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大学语文的收获范文

对大学语文的收获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大学语文的收获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大学语文的收获

第1篇:对大学语文的收获范文

1.重知识性。当前,我国的大学教育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应试教育特点,学生的语文课也仅仅是日常的文字与语言训练,学习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应付考试,这直接造成语文教育在人文关怀上的缺失。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枯燥,教师单一讲求知识的填鸭式教学,语文最为根本的人文性、趣味性以及创造性特点都被单一的知识性教学所掩盖,知识性的应试教育隔断了语文教育与人文之间的联系。

2.缺乏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教书与育人本应该是一体的,语文这一学科尤其具有育人功能,而语文教育育人功能的发挥应该是建立在充分的人文关怀上。大学语文教育在育人功能上的缺失正是人文关怀与教育相脱离的重要表现,部分教师仅以完成语文知识的传授为教学目标,往往缺乏对学生人格的培养。然而学生健康的人格是实现社会进步前提,也是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使命。

二、大学语文教育中人文关怀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地进步。当前,社会更多的是强调个体在整体团队中的协调性,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良好的人格与生活价值,以适应社会,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大学作为社会人才的培养基地,应该充分发挥这种育人功能,大学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人格、价值观等方面起着主导地位,因此,应该充分强化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完善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语文老师通过教书实现育人的重要途径就是强化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从人的需求层次来看,人们较高的情感需求是学习、劳动的发展需要;而实现自我价值则是人的最高层次的情感需求,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关怀并了解学生的需求,通过有效的教学途径,为学生实现自我需求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学生自我需求的满足,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通过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学生最真实的诚挚之心与善良之心才能得到良好的维护,学生的品格也会不断的优化,这将进一步有利于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三、大学语文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培养对策

1.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知欲。大学语文教育还应该注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收获,可以通过情境设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比如教师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解决。这种方式下,问题的设置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问题的思考;问题的设置形式应该多样化,常用的提问方式有发展式、激发式、辨析式等;问题的表现形式应该多样化,比如采取投影展示、播放录象等形式。教师还应该开展充分的实践教学,通过室内模拟或者室外的实践教学与学生进行课题探究,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都可以通过实践性课题研究进行相互交流,学生的个体性在这一环节中得到充分展现,成为语文课堂的真正主人,最终实现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大学语文教学还可以采取分小组讨论的方式,增强学习氛围,强化学生间、学生与老师间的情感,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收获,展现各自的风采,这正是教育人文性的直接表现。人文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最终能良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2.建立健全多角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在满足对学生进行考查的目标的同时,还应该具有提高学生自信心、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功能。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建立健全相关的评价体系,以增强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这一评价体系可以加设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互评和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这三项指标,应该本着鼓励学生、强化学生个性的指标进行评价。学生可以通过相关的评价增强学习积极性。大学语文教育还应该进行发展性评价,即让学生参与评价指标与内容的制定过程,教师与学生一起对评价内容进行分析与考量,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改进方向。发展性评价也能强化学生对个体进步状况的掌握,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建立起乐观积极的生活与学习态度。同时,多角度评价体系中通过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每一位学生都有被认可、被重视的情感感受,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第2篇:对大学语文的收获范文

关键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

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高职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它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影响。

一、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

目前,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大,很多高职院校只注重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技能教育特别偏重,强调专业课、技能课的教学,而忽视了像大学语文等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大学语文教育举步维艰。作为一名高职语文教师,笔者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缺乏想像力,作业错别字连篇、语句不通,专业课教师也普遍反映学生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缺乏。事实证明,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是非常必要的。

二、大学语文的作用

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就是要通过听、说、读、写的强化训练,提高高职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将学生培养成真正适合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

1.大学语文学习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目前,很多高职学生对于包括大学语文在内的文科课程很少涉及,他们受到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将大量时间用于专业课的学习,没有更多的精力学学语文。这就导致了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文素质不高,审美能力较低等问题。由于缺乏深厚的文化修养,一些学生精神空虚、生活缺乏情趣,做事没有自己的想法,与人相处或无活可说,或语言粗俗。大学语文作品可以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提高其审美品味。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学生看到栩栩如生的人物,曲折动人的情节,生动优美的语言,就会产生很大的兴趣,引起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这些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因此多学习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2.大学语文学习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大学语文作品都是文学大家的经典之作,作为写作范例,认真阅读理解,就会提高学生语言和文字的表达能力。有了良好的综合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真正培养出合格的职业技术工作者。另外,快速的生活节奏、巨大的就业压力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使高职学生的心理出现了许多问题,大学语文恰恰可以弥补学生的精神缺失,因为文学作品具有审美教育作用。作家在创作中,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对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加工,塑造出众多艺术形象,告诉学生什么应该追求和热爱,什么应该鄙弃和蔑视,在文学欣赏中能深刻体味作品的思想美、哲理美和艺术美,从而使学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三、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1.大学语文课堂上应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交际能力。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学生读懂课文,不但要学生掌握字面意思,还要学生理清作者的创作思路;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做到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写作能力培养则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思路。高职学生在上大学之前以写作话题作文为主,此时应加大实用文章的练习力度以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交际能力培养可按照不同的专业,将专业与口语交际训练结合起来。

2.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一方面,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讲授让学生深切地感受作者笔下的艺术形象,让学生了解作家独特的生活经历、经验、思想感情和理想等。因此,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必须理解其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时的相关情况,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教师通过理性的分析、判断,引导学生理解优秀文学作品的深刻主题。另一方面,要使学生扩充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一年级的学生应适当放宽阅读面,多阅读一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书籍。很多学生以为专业知识很实用,然而没有文学修养支撑的实用是缺乏深厚文化积淀的。因而这一阶段的课外阅读宜广不宜专,应广泛涉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二年级的学生则应逐步加大专业书籍的阅读比重,人文、社会科学与专业书籍的阅读比例大体保持平衡。三年级的学生专业书籍的阅读比重须进一步加大,这时应结合自身兴趣,有针对性地选择深度较强的专业书籍,在努力克服读书障碍的过程中有所体会,有所收获。

3.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利用课件、影片、资料、展览等各种手段将课文中的艺术形象还原为真实可感的场景和有血有肉的人物,学生在理解作品主旨的情况下,还可以对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对作品进行丰富和补充。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真善美,抵制假恶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大学语文是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和加强大学语文的学习,可以对学生终身教育、人格塑造和人文精神培养起到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岂之.大学教师与人文素养[J].中国大学教学,2000,(01).

[2]郑忆石.论文化素质与人格塑造[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06).

[3]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迎接知识经济的教育创新[M].武汉:华中理

工大学出版社,1998.

第3篇:对大学语文的收获范文

【关键词】大学语文;评价体系;改革

语文能力的高低是从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等方面进行评定的,而在传统大学语文教学模式中往往对语文能力的判定只是从期末考试中的分数来判定的,这就使得教师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认识进入了一个误区,无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学习评论是高校教学重要手段之一,切合实际情况有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本文主要从高校大学语文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和高校大学语文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改革的措施两个方面来对大学语文学生学习评价体系问题及改革进行了探析。

1.高校大学语文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学习评价指的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学习评价具有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师对教学方案的改革。对大学语文学生学习进行评价,是高校大学语文教育中的一重要内容。然而在当前大学语文学习评价的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评价方式和途径过于单一

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过于重视,忽视了学生文学素质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往往只是从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进行评定,评价的结果真实度低效果也不理想。

1.2对形成性评价的重视程度不够

相比于普通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更加的合理化,因为其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进行评价,往往进行形成性评价复杂性较强。因此,在大学语文进行评价选择时,应试教育的考试成为了对学生语文能力评价的主要方法,其在期末考试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

1.3评价主体过于单一

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还是沿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其评价方式与高中评价方式相差无几。在这种评价方式中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

1.4评价内容过于单调

在评价内容方面对文学语言的理解与表达方面的评价过于重视,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以及学习积极性等方面的评价。

对于这些高校大学语文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导致大学语文评价出现了轻过程重结果的局面。产生这种局面的影响:一是让大学语文学习的学生对评价的目的认识不清。会被学生错误的认为进行学习评价的目的在于是对教育结果的一种认可,是充分体现教育结果的一种手段。这样的评价之后消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将学习评价曲解为学生之间的优劣比较的方式或者优等生与差生的选择标准,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第二,不能对学生学学语文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反映,在教师对教学方案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创新方面具有阻碍作用。

2.高校大学语文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改革的措施

2.1充分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在新教育制度中,明确提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所有教育工作的重心。因此,高校大学语文的学习评价也要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充分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在传统大学语文教学评价模式中,往往认为只有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评价,逐渐形成了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单方面反映,学生一直处于评价中的客体地位,处于被动的局面。根据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大学语文学习的评价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权利和自由,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2.2注重大学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全面评价学生的文学素养

大学语文是一门整体性和综合性很高的学科,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文学素养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其涉及到诗、词、歌、赋、听、说、读、写等方面。在能力的提高方面涉及到理解能力、学习能力、鉴赏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

由上述分析可知,大学语文学习评价同样也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对大学语文评价时,不仅仅要对语文知识进行评价,同时也要从学习过程、学习方式、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价,也就是说不仅要从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同时还要对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在学生的学习态度、性格、能力、感情等非智力方面进行评价。

2.3重视过程评价

在充分认识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全面评价学生的文学素养之后,还要从参与状态、思维状态、交流状态、情绪状态以及生成状态等五个方面来对过程评价进行分析。

参与状态:在大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要积极的参与各种主题活动和演讲比赛。

思维状态: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看其能否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讲解,灵活的解决各种出现的问题;还要从学生对文章的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等方面入手评价。

交流状态: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讨论的情况以及观察学生是否具有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合作氛围。

情绪状态:观察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能否和其他同学们一共分享学习的成果。

生成状态:在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时,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每个学生都能有不用的收获,各取所长各补所短,学生对学习情趣的保持程度。

2.4以定性评价方法为主,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必须课程,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教材没有明确的范围界限,知识的整体性也具有较大的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大学语文的教学是一种多元化的教学。而语文能力是一种技能和智力的综合体现,不能仅仅依靠一节课或者一个学期的语文成绩来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评价,这样不能全面综合的反映出语文能力的真实情况。在大学语文评价中应用定性评价方法能够较为全面的对学生语文能力进行评价,在对学生的进步进行肯定的同时,又能对学生体香相应的问题;在鼓励学生的同时,又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中存在的缺陷。定性评价重视的是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是反映大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

2.5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

当下,大部分高校采用测验评价学生的学习。这种评价方式虽然具有操作简单的优势,但是只是对学生的部分语文学习进行评价,不能整体的反映学生语文的学习情况。根据实际的评价结果显示,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缺点:一是题目的数量有限,导致评价的内容难以考虑全面和详细;二是通过数字化的显示,导致评价结果过于模糊,让学生和教师的学习失去了针对性;三是仅仅依靠期末考试的分数来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评价,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所以,大学语文学习的评价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充分做到有效性和针对性。例如采用提问、写作、练习、演讲等方式,来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来进行评价。

3.结语

总而言之,学习评价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大学语文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中的问题有着充分的认识以及对其进行改革,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在大学语文评价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全面整体性的评价,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礼节,余文英,施晓琼.应用型本科“大学语文”学习评价体系改革研究[J].教育与考试,2011,(03).

[2]舒丽辉.试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学生学习评价体系[J].山东文学(学术版),2010,(05).

第4篇:对大学语文的收获范文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大学语文;教改

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的环境下,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也逐步趋于完善。作为大学教育重要领地,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愈加明显。尤其是面对当下功利化的社会环境,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学生人文综合素质的淡薄,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造成冲击,使得培养目标不能有效实现。大学语文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其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性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作用的重要依据。

一、明确的职业定位

1.明确的发展定位

很多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大学语文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积极意义,在学校开设大学语文及相关课程,有的将大学语为全院的必修课来开设,这种观念上的定位已经初显成效,但简单地开设课程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反而在很多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效果令人尴尬。如课时的保障问题,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时保持在30课时左右,甚至有的只有区区20左右,众所周知,大学语文的内涵十分丰富,设计口语训练、写作技能、广泛阅读等多方面,30课时之内也只能是泛泛地了解,还谈不上深入的理解和分析,更不用说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还如教学资料的运用问题,有的院校一直没有自己的教学资料档案,有的结合自身特点编写了教材,但体例老套;还如由于师资队伍不健全,大学语文的授课教师有很多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很难完全地发挥其引导作用。

技术技能型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语文教学应树立以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观念,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培养学生人格精神的重要作用。大学语文是人文教育的基本载体,在课堂中,师生通过心灵交流,将人文精神真实地应用于生活实践,久而久之影响到学生的精神气质,达到塑造学生精神品格和生命意识的目的。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都有其与众不同的个性,由于大学语文课程与生俱来的文化精神特性,通过教师合理的引导,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有效地开展多样化教学,可以保证学生个性的充分张扬。所以,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必然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思路,在保证知识教育得到实现的前提下,让学生感受到高远博大的文化精神,形成创新性的思维方式。首先,从历史文化名人的经历中汲取高贵的精神操守,具备基本的社会责任意识。其次,教学中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将引导其参与思考社会生活中美感。再者,在教学中师生的融洽交流也将对其产生与人为乐的交际习惯。诸如此类,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精神人格。

2.大学语文教学是一种生产

教学活动也是一个不断有产出的过程,学生能够在大学语文课堂中学到的东西也许不是一个具体的技能,但对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将伴随其一生,所以,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开设就成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手段中的最基础一环。因此,大学语文课堂将不再是过去的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滔滔不绝,而是适时地走到课堂外,接触各式各样的生活环境,参与社团、协会等组织,锻炼与人交际交流及为人处世等方面的能力,这是课堂上所学不到的,也是现在学生急切的想学到的生存技能,学习氛围上的保证。可以说,大学语文也可以成为有产出有实践的生产性活动,真正的与社会接轨,真正形成课程教学的“大语文”观念。鉴于此,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设计就成为了关键。

二、教改途径的多样化

1.拓展思路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都比较复杂,招生又是文理兼有,很多时候同一班级的学生的价值观念、社会认识都大不一样,就大学语文来说,应注意三方面:第一,拓宽学生选课余地,必修课和选修课、核心课和通识课、基础课和拓展课等等,进行合理安排,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课程。如文秘专业学生除了选择秘书实务、秘书写作、办公自动化等核心课程之外,有足够的空间选择口才训练、文学鉴赏、中国文化等课程。第二,拓宽课堂环境,学生可以通过课外的作业或练习,来完成课内的任务,而不是课内任务满堂彩,学生身在课堂心在外。在大学校园里,丰富的校园生活其实就是锻炼学生素质的最佳环境。第三,建立师生交流互动平台,学生能有机会与老师近距离接触,而不是被课堂上的“第四堵墙”隔断了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融。

2.体验式教学方式的应用

大学生的心智比较健全,也正处于情感十分丰富的阶段。大学语文的情感蕴含特别丰富,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探讨情感生活能够调动学生思考人生的积极性,教材中的很多文学作品饱含着激情、思想和生活情趣,他们就是学生生活中的真实体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如在讲孝道为先这篇文时,我就尝试让学生在当堂给自己的父母打电话,很多学生都愿意做这样的事,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一边打电话一边哭,他们真的入戏了,周围的同学也被深深地打动了,我想我们的教学目的达到了。孝道是什么?就是你愿意把对父母的爱说出来,让他们心里暖融融的。

学生的情感有时也不太稳定,经常能看到神情木然的学生在思考问题,所以在讲到人生如诗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会事先和他的同学进行交流,了解情况后,设定一个场景,由别的同学引起话题,逐渐开导他,必要的时候让他自己也来谈一谈想法,通过这种体验式的交流,课堂气氛变得非常活跃,教室里充满了欢笑声。能在一点一滴的生活体验中放松心情,我想也是一个不错的收获。体验生活不是简单重复生活场景,而是调动学生思考的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品质,这对他们学习专业技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提倡个性写作

学生在专业技术学习方面十分认真,可谓一身本领,但人总是要交流的,知识技能也需要互动,技术技能最重要转化为生产力,怎么转化?那就需要表达。由于母语环境受到很大冲击,当下大学生写作能力普遍下滑,有的甚至起码的书信都难以执笔。因此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中,对学生的写作能力都予以了很多重视。高职毕业生走向社会,代表着学院的形象,他们要经常的使用到工作报告、竞聘演讲、合同协议书等各类文书写作,如果没有系统的学习,很难有所建树。

因此大学语文课程还承当着一个重要义务,即为了配合专业和技能的发展,专业相关的文书写作必须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如建立大学语文课程QQ群,有些课堂作业可以布置在网络上完成,学生也可以把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上传到群空间中,相互交流,自由的写作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上享受。

4.引进地方特色

由于经济社会的区域化特征,高职院校课程也应体现出地方特色,大学语文课程必须要适应地方文化环境,地方历史人文精神和自然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是大学语文课堂中十分必要的素材,她对学生能够心灵的启迪、视野的开阔作用不可小觑。“科学教育,主要启迪灵性,而人文教育,既启迪灵性,更启迪人性。只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教育才能正确地回应时代呼唤。”如包头市的各大高校,因为地处敕勒川文化区的中心,课程设置中很多都考虑到了地方民俗文化的渗透。我所在的文秘、文管、民族预科等专业都开设了草原文化课程,与大学语文课程形成了有机的布局,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机体中意义重大。

第5篇:对大学语文的收获范文

摘要:如何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高职教育中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重要作用,必须明确其课程定位,改革其语文课程教学模式;探索更加适合中职语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充分体现职教特色,走出一条高职语文课程的生存之路、必由之路和发展之路。

关键词:高职;定位;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H31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2-0081-01

在当前职高语文教学中,教学成效普遍不高,这与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笔者多年从事职高语文教学工作,近年来针对语文教学成效低下的方面开展了专题研究,并进行了全面分析,重在帮助广大职高语文教师能够走出制约教学成效提高的困境,拓展教学新空间,走出一条高职语文课程的生存之路、必由之路和发展之路。

一、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应与专业有机地结合

高职院校根据经济建设需要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开设了不同的专业,例如汽车专业、机电专业、计算机专业、工贸英语、物流管理、酒店管理、市场营销、水利水电、财会、轻工、农林等不同专业,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课程体系和自己的课程定位。

那么,怎样才能使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专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是各高职院校围绕自己的主体专业建立校本课程。二是在目前还没有一种具有专业特色的大学语文教材的情况下,教师要突出专业特色,对现行教材内容进行取舍,按照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教学的内容。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各专业学生的专业爱好及需要来增删课文内容。如果面对的是园林、建筑专业的学生,则可多选像剧作家李渔《闲情偶寄》中关于农林营造等方面的文章;如果是汽车专业的学生多选取结合汽车文化方面的文章;如果是旅游专业的学生就相应选取历史典故和地理方面的课文……那么,大学语文教学的专业特色从内容上才能凸现出来。

二、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应体现职业教育的要求

目前教学实践中,高职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相对薄弱,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较弱的实际情况,这必将阻碍他们未来职业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这一现状,高职语文教学如何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增强职业核心能力呢?这就要结合时代的特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将语文教学与当代文学、社会生活、新闻时事、热门话题等相结合,通过案例、课堂讨论、职场情景模拟训练(如求职、而试等)多种实践活动,锻炼听说读写能力,感受真实的职业环境,了解社会形势。同时积极延伸课堂空间,将语文教学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外,如开设人文选修课、专题讲座、组织演讲比赛、举办征文活动等。总之,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体会语文学科给学习、生活带来的收获和乐趣,使语文教学过程成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成为知识转变为能力的过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无形中增强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三、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应体现人文精神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学是塑造人的艺术。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写道:“没有人,一切创造只是荒芜、徒然,没有终极目的。”自然的最高目的是文化的人。中国文化灿烂古老,博大精深,语文教师作为传承祖国文化的人,根本责任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文化素养和有文化气质的人。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没有情感,就没有语文教学。从阅读学来讲,文章本是情铸成,字字句句吐衷肠,阅读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的对话。从写作学上讲,作文是情感宣泄的一种方式,情到深处文自工。语文教学应把人文关怀、情感熏陶放在重要位置。

1、教学中要树立人文教育理念。

教师要主动改变课堂结构,改变教师讲、学生听,学生问、教师答的单向型直线交流,要把所有学生组织到课堂教学中来,在职高专业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教育培养人的最终目标。语文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在教材中挖掘我们的传统文化内涵,同时开拓学生的视野,欣赏其他文化,这样,既能使学生形成道德判断力,又能传承民族文化,拓展文化内涵,实现“做人”和“做事”的完美统一。

2、教学中贯彻爱的教育、美的教育、诚信的教育等价值内涵。

实践证明,学生对文本中文质兼美的作品容易认可并接受。因此,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质,重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就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文学教育,重视语文生活之源流,使语文学习走向生活,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语文课与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都有学习做人的机会。因此,要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看到的一些真善美或假恶丑拿到课堂上来交流,正确地加以引导;要在作文教学中注入时代活水,如联系应聘、就业现状,可出作文题《求职面试:理想与现实》《受用人单位青睐的“独门绝招”》,也可结合助学金、奖学金的发放进行全校性的作文比赛,教育学生感恩社会。一切从生活实际出发,从人性出发,才不致使人文教育沦为一句空话,才不致使语文课堂沦为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语文教学应自始至终贯彻人文精神,把贯穿人文精神作为职高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道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其文化品位,使他们成长为未来高素质的人才。高职院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只有明确其课程定位,充分体现职教特色的教学模式才能走出一条高职语文课程的生存之路、必由之路和发展之路。

四、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方法应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

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不仅要在教材编排上要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教法方法上同样也要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在学生职业素养养成中发挥作用。如课文《冯援客孟尝君》中通过对冯援求职过程和冯援(孟尝君)职场中成功秘诀的解读,应结合现代社会,使学生了解职场成功的要素是什么?当遭遇工作环境中的诸多障碍与不如意时,如何进行职业适应和自我塑造……应借助相应的教材内容,将职场文化、职场道德、职场写作、职场表达等内容融入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周庆元著:《语文教学设计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2]孙俊三主编:《教育原理》,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

第6篇:对大学语文的收获范文

本文作者:冯惠玲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审美教育对于大学生人文精神塑造的重要价值

塑造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当然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多层面的有效联动,本文拟从大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角度来探究更切实有效的路径。关于美育对于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性,自从18世纪末席勒首次明确提出并论述美育问题以来,我国学者诸如、朱光潜、叶朗等先觉者对此已有深刻、独到的见解。鉴于审美与人生的关系在当下社会生活中仍未得到足够广泛的认同以及实践的事实,我们认为很有强调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尤其是针对将要担负起“引领社会文化”责任的青年大学生而言。“美育属于人文教育,它的目标是发展完满的人性。”[4]叶朗先生的真知灼见对于我们把握美育的实质可谓启迪至深。人为什么需要审美活动?美学理论揭示,它其实根源于人的本性。席勒曾在《审美教育书简》中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5]在这里,“游戏”自当就是对于人处在“自由心境”中的一种审美状态的描述。我们每个人在凡俗人生中当然要满足物质层面的需求,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一定还要满足精神的需求,即成全“人性的完满性”,否则,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这就是人的本性。我们的教育内容丰富多样,有促进认知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有促进健康的教育,还有旨在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在席勒看来,这最后一种教育是一切馈赠中最高贵的礼物,因为它是要“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这是“人性的馈赠”[6]。由此出发,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审美的趣味能够给社会带来真正的和谐,因为它把社会和谐自然而然地建立在每个人心中。这或许有些偏狭,但我们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和谐的人与事,也许与我们对美的认识不够有关。美育属于人文教育,而从历史上看,美与真、善一样属于哲学的永恒课题。美学与其他人文学科一道,研究的是人的生活世界,是人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这种学科属性赋予美学以独特的哲学品格。借鉴西方哲学家的论述,“哲学”的词源学语义所揭示的主旨为“对智慧的爱”[7]。“人应当怎样生活”被认为是哲学的首要问题。我们在“终有一死”的前提下生活,而平庸不断威胁着人的日常生活,所以一切伟大的哲学思想都在尽力探究何为此生真正的价值所在。如哲学家苏格拉底自称像一只虻子,整天到处叮人,用自己所有的时间来唤醒、劝导、指责每一个同胞,他要使人们觉醒。一个人首要的、第一位的关注不是自己的身体或职业,而是追求“灵魂的最高幸福”。苏格拉底宁愿被控“有罪”而受审并被判死刑,也绝不放弃探讨哲学———“什么是真正的好生活?”这是一切在内心“需要感到他自己存在于世界”的人们必须正视的问题,尤其是在现今“天下熙熙”、“天下攘攘”的消费社会氛围里,人不静下心来思考这个命题,是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的。我们在关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调查中发现,有高达80%的学生认为人确实需要某种目标、意义才能活下去,89%的学生认为现阶段探究“人应当怎样生活”的问题很重要。这给我们教育者以警醒:不是要不要加强美育的问题,而是必须更多地研究美育,更好地实践美育。王阳明曾说:“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8]青年学生自由活泼,蓬勃向上,审美教育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熏染、引导,定能使学生的心灵不同程度地超越日常生活的凡庸、有限,而达于生命的丰美、无限。

大学语文教学:美育教育的有效路径

在实践美育的过程中,通过大学语文教学来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渗透美育,已经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可。有研究者从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出发,探究了美育实践的具体方法,诸如通过教材名篇的审美情感分析、开辟第二课堂、注重对学生进行形象的美育等途径,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审美实践,此类研究对于我们实践审美教育意义重大。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为一体,但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者、实施者,教师本身的素养将直接决定教学活动的质量效果。如美国著名高校的校长们认为,大学教育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的良莠,以至于在哈佛大学,专门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员,只有写出质量很高的论文并在学术界崭露头角之后,才有资格上课,成为教学人员[9]。事实正是如此,没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人,怎么可能引导、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因此,作为大学人文教育者,大学语文教师应当高度自觉地意识到自身担负的重大使命,以自身卓越的人文学养、审美素养引领青年学生“精神成人”。结合关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调查,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教师肩负的使命。一名学生在访谈中说:“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不去追求进步。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在谈论着物质与现实。”这位学生的迷惘、孤独及其内心正在挣扎的信念,正是我们人文教育者必须更加明确自身使命、投身美育人文实践的根本缘由———我们有责任去呵护青年学子由于当下社会环境的裹挟正愈益脆弱的人生信念!让人欣慰的是,调查显示,有高达84%的学生最希望通过大学语文学习收获人生智慧、人文素养,69%的学生认为大学语文课堂适宜探讨人生意义诸问题。大学语文教师明确了学生内心的期待,理当高度自觉地通过不断探究、改革大学语文教学,实践审美教育,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笔者与所在学院的大学语文教师正在围绕旨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的审美教育做着热情、努力地尝试。我们充分利用大学语文教材所选篇章本身具有的审美特质,通过创设情景、课堂讨论、话剧演出、博客交流、自编文集等方式,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濡染。如我们学院的一位青年教师,怀揣深深的人文情怀,高度自觉地实践着美育的理想。在探究“思想、真理”这个单元主题时,结合所选篇章《苏格拉底最后的申辩》,进行了大胆而精彩的教学革新。该文节选自柏拉图的《申辩篇》,如果按照传统教学范式,向学生系统地讲解苏格拉底所开创的哲学及其深刻意义,未必能真正唤起学生对哲学家以及哲学的感知。这位教师为了切实让学生对苏格拉底所代表的人类精神有真切的感受、体验,经过不断摸索,最终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式体验相结合的方法来引领学生探讨,即激励学生认真研读原典作品,反复揣摩作品承载的思想、精神,然后小组成员一起合作,将作品改编成剧本,精心排练,在班级正式演出。事实证明,无论是作为演员的直接参与者还是作为观众的间接参与者,都在有意无意之间被一种神圣的氛围感染了,一名学生回忆当时情景说,“我们完全沉浸在苏格拉底的世界里,开始学着用哲学的方式去思考”。由老师引领施行的这种美育人文实践,得到了学生的真诚认可。有学生在《大学语文阅读》课程学结中盛赞:“它使我理解了什么是艺术人生,什么才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怎样才能达到高度的精神追求。”当大学语文教师怀抱人文理想,锐意进取,大胆摸索,以切实的审美教育,真诚呼应青年大学生心灵渴求的时候,他(她)的事业并不显赫,但将光茫永存!“大学语文只有改革才能赢得尊重”[10]!大学语文教师在继续努力提升学生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的同时,理当更加自觉地实践美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今天的大学生,有朝一日,将自己在大学里所学的东西几乎都忘记了,却还有一种东西让他们永远得到慰藉———那就是关于生活意义、生活价值的一种美的判断力、鉴赏力。

第7篇:对大学语文的收获范文

项目设定要以需求为导向,不同的专业对语文能力的需求与兴趣也不同,需要先进行教学对象区分,再设计教学内容与具体的驱动项目。若不区分专业,全校均采取同一本教材、同一课件、同一项目进行教学,无法引起学生兴趣。在“听、说、读、写”四种语文应用能力中,师范教育、旅游与管理等专业对口头表达能力的要求较高;而园林、模具类专业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产品介绍、说明等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新闻与传播等专业希望强化写作、朗读等方面的教学。通过本项目要解决什么问题,开设这个项目有什么意义,都必须事先明确。确立项目后再接着收集资料,由学生自主独立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资料信息的采集、筛选、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诗经•蒹葭》的教学内容与重难点集中在:(1)诗歌内容的理解;(2)重章叠唱的艺术特点;(3)诗歌意境与意蕴的赏析。本期大学语文合大班上课,学生共175人,分别来自现代教育技术、学前教育、英语教育与音乐教育等专业。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专业特点所设定的项目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同学负责修改老师课件,本项目潜在的教学目标为诗歌内容理解;学前教育专业的同学请将本诗翻译为白话儿歌;英语教育专业的同学请将第一段翻译为英文或在网上查找英文译版,熟练朗读原版与英译版,比较语感,本项目潜在的教学目标为理解《诗经》重章叠唱的艺术特点;音乐教育专业的同学请为本诗课景选择两首背景音乐,并说明原因,本项目潜在的教学目标为诗歌意境的赏析。根据专业设定项目,把教学目标潜藏在项目中交给学生自己,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与能力有的放矢,分工合作,完成教学任务。每一个项目结束时,学生通过课堂演讲、课后撰写专题报告、制作手抄报等活动学会自我总结和提高,学生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中,努力调动自我的独立探索精神和批判创新精神,从而变传统的知识灌输为现代的认知互动。

二、项目执行体现专业特色

鉴于《蒹葭》的内容易于理解,本课教学一开始,教师安排一个“五分钟背诵比赛”。此环节有助于学生激发学习兴趣,熟悉、理解诗歌内容。在随机抽查背诵情况以后,各专业学生分组完成各自项目。小组内的成员自己查找资料、相互讨论、咨询老师,这些方式基本上能帮助他们梳通文意,深化理解。在此基础上,与自己的专业领域结合,形成一个具体的项目结果。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各个专业的同学所查找的资料、借助的媒体、形成项目结果的方式都体现出各专业的特点。现代教育技术的同学在讨论、策划的基础上达成共识,由各小组代表成员走上讲台,在老师工作的电脑上于规定时间内当堂完成课件修改,从文字与图片搭配、幻灯片版式、链接制作等方面落实,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际操作。而学前教育专业的同学要了解学龄前儿童的心理与接受能力,在执行任务的同时加深了对课文内容与艺术特点的理解、表达,甚至运用能力,主要是通过写、读的方式完成项目;而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要体现出他们的音乐知识储备与审美能力,在众多的音乐中通过“听”的方式来完成“品意境”的任务。项目完成以后,各小组选派代表作为项目报告人,陈述其工作结果。这一过程的意义在于知识的交流与整合。通过课件制作小组的项目报告,改编小组、音乐小组的成员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改编小组的报告,其他同学理解了诗经重章叠句的艺术特点,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改编当中;通过音乐小组的报告,其他同学准确地体会到该诗清冷、怅惘的意境。项目结果报告是体现项目完成情况的重要环节,学生感觉到他们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才会焕发生机,才会有更多东西生成,才会出现“无法预言的精彩”。如一名音乐教育专业的同学主动举手,用时下流行歌曲《小苹果》的曲调现唱演唱儿歌版的《蒹葭》,这是出于老师项目设计之外的收获,表明学生对于课堂的投入,对于自己专业能力的自信,将诗经的魅力与音乐的魅力融合在一起,使课堂体现青少年存在的流行元素,更注重时效性,更为生活化,更富有现代气息。在具有专业特色的项目执行过程中,学生的潜能会被激发,思考力会受到锻炼。课堂要以学生的专业能力为主,而文学性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在执行项目的过程中影响学生,熏陶学生。在不同专业完成自己的任务以后,可以将他们的成果组合起来,彼此协商、调整。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将儿歌版的《蒹葭》与英文版的《蒹葭》与原版编排入课件中,播放与老师原版完全不同的PPT。

三、项目评估体现专业特色

任务评定依然以学生为主体,突出专业问题解决能力,不仅仅从字、词、句、段、意等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出发进行评价。由各专业选择学生代表参加评选小组,负责为各组的项目成果打分,并进行点评。学前教育专业有一组的儿歌改编为:“芦苇长得长又长,露水开始结成霜。心中所想的姑娘,就在河的那一旁。来来往往,往往来来,道路遥远又漫长,好像就在水中央。”音乐小组的评委点评时指出:“如果将第三句中的‘来来往往,往往来来’改成‘往往来来,来来往往’,整首诗会更押韵,读起来更有音韵上的美感。”这个点评已经表明学生在执行体现专业特色的项目过程中对于诗歌语言美的领悟,并自觉地将这种领悟运用到作品欣赏当中,语文品读能力得到提高。儿歌版“我家门口有条河,河边芦苇高又多。芦叶挂满露珠子,河边小路弯又长,来来回回寻伙伴。瞧,他在水中戏鱼虾。走近一看不是他,伙伴伙伴,你在哪?”的评价引起了大家的争议。一方认为它打乱了原文顺序,将爱情主题改得面目全非,还肆意增加了原文中没有的内容“戏鱼虾”,属于“乱改”;另一方认为它有新意,有创意,符合儿童心理特点与生活范围,是很值得鼓励与肯定的作品。虽然这些改编版并不成熟,但是在改编、评比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阅读、写作、欣赏能力得到提高,这才是最重要的。大学语文混班上课的状态有助于学生增强通识,培养沟通与合作能力。多学科交叉,打破各学科之间的孤立状态,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而且能够不断加强职业能力培养,打造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大学语文并非传统意义的大学教学中的语言文字或者被叫做《大学语文》的教材,它应该具有更广泛的含义,指中国从古到今,用以描述各种文化现象、天文、地理、政治、经济、人文、自然、社会等科学的一种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以树人为本的综合科学。”

四、小结

第8篇:对大学语文的收获范文

一、高职语文课程的现状及困惑

1.课程边缘化。高职院校的学生,面临着比普通高校学生更为激烈的市场优胜劣汰,每一所高职院校都把就业率视为学校生存之本,所以,在高职院校里,强调“订单式”培养方式,即:社会(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完全以社会(企业)的需要为导向,而高职院校的学制更短(二年或三年),根本不可能在公共基础课上安排较多的课时。故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在语文课程的设置、课时上一减再减,很多专业根本不开语文课或仅作选修课。

2.学生不愿学。在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其学习目的非常明显,即希望学到一门实用技术,毕业后在社会中能找到一份工作。所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功利性是较强的,“有用”与否是他们学习的动力与兴趣所在,语文课对他们将来找工作有作用吗?直接的作用不明显。高职院校,学生对语文课普遍兴趣不高,“上课一排全睡,逃课成群结队,考试什么不会”的现象较为普遍。

3.课程设置与考评体系僵化。一方面,语文课在高职院校呈“边缘化”状态,但同时,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设置却沿用老一套的办法,《大学语文》、《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等课程设置单一,即使变,也是体例上作些增删,内容上作些增减。其考评体系也是僵化不变的,课堂考试,标准答案,评分以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相加等,这样的课程设置让学生在学习时兴趣全无,这样的考评体系让学生学习照本宣科。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的教师,面对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现状,我时常感到困惑和不安。“订单式”教学已成为大部分高职院校共识,市场选择已成为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但高职院校的学生到底是什么产品呢?能仅仅以某件物质产品的属性优劣来类比吗?一个民族或国家最根本的立足是什么?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试想,我们的普通高校语文整体水平下滑,如果高职院校语文水平全无,若干年后,我们的文化怎样传承,何谈发展。即使说到在高职院校强调“有用”,难道语文对学生就业、择业、创业没用吗?如果说没用,为什么在一些重点高校开办的“国学班”,一些企业老总们趋之若骛呢?究其根本,问题在于,语文课的“有用”学生在学习时没有明显感觉到,语文课的“有用”,教师在讲授时也没有明显体现出来,语文课的“有用”,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也没有突现出来。

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怨天尤人不改变现状,放任不理会贻误学生。作为一名高职语文教师,在困境中去思考,目前,为改变高职语文教学的被动局面作些探索责无旁贷,即使贻笑大方,也可以将教训借鉴给别人。

1.更新语文课程的内涵,大胆进行课程设置改革。传统的语文课程强调的是“读写听说”,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语文课程的内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即:读写听说仅是指语文的基本能力,还应包括信息搜集处理能力,协调沟通能力,交际能力等等。所以,高职语文课程设置应根据时代变化和市场机制大胆改革,废止原来的独立的单一的语文课程体系,不再强调语文课程的体系和知识结构,应予以重新整合,形成新的语文教学模式。开设应用写作实务、说话、社交礼仪、沟通协作、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等课程,学校和教师主动将开设课程的作用意义予以公告,让学生挑选自认为“有用“的课程学习。

2.高职语文教师应改变教学方式,大胆改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功利性意识强是应试教育的后果,也是我国二十世纪教育的一大特点。就目前现状看,应试教育势将延续。同时,由于就业竞争加剧,学生关心找什么样的工作本无可厚非。所以,怎样把学生的功利性意识引导到学习上来,让学生觉得大学语文学习对他们有用,也很必要,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大胆改革大学语文课堂形式、内容和方法,寓教于乐,把学生的兴趣切入点转到语文学习上来。

如:应用写作课,学生学习时普遍觉得枯燥,也感觉不到它的实用性。鉴于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就要打破传统模式,不受课时限制、没有课堂界限,对教学内容按照其适应环境和写作习惯进行重新细分。按照作者的身份,教师可将应用文重新组合为三大类:校园应用文、职场应用文和日常应用文。校园应用文包括计划、申请书、自荐信、启事、演讲稿、个人履历书、总结、制度等内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立足学生的校园生活,使学生能感受到应用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参与校园活动、全面提高个人素质的热情。这一类应用文,由于接近学生现实生活,是学生们学了就能用,用了就能有收获的实用技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由此得到充分调动。第二类职场应用文,也就是公务应用文。由于大学生一直在校学习,缺少上岗经验及实际感受,针对这点,在职场应用文教学中可设计使学生进入角色的模拟训练。在精心组织下,让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协调配合,制发文件、办理公务、签订合同、商务策划等,与实际密切结合。为大学生踏上社会适应未来工作环境服务,以增强学生将来满足社会实践需要的能力。第三类是日常应用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连最基本的书信格式都模糊不清。这就要求教师以最大的耐心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需要,让学生们认识到写作能力的欠缺与将来的沟通交际关系重大,这样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

同时,在教学内容上也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各有侧重。在教学方法上要借鉴其他学科先进的教学方法,充分重视信息技术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和组合;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应该改变多年来与其他理论课相同的以记忆性知识为主,一张考卷成绩的评价内容和方式,从重视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向重视学习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转变;引导学生写作兴趣的产生与写作习惯的形成,弱化评价对学生造成的压力。强调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在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持久的写作兴趣和习惯。这样就帮助了学生形成了应付日常工作、生活、学习的写作能力。

3.高职语文教师要积极参加校园文化建设,主动组织开展第二课堂。高职院校语文课时少,这是高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语文课时少,并不意味着语文能力容易形成,语文课程不重要。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我认为语文教师要积极主动开展活动课,比如:“演讲比赛”、“社团活动指导”、“征文比赛”、“读书活动”、“网上论坛”、“人文讲座”等,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能力,还能构建校园文化的氛围,让校园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从而提高人们对语文课的认识,突出语文课的重要性。

同时,第二课堂的内涵和外延要拓展。语文课教师应组织学生参加毕业生招聘洽谈现场会;深入社会,作市场调查,然后再组织讲评,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读写听说的重要,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在社会中的“有用”之处。

参考文献:

[1]刘必千:《高职应用文教学的“四化”思考与实践》,《应用写作》,2007.8。

[2]於鸣凤:《应用写作的感悟教学》,《应用写作》,2007.1。

第9篇:对大学语文的收获范文

贵州理工学院作为新成立的理工院校,由于管理、师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方面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本文从学生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调研问卷和贵州其他高校管理通识教育课程模式两个方面分析问题,建议设置专门管理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的人文社科部,并把《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为必修课。

关键词:

人文;通识教育;中国传统文化

一、贵州理工院校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调查问卷

加强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对理工院校意义重大。贵州理工学院成立于2013年,由于学科设置的局限,同时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现况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这类课程往往被忽略或者置于不太重要的位置。那么,理工科学生是如何认识这类课程的呢?我们承担的贵州理工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般课题《理工院校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研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例》,专门制作了问卷调查,对学生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看法做了了解。本问卷印发了80份,收回有效问卷75份。为了防止调查对象对问卷调查流于应付,本问卷的调查对象主要是选修过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同学,因为他们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基础。本问卷共设计了5道题,分别是:(1)你认为理工院校需不需要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并说明理由;(2)你如何看待当下的国学课?(3)你想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学到什么?(4)你如何看待《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它存在什么问题?或者你建议如何学习?(5)谈谈这学期你学习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收获。本问卷第1题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意愿,第2题是调查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发展状况的了解程度及态度,第3题的目的是为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设置合理的理工科学生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第4题主要是因为目前贵州理工学院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偏少,在已经开设的课程中,《大学语文》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作用。总结其中的不足,有利于为今后《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的开设提供一些良好的借鉴。第5题是了解学生学习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效果,为改进今后教学设计积累经验。第1题74人认为有必要在理工院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主要理由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了解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但也有1人认为不需要,理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没有多大关系。第2题70人认为国学热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需要学习一点国学。第3题69人认为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可以学会如何做人,了解一些古代经典著作的思想。第4题50人认为有必要继续开《大学语文》这门课,因为这门课可以提升人生修养,陶冶情操。同时有15名同学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内容设置过分单一,老师讲课形式过分单一,手段不丰富,应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尤其让学生到讲台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以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第5题有71名学生认为通过学习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了解了许多儒家经典,提升了自己的文学修养,学习了一些为人处世的方法。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简单统计,我们发现大部分理工科学生认识到开设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今天,由于网络资讯的发达,智能手机影响着每一个大学生的学习。无论他们的学科背景是人文学科,还是理工科,网络文化带来的价值多元化冲击着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以往埋头学好单一学科的专才教育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在多元文化的价值冲击下,每个人迫切需要一种稳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便更好地在现代社会立足。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以往大学曾经充满富有活力的精神氛围,现在则已退化为单纯的学院。严格指定的课程免去了个人自己摸索道路的风险。可是,没有自由的风险,就不会有独立思想的可能性。最后的结果只能获得技术专家的技能,或许还有广博的知识,即成为一个博学之士,但不是一个探险者———这成了普遍的人才类型。今天的人们已不在博学者与探索者之间做出区分,这个事实是科学衰落的一个征兆。”雅斯贝尔斯指出了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大学学科的过分细化,导致了科学的衰落。通过总结,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不喜欢以灌输方式为主的传统教学,这也是导致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提不起兴趣的原因。一些学生建议可以通过播放视频、主题演讲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往《大学语文》教学确实存在老师唱独角戏、课程结构过分单一,不能结合学生当下情况的问题。我们认为对理工科学生不能以文科生的标准教学,需要从理工科学生的实用主义角度思考问题。在理工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学生文科基础薄弱,而专业课程繁重,作业任务多,他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是为了扩充知识,提升人文修养,怡养性情,甚至很多学生是以放松心情的目的学习这类课程的。他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和文科专业研究型学习存在很大不同,不正视这一点,在课程设计上必然会存在偏差。如何让课程变得富有魅力和吸引力,如何让人文类课程能够寓教于乐,是理工院校从事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的老师必须思考的。教和学作为矛盾的两面,必须统一在培养优秀人才的教学目的上。以往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适应老师,这样的方法对专业学习固然可行,但对于通识教育类公共课程来讲,在实际操作中就很难行得通。另外,不少学生对严格的试卷考试体系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

二、贵州省内几个院校关于通识教育的管理

贵州商学院以原有的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为班底成立于2015年。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学校,该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贵州本土经济为目的。学校专门设立基础部,下设外语、语文、数学三个教研室。其中语文教研室承担全校人文素质类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应用写作》已经成为校级精品课程。贵阳中医学院以培养高等中医药人才为目的,成立于1965年。该校医学人文学院成立于2001年,该院除了法学、应用心理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三个本科专业外,还承担着人文、社科及素质教育选修课的工作任务。贵州医科大学前身是贵阳医学院,2015年正式升格为大学。该校的社会科学部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中心,以人文社科研究为支撑,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部门,有6个教研室,主要承担着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同时承担着《文学鉴赏》、《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医学美学》、《书法》等医学人文课程。该校还非常注重对医科学生的人文伦理教育,把《医学伦理学》作为全校医学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护理专业为《护士伦理学》)。贵州医科大学加强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文伦理素养,基于医生这个职业,除专业医学知识外,还涉及人类生命的生死问题,必要的伦理学知识让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面对伦理困境能够体现应有的人文关怀。贵州大学作为贵州省内唯一一所211综合大学,创始于1902年,2004年在原贵州大学、贵州工业大学的基础上组建了新的贵州大学。2014年贵州大学阳明学院成立,该院是为了适应贵州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本科教育,创新本科通识教育组织和管理模式、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的需要而创立的。该学院主要向全校大一新生开展通识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内设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工学和农学7个教学部。该学院的目标是培养每一个学生成为有良好素养的现代文明人。综观贵州几所高校,我们发现各校都非常重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其中贵州大学由于校长郑强来自浙江大学,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改变了学校过去单独注重理、工、农几个学科发展,促进人文社科力量提升,同时推动贵州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阳明学院作为国内第四家实施本科通识教育的学院,对贵州省乃至全国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贵州医科大学定位医科,把医学伦理学作为必修课,很有启发意义。

三、小结

综上所述,理工院校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课程设置上可以参考多数院校的办法,选取一到两门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为此,笔者建议把《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为一门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知识面广,难度相对较低,能够很好地满足理工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这门课程设置为必修课,有利于课程建设。一门课程必须有稳定的学生才能保证正常开设,有利于从事这门课程教学的老师积累经验,开拓创新。在选修课体制下,人文科社老师在与理工科老师争取理工科学生选课方面存在学科基础方面的劣势,课程时开时不开非常不利调动任课老师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学和科研上的成长。一门课程成为必修课后,围绕着这门课程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团队,从而有利于理工科院校人文科社力量队伍发展与壮大。

第二,学校管理层面应该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有着本质的不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养教育的平台,是教育部规定的硬性任务,它有单独的评价体系,思政课程对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提升个人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起着重要作用。人文类通识教育则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开拓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方向。两类课程任务的不同决定了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并不能被思政类课程简单代替。

第三,成立专门的部门改变通识教育选修课多头管理的现状。根据《贵州理工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管理办法(试行)》(2015年11月),学校把通识类选修课分为类,分别为:(1)人文经典与文化传承;(2)哲学与批判性思维;(3)创新能力与创新教育;(4)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5)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6)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7)经济、管理与世界视野;(8)语言与基本技能。第1和2类课程归属于马列部管理,第3类课程归属于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管理,第4和8类归属于各学院(部)管理,第5类课程归属于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和心理健康中心,第6类课程归属于体育教学部和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第7类归属于经济管理学院。可以发现,教学师资力量的流动性和课程建设的不稳定性,通识课归属多个部门,多头管理显然不利于通识教育课程发展,不利于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目标。从学校建设“西部一流大学”的长远目标来讲,发展人文社科,改变单一的理工科学科布局,需要长远眼光。可以参照一下贵州省兄弟本科院校关于此类课程设置管理的做法,成立人文社科部(或者设立人文学院),集结学校师资力量,切实推动学校人文社科科学发展。

作者:赵亚亮 单位:贵州理工学院马列部

参考文献:

[1][德]卡尔•雅斯贝尔斯.王德峰,译.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60.

[2]贵州大学阳明学院网站[EB/OL].

[3]冯英.近二十年来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综述[J].黑龙江教育,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