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体制的构成要素范文

经济体制的构成要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体制的构成要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体制的构成要素

第1篇:经济体制的构成要素范文

关键词:我国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01

一、模式完善紧迫必要

我国计划经济主导了2000年之前的经济模式,而高校后勤又是这一经济体制下政府包办的产物,在经济模式转变的今天,原有的后勤管理模式势必将弊端和漏洞百出,也必然会拖慢整体高校教育和管理的改革步伐,是高校整改的一个重要修整项目。从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已经提出,我国的教育体制的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学技术体制相结合、相促进的全新的教育体制。在20年后的今天,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虽然也有了一定的成效和成绩,但是就高校的后勤方面来说,还存着许多问题和不足:资金短缺严重,后勤集团小社会独立化、问题处理滞后性、科技手段运用差,甚至还有一些后勤领导干部工作理念陈旧,后勤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低等等,都是困扰着后勤管理模式改革的棘手问题,而后勤不改革,势必也将拖累了整体高校的改革进程,可见高校后勤管理模式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二、管理模式构成要素

对于后勤管理模式的研究,首先就要掰清后勤管理模式中构成的要素。高校后勤又有别于其它的政府、事为单位的后勤管理,其模式有着独特性,构成要素也有着不同。高校的后勤管理模式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首先,管理观念。可以说,对于高校的后勤管理观念是在长时间的后勤工作实践中形成并得以总结的。它主要是是对于高校后勤的管理内容、管理对象和管理效绩这三方面的科学的、理性的、客观的认识。这一认识也形成了后勤管理理念中的本质观、价值观和质量观。

2.其次,管理结构。结构的概念是“事物的构成形式及各构成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1],而高校的后勤管理结构,不仅仅是每一个管理方面之间的比例关系还存在着空间配置、排列顺序等,一般来说,高校的后勤管理模式中的结构主要:直线制、职能制、独立制和矩阵制,以及直线职能制等组织管理模式。

3.再次,管理体制。管理体制是管理机构与管理规章制度结合体,高校后勤的管理体制就是高校的后勤管理机构与高校的后勤管理规章制度的统一体。高校的后勤管理机构通常由决策、执行、监督和审计等部门构成。而高校的后勤管理规章制度或管理规范则是由保障后勤工作的一系列制度构成,主要有后勤总章程,对于工作的制度,以及对于工作人员的管理规范等。但目前的现状来看,高校的后勤管理,还主要是以领导决策为管理体制的核心,这一核心决定了后勤所有的机构和管理规章的制度和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有其优越性,但也存在着必然的不足性。

4.最后,管理机制。管理体制就是一种动作方式,在高校的后勤工作中它主要是指协调和调整后勤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是对于高校后勤管理规律的总结和表现,是高效地发挥后勤管理模式的基础,是提高后勤管理质量的必要。在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中,不同的机制有着不同的效用,不同的效用又可以决定着后勤工作的质量。这些导向、奖励和制约机制,可以保障工作部门和人员可以秩序规范、遵章守纪,积极主动地完成相关后勤工作。

三、管理模式制约因素

高校的后勤管理模式在经济发展迅速又多样化的今天,不仅仅受其本身的内部结构和机制制约,也受到来自外部的因素制约,像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以及高校自身的教育体制。

1.政治体制。体制决定着教育,或者可以说政治体制决定着一个国家整体的发展方向和性质。我国的政治体制是影响高校教育的最为重要的因素,而高校教育的改变,势必也会牵动着高校后勤的革新。它决定着高校后勤管理的机制,尤其是后勤管理领导权的调整,影响着整体后勤管理模式的观念、形式等这也势必会影响到后勤管理模式的结构、机制甚至是体制架构。

2.经济体制。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就有什么样的后勤管理。在计划经济的过去,一切资源和配置,都依靠政府的手段进行调配和控制,后勤的各项机能都不能完全的发挥出来,也制约着后勤管理模式的更新,但在当今的经济体制下,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现在行经济的主导,这也激励了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的变革,也促使着高校后勤走向社会化和相对独立化。

3.教育体制。教育体制的变革也会牵动着高校后勤体制的转变。高校的后勤管理是为高校的教育服务的,有什么样的教育体制势必也会形成什么样的高校后勤。自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招至今,后勤管理的改革也随之加快了步伐和革新的脚步。为了高校教育体制的革新,后勤管理也必须让其自身能够满足前勤教育的发展,而现今,高校教育的投资绝大部分都投入到教育、教学和科研之中,对于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的改变,后勤也只能从自身出发,找寻出路。

四、管理模式问题剖析

高校的后勤管理模式从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就开始进行改革和完善,到日今也已经有二十几年的历程,虽然在体制、程序和模式上有创新和补足,但在日新月异的当下,也存在了很多的问题和阻碍高校教育体制革新的方面。

首当其冲就是后勤的管理观念陈旧。由于我国现行的后勤管理模式,尤其是体制的原因,导致了领导层的决策起来了主要的调整和改变的指导意义的作用,而当下,我国现今的后勤管理领导者,大部分都是六十年代或是七十年代出生,他们生在红旗下,长在计划经济的春风中,这也就导致了领导层决策思想陈旧,跟不上时代,也不会紧随发展,也就造成了相对的结构失衡和体制落后,结构不合理,在实践工作中就无法把实际工作有效地落实,体制落后就会拉低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在这些基础上形成的后勤管理机制也不会健全,更不可能让整个高校后勤管理模式步入全新的日历。

参考文献:

[1]夏书章.高等教育学讲话[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2]陈雪峰.关于高校后勤管理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10,4.

第2篇:经济体制的构成要素范文

【关键词】中日贸易纠纷 制度差异 政策选择

贸易纠纷又称为贸易摩擦,一直都是国际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巴格瓦蒂和琼斯提出国际经济扭曲理论。西方国际经济学在勒哈罗德、池本清、琼斯、迪克西特和罗尔曼等人提出的特殊要素模型的基础上说明以市场失败为特征的国际经济摩擦问题。广濑宪三在由迪克西特、伯兰德和斯彭斯、克鲁格曼、艾顿和格罗斯曼等人提出和发展的战略性贸易理论中加进了制度因素。三边信夫提出了解释规模经济条件下的国际经济摩擦的经济模型。赵建认为国际间产业结构不相配是引发贸易摩擦的深层原因。

关于国际贸易摩擦的研究,尽管国内外学术界成果颇丰,却很少与中日贸易纠纷的实际结合起来考虑。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摸索。

一、中日贸易纠纷的现状

中日贸易纠纷主要发生在双边商品贸易、日本对华投资和对商品市场的争夺等领域。

1、双边商品贸易摩擦不断。日本基于保护国内市场,设有森严的技术壁垒和物种壁垒,影响了中日双边商品贸易的深入发展。

日本的技术壁垒体系十分庞大,主要包括复杂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严格的产品质量认证和合格评定程序,繁琐的产品检疫与检验规定以及苛刻的绿色技术壁垒。日本的物种壁垒源自日本的《种苗法》及其修正案。法案规定:未经缴纳专利费,擅自利用日本植物种源来生产或改良农产品属侵权行为。上述这些措施使得中国出口日本的商品屡屡碰“壁”。

2、对华投资潮起潮落。从20世纪90年代起,日本对华投资的金额不断扩大。但从纵向对比来看,规模潮起潮落,经历了一个迅速扩大――大幅减小――恢复性增长的过程,将来也可能同样难以避免大幅波动。

如表1所示,在1993至1997年间,日本对华投资金额一路攀升,而1998年日本对华投资金额却骤减,之后连续减少,2001年开始又呈恢复性增长,2003年则首次突破50亿美元大关,2005年更是突破60亿美元大关,增长到65亿美元。但出人意料的是,中国商务部统计显示,2006年1至9月日本对华投资较2005年同期减少30%,仅为32亿7000万美元。据此预计,2006年总额将不会超过50亿。

3、对商品市场的争夺日趋激烈。中日贸易纠纷在地域上已延伸至全球范围的商品市场,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两国摩托车对越南市场的角逐。

摩托车是越南人的主要交通工具,市场需求旺盛。日本对越南摩托车市场的占有率曾高达80%。1997年,中国嘉陵集团以仅为日本1/3的售价率先打开越南市场。随即中国摩托车企业掀起一股“走越南”的热潮。在蜂拥而至的中国摩托车的低价攻势下,日本摩托车退出了大部分越南市场。然而,2001年底,日本摩托车企业开始以低成本收购中国的配套企业,使日本品牌摩托车在同样的价格平台上竞争,构成对中国摩托车出口企业最大的威胁。

二、中日贸易纠纷的原因分析

尽管中日贸易贸易纠纷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但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两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差异是基本原因。经济体制是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环境因素,通常分为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两大类型。前者的特点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企业有较大自;后者则以行政方式配置资源,企业没有自。日本实行市场经济有较长历史,建立了较为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而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不过二十多年,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建成。这使得两国政府的干预机制有较大差异,容易在双边贸易中引发纠纷。

具体来说,日本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只是作为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内在构成要素,而不是凌驾于市场体系之上。政府的每项干预政策都是在企业成员占56%、政府官员占21%、知识界占23%的审议会上,经过讨论、协商之后才出台。这种干预机制结合了计划与市场二者的优势,既区别于强制命令,又不等同于自由放任。

相比之下,中国的经济活动中仍然存在较明显的计划经济的痕迹,政府过多地干预经济的情况还不时发生。这在对外经济上表现为有些地方政府脱离国际市场的实际,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指导企业的生产和出口,在国际市场饱和时,还是蜂拥而至,从而成为出口对象国实施贸易壁垒的口实。

2、两国贸易机制的差异是直接原因。贸易机制则是贯穿于贸易执行过程中的具体规则。虽然中国和日本的贸易政策都以“出口导向”为主,但两国在贸易机制上存在较大差异,助长了贸易摩擦的滋生和进一步发展。

尽管日本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但其外贸格局早已实现了向质量和结构提升为主的转变,产品注重以质量、性能取胜,对进口产品在市场准入上有较高要求。而且,日本的进出口协会与成员企业之间的联系密切,能够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信息,使企业做到有的放矢,有效地防止不正当竞争。

而多年来,中国的外贸一直以出口创汇为主要目标,在实践上采取以价格和数量取胜为主的模式,这就容易遭遇日本的贸易壁垒或在国际市场上与日本产品的竞争中占劣势。同时,中国进出口协会的作用薄弱,不能准确、及时地提供国际市场上的信息,致使企业盲目生产、盲目定价;也不能有效地规范进出口企业的行为,对数量和价格战束之无力;更不能紧密团结成员企业,一旦发生国际贸易摩擦,企业间不能相互配合,给整个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利益损失。

3、两国贸易制度的差异是重要原因。贸易制度是贸易活动的基本规则,通常体现为贸易法规。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当贸易或要素流跨越国界时,……,不同的制度和法规会造成特有的国际性制度接轨成本,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国际执行失灵的问题”。正因为中国和日本在贸易制度的国际对接性上存在明显差异,使得双方在执行贸易和解决矛盾的依据上有较大分歧,从而在矛盾产生后又会进一步加深摩擦的程度。

日本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贸易制度和法规,基本与WTO框架接轨。例如,WTO协议要求市场有序竞争,日本的出口报告制度就体现了这一点:日本出口商应该在签约日的10天以前呈报经济产业大臣,经济产业大臣如果发现协议存在着无序竞争的情形,有权命令出口商变更协议或者禁止其缔结协议。这给了政府一个对出口事先审查的机会,以有效防止出口商的不正当竞争。此外,日本在法律上保证了WTO协议的国内地位,认为WTO协议具有国内法上的效力,并且,如果国内法规定的义务与WTO协议所规定的义务相冲突,那么WTO协议优先。

相比较而言,我国虽然对传统的贸易制度与法规进行了改革,但至今为止没有实现与WTO贸易制度框架的完全对接,并且尚未在法律上明确规定WTO的国内适用效力,WTO协定常常不能得到有效执行,导致了在外贸中无法可依的情况。

当然,在国际交往中,经济关系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日本在三峡水库发电机招标和建设京沪高速铁路的商机竞争中均败北,究其原因,政治方面也是一个不小的因素。在对待历史问题上,日本右翼分子顽固奉行“不认罪”、“不道歉”、“不赔偿”的“三不政策”;在上,日本右翼势力与分子关系默契,不时流露出干预中国内政的倾向;在安全问题上,日本加快走向军事大国的步伐,并捏造“中国军事”。正是由于两国在这些敏感问题上没有达成共识,才造成了中日关系发展中的相互不信任,成为一些贸易纠纷的助推器。

三、中国应对中日贸易纠纷的政策选择

中国和日本同属东亚地区,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另一个是世界第二的发达国家。无论是从地缘政治上,还是从经济利益上来看,“”都应当成为中日关系发展的主基调。为了最大程度地实现两国经济利益,中国和日本都需要站在共同利益的角度去寻求贸易纠纷的解决方法。对于中国来说,需要在日本保持冷静务实、不偏离正常轨道的同时,向日本发出积极信号,努力与日本一道追求共同的利益目标。

1、建立双边制度化的对话机制。虽然WTO贸易争端解决机构为成员国提供了贸易纠纷的解决平台,但大多数纠纷在积累到一定量之前并不需要提交到WTO。如果中国和日本事先能就相关问题进行协商、对话,将有利于对纠纷的有效防范。况且,缺乏互信已成为制约中日关系顺利发展的瓶颈,如果动辄将问题提交WTO,会增加两国间的不信任。在此方面,中国和日本可以参考G7(西方七国集团)的制度性安排,定期举行政府专家级会议和部长级会议,甚至政府首脑会议。由两国的政府专家提出、讨论相关经济问题,并将议题提交部长级会议或首脑会议,经讨论通过后,对两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协调。

2、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健全贸易法规体系。中国要进一步融入开放的世界经济,只有在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健全贸易法规体系,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贸易纠纷的发生。

宏观上,要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前提下,实现外贸体制的创新,使外贸体制不仅与日本接轨,也与其他国家接轨,从而减少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的摩擦成本。微观上,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使企业真正拥有自,鼓励企业学会如何保值增值。只有这样,外贸企业才能走出多头竞争、低价竞销的困境。

3、探索两国经贸合作的发展战略。虽然各种贸易纠纷在所难免,但如果中日双方站在历史的高度,,探索两国经贸合作的发展战略,不断寻求共同利益的汇合点,纠纷完全可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在当前阶段,可以将推动两国人力资源开发、加强环保合作、进一步相互开放旅游市场和提高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的水平作为经贸合作的新的增长点,为缓解已有的贸易纠纷注入新的力量。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索缔结中日双边FTA以及东亚区域合作,推动两国经贸合作从市场化阶段迈入制度化阶段,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区域资源进一步整合的作用下,促进两国间各种贸易纠纷的更好解决。

【参考文献】

[1] [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版。

[2] [瑞]伯尔蒂尔・奥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王继祖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3] [美]萨尔瓦托:《国际经济学》,朱宝宪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第3篇:经济体制的构成要素范文

当前对于经济转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比较少,主要有李国柱、马树才从定性和定量方面研究中国经济体制转轨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关系[10];侯伟丽从定性角度分析中国经济转轨的生态环境的效应[11];季斌、沈等从定性和定量、尤其定量的角度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转轨的生态环境效应[12]等。因此,有必要研究经济转轨带来的生态环境效应,对于区域建立和完善可持续发展机制有重要的意义。

经济体制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张春霖认为经济体制是人类为解决资源配置和动力问题而确定的一组机制,包括决策、信息、激励、约束的机制,强调所有制和协调机制并不是经济体制的构成要素,进而又把上述四种机制分为两组,即决策—信息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13]。张仁德认为经济体制是借助于经济体制实行资源配置的一整套经济系统,或者说是对资源配置作出决策和执行这一决策的一整套组织安排[14];樊纲、光认为经济体制是一定的经济制度或者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运动方式,包括社会组织和管理经济的制度、形式、方法及经济运行机制[15]。上述定义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经济体制的特征,笔者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对经济体制的含义进行重新界定。经济体制主要是指资源配置的方式,这种方式也可以认为是在一系列机制运作下的制度安排,不仅仅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和企业所有制结构,还包括整个国民经济的管理体系和制度,主要分为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两种。计划经济体制是指经济运行主要通过政府在整体的宏观调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经济布局等方面发挥作用,其主要特征是计划成为配置资源的基本方式、国家通过指标的方式直接管理企业、国家所有制是经济体制的基础、强调国家利益等[16];市场经济体制是指经济运行主要通过市场在微观经济领域、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和有关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作用,其主要特征是市场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高效率地配置资源,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决策的主体,追求个人、企业利益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动力[17]。

计划经济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一)“公地悲剧”的产生马歇尔•戈德曼(MarshallGoldman)曾对这个问题有过简练的描述,计划经济形成了个人理性与集体经济的偏离,由于不存在资源的私有产权,工厂经济不必为其使用的土地和资源付费,这就导致了对资源的过度使用。从理论上讲,计划经济体制可以避免外部性问题,只有按照自己的方式处置资源时,真正的“公地悲剧”才会产生。整个社会或者多个单位共同占有公共资源,公共资源的产权清晰而使用权模糊,经济主体往往可以以较小的成本就可以获取公共资源,最终会使公共资源枯竭[18][19],计划体制对资源的配置效率低下和企业将追求利润作为经济业绩,也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污染了生态环境。此外,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生态环境政策、制度、观念不完善,往往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生态环境污染。另外,国家作为社会成本的承担者和强制执行者,仅具有纯理论的意义,企业使用资源和排放污染物不需要支付成本或者支付很小的成本,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运营机制和价格机制也加速了资源的过渡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度;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制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也对资源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重工业为重心的工业建设、和化运动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大三线”和“小三线”建设使得错误的工业布局引发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以钢为纲”、“以粮为纲”方针忽视生态规律,造成生态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

(二)重工业优先发展赶超战略的负作用由于当时的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迫切需要尽快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尽快实现工业化,我国采用苏联的工业化发展战略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道路,然而重工业这种资金、资源密集型产业并不符合我国的优势,因此重工业的发展必须在扭曲的宏观政策中得以生存和发展。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重工业结构是生态环境效应的主要因素,是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驱动因子[20]。纵观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计划经济时期的重要特征之一。我国重工业化时期大致分为五个时期,即1949年~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重工业优先、“一五”期间的重工业化、“二五”期间的“”对重工业的强化、1961年~1964年对“”的纠正、1965年~1978年备战和三线建设对重工业优先的再次强调[21]。长久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的畸形产业结构,重工业的发展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而且使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著名的经济学家吴敬琏研究员认为重工业一般具有两大特征:一是高污染的特征,传统的重工业发展模式往往是粗放的、外延式的发展道路,重工业的过度发展造成本来已经很脆弱生态生态环境加速破坏;二是资源的高消耗特征,重工业的加速发展必然使得本来已经非常短缺的水、土、煤、电、油等基本资源高度紧张,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群众的正常生活都受到负效应的影响[22]。

市场经济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生态环境正效应

1.市场机制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市场经济最重要特征就是市场机制或称为价格机制,市场机制在反映资源稀缺性、提高资源更有效率的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微观层面上,企业对于市场上的价格信号能够做出灵敏的反应。市场价格的波动,及时地反映出市场对各种产品的需求,以及各种资源的稀缺程度,通过企业的自发行为,促使生产要素流动,经过一定的过程,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23]。宏观层面上,由于坚持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和宏观调控,价格信息真正能够在资源配置中起导向作用,市场经济体制资源配置实现较计划经济体制高的效率。以水资源为例,研究表明,市场发育程度越高,水资源配置效率越高,反之越低[24]。建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无偿供水或者低价供水,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的价格也是严重扭曲,极为严重浪费水资源[25]。由于水资源的无价或低价,使用者很难通过技术创新来减小成本,据调查灌溉农田比喷灌、滴灌分别多耗水30%、70%,粗放使用不但加剧了水资源的浪费,还造成了土地盐渍化和地面沉降等生态生态环境问题出现。市场经济体制下水资源有偿使用法律、办理办法等明确规定了各类用水全面实行有偿使用[26],不仅使供水单位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对节水工作的开展,提高用水利用效益,均起到了经济杠杆的作用。另外,市场机制促进了非国有企业的发展,集体、三资、私营等各种产权类型的企业大量出现,这些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在能源、原材料的需求上展开了竞争。市场机制的引入建立了资源市场,在价格机制的引导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扩大。

2.市场化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全要素增长率和产出增长的贡献率远高于传统经济时期,这将有利于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10]。高投入、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前苏联、东欧国家及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由来已久,政府多次强调转变经济方式却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其原因何在?[27]著名学者樊纲认为归根结底这不是认识、管理、政策问题,也不是发展战略问题,而是体制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我国外延式发展的问题不可能根治[28]。刘国光学者也认为,相比较而言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对经济增长方式制约性更大,这种制约性不仅反映在微观层次的企业经营机制上,而且体现在宏观层次的经济调控体系和调控手段上[29]。刘传江学者认为传统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因其忽视个人利益和经济激励、排斥市场制度与市场机制,因而不仅会因为缺乏技术创新、缺乏高效率的激励和动力机制而内生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而且还决定了这种增长方式的锁定状态[27]。上述观点表明,经济体制转变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应该是同步的,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市场化可以通过三个渠道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第一,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形成灵活、准确反映各类自然资源相对稀缺性的价格体系,逐渐替代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不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从而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提供前提[10],目前价格几乎全部决定市场上供需变动的产品,受指令性价格影响的工业品占工业总产值的份额较低;第二,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市场调整,形成有别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高度化和协调化的产业结构;第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促进企业研发和采用新技术以在竞争中保持优势,以增进资源配置效率和降低生态环境污染程度。

3.市场化有利于生态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生态环境政策是协调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手段,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延伸和实现其发展目标的重要调控手段[30]。生态环境政策包括生态环境经济政策、生态环境法规制度、生态环境公众参与等三个方面。目前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经济政策,主要包括排污收费、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资源生态环境税收等方面,生态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对于降低生态环境保护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减少政府补贴、扩大财政收入以及提高公众生态环境意识诸多方面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在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渐进的改革时期,这些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生态环境政策与市场经济手段相结合,比较有效地缓解、控制了污染排放[31]。目前,主要存在两种手段,一种是政府干预的方式解决环境问题的经济手段,如环境资源税、环境污染税或排污收费、环境保护补贴、押金退款制度等。另一种是市场机制的方式解决环境问题的经济手段,如自愿协商制度、污染者与受污染者的合并、排污权交易制度等。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环境价格和收费改革、绿色资本市场完善、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排污交易市场的试点、绿色贸易和绿色保险的实现、环境污染责任强制保险、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绿色信贷和银行绿色评级、企业环保债券等体现了我国环境管理的市场手段更加健全,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设日臻完善,注重市场机制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作用。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生态环境负效应

市场经济相对于传统经济体制在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市场经济体制的调节有以下缺点:①只能解决微观经济平衡问题,不能解决宏观经济平衡问题;②市场机制只能反映现有的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而不能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的目标和结构;③市场机制的有效作用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而现实条件下由于信息不透明和垄断等因素下难以实现充分竞争;④许多社会消费的公共产品难以通过正常的市场价格机制加以分配[17],以及生态环境资源本身的公共物品属性使得市场经济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生态环境问题,相反有些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反而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变得更加恶化。一方面生态环境和资源往往属于公共财产,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资源将会给他人和社会带来外部不经济性,但却可以降低生产者的边际私人成本和增加消费者的边际私人效应。换句话说,对于外部性的生态环境和资源问题来说,市场机制是不起作用的,另外市场机制往往只能反映眼前和局部利益,难以解决长远和整体利益,因此市场经济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32]。另一方面,我们的经济体制转变仅仅30年的时间,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转变却用了上百年的时间,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制度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由于生态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往往给他人和社会带来外部不经济性,却能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眼前与局部利益,然而企业和消费者行为的不规范就表现为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恶化。以海洋渔业资源为例,随着水产品价格不断升高,以及资源保护、维持水产品资源再生能力的意识极为淡薄,缺乏资源持续利用的观念,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渔业市场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近海捕捞过度,水产资源严重衰退,传统的底层鱼类资源衰退最严重,形成了“见有就补,越捕越少、越少越捕”的恶性循环[33]。又如农村资源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几乎没有有效的经济手段对农业生产中的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中的部分给予一定补偿,对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的部分收取一定费用。这实际上鼓励了农村居民采用掠夺式生产方式。由于生态环境保护尤其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属于责任主体难以判断或责任主体太多、公益性很强、没有投资回报或者投资回报率较小的领域,对社会缺乏资金吸引力。同时由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利用率较低,有限的农村环保资金没有产生出最大的生态环境效益。目前在实施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项目上,还存在着资金分散、重复建设和“自上而下”的决策现象,资金分散到多个部门,难以达到协调统一效果[34]。综上所述,市场机制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生态环境问题,由于资源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市场体制也有不能企及之处,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市场建设方面的作用。

第4篇:经济体制的构成要素范文

关键词:构筑工商市场监管平台

论文全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及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对海南市场监管的模式、方式与手段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监管市场的经济卫士,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创新市场监管机制,并与国际惯例接轨,这将是新时期海南工商行政管理者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新时期加大海南工商市场监管力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海南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如何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达到社会经济运行的最高效率和社会需求及社会利益的最大满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促进海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

(一)加大海南工商市场监管力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首先,从构成要素来看,具有广泛性。其中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经济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体系,包括市场体系、分配体系、宏观管理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等,每一个构成要素包括多方面的内容,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工商部门作为市场监管的政府重要职能部门,更是任重道远。其次,具有整体相关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身是一个整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整体基本特征是通过各个构成要素的具体内容体现出来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再次,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此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有序的法治经济,必须加强监督管理和宏观调控。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市场主体只有依法进行管理,市场才是高效有序的。

(二)加大海南工商市场监管力度是发展海南经济的必然要求。要发展经济必须有繁荣的市场,而要有繁荣的市场,必须加强市场监管力度,以保证其有序运作,蓬勃发展。如旅游业要健康发展,必须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坚决制止黑导、黑车等违法行为,净化海南旅游环境。可见,加大海南工商市场监管力度是发展海南经济的必然要求。

(三)加大海南工商市场监管力度是适应WTO的必然要求。加入WTO,工商市场监管环境、监管对象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在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使工商市场监管面临更为复杂的形势。因此,工商市场监管,必须与时俱进,按照WTO规则要求,一视同仁,消除对贸易活动的人为干预及其带来的扭曲,创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

二、当前海南工商市场监管的现状

海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海南经济卫士,在严厉打击非法传销、假冒伪劣商品,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商标、广告管理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诸多方面为海南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工商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

(一)工商市场监管体制还尚未完全理顺。一是有些直属局,不是“小局大所”,精干高效,而是“大局小所”,人数众多,效率低下,职责不清、权限不明。二是工商所建设不平衡,人数差异大,人数多的工商所多达100多人,人浮于事,而人数少的仅2人,难以完成大量的监管和服务工作。三是有些工商所重收费、轻管理,执法不到位,对市场监管缺乏动态跟踪管理,经济户口也不健全,难以做到执法重点下移,更难做到与国际惯例接轨。四是个体劳动者协会、广告协会等各种协会中介组织不健全,有些市县这些组织尚未建立,有的组织人员结构不合理,年龄老化,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工商市场监管的法规体系不完善。一是陈旧过时。一些现行的工商法规仍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尽管前段时期进行了清理,废止了一批,仍未能适应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二是不具体、不透明。有的法规规定很抽象,遇到具体问题,难以依法处置。三是随意性大。有些工商法规游移空间大,给主观随意解释提供了条件。四是缺乏权威性。从效力看,在目前法规体系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出现讲话不如批示等不正常的现象,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尚未得到应有的体现。

(三)工商市场监管的模式、方法、手段滞后。墨守成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与时俱进,“看看、摸摸、闻闻”等凭经验办事现象时有发生,形成了一套固化的东西。如有的工商管理人员把工商市场监管仅仅看成是调整市场摊位、收管理费而已,思想观念不转变,意识不到位,在执法过程中,流于形式,不讲质量,简单粗暴;仍然习惯于设关卡、搞审批、放不下部门利益,办案工具、检测技术等手段落后,监管仅在表面上,只重治标,不重治本。这些都与商品化的市场经济不适应,与世贸组织的规则格格不入。

(四)对违法违规案件查处力度不够。目前在市场监管和执法方面,干扰多,说情风重,查处难度大,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一些案件是大案化小,小案化了,导致小案办得多,大案办得少,得过且过。一些直属局三年来没有办过一宗上万元的案件,有形市场(如农贸市场等)监管查处多,而无形市场(如证券市场、电子购物等)监管力度薄弱,对假冒伪劣商品案件的查处没有建立良好的追溯制度。

(五)工商市场监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许多市场监管人员虽然长期在工商系统工作,但缺乏系统的学习,业务素质不高。据了解在基层工商所,懂得笔录、办案的人员不过40%,难以承担起监管市场的重任。

三、加大海南工商市场监管的对策

加入WTO,首先是政府加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政府监管市场的重要职能部门,必须适应新阶段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规范、统一、透明、服务、高效”的原则,提高服务水平和监管能力,创新监管制度和监管方式,更新监管手段,做到“当好市场运行的裁判员,维护好市场秩序的坚强卫士”。

(一)创新机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商市场监管体系

1、创新机制,建立规范性的监管体制和公正合理的监管规则。入世后,海南工商市场监管要从传统的对农副产品贸易市场监管转移到对统一大市场的监管上来,在强化对有形市场监管的同时,加强对无形市场如证券、网上购物的监管,实行“政企脱购”。对市场监管对象要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建立公正合理的监管规则,合理确立管理范围,调整管理规则,完善管理程序,改善管理方式,努力实现从收费型转为管理型,从主要利用管理、审批等方式进行“干预”转为通过建立健全法规、完善环境、提供服务,从主要为国有经济服务转为为所有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服务,克服职能混淆,观念不分,权力任意膨胀的行为。

2、与时俱进,实行市场监管的公正性、科学性和灵活性。市场结构的多样性、复杂性,要求工商管理要与时俱进,对市场监管要实行“阳光作业”,杜绝暗箱操作,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规范的市场监管体系,制定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通过灵活先进的监管手段尤其是经济杠杆的手段调节和实现经济总量的平衡,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二)实现监督、管理、服务的创新

1、严把市场准入关,强化对企业登记的监管。适应入世新形势和新阶段工商市场监管体制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取缔各类违法违章生产经营主体,坚决清理“五小”企业,大力查处“三无”企业,加大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集中开展清理网吧、音像制品等文化市场经营主体专项行动,净化文化市场。

2、深入开展打击假冒伪劣商品行动,加大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执法力度,坚决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以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农资为重点,加大打假专项整治行动,推进“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和查处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大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严厉查处仿冒商品的名称、包装和药品市场、建筑市场、旅游市场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打击走私贩私活动,严厉查处一批社会影响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地区封锁和限制竞争案件。以“反欺诈,打虚假”为契机,完善和实施广告监测制度,强化对商标生产、流通领域全方位监管,严厉查处虚假广告和商标侵权行为,对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予以保护,为海南实施名牌战略提供有力保障。

3、加强合同监管,建立企业信用制度。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工商市场监管必须加大对企业信用制度的监管力度,规范信贷、工程建筑等主要合同的签约行为,指导企业深入开展“重信用、守合同”活动,逐步实施企业合同信用公示制和信用备案制,大力提高经营者商业道德水平。

(三)创新监管方式,提高市场监管水平和质量

1、创新企业注册方式,建立行政审批与民事自律相结合的市场准入机制。完善“并联审批”方法,使涉及前置审批的企业办照时间缩短,提高办事效率。改革企业名称登记,推进名称登记从行政核准向审核备案,探索建立行政许可与民事行为相结合的名称登记管理制度。规范注册工作程序,提高准入工作透明度和规范化,防止新的“三无”企业的产生。

2、创新企业管理方式,建立市场主体动态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经济户口”,在“经济户口”管理上实现三个转变,即从线条管理向立体综合管理转变,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从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使工商所的“经济户口”真正做到“底清数明,动态快速反应”。同时建立和完善对有违规行为企业的监控机制,使市场监管向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方向发展。

3、创新监管方式,建立快速反应处理机制。进一步完善“12315”投诉举报受理系统,确立来信、来访、来电和网上投诉“一口受理,分类处理,落实责任”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创新市场监管方式,推行“一个主体、两个环节、三项工作”,实施对各类交易市场的长效规范管理。“一个主体”就是落实市场开办者责任,市场的开发者对市场的运作和管理负有直接责任,对消费者权益保护负有连带责任;“两个环节”是指市场经营者准入环节和商品货源进出环节;“三项工作”就是设立消费者投诉站、公示公告栏和告知承诺制度。创新业务工作方式,运用现代电子通信手段抓好网络经营行为的监管,建立网上市场监管系统,实现海南电子商务应用的法律管辖和监督,构建高效便捷的市场监管网络,努力实现工商行政管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劳务型向智慧型转变,使海南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适应现代市场监管的需要。

第5篇:经济体制的构成要素范文

[论文摘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经济社会中出现的失信行为和信用危机,已经严重地危害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加快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奠定社会诚信制度的基础;加快法制建设步伐,为社会诚信制度建设提供法律支持;大力弘扬诚信精神,扎实推进社会诚信制度建设。

诚实信用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进入新世纪,党和国家把“明礼诚信”写入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我国民商法也把诚实信用确定为基本原则之一。但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些公民和经济组织的“利”和“义”的天平却慢慢发生了失衡,各经济主体受到了利益价值的挑战,信用危机已经在社会上时时出现。失信行为已经危害到国家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诚信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需要全社会认真对待的重大社会问题了。

一、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危害及成因

当前,我国的社会诚信状况不容乐观,有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甚至认为,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中正在发生着诚信危机。信用环境恶化已经对经济社会生活产生诸多严重危害。经济学家茅于轼在分析我国总需求不足、市场疲软的原因时指出,总需求的不足祸在信用短缺。我国一些经济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拖欠贷款、税款,违约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以及披露虚假信息、质量欺诈等不诚信行为,增大了国民经济运行的摩擦力!直接增加了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成本,揭制了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信用是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和产品附加值。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总需求不足,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强,其根本祸根就在信用短缺。概括地讲,信用环境恶化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危害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市场缺乏信用将严重影响社会的投资和消费。二是破坏企业的正常经营,加大企业运管成本,削弱企业竞争力。三是影响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使宏观调控政策难以发挥作用。四是信用恶化还直接破坏社会法制基础,经济主体以种种不正当的手段竞争,各类经济主体难以形成以契约为基础的法律框架。五是信用危机造成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水平下降,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当前社会转型期诚信缺失产生的原因:一是传统诚信观念没有及时更新,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我国儒家传统的诚信不是作为人们的权利、义务来确定的,而是为人们修身养性所追求的目标。它的诚信行为规范是特殊主义的,不是普遍主义的。它认为道德的诚信应该是出自内心的、自愿的、不计利害的,是一种很高的道德境界,只有经过自身长期修养才能达到的圣人境界。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是面对全体公民、组织的基本道德要求,是一切经济主体必须遵循的起码的道德义务。二是同我国政治、经济体制转型有关。在以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整个社会被组织成一个全国大一统的企业,社会各部门、各单位、各利益主体不是以经济利益、以诚信为纽带联系起来的,而是以一系列行政命令、指令性计划联系起来的。在当前政治、经济体制转型期,传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仍然发挥着影响,抗拒着市场经济的冲击。特别是在追求各自经济利益时,开始显得张慌失措,无所适从,导致欺诈、赖账等失信行为发生。三是没有健全的法律制度、诚信制度体系对诚信缺失者予以严惩,使失信者无所畏惧,结果造成信义贬值,诚信受到嘲弄,这是当前诚信缺失极为重要的原因。失信者支付极小的成本,却能够获得极大的收益,加之法律制度不健全,就给心存诡异者留下可乘之机,他们钻法律的空子,大肆利用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交易优势,聚敛不义之财。四是司法制度不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更使不法之徒有恃无恐,变本加利破坏诚信。诚信体系缺乏司法保护,失信者不能及时得到严厉制裁,守信者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产生。五是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冲击及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滞后,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加之经济结构调整,出现大量下岗职工及弱势群体,社会分配差距不断拉大,贫富悬殊等社会现象发生,都引发拜金主义滋生,道德观、价值观混淆,使社会信用环境整体恶化。

二、加强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一)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良性运作的一块基石

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诚信经济,完善的市场经济必然有发达的诚信制度体系相伴随。因此,发达完善的诚信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制度之一。市场经济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发达的商品交换经济,诚信是构成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要素,一切经济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诚信。不仅要有完备的信用形式、发达的信用工具,而且需要构建健全的社会诚信制度。市场经济对诚信的需求源于信息的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固有的特征,往往会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可以说,一个规范有序的市场,诚信是市场主体的准入证和通行证。因此,诚信是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诚信制度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健康发展和运行的基石。

(二)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制度是经济主体追求长远利益的迫切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经济主体都会自觉遵从经济学的理性法则,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利益最大化不会在一次交易中完成,只能在长期不断的交易中逐步积累和实现。如果经济主体通过不诚信的方式谋取不正当的利益,那它必定是短命的,不可能维持长期的欺诈和投机取巧行为,因此它也不可能不断发展壮大,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这就是当今许多跨国大公司、知名企业格外重视信誉的原因。一句话,企业要健康发展,并不断取得越来越大的经济利益,就必须树立诚信形象,维护其信誉。当然维护信誉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不过这种成本付出是值得的。因为诚信形象不但是无形资产,也是有形资产,它能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如名牌产品销量大、价格高等。也就是说,企业维护信誉也是一种投资,同样可以从中取得净收益,这种净收益是企业维护信誉付出的成本与所获收益之差。其成本是企业为维护信誉而放弃的机会成本,诸如信守承诺而蒙受的经济损失,为保持良好的财务比率而放弃的投资机会等。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制度体系是提高经济效益,节约社会成本的必然选择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经济道德、市场理论要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有完善的诚信制度体系,要求人们具备契约意识和严格遵守契约的约束。诚信、契约精神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剂,它能保证各项经济活动顺畅进行,节约社会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从而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无视契约精神,信用短缺,缺乏诚信使我们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造成许多无谓的损失,使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无端增加,导致经济运行不畅,加大经济运行的内耗和磨擦力,甚至导致社会经济秩序混乱。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根本目标是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但我们在市场化的改革中,如果不解决诚信缺失问题,就会抵消体制创新所产生的效率和效益。

(四)加入WTO要求我国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制度体系

当前我国的各类经济主体,公民、企业、银行、中介组织、政府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诚信缺失。如公民的纳税意识、知识产权意识相当薄弱;企业不信守合同,拖欠债款和赖账;银行呆帐率过高;政府官员以权代法,地方保护;就连本应最具信用形象的社会中介组织,同样也存在信用危机问题。我国加入WTO后,首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制度体系,维护好国内市场秩序。这不但有利于国内企业的健康发展,阔步迈向国际市场,而且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国内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吸引跨国公司投资。诚信是世界各国人民普遍认可的道德规范,历来是做人和发展事业的根本,是社会得以形成凝聚力,社会竞争力得以提高的根基,没有高度完善的社会诚信制度体系,我国将难以参与国际竞争。同时,诚实守信也是文明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中国现代化进程需要重建社会诚信制度体系,降低效用风险的危害。因此,在WTO环境下,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已刻不容缓,已成为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稳定,走向世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

三、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诚信制度的思考

诚信是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现代社会成员必须恪守的基本准则之一。它不仅体现了社会成员互相交往中的自我约束,同时也是保证市场经济下契约和文明规则实现的前提。构建与世贸组织规则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的诚信制度体系,是摆在我国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加快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奠定社会诚信制度的基础

目前我国尚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市场发育状况和社会信用环境还很不理想。因此,还不能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来推动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建立,需要政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推进。加快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是推动全社会建立诚信制度体系的基础。加快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应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尽快完善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二是进一步加大国家信用政策法规贯彻执行力度和执法力度。三是积极建立公民、组织信用征集、评价、管理体系以及相应的数据库,为实现信用科学管理奠定基础。四是推动社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发展。五是积极推动经济组织进一步加强信用管理。

(二)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把公民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为加强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诚信,不但包含伦理道德因素、经济因素,更离不开社会法律制度,它们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加强公民诚信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要靠教育,更要靠法治。

因此,要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制度体系,一要把社会法制建设与公民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在公民中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树立把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结合、相统一的观念。二要努力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法律支持。在抓好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信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经济秩序、公共秩序、生活秩序。三要重视培养公民的契约精神。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契约精神为核心的契约文明是构建现代法治与现代德治的思想基础之一,契约精神是文明公民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它是平等观念、自主意识、合作精神、诚信能力的有机结合。四要恪守司法职业道德,为公民道德建设作出表率。国家的司法队伍、公务员队伍以及其它公职人员队伍,代表着国家形象、社会形象,必须在廉洁从政、执政为民、公正司法、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自律、忠于职守等方面作出榜样,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形象,促进全体公民的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制度建设。

(三)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诚信,扎实推进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建设

中华民族有深厚的道德底蕴和文化、文明底蕴,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发挥坚持操守、讲究诚信的优秀的传统道德资源,结合现代法治精神,积极构建现代诚信制度体系。具体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是务虚与务实相结合。建设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宣传教育固然重要,但不能仅仅停留在舆论防恶上,还必须出实招,必须坚持用法治的、行政的、经济的等多种手段,激励和表彰讲诚信的人和事,谴责和严惩不讲道德和不守诚信的人和事。二是把外在制裁和内在制裁结合起来,积极构建道德制裁力和约束力。外在制裁发挥社会规范和限制作用,内在制裁发挥自我约束作用。三是不断提高政府的社会诚信度。政府的诚信主要表现为政策的相对稳定性,依法行政,打破地方保护,维护统一的市场秩序,维护公平、公开、公正的交易秩序和原则。

第6篇:经济体制的构成要素范文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劳动力市场 存在问题 影响关系

完善措施

一、劳动力市场基本理论概述简介

劳动力市场,又称劳动市场、劳工市场、职业市场、就业市场、求职市场、招聘市场、人力市场等,是指劳工供求的市场。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由市场来配置劳动力资源和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运行机制。劳动力市场在整个市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力市场在我国市场体系中是一个处于中心地位的独立完整的市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已基本发育成型,并呈现良性运转的态势。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仍然有许多方面还不够完善,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劳动力市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市场发育和建设滞后,制度障碍依然存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可让渡的只是它的使用权,其所有权仍然归个人所有。但长期以来,由于在劳动力的商品属性认识上的模糊,使得在生产资料、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并得到较快发展的情况下,在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建设方面却顾虑重重,导致包括建筑劳动力市场在内的社会劳动力市场建设明显滞后于其他要素市场。再者,由于计划体制下形成的传统户籍、用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等障碍,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所有制之间仍存在壁垒,劳动力价格的杠杆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市场化配置。因此,尽管建筑劳动力用工分配制度改革起步较早,但其市场化进程仍滞后于其他要素市场。

2.法规不健全,宏观调控作用发挥不够

尽管我国《劳动法》早已颁布实施,但劳动力及其市场运行的配套法规仍不健全。从需求方面看,地区、部门封锁仍然存在,城镇和农村间劳动力就业机会仍不平等。从供给方面看,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除部分地区外,符合行业特点和市场建设需要的培训基地化、输出建制化的建筑劳动力资源开发体系尚未形成,相当多的地方劳动力仍处于盲目发展和无序流动状态。在宏观调控方面,由于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加上传统行政管理思维的惯性,政府宏观调控的定位与尺度就难以准确把握,往往是行政干预和具体介入多,而宏观、间接的调控少,难以与市场调节形成有机的互补作用。

3.中介服务机构建设薄弱,市场交易不规范

有形劳动力市场(交易场所)是建筑劳动力供求公开、公正、公平交易的载体,社会中介服务体系是为供求双方提供信息、职业培训等社会化服务的媒介,但二者的发展均滞后于市场的需要。目前我国已建立建筑劳动力力专业市场或建筑劳务分包市场的城市为数很少,建筑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渠道不畅,不正当工程劳务分包交易和非法用工等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制约。在社会中介服务方面,能够为劳动力供需双方提供信息、职介、职业培训、组织输出流动等服务的合法中介机构不足,信息采集传递方式单一,服务质量和效率不高。尤其是绝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建筑劳动者未列入社会保障对象,其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等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三、对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影响分析

1.供求失衡导致的强资本、弱劳工状况

由于我国目前的劳动力市场是典型的总量上供给大于需求的买方市场,买方约束型的劳动力市场使企业雇主处于主导、控制的地位。在缔结劳动契约时,劳动者之间过分的就业竞争压力,使劳动者不得不在劳动条件、报酬、福利等方面降低自己的要求,削弱以至损害自己的某些劳动权利,以换取被企业选择就业的机会。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平等地位在进入企业伊始就被大大地削弱了,而且,劳动者的这种弱势状态还会延续到以后的劳动关系中。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带来的劳动关系中普遍存在的强资本、弱劳工状况是我国和谐劳动关系建立中所碰到的许多问题的根源。

2.工会对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形成约束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工会作为劳动者为维护自身利益研究方向:劳动经济学。而自主结合的组织,其根本宗旨在于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正是这一宗旨推动了工会成为现代劳动关系体制的基本构成要素,在协调劳动关系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的工会还不能够充分发挥出其在劳动力市场中应有的代表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功能,这就大大削弱了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如果没有工会的制度均衡作用,劳动关系冲突就非常可能处于自发的、非理性的、破坏性的状态,其后果就是劳动关系的不稳定和劳动关系的恶化。这种状况肯定不利于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所以,工会角色的不到位会对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形成约束。

3.市场秩序不规范致使劳动争议频繁发生

由于相关法律制度欠缺及执法不严,在劳动力市场的实际运行中不规范和无序现象仍比较严重,劳动争议频繁发生。比如: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签订不规范或拒签;阻挠职工组建工会;压低或拖欠职工(包括农民工)工资;不缴纳或拖欠社会保险费;随意延长工时;不重视劳动保护和生产安全;随意解雇职;劳动合同的短期化;滥用劳务工;等等。在劳动力市场秩序还不是非常规范的情况下,一方面是大量的用人单位不遵守劳动法,另一方面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又比以前有所提高,因此,我国劳动争议案件的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四、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对策与措施

1.进一步完善工资机制

完善工资机制,使工资由劳动力市场供求决定。确保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价格信号”正常发挥作用。利用劳动力市场上“工资率”的调节功能,对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供需进行灵活的调节,是解决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问题的关键所在。首先应当按照“市场机制决定,企业自主分配,国家监督调控”的新的工资运作目标模式的要求,继续加大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工资改革力度,逐步实现完全的工资市场化。其次,要树立“大工资”观念,改善、优化职工的收入结构,合理使用工资、社会保险、职工福利三项基金,改变“低工资,多补贴,泛福利”的格局。最后,要逐步建立劳动收入市场化机制。

2.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

有关“农民工”劳动关系问题的根源是劳动力的市场分隔。所以,要想彻底解决有关“农民工”劳动关系问题,就要彻底打破劳动力的市场分隔。因此,目前我国劳动力流动的最大障碍可能还是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分隔的户籍管理制度,已经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对于劳动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要求,是产生劳动力市场分隔、劳动力就业歧视等弊病的重要根源,直接影响了劳动力市场高效、公平、公正的良性运行秩序的建立,成为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一个重要制度因素。为了促进劳动力在全国范围的自由流.动,真正体现劳动者和企业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地位,政府必须加大力度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把择业权和用人权真正还给劳动者和企业。

3.改善劳动力市场秩序

通过加强劳动力市场立法、严格劳动力市场执法以完善劳动力市场秩序,保护劳动者和企业双方的合法权益,使侵权行为得到应有的惩处,可以促进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和处理规范化。在加强劳动力市场立法方面的举措有:建立和完善平等的劳动法律制度:包括建立反就业歧视的法律制度、建立和完善平等劳动合同制度、建立劳动者待遇公平分配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责任制度:包括强化政府责任、强化用人单位责任,完善劳动争议解决制度:包括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和完善劳动仲裁和诉讼制度。通过劳动管理机构和群众自我维护权利两方面的力量,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政府要切实承担起维护市场秩序的责任。

4.建立完善的失业保险制度

一是扩大失业保险金的覆盖范围和功能。将失业保险范围由国有企业扩大到城镇多种所有制的全部职工,将失业保险的功能由目前以救助为主,逐步扩大到对失业人员的救助与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两种功能。二是改革失业保险金的筹集渠道和方法,尽快落实国家已确定的保险金收缴比例和办法。逐步将失业保险由收费改为收取失业保险税,通过税收一个渠道征收。三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规范各种收费行为。把目前单独设立的各项有关的基金同失业保险金捆起来统一使用,使其与职业介绍、专业训练和生产自救等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服务措施更好地结合起来,取消其他各项不规范的基金和收费制度。

【参考文献】

第7篇:经济体制的构成要素范文

一、马克思货币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1.马克思关于货币的论述

关于货币的起源,马克思认为货币产生于商品交换的过程中。主要表现为随着商品交换矛盾的日益扩大,价值形式也开始不断扩大,并最终演进为货币的形式。关于货币的本质,马克思指出货币就是一种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的职能主要具有以下5种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以及世界货币。最后,伴随着现代信用和金融制度的形成,以银行券、商业票据为代表的银行券产生。

2.货币转化为资本

马克思说: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货币是商品交换的最后产物,而每一轮新资本重新出现在市场上的过程就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马克思认为,作为货币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有六个区别,即:第一、流通形式不同;第二、流通顺序不同;第三、流通中的货币具有不同的特点;第四、流通的目的不同;第五、流通的形式不同;第六、流通的限度不同。资本的总公式是G-W-G,这个公式也表现出来资本运动的基本特征。商品和货币的流通并不能刺激资本的形成,资本形成的首要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而是商品经济中必然存在的一种现象。

3.虚拟资本

虚拟资本的形成被称为资本化。因为虚拟资本是指企业生产中已经投入或将要投入的资本价值,而现实资本是指企业股票的资本价值,所以虚拟资本的价值并不等同于现实资本的价值,它们是相互独立的。作为一种纸质副本,虚拟资本价值的变动与现实资本价值的变动毫无关系,也就是说虚拟资本同货币资金的运动并无关联。虚拟资本的价值主要通过证券、股票等投机性活动实现,因此,随着虚拟资本的不断膨胀,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也会显著提升。

二、马克思货币资本理论的现实意义

1.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施行和市场经济运行具有指导意义

马克思的货币资本是“第一推动力”的理论表明:对社会生产起决定作用的是货币资金。着也就是说货币资金的投放数量和投放方向是影响金融市场和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因为货币资金的投放数量也与资本运动和市场规模紧密相联,所以它也能影响到产品的生产结构、生产规模以及生产速度等,进而影响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发展。如果货币投放数量大于实际所需数量,那么加剧通胀压力,造成物价上涨;如果货币投放数量小于实际所需数量,又会造成产品积压、经济萧条。

2.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正确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马克思的货币资本积累理论提出:货币供应量的扩大既能促进经济增长,也能阻碍经济增长。根据调查资料显示,近几年来我国的M2/GDP都远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而且,自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随着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不断加快,国外热钱也开始不断涌入我国资本市场,使得我国的货币供应量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资产市场价格的上涨,但是也加剧了通胀压力,对经济增长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3.对于我国新阶段的金融改革具有指导意义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日益严重,我国的经济增长也开始进入减速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必须要加强产业结构升级,推进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以统筹城乡发展,但是,这些战略举措都需要大量、持续的资金来进行支撑,由于我国目前金融体系中的资金来源重要以短期资金为主,因此造成了严重的借贷期限错配问题。这就要求我国必须要尽快完善金融市场,引进更多的长期资本。与此同时,进一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立起长期资本的投融资体制。

4.对于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提出:适当的虚拟资本能满足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从而推动实体经济的快速向前发展,同时,它也能扩大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高风险、高利润是虚拟资本的显著特点,当实体经济中的大量资本开始流向虚拟资本时,会导致实体经济投资的大量减少,对其发展造成严重的损害。而且虚拟资本也容易引发投机行为,造成收入分配格局失衡,同时还能诱发金融危机,严重威胁到市场经济健康平稳运行。

三、总结

第8篇:经济体制的构成要素范文

当前,我国处在转变经济体制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时期。一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并且趋于完善,此时,企业已经处于市场竞争环节的主体地位。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若想在如此环境下求得稳定的生存与长久的发展,则需要建立新型的经济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当前,我国的经济资源较为充足,市场中的经济资源处于过剩状态,同时,经济增长方式也逐渐转向集约型经济,在此条件下,对于企业的产品质量、产品结构以及能源消耗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创新经济管理体制成为一条必经之路。

二、企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策略研究

1、创新管理观念

为了更好的实现企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应着力从创新管理观念入手,因为管理观念是管理制度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当前,在企业进行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工作时,唯有持续的创新管理观念,方能推动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创新管理理念应为自上而下的全面创新,详细而言,即在企业内部营造创新经济管理制度的良好氛围,促进企业创新机制逐步实现完善,从而提供有力的创新动力。在此过程中,有两个重点需要把握:

①具备相应的战略管理思想;

②具备相应的危机管理意识。

战略层面的创新,即制定企业的战略规划时应遵循先进性、全局性原则。而危机管理,应存在于企业的整个发展阶段,特别是针对具有一定发展规模的企业来说,危机管理即所说的风险管理便走向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地位。

2、创新管理制度

在企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过程中,制度的创新同样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首先,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对于企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形成良好的基础保障作用,为企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提供推动力。创新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就要以市场为目标,构建涵盖产品研发活力、劳动激励体系以及运作机制的管理框架。针对某些侧重于制度的强制性和权威性的经济管理制度来说,应利用制度的创新,达到经济管理的人性化管理。针对某些倾向于制度的领先程度而非适用程度的经济管理制度来说,应利用制度的创新,达到提升企业经济管理效率的目的。

3、加强内部控制

在企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过程中,加强内部控制也是其中的重要创新环节之一。当企业处于日渐复杂的外部环境,以及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力度,实行全面的企业经济管理监督程序,对于企业的稳定生存和长久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最大程度的发挥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应有的作用,使企业的内部控制作为一种全局性的管理手段存在。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构成要素,因此,应建立一种以预算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制度,主要负责将企业在未来时间内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局性规划、控制以及协调,同时利用预算合理的组织、计划、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实现提升财务控制力和约束力的目的。

三、结语

第9篇:经济体制的构成要素范文

关键词:诚信政府;公共行政;制度

1 价值分析

1.1 提升政策执行力

政策的有效执行是以政策目标群体对所推行政策的认同和接受为前提条件的,而政策能否被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则取决于作为政策目标群体的社会公众对作为政策执行者的政府官员是否信任以及信任的程度。在现阶段,之所以有些政策的执行效果不甚理想,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因作为政策目标群体的社会公众对作为政策执行者的政府官员缺乏信任而导致对其所推行的政策缺乏认同感。正如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所言:“社会文化中缺乏信任将给公共制度的建立带来极大的障碍。那些缺乏稳定和效能的政府的社会,也同样缺乏公民间的相互信任,缺乏民族和公众的忠诚心理,缺乏组织的技能”。作为政策执行者与政策目标群体之间发生的一种互动性活动,政策执行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样需要政策执行者与政策目标群体之间的相互信任,特别是作为政策目标群体的广大民众对作为主要政策执行者的政府官员的信任。因此建立诚信政府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只有提高政府在公众心中的诚信度,才能使各种公共政策得以有效实施,也才能真正树立起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认同感。

1.2 提升政府形象

所谓政府形象,是指政府的外在表现,是公众在心目中对政府的言行、表现所形成的感觉、印象、评价和信念。公众是认识政府形象的主体,政府是公众心目中的反映对象。政府形象沉淀于公众的心中,通过感觉、印象、评价和信念逐步形成和表现出来,并最终决定着政府形象的被判断及其政策言行被接受和被拥护的程度。政府形象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资源,它是构成政府影响力的基本要素之一。而政府影响力体现着政府与公众之间双向互动的心理关系,它是决定政府政策能否为公众所接受或多大程度上被接受的一项重要因素并直接影响着公众对政府政策的心理、行为或行为倾向。一般来说,良好的政府形象具有极大的凝聚力,它能够孕育出民众对政府的认同感和信任感,并构成政府权威的合法性基础。因而,良好的政府形象可以大大减少政策执行的阻力,是政府推行政策、实现既定政策目标时可资利用的重要资源,是降低政策执行成本、提高政策执行效率取之不尽的源泉。阿尔蒙德指出:“在许多当代社会中,人们对政权……的支持,会很快受到当局在满足公民选择要求时实际作为如何这一因素的影响。……即使在最传统的社会里,统治合法性的标准中也包含着人们对政府作为的某些长期的期望”。政府形象是政府整体形象与政府个体形象的统一,政府形象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政府职能履行的效果,而且还受到政府官员个体行为表现的影响。政府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由一个个具体的政府官员构成的组织机构。政府形象在很大范围内正是通过这一个个作为政府构成要素的政府官员“做”出来的。在现代社会,政府的广阔活动范围使得公众经常要与政府机构及其官员接触。阿尔蒙德提供的数据表明,在美国,有72%的成年人一年中至少与一个政府机构打过交道,大约有1/3的人与更多的政府机构打过交道。接触最频繁的是税务官、学校行政人员和警察。其实,不仅美国的情况是这样,在现代世界各国,伴随着政府行政权力日益膨胀这一世界性趋势,公众与政府机构及其官员的接触都是十分频繁的,在那些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以及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中则更是如此。正是在这些频繁的接触中,公众通过对政府官员行为表现的认知确立了政府形象的直观认识和感受,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加以传播。阿尔蒙德指出:“无论在学校里讲授的政府制度观点是多么积极,一个公民如果被警察折磨,被福利机关忽视。或者不被公平地征税,是不会对政府当局有多大好感的”。可见,政府绩效的提高不仅需要从宏观上提升政府的行政能力,而且还应该在政府官员队伍中加强勤政廉政建设,从微观上改进政府官员的个体行为表现。

1.3 政府功能转变

美国著名学者登哈特曾提出: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登哈特认为,公共行政已经历了一场革命。目前,与其说公共行政官员正集中于控制官僚机构和提供服务,倒不如说他们更加关注掌舵而不是划桨的劝告。公共行政官员在其管理公共组织和执行公共政策时应该致力于承担为公民服务和向公民放权的职责,其工作重点既不应是“掌舵”,也不应是“划桨”,而应是建立一套明显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政府角色的重新塑造和政府职能的合理定位必然伴随着政府行为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此时以诚信原则约束行政行为就凸现出其重要性与必要性,以诚信原则为指导转变政府职能,应是主观诚信与客观诚信的统一。主观诚信即注重行政官员的道德教化、内心自律,如果不以这种理性的价值观作为指导,很有可能重走以前的老路子甚至造成行政效率低下或失效。客观诚信是指政府政策必须具有相当合理性,不能显失公正:不能违反惯例和平等对待原则;必须符合最少损害要素原则并具有平衡性等等。

2 制度建设方向

诚信政府建设需要提供制度平台,为政府走向诚信提供制度安排,着力打造政府的良好声誉和形象。

2.1 有限政府

有限政府是强调政府理性利能力的有限。要求政府在既定能力条件的约束下,有效地控制行政权力的扩张,实现与市场和社会力量的职能均衡,打破“政府万能”的神话,改变政府统揽一切、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权力格局。在市场经济社会,政府只是资源配置的一种强力手段,而不是唯一手段。政府若过度干预市场经济,会导致政府失败;若政府对市场经济不进行宏观调控,放任自流,也会导致市场失灵。建立有限政府需要进行市场化改革,而市场化改革的难点是政府职能的准确定位。关键是正确处理好政府与企业、与市场、与社会的关系。建设有限政府要求政府从市场利社会中退缩一些职能,政府不该管的事情,坚决不要去管理;老百姓自己能作主的,攻府也不要过多地去管,市场竞争机制能解决的,政府也不必过多地去管;社会中介组织能够自律管理好的事务,政府应放手让他们去管。政府不能因为有利可图就与之争利,更不能有责相推、撒手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