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范文

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第1篇: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 德育 关系 途径

体育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体育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为大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文化活动的日益丰富,大学生的运动方式也出现了多元化,由此引发了大学生的道德标准和行为模式的变化。所以,必须要加强高校大学生德育知识的渗透,提升大学生的德育素质。体育课作为德育教育的载体,除了能够教给大学生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能够促进大学生德育素质的发展。

一、体育与德育的关系

(一)体育是进行德育教育的载体

体育是德育活动进行的载体,不管是进行文化课程学习还是进行实践锻炼都需要有一定的体能作保障。因此,学生要锻炼出一副良好的体能,才能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体育教学活动虽然需要良好的体能做保障,但是技能和思想(德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体育活动的内容丰富多样,不同的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要求是不同的,比如,田径运动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耐力,发扬坚忍不拔的精神,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再比如,一些集体性的球类运动,需要团队成员不仅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还要有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团体功效;对于体操等一些技能性较强的运用项目,能够培养大学生谨慎、沉着等方面的特性。因此,我们说体育是德育教育渗透的载体。

(二)体育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个性的有效途径

首先,体育能够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精神风貌,体育是一项高尚的文化娱乐活动,很多学生参加体育学习的目的之一是锻炼身体,另外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让学生养成吃苦耐劳、不畏D险、不屈不挠的精神;其次,加强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上进心和集体主义感,实现大学生思想品德和个性的发展。

二、德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途径

(一)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遵守体育规则的意识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体育教学中也是如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遵守体育规则的习惯是体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精神能够长久传承下来,主要是由于体育规则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一个团队能够成功也是由于团队成员能够遵守团队规章制度,在进行一切行动之前将团队利益始终放在首位;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体育锻炼,不私自脱离团队进行锻炼,且按照老师的要求在规定的场地进行锻炼;另外,课程结束之后还要按照规则将体育器材随时借还,方便下次使用。教师只有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了严格要求,才能培养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为高校大学生以后走上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德育渗透过程中可以通过竞赛的方式实现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缺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适的教学计划。另外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时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德育学习兴趣。比如,对于一些耐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重点磨练他们的意志,让他们在练习障碍跑步教学中将栏架看成前进中的困难,只有征服它才能走向成功,锻炼学生的自我挑战意识。另外,教师可以在德育课堂渗透过程中加入一些集体性的游戏项目,增强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在德育教学渗透方式方面,高校教师要将一些最新的方法引入进来,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力争上游,奋勇拼搏的竞争精神;此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让他们意识到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团队要拧成一股绳,为集体争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加入一些奖励政策,对于在竞赛中胜出的一方可以给予精神上的激励,让他们尝到胜利的果实;对于失败的一方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战胜困难。

(三)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在高校体育课堂上,学生在体育课上要学会同他人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使每一个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都能够得到发挥,培养学生团队精神。这种精神使得团队的成员能够积极发挥个人的优势,并且对成员不足的地方进行互补,充分调动各个成员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一种默契的台作方式,推动整个团队的成功以及团队创造性过程的发展。可以安排一些团队活动如足球、篮球、排球、接力跑等集体性的体育竟赛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长此以住,学生通过融入集体来感受团队,感受团队的成败带给自己的快乐和难过,从而体会到要想成为一个高效的团队,全体成员必须要紧密配台,只有团队成功了个人才能成功,个人与团队其实是密不可分的。

(四)教师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发挥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调查显示,高校体育教师的德育水平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德育水平。教师作为高校体育德育渗透的主体,必须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水平,另外还有具有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丰富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有足够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当前,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高校体育教师也要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才能满足学生不断增强的需求,才能够在面对新问题、新情况的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才能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进而才能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的体育教师队伍,使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发挥最大功效。

三、结语

总之,德育教育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还能够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实现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艺雄.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J].科教导刊(下旬),2015,(01).

[2]宋振宇.高校体育教学德育渗透原则及实现[J].亚太教育,2015,(18).

[3]孙晋媛.高校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与实施途径[J].才智,2015,(21).

第2篇: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范文

摘要:高校德育管理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它既具有教育属性,又具有管理的属性。高校德育管理者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掌握大学生品德心理特点,根据大学生品德心理规律进行德育管理,努力提高德育管理的实效。

高校德育管理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管理原则,有计划地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实施,促进教育对象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总称。德育管理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它既具有教育属性,又具有管理的属性。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管理有过许多尝试性的探索,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通过各种传播途径纷至沓来,不断影响着高校学生。高校德育管理工作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和严峻的挑战,形势的发展对高校德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德育管理者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掌握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的动向,努力提高德育管理的实效。

一、品德的含义及品德心理结构

(一)品德的概念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道德通过社会舆论、教育、榜样示范等手段逐步转化为个体内在的道德意识,并在行动中表现出稳定的特点与倾向,这时,我们所说的外在的道德己经转化为个体的品德。品德是个性中具有道德价值的核心部分。道德品质或品德是人的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品德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定的特征。一个人的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作用下与家庭、学校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它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由于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它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依赖于客观的物质生活条件,而且也依赖于人的心理发展的规律。揭示青年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规律,对于培养青年优良品德心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二)品德心理结构

任何一种品德,即道德品质,都包含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三种基本的心理成分。这三种品德的基本心理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心理成分都不能形成完美的品德,只有这几种心理成分得以相应的发展时,品德才能形成。

一般说来,品德的基本心理成分的相互关系是这样的: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形成的基础,而道德情感又影响道德认识的倾向性。道德行动是在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指导与影响下,通过一定的练习而形成的,同时道德行动一旦形成又可加强道德认识,巩固道德情感。

二、大学生品德心理的特点

(一)大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有待提高。

大学生的道德认识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道德观念的形成、道德信念的确立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三个环节。对于大学生来讲他们己经掌握了知识性的道德概念,能较深刻地理解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用道德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因此,道德观念尚未完全形成。尤其是当今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道德领域出现了一种很混乱的局面,道德观、价值观的多元化使社会失去了权威的道德准则;道德功能的异化与讲道德吃亏的现象,动摇了几千年来形成的做人必须讲道德的古训,人要不要讲道德在一些大学生中成了一个疑问。社会上一些人包括某些党员和干部,抛弃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诞生的“金钱至上”、“唯利是图”、“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奉为跟上时代潮流的人生哲学,他们处处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不讲信用,道德严重失范,导致是非颠倒、善恶不分、美丑混淆,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现实生活中道德失范与讲道德吃亏的现象强烈地刺激着当代大学生,复杂的道德环境使他们产生了道德困惑,道德信念发生了动摇。

道德信念是对某种道德规范正确性坚信不移的程度,从而愿意在实践中加以贯彻,并主动维护。大学阶段是形成道德信念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明确,在经过个人或集体经验证实后,就转化为道德信念。信念一旦建立,人就会自然而然按信念去行动,主动将道德知识转化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准则,从而保证道德行为的坚定性和一致性。

(二)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具有易感性

道德情感是应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和别人言行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中介度量。道德认识只有与道德情感相结合才会产生道德动机从而推动道德行为。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是在一定的道德认识基础上产生,并随着道德认识的发展而发展的。常言道:“知之深,爱之切。”一个人的道德情感制约于他的道德认识水平。

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波动性较大。大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关心祖国的前途与命运,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义务感;他们思想单纯、活跃,对客观事物反应敏感,再加之大学又是社会信息的接受站和传播站,使大学生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世界的变化,易受感染。

(三)大学生道德评价具有两面性。

道德评价是个体依据己掌握的道德标准对别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是非善恶的判断过程。大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在舆论、别人的评价、教育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大学生的道德判断经历了从“他律”到“自律”,从“对人”到“对己”,从“片面”到“全面”的发展过程,大多数大学生已能够独立而自觉地按道德准则来调节行为,他们的道德判断己由自己的道德价值标准所支配,他们不再盲目服从权威,而强调公平和公正,注重行为动机,考虑惩罚应以让犯过者认识过错为目的。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往往落后于对别人的评价能力,他们有的是能正确评价别人行为的好坏,但却不善于分析自己行为的是非,他们有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但他们不能严格地用这些是非、善恶标准来衡量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根据大学生品德心理规律进行德育管理

(一)从道德需要引发道德行为的角度进行高校德育管理。

传统德育理论将道德行为片面地归因于道德认识,而忽视了道德需要的基础地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迅速前进的文明之一切勋绩,都被归于头脑,归功于脑髓的发展和活动,人们因此习惯于以他们的思想而不是以他们的需要来解释他们的行为(自然,这些需要是反映在头脑中和来到意识中的)一一这样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产生了唯心论的宇宙观。”

心理学己经证实了,人的意志行动开始于需要以及由需要引起的动机。具体来说,人受到刺激产生需要,需要不能满足时,引起心理紧张,就成为寻找目标以满足需要的驱动力,当诱因出现时就激发了动机。因此,从研究需要着手来探索学校德育,是符合心理规律的有效途径。马克思、恩格斯说:“个人在自己的自我解放中要满足一定的、自己真正体验到的需要”,并且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也就什么也不能做……”在学校德育管理中,把研究受教育对象的需要作为突破口,要注意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统一,深入了解学生复杂的心理特征,支持和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基本的和合理的需要,丰富和发展他们的健康需要、疏导和转化他们的不合理需要。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又必须引导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才能逐步形成个体对社会道德的接受,为道德行为的发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转变高校德育管理方式一一变单向灌输为参与式道德实践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柏格指出:“灌输既不是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道德的教学方法。”单向灌输只能使学生将道德要求及其社会意义背得滚瓜烂熟,而不会真正成为自己的道德需要,从而具有支配行为的能力。要使大学生产生道德需要并深化为道德信念和付诸行为,一个重要条件是通过本人的道德实践证实并体验到道德要求的正确性。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多形式的,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大学生在多渠道多途径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但可以检查自己己有道德认识的正确性,通过动机斗争,达到生动的情感体验,逐渐将社会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促使道德认识信念转化,而且可以锻炼和培养劳动习惯,提高实践能力和实践判断能力,从而又促进道德意志向道德行为转化,有利于大学生优秀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为了让大学生获得道德实践的经验以形成道德信念,德育管理者就应为大学生创设一些能使他们获得实践经验的客观条件。组织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道德实践。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有专业性的志愿服务工作,这种服务活动的发起,组织与实施一般都围绕着专门的项目或目标展开。例如,为大型国际和国内的运动会,博览会,展览会服务等。

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有时会看到有些学生不愿接受道德教育,有的知道了道德要求,却不能付诸行动,甚至产生对立情绪,严重时拒绝接受来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或者是教育内容上缺乏知识性、理论性、趣味性、情感性,没有结合实际,不符合学生的需要;或者是德育方法上忽视引导,简单生硬,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或者在评价和处理问题时不公正引起学生反感;也可能由于个别教育者言行不一,不能以身作则,使学生产生不信任感等等。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改革教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才能使道德教育取得好的效果。在引导和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要在认识上引导和提高大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目的与动机的认识。因为目的与动机决定着大学生实践活动的质和量,良好的动机与崇高的目的可以提高学生勇于实践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精神和行为力量。

道德需要是现代德育的基础,道德实践则是道德需要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因此,在学校德育改革中,必须将单向灌输的德育模式向参与道德模式转变。构建参与式道德实践的德育模式,是学校德育管理的重要内容。

(三)从重规定、片面强调服从转变为尊重道德选择、注重道德内化进行高校德育管理。

不可否认,依靠纪律、规章来管理学生是必要的,但同时也是不够的。社会变革,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而且为人们创造了更多的价值选择的机会,在这样情况下,学校道德教育就不能再限于用灌输方法让学生接受或服从一套先定的道德条文。在以“强制”为主要教育方式的教育环境中,学生对规则的遵守并不是出于一种首先需要,亦无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可言。按主体性德育模式的要求,衡量一个学校德育质量如何,不能仅仅是道德要求是否正确与明确,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否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需要、信念,由单纯服从,经过认同,达到内化,变成能主动创造新道德风尚和主动参与社会道德生活的主体。

道德内化是指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个体进行道德选择,将客观的社会道德要求转化成为内在道德需要的过程。“道德内化的切入点是学生的需要”,“没有学生对道德的需要就不会有道德内化,就不会有自主、自觉的‘真’道德行为。”

实现道德内化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启发教育对象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应从以下二个方面入手:一是强化自我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所谓自我教育是指人们通过自己内部的思想矛盾斗争,自觉热爱先进思想、道德规范,克服自己的错误和矫正不良行为,促使自己的思想行为转化的控制活动。因此,自我教育也就是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自己改造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的过程。二是让学生参与德育管理,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处于心理的自我发展期。这一时期,大学生产生了认识和支配自我、支配环境的强烈意识,思想和行为表现出明显的相对独立倾向。他们一般不希望被动处于服从和遵守的地位,而是想参与其中。这也要求教育者善于尊重教育对象,关心教育对象,采取民主、平等的管理方法,因势利导,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德育管理工作。让学生在德育管理实践中溶化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并且找到自己的位置,增强责任感和自律能力。我们还应该进一步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自律,是德育工作为之奋斗的高.境界。

(四)从重道德教育轻道德修养转变为两者结合来进行高校德育管理。

第3篇: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范文

摘 要 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体育素养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高校体育教学实践,试从体育意识、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个性、体育品德、体育行为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大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进行研究。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素养 培养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体育要格外注重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和发展。2002年8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纲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体育素养的概念是什么,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内容,以及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素养是我们体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并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体育素养的相关概念和内容

所谓体育素养,实际上就是体育文化水平,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而形成的体育修养,是一种体育能力与涵养,是公民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素养的内容包括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技能、体育个性、体育品德、体育行为六个方面。

(一)体育知识是指通过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从中能够真正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深刻理解体育涵义及其功能,明白健身的生理机制及原理,获得健身、卫生保健、身心养护等多方面的知识,懂得竞技运动的竞赛规则、裁判法及其欣赏能力等。体育知识方面的素养包括掌握体育基础知识、一般的体育保健知识、常见的身体锻炼知识、常见运动项目知识及体质健康评价知识等。体育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体育有全面的认识,从而有利于培养积极的体育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

(二)体育意识包括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爱好,并能通过多种体育活动,确立适合自身锻炼的项目,形成坚持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体育意识方面的素养包括科学认识和充分体验体育存在状况、体育价值、体育与自己的关系等。影响体育意识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体育价值判断;另一个是体育情感体验。体育意识影响着人们的体育行为,在体育素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体育技能是指专项运动技术与各种体育活动能力。它包括锻炼技能和对锻炼的自我评价技能。学生应在学会多种基本运动技能的基础上,熟练地掌握两种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锻炼能力;掌握常见的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能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简单的锻炼计划与运动处方;选择适合自身安全的体育项目进行体育活动,有利用体育方法调控心理状态的能力。

(四)体育个性是一个人在体育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个性独特的体育行为、思想等精神面貌的体现。如:兴趣、需要、性格等。具有个体特点的体育意识、体育行为、体育品德和体育技能是体育个性的重要体现。

(五)体育品德是一个人依据一定的体育道德规范,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是体育道德在个体体育行为中的反映。通过体育行为表现出来的体育品德也是体育个性的重要方面。体育品德方面的素养不但包括主张公平竞争、诚实、公正、平等、尊重对方和裁判,还包括勇敢、积极进取、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等。

(六)体育行为是一个人的体育生活和体育活动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体育素养在行为中的直接反映。体育行为方面的素养包括体育活动、体育消费、运动时间与空间利用、体育绩效等。体育行为是体育意识的重要源泉,科学合理的体育行为可以促进大学生体质水平的提高,体育技能、体育品德的培养与发展也必须依赖体育行为,此外,体育行为还是表现体育个性的重要方面。

二、大学生体育素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体育意识差

由于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失衡,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的体育素养也发展不平衡。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目前身体健康,无任何疾病,无需进行体育锻炼,上大学的主要目的是学习相关文化专业知识,他们认为以自己目前的体质状况,完全能够应付体育课的学习和测验;也有部分学生由于社交活动多,功课繁重,抽不出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从健康意识与锻炼习惯的角度看,其中大部分学生缺乏身体锻炼的自觉性,个人参与体育锻炼兴趣不大。

(二)参与组织和推广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不高

在校园里参与组织体育竞赛或活动,有一定的工作流程,需要拟定组织体育竞赛活动的计划书、经费预算、工作人员培训等,工作量很大,能较好地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但是很多学生认为组织体育竞赛或活动是体育老师的事情,因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三)未能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内容的丰富多彩,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聊天、游戏、电影、购物中,有些学生在电脑面前一坐就是一整天,连饭也不吃,课都不去上,参与体育锻炼更加难以坚持,更难形成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四)对体育运动欣赏水平不高

体育是一门技术较强、项目较多的学科,学生平时对体育不重视,了解少,自然欣赏体育运动的水平就不会高。

三、大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途径

(一)把培养学生的良好体育素养摆在大学体育工作的核心位置

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与丰富的体育文化活动是积极、良性及健康文明的行为方式,它们是人们获得健康不可或缺的途径。而要科学有效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参与者的体育素养是决定性因素。人们具备良好的体育素养,就可以通过体育锻炼与体育文化活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水平,提高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心理品格,形成乐观开朗性格与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营造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健康愉快地学习、生活与工作。因此,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素养之意义就不言而喻了。大学体育既要促进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水平,也要培养他们进入社会后发展健康的能力,高校要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素养作为大学体育的核心工作来抓,以奠定学生扎实的终身体育基础。

(二)要注重大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

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的多少是决定其体育素养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体育理论知识是终身体育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大学生应掌握的体育理论知识包括体育基础知识、一般的体育保健知识、体质健康评价知识、常见的身体锻炼知识与单项运动项目知识等。《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学校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4学时),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严格来讲,每学期4学时是不能满足大学生掌握应有体育理论知识教学要求的,应适当增加体育理论教学的课时比重。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中仍然存在重运动技能传授、轻体育理论知识教授的现象。建议把体育理论课教学纳入体育教师的考核中去。同时要丰富体育理论教学的组织形式,把教师面授与学生网上自学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与运动实践结合起来,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拓展理论教学的时空,提高学习的实效性与针对性,缓解课时不足的问题。

(三)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素质

体育教育是通过体育教师来完成,教师的仪表人格、学识水平以及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师德、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爱岗敬业的思想品质,给学生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同时,在专业上要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其次,体育教师端正的仪表和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美好的气质、优美的示范动作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的要领。再次,体育教师还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艺术,让课堂氛围更幽默更活欲,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完善大学体育学习评价体系

大学体育学习评价指导思想与理念,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坚持素质教育理念与终身体育观,以培养学生体育素养与终身体育能力为核心,使学生充分认识体育价值,掌握必备体育知识与技能,形成稳定的体育兴趣爱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把学生的当前需求与长远需求结合起来,注重发挥学习评价的教育性和发展。大学体育学习评价内容,要以《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规定的运动技能、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目标为评价内容,把体育理论知识、体育技能、体育意识、体育精神与体育习惯纳入评价范围,把面向全体学生的一般性内容与根据个人实际需要而定的个性内容结合起来,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五)培养、提高学生体育欣赏能力

在课余时间,通过体育俱乐部或体育协会等组织,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项目的学习或比赛录像,邀请专业教师进行现场讲解及指导,让学生接受体育的熏陶,感受比赛的氛围,培养体育的激情及欣赏能力,让学生认识如何做一名具有高素质的、文明的体育观众。

基金项目:此文章是四川音乐学院资助科研项目,项目编号:CY2015049。

参考文献:

[1] 李映红.在高校中培养学生体育素养的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0(10).

[2] 万国华,等.论大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J].教育学术月刊.2010(4).

[3] 姜晓玲.略谈加强大学生体育素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2).

[4] 余智.体育素养概念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5(2).

[5] 吴文峰,等.大学生体育素养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1).

第4篇: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范文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理念

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方法中,要遵循四个原则,做到四个结合。四个原则主要包括:平等原则,理解原则,服务原则,情境原则。[2]思想政治教育之“以人为本”主要强调在遵循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尊重学生,把学生的个性培养和道德素质培养放在首要位置,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带着责任与感情,殷切关怀学生的安危冷暖,同时关注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学习与就业,并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实利益的具体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抛弃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建立良好和平等的师生关系,持有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关注个体差异,正确评价学生,注重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发现并激发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独特魅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逻辑思维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教育内容

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根源与精髓,凝聚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和风貌,其对现代社会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多元化思潮涌动的今天,我们应该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衔接,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意识到只有将加强大学生的价值教育放在传统文化的视角下,才能使大学生价值教育具有中国特色,将大学生培养成真正的中国人。[3]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要丰富具有时代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根据新的形势、新的情况、新的具体问题,对传统价值观念加以解释,使之与时代精神相融合,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凝聚力和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其次,注重社会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引入到实践中来,采用科学的教学对策,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访谈、自主创业计划、勤工助学以及志愿者活动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自身的行为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再者,对于教师个人而言,必须掌握过硬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同时具备优秀的组织协调能力,善于引导学生探索思考问题,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三、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宣传和引导作用

网络化的时代,互联网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文化无时无刻地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行为和思维。据调查显示,在媒介环境发展的过程中,影响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因素的结构程式发生了变化,由“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变为“大众传媒、同辈群体、学校、家庭”,其中大众传媒成为青少年信息来源最广,对思想品德最深刻的第一影响源。[4]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工具,也是学生最快获取信息,发泄个人情绪的主要途径。高校要积极开展以互联网为价值观教育载体的研究与实践,在此同时,加强校园网络管理,教育大学生正确地辨别网络信息和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此外,通过建立“红色网站”,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好人好事,传递正能量;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模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形象的表现出来,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进行分析、思考、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吸收力。

第5篇: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方法

1.引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理论的教育和思想品德的培养都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大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此,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这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得出对教学方法完善和创新是一条可行的途径。本文仅以“情景式”、“体验式”这两种教学方法为例,通过对它们的详细阐述来说明教学方法完善和创新的重要性。

2.新型教学方法的引入

2.1 “情景式”教学方法

所谓“情景式”教学,就是集知识的传授、行为的指导、能力的培养、觉悟的提升于一身的立体式教学方法。“情景式”教学方法即可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又可以加强师生之间交流互动,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精神。“情景式”教学方法的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体现,即教学方面和学生学习方面,具体如下。

在教学方面,“情景式”教学方法首先是可以显著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这是因为在“情景式”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能够紧扣时代的发展趋势,依据新的情况和问题对教学内容采取针对性地更新,这就使得教学变得更加富有时效性。其次,“情景式”教学有利于加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改革步伐。通过一些生动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协作,进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改革。最后,“情景式”教学还可以起到推进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作用。在运用“情景式”教学的活动过程中,适当对一些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试点改革,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推广,形成一个规范的教学制度。

在学生学习方面,“情景式”教学方法首先可以帮助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形成。通过一些教学情景的模拟实习,让学生能够通过相互沟通、协作来形成团队合作交流的精神,并帮助他们克服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不足的缺陷,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其次,“情景式”教学方法还能够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通过教学场景的设置,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知识和生活、知识和社会紧密联系起来,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最后,“情景式”的教学方法还能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通过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情景,加大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印象,提升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景式”教学方法实施的途径有以下几个。一是可以通过丰富优美的语言来对情景进行描述;二是可以通过动漫、影视、PPT等来渲染情景。三是可以通过设置角色,采用表演的方式来创设情景;四是可以通过组织调查、考察、访问的方式来观察实地情景。

2.2 “体验式”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方法是指让学生从具体的体验中学会观察和反思,进而形成一个抽象的概念,最后在对形成的抽象概念进行检验。“体验式”教学方法主要分为四步:具体的体验、观察和反思、抽象概念的形成、对抽象概念进行检验。“体验式”教学方法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共同参与”,而不是单方面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要意义有三个,具体如下。一是“体验式”教学能够提升教学的深刻性和生动性,促使教学变得富有动态化、立体化、新颖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采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教学效果显著降低。主要表现有教学方法不能够紧扣教学对象,对现实问题不能够进行科学地分析、说明、解释;教学形式比较单向,过分侧重理论教育,与实际联系比较少,教学者和学习者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教学内容比较贫乏、枯燥,造成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游离的状态。二是“体验式”教学方法能够将学习内容和要求整合起来,更加富有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来拓展教学的空间,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三是“体验式”教学能够对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团队交流合作的精神进行培养,提升教学的广泛性、凝聚性。一方面,“体验式”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另外一方面,“体验式”教学活动需要学生的互动通力合作,进而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体验式”教学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实施的时候基于的原则有以下三点。一是目的性要强,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二是要经过认真研究、多方调研之后进行严密的设计。三是要具备极强的导向性,能够对教学活动参与者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

3.结语

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获得一个不错的效果,高校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必须以“大学生”为中心,不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切实地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参考文献:

[1]黄晓林.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实施策略探究[J].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6).

第6篇: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范文

品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的方法

大学时期是学生性格养成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将德育融入其中,既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也是体育教育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把德育的丰富内容寓于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强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让其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达到提高身体体质、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优秀品德的目的,是品德教育渗入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我们根据自己的体育教育经验,分析了基于思想品德教育的大学体育教育的教学方法。

在队列训练中培养纪律性 延续学生的军训作风,将军姿贯穿在体育教学练习中,在集合口令响起后,学生迅速列队、整理衣冠、报数、师生相互问好。严格按教师所要求的队形、顺序、要求进行列队训练。训练中,严格遵守纪律,站姿正确,衣着整齐,不做与列队无关的其它活动等。队列训练不单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姿,还要纠正诸如挺腹、含胸、歪头、斜肩等小毛病;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其仪容严整、衣着整洁的良好习惯,树立严格的时间观念、纪律观念、集体观念和讲求规范的观念,提高反应速度、动作标准和协调统一的应变能力。

在竞技体育中锻炼其坚强意志 竞技体育本身具有培养情操、锻炼意志的含义。我们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学生由于身体素质、体能和意志的不同,在进行体育锻炼过程中,会出现畏难的情绪,如怕流汗、怕受伤、胆怯等一些心理现象,特别是在跳高、跳远、单双扛等难度和体力消耗较大的练习中更加突出。所以,针对学生各种的畏难情绪,要进行教学演示和讲解等,使学生深入学习并减小畏难情绪。通过对竞技项目不断的练习,使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然后进一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吃苦耐劳和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如在篮球教学比赛时,通过三对三的小组比赛,可以培养学生遵守规则、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而且在激烈对抗的比赛中,小组的学生通过配合、策应、传切等锻炼,可以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培养小组的团队精神。

在体育游戏中相互合作 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游戏是最受学生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教学活动。体育游戏与很多正规的体育锻炼相比,它的趣味性更能够吸引学生。很多体育游戏动作多样,可以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反应速度、力量、耐力等。某些合作性的体育游戏则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如在体育课堂做“猎人打猎”游戏(用投排球来代替猎枪)时,不仅能训练学生投射和躲避能力,更可以培养他们发扬集体合作的精神,做到相互协作、团结一致,为集体荣誉“争取多打猎物”而努力,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结互助的优良品德。

整理体育器材中培养其爱护公物的品德 在上体育课时,离不开体育器材的配合。所以,在课前整理活动场地、领取体育器材和课后收拾器材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树立爱护公物等品德的重要契机。如在课前组织学生去器材室领取活动器械时,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意识。引导学生采取合适的方式领取,禁止学生拖拉体育器材,如在领取篮球、足球、羽毛球拍、乒乓球拍等小件体育器材时,不许用脚踢、不要乱扔等行为,发现有损害或者不正常使用体育器材的现象应及时制止教育,对于那些主动帮助老师整理活动场地和爱护器材的同学应给予赞扬。这样,不仅可以有效保护体育器材,而且能够促进学生们培养乐于助人、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品德。

渗入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活动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通过复杂的身体练习,将学生的思想活动反映到各项体育训练中。通过体育锻炼来克服各种心理困难,提高身体素质;锻炼学生形成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永不服输的意志;通过集体性的游戏,培养其团队精神和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通过竞技性的活动,培养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良好品德;通过讲解和观看优秀运动员的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因此,我们必须支持和推动将思想品德教育渗入体育教学过程中,使体育教育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起到更大的作用。思想品德教育和体育教育互相促进、互相影响、有机结合,体育教育为品德教育提供培养机会,品德教育的有效开展又能更好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有很多国内外同行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但是无论采取哪种体育教学方式和训练途径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师都应在体育教学中做到:既要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锻炼了身体,又要培养学生形成优秀品质。因此,应切实将体育教育建立在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之上,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想品德修养得到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淑英.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第7篇: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范文

关键词:德育教育 途径

一.在高校管理、服务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高等学校所有的管理岗位都与学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与教学管理直接相关的部门的教职员工,他们的工作态度和行为表现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岗敬业的态度、热情周到的服务,会向学生们传递正能量,激发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和不断进取的精神。相反,倦怠的工作作风和焦躁的工作情绪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为此,要强化学校教学管理各部门的德育渗透功能,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

二.春风化雨的谈心活动是高校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

学生进入大学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新环境的不适应、

人际交往不适、独立生活能力不强、新目标的缺失等都会给同学们带来或多或少的思想变化。解决这些问题,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其最基本的方式就是“春雨谈心”活动。通过开展耐心细致的春雨谈心,细心疏导,将积极健康的认知方法传授给他们,帮助其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实现德育教育功能。实践表明,高校辅导员以及班主任的春雨谈心活动是解决学生学业、人际交往、情绪情感等多方面问题最基本而有效的手段。

三.有效的载体建设,是提升高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手段

高校的德育渗透工作要通过发动广大师生,创新性地根据德育教育目标设计、策划相关主题活动,让学生不知不觉得到熏陶和感染,并内化到自身的行为之中。

1.大学文化的德育渗透功能

大学文化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因素。其中,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主要指校园中主导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校风、学风、作风等。哈佛大学看重的是培养的学生是否有为国家服务的品德。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些校园文化一旦被师生认可并形成共识,便会对他们的行为和理想起到不可估量的引导作用,体现出一定的规范作用,从而成为学校师生的认知和行为标准。

2.校园文化活动对德育渗透的潜移默化影响

有针对性地、有计划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活动之中,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各类学科竞赛、发明创造等科技类创新活动,会培养学生们缜密的思维和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征文、影评、作品欣赏等活动,培养了大学生文学修养并陶冶了情操;演讲、辩论等活动,培养了大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拓展知识体系;社会调查、各类参观等实践类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人生阅历,还能够促使他们走出校园,亲身体验,有助于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奉献社会的良好品质和道德风尚;志愿服务类活动,是学生们的自主行动,没有任何报酬且具有一定的利他性,对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提供了很好的体验平台,对于社会的和谐进步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3.重视环境的隐性德育渗透功能

第8篇: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范文

 

一、大学生品德教育的现状

 

1、高校课堂教育中传统的品德教育模式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教学方法上“填鸭式”的灌输仍占主导地位,学生的积极性未调动起来。高校学生作为较高层次的群体,有一定分析判断能力,希望同教师平等地探讨理论与现实问题。但目前高校高校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课一般都采取上大课的办法,老师既不能和学生交流,也无法的了解是学生的思想状况。这样的教学方式忽视了高校学生群体特殊性,甚至把品德教育等同于一般科学知识,以分数作为评价手段,使教育内容与实际相脱节,忽视了教育对象的差异性,从而阻碍了学生理性批判能力的发展,严重影响其教学效果。

 

2、日常教育形式不够丰富

 

(1) 在日常品德教育实践中,一些品德教育主体重“声势”,而忽视“实效”,脱离高校学生的思想实际,只讲大话,不注意了解和解决高校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难以处理的实际矛盾。

 

(2) 重“传统”,而忽视“现代”,网络已经成为当代高校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工具,而我们的教育主体却少有运用网络进行品德教育,难以防止高校学生通过网络接受各种错误信息,制约了高校学生品德教育实效的提高。

 

二、大学生品德存在的问题

 

1、个人意志品质脆弱

 

现阶段的高校大学生进取精神可嘉,但意志力方面不足。现代大学生受到学习、生活、就业多方面的环境影响,自身的目的性明显提高,自我意识的增强使得学生自身的自觉性具有选择性,在面对外界各种不良因素的诱惑时,却缺少了意志力的坚定,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经过相关资料的查阅及教学活动的观察,现代大学生能够比较理性地思考然后实施行动,但意志品质的脆弱也很明显,遇到小问题、小困难就会选择退缩、逃避。

 

2、个人对社会情感疏离

 

品德的形成及其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便是情感,同时也是能否形成优秀的品德的关键之一。现代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应有的品德热情,对社会主流的品德规范表现出不信任、不接纳的态度,对社会主流的文化价值观表现出麻木不仁的态度,品德热情的丧失其行为表现出要么逃避现实、要么拒绝社会要求。

 

3、个人品德调控能力较弱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国门打开,各种思想观念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直接传递到高校大学生的“信息库”中,传统的价值体系受到外界思想的强烈冲击,在新的价值判断尺还未完善前,大学生对很多社会现象或问题具有新价值观和传统价值观的双重判断,致使大学生在思想上支持原有的品德准则,但在行动上却表现出否定。比如说:现代大学生课余时间很多都在做兼职,在选择兼职的时候,是注重实践效果还是注重报酬,通过座谈了解,我们发现相当部分的学生很矛盾,在思想上赞成实践效果为重,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更加重视兼职的报酬是否合适。

 

三、高校体育教学中品德教育的独特性

 

1、高校体育教学动态实践中的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的的品德教育一般是在室外的、动态的,是借助着学生的身体运动开展的,与传统思想品德教育的课堂教学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通过体育活动的进行,要求学生必须自己亲身参与体验,因而伴随着运动,不少同学会产生例如疲劳感等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反映。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品德行为不是表现在口头上,而是通过他们的行动来表露的。例如,在足球教学比赛中,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比赛过程中,因此意志品质、自信心、勇敢顽强、个人主义、责任心、文明礼貌等行为表现都会失去掩盖,不由自主地表现出来。

 

2、高校体育教学互动交往中的品德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双向沟通和多向沟通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的模式。体育教学与其他教学活动,在沟通模式上有很大的区别,更多的具有多向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进行示范性教育,其次分配学生分组练习,并且学生的分组练习居多,这样变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拉近了距离,创造出更多面对面接触和交流的机会,学生在和教师、同学的交往中可以放下心理包袱,释放情绪,通过相互的沟通可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克服自卑的心理,最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主动创造社会交往机会。

 

四、结束语

 

体育教学与品德教育,两者都属于育人的活动,同时在整体的教育结构中相互联系、相互辅助、相互渗透。从教学内容看,体育教学的传授体育技能、体育理念、体育规则是进行品德教育的载体之一。

第9篇: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范文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浅析

1.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学生中绝大多数人思想活跃、朝气蓬勃、爱憎分明、热爱祖国、目光远大、积极向上,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新道德伦理建构中的作用有清醒的认识,他们高度重视知识和工作能力的培养,希望学成之后能够报效祖国和人民,对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他们赋予为“人民服务”以新的内涵,并愿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当代大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中还存在着一些道德缺失的成分。理想信念模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些扭曲。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热情;互联网信息传媒影响。不善于交往和不正常交往。大学生在校除了学习,与他们最密切相关的就是人际关系。大学生的性格日趋成熟和稳定,在很多问题上都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因而,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融入到一些实际活动中去,不能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故在具体的交往活动中表现出团结协作能力较差,出现各种交往不适症,造成社交恐惧、抑郁症等。

3.部分学生心理上承受着各种压力,导致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学习的压力,我国自1997年实行高等教育改革,所有在校大学生都自费上学,毕业后国家不包分配,自谋职业。学习成绩的好坏成了未来能否获得优厚待遇的基础。升学与就业的压力,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因而大学毕业生就业出现了竞争激烈的严峻局面。特别是一些非重点高校和专科学校的毕业生能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就业单位更不容易,这就促使一部分大学毕业生走考研和“专生本”的道路,但考研和“专生本”的毕业生也逐年增多,同样也出现竞争激烈的局面。这就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严重的升学与就业的压力。

二、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新特点

1.时代感强,责任意识弱。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求新意识,渴望变革创新,实现自我,在他们身上焕发出鲜明的时代气息。但不少学生仅仅把学习目的定位在将来找一份收入丰厚的工作上,以自我为中心,非常看重个人利益,社会责任意识渐趋弱化。

2.认同感强,践行能力弱。由于亲身感受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大学生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有较强的认同感。但大学生在行动上的践行能力比较弱,如自我评价能力差、自我控制能力不稳、艰苦奋斗精神欠缺等,在实际行动中往往缺乏内省精神。

3.参与意识强,辨别能力弱。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群体,他们向往民主自由,有十分强烈的参与意识,对民主管理,民主作用具有很大的兴趣和关注。他们的意识和行动也希望能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信任和理解,但对他们的行为要进行引导。

4.个性特征强,承受能力弱。当代大学生在个性上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不希望依附于他人,迫切要求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很多事物敢于持批评态度。但他们尚不具备成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心理调适能力较弱,一旦在学习上、生活中、思想上出现问题,很容易造成心理失衡,导致各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和途径

1.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主渠道作用。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丰富和创新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课要上的生动诱人,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切记形式单一,死板讲授原理,不结合实际,不面对现实,是不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

2.加强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人才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而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基础。大学生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便无法很好的完成学业,更无力承担未来建设祖国的责任,只有心理健康,大学生的德、智、体、美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只有心理健康,才能不断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