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道法教育知识点范文

道法教育知识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道法教育知识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道法教育知识点

第1篇:道法教育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落实;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关注社会与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4-123 -02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已全面实施。在新课标中,进一步体现了“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并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传授“知识与技能”,那是我们每位教师再熟悉不过的工作;“过程与方法”也是如今为广大教师日益重视的能力培养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却 被许多教师认为象个美丽的花瓶,华而不实,因此不受重视, 教学中实施力度和效果与另两个目标相比,显得薄弱,有被忽视和边缘化的倾向。然而“三维目标”是一个相辅相成有机整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落实对于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培养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方面伴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标准中,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如下: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祟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5.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6.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与“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与“过程与方法”的培养融合在一起,是我们教师应着力研究的,下面内容是我在化学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以基础知识为载体,树立学生的科学的物质观

化学课程内容中能找到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有关的题材很多。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物质总是处于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在教学中,通过对物质化学本质的揭示,使学生确信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质,如物质的溶解、扩散及物质气、液、固的三态变化均揭示了物质内部分子的运动,并结合质量守衡、能量守恒等守恒的观点,着重说明物质不会自行消灭,也不会无中生有,只是从一种形式转化达到另一种形式,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运动的永恒性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在“燃烧的条件”“爆炸”内容的教学中,认真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特别强调对反应条件的控制,渗透“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在“缓慢氧化”“自燃”内容的教学中,应使学生认识到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帮助他们揭开“鬼火”“天火”等自然现象的神秘面纱,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在学生学氧化碳、一氧化碳的用途时,既要让学生知道这些物质对人类有利的一面,也应该认识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会影响人类生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再次说明任何事物均具有两重性。

化学教学内容蕴藏着丰富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我们教师需潜心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内容,找到恰当的切入点,与教学内容有机的组织起来,以体现内在的逻辑联系,从而显示教学内容的内在魅力,能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超出预期地满足自己的求知需要”,产生惊喜,得到意外收获。

二、以科学探究为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新课程提倡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探究学习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广泛获取信息。学生通过探究学会表达和交流,学会与人合作,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进而形成化学科学素养。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实验教学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例如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等),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逐步学会探究。同时,还要更好地发挥化学实验在德育和非智力品质培养方面的教育价值。

实验教学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重要途径。化学实验中极易出现“异常”,导致反常现象的原因很多,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探究,从而使他们形成实事求实的科学态度。例如, 在学习《燃烧与灭火》时,教师用一块棉的手帕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里浸泡,待均匀湿透后将手帕展开,用镊子夹注两角,用火柴点燃,手帕立即燃烧起来。当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学生都会惊奇的问:手帕明明燃烧了,为什么完好无损呢?教师随时追问: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释吗?针对这一“异常”及时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反应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关键的是由此调动学生勇于质疑、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大胆实践的学习热情,教师可“趁热打铁”,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一系列的问题探究之后,学生从现象到本质,掌握了一系列的知识,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在实验的参与中训练了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也得到学科思想和环境意识的熏陶。

三、以生活实践为经历, 关注社会与生活

化学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联系实际进行教学把化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体验化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乐趣。平时时常提醒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家中的食盐为什么会变潮?在城市的街道上撒的物质为什么会使雪融化?碰了醋的紫甘蓝(紫白菜)怎么变红了? 结合空气、水、酸、碱、盐等内容的学习,组织学生对本地区的环境状况(饮用水、空气、土壤等)、空气的污染状况、污水处理厂的流程和原理、周边农村施用化肥和农药的具体情况等进行调查,结合无锡“太湖蓝藻事件”“白色污染”等,组织学生关注新闻并从网上查询分析原因等等。 通过大量具体的、真实的生活事件,及实验和调查活动,促使学使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不仅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从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看,教师要有“育人”的意识,要充分挖掘所教学科内在所特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素。既要注重挖掘学科教材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要注重开发课堂教学中生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素,并使其渗透到学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

要强调的是在实际教学中还需要教师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修养,需要在吃透、挖掘出教材内容蕴含的丰富情感性因素的前提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进行渗透和参悟性教学,还需要尊重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情感性目标。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D].教育部,2001,7.

[2]靳玉乐.探究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化学新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1,7.

第2篇:道法教育知识点范文

杭州口碑比较好的课外辅导机构咨询电话(即日起拨打400免费热线电话有免费试听课,400询电话使用方法:先拨前10位总机号,听到提示音后再拨后几位分机号即可咨询详情):

杭州学大教育-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转分机10811

【西湖区】浙大校区

杭州精锐教育-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转分机12339

【西湖区】文二西路学习中心、教工路学习中心、黄龙学习中心

杭州智康教育-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转分机12258

【西湖区】文二路校区

杭州纳思教育-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转分机15048

【西湖区】文二元茂校区、文三中茵校区、文一湖畔校区、天目山富欣校区

杭州京翰教育-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转分机77678

【西湖区】文二校区

 

【招生对象】小学一年级—高三学员

【热门课程】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奥数作文阅读

以上的是各个学校的免费咨询电话,课程费用因年级不同、科目不同收费不同,家长如需给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可直接拨打上面400免费电话咨询。

免费预约试听电话:400-0066-911转分机10811

温馨提示:400免费咨询电话使用方法--先拨打前十位,听到语音提示“请输入分机号码”后按“转分机”后的几位分机号即可。您可以咨询最近校区、价格、师资等情况!

浏览十个广告,不如一个400免费咨询电话了解快!

********************************************

这不仅因为英英词典给你的词条解释是比较清晰的(翻译过的词条解释往往会引起词义上的误解),还因为通过查询英英词典,能够使你对英语的把握和感觉更加直接,不需要更多的中英转换。比如,英语里的insist 和persist两个词。在英汉词典里查都是"坚持"的意思,用汉语翻译根本看不出这两个词的区别。而这种区别如果你查询或者使用英英词典的话,一开始就会明白。请看在Longman Web Dictionary 中对insist的解释是:to say firmly and repeatedly that something is true, especially when other people think it may not be true(尽管别人说某件事情不对,也执意要说而且是重复不断地说那件事情是对的);而对persist的解释是:to continue to do something, although this is difficult, or other people warn you not to do it. (继续不断地做某件事情,尽管这件事可能很难,或他人劝你不要做)。

第3篇:道法教育知识点范文

年是“五五”普法关键的第四年,经过多年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加强,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自觉性不断提高,有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通过学习,我对教育、行政等相关法律有了新的认识,理解进一步深化,并在工作中自觉用法律指导实践。下面我结合自己本职工作,谈谈学法用法心得体会:

一、思想认识有了提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上到位,才有行动上的自觉。联系自己的工作实践,我认为,法律知识的缺乏,法律运用上的不完善,法制的不健全,都很大程度阻碍经济的更大发展,并引发种种矛盾,危害着社会稳定。在学习中不断认识到,虽然自己知道法律价值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相关法律知识准备不够充足,在处事中更多地想到运用行政手段去管理事务,而不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因而,作为公务员,学好法律重要,懂得合情合理的运用法律也非常重要,理顺工作、维护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

二、主动认真学法。作为一名新任职的教育行政干部,懂得教育等相关法律法规,懂得在教育行政管理中运用好法律法规,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乎党的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来到新的岗位,我抓住各种法制培训、讲座等机会了解法律知识点,并在工作之余认真学习了《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促进法》、《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更深认识到如何依法办好教育事业。

三、依法行政,以用促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才是学好法、用好法的关键。只有将学法与用法有机结合,才能有效推进事业健康发展。依法行政是政府工作最有效的行为。现在,随着法律宣传教育的深入,法律不断配,依法治国观念已深入人心。公务员作为普法的倡导者和实践者的主力军,更应把依法行政这根弦绷得更紧一些,时刻按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原则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在工作生活中,密切关注人民群众的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充分体现法制宣传为人民的要求。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一旦“法治精神”在人民群众心中被破坏,就很难修复。另外,我们也要在制度上完善,健全行政执法监管体制,实行领导干部问责机制。用事实对广大群众进行法制教育,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维护好社会稳定,做到了学法用法的和谐统一。

第4篇:道法教育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歌曲引入;贴近生活;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7-244-01

新的一轮政治课程改革从2003年秋起到现在,已经经过近10年了,在这些年里,我不断学习和探索新课程标准,领会新的课程内容,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尝试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教学效果显著提高。这两年我有机会参加了《西安市中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和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组织的《信息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也感受颇多。我结合自己培训学习所得和这几年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实践、探索,谈谈自己对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看法。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虽然是个老生常谈的的话题,但是不可否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学习每门课都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因为每位教师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很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课堂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并践行于日常生活实践中。特别是农村的初中学生,他们的生活阅历不够丰富,对周围的人和事观察和思考的不深,不能把“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因此,总是认为这门课是生硬的说教,枯燥无味,从而对政治课的学习缺乏兴趣。可见,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

二、用歌曲导入,提高课堂教学教学效果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中常常设计丰富多彩的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自觉地探索新知。当然导入也无常规,可根据学生的学习任务选择适当的导入方法,抓住学生的“心”。歌曲导入就是其中的一种。

歌曲导入,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陶冶情操、丰富感情,还可以引导学生感知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我在信息技术培训在岗时间作业中,选择的课题是《我爱我家》,这是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二框的学习内容,这一框时,我就让学生进行四个活动“爱的回忆”、“爱的奉献”、“爱的感受”、“温馨体会”来完成学习任务的。第一个活动“爱的回忆”我用歌曲《我想要有个家》来引入,听完歌曲,我问学生:“歌中唱到,在什么情况下人最想家?”生答:“在受惊吓、受伤时”,然后顺势引导: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在我们受到惊吓、伤害或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家会为我们抚平心灵的创伤,那么请同学们回忆:我们在小的时候是如何受到父母的呵护的,又是如何享受和父母在一起的甜蜜时光的,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这样,很自然的勾起学生的回忆。第二个活动“爱的奉献”我是用《爱的奉献》这一歌曲导入,听完歌曲我说:父母白天工作、做饭照顾我们,晚上还要辅导我们作业,他们为家里做出了很大贡献,请你“夸夸你们的父母,并说说自己为这个家做出了那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通过歌曲播放引出父母和自己对家的贡献。第三个活动“亲情感受”用《世上只有妈妈好》引出两个真实的故事,一是贵州发生的缆车事件,二是唐山大地震时母亲用自己的血哺育怀中的婴儿的故事,很容易让学生感到亲情的温暖。最后用《让爱住我家》结束本课。四首歌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四个环节,很容易是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记忆犹新,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导入的方法还很多,除了歌曲导入外还有情境导入、活动导入、问题导入、时政导入、复习提问导入等,教无定法,同样导入也没有定规,只要恰如其分,导入就像一台高效发动机,使你的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三、方法灵活、内容鲜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5篇:道法教育知识点范文

在教育理念转型今天,古典的应试教育和单一教学方式在今天依然流行,那是因为他具有短期效应,它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教育,容易把学生培养成狭隘、自私、追名逐利的心态,而真正的素质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效应,有利于学生良好心态的形成。真正的成人成才,才是我们教育必须坚持、不懈追求、孜孜奋斗的方向。学生与老师之间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语言的交流、思想的沟通、情感的交融,将德育素质渗透到教育教学当中去。我在历史、地理教学的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仅从四个方面进行浅谈,以供同仁借鉴。

一、保护环境、绿化心灵

学习知识要与现实相结合,做到社会化,实用化。经世致用,服务现实,学习知识,关注社会。从古代的毁林开荒到今天的退耕还林,从到今天的可持续发展,都要以史为鉴,不要重蹈覆辙,从历史的悲剧中,去领会和总结,今天的我们,该做什么,怎么做,以加快社会的发展。

比如:在一次优质课上,我讲高二地理“8.2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时,其中一个知识点是: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先污染,后治理”。我用幻灯片列举了20世纪重大公害事件。学生看后,非常震惊!而我,徐徐道来:“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吃……祖宗的饭,断……子孙的粮,来谋取经济的……发展,这叫发展吗?去……破坏江山,去……毁坏河流,换取GDP,这叫发展吗?”于此,我停留片刻,加重语气:“你将所有的GDP拿回来,你再也恢复不了——青山、绿水!”

此时,话锋逆转,徐徐延伸:“其实,人与环境的关系,在我们中国,两千五百年前,老子在《道德经》中明确地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且,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聚首巴黎时,发表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好好地……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向中国……寻求生存之道。

所以,我们在发展的同时,要让天……更蓝,让山……更绿,让水……更清,我们的世界才会……天清地宁,才会……风调雨顺,才会……国泰民安,这……才是……人间的天堂。”

就这样启发诱导,张开想象的翅膀,激发学生的情绪,让学生的思绪飞扬:漫游欧洲、穿越古代、拥抱自然、展望未来。这节课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学生的思绪就象放飞的风筝,但线却要攥在我的手里。这样,既让学生学会了文化知识,又让学生领悟了环保意识。

二、放眼世界、热爱祖国

历史教育的核心思想是:源于历史,以史为鉴,用于实践,服务社会。说得非常好:“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习历史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世界观教育。

我在讲“”时,放映了回归时的一片段,仅五分钟。放完后,有同学就说,英国人底下了头。我马上调整情绪,改变声音的质量,用抒情的方式随口对课堂进行升华:

是的,这一刻,英国人低下的是:他们的头颅,降下的是:他们的“米”旗;而这一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我们心灵的小溪中荡漾,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区旗的陪伴下,在全世界人民的注视中,冉冉升起。然而,这升起的不仅仅是国旗,中国升起的:更是国威!升起的:更是国尊!升起的:更是国魂!我们……作为中国人,总有一种强烈而神圣的感觉,震荡着自己的身心!让全世界人……深深地感觉到……中国……在和平中……正……悄然崛起!

讲到这,我停了下来,而同学们,思绪飞扬,热情澎湃,激情四溢,掌声不断,一下子将课堂气氛推向了。最后我才引出,所以,香港的回归,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三、树立正见、修身养性

一个心胸狭隘的人讲不出来大格局的话,一个没有使命感的人讲不出来有责任的话,知识是很容易就学来,尤其是今天互联网时代,很多知识根本不需要去储备,只需要检索就可以了。但是人的胸怀,人的境界,人的格局,人的德性是修出来的。

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灵活运用,适时渗透。

比如在宋代文学中,苏轼作为宋词豪放派的创始人,在文化史上影响深远。我们除了介绍其基本的成就外,还可以补充一下苏轼生活趣事,以活跃课堂气氛,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苏轼在杭州为官时,与金山寺的著名高僧佛印成了好友。苏轼信奉佛学,经常和佛印一块儿禅悟佛道。

一天,苏轼与佛印一起打坐,苏轼闲情逸致,调戏佛印,于是他端正自己的坐姿后就问:“你看我打坐像什么?”佛印一动不动地静思片刻,静静地说:“我看你像尊佛。”说罢继续一门心思地打坐。而苏轼心眼一转,并问:“那你知道我看你像什么?”佛印的心思不在这些逗壳子的话上,只想着禅佛,不在意地问:“像什么?”“歪东倒西的,活像一摊牛粪。”苏轼高兴得忘乎所以,佛印不动声色,仍旧一心禅佛。

苏轼回家,把此事讲给苏小妹听,炫耀自己的聪明,嘲笑佛印的蠢笨。苏小妹冷笑一下:哥啊,就你这个德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佛印说你像尊佛,说明他心中有佛;你说佛印像牛粪,说明你心中……!

所以,在人生路上,我们要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

种下一个善念,收获一种良知;种下一种良知,收获一种道德;种下一种道德,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

四、尊敬老人、构建爱海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历史人物,他们性格各异。我们可以根据教育的需要,适当补充,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比如讲“文景之治”这个内容时,可以对汉文帝、汉景帝进行介绍。在此仅以汉文帝进行介绍。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以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我记得国学应用大师翟鸿燊教授讲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开洗浴中心的老总,他说他开了四年洗浴中心,没有给爸爸做过一次按摩,没有给妈妈做过一次足底,他说他晚上回家之后,当他把他父亲的手拿过来一看,满手的老茧,他流泪了,当他给他锤锤背,他说他把他双手放到父亲那个背梁上的时候,他眼泪再也止不住了,从小趴在地上,让他当战马骑的那个挺直的脊梁早就弯曲了,那个骑在他脖子上满地转悠,那个脊梁早已经挺不起来了。你才看到呀?爸爸老啦。行孝不能等啊,他说他想把母亲的手拿过来剪指甲,从小领着他上学的那双柔软的手,青筋,你才知道吗?爸爸老啦,妈妈老啦,这个时候他才想起来,端详一下母亲的面容,他发现:满脸皱纹,老眼昏花,他看着母亲发白的头发,他觉得他自己查不过来啦,一根,二根……你查的过来吗?

第6篇:道法教育知识点范文

首先,国学教育不应该只是为学习知识而学习,还要为学生的人生和未来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动力,为社会发展起到建设性的作用。我们不能把国学看成是一门“绝学”,把学生关在象牙塔里机械地照本宣科式地传授一些“子曰诗云”一类的国故。中国古代主流意识形态中,文教观始终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文”的主要作用是化成天下,或者说,文是工具,教化天下才是学“文”的目的,只知道摇头晃脑吟诗诵文的书生一般被视为酸儒或俗儒。我们今天的国学教育要深刻地关注社会现实和社会发展的方向,认真研究国学与社会现实需要的交叉点,努力使国学教育深深植根于现实的土壤。这不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非常关键,也对国学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当前的国学教育明显表现出一种重技轻道的倾向,这与国学自身的内在要求是相违背的。儒家传统文化观始终是把“立德”放在首位的,“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圣人立言的目的是为传道,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观始终坚持文道一体论,在个别时期甚至出现重道轻文的倾向。重技术层面的“文”,忽视思想道德层面的“道”的轻道重文倾向在历史上始终是为正统儒家学者所痛斥的。重视知识层面的传授当然是应该的,但是如果仅仅停留这一层面而不进一步挖掘中国几千年文化传承背后的道德动力,这样的国学教育将是肤浅的,不具备可持续性。

第三,当前以课外活动为形式的国学教育多以经典阅读、学术讲座和参观了解文化遗产为主,但是教师对学生经典阅读缺乏系统地跟进指导,使得这一学习活动呈现出明显的随机性和不系统性。学术讲座和文化遗产参观等学习活动受制于外在资源的限制,无法把学习者的自身需求与学习活动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学习者只是被动地接受,难系统地、主动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知识体系的建构。

党和政府基于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十七大上明确提出要加强对社会各阶层的人文关怀。这一要求对国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探索国学教育新方法时必须以此为基点,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

首先,国学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更加明确地表现出一种指向人的内心的关怀。关注人的内心情感始终是我国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2000年前的汉乐府创作即是以“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为原则的,从南北朝钟嵘的“滋味说”到唐代大文豪韩愈的“不平则鸣”说,再到明代汤显祖的“情之所起,一往而深”的主情说,这种对内心情感重视的创作主线始终不绝如缕。我们今天应该重视国学作为情感药方作用,为机器化大生产时代给学生所带来的情感垒块找寻一条救赎之路。

其次,当“和谐社会”作为当代治国理念提出之后,我们不应该忽视这一理念是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的。中和为美,和而不同等观念已经在中华大地上存在了二千多年,为学生提供和谐世界、和谐人生的教育应成为我们当前国学教育的题中之意。这种和谐思维既包括内心的情感和谐,也包括身外的生态和谐。面对复杂多边、压力重重的环境,君子求诸心,内心的安宁是化解浮躁、压抑心理的一剂灵丹妙药。这种思想从孔子、老庄到魏晋的玄学家,再到新儒学之濂、洛、关、闽诸学派,无论儒家还是道家的思想里,都能觅得到其踪迹。生态和谐的观念在传统文化里也源远流长,从上古时代的文化里,我们能看到人类对自然的敬畏感;从“天人合一”的思想里我们能发现古人对和谐生存环境的孜孜追求;从山水诗派和画派的艺术作品中,我们能看出古人对优美自然风光的醉人描绘。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应是国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和思维模式的变化对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当代学生基本上都出生于改革开放以后,出生于一个中西方文化大交流、大碰撞的时代,其思想道德呈现出一种极为复杂的多样化态势,其思维模式表现为继承中有排斥、发展中有叛逆的矛盾现象,国学教育应该把重点放在传统文化教育如何与现代文化语境在对话中交融方面,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创新找寻一条切实的出路。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国学教育方法上做了新的研究探索,总结出四种新的教学方法:

一是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国学教育方法。这是一种立足传统的教育方法。古人在文道关系上多持“文者,道之器也”的观点,认为文是载道的工具,只注重“文”的学习是舍本逐末。古人认为学者立身要正,读圣贤书首要的任务是要“养天地之正气”,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只是吟风弄月的文人是被主流文化所排斥的,只会雕虫篆刻的人是被主流文人耻笑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可以说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国学教育模式是一种回归古代文化传统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方法要求:技术层面上,不以死记硬背具体的知识点位目的,而是要深入挖掘文化话语潜藏的微言大义,发觉文本背后的思想意义和道德价值,并把这些思想道德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以达到提升其道德素质的目的;教学组织上,突破传统的封闭的文化课教学模式,可以把传统文化教育与主题班会、主题团课甚至学生入学教育、就业教育相结合,以达到全方位、持续性的道德教育;师资力量上,可以尝试加强以辅导员为主体的教学队伍的建设,首先从辅导员国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开始,然后由辅导员向学生辐射;业务考核上,可以把文化知识的考试与学生平时的操行考核、诚信档案建设等相结合。

二是以社会实践为本位的国学教育方法。传统的观点认为,中国古代文化课是一门与现实生活远离甚至是隔绝的课程,只是一些摇头晃脑的老夫子煞有介事地讲授一些与现实无关的古董文化,事实上这是很错误的认识。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地旅游业蓬勃兴起,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已经成为许多地方特别是文化资源相对丰富的地方振兴经济的主要发展模式之一。这种新时期的经济脉动必将给文化的发展带来绝佳的机会。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精神好文化层面的需求也大大增加,这不但要求社会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而且也为社区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乃至区域文化建设提供了极大的契机。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学生社会实践、学校和地方文化共建等方式把课堂教学向外延伸,构建以社会实践为本位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学设计要以案例教学为主,以解决社会上存在的文化需求为目标,以个案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式,以点带面,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又增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组织上要以小班化、小组化乃至个人研究为主,教师由讲授知识的角色转变为活动指导者的角色,教学设计不以知识传授为主,而是以解决问题为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以致用;师资力量上,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的学术素养要求较高,要配备专业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必要时可以聘请社会文化名流和学者来指导;业务考核上,以单位教学时间内指导的学生成果作为衡量教师业务能力和水平的首要标尺,辅之以教学指导成果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兼顾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三是以心灵关怀为本位的国学教育方法。当前的国学教育教学方法重点关注的是学生外显的、易于量化的课业成绩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传统文化资源对学生心灵发育和情感关怀方面的巨大作用。当前的学生成长经历中缺乏苦难和挫折经历,承受力较差,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明显,所以在学生涯中每每遇到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的挫折,往往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方面都可以为缓解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情感药方,如文学是人学,是与人的心灵相关的学科,艺术是人的情感的外显和结晶等等,要充分运用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心灵关怀。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学设计以交流式和对话式为主,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理解沟通,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宜以一本教材为主,照本宣科,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的内容开展教学;教学组织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心理需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专题教学,教师在解决教学问题的同时,兼顾心理辅导,这样的教学活动最适于在心理问题较多的专业和班级开展;师资力量上要以专业指导教师和心理辅导老师为主构成,可以单独任课,也可以相互结合上课,同时要加强对心理辅导老师的传统文化培训和装也指导老师的心理学知识培训;业务考核以目标学生群体的评价和单位教学时间内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和解决率为主要考核指标。

第7篇:道法教育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道家思想;现代教育;生命教育

道家文化萌芽于先秦时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之一,其中蕴藏着不可或缺的宝贵教育思想。在近代,我国曾多次引进国外的优秀教育思想,但是由于基本国情及文化背景的差异,从而产生了一定的瓶颈。而道家思想于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是在本土文化中孕育出来的,包含着一定的文化适宜性。这种本土的文化思想则更有助于我国当前教育中各方面的吸收与消化。其次,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价值观的转变、欲望的攀升等社会问题层出不穷,道家思想对于社会发展所暴露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意义。如道家思想反对儒家思想中附加的礼乐束缚,强调减轻人的欲望,教育要引起受教育者内心的情感认同。道家教育思想从诸多方面弥补了儒家教育的不足,儒家尚人为,道家尚自然,道家强调教育培养的是理智与情感兼具,各方面协调发展的人。我国传统的教育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把人不当人”,而在进行教育改革的今天,在以杜威为代表重视“人的价值”的现代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吸收借鉴道家思想中合理的成分,不仅有利于完善我国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也有助于未来社会的发展。此外,在某些角度上,先秦道家思想与西方浪漫主义教育学派存在一定的相通性,如重视人的价值、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是一次跨越中西方文化的不谋而合。因此,再次提倡道家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先秦道家思想的基本概述

(一)道家思想的教育观

道家的核心思想范畴是“道”。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为“渊兮,似万物之宗”[1]。可以发现,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质,是万事万物的本源,主张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是由道而生,从道演变而来。老子在《道德经》第25章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阈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并且认为四者的关系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此,可以发现,老子首先承认“人”在宇宙及社会中的地位,其次在四者的关系中,其强调人的价值及对人的尊重问题。然而值得肯定的是老子并没有为此而走向人类中心主义,而是肯定了道的至上地位,强调了人要服从于自然法则[2]。此外,道家思想中所倡导的自然之道,并不单纯指天地间的自然,更有自然而然,循其天然规律的涵义在其间。实则是提倡包括了遵守客观自然世界、人世社会及个体身心变化发展等自然规律方面的内容。在教育学领域我们需要致力于探讨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人与自然之间到底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多数研究长期以来就只是局限于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至今仍对教育的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的关系问题存在着认识冲突与抉择。尼采认为,在知识与生命之间,生命更具有决定意义,生命是第一位的,知识和理性则属于第二位。现代教育的弊端,其根本原因是教育的出发点问题,它是根据社会的要求,培养的是人的第二天性,而扼杀人的第一天性,即扼杀人的本能与个性。反观我国,国内的教育目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教育的个人目的和社会目的,在二者的关系中,往往更加倾向于偏向教育的社会目的,忽视人自身的发展价值,而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方面基本没有作出明确的解释。该类别的教育目的观往往会带来弊端,如教育忽视自然,进而致使教育越来越功利化,越来越多的人们把接受教育看成是一种利于谋生的手段,而不是提高自身素质,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道家思想的教育原则

一切事物皆由道而生,遵循道的运作规律,那么“道”又是如何运作的呢?老子认为道的运作规律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3]。“反者道之动”是指,道作用下的万物总是向其相反的方向发展,即事物都是在对立转化的状态下存在,而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弱者道之用”指道作用于万物的特征。道的作用是柔弱的,使万物不觉得有压力,却使万物繁荣昌盛,即“无为”而达到“无不为”的做法[4]。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的作用,与西方人本主义思想具有一定的共通性,类似于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教师不是不管教学生,而是采用“柔”的方式指导与促进,使得学生不会感到有压力,遵照其身心自然的发展规律。

(三)道家思想的教学过程

道家思想中有关教学过程部分的内容主要以老子的观点为代表,其将教学过程分为观、明、玄览、行四个过程,以下为详细阐释:观:老子认为“道”隐藏于万事万物中,因此,认识“道”的第一步就是要观察事物的表象,积累大量的感性经验,而不是学习间接的书本知识,这是一种比较客观的学习心态。明:即通过对事物表象的把握,把信息和材料上升为理性知识。这其中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即“见小曰明”、“自知曰明”和“知常曰明”。首先,要从细微处观察;其次,是强调人贵在认识与了解自我,具备正确的自我意识,现代心理学也强调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方面。个体只有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及准确的自我评价,才能客观的看待外部世界;最后,通过丰富感性经验的积累,提升到理性知识。玄览:老子说“涤除玄览,能无疵乎?”强调在学习中,学习者要做到内心清净空虚,排除原有的成见、思维定势、清除杂念、同时排除外界的干扰平心静气地进行学习。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5],即要把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指导行动。老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做到学以致用,最终才能使社会得到发展。

(四)道家思想的教师观

老子主张无为之事,不言之教,但是并不是指教育过程中不需要教师,对学生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相反的是,老子很重视教师的作用,不仅提倡择师,更要求贵师。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强调为师的条件。老子认为“古之善为道者,微秒玄通,深不可识”[6],即教师要深刻领悟道的内涵,把握教育规律,只有这样在教学中,教师才会自然而然地、自觉地运用道的法则,按规律办事,引起受教育者的情感共鸣,而不是空洞的说教。此外,老子认为教师要善教人,必须深入了解所教对象,把握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其次,辩证的看待师资问题。“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善人是不善人学习的榜样,不善人也能为善人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提供有益的借鉴。这一思想为老子首创,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一)教育观

道家思想中所倡导的自然之道,自然而然,循其天然规律的涵义在其间,并不单纯指天地间的自然。实则是提倡遵守客观自然世界、人世社会及个体身心变化发展等自然规律方面的内容。因此,现代教育应借鉴其思想以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倡导一种回归生命、推崇生命精神的教育观,这其中主要包括发挥教育的自然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三方面。人处于自然界中,首先我们需明确的就是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即人要遵循客观自然世界的规律。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多与大自然亲身接触,也可以开展多种自然科学活动,重视各课程领域中的科学教育部分,让学生具备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其次,传统教育相对于个人价值,过于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教育需要回归人性,“以人为本”。教育的对象是人,目标是人的发展,教育归根到底是“人的教育”。因此,现代教育需要重新衡量二者间的关系,倡导回归生命的教育,回归生命的精神。具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变化的规律,做到因材施教,教育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生命,明确学生的地位,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兴趣与需求,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环境的刺激,所以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具备一定的选择权。在这其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道家思想强调“自然之道”,并不是指教育只能片面地迎合学生心理,不注意社会实际需要。而是强调教育应该在遵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者的需求与兴趣的基础上,联系社会实际,创设有利于其学习的后天环境与条件,最终通过对个人的培养以达到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二)教育原则

把道运作的思想引入现代教育领域中就是要回归生的精神,回归生命教育,做到“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现代教育反对以教材和教学大纲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体系,认为在这种体系下,教师成了传授知识的手段,学生成了传授知识的产品,二者都沦为非人格的工具,而知识则成了统治者,这样就形成了“非人格的知识专制”。在教育过程中,要求教师需要遵循自然的规律去从事教育,尊重学生的自然本性,重视引导与支持,而不加以人为的强制灌输,要做到“无为而无不为”,以期充分发挥自我内在的潜能。在另一个方面,道家思想具有明显的辩证色彩,其强调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都会向矛盾的对立面转化。所以,在教育过程中要妥善把握好“度”的问题,既不能过于功利化,一味地控制学生,也不能完全放手,顺着学生的天性发展。需注意的是,“无为”并不是说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不加管束。而是反对“妄为”,反对教师过多的干预和控制幼儿的学习,从而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行不言之教”并不是真的“不言”,而是“少言”。“言”应合乎自然原则,要“言”得少却“言”得精,合乎自然而无为。由此可知,老子虽不废为学,但必以道为主体,遵循学生的自身发展规律,这才是绝学无忧的真谛。

(三)教学过程

先秦道家在教学过程这部分所强调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因此在当下教育中,探讨的是解决“如何教”的问题,根据课程内容、学生原有经验与兴趣需要积极探讨并实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实践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指导———接受”与“示范———模仿”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全面观察,奠定学习的基础,这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注意力,而且接触事物需要实践操作,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实操能力,增强体验性与参与性。其次,我们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与生活环境。包括教室墙面的设计、活动区的摆放,都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来安排。最后,我们应该贯彻学以致用的思想,对于不同的知识点可以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例如对于实践类知识的了解和巩固,采用通过任务或方案来进行教与学的教学方法,它旨在把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建构和能力训练。

(四)改善师资

师资问题一直是教育领域中的关注的热点话题,教师是促进师生共同进步的手段,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执行者,具有一定的主动权,所以在教育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善于观察,不断反思,利用自己的智慧与情感来达到专业能力的提升及教育目的的完成。尤其是在现代教育中,首先,需要明确教师地位,教师不是机械的知识传授者。教师是人,具有自己的思想、情感与智慧。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利用自己的智慧,融入自己的感情来投身教育事业。其次,我们更加强调教师要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保护与培养,因此教师自己必须深刻理解遵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等教育观念,让这些观念内化为教师自身的教育信念。最后,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了解受教育者的需要与兴趣,始终贯彻“不言而教”的教育原则,落实到实处。同时,也要明确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因此,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要从正反两方面看待问题,要利用教师的智慧发现教育契机,把握教育过程中的“度”。

参考文献:

〔1〕杨启亮.论先秦道家的自然主义教育观[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

〔2〕陈德安,米靖.老子教育思想新识[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

(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1270.

〔3〕张传燧.解读中国古代教育思想[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56.

〔4〕田云刚,张元洁.老子人本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7-8.

第8篇:道法教育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 课堂提问 艺术 误区 方法

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课堂提问方法是课堂艺术的核心,新课程提倡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没有问题的课不能算是成功的课。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西方学者德加默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有位教育家认为:“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好的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促进思维的发展,还可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学生的回答,久而久之又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为此,教师应深刻认识并充分利用教学提问这一重要环节和功能,科学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然而,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教师只看重自己的教,不知道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目的这个道理。因此,课堂教学变成了只追求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形式。他们对课堂提问艺术不加重视,不去探索,以致不能成功地诱导启发学生,出现不少课堂提问的误区。主要表现在:1.问题简单化,毫无思考的价值。如有些老师喜欢这样提问:“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行不行”、“美不美”、“对吗”、“好吗”等。这样的提问不但没有价值,而且还会促长学生思维的惰性,学生会养成无须经过深入思考甚至根本不思考就随意回答的习惯,没有去深究问题的实质,思维训练成为一句空话。2.提问模式单一化,缺乏新意。无论那篇文章,无论何种文体,提问时喜欢走老路子。“本文可分为几部分?”、“某某段在文中有何作用?”、“文章开头有什么特点?”等,这样,容易让学生产生思维定势,使本该生动的语文课堂变得枯燥乏味。3.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有些教师为求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问题提出后,不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就立即要求作答,学生由于思考不成熟而默立无语,结果是老师自问自答,这样只会使提问流于形式,很大程度上也压抑了学生的思维。4.提问面过窄,只顾优生,忽略差生。课堂成了优生的表演课,差生成了旁观者,他们无法参与到教学中来,大大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他们只能消极等待,最终导致思维能力衰退。课堂也因参与面窄而缺少活跃的气氛。5.提出的问题难度偏大。个别教师无视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所提问题难度太大,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结果产生课堂的“冷场”现象。课堂成了教师自导自演的表演课。

以上种种提问的方法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制约了学生思维的正常发展,势必将教学引向举步维艰的怪圈。因此,从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注重探索,不断创新,下功夫提高课堂提问水平成了当务之急。

语文课堂教学的成败,与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要想问得开窍,问得妙,要想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我认为可以尝试以下一些方法。

一、想象法

就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一种方法。在学习时,不局限于课文内容,而是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按老师提出的问题展开想象的翅膀,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学习《犟龟》后可设计这样的问题:“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把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的盛况描述出来。”学生在描述前,又可分组讨论,相互交流,这样,在某种程度上能填补作品本身的空白,使教材潜在的内容得到了深入的挖掘,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或主题的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二、绕道法

就是针对教材内容提问时采取直题曲问的方式,让学生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作答。这种问在此而意在彼的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求知的热情。如果所提问题太直太露,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问题会感到索然无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思维的“跳越”。如教学《一面》一文中写道:“哦,您,您好就是……”,分析这句话时可提问:“作者话没说完就停止了,是不是作者不敢肯定面前的这个人是谁?”学生答:“鲁迅当时处境危险,为了鲁迅的安全没有道破”,老师接着提出关键问:“文章这样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点和作者对鲁迅怎样的感情?”学生有了前面的启发,就会幡然醒悟:表现了作者机警的性格和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与关心之情。这种通过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但利于激趣砺智、增加思维含量,有时甚至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

三、逆问法

又称倒问法,即不从正面提问,而从相反的视角切入,故唱反调。以激活学生思维。如《三峡》一课末段写道:“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正面提问为:“末段引用了渔者歌词有何作用?”,而逆问则可设计为:“如果将该句删掉或不用歌词来表达,那么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这种问法可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逆问如“平地起波澜”,所提问的刺激性和挑战性,往往能令学生深思,使学生的认识向纵深发展。

四、故意出错法

教师在教授某一知识时,故意出错,然后让学生观察、讨论、分析,查出错处及错误的原因。这样,容易集中学生注意力,促使思维活动,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有平中见奇之效。如学习刘禹锡的《秋词》时,根据历届学生存在的问题,我在黑板上写了第三句诗“晴空一鹤白云上”,细心的同学马上发现问题,指出“白”字应改为“排”字,在此基础上我顺势利导,解释“排”的意思并引导学生理解整句诗的含义。这样,往复几次,学生养成了根据字义句义来辨别字形的习惯,默写时减少了错别字的产生。

五、矛盾法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为解决“冲突”,就得开动脑筋,认真分析,进而分小组合作讨论,学生的自主和合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了。如《荔枝蜜》一文,开头说:“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后文又说:“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并在夜里也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老师问: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抓住了文章情感的突破口,会很自然地促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有效地激活思维。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讲授欲扬先抑这种写作手法及其作用,进而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蜜蜂感情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矛盾法,能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进而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波澜。

六、渐进法

对一些繁而难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循循善诱,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顺藤摸瓜,层层深入,逐步抓住问题的实质,弄清文章的思路,把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如:要理解《范进中举》这篇课文的主题,可这样分层设问:(1)小说主人公是谁?(2)中举前,写了他什么事?中举后,他为什么喜极发疯了?这异常反应说明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范进的悲剧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吗?这样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设问,符合认识事物的规律,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容易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不失为“快乐学习”的一种好方法。

七、迁移法

学完课文内容,根据某一知识点进行适当地拓展,以达到巩固和运用知识的目的。迁移法是适应新的教学理念而产生的一种方法,是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的一种方法。如学了《竹林深处人家》这篇课文,可设计这样的问题:“本文我们学习了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下面请大家运用这种方法来描写我们的家乡,好吗?”这样的提问具有新鲜感和挑战性,而且能把课堂引向广阔的生活,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将学生在课文中产生的感悟、共鸣、联想倾诉出来,做到了学习既源于课内又源于课外,既深入课堂又深入了社会现实。同时这种提问能激发学生留心身边小事,养成勤于观察动手,积累写作素材的好习惯。

八、表演法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教语文就是教生活。语文教学中的表演法恰恰是这方面的体现。表演是指把课文内容通过表演的形式再现出来,它形象直观,形式自由,实用性强,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种活动方式。其目的是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如教《强项令》时,我先让三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接着全班学生齐读,然后问学生:这篇课文的大意大家都理解了吗?大家都说不成问题。接着我问:“大家能不能依据课文内容以课本剧的形式表演出来?”我从举手的同学中选出五位,让他们到教室外商议做好准备,五分钟后让他们上台表演,他们表演的精彩程度超出了我的想象,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之后,我请其他学生就刚才的表演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们争相作答,各抒己见。我顺势续问:“董宣是一个怎样的人?湖阳公主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光武帝为何不但不治董宣的罪,反而重赏了他?”学生们回答非常踊跃,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了知识。这种方法很容易突破教学上的重点和难点,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有利于产生亲切的情感体验。需要提醒的是,表演时不能贪图热闹,否则将会适得其反。

九、对比法

第9篇:道法教育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自然状态审美实践异化回归自然

一、美感及声音美感

美感是指审美这一能够获得精神愉悦的能动过程中蕴含了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和审美中介。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交互作用之间产生的对美的体验、感受和内化,分为内在和外在的美感,同时客体美感的激发也是受审美主体实践经验、内在审美纬度和审美能力等不同要素所影响。审美的目的在于获得美感同时获得内在的崇高、精神的丰沛和自由的意志,进而调节人的物质实践行为以及精神实践行为,净化心灵提升品位,使人按照内在的审美情趣与现实进行交互作用和交互实践。音乐自古以来便是能够使人获得艺术审美的情感体验,也是能够内化于心而形成一种审美体验。《告子上》曰:“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蔡仲德教授释义为“人们对音乐有共同的美感”“美感的共同性,建立于感官的共同性、生理感应的共同性之上”。通过美的感性的具体的感觉体验、印象刺激,情绪景物在内心再现,同时浸润心灵,作用于体外而联想于心灵,随后内化于精神,使得音乐的作用得以更好地凸显。中国传统音乐素材中,声腔是一种较为传统的艺术形式,也是传统音乐文化特有的艺术现象,也是区别于欧美音乐的重要手段。声腔审美是指“以歌唱声腔为审美对象,能够给审美主体带来主观感受与体验”。审美感受受到声腔的影响与变化,不同的声腔形态也会引起不同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感受,不同频率和高度的声音刺激会带来不同的音乐感受。例如,较为柔和的音调会令人感到安定和平静,较为尖的声调使人感到精神和力量,较为低沉的声调使人感到压抑和悲愤,多种的情感体验交融使人在音乐手段中感受精神上的不同纬度和感受。“最典型的是‘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这个命题,这是弦乐、吹管乐、人嗓音歌唱三种声腔形态所带来的审美体验的比较,认为人的声是最美的。”声腔美感的审美意蕴也即在于通过不同声腔形态的研究丰富人们的情感感受和精神向内的感悟,同时也是寻求中西声乐内在不同的内核机制。在声乐审美体验中,声的审美也是具有不同种类的,最自然的当属人声带给人的审美感受,以自然的人嗓作为基础,发出动听的音乐声音,引起不同审美主体的审美感受,浸润心灵,丰富精神内容。

二、声乐审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明代朱权《词林须知》:“优伶以之,唱者若游云之飞太空,上下无碍,悠悠扬扬,出其自然,使人听之,可以顿释烦闷,和悦性情,得者以之,故曰:一声唱到融神处,毛骨萧然六月寒。”其中上半句“若游云直飞太空……使人听之”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声对人的内在感受有着重要的影响,声音的形象由此被树立起来,变得立体而生动。声乐如果能够在人体内自由发展,受控于人,则会呈现出自然而舒服的音乐感受,从中人们的烦闷、难过等情感体验会跟随音乐声音而改变,从而走进音乐内部的情感中来,日积月累,人们便可以通过声乐声的体验来克服消极的情感和情绪。老子的道法自然便是对自然地敬畏,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正是在老子的影响而提出的与自然融合的存在观。同样声音的训练,金铁霖教授也认为需要经历“自然—不自然—自然”这样一个过程。可见,自然是声音的根本和核心。反过来,如果社会充满“异化”的声音,也就是完全背离于声音的自然结构,而是以一种伪审美的声音状态来充斥人们的周围,这样长期发展便会在人们内心形成消极的情绪和不同步于人自身身体需求的感受。所以人如果能够遇到动听、动情的声乐表演,会在内心形成强烈的共鸣,从而走进作品的形象中。例如,歌剧《白毛女》的音乐片段《太阳出来了》便会带领审美主体进入作品中来,形成一种无意识的“内在模仿”随着表演者而产生律动。这种无意识并非脱离身体的无意识,而恰恰是无意识的有意识,使人在无意识的状态中快速参与审美实践中去,使审美意识真正内化于大脑之中,构成一种真正的审美意识。了解了声乐审美中关于声的审美的重要性之后,本文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阐释在当下声乐实践过程中声音之美如何被淡化了。首先,学校教育方面,随着20世纪西方文化的快速进入,西方声乐文化的传入使我们在声乐方面有着较大幅度的提升,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声乐种类和唱腔技巧,一部部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声乐作品也逐渐壮大起来。人们从中感受到了不同于传统音乐单一线条的另外的立体的音乐感受,声乐教育专业也在各大高校快速发展起来。但是快节奏的发展也带了声乐演唱水平和理解水平的相对下滑。目前的音乐教育中,音乐多从属于教材,从属于知识,从属于教师,而非从属于自然,这便造成了音乐艺术自身的异化。与此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速食流行音乐以其媚俗的状态受到更多的喜爱,声乐教育亦是如此,声乐也是从属于教材、从属于知识和从属于教师,而不是从属于自然、从属于人声。不论是否具有审美内涵的声音,只要能够获得短暂的拥捧的商业价值,便会大量的推广,导致音乐这一具有原创力的审美领域也被资本所侵蚀并异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很少关注作品的内容本身和作品的审美本身,而是进行快节奏的知识教学,从音符到音符、从节奏到节奏、从和声到和声,只要把知识点记牢了,作品练熟悉了就算是完成了显性的教学任务,而对于作品背后的审美价值则完全忽略了,从而导致音乐的知识化、资本化等异化行为的产生。其次,从社会发展层面,音乐的商业价值是整个音乐领域所追求的至高价值,而将音乐自身的审美价值完全忽略了。例如,现在社会里面的恶搞歌剧,碎片化声乐,认为只要能够飙几句高音就是声乐大师了,能够唱几句声乐作品就是声乐研究者了,导致声乐本身的整体性审美价值被拆解了碎片的音乐结构,而音乐自身的美感也随之消失了。再次,从人自身的审美需要层面,中西声乐艺术不论在唱腔、线条还是结构等各个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在对人的审美刺激方面,则是由共同的价值追求,就在于通过人自然的声音唤起不同人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诉求。例如,传统音乐作品《乐府传声》便是注重通过歌曲演唱的真谛,通过声腔的贴切及声腔韵味实现以情为重的审美目的。《徐疾》中写道:“内中遇紧要眼目,又必跌宕而出之。”便是要寻求在演唱过程中通过情感来控制整部作品的审美价值。字音在转化为音乐的过程中,以声音模仿来寻求作品内部的情感内核,情感内核的寻求也是实现歌者与听着之间的桥梁。“也就是说,‘曲之情’才是使文学语言、口头语言转化为艺术语言、歌唱声腔的条件,实现以情感控制声腔,情感的建立、表达是否合度是一切歌唱艺术的根本准则。”声乐艺术中的“声”是否是顺应自然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向内向纵向深的寻求和体验,能否触碰到幸福的底线也是能否达到审美要求的重要因素。虽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会出现声音异化的现象,但是只有通过异化及异化的扬弃来重新认识声音自然地审美最高追求,才能够使人们实现对声音艺术中“声”的真正认识。

三、声乐审美实践中“自然”的回归

声乐艺术中的“声”是否是顺应自然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向内向纵向深的寻求和体验,能否触碰到幸福的底线也是能否达到审美要求的重要因素。可见,声乐的自然回归是声乐审美实践所要追求的最高目的,简单的声音经过人的实践再回归到简单的声音,这个逻辑循环过程中其实酝酿了声乐艺术自身的超越和回归,也就是克服具体实践过程中也会出现声音异化的现象,以认识异化并实现异化的扬弃来重新认识声音的最高追求在于自然地审美实践。把握这一基本理论后,首先,在高校的声乐教育过程中,教学主体客体间的沟通桥梁除了知识以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要素,便是音乐背后的本真情感。把握了知识与情感这两条线索,那么人们自然地便会通过教学实践实现审美的最高目的,也就是获得美感同时获得内在的崇高、精神的丰沛和自由的意志,进而调节人的物质实践行为以及精神实践行为,净化心灵提升品位,寻求作品背后创作者的情感内核和情感构架以及由此建立的知识体系,使人按照内在的审美情趣与现实进行交互作用和交互实践。其次,在社会实践中,音乐发行者应注重长远有机的利润追求,减少快速作品的创作和低级迎合市场的音乐作品创作,而是应该以作品审美为主线。例如,在当今社会中,在我国更多地能够唤起我们情感的应属民族音乐要素,那么创作作品应多集中于以民族为本体,西方音乐技能为植入要素,挖掘传统文化的情感原始体验,结合西方声乐演唱技法,这也是为什么大众听帕瓦罗蒂的声乐演唱的接受性不如听《红梅赞》的接受性强的主要原因。另外尤其至关重要的是从音乐本身着手,如在王祖皆、张卓娅创作的音乐剧《玉鸟兵站》中唱段的经典《我心永爱》,音乐的创作源于主人公阿朵失去爱人后难以自拔的悲痛之情,声音的表达应以此为核心,通过通俗唱法表达作品的情感则更为贴切,因为对于任何国家、任何地区的听众来说都是愉悦的审美享受在于情感的共鸣。“人体歌唱机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扩张力。因此,只要符合歌曲表现形式和艺术审美的需要,就能满足审美实践主体的审美要求。”总之,顺应自然是声乐审美实践的重要因素,如何克服实践过程中出现声音异化的现象,通过异化及异化的扬弃来重新认识声音自然地审美最高追求,是声乐研究者所要追求的最高目标。

参考文献:

[1]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

[2]潘明栋.《乐府传声》声腔美学思想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