递增;但协调分工又需要成本(即交易费用),分工的深化会引起交易费用的增加;获得分工的好处(即分工收益)和交易费用增加之间形成两难冲突,构成分工演进的基本约束。市场折衷这一两难冲突的空间与交易机制(即制度、分工组织)的效率有关:当交易效率很低时,由高分工水平引致的交易费用超过分工收益,经济个体必须选择非专业化;而当交易效率很高时,分工收益超过交易费用,经济个体可以选择高分工水平。由此,分工的深化取决于分工收益与交易费用两难冲突的权衡,呈现出一个自发演进的过程。
2.分工演进:一个动态机制
分工的自发演进过程可以简要描述如下:在初始阶段,人们对各种生产活动都没有经验,生产效率很低,支付不起交易费用,只好选择自给自足;在自给自足生产中,每个人逐步在每种生产活动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生产效率也就逐步改进,相对可以承担起一定的交易费用,通过相互交换产品,开始产生初步的分工租专业化生产;由于专业化生产加速了经验积累和技能改进,使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开始逐步加速,从而使人们在权衡专业化将要带来的报酬水平和当前增加的交易费用之后,认为可以支付更多的交易费用,因此又会试验新的分工组织,进一步提高专业化水平。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累积循环(或称正反馈)过程,使分工演进愈来愈快。
在分工演进的过程中,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决定着知识积累的速度和人们获得技术性知识的能力,而人们对交易机制的知识(制度性知识)则决定着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制度变迁和组织创新对分工的深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人们获得关于分工组织的制度性知识后,能否实现高水平分工则与交易效率有关。通过大量的分工组织试验,人们可以获得更多关于分工组织的制度性知识,因而选择更加有效的分工结构,改进交易效率,提升分工水平,进而提高人们获得技术性知识的能力,产生内生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
3.后发优势和产业跨越式升级
分工演进的理论框架表明,先进国家关于分工组织的信息是市场自发演进的结果,但对于后进国家来说,则可以通过自觉学习先进国家组织试验所获取的关于分工组织的技术性知识和制度性知识,不必再重复试验先进国家曾经出现过的低分工水平,从而节约试验费用,降低试验风险,产生所谓的“后发优势”。
产业升级是产业演进的一个衍生概念,是指产业演进中三次产业之间以及各产业内部依次转移,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的过程。由于国情各异,各国的产业升级也有所不同,归结起来有两类:一是渐进式升级,这是指产业升级按照产业演进的内在要求而循序推进的模式,是产业升级的一般性,先进国家经历的产业结构升级基本上属于这一种;二是跨越式升级,这是指产业升级打破产业演进规律而压缩推进的模式,是产业升级的特殊性。
由于后发优势的存在,后进国家可以创造性模仿先进国家的分工组织试验,跳跃若干分工的中间水平,直接实现较高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采取超常规发展,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升级,追赶、逼近乃至超过先进国家,最终改变落后状态甚至成为新的“先进”国家。
三、物流产业的分工演进
基于分工演进的视角,可以把物流产业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1.分散化物流:自给自足阶段
在物流产业萌发的初始阶段,物流活动呈现完全分散化的状态,即以仓储、运输、采购等分割的形式分散于生产和管理的诸环节中,每个企业也基本上采取自给自足的方式,各自独立完成自身的各项物流活动。
2.第一方和第二方物流:企业内部分工阶段
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但随着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竞争日趋激烈,利润日益减少,通过降低生产成本而获取利润的空间变得越来越窄。此时,企业开始转向改变内部的分工结构,通过在内部进行分工组织试验,企业逐步发现那些分散的、孤立的、被视为辅助环节的仓储、运输、采购等功能实际上是密切相关的,可以形成一种新的分工,实现专业化带来的报酬递增。20世纪50年代晚期至70年代晚期,一些企业通过在内部集成化管理运输、仓储、采购等物流活动,改进了生产效率,提高了赢利能力,物流开始成为继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射”。
3.第三方物流:企业外部分工阶段
当企业内部分工达到一定水平后,由于囿于企业的组织边界,分工带来的专业化报酬的边际效益等于企业管理的边际成本,企业内部分工结构渐趋均衡。要打破这种均衡,就需要将企业内部分工面向外部市场,依赖市场规模的扩大,进一步深化分工,提升专业化水平,从而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20世纪80年代伊始,随着企业日益重视核心竞争力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物品的供给方和需求方逐步将原本由自己承担的物流活动,借助于信息技术与企业外部的“第三者”——专业化的物流企业及时沟通,高效合作,从而使自己可以专注于核心业务。这样,一种新型的市场化分工组织——第三方物流企业迅速或长起来。
4.第四方物流:产业分工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企业进一步注重核心竞争力和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开始转向与上下游企业进行分工和协作,即实施供应链管理。通过深化整个产业链上各企业之间的分工,提升专业化水平,进而提高生产效率,这就对物流方案设计和组织协调水平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也不断将其内部的物流设计和运作之间的分工转向外部市场,以进一步提升专业化水平,提高效率。作为产业分工深化的结果,第四方物流应运而生。
四、第四方物流的涵义、特征和模式
1.第四方物流的基本涵义
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简称4PL)的概念最初由美国安德逊咨询公司(Andersen Consulting)提出的,该公司甚至注册了这个术语的商标。美国物流学家约翰·伽托拿(John Gattorna)最先在其专著中提出了第四方物流的定义:“第四方物流供货商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货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能进行整合和管理,并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从定义上来看,第四方物流是具有产业领导力量的物流供应商,利用管理和设计方面的竞争优势,提供综合、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组织并协调第三方物流进行具体实施,并通过信息技术将整个物流过程集成起来,从而进一步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提升供应链的竞争能力,为顾客创造更大的价值。
2.第四方物流的四大特征
第四方物流虽然处于萌芽阶段,但其基本特征已渐趋明朗,正是这些特征使得第四方物流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其特征有四:
(1)集约化。第四方物流集成了技术公司、管理咨询和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能力,整合了相关的物流资源,提供了一整套全面意义上的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以有效适应需求方多样化和复杂化的需求。
(2)价值化。第四方物流通过对整个供应链产生的能力来降低运营成本,降低工作成本和提高资产利用率,能够为整条供应链的客户都带来利益,增加价值。
(3)规范化。第四方物流加速了整个物流行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进程,推进了物流技术指标和质量标准的统一以及物流管理程序和实务的规范化。
(4)国际化。第四方物流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出现的,因此其自身的国际化将是不可避免的,主要表现在物流市场的国际化、服务需求的国际化、物流支持系统的国际化、供应链管理的国际化和企业文化的国际化等方面。
3.第四方物流的三种模式
第四方物流是一个提供全面供应链解决方案的供应链集成商,按照安德逊咨询公司的分类,存在三种可能的应用模式:
(1)知识密集型模式,也称“协助提高者”,即第四方物流为第三方物流工作,并提供第三方物流缺少的技术和战略技能。
(2)方案定制模式,也称“方案集成商”,即第四方物流为货主服务,是与所有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及其他提供商联系的中心。
(3)整合模式,也称“产业革新者”,即第四方物流通过对同步和协作的关注,为众多的产业成员运作供应链。
显然,三种模式的复杂性依次递增,但无论采取哪一种模式,第四方物流都是在解决企业物流的基础上,解决物流信息充分共享和物流资源充分利用的,都突破了单纯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局限性,能够真正实现低成本运作,最大范围地整合资源。因此,第四方物流将是发展我国物流产业的助推器,是促进我国物流产业升级的切入点。
五、以第四方物流带动第三方物流,实现物流产业的跨越式升级
根据前述新兴古典学分工演进的,可以充分发挥和利用我国在物流产业方面的后发优势,模仿和借鉴先进国家的物流分工组织结构,通过大力第四方物流,整合和带动第三方物流,直接达到较高的分工专业化水平,从而实现我国物流产业的跨越式升级,尽快缩小我国物流发展水平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
第一,创造性模仿物流组织和管理的制度性知识。物流组织和管理的制度性知识决定着物流产业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发展第四方物流,需要先进国家的物流分工组织模式,并在“边干边学”中,注重将引进的外部制度性知识通过的协调机制和企业文化转化为企业的内部知识;作为分工深化的产物,第四方物流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可用外部多重交易合约代替企业内部指令,因而在交易合约的选择上,应以内生交易费用和外生交易费用的总和最小为标准;物流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第四方物流顺利运作的前提和保证,我国在第四方物流发展伊始,就应该高标准、严要求,规范物流程序和实务,统一物流指标和标准。
第二,积极引进和物流新技术。模仿技术性知识也是后发优势的千部分,交易技术的提高对于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同样有着重要意义,第四方物流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物流管理信息化的产物。因此,在模仿和吸收先进国家物流组织和管理的制度性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学习和引进先进国家先进的技术性知识。要加速商务与物流产业的融合,建立全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整合物流(包括第三方物流)资源,拓展物流管理的时间和空间范围,降低物流管理的成本,推进物流产业分工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第三,加快和加强物流人力资本投资。第四方物流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产业进入壁垒较高,需要高技术、高素质的物流人才来支撑,而我国高水平物流人才严重匮乏,并且第三方物流企业缺少引进和吸收高水平物流人才的动力和财力。因此,加快和加强对第四方物流的人力资本投资,完善物流培训体系,可以有效缓解高级物流人才的短缺瓶颈,并使稀缺的高级物流人才相对集中到第四方物流企业,其工作成果能够为众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共享,提高物流人才的利用率,同时也大大降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
当前互联网金融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信息技术优势,从商品流掌握到企业的资金流、信息流,再延伸至银行支付、融资等核心业务领域,强调数据驱动运营,实现了对市场、用户、产品、价值链的逐步重构,打破了传统的金融行业界限和竞争格局。这绝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或替代,更多的是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甚至是中介功能的全面冲击。
支付模式: 从“ABC”向“AC”转变
随着互联网模式兴起和用户对支付便捷性需求的提升,第三方支付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简化了支付流程。即从App(应用)―Bank(银行)―Customer(客户),简化为“AC”模式。比如支付宝等已经能够为客户提供收付款、自动分账以及转账汇款、机票和火车票代购、水电费与保险代缴等结算和支付服务,对商业银行形成了明显的替代效应。
互联网新经济下,用户行为习惯在发生改变,用户希望成为服务的中心。第一,用户自主选择服务时间,50%以上的余额宝交易发生在金融机构的营业时间以外,绝大多数交易发生在碎片化时间内;第二,用户自主选择服务渠道,来自实体网点和ATM机的交易已基本饱和,用户更希望自主选择网银、手机APP、微信公众账号、支付宝服务窗等多渠道完成交易。
融资评估模式: 从“线下核实”转向“线上信息”
近年来,以小贷、P2P与众筹为代表的网络融资模式快速兴起。2014年,我国各类网络融资新增约2500亿元,约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千分之十。尽管互联网融资金规模、管理水平上不及商业银行,但在风险控制上,一些电商小贷对小微企业进货、销货、商品交易、资金周转和归集等商业行为进行动态掌握、全数据挖掘处理,运用一套无担保、无抵押、纯信用的评估模型,决定企业信用评级及是否发放贷款。这种依靠“线上实时信息”的风控模式比传统银行基于“线下核实填报信息”的模式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也更加契合现代社会信息经济运行的规律。
据统计,目前我国个人手中可投资的资产总值已近77万亿元,个人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人群持有可投资资产高达20万亿元。与此同时,国内目前有5600万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其中真正能够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只有11.9%。以P2P、电商供应链融资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以其公开、透明的平台优势,实现了用户体验革命、成本下降和渠道扩展,更为重要的是,能够“连接”资金冗余一端的个人资产和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存款业务关注重点: 从“天量大户”转向“海量小户”
传统金融着重服务于占比20%的大客户,而互联网企业则以小微客户为突破口,选定剩余80%的“长尾”客户作为服务对象,集合了更为广大的客户群体。随着互联网平台客户流量和沉淀资金规模的不断增加,互联网金融的业务触角正逐步向基金、余额理财等领域拓展,对商业银行基础性存款的分流压力越来越大。在监管机制不完善的空档期,一些互联网企业将“支付交易”与“资产增值”相结合,推出了一批低门槛、随用随取、连通消费的资产服务类产品,吸引了大量长尾客户的理财资金,分流了商业银行存款。余额宝截至2014年9月资金规模已达5349亿元,用户数量超过1.49亿户,与“余额宝”对接的货币基金仅用一年时间即成为全球第四大货币基金。
互联网金融“长尾效应”明显,传统金融往往为高收益人群提供贷款等优质服务,而互联网金融契合了人们碎片化、草根化需求。当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空白被填补时,传统金融的监管以及安全性优势将荡然无存,低消费、高数量的互联网金融的长尾效应将凸显,唤醒普惠金融市场。
趋势:境界与商机
未来金融生态显示出多层次的颠覆性。首先商品交易的网络金融渠道进一步拓展,强力整合包括第三方支付在内的多种支付工具;其次虚拟信用平台建立,有助于革新传统的金融中介及货币发行体系,形成完善的信用体系,建立新生代金融生态圈;最后是数据产品化,虚拟货币作用不断升级。互联网基因拓展了金融服务维度和深度,也催生了新商机。
第三方支付: 从“单一功能”到“多元服务”
未来,随着互联网金融平台上企业的不断壮大以及第三方支付公司资金、人才的积累,第三方支付公司必将参与到企业的现金管理、供应链管理和管理咨询等领域,在提供其支付和清算等基本服务的同时,在增值服务方面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比如,支付与金融相结合,第三方支付企业围绕核心企业的资金现结、赊销和预付等常见支付形式,以其信誉作为担保为一些企业提供融资授信业务,开发供应链金融服务;支付与财务管理相结合,支付公司通过与财务管理软件企业合作,把支付服务嵌入到财务管理服务中,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付服务的同时,提升了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支付与营销结合,第三方支付公司拥有庞大的客户信息,包括交易、支付、结算、现金流动等,依托企业集团资源和用户资源,在支付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营销增值服务。在服务行业方面,第三方支付未来将主要向基金、保险、教育等行业扩展,如今已有13家第三方支付企业获得了基金第三方支付结算牌照,这为第三方支付进入基金行业提供了准入证。随着保险业和教育等行业向互联网方向的发展,第三方支付也将针对这些行业特点制定相应的支付解决方案,充实其多元化的服务。
业务渠道: 从“互联网金融”到“物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还只是停留在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阶段,仅仅是由线下到线上的整合,缺乏用户体验。物联网是人与物的结合,对于用户习惯的收集与量化可以帮助金融机构设计出适合用户特性的个性化金融产品。借助于物联网在用户体验上的优势,互联网金融由现在以平台为主的模式向物联网金融转变,或许是互联网金融的下一个发展阶段。物联网金融实质上是对现在互联网金融的“去线下化”,建立一个纯线上模式的金融体系。比如一个可穿戴设备可以采集人类生命体征信息,以此判断出这个人的发病概率,并直接应用到人寿险上,从而免去了线下投保人与保险人见面的过程。再比如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物联网技术可以使供应链实现透明化,对供应链上货物的生产流通等所有环节进行实时的监控、跟踪、定位和双向追溯。借助物联网技术和金融信息化技术开展供应链融资与信贷业务,可以开拓供应链融资业务新局面,全面提升金融业务监管水平,确保供应链融资安全。互联网金融是物联网金融的基础,物联网金融是互联网金融的延伸。物联网既把互联网延伸到物理世界,同时又可以把互联网金融的服务广泛延伸到专业智能的物联网,未来将有广泛的想象空间。
价值载体:从“有形货币”到“虚拟货币”
货币虚拟化是指货币不再以纸币的形式存在,人们的交易将脱离纸币,虚拟货币逐渐取代现实生活中的纸币。如果虚拟货币形成了统一市场,各个公司之间可以互通互兑,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虚拟货币就是通货。近几年来,比特币的发展迅速,掀起了投资虚拟货币的热潮。比特币的发展可以看作未来虚拟货币的一个发展趋势,即虚拟货币逐渐向双向流通阶段过渡,并逐渐在现实和虚拟网络环境中替代纸币的作用。互联网金融不断演化发展是必然趋势,虚拟货币也将会成为在网络环境中的货币。比如,Q币在腾讯公司体系内流通,百度币也可以在本公司使用。当前,中国虚拟货币在流通上存在着局限性,不方便用户在整个互联网环境内使用。在未来,现实社会中的金融体系有可能会出现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内。不同种类的虚拟货币之间可以进行兑换,虚拟货币在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内实现通兑。当通兑出现后,虚拟货币的流通性会大大加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运行效率同样会增强。无论是过去互联网的发展,还是如今互联网金融的热潮,都是源于人们对效率以及便捷的追求,虚拟货币在互联网金融体系内的工具作用会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而不断进化升级,成为互联网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