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乡统筹概念范文

城乡统筹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乡统筹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乡统筹概念

第1篇:城乡统筹概念范文

关键词:统筹 城乡就业 概念 问题 对策

一、统筹城乡就业的概念

统筹城乡就业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从我国经济社会城乡协调发展的大局出发,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贯彻以人为本的要求,从体制、政策和工作体系入手,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劳动者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逐步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就业主要解决劳动力转移的产业需求问题、城乡一体化就业制度和政策环境问题以及供求连接问题。将统筹城乡就业置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战略中,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出发,逐步打破城乡二次元结构形成的就业、社会保障分割的传统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兼顾城市就业和农村就业,立足于城乡就业的内在联系,促进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有效配置和调控城乡劳动力资源,体现效率和公平原则的新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及相关政策体系,创造良好的城乡就业环境。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1.统筹城乡就业的推进受户籍制度的约束。户籍问题是农村劳动力在就业、技能培训、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无法享受公平待遇的重要障碍。城乡劳动力地位不平等,农村劳动力处于弱势,他们进城从事的工作特点脏、累、苦,报酬比较低,一些用人单位招收农村劳动力时,劳动报酬较低,工作时间长,经常加班,拖欠工资,没有劳动合同,没有社会保险费,居住的条件比较艰苦,有的是露宿、搭帐篷或者居住简易房。一部分人长期居住在城市并在城市工作,却仍然没有城市户口,被称为“农民工”。因为没有城镇户口,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支出往往高于城市居民,高昂的进城成本影响和制约了农民工向城镇转移的积极性和就业的稳定性。

2.土地制度阻碍农民工转移。现行的土地制度,农民的承包地与户口是紧密相连的,农民在外地工作,只要户口不迁出,就不会影响土地承包权,一旦户口迁出,土地承包权就会随之丧失。这种土地制度背景下,大多数农民工不会为了迁入城市而选择放弃土地,加上城市化进程中的征地补偿机制不规范,农民无法得到公平的补偿,造成大量失地,农民失去生存保障,不能成为真正的市民,对城市就业产生重大影响。

3.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差异较大。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一个重大后顾之忧就是社会保障问题,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障、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三项居民社会保险制度分割运行,没有完善的全面社会保障体系,造成参保者社会保险异地转移难度大,灵活就业群体社会保险规定的统筹基金最高支付比例偏低,待遇等待时间长,与商业保险和职工社会保险比较差异不大,导致人们的参保意识不强。由于各种保障力度不同、各项制度边界模糊,导致一部分企业逃避责任,甚至有部分企业不愿意为员工投保。虽然,居民参保了农村合作医疗,但是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问题重重,医疗机构以抬高医疗费用的方式使得国家对农民的医疗优惠被剥夺,严重打消了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积极性,最终影响了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与发展。

4.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农村劳动力技能较低,培训制度不健全。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不能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培训学校分布不均匀,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不足,导致教育资源浪费。没有建立起职业教育与企业的联系,导致职业教育无法了解市场的需求。管理体制的不健全,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不规范,不适应市场发展要求,导致统筹力度不够,不利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

5.农村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目前,大多数基层乡镇还没有建立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现有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提供的信息无法满足农民工对劳动力供求信息的需求,增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虽然一些乡镇已经建立了就业服务机构,但是偏远的农村还没有规范的就业服务机构,无法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没有完全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公平竞争和非歧视政策等市场规则不完善,导致劳动力市场的搜寻成本和供求双方相互选择的机会成本增加。

三、统筹城乡就业的对策

1.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城乡的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都是依附于户籍制度的,户籍制度制约着城乡统筹就业制度的力度和广度。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逐步放宽户籍迁移的条件,例如,有条件的城市应该逐步让外来务工者拥有工作所在地户口,对不具备户口迁移条件的,在待遇上尽量与本地户口劳动者保持一致。在中小城镇应废除城乡户籍制度,采用户籍登记管理制,让城乡劳动力在身份上实现平等。

2.改善农村土地制度。在资源、合法、有偿的条件下鼓励有意留在城市的农民工放弃土地经营权并获得相应的补偿,改革现行有关征地补偿和安置办法,通过土地使用权有偿流转机制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营效益,如果是公共利益征用土地的,以市场价格为基础,提高征地补偿和安置标准,如果是非公共利益占用农民集体土地的,应引入谈判机制,充分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鼓励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3.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探索并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底线、以卫生保健和服务保障为基础的城乡统筹社会保障体系。例如,建立城乡全体劳动者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全民统一的大病统筹医疗保险制度和实行统一的社会救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统筹城乡就业顺利发展的重要手段,居民可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多种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功能健全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4.建立职业培训体系。建立职业培训体系,在统筹规划、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一批骨干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形成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加强培训院校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培养一批技能型人才参加一线工作。对向城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已转移就业的人员定期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充分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素质,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合适的岗位,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5.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布局,将就业信息、培训信息、政策咨询、职业介绍等公共服务延伸到偏远乡镇和农村,为城乡劳动者就业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总之,统筹城乡劳动者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内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统筹城乡就业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农村劳动力的有序和稳定转移,扩大城乡就业,实现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最终提高城乡就业的现代化水平。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保障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全面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张洁云.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研究[D].河海大学,2007

[2]夏志强.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基于统筹城乡发展理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1

[3]甘立志.成都市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

第2篇:城乡统筹概念范文

一)统筹城乡建设管理的理论基础

1城乡统筹理论概述

a.城乡统筹的概念

指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城乡统筹。把城市和农村的社会经济作为整体统一筹划、通盘考虑,把城市与农村存在问题及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进行统筹解决。既要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发挥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又要发挥农村对城市、农业对工业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良性互动,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为目的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平等、和谐、协调发展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其中,城乡良性互动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内容。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质是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促进二元结构的转变。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

b.城乡统筹的主要内容

统一规划城乡建设布局,城乡统筹一般应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城乡建设规划统筹。促进城市的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乡产业(布局及结构调整)统筹,实行城乡统一的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城乡财税统筹,建立面向全社会的公共财政体制,公平税赋,实行以工补农;城乡就业统筹,实行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统一的用工制度和统一的劳动保障等;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实行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城乡公共资源统筹,即城市的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社会教育、卫生、科技等公共资源实行城乡统筹安排,合理配置,尽可能地消除乡村教育、卫生、文化、科技资源极其匮乏的局面;城乡管理(体制)统筹,统一的户籍等管理制度。

c.城乡统筹的途径

进而逐步在体制和政策上体现城乡统筹工作的话,专家陈锡文指出:如果不能首先在观念上打破城乡分割的观念。要真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很困难的目前可以着眼做城乡统筹的方面是非常多的关键问题是要转变城乡二元结构下长期以来形成的不正确的观念和有弊端的体制,转变观念、改革体制,才能真正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说城乡统筹的主要途径就是观念、体制、政策的改变。

d.城乡统筹的渐进与非均衡理论

1城乡统筹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2城乡统筹发展是非均衡的

e.城乡统筹的主体和运作机制

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项工程中,城乡统筹涉及城乡两个非均质空间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方向、重点等重大问题的规划、调节、引导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而这些工作必须由政府来完成。专家陈锡文也认为:城乡统筹的主体主要是指党和国家,当然包括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考虑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方面,考虑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方面,考虑市民和农民的利益方面,能够做到城乡统筹”所以,城乡统筹的主体是政府。

2城乡建设管理理论概述

一直以来我国对城市和乡村的管理就是分开的城市和乡村的建设管理也同样是如此。直接表述的城乡建设管理理论几乎是没有的只能借鉴和引申城市化理论、城市管理理论等相关理论。a.城市化理论中对城市建设与乡村建设的研究b.城市管理理论的借鉴

3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综合二者形成本课题的理论认识。本课题的研究是以城乡统筹理论和建设管理理论(即上述城市化理论和城市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

a.统筹城乡建设管理的含义

把城市和农村的建设管理作为整体进行统一、系统地筹划,统筹城乡建设管理是指站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把城市建设与农村建设存在问题及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进行统筹解决。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方式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建设以及管理水平,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生产、生活环境。

b.统筹城乡建设管理的内容

统筹城乡建设管理主要指城乡规划、建设、市政环卫等三方面的管理统筹。

c.统筹的途径

改变城乡建设管理分治的体制和政策。城乡建设管理统筹的途径主要是树立城乡建设管理一体化的观念。

d.统筹的主体和机制

选择的主要机制是规划机制、政策机制、法律机制、工作机制。城乡建设管理统筹的主体依然是政府。

e.统筹城乡建设管理的原则、目标和手段

坚持城乡建设管理的系统性,城市管理的四条原则对统筹城乡建设管理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统筹城乡建设管理就是要满足城乡居民的需要。充分考虑城乡的综合效益,并且要根据城乡不同情况因地制宜。

则统筹城乡建设管理的目标就是实现城乡建设协调发展和运作,将城市管理的目标和手段引申到城乡建设管理领域。统筹城乡建设管理的手段是以法制为规范、以行政为主导、以社会自治为基础。

f.统筹城乡建设管理的其他认识

统筹城乡建设管理不可能一蹴而就,通过前面的理论介绍可以知道:由于城市建设与乡村建设分割情况较为严重。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城市与乡村建设管理统筹是非均衡的对城乡建设管理来讲,管理主体具有与城市管理主体同样的发展趋势,即单一的政府管理主体向多元化管理主体演变。

二)市城乡建设管理分治现状

城乡建设管理分治就是二元结构在建设管理领域的具体反映。作为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城乡建设管理中不可避免的具有城乡分治的特征。国的城乡二元结构特性体现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

1市城乡建设管理体制分治现状

2城乡建设管理法律法规上的分治

3城乡建设技术标准的分治

4城乡建设管理中的具体分治情况

三)城乡建设管理分治引发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城乡建设管理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城乡建设管理分治。给城乡建设管理工作带来阻力,对城乡建设特别是乡镇(农村)建设造成了不良影响。

1城乡建设管理分治中的主要问题

a.规、建、管机构分设给城乡建设管理工作带来许多新问题

极大制约农村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b.乡镇建设管理无保障。加深城乡建设管理分治程度

出现“区中区、县中县”管理情况c.区县开发区建设管理机构设置不规范。

出现新的管理法规空白d.法律法规的修订滞后于现实情况。

2原因分析

a.历史形成的二元体制结构是城乡建设管理分治的根本原因

直接引起基层建设管理混乱b.我市城乡建设管理体制不顺。

c.思想认识不到位、观念转变滞后产生了建设管理实际工作中城乡差别对待

d.城乡建设量和建设复杂程度的差异导致了建设行政管理的城乡差别

e.有限的行政管理方式制约了建设行政管理向农村的延伸

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f.城乡建设管理的法规以及标准建设较慢。导致农村建设管理效力低下

四)城乡建设管理发展的趋势分析

1城乡建设管理发展的环境背景分析

a.中央的有关精神

1大的有关精神。2届三中全会的有关精神。3十一五”规划的有关精神。

b.建设部的有关精神

建设部对城乡建设管理工作的指导精神主要体现在全国村镇工作建设会以及《关于加强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等。

c.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对建设管理的影响

该法的实施对城乡建设行政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行政许可法是继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后又一部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法律。

d.乡镇机构改革的趋势对乡镇建设管理的影响

随着乡镇机构的改革的推进,当前具体实施乡镇建设管理的主要机构是乡镇政府的建设部门。乡镇建设管理部门的设置、职能等也会发生变化。

第3篇:城乡统筹概念范文

摘要:本文以贵阳市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研究对象,从养老保险对接理论入手,本着公平理念分析贵阳市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现状及实施效果分析,总结归纳贵阳市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下的优劣;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路径依赖;尝试研究贵阳市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对接的现实条件、路径、对策等问题。

关键词:对接;养老保险;一体化

1、研究背景

选择研究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对接是有原因的。一方面,目前的研究大多是从“统筹”、“城乡一体化”、的概念意义上进行的,较少更具体地进行分析。从统筹发展的理念,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是城乡的对接。在社会保障制度层面上的“对接”即是城乡原本二元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整合为一体的过程,城市和农村在保险关系、保障对象、保障范围、保障待遇方面逐步统一,最终实现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另一方面,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研究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对接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迫切需要。从贵阳市的角度,贵阳市作为一个西部城市,有着“大城市、大农村”的特殊格局,无论从经济区域发展还是基础设施建设形式都较为严峻,为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行,应该尽快改变城乡二元养老保险制度非均衡发展的模式,建立城乡对接的养老保险制度。并且,贵阳市自身也在作出努力:已开始对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做出了力度较大的改革,将逐步对户籍人口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的性质划分,按照实际居住地登记为居民户口,促进贵阳市农村居民身份逐步向城市居民身份的转变。因此,户籍制度的改变也给我们带来了希望。

2、贵阳市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现状

2.1贵阳市城乡养老保险运行现状

贵阳市的养老保险目前还是分为城市和农村两块。贵阳市养老保险实施情况见表2-1。

2.2贵阳市城乡养老保险实施效果分析

2.2.1制度覆盖面二元化特征明显

贵阳市建立了农民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农民工养老保险、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农村五保供养等制度,同时也允许农民参加“城保”制度,以此来增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从总体来看,这个制度的范围广泛,在针对不同时期和不同群体的建立上有特殊方式。不过缺点就是太过“碎片化”和缺乏一种普遍性的制度。这样就导致了诸多问题的产生,首先部分群体的重复覆盖,一些农民参加过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养老保障等扶助,有多重保障的待遇。二是这种“碎片化”的制度增加了许多管理成本。不同的制度由劳动保障、民政、计生、组织等部门分别牵头实施,而且统筹与管理层次都在县市一级,缺乏规模效应。三是分散的“碎片化”制度增加了城乡衔接难度。基于缺乏一个统一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办法,在劳动力流动时,城乡、地区之间的保障制度难以衔接。所以,整合各种制度资源、考虑特殊群体待遇的城乡对接的养老保障制度已经非常迫切、势在必行。

2.2.2不同养老保险制度设置的待遇条件差别大

一是构成结构不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由四部分构成,即社会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调剂金四项。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仅个人账户养老金一项。

二是调增机制不同。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退休人员可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调增待遇没有资金来源,无法建立正常的调增待遇机制。见表2-3。

3.贵阳市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对接的政策建议

3.1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对接的具体方案研究

3.1.1对接的模式选择研究

根据世界银行在《21世纪的老年收入保障——养老金制度改革国际比较》提出的五支柱的概念和建议,如图3-1

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包括三个层次: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及农民工等从业人员。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即针对农村从业人员。四个层面都包括社会统筹及个人账户两个支柱,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和企业职工有企业年金的第三支柱。这样的结构为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同养老保险模式的对接提供了可能,简单来说,所有社会成员都可以享受最基本的养老金待遇,这是零支柱所提供的基础层次的待遇,在零支柱以外,再配合不同的支柱组合,随着社会劳动力的流动或者社会阶层的变动,就可以根据收入的变化直接与相应的层次对接。而且可以实现低梯度与高梯度的双向自由对接,养老金的权利是按照不同模式之间的权利进行折算后转移。例如农民工进城务工,可以与城镇的养老保险制度对接,如果再返回农村,他的养老保险关系及养老金又可以回到农村。当然,这也是需要成本的,最主要的是不同模式之间的权利核定和计算,以及信息化管理。合适的折算系数才会增进自由对接,否则会引起退保。

从纵向对接来看,体现在不同水平的对接,就是统筹层次的提高。目前,贵阳市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市级统筹,唯有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仍实行(区)县级统筹,提高统筹层次,是新农保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3.2.2对接的进程研究

根据贵阳市制定的实现小康社会的“三步走”战略,本文认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对接的基本路径是:城乡分割统筹部署,制度有别制度统一、标准有别城乡一体化,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覆盖广、保障全面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见图3-2

具体路径可分三个战略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由“相互分割”向“制度统一、标准有别”转变。这个阶段的重点是重点抓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努力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农村与城市制度可以有所差别,但要将农村与城市纳入一个整体进行筹划。贵阳市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一半,“城保”与“农保”的差距大,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的工作是重点。

第二阶段: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由“制度有别”向“制度统一、标准有别”转变。

此阶段的主要问题是待遇的转换。在设计贵阳市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时,努力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与贵阳市城镇职工基金养老保险制度中以个人身份参保的比例拉平。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养老保险在转入到城镇养老保险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将个人缴费一并转入到城镇养老保险的账户中,只要参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个人参保20%的比例补缴部分比例的统筹金即可,如此一来,只要是达到退休年龄就可以按照城镇职工计发办法计算退休待遇。如果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不设附加条件,只转移个人账户部分,达到退休条件时,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计发退休待遇。通过制度设计解决农民进城务工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问题,从政策上解决进城务工农民不愿意参加社会保险的问题,切实保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

第三阶段,动态整合城乡社会养老保险,达到城乡对接。

在前面两个阶段的发展基础上,随着城乡养老保险差距的缩小,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的将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融为一体,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动态整合。

因此,在对接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就是:提高统筹层次和扩大覆盖面。关于统筹层次前面已经论述,对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最重要的就是缴费率,不合适的缴费率是没有效率的,也影响覆盖面的扩大,进行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对接。重点是规范不同制度间养老金权利的核定和换算。

建立城乡对接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首先要解决.“钱”的问题,也就是“钱”从哪儿来?考虑到农业从业人员、个体经商户或者失地农民没有相应的受雇佣单位,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征缴上,除了强制规定单位的雇主和职工个人必须向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缴纳社会基本养老保障费,保证个人账户基金的规模之外,还可以考虑:①对于城镇自由职业者的基本养老保障社会统筹部分应划定为强制征缴,确保个人账户的建立。②对于进城打工的农民工,设定其工作期限超过一定期限后(例如6个月),雇主和雇工必须按工资的法定比例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做好雇工的个人帐户和社会统筹帐户,把进城务工人员(农民工)纳入既有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过程中。

4、结语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对接是贵阳市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老有所养”一直是中国亿万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城乡统筹为价值取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全民社会保障权利的重大举措。虽然目前贵阳市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障碍性因素,但是只要正确认识形势,客观分析利弊,准确把握分寸,采取切实措施,这项以人为本、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就一定能实现。(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马春文,张东辉.发展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于清波.淄博市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衔接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0期,P68-70

[3]尹静,高勇.论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构建[J].消费导刊.2008.10

[4]王国军.社会保障:从二元到三维—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与统筹[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

[5]王义才.家庭养老、土地养老与社会保险相结合是解释农村养老的必然选择[J].人口研究,2004,(3).

[6]刘子操.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问题[M].人民出版社,2006年

[7]刘颖.养老保障城乡统筹问题研究—基于成都市的改革实践[D].西南交通大学.2009.7

[8]何怀宏.公平的正义——解读罗尔斯的正义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9]杨翠迎.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

[10]张怡恬.加入世贸组织:.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新契机[N].人民日报,2002—03—23.

第4篇:城乡统筹概念范文

城市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伴随着20世纪前半叶工业化的完成,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已基本完成,而支撑现在和未来城市化发展趋势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联合国《世界城市化展望》报告显示:2007年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超过50%;到2050年世界城市人口将增加31亿,达到64亿。其中,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的增长数字最大,仅在亚洲就将新增18亿人。2008年10月30日,联合国人居署的《世界城市状况报告(2008—2009)》指出,2l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在未来的20年中,60%的世界人口将居住在城市空间中。工业生产活动和服务业大都集中在城市。据估计,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80%都来自城市。①市人口膨胀、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能源短缺等“城市病”已不断恶化。“城市病”几乎成为各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一种难以医治的顽疾。资料显示,2008年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全世界的城市正在消耗全球75%的能源,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的80%。可以说,世界各国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伴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同步增长(见图1)[1]。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1992年以后,城市化率每年提高1.19%,相当于同期世界平均速度的3倍。中国的城市化正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规模进入加速阶段。目前,中国城市化的目标已经确定“,十二五”期末将突破50%,2030年将达到65%左右,到2050年之前,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0%左右,这就意味着,城市化率平均每年约增加1个百分点,每年约有1200万人从乡村转移到城市。截至2009年,全国共有城市655个,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包括超大城市共122个。2009年,中国有约46.6%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二氧化碳当量(CO2)排放占全国排放总量的90%。城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活动的中心,能源消耗量占全国消耗总量的60%,城市人均能源消耗为农村人均能源消耗的3倍左右。中国在快速城市化的同时,空间冲突、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城市病”也在蔓延。目前,日益突出的能源危机、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温室效应、自然灾害频发等环境生态问题对传统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城市化模式(笔者称之为“高碳城市化”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走低碳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已经成为未来中国城市化模式的必然选择。低碳城市化战略无疑是21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二、低碳城市化的内涵与界定

近年来,“低碳”一词越来越成为一个全球公认的时髦语,“低碳技术”、“低碳生活”、“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城市”等一系列新概念也应运而生,政府官员、普通民众、专家学者都已从自己的视角对这些概念进行了诠释,其答案可谓五花八门,在此无法一一列出。本文的“低碳城市化”这一概念与以上概念有着必然的联系,也有根本的区别。

(一)“低碳城市化”相对于“高碳城市化”

何为“城市化”?不同学科的学者的界定各不相同。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地理学把“城市化”定义为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或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社会学认为“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笔者从经济学视角界定的“城市化”就是农业向工业和第三产业转化、农村向城市转化、农民向城市居民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城乡这两大区域在产业、空间、人口、资源,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相互流动、相互补充、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城市化是人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标志,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纵观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过程,虽然他们在时间长短、发展模式等方面不尽相同,但差不多都是走了一条“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的高碳城市化道路。这种高碳城市化道路以对资源的掠夺性消耗、生态环境的掠夺性破坏为代价,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道路。本文提出的“低碳城市化”就是区别于传统的“高碳城市化”模式,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高产出”为特征的城市化模式。这种“低碳城市化”模式就是要根本改变传统“高碳城市化”模式下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寻找一条可持续的低碳城市化道路。

(二)“低碳城市化”不等于“低碳城市”

以往的城市化是城乡分割的城市化,城乡发展相互隔离[2]。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加速、碳排放日益增加时期,低碳城市规划则是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3]。近年来,随着“低碳经济”热的逐渐兴起“,低碳城市”这一术语以及相关的研究越来越多。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低碳城市”的定义、内涵、衡量标准、低碳城市规划、低碳城市技术开发等方面,但这些研究大多局限于“城市”这一区域,而忽视了“农村”这一巨大区域的低碳发展道路。“城市”与“农村”在空间、产业、人口等方面既有差异、又相互影响和制约,二者本不可分。城市化就是城乡互动的过程,因此“低碳城市化”必须从城乡统筹的角度寻找“城市”与“农村”的低碳化发展模式。切不可将“低碳城市化”简单地等同于“低碳城市”或“低碳城市规划”。如果只注重“低碳城市”的规划设计,将“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产业从城市转移到农村,这无疑是将城市的高碳发展模式转移到了农村,就可能出现规划设计的“低碳城市”建成的同时,又新增了许多高碳发展的农村,这不符合“低碳城市化”发展模式。“低碳城市化”是城乡统筹的低碳化发展模式。

(三)“低碳城市化”是以“低碳经济”理念引领的城市化

“低碳城市化”是低碳经济时代的城市化模式,是用低碳经济理念来引领的城市化,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高产出为特征的城市化。“低碳城市化”包含以下三个层面的内容:首先,城乡生产方式(包括产业结构、生产结构、资源配置结构等)的低碳化;其次,城乡生活方式(包括交通、建筑、消费等)的低碳化;最后,低碳城市化的价值观念(包括低碳经济理念、政府管理体制、城乡规划编制等)。“低碳城市化”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最核心内容。

三、低碳城市化:四川省的机遇与挑战

实现“低碳城市化”不仅是我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后危机时代提升综合竞争力和争夺国际话语权的关键。四川省在低碳城市化的新征程中将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也是即将迈入“十二五”门槛的四川省必须首先要解决的课题。

(一)挑战

1.城市化滞后的工业化模式面临挑战。一方面,四川省的城市化水平仍然较低,加速城市化进程面临挑战。2009年末,四川常住人口8185万人,比2008年末增加47万人,增长了0.6%。全省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3168万人,乡村人口5017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38.7%,比2008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4]。但四川省城市化率仍然比全国平均数46.6%低7.9个百分点,位列全国26位。另一方面,各市、县城市化率差距较大,城市布局及规模很不合理(见表1)。86同时,四川省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高碳城市化模式转变面临挑战。2008年末,四川省工业化率为46%,四川省城市化进程落后于工业化进程8个百分点以上。2008年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8.9、46.3、34.8。产业结构仍然呈现出明显的工业主导特征,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目前,四川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36.5%,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只有30.5%。重化工业特征明显,而且部分行业工艺装备水平低、资源利用率不高“,两高一低”(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模式尚未根本转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第二产业,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2.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面临挑战。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低碳城市化的必然要求。传统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化主要是依靠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来推动,表现为高碳城市化特征。近年来,四川省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开始发生改变。2008年,四川GDP单位能耗为1.381(吨标准煤/万元),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72(吨标准煤/万元);比2007年下降3.55%,而全国平均下降值为5.25%[6]。可见,四川经济增长的高能耗特征依然明显,四川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高碳”增长方式的转变面临挑战。

3.能源消耗和开发结构的调整面临挑战。当前四川省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都对重化工产品形成巨大的需求,进而转化为对能源需求的增加。在能源消费结构上,煤炭消费所占比重过高,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短期内难以成为能源供给主力。煤电属于“高碳”能源,其排放的二氧化碳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41%。2008年,四川煤电装机容量为1274.1万千瓦,煤电发电量超过383.2亿千瓦时,是能耗大户和主要的碳排放源。由于风能资源贫乏,以及大部分市州属于日照五类地区,四川新能源开发一直以材料设备制造为主,在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明显滞后。面对减少碳排放和弥补能源供求缺口的迫切要求,以材料设备生产为主的新能源开发格局需要重新调整。

4.对低碳经济资金投入不足瓶颈难以解决。低碳经济引发的是一次新的技术革命。国际上碳减排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技术:第一是替代技术,用可再生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即新能源技术;第二是节能技术,如整体联合气化循环发电技术(IGCC);第三是碳捕获和碳存储(CCS)技术,包括燃烧后和燃烧前对二氧化碳的捕获。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低碳技术的支撑,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传统高耗能产业的改造、转型同样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支持。目前四川省发展低碳经济缺乏完整、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低碳技术研发和节能支撑项目的政府投入特别是市县政府投入严重不足,金融系统对低碳项目支持也不够,还未形成有效的全社会共推低碳产业的投融资机制。对低碳经济发展资金投入不足的矛盾难以在短期内解决。

(二)机遇

发展低碳经济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以低碳经济的理念引领我国城市化模式从“高碳”向“低碳”的转变,走“低碳城市化”道路也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十分难得的机遇。低碳城市化转型同样也给四川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为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带来新的机遇。成都作为全国首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城乡统筹规划、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等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走在了全国城乡统筹的前列。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的《2010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选择中国具有代表性的50个主要城市进行了新型城市化水平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由“城乡发展动力系统”、“城乡发展质量系统”和“城乡发展公平系统”综合评估而出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水平排序中,成都的总体评价列全国第五位[7]。成都在三年的城乡统筹改革试验中积累的经验为四川省其他市县的城乡统筹和新型城市化提供了有益的示范,为四川省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战略,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在低碳经济的的背景下,走新型化城市化的低碳发展道路必然为推进四川省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带来新的机遇。

2.为优化四川省经济布局带来良好机遇。发展低碳经济,客观上要求开展排污权和用能权交易,这样有利于利用经济杠杆促进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布局,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一方面,低碳城市化有利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以低碳经济理念推进城镇化,需要对传统“三高”产业进行改造,抑制高耗能产业发展,同时也需要加快高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服务业等低能耗产业的发展,这必然为四川省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带来良好机遇。另一方面,低碳城市化有利于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以低碳经济理念推进城镇化,需要对四川省城市规模、城市布局、城乡规划、区域经济规划等进行重新审视,以城乡统筹、区域统筹为基本原则,以低碳发展为核心理念,这必然为四川走低碳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带来新的机遇。

3.为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带来良好机遇。四川省各类自然资源丰富,不仅具有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优势,也是一个庞大的碳减排市场,具有极大的低碳经济发展潜力。四川省拥有丰富的水能和光能资源,充分挖掘二者潜能,将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发展低碳经济要求整个产业链条低能耗、低污染,这有利于加快第二代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在国家通过“金太阳工程”和“屋顶计划”提供高额资金补助,以及按当地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收购太阳能发电量的背景下,四川省初露端倪的新一代太阳能光伏产业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为抑制汽车这个重要的碳排放源,国家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的开发,这对四川省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大力开发新能源汽车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借助新能源汽车的研制,实现弯道赶超,四川省相对落后的汽车工业也有可能实现突破性发展。

4.为生态农业发展带来良好机遇。四川省是农业大省,也是较早接受低碳概念并探索碳汇交易的省份,具有发展低碳农业的巨大潜力。以低碳经济理念推进四川新型城市化,不仅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也有利于推动四川农业内部结构优化和低碳农业的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既满足了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又能够显著改善生态环境。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加快不用化肥和农药的种植业发展,以及增加碳汇收入的林业发展。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据估算,开发我国林业吸收二氧化碳潜力的50%,可以减排15亿吨以上的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全国目前碳排放年均增长量的4倍以上。这为四川省通过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加快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提供了重要机遇。

四、四川省实施低碳城市化的战略选择

“低碳城市化”是四川省“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笔者以为,“十二五”期间四川省低碳城市化战略重点应放在以下几方面:

(一)以低碳化为导向加快全省新型城市化进程

从四川省城市化现状看,城市化总体水平仍然比较低,各市、县城市化率差距较大,城市布局及规模很不合理。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城市布局和结构的优化,将是未来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与传统城市化不同,新型城市化是“坚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坚持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互相协调,坚持实现农村与城市的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坚持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质化,以城乡之间和城际之间攫取财富和分享财富的机会平等为标志,逐步达到减缓和解消城乡二元结构达到社会和谐的城市化之路。”[8]新型城市化就是走低碳发展道路的城乡一体化。作为四川省会城市的成都在近几年的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验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在建设世界性田园城市的探索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不仅为推进全省城乡一体化进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四川省走低碳城市化道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是,四川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只是省会城市的发展,而是全省18个市、3个民族自治州、43个市辖区、134个县的共同发展。世界各国城市化的经验和教训表明,特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极易带来“城市病”,也违背低碳经济发展理念,走低碳城市化道路才是未来城市化模式的必然选择。低碳城市化模式需要我们从全省大局出发,对城市布局、城市规模、城市生产和生活进行重新定位和规划。笔者以为,四川省未来城市规划的思路应该是重点扶持和发展县级城市。基于此,就需要对全省各县(县级市)的资源禀赋、人口、自然条件、产业特色等比较优势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低碳发展为导向,从产业、人口、市民生活等方面对城市功能进行定位和规划。

(二)以低碳化为导向优化四川省区域经济布局

以低碳化为发展导向,从功能区规划和四川省区域经济布局入手,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低碳技术为手段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四川省“低碳城市化”发展的主要途径。四川省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各类自然资源也较为丰富。四川省各地区地理环境、人口、交通、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这就需要以低碳发展理念为导向,针对各区域的实际情况对特色产业、城市规模、城乡经济结构、人民生活、居住环境、生态保护区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基于此,可将四川全省经济区域大致划分为:成都经济区、川西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和攀西经济区。

(三)以低碳化为导向促进四川省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低碳城市化要求以低碳发展理念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四川省要抓住低碳城市化带来的机遇,优化全省产业结构。一是在增量上,提高“高碳”产业准入门槛,加强集成创新与关键技术突破,推进大企业大集团和中小企业集聚,以重点装备、重点产品和重点工程为载体,深入实施“7+3”产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油气化工、钒钛钢铁、饮料食品、现代中药等优势产业和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工程以及新材料等潜力产业)发展规划和优势产业(钒钛钢铁、汽车、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振兴计划,规划和引导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低碳产业发展。二是在存量上,用高新技术改造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推动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整合,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三是大力发展和培育战略型新兴产业,重点发展以光伏产业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进而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基地,使之成为拉动四川省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四是大力发展生产业,建立生产业发展的组织保障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不断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占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第5篇:城乡统筹概念范文

[关键词]盘锦;养老保险;城乡对接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6-0135-02

1 前 言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之中,政府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盘锦市于2009年成为辽宁省城乡一体化工作的试点城市,目前,正积极开展城乡一体化工作。推进城乡一体化,则必然要解决好社会保障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手段和方式。要实现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的城乡对接是无法回避、必须解决的问题。

另外,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也迫切要求实现社会保障的城乡一体化。党的十报告指出: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城乡分割对于展现公平性、适应流动性都是不利的,它既是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制约劳动力城乡流动的因素之一。今后一段时间内,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发展将是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

在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问题上,有人采用“统一城乡社会保障”的说法,有人使用“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概念,也有人用“整合城乡社会保障”的说法。盘锦市采用“社会保障城乡对接”的概念。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医疗、就业等多个方面和层次,本文主要探讨盘锦市养老保险城乡对接问题。

2 盘锦市养老保险城乡对接工作的现状

2.1 初步整合养老保险种类

近年盘锦市初步整合了养老保险的种类,目前已经建立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两大养老保险体系,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包括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农垦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城镇自由职业者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包括城镇非从业人员养老保险和农村非从业人员养老保险,基本上实现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为了使城乡养老保险对接,盘锦市整合了农村的原教育、粮食系统、供销社、农电、水利等单位的养老保险,一并加入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或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同时,结合盘锦市农场职工的实际情况,从2003年7月开始,开展了农垦企业养老保险。农垦企业养老保险在养老待遇上与职保存在差别,但也属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范畴。保险种类的初步整合,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乡养老保险的融合。

2.2 积极提升养老保险覆盖率

截至2012年年底,盘锦市参保的城镇职工人数33.1万人,农垦企业职工18.43万人,城乡居民12.5万人,还有52.9万人参加行业统筹养老保险、地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等,其中辽河油区17.4万人、事业单位人员5.61万人,公务员1.61万人、中省直单位人员1.08万人。在此之外,不符合参保条件的城镇在校学生及未成年人17.2万人,农村在校学生及未成年人约10万人(未成年人数为估算)。按照盘锦市146万人口计算,约有29.3万市民没有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覆盖率达到80%以上。保险覆盖面的扩大,覆盖率的提升,使原本没有保障的农民也纳入了保险的范围,为城乡养老保险的对接构建了基础。

2.3 逐步搭建城乡互通桥梁

从2008年开始,盘锦市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可以按照企业职工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从2009年开始,全市非农户口可以按照自由职业者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并且筹资标准和养老待遇与城镇参保人员一致。目前,盘锦市已统一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无论农业户籍和非农业户籍的非从业人员,都可以参与居民养老保险,在居民保险范围内,打破了城乡的户籍障碍。从2013年11月开始试行《盘锦市人民政府批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被征地农民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按《通知》规定,被征地农民可以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进一步突破城乡户籍界限。《通知》在城镇企业职工和农垦企业职工、城镇企业职工和城镇自由职业者之间可以按规定续接养老保险关系。通过这样的政策规定,初步搭建起城乡养老保险互通的桥梁。

3 盘锦市养老保险城乡对接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盘锦市的养老保险城乡对接工作取得了很好的进展,但城乡养老保险无论在待遇标准、政府投入还是管理制度上都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3.1 城乡转换存在制度障碍

目前,城乡之间的养老保险不能有效对接,主要在于制度上的障碍。首先,城市居民参加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农垦企业职工保险和城镇自由职业者养老保险的参保范围是城市户籍居民和特定的农业户籍居民(签订劳动合同的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其他农民不能参保,目前虽然通过政策运行失地农民加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事宜,寻找打破城乡养老保险的突破口,但要真正统筹城乡养老保险,还需进一步的突破与完善相关制度。再者,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待遇差距较大。2012年盘锦市城镇企业职工的养老待遇标准为1484元,农垦企业职工的标准为786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待遇标准为80元左右。

3.2 财政压力较大

2012年,盘锦市财政用于支付城镇职工和农垦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共计12.72亿元,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农保也投入了一定的资金,对于盘锦市财政来讲,这笔支出也形成了一定的压力。况且养老保险金逐年上调,需要的资金只能越来越多。再者要统筹城乡养老保险,用在农业户籍人员的养老保险上的资金投入还要加大,因而资金来源问题是很紧迫的。

3.3 统筹层次不高

目前,盘锦市养老保险还没有完全达到市级统筹的目标。虽然在人员配备、业务指导上由市一级人社部门统一管理,但在资金配备上还是由各县区自己负责安排。统筹层次不高,各县区各自负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制度上、待遇标准上的不统一,管理部门不统一,这种情况对于养老保险城乡对接是不利的。

4 进一步推进盘锦市养老保险城乡对接的对策建议

4.1 打破制度壁垒,形成制度互补

实现养老保险的城乡对接,首先要从完善相关制度入手,形成制度之间的统一和互补,达到养老保险制度上城乡一体化和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一是要打破城乡的户籍限制,实施18岁以上到退休年龄前的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自主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政策,以此解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中存在的不能互相转化的问题,为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参保选择;二是要着重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盘锦市于2013年11月出台《通知》,将被征地农民按照自由职业者的身份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这种模式可以分阶段解决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失地农民,尤其是超过退休年龄人员的参保问题,这项制度为养老保险城乡对接提供了切入点,还应进一步完善,以期更好地推动养老保险城乡对接工作。

4.2 提高统筹层次,确定适度标准

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不高,是制约养老保险城乡对接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统筹层次,对于统一的制度安排、资金投入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从国家和省里的目标来看,提高统筹层次是今后养老保险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养老待遇标准的确定要适时适度,以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为原则,警惕养老保险“福利化”倾向,即不能以覆盖群体福利最大化为目标,而应该追求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的均衡为基点,既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发展而忽略民生投入,也不能一味扩大养老保险的投入而掣肘经济建设,二者之间应达到平衡,同时互相促进。

在达到市级统筹的条件下,政府可以考虑在财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置一个最低的养老保障标准,以保障基本生活标准为目标,保障“底线公平”,所谓“底线公平”,是政府和社会必须保障的、必须承担的责任。在这条“底线”以上或以外的部分可以是由市场、企业和社会组织以及个人来承担的,是灵活的、反映差别的部分,最终实现“有差别的统一”。如此,既保证了公民基本的生活需求,又通过保障方式的多层次,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4.3 科学预算,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发展养老保险,尤其是推动养老保险城乡对接,资金来源是关键的一环,而在目前的情况下,资金的主要来源还在于财政的投入,推动养老保险城乡对接,要充分考虑好所需资金的数额、资金的来源渠道、每一步所投入的资金数量、完成并轨的时间,进行科学的预算,统筹规划。

4.4 完善管理服务平台

目前盘锦市对于养老保险的管理服务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效,建立了电话查询系统和网上查询系统,在完成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统一之后,可以进一步实现管理服务系统的统一,并进一步完善管理服务功能,可以拓展网上平台和电话查询的功能,具备网上计算、缴费、查询于一体的综合功能,能够为公民提供方便、快捷、周全的养老保险服务。

参考文献:

第6篇:城乡统筹概念范文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 城乡统筹 试验区 路径选择

一、城市群内实现城乡统筹的理论依据

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中,存在两种推论相反的理论观点:区域趋同论与区域趋异论。区域趋同论认为区际经济非均衡状态是经济体系运行中的一个暂时现象,此状态的出现是由于市场尚不完善,以及存在着妨碍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性瓶颈。随着市场体系的完善和经济的一体化,市场力量会自动地消除区际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均衡增长。二战后,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日益扩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持续贫困,使区域趋同论受到多方质疑,区域趋异论应运而生。区域趋异论认为市场力量的作用倾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区域城乡间的发展差距,因此,为了把这种差距控制在社会可接受的范围内,政府的干预是不可少的。区域趋异论也是城市群内实现城乡统筹的理论基础。

趋异论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有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增长极理论、新增长理论和核心――理论。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由缪尔达尔提出,卡尔多、迪克逊和瑟尔沃尔等人对之进行了深化、完善。1957年,缪尔达尔在《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地区》、《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家》等著作中阐明了累积因果关系理论,他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的,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导致增长区域和之后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由此产生引致效应。这种引致效应有两种:一是回流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二是扩散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异得以缩小。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即发达区域更发达,落后区域更落后。强大的回波效应和弱小的扩散效应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因此,缪尔达尔认为区域增长是一个不均衡的增长过程。

增长极理论把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放进了空间环境中。而佛朗索瓦・佩鲁空间相互作用的“空间是力量”的观点是多数增长极理论的基础。佩鲁认为“空间是一种受力场,经济空间不同于一般的地理空间,它是存在于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到20世纪60年代,布代维尔将佩鲁增长极概念的内涵从产业转向地理空间,赋予经济空间以区域地理意义。他把增长极定义为通过与区域中其他企业的联系来促进区域持续增长的推进型企业与产业。推进型企业与产业可以对区域经济产生两种类型的增长效应:一是乘数效应,二是极化与扩散效应。其中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均随距离拉长而衰减。如果极化效应强于扩散效应,就对落后地区不利;反之,则对落后地区有利。这说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比分散有利于经济增长。

新增长理论从一般均衡出发,修改了新古典增长模型的一些假定,把技术进步和创新内生化,得出了区域趋异的预测。该理论论证了区域增长的根本动力来自于内生因素的作用,强调知识溢出是经济增长的引擎,得到了许多经验事实的支持,为理解国家和区域经济增长过程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范式。同时,它还认识到政府对长期增长率的影响,为政府介入国家和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理论依据。

核心――理论又称为极化发展的一般理论,弗里德曼在20世纪60年代将核心――理论的概念引入区域经济学。该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下:在考虑区际不平衡长期的演变趋势基础上,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划分为核心和两个子空间系统,两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资源、市场、技术和环境等的区域分布是客观存在的。当某些区域的空间聚集形成累积性发展之势时,就会获得比起地区强大得多的经济竞争优势,形成区域经济体系中的中心。中心区发展条件优越,经济效益高,处于支配地位,而区发展条件差,经济效益低,处于被支配地位。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生产要素从区向中心区的净转移。

由上述对区域趋异论的分析可以看出,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增长,是一定时期区域经济空间地域结构的形成基础。在非均衡作用下,区域经济空间就形成了由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和处于受核心支配的区所组成的二元地域结构。城市群的形成就是核心区与区相互作用的结果。城市群内的区域差异,主要是由于聚集与扩散的非均衡发展,造成城市群内的城乡失衡,也就是核心区(城市、发达地区)与区(农村、落后地区)的差异。城市群要打破这种核心――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异,就需要在城市群内采取有力措施,建立有效的调控机制,实行城市群内的城乡统筹。

二、中原城市群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中原城市群以省会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在内共9个省辖(管)市,下辖14个县级市,34个县,土地面积5.87万平方公里,人口3992万,分别占河南省土地面积和总人口的35.1%和40.2%。近年来,中原城市群发展迅速,为中原城市群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

1、中原城市群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有利条件

中原城市群位于北京、武汉、济南、西安之间,是半径500公里区域内城市群体规模最大、人口最密集、经济实力较强、工业化进程较快、城镇化水平较高、交通区位优势突出的城市群。近年来,中原城市群发展迅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水平明显提升,集聚效应不断显现,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可能。同时,郑汴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效益初步显现。郑开大道建成通车,以及郑开公交的开通为中原城市群城际公共交通网络建设起到了先导效应;郑州、开封两市通过建立健全协调机制,积极推进郑汴一体化,成效明显;郑汴一体化的顺利推进,使得两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特别开封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这都为中原城市群统筹城乡发展积累了实践经验,发挥了示范和带动作用。

2、制约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因素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和全国第一人口大省,河南省城镇化、工业化水平较低,整体经济实力较为薄弱。受此影响,中原城市群综合实力也不强,要建立起城乡统筹的制度体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任务异常艰巨。首先,支撑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能力较弱。从总体上看,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经济实力不强,地方财力不足,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制约。与我国东部三大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相比存在较大差距。2008年,中原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仅有1.06万亿元,分别为三大城市群的16.2%、35.7%和35.6%,占全国GDP的比重仅为3.5%。其次,城乡差距明显。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中原城市群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城乡差距明显,严重制约着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发展。2008年,中原城市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43倍。再次,城镇化发展滞后。2008年,中原城市群城镇化水平达到43.9%,低出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也低于中部地区的湖北与山西。最后,统筹城乡发展的配套制度滞后。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城市偏向的政策,影响了城乡的整体发展。在城乡制度安排上,延续多年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财政制度、金融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农业税收制度、农业经营制度等仍然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障碍。在中原城市群地区同样存在着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的相关配套制度也较落后。

三、中原城市群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选择

中原城市群作为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设立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有利于探索通过产业集聚区建设带动产业、人口集聚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有利于探索城市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新体制、新机制;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整合区域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促进集约节约发展,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典范。因此,设立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是中原城市群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路径。要以郑汴一体化为核心,依托城际轨道交通,在中原城市群“半小时经济圈”范围内,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为中心内容,重点在城乡规划、产业合作链接、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进行探索试验,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构建起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使中原城市群成为创造就业和人口居住的城镇密集区、产业发展集中区、参与区域经济竞争的核心区。

1、统筹城乡规划,科学引领中原城市群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原城市群当前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和必然选择。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规划,把城乡作为有机整体进行开发,协调城乡空间布局,通过科学规划引导城乡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首先,创新规划工作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保护生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理念,建立城乡规划建设与发展、生态系统保护与建立相统一的机制;树立城乡和谐发展理念,有效控制和加强近郊农村城镇化的对接,形成城乡协调和谐发展和城郊互动发展的良性格局。其次,严格城乡规划监管。严格规划管理,充分发挥法律监督、体制监督和民主监督的作用;严格规划审批,强化规划的集中统一管理;加强规划执法队伍建设,严格规划执法。再次,建立城乡规划信息综合平台,统筹管理规划成果,保证数据的一致性,确保城乡规划信息的实时性和实用性。

2、以城镇化为载体和依托,推进“三化”互动协调发展

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中原城市群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更好地统筹“三化”进程,以工业化为契机,为城镇化提供动力,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助力;抓好城镇化载体,为工业化提供平台,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抓牢农业现代化基础,为工业化、城镇化夯实根基。而以城镇化为载体和依托,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对于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进一步强化核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积极推动郑汴新区建设,与开封一体化发展,拓展郑州城市发展空间,推进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增长极从单个城市牵引向大都市区牵引转变。二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大交通、能源、通讯、能源供应、供排水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三是重视技术创新和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城镇化结构升级效应。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正确处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使城市和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改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四是加快制度创新,完善推进城镇化的制度和政策保障机制。从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全面构建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制度体系。

3、合理布局产业体系,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合理布局产业体系,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中原城市群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方面。首先,加快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推行集约化发展模式,着力构建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现代农业、工业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相互支撑、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要进一步加快发展食品、有色、化工、机械装备、商贸物流等战略支撑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电动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产业,积极发展现代生活业,推进河南服务业的转型升级;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加大农村基础建设,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其次,大力发展产业集聚区。加快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结构调整项目建设,提升对产业、人口、环境的承载功能,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逐步形成集聚促进就业、就业创造消费、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良性发展机制。依托产业集聚区建设,完善县域公共基础设施,优化产业布局,确立并培育主导产业,促进县域产业集约集群发展,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4、构建现代城镇体系,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承载平台

构建科学的现代城镇体系,可以通过区域之间城市集聚和扩散效应发挥作用来缩小城市的信息和资源的差距,也可以通过不同等级、不同职能的城镇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的流通来缩小城乡的差距。因此,中原城市群要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遵循点―轴―网络化的发展模式,通过交通优先发展,构建“一极、两核、三层”的现代城镇体系,促进形成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即“郑汴新区”作为核心增长极;以郑州、洛阳两个综合性中心城市为主要支撑点,推进郑州―洛阳区域网络式发展,打造城市群双核心;依托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际轻轨和民航机场,打造以郑州综合交通枢纽为中心的“半小时交通圈”和“一小时交通圈”,形成“三层”:郑汴一体化区域作为核心层,位于“半小时交通圈”内的中原城市群其他7个省辖市区域作为紧密层,位于“一小时交通圈”内的中原城市群外9个省辖市市区作为辐射层,从而保证中原城市群实现城乡、区域协调统筹的科学发展。

5、以完善制度为突破口,努力缩小城乡差距

只有打破城乡分割体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制度,才能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局面。中原城市群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必须要以完善制度为突破口,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为此,要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从经济、社会、空间布局等方面融合城乡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使城乡共享现代文明,促进城乡市场统一开放,生产要素有序流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建立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的长效机制,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要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将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机制相结合,促进城市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促进城市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形成城乡互促、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三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探索建立城乡统筹、包容性强、可流转、可持续的社保体系。四要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公平,进一步推进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重点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质量,让农村孩子享受公平教育待遇。

(注: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体制构建及对策研究》(批准号2009CJJ025)与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级课题《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研究》(09B0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彦军、叶裕民、倪稞:城市群内城乡统筹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5).

[2] 宁军明: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与趋异理论述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3] 刘丹、刘阳、李睿: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理论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2005(11).

第7篇:城乡统筹概念范文

关键词:城乡统筹;医疗保障;制度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长时期居于主导地位。长期的二元社会结构下,城市在政策的扶植下发展了起来,农村却长时期的停滞。城乡差距逐步拉大,城乡居民生活出现巨大反差,收入差距、生活环境差距、社会保障差距、受教育和民利差距等,这些差距的拉大不利于全面小康建设目标的实现,不利于社会的繁荣稳定。为了化解日益紧张的城乡关系,破解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的难题,城乡统筹作为一种解法被提出来。

1 城乡统筹的概念

关于城乡统筹的渊源,我们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社会主义经典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者“和谐社会中是没有城乡差别和城乡对立的,城市不是农村的主宰,乡村也不是农村的附庸,二者是平等的”观点上设想未来的社会不是固化城乡的分裂,而是城乡在新的基础上的平衡、协调,即实现城乡融合。所谓的“城乡融合”,就是指“结合城市和乡村生活方式的有点而避免两者的偏颇和缺点”。

城市和农村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两类空间载体各具特色,分工不同,功能上也有差别。人口密度、自然景观、居住环境的差异,这些反映了城乡特色,也是区域多样性的体现。城乡统筹应当是在允许区域多样性的前提下,城乡之间的和谐发展,良性互动,城乡公平的分享公共资源,分享社会公共服务,是一种追求城乡之间,人际之间公平和谐的一种发展理念和政策导向。

2 社会保障制度的统筹

我国传统体制下,实行的是城乡完全不同的保障模式,最为突出的特征是城乡分割和身份差别,城乡居民各自群体内部的平均主义和城乡群体之间的极不公平同时存在。这种隔离式的社会保障模式极不合理,却又是与当时的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符合二元社会结构的要求。改革开放之后,经济转型,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市场化的运作力度加强,我国的经济体制乃至社会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种大的经济社会背景之下,重新审视城乡社会保障结构成为一种必然。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含义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指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层次,即由哪一级来承担资金的筹集、管理并分配使用,如常见的省级统筹、国家统筹;二是指通盘考虑全国的社会保障问题,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个整体筹划,不再割裂单独进行。构建和谐社会,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必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终极目标。从现有条件来看,一步到位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很不现实,必须整体规划,分阶段进行。现阶段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统筹的目标应是:基本上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规划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让城乡居民平等的享受社会保障。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城乡居民平等的享受社会保障,我们必须处理好以下两个个关系。首先,远期目标与近期规划。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最终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人人有保障。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必须分阶段实现,近期规划应是优先解决民生最为紧迫的问题,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特别是农民看病就医,困难救助等。其次,公平与效率。社会保障的筹划必须与国情相适应,保证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居民获得保障待遇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加强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社会保障资金支持,让国民分享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

3 建立城乡统筹的医疗保障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为推进建立城乡统筹的医疗保障制度奠定了经济基础。近年来,快速工业化、城镇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财力不断增强,对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的投入明显增加,解决一些需要财政拿钱的问题有了相对雄厚的财力支撑。

其次,坚持科学发展和民生工程为推进城乡医保一体化奠定了政治基础。党的十七大把“病有所医”列为民生问题的“五有”之一,要求“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第三,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国还没有实行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制度,医疗保障标准甚至在一个省内部也不统一;各地城市政府对医疗保障项目的待遇水平也不相同。

4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社会保障的最初设计者是将社会保障作为一种风险防范的措施,在一国内,是没有地域、性别和身份区分的。在我国,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作用下,社会保障也二元性明显,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障专注于城镇,而在占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缺失,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主要依靠土地和家庭。我国城镇医疗保障制度相对完善,因此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的重点在农村。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是城乡政治统筹的要求。医疗保障是基本人权保障的重要方面,其人权地位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也得到我国宪法的保护。现有医保制度将城乡居民分为三类人,即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规定城镇居民享受较高水平的医疗保险,农村居民只能享受低水平合作医疗,忽视农民平等享受医疗保障合法权益的国民地位,违背宪法精神。从维护宪法尊严的角度讲,需要构建更为公平、城乡统筹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是城乡经济统筹的保证。要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的经济结构,实现城乡的经济互动,实现人才、技术、资金的充分流通,资源的互补利用,必须有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作为后盾。构建更为公平、城乡统筹的医疗保障制度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保障具有纠正市场失灵、减少收入差距和促进社会正义的功能。可以说,构建城乡统筹、更为公平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没有农村社会保障这一风险防范的后盾,所谓的经济统筹很难实质的进行下去。

总之,城乡二元医疗保障制度与我国现阶段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不相适应,迫切需要改革。应从改进民生和提高政府治理水平、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改进收入分配状况、从促进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从促进全面建设小康和部分地区率先建设现代化、从保障人权和维护宪法尊严等高度来看待医疗保障制度的城乡统筹发展与建设:应尽快放弃以城乡身份决定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类型和福利待遇的做法和重城轻乡、挖农补工医疗保障制度设计理念,以公平而不是效率作为医疗保制度建O的首要价值追求,尽快整合医保资源,理顺管理体制,发挥医保制度在促进公平、改进民生、促进社会稳定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城乡统筹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姜作培.统筹城乡发展:主要矛盾和出路分析[J].理论前沿,2003(22).

第8篇:城乡统筹概念范文

关键字:统筹城乡;居住区;规划设计; 新特点;路径

引言

统筹城乡发展是指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二元化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大决策。我国城镇化有了长足发展,到2006年底全国城镇化率已达43.9%,城镇化进入发展最快的时期,居住区大量涌现。

一、统筹城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新特点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居住区建设空前繁荣,但在繁荣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认真把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新特点。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一是居民对象有变化,在城乡统筹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将转化为城镇居民;二是规划模式有变化,中国特色城镇化是“离土又离乡”的乡村城市化和“离土不离乡”的城乡一体化,农民将分梯次转移,住房将分阶段置换,居住区将是旧村改造与新村建设并举的规划模式;三是遵循的法律有变化,居住区规划设计除原来必须遵守的法律外,还要服从(城乡规划法》,维护城乡利益;四是互动性,居住区开发必须与城镇发展协调,与城镇功能协调,城乡基础设施共享,城乡良性互动,不能搞成孤岛式的居住区;五是多元化,居住区规划必须多元化,因为中国东中西部不一样,山区、平原不一样,经济发展阶段不一样,地域特色不一样,与工业化的关系处理方式不一样,有的是同步,有的可能要超前;六是低成本,中国走低资源消耗、低污染、高技术为主导和人力资源合理分布、配置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走低成本的居住区规划设计道路,解决人口现状素质的劳动力转移;七是环境友好,居住区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很大,根据建筑与环境认知理论,规划必须考虑环境友好型发展,保护天然林地、草地与河湖。

二、统筹城乡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新思路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科学规划居住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符合当今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潮流。所以,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新思路就是,在该背景下认真研究居住区所在城乡的区域地位和功能定位,根据区域的环境、资源人口及产业规模和承载力,科学合理地规划居住区的布局、规模和模式,设计功能健全的居住区,既服务城市居民,又兼顾农业农村农民;既满足高收入阶层,又关注弱势群体,共享城市资源,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三、统筹城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新路径

统筹城乡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上述分析,这里提出了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新路径,见下图(1)

首先,调查居住区所在城乡发展定位。居住区规划受其所在城乡发展定位、特别是城镇规划的制约,所以要从完整意义上理解城乡统筹、理解居住区与所在城镇之间的关系,与所在城乡发展定位相适应。

其次,明确居住区规划设计理念。必须强调与时俱进,适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更好地接受市场的选择与考验。一是动态规划理念:要立足当前,兼顾长远,为将来的发展留有余地,防止简单扩大居住区的规模,不符合实际的超前规划,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建设和谐型居住区。二是符合城乡总体布局的个性化:尊重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利用现有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因地制宜,规划多样型个性化的居住区,丰富和创造最佳的城市空间环境。三是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从物质功能主导转向人居环境全面关注,即居住区规划设计产生良好的为人服务的功能,有人情味,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公平、关注和改善民生。四是生态和谐可持续:生态、和谐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理念创新最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实现从形态规划向生态规划、从物质规划向社区规划的转变。五是保护资源:注重节约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包括历史文化遗产,特别是注意节约和保护水土资源,建设节约型居住区。

第三,确定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标。根据居住区所在城乡发展定位和规划设计理念明确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标:一是实用,就是舒适、卫生、安全,打造高性能的住宅,建设生命周期长的住宅。二是美观,美观影响人的居住行为,居住行为创造丰富的居住建筑体验,美观要求创造一个优美的居住环境和城市面貌,优化生活、学习、娱乐空间。三是经济,规划设计要符合实际经济条件,与当时当地的建设投资、经济、生活条件相适应,坚持“四节”(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少消耗资源,降低房屋造价。此外,规划设计要有循环经济的概念,一方面是减少废弃物排放,另一方面是通过回收再利用,形成循环体系,实现降耗减排,降低房屋使用成本。四是和谐,规划设计关注城乡居民,建设城乡和谐共处的居住区。

第四,测评居住区内外环境。居住区规划设计依赖于内外环境。监测外部环境,主要是监测居住区地块所在区域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人口数量、城乡比例、历史传统等)、自然环境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完善程度。评估内部环境,主要是评估居住区地块规划要点、基础设施、交通条件、地质情况、住宅供求现状、类似地块的价格、市场需求的数量、房型、市场对该地段房地产功能、档次的需求、地块的SWOT等。

第五,设计居住区规划模式。主要是根据地块内外环境情况来设计居住区规划模式。我国地域辽阔、地域之间千差万别,各地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的居住形式与风格,居住区规划应体现多元化。居住区规划应突破常用的小区单一模式,小区作为一种较成熟的居住方式不符合现代城市空间的开放性,所以需要不断地改进、完善。居住区规划要结合当地城乡统筹发展情况,创造富有地域特色、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符合群众审美情趣、有时代感的多元化的居住区新模式。在人口密度较低的小城镇,邻里单元可能是恰当的形式;在经商气氛浓郁的南方城市,街坊式可能是合理的选择;在历史文化名城,以保护为基础、与周边建筑环境相协调的改造方案是适宜的;在特大城市的边缘地带,集生活、工作、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居住区是合适的,改良“居住区一小区一组团”传统组织模式为“居住社区一街坊”组织结构。鼓励规划混合型社区,促进不同阶层、不同民族的社会群体特别是城市人口、农村人口的和谐共处,共享城市资源。在紧邻工业集中区、开发区的村庄,可以规划设计底层为店面、上部为公寓的商业用房,除为村民解决居住外,还为村民提供了经营性收入的来源。尽管“中小户型高舒适度”,是符合当前中国国情的规划模式,但没有哪种模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模式。

第六,确定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内容。一是建筑类型:要根据居住区总体规划模式,综合考虑居住区技术经济条件,决定选择多层、小高层、高层、超高层,还是别墅群建筑。二是建筑布局:受政府规划容积率和用地面积限制,要考虑人口规模、日照、通风、安静整洁、美观舒适等因素,基本形式有行列式、周边式、混合式、自由式等形式。三是建筑风格:有中式、欧式和自由组合式。四是户型设计:必须以适应当地城乡需求为前提,紧随城乡发展而变化,以“中小户型高舒适度”为主旋律,与时俱进,推出市场欢迎的套型。五是道路规划与配套公建:不仅要满足居住区内部的功能要求、而且要与城乡总体取得有机的联系,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相结合。居住区配套公建要求商业、娱乐、教育、医疗并重,从城乡发展的角度来看,街区型居住区规划方法是使居住区与城市协调发展的方式之一,居住区内配套公建也要为外界居民服务。六是绿化规划与建筑景观设计:要使公共绿地、宅旁和庭院绿地、道路绿化以及建筑景观形成完整系统,实现居住区环境优美、满足使用和有生活情趣。

第七,进行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绩效评价。要建立评估体系对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绩效进行评价,同时建立绩效反馈机制反馈规划设计绩效,便于改进提高。如规划设计中对“四节”的把握情况,是否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否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是否广泛采用新材料、新技术等等。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标可作为评估绩效的主要指标。

第八,不断完善与提高。根据绩效评价反馈情况,对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进行完善与提高。可采用动态规划,对居住区进行渐进式设计完善。。

四、政策建议

第9篇:城乡统筹概念范文

【关键词】城乡统筹 社会福利体系 农村

一、城乡统筹的社会福利体系概念

“社会福利”一词来源于西方国家,20世纪20年代左右,“社会福利”一词传入中国。城乡统筹的社会福利体系并不是简单的城乡统一的社会福利体系,城乡统筹的社会福利体系是指为了使城市和农村居民公平的享受社会保障待遇,而把农村和城市的社会福利体系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统一规划,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别、有步骤地建立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福利体系。

二、建设城乡统筹的社会福利体系的意义

第一,城乡统筹的社会福利体系是调节收入再分配的需要。目前,我国农村的社会福利体系不够完善,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障碍之一。目前,我国仍没有一部真正适合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政策制度,因此,已参保的农民工在返乡时普遍退保。此外,我国于1999年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我国大部分老年人居住在农村,截止2014年底我国农村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有2.12亿人,占总人口的15.5%,农村老龄化问题突出。同时,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显著,2014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然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所以,我国亟需建设城乡统筹的社会福利体系,以此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缓解城乡收入差距。

第二,统筹城乡的社会福利体系是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近年来,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问题引发社会关注,特别是今年毕节4儿童服农药事件发人沉思。留守儿童父母进城务工,留守儿童得不到应有的照顾,致使留守儿童非正常死亡的案例频发。据2014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差不多占了整个农村儿童的37.7%,留守儿童心理疾病和人格障碍问题突出。在我国,留守儿童犯罪率已经占未成年人犯罪的70%以上,同时,中国的儿童自杀率是世界第一。不仅留守儿童问题,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等问题都会加大社会失衡,势必事关我国社会秩序的稳定。因此,必要的城乡统筹的社会福利体系是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城乡配合才是治本之道。

第三,城乡统筹的社会福利体系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社会各方面经济利益相互协调,而统筹的社会福利体系是协调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利益关系的重要保障。但是当前中国社会还有许多城乡不和谐的问题,比如说城乡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农民生活水平质量远远低于城市居民生活水平质量,农民工无法融入城市等,这些都严重阻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福利体系,实现城乡社会福利的统筹协调发展,能有效维护农民权益,最终促进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我国城乡统筹的社会福利体系的现状

(一)城乡社会保障项目发展不平衡

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体系应包括社会保险制度(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社会救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优抚制度。但是,我国城乡社会保障项目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见表1)。

(二)社保资金缺口大,城乡社会福利覆盖面存在差距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2013年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2年有19个省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不抵支”。2012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缺口为5602亿,比2011年扩大约240亿。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社保资金的收支缺口将会越来越大。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较快,2013年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了98.7%,但其他社会保险项目仅涉及农民工,未涉及其他农村户籍人口。以农民工为例,截止2013年底,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894万人,各个项目的参保率有明显的差别:基本养老保险为18.2%,医疗保险为18.6%,失业保险为13.9%,工伤保险27%,生育保险等保险项目的参保率几乎为零。此外,对一些特殊群体,如乡镇企业人员、从事临时性工作的农民工、失地农民等,更是没有被纳人社会保障项目。

(三)社保支出占财政收入比例明显偏低,城乡社保支出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