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探究学习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传统英语教学往往呈现填鸭式教学模式,一边是老师激情授课,一边是学生听着头晕脑涨。被动教学不仅阻碍了学生个性发展,而且阻碍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本课题结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的部分内容,就初中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课程教学进行论述,抛砖引玉,求教大方。
(一)促进自主参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课堂教学要向45分钟要质量。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例如,9A Unit 2 第一课时学习,上课教师先呈现关于颜色的图片,引出学生感兴趣的颜色话题。学生主动归纳各种颜色,补充学习新单词indigo、pink、violet等。根据所列颜色,学生积极表演对话: What’s your favourite colour?/What colour do you like best? Do you know how many colours there are in a rainbow? 由呈现――归纳――表演――创新这个自主参与过程,学生思维得到训练,共享交流成果。在欢快愉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完成Welcome to the unit的学习,并且激发学生自主学习colour 的兴趣,为Reading学习做好铺垫。
(二)加强自主合作。初中英语课堂中,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进行有效学习,如work in pairs, work in groups and discuss 等。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在小组间建立竞争关系,强化学习动机,如:学习9A Unit2 Main task时,教学目标可要求学生写一份关于情绪、颜色以及所代表事物的报告,并展示此报告。此时,可先分组讨论不同颜色与情绪的关系,如:Work in pairs: A: What does red represent? B: It represents power and strength.然后,让学生仔细研究Millie从杂志上选的图片,提出一些相关问题在组内解决,并让学生在小组内发言,其他组员做记录。完成后,各小组派代表陈述本组讨论内容要点,其他学生从内容的真实性、结构的逻辑性等方面对每位代表的发言做评述。以此帮助学生较容易地完成Millie的报告。
(三)实施自主探究。在初中英语教学时,教师要留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创造自主探究学习机会。如:设计教学环节,注重让学生大胆去想、去看、去说、去做、去怀疑。事实证明,课堂探究既教给学生所学知识,又教给学生获取英语知识方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意识。如:在8AUnit4 Wild animals一课的授课中,为了渲染课堂气氛,可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在课前首先播放了一首欢快的英文歌曲,从而营造出轻松的英语学习氛围,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然后用多媒体放映图片并用英语进行提问:Boys and girls,shall we begin our class now? We know every one of us has many friends and we also have many animal friends.I think animals are usually very friendly to us, we should love them and protect them. If the animals live in the wild,we can call them wild animals. Now, look at the screen,can you tell me what they are…
通过多媒体结合英语对话,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并引导学生较快地熟知教学内容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在“听、说、读、写”技能得到锻炼。而多媒体的教学方式通过导入直观形象的图片作为教学手段,对学生来说,印象更深刻,理解和吸收也更为容易。
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在推行自主学习基础上,还要进行分组讨论式教学,给学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英语氛围,可以通过学生自主交流和讨论来掌握学习内容。如:在进行8AUnit4的学习中,除了让学生掌握野生动物生活习性、成长过程、生存环境以及向学生展示美好自然生态环境,还要让学生明白:自然界美好的一切却因为人类破坏而陷入即将破灭的处境。从而升华“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的主题。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我们可鼓励学生讨论:一是讨论当前一些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的原因;二是讨论如何保护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措施。通过小组讨论形式,既可有效激起学生参与学习,又可通过教学实践,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在学生英语知识积累和运用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对于提高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都起到了良好的激发作用,小组讨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大大增强了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及思考
小组合作学习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等理论为基础,以探究与利用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协作为评价标准,以大面积提高学习者的学业成绩、形成学习者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
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有“形”无“实”,教师和学生没有真正走进“小组合作学习”。初中物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误区有下面几个方面:
从教师的角度看:首先,教师在尝试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之前不应该是盲目的,必须有大量的准备工作,而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是首要的。而有一些教师因为学校的要求,仅通过几节教学实录和网上的一些经验介绍即着手付诸实施合作学习,此时教师还处于一种懵懵懂懂的状态,怎么能够指导学生去合作学习。其次,教师受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的影响,虽然建构了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桌椅摆成适合小组学习型,小组分工也明确,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不敢放手让学生合作,不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合作学习还是在教师统一的“安排”下进行的,学生的合作缺乏自主性,在教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表面上的假象,只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而在这里的互动中,教师主宰了一切。一句话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转变。
从学生方面看突出表现是:有的善于表现的学习优秀学生“以我为中心”独霸话语权,不知尊重他人只关注自己展示,不倾听,不配合,甚至出言伤人,引发矛盾;不顾小组存在只表现自己见解,不顾全大局,不顾同学感受;有的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消极退缩,不论讨论如何激烈,总是呆坐观望,即使轮到他参与,仍然是推委推托,消极应对。还有的学生依赖学习表现好的学生,“搭车”现象突出。有的只顾组内讨论,过于喧哗,干扰他组,影响合作质量。
针对物理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实施有效教学策略。
1. 更新教育理念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于合作的能力”。教师需要摒弃陈旧的观念,认识到:学生是物理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初中物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需要改变学生物理学习的方式,由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向以学生自己学习为主;要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师的角色;评价的方法、手段及内容也要变化。因此,广大教师只有认真学习《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和相关小组合作学习的各种教育教学理论,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初中物理论文,才能搞好小组合作学习。
2. 合理分组
教师最好对全班学生进行异质分组,也就是按照学生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均衡分组,确定每个成员的职责,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3. 授之以渔
在实施合作学习之前,要教给学生如何搜集资料、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讨论问题、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增强成员的集体责任感、以友好的方式对待争议和建立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在合作时能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不同见解,要等对方说完,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对对方的精彩见解和独立观点,要通过表扬、鼓励形式,达到相互支持;碰到困难和分歧较大之处,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4.心理疏导。
为了克服学生的从众、不合群、羞怯、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教师在分组之后通过一些活动如主题班会、竞赛活动、课余活动等来融洽学生的关系,有针对性对存在某种心理情况的学生进行训练,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使学生得到教育。
5.精选问题。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物理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不提出过于简单,不假思索就能解决的问题,或从书本上能找到的问题。因此一定要精选问题,紧紧扣住课程标准,从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度目标入手,设计出明确的活动要求,把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或趣味性、生活性的问题,或热点性、规律性的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载体。
小组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的。因此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交流探讨的时间。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问题提出后,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思考,或出现思考障碍,或出现答案不一,此时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好时机。不可问题一抛出就小组合作。
6.指导管理
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合作学习的监控。教师要深入到学习小组中,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注意随时监控合作学习的进程和质量,帮助学生掌握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
7.以人为本施评价
评价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走出陈旧评价观。初中物理自身的特点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应该与时俱进,实施发展性的评价,以便学生的发展。评价的最终目的不仅仅管理、选拔,而且是让受评人学会自我评价。要坚持以质性评定为主,量性评价为辅;要坚持重视过程评价,而不是仅仅关注结果。唯有这样,我们才更易走出侧重甄别的误区。
总之,初中物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鼓励生生合作,创设出有活力的合作情境,使每一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来,在合作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过人之处,感受到每一个人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学习资源。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 探究
1、化学教学的全新改革
1.1生活化
初中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非常密切,新课程强调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理念渗透到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使初中化学实验的改革向着生活化的方向迈进。(1)在教材中安排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以创设实验情境。(2)在教材中安排了众多的学生熟悉的物质作为实验的原料进行实验,使学生感到化学并不神秘,这在得调动学生学习及探究化学知识的积极性。(3)选取众多生活和社会中的初中化学现象作为实验内容,让学生更多地感觉到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产生要更加努力学好化学的热情。
1.2趣味性
初中化学实验作为增强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一种手段是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初中化学实验兴趣是促进学生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性的一种重要的内在动力,具有较强的动机功能。当学生具有浓厚的化学实验兴趣时,其中枢神经处于兴奋状态,能够认真操作、敏锐观察,促进化学实验顺利进行,并在实验活动中产生愉快、满足、喜悦、兴奋等情感体验,从而使化学实验兴趣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为此,初中化学新课程力求实验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并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1.3习惯性
在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例如,学生在做实验:“酸的性质”分组实验时,对盐酸与带锈铁钉的反应,还可以看到铁钉表面有气泡冒出的现象。因此,在填写实验报告时,笔者要求学生将实验所观察到的所有现象如实填出并对所产生的现象作出相应的解释,以此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每次实验结束,笔者都要留出3-5分钟,让学生清洗实验仪器、整理药品,保持桌面整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的训练和培养,对初中学生来说,需要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初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时,笔者除了在课堂上演示规范的实验操作让学生模仿外,还将操作要点以“口诀”的方式介绍给学生,如往试管里装入粉末状药品要“一斜、二送、三直立”;装块状药品要“一横、二放、三慢竖”;液体药品取用的要点是“瓶塞倒放、两口紧挨、缓慢倾倒、加盖放回”;使用胶头滴管应“担头赶空气,放手吸试剂、悬空滴液体、管口勿触壁”;以及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两查、两不、两禁止”。
2、化学实验的创新
2.1尝试进行自主探究实验
所谓自主探究,就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课题,分小组或个人设计方案。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个人或分小组自发进行实验验证,这样的实验一般涉及的仪器和化学药品较少或家庭可代用的多,且相对较安全。由于课时有限,而探究学习却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还要增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所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自主探究不是号召性的,要明确布置课题任务,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落实、有评价。比如,钢铁生锈条件的探究,木炭、茶叶等吸附作用的探究,以及酒精、石蜡等有机物主要组成元素的探究等,要采用自主探究方式,自主探究跟实验探究课的组织不同之处在于实验分散成个人或小组自主实验,不用教师的监控,其优点是拓宽了课堂的空间,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探究性实验问题不要过于繁杂和开放,可将问题控制在一个点或一个面上,便于学生实现探究目标,得到正确的结论。如用H2O2和MnO2混合制氧气的实验,涉及许多化学问题,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问题提出来加以研究和解决,但可探究一些小问题,如/在H2O2溶液中加入MnO2产生氧气,MnO2是否也作为一种反应物0,/反应完毕后MnO2如何回收0,等,使学生形成催化剂的概念即可。
2.2要尊重科学,鼓励创新
首先,以自主实验为主,演示实验为辅。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主体的积极参与。在化学实验中,教师应该明确自己所起到的作用,不能用教师的演示实验代替了一切。演示实验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学习实验的步骤要求,明白各种实验操作的规范,但是要少而且精,使其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教师要让学生多动手,自己在实验中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收获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他们才能形成自己的实验,才能有所创新。其次,多探究性实验,少验证性实验。以往的实验教学往往是先学习书本知识,等某些章节学完了,教师带同学们去实验室,把这个章节的实验顺利地做一遍。学生得出的结论往往是,实验验证了教材所写的无误。这就是验证性实验。这种实验形式,其意义不大,往往重复的是教材的思路,很难有个人的发现,更谈不上什么创新了。探究性实验是先提出问题,然后在实验中观察、思考、分析,最终获得收益。学生是在实验的过程中了解事物的本质,在过程中不断地动手和动脑思考,从而获得各种体验。在实验的各个阶段中,学生面临的选择和问题是多方面的,他们的思维不断地向前探索,每一步探索都是创新形式的开始。
2.3积极开展课外和家庭小实验, 培养学生勇于超越的创新精神
《新课标》要求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这一点应反映在化学教学的全部过程之中。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 不仅仅是停留在课堂上。化学课外活动是化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是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超越的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 教师要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多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发动和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课外和家庭小实验, 让学生自己发现和寻找身边的化学, 使其成为自己实验的研究内容, 动手、动脑, 长知识、长能力。学校可以创造条件全面开放实验室, 使学生随时随地能进行各种实验。特别是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 要鼓励他们敢于提出新的问题, 并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进行一些小实验, 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解决这些问题, 同时还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在学习中的一些疑问, 以此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个性特长, 使他们养成用实验来探究未知, 大胆质疑, 勇于超越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丁健琦.新课程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之我见[J].考试周刊,2007(13).
关键词:初中化学 PBL 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4-0160-01
目前我国的初中化学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促进下,课堂教学模式由过去比较单一的传递式教学逐渐向多元化教学的模式演进,出现了探究式教学、合作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还是有部分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并没有主动顺应时代的发展的需要,尽管在形式上采取了新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实际教学环节中依然延续以教师为教学主体,依据教师对教材的知识点理解开展课堂教学,久而久之,当新教学模式新鲜感的刺激逐渐消退以后又逐渐回到了原来的教学模式中,造成教学内容的枯燥和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初中生正处于发育的青春期,在这个阶段叛逆心理十分强烈,被动地让学生疲于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将导致他们产生抵触情绪,参与学习的热情越来越低,造成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出现下滑。
鉴于目前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以上不足,笔者尝试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PBL即: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最早由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于上世纪50年代的医学类的《基础化学》学科教学中第一次提出,后由美国南伊利诺斯大学进行完善形成一种比较完善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法可以分为课程和过程两个大的方面。[1]课程环节主要包含教学者精心设计的问题,以问题为焦点启动课程,教师的角色不再是提供知识,而是创设问题情境;过程环节包含学生根据对教师创设问题的理解开展调查、执行探究,开展自主学习解决问题。PBL教学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解决复杂的、实际的问题,发展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技能;使学习者建构起宽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成为有效的合作者和学习者。国外的资料表明,通过PBL培养的学生,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和自学能力方面有明显提高。与传统教学培养的学生相比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协作能力明显提
高。[2]
笔者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主要依据是新课标的初中化学难度适中,学生在教师的辅助下理解难度较小,新课标的初中化学教材中的许多知识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都为PBL教学法进入初中课堂提供了所必须的条件,PBL这种以问题为驱动的教学模式能适应青春期学生好奇心重、活泼好动还带有些许逆反的年龄特征,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通过问题的方式提前引出,发动学生通过上网自行收集问题的解决办法、开展学习小组整理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案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知识点,既能避免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对学生将知识点满堂灌的方式,造成初中化学教学课堂环境沉闷死板,又能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面作者将以初中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为例来对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进行探讨,在本节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先从江河、水井、池塘和生活污水等不同地域用矿泉水瓶收集样品,对学生进行展示,提出如何将这些水变成可以放心使用的生活用水。在学生开展探究之前给学生提出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己收集讯息:(1)是不是看起来无色的水就是干净的水?(2)水中有那些物质对人的健康是有害的?(3)有害的物质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不同的处理手段呢?教师在预留这些问题给学生以后,学生可以组成学习小组利用网络资源、实地水源地走访等方式开展探究活动,形成各个小组的解决报告,教师在正式上课前可以针对各个小组的探究报告进行指正,协助学生找到各自探究问题的最佳的解决方案。在课堂教学时由各小组对自己的发现的各种水源存在问题进行论述,并且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围绕教师事先提出的关于生活用水的三个问题讨论,引出实验室如何对脏水净化的问题,然后教师利用过滤装置对浑浊的江水进行过滤,让学生对比过滤前后的水在外观上的变化,进而介绍过滤的原理与操作的要领。通过展示纯净水与硬水中肥皂起泡现象的区别,让学生根据自己事先收集资料中谈论水中看不见的钙镁离子对生活健康的影响,再从容引出如何对硬水进行软化的的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堂节奏,由教师事先根据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收集问题的根源、影响及解决方案,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他们的不畏困难追求真理的科学探究态度,由于学生正值青春期,当他们感到自身得到充分的尊重,他们将释放出无穷的智慧与活力,课堂教学效果将得到显著的提升。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教材的知识体系与知识深浅程度,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自身文化素养都决定了,教师可以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灵活引入PBL教学法,使教学效果得到事半功倍的提升,为学生奠定良好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Fincham AG, Shuler CF. The changing face of dental education: the impact of PBL[J]. J Dent Educ 2001;65:406-421.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活动 阶段性策略 主动性
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活动与探究是为了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而设置的.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使他们逐步学会科学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因此,活动与探究要求学生和教师相互配合,这是突出学生主动性的学习方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各个阶段都有相应的策略.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探究性学习活动实施前的准备
1.熟练的实验技能
探究性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依赖于扎实的基础,学生要熟练全面地掌握基本的科学实验操作方式和方法,同时必须具备严谨端正的科学态度,还必须具备动手能力,在教师讲解演示后,模仿总结.完整的操作技能是学习化学的关键,也是探究性学习的基础.
2.观察与分析
对于化学实验来讲,通过观察实验前物质的气味、状态、颜色等,实验中物质状态、颜色的变化,还有实验中产生的发光、发热、溶解、凝固、声音等现象,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分析实验前后变化产生的原因,分析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概念及本质等.
3.引导主动探究心理
活动与探究的主体是学生,是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设置的.初中化学教案也把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当做素质教育的能力训练点,并且初中化学的学习实践只有一年,主要任务除了具备基本的操作技能外,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性学习活动实施中的自主探究
探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是:问题提出—方案设计—实验探究—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结论汇总.
获取知识并不是探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它的最终目的是主动利用已经获得的知识作铺垫,然后去发现和探索新知识、新技能,它的主要支撑是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在此基础上做到学、做、思、悟和用环环相扣的过程.因此,探究学习的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课本,而应该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在化学实验中提出的问题必须创立一个联系现实生活的场景,如蜡烛燃烧实验,这个问题的提出,可以联系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人会晕倒这个情境.
有理论认为,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的不统一,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得学生把目光转向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方案设计是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能否得出正确结论的前提条件,所以方案的设计必须严密,有较强的逻辑性;实验探究综合考虑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动手能力.
在刚刚步入化学学习的初始阶段,必须尽快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学生必须在学习过程中亲身经历以及体验探究活动,在实验过程中熟悉问题的提出(来源)、对结果的预测与条件假设、策划实验、动手实验、收集情报、完成实验后给出解释以及定论、对结论进行反思与评价、再交流共同探索等一系列环节.
在化学学习的深入阶段,教师要指向明确地让学生参与体验完整的探究实验过程,引导学生亲自完成实验的一般步骤.活动中包括的科学探究要素是可以增加或者减少的,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各要素出现的顺序是可以改变的,探究活动实验形式多种多样,如调查、实验、收集资料等.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自主发挥课堂内外的科学实验探究活动创造条件,营造气氛,给予指导.
三、探究性学习活动实施后的反思与扩展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生物;探究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5-237-01
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探究式教学模式与初中生物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它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与发展、对教学模式理论的丰富,而且是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实践的重要指导。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模式在运用于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也会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而得到完善和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学理论的发展。
一、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早在20世纪初期杜威就主张,让学生积极地动手“做”科学,而不是被动地“读”科学。过去的大纲和教材,由于实验含量先天性不足,使得学生在认识上的感知过程明显欠缺。针对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充分体现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的内涵特点,新教材增强了探究性实验功能,从根本上为学生设置了在探究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的条件,如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抑制效果、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等一系列的探究性实验。为此,教师应首先指导学生学习实验原理,明确做探究的意义,指导学生学会探究方法,指导他们从自身实践中得出答案的正确途径,从而实现由感性到理性进行认知,体验和理解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探究性实验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指导探究性实验中,既遵循教材的逻辑性,又不拘泥于一般实验的具体形式。
二、创建自主探索的初中生物教学环境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需要一些特定的环境,包括弹性的时间、灵活的空间、民主的教学氛围、丰富的地域文化以及开放的教育管理体制等。其中,创设和谐民主的、适合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的生物教学氛围最为重要。生物教学氛围的创建要使学生的发言权、建议权得到尊重,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展现自我,敢于进行非逻辑的异想天开和发散性的举一反三。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敢于放手让学生独立进行各种探究活动。对学生既要多鼓励表扬,充分肯定并赞赏学生的探究成果,又要容许学生出错。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教师不能横加指责,强令修正,应指导学生冷静分析、反思、总结,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以“误”养“正”,完成探究式教学任务。在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环境的设计上,教师首先要理解学生是如何学习生物的,从而由此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互动的生物教学环境。在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和意志是自由的,这时的学习任务是其自身学习生物的需求产生的,学生的主体性会得到充分发挥。
三、精心组织并指导初中生物探究
教师在开展探究教学时,要善于根据学生能力水平,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扶”与“放”的关系,逐步让学生学会独立探究学习。具体而言,初中生物教师在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指导。首先,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和假设。面对问题情境,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物知识和经验对问题进行分析,猜测可能造成这种现象或结果的原因,初步提出自己的假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常用的有直觉思维、想象思维、发散思维和批判思维。其次,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各种探究技能和方法。问题提出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查阅教材、报刊或其它信息源,对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提出假设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灵活运用观察、实验、调查、测量、比较等方法去验证他们的假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收集、筛选、组织和使用各种信息的技能,而学生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对假设从多方面进行验证,如果结论证实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学生的认知就会趋于平衡;反之,则产生新的认知冲突,学生就不得不提出新的假设或修改自己的论证过程,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最后,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必要的资源帮助,这些资源包括信息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等。
四、构建初中生物探究性学习评价体系
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的激励评价机制是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模式的重要内容。要使探究式教学活动得以有效开展、学生潜能得以全面激发,评价机制必须是开放、多元性的。与传统教学中只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方式不同,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对评价的要求较高,如它要求评价每一名学生理解了哪些生物概念,哪些还模糊不清或不知道,能否灵活地运用生物知识解决问题;是否能提出生物相关问题,是否能设计并实施探究计划,是否能分析处理所收集的证据,是否能判断证据是支持还是反对自己提出的假设等。但要弄清楚这一切,单靠终结性评价是难以奏效的。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重视并改进终结性评价的同时,更重视形成性评价,如学生每天的笔记、撰写的实验报告、绘制的实验图表、制作的实验模型以及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针对某个问题所做出的解释等。通过这些可以了解学生对相关生物知识的理解深度和广度以及进行科学推理的能力。重视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评价是探究教学评价的另一个特点。学生不断地对自己的探究学习进行评价,如检查采用的方法是否合适、解释是否合理、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如何等,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应采用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学生的自主评价相结合的开放性、多元性评价形式。
参考文献:
[1] 钟凤权.对初中生物学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思考 [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1).
[2] 邓桂秋.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浅析[J]. 黑河教育 2011年06期.
关键词: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评价 多元化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程进一步从理念层面走向实践。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已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任务。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体系中的核心和重要内容,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成为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的关键环节。而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化学新课程也必不可缺少的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且该体系应做到即能评价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较全面地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评价。那么,如何在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中开展学生评价呢?
一、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初中化学学习评价内容
在实施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智育、能力及情感等多维学习目标的评价。具体而言:
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智育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初中化学要求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价,其内容包括:对身边的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的认识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水平;化学语言的使用情况;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的掌握与使用程度;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设计水平等等。
初中化学新课程的学生能力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的评价,其内容包括:观察、实验、思维、自学、提取和处理信息、科学探究、合作、交流与表达等能力使用程度的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则是指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喜好、化学学科的价值取向及有关的环保、资源、能源和物质的微观构成等意识形态的形成评价,其内容包括:是否具有善于合作、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是否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是否能从化学的视角关注社会、生活及最新科学研究等问题;是否具备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是否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等的评价。
二、端正学生评价的目的
学生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课程标准评价建议指出: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化学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学生评价应是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自我完善的重要参照。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功能是通过学生评价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与化学学习等方面的状况,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动机,促进和帮助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学生通过自我和对他人的评价,学习客观公正的评价方法,学习欣赏自己和他人,理解彼此的能力、性格等诸方面的差异,促进学生的社会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三、依据科学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多元化的学生评价
为了达成学生评价的目标和目的,必然要应用符合科学理念的评价原则即注重评价的过程性、改进性及全面性原则。那么,什么是学生评价的过程性、改进性及全面性原则呢?
学生评价的过程性原则指的是学生评价要面向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不要过分追求终结性的分数及其准确性;改进性原则指的是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信息,调控学习行为,促使学生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优化课程习得或感悟到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不断的强化其得到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全面性原则指的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发展学生各自的优势和潜能,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收获及付出的努力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评价。
根据以上评价原则,化学新课程倡导学生评价的方法和形式具备多元化功能。即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应根据学生评价的目标、内容、对象和真实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以及学生个体的发展状况综合应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法。学生评价方法多种多样,一般分为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两类。其中量化评价主要是测验与考试,而质性评价则包括行为观察、访谈、形成性评价和成长纪录等。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评价方法应是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的有机结合。现举几种学生评价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建立化学学习成长记录档案袋
档案袋评价是西方发展出来的一种取代标准化考试的定性评价方法,它采用的是有计划、有组织地把最能反映评价对象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所取得进步的各种原始资料集成一个文件袋,供评价者评价。而化学学习成长记录档案袋的收集者是学生本人,教师从旁加以指导;评价者包括学生自己、同伴、化学课任教师、社会团体组织等。袋中收集的内容有:课前自学的化学笔记、历次课堂探究实验的实验报告、化学学习资料收集记录、化学小创作、小论文、家庭小实验的实验报告、化学调查活动记录、学习评价表、单元复习小结、以及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记录等,以及学生认为应该收入的材料。倡导收集的内容要能客观记录学生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具体事实以及能真实体现化学学习的得失等。档案袋评价的内容和方式如下表:
整体活动表现记录评价,分批次进行,每堂课重点评价1-2组并追踪访谈(3-5分钟),制定访谈计划(定性评价与等级记分结合)
由于操作主体主要是学生本人,学生通过收集整理化学学习的成长记录袋认识、反思、改进、发展自己的化学学习,这种评价方式将他人的评价以及外部的社会评价有机地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相结合,具备很强的改进性、过程性及全面性原则,大大的提高了学生评价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由外在的压力逐步转向内在的需求,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实践结果是:有实行的班级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大大超过没有实行的班级学生,其中有50%以上立志今后要报考化学专业,从事化工行业。考上高一级后的学生还写信、电涵建议支持老师继续实行,他们表示非常喜欢这样的学习评价方式,因为这样的评价方式大大地减少了学习的压力和学习的厌倦感,争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让他们在学习的各环节上都能感受学习的成就感,他们非常认同。
(二)施行化学学习评价表
学习评价表的设立是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评价标准,由学生自己、学习的同伴及课任教师等多角色参与评价的一种多元化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可以是对某一章节的学习内容和任务等全面多元地进行评价,如
[案例1]关于氧气的学习评价表:
评价标准:
1.知识与技能:A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问题;B理解所列的知识与技能;C了解所列的知识与技能;D初步知道所列的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A熟练应用;B懂得应用但不熟练;C初浅的具备;D有待进一步提高。
3.情感与态度:A强烈;B较强;C具备;D有待进一步培养。
4.总体评价:评出三项内容的最优秀的学习成果及有待进一步改进的内容,同时要求写出改进的建议及学习的榜样
也可以是对某一探究活动的评价。如:
[案例2]:化学探究活动的学生评价表
评价标准:
1.[提出问题]
A:善于从日常现象或化学学习中,独立地发现并用简练的语言大胆地提出具有很强的探究价值的问题,且所提的问题具有创新性。
B:能从日常现象或化学学习中,经过启发后,发现具有一定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述所发现的问题;
C:能大胆积极地提出问题,但提的问题探究价值较少
D:需进一步的加强
2.[做出猜想与假设]
A:积极主动的对问题提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且表述清楚简练。
B:能对问题提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但表述不够清楚简练
C:能在别人的启发帮助下对问题提出猜想与假设
D:需进一步的加强
3.[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
A:独立的根据假设来设计对照实验或调查方案,有很强的控制实验条件或实践活动的变数意识,所设计的实验或调查等实践方案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和可操作性,且方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B: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制定出较为科学的,有一定的计划性的活动方案或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
C:能通过小组讨论,与别人合作制定活动方案,且参与意识强。
D:需进一步的加强
4.[进行实践]
A:能将活动方案很好地体现在实践活动中,积极参与并能顺利完成活动任务,且具有很强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善于观察和思考的能力,能根据活动的具体情况及时修改方案。
B:能将活动方案较好地体现在实践活动中,积极参与并能与他人合作完成活动任务
C:积极参与活动,活动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D:被动参与活动。
5.[收集证据]
A:具有很强运用调查、资料查阅、实验等方式进行收集、分析、处理解决问题所需的证据的能力,能独立地对活动的结果进行记录并能运用图表等形式加以表述,且具有很强的实证意识。
B:初步学会运用调查、资料查阅、实验等方式进行收集、分析、处理解决问题所需的证据,能与他人合作记录表述活动结果。
C:有一定的收集分析处理表述信息的能力
D:有待加强。
6.[解释与结论]
A:能规范地写出活动报告。报告内容真实、详尽, 有很强的逻辑推理性,能有力地解释并判断出事实证据与假设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对一些不符合常规的实验或调查结果能进行分析,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观点。
B:能写出活动报告,报告内容真实、详尽,能从中了解出结论的正确性,能较为客观的反映出活动的过程、结果。
C:能在老师或他人的指导帮助下写出较为合理的活动报告。
D:有待进一步提高。
7.[表达与交流]
A:能用口头、书面等方式明确的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积极参与小组或班级的交流与讨论,且能在交流与讨论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
B:能用口头、书面等方式较为明确的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能参与小组或班级的交流与讨论。
C:能参与交流和讨论,且态度比较认真,能遵守相关的纪律,不喧哗,不干扰。
D:有待进一步加强。
这种评价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具体的学习内容进行客观全面地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成长、自我发展。其具体内容可因学生的特点、学习内容、方式、任务及具体的学习情景等不同由教师自设或由教师指导学生自行设置皆可。其优点是具体、全面、客观、可操作性强、见效好、学生比较认同,缺点是如印刷、纸张、时间等有形或无形的成本均较高,学校与教师意见比较大。
(三)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阶段性评价
与新课程相适应的阶段性评价是以档案袋和化学实验等活动考查为中心的 “化学学业成就”考查同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纸笔考试成绩相结合后采取以“等级制”代替“百分制”的评价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如:
[案例3]新阳中学初三学生化学学习阶段评价表(半学期)
注:⑴评价等级分为四级:A(优100-90)、B(良89-70)、C(合格69-60)、D(不合格59-0)
⑵评价时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相应等级代码(即:A、B、C、D)。
⑶填写时应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不得私自涂改,违者降低一个评价等级。
⑷本评价表应有任教老师签章方为有效。
这种评价形式由于是学生本人、同伴和老师共同参与评价,最后还有家长的意见和看法,有利于淡化分数,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学生各自的优势和潜能,又能顺应教育民主化的潮流,促进师生、家校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使学生更为具体地理解和体会老师和家长的关爱和期盼,同时有利于学生更加充分的认识自己,唤醒自我意识,自觉的进行自我的教育,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
(四)使用多元化的学生评价的意义:
使用多元化的学生评价至少具有以下几点意义:
1.有利于改变传统中的“好学生”和“坏学生“的形象 ,改善学生之间的差距等,使学生明确“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观点。由于应用了上述的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后,学生与学生之间,学会了互相欣赏、互相学习、互相帮助、集思广益,开诚布公。化学上的许多问题被解决了,一个个奇思异想被创作出来。一个个学生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不断的进行学习 ,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这样不知不觉的被激发了,“要我学习”变成了“我要学习” ;学习的合作精神也很浓厚。老师和家长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2.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创造的意识和能力。
3.有利于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教师及家长的教育观念的更新,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教师提高业务能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王晓聪:《以初三学生认同的评价促进其发展》;2003年4月厦门化学论文汇编;
[3]傅兴春:《新课程活动元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原理》;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
[4]傅兴春:《初中化学学业评价的目标和方法》;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三化学)厦门课改区的研究报告集(2003年8月)
[5]王文静:《学生评价改革的问题及对策》;福建教育杂志社(2003年第2期)
[6]郭艺治:《初中化学期末学生评价改革的实施意见》;新阳中学教学集锦(2003年1月)
1 模式简介
在初中学业考试生物“五合一菜单自选”实验考查模式中,学生可以从实验操作、笔试、口试、实验设计和调查报告五种考查方式中自选某一种方式或几种方式参与考查。教师根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结合广州地区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生物教材,给出一定的考查范围或题目,学生在五种菜单考查方式中任选某种方式进行考查。每个学生最多可以参与实验考查两次,选取最高成绩作为考查最终成绩。在考查中,教师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负责提供五种实验考查方式的实施条件。选择口试、笔试和操作的学生根据考查范围进行准备,在考查当天通过抽签决定具体的考查题目。选择做研究报告和实验设计的学生提前报名,在八年级第二学期结束前提交有关报告和设计。
学生自选菜单中的实验考查模式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菜单提供的考查模式较多,侧重点各有不同。例如实验操作考查,侧重于学生实验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的评价;笔试、口试,侧重于监测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实验设计、报告则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倡导评价方式多样化:在具体操作时,除了采用笔试外,还要重视采用实验操作、制作设计等任务表现方式进行评价。教师评价还应该鼓励学生依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分别在实验、制作、理论学习、社会调查等方面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2 模式操作指引
根据《广州市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七至九年级生物学科结业评价方案》,生物学科结业评价是对八年级学生两年的生物学科学习情况所作的一个总体评价,由三种形式组成:纸笔测试、非纸笔测试(包括开放式考查和生物实验考查)、平时成绩。其权重分别为纸笔测试占70%、非纸笔测试占20%、平时成绩占10%,三者之和为初中生物学科结业成绩。因此,该实验考查模式中五种考查的方式的满分均为20分。
2.1 实验操作考试
根据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八年级教材上的实验出题。在操作过程中学校提供各组实验所需的实验材料与仪器,学生在考前抽签决定考题,2人或4人一组同时进行考试,每组考查时间为20 min。教师印制试卷时,一份发给学生进行考试准备,一份留作试卷,即每个选考学生需要2份单面试题。
2012学年统一提供的操作试题包括显微镜类与非显微镜类两大类,显微镜类有2组试题:试题A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试题B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非显微镜类包括3组试题:试题A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试题B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试题C扦插材料的处理。
2.2 笔试
根据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八年级教材上的实验,选取部分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等内容编制试题。题型主要是填空与选择,评分标准统一。学生在考前抽签决定考题,考查时间为20 min,各班同时进行。要求考生独立作答,不得参考任何相关资料。2012学年统一提供的笔试试题包括4组。
笔试也可以不单独进行,笔试成绩可以与八年级期末广州市学业水平结业考试中纸笔测试中所涉及到实验知识的分数经过换算后互认,满分也为20分。
2.3 口试
根据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八年级教材上的所有实验,选取部分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等内容编制而成。学生在考前抽签决定考题,与教师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学生听完试题后,有1 min的时间思考,每题有3 min的时间作答,试题只读1次。听完题后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必须独立口答,不得参考任何相关资料。教师每次只考查一名学生,参照评分标准酌情给分。2012学年统一提供的口试试题包括3组。
2.4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的考查内容由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设计一个探究实验,或者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补充、添加,成为一个创新实验。
2.5 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的考查内容不受限制,学生根据教材中涉及到的问题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设计一系列的调查题目,根据调查结果写出调查报告。
3 模式在实践中的改进与反思
初中学业考试生物“五合一菜单自选”实验考查模式建立后,先是在萝岗区的区属学校开始运用,2012学年开始,由广州市教研室生物科向全市的各区县推荐运用。该模式自构建后的6年来,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实验操作形式
实验操作方式最初按照年级分类,分为七、八年级两大类,每类4组试题。在实践中发现七年级试题中显微镜类比较集中,考虑到部分农村学校缺乏开展显微镜类实验的条件,会影响学生自主选择实验考查方式的初衷,后改为根据实验中是否用到显微镜分类。
根据学校在实施操作考试中,教师的人手、学生准备实验的时间有限等因素,减少了试题的数量,更加突出考查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
根据人教版新教材,删掉了一些实验,例如测量胸围差的试题被删除。
修改、充实了试题的评分标准,除了考查知识与技能以外,尽量关注学生在考查时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一些实验仪器、用具使用的方法和习惯也纳入评价范围。
3.2 笔试形式
笔试考查方式最初是考查一个实验中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等内容,在实践中发现这种考查方式考查的知识内容过少、过于集中,后改为不拘泥于考查某个实验,而是进行综合的实验考查,共4组题。
由于实验考查是在八年级进行,既不能加重学生负担,又要能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特别是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因此,除了将“五合一菜单自选”实验考查的成绩与八年级期末广州市学业水平结业考试中纸笔测试中所涉及到实验知识的分数经过换算后互认外,也与结业考试中非纸笔测试的另一种形式——开放性考查的成绩互认,均为20分。这样学生就可以真正做到在非纸笔测试中自主选择开放性考查还是实验考查形式。
为了进一步减少学生负担,现在正评估是否将笔试考查纳入平时的纸笔测验中,即无需组织专门的笔试考查,改为在每次单元或期末质量监测中,命制20分的实验题目,经过统计作为笔试考查的成绩。
3.3 口试形式
口试考查方式最初是考查一个实验中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等内容,经过实践,发现这种方式会给学生背实验的错误导向。后改为不是针对一个实验,而是将部分实验的关键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考查。
在口试中,师生是一对一进行的,考查速度较慢,耗费时间较长。在实践中,发现部分学校全校没有一个选择口试的学生,这可能与教师、学生对此考查方式的操作过程不满有关。为此,现在正在评估是否以小组考查形式代替师生的一问一答形式,即学生2~4人自由组合,共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样既可以节约考查时间,也可以更好地体现合作学习,同时降低学生的紧张感。后一种小组口试的试题和评分标准正在讨论中,力图既要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特长,又要避免个别成员滥竽充数。
3.4 设计、报告形式
实验设计与调查报告这两种考查方式主要适合于对生物学科特别有兴趣,与人沟通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强、肯钻研和下苦功的学生。设置这两种考查形式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将来可以在生物学科有所追求的热爱理科科学的学生。但是好学生需要好教师来培养,开展这两种考查,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需要花许多时间、精力来指导学生。因此,特别是任教八年级的教师的个人专业素质、教师对实验考查所秉持的态度等,对学生选择设计与报告考查方式会有非常大的影响。例如,从萝岗区2012学年萝岗区区属初中学校实验考查情况统计表分析,生源较好与生源较差的学校选择设计与报告这两个考查方式的统计数字差别不大,全区9所学校有5所学校选择报告的人数为零,6所学校选择设计的人数为零,表1。
3.5 师生对实验考查的认识
为了了解学生对实验考查的认识,2012学年,笔者也对萝岗区全体参加实验考查的学生进行了以下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见表2。
调查问卷:
1. 你对实验考查的认识是( )
A. 实验考查是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B. 实验考查是考查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
2. 你选择的实验考查方式是( )
A. 笔试 B. 口试 C. 操作 D. 报告
E. 设计
3. 你认为最有效的实验考查方式是( )
A. 笔试 B. 口试 C. 操作 D. 报告
E. 设计 F. 其他
4. 你选择的笔试试题是( )
A. A组 B. B组 C. C组 D. D组
E. 学业水平测试题的换算 F. 其他
5. 你选择的实验操作试题是( )
A. 非显微镜类A组 B. 非显微镜类B组
C. 非显微镜类C组 D. 显微镜类A组
E. 显微镜类B组 F.其他
6. 你选择的口试试题是( )
A. A组 B. B组 C. C组 D.其他
7. 你对“五合一菜单自选模式”的总体评价是
( )
A. 考查方式多样,很好地面向了全体学生
B. 考查方式多样,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C. 考查方式多样,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D. 考查方式多样,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调查显示,有39.6%的学生对实验考查的认识停留在是对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查上,19.03%的学生还是认为考查方式的多样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说明师生对实验考查,乃至实验教学的目标与意义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改进教师的教学。”初中学业考试生物“五合一菜单自选”实验考查模式,很好地体现了“以考查促进教学,以教学推动考查”的理念。从该模式在有关学校进行的对比实验结果也显示,无论是对生物课的喜爱程度,对实验感兴趣的比例,还是实验课的预习情况、听课状态、实验习惯、收集数据的能力、与同学合作或探究意识等方面,采用本模式进行实验考查的实验班均比未使用本模式的对照班做得好。
参考文献:
关键词:融合式教学;初中化学教学;案例探讨
融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化学课堂,是由融合式教学模式的先进性和化学教学的特殊性决定的,可以说,融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化学课堂的成效十分显著,对于促进初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性提升、更好地实现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产生了相当大的助益。本文将针对融合式教学的定位、初中化学融合式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以及初中化学的融合式教学案例进行简要探讨,力求对初中化学融合式教学尝试有益的理论借鉴。
一、融合式教学的概述
融合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首先融合了多种先进的教学理论,比如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融合式教学优势也在于它集重家所长,吸收了不同教育理念的精髓。第二,融合式教学因为融合了多个平台的教学资源,拥有多种渠道的学习资源的来源而实现了学习资源的融合,网络是学习资源最丰富的现代化平台,因此融合式教学具有传统教学难以企及的优势。第三,由于融合式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课堂模式,超出了传统教学的校园环境限制,从而加入了更多虚拟环境氛围,也就是网络教学氛围,所以融合式教学的另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实现了学习环境的融合[1]。第四,融合式教学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突破了教师一言堂的教学形式,从而可以在融合式教学模式下开展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教学方法中获得多层次的能力提升,这就是融合式教学的教学方法融合。最后,融合式教学真正实现了师生之间的融合,传统教学模式只能使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存在各种差异,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的主要角色,教学的主动灌输者,而学生则是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融合式教学彻底改变了师生之间的角色差异,使教师和学生共同处于同一个平台之上,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再是讲述――聆听的教学关系,而是合作互动、交流探索的友谊式合作伙伴关系。
二、融合式教学的具体实施
(一)课前准备,布置任务。在这一阶段,初中化学教师应该首先建立一个网络化虚拟教室,使学生和教师共处在这个教室中进一步开展教学活动。其次,教师应在这个虚拟的网络教室向学生布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通过学生反馈的信息下达学习任务,在布置学习任务的环节务必要保证详细无遗漏。
(二)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这一阶段相当于传统模式的课堂教学阶段,但不同的是学生在融合式教学环境中会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自主完成学习环节。融合式教学模式会弱化教师的课堂中心地位,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探究空间,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教师查看并分析学生学习报告。一个阶段得学习结束后,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学习报告分析。教师可以启用系统设置的学习报告分析模块,通过数据搜集、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等环节最终做出综合分析图表,根据科学的教学管理方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形形成教学评价[2]。
(四)教师调整教学任务,对学生进行辅导。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主要困惑给予集中辅导,尤其是在多数学生都出现问题的重点和难点环节应该给予特别的重视。教师可以将更优质的学习资源推荐给学生,帮助学生对已学会的知识深化理解,充实提高。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反映情况将教学的进度和难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根据不同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教师应该给予专门指导,保证融合式教学的有效性。
三、融合式教学应用于初中化学课堂的具体案例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跟学生明确学习的主要课题是“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探究”,然后给学生分配任务,学生接到任务后开展在线讨论自主学习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后的反馈结果生成评价。其中参与此次案例教学的两名学生在第三次尝试后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一名同学在两次尝试后完成,还有三名同学三次尝试都没有成功,教师于是针对这个反馈结果对六名学生进行提问,学生开始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有一名同学说答不出来,另外几名同学分别给出自己的答案,教师展开进一步提问,相继有学生不再回答。最后教师确定只有两名学生可以跟随教师的思路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生成最终评价,并对此次案例教学的六名学生重新分配了不同的学习任务[3]。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与融合式教学的应用可以完美结合,通过融合式教学,教师可以对不同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具体辅导、因材施教,对于促进学生的良性学习心理,发展学生自主求知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具有巨大促进作用。完美体现出初中化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思维性的有机结合,更符合化学教学中始终强调的探索精神和实践精神。
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采用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案例证明,融合式教学对于促进初中化学教学水平的提高意义重大,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宋梅.初中化学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案例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