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动物行为学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当1994年博弈论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我们不妨宣称,经济学理性主义运动达到了它的顶峰。在“完备理性”假设下,经济学家用博弈论语言重写了当代经济学。所谓“完备”理性的假设,概言之,就是假设每个人都是上帝。举个日常生活的例子,我走进茶馆,看看茶经,点一壶茶,坐两个小时,付款,走出茶馆。按照“完备理性”假设,我必须知道附近各个茶馆同类茶叶及水质、茶艺和服务的种类及格调,甚至室外氛围和街道上的交通状况――因为我必须知道由等价交通费所界定的“可选择集”内每家茶馆的情况,以便选择一家“最优”的茶馆,从而我刚刚坐了两个小时的那家茶馆,就应当具有“最优选择”的各种可验证和不可验证的性质。在理论上,经济学家甚至不愿考虑交通费、信息费或任何其他种类的交易费用的限制,他们只是简单地假设人们永远有能力在任何两件事情当中作出抉择――所谓“偏好的完备性”。
只要能够对未来事件作出准确预测,理论的基本假设不必符合现实情况。这是芝加哥学派经济学的方法论立场,它在半个世纪里,受到主要来自“卡内基-梅隆”学派的管理科学家们,例如西蒙教授的抨击。后者因提出“有限理性”而闻名经济学界,并获得1978年的诺贝尔奖。所谓“有限理性”的假设,概言之,就是假设每个人都是动物。根据行为学的基本原理,某一行为,只要它给行为主体带来的回报超过了行为主体记忆所及其他行为所带来的回报,该行为主体就会选择该项行为。或者,某一行为,只要它能够给行为主体带来与“预期”效果相比更“满意”的效果,它就可以成为理性选择的行为。显然,随着我品尝过的茶馆的数目逐渐增加,我对每一价格上的茶的“预期的效果”便越精致,从而我的选择也越具有“最优”的性质。但我的选择似乎永远也无法达到全局最优,因为我始终处于“学习”的过程中,我的选择不断地精致化。由于“有限理性”可以通过学习过程而不断获得完善,它也被西蒙教授称为“过程理性”。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以芝加哥学派为首的主流经济学不愿意接受西蒙教授的“动物人”的看法,他们宁愿推行“上帝人”的看法,后者具有强烈的数学诱惑力,从而经济学家可以“先验”地推导出现实生活里的人类行为,并且可以“六经注我”般地从经验数据中发现支持他们的先验假设的“事实”。
这一情形在2001年有了突然的转变,分享那一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三位经济学家,首要的一位是阿克劳夫,他对诺贝尔委员会发表的演讲,题目叫做《行为宏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行为》。用这么一个反常的题目,阿克劳夫立意要把行为学和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引进经济学里来,旨在解释以往经济学难以解释的六类宏观经济现象。
如果大多数经济学家忽略了2001年诺贝尔奖传递的上述信号,那么我相信,他们绝不会继续忽略由2002年诺贝尔奖传递出来的同样的但却清晰得多的信号――当代经济学正在发生一次“行为学转向”。
卡尼曼长期以来的学术研究,用他和他的前辈茨沃斯基(已经去世)1994年发表在《经济学季刊》上的总结性论文的题目来表示,就叫做“基于案例的决策理论”。这里,决策者没有完备的理性能力,每次决策的时候,他只是从记忆所及的案例当中检索出与当前场合最相似的那些案例以及相应的决策所带来的后果。根据“相似系数”,决策者可以大致判断类似的决策在各种相似场合可能带来的类似的回报,然后由概率加权求得预期的回报。显然,这一思路正是西蒙教授所倡导的“过程理性”或“有限理性”假设的思路。
不同于卡尼曼的行为心理学思路,史密斯是在哈佛大学读研究生时从张伯伦的一次课堂实验,领悟了实验经济学的基本思想。以研究垄断竞争著名的经济学家张伯伦,在1930年代后期的一次研究班上,把学生们分为两组――买方与卖方。每位同学,或以现金,或以实物,参与模拟的“市场”竞争过程。后来,史密斯在亚利桑那大学坚持进行实验经济学研究,终于把“亚利桑那学派”变成了实验经济学的同义语。他取得的研究成果如此显著,以致分享了1994年博弈论诺贝尔奖的德国经济学家希尔腾,最初正是从史密斯那里借鉴实验方法的。
因此,我倾向于把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看做一种双重的承认:首先是对心理学家卡尼曼和茨沃斯基长期倡导的“基于案例”的决策理论的承认,其次是诺贝尔委员会1994年承认博弈理论之后,顺理成章,对实验经济学的承认。诺贝尔委员会的双重承认指向同样的方向:经济学正在从“上帝人”立场的先验理论转变为“动物人”立场的经验理论。
经济行为是人类行为的一种,最重要的一种。人类行为的另一种,同样地重要,通常叫做“宗教行为”。马歇尔曾经说过,决定了人类行为的两种最根本的力量,一种是经济的,一种是宗教的。马歇尔进一步认为,单纯地把人当做“经济动物”来研究,那是已经被证明了失败的思路。
关键词 刺毛黧豆 痒觉 黧豆毛刺
中图分类号:R363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Mucunain Prurien in Itching Sensation Study
―― Talking about Study History, Mechanism and Methodology
ZHU Houze, DONG Xiaowei
(Institute of Cognitive Scienc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Abstract Mucunain Prurien,Cowhage is a tropical legume, burr itching of their pod. Active ingredients for mucunain. This plant produces the itching sensation and itching caused by classic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compared to the substance histamine exists. Present on this substance caused the itching sensation, nerve conduction, related receptor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kin of some studies. At the same time, natural mucunain stimulate the skin causing itching sensation, and experiments began inactivation of black beans after adding other substances to epidermal behavioral studies, the progress made in the study of mucunain prurien has the potential to become itchy sleep research tool.
Key words mucunain prurien; itching sensation; black bean burr
1 研究历史
刺毛黧豆(Mucunain Prurien, Cowhage)是一种热带地区的豆科植物,其豆荚上毛刺致痒的特性在二十世纪中叶已经有部分研究。毛刺上主要致痒物质为黧豆蛋白酶(mucunain)。八十年代时作刺毛黧豆为致痒物质被用于检验麻醉剂EMLA药。Tuckett等人的实验中使用猫研究传导这种痒觉刺激相关的外周神经与脊髓神经。早期的刺毛黧豆致痒研究较少而分散。
由于传统止痒药物:抗组胺药物无法有效解决一些临床痒觉问题,黧豆蛋白酶作为一种典型的非组胺致痒物质,其致痒机理开始被人们关注,由刺毛黧豆诱发的痒觉信号在外周神经及部分中枢神经上传导有一些阶段性结论。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组胺或其他化学物质进行比较性研究。
刺毛黧豆中主要致痒成分黧豆蛋白酶作用于蛋白酶激活受体2及蛋白酶激活受体4(PAR-2&PAR-4),同时在人体外周神经上毛刺引起的痒觉激活的神经纤维与动物实验有部分结果相互验证。同时该蛋白酶在与其他刺激物通过黧豆毛刺进行刺激完成的对照实验获得一些行为学结论。
刺毛黧豆在痒觉研究中的应用,从使用带有多根毛刺的豆荚直接刺激到对目前可以量化单根毛刺的各项属性,方法学逐渐改进。从使用处理的豆荚块进行刺激并统计毛刺数量到使用黏合剂固定一定数量的毛刺,到目前“嵌刺板”(spicules insert)的出现,黧豆毛刺的量化研究逐渐深入。同时,在不同化学物质刺激人体外周的实验中,灭活的毛刺成为其他物质的载体。这使得黧豆毛刺具有成为痒觉研究工具的潜力。
2 刺毛黧豆致痒机制
2.1 人体表皮行为学性质
痒觉行为学实验最常用致痒物质为组胺。作为一种典型非组胺致痒物质,黧豆荚刺刺激引起的痒觉行为学性质上与组胺存在区别及相似之处。组胺刺激人体表皮后,会增大血管渗透性产生疹块和神经性红肿;同时,会在刺激区域附近产生较大范围感觉迟钝,包括痒觉异化(alloknesis),痒觉过敏(hyperknesis),以及痛觉过敏(hyperalgesia)。并且在痒觉中带有少量针刺感和灼烧感。作为一种典型非组胺致痒物质,与组胺相比,黧豆毛刺给予人体表皮刺激后,仅在刺激点附近小区域内血管舒张。基本无疹块和微量轴突反射引起的红肿反应。与组胺致痒相比,等强度抓挠反应对黧豆毛刺刺激痒觉抑制更明显。这两种痒觉的强度/时间主观模拟评估曲线趋势相近,黧豆毛刺刺激产生的尖锐感和灼烧感相对组胺刺激更强烈。抗组胺药物无法抑制黧豆毛刺刺激产生的痒觉,使用辣椒素局部脱敏,能抑制黧豆毛刺刺激产生的痒觉感受。
在较小皮肤范围内(22),少量黧豆毛刺(1~7根)的刺激基本不会引起痒觉强度明显变化。其伤害性感受主要为针刺感和灼烧感,其强度和持续时间比痒觉短,并且与痒觉强度感受成负相关。黧豆毛刺刺激引起的表皮感觉迟钝区域与痒觉感受强度无明显相关,并且痒觉感受强度,伤害性感受强度,与表皮感觉迟钝区域之间缺乏相关。说明其中的神经机制较为复杂,暗示引起这些感受的机制来自不同类型的感受神经元。
由于一些疾病引起的慢性痒如过敏性皮炎,过敏性湿疹,肝脏或肾脏疾病并非组胺诱发,无法用抗组胺类药物解决。而刺毛黧豆作为典型非组胺致痒物质,其刺激产生的伤害性感受与过敏性皮炎病人相似,因此其应用于这类慢性痒研究。研究表明,对于过敏性皮炎患者,黧豆毛刺与组胺联合刺激引起痒觉,其VAS①曲线与黧豆毛刺刺激近似而与组胺刺激有明显区别,结合刺毛黧豆诱痒的受体研究内容,刺毛黧豆有建立过敏性皮炎痒觉模型的潜质。
2.2 受体调控
刺毛黧豆致痒有效成分为黧豆蛋白酶,是一种新的半胱氨酸类蛋白酶。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完成的重组黧豆蛋白酶和天然黧豆蛋白酶在海拉细胞系中证明该蛋白酶作用于PAR-2及PAR-4。结合过去其他致痒蛋白酶报导,可以证明黧豆蛋白酶激活这两种受体。PAR-2属于局限在C神经纤维末端的G蛋白耦联受体内一个亚家族,能够被肥大细胞释放的类胰蛋白酶激活。PAR-2在过敏性皮炎患者上表达量显著增高。PAR-2与痒觉反应与炎症反应有关,在小鼠上使用PAR-2机动剂能诱发小鼠抓挠反应。PAR-2机动剂与其他致痒剂如5-HT,组胺等引起的痒觉性质差异在小鼠模型中得到诠释。PAR-2能够与一些TRPV②协同作用,使其释放与痒觉相关的细胞活素;而且PAR-2激活后调控TRPV家族中TRPV1及TRPV4,在炎症性,机械性以及热刺激疼痛中有相关研究。刺毛黧豆荚刺产生的伤害性感觉可能与这些受体间作用相关。PAR-4是一种源于白细胞的组织蛋白酶G,参与机体伤害性炎症反应,与炎症性皮肤病产生的痒觉有关,而且与内源性组胺致痒相关,其具体机理目前不明。
2.3 痒信号神经传导
早期实验中,外周神经纤维对刺毛黧豆荚刺刺激产生的痒信号传导中发现,其激活了大部分C型多模式伤害感受纤维和部分A- 神经纤维。近期在灵长目上实验显示,这两种神经纤维调控的痒觉感受时间过程中是不同的,而且有髓伤害感受纤维被黧豆荚刺刺激激活。C型和A -型纤维均参与这类非组胺性痒觉调控。
由于刺毛黧豆诱发的是非组胺性痒觉,因此在神经传导的研究中大部分实验使用组胺作为致痒剂进行对照研究。在初级传入神经中,黧豆荚刺刺激激活C型机械敏感类伤害感受纤维,不引起组胺诱导的C型非机械敏感类伤害感受纤维激活;小鼠上实验结果显示,这类刺激不引起机械敏感类非伤害感受纤维激活。在机械敏感类伤害感受神经纤维中,机械-热-敏感型纤维在表皮受到黧豆毛刺或组胺刺激后均被激活,但是组胺激活该类纤维产生的信号相对刺毛黧豆微弱而且主要是短暂的簇状放电。在机械-热-敏感型神经纤维中,快速适应纤维较慢速适应纤维在受到黧豆毛刺刺激后能传导更强的痒觉信号。而化学性伤害刺激(辣椒素)能激活更多C型机械敏感类伤害感受纤维,并对痒觉传导有抑制作用。
在猫腹外侧脊髓中研究发现,间歇性静息放电的广动力范围神经元被证明对黧豆毛刺刺激显著性敏感。脊髓层面的研究目前尚缺乏,仅在小鼠模型中,采用PAR-2机动剂与组胺,5-HT这些致痒剂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脊髓背角神经元中,PAR-2机动剂诱发动作电位在脊髓中传递时主要激活广动力范围神经元及少量伤害性敏感神经元,而伤害性刺激时会激活更多上述两类神经元并对痒觉传导有抑制作用。然而PAR-2机动剂具有快速耐受性且并不激活PAR-4,因此与黧豆毛刺刺激存在区别。
刺毛黧豆荚刺刺激和组胺刺激产生的痒信号在脊髓丘脑束神经元中传导分别由不同的神经纤维完成,无神经纤维同时传导两种信号。印证了在丘脑下神经纤维的专线原理。通过ASL技术③发现,刺毛黧豆荚刺激主要激活人大脑皮层对侧区域脑岛及屏状核,另外,这种痒觉刺激可能在皮层中引起强烈的情感、认知关联,与组胺致痒有明显区别。
2.4 黧豆毛刺与表皮刺激方法学
黧豆毛刺经过高温处理(80℃,30分钟),可以灭活其致痒成分黧豆蛋白酶。因此在研究黧豆蛋白酶与组胺性质的实验中,采用组胺溶液浸泡失活黧豆毛刺,控制刺激方法一致。随着研究深入,人们需要控制这种刺激方式的药物剂量,因此在实验中,统计刺入皮肤内的毛刺数量及单根毛刺在显微镜下观测,计算携药剂量;毛刺的数量也得到控制:使用面积近似的刺毛黧豆豆荚刺激时在显微镜视野内统计嵌入皮肤内黧豆毛刺数,通过黏合剂固定一定数量黧豆毛刺进行实验,使用“嵌刺板(spicules insert)”控制毛刺的数量、刺入皮肤角度、刺入深度以及刺入药物剂量,以及使用微型镊在显微镜下取用一定数量黧豆毛刺进行刺激。
这样系统的方法学改进,对于皮肤的伤害感受性质研究有重大的突破。目前存在同样药物使用不同刺激方法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学结论:比如辣椒素,使用毛刺给予小剂量药物能够引起痒觉及针刺感,灼烧感等伤害性感受。然而使用皮下注射的方式让人产生强烈的痛觉;通过阳离子离子渗透法用组胺刺激人体几乎不激活C型非机械敏感类神经纤维,所以引起痒觉程度低于通过表皮刺入性刺激(刺血针刺入人体表皮后滴加刺激物溶液再去掉表面溶液)。不同生物中,同一种刺激方式也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学结论:大鼠模型中,皮下注射组胺不引起抓挠的行为学反应;人体模型中,皮下注射组胺则引起疼痛或伤害性感受。这些现象说明对于同一刺激物,刺激方法不同或不同生物使用同一刺激方法可能引起不同反应。近期Lamotte实验室发表的相关文章暗示了黧豆毛刺刺激主要激活表皮附近的C型纤维和A- 型纤维产生信号,而更深层面(皮下注射等)刺激主要激活传导伤害性感受及痛觉信号的纤维。
因此,使用黧豆毛刺进行较浅深度刺激在比较刺激物质在生物中引起的痒觉及其他感觉性质时,能减少方法学因素带来的误差。同时,对比过去的痒觉刺激方式,黧豆毛刺能够控制药物携带量。使用灭活黧豆毛刺为载体给予表皮层面上的痒觉刺激时,能统一刺激方法,控制药物剂量、给药区域。因此黧豆毛刺有潜力成为痒觉研究的有效工具。
黧豆毛刺在痒觉研究上的应用,除了比较黧豆蛋白酶与其他致痒物质的性质,还构建了研究小鼠痒觉与伤害感受的抓挠模型。通过黧豆毛刺与皮下注射对照,进行了致痒物质(组胺)及致痛物质(辣椒素)在人皮肤不同深度刺激后行为学性质比较。近期在小鼠中发现与痒觉关系密切的Mrgpr④家族中某个亚家族的机动剂通过这种刺激方式在人体上进行研究,拓展了蛋白酶受体对痒觉调控的研究内容。由于黧豆毛刺在痒觉研究中并不广泛,这种利用黧豆毛刺研究其他物质的表皮行为学性质的方法还使用不多,但是其给予刺激的低深度,高精度,低药物剂量及可控制性,使得其很有可能成为一种重要的表皮感觉研究的重要手段。
3 总结
刺毛黧豆从最早发现有致痒效果,到作为一种典型的非组胺致痒物。其表皮行为学性质、受体调控以及信号传导已经有初步研究和结论。由灭活黧豆毛刺衍生的外周痒觉/伤害性感受研究方法学,目前应用不广泛,但在将来黧豆毛刺可能成为一种重要的外周痒觉研究工具。
注释
① 由Lamotte实验室设计,显微镜下操作完成。在外科用海绵上使用黏合剂固定定量黧豆荚刺,另一端加入尾杆,可以捏住尾杆控制荚刺刺入角度和数量.
② Visual Analogue Scale,视觉模拟评分法.
③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受体.
④ fMRI中的一种技术,动脉自旋标记技术.
参考文献
[1] Davidson S, Zhang X, Yoon CH, Khasabov SG, Simone DA, Giesler GJ Jr. The itch-producing agents histamine and cowhage activate separate populations of primate spinothalamic tract neurons. J Neurosci 2007;27(37):10007-10014.
[2] Johanek LM, Meyer RA, Friedman RM, Greenquist KW, Shim B, Borzan J, Hartke T, LaMotte RH, Ringkamp M. A role for polymodal C-fiber afferents in nonhistaminergic itch. J Neurosci 2008; 28 (30):7659-7669.
[3] LaMotte RH, Shimada SG, Green BG and Zelterman D Pruritic and Nociceptive Sensations and Dysesthesias From a Spicule of Cowhage J NeuroPhysiol March 2009 vol. 101 no. 3 1430-1443.
[4] Namer B, Carr R, Johanek LM, Schmelz M, Handwerker HO, Ringkamp M. Separate peripheral pathways for pruritus in man. J Neurophysiol 2008; 100: 2062-2069.
[5] Papoiu A.D.P, Coghill RC, Kraft RA, Wang H, Yosipovitch G. A tale of two itches, Common features and notable differences in brain activation evoked by cowhage andhistamine induced itch. NeuroImage, 2011, article in press
[6] Reddy VB, Iuga AO, Shimada SG, LaMotte RH, Lerner EA. Cowhage-evoked itch is mediated by a novel cysteine protease: a ligand of 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s. J Neurosci 2008; 28: 4331-4335.
[7] Ringkamp M, Schepers RJ, Shimada SG, Johanek LM, Hartke TV, Borzan J, Shim B, Lamotte RH, Meyer RA A role for nociceptive, myelinated nerve fibers in itch sensation. J Neurosci.2011 Oct 19;31(42):14841-9.
前言:阅读完《完美的群体-如何掌控群体智慧的力量》后,最初步的感觉是整本书所讲的跟我对题目的理解不一致,这种感觉跟《选择的悖论-用心理学解读人的经济行为》和《思考,快与慢》及《决策是如何产生的》这几本书有些类似,因为从题目来理解感觉应该类似与像《长短经》等春秋战国的一些著作或像《说服他人的秘密》类似的书籍,应该讲的是如何去掌控群体,大致是领导学或心理学的范畴的书籍,但可能真的是中西方的人的思维是有区别的,这几本书的写作框架都是类似的,从先解读一些现象引人入胜,在就这些现象讲一讲一些规律,感觉太多按名字命名的定律了,最后总结一些解决的方法或者一些规律性的指导意见作为结束。因为此书从书评中看或许和《乌合之众》这本书有某种关系,又快速浏览了下这本书,到是感觉200年前的这种书的论述方式还感觉比较好。现在的书籍的整篇文章的框架感觉有些论文化了,感觉深度不够,仅仅是浅尝辄止的阐述。此文读完我又看了一下它的英文题目,顿时我觉得前面我对它的理解偏差都是来自翻译的问题,这种夺人眼球的标题党当真是害人不浅!
读完此书我觉得可以从此书中明显感觉到现代社会学研究的方向,那就是"科学化",也即是凡事讲究量化,讲究实证,同时最好是能用某种数学图形或表达式来验证,而如果真的用数学来验证了,也就意味着此定律被证明了。在这点上此书确实比其他基本更加"科学化"了。而在这点上我们的东方智慧研究和西方社会学科一百年前的研究都没有能用数学去表达,而是在定性的论述。这种大趋势真的印证了一千多年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思想。
从整篇文章的大意上看,群体的一些行为就像物理学定律一样是真实存在的,也即是不管是什么样的群体,在同样的假设情境下和一些可能还没研究出来的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群体的行为是遵循某种规律的,而且这种规律甚至可以找出它的数学表达式,那么这样我们一来可以预测群体的行为,二来也可以根据这种规律对我们目前的情况做些改进。这点确实是很神奇的,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而这种客观规律不仅存在在物质世界,也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群体中,了解到这些规律就可以为我们的工作做指导。
但是我为什么觉得他们研究的比较浅尝辄止呢?因为我认为目前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或管理学等的一些学科的术语太多,尤其是叫某某定律,某某效应等,例如墨菲定律,奔福德定律,晕轮效应,马太效应,心理账户等等等等,并不是我觉得这些定律是有问题的,这些定律也确实存在,但我认为他们还是不够科学,研究的不够深入。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现代科学的发源或者思想的启迪,在某种意义上是从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开始的。现在的一门学科,例如经典物理学(牛顿物理学),逻辑学,包括几何学等,其作为一门学科科学的存在,是因为首先这门学科建立都是有它的基础的,例如几何学是由三大公理推导出的一系列定理和推论,这些定理和推论是比较基础的,就像盖楼用的砖头和水泥,而如果已经变成了一个房间,就不会再把它称之为定理来用了,因为那样的话,这门学科的定理就太多了。描述经典宏观世界的物理学也是一样,牛顿三大定律是基石,逻辑学照样存在三大公理,可以说推翻了公理,这门学科就不会存在了。
那么我们再来看社会学科上的一些定律,其实就像最早物理学里把力分为九种,即世界上所有的力的类型都可以分到这九种,后来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及科学的发展,大家知道其实九种力本质上是四种,到现在基本认知是两种力,而以霍金为首的一批人一直想把人对世界本质的认知更近一步,只是还未做到。例如当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人们仍然把牛顿的经典物理学和爱因斯坦的分开看待,也就是他们在各自的世界里都是真理,后来才发现其实可以统一,牛顿世界的公式全部都可以用爱因斯坦的公式作替代。所以我认为现在我们对人的心理的本质认知还不够,所以才存在数以百计的定律和效应,其中的很多应该在未来可以合并或者说是本质上是同源的,可以有同样的解释。这样不论是人的心理效应亦或是群体的行为规律,才是真正算到了科学研究的地步,而不仅仅是浮在表面上。这才导致现在存在这么多流派,这么多一家之言。不至于像现在这样甚至对于一个名词的概念都不能统一。例如什么是管理。也难怪休谟和维特根斯坦都对社会科学有像我一样的看法。
也许前面的思考和本书关系不大,(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网)但确实是我的一些想法,希望能理解的人找到共鸣,不理解的话下面才算是正文吧。
结合平时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我觉得《完美的群体》一书中有几点是引起我思考的。
一、书的第一章提到作为群体,在某些决策或做某些工作时,群体的决策的正确率有时甚至高达100%,这包括群体中大部分人甚至都不了解问题中到底是什么。文中给出了一个逻辑斯蒂差分方程,用来解释动物种群数量的增长。笔者认为在某种意义上此方程或许稍作修改可以解释跟本书对立的《乌合之众》的一些描述,也就是群体智慧程度在很多情况下(变量未知)是智慧的,但在某种变量的影响下,其也会经常在混乱和清醒中徘徊。在序言中的"群体智慧总体大于部分之和"中提到的问题确实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也会遇到。
例如组织行为学中会有对于组织架构和安排的研究,管理学大师西蒙也在其的《管理行为》一书中对现在我们普遍的管理学的十大原则中的一些原则进行了思考,即论证了管理中对分工的认知在实践中是有问题的,或者说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大。其实这个问题我也一直都有困扰。例如我的区域市场的管理,假设以简单的两个工作招商和市场维护来看,我应该是以区域为划分标准,让区域经理做两种工作呢?还是按招商部和销售部进行划分,让两个部门在同一个市场上自行去划分区域呢?另外如果我的人员充足且人均产出也达标的情况下,同一个区域是按办事处去运作,还是采用直线制的总部统管呢?其实从很多公司的实际情况看,什么情况都有,甚至今年用这种明年用另一种,或者不同的区域有直线制的也有办事处制的。在实际管理中存在很多的问题。
基于这点,通过对组织行为学的学习,可能我之前考虑太过于从组织架构和指挥链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像群体的一些属性和个人层面的态度或者认知这块考虑的不够,而且除了组织架构,相应的激励机制薪酬考核等也没有与之匹配,应该全面的再考虑一下才好解决实际问题。
二、其实在日常工作中,很多事的判断和决策都是在突发的情况下,需要很快的决策的。也许我的决策类型不属于快速决策的类型,不少情况下事后都会后悔。通过此书的一些阐述,在很多情况下其实是使用群体决策的。这就需要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将可能需要决策的事情做一下分类。如果分好类后,遇到的事情不属于个人决策占优的情况,那就要用群体决策。这样应该就会减少不少决策失误,给实际工作带来好处。而且群体决策还有很多的方法,每种方法也有一些适用的条件,这些的掌握也有助于实践中的运用。
例如,公司每年会针对市场推出新品,而这种新品上市前的调研和讨论会往往流于形式,很多新品花时间和金钱,且经过多次研讨推出后,市场表现不如预期。或者新品推广的方法研讨会也没什么新的点子出来。现在大概明白了,应该是一贯的文化起到了阻碍的作用。很多好的方案没有提出来,或者由于使用方法的不对,一帮优秀的人开完会最后得出的决策却是个臭皮匠决策。这些都深刻的验证了不遵循客观的规律,群体决策连个人都不如。那么公司以后可以采用真正的头脑风暴的方法(以前没注意不能打岔)和名义小组方法来对这些会议进行有效的改进,汲取多数人的意见且激发团队中充分的创造性,让群体的决策趋于完美。
三、检查工作中的本福德定律。
本福特定律,也称为本福德法则,说明一堆从实际生活得出的数据中,以1为首位数字的数的出现机率约为总数的三成,接近期望值1/9的3倍。推广来说,
本福特定律
越大的数,以它为首几位的数出现的机率就越低。它可用于检查各种数据是否有造假。
这个确实是以前不知道的,因为平时工作中也会接触很多数字报表,例如竞品销售情况,网点的销售数据,一些市场调查记录,投入产出的效益分析等,这里面肯定会有一些水分,但水分多少不清楚。以后了解了该定律,对工作的帮助也肯定会有的。
四、群体,团队等这些概念日趋流行,组织行为学里也有专门的论述。而在实际工作中,受制于企业的规模或投入产出比,不管企业如何分工,如何有效的设置组织架构,仍然是有一些工作是无法专门请专人去做或者无法进行精确的分工的。而且《完美的群体》一书的一些描述也是太过于科普,无法指导实际工作。对于企业而言,团队的建设,从它的类型到它的构成,以及影响团队成功的一些要素等,都是作为管理者应该去不断了解和学习的。而且,完美的群体之所以很多情况下胜过个体,其中的很多因素,自变量因变量等都可能还不清楚,从领导的权变理论里,我知道这也许是一个很重要的变量,如果不了解团队成员的成熟度和个人的性格等情况,采用了不适合的领导风格,那么完美的团队可能就会变成乌合之众,或者领导的选择也会有一些特制,选错了领导对企业的伤害也不小。
一、动物的领域行为与利益集团
如果群体缺乏组织化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声音,单靠个别人,形成不了一种力量,在真正的利益交涉过程中,利益集团的力量就会显现出来,同时它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机制,一个社会如果它的全部支撑力只靠政党和政府,而没有组织化存在的各种民间集团,这个社会从力学的角度来说是很脆弱的,因为每个人都是原子化的个人,大家没有被整合起来。
动物竞争资源的方式之一就是占有和保卫一定的空间(或区域),不允许其他个人侵入,而在这个空间内则占有所需要的各种资源,这样的一个被动物所占有和保卫的空间或区域就叫领域(territory),而动物占有领域的行为和现象就叫领域行为和领域性(territoriality)。领域的主要特征有三点(1)领域是一个固定的区域,其大小可依时间和生态条件的不同而有所调整;(2)领域是所受领域占有者积极保卫的,(3)领域的使用是排他性的,即它是被某一个或某一些个体所独占的。不同的领域一般说来是不重叠的,如果重叠也是少量的和暂时性的,重叠区可以被两个领域的占有者所利用,但是利用的时间不同。
领域的占有者自己必须知道领域的边界在哪里,同时也必须让其他个体知道自己所占有的领域,这就依靠几种标记行为,并涉及到几种感觉形式。
1 领域的视觉标记,即领域的占有者常常借助一些明显的炫耀行为来让其他动物行为认清自己的领域。
2 领域的声音标记,即会鸣叫的动物常常用声音来标记自己的领域。
3 领域的气味标记,即嗅觉发达的哺乳动物经常用有气味的物质来标记它们的领域。
4 领域的电标记,即用放电来标记自己的领域,使入侵者遭到电击,不再敢侵入其领域。
现实中的利益集团事实上也用以上的四种标记形式来标记自己的领域,来确定自己的领域边界。
1 利益集团的视觉标记。利益集团会利用自身的宣传机构但更多的是利用大众传媒来让其他利益集团或者个人了解自己的领域边界。这种标记更多表现为一种感性的直接信息传递。并且这种直接信息传递往往很引人注目。
2 利益集团的声音标记。利益集团会对自己集团的核心主张以及价值理念通过各种方式在个体或其他群体间进行传播,而这些核心主张往往是表达出自己集团的关键利益,表现出自己集团的突出特征的,是和其他集团相区别的根本点。
3 利益集团的气味标记。此种标记区别于利益集团的视觉标记,虽然二者有一定相似性,但利益集团的气味标记的特点是,它不像视觉标记那样醒目,可以使人们在较远距离就可以观察到,其具有更明显的隐蔽性,但是,其却具有可能更为深刻的警示作用,当人们处于领域中时,可以更为深刻地感受到领域的存在。利益集团一些没有大力宣传,但实际上影响深远的行为是集团气味标记的主要形式。
4 利益集团的电标记。自然界中的某些生物通过在自己领域内放电来使入侵者受到打击,来使其他生物了解自己领域边界的所在。利益集团也会对自己的领域进行“电标记”,这主要表现为对其他侵入自己领域的其他利益集团进行警告或更多地表现为直接的打击,使入侵者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通过以上几种标记方式,利益集团对自己的领域进行了确定,并在自己领域内实现对资源的享用。
二、动物的战斗行为与利益集团
虽然利益集团可以允许一个或多个从属个体留在自己领域内与其共同利用领域内的资源。但资源是稀缺的,自然界的每一个动物都经常要与其他个体争夺食物、领域和配偶等有限资源。不过在自然界,动物为争夺资源(例如领域)而进行的战斗大都被仪式化了,在严重的格斗发生之前,几乎总是有一方首先撤退,因为严重的战斗会使两败俱伤,双方都得不到好处,事实上,每一个个体在争夺领域的时候都会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是坚持战斗,还是撤退对自己最为有利?利益集团也不例外。一般来说,领域主人是既得利益的保卫者,熟悉领域情况及其价值,因而战斗意志较强;而领域侵犯者没有既得利益,不熟悉领域情况,因此战斗意志较弱或根本不愿交战,常常采取撤退的对策,尤其是当领域侵犯者规模较大时。
集团中的每个成员都想“搭便车”而坐享其成,并且都在理性地比较自己产生集体利益所做的投入和集体利益能够给个人带来的效益。因此,当利益集团对其要侵入的另一集团的领域的情况不熟悉,并且没有既得利益受到损害的威胁时,他们会倾向于保持现状,或为消极地应对。集团越是大,分享收益的人越是多,为实现集体利益而进行活动的个人分享份额就越小。所以,在严格坚持经济学关于人及其行动的假定条件下,经济人或理性人都不会为集团的共同利益采取行动。团体的公共物品供给量就越远离最优水平,使得利益集团对另一集团的领域进行侵犯时总会出现一个集团采取撤退的对策,这也是利益集团博弈的一个方面。
如果说,集团的规模是集团自身因素,或称为“内因”的话,那么事实上也存在一些可以成为“外力”的因素对集体行动有着深刻的影响。这种外力在奥尔森的理论中突出表现为:强制手段和积极的选择性激励。此部分理论集中表现在作者关于工会等压力集团的论述中。强制手段主要表现在强制成员制、纠察线,暴力等,而积极的选择性激励则包括惩罚性的和奖励性的。其认为“个人的理性选择并不能自发地提升社会效用,公共物品的产生主要靠强制性的或选择性的方式,即要么强制执行,要么以奖惩机制来使外部性内化。”
三、“鹰对策”和“鸽对策”博弈下的利益集团
我们可以把两利益集团的斗争比作是鹰与鸽的斗争,鹰战斗起来总是全力以赴,除非身负重伤,否则绝不退却;而鸽只限于威吓恫吓,与对方对峙一定时间后便会自动退却。现实中的利益集团虽然不能完全符合地归为这两类,但“鹰”与“鸽”基本的特征却可以近乎穷尽地代表两类利益集团――种利益集团总是全力以赴,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并且态度较为强硬,一种集团则只限于威胁恫吓,整体实力可能处于下风,态度较为温和。
具有“鹰对策”及“鸽对策”特征的利益集团,要达到平衡,必须靠由鹰对策者和鸽对策者所组成的混合种群来实现。并且,我们可以计算出鹰对策者和鸽对策者在种群中的具体比列。当然为了使单个利益集团达到最好的平衡状态,在单一集团内部也可就个体计算出鹰对策者和鸽对策者的具体比列。以此来控制利益集团在集体基因库中留下的基因数量,从而影响利益集团的影响力。
学者们忠告说:把八卦看作一种社交技能而非性格缺陷更可取。虽然你可能厌恶这玩意儿,但祖先们就是这么干的。
最近,美国诺克斯学院心理系教授弗兰克・麦克安德鲁从进化论的角度发表了对“八卦”的研究文章。他指出,“八卦爱好者”并非流行文化的产物,而是古已有之。先民们(石器时代)在建立社交圈子的过程中就有心理上的强烈动机,对周围人的生活保持密切的关注,以此更好地对抗未知风险、获取资源。因此,着迷于他人的“八卦”(似乎)早就在我们的基因上打下烙印。你可以说,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都散发着八卦的(近乎嚣张的)气味。
也就是说,对“八卦”的热衷从进化适应性上来讲,是优势品质。史前祖先的生活范围狭窄,在穴居时代,他们必须与团体成员合作以抵抗外敌,但在获取有限资源时,内部成员又是主要的竞争对手(做人真不容易)。祖先们必须记住谁是可靠的合作者,谁又是骗子;了解谁是生育能力强的配偶;学会如何经营友谊、联盟和家庭关系。天啊,早期的人类在政治、社会学方面,天生会利用八卦知识来繁衍子孙。
现在,我们的办公室流言,热衷的范围无外乎熟人社会的一部分。当然,名人也是熟人社会的常客。虽然他们离我们的生活甚远,但却是饭桌上永久的话题,充当了谈论的媒介物(他们真可怜)。无论是陈冠希还是文怀沙,一旦被媒介(越来越多的大报不乏猎奇心理,正龙拍虎能上时政新闻的版面,就是一例)传播之后,其纤毫毕现的身体或是品性,恍如身边的一个不曾谋面的MSN熟人。
在办公室中,人们总是倾向于关注上司的八卦,原因很简单,一方面通过八卦途径可以使自己与上级的心理平等感觉建立;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对八卦信息的交换与猎取(对,猎取,没错,把上司当猎物),使自己在办公室政治与办公室恩怨中,处于不败之地。
而对比自己职位低的人则毫无兴趣。比如前台,除非她正在猎食过程中击败了秘书,而与总经理有一腿。这时候,八卦就该升温了。
另外,对于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同级,八卦与流言则更是横行无忌。同级、同行、同一专业人士的圈子是滋生嫉妒、艳羡、满足精神胜利法的土壤。不了解八卦简直无法立足与生存。
为什么我们会抵制不住窥视和传播别人的隐私?英国利物浦大学的心理学家罗宾・邓巴在其著作《哈拉与抓虱:从动物相互梳理、人类闲聊解读语言演化》中说:“闲聊是联结社会团体的一种机制,作用类似于灵长类动物之间的相互梳理。”人类的经验证明,对他人隐私的强烈兴趣,备受自然选择的青睐,因为“能八卦”说明了具备预测和影响他人行为的社会智商。
如此看来,“能八”也是一种人格魅力,甚至可以引入成为继智商、情商之后的第三商:八卦商。八卦的技巧在于意味深长、欲言又止,但“我只告诉你一个”是最大的谎言,“我答应你不跟别人说”是次大的谎言。人们在这样的谎言中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一旦发现伙伴每次跟不同的人都说相同的警语时,那牢不可破的心灵缔结遭遇摧残,便成为流言里随波逐流的一分子。
“暧昧”一词的出现给八卦提供了巨大的温床。暧昧介于是与不是、似可非可之间。这个临界状态的词汇包罗万象。你无法运用“澄清”一说。人们的逻辑是这样的:没有的事你干吗澄清啊。因此,流言让它蜚短流长,八卦让它自生自灭。看人看长线、看本质,不能让八卦一叶障目。
[关键词]女性 服装 购买心理 营销策略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女性群体更显示出巨大的消费能力。尤其是对于服装的消费占有比较多的比例。研究女性的服装购买心理对于女装企业如何满足消费者需求、制定营销策略、使企业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提供了理论依据。
俗话说“女为悦己者容”,服装作为人类的第二层皮肤,也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和认识的改变而不断的发展。现代的女性经济上更加独立,消费上追求新颖别致、个性品位、美丽时尚。而服装是最直接也最容易把这三个目标融为一体的表达。女性可以很容易的通过购买的服装来展示自我的个性、品位和美丽,这也是女性为何如此狂热的追求服装的原因之一,正是居于上述的原因,女性对服装的需求是很旺盛的,但也是很挑剔的。
一、女性服装购买的心理特点
“女人永远少一件衣服”就算拥有的再多,都会不满足。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尤其是对服装的追求更是疯狂。所以说“女人的钱最好赚”,这是与女性特殊的消费心理密不可分的。其心理特点主要有:
1.对自尊的需求:马斯洛需求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在第四个层次也是较高的一个层次就是对尊重的需求。现代女性有着独立的生活,独立的经济能力,能满足自己各种需求,不再受人束缚。拥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识,渴望别人的尊重。在购物时,她们喜欢独立自主地选购商品,希望引领时尚,把别人仿效自己看成是一种内心的满足,特别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有时尚感,很懂商品,了解行情,善于挑选等。女性十分注重自己的外表,注重自己穿着服装的质地、品味、整体的和谐,这更是体现了对自尊的需求。她们在购买服装时会选择款式、颜色、设计,使自己看上去光彩夺目的服装,希望赢得大家的赞赏。对自尊的另一种体现则是炫耀攀比心理:在生活中有些中青年女性喜欢与人攀比,总希望比自己的亲友、同事过得更好,显得更幸福、富有。她们在消费活动中,除了要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消费需求,要求更美、更时尚外,还可能通过追求高质量、高档次、高价格的品牌服装来显示自己的档次,让别人产生羡慕与崇拜。有时甚至不是实际需求的服装,只是为了买高档次的服装来炫耀。有些女性就是喜欢消费品牌服装,只为拥有一件带有某品牌logo的服装,从而产生消费行为。
2.丰富的情感:女性消费者具有较强的情感性特征,是典型的“感性动物”。女人是水做的,既温柔又多情。感情既丰富、细腻,又变化多端、富于幻想与联想。这种特征反映在消费活动中,就特别容易在各种情感的支配和影响下,临时产生购买欲望或形成对某种商品的偏爱,尤其是在为父母、丈夫、子女等亲人购买物品时这种心理特征表现得更为突出。冲动性和从众性消费是女性时常发生的,这与女性丰富多变的情感分不开的。对于服装的购买,有时本不是需求,但经过销售员的诱导,卖场拥挤的大量人群,打折或促销的大卖场,这些情境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女性消费者的行为,从心理上认为自己有某种需求,从而产生购买行为。从众和扎堆正是女性控制不了情感的一种体现。认为人多的地方东西好,激发了购买欲望。女性心情好的时候,逛街购物是一种消遣、放松;心情不愉快的时候,逛街购物能排遣抑郁、舒缓不好的情绪。
3.求廉心理:由于中国勤俭节约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女性()对价格都十分敏感,即使是挥金如土的女性,也都喜欢讨价还价,这似乎是女人的天性。这种消费心理最典型的可能是家庭主妇。在购买商品时,通常会货比三家,如果自己所购买到比他人更物美价廉的物品时,女性们通常就会有一定的成就感,就会为自己所体现出来的理财能力而感到欣喜。因此,女性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往往会不厌其烦的挑选,全面的衡量其贵贱好坏。女性在购买服装的时候,尤其存在求廉心理,在价格上与卖家博弈,花同样的钱买更多量的东西,追求能够买到便宜的服装,也是女性消费时的一个很大的特点。
4.自我概念的影响:自我概念是指个体把自己作为客体时对自己的整体看法和感觉。消费者的自我概念拥有多种类型。即:实际的自我概念;理想的自我概念;社会的自我概念;理想的社会自我概念;期待的自我概念。罗杰斯认为,人类行为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持“自我概念”或自我形象与行为的一致性。如果理想自我、实际自我和自我形象不一致,就会产生紧张与焦虑。消费者的很多决定,实际上都会受自我形象的引导。尤其是购买服装时,会想到要适合自己的身份。女性消费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要满足自己的需要,在满足需要的时候,消费的产品的效果是要由消费者本人的体验和评价来实现的,自我概念正是在这些心理和行为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消费者的自我概念不同,其表现在购买服装行为上的特点也不同。现代女性更加自信,更加有魅力,所以,女性通常会购买与自己自我概念保持一致的服装来满足自己。女性再选择与自己自我概念保持一致的服装的同时,还追求服装的个性化,个性是指决定和折射个体如何对环境作出反应的内在心理特征。“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个人的个性都是由其独特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所组成。现代女性对于服装总是追求自己独有的个性。服装设计的新颖、款式特别、面料的舒适度都会使女性对此产生爱好的情感,许多女性在选购服装方面,力求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性格气质。恨不得拥有自己的专属设计师为自己量身打造独一无二的衣服来展示自我的个性。
二、企业应对女性顾客服装购买时的营销策略
充分了解女性购买服装的购买心理特点,对于服装企业做好营销有很重要的意义和启示,企业据此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1.制定“女性至上”的市场定位
现代社会,女性希望拥有自己的事业,在经济上独立,渴望成功。有自己的主见,希望摆脱传统观念和思想的束缚。希望脱离传统,按自己的心意生活。现代社会描述女性的主题就是自强自立。表现女性自强自立,强调自我意识的服装就更能取得她们的欢心。因此,深刻了解女性的自强自立动向的发展,就能更好的把握当代女性的消费心理。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市场定位策略,要有“女性至上”的理念,以女性的各种需求为根本原则,根据女性的职业、年龄、收入等,确定目标顾客群体,细分市场,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迎合现代女性的消费需求。
2.体验营销,情感促销,激发女性的购买欲望,形成购买行为
体验营销是注重顾客的体验,考虑消费者情境,将消费者看成有理智的情感动物,为消费者建立一个休闲的环境,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消费者情境是指消费者或购买活动发生时个体所面临的短暂的环境因素,如购物时的气候、购物场所的拥挤程度、消费者的心情等等。女性通常被认为是感性动物,由于女性的特殊心理特点,在消费中通常是非理性消费,不在预期打算中,经常产生购买行为。商家可以在服装的广告中加入一些带有感彩的内容,动之以情;还可以利用如“母亲节”“妇女节”等等一系列的特殊节日来对服装做宣传;打折、POP广告等现场促销手段,注重销售员的服务和购物氛围,购物环境应该优雅、温馨。以此来激发消费欲望,迎合女性“富有情感性”的心理,使女性产生非理性消费。这样同时赢得了女性的信赖和忠诚。
3.制定适当的价格策略增强对顾客的吸引力
价格不仅是产品价值的体现,它还包含着社会心理价值。在购买过程中,消费者喜欢通过联想和想象,把产品价格的高低同个人的意愿、情感、个性心理特征等联系起来,通过自我意识比拟,满足心理上的需求或欲望。一方面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己的社会地位、个性品味,而女性具有强烈的攀比和炫耀心理。服装企业应制定能体现这种社会特征的价格;另一方面根据女性求廉的心理特性,又必须在价格策略的制定中满足其心理需求。如使用尾数定价、折扣定价等价格策略,使消费者既能通过购买表现自我又能接受售价,从而毫不犹豫地进行购买。显然,对于高档的服装应实行高价策略,对于名牌商品打折销售,很多女性也会趋之若鹜。因此,针对女性需根据多方面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定价。
4.服装的设计紧跟时尚,突出自我概念与个性
服装的设计要注重颜色、款式及各个细节以体现当下流行时尚,以最大限度吸引女性消费者。同时,服装一定要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品牌的命名要富于有意义的联想,激发购买欲望。当然,质量是最基本的保障。显然,在服装市场上,企业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把创新作为市场上克敌致胜、吸引需求和挖掘潜在需求的有力武器, 不断满足女性消费者追求新颖、时尚的心理需求。在对女性服装的购买行为中, 服装的色彩、款式、品质、以及品牌和购买场所都是女性消费者强化自我概念的工具, 她们在购买、消费服装的过程中, 除获得物质性满足之外, 更追求精神和心理上的愉悦和舒适,追求通过服装消费与自我概念达成一致。
5.根据女性消费者的心理特征进行服装市场的细分与定位
对于商家来说,应根据女性消费者的心理特点,就其不同的自我概念对女性服装目标市场进行细分并作出相应的市场定位,这比利用目标消费者的其他人口特征进行市场细分更加有效。从对外的推广策略、购买场所的装饰设计(包括色彩、灯光效果、香味等) , 到服装产品本身(包括品质、款式设计等) ,以及直接面对顾客的售货员, 都应当制定具有针对目标消费者心理的特定的营销策略,努力诱发女性的想象力, 使其体现出由女性的自我概念而引发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个人情趣、品位、个性、修养等, 而不应仅仅局限于最原始、最基本的功能效用。
总之,研究女性的购买心理对女装企业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有着重要的意义。女性群体是目前市场上最大的消费群体,也是有购买力、巨大潜力的消费群体,企业只有在充分了解女性的购买心理特征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不断满足女性消费的需求,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Tai,Susan H.C,Tam,Jackie L.M. .A Lifestyle Analysis of Female Consumers in Gr eater China,Psychology & Marketing:New York;May 1997.
[2]杨晓燕,解读女性消费者行为学的理论范式[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4):63—66.
[3]符国群 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梁凤仪.女性的消费观[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6.
[5]邓文艳.浅谈中青年女性消费特点与营销策略[J]. 消费经济,2007(2): 43—46.
[6]傅春林.当前女性市场的特征及营销策略[J]. 江苏商论,2010(11):136—138.
作者简介:
关键词痛觉,感知觉,情绪,中枢编码,神经网络。
分类号B845
1 概述
疼痛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躯体感知觉体验。除先天性无痛患者外,几乎所有人在一生当中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疼痛。这些痛觉缺失的患者都表现为多发性的躯体永久性损伤,这一现象支持了达芬奇的观点,即痛觉是一种必要的保护性感觉。然而,对于大多数患有慢性疼痛性疾病的患者而言,那持续而令人痛苦的强烈感觉都是没有必要的;而且在许多情况下,慢性痛已经脱离了提示伤害性刺激存在的需要,演变为一种由中枢活动维持的病理状态。近年来,人们已经逐渐将慢性痛看作一类需要给予特殊注意和治疗的疾病。因此,对于痛觉形成之中枢过程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经过多年的历史沿革,人们对于痛觉基本机制的知识逐渐积累起来。到上个世纪末,人们已经知道,在正常情况下负责感知伤害性刺激的是一些的神经末梢,它们来自部分无髓或薄髓的感觉纤维(称为C类和Ad类纤维);这些纤维分别进入脊髓背角浅层和深层,再经由丘脑投射到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然而,寻找最高痛觉中枢的努力却以失败而告终。同时人们注意到,部分慢性疼痛在切断脊髓丘脑投射之后依然存在,提示这些疼痛可能是由高级中枢产生的;另一方面,关于经皮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 nerve stimulation, TENS)和针刺镇痛的研究也提示,在脊髓、脑干乃至更高的边缘回路水平,都存在着对痛觉的内在调节。这些现象提示,痛知觉并非简单的外周伤害性刺激的直接产物,而是中枢神经系统对这些刺激加以复杂分析的结果。
1900年,英国生理学家Sherrington表示,他赞成疼痛具有感觉和情绪两种成分的观点。他认为疼痛是一种初步的感觉,随之而来的是认知和情绪反应。1968年,Melzack和Casey对这一观点做了新的具体阐述。他们提出,新脊丘束投射系统激活丘脑外侧核群和躯体感觉皮层(称为外侧通路),负责感觉特性的辨别,包括刺激的位置、强度和时程;而旧脊丘束和内侧上行系统则通过激活网状结构、丘脑内侧核群和大脑边缘结构来引起厌恶和不愉快的情绪,继而触发行为上的反应[1,2]。自此,疼痛包括感觉、情绪、认知等多个相互作用的维度的观点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然而,仅仅到了上世纪最后十几年,功能影像学技术[3]和神经元群记录技术[4]的发展,才使研究大范围中枢痛觉相关活动并将其与感觉、情绪、认知等过程联系起来成为可能。本文将总结近年来的有关研究进展。
2 伤害性刺激引起中枢的广泛兴奋
2.1 功能影像学研究
1997年,Rainville等首先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技术,发现利用催眠暗示选择性地减弱疼痛的情绪反应,会选择性地抑制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ACC)的痛觉相关活动,而不影响初级躯体感觉皮层(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 SI)的激活[3]。这一工作开创了利用功能影像学技术研究痛觉中枢编码过程的先河,并首次在人体研究中证实ACC与痛觉情绪活动的密切联系。此后,他们又发现如果催眠暗示指向选择性地减弱疼痛的感觉本身,会同时抑制疼痛的情绪活动,以及与之伴随的ACC和SI的代谢率的增加。这些发现也再次证实大脑皮层本身参与痛感知觉的编码活动。
然而,疼痛刺激所兴奋的远不止大脑皮层的个别区域。我们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研究表明,给予被试2°C的冷痛刺激,可同时激活对侧初级躯体感觉与运动皮层、双侧次级躯体感觉皮层(secondary somatosensory cortex, SII)、内侧前额叶、ACC前部、中脑、脑桥、小脑以及同侧的BA7区和颞中回[6]。与其它作者的类似研究相仿,这些结果表明疼痛刺激所激活的中枢包括了参与感觉、运动、情绪、认知等过程的皮层部位及其相关的皮层下神经网络。
2.2 神经元群活动的电生理研究
1949年,Hebb在他著名的细胞群落(cell assembly)编码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痛觉编码的中枢整合机制学说,认为疼痛信号的编码基于皮层-丘脑神经环路的某种同步放电模式。在病理情况下,感觉神经元的同步活动失去控制,造成这些痛觉信号环路神经细胞的过度放电,由此扭曲了正常的认知和感知觉模式,导致疼痛[7]。然而,由于技术的限制,这一假说直到最近才有可能加以验证。
利用上世纪最后十年间发展起来的清醒动物神经元群单位放电多通道同步记录技术,我们集中研究了参与上述内侧和外侧上行通路的丘脑-皮层结构,包括ACC、SI、丘脑腹后核(ventral posterior nucleus, VP)及背内侧核(medial dorsal nucleus, MD)神经元的痛觉相关活动。与以往在麻醉动物上所进行的研究结果不同,清醒动物丘脑及皮层神经元大部分对辐射热伤害性刺激有反应,其中外侧系统(SI、VP)神经元的反应比例高达73%~91%,而且是清一色的兴奋性反应;内侧系统(ACC、MD)神经元也有半数以上出现反应(56%~69%),其中混合了少部分(7%~15%)抑制性反应[8]。从反应特征上看,外侧系统神经元的反应短促而集中,与编码刺激感觉特征(强度、定位、时间特性等)的要求相一致;内侧系统神经元的反应则平缓而持久,部分内侧系统神经元甚至出现对伤害性刺激的预期性反应,与编码刺激情绪特征的要求相符。这一发现与Ploner等的脑磁图(MEG)研究结果相仿,即SI对激光热痛刺激的反应尖锐而短暂,在时程上相当于反应感觉成分的“第一痛”;相比之下,ACC的反应则平缓而持久,相当于反应情绪成分的“第二痛”[9]。同时,人类深部电极所记录到的单位放电活动以及事件相关fMRI研究均证明,ACC的确存在对痛觉的预期性反应。
上述的结果表明,短暂的伤害性刺激可导致大部分丘脑皮层通路神经元的反应。那么,持续性疼痛的反应又如何呢?我们在福尔马林致痛模型上发现,在足底注射福尔马林后的第一个小时中,44%的丘脑-皮层通路神经元出现兴奋性反应;另外8%的神经元则出现抑制性反应,它们几乎清一色来自皮层,其中多数是ACC的神经元。然而,在注射一个小时之后,第二相疼痛样行为结束前后,几乎所有的兴奋性反应均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遍及丘脑皮层各区域的大量抑制性反应[10]。尽管实验动物在行为上出现清晰的两相反应,但只有10%左右的神经元(几乎都来自VP)呈现双相兴奋性反应;其余神经元所呈现的均是持续20~60分钟的兴奋反应,其中近半数神经元在第二相开始时才出现反应。这些发现表明,福尔马林的第二相疼痛样行为的出现很可能是中枢神经网络行为改变的结果,而它的消失也是中枢调节造成的。
3 伤害性刺激编码需要中枢神经元群的网络活动
由前述讨论可知,疼痛刺激导致中枢广泛区域的大量神经元放电活动改变。那么,这些改变究竟仅仅是它们对外周刺激分别反应的简行叠加,还是相互组合成神经网络,具有进一步的整合意义?按照Hebb的细胞群落学说,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细胞将因为反复的共同放电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细胞回路,每一种这样的回路活动将代表某种神经事件[7]。因此,伤害性刺激在中枢也将诱导某种类似的细胞回路放电活动,并以此来编码该刺激的感知觉、情绪及认知特性。从这个学说可以得到与传统的特异性感觉投射理论类似的推论,即刺激存在时丘脑-皮层神经元活动之间的联系将加强;不同的是,细胞群落学说指出,伤害性刺激发生时所增加的将不仅仅是由丘脑向皮层的上行投射,由皮层向丘脑的投射也将有一定程度的增加。那么,究竟哪一种推论经得起实验事实的检验呢?
3.1 伤害性刺激加强丘脑-皮层神经元活动之间的联系
我们对热伤害性刺激下丘脑-皮层神经元放电活动的交互相关性所作的分析表明,伤害性刺激的确使内、外侧两个通路内丘脑和皮层之间神经元放电的相关性均显著加强[11]。更有意义的是,在这些交互相关的放电活动当中,丘脑和皮层的领先关系发生了微妙的转变,由正常情况下的丘脑领先占优势变为痛觉形成过程中的皮层领先占优势(表1)。这表明,在伤害性刺激发生时,所增加的投射更多地发自皮层而止于丘脑。这一结果初步证实了Hebb痛觉中枢编码理论的合理性。
注:* 表中p值系t检验结果
3.2 伤害性刺激引发中枢信息流动模式的改变
信号分析技术与神经元群活动记录技术的结合,使得了解中枢不同部位之间的信息流动情况成为可能。在这些技术中,Sameshima等人所提出的部分定向相干技术(partial directed coherence, PDC)无疑具有重要的地位。PDC分析可以揭示多个信号之间在频域上的Granger因果关系,亦即一个信号对另一个信号未来变动的直接影响。因此,它可以反应两个脑区之间信息流动量的变化情况。我们的结果表明,与对照情况相比,伤害性刺激导致由皮层向丘脑的信息流动大大加强;而由丘脑向皮层的信息流动总量则没有显著的改变(如图1)。该结果与前述神经元活动交互相关分析一道,进一步证明痛感知觉形成过程中下行投射加强这一事实[12]。
图1. 伤害性热刺激诱导的信息流动改变
注:图中所示为相对刺激前的PDC变化比值。ACC:前扣带皮层;SI:初级躯体感觉皮层;MD:丘脑背内侧核;VP:丘脑腹后核;control:假刺激;contra:对侧热伤害性刺激;ipsi:同侧热伤害性刺激。
在持续性疼痛状态下,这种信息流动也出现特征性的持续性改变。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在福尔马林致痛模型的第二相,皮层向丘脑的信息流动同样大大增加;与此同时,由内侧系统向外侧系统的信息流动增加也贯穿了整个第一相和第二相行为反应。然而,这种流动趋势在第二相结束时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再次显示第二相疼痛行为的形成和结束都是中枢主动改变编码过程的结果[10]。
痛觉发生时这种大规模的下行信息流动,与最近触觉研究中所发现的情形极为相似。这表明痛感知觉的形成可能并非一个被动的感觉投射过程,而是如Melzack所预言的那样,是大脑皮层主动从外周大量投射信息中“寻找”或“编码”伤害性信息的结果[13]。这样的机制认识可以更好地解释何以在慢性痛状态下会产生与伤害性刺激不相称的疼痛感觉和情绪,何以从简单的外周感觉刺激到认知水平的催眠暗示均可以改变对伤害性刺激的感知觉。
4 伤害性刺激编码过程的中枢调节
很久以来,人们就知道疼痛感知觉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既包括主观因素如认知、情绪的作用,也包括客观因素如性周期和日节律[14],以及各种疼痛或非痛的感觉刺激[15,16]。针刺作为中国医学的传统疗法,其镇痛效应已经受到国际科学界的承认和重视。在过去数十年的研究中,人们已经知道针刺可以在脊髓水平释放多种神经递质和神经肽[17,18],也可以兴奋脑干的许多核团[19]。fMRI研究结果也显示,针刺可以激活多个大脑皮层区域[3]。然而,针刺对高级中枢的痛觉编码有何调制作用,还是一个最近才刚刚开始得到部分回答的问题。
4.1 针刺对中枢痛反应的调节
尽管过去十年间出现了大量有关针刺激活中枢多个部位的功能影像学研究,但这些研究多数都不加考察地直接把这些激活区域看作与针刺镇痛效应相关。事实上,针刺对人体多种功能都具有调节作用,因此将针刺激活区与针刺镇痛原理划等号是不恰当的。
一个较好的方法是考察针刺对中枢痛觉反应的影响。在一项fMRI研究中,我们考察了穴位体表电刺激对正常人冷痛刺激反应的调节作用,发现针刺并非总是抑制中枢的痛反应;相反,在双侧运动皮层、前运动皮层、SII、ACC嘴侧、眶额皮质、内侧前额叶、旁中央小叶、丘脑、中脑、脑桥和小脑,同侧SI、外侧前额叶、颞叶后部与壳核,针刺甚至会加强中枢的痛觉相关激活[6]。对此,人们倾向于简单化地将会被针刺加强的中枢活动看作中枢原本的镇痛性调节,而把那些被针刺所抑制的中枢活动看作痛感觉本身的机制。
电生理学研究的结果显然更有助于揭示针刺对神经回路水平痛觉动态编码过程的影响。我们的研究表明,电针选择性的抑制外侧通路神经元(SI和VP)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对于内侧通路的神经活动,电针只对ACC活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MD的活动在电针后反而增强;此外,电针还选择性地抑制伤害性刺激时丘脑和皮层神经元放电之间的交互相关[11]。这些结果表明,针刺可能通过削弱外侧系统神经元的伤害性信息传递,选择性地抑制伤害性刺激信号中感觉成分的中枢编码;而对负责编码情绪成分的内侧通路,针刺则表现为与fMRI研究所见类似的双向调节作用[16],抑制其中某些成分而增强另外一些成分。
4.2 针刺中枢效应与其行为学效应的关系
为了说明针刺的中枢作用是否与其镇痛机制有关,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是考察中枢效应与行为学改变之间的关系。为此,我们采用fMRI技术考察了针刺的中枢激活与其行为学镇痛效应之间的相关性[20]。结果表明,在电针所激活的大量脑区中,只有一部分其激活或去激活水平与镇痛效应呈显著的相关性。其中双侧岛叶/SII、对侧ACC尾侧及丘脑的激活与低频(2 Hz)或高频(100 Hz)电刺激的镇痛效应均呈正相关;对侧MI、运动辅助区、同侧颞上回与低频刺激镇痛效应呈选择性正相关;而对侧BA40、同侧BA24和伏隔核则选择性地与高频刺激的镇痛效应呈正相关。更为有趣的是,我们还发现双侧海马和对侧杏仁分别与低频和高频刺激的镇痛效应呈负相关,即去激活程度越大,镇痛效应也越强。
上述研究反映了这些中枢部位诱发活动与针刺镇痛效应的关系,因而可能更为确切地反映了针刺镇痛效应的中枢机制。类似地,我们在丘脑-皮层神经元群活动的研究中,也注意到约6%~10%的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与其随后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阈值存在线性相关。有趣的是,在电针刺激后,MD神经元呈现这种相关性的比例提高了3~5倍,强烈提示该脑区与电针镇痛的中枢机制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11]。与外侧通路上的SI和VP相比,ACC神经元在电针后这种相关性也略有增强。因此,内侧通路的神经元回路很可能参与痛觉的调制;针刺对痛觉的调节作
用可能部分是通过改变内侧通路神经元的活动状态实现的。
5 结语
功能影像学、清醒动物电生理学和生物信号分析技术的发展,为研究痛感知觉的中枢网络动态机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在这方面的触觉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有关痛觉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现有的结果毫无疑问地支持过去百年间从Sherrington、Hebb到Melzack所做的天才预见,即中枢神经系统以动态神经回路方式从浩如烟海的感觉传入信息中寻找出可能的伤害性刺激并将其作为疼痛感觉和情绪事件呈现于意识水平。今后的研究将为这一图景提供更为清晰的画面。
参考文献
[1] Melzack R, Casey K L. Sensory, motivational and central control determinants of pain: a new conceptual model. In: Kenshalo D R (Eds.), The Skin Senses. Springfield, IL: Thomas, 1968. 423~443
[2] 王锦琰, 罗非, 韩济生. 内、外侧痛觉系统――伤害性信息处理的并行通路.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2003, 19 (6): 416~419
[3] 张蔚婷, 罗非, 韩济生. 痛觉的脑功能成像研究进展. 生理科学进展, 2001, 32 (3): 209~214
[4] 王锦琰, 罗非, 韩济生. 中枢神经元放电的在体多通道同步记录技术. 生理科学进展, 2003, 34 (4): 356~358
[5] Rainville P, Duncan G H, Price D D, et al. Pain affect encoded in human anterior cingulate but not somatosensory cortex. Science, 1997, 277 (5328): 968~971
[6] Zhang W T, Jin Z, Huang J, et al. Modulation of cold pain in human brain by electric acupoint stimulation: evidence from fMRI. NeuroReport, 2003, 14 (12): 1591~1596
[7] Hebb D O. The organization of Behavior. New York NY: Wiley, 1949
[8] Wang J Y, Luo F, Chang J Y, et al. Parallel pain processing in freely moving rats revealed by distributed neuron recording. Brain Research, 2003, 992 (2): 263~271
[9] Ploner M, Gross J, Timmermann L, et al. Cortical representation of first and second pain sensation in humans. PNAS, 2002, 99 (19): 12444~12448
[10] Huang J, Chang J Y, Woodward D J, et al. Dynamic neuronal responses in cortical and thalamic areas during different phases of formalin test in rats. Experimental Neurology, 2006, [Epub ahead of time]
[11] Wang J Y, Zhang H T, Han J S, et al. Differential modulation of nociceptive neural responses in medial and lateral pain pathways by peripher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a multichannel recording study. Brain Research, 2004, 1014 (1-2): 197~208
[12] Luo F, Wang J, Huang J, et al. Information flow within thalamo-cortical pathways in freely moving rats during pain processing. Program No. 746.9. 2004 Abstract Viewer/Itinerary Planner. Washington, DC: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
[13] Melzack R. From the gate to the neuromatrix. Pain, 1999, Suppl 6: S121~S126
[14] 罗非, 韩济生. 大鼠电针镇痛效应随日节律和动情周期而变化. 科学通报, 1992 (12), 37: 1128~1130
[15] 罗非, 许伟, 韩济生. 电针对实验性单发关节炎模型的镇痛及治疗作用.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1995, 1 (1): 43~48
[16] 罗非, 安建雄, 樊碧发, 等. 穴位体表电刺激治疗三叉神经痛28例报告.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1997, 3 (2): 107~111
[17] 罗非, 李楠, 田津斌, 等. 反复电针对单发佐剂关节炎模型大鼠脊髓P物质、八肽胆囊收缩素及甲硫氨酸脑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自发释放的影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1996, 2 (3): 169~175
[18] 许伟, 罗非, 韩济生. 大鼠脊髓5-羟色胺1A受体和1C/2受体亚型参与高频电针镇痛。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1996, 2 (3): 176~180
[19] Guo H F, Tian J, Wang X, et al. Brain substrates activated by electroacupuncture of different frequencies (I):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expression of oncogene c-fos and genes coding for three opioid peptides. Molecular Brain Research, 1996, 43 (1-2):157~166
[20] Zhang W T, Jin Z, Cui G H, et al. Relations between brain network activation and analgesic effect induced by low versus high frequency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 in different subjects: a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y. Brain Research, 2003, 982 (2): 168~178
Dynamic Coding of Nociceptive Somatosensory Information in Central Neuromatrix
Luo Fei,Wang Jinyan
(Key Laboratory of Mental Health,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Acute pain is a protective sensation that serves to warn us of impending harm. Chronic pain syndromes, on the other hand, are a group of resistant diseases consuming large amount of health care costs. Recent studies revealed that pain perception is formed via large-scale coding processes in central neural networks, involving several dimensions such as sensory, affective, and cognitive. Brain structures from spinal cord, brain stem, limbic system, to cortices are involved in these processes. Nevertheless, chronic painful diseases are suggested to be a result of some abnormal coding within this network.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of coding mechanism of pain within the central neuromatrix will give much insight into the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ronic pain, hence helping lead to novel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for pain management.
最近,美国诺克斯学院心理系教授弗兰克・麦克安德鲁从进化论的角度发表了对“八卦”的研究文章。他指出,“八卦爱好者”并非流行文化的产物,而是古已有之。先民们(石器时代)在建立社交圈子的过程中就有心理上的强烈动机,对周围人的生活保持密切的关注,以此更好地对抗未知风险、获取资源。因此,着迷于他人的“八卦”似乎早就在我们的基因上打下烙印。你可以说,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都散发着八卦的(近乎嚣张的)气味。
也就是说,对“八卦”的热衷从进化适应性上来讲,是优势品质。史前祖先的生活范围狭窄,在穴居时代,他们必须与团体成员合作以抵抗外敌;但在获取有限资源时,内部成员又是主要的竞争对手(做人真不容易)。祖先们必须记住谁是可靠的合作者,谁又是骗子;了解谁是生育能力强的配偶;学会如何经营友谊、联盟和家庭关系。天啊,早期的人类在政治、社会学方面,天生的会利用八卦知识来繁子孙。
现在,我们的办公室流言,热衷的范围无外乎熟人社会的一部分,当然,名人也是熟人社会的常客。虽然他们离我们的生活甚远,但却是饭桌上永久的话题,充当了谈论的媒介物(他们真可怜),无论是陈冠希还是文怀沙,一旦被媒介(越来越多的大报不乏猎奇心理,正龙拍虎能上时政新闻的版面,就是一例)传播之后,其纤毫毕现的身体或是品性,恍如身边的一个不曾谋面的MSN熟人。
在办公室中,人们总是倾向于关注上司的八卦,原因很简单,一方面通过八卦途径可以使自己与上级的心理平等感觉建立,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对八卦信息的交换与猎取(对,猎取,没错,把上司当猎物),使自己在办公室政治与办公室恩怨中,处于不败之地。
而对比自己职位低的人则毫无兴趣,比如前台,除非她正在猎食过程中击败了秘书,而与总经理有一腿。这时候,八卦就该升温了。
另外,对于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同级,八卦与流言则更是横行无忌。同级、同行、同一专业人士的圈子是滋生嫉妒、艳羡、满足精神胜利法的土壤。不了解八卦简直无法立足与生存。这就像做新闻的不上“记者的家”,做杂志的不上“花名册”,做IT的不上“斗牛士”(以前是,现在不知道了)一样。
为什么我们会抵制不住窥视和传播别人的隐私?英国利物浦大学的心理学家罗宾・邓巴在其著作《哈拉与抓虱:从动物相互梳理、人类闲聊解读语言演化》中说:“闲聊是联结社会团体的一种机制,作用类似于灵长类动物之间的相互梳理”。
人类的经验证明,对他人隐私的强列兴趣,备受自然选择的青睐,因为“能八卦”说明了具备预测和影响他人行为的社会智商。
如此看来,“能八”也是一种人格魅力,甚至可以引入成为继智商、情商之后的第三商:八卦商。八卦的技巧意味深长、欲言又止,但“我只告诉你一个”是最大的谎言,“我答应你不跟别人说”是次大的谎言。人们在这样的谎言中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一旦发现伙伴每次跟不同的人都说相同的警语时,那牢不可破的心灵缔结遭遇摧残,便成为流言里随波逐流的一分子。
“暧昧”一词的出现给八卦提供了巨大的温床。暧昧介于是与不是、似可非可之间。这个临界状态的词汇包罗万象。你无法运用“澄清”一说,人们的逻辑是这样的:没有的事你干嘛澄清啊。因此,流言让它飞短流长、八卦让它自生自灭。看人看长线、看本质,不能让八卦一叶障目。
“珍惜生活、远离八卦”事实上很难做到,除非那些做大事的人,珍惜时间,把别人用来喝咖啡聊八卦的时间,都用到创作上去了。可是人都无法避免两件事:要么八别人,要么被别人八。名人们不用动怒,你选择了被别人八的生活,就不要迁怒于宋祖德。
时不时释放一些八卦消息,在社会学家看来,有利于“促进群体团结、增强群体规范、保证个体平衡”(不知道学者们为什么要用政党的词汇来表达思想)。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人类学家克里斯托弗・贝姆在著作《丛林中的等级制度:平等主义行为的演变》中就说:“通过流言蜚语、嘲笑奚落和排斥放逐来操纵控制公共舆论,已经成为抵制群体中出现潜藏的主导个体的主要手段。”主导个体的通俗解释就是出头鸟。
八卦行为学的研究先驱是加拿大人杰尔姆・巴尔科,这位人类学家总结说:“八卦尤为关注与自己生活紧密相关的人:竞争对手、生活伴侣、亲戚朋友、社交伙伴及对我们产生影响的上级人士。但在选择上,对上级和竞争对手的负面新闻更感兴趣,因为这对我们有利;有关亲友,则更乐于传播正面信息。”
八卦是局内人的事,如果没人找你聊八卦,说明你还不在这个圈子,你未被接受与取得信任,你被一脚踢开了,省省吧,溜墙根的人。
是八卦,不是神话
罗小亦
德里达说,文本之外一无所有。其实是,八卦之外一无所有。
今天的八卦主义,有三种成分:神话的成分较少,因为激情和想象的年代早过了:道德的成分较多,因为这基本上是一个对道德不在乎的时代;还有一种是科学成分,它正在实施八卦领域的霸权计划。形式上虽有所变化,但仍继承着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实质精神,一切的奇谈怪论,都在考究范围之内。更仔细一点会注意到,先天八卦是神话八卦,在对峙之中激情和想象多一些;而后天八卦是道德八卦,人人争做四平八稳自强不息的君子(基本上可以认为,吾国自春秋以来,就是道德八卦为主流)。
八卦是舆论的一部分,某种程度上甚至是舆论的起源,一个负面八卦必然引起谴责性舆论。勒邦笔下的乌合之众从不过问“这是真的吗”,他们只问“主角在哪儿”。
有趣的是,愈是道德感缺失的社会,负面八卦引起的谴责反而逾激烈。八卦在毫无道德节制的媒介中畅通无阻,其本身的反道德性又勾起人们对道德的渴求。这种极端不平衡的供求关系只能导致单股停盘审查的悲惨结局,好在广大散户无需为此埋单,而这一点正是娱乐的精髓所在。
八卦学的基本原理是专业。工科技师大多不想了解福柯的男友曾结过婚,李银河也未必对爱因斯坦的年薪有兴趣。
【关键词】数学学习 联结问题 导向 策略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实际上从一个角度要求数学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认知学习。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未重视认知结构的研究运用。尤其到了复习阶段,连续不断的向学生发放复习试卷和机械地向学生布置复习题给予强化,以达到反应结果。或者在平时教学中,让学生死记一些结论,不注重“有意义的学习”。学生的学习似乎还停留在“S-R”阶段。这种简单的操作方法在短时间内能使考试成绩上去,但代价是学生沉重的学习负担,并造成学生思维僵化,不利于培养“发展型”人才,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如学生对于绝对值概念,只知道│a│是a绝对值,而不明白它的真正内涵。没有通过学生生活中已建立起来的认知概念与数学内容的新认知结构进行联结,结果是造成对绝对值概念理解的是似而非。本文就数学学习的联结问题及导向策略上作一些探索。
1.关于联结理论
关于联结,理论上的研究,目前有两大派别。一是以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为代表的联结主义的行为学习理论。二是以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和奥苏伯尔为代表的认知学派学习理论。桑代克的主要观点是,学习就是作尝试错误。如果把当今的学习刺激设为S,学习反应设为R,学习就是S-R的联结过程。它是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一种盲目的尝试。通过不断尝试,出现错误,不断矫正,从中学会知识和技能。而认知学派认为,学习就是知觉的重新组合,这种知觉经验变化过程不是简单的“S-R”过程,而是突然的“顿悟”,强调“情景的整体关系”。而以美国心理学家托而曼为代表的观点进一步认为,在 S与R之间应该有一个“中间变量”,即认知和目的,学习是期待,就是对环境的认知。因而,学习过程是一个S-O-R的过程。布鲁纳和奥苏伯尔还把它进行了发展为现代认知理论,认为“学习就是类目即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它不仅批评S-R直接、机械的联结,而且提出学习存在一个认识过程,是认知结构的重新组合。强调原有的认知结构的作用,也强调学习材料本身的内在联系。把内在联系的材料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联结起来,新旧知识发生作用,新材料在学生的头脑中达成“内化”,学会了对“S-O-R”中的“O”的捕捉,成为真正的意义的联结,或者说学生对新材料有了深刻地理解和超越。
在数学教育中,我们不能不重视,数学学习重要的应该是认知学习,它是一个建立学生心理内部学习机制的过程。这里要明白三点:学生学习数学,一要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二要重视学生一定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水平;三要充分考虑不直接参与的情感、意志、兴趣等问题。
2.数学学习的两种联结思想剖析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说明“S-R”与认知结构连结之间的各自意义。按“S-R”的行为主义联结理论,可以让学生直接操作。这时,学生可能不去仔细审题。由图形“先入为主”,不断尝试,不断碰壁,然后再回头去审题。在点、线、角、三角形、圆的离散图形中不断产生错误。偶而碰上解题思路,才得到问题的解决。之后,再不去认识、总结。下次在碰上此题,又重新错误尝试。显然,这样的问题解决法,造成精力的极大浪费,所学知识也难以巩固。平时,我们老师经常说:“此题我让学生解过,还做不出!”原因在于“S-R”联结不是“有意义的学习”,没有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结,没有建立学生的新的认知结构。
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把精力化在建立学生认知结构的工夫上,善始善终加以引导。少用或不用“S-R”这种“尝试错误”的机械方法,多用科学成功的尝试,引导学生认真寻求“中间变量”,努力使学生的新旧知识加以联结,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不断提高。
3.数学学习联结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