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无机化学及分析范文

无机化学及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无机化学及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无机化学及分析

第1篇:无机化学及分析范文

关键词:无机及分析化学 理论教学 教学方法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化学工程、生物工程、医药、食品工程等非化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时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学生从中学进入到大学后所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学习和掌握程度,对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如何圆满的完成教学任务,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初始阶段就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

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融合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两门基础化学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四大平衡、物质结构、元素化学、物质分离等基础知识[1],具有教学内容多,教学时数少的教育教学特点。每位教师都很关心如何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2],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在课前对上课内容做好精心的准备。备课首先需要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弄清楚该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具体章节的具体要求,了解基本内容、结构、重点章节及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同时要精读教材,大量参阅同类参考书,大量搜集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资料,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因为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内容包括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的内容,还有部分物质结构和物理化学的知识,备课前我一般都会把无机化学,物质结构,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各参考书的相关内容弄明白。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授课内容,这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对新教师来讲,更需要在这一环节下大功夫。另外,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基础,从现实情况出发,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二、抓住第一堂绪论课

第一堂绪论课是整个课程的序幕,“良好的开始时成功的一半”,教师必须抓住该堂课的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求知欲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为了一开始就能够让学生对本课程产生学习兴趣,在绪论课上要结合实例强调无机及分析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例如可给学生介绍无机化学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无机材料化学,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给学生介绍一些重要的无机材料,如纳米材料、超导材料、电池材料等。在强调分析化学的重要性时,可列举与我们现实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实例,如奥运会时兴奋剂的检测、牛奶中三聚氰胺的检测、食品的安全检测等,这样既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又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对第一堂绪论课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处理,往往会在第一节课就能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后续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凝练教学内容 突出教学重点[3]

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时数一般在80学时左右,有限的教学时数和日益严格的教学要求是授课教师面临的挑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凝练教学内容,找出教学内容的精髓,把精髓部分给学生讲透彻、明白,然后再讲相关内容的时候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化学平衡的相关内容(化学平衡的定义、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等)是后面四大平衡内容的基础,因为解离常数、溶度积常熟、稳定常数等都是特殊的平衡常数,所以化学平衡部分内容和后面四大平衡部分内容的关系类似于辩证法中普遍与具体的关系,教师应该在化学平衡这部分内容上多花时间给学生讲透,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内容,再学习后面的四大平衡就会容易理解。

四、 恰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是:节省板书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容量;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趣味性,活跃课程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教师在课堂上的劳动强度。但是板书比多媒体更具灵活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二者的优越性。例如在介绍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等内容时,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对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分子的结构等有更加直观和形象的理解。而在讲授习题时,可将题干利用多媒体显示,以节省板书时间,而解答推导过程则可用板书的形式呈现,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分析解题思路,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解题思路和过程。

五、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也是教学活动过程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他们刚从中学进入到大学生活,中学阶段他们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下学习,这使得他们普遍习惯于被动学习,而在大学生活中,学习环境相对宽松,学生很容易缺乏学习主动性。而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内容多,教学时数少,课堂容量较大,需要学生(尤其是化学知识比较薄弱的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因此可以再在每次课结束前给学生留下几个关于下节课内容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对新课进行预习,这比学生盲目看书的预习效果要好的多。新课开始之前,对预习问题进行提问,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通过预习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以便在新课授课过程中把握侧重点,另一方面,可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有效的督促作用,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此外,应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某些章节的教学中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可以提出问题,先由学生讨论,然后由教师补充、归纳、总结, 这样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又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总之,根据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特点,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 做好引导工作,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及全面素质教育的推进[4] , 对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必然会提出更高要求, 需要我们在教学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 南京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编写组,《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教育部人事司组编,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2篇:无机化学及分析范文

关键词: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 思考与改革 分析化学 无机化学 物理化学 有机化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128-01

从20世纪开始,我国的化学课程从传统的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无机化学四大分支体系上,延伸出无机及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等课程。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高科技的综合要求水平不断增加,导致现在的部分课程体系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培养化学类专业人才的要求,课程内容重复、顺序不尽合理、知识面过窄等突出现象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我们需要改变目前的现状,针对性地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打破学科间的隔膜。

1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发展历史

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建立了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课程,在发展、教学过程中,发现了这两门课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最后在1992年出版了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材。从此各大院校对其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改革。南京大学把原本分散的基础知识和化学理论进行合并,构建了一门较新的课程体系,使整个课程更加系统化、结构化。这种课程结构的改革也是经过漫长的摸索,形成今天的课程体系的,如1989年将试行的“定量分析化学”和“无机”合并,1991年便得到推广。合并以后,教学内容方面得到了扩充,课程结构体系也有所优化,如何在已取得的成绩基础上,进一步改革改善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2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思考

教学安排中,对教学课时和教学内容都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从而保证教学效果。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制约,只有合理恰当的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材料使教学内容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使学生能够较广泛地、深刻地接受必要的知识,为将来的相关课程和实践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但是,学生的在校时间是固定的,所学的科目相对较多,考虑为学生留出部分自由空间的前提下,就要求对相关课程进行改革,以满足现实需要。对于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来说,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分配,目前开设该课程的多数为工科专业,且所设的课时数普遍较多,任课老师在进行授课讲解的时候,有时间对重要章节进行细致的分析讲解。但是纵观目前高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以及后期所学习的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等课程时,往往会发现与现行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内容具有部分的重复性,且被设置为重点必讲部分,针对诸如此类的情况,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改革将必须进行下去,以适应现代的知识体系和教育方式需求。

3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进一步改革的要点

3.1 结合高中化学教材、物理化学教材进行教学内容的有机调整

目前,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的知识内容比以往有较大的改变,学习的深度、广度得到了进一步延伸,部分初高中学校对化学课程的学习也加深了很多,如有关于吉布斯自由能、酸碱滴定、配位滴定等的内容,在高中已进行了相关的介绍。这样就需要高等教育阶段,对相关内容进行删减和弱化,以避免无谓的精力投入,避免学生的厌学情况出现,提高教学的效果,有效发挥教育资源。

3.2 恰当结合现代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的研究成果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自形成以来,所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四大化学平衡和动力学、化学热力学与定量分析、分析结构、原子结构、元素化学等知识。这些知识体系属于比较传统的教学内容,对其理解掌握,有助于专业基础知识的积淀,为将来专业研究、实践做准备。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其内容多枯燥乏味、机械死板,学生对其掌握有一定困难,何谈以后的灵活运用。如若能够将目前所取得的相关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研究成果,有机结合到教学内容当中,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具体,体现其知识的实用性,这样则更能激发学生的求学心理,更有利于知识的灵活运用。特别是形象可观的图片、谱图现象等内容,对激发内心的探索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

3.3 根据面对学生的专业特色进行细分,以满足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主要有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编写的版本,其基本内容相似。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教材的时候,充分考虑所面向学生的专业需要进行选择;在规划教学大纲、授课内容的时候,更需要考虑学生将来的基础知识需求,从而将合理恰当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以致用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对应学生将来不相关、以后不会用到的知识,授课教师可以做适当删减。

3.4 采用形象生动的辅助教学手段

理工科学生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普遍存在抽象、枯燥的特征,如何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形象的掌握必要知识点,使之成为自身知识体系的一部分,这需要运用除课本外的其他教学手段。授课教师如何能够结合多媒体设备、以动画图片对抽象的知识进行辅助讲解,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当然,板书部分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板书对学生最大的帮助是可以让学生跟上教师的思维步伐、把握所授课程的重点、难点。如何处理多媒体与板书的关系,有待授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4 结语

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将根据学生的专业特征,结合其相关知识基础、现代化的多媒体设施进行整合优化,以满足更深专业学习、工作实践的需求,这需要对相关教材内容进行调整,以及授课教师的规划安排。相关工作的进行将为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有效发挥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 董灵光.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改革的思考[J].广东化工,2012(12):199-200.

[2] 张启焕,齐志涛,严新.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11(13):206-207,220.

[3] 钟国清.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07(5):11-13,77.

[4] 丁淑娟,王学英.《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J].科技信息,2011(12):511.

第3篇:无机化学及分析范文

关键词:双语教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205-02

双语教学是指以两种语言作为媒介语言而展开的教学活动。这两种语言之中,通常一种是母语,另一种则是世界通用的科技工作交流语言英语[1,2]。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知识和经济全球化的高科技时代,新的时代急需一批基础理论知识深厚、专业技能扎实、外语交流沟通能力流畅的复合型人才,双语教学是当前高校教育的大势所趋[3]。就目前各高校的实际情况而言,一蹴而就地实行全英文授课,这种模式与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暂不相符。适当展开双语教学,将专业英语与母语相对照,使学生在对母语的熟悉和了解的基础上,对相应的专业英语表述产生亲切感和求知欲,这样的双语教学方式将可望能更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增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活泼、教学内容更易于被学生接受。无机及分析化学双语教学是指采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作为课堂主要用语展开教学活动,在教材的选用、课堂的讲授、和学生的交流等环节中英语与汉语同时使用、并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教学过程。[4]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化学化工、食品科学、生物工程、纺织技术、医学药学、环境工程等多个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开展无机及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研究对理工类高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无机及分析化学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学生双语小论文的写作尝试、双语教学效果评价机制的建立、良好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等几个问题展开了初步探讨。

一、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

无机及分析化学双语课程所面向的教学对象是大学一年级的新生,他们刚刚开始大学生活,对大学的教学方式还处于逐渐适应的过程中,对相关的专业英语词汇也还需要有逐步熟悉的过程,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在无机及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课堂上不宜一开始就使用较多的英语专业词汇进行全方位双语教学,而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逐步加深专业词汇的广度和深度,慢慢引导学生调整并适应双语教学模式。对于教学过程中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易于理解、专业性不太强的内容,可尝试直接采用英语讲授;对于具有一定难度的专业词汇及基础理论知识,可通过中英文相互对照的方式加以讲解,让学生在熟悉相关专业词汇表达的同时,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在无机及化学分析课程中会需要讲解一些较为抽象的理论内容,如原子结构、共价键理论等,也会涉及到部分实验内容及实验仪器,如酸碱滴定操作、分光光度计及酸度计的使用等,这些内容可考虑使用多媒体视频演示的方式作为辅助手段。在演示过程中,可采用英文为主、中文为辅的方式进行穿插讲解;对于课程教学中的难点、重点、教学内容的关键之处可以先用英文讲述一遍,再用中文对照复述,然后再重点突出地重复其中重要的专业关键词汇,以此表示重点强调,引起学生的进一步重视,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把握好讲课时的语速、语调,以便能随时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来适时调整两种语言的授课比例以及授课方式。同时还可教学进度穿行课堂随堂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认真地思考,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无机及分析化学双语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和帮助。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些教学章节,可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就某一专题查阅一系列的英文文献,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首先展开初步讨论,然后在班级范围内进行文献报告会,鼓励学生在报告内容中使用部分英文;也可针对课程中某一部分较为简易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自学,然后随机抽一些学生来尝试用简单的双语内容来讲述教学内容,同时适度展开双语课堂问题讨论,鼓励学生用英语来提出问题或解答问题。通过展开各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从而达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加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目的。这种良好的师生教学互动,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可以更快地提升学生的化学专业英语能力。

三、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尝试写作科研双语小论文

学习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都是理工科的学生,将来都会进行科研论文的写作。如能在双语课程的教学中结合课堂内容,适当指导学生在课后时间撰写双语科研小论文,将会给学生未来的专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可在课堂上以某个涉及讲课知识点的文献为例,向学生初步讲解科研论文的完整结构,告诉学生正式的科研论文应该包括“摘要”、“关键词”、“前言”、“实验部分”、“结果与讨论”、“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等各个部分,介绍科研论文对于用词、表述方式的严谨要求。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尝试学习撰写科研小论文。双语论文的内容可以是课堂上所涉及的某个具体的知识点,也可以是学生所感兴趣的简单化学实验。其文字主体可以为中文,但可要求学生将简短的摘要部分撰写为英文,从而锻炼其双语能力。通过简单的论文写作,特别是通过简单的英文摘要的写作练习,学生不仅可以受到最基本的科研写作的指导和训练,同时其对专业英语的理解和表述能力也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这将会对学生未来的专业发展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四、进一步完善双语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

要想真正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就必须建立相应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和导向机制。在双语教学效果评价过程中要不断完善教学评价手段、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方法。目前各高校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双语课程教学效果主要还是通过学期考试来完成教学考核的综合评价,在试卷内容方面,为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概念的理解及对重点的掌握情况,试卷里针对基础知识的考核内容肯定占大多数比例,但同时也可适度增加一些综合性的应用型题目来加深试卷的难度、深度和广度;试卷题型可以多样化,如采用填空题、选择题、是非判断题、推断题、书写并配平方程式、简答题、计算题等题型。试卷中可加入适当比例的英文题目,学生答题时也允许选用中英文两种答题方式。教师评分时可采用较为灵活的评分标准,如给予用英文表述的答案以更高的评分;另外,还可适当增加一些化学专业英语翻译等作为附加题,从而使优秀的学生能够进一步更好地发挥其双语水平和能力,获取更好的总评成绩[5,6]。平时一些章节也可采用开卷的形式进行论文性考试,引导学生适当运用双语,对无机及分析化学专业知识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展开讨论。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在总评成绩中给予学生的课外科研双语小论文写作、用英语进行的课堂讨论和发言以一定比例,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提高专业双语能力。

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良好的师资力量是保证优秀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教师作为双语教学的直接实施者,其语言水平、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将会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质量[7]。只有具备较高的化学专业英语水平,英文发音标准、口语表达自然流畅,同时又具有扎实的化学专业基础知识以及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才能很好地胜任无机及分析化学双语课程的教学。高校应该定期组织开展双语教学师资骨干的英语授课能力培训,同时也可通过双语教学研讨会、教学观摩交流会等多种形式,使教师进行充分的、有益的、建设性的同行交流,督促教师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另一方面,高校还应该建立起一套良好的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教师投入到专业双语课程的教学中来,最终着力于培养出优秀的双语教学教师梯队。

参考文献:

[1]邱树君,邱树良.无机及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初步探索[J].科技视界,2015,(14):111.

[2]李东平,冯泳兰,陈志敏.无机化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尝试[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6(6):165-167.

[3]朱林晖,唐尧基.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改革和探讨[J].广东化工,2009,36(8):276,290.

[4]马铭,徐满才,谢青季,等.高师本科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化学教育,2005,(9):47-49

[5]梁春华.无机及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思考[J].山东化工,2015,44(10):150-151.

第4篇:无机化学及分析范文

(巢湖学院 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摘 要:“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应用型高校化学专业开设的重要基础课,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有着显著的影响.依据目前应用型高校“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中所存在的一般问题和教学实践经验,需要从修订教学大纲,选择教材,调整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之进行系统的改革,才能切实提高其教学效果.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245-03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由“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两门课程经严格的整合而形成的新课程,是课程体系改革的产物.它是应用型高校的化工、制药、医学、材料、环境、食品、生物等专业必修的重要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物质结构的基础理论、元素化学的基础知识、物质组成的化学分析方法、比较丰富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仪器分析的操作方法,具有正确分析、表达测试结果的能力,为以后解决化学生产工艺与科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打下可靠的基础;学生还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创新的意识,从而逐步具备科技人员应有的科学素质[1].因此,“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质量状况,对于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2].但是,目前应用型高校“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一般还存在着不少类似的问题,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还不相符合.我们要在汲取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从实际出发的改革,逐步解决问题,切实提高其教学效果.

1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的现存问题

目前,在应用型高校中,“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一般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1 教学内容较多与课时较少构成矛盾

“无机及分析化学”大体包含原“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两门课程的主要内容;而分配的讲授时间一般是2学期共80学时.其中,定量分析基础(误差和数据处理)、化学反应基础原理、物质结构理论基础和元素化学共安排40课时,四大化学平衡、四大滴定分析和仪器分析共安排40课时.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普遍感觉教学内容比较多,知识点比较分散,有些内容比较抽象难懂.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一般都得抓紧时间,加快教学进度,难以从容、细致地讲解一些难点.这就容易导致不少学生对重要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解、接受不了.

1.2 合格专业教师数量往往不敷需要

近些年来,应用型高校招生数量一般都快速增长,许多学校出现了合格师资不足的问题[3].一些教师没有相关的企业工作经验,在教学中常常只作理论传授,忽视或不能恰当地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这显然不符合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1.3 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技能参差不齐

“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涉及很多化学基础理论和技能.应用型高校扩招以后,许多学生的中学化学基础薄弱,并且参差不齐.这些就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1.4 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不够正确

许多学生主观地认为,只有专业课对他们的就业、工作有用,不必重视基础课程的学习.在学习“无机及分析化学”时,许多学生侧重于记忆现成的理论知识,对自学能力、科研能力和结合实际能力的培养却重视不足.

2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探索

对上述应用型高校“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所存在的实际问题,需要在汲取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下述教学改革来逐步解决.

2.1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团队的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要逐步形成爱岗敬业、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改革意识的骨干教师团队,特别是要引入一些“双师”型教师,以适应应用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迫切要求.团队要定期开展教学研究、课程和实验室的建设,由有经验的教师示范讲课,互相切磋,以增长团队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水平.

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除通过课堂讲授,以逐步形成学生的比较扎实系统的理论基础外,还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在生产、生活中的较强动手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只是“教”,更要“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稀溶液的依数性理论以后,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在寒冷的冬天向汽车水箱加甘油、结冰的路面上撒盐等实际现象.还要积极鼓励学生自学和努力参加实践,以扩充知识面和锻炼多方面的能力.

2.2 修订教学大纲和选择教材

教学大纲反映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是评价专业人才质量的主要标准,是指导和考核教学的重要依据,对于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原来一般采用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大纲》存在着内容多、要求高等特点,已经不适合应用型高校的现实要求,必须依据其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对教学大纲作出减少内容、降低要求、突出重点的全面修订,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现在,许多省份高中化学仅作为理科综合考试的一部分,于是,许多学生对学习化学的重视程度也有所下降,致使他们的化学基础不太好,学习“无机及分析化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重要计算感到吃力.这会在相当程度上减低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要认真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和专业特点.现在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非常多,内容深浅不一.要依据修订后的教学大纲的要求,慎重选取合适的教材、实验用书和习题集等.

2.3 具体调整教学内容

恰当地组织“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就是要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在具体选择、组织教学内容上,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对化学基础的不同需求作出不同的安排.可以依照以下原则具体调整教学内容.

删除与中学化学重叠的部分;与具体专业无关的内容也要尽量精减,对其少讲或者让学生自学.比如,元素化学部分的“s区和p区元素”,在高中时学得比较透彻,作为大一新生,对它们的记忆一般还比较深刻,可以只介绍这些元素及其化合物在金属材料和其它方面的应用.对中学化学涉及较少的、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内容要精讲.例如,“过渡元素”部分,高中化学讲得较少,而它在后续的教学中还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就要详细讲解其基本的概念、性质及应用.而对于原子结构、化学热力学初步和四大平衡理论这些核心内容,则要重点讲,要联系专业的实际应用来讲,要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还有详略得当原则.如“物质结构”章,要重点讲解原子的四个量子数(n,l,m,ms)、杂化轨道理论、价键理论、氢健和分子的极性,而对波粒二象性和薛定谔方程等可只作一般的介绍.

这样的合理调整,既节省教学时间,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得“无机及分析化学”的课程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相连,课程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明确,符合应用型高校的办学要求.

2.4 改革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手段

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的过程.通常那种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不利其自学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个性的培养.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要力求采用启发、研究、讨论、提问等互动方式,针对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并通过学生的相互讨论得出结论.为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可根据教学内容开展不同主题的讨论会、小讲座、小论文写作等,以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在优化教学手段上,应该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学的质量、效率和效果.应用多媒体技术于教学当中,其信息量大,能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4];板书优于多媒体在于它的灵活性.在教学中要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例如,s、p、d原子轨道的形状及其伸展方向、杂化轨道的形成过程、分子轨道理论等抽象而难懂,可以借助多媒体动画来表达轨道的形状、杂化形成的全过程,以及原子轨道形成分子轨道的经过,取得生动直观的效果.但多媒体的大信息量和快速度,往往也使学生难以迅速地理解、接受新知识,故而重要的知识点还要求老师板书,以引发学生思考.例如,对一些公式的推演,用板书更能体现其逻辑性,且使学生的思路与老师的讲解保持同步,避免产生因多媒体课件一闪而过,学生难以理解公式来历的问题.

2.5 利用网络资源

以传统方式传授课本知识是有效的,但它在帮助学生广泛学习、吸收课外知识上就有欠缺.教师可以利用学校构建的网络辅助平台,把“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学大纲、教案、课件、自测题和模拟题、习题解答、

参考文献等学习资源,以及实验教学的实验指导要领、基本操作视频等加入其中,供学生查阅,为其自学提供丰富的资料.这样,学生的学习几乎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还可以设置“在线答疑”等栏目,学生可将学习疑问发送到教学邮箱中,教师查阅后,有针对性地辅导.教师可以汇集学生的问题,集中答疑,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由于及时解决了学生的学习问题,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6 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以实验作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是,现在通行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是以其理论课程为主线而设置的,内容重复率较高、教学效率较低,难以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满足应用型高校培养方式的要求,必须作出重要的改革.

首先,加强学生的基础实验操作技能.譬如,熟练掌握分析天平和电子天平的结构和使用,以及容量瓶、滴定管、移液管的使用和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等.要通过教师示范、指导和学生操作练习、反复观看录像相结合,达到“教、学、做”一体化.实验前,教师应对上次实验和实验报告作出讲评,强调实验操作步骤的规范化和原始数据记录的准确性,总结实验结果的计算、误差的分析和思考题的解答等,要求学生对数据进行有效数字的修约.促使学生逐渐养成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

其次,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在基础实验的基础上,每学期可开设三至五个设计型或研究型的实验,为学生提供开展创造性实验的机会,激发其开展科学研究的兴趣和主动性,发挥其潜能.

2.7 改革考核方式

考核是“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为了对教和学的状况作出科学的评价,要做到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改变单一化考核方式.平时考核可分为三个量化部分,即出勤、课堂表现和回答问题占20%,作业占10%,小论文占10%.期末考试再占60%.考试题目从标准试题库中随机抽取;题型要灵活多样,既有填空、选择和判断等客观题,又有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物质推断、解释分析、分离鉴别和计算等主观题.通过考试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5].

改革考核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督促教师自觉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

3 结束语

“无机及分析化学”作为一门新课程,在教师深刻理解“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内在联系的条件下,在认真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后所进行的改革中,才可能对它取得踏踏实实的教学效果.我们应当按照“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造就有较强的基本技能和较扎实的基本理论的应用型人才.要以此作为目标要求,搞好“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其教学质量,使之充分发挥出重要基础课对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浙江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封学军.《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探讨[J].江南大学学报,2008,28(2):71-72.

〔3〕张长水,黄新辉.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1(2):63-67.

第5篇:无机化学及分析范文

关键词 分析化学 课程网站 教学系统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网络课程构建是信息社会发展的产物,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有针对性的建立一个教学应用系统,其价值在于改革原有的教学观念与形式,有助于改变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一个具有信息时代特征的全新教学模式。无机及分析化学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学科,涉及到众多的理论知识与分析数据,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理解能力,而网络立体课程的构建,能够有效的简化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复杂性,便于学生快速掌握。

1基于无机及分析化学的网络课程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涵盖了教学观念、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等众多内容,是整个网络立体课程构建的主要环节。结合学科对学生所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的要求考虑,明确教材建设标准为“少而精、精而新”。结合此原则将传统教学内容与现代全新化学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对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等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与优化,与素质教育为核心观念进行开展教材建设工作。在全新的立体化课程中教材建设所关注的是解决传统学科与全新交叉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维持基础原理与概念性知识不变动的基础上实现内容的更新。在无机及分析化学的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化学基础理论和化学分析方法及四大平衡是最为重点的内容,针对此,采取了简化分析法,促使这些难度较高的内容在试验课程中予以解决,同时在理论课程中编写环境与化学等众多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延伸知识阅读材料。

2基于无机及分析化学的网络立体化网站构建

结合相关机构的教学大纲要求,针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进行网络立体化建设,构建基于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网络教学系统。将课程介绍、教师信息、项目化教学、试验教学等栏目内容放置在学校网站中。结合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实际教学需要构建立体化网站,其中包括课程作业、教学笔记、答题讨论、课程问卷、教学邮箱、个人资源等模块,在各模块中构建相应的内容,形成一个全面的且具有立体化特征的教学系统。学生在学习此门课程时,可根据自己的时间规划学习流程,实现自主学习,同时也能够对此系统提出自己的建议。

就教学观念而言,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与创新精神方在首位,将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明确为学生学习科技知识的基础课程,同时又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基础课程。在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是学科所涉及到的众多理论,将各理论原理进行重构,指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是化学分析技术与技能训练,制定基础技能训练实践操作课程,关注系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同时强调系统性与综合性的实验教学形成。

3网络立体化网站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方式改革

网络立体化网站教学模式具有多样性特征,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提供适合的教学平台。此种教学模式中,对教学方式的改革首先体现在学科安排方面,无机及分析化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其学时数在不断的减少,在此情况下,对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性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的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以及测试方式进行改革。另一个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教学内容,无机及分析化学所涉及到的内容众多,且较为复杂,包括物质结构、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定量分析、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法等,这些内容不可能在理论教学课程中进行完全讲授。基于此,需要重新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突出重点内容,可应用精讲与对比分析讨论法。第三个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教学方式,在此种教学模式中较常应用到的包括讲重点、讲难点、讲思路、讲方法、讲应用等教学方式,形成一个在课堂中讲授、在课外进行讲座、在网络系统中解答疑问的互动性教学形式,关注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学习能力。

4 结论

在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化下,不仅仅需要做到教育理念c教育模式的改革,还需要更为细化的针对学科进行深入改革。立体化教学系统是借助于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所构建的一个教学系统,全文基于无机及分析化学学科展开了网站立体化教学系统的构建以及应用,其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形式的改革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有效的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促进了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形成。

课题名称:基于网络教学平台下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编号:ZY2015-09。

参考文献

[1] 冯燕.基于项目教学的《使用构建动态网站》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亚太教育,2015,05(25):117.

第6篇:无机化学及分析范文

【关键词】人文关怀 尊重 鼓励 幽默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138-01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高校非化学化工专业理工科学生一门不可缺少的自然科学基础课。它包含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个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具有课程概念多, 内容抽象和覆盖面广的特点[1-3],对于大一的学生来说,由于课程进度快,且课程内容不易自学完成,所以,学习这门课程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基于上述原因, 教师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对于教师教好和学生学好这门课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对于刚入大学的大一新生而言,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以关爱、尊重与鼓励,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师是用心在教授知识,并且是和学生们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重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创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以下是作者根据自身的教学体会, 总结的几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1.真诚和尊重是师生关系融洽的必要前提

古语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要使教育教学有好的效果,在绪论课上教师就要展现出渊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和巨大的感染力来赢得学生的赞同和信任,进而受到学生的尊重和敬佩。因为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老师不仅是学生的良师,也应是学生的益友,若要真正做到“教学相长”,还得和学生经常进行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教师怎样才能和学生是益友的关系呢?真诚和尊重是师生成为朋友的必要条件。俗话说:“敬人者,人恒敬之。”师生之间只有基于真诚和尊重这一前提,建立其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才会轻松愉快,教与学才会拥有一个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他们对人和事已经有了相当强的判断能力,所以,教师是否以真诚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们,学生是能够判别的。

在第一堂绪论课我会和学生交代:“在课堂上如果我有什么笔误或口误的地方,一旦我自己还没有意识到,你们可以直接给我指出来,我会虚心的接受。”并且,学生可以在课间把课堂上没听懂的问题直接和我交流,也可以写在纸条上放学时给我,以便在下次课上针对一些学生的疑问进行有效的讲解,这种方法对学生知识点的理解和回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能够使教师及时的了解学生的疑问,掌握学生的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解答。每次当讲到提出疑问学生的问题时,这个学生会特别集中注意力的听讲,因为学生感受到了教师对他的重视。还有就是当学生感受到了教师对待教学的用心,他们会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向你倾诉。有一位女同学在一学期的中期阶段找到了我,并诚恳的告诉我说:“在初中和高中时就不爱学化学,所以考大学时就不报考化学类的专业,但是没想到一到大学就学化学,她很苦恼。每天自习都是先看其它科目,最后看一点化学或是干脆不看,感觉自己和其他同学相比被落下了。”听完她的情况后,我微笑的对她说:“对某一学科有抵触心理也是正常的,不要有大的心理压力,但我看你是班级里的干部,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并且我观察你是一位既聪明又有主见的女孩儿,如果你放弃了这门学科,那你就被化学真的打败了,但我觉着你能战胜化学这门课程,并且你还能考出好成绩,你不是一个轻易就被一件事打败的人,现在考验你的时候到了,我觉着你行!”就是这样简短的交流之后,她再次上课就坐在了前排,困了就在墙边站着听,不出所料期末考试中她还是考出了不错的成绩。真诚和尊重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鼓励能让学生克服对抵触学科的恐惧心理。如果一名学生能够有勇气和毅力坚持完成一门课程的学习,并考出优异的成绩,这对于以后去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接下来我就要讲一下使师生成为益友的另一个重要条件――鼓励。

2. 鼓励是师生成为益友的重要条件

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教师对学习好的学生要鼓励,对成绩差的学生更要多鼓励。既爱金凤凰,又爱丑小鸭。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老师不能只爱几个好学生,而应该爱满天下。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应当用欣赏的、鼓励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与期望。在鼓励下成长的孩子和学生具有更强的独立性、自主性、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勇于承担责任,具有不优柔寡断和不瞻前顾后的自信心;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失败面前不灰心、压力面前不屈服、诱惑面前不动摇、不屈不挠地按照既定目标前进的坚韧顽强的毅力[4]。这些品质对大学生个人的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鼓励应是真诚的、切合实际的,且要给出具体的实施方法,让学生知道怎样学习才会有效果,当他们遇到困难要退缩的时候,更要连续给予关注,让学生知道坚持学习的过程比最后的成绩更重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磨练,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得到提高,这样才会使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更加健康,才会在国际知识人才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3.幽默风趣是师生成为朋友关系的补充条件

《无机及分析化学》这门课中有许多枯燥的理论和繁琐的公式, 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接受。因此, 教师要尽可能将抽象的理论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解清楚,便于学生的理解。心理学家研究证实,在5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听课30分钟左右时,思维就开始变得缓慢了,如果教师能用一句幽默的话,或是一个风趣的举例,或一则幽默的小故事,或恰当的化学史等都能让学生减轻学习上的疲劳,同时还能起到融洽师生关系的作用。比如在讲解氟化氢分子中存在氢键时,可以对学生说“由于氟原子的电负性很强,在氟化氢中氢原子的电子偏向于氟原子,这就像在寒冷的冬天,氟原子穿了棉袄,而氢原子却穿着背心,怎么办哪?氢原子就会向邻近的穿着暖和棉袄的氟原子靠拢,与氟原子提供的一对孤对电子形成氢键。”正好我们讲到氢键时,课程安排在冬天,所以学生也会体会到衣服穿的少的寒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其效果会事半功倍。

以更多的人文关怀展现在课上和课外,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教师是用心做教育,尽量多地给予学生关心、爱心、诚心、耐心和信心,以可亲、可敬、可爱和可信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影响学生,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得到激发,从而使师生达到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虹锦.《无机与分析化学》[M], 科学出版社, 2002年.

[2]贾之慎.《无机及分析化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年.

第7篇:无机化学及分析范文

英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Inorganic Analytical Chemistry

主管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主办单位: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2095-1035

国内刊号:11-6005/O6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1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第8篇:无机化学及分析范文

人类进入21世纪后,越来越多的外向型企业走向世界,商务交际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越来越呈现出国际化趋势,对这些潜能和变化的理解和把握,成为现代商人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这种跨文化商务往来从某种意义来说是通过语言交际来沟通的。在当今世界上,英语作为世界范围内通用语言之一,在商务言语交际中起着引人注目的沟通作用。语用学是一门科学地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就英语而言,它涉及到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每个方面都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中国和西方在思维、个性、价值观、言谈举止、风俗习惯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异。如果不注意这些不同,中国涉外企业在商务往来中就极其容易产生文化迁移,导致英语语用失误,从而对涉外企业跨文化商务往来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跨文化商务交际英语语用失误的原因

1.跨文化商务交际中受到汉语的语用规则及汉语文化的干扰。中西方文化语境不同,人们在商务跨文化交际中容易按照本族文化的观念和标准去理解和衡量他族文化中的一切,包括人们的行为举止、交际方式、社会习俗、管理模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母语的语用规则及母语文化的干扰是产生语用失误的根源。比如“白象”方便面,在汉英两种语言消费者心目中的内涵不同.在中国,白象象征着吉祥、幸福.而在英语国家则是“无用累赘”的代名词.若该品牌想打开国际市场,把“白象”品牌直接介绍为“White elephant”似有不妥.因此,作者建议将”白象“译为”Bijoy“,以期该品牌能够”凤凰涅磐,象行世界“.

2.对员工只注重英语语言技能的培训,忽视英语国家文化的导入。涉外企业对员工的英语掌握有一定的要求,非常重视对员工的英语培训。但是,培训过程中往往只重视英语语言技能,却忽视文化导入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员工缺乏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正如Thomas指出:“语法错误从表层上就能看出,受话者很容易发现这种错误。这种错误一旦发现,受话者便会认为说话者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因此可以谅解。语用失误却不会被像语法失误一样看待。如果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出现语用失误,他很可能会被认为缺乏礼貌或不友好。

三、提高跨文化商务交际效率的语用策略

1.语用学与文化。Leech(1983:11)将普通语用学分为语用语言学和社交语用学两大组成部分,并指出社会语用学语言是一门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的学问。背景不同的人给文化下了很多定义,它具有约束力,影响着具有同样文化背景的人的行为。因而,理解文化对商务交际很重要。社会语用问题,是语言对社会的直接写照,是语用中最活跃的部分,而且具有时代特色。在国际商务往来日趋频繁的今天,社会语用同经济生活的联系特别密切,一些与经济目的息息相关的社会语用成了现实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的语言,担负着某种社会交往的任务。语言有其经济效用,从语用的角度看,语言的经济效用在于人们如何利用语言来取得预期的经济效应。在用语言来进行商务沟通时,能做到以言悦人,以言感人,语言的经济效用就高。而无视文化的差异则会影响商务交际的各个方面。例如,美国人吃完手抓的食品后把手放在嘴里吮吸,中国人很不习惯;而中国人吃饭时,若不分餐则难以下咽。某种文化能接受的语言换作另一种文化可能无法接受。

2.注意英汉语言的语用差异,恰到好处地使英语语言适合其语境。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语用失误表现在使用英语语言进行交流时容易套用汉语的语言习惯、格式、套话,含有本民族的思想和价值观,因此容易使对方产生歧义。具体表现在:一是不要两种语言在用词上――对应。这是在英语交流中常见的问题,汉语里喜欢用重叠的成语来加强语气,比如“处理和对待”、“贯彻执行”等。二是不要把汉语里的“套语”完全套成英语。比如,在开正式商务会议时,发言人喜欢最后祝福与会代表“家庭幸福、合家欢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等客套语,如果把这完全译成英语,未免使英语人士啼笑皆非。三是注意处理好汉语中的一些特殊环境下所产生的“独特”的语言。在汉语里,以简单的词组来概括丰富含义的内容,比如“出口转内销”、“暴发户”、“八荣八耻”等,很多词在汉语里有着其独特的典故、历史背景,人文环境内涵,对于这应该加以解释说明,以便让对方很好地接受,不至于产生迷惑。四是切忌初次见面询问一些对方忌讳的问题,如收入,体重,年龄,,婚姻状况等。

3.在跨文化商务往来中注意非语言交际,以实现英语语用最优化。非语言交际是指那些不通过语言手段的交际,包括手势、身势、眼神、微笑、沉默、面部表情、服饰、体触、体距、对于时间和空间的利用,等等。Samovar说过:“绝大多数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面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美国有专家研究表明,在表达感情和态度时,语言只占交际行为的7%,而声调和面部表情所传递的信息却多达93%。

四、结语

语言具有其复杂性,在商务沟通中传情达意以及维持社会关系是商务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众所周知,商务活动的根本宗旨是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使用恰当的语言来达到双方的统一,对实现这一目标起着很大作用。如何采取恰当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英语语用策略,成功地进行跨文化商务活动是每个涉外企业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涉外企业在国际市场取得竞争优势的前提之一。

参考文献:

[1]Stephen c.Levinson Pragmatic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第9篇:无机化学及分析范文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唯物辩证 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2-070-01

高中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关键性阶段,引起学习、家长及学生的高度重视,但随着升学压力的不断增大,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越来越高,学习课程任务越来越重。各科任教师为了赶进度,争取更多复习时间,不断提升讲课速度,同时增加作业量,高中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学生易产生厌烦情绪,进入学习倦怠期。如果教师不够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引导,家长不及时进行疏解,学生又没有很好地进行自我调整,致使负面情绪占主导,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及学习效率的提高产生严重影响。

唯物辩证主义是哲学的优秀成果,对于培养人的良好品质、高尚情操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学生特别是初中非常学习阶段的高中生,尤其需要加强心理的疏导,只有适当减轻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才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全身心为理想而努力奋斗。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高中教材中始终渗透着唯物辩证主义思想,对高中生专业知识的提高和身心健康的良性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基于唯物辩证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具有及其重要的价值,不仅给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还能让学生牢牢掌握相关知识,促进高中生身心全方面健康发展。

1. 高中化学学科教育结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必要性

在高中化学中结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非常有必要。首先,化学是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结合辩证唯物主义,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使学生以辩证的观点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有效解决问题。其次,化学学科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在化学教学中结合辩证唯物主义,不仅满足了学生个体需要,还能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与化学现象,做到学以致用。第三,结合唯物辩证主义,是现代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师掌握辩证唯物主义,才能全面领会教材,根据教材要求及课程目标采取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辩证思维,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最后,化学教学中融入唯物辩证主义思想,是现代社会的需要,是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现代化学成绩显著,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高中化学教学中,结合辩证唯物主义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专业水平,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新时代高素质人才。

2. 高中化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2.1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又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主要内容。高中化学中,关于“质量守恒定律”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具体体现,显示了物质的存在是客观的,不能被人为消灭,也不能人为创造。但是在化学概念中,物质可转化成许多形态,固态、气体、液体等等,都是物质的客观存在,能够人为改变物质的具体形态,但不能使物质凭空出现或者消失,必须遵循“质量的守恒”。因此,在具体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适当结合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在给学生传授物质形态变化复杂性和可控性的同时,向学生传达物质的客观存在性,以及人认识事物的有限性及认识能力的无限性。

2.2 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的内容。在高中化学中,要将物质运动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了解及掌握物质的本质属性,有助于学生加强对化学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如化学中,有一个关于酒精挥发的实验,即酒精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其质量和体积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这就是酒精分子的运动,化学中称为酒精挥发。化学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观察能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化学平衡”,如果因条件的变化使得物质原有状态或平衡被打破,那么物质本身的平衡会发生转移,寻求新的平衡。因而,可以用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解释许多化学现象,即化学反应既是运动的,也是相对静止的。

2.3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