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普通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普通心理学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普通心理学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普通心理学的概念

第1篇:普通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普通心理学中的生理学胎记

我们都知道,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心理学是从19世纪初开始形成的,诞生于对人的神经系统的生理学研究之中。因此在最初的研究阶段,研究者都自称为生理学家,而非心理学家。但研究的结果,即使从现在来看,他们对人的心理生理的研究也是相当深入的。比如对视觉的研究,他们不仅发现了眼球内晶体的折光作用,视网膜的成像功能,还发现了网膜上圆锥体与视觉的关系,解决了双眼视觉以及视神经的传输路径和视觉在大脑特定区域的定位问题等。所有这些成果都是在将人的视觉系统视为一光学仪器,以“刺激的物理学”、“眼的解剖学”和“神经系统的组织学”的思维逻辑为基础,以大量的实验数据为依据而取得的(《实验心理学史》波林著111~120页),具有无可置疑的“科学性”。这一系列研究成果都直接反映在普通心理学关于感觉的定义中: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引起神经冲动,由感觉神经传导到脑的相应部位,便产生感觉。因分析器的不同,感觉可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等。每种感觉器官都分工执行不同的反映职能。”(《心理学词典》)感觉的直接性、被动性和单一器官的性质,从实验本身和定义的表述来看,都十分清晰明确。

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在对视觉的研究中又发现了一些用“刺激的物理学”的逻辑所无法解释的现象。他们发现在单个物体和作为环境的“外在世界的空间关系并不是视觉本身的问题”,于是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又加入了“注意”和“判断”等含有主观色彩的因素。而当将研究的视野扩大到知觉领域后,他们又在感觉和知觉之间加入了“联想”、“推理”等完全是主观性的因素(《实验心理学史》波林著120页)。从而使心理学研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脱离了“刺激的物理学”和解剖学的思维逻辑,开始了真正的心理层面的研究。

也就是说,正是由于心理因素的发现,才使我们明确地认识到:我们现在关于感觉的研究和定义,并不是将现实的人的心理活动作为对象取得的,而是将完整的人分割成不同的感觉器官,从已被分割的感觉器官出发,依据“刺激的物理学”的思维逻辑取得的,即是生理学的。

本来,早期心理学家已经注意到了“物体和外在世界的空间关系不是视觉本身的问题”,已经注意到了生理和心理的区别,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只要我们以此为契机,放弃“刺激的物理学”和解剖学的思维逻辑,认真追问其中的为什么,心理学定会大大地前进一步。但遗憾的是,后来的研究者固守“刺激的物理学”和解剖学的思维逻辑,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生理与心理间的本质区别,不仅未勇敢地面对前人的发现,反而将主观因素剔除到感觉之外,从这一初步结论面前退步了。

这一退步清晰地体现在对知觉的定义中。普通心理学认为:“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从这一定义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普通心理学依据的仍然是“刺激的物理学”和解剖学的思维逻辑,将知觉解释为是感觉在数量上的相加,是一种数量组合式的逻辑的产物。虽然在具体描述中使用了“联想”等具有主观性质的词汇,描述了知觉的选择性和整体性等特性,但这种数量组合式的逻辑与知觉的选择性等特性是处在根本对立的状态中的。因为它根本解释不了联想、推理等心理因素为什么会融合到知觉之中,加入这些主观因素的依据何在?加入这些主观因素后,心理活动仅产生了量变而没有产生质变?知觉的选择等特性来源何在?所以,这一“纯粹的心理活动”在普通心理学的实际表述中,不仅存在着深层的矛盾,同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仍停留在生理学的层面上。

人的心理活动必然是在生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学的研究也必然要有生理学的支撑,这是毫无疑义的。但人的心理又必然区别于生理,人的心理必然要有自己特定的规定性,而不能总和生理纠缠不清。

应该说,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打破了心理学研究在整体上停滞于生理学层面的局面,打开了心理学研究上全新的一页:不仅给心理学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引进了新的心理因素,同时更带来了新的理念。动力机制的引入将人的心理看成是一种有内在驱力,可以主动自觉进行的活动,而不再是“刺激的物理学”的、仅仅被客观事物所决定的被动的活动;并且,这一研究是从人的整体的心理层面上进行的,改变了以往从局部的生理器官层面上进行研究的旧思路。这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个巨大进步。它表明心理学研究终于自觉地摆脱生理学的纠缠,将自己提升到了心理的层面,开始进行真正的心理学研究了。

但遗憾的是,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派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派急于建构、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扩大自己的研究成果,并未冷静思索引入动机之后的心理学与以往心理学间的深刻变化是什么,本能和需求仅仅是内在驱力或动机吗?它全力贯注于自己的体系之内,未能分出部分精力,在与以往心理学的比较中重新梳理心理学。因而它的成功非常有限:它只确立了自己的生存权利,却未根本清除生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虽然普通心理学在事实上承认了精神分析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存在,接纳了它们的研究成果,却始终未能在根本上摆脱生理学的纠缠。

一直延续至现在,虽然普通心理学中已经包括了动机、注意、有意识记、自我意识等人的心理层面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在由感觉、知觉这些生理层面研究所形成的“刺激的物理学”和解剖学的思维逻辑框架内,总是格格不入。普通心理学的研究中至今仍带有明显的生理学胎记,内含着巨大的理论断层。

普通心理学中反映论的影响

普通心理学中的内在缺陷,一方面与其脱胎于生理学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则在于认识论之反映论的影响。也正是由于反映论的影响,才使得精神分析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虽然取得了自己生存的权利,却未能建立起全新的心理学。

其实,哲学与心理学是内在相关的。不仅在19世纪以前心理学本身就属于哲学范畴,而且在更早一段时间内,哲学在主要意义上就是心理学。即使在哲学与心理学已经明显分属不同学科的现在,由于哲学的最高问题一直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所以哲学与心理学间的关系,比与所有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更直接、更密切。

比如认识论之反映论,将人的认识或意识理解为是客观世界在人脑的反映的观点,与普通心理学对感觉、知觉的理解密切内在相关,明显是建立在上述心理生理学的结论之上。这一观点被作为无可置疑的科学原则,用来指导更进一步的心理学研究。

问题就出在这里。

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人们对于感觉的研究是生理学层面的,对知觉的研究基本上也是生理学层面的,就是要指出这样一个事实:即人们对于感觉和知觉的研究,在总体上,是生理的、局部的和现象的,而不是心理的、整体的和机制的。

举个例来说,人们看到一位姑娘头上插着花,看到她站在花丛旁,看到花丛中有一支失去花的残茎,于是就推断说,那花来自于花丛,头上的花和花丛中的花有着内在联系。这没有错,但这只是简单的事实表述,基本上是现象层面上的。如果据此就对姑娘罚款,则未必妥当。因为相对于行政处罚来说,还缺少最关键的事实,即这花是否姑娘自己所折。如果这花是别人摘后送给姑娘的,或是姑娘从地上拾起的,则被处罚的应是别人。也就是说,所谓生理层面的解释,只是解释了外在刺激源和神经通路的问题,只解释了心理活动中的材料和外在刺激源间具有内在联系,却并未说明心理活动的主动性质或被动性质,并未说明心理活动发生、进行的心理机制。未指出这花是姑娘自己折的还是别人送的,相对于上例来说,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这样的陈述自然不是真实的事实。缺乏机制的心理学事实,也不是完整的事实,当然也是不真实的事实。因为心理活动的主动性质或被动性质,内在因素对外来材料的选择或改造,也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仅凭姑娘头上有花,就认定这花一定是姑娘自己折的,就一定要罚款,已经失之偏颇;如果据此进一步推断说,既然这花不是好来的,那么,这姑娘头上的饰物也一定不是好来的,应全部没收,则就荒谬了。

反映论对人的心理活动的概括和对心理学研究的指导,就很类似上例。

感觉、知觉可能是主动进行的,也可能是被动进行的,这本是需要心理学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才能得出的结果;而人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是否仅为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人的心理是否仅为认识性质的活动,也需要进行认真的研究。但反映论却仅在关于感觉和知觉的生理学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刺激的物理学”的逻辑,就在人的意识与客观事物之间做出了唯一的一般认识论性质的结论,并用来指导心理学的研究,则不仅武断,甚至荒谬了。

比如,心理学将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定义为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认为“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的源泉和内容”(《普通心理学》叶奕乾等主编第11页)。这就在根本上将人的心理的性质理解为是认识性质的,是从属性的、被动性的、被规定性的,是由外入内的,就如影像的成像过程。这都明显与心理生理层面的研究相对应,与反映论的原则相一致。但在定义意志时,却将意志定义为“人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在一定动机的激励下,自觉确定目标,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并力求实现目标的心理活动。”也就是说,此一特定心理活动不仅不对客观现实进行“反映”,反而主动作用于客观现实;不仅不从客观现实那里提取心理活动的材料,反而给客观现实一个目标,并改造客观现实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将对意志这一特定心理活动的定义与关于心理活动的一般定义相比较可以发现,意志竟被普通心理学排除到一般的心理活动之外了。这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应该承认,普通心理学关于意志本身的定义和描述,与人的现实的心理经验基本是吻合的。如果不与一般的心理活动的定义相比较,很难发现荒谬之处。这种局部真实与整体荒谬的矛盾,是用认识论性质的反映论来指导并非全部属于认识性质的心理活动的研究造成的。

如此的混乱,还表现在对情绪情感的研究中。普通心理学将情绪情感定义为“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的心理活动,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同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叶奕乾等主编第2页)。即普通心理学依据反映论的原则,将情绪情感定义为对“关系”的反映。但既然需要本身就是一种心理活动,而心理活动又是客观事物的反映,那么,从逻辑上说,反映结果和被反映物共同作为被反映物而形成的反映结果的情绪情感会是什么呢?混乱的概念加上混乱的逻辑关系,结果也只能是混乱。

目前的普通心理学,从细部或局部的角度,从描述、现象的层面来看,大多与现实的心理经验相吻合;但从整体的、机制的、逻辑的水平上看,则是矛盾的、荒谬的。就其原因 ,就在于反映论的影响,就在于反映论本身无法回避的缺陷:根本上的生理学性质和被决定的逻辑关系,使其无法在实际上用人的意识活动是主动自觉的活动的思想来指导整个心理学的研究。所以,它虽然也指出了人的意识的创造性,却无法合乎逻辑地将人的创造性纳入其理论框架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始终作为一块不和谐的补丁,被缝在普通心理学这一不合体的衣服上。

用行为哲学重构心理学

其实,现代心理学已经证明,人的意识活动是主动自觉进行的,是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普通心理学》叶奕乾等主编第87页)。行为哲学只是从这一结论出发,再向前跨进一步,指出:人的这种意识活动依据活动的目的或指向的不同,可以分出认知活动和意向活动。认知活动是人以认出对象自身特性或规律为目的的活动;意向活动则是人的本能及由本能发展而成的人类需求对外在环境做出的反馈,或更进一步为满足需求而采取的行动。

从与反映论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反映论所谓人的心理活动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的观点,不过是“刺激的物理学”的单纯线性逻辑的产物。这一逻辑用来解释非生命世界中的一些简单现象还有合理的一面,以之推断生命体中最复杂的智慧现象,则显示出极大的局限性。而行为哲学采用生物进化中内外因相互作用的辨证逻辑,阐释人作为最高智慧生物在实际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行为哲学不再将人的意识看作是没有自身规定性的、被客观事物所决定的反映,不认为心理活动所需材料的来源,就是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就如人类所有物质产品从来就是人类智慧活动对外在物质材料作用的结果,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结晶一样,人的心理活动的产生、运行、深化、发展,也从来就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客观事物作为外在刺激的刺激源,本能或需求同为意向作为内在刺激的刺激源,共同构成了心理活动的源泉,而心理活动的内容则由内外在因素有机组成。

也只有从人的心理活动中分解出认知因素和意向因素,将人的本能或需求作为意向理解为一个与客观现实相对独立的存在,理解为一个生命整体的存在,才可能合乎逻辑地解释人之所以可能具有主观能动性,之所以可能反作用于客观现实的实际情况。否则,心理活动只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根本没有自身的规定性,就如一个悬在空中的人,如何可能反作用于地面?

从与生理学研究的比较来看,行为哲学之所以强调器官层面的研究不等于整体层面的研究,器官(局部)研究之和不等于整体研究,就在于它认为,有机整体与局部(器官)之间不仅有量上的差异,更有质的区别。因为整体中具有局部之和中所不包含的新因素,而这新因素的加入,使整体形成了新的内在结构和运行机制。具体到人的生理和心理,这新因素就是本能及在本能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各种需求,即意向因素。人的意向因素不存在于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及其生理性组合之中,只存在于完整的生命体这一层次中。

本能概念的提出,在以往只是从内在驱力的角度被人理解。行为哲学则认为,作为生命体与生俱来的生命力的体现,本能是生命体区别于非生命体的本质所在,是心理学研究从生理层面提升到心理层面的关键所在,是人的意识由以发生的内在依据的最初状态,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可能存在的逻辑起点,是人用以加工外来信息、创造新信息的内在尺度。本能概念应受到充分的重视。

正是意向因素的加入,与认知因素共同构成了意识的结构,并由此形成了以意向为主导和以认知为基础的意识发生、发展的内在运行机制。

与普通心理学相比较,虽然普通心理学也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也承认三者间内在相关,似乎与行为哲学将人的心理分为认知和意向差异不大。但我们必须明白指出,普通心理学对于心理活动的划分是在反映论的框架内进行的,虽然作为现象层面上的描述大多与心理实际相吻合,但对这三个方面的定性却是错误的,内含了无法克服的矛盾。并因其没有内在因素或内在结构的划分作为基础,所以,这种划分只有局部的合理成分,在整体上、在基本倾向上是荒谬的。与行为哲学对人的心理活动以内在结构为基础的划分,具有本质上的不同。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认知因素和意向因素这两大因素的分解,以及认知活动和意向活动这两大基本活动倾向的划分,才使得心理学将产生意义深刻的重构。

人的心理活动将不再是被横向割裂、缺乏内在联系和转换机制的知、情、意三大部分,而是由认知因素和意向因素构成的统一体。作为心理内容的认知因素和意向因素,并不在每一个具体的心理活动中都具有均等的地位或作用。当认知因素占主导地位时,心理活动就呈现出认识活动的倾向;而在意向因素占主导地位时,心理活动就呈现出意向活动的倾向。当认知因素占主导地位时,意向因素作为动机和保持认知活动顺利进行的状态而存在于同一心理活动中;在意向因素占主导地位时,认知因素提供的对象材料作为反馈进行的基础或实现意向的手段以保证心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所以,感觉和知觉,作为认知活动的初级阶段,不再是生理层面的“反映”,而是意向主动“认出”的行为。这种认出不论是通过单一器官还是众多器官,都是人主动自觉做出的。由于对象特征的客观性质,认知的结果当然具有客观性;但又由于活动是主体主动做出的,个体间的差异使这一活动同时又具有理解性和选择性等主观性。情绪情感作为意向活动的初级阶段,也不再是概念混乱的、人对什么“关系”的“反映”,而是意向对对象是否适合自身需要而做出的程度不同的、或正面或负面的反馈。这种反馈当然是主观性的,但因反馈只能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做出,并人的意向也具有相似的性质,所以反馈的结果虽然各异,也必然呈现某些普遍性。抽象思维作为认知活动的高级阶段,其活动强度、难度、复杂程度都远远超过感觉和知觉,所以,在抽象思维中,意向因素付出了更为艰辛的努力,并具有相当程度的创造性。而最典型意义的形象思维,即艺术创作思维,因其目的是将具体的情绪情感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具有典型的意向性质,由此表现出极高的个性和创造性。正因为如此,在重构后的心理学中,艺术创作思维不再是认识意义上的“思维”,而是复杂的意向活动,是为了满足创作者的某种需要,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具有实践性质的意向活动。这种产生精神产品的实践活动和产生物质产品的实践活动,就活动本质来说是一样的,都是意志的体现;只是从活动的形式上看,产生精神产品的实践活动更具有个人风格、情绪色彩,更具有发散的性质。

第2篇:普通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所获得的规律可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复杂。美国心理学会迄今仍把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放在一个分支里。一般说来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个性特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关系、涉及较稳定的心理特质,而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直接社会情境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这个情境的解释的作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表明,直接社会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虽然用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但真正开创、推广这个方向的是奥尔波特和默德。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20世纪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勒温的影响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

50年代,阿施等人开展顺从的研究。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说服的研究。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成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奠定了基础的归因理论成了研究重点。80年代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社会心理学在50年代以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过。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介绍过作为心理学重要分支学科的社会心理学。20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众心理学》、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以及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等重要著作的译本,中国学者自己也编写了一些社会心理学著作。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大型群体和群众的心理现象,如拉察鲁斯、斯坦塔尔、冯特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塔尔德、西格尔和勒邦关于群众心理的研究。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还有影响,如塔尔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体极端化和个性消失的思想等。20世纪初态度的研究成为中心。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出现以后,社会促进的研究成为中心。以后,群体过程、说服、顺从、认知失调、归因等分别成为某一时期的研究中心。

美国是研究社会心理学最多且最有影响的国家,它的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往往影响到其他国家。1980年,美国心理学家斯密斯等人对1979年美国主要社会心理学刊物发表的文章作过一项调查。这项调查表明,研究最多的是归因及态度和态度改变,论文达50篇以上;其次是社会和人格发展以及认知过程,达40篇以上。

第3篇:普通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一)课程教学实难似易心理学知识理论性强且内容抽象,加之现有的广告学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中,大多没有开设“普通心理学”课程,所以,广告心理学对广告学专业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另外,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在广告心理学教学中很难为学生提供大量开展考察和实践的机会,从而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无疑又增加学生掌握广告心理学的难度。而知识背景、学科研究、实战经验以及实验设备等因素,也给广告心理学的教师的教学增加了难度。因此,无论是对教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都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实属一门“难”教“难”学的专业课程。但在广告心理学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又呈现出“易”的诸多表现。一方面,课程“易”上。大多数广告心理学教学模式先是讲授诸如注意、记忆等心理学基本概念及理论,接着以广告作品及案例加以验证,最后是讲解某一心理规律在广告活动中运用。这种理论套案例的教学模式,课堂较“易”驾驭。另一方面,广告心理学教学还表现为教师“易”当和教材“易”编。带着理论找广告案例,或者解读广告案例找理论。梳理国内广告心理学教材可以发现其共同的特点,都是套用公认的从注意到记忆的完整广告心理学理论,再加上自己的广告案例,教材编写的任务即简化为“理论配案例”,教材“易”编。

(二)课程内容少新多旧据不完全统计,自1992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马谋超的《广告心理学基础》出版以来,截止2012年底,二十年间,国内共出版广告心理学相关著作与教材76部,平均每年3.5部新著作问世。除此之外,原有的广告心理学教材如马谋超的广告心理学系列,也不断翻新,纷纷出版修订版,甚至是第三版。虽然广告心理学教材更新较快,但其内容和课程教学仍有较多“旧”的表现。一是教材内容编排旧,绝大多数还是延续马谋超《广告心理学基础》的内容体系编排,而像黄合水、舒咏平等,真正能跳出传统心理学框架,尝试以广告的角度,编写广告心理学教材的并不多;二是理论知识和案例旧,关于新媒体广告受众心理、新生代消费群体的心理特征研究等,未能及时出现在课堂上;三是课程教学方法旧,多数广告心理学课堂还是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未能得以体现。

二、广告心理学教学困境形成的原因

(一)课程定位不明确在国内广告心理学20多年的教学历史中,对广告心理学的学科定位大体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边缘学科说,认为广告心理学,是介于广告学和普通心理学之间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其目的在于研究广告接受者的心理需求与心理活动规律,广告心理学是研究消费者的公众心理,并据此来决定广告内容和广告方式。介于广告学和普通心理学之间,是一门全新的学科。第二类是应用心理说,以1992年马谋超的《广告心理学基础》为代表,认为广告心理学是以普通心理学体系为框架,切入研究广告创作与广告接受心理,属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第三类是广告活动心理说,以1998年黄合水《广告心理学》为代表,认为广告心理学是探索广告活动与消费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学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规律。第四类是广告人心理说,以2004年舒咏平的《广告心理学》为代表,认为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广告活动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全面审视广告活动中广告主、广告传媒人、广告人和广告受众等不同角色的心理。上述四类对广告心理学学科定位的认识过程,基本上呈现时间先后顺序,但并没有表现出一个明显的更新替代的进程,而是一个共存局面。从当前广告心理学教材的出版以及使用情况看,以普通心理学体系为框架的教材依然为多数,而来自广告学界、业界的以广告为主线的教材却并不多。关于广告心理学学科定位的认识,尚处于见仁见智的探索阶段。学科定位的不够明确,导致了广告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混乱。

(二)学科研究不扎实一门成熟的课程教学,需要大量的学科研究内容作为支撑。当前国内广告心理学学科研究不甚理想,理论鲜有更新,案例过于陈旧,缺乏对当前广告业界实战的关照。学科研究的不足,势必影响广告心理学的教学内容及效果,其表现有以下三方面。首先,广告心理学作为基础性课题,解决的是广告实战的基础性问题。当前国内广告心理学多是引进国外理论翻译后进行讲授,真正本土性基础研究与案例并不多,不利于学生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其次,虽然许多企业认为掌握消费者心理非常重要,但在实际操作中没有真正理解该如何对消费者心理展开研究,或者不重视相关的投入。广告心理学在业界的不受重视的“事实”,进而又影响到广告心理学在广告学专业培养体系中的不被重视。最后,国内业界研究多为功用性研究导向,业界更愿意开展帮助他们解决营销问题的研究,而非广告心理学的基础性研究。广告心理学学科研究的不足,尤其本土原创性理论研究的不足,导致广告心理学教学成了空洞的西方心理学理论说教,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和对实战的指导价值。

(三)教学投入不足首先,广告心理学师资队伍建设不到位。在广告心理学的教师队伍中,既能懂心理,又懂广告,既能讲授理论,又能设计实验的人并不多。在师资引进方面,主观上不太注重引进心理学专业的教师,客观上既懂心理学,又懂广告学的人才稀缺。而在师资培养上,由于广告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与广告实战严重脱节,又使得双师型师资的培养困难重重。其次,广告心理学课程实验设备以及实验室的建设力度不够。一方面广告心理学实验室建设所需成本较高,令很多高校望而却步,另一方面,由于研究人才、研究项目等因素,实验设备的使用率并不高,造成设备的极大浪费,进而又影响学校对广告心理学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力度。最后,广告心理学课程建设难以到位。由于师资建设、设备引进、研究项目以及建设成本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使得广告心理学在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客观和主观上被不受重视,逐渐沦为边缘学科,很难进入广告学专业重点建设的课程之列。难以进入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广告心理学的基础课程的地位就难以落实。

三、改进广告心理学教学的对策

(一)以课程地位落实为保障要改变广告心理学空有其名的局面,首要之务就是落实广告心理学基础课程地位,从而真正发挥广告心理学在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首先,加强广告心理学师资的引进与培养力度。一方面引进具有心理学和广告学双重学科背景具有高学历的教师担任广告心理学教学工作,还可聘请熟悉广告心理学业务的业界人士,补充广告心理学的教学队伍;另一方面,将广告心理学教师送到相关的心理研究所、实验室,以及业界广告心理研究机构等,参与业界的广告心理实战项目,或是引导教师开展与业界接触紧密的广告心理学研究,从而增进广告心理学专任教师的研究水平与实战经验。其次,加大广告心理学实验室的建设力度。把广告心理学实验设备购置和实验室建设,作为培养学生广告能力的重要一环,为开展广告心理学教学与研究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引导和鼓励师生,增加对广告心理学实验设备及实验室的使用频率与范围,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在对广告心理学的课程地位及其教学困境的认识基础上,要积极支持和鼓励广告心理学申报各类精品课程,重点学科建设等项目,加强广告心理学教学教改、实验设计、课程实训的研究,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二)以广告能力培养为导向随着广告业的发展,业界对广告人才的要求也水涨船高。传统以广告策划与创意为核心的创作能力培养模式,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未来业界需要创作力、洞察力和沟通力兼具的复合型广告人才。广告心理学在复合型广告人才培养体系的作用来看,广告心理学应以广告专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着重广告学专业学生四个能力的培养。一是培养学生对消费市场趋势的洞察能力,能够透过市场想象分析并预测消费心理与行为变化;二是培养学生创作符合心理科学广告的想象能力,合理运用心理学规律,充分发挥广告创意与表现力,创作真正能够实现广告与受众的“心”沟通的广告作品;三是培养学生日后从事广告职业的心理调适能力,开展职业心理健康教育,以良好的心态应对从事广告行业面临的种种问题与困境;四是培养学生对话广告业界的沟通能力,掌握科学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以应对日后的广告提案、客户开发与维护等。

(三)以广告心理研究为支撑广告心理学教学,有赖于广告心理学学科研究的系统深入。要破解当前国内广告心理学研究之窘境,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自行开展广告心理学研究与实践。充分发挥广告学专业师生的人力资源优势,通过引进专业实验设备,建设广告心理学实验室与研究所,开展各类广告心理学的实验与研究,注重研究的市场效果,并通过研究成果的市场化,一方面进一步验证成果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经验、资金、设备等保证。如中国传媒大学IMI(创研)市场信息研究所,是进行消费者态度和行为研究的专业机构,其开展的《IMI消费行为与生活形态年鉴》《中国北京、上海、广州城市居民消费行为与生活形态研究》等在业界和学界均产生很大影响。第二,与业界开展研究合作,并及时吸收最新研究成果。积极寻求与企业、研究所、媒体等的合作,把业界老师请进来和把学校师生送出去,形成广告心理学课堂与广告心理学研究项目的互动。如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与百度营销研究院的合作模式,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又有助于业界实战,值得其他高校借鉴。同时关注国际广告心理学研究前沿,及时引进国外最新研究成果,从而保证广告心理学教学的国际性与前沿性;同时还要做好国外广告心理学理论的本土化研究与应用,进而保证广告心理学教学的本土化与实用性。

第4篇:普通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一、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现状

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方面,逐渐摆脱了前苏联有关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影响,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心理学的一个层次进行研究,同时构建中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则、内容,逐渐将中国民族心理学纳入心理学的范畴。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受到了普遍关注。建国以来,民族学界受前苏联民族学研究的影响,把主要目标投向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斯大林在《和民族问题》一文中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在这个定义中,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四个特征之一,受到了异乎寻常的关注,许多学者著书立学,(注:参见熊锡元:《略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83年第4期;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吴团英:《民族心理素质是民族最具普遍性的特征》,《求是学刊》1982年第2期;顾学津:《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识别中的作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徐杰舜:《也谈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贺国安:《刘克甫谈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自我意识》,《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修世华:《关于“共同心理素质”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内涵、外延进行了概括。其中以熊锡元和吴团英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的概括最具代表性。熊锡元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该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其特征为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文学艺术、社会风尚、生活风俗、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乡土的眷恋,表现出自己的爱好、兴趣、能力、气质、性格、情操和民族自豪感。”吴团英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的共同心理特点,它由民族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及民族自我意识等诸种要素构成。”(注: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特点理解方面,学者们大多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渐变性;但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方面,分歧很大。民族性格、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意识以及民族自我意识均成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代名词。甚至《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在对民族性格、民族意识、民族感情等词条的解释中,均写着参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第二,民族心理研究方兴未艾。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一些学者逐渐注意到对民族心理的研究受到了斯大林关于民族定义四个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限制,于是开始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纳入心理学分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作者从不同角度对民族心理作了研究。(注:参见周星:《民族心理论》,《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童列春:《中国民族心理形成的四个历史时期》,《理论月刊》1991年第4期;李尚凯:《民族心理研究概论》,《新疆社会科学研究》1990年第3期;熊锡元:《民族心理与民族意识理论问题补遗》,《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戴桂斌认为民族心理由民族心理素质(包括民族的性格与能力)和民族心态(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及民族情趣等)两个部分组成。(注:参见戴桂斌:《略论民族心理》,《青海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心理分为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体系、思维方式三个要素。(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认为,民族心理划分为四个层次八个要素:(1)民族群体价值观念及其指导下的民族群体规范,包括价值观念和规范意识以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三个因素;(2)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即民族气质、民族能力(后天的熟练技能)、民族性格;(3)民族思维方式;(4)民族自我意识。(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戴庆渲认为民族心理结构应该由四个层次八个要素组成:第一层次,民族自识性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第二层次,民族思维方式;第三层次,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民族性格、民族能力、民族气质三个要素;第四层次,在价值观念指导下包括价值观在内的民族群体规范意识,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道德观念、民族审美情趣等。(注:参见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李尚凯认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它是各民族在一系列共同历史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共同性格、情感、爱好、习俗、成见、信念、心理状态等等精神素质的总和。民族心理的内部结构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可将民族心理分为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三大组成部分。民族心理素质是该民族在人类种系发展过程中所达到的心理水平,是民族心理中较为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认知特点、民族思维方式、民族气质、民族性格、民族能力等等;民族心理状态是该民族对社会面貌、社会变化的反映程度,是民族心理中较为不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民族情绪和情感、民族兴趣和爱好等等;民族自我意识是对本民族所处社会地位、所具身心特点的自我认识和评价以及对本民族利益的理解和维护,表现着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包括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民族气节、民族中心主义等等。民族心理是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的统一整体,其中以民族心理素质为基础。(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韩忠太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方面:民族心理的内涵是一个民族的成员以先天的神经系统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作用、教育影响、文化熏陶下,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除了具有民族心理内涵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共同”和“素质”两个根本属性。从外延看,民族心理可以包含一个民族成员发生的各种心理现象,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外延只能包含一个民族全体成员普遍具有的共同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在学科归属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属于民族理论学,民族心理则归属于心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民族心理学的范畴。在研究课题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学研究工作者的理论问题之一,他们的研究具有宏观性;民族心理研究者则通常以心理现象为单位,具有微观性。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没有专门的研究方法;民族心理的研究方法则是运用心理学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跨文化分析法等。在研究目的方面:民族理论工作者研究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为了解释斯大林有关民族定义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而民族心理研究者一开始就把自己的研究目的与整个心理学的研究目的联系起来,即研究民族心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因此,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和民族心理是分属两个不同学科的概念。(注:参见韩忠太:《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的区别》,《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从以上作者对民族心理的理解来看,分歧很大,有些作者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纳为民族心理的一个层面,有的作者则认为两个概念在含义上大相径庭。另外,作者们对民族心理包含的内容持不同意见。

第三,个体民族心理研究逐渐兴起。如熊锡元对回族、傣族、汉族的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试论回回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思想战线》1986年第6期;熊锡元:《傣族共同心理素质探微》,《思想战线》1990年第4期;熊锡元:《汉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特征论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其中在分析回族共同心理素质时,他认为由于回族的其他三个民族特征并不明显,故共同心理素质在其形成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从强烈的民族意识、开拓与进取精神、心理状态和与风俗习惯的交织、保族与卫国——在逆境中求生存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回族的优秀心理素质,同时也指出回族应该防止和克服民族狭隘性、排它性等有害的心理素质。”(注:徐黎丽:《试论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兰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荣丽贞则以蒙古人特有的祭神为例,认为祭祀风俗属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故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的关系也是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关系。(注:参见荣丽贞:《蒙古族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浅述》,《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年第6期。)苏世同认为苗族主体心理深受以农耕为基础的苗族文化的影响,表现出许多优良的心理素质,也保留了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这在文化风俗上有所反映。(注:参见苏世同:《论苗文化与苗族主体心理结构》,《吉首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伊力合木·克力木则认为敢于冒险、敢于出家门、不怕吃苦、具有流通观念和坚韧不拔的性格、不轻商等是维吾尔人经商心理的特征,而造成这种特征的历史根源为城市生活方式、地理环境及宗教。(注:参见伊力合木·克力木:《维吾尔族的经商心理及其历史根源》,《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4期。)还有其他一些学者也对一些民族的心理素质进行了研究。如周兴茂论述了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注:参见周兴茂:《论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那顺呼吁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注:参见那顺:《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闫丽娟、钟福国论述了裕固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闫丽娟、钟福国:《裕固族心理素质透视》,《西北史地》1998年第1期。)南文渊则综述了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研究概况,(注:参见南文渊:《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评说综述》,《青海民族研究》1997第3期。)石国义论述了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注:参见石国义:《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思辨》,《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崔英锦论证了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注:参见崔英锦:《略论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年第4期。)马丽华论述了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注:参见马丽华:《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云公保太探讨了欧拉藏族尚武心理,(注:参见云公保太:《欧拉藏族尚武心理初探》,《青海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银军和杨顺清论述侗族民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银军:《试论侗族共同心理素质》,《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杨顺清:《侗族共同心理素质初探》,《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施建业论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注:参见施建业:《论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戴小明则对如何改善民族心理素质进行了对策性研究。(注:参见戴小明:《关于改善民族心理素质的思考》,《新疆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以上文章均从民族发展和繁荣的角度探讨某一特定民族心理对民族本身发展的影响,旨在帮助少数民族建立健康的心理特点,消除与民族发展有害的心理特点。但由于受民族学界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讨论的影响,许多作者对民族心理及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理解不同,因此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冠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其实,从研究的特定民族心理的内容来看,均属于民族心理特点的范畴。

第四,与民族心理相关的问题也成为一些学者的研究课题。如钟元俊对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的关系进行了论证;(注:参见钟元俊:《试论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2期。)郭建荣、郭广瑛探讨了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的影响;(注:参见郭建荣、郭广瑛:《论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影响》,《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张践认为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注:参见张践:《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民族研究》1985年第4期。)郭大烈论述了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的关系;(注:参见郭大烈:《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民族研究》1987年第3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地区要改革开放,必须对民族心理结构方面的不良因素进行调整;(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则认为民族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相互作用,经过民族和阶级交织在一起的微观环境中介,经过民族心理构成因素和阶级心理构成因素叠加渗透在一起的个人心理素质和自我观念的中介,必然形成阶级心理对民族心理的决定性制约和民族心理对阶级心理的反作用,必然表现在既属于民族又属于阶级的主体行为中;(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李景春讨论了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的关系;(注:参见李景春:《论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李尚武则比较了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的异同点;(注:参见李尚武:《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比较》,《中国国情国力》2000年第4期。)卜鼎焕论述了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的关系。(注:参见卜鼎焕:《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哲学动态》1994年第12期。)另外,还有学者对“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进行了探讨。(注:参见施国光:《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浙江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以上文章虽然重点不同,但讨论的均是与民族心理有关的问题,其最终目标还是希望通过学术探讨,改善不良的民族心理素质对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

心理学界也从改革开放以来开始注意到不同民族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但从20世纪80-90年表的有关论文来看,以研究个体民族心理和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为主。如汉族和裕固族儿童心理发展比较研究、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克木人和基诺族德育心理调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拉祜族和哈尼族的青少年品德形成的调查研究、北方少数民族罪犯心理初探等等。李尚凯将其总结为六类:各民族儿童认知发展的比较研究,各民族个性和品德形成发展的比较研究,民族社会心理行为的比较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由于李尚凯对20世纪以来的民族心理学研究已经进行了详细的概述,本文不再重复。

二、民族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这并不是说我国在民族心理学研究方面无懈可击。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学研究在定位、概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着缺陷。第一,在学科定位方面,目前民族心理学的定位不正确,即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哪个学科没有解决。多少年来,心理学研究者总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是以民族为研究对象,但它在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便决定了它属于心理学科范畴;民族学研究者则一直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心理学研究内容,但其研究对象又是以民族为基础,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民族学研究范畴。其实,这两种看法均存在缺陷。理由是,从心理学方面来说,心理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但心理学的基础是个体心理学或普通心理学,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许多心理学分支均属交叉性的学科,如政治心理学、伦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均涉及到政治学、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的内容。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对民族心理的研究,但它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是一门集民族学和心理学为一身的交叉性的学科。再从民族学角度来说,民族学虽然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但它研究内容涉及民族历史、文化、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方面,它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如果民族学研究民族心理,必须具备心理学和民族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民族学基础上产生的民族心理学无疑属于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即民族心理学与民族学和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同时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任务就是研究民族心理发展的轨迹,总结民族心理发展规律。民族心理研究是民族心理学的根本使命。

第二,在概念方面,关于“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认识分歧很大。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辩论来看,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多达数十种。这些概念均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无论从外延和内涵来看,均缺乏普遍意义上的规定性和概括性。首先在“民族心理”概念研究方面,有的学者将民族心理概括为四个层次和八个要素。这样虽然能够全面表达作者对民族心理这一概念的理解,但内涵过于膨胀,外延势必缩小,而且作为概念,在文字表述方面缺乏精炼性。有的学者则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包含在民族心理之中,但对民族心理的本质理解方面缺乏概括性和普遍性。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属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因此必须采用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遵循普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即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心理过程是一个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等三种过程。人们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想像和思维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并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同时,会对客观事物表示自己的态度,如满意、喜欢、爱慕、厌恶、憎恨、妒忌、惧怕、愤怒、悲伤等,这就是情感过程。由于人们在进行心理活动时经常会遇到环境的影响,而人不肯屈服于环境,就要立志,拟定计划和步骤,坚持不懈地执行,这就是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又称个性差异,它表现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能力包括人的智能、知识和技能等;气质则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的行动上的表现,是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之一,如直爽、活泼、沉静、浮躁等;性格是人对别人和事物的态度和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刚直不阿与弄虚作假等。也就是说,人们的心理现象就是能力、气质、性格之间的差异性和认识、情感、意志之间统一性的结合。民族心理学作为普通心理学的分支,是研究民族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也包括民族心理过程和民族个性心理特征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民族心理过程则是指特定民族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则是指特定民族能力、气质和性格上的差异。由于民族是由不同年龄、性别、经历的人结合起来的共同体,因此民族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上存在着差异。民族心理就是特定的民族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体。(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其次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概念研究方面,有的作者将其与民族心理概念等同使用,有的作者则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自我意识或民族意识,还有一些作者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指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等等。笔者认为,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中,素质特指民族心理素质,即与民族心理有关的素质,而素质这一词汇在心理学上则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96页。)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共同特点。所谓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自动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脑有头盖骨保护,避免外界的损害;脊髓是脑的延长,深藏在脊髓骨的管内。神经由中枢系统分支遍布全身,对行为具有整体统一的效能。感觉神经趋向脊髓,而运动神经则远离脊髓,两者构成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则包括周身、躯干、内脏等器官的神经系统。(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3页。)自动神经系统则专管营养生长过程,如胃的消化、血的循环、肺的呼吸之类,它的机能自动进行,不受意志的指使,故称自动神经系统,又称植物性神经系统。以上所说的神经系统,则是心理产生的条件,一般来说,神经系统越简单,则心理活动越简单;神经系统越复杂,心理活动则越复杂。另外,除了这些神经系统以外,感觉器官也是心理产生的条件,如身体外部的眼、耳、鼻、舌、皮肤,身体内部的动觉、静觉、触摸觉及机体觉(如消化器官的饱、饿、渴,呼吸器官的顺畅、喘逆等)。(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第115页。)有了以上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心理现象也能够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民族心理素质实际上是指民族心理产生的生理条件,即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共同拥有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心理产生的物质性条件,两者不能同等看待。

第三,在内容方面,民族学界重视民族心理的宏观研究,心理学界则重视民族心理的微观研究。多年来民族学研究者一直投身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近年许多学者开始将其纳入民族心理的研究范畴内,并且构建中国民族心理研究的理论框架,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仍是许多研究者热衷探讨的问题,即使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也要贯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关于此点,本文第一部分已有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但由此可见,斯大林关于民族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学界仍有巨大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者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绝大多数成果仍属于个体民族心理或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领域,如民族儿童心理特征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有关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可以说,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民族心理理论的研究,而对一些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也遵循民族心理理论的指导;心理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个体民族心理现象和个体民族成员心理现象的探讨。这种状况的存在,虽然表明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均取得一定成就,同时也说明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内容方面存在着差异。如果双方不及时沟通,差异会逐渐扩大,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得不到有机地结合,民族心理学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第四,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学界和心理学界各行其是,互不借鉴。我国民族学经过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方法论体系和具体的研究方法,这就是实地调查法,它是民族学研究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法。所谓实地调查,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民族学工作者亲自进入民族地区,通过直接观察、具体访问、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注:参见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页。)它包括许多具体的调查方法,如观察与参与观察、个别访问、调查会、问卷法、谱系调查法、自传调查法、定点跟踪调查法、文物文献搜集法等等。除此之外,跨文化比较研究法、历史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数理统计方法也成为民族学研究的方法。(注:参见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342页。)但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民族学进行的心理研究问题来看,由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一直束缚着研究者们的头脑,因此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一直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学者也并非全部遵循民族学的实地调查法(亲自到民族地区体验和考察),即使有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者为本民族成员,但要研究本民族心理发展中的共同规律,不深入到本民族中间去,也很难得出客观和公正的结论,因为民族个体的心理现象千差万别。一般的学者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依靠文字资料,因此熊锡元先生倡导的使用实地调查法进行民族心理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要加强民族心理的调查与研究——〈民族心理调查与研究:基诺族〉序》,《民族理论研究》1992年第3期。)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学的民族心理研究方法和其他心理学研究方法相同,即从选题开始,经过文献综述,形成假设;选择研究类型,对变量进行分类;选择被试,制订研究方案;收集和整理资料,得出结论;最后撰写科研报告。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一般采用非实验法,而非实验法又有五种具体方法,它们分别是调查法、测验法、实地考查法、历史研究法、地域比较法。(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心理学者使用这些比较规范的研究方法,在个体民族成员心理和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对一些不良的民族心理进行了对策研究。但由于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理论方面内容很分散,很难从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中总结某一民族或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理发展规律。另外,民族学和心理学在具体研究方法上有许多雷同之处,但由于双方很少交流和合作,致使许多重复的研究项目出现,改变这种状况已迫在眉睫。

三、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前景

民族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的、交叉性的学科,尽管在定位、概念、内容及方法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各民族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各民族的心理研究将受到普遍关注,民族心理学研究前景光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已势在必行。属于民族心理研究范畴的内容很多,我们目前所接受的民族理论和民族问题无一不与民族心理有关。例如,在处理两个民族关系问题时,如果不了解这两个特定民族的心理现象和心理特点,从而对他们的行为做出预测,就无法制定出解决民族关系问题的对策。笔者在甘宁青地区研究民族关系问题时经常看到民族干部不了解少数民族群众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而采取了不合时宜的方法,致使民族成员之间的纠纷上升为民族关系问题。(注:参见徐黎丽:《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又如在制定民族政策时,如果不考虑各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即使这些政策能够帮助各个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他们也不会接受。在西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尽管从长远角度来看,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利益,但由于各民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多子多福的心理特征,使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这一政策,因此执行难度较大。(注:参见郭正礼主编:《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疆民族关系的对策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6-238页。)另外,诸如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均与民族的心理活动有关。因此民族学界要深入地进行民族研究,必须与心理学界建立广泛和长期的联系。从心理学界来说,尽管心理学在理论和方法上日趋成熟,但民族心理学作为它的一个分支,还是一个新鲜事物。民族学界长期以来积累的各种实地调查材料和理论研究成果,均可以成为心理学工作者进行民族心理研究的素材,因此民族学和心理学携手研究民族心理问题势在必行。如果合作得当,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将结出累累硕果。

第二,个体民族心理研究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民族心理研究的主流。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在某种程度上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大开发。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进行,国家、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和开发商希望对西部各个民族有个全面的了解。西部各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心理特征,必定在民族区域自治法和自治条例实施过程中以及在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其中,民族心理的积极影响将促进西部大开发各项战略决策的实行和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如维吾尔族和回族善于经商的心理特点则有助于这两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消极影响则会阻碍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和民族地区发展,如一些民族闭关自守的心理特点则不利于该民族的发展和进步。许多从事民族心理研究的学者,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并深入西部民族地区,调查西部各个民族的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论文,并积极倡导各个民族发扬优秀的民族心理特征,抛弃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心理特征,使西部各个民族早目走上兴旺发达之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实施,个体民族心理研究会进一步深入发展。因为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和法规的实施需要西部各个民族的配合,各个民族要配合国家的战略决策,首先要在心理方面充分地认识和理解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各个民族带来的好处,然后才能在行为上支持和拥护国家的决策。

第5篇:普通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心理学;教学有效性

G712.4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学生数量急剧增长,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日益暴露,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心理学教学被纳入很多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但在公共心理学的教学上存在很多问题,没有体现出其课程设置的价值所在,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改进。

一、 明确有效教学的概念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教师通过一定时间的教学以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学生的进步发展。这是普通意义上的教学有效性。但是心理学不同于一般的课程教学,心理学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心理体验,以及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学生掌握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再多,缺乏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不能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种教学。

二、 高职院校公共心理学教学现状

1.课程内容存在偏差

对于公共心理学教学,学生主要想通过心理学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学会处理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如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识、自卑心理严重、人际关系紧张、不能识别和调控情绪调控等,学生关注的是心理学的应用性。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老师都以讲授心理学理论知识为主,教师所传授的并不是学生想学的,。

2.教学方法传统

在教学理念上,很多高职院校的老师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缺少师生互动、生生交流。在教学方式上,仍以传统的讲述为主,很少引入案例教学法、情景创设法、心理游戏法等。高职学生大部分是中考高考的失败者,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的这种传统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难以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

3.注重理论讲述,缺乏实效性

心理学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心理学是一门互动性强,注重学生内心体验的课程。但很多高职院校的心理学教师把高职公共心理学当成普通心理学的专业课来上,过分重视对心理学理论的讲述,忽视了对心理学的应用,忽视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学生掌握了大量有关心理学的理论,而面对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时,仍然茫然所措,无所适从。

4.缺乏专业的心理学老师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公共心理学认识程度不够或缺乏专业的心理学老师,公共心理学的老师大部分由政治老师担任。在课程开设上,往往为考查课或选修课,且开设学期较短,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5.课程评价方式片面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对心理学的考核方法仍采用传统的纸笔考核方法,侧重学生对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不能正确判断检测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三、 高职院校公共心理学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

1.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高职公共心理学课程开设一定要突出“高职”特点,充分考虑学生需求、高职生的特点,制定合理的课程目标,有针对性的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可以应用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2.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注重增强学生的内心体验

心理学不同于其他的学科,高职公共心理学的教学方法也要大胆创新。高职公共心理学教学除借助现代信息化教学媒体外,还可通过案例分析、心理剧、人物访谈、团体心理游戏、角色扮演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加强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成长。这种教学方法既调动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尤其是心理剧,让学生根据生活情景排演心理剧,使学生置身情景之中,了解自己当下的感受,处理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引导点评,让学生掌握正确处理心理问题的方法,不至于在真正遇到类似心理问题时,显得无所适从。

此外,也可通过观看与心理学有关的电影进行教学。

1.加公共心理学教师的专业性

心理学教学需要专业的心理学老师或受过正规心理学培训、训练的教师任教,同时心理学的开设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而心理调适能力的获得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心理学的开设要有系统性,要让心理学成为学生高职生活的一部分。

2.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课业评价实行实践考察与笔试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应用心理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察。例如通过“模拟心理咨询师”活动,教师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扮演心理咨询师去处理学生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以此考察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饶洪.高职院校公共心理学课程建设中的教学改革策略探讨.太原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2]焦其和.浅议公共课心理学的教学改革[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3,(2)

第6篇:普通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2.现行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的分析与评估回到本文目录

现行的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并不是一个统一的课程体系,各高等师范学校差不多都有自己的公共心理学体系,但这些课程体系的内容与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个对象进行分析与评估。

从现行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内容来看,阐述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内容十分详尽,而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性内容则非常单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十分严重。其具体表现为“三多三少”的现象,即对心理学概念、原理进行哲学式的阐述多,对心理学概念、原理的操作性的阐述的少;对一般意义的心理现象进行描述的知识多,对教育活动中心理现象进行解释、诊断和控制的操作性知识少;要求学生对心理学的概念、原理进行阐述多,要求学生运用心理学原理解决教育活动中的实践问题的技能训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对师范生解决教育、进行工作中心理学问题能力的培养。

现行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陈旧,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方面,现行教材中的有些内容,与教育、教学工作关系甚远,对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实际的指导价值。另一方面,有一些紧密结合教育实践而进行的新的研究成果、新的心理学观念,没有被吸收进教材。

从教材的结构来看,现行教材大多采用以所引入的心理学理论为主线方式进行编写。现行课程体系涉及到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等心理学分支学科理论,而心理学每一分支学科理论又自成体系。以心理学的相关分支学科的理论为主线编写教材,使教材形成了“条块分割”的现象。这种编排方式,似乎有助于师范生掌握心理学理论体系,但是,师范生所学的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学知识则支离破碎,不能形成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为核心的、完善的认知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的实用性,妨碍了师范生形成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能力。

现行教材多以理论为先导,引入教育、教学实践的内容。这实际上是使活生生的教育、教学实际适合理论的学习,而不是使心理学通论适合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这难免使人有一种“削足适履”的感觉,也限制师范生公共心理学课堂学习中的思维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师范生学习高师公共心理学的积极性。

由此可见,现行的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不是一个优化的课程体系,难以适应面向21世纪的社会对高师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加以改变。

3.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的优化回到本文目录

根据面向21世纪高师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对现行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分析与评估,笔者认为,要建立优化的高师公共心理学的课程体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以师范生确立面向21世纪的心理学观念为目标,优化课程有关心理学理论的内容。在现行课程体系中许多内容涉及到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心理学观念问题,例如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观念、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个性特点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观念,等等。这些内容对帮助师范生确立面向21世纪的心理学观念有一定的作用。对这些内容要加以提炼并予以保留。同时,面向21世纪,师范生还应确立学会学习的观念、学会创造的观念、学会生存的观念等。这一些在现行教材中并没有涉及到,应该加以引入,并提出明确的要求。

第二,以培养师范生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年龄为最终目标,加强课程中有关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的内容。由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问题的十分复杂,要求高师公共心理学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高师公共心理学只能主要地对一些一般的、典型的心理学问题的解决提供指导,同时,还要让师范生了解如何在高师公共心理学教材之外获得心理学的指导。具体来说,有三项任务:首先,高师公共心理学必须揭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如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学生学习的规律、学生个性形成的规律等。这是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依据。一方面,要坚决删除现行教材中对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实际的指导价值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吸收那些与教育、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如关于学习不良的研究、关于问题行为的研究等。其次,要强化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典型的心理学问题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师范生掌握解决心理学问题的技能技巧。在编写教材时,应减少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的内容,加强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典型的心理现象的解释、诊断和控制的内容,提高对心理学概念、原理阐述的可操作性。再次,公共心理学要应提供可能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影响的、具有高度概括性心理学的背景知识,让师范生学会确定心理学问题所涉及的领域,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能从相应的心理学著作及心理学专家那里获得心理学的帮助。

第7篇:普通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会计心理; 会计行为

一、会计心理学概述

(一)概念

宋书文等(1984)认为“:人的心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具有自觉性和能动性” [1]。于玉林(1994)认为,会计心理是会计人员在会计活动中的心理现象、过程及发展变化规律,阐述会计人员的个性和群体心理特征,揭示其心理活动与会计业务的依存关系及对各种会计模式的不同心理要求[2]。乔兴旺(2003)认为,会计心理是会计人在会计生活中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表现为会计人对会计生活中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情绪、兴趣、愿望等[3]。

我国学者对会计心理学的概念研究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现基本沿用熊振华(2003)的观点,认为会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关于会计人员由于财会及其他活动引起的心理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二)特点

会计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由会计认知、会计情感、会计动机和会计态度构成。关于会计心理学的特点,我国学者论述较少。乔兴旺(2003)认为,会计心理的主体是处于一定的会计体系和会计关系之中,具有一定会计意识的会计人。会计心理作为一种精神生活,积淀相对稳定且较难改变,是对现实社会中会计关系、会计体系、会计行为、会计现象等会计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反映,因会计人的个体差异、社会地位和所处环境的不同而不同[4]。

二、会计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胡庆洋、美(1990)提出,建立并应用会计心理学是会计管理、会计理论发展和会计现代化的需要,是会计人员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的,能协调和健康地发展会计管理中的人际关系,并且加速会计改革[5]。罗勇(1995)认为,会计心理学的研究有利于会计学科系统工程建设,帮助建立“以人为本”的会计哲学思想,有利于会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和工作效率的提高,还能有助于加强会计监督和廉政建设[6]。

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经济转型期,会计改革也正在进一步深化中,研究会计心理学有助于减少经济犯罪,有助于根据会计人员的心理活动规律去影响并指导其会计行为,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而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

三、会计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胡国良、史元(2001)认为,会计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包括人们选择财会职业的心理状态、财会人员的人际交往心理和服务心理、会计服务对象的心理状态、财务人员的心理障碍及其咨询与治疗等[7]。罗勇(1995)认为,会计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会计心理学基本理论,会计职业心理、核算心理、监督心理、管理心理、个体心理、群体(组织)心理、教育心理和常见财经违纪犯罪心理及对策等。

任何科学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会计心理学的特殊矛盾性,就表现在会计心理上。因此,会计心理学以会计人员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四、会计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熊振华(2003)认为,会计心理学是介于普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会计学和公共关系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会计人员必须有效利用公共关系学处理好与外部的联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其参与公共关系的过程也势必带来一系列变化,进一步促进会计心理学研究的进程,可见会计心理学与公共关系学是相辅相成的[8]。罗勇(1995)和熊振华(2003)都认为,管理心理学为会计心理学提供了主要基础,而会计心理学又可进一步论证和充实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两者是互为借鉴的[9]。

对于会计心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我国学者持有不同观点,但有一点交集,大多认为会计心理学至少结合了会计学和心理学的范畴,其主要目的还是服务于会计实践,使会计主体有效地作用于会计客体,提高工作效率。

五、会计人员心理与违规行为

(一)影响会计心理的因素

在对会计行为心理的深层分析中,卢新国(2004)认为会计个体因素对会计行为的影响来自个体特质,会计人员的认识、兴趣,工作动机,个体情绪及对会计目标的意见;会计群体因素对会计行为的影响主要来自会计群体结构、企业文化、群体中的竞争与合作以及群体的凝聚力[10]。

(二)不良会计心理和行为的对策

乔兴旺(2004)指出,调适会计心理,深化会计改革,一方面是会计人的自我会计心理调适,增强对会计改革的理念认同和心理承受能力,调节会计需求,端正会计态度以及加强个人修养;另一方面是组织引导会计心理调适,既要发挥政府总的会计心理调适功能,又要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具体会计心理调适功能。唐志贤(2009)认为应大力优化会计人员的心理,从外部会计环境、内部会计环境和会计人员自身的优化三方面努力[11]。

综上所述,要应对会计不良心理和不良行为,除了有待完善各项会计法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会计监督体系以外,更要分析和研究会计心理及会计职业道德等因素对会计行为的影响,从根本上找到规范会计行为的思路和方法。

六、会计心理学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笔者认为,国内的会计心理学研究刚刚起步,缺乏综合的、成熟的理论作为指导,研究缺乏深度,内容不够丰富。因此,我们应进一步理解会计心理学的内涵和范畴,时刻关注重视会计人员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动态,建立会计人员的学习型组织,既要开展学术理论研究,又要加大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国内外各种经验教训,增强会计心理相容性和心理弹性,调整会计人员的性格角色,提高其综合素质,保证会计系统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宋书文,孙汝亭,任平安.心理学词典[M]. 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38- 39.

[2]熊振华.会计心理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8- 11.

[3]乔兴旺.论会计心理研究[J].广西会计,2003(8):5- 6.

[4]乔兴旺.会计心理研究[J].现代会计,2004(4):31- 33.

[5]曹聘,曹晖.会计不良心理的剖析与对策[J].会计之友,2008(5):88- 89.

[6]朱峰. 会计心理初探―――开展会计心理研究的思考[J]. 教育财会研究,1997(4):60- 63.

[7]李婉莹;会计犯罪的心理学分析及其防范措施【J】;北方经贸;.2007(2):31- 33.

[8]么利华;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D】;东北大学;2008(7):56- 58.

[9]HOFSTEDE G. Cultural Dimensions in Management and Planning[J]. Asian and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1984,1( 2) :83-84.

第8篇:普通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本科 设计心理学 教学

一、 本科设计心理学的教材和教学现状

设计心理学是最近几年刚兴起的一门设计和心理学交叉的新兴学科,在国内广受关注而又争议颇多。大多数本科院校是最近几年才刚开设本课程,甚至有的本科院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那么对于设计心理学的课程教学,大家都在摸索中前进,目前也尚无相关的较为普遍的、通用的教材。设计心理学领域的各位学者均以各自的知识背景和实践经验出发,构建学科体系,提炼学科理论和知识。

自从2001年江南大学的李彬彬教授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以消费心理学为指导《设计心理学》教材之后,国内学者对其研究也逐渐热了起来。国内相继出版了6――10本相关的教材。其中工科工业设计背景的设计心理学教材主要有:李乐山《工业设计心理学》、柳莎《设计心理学》、以及2012年出版的十二五规划教材:张凯、周莹主编的《设计心理学》等等;以认知心理学为指导的教材由邵璐、姜波编著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设计心理学》;以及十一五规划教材许邵艺编著的《设计艺术心理学》;和设计学专业的通用教材:由杨星星、宋艳菊编著的《设计心理学》。短短时间,国内多位学者撰写同一门教材的编写,充分反映了我国学者和设计者对设计中心理现象的关注,也表明了心理学研究对设计学科的建立,设计实践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由于设计心理学研究教材的多样性和研究内容的不确定性,反映在课堂方面是作为应用心理学分支之一的设计心理学面临着更为含混的、无定论的现状。甚至设计艺术学本身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属性,又进一步强化了设计心理学体系和理论尚不统一的学科属性。

因此, 对设计心理学的教学, 尤其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相对准确的教学定位是高校设计心理学发展所必须面对的方向。由于目前在国内相关的教材较少,现已出版的一些教材或是针对性过强或是晦涩难以开展教学。针对我校艺术设计专业设置特点和现状,经过仔细斟酌和考虑,我选择由许邵艺编著的十一五规划教材《设计艺术心理学》作为讲授的主要内容,同时合理的引进其它教材的内容和国内外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适应我校专业特色的独特的教案。

二、 设计心理学教学的课程定位

设计心理学教学是为适应现代艺术设计的需要,为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设计、工业设计、环艺设计、服装设计等设计专业开设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是对设计师的深层意义上的研究和训练,毫无疑问,这种研究较为抽象和深奥,但却对设计师的发展有积极和重要的意义。设计院校和企业迫切需要这样的理论。

我认为设计心理学应定义为设计学科的一门工具学科,它运用心理学中经受检验、相对稳定的原理解读设计中的现象,帮助设计者更好地认识其设计目标人群与设计相关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起到改善和辅助设计的作用,同时增强设计者自身的思维过程和创造能力的了解和认识,提高设计能力。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目的在于获得必要的依据和参考,而不必把精力投入到心理学的研究本身中去。

三、改革设计心理学的教学思路

大学, 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理论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我的课程定位:运用心理学中经受检验、相对稳定的原理解读设计中的现象,为学生在设计时获得必要的依据和参考,而不是拘泥于心理学理论本身。我提出了以下几点的教学思路:

1、设计心理学教学内容上的合理剪裁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点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以及自己实践教学经验总结,我把教学内容定义为通用的教材性质而非学术研究性质,并且对教材内容知识点重新的进行了重新的归纳和整合:第一章:设计心理学概述部分。主要讲述设计心理学的概念、与设计心理相关的心理学流派、以及现代设计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等;第二章:讲解普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如感觉、直觉、思维、联想、情绪、情感、个性特征等;第三章:主要讲解以格式塔心理学为基础的设计艺术与视知觉心理规律;第四章:讲解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信息加工心理学”;第五章: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消费心理学”;第六章:讲解设计师的心理和设计思维。这与原参考教材有一定的出入。

2、教学方法上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强调经典性和实用性

首先,设计心理学的原理教学采用“拿来主义”直接讲授。让学生直接掌握所涉及的理论精髓,而不必去搞繁琐的理论探源与论证。为了使学生能更深刻的理解理论和解释设计现象,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心理学实验讲解。比如在讲解设计心理的现象――色彩心理的综合效果设计时,为什么在快餐店和电影院门口要设计一些不安的色彩,而在阅览室和实验室设计蓝色或冷色等宁静的色彩?可以通过心理学家的心理实验结果来证明:让一部分人呆在四面都是蓝色的冷色调房间内,另一部分人呆在四年都是红橙色的暖色调房间内,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在里面呆一个小时出来。实验结果时在蓝色房间里的人呆了一个小时二十分钟,而在红色房间的人呆了只有不到四十分钟就出来了。

其次,设计心理学的应用部分采用经典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设计心理学的目的是运用心理学中经受检验、相对稳定的原理解读设计中的现象,为学生在设计时理论指导实践获得必要的依据和参考。通过案例分析法,教师将设计理论,设计师、消费者、设计作品直观的显示在学生的面前,边分析边向学生提出问题并适当讲解,以获取最佳效果。让学生意识到,设计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工具学科在设计中的不可或缺作用。因此,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提高其实用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再次,设计心理学的实用性知识采用演示练习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繁荣”源于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通过理论的学习和设计现象的理论分析,采用讲授和练习相结合。目的是通过案例分析和市场调研的操作,加速学生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过程,从而解决设计心理学科的学习中“知易行难”的问题,诱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练习中去,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最后让学生的通过市场调研和作业,使学生在设计和生活中,更深刻的理解设计设计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指导设计实践,达到理论的升华。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每个教师都应当有创造性地去教学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学质量,设计心理学教学效果的提高除依靠上述方法外,还应根据这门专业基础课的特殊性,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从教学实际出发去研究。

3、增设网路时代的数字设计心理应用研究。

随着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学科都需要参与到计算机的设计中来,目前的数字媒体和虚拟化设计等相关专业作为艺术设计中的一个新兴的重要方向和分支,已经实现了无纸化的全电脑操作,因此我们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数字话设计时代中,根据理论建设和学科建设的需要,增设设计心理学在数字化时代的现象解释和应用研究。着重的理论依据有:格式塔心理学的视知觉规律,特别是色彩心理对设计的影响;情感与情绪在网络化时代的实践研究;消费心理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研究,以及界面和交互设计心理、用户设计心理等等。我以前曾发表的论文《WEB设计中的情感交互》也浅显的设计到了其中设计心理的情感交互研究。

小结:

设计心理学作为一门交叉性的边缘学科,从对设计现象的感知和设对计现象的原理着手,对设计实践和原理产生必要的补充。此外,设计心理学还与设计实践教学共同构建出一个为适应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所需要的设计课程教学体系。我们相信,设计心理学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柳莎.设计心理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2] 许邵艺.设计艺术心理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10

[3] 李彬彬.设计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第9篇:普通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异常心理;病因,发病机制;相对性

对异常心理的研究就学科而言,变态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分支,精神病学属于医学的分支,而其它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也对异常心理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意义上的研究。从总体上讲,异常心理现象属于心理现象的一部分特殊内容,而心理现象最大的特点是它的主观性、非确定性、非量化性和社会文化性,但从发生机制上看又有生物学属性。由此,导致了心理现象和异常心理现象的复杂性以及非科学性问题。所以。给我们的研究也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不管是心理学背景的学者还是医学背景的学者,在异常心理的基础理论研究上还是临床治疗上,往往又用躯体异常作为参照系(毫无疑问,这种研究或分析模式,也给我们对异常心理的研究带来了一些方便和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从这个视角进行探索来发现问题)来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这样就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使两个(躯体与心理)具有不同学科属性。理论体系差异甚大,现象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对象(事物)进行类比,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理论的紊乱、概念的模糊和操作的困难等非科学性问题。

1 异常心理理论体系的多学科属性和部分内容的矛盾

由于心理学理论体系与框架的多学科性和彼此矛盾,使得关于异常心理的理论体系与框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就异常心理的各种理论对异常心理的病因和病机进行解释的情况来看,普通心理学框架基本上很难或者说不能对异常心理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解释。比如说,从普通心理学框架看,精神分裂症为什么会发生或者说是怎样发生的呢?我们只能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是整个心理现象全部解体,但最主要的是思维过程的障碍,尤其是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障碍,其它恐怕就很难有所“作为”了;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异常心理的形成是由于心理结构的3个部分(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和人格的3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长期矛盾冲突的结果,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异常心理(包括异常行为)的形成是由于在客观环境因素刺激下错误的强化形成的;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异常心理是由于个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又长期得不到缓解以及自我实现受阻的结果;认知心理学认为异常心理的形成是由于个体在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输出的过程中认知结构的错误或歪曲所致;生物社会学理论认为异常心理的形成是由于遗传与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等等。可见,由于理论体系和所持的观点不同。异常心理的病因和病机尤其是病理机制出现了完全不同甚至是自相矛盾的解释。同时,目前医学理论包括神经科学理论也不能很好地解释异常心理的病因与发病机制问题。可见,如果把心理学包括异常心理学放到自然科学模式(实际上心理学从独立以来就走的这个模式)下来进行考证,关于各种异常心理的理论体系(尤其是以精神分析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更为突出)基本上经不起自然科学模式的检验,其实践操作过程(治疗过程)和一些成果也就经不起科学甚至是逻辑的检验。

如果我们按照临床医学模式的疾病单元(病因、病机、分类、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来考察人格障碍的话,从临床上看关于人格障碍的许多要素都不能成立。从病因病机的角度看,形成人格障碍最主要的原因是早期的培养教育环境不良。从医学或自然科学的模式看,对这些原因很难分离和量化;形成人格障碍的病理机制基本上不清楚。不管是哪一个学科都很难进行一般情况的说明。变态心理学一般把人格障碍分为11~12个类型,实际上从临床医学的角度看,关于人格障碍的分类主要是根据人格障碍的行为模式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而进行分类的。与其它的一些要素(病因或病机)基本上无关,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分类完全没有医学上的“临床意义”I所以,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实际上就是他的“社会生活表现”,不仅没有躯体疾病临床表现的本质特征“疼痛”或“功能受限”,而且也没有心理疾病临床表现“痛苦”的真正含义。由于人格障碍患者很少主动就医,所谓的根据某某诊断标准的临床诊断实际上只是一个理论形式而已,所谓的“18岁以前不诊断,25岁以后不形成”也存在许多相对性问题(以后作者将专文论述)。关于人格障碍的治疗,大家已经基本上形成共识“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心理治疗很困难,药物治疗基本上无效”。通过以上我们对人格障碍的医学模式考察,我们认为,很显然人格障碍与同类的心理疾病(如神经症)比较没有多少“疾病”的特征,与躯体疾病比较其“疾病单元”基本上不成立。

2 异常心理分类的多样性和概念的紊乱

首先,就异常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和精神病学的实践角度看,目前就存在着ICD、DSM、CCMD、现象学的分类和医学心理学(或健康心理学)的分类5大体系,而且这些分类体系彼此交叉重复甚至矛盾,从而导致了理论上的紊乱和实践操作的困难。比如就“心理问题”这一普通而常用的重要概念,一些科普杂志和专业杂志常常提到中学生或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是百分之多少多少等之类的描述,不仅普通民众不能明白其真正的意义,恐怕连专业学者也很难理解其真正的涵义。就作者理解而言,如果是根据医学心理学(或健康心理学)的界定。心理问题主要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轻微的刺激而出现短暂的情绪波动,不影响其社会功能,经过自身调节很快可以恢复的一种心理生理状况。所以(正常人)的心理问题的发生率都应该是100%。如果这些杂志这里的“心理问题”是指“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话,那么这些数据全部是错误的(真正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在人群中没有那么高的发生率);如果按照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统编教材的要求(把心理咨询的对象严格界定在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两大类),上述有关杂志中关于“心理问题”这一概念的涵义就更加含混不清。

其次。就现在的分类体系而言也不能完全囊括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异常心理。就2002年清华大学学生的“烧熊事件”和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也许学者们还可以把它们“挂靠”在人格障碍的分类中。但最近的“杨丽娟事件”和“痴迷者”等现象恐怕很难用现在的异常心理分类体系进行解释。然而,从异常心理学的角度看,我们完全不能说这两个事件中当事人的心理不是“异常”,而是“正常”。如果是异常的话,同行们更清楚,按现在的异常心理分类体系。我们找不到一个恰当

的类型把它们包括进去,如果是这样的话,又怎样去进行治疗呢?大家知道,我们对事物现象的分类的目的,完全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处理它。也许有一部分“爱好者”确实要去处理这类“异常心理”现象的话,那就只能是“盲人摸象”了。

很显然,由于医学学科的成熟性和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医学上对躯体疾病的分类是根据躯体系统和器官进行的,它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从而也就具有了可操作性。由此可见,异常心理分类的相对性问题(多种分类体系的并存和矛盾,从而导致部分概念的紊乱)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学科的不成熟性和理论体系的不完整性导致的。

3 异常心理判断标准的相对性直接导致了我们对其本质规律的认识和实践操作的困难

从理论上讲,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有“经验的标准、医学的标准、统计学标准和社会文化标准”等等。如果我们还是按照习惯的思维方式与躯体疾病相比较的话,大家都清楚,躯体疾病的判断是因为它有绝对的生物学指标,所以它具有客观性、可量化性和确定性,换句话说,我们在判断躯体异常时,最根本的参照系还是躯体的正常系统、器官和组织(甚至是更加微观的分子水平上的)。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判断异常心理最根本的参照系应该是各种正常心理。换句话说,我们完全应该知道各种正常心理是什么样子,否则,我们就不能判断各种异常心理。由于心理现象的非量化性、不确定性和主观性,至今再权威的专家也不能很概括地告诉人们正常心理是什么样子,所以,才导致了我们上述各种异常心理判断标准的出现。

在临床上“经验的标准”是不能作为客观的判断依据的;而“医学的标准”在心理门诊中很难有实际操作的意义(在临床心理门诊中,大多数情况下找不到医学上的依据。);“统计学标准”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性的。只有参考意义;“社会文化标准”带来了一系列理论和实际操作上的困难。大家很清楚躯体疾病具有跨文化、跨时空和跨地域性,比如说在一个很遥远的地方发生的“骨折”,在另一个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度里或地区还是诊断为“骨折”,没有任何争议。而异常心理就完全不同了,比如说一个同性恋在一些地区或文化里(某些西方文化)有可能是一种文化价值观导致的一种年轻人的行为模式或生活方式,而在另一些地方或文化里就有可能完全是一种异常心理(如一些东方文化的国家或地区)。在异常心理领域内类似的现象很多,从科学的角度讲,完全同一类性质的事物或现象,却给以不同的理解和界定,从表面上看是我们的判断标准出了问题,从更深层次上讲肯定包含着不科学因素或者说就是不科学的。但在异常心理的领域内这种情况的出现似乎又是合理的而且是得到大家认可的。由此,我们发现在研究异常心理时与正常心理比较,我们找不到客观的或者是科学的依据或判断标准,当与躯体疾病作为参照系时。我们又陷入了不知不觉的困难或麻烦当中。但不管怎样,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由于心理学学科的不成熟性和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导致了其一系列分之学科(包括异常心理学)的不成熟性和特殊的困难,从而也就导致异常心理判断标准的相对性问题。

另外,从古希腊以及中国古代,人们对异常心理的治疗经历了“放血治疗”、“火烧”和“镣铐”等多种非科学的治疗手段,到17世纪,许多脑科学家和医学家开始认识到各种异常心理都是大脑功能(结构)异常的结果,所以,对异常心理的药物治疗已经持续了几个世纪。但是,直至今日对异常心理的治疗原则的争论仍在进行中,一部分临床医学家始终认为对异常心理的治疗应该是“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而一部分具有心理学背景的临床治疗家则认为应该是“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比如就现在临床上对抑郁症的治疗而言,一部分长期从事精神病学的临床工作者坚持认为,对抑郁症患者是药物治疗为主,有些甚至认为是终生服药;而一些心理学背景的学者认为,心理治疗也可以把抑郁症彻底治好。作者以为,从医学的角度讲,对任何疾病的治疗只有是针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治疗才是最根本的治疗。对异常心理的药物治疗从医学的角度看,只能是改变了患者大脑内神经递质的浓度。而心理治疗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是改变患者的认知结构,但从神经科学的角度看仍然是改变了大脑的微观结构(神经细胞的暂时联系),否则,心理治疗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尽管目前医学和医学心理学对异常心理的发病机制研究还不是很清楚,但通过药物的临床实践效果至少可以证明大脑神经递质的浓度变化是异常心理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尽管药物治疗已经开展了这么长的时间。但大脑神经递质的浓度变化是异常心理的发病机制之一仍然是一种假说。而且,是异常心理导致大脑内神经递质的浓度变化。还是大脑内神经递质的浓度变化导致异常心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就心理治疗而言,从早期的精神分析治疗到现在流行的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全世界在该领域应用的治疗方法不下200种,每一种治疗方法都是在自己的理论体系指导下进行的。从科学的角度讲,这些理论体系就存在着非科学性和非逻辑性以及规范性问题(这里不在一一详细叙述),换句话说,这些治疗方法的理论基础就存在着不科学性,因此,其治疗方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就肯定存在着许多问题,加之异常心理的非疾病属性以及从业者的知识水平和素养等因素,现实社会对心理疾病的治疗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4 异常心理临床表现的社会文化干扰和非疾病特征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