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苏轼的人生态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苏轼;人生观;入世;出世;旷达;乐观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位于“唐宋家”之列。其一生仕途坎坷,三次离乡,六出汴梁,九年三谪,一年三迁又三贬,六丧亲者,六朝皇家。纵观苏轼跌宕起伏的一生,始终交织着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又时时体现出乐观与旷达的人生境界,这在他的词中有充分的体现。
一、入世与出世的交织
苏轼一生写了大量的词,在这些词中,既有入世的进取之心,又有出世的人生取向。
现实生活中的苏轼,也时时在履行着自己的人生追求。尽管苏轼积极入世,但仕途的坎坷,宦海的沉浮还是让他产生了“出世的思想倾向” 《临江仙》便是词人出世情怀的完全坦露: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 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此外,象 “归心正似三春草”(《虞美人》),“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满江红》)。“浮名浮利,虚苦劳神。”(《行香子?述怀》)等词句无不体现着他乘时归化返朴任天的出世态度。
二、乐观与旷达的升华
尽管苏轼一生辗转流离,但从他的词中可以看出他始终以乐观与旷达的心态直面人生的磨难,看待人生的遗憾。在他的《望江南?超然台作》中这种超然的心态更是一表无余: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这首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此外, “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 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既然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此身非我有”,那么便借着美酒与惬意的大自然,驾一叶扁舟随波逐流,内心看透外物便也不再执着于外物。当然其中的关键之处是苏轼承认了人生有缺憾,就如自己的仕途坎坷一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没有什么比正视现实更可贵的了,苏轼就是将自己的悲欢置于宇宙人生的阔达空间去观照,认识到人生的有限,进而体悟到自己的人生不完美的合理性,从而正确地面对人生苦境。
三、儒释道三家思想对苏轼人生观的塑造
苏轼的一生始终交织着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在矛盾痛苦中乐观旷达,这就要看儒释道三家思想对苏轼人生观的塑造了。
苏轼自幼受到“齐家治国”、“兼济天下”的儒家进取精神的濡染,尤其是其母程氏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他影响极深。《江城子?密州出猎》将他志于为国尽忠、扫荡胡虏的英雄气概与高尚人格完美地展现了出来,他心目中最为崇拜的对像是范仲淹、韩琦、欧阳修、梅尧臣等政界文坛上的宿儒名流。
儒家的“经世济民”理想让苏轼走出大山,但仕途的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使他不得不寻找解脱,于是坎坷路上他所接受的佛道思想精髓便成了他思想上的出路。
道家哲学强调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自由,做到这样只有淡泊名利,淡化死生,只有无所求,顺其自然,心才会游于物之外。这种思想正好切合苏轼的境遇和精神需求,从而为经世济民不通,弃世又不甘的苏轼的受磨难的心灵提供了精神上的解脱。苏轼认为人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有欲望而不能得到满足,减少欲望就减少了痛苦,追求欲望则只会徒增烦恼,“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
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正是儒道的切合点。苏轼无论处于多么残酷的处境,总能随时随地地去寻找并进而确立自己的生命意义和快乐之源,从而达到“无往而不乐”的最高境界。可见,苏轼的思想不是一家思想的简单继承,而是以儒家为本,又博采道家之长,他奉儒而不迂执,好道而不厌世,参禅而不虚妄,于是便形成了他儒释道兼收的外儒内道的作风。
总之,综观苏轼的一生,得与失,功与败,逆和顺,荣和辱如影相随。顺境中,苏轼积极用世,心系天下;逆境中,苏轼旷达乐观,坦然面对。今天,我们欣赏苏轼的同时,更欣赏他于词中所蕴蓄的入世与出世的人生态度,欣赏他乐观与旷达的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1].唐圭璋.全宋词.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1991.1.
[2].韩丽霞.超然心态与苏轼黄州文学创作[J].内蒙古: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
战胜挫折,需要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当人生陷入低谷,弱者会一蹶不振,强者则会浴火重生。1895年,列宁被俄国司法机关逮捕。狱中的环境艰苦恶劣,但他不被这些挫折打倒,设法弄来面包和牛奶,用面包做“墨水瓶”,用牛奶在书籍上写字,写就了“无字书”。假如列宁是胆小如鼠的无用之辈,在他面临人生这一低潮时,势必会自甘堕落,一败如水,无法再次崛起。所以,我们需要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因为这样的精神会使人披荆斩棘、所向披靡,攀登人生顶峰。
战胜挫折,需要永不言弃的顽强品格。所谓“苦心人,天不负”,曹雪芹就是最真实的写照。他在创作《红楼梦》时遭到了身体和精神上的巨大挫折:缺少吃穿,族人反对该书,统治者猜忌该书,甚至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他的创作。但是他没有放弃,他战胜了这些挫折,使《红楼梦》这一旷世奇着横空出世。如果曹雪芹在遭受这些挫折与磨难,轻言放弃,就不会铸就《红楼梦》这一经典名着。在挫折面前,我们要敢于迎难而上,坚持不懈,用顽强的品格点燃成功的火把。
战胜挫折,需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正如诗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才会有云卷云舒的释然。苏轼被贬官后仍然乐观旷达,修建苏提,造福百姓;柳宗元被贬到柳州,仍然在乎山水,题词写诗,最终被后人喻为“唐宋家之一”;范仲淹被贬到巴陵郡,仍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挥笔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海伦凯勒从小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也无法开声,但她仍以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面对挫折,战胜挫折。古今中外,名人自古多磨难,但他们总是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战胜、甚至是超越。反观我们,对待生活和学习上的种种挫折,不正需要我们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劈波斩浪之势区对待吗?
本课选自“外研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中职语文教材的拓展模块古典诗文诵读 “诗词四首”的第四首。拓展模块中的两首宋词虽都抒发伤感之情,却风格迥异。《一剪梅》深情缠绵,《念奴娇・赤壁怀古》恢弘雄放,两词分别代表宋词婉约与豪放的较高成就,学生可在对比中加深对宋词的感性认识。
《念奴娇・赤壁怀古》描述了词人被贬黄州游“赤壁”时所见、所闻、所感,词人怀古伤己,并不消极悲观,凸显身处逆境却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这尤其值得自信心不强、有畏难情绪的职高生借鉴。
“外研版”教材的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共有七首宋词,呈层进式编排,“古典诗文诵读”单元强调诵读,学生学习本课,要反复诵读感悟,与《一剪梅》比较不同,领悟苏轼这首词的风格特点,提升阅读赏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国际商务专业二年级2班学生。
学生特点:活力四射、思维敏捷、乐于表现、交际能力强。
专业学情:国际商务专业的学习以英语和HND课程为主,专业课的学习中,学生养成了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因此,本课采用组内合作、组间交互的学习形式,实现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学习效果。
学科学情:学生在“外研版”基础模块中学习了12首古诗词,具备了诗词知识和诵读基础,阅读赏析能力有所提高,但拓展模块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帮助学生在诵读分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诗词意象,通过分析语言、意象、人物、情境,走入诗人感情世界,获得精神的感染和启迪。
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意象内涵,鉴赏用词精妙,通过对比归纳豪放词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诗词意象、语言特色,把握词人内心情感的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词人复杂的情感,学习词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4.教学重点:理解意象内涵,鉴赏用词精妙,理解词人怀古时的复杂情感,通过对比归纳豪放词一些特点。
5.教学难点:通过分析诗词意象、语言特色,把握词人内心情感。
四、教法、学法、教具准备
教法:指导阅读法、情境教学法、悬念法。
学法:诵读品味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PPT,MP3,相关图片、视频、文字资料,可联网多媒体教室。
五、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一课时,分为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两部分。
第一部分: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定朗读评价标准和小组学习评价表,布置、检查个人预习作业,把学生异质分为4组,布置小组预习任务,检查并指导各组整合资料。
学生准备有三:上传个人预习作业;各组完成录音评价任务;各组按要求搜集整理资料,做PPT,准备课堂3分钟发言。
预习为课堂小组探究性学习准备资料,锻炼合作能力、搜集整合信息能力和评价能力
第二部分:课堂教学
环节一:情境导入(3分钟)
播放全班最优朗读录音,展示小组学习评价表。学生听录音,感受韵律,进入课堂学习;了解各组预习情况,激发学习兴趣。
环节二:感知设疑(3分钟)
首先,学生回忆并列出《一剪梅》的意象。之后,学生默读并找出《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意象,描述其画面。老师提出悬念:相比《一剪梅》意象的婉约,《念奴娇•赤壁怀古》豪放意象的背后会是怎样的感情?
对比两词意象不同,关注意象背后隐藏的感情,实现由“文”到“情”的过渡;设疑贯穿课堂,提高学习兴趣。
环节三:品读解疑(25分钟)
1.赤壁之景
首先,小组朗读上阙,体会赤壁之景。之后,分析意象和语言,主要提出四个问题。其一,江水是什么样子?词人为什么写江水?其二,可否将“人道是”改为“曾经是”?其三,可否改为“乱石向空,惊涛击岸,堆起千堆雪”?为什么?其四,上阙中的意象共同体现出赤壁什么特点?最后,男生朗读,读出赤壁气势。
分析上阕,体会意象特点,理解作者用词的豪放大气与准确生动。明确豪放词意象的整体特点,提高学生的对豪放词的感性认识。
2.怀古之情
首先,齐读下阙,感受词人情感。之后,分析豪放意象背后词人复杂的情感,主要提出五个问题。问题一,周瑜是谁?问题二,词中周瑜是什么样子?问题三,作者实际情况如何?问题四, “笑”词人什么?问题五,寄托词人哪些情感?最后,全班齐读下阙,体会词人复杂的情感。
品读下阕,走入词人内心世界;对比周瑜和苏轼的人生际遇,理解苏轼当时处境和复杂心态,从而培养学生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对比朗读
请课前全班朗读最优者配乐朗读,其他组各派一名代表配乐朗读。得分记入小组成绩。各组按朗读标准评价,并进行点评。
通过再次诵读,学生更好地表达出对本词的理解;同学的点评,可以检测学生对本文的理解程度。
环节四:归纳破疑(5分钟)
比较《一剪梅》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引导学生从意象、意境、情感、题材等方面比较,归纳填表。通过比较两词不同,初步了解两词派的一些特点。
环节五:拓展阅读(4分钟)
同学展示整合资料:苏轼豪放词作品《定风波》《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拓展阅读,深入理解苏轼豪放词题材广的特点。
环节六:课后作业(1分钟)
比较学习:秦观的《鹊桥仙》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利用工具书理解词中的内涵,感受其中的婉约之美和豪放之气。以小组作业形式上交。进一步理解两个词派的风格特点。
板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追慕赤壁之景 怀古之情 伤己
(气势宏大、险奇壮阔) 旷达
教学反思:
1.根据学生特点和专业学习需要,课前组内分工整合信息,课上组间展示分享信息,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建构了知识。
2.根据职高生自信心不强和畏难情绪,指导学生借鉴和学习本词人文信息――词人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3.结合学生知识储备和朗读基础,反复品读文本,感悟用词之精妙和词人复杂情感,比较两首词的不同特点。
经典诗文 语文教学 审美意义
当下中小学生自杀已成为一个令人沉痛的社会现象,《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中指出:初中阶段,中小学生自杀率最高。导致悲剧的原因有许多,其中高强度的应试教育是学生自杀的根本原因。在应试压力之下,学生怎样消除焦虑等负面情绪,树立健全的人格,从而身心健康地成长?语文学科责无旁贷。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不光注重工具性,更注重人文性。学好语文,不仅仅指学会听说读写,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优秀作品的诵读,体会到作品中深层的文化意蕴,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而经典诗文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包涵了丰富的人文知识,对于中小学生的心灵滋养和健康人格的塑造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本文以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为例,它入选人教版、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全篇不过84个字,却是字字珠玑,语言凝练含蓄,文气充沛。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字典、注释等来理解文中的词句含义,掌握文章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与文本紧密联系,产生积极的对话。学生通过熟悉苏轼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风尚以及人生际遇等来亲近文本、感悟文本,从而体会到坡特有的人生态度、自然观以及审美情趣等,由此获得丰盈的人格滋养。
一、逆境中不失审美情趣
承天寺坐落于湖北黄州城南江滨,临皋亭东南侧,约今黄冈中学进门左侧高阜处。文章一开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欣然”一词,表达了苏轼的美好心情,他是不是正在人生春风得意时呢?其实不然,元丰六年,也就是公元1083年,是苏轼因罪被贬黄州的第四年。他在黄州任团练副使一职,也就是地方长官的助理,不能签发文件,也不能随便离开此地,所以他既没有实权,又没有人身自由,心情应该不是“欣然”,而是“郁闷”。那他为何还能如此高兴呢?是因为“月色入户”,是美丽的月光照进了屋子,也照进了苏轼的心里,唤起了他愉悦的心情,这就是一种对美的感受。
在人生的低谷,苏轼没有就此消沉,一蹶不振,他被美折服,惊叹于月光之美,忘记自己的悲伤,“欣然起行”,去赏月,去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如水,竹柏的影子好像水草一样摇曳生姿,寥寥数语,苏轼就营造了一个清凉澄澈的境界。都说“人生不如意事八九”,有人被挫折击垮,有人屡败屡战,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强大的内心世界不是一朝一夕造就,而是由于外界美好的人事、风景带来的力量累积而成。
正如蒋孔阳在《美在创造中》所说:“我们不但要承认自己的渺小和丑,更要追求那闪烁着人生光辉的伟大和美。人生的征途,可以充满丑;但人生的目的却应当是美。”[1]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体会到这种逆境中的审美,让他们在面对学业的压力和迷茫的未来之时,能够认识到没有人是生而坚强的,永不丧失审美的能力,从美中汲取力量,从此不再惧怕人生的严寒。
二、困顿中不忘挚友情谊
在“欣然起行”后,苏轼写道:“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可幸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张怀民何许人也?他字梦得,又字纾是清河(今河北清河县)人。元丰六年贬谪黄州结识苏轼,初到时他寓居城南承天寺。他当时也处于人生的低谷,和苏轼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两人认识时间不长,却是志同道合。苏轼去承天寺找到张怀民,一起散步到中庭。他俩没有自怜身世,抱头痛哭,而是一起夜游,一起赏月,悄然夜色中,不需要言语,寂静中自有一种相知相惜。
在《毛正仲惠茶》一诗中,苏轼这样写道:“禅窗丽午景,蜀井出冰雪。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金钗候汤眼,鱼蟹亦应诀。遂令色香味,一日备三绝。报君不虚授,知我非轻啜。”他挑选丽窗午日,亲手清洁鼎器,好茶配上好水还不够,还需“坐客皆可人”。只有心意相通的好座客,才能让上好的茶叶泡出余韵,而不是被“轻啜”浪费殆尽。又如苏轼写给刘景文的诗:“细看落墨皆松瘦,想见掀髯正鹤孤”,可以想象两人见面时掀髯欢乐的情形。他对友情的重视,贯穿人生的时时刻刻。
传统典籍诗文中,对友情的看重和歌颂,由来已久。《孟子》中提及的“五伦”,指的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和“朋友有信”。世道险恶,有信用、重承诺的良友不可或缺,友谊之光可以照亮黑暗。春秋时伯牙善鼓琴,子期善听琴,后子期死,伯牙不复鼓琴。知音难觅,空留千古悲愁。在脍炙人口的《赠汪伦》中,李白热情洋溢地赞美友谊:“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而杜甫与李白同游,也写下“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这样的诗句,兄弟情深,风雨联床。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感受友情的温暖,然后转向现实中找寻自己的良师诤友。求学的路上充满荆棘,与好友相伴,互帮互助,不再形单影只,那么学子们在考试受挫、竞选失利、家人误解等失意的时候,就能够感受到友情的慰藉,重新鼓起信心的风帆,不至于走上极端之路。得意时需要朋友,患难时更需要朋友的鼓励和关怀。
三、失意中不乏山水闲情
在这篇文章的末尾,苏轼写道:“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个“闲”字,是自嘲,也是无奈,他俩一身的本领,却是无法施展。有些研究者认为,这段话体现出惆怅和悲凉之情。谪居的境遇令苏轼感慨世间如他一样孤寂的人又有几个呢?全篇到了这里,才有了点苦闷心绪的流露。从“闲”字我们可以体会到他对黑暗社会的诘问,对自身怀才不遇的感叹。但悲凉之余,流露笔端的是他审美的欣喜,何时何地没有良辰美景,但是有“闲情”欣赏的人为数不多。苏轼感慨中带着欣喜,正所谓“欣慨交心”。倘若苏轼被“闲”击垮,他不可能写出这样流传千古的作品。他享受这样的“闲”,暂时的“闲”是韬光养晦,为下一次爆发积蓄能量。他寄情山水,保持旷达乐观的心境。有这般的心境,他才可以写出纯然宁静、诗意盎然的作品,留下智慧的滋养和灵魂的洗礼。苏轼一生中不断遭受政治打击,几度被贬,但由于他宠辱不惊、履险如夷的人生态度,他才能坚持走完充满苦难的人生旅程。
我们都有现实中坐“冷板凳”的时刻,不被重用,无人问津。莘莘学子,一场场的考试,无处可躲的学业压力,让一些学生丧失了自信心,破罐破摔,成为学校的“多余人”。教师可以引导这些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去感悟文本,从苏轼被贬谪的“闲”中“欣慨交心”,汲取向上的力量。他们会懂得在被冷落的时光里,不应自暴自弃,而是要默默向上游,终有出头之日。“闲”不意味着放弃、屈服,而是整理心绪,把“闲”当作逆境中诗意的时刻,反思过往,沉淀自我,奋发向上,未来会更好!
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他们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下,他们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老师、家长往往关心他们的分数,而不是他们的心灵。他们的青春迷茫和痛苦没有办法消解,有的人就选择极端的方向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我们的语文教育,不光要重视工具性,更要重视人文性,学生从阅读中学到的不仅仅是字词、知识,还要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审美意义,从而得到人格的滋养。
【关键词】苏轼;宋词;豪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非凡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一、苏轼对词的贡献
(一)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
(1)词中有人对人生的思考。苏词和他的诗一样,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的思考。“乌台案”之后,人生的命运的倏然转变使他更加直接和深刻体会到人生艰难和命运的变幻。《临江仙・夜饮东坡》中:“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种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苏词虽然深切感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否定人生,而是追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例如《定风波・莫听》词中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积极进取的个性气质,使词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立体由分离走向同一。
(2)词中有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苏词表现了他的人生理念、年少意气风发和豪迈自信的精神风貌。如《沁园春・密州早行》中表现了他“致君尧舜”的人生理想和少年的意气风发。豪迈自信的精神风貌。也流露出少年经历仕途挫折之后复杂的人生感慨。《江城子・密州出猎》表现出他希望驰骋疆场,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现实中的“射虎”和理想中的“挽雕弓,射天狼”的壮士形象。苏轼的词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进词世界,改变了词的柔软情调,开辟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
(二)扩大了词的题材
(1)有对自然山水的描绘。描写奔走流动的气势,如《满江红》中“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再如《行香子・湖洲》以清新秀丽的画见称,把山水的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生反思结合起来。在雄奇水阔的自然美中融入深沉的历史人生感和人生感慨,如《念奴娇・赤壁怀古》。
(2)超尘拔俗,潇洒闲逸的清旷风格。苏轼词中数量较多,但能代表其思想个性的,是那些表现他超尘拔俗、通脱豁达、潇洒飘逸、乐观开朗的清旷词。前人说过,苏词“词极超旷而意极平和”。
(三)扩大了词的范围
苏轼提倡“以诗为词”,就是凡能入诗的内容,均可入词。在他之前,词在文化界是不入流的,是上不了台面的,所以他之前的文坛大家虽然也作词,但题材和内容都无外乎清歌宴饮、儿女私情、赠歌妓等等,非常单调。自苏轼始,他把一切内容都写到词中,名作频出。无论是咏物还是怀人,不论是送别还是悼亡,全写到了词中,从此开拓了宋词新领域,这在词的发展史上的功绩应该是独一无二的。
二、苏词的风格
(一)豪放
一曲“大江东去浪淘尽”一改以往靡艳风格,冲击北宋词坛。“上殿云宵生羽翼论兵颊带风霜”表现了报国立功的豪迈。苏轼常用大江惊涛、雷鸣、天涯等时空意象,涌动着一种壮阔和力度,具有震撼力。与婉约词形成强烈反差。苏词也表达对宇宙和历史的深切感悟,抒发对社会的责任和雄心壮志。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词的代表作,千古绝唱。
(二)浪漫主义色彩
《水调歌头》全词运用形象的浪漫主义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热爱。再如《行香子》,苏轼在词中有感于人生虚幻、短暂和无聊,表现出对功名利禄、争短论长等世俗观念的否定,以饮酒退隐的方式超脱现实,自寻乐趣,意境清空旷淡,格调健朗飘逸,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想象神奇,语言高妙。这都使读者赞美叫绝,他的这些词给人以思想启迪,而且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语言的创新,音律的突破
苏词多佳句,字里行间才情洒落,细细品读,愈觉心中沉醉,不能自已。而其中熠熠生辉的,恰恰就是坡身处逆境而不悲观、怀才不遇而不沉沦的精神之美。风雨中有顿悟,苦难中寻超越,《定风波》中的精神大美同样值得我们探寻。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并具的学科。日常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基础知识,更要注重文学审美的教育与熏陶,要尽力通过鉴赏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向美心愿,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心理素质。《定风波》无疑就为我们教学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平台。下面笔者就该作品的精神之美进行探究。
1. 从容淡定,不惧眼前的风雨
且来看看黄州这场突如其来的春雨吧。东坡起笔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虽则“莫听”,但“穿林打叶”之雨却是客观存在。“穿”和“打”两个动词不容小觑,想必那雨是来得又猛又急,有气势有力度。我们可以把它和东坡其他写雨的诗句比较,如“山色空蒙雨亦奇”和“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前者写的是细雨迷蒙下山峦的美景,与“穿林打叶”之雨相去甚远。后者写的是黑云翻滚,大雨倾盆。料想这雨势绝不逊于黄州这场雨,可是“白雨跳珠”四字妙趣横飞,把飞溅的水花喻成晶莹的珍珠,俏皮可爱,我们由此可窥见诗人创作时的喜悦之情。“穿林打叶”的雨则不,它带着春寒,打在人身,寒在心底。
在山路上遇雨,没有雨具,同行皆狼狈,唯他在雨中从容不迫地行走。看着同行客人狼狈之极,东坡似乎忘记了这风雨的敲打,泰然自若地赶路,“余独不觉”四字的妙处就在这里。不仅如此,“吟啸且徐行”是何等豪迈啊!正如郑文焯在《手批东坡乐府》中说到的“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读之,令人不由心情振奋,心境豁然。
2. 洒脱旷达,超越人生的苦难
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过:“颂其诗,贵知其人。”不难想象,从达官贵人到乡野农夫,这其中的落差。他曾在给李之仪的书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可是在《定风波》中东坡不提此等烦心琐事,也不因偶遇微冷的春雨而生“屋漏偏逢连阴雨”这样消极落寞的情绪。他高唱着“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让一千年以后的笔者为之心醉、沉迷。只要心是旷达的,即使只是“竹杖芒鞋”也会翩若惊鸿,轻如快马,哪怕前路迷茫、风雨不休。
经过忧患苦难,还能写出这样飞扬、这样潇洒、这样超旷风格的作品来,这是坡的修养。怎样看待自己人生的低谷,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东坡以他卓越的才能和渊博的学识,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向我们显示了他稳健端庄的人格魅力。
《定风波》无疑给了人们窥见东坡心灵的机会,然而词人却意图用旷达笔触将自己的命运凄苦支开。好一个“一蓑烟雨任平生”! 我们想像一下东坡一生的坎坷遭遇,就能掂出这句话的分量。在此之前,他已经历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十年的贬谪生活,之后因乌台诗案,入狱103天;现在,被贬黄州,人生不自由;以后,预测不到的风雨更多。他一生四十多年的做官生涯中,被一贬再贬,在一地居住从来不满三年。我们可以想象,在那交通不便的时代,他携家带眷,风尘仆仆,跋涉在荒野古道上,一次次的向着新的谪居地进发的情景。
晚年时,他曾用《自题金山画像》来概括自己的一生: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宋神宗时,东坡因反对新法被贬黄州。宋哲宗时,他又因反对全部废除新法而被贬惠州,最后到蛮荒之地海南。终其一生,被贬的时间长达32年,地方多达10个。“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多少辛酸,多少愤懑,尽在其中,却以自嘲的语气淡然地说出,这就是东坡的豁达。
“一蓑烟雨任平生”,我们伟大的坡先生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超越的不仅仅是眼前的风雨,更是人生的苦难。不管面临政治风雨,还是自然风雨,他都会“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都会怡然自得地“何妨吟啸且徐行”。人生的苦楚并没有压弯了他的脊背与性情,他依然是那个豁达、真性情的苏轼。透过千年的距离,我们能触摸到那穷且益坚的灵魂。
3. 乐观通达,享受超然的人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骤雨初歇,一抹斜阳,大自然天气变换太快了。坡于逆境中看见了曙光,在寒冷中发现了温暖,他是如此的乐观通达。要知道,词人此时已经四十七岁了,且是被贬之身,身处黄州这样荒凉偏僻的地方,前途遥不可知。“回首向来萧瑟处”,寥寥数字,已写尽前尘往事,万千心酸,半生跋涉。
刘辰翁曾在《辛稼轩词序》中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没有东坡这种阔达的胸襟、不竭的热情、沉淀的智慧是经不起宋代历史的颠簸和淘汰的。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若干年前坡就和弟弟子由交流过了人生的短暂和萍踪无定;身陷囹圄时,他黯然神伤“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谪居黄州期间他慨叹人生无常,世态炎凉“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一阕《卜算子》更是用极美的意境道出了他的精神遭遇: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理想的压抑,现实的残酷,亲情友情的淡薄,苍茫天地间,仿佛只有自己这样一个幽人,一股蚀骨的悲伤油然而生。即便再浓妆淡抹,也掩盖不住内心的悲凉。
坡立身处世以儒家为准绳,以他的才学,治国安邦定会有独特的建树,他任杭州太守期间的政绩就是明证。可是他的诗文名冠一时,五尺之躯却不见容于当权者。从跻身仕途到身陷囹圄,再到而今遭贬黄州,可谓一路升沉不定。用儒家的标准来衡量,他无疑败得一塌糊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杯浊酒,浸透着他壮志难酬的悲愤;“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片沙洲,见证了他孤苦无依的凄凉;“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声慨叹,饱含了他历经风雨后的通达。
人生的低谷,恰恰是词人彻悟的开始。无论是雨是晴,是顺是逆都无所谓,看得如此通透的怕是没有几人。晚年流放到海南后,东坡写入了另一首诗《独觉》:
“悠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可见,乐观通达的人生态度贯穿在他的生命历程之中。坡一生风雨,一世坎坷,然而他却用如花妙笔给我们创设了一个面对厄运保持豁达、乐观之心的人生境界。林清玄曾说过“千百年来,苏轼的诗词文章乃到他笑对苍茫的人生态度,对后世文人有着莫大的影响,而苏轼更以其多姿的艺术形象和深刻的人文精神永远占据着中国文学史辉煌的一页。”
在面对颠沛流离的人生忧患时,苏轼以豁达淡泊的心态乐观地面对生活,从容而不急进,自如而不强求,稳重而不浮躁,坚韧而不堕落。而黄庭坚却以消沉悲观的态度对待生活,看到的是处处苍凉,乌云密布,陷入痛苦的深渊中,难以自拔。
古语云“心悦则物美,心悲则事哀”。人生一切境由心生,心态决定人生的态度。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能使人获得一种灵魂上的升华。从苏轼身上,我们品味到恬淡也是一种智慧。智慧的人生,就在于能够理智地取舍,恬淡地保持一颗平常心,得意淡然,失意坦然。正如诸葛亮所说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姿态;洪应明所说的“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惬意;王阳明所说的“随遇而安,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洒脱;朱熹所说的“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品节详明德性坚定”的随和。
唐朝的郭子仪,一生仕途得意失意交加,在朝廷里多次被奸臣谗言陷害,丢官回乡。但他没有变得一蹶不振,而是“看尽人间兴废事,不曾富贵不曾穷”,与平常一样乐天开朗、坦坦荡荡,生活得宁静从容。这是一种胸怀。
关键词:苏轼;黄州;儒释道;心路历程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为作了讽刺变法弊端的诗作,以“谤讪朝廷”之罪名,被投入监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四个多月后,苏轼被贬黄州,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一日到达贬所黄州,在黄州待了四年多的时间。谪居生活中的苏轼理想无法实现,愤懑无从排遣,积极求索之后转向追求自我的发展、超越和心灵的自由。
一、理想破灭,顿觉人生如梦(元丰三年二月――元丰四年)
被贬黄州,这一人生经历的大转折给苏轼以沉重的打击,对于平时一直想“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海上,扶病入西州”的苏轼而言,梦想无疑已被现实击得粉碎。初到黄州,苏轼贫病交加,“疾病连年,人皆相传以为死”,而“诟辱通宵”的狱中生活更使他心灵受到严重的损害。贬谪黄州是苏轼有生以来政治生涯中所遭受的最沉重的打击,在黄州的第一年(元丰三年)是他思想极端苦闷的
一年。
元丰三年苏轼作了《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世人不知贵也》一诗,表达了他怀才不遇,孤独凄苦之情。
此时落寞沉痛的潜意识相随产生,表现在其作品中则是带
“梦”字的诗作增多:“世事一场大梦”(《西江月》),“一年如一梦”
(《歧亭》之二),“笑劳生一梦”(《醉蓬莱》),“梦中了了醉中醒”(《江城子》),“万事回头都是梦”(《南乡子》),“身外傥来都是梦”(《十拍子》)……苏轼自我感到早生华发,理想破灭,人生如梦的虚幻意识明显加强。面对黄州这个“此间但有荒山大江,修竹古木”的蛮荒之地,面对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自离安置之所的束缚,苏轼心中滋味可想而知。贬黄之时,苏轼四十有二,已见人生之秋,贬谪的打击让他一时间无法接受,正如他自言,“看取雪堂坡前,老农夫凄切”。在《菩萨蛮・凤回仙驭云开扇》中,诗人也感叹:
凤回仙驭云开扇,更阑月坠星河转。枕上梦魂惊,晓来疏雨零。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
如果不是身受着巨大的痛苦,相信不会有“人间日似年”的感慨的。此时的诗人倍感人生之多艰,而且时常浮现的“乌台诗案”牢狱之灾也使苏轼惊魂未定,这更使他觉得人生多舛、难测,如梦
一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经历了“乌台诗案”,黄州之贬的苏轼,倍感人生之虚幻不定,难以预料,一切似乎都要归于“空”,就像做了一场梦一样,醒来之时,一切“有”皆“无”,正可谓“理想破灭,顿觉人生如梦”。
二、积极求索,始知随遇而安(元丰四年――元丰五年)
“乌台诗案”使苏轼受到了空前严重的政治打击和人生挫折,他开始对社会、人生有了冷静深刻的认识和反思,他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目标,审视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反省自己的人生遭遇,领悟人生。在《侄安节远来夜坐三首》中写道:“嗟余潦倒无归日,今汝蹉跎已半生”“心衰面改瘦峥嵘,相见惟应识旧声”“畏人默坐成痴
钝,问旧经呼半死生。”不惑之年的苏轼慨叹“无归日”,感伤“蹉跎已半生”,此时“心衰面改”的他担心“默坐成痴钝”。他企图将自己从思想的泥淖中解脱出来,可在这种情况下,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遗训已经没办法救苏轼于泥淖之中,而佛、释思想正好能够帮助苏轼来反思社会、人生。
元丰四年,躬耕东坡;元丰五年在东坡筑雪堂,并自号“东坡居士”,这就意味着苏轼对白居易晚年“知足保和”思想的推崇,标志着他思想上的巨大变化。此时的苏轼逐渐挣脱了“人生如梦”的思想泥淖,开始了追求身心的自在与轻松,开始为自己寻找苦难之时的精神家园。
在“积极求索”的这段时间里,佛、释思想成为苏轼心态转变的主要哲学基础,这种思想在苏轼身上起到了复杂的作用。一方面他把生死、是非、贵贱、荣辱、得失视为毫无区别的东西,有逃避现实的消极倾向;另一方面又帮助他比较通达地观察问题,坚持对人
生,对美好事物的执著追求。他把老庄安贫自足、返璞归真的思想同儒家独善其身,富贵浮云的思想结合起来,从“精神家园”中寻求人生力量。对自己曾经构建的理想进行彻底的反思,这样,儒家的执著专注,佛家的空幻虚无,道家的率性自然,就这么看似十分矛盾又非常奇妙地统一在苏轼身上。在“求索”的日子里,佛、释思想成为他感情焦躁的剂,三者互为一体,相互映照,形成东坡复杂的心理构建。
三、回首想来,终识平生功业(元丰五年――元丰七年六月)
在茫茫的宇宙和悠悠的岁月中,人生是短促的,苏轼意识到这点后,便从个体的拘役中求得了解放,将有限的生命时光寓于无限的自由和想象之中。他将自己的想法与处世的哲学赋予自己的文学创作之中。对于苏轼而言,此时生活的艰难困苦,处境的险恶莫测,不仅没摧辱其身,反倒成为他领悟人生哲理,焕发精神力量的催化剂。他所表现出的随缘放旷的乐观精神和任性逍遥、心闲意适的生活态度,足以表明苏轼此时已经超越了物质因素与生活形迹的束缚和影响,从思想到行动都达到了委顺自然、随遇而安的境
界。这种深受庄子思想影响而形成的万端皆不足介怀的处世哲学,恰恰是苏轼谪居诗淡泊功名利禄,淡化人生苦难的内容倾向的思
想基础。
《定风波》描写苏轼与朋友出游,途中遇雨一事。在这件小事中,他以自己所经历的风险磨难,抒写了他此时独特的人生体验与处世态度。
同样,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春季的《西江月》也可以看到一个洒脱的苏轼。“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①只有忘掉利害得失的人才能发现和容纳“乱山攒拥,流水铿然”之美,才能以“醉眼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的姿态去亲近自然。
虽然黄州的生活依然穷困,条件依然艰苦,但因为他用一种旷达的心态处之,便不再以放逐生活为苦,不消沉,不抱怨,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都能看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事物的存在。他亲自垦荒造屋,“筋力殆尽”的劳动并没使他萎缩、厌倦,反而给他带来了从没有体验过的快乐。他自号“东坡居士”,在“儒”与“佛”、“道”的结合中怡然自得。他既不同于“心远地自偏”的陶渊明,把田园当成心灵的避难所;也不同于退隐后自称“皈依佛门”“世事从今口不言”的白居易,苏轼以超越现实而又执著于现实的人生态度,既不避世也不避人的处世原则形成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旷放达观的自由
人格。
综上可知,“乌台诗案”以及由此引起的贬谪黄州是苏轼人生的一个里程碑,四年中,他的思想及人生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历了曲折的心路历程,笔者通过对苏轼这四年中所作的部分诗词分析得出以上三个阶段,即从“理想破灭,顿觉人生如梦”到“积极求索,始知随遇而安”再到“回首想来,终识平生功业”,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一个有着旷放达观的自由人格的东坡居士。他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在创作作品时态度比之前任何人都真诚。“吐露胸襟无一毫窒碍”,他大大方方地在作品中书写一个文人“自我”,不扭捏地假托一个臆造的人,他以手中之笔为刀,剖析自己的灵魂,这样才得以让我们从他的作品中探究出他四年中所经历的曲折的心路历程。
注释:
①苏轼.临皋闲题[M].北京:中华书局,1981:79.
参考文献:
[1]王水照.苏轼选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苏轼词选[M].陈尔冬,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3]周茂东.秀句出寒饿,身穷诗乃亭:苏轼的黄州时期与岭南时期创作之比较[J].武当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5(4).
[4]巨传友.东坡贬谪诗的意趣及表现特征[J].枣庄师专学报,2001,18(6).
薄积厚发与厚积薄发的意思薄积厚发的意思是指经过短暂的学习后发挥自己最大的实力,主张做人做事不用太隐忍。
厚积薄发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厚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指喷薄而出。出自苏轼:“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笔者的理解,这里的“约取”,不单指少取,主要是指慎取、精取,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厚积薄发与薄积厚发的区别(1)厚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指喷薄而出。原指粮食要囤积充分,以备不时之需,每次取的时候要少取避免浪费。现在用于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而薄积厚发的意思是指经过短暂的学习后发挥自己最大的实力,主张做人做事不用太隐忍。
(2)厚积薄发和薄积厚发都是褒义词。但用法不同,前者主要用于形容默默积累后的爆发,后者则是主动学习后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