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事关全球近五分之一人口的福祉。虽然气候变化是影响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已成共识,但粮食作物单产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幅度和方向依然是科学界关注和辩论的焦点。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研究显示,在全球尺度上,随着气候变化,小麦和玉米的单产有所降低,但其它作物如水稻单产变化不大。中国相关的经验研究也显示,随着气候变化,全国小麦单产增长了5%,但水稻和玉米单产则有所降低。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采用何种方法来科学评价到本世纪中叶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唐华俊研究员领导的全球变化研究团队采用多因子关联分析的研究思路,构建了包含农业资源要素、种植制度、农业灾变等生物物理因子以及人口总量、城市化率、耕地面积、技术进步、城乡人口粮食差别消费模式等社会经济因子在内的粮食安全状况系统评价模型,并成功应用于气候变化对我国2050年前后粮食安全影响的系统评价中。该研究在10公里栅格上分别对灌溉和雨养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定义的高排放和中等排放两种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即A2和B2排放情景)下到2050年的单产(考虑二氧化碳肥效效应)进行了逐年仿真,并在设定与A2和B2排放情景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发展道路(包括人口规模、城市化率、耕地面积、技术进步等指标)的条件下,以粮食安全指数(FSI,即人均粮食盈余率)为指标对我国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估和预测。模型预测粮食作物平均单产在A2情景下到2030-2050年间将增加3-11%、在B2情景下将增加约4%。虽然城市化等因素导致耕地从当前的18.3亿亩递减到2050年的15.8(B2)至16.7亿亩(A2)的水平,但在集约农业和技术进步(如高产品种的采用)等因素的协同作用下,我国的粮食产出能力有在A2情景下到2030年达到5.7亿吨、2050年达到6.3亿吨的潜力;在B2情景下我国的粮食产出能力2 030年将能达到6.2亿吨、2050年将能达到6.5亿吨的水平。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粮食消费水平的稳步提升,粮食安全指数预计将从2009年的+24%下降到2030年的-4%(A2)至+10%水平(B2);到2050年,FSI预计将回升到+7%(A2)至+20%(B2)之间的水平上。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1)相对于耕地减少和人口增加的影响,在考虑C02肥效作用的情况下,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安全有温和的正效应;(2)社会经济发展道路对我国粮食安全状况的未来发展趋势有重大影响。环境友好的均衡发展道路(与排放情景B2对应)对长期粮食安全的保障作用远大于高人口、高排放的非均衡发展道路(与排放情景A2对应);(3)维持单产年均增长率对保障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或者说单产增长率是一个比单产绝对值更有效的粮食安全指示指标。
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节粮减损制止粮食浪费的重要意义
(一)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务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强化节粮减损重点任务,确保取得良好成效。
(二)充分认识节粮减损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粮食关乎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去年以来,受肺炎疫情冲击,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凸显。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不足,从中长期看,粮食产需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粮食浪费问题不可小觑。我们务必要保持危机意识,时刻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做到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三)大カ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党的优良作风,是一种优秀品格。无论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都要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粮食和物资储备行业的管理者和经营者都要主动履职,大力发扬“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优良传统,在推动节粮减损工作中走在前,做表率。
二、加强粮食流通管理,做好节粮减损工作
(一)充分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支持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提升专业化水平,切实为种粮农户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收储、代销售服务,促进粮食提质增效,减少粮食产后损失,为“优粮优储”奠定基础。鼓励开发绿色环保烘干设备,更好满足粮食干燥需求,最大限度减少收货环节粮食损失。
(二)大力实施低温绿色储粮。运用好低温、智能等储粮新技术、新设备,深入推进农户科学储粮,减少储粮损耗。抢抓实施第二轮“优质粮油工程”契机,支持粮食企业建设绿色低温仓储设施,执行《低温储粮技术操作规程》地方标准,加大低温绿色储粮和信息化管理研究运用,充分发挥低温储粮效益。推广应用储粮新技术,积极开展各种卓有成效的科学储粮活动,不断降低粮食收储过程中的损耗。指导帮助农民科学储粮,推广适用农户的储粮新装具,为农户提供科学储粮技术培训和服务,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三)切实提高粮食运输效率。鼓励企业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等信息技术,提高物流速度、降低粮食运输损耗。鼓励企业加强溯源体系建设、提高供应链减损保障能力,探索粮食物流新商业模式,降低损耗率。
(四)大力推动全产业链节粮减损。发挥流通对生产的倒逼和对消费的引导作用,主动对接农业农村、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切实降低粮食在收获与餐饮消费环节的损耗浪费,推动全产业链节粮减损。
三、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强化依法依规管粮节粮制止浪费
(一)严格执行法规制度,推进各项制度执行。在地方粮食安全保障和储备管理立法中对节粮减损作出相应规定,积极探索制定粮食产后减损法规制度及具体工作指导意见,大力推动政府主导、需求牵引、全民参与社会协调推进的体系机制,统筹各类相关主体,从技术研发应用、宣传教育、标准规划、管理机制、投资引导等方面,指导粮食流通各个环节节粮减损增效工作。严格执行《粮油仓储管理办法》《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粮油储存安全责任暂行规定》等制度标准,落实储粮质量安全责任制和各项管理措施,确保储存粮食数量、质量安全。
(二)强化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压紧压实区域粮食安全主体责任,将爱粮节粮制止粮食浪费情况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内容。
(三)完善粮油标准体系建设。加强粮油标准宣传贯彻和跟踪评价,完善粮油标准体系建设,强化以标准制修订促进节粮减损。
(四)推广节粮减损新技术新成果。强化科技创新,积极开展粮食储存、物流等领域节粮减损技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高效减损。
(五)加强粮食流通监管执法。着力维护粮食流通秩序,对压级压价、掺杂使假、不按合同出入库等行为坚决予以打击,压紧压实属地监管责任,加快推进信息化监管和信用监管,强化监管实效,不断增强执行力和权威性,坚决防止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
(六)搞好爱粮节粮宣传教育。认真组织开展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等活动,充分发挥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作用。通过粮食安全主题讲座、“小手拉大手,爱粮节粮进粮库”等活动,大力宣讲粮食安全形势,普及节粮减损和营养健康知识。
(七)倡导文明健康消费观念及生活方式。切实增强勤俭节约意识,真正把厉行节约、文明用餐作为一种价值取向、一种生活方式,把爱粮节粮理念贯穿于食堂就餐、家庭用餐、外出聚餐等全过程各方面。大力弘扬优良传统,歌颂节俭美德,倡导科学膳食,推行健康消费,营造“爱惜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浓厚氛围。
会议指出,粮食一头连着亿万农民,一头连着千家万户。近年来我国粮食持续增产,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但仓容总体紧张,部分地区严重不足。做好粮食收储既是当前紧迫工作,也是长期任务,事关重大。要多措并举,加强收储和仓储设施建设,确保粮食颗粒归仓。一要大力促销腾库,采取定向销售等办法,消化临储粮和陈粮,为新粮腾出仓容。结合近期对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全面督查,开展专项检查,确保所有国家粮仓用于储粮,对挪作他用的,要坚决纠正、严肃问责。二要创新投融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仓储设施建设。以东北地区和南方稻谷产区为重点,今明两年新建仓容1000亿斤。支持主产区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等建设有烘干设备的储粮设施。三要完善粮食经营者库存制度,奖补结合,鼓励企业多购多存。在仓容矛盾突出的地区,对玉米深加工企业给予支持。四要强化地方政府特别是销区责任,严格落实地方储备任务,今年增加地方储备500亿斤。督促销区按照不低于6个月市场供应量要求,确保粮食储备到位。提高仓储管理信息化水平,保证粮储安全。
会议认为,更多发挥市场作用,完善农产品价格和市场调控机制,是新形势下更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会议确定,一是在保护农民利益前提下,推动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和农业补贴政策逐步向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转变。从大豆和棉花入手,分品种推进补贴试点,当产品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补贴农民,保证农民基本收益;当产品市场价格升高导致物价总水平上涨过快时,补贴低收入群体,保障基本民生。二是明确政府责任。中央政府重点调控谷物、棉花、油料、糖料等,其他农产品主要通过市场调节,地方政府也要承担稳定市场的责任。三是在保证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基础上,发挥好进出口和国家储备调节市场供求的作用,防止农产品价格过度波动。
会议指出,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引导东部部分产业向中西部有序转移,对于促进区域梯度、联动、协调发展,带动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和贫困地区致富,拓展就业和发展新空间,推动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跃升,具有重大意义。要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做好政府引导,让调结构和稳增长、惠民生互为助力。一要营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硬环境”和“软环境”。加大薄弱环节投资力度,加快改善中西部交通、信息、能源等基础设施,强化财税、金融等服务,做好人才开发和产业配套。二要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注重政策引导,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创新升级和生产业发展,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组装产能向中西部转移。结合“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建设,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三要发挥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强化资源型产业布局导向。有序推进西部煤炭和现代煤化工、西南水电、北方风电、沿海造船等基地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除热电联产外禁止新建燃煤发电等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四要深化产业国际合作。在西部地区建设向西开放产业平台,支持优势企业到境外开拓市场。五要实施差别化区域产业政策,切实保护环境,节约集约用地用水。通过产业转移和布局优化促进中国经济提质升级、行稳致远。
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做好粮食收储和仓储设施建设工作进行部署,并研究决定完善农产品价格和市场调控机制。分析人士认为,在夏粮“十一连丰”的大背景下,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一系列相关部署,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制度安排,体现出国家对我国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可持续性问题的高度关注,意义十分重大。
“国家粮食连年丰收,粮食总量节节攀升,仓储设施自然也要跟上。可以说,做好粮食收储对保障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党国英说。
会议指出,近年来我国粮食持续增产,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但仓容总体紧张,部分地区严重不足。做好粮食收储既是当前紧迫工作,也是长期任务,事关重大。
中国农科院农经所所长秦富说,粮食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投入很多,生产十分不易,我们要格外珍惜粮食,在各个环节上减少对粮食的消耗。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多措并举加强收储和仓储设施建设,确保粮食颗粒归仓,这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耕地资源,利用效益,主成分分析,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 F30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3)01-0162-08
耕地资源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与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对农业和国民经济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1-3]。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粮食自给率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国内粮食的生产与消费,农业的发展方向[4-6]。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耕地供给表现出不断减少的态势,已经使我国粮食需求与耕地供给呈现出一种紧平衡[7]。耕地数量平衡与质量下降的错位已成为我国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在后备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保护并提高区域内现有耕地的质量[8],持续提高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益,是解决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耕地资源利用效益的提高,除受区域自然条件的制约外,还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种植方式、耕作习惯、投入能力和农田设施建设等密切相关[9]。我国耕地资源的稀缺性日益突出,耕地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10-11]。我国山东[12]、广东[13]、湖北[14]、江苏[15]、和贵州[16]等诸多省份耕地利用效益已经呈现下降趋势。国务院新近通过的《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中也再次强调了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性,并为耕地保护与粮食生产制定了更为明确的目标和更加详细的措施[17]。
多年来,河南省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之一,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在保障国家粮食供给和安全方面的作用将日益凸现[18-23]。河南省作为全国的粮食主产区,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10%以上,在全国粮食安全保障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耕地资源利用中表现出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随着河南省社会经济的发展,耕地资源利用中诸多相关因素不断发生变化,粮食生产出现了不稳定和较大波动的现象,对区域粮食安全产生重要影响。
研究和探讨区域耕地资源利用中的影响因素,有助于认识和揭示区域粮食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对制定和调整相关的耕地资源利用政策,改进耕地资源利用方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999年、2002年、2005年和2008年河南省的耕地利用效益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河南省耕地资源利用效益的主要因素,提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 研究区概况
河南省是中国历史上农业开发利用最早的地区之一,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土地质量分布差异明显。它处于中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形西高东低,高差悬殊。山地、丘陵、平原(包括盆地)面积分别为4.44万km2、2.96万km2、9.30万km2,分别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6.6%、17.7%、55.7%。西部以山地为主,中东部绝大部分是平坦广阔的平原。平原地区以沙颍河为界,以北是以黄河为主体的冲积扇平原,以南则为淮河及其支流泛滥冲积和洪沼堆积而成的低缓平原。在平原边缘与山地交接地带为洪积平原区。根据2009年土地变更调查结果显示,全省土地总面积16.55万km2,各类土地面积为:耕地11 889.56万亩;园地470.87万亩;林地4 527.84万亩;牧草地21.57万亩;其他农用地1 512.24万亩;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2 824.15万亩;交通运输用地182.55万亩;水利设施用地273.24万亩;未利用土地2 277.43万亩;其他土地851.01万亩,人均耕地1.20亩。全省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增加耕地15.38万亩,建设占用耕地14.67万亩,适宜开发为耕地的未利用地较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2 耕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耕地利用效益影响因素分析
耕地利用效益是指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被人类社会实际利用后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效果的总称[24-25]。效益指标是参与耕地利用效益强弱的因素,是进行评判耕地利用效益强弱的直接依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层次,其影响的因素也会有所不同。选择的因素应相互联系与作用,共同影响和决定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益程度。
ABCD操纵全球粮市
据了解,目前全球农产品定价都是以几大商品期货交易所的价格指数作为基础的,这其中尤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最为著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加上它的农产品期货交易历史悠久,CBOT价格不仅是美国农产品价格制定的基础,也为全世界农产品市场提供了价格标准。CBOT目前每年成交的农产品期货合约金额约为14万亿美元。说“CBOT主宰着全球农产品价格”并不夸张,因为世界60多亿人吃的面包有多贵、奶油有多便宜,全由CBOT的数百个交易员说了算。
在全球农产品贸易体系中,从表面上看,国际粮食的价格是完全由市场的供求决定的。但是,美国等国家的农产品市场是高度垄断的,美国农业部与跨国粮商之间的配合也是非常默契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一些跨国公司事实上主导了国际农产市场的定价权。目前,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被拥有百年历史的四大跨国粮商“ABCD”所控制,即美国ADM、美国邦吉(Bunge)、美国嘉吉(Cargill)和法国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这四大跨国粮商常常被称为国际粮食市场的“幕后之手”。这些国际巨头凭借资本与经验的优势,已完成对上游原料、期货,中游生产加工、品牌和下游市场渠道与供应的绝对控制权。
跨国粮商加速全球渗透
目前,全球前10位的谷物出口国中,四大粮商占据主导地位的就有9个。它们从种子、饲料、化肥这些最初环节直到产、供、销一条龙经营,在市场几乎每一个层面都占据绝对优势。由于四大粮商在农产品领域都有着自己完整的产业链,一旦在目的国站稳脚跟,就很容易打破该国原有的经营链条,使之由自成体系变为依附于四大粮商的一个“细胞”:种子要用ABCD的,否则种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化肥农药要用ABCD的,否则伺候不好它们的作物。在一些国家,ABCD向农民发放小额贷款,使之产生更多依赖性,种ABCD的作物,有人提供资金,有人负责收购,这样一来,其他本土企业自然很难应付。
不仅如此,一旦出现粮油价格的大幅度波动,ABCD可以通过期货交易平衡盈亏,甚至反过来顺势打击竞争对手,这更让中小粮油企业防不胜防。
除了跨国粮商,华尔街金融大鳄也是国际农产品价格背后的重要推手。以2009年3月为例,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两家投行掌握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15亿蒲式耳玉米的交易合约,占全部合约数的99.27%,其他所有投资者掌握的还不到1%。这样,垄断成为少数金融机构操纵市场价格、谋求暴利的工具。《华尔街日报》表示,商品投机在高盛集团去年134亿美元的纯利润中占据了1/3。
亚洲诸国被迫采取保护措施
亚洲粮食价格继续高于2007至2008年上涨之前的价格。更糟糕的是,有迹象表明粮食价格将会继续呈上升之势。
为回应2007至2008年粮食价格上涨的趋势,作为亚洲主要大米出口国家,印度和中国对大米和其他农作物出口进行了限制。目前这种出口限制仍未解除,但两国家粮食价格还是表现出了令人担忧的上涨态势。亚洲其他大米出口国家,如越南和柬埔寨,也采取了出口限制。而另一方面,主要粮食进口国―――印度尼西亚去年的粮食补贴增加了2.8亿美元。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南亚国家则采用定量配给制度并以补贴价在城镇地区出售。
亚洲国家选择通过保护措施来控制价格,这说明它们不相信市场能够通过刺激更大的粮食生产和稳定价格实现自身调节。由于大多亚洲经济体的批发零售价格间存在巨大差异,所以亚洲经济体中的粮食净销售国能否从提高价格中获益也尚未可知。市场价格信号将刺激农业生产,但亚洲农业体系中的大量中间商则排除了这种可能性。
“金砖四国”共商粮食安全大计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全球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日前,“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农业部长齐聚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首届农业部长会晤,共同商讨应对全球粮食安全大计,并共同签署了保障全球粮食安全的《莫斯科宣言》。
《宣言》指出,粮食安全问题对“金砖四国”的每个国家都是十分紧迫的任务。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建立有效的世界农业和粮食市场以及贸易网络,为此,首要的是尽快结束多哈谈判。
“金砖四国”打算加强农业合作,交流农业发展经验,协调行动,实施共同的合作项目。为此,“金砖四国”在宣言中确定了四国农业合作的优先方向,主要是:建立农业信息交流基础,制定弱势人群食品保障战略,减少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不利影响,帮助农业人员应对气候变化,发展农业技术合作。为了实现上述合作目标,会议决定成立常设专家工作小组,定期举行会议,研究和商讨农业合作问题。第二届农业部长会晤定于2011年举行。
加强四国之间的粮食贸易是合作的重要方面。俄罗斯将扩大向巴西的小麦和面粉出口量,并扩大对巴西的肉和肉制品的进口,目前巴西在俄罗斯农产品进口中只占12.4%。印度是俄罗斯茶叶市场的主要供应国,俄罗斯22%的茶叶是从印度进口的,俄罗斯从印度进口的农产品占23.6%,俄罗斯向印度的农产品出口占0.8%。
目前,俄罗斯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额不大,中国在俄罗斯农产品进口总量中只占5%,约11.5亿美元,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农产品只有7.15亿美元。俄罗斯希望成为全球粮食主要供应国,计划15年内粮食产量提高50%,粮食出口增加一倍。
“金砖四国”在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2%,其人口和耕地面积分别占世界的42%和35.6%,小麦产量占世界的40%。因此,“金砖四国”加强农业合作对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正如印度农业部长表示,单靠四国无法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但四国可以帮助国际社会抗击饥饿。
中国力争全球农产品定价权
粮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然而,中国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尤其是农产品上还没有参与定价权的主体。跨国粮商从经营战略策略上非常注重对整个产业价值链重点环节的掌控,比如拥有大量优质农场,同时,使用自己的物流、配送体系,控制粮食的海运,在劳动力密集型的新兴市场兴建附加值高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与独立的营销渠道。与中国普通的食品企业不同,跨国粮商注重研发,通过独特的专利营养配方,给原材料增加高附加值,而中国的企业还大部分停留在手工作坊与价格战的低层次竞争水平上。中国大豆市场的集体沦陷被认为是定价权缺失的典型案例。中国的大豆市场已经基本掌控在国际粮商手中,更严峻的是,大豆的“悲剧”有向棉花、玉米等农产品蔓延的趋势。
不过,中国政府在调控国内粮食市场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让中国的粮食价格在国内市场上保持“稳定”。中国的粮食安全的最核心政策目标是维护“粮食”,保持主粮自给自足率达到95%以上。
【关键词】粮食;粮食检测;检测工作;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粮食质量安全问题是直接关系到关系到中国人民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粮食质量检测是判定粮食质量是否粮食质量安全标准的科学依据,通过粮食质量检测数据可以直接指导粮食管理、确保粮食质量安全。因此,粮食质量检测工作至关重要。本文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出发,根据自己多年粮食检测的工作经验,以及粮食检测的工作现状,提出粮食检测的工作要求,制定粮食检测的工作计划,总结粮食检测的重要意义。
一、粮食检测工作现状
随着粮改后的粮食经营多元化、市场化,一批又一批新的粮食经营企业不断兴起,懂行的做,不懂行的也做,由此产生对粮食检验认识不够、认为执行标准不重要的思想,其表现为对检验工作重视不够。有的经营者不懂粮食检验,不设质检部门,不配检验员;有的虽然安排了检验人员,但没有从事过粮食检验;较高素质的粮食检验人员非常短缺,从而在粮食经营流通中形成了粮食检验薄弱环节。粮食个体经营户中普遍存在,粮食收购入库第一关把不严,入库粮食品质不清,有的次粮入库,储藏期间不懂检验、不做检验,有的出现坏粮,交易中有的标准不清,交易的粮食质量模糊。加之国家质量监管不够,常有纠纷产生,给经营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给国家带来不安定因素。因此,当前粮食流通体制下的粮食检验工作现状亟待改善。
二、粮食检测工作要求
(一)紧抓入库储粮检验。在粮食收购工作过程中要重质量、严把关,根据粮食检验流程划分粮食等级,依据质量和品质论价。入库时,质检工作人员务必要按照收购质量标准,按照仓储有效管理底线,要严把收购质量关卡,多收干、饱、净、无虫、无霉的优质粮,拒收陈化粮、“三高粮”芽麦等不合格粮。这样也为有效管理仓库粮食打下扎实基础。
(二)落实库存粮食检测。定期检验,做到严防虫害与霉菌,粮储工作的基本要素是定期并机动的进行粮情检测;务必做到两个及时和两个特别:及时观察粮食的虫害与霉菌反映、及时掌握储藏稳定性的变化情况,按照标准和规范要求检验粮情;特别对仓内边缘、仓底及四角等易发隐患部位要着重进行防患,特别在季节或者气候变化时期要增加固定进仓检查的工作量;目的是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解决;对还没有发生虫霉和结露的要做好提前预防与预警工作。
(三)确保库存粮食准确。由于在收储期间,购进的粮食会随着贮存时间的变化,存在自然分解代谢自身的营养物质和能量,从而会在品质上发生逐步陈化与相应的劣变。那么就需要检验人员认真依照储粮技术规范与要求,要保证检验样品的代表性,坚持对样品进行多频率的检测,并按照粮食的不同品质判定标准,对面筋吸水量、脂肪酸值、粘度、品尝评分值、油脂过氧化值以及酸价等全面系统地检测,并进行取样化验分析、依据实际结果对照标准书来判定此品种粮食是否宜存状态,并以此作为轮换的科学指导依据。
(四)健全粮食检测体系。理论指导实践,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粮食质量监测站对粮食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要坚持质量体系的健康运行、做好外部质量监控和内部质量监控,从而形成理论再来指导实践。保证检测数据处理、记录、报告准确;检测方法必须优先使用国家规定的标准方法,制作作业指导书并处于受控状态;每年年初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
三、粮食检测工作计划
(1)制定完整、有效、适应的质量体系,使实验室的质量活动处于受控状态;(2)制定良好的管理制度、明确的职责分工和相关部门岗位衔接协调配合;(3)检测人员必须遵守检验操作规程,并具有与从事检测工作相应的技术知识和经历。检测人员应定期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使检测人员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4)实验室设施和环境必须符合检测要求;(5)对实验室的检测仪器设备(计量器具)应定期进行维护、检定和校准(期间核查),做好记录,常年处于受控状态;新购置的设备,在其使用前应检定、校准,并处于受控状态;(6)标准物质必须有专人保管,购买时须向供应商索要有效的标准物质证书,保证标准物质使用的可靠性和可溯性,使用标准物质前应对有效期进行核对;(7)样品管理必须有专人负责,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和安全性;(8)保证检测数据记录、处理、报告准确;(9)检测方法必须优先使用国家规定的标准方法,制作指导书处于受控状态;(10)保证外部服务质量和采购物品的质量;(11)每年年初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
四、粮食检测工作意义
粮食安全是国策,粮食生产是前提,粮食流通是环节,粮食检验就是保证。粮食质量检验是一门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粮食及其制成品的物理特性、工艺品质、营养品质、食用品质、储藏品质及卫生指标进行分析与评价。粮食质量检验又是粮食工作的基础,是一项政策性、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如果粮食质量出了问题,不仅在经济上给经营者造成损失,更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粮食质量检验工作始终要贯穿于粮食行业各环节的全过程,是整个粮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粮食市场已形成多元化格局,竞争日趋激烈,粮食食品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现象经常发生,在涉及粮食质量方面的活动中,粮食质量检验工作在行政执法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因此,加强粮食检验监测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必须改变陈腐的旧观念,以粮食的“最佳食用品质和用途”以及“确保储备粮常储常新”为目标进行粮食的质量管理工作,进逐渐挖掘和开拓粮食质检工作的内容和方法,科学、真凭实据地发挥粮食检验工作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凤华.浅论如何做好粮食质量检验[J].新农村(黑龙江),2013(16):41.
[2] 王跃国.粮食检验中应注意的环节[J].科技与企业.2012(5):44.
一、未来粮食供求形势十分严峻
从粮食需求的角度看,受收入变化、人口增加、食物消费结构演变、饮食多样化、城市化进程和生物燃料需求增长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未来全球粮食需求继续增长是长期趋势。从粮食供给的角度来看,近年来,全球温暖化日益严重,异常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沙漠化不断扩大,肉类食品需求增加所导致的饲料用粮激增,禽流感和猪流感及疯牛病等禽畜传染病不断蔓延、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匮乏,农业研究投入不足,这些问题都可能给全球粮食生产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粮食增产潜力有限,未来全球粮食供求紧平衡态势依旧十分严峻。
在全球化过程中,粮食安全问题超过了国家或者地区的范畴,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国际粮食安全问题将会长期存在。同时,我国耕地面积有限,单产提高也面临生产成本上升以及气候条件的制约,增产难度较大。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粮食供求关系总体偏紧,粮价波动阶段性明显,农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逐渐增强。这不仅会对中国宏观经济环境的评估及政策的制定产生深远影响,而且对微观层面的农户种植行为选择也会产生较大的冲击。
二、科技进步日益成为我国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手段
1978年以来,技术进步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作用就逐渐显现出来。现有研究表明,我国20世纪90年代技术进步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为65%(Yunhua Liu,2005);1978年至1998年间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生产中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为45%,劳动投入的贡献率为18.32%(Xinan Deng,2005)。由此可见,技术进步对我国农业生产的贡献显著。
从粮食主产区层面来看,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的作用更为显著。山东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其农业生产总值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以山东省为例研究技术进步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于2000~2009年山东省1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对影响山东省农业产出的气候因素、政策因素和投入要素及各变量对农业产出增长的贡献率的实证分析表明:2001年至2009年山东省农业产出增长的主要支撑是技术进步,平均贡献率为80%。其次是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产出贡献率的均值为20.15%。投入要素中机械动力和化肥投入的贡献率约为4%,劳动投入贡献率为-9.45%。气候因素中降水对农业产出贡献率较大,气温对农业产出产生负的贡献。
从全国层面和粮食主产省的分析可以发现,农业科技是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是因为,在耕地资源有限、气候变暖和农村劳动力减少的趋势下,通过科技提高单产已经成为未来粮食持续增产的主要动力。201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科技贡献首次超过了土地、劳动力及物质投入要素的贡献份额。推动农户层面的技术进步,已成为政策制定者制定农业支持政策应优先考虑的重要议题。
三、构建未来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科技取向
实现粮食可持续发展必须切实保护和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主要是抓好两方面的措施,一是用好用足WTO/FTA对我国有利的规则以及经济政策,保护好农业发展;二是加强对国内农业生产的支持,提高单产。而实现这两个措施的前提是提高农业技术的开发、推广,促进农户增加投入。从科技到位增产潜力看,根据农业部测算,我国粮食每亩单产有平均提高50公斤以上的潜力。那么,如何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依靠科技进步,挖掘粮食增产的潜力,对于构建未来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以科技为导向,采取如下措施来构建未来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首先,重塑农业市场经营主体,实施规模化经营,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农村经济的基本制度是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户家庭经营规模狭小,在面对国际化的挑战时,这也就暴露出分散经营、效率低、缺乏竞争能力等问题。特别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服务于农户与市场之间中介组织发育不良,缺乏功能健全的农业经营主体,导致其在世界农业中竞争力不强。因此,要重塑农业市场经营主体,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农户分散经营问题,实现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合作组织的“联姻”,以便在未来WTO/FTA贸易谈判中占据有利位置,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其次,以主攻中、高产田为抓手,发展超高产技术体系,把粮食生产潜力有效转化为粮食生产能力。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在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低下,土地抛荒现象严重,粮食供求关系呈小幅度的趋紧态势。从2000年开始,每年有400亿斤~600亿斤的粮食缺口。在当前的背景下,很多地方提出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产稳产田。这一方向虽较全面,但没有突出重点,主攻方向不明确。更为重要的是,结合未来的发展前景,仅强调这一点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应当将着眼点放在调整和优化耕地、种植业及各类作物的利用结构上。
第三,以组织实施和推广丰产、稳产技术体系为推手,从根本上确保我国粮食产量的稳步增长。一是组织实施粮食作物种子工程。目前良种的普及率已经很高,但现有良种增产潜力尚未充分挖掘。二是推广优良的粮食作物栽培技术。加大对粮食作物栽培技术科研的投入以及培训力度,确保技术到村、到户、到田。三是建立土壤培肥技术体系,大力推广平衡施肥技术,确定施肥配方。四是完善病虫害监测预报与综合防治技术体系。五是切实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增加对农机科研的投入。六是大力推广从粗放型大水漫灌转变为按作物需水规律灌溉的高效节水技术。
第四,进一步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使科技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由于务农收益相对较低,占外出农民工的六成以上、近一亿的新生代农民工拥入城市,许多农民种起了“懒田”。为解决农村地区出现“农民荒”问题,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是当前最大的改革方向。首先,在继续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引导市场粮价保持在合理水平的同时,还应该通过采取价格支持、增加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逐步提高种粮的比较效益;其次,要出台包括免除农业税、发放社会保险补贴、提供小额贷款以及加大科技投入在内的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吸引新生代农民工回乡就业创业;再次,在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使之成为接受新科技、新技术的主体的同时,还应改善当前农村有培训无就业的状况,推动农民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最后,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走好农业科技普及“最后一公里”,全方位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国基层的农业推广站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衔接上存在一些问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承担的任务不仅包括技术推广,约一半的技术推广人员还在从事行政委托的执法和中介服务、经营创收等非技术推广工作,对农户层面的农技推广时间较少,这必然会影响到农户层面的技术进步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应建立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户之间的有效对接通道,强化信息流通渠道,在各个环节上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向科技要粮,让科技保粮,靠科技实现粮食增产,建立全方位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有效机制。
关键词 粮食加工;问题;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TS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2-0042-02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稳步提升,消费结构的逐渐转型,迫切需要加大食品供给,同时重新认识粮食加工产业的重要性。粮食加工产业在粮食供给链条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发展潜力巨大,在新形势的推动下,粮食加工产业化成为必然的发展方向,粮食加工业进入全新时期,在此,浅谈粮食加工产业化中出现的问题,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我国粮食加工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区域发展失衡
目前我国粮食主产区以中部、北部为主,通过调控实现全国供给,也出现了产粮区粮食加工产业规模小,技术落后的现象。与其相反,技术较为先进、规模较大的粮食加工产业却出现原料供给不足的尴尬局面。
1.2 科技水平落后,生产标准不一,质量检测体系不完备
我国粮食加工企业数量较多,但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粮食加工业质量标准与检测体系落后,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低。
1.3 我国粮食加工企业开工率低
我国大部分地区加工企业实际加工量与设计加工量不符,最高开工率接近60%,最低不到15%,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
1.4 地区间争夺粮源,造成价格上涨地区分化严重
各地粮食加工企业为争夺粮源,原料成本提高,造成粮食价格上涨,且东北地区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产业,粮食外运较少,南方地区缺少加工原料,无序的原料抢夺,严重阻碍了粮食产业化得发展进程。
1.5 部分国有粮食加工企业,缺乏竞争力
部分国有加工企业,人员结构不合理,负担重,资金不足,原料供给不及时,不能保证较高的开工率,而随着外资企业的加入,国有加工企业市场的市场正逐步缩减。
1.6 对科研投入较少,依赖国外科技成果
中国加工企业技术含量低,大型设备主要以引进国外技术,不能从根源上解决技术问题,只重视硬件设备,忽视了自我研发创新,造成恶性循环。
1.7 粮食现代物流效率不高,产品结构单一
物流在粮食加工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关系到原料的及时供应及销售流程中的客户服务。物流效率的高低,影响到价格的波动及供需平衡,同时,粮食加工产业链条不能有效延伸,也严重影响了产业化发展。
1.8 产销不对路
产品销售与生产地空间距离远,不能及时得到信息反馈,种植、加工、销售相互牵制,不能顺应市场需求。
2 应对措施
2.1 拟定粮食加工产业化发展方向,制定相关规划制度
粮食加工产业发展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从根本上制定相关专项规划,遏制市场的无序竞争,对于盲目发展建设加工产业进行合理的规划与监督,实现全国互补发展,统筹规划,实现粮食加工产业的共同进步,保证公平竞争,健康房展。
2.2 发展粮食产地加工业,降低加工成本
本着就近原则,发展粮食产地加工业,实现就地加工,不仅解决了农民收入低,劳动力资源浪费的问题,也实现了低成本加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费用,符合粮食加工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能及时实现种植、生产及时顺应市场要求,增强市场竞争力。
2.3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培养优质品牌
打破区域,所有制的限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培养企业多元化发展,不搞单一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遵循市场发展规则,实现优胜劣汰,改变粮食加工业小作坊的发展现状,培养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发展壮大,实现品牌竞争。同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实现一体化农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2.4 保障粮食安全生产需要
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涨,乙醇成为新的能源替代品,乙醇消耗玉米原料较大,耕地占用较多,以市场为导向,将会有部分生产粮食耕地转向能源生产用地,能源固然重要,同时也应加大力度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的需要。
2.5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保障粮食加工产业资金供给
粮食加工产业实现市场经济比较晚,相对其他行业,技术支持少,人员水平低,企业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薄弱,发展处于摸索阶段。由此,政府应加大对粮食产业的扶持力度,放宽信贷政策,增加信贷额度,同时鼓励人才进入粮食行业,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2.6 鼓励自主研发,加大科技支持力度
针对粮食加工行业的科技水平差,依靠国外技术的弊端,我国应鼓励人才实现自主创新意识,从根源上解决我国技术水平落后的现状,引导资金流向,为科研创新提供资金支持。
2.7 加强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增加附加值
粮食加工产业除粮食食品外,还包括饲料及转化两种类型,既要加大食品开发,以产品树立品牌,又要积极发展饲料加丁业和非食物用途的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构架合理的粮食加工体系。
2.8 整合资源,实现粮食加工产业与粮食物流协调发展
粮食加工产业发展与粮食物流发展相辅相成,两者相互结合,形成完整的以粮食加工企业为节点的产业链条,实现原料、加工、运输、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发展。同时“退市进郊”缩短了与原料产地的距离,有效的降低物流费用,加快信息传递速度,促进粮食产业化发展。
3 结论
本文针对我国粮食加工产业化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应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引导企业走规模化道路,并且鼓励粮食产地加工业发展,形成有序的食品加工产业链条,推进粮食加工产业的结构升级,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与资金保障,加大科研投入,从根本上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实现品牌生产,整合资源,协调发展粮食加工产业及相关物流产业。在市场及政府的双向引导下,实现粮食加工产业化的健康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莉莉,孙宏岭.有效推进粮食加工产业化的措施[J].中国粮食经济,2008(9).
关键词:现代农业;研究进展;发展模式;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6-0115-04 收稿日期:2009-11-08
2007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这是继十六大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农业”后,又一次从更高的高度进行战略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更是用整个第四部分来阐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因此,研究现代农业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十六大以来,现代农业问题逐渐成为国内理论界、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现将国内关于中国现代农业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综述,以期推动该问题研究的深入。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
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理解和把握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国内文献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强调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基础性作用,即现代农业是以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基础,重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根据国内外市场需要和WTO规则,建立起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运用现代工业装备、推行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农业综合体系(卢良恕,2004)。
2 强调现代农业的全球性和先进性,认为它是全球化格局中的农业,是现代世界范围内处于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是生产效率达到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张晓山,2007),是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较高水平的农业生产能力和较强竞争能力的现代产业。
3 强调现代农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组织特征,即是按照现代产业的理念,以产业关联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以现代产业组织为纽带的贸工农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周应恒等,2007)。
4 强调现代农业资源节约、环境零损害的绿色性,认为其担负着维护与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的使命,是保护生态平衡的绿色产业,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张文杰,2007)。
上述观点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点出了现代农业的一些基本特征,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现代农业建设涉及农学、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等诸多学科和领域,国内相关学者囿于不同的学术背景或研究视角,往往重点强调现代农业某一方面的特性而忽略其他特点,不可避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并不等于盲目追求新技术,不等于滥用诸如转基因之类的新技术。同时,现代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农业的一些做法,如注重精耕细作、大量施用有机肥、兴修农田水利发展灌溉、实行轮作和复种、农牧结合等,在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基于国内文献和中国的实际,本文认为,现代农业是指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农业优势和精华的基础;上,以现展理念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为支撑,强调科学化管理、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发展新阶段。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因素包括基础设施、科技水平、生产手段、产业组织、经营管理方式、社会服务、发展理念、主体素质以及政府的政策管理水平等。
二、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对于中国为什么要发展现代农业,国内学者的研究颇多。现将代表性的观点归纳如下。
李炳坤(2008)认为,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既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工作的客观要求;既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又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出路;既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途径,又是持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条件。
张文杰(2007)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视角,认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建设我国农村产业的重要支撑,是造就高素质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粮食发展和农民增收目标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柯炳生(2007)则认为,建设现代农业,绝不仅仅是农业部门本身、农村内部和农民自己的事情,而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和基础性产业,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三农”问题中,如果把农民问题看作是微观尺度,把农村问题看作是宏观尺度,那么农业问题就是中观尺度,是联系微观和宏观的纽带,因此发展现代农业不仅要考虑农业自身发展的意义(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等),还必须与农民的增收和农村地区的发展(新农村建设)以及整个国家的稳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相结合。同时,基于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现实,必须从城乡统筹、城乡联动的视角认识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基于产业关联和产业互动的视角,必须把发展现代农业与工业化、城镇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相联系;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必须把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三、中国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
正是基于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十六大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农、强农、惠农的政策和规定。我国的现代农业建设在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结构优化、农民收入提高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步,但现实的农业发展水平仍比较低,还存在很多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
周琳琅(2007)认为,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民整体素质偏低,科技文化吸纳能力不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资源性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在恶化;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仍然薄弱,成果推广应用缓慢。柯炳生(2007)同样强调了农业科技进步的速度不能够满足需要和农民素质较低对发展现代农业的影响,同时也分析了农户规模狭小、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负面作用。
李成贵(2007)把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业市场风险有增无减、面临全球化的挑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恶化视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孙瑞玲(2008)则认为,资源和环境问题、现行土地制度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矛盾、城乡矛盾、小农户和大市场的矛盾、农村劳动力大量富余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矛盾、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农业投入严重不足是制约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瓶颈。
综上所述,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资源环境矛盾、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不足、制度制约、农民素质低、产业化水平不高等多个方面。国内文献基本都是基于全国视角的整体性、宏观性分析,但国内相关区域由于自然条件、资源察赋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会有较大差异。因而,在宏观和共性分析的基础上,还必须进行微观区域视角的深入分析,当然最后的落脚点是基于全国形势、立足区域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针对性的可行措施来应对和解决。
四、国外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农业的模式主要有三种(项仁学,2008):一是资源节约和资本、技术密集型模式,适用于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如日本、荷兰、以色列等;二是规模型、机械化、高技术模式,适用于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三是土地、劳动力适中的生产集约加机械技术的复合型模式,典型同家是法国、德国、英国等。相比对国外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介绍,国内学者则更多地关注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启示,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一些。
1 中国不具备复制美国农业的现实条件,必须依据国情、国力、农情、农力,走自然资源节约、劳动和技术集约经营、精耕细作的传统技术和农业现代化技术相结合、高就业低成本的技术路线(郎秀云,2008)。
2 中国在借鉴国外经验时必须考虑历史现实条件来制定相关农业政策,实施制度建设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农业科研体系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蒋和平等,2008)。
3 中国应学习和借鉴欧盟发展现代农业的五点经验,即注重调整传统农业生产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应用信息技术、搞好社会化服务和加强对农业的补贴和保护(靳贞来,2003)。
4 基于中国国情,应采取以生物化学技术为主、机械技术为辅的农业技术方向,注重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重视农地产权制度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制度的创新,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发展思路上要摈弃把农业发展与国家工业化分割的惯性思维,必须把现代农业建设纳入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战略之中,实施有利于农业发展、特别是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战略(柳建平等,2007)。
总之,世界范围内各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各具特色、各不相同,这主要由其地形地貌特征、资源禀赋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文传统习俗等因素决定。对于国外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和主要做法,我们不能生搬硬套、盲目跟随,但可以结合中国国情和各地实际,学习其有益经验。同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区域的经济基础、地理条件、资源禀赋等差别很大且发展极不平衡,不可能也不应该有统一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因此,中国的现代农业建设必须因地制宜、相互借鉴,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和区域特色的发展道路。比如,就大的区域而言,东北、内蒙古和河套地区,可立足其资源优势,发展规模化和集约化农业;东部发达农区和大城市的郊区,可以利用其区位、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和效益农业;中部农产品主产区,人多地少。可发挥其粮食生产的传统优势,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西部地区则要发挥其气候地质类型独特、特色农业资源丰富和草场面积广阔的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农业和草食畜牧业。
五、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与对策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这里主要从理念创新、政府作用和政策措施三个方面对国内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一)理念创新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首先突破传统“就农业论农业”的思维定势,创新发展理念。
1 用现展理念引领和发展农业,就是要运用效益至上的理念发展效益农业;运用现代营销理念发展市场农业;运用科技兴农理念发展科技农业;运用社会分工与协作理念发展组织农业;运用标准化的理念发展标准农业;运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发展生态农业;运用流程再造的理念发展精准农业;运用资本运营理念发展资本农业(李小建等,2009)。
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必须树立和运用五大现念,即大资源理念,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大农业理念,挖掘农业的内涵,拓展农业的外延;大食物的理念,广辟食物来源,逐步提高绿色食物、有机食物的比重;大市场理念,充分利用农村市场和城市市场、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大生态理念,发展循环农业、集约农业,不断改善外部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李炳坤,2008)。
3 必须改变传统农业经营模式,运用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一要运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明确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质是又好又快发展;二是要运用工业化的理念来谋划农业、经营农业,积极探索和创新农业经营模式;三是要运用产业化的理念,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生产,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实施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四要运用市场化的理念,以市场观念指导农业,以市场导向发展农业,以市场需要拓宽农业(李文等,2008)。
(二)政府作用
基于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和公益性产业的性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现代农业,既要重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叉要重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西方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也证明,必须强化政府对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导作用。
陶武先(2004)认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政府作用主要表现在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体制创新、加强支持保护、构建服务体系、注重引导示范等五个方面。柯炳生(2007)则强调,政府职能的关键是切实加大国家财政对农业的各项投入,大力加强农业的基础设施,全面提高政府的公益服务水平,加强农业支持和农业补贴力度。张红宇(2007)则提出,政府作用应从更多地强调管理向提供公共服务转变,主要从规划引导、试点示范、政策扶持、产业服务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总之,建设现代农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艰巨任务,既需要激发农民和相关组织等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需要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管理和公共
服务职能,以创造有利于农业经济、社会与生态和谐发展的空间。在现代农业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政府必须遵循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律。明确定位,在尊重农民意愿、保证农民利益的基础上,主要从提供制度保障(如农业立法、土地制度、农业组织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农业补贴制度等)、科技保障(如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等)、资金保障(如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构建多元化的农业投入体系、优化农业投资功效等)、服务保障(如市场体系建设、产品监管、劳动力培训与转移等)四个方面来发挥主导作用。
(三)政策措施
柯炳生(2007)提出从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对农产品的补贴制度、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方面的政策、加大政府公益服务方面的投入等六方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周琳琅(2007)则认为,必须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注重开发农业的多功能性,积极拓展农业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走农业产业化、专业化、一体化道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经营;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培育大批现代新型农民;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