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效节能灌溉范文

高效节能灌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效节能灌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效节能灌溉

第1篇:高效节能灌溉范文

一、膜下滴灌棉花基本情况

1.土壤和播种情况

膜下滴灌棉花栽培示范地选择在疏附县站敏乡17村2组31个农户地,条田面积750亩,土壤为壤土,肥力中等。棉花播种时间于4月20-25日,播种行距为30cm-50cm-30 cm- 60cm,株距9.5cm,理论株数18275株/亩,棉花品种为中棉43号。

2.设计说明

2.1滴灌管选用以水利局提供的滴灌管,内径16mm,壁厚0.63mm,滴头流量1.3L/h,滴头间距0.4m。滴灌管铺设间距1.52m,埋于地下0.35m处。

2.2各灌溉示范区面积设计为6个轮灌组,12个轮灌小区,每个轮灌组设计流量73.4m3/h。

3.滴水与施肥

膜下滴灌棉花栽培试验区,在棉花全生育期共滴水7次,共计用水3003/hm2,6月15日开始第一次滴水,之后根据棉田小气候和棉花的生育特点、需水量和时段,每间隔8天滴水一次,每次滴水35-40/hm2,以满足棉花各个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8月20日停水,有利于棉花早熟而不早衰,增加铃重,提高衣分。棉花全生育期随水滴施尿素3次,共施肥75公斤/亩。

4.化调化控

化调化控时根据长势情况,坚持“早、轻、勤、”的原则,避免“一棍子打死”。 弱苗在2-3叶期,每667平方米用磷酸二氢钾100克+尿素150克对水30千克叶面喷洒。在2-3叶期,每667平方米用缩节胺0.5克左右,以促根、壮苗、促早蕾的形成。在3-5叶期,每667平方米用缩节胺1克左右,头水前,每667平方米用缩节胺2-3克对水30千克叶面喷洒,主要控制中下部主茎节间和下部果枝伸长,打顶后4-5天,每667平方米用缩节胺5-6克对水30千克叶面喷洒,主要控制上部主茎节间和上部果枝伸长。

打顶:严格坚持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打顶原则,在7中下旬彻底完成了打顶工作。

5.其他田管措施

棉田其他管理上我们突出了一个早字,即早除草、早中耕。同时,加强病虫害调查和测报工作,坚持综合防治。田边地头冬季进行了铲草除蛹,播种后田边地头摆放糖浆诱杀飞蛾。棉花生长阶段保护天敌,棉叶螨、棉蚜发生时,基本上没有使用杀虫剂。

二、灌溉水量

1.膜下滴灌灌水器(毛管)埋在耕作层以下,灌水均匀,并且都集中在棉花根系30-40cm周围,不会产生地表径流,也降低了棵间蒸发损失。

2.生育期变化

膜下滴灌棉花可以看出,出苗、显蕾期时间基本一致,灌水后在现蕾-开花期之间,膜下滴灌比沟灌棉花晚2天;花铃-吐絮期之间,膜下滴灌比沟灌棉花早5天,吐絮盛期早4天,全生育期提前5天。这样,膜下滴灌方式有利于棉花早结铃、吐絮,生长期提前。

膜下滴灌生育期记载记录:

播种期(4月20日)、出苗期(5月1-5日)、显蕾期(5月20日)、现蕾期(5月25日)、开花期(6月22日)、花铃期(6月25日)、铃期(7月1日)、吐絮期(8月20日)、吐絮盛期(9月5日)

生育期125天、全生育期150天。

三、产量结果

根据实际测产结果如下:亩有效株数11100株,单株铃数5.6个,单铃重6克,衣分42%。

籽棉=亩有效株数×单株铃数×单铃重;

籽棉=11100株×5.6个×6克

亩籽棉理论为373.1公斤。 实际产量(85%)为317.1公斤。

皮面=亩有效株数×单株铃数×单铃重×42%(衣分)

亩皮面为133.2公斤。

四、效益分析

棉花膜下滴灌节水技术,主要的运用方式是,在地膜底下铺排滴灌管道,然后将覆膜植棉和滴灌的技术相融合,从而达到更为经济节省和高效的灌溉目的。它也是地膜栽培抗旱技术的再创造和发展。棉花根系吸收水分的过程一般先是接受加压水的过滤,然后再通过支管、毛管和干管的疏导,经由毛管上的滴水器来完成对棉花根层土壤的灌溉。同时,膜下滴灌技术是地膜栽培技术和滴灌技术的有效延伸和拓展,一般将化肥农药和水经由可控管道来融合,按质按量地完成对农作物根部的灌溉,从而使得农作物根部的土壤以及水源都十分充足,进而有力地促进了其生长和发育。

膜下滴管技术目前来说,是最为节约能源和水资源的新型浇灌技术。它的所有设备都被埋在地下,因此不会出现由于自然条件的原因而使其表皮老化或者漏水,而且在灌溉过程中,水可以直接喷洒扫根部,有效避免了地表径流和水的深层渗漏,从而合理高效地利用水资源,也便于农户对灌溉的用量做一管理和掌控,从而达到高效节能高产的目的。

第2篇:高效节能灌溉范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和《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为指导,以建立公共机构节能监督管理机制和基本制度为主线,以加强日常管理和考核监督为重点,把节能减排作为交通运输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方式,大力宣传教育,推广节能产品,倡导低碳消费模式,促进节能减排工作有效开展。

二、目标任务

2012年,我局公共机构节能要实现以下主要目标:一是建立和组织节能管理协调机制;二是健全节能监管和目标考核管理制度;三是分类确立能源消耗定额标准;四是降低能源消耗和设备能耗;五是推进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六是培养工作人员节能意识和节能习惯;七是培养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三、具体节能指标

2012年,我局公共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用油指标要在2011年基础上降低2%以上。

局属各部门、各单位要在2011年基础上实现单位建筑面积用电、年人均用电、年人均用水指标降低1%-10%,公务用车实现单位用油总量降低5%以上。

四、工作措施

1、成立以为组长、为副组长,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节能领导小组设立公共机构节能办公室,刘军兼任办公室主任,车海青任协调联络员。

2、推广使用LED高效节能射灯和LED节能灯,全局公共机构集中办公区域节能灯具的应用率要达到100%。

3、节约办公用电。合理资源配置,减少不必要的办公电器和非办公用电;日常办公用电器设备不使用时要及时关闭,下班前切断电源开关;坚决杜绝“长明灯”。

4、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办公室、会议室等办公区域的夏天空调温度设置在26摄氏度以上,冬季空调温度设置在20摄氏度以下,做到无人时不开空调,开空调时不开门窗。实现总体节电率5%。

5、建立健全节水制度。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严禁跑、冒、滴、漏,杜绝长流水;科学设置办公区、绿地和景观环境灌溉用水周期,节约灌溉用水;严禁用公用自来水冲洗车辆。实现节水率5%。

6、加强公务用车使用管理。严格落实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制度,杜绝公车私用;加强车辆基本维护,减少车辆维修费用。实现节油率5%以上。

7、加强办公电话使用管理。工作联系使用电话尽量做到长话短说,严禁使用办公电话聊天,减少电话费用支出。

五、总体要求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局属各部门、各单位是落实节能指标的主体,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节能第一责任人。要将节能指标进行量化分解,节能责任人要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形成人人有责,齐抓共管的良好节能环境。

第3篇:高效节能灌溉范文

 

关键词: 茄子种植;概况;发展趋势;效益

1我国茄子种植的概况

茄子在全世界都有分布,在亚洲、非洲、地中海沿岸、欧洲中南部、中美洲均广泛种植。因在欧美等地,只有在较低纬度栽培,品种不多,故世界各国中以中国茄子栽培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据FAO年鉴的统计资料,2004年全球茄子收获面积为170.1万公顷,总产量为2 984万吨;我国收获面积为81.7万公顷,总产量为1 653万吨,分别占世界收获面积和总产量的一半左右。2005年我国茄子种植面积为70.26万公顷,产量32.2t/hm2,总产量2 263.4万吨。我国茄子种植面积最大的6个省依次是山东、河南、河北、四川、湖北、江苏。

茄子是我国南北方主要的蔬菜种类之一,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各地栽培普遍,尤其是在广大农村,茄子的栽培面积远比番茄大。东北、华东、华南地区以栽培长茄为主,华北、西北地区以栽培圆茄为主。茄子适应范围广泛,容易栽培,生长期长,产量较高,是夏秋季的主要蔬菜之一。

在自然条件下,我国长江以南无霜地区可以一年四季生产,北方地区只能在无霜期季节栽培,每年7月、8月、9月采收供应市场。过去,在漫长的冬春季节,北方吃不到新鲜的茄子。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中后期,塑料中、小棚开始应用于蔬菜栽培,可以把茄子生产时间提前或延后1个多月,经济效益明显高于露地。同时,用塑料薄膜替代玻璃作为温室透明覆盖物,促进了我国塑料温室的发展,加盖外保温设施(草苫、纸被),可使茄子生产再提前1~2个月。这样在北纬40°左右的地区可在2~3月份吃到新鲜茄子,经济效益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到了80年代中后期,随着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和功能性塑料薄膜的发展,加之内外保温设施和先进栽培技术的应用,使北纬40°左右的地区,冬季在不加温的情况下能生产出茄子,并在春节前后上市,创产值达30万元/hm2。

目前我国的茄子生产已经实现了周年供应。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形成了塑料棚、地膜、遮阳网三元覆盖型周年系列化保护栽培体系;黄淮海平原地区形成了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塑料棚、地膜、遮阳网四元覆盖型周年系列化保护栽培体系;东北、西北、内蒙古及山西的大部分地区,形成了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塑料棚、地膜三元覆盖型周年系列化保护栽培体系,使这一地区在不加温的情况下,茄子能够全年生产和周年供应。由于茄子较耐贮运,它已成为由蔬菜生产基地运往城镇、南方运往北方的大宗蔬菜之一。茄子的产量高,市场广阔,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在生产规模上已由农村的一家一户零散栽培发展到大规模的商品化生产,成为菜农致富的项目之一。在山东寿光,十几年来,利用日光温室保护,对茄子反季实施秋冬茬、越冬茬、冬春茬大面积栽培,使其成为冬春季也能大量外销的主要鲜嫩浆果商品蔬菜之一,因反季节价格高,一般每茬茄子产鲜果150~225t/hm2,纯收入30~45万元/hm2。

2我国茄子种植的发展趋势

2.1栽培品种专用化

茄子不同栽培方式及生产目的对品种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今后随着茄子标准化生产的发展,要求茄子的各种栽培方式都将有与其相配套的专用优良品种。

2.2设施栽培规模将不断扩大

温室、大棚茄子生产的规模将不断扩大,露地茄子的生产规模将日益减少,茄子的生产和市场供应将日趋均衡。设施栽培具有栽培环境易于控制、产品质量好、受自然条件影响小、栽培期长、产量高、效益高,特别是设施栽培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节生产时间、安排栽培茬口、避免产品的上市时间过于集中等一些优点,是蔬菜高产高效栽培的发展方向。同其他蔬菜一样,作为主要的设施蔬菜,茄子设施栽培的规模也将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2.3栽培管理措施更加科学

茄子的生产技术日趋完善,栽培技术将配套化,各种栽培方式都将有与其相适应的科技含量较高的配套栽培管理措施。

2.4管理技术现代化

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管理技术被普遍推广应用,其中诸如嫁接栽培技术、新法整枝技术、化控技术、再生栽培技术、微灌溉技术等科技含量较高的先进技术将受到重视。

2.5茄子生产已向质量、安全、效益、标准化方向发展

现在人们对蔬菜的品质,尤其是蔬菜的安全卫生特别重视,国内不少市场已实行蔬菜市场准入制,而国际市场绿色壁垒更加严峻,因此菜农必须生产无公害蔬菜。在无工厂废气、废水、废渣污染的基地种菜;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对症选用高效低毒农药,严格控制浓度、用量、安全间隔期;尽量使用腐熟农家肥,控制使用化学氮肥,避免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超标,在此基础上生产的有机蔬菜(不使用任何农药、化肥、激素),才能以高价在国内外市场畅销。

茄子实行标准化生产是大势所趋。标准化生产是按照一定的生产流程和操作规范对蔬菜进行生产管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控制茄子的生产环境,减少化肥、农药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使用量,确保蔬菜生产过程无公害,生产出符合有关质量标准要求的茄子产品。

3当前制约茄子种植效益提高的关键问题

3.1缺乏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

目前大多数茄子品种在结果能力和果实的品质方面表现得比较好,但在抗病性方面,特别是在抗土传病害方面表现得较差。虽然也有一些茄子品种对常见病害具有比较强的抗病性,但在结果能力、果实品质等方面却表现得比较差。另外,在保护地栽培方面,也还缺乏温室和大棚专用的茄子品种。

3.2栽培方式单调、落后

目前,我国茄子栽培主要采取的是露地栽培和简易小拱棚栽培2种形式,高产高效的塑料大棚、温室等大型保护地栽培方式的应用程度还比较差,远远落后于黄瓜、番茄等蔬菜。

3.3茬口安排过于集中

目前我国茄子栽培茬口主要是早春茬与晚春茬,而栽培效益更高的秋冬茬与越冬茬却安排得比较少。茄子的上市时间主要集中在6~9月份,造成茄子季节性局部过剩,不仅不能保证茄子全年均衡上市供应的要求,而且由于茄子盛产期价格偏低,也影响了栽培效益。

3.4病虫害危害严重

随着茄子种植面积的扩大,茄子病虫害呈逐渐加重的趋势。由于受品种的抗病能力限制以及茄子严重重茬的影响,加上茄子害虫和病原菌抗药性的不断增强,目前茄子生产上的病虫危害普遍较重。不仅茎叶发病厉害,而且如黄萎病、线虫病等一些土壤传播病害的发生程度也较严重,一些发病严重的地方,特别是重茬严重的保护地里,已到了无法继续种茄子的地步。

3.5种子质量参差不齐

第4篇:高效节能灌溉范文

用土渠输水,田间渠道一般占地1%~2%,有的多达3%~5%,而用管道输水,只占灌溉面积的0.5%,这就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同时管道输水速度快,节工省时,灌溉效率高,并可缩短灌溉周期,节省大量人工。(5)投资小,见效快。管灌投资较低,按目前材料价格及用工费用计算,每0.067hm2只需200元左右,当年施工可当年见效,而且管灌设备简单,技术容易掌握,管理方便。渠道防渗技术渠道防渗主要分布在乌兰察布市水库灌区和自流引水灌区,现有灌溉面积1.73万hm2。目前,主要采取现浇混凝土渠(“U”型渠)和预制混凝土板铺垫2种防渗形式。由于它节水防渗和抗冲性能好,耐久性强,施工简易,运行费用小等特点,适宜本地区水库灌区和自流引水灌区采用,是一项适宜本地区的节水灌溉措施,是今后地表水灌区节水灌溉的主要工程方式。喷灌喷灌技术由于其节水、灌水均匀、省地、不破坏土壤结构、适用性强,可用于防止或减小灾害性天气对作物的影响,作物产量高等优点。近年来在乌兰察布市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主要用于马铃薯种植基地和部分蔬菜、玉米及饲草料基地,现有灌溉面积1.933万hm2,喷灌形式为:大型旋转式喷灌机、卷盘式喷灌机、半固定式喷灌机,喷灌与地面灌溉相比可节水40%~50%,增产10%~20%。喷灌的缺点是1次性投资高、耗能多、受风的影响大。微灌乌兰察布市微灌主要有滴灌和微喷2种。一般比地面灌溉省水30%~50%,比喷灌省水15%~25%,并且适用于各种地形、土地和各种作物。截止目前,全市微灌总面积80hm2,主要用于马铃薯种薯繁育(温室)和日光温室蔬菜和红萝卜的种植中,具有明显的节水、增收作用,正以迅猛的势头发展着。

存在的问题

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投入力度不够近年来,国家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投资仅局限在节水示范项目,其他节灌工程均无国家投资,乌兰察布市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投入十分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建设的需要。由于投入不足造成以下几个结果。①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标准低,现有9.60万hm2节水灌溉面积,达到国家标准的不足50%。②中小型自流灌区节水改造严重滞后,许多灌区都带病运行,不能充分发挥效益。各地在发展节水灌溉方面没有制定出一个分区域的具有操作性的科学规划致使个别地方在节水灌溉建设中有盲目性,一哄而上,不能因地制宜进行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现象。缺乏科学的管理没有对成功的节水灌溉模式进行充分的总结和认真的观测,不能够为今后的建设管理提供充足的科学依据。只注重输水过程的节水,忽视田间节水农艺节水措施和田间灌溉水平较低。

第5篇:高效节能灌溉范文

【关键词】输水渠道;渠首;冰期;冰凌

1 长距离渠道冬季冰期输水现存问题

1.1 工程部分渠道存在薄弱环节

某渠灌区渠道输水距离较长,沿线水文地质较为复杂,尤其是部分渠段还存在衬砌滑塌、渗漏点、裂缝、沉降变形等,将会严重影响到灌区正常灌溉时的输水安全。

1.2 安全监测监控配套设施不完善

目前,洛惠渠灌区对于重点渠段和薄弱渠道的渗漏、水位、变形等指标数据主要还是依靠人工进行统计,智能自动化安全监测监控设施配套不完善,在特征数据采集实时性、准确性、可靠性等方面很难满足现代信息化管理、智能调控监测管理等需求,工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一旦渠道失事不仅会影响到渠道的正常灌溉,同时对渠道沿线的农作物和居民安全也会带来威胁。

1.3 缺乏有效的防冰和排冰设施

由于洛惠渠灌区主要以农业灌溉为主,基本无冰期输水任务。但因综合考虑到灌区运营调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冰期输水已成为灌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必要手段。但由于灌区各级渠道中,主要建筑物前未设置冰期拦防冰设施,冰害问题较为严重。另外,渠道各级闸门在冬季冰期运行过程中,由于运行环境较恶劣,操控条件较差,闸门槽中容易出现积冰、冰冻等问题,加上人工除冰困难,启闭难度较大,给工程安全稳定运行埋下较大安全隐患。

1.4 冰情监测手段较单一

冰情监测是长距离输水渠道防冰和防冰冻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但由于受渠道自身特点、建设资金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工程仅在渠道弯道段、主要构建物等特殊部位设置监测断面,通过目测手段观察冰情,其监测手段较单一、监测主要凭经验进行,缺乏必要的监测自动化系统,不能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渠道各重点部位冰期运行过程中的实时冰情、水温、气象资料以及冰情发展演变情况,对于冰情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缺乏必要的智能预测预报分析系统。另外,由于渠道冬季冰期运行时,渠道中出现输冰流速过低、排冰流量不足等问题,加上气温持续下降,容易导致渠道内流冰不断聚积密度逐渐增大,局部渠段会出现严重排冰不畅或冰塞等问题,水位不断壅高最终导致渠道不得不被迫停止输水。

2 长距离输水渠道防冰及防冻冰技术措施

2.1 冰害发生的主要部位及防冰防冻冰措施

长距离输水渠道,其冰情、冰害主要发生在引水渠道干线、渠首进水闸、退水节制闸、抽水站的引水前池等部位,即工程中通常所说的“一线多点”冰害控制点[1]。对于渠道干线上的冰害建议采取输冰运行或结冰盖运行;对于渠首进水闸、退水节制闸及抽水站前池等部位,建议采取水力或机械等排冰措施进行冰害处理。在以后的工程更新和改造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在渠首和沿线合适部位通过修建塘坝、排冰道等构建物将冰凌存蓄或排出渠道外,降低渠道内冰量避免出现冰堵、冰塞等问题。另外,还应结合保温措施、置换措施、隔水排水措施和防渗防冻胀复合结构措施等工程措施,确保长距离输水渠道取得较好的防冰和防冻冰效果。

2.2 渠道防冰及防冻冰运行技术措施

2.2.1 做好冰期冰情的动态巡视监测

对于长距离输水渠道,在冰期应作好冰情动态巡视监测,应重点加强渠首闸门、弯道渠段、退水节制闸、过水构建物(如:桥、渡槽)、薄弱渠段等部位的冰情巡检排查力度,要充分结合历史运行记录和经验,结合气温变化、流量变化等动态调整冰情重点监视部位和运行方案,若发现水情、冰情等异常问题时,应及时采取机械排冰、人工除冰、运行输冰等运行手段,有效处理渠道水面上出现的结冰、岸冰、冰凌淤堵等问题,确保渠道安全可靠、高效节能的输水。

2.2.2 优化冰期运行调度方案

冰凌尤如泥沙,不仅会降低输水流速,同时还可能引起冰堵、冰塞,导致渠道输水和排冰出现困难,严重时还可能引起渠道决口、输水中断和水工建筑物破坏等事故发生。因此,为了确保渠道安全有效输冰运行,必须优化运行方案完善渠首、渠道的防冰排冰措施,确保渠道中的输冰量与渠道中水流量保持一个合适的平衡比例关系[2]。从大量运行经验可知,在输冰过程中,流速不宜过小,流速过小输冰能力不足宜出现冰堵问题,建议输冰流速控制在1.0~1.5m/s之间,同时宜控制渠水中的冰凌含量在20%以下,其输冰效果较好。对于冬季气温下降至-5℃时,即提前停水,低温过后,气温回升时,重新开闸放水,避免渠道结冰拥水,同时也提高了灌溉效率。

2.2.3 合理配置自动化监测系统

合理增配自动化系统,实现对重点渠段的渗漏、渗压、水位、变形等指标数据的实时动态采集、监视和分析,为渠道安全可靠、节能经济调度运行提供重要的数据资料。并结合灌区多年破冰输水的经验,根据天气预报,编制合理的冰期输水调配应急预案,并配备完善的抢修组织队伍、机械设备,做到对冰害的有效控制和应急处理,将冰害损失降至最低。

2.3 渠道防冰及防冻冰工程措施

2.3.1 渠系优化布设

根据工程特性和渠道沿线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特性,在渠道沿线优选低洼地带、山沟等有利地形合理布设修建塘坝、蓄冰库等结构,一方面夏季汛期可作为水量调节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用;另一方面冬季则可以作为调蓄冰凌的主要结构,合理调整渠道中水和冰凌含量,避免下游渠道出现冰堵、冰塞等问题。

2.3.2 合理选用防冰冻工程措施

对于长距离输水渠道的冰冻和冻胀破坏,应针对产生冰冻和冻胀的因素,结合渠道工程具体气象、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等条件,从渠基处理、衬砌材料、防渗防冻结构形式、施工质量和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应合理采用保温措施、置换措施、隔水排水措施、结构措施等工程措施,建立渠道防渗防冻胀的复合结构工程措施,提高渠道自身的防冻胀性能[3]。

参考文献:

[1]蔡保平.浅析渠道冰冻破坏的原因及修复措施[J].甘肃农业,2011(11):77+79.

[2]何武全,张绍强,吉晔,等.季节性冻土地区渠道防渗防冻胀技术与应用模式[J].节水灌溉,2012(11):67-70.

[3]王金智.长距离输水管道工程建设管理浅析[J].海河水利,2013.03

[4]燕海波,李焕琳.长距离输水管道工程的现状与展望[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3.01

[5]王慧琼,李亚维.敷设长距离输水管道应注意的问题[J],2014.05

[6]韩溥,长距离输水管道工程的教训及兰新复线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J],特种结构.

第6篇:高效节能灌溉范文

【关键词】:农业;水资源:管理机制;节水

中图分类号: TV21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农业是我们国家国民经济的战略和基础,对于我国来说,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是保证我国经济高效有序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而水利设施的健全是农业发展的重点,而我国灌区农业水资源利用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按照目前我国水资源能够利用的水量分析可知,我国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大约在10000~11000亿立方米之间,而目前我国已经利用的水量保守推算也已经超过了水资源可用量的40%,又由于我国各地区水资源量的极大差异,致使用水的高度紧张与短缺。这些都对农业的发展与持续稳定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其影响的程度甚至超过耕地减少、沙漠化的因素。因此评估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分析未来农业水资源供需发展的态势,研究农业水资源的节水管理机制对策是保证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农业用水的情况

水资源是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基础性的自然资源,也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经济的健康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都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撑。我国是干早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仅在世界上排名第121位,水资源匮乏,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水资源问题将是制约我国21世纪经济发展迅速的首要资源环境问题。目前, 我国农业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以上, 灌区灌溉用水占农业用水量的90%, 我国在2000年年缺水量达358亿,其中农业缺水300亿, 因缺水少生产粮食350~400亿kg,即使在今后农业用水零增长的前提下,到2030年时我国的农业的缺水将达到500~700亿。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工业的发展, 更给农业用水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未来农业缺水的形势将更为严峻。面对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我们应认真研究农业水资源的管理经营问题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

二.我国灌区农业水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现行体制和政策难以形成有效的节水机制

我国现行是以部门管理为基础的农业水资源管理体制,这种体制已经难以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农业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的要求, 存在着各水资源管理机构职责不清,导致多头治水或是无人治水,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组织, 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利用率比较低下。受多种不合理水资源政策的限制用水管理单位缺乏经营管理的自, 不能形成经济效益, 导致管理单位失去节水的积极性。目前农业灌区的管理单位收入主要是依靠收取水费, 在水价固定的条件下, 水费的多少取决于用户用水量的多少。一些农业灌区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甚至鼓励用户多用水, 有些灌区采取了措施节约了水, 但又被无偿地把水调给了其它部门, 导致无利可图, 严重地影响了灌区的节水积极性, 不利于节水机制的形成。

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我国水资源的管理机制导致水资源浪费与水资源短缺共存,是一种非高效利用水资源的机制。众所周知,我国现有的农业水资源量严重匮乏,但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水资源浪费极其巨大。我国主要灌区的渠系水资源利用系数只有0.4~0.6,即约只有一半的水资源被有效利用。例如.我国北方灌区水资源供给极其紧张。水资源的浪费却相当的严重,海河流域渠系利用系数约只有为0.45,河西走廊的一些渠道.水量损失竞高达60%~80%,引黄灌区下游的输水损失达30-50%。

3. 灌溉设施薄弱,工程老化

我国很多灌区因受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普遍存在施工质量差、设计不合理、后期管理不善、设计标准低和自然化等诸多原因,在经过多年运行后都出现了效益衰减和工程老化等问题。据统计,全国各地现有约220个大型灌区存在老化失修的情况,效益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有111座大型水库存在不同程度地安全隐患,以渠道的工程老化为例,在被调查的373座渠首建筑物中,其严重老化损坏的建筑物占70%,报废的渠首建筑物占10%,占16%的渠首建筑物失效,仅占4%的渠首建筑区完好。如果不对这些老化的工程和设备进行改造和修缮,供水的可持续性必然受到严重威胁。

4. 地下水的过度超采

由于对地下水严重过度超采.导致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及恶化,如在井罐区出现了大面积的地下漏斗区,全国出现56个漏斗区,总面积达8.2万平方公里,漏斗的出现,会引起地面的裂缝或沉降。甚至导致沿海地区海水的入侵,全国现已发现的地面塌陷达700多处,其中秦皇岛市地区已经形成32.4平方公里的海水入侵区;由于过量的不合理利用水资源,黄河流域近年来不断的发生断流.已经对相关地区的用水产生了重大的问题,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我国灌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解决方法

为了保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满足21世纪人口高峰对食粮的需求, 改革现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势在必行。目前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改革现有管理体制, 建立高效有序的水资源管理模式

随着水资源立法的逐步完善, 我国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已初步建立, 但协调机制、配套法规与监督尚未完善, 水权责不明确、多头管理的现象依然普遍的存在。实践证明, 管理方面体现着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水平, 现行的水资源管理机构, 由于过多的干预灌区正常秩序和管理权限, 导致了灌区事、企不分, 缺乏工作积极性, 既不利于灌区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灌区经济的发展 。因此改革现有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推行集成化的水资源管理模式, 加强农业水资源管理一体化的建设进程, 有利于促进节水农业的发展。

要加快节约水资源农业发展的步伐, 取得最大的效益, 还必须运用市场的机制, 按照管理企业化、水资源商品化、水利产业化的思路,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节水资产运营机制, 对现有的水利设施, 采取拍卖、出售等形式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采取股份合作制, 吸收个人资金、社会团体兴办节水事业, 或以实物、资金、劳务、技术等入股, 参与节水工程的建设。

2.建立节水灌溉经济激励机制

面对市场经济,无论是供水者还是需水者,都是以追求最大效益为最终目标的。充分拉动经济杠杆,对供水、需水及节水具有很大的影响。建立节水灌溉经济激励机制应包括:

水权交换机制。水权是水资源管理的关键,研究水权的可操作性和理论上的交换机制,通过市场经济的交换,来实现水资源管理的有效分配;尤其针对比较大的江河.在科学调配水资源方面水权更具有重要的作用。如黄河流域,国务院已经批准了《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和《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分配及干流调度方案》,可以在此基础上,研究水量交易的程序、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选择部分地区进行试点;(2)惩罚奖励机制。需水单位是节约水资源的主体,国家和政府制订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节水指标,对于没有完成的用户。给予适当的惩罚;对于完成节水指标的用户给予适当的奖励,奖励与惩罚相结合,共同产生作用;(3)补偿奖励机制。无论水价怎样调整,节水对供水单位的收入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鼓励供水单位的节水措施,国家或政府应该根据节水的实际情况,给予供水单位适当的补偿奖励,补偿奖励的数额应该能够足以调动供水单位节水的积极性。

3.建立用户参与管理决策的民主管理机制

农业的节水工程建设与实施,离不开用户的参与,用户才是节约用水的主体,一切措施和技术最终都要通过用户的实践来实现。因此,成立用户自己选举的自我管理组织的具有法人地位的用水协会,有关节约用水的政策与措施由灌区和协会共同协商或者建立用户参与管理、成立由节水专管单位负责人、各级地方行政、水行政和用户组成节水管理委员会。一切重大决策通过该委员会决定。

4.加强宣传教育, 为水价改革奠定社会舆论基础

要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工具的作用, 让公民知道我国水资源的供需形势, 强化水资源节约意识, 使每一个公民都有一种水资源危机感。宣传有关方针政策, 让公民充分地理解水价改革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为激发用户参与的积极性和水价改革奠定坚实的舆论基础。

结语

水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面对前所未有的水资源短缺危机,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健全高效节能地水资源管理机制,对我国实现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及未来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丁杰.徐征和灌溉水资源优化调配的大系统模型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9)

第7篇:高效节能灌溉范文

关键词:茄子种植;概况;发展趋势;效益

1我国茄子种植的概况

茄子在全世界都有分布,在亚洲、非洲、地中海沿岸、欧洲中南部、中美洲均广泛种植。因在欧美等地,只有在较低纬度栽培,品种不多,故世界各国中以中国茄子栽培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据FAO年鉴的统计资料,2004年全球茄子收获面积为170.1万公顷,总产量为2984万吨;我国收获面积为81.7万公顷,总产量为1653万吨,分别占世界收获面积和总产量的一半左右。2005年我国茄子种植面积为70.26万公顷,产量32.2t/hm2,总产量2263.4万吨。我国茄子种植面积最大的6个省依次是山东、河南、河北、四川、湖北、江苏。

茄子是我国南北方主要的蔬菜种类之一,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各地栽培普遍,尤其是在广大农村,茄子的栽培面积远比番茄大。东北、华东、华南地区以栽培长茄为主,华北、西北地区以栽培圆茄为主。茄子适应范围广泛,容易栽培,生长期长,产量较高,是夏秋季的主要蔬菜之一。

在自然条件下,我国长江以南无霜地区可以一年四季生产,北方地区只能在无霜期季节栽培,每年7月、8月、9月采收供应市场。过去,在漫长的冬春季节,北方吃不到新鲜的茄子。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中后期,塑料中、小棚开始应用于蔬菜栽培,可以把茄子生产时间提前或延后1个多月,经济效益明显高于露地。同时,用塑料薄膜替代玻璃作为温室透明覆盖物,促进了我国塑料温室的发展,加盖外保温设施(草苫、纸被),可使茄子生产再提前1~2个月。这样在北纬40°左右的地区可在2~3月份吃到新鲜茄子,经济效益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到了80年代中后期,随着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和功能性塑料薄膜的发展,加之内外保温设施和先进栽培技术的应用,使北纬40°左右的地区,冬季在不加温的情况下能生产出茄子,并在春节前后上市,创产值达30万元/hm2。

目前我国的茄子生产已经实现了周年供应。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形成了塑料棚、地膜、遮阳网三元覆盖型周年系列化保护栽培体系;黄淮海平原地区形成了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塑料棚、地膜、遮阳网四元覆盖型周年系列化保护栽培体系;东北、西北、内蒙古及山西的大部分地区,形成了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塑料棚、地膜三元覆盖型周年系列化保护栽培体系,使这一地区在不加温的情况下,茄子能够全年生产和周年供应。由于茄子较耐贮运,它已成为由蔬菜生产基地运往城镇、南方运往北方的大宗蔬菜之一。茄子的产量高,市场广阔,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在生产规模上已由农村的一家一户零散栽培发展到大规模的商品化生产,成为菜农致富的项目之一。在山东寿光,十几年来,利用日光温室保护,对茄子反季实施秋冬茬、越冬茬、冬春茬大面积栽培,使其成为冬春季也能大量外销的主要鲜嫩浆果商品蔬菜之一,因反季节价格高,一般每茬茄子产鲜果150~225t/hm2,纯收入30~45万元/hm2。

2我国茄子种植的发展趋势

2.1栽培品种专用化

茄子不同栽培方式及生产目的对品种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今后随着茄子标准化生产的发展,要求茄子的各种栽培方式都将有与其相配套的专用优良品种。

2.2设施栽培规模将不断扩大

温室、大棚茄子生产的规模将不断扩大,露地茄子的生产规模将日益减少,茄子的生产和市场供应将日趋均衡。设施栽培具有栽培环境易于控制、产品质量好、受自然条件影响小、栽培期长、产量高、效益高,特别是设施栽培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节生产时间、安排栽培茬口、避免产品的上市时间过于集中等一些优点,是蔬菜高产高效栽培的发展方向。同其他蔬菜一样,作为主要的设施蔬菜,茄子设施栽培的规模也将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2.3栽培管理措施更加科学

茄子的生产技术日趋完善,栽培技术将配套化,各种栽培方式都将有与其相适应的科技含量较高的配套栽培管理措施。

2.4管理技术现代化

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管理技术被普遍推广应用,其中诸如嫁接栽培技术、新法整枝技术、化控技术、再生栽培技术、微灌溉技术等科技含量较高的先进技术将受到重视。2.5茄子生产已向质量、安全、效益、标准化方向发展

现在人们对蔬菜的品质,尤其是蔬菜的安全卫生特别重视,国内不少市场已实行蔬菜市场准入制,而国际市场绿色壁垒更加严峻,因此菜农必须生产无公害蔬菜。在无工厂废气、废水、废渣污染的基地种菜;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对症选用高效低毒农药,严格控制浓度、用量、安全间隔期;尽量使用腐熟农家肥,控制使用化学氮肥,避免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超标,在此基础上生产的有机蔬菜(不使用任何农药、化肥、激素),才能以高价在国内外市场畅销。

茄子实行标准化生产是大势所趋。标准化生产是按照一定的生产流程和操作规范对蔬菜进行生产管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控制茄子的生产环境,减少化肥、农药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使用量,确保蔬菜生产过程无公害,生产出符合有关质量标准要求的茄子产品。

3当前制约茄子种植效益提高的关键问题

3.1缺乏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

目前大多数茄子品种在结果能力和果实的品质方面表现得比较好,但在抗病性方面,特别是在抗土传病害方面表现得较差。虽然也有一些茄子品种对常见病害具有比较强的抗病性,但在结果能力、果实品质等方面却表现得比较差。另外,在保护地栽培方面,也还缺乏温室和大棚专用的茄子品种。

3.2栽培方式单调、落后

目前,我国茄子栽培主要采取的是露地栽培和简易小拱棚栽培2种形式,高产高效的塑料大棚、温室等大型保护地栽培方式的应用程度还比较差,远远落后于黄瓜、番茄等蔬菜。

3.3茬口安排过于集中

目前我国茄子栽培茬口主要是早春茬与晚春茬,而栽培效益更高的秋冬茬与越冬茬却安排得比较少。茄子的上市时间主要集中在6~9月份,造成茄子季节性局部过剩,不仅不能保证茄子全年均衡上市供应的要求,而且由于茄子盛产期价格偏低,也影响了栽培效益。

3.4病虫害危害严重

随着茄子种植面积的扩大,茄子病虫害呈逐渐加重的趋势。由于受品种的抗病能力限制以及茄子严重重茬的影响,加上茄子害虫和病原菌抗药性的不断增强,目前茄子生产上的病虫危害普遍较重。不仅茎叶发病厉害,而且如黄萎病、线虫病等一些土壤传播病害的发生程度也较严重,一些发病严重的地方,特别是重茬严重的保护地里,已到了无法继续种茄子的地步。

3.5种子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市场上茄子品种很多,来源复杂,种子质量参差不齐。农民选种时应慎重,以免给自己造成损失。

3.6高新技术推广普及的程度还比较差

目前,多数地方仍沿用传统的、落后的茄子栽培技术,特别是在保护地栽培中,与保护地栽培相配套的新法整枝技术、微灌溉浇水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烟剂防治技术、二氧化碳气体施肥技术、化控技术、再生技术等应用得更差,相反更多的是把露地茄子栽培的一套做法搬进了温室、大棚内,从而限制了保护地茄子的生产潜力发挥。

我国茄子的供应主要是通过增加种植面积来取得的,茄子的单位面积产量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3.7无公害生产程度偏低

由于盲目追求高产,以及受落后的栽培方式和设备的限制,目前茄子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氮素化肥和剧毒农药的使用量在一些地方长期居高不下,导致茄子产品中的硝酸盐和农药残留严重超标。

参考文献

[1]李锡香,蔚.茄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吴场铠.早熟茄子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6):47.

[3]张建国,李永辉,申爱民.茄子春大棚早熟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6(10):27-28.

第8篇:高效节能灌溉范文

  关于节能环保倡议书通用范文

  在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球环境中,每天都在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在电视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保护环境的节目,地球环境的日益恶化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怎样让我们生存的环境变得美丽,需要人类的携手共建。

  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它东起我国的唐都长安,往西一直到罗马,可现在已是一片荒凉之地;美丽的楼兰古城,现在是荒芜的大戈壁;美丽茂盛的森林已是大沙漠···这些环境的破坏都是我们人类所为。所以我们要行动起来保卫自己生存的家园。在沙漠地带多种树木,防风固沙,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沙漠也会变成绿洲。要把工业污染的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合理利用水资源进行灌溉,让我们的田园美丽而且富饶。我们更要保护动物,不再去猎杀生灵,给它们留下生存的家园,让我们和它们和谐共处,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我们要停止乱砍乱伐的现象,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让地球披上绿色的外衣。我们要从小做起,从我们的身边做起,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大家赶快行动起来,保护家园。别让我们看见的最后一滴水是自己的泪水。

  所以,我在此发出倡议,请爱护地球环境吧,我们的家园才会美丽而和谐。

  20__年__月__日

  关于节能环保倡议书通用范文

  居民们:

  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也在不断的改造地球。在人类创业的过程中,人们利用各种能源赖以生存,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人预言,人类最终是毁灭在自己创造的文明中。如今,“能源短缺”已成为广大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 .

  而造成“能源短缺”的,就是人类自己 ! 许多人因为不懂得如何珍惜能源而去大量用水、用电,很多破坏臭氧层的物品也消耗飞速,排放的废气已经多得难以想象 ……为了创建美好家园,为了做到节能环保,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节约电能。要注意随手关灯,使用高效节能灯泡。

  2 、节约水资源。很多废水可以循环使用。洗脸、洗手、洗菜、洗澡、洗衣服的水都可以用来擦地板、冲厕所、浇花等。

  3、 节约用纸。纸张循环使用,可以避免从垃圾填埋地释放出沼气,还能少砍伐树木。

  4、 减少废气排放。出去尽量乘公车或出租车,也可以骑自车,要尽量少乘坐私家车。

  好了,就说这么多,让我们一起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而行动起来吧!

  关于节能环保倡议书通用范文

  你金鹏同事:

  随着全球变暖,各种各样的极端天气不断发生,节能环保、低碳生活倡议书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来临,节能减排、环保和低碳生活已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和讨论这个话题。因此,我们应该珍惜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建立绿色生活和工作在一起维护和保存我们美丽的家园。

  金鹏集团必须“促进社会的和-谐,实现生命价值”为宗旨,金鹏包含“成功是由于责任”内涵,它还需要我们金鹏人认为这种人类共同的责任,节能减排、低碳生活。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责任的承担,我们需要开始从原来的地方。从现在开始,行动,行动,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大喊大叫,要求:

  1。保存从一滴水,一旦电力,一张纸开始,建立了节俭的美德,

  2。我们不离开留下的水龙头;

  3。长时间离开办公室之前及时关闭电脑和显示器权力;

  4。从工作或长时间不在办公室请随手关灯、节能环保、低碳生活倡议书关闭空调,光线充足,不开灯;

  5。空调温度应不低于26摄氏度,杜绝空调和门窗同时开启的行为,

  6。笔记本电脑正常关机,并关闭监视器,拔掉电源插头或关闭电源接线板上的开关;

  7。不要关掉的外围设备,比如像打印机、音箱等;

第9篇:高效节能灌溉范文

1.1节能和能源利用技术方案

项目在当地节能标准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采用高效空调机组,优化照明设计,采暖和空调能耗再节能20%,即建筑的节能率达到60%以上。提高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的措施有:外墙采用外保温系统,并适当提高保温材料厚度;适当增加屋顶保温层厚度,建筑不上人屋面面层采用浅色屋面面层(陶瓷隔热保温涂料);选用高效节能外门窗(遮阳型Low-E中空玻璃断桥铝合金窗),提高外窗的气密性(GB/T7106-2008规定的6级)。采用竖直埋管的土壤源热泵系统,充分利用项目的空地用于敷设地埋管,同时保证热泵机组的性能系数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的相关要求。考虑到项目办公标准层均为独立设置的办公室,同时使用率较低,采用空气源热泵型VRV空调系统,系统分层独立设置,室外机组集中设置在塔楼屋面和裙房屋面,冷媒管通过竖井送至各层。针对建筑功能分区合理选择高光效节能光源、高效灯具和低损耗镇流器等灯具附件。入口大堂、走廊、楼梯间及前室采用小功率金卤灯和LED筒灯;地下车库、疏散指示照明采用LED灯;办公、会议区采用T5三基色荧光灯。配置小功率节能灯的3次谐波不超过33%。限制灯具配光角度在30°以内,要求较高的中心光强;室内用灯具效率不低于70%(装有遮光格栅时不低于60%)。办公室、管理用房、设备用房等独立小空间尽量采用单灯单控;当设有2列或多列灯具时,按所控灯列与侧窗平行方式分组控制,有利于利用天然光。除疏散指示标志常明外,所有灯具均受控,消灭常明灯。楼梯间、走廊、电梯前厅、大堂、前台接待大厅等公共场所,根据工作时间程序自动开启、闭合照明。走廊、吸烟室、卫生间采用人体移动传感器控制点亮照明。在敞开式办公区、会议区,利用室内照度感应器及人体移动传感器相结合,按所控灯列与侧窗平行方式,根据光线的强弱及人员的流动点亮人工照明。地下车库行车道交叉布线,一部分LED灯常明,一部分LED灯感应控制。停车位LED灯感应控制,感应装置控制车位灯的点亮(车移动时亮,无车移动时灭)。空调通风系统、照明系统、其他动力用能系统分项计量(耗电分项计量),有助于分析建筑各项能耗水平和能耗结构是否合理,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有效地实施建筑节能。保证外窗的可开启面积达到外窗面积的30%以上;利用外窗进行自然通风的房间其通风开口面积不小于房间地板面积的5%;同时,建筑外门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地上总建筑面积的4%。在办公与公共走廊之间的隔断墙上设置通风百叶,并设置小型采光通风边庭、通风竖井等增强建筑的通风拔风效果,并促进建筑组织有效的穿堂通风。外窗的气密性能不低于《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规定的6级要求。玻璃幕墙的气密性不低于《建筑幕墙》(GB/T21086-2007)规定的3级要求。新风系统对排风能量回收利用,对新风进行预热,热回收效率不小于60%,并设置旁通段,当室外新风焓值有利于室内空气处理时,采取旁通措施,避免能量回收装置不必要的能耗。餐厅、展示厅和入口大厅等高大空间,空调负荷较为集中,采用全空气系统。全空气系统设计考虑过渡季采用全新风运行的模式,全空气系统可调新风比,最大新风比为100%。在屋面集中设置水平式安装太阳能集热板。厨房用热水、淋浴用水采用集中热水供应方式供水。

1.2节水和水资源利用技术方案

项目水资源利用采用雨水回渗及收集利用、节水灌溉、选用节水器具等措施,达到水资源充分利用与节水的目的。将雨水收集与室外绿地入渗进行综合考虑,以达到较好的雨水利用效果。采用雨水渗透设施,让雨水回渗地下,补充涵养地下水资源。利用景观生态水池将屋面雨水及经植被渗透净化的场地雨水收集,经处理后的雨水回用于办公楼绿化灌溉、景观补水等,处理后水质应满足城市杂用水的水质标准。绿化灌溉采用微灌和滴灌技术。节水器具选用光电感应式等延时自动关闭水龙头、停水自动关闭水龙头,以及感应式或脚踏式高效节水型小便器、蹲便器和两档式坐便器。对各不同的用水单元及不同用途的用水分别进行计量,如冷却塔补水、机房补水、绿化用水等。同时在建筑设计中为便于进行漏水探查监控,均选用高灵敏度计量水表,并根据水平衡测试要求安装分级计量水表,计量水表安装率达100%。

1.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方案

精装修涂料墙面和吊顶采用除醛功能涂料。设计还考虑了减少纯装饰构件的使用,建筑立面设计较简约,建筑纯装饰构件的造价不超过工程总造价的0.5%,并控制女儿墙的高度不超过规范要求的2倍。使用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砂、石、水泥、钢筋、隔墙材料等),其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有效降低建材运输工程中的耗能。具体措施包括:钢材、钢筋、混凝土等结构构件使用地方材料;墙体的砌块或板材等优先使用地方材料;室内外装修材料优先使用地方材料,例如采用当地的竹材做室内外铺地、墙面、遮阳材料等。建筑与室内精装修设计同步进行,且精装修设计与土建设计基本无矛盾,室内装修一次到位,统一组织供货,统一施工,减少材料浪费,并保证装修质量和设计的细化程度,尽量避免再次拆改。室内装修设计选用经济适用的装饰装修材料,简约的设计风格,避免过度装修造成的材料浪费。除必要的机房、楼梯间、卫生间等以外,办公、会议等空间使用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或玻璃隔断等进行分隔,以便于将来因需调整平面时,可以简便地进行拆除和重新布置,减少建筑材料的浪费。尽可能选用轻质材料作为立面外装饰材料;大量使用钢材、铝合金、不锈钢、玻璃、石膏制品、木材等可循环建筑材料;石膏板采用脱硫石膏利废材料,砌块墙采用粉煤灰混凝土空心砌块或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等利废材料。楼梯、雨棚、栏杆等采用工厂预制成品,玻璃幕墙采用单元式幕墙。在保证结构合理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尽量选用高强度结构材料(如HRB400和HRB500等高强钢筋,占总钢材重量的70%以上)。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竖向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40,其它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0。砂浆应采用预拌砂浆。建筑每层设置足够面积的垃圾收集间,在传统的废弃物分类收集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优化措施,将废弃物进一步细化分类,如设置纸张回收、电池回收等。在地下室设置有机垃圾处理用房,并设有过滤排风、冲洗和排水设施,对餐厅和厨房的厨余垃圾进行单独收集,并设置有机垃圾的生态化处理装置。为减少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建筑的框架柱由常规的混凝土结构改进为型钢混凝土结构,与常规混凝土柱相比,可节省柱子混凝土用量30%以上。本工程高层办公楼地上楼盖大量采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不但减轻了结构自重,还减少楼板混凝土用量20%~40%。地库楼盖采用了带柱帽的无梁楼盖。此外,本工程还进行了结构体系的其它方面优化,包括梁布置优化,墙柱截面优化等。经过这些优化,使本工程结构主体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主材的用量,减少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1.4室内建筑质量控制技术方案

本项目办公标准层的新风系统采用分层设置新风机组,利用新风管道向各人员活动区域输送新风,满足人员的新风需求。会议室、员工餐厅、展示厅等人员密度变化较大的区域,设置CO2浓度监控系统,对室内CO2浓度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并当室内CO2浓度超过设定值10%时实时报警,并联动新风系统按照最大新风量运行。当室内CO2浓度正常后,新风系统按照之前设定状态运行。照明标准值遵照《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设定。室外夜景照明在满足基本照度要求的前提下,将灯具布置在远离建筑外窗的位置,同时在灯具选择方面,减少高杆灯的使用,其他灯具则采取了相应的防眩光措施。在建筑南向、东向和西向主要光照面均采用竖向墙体和透明幕墙相间隔布置的立面形式,利用突出透明幕墙面的实墙作为竖向固定遮阳构件。在竖向墙体之间设置水平可调节外遮阳,实现较理想的建筑遮阳效果。合理选择建筑的窗地面积比,提高外窗的可见光透射比,设置小型采光边庭,保证楼梯间自然采光。同时,建筑结合室外遮阳板设置高反射的反光板,把自然光线反射到远离窗口的房间深处,以增加大空间内区的采光量,并提高房间的采光均匀度。建筑结合首层绿化庭院设置多个采光天窗和下沉采光庭院,为地下空间引入自然光。按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了无障碍设计,设计有无障碍入口坡道、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卫生间等,保证规范中要求设置的部位均采取了无障碍措施。

2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