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统筹城乡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重点,是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强县富民的根本举措。长期以来,我县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题,着力培育支柱产业、不断改善城镇面貌、积极促进社会和谐,经济社会始终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充分肯定我县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要客观认识到我县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方式、重点、举措等方面尚还存有不足,需要结合实际,从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和推进社会管理科学化进程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统筹城乡发展。
繁荣的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无工不富,实现经济繁荣必须强力推动工业化进程。立足发展实际,我县农业经济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直接导致了经济增长不快、增长后劲乏力。推进农业化主导向工业化主导转变,通过工业化逐步“化”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化”农业社会为工业社会、“化”农民为市民是解决经济增长不快和增长后劲乏力的有效手段。立足发展基础,我县县域经济已具备了实现工业化拥有的资源、资金、技术等关键条件,核心是转变发展理念,通过行政、市场、法律等综合手段加以引导和推进。一要转变发展理念。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实现农业经营企业化。积极用企业化的生产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下大力气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支柱企业,用市场牵龙头,企业建基地,基地连农户,形成“企业+基地+农户”、“专业协会+农户”等多种运行模式,实现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型,从而推进县内农业产业化全部由专业的企业厂家组成,达到工农一体、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变的目标。二是突出发展重点。要积极规划建设镇坪县中高山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以推进“猪-沼-蔬菜”和“林-菌-苗木”两个循环产业体系建设,培育食用菌、中药材、烤烟等特色种植和林麝、大鲵、林下养鸡等特色养殖为重点,推动农业经营企业化。率先突破生猪产业,坚持走循环经济的路子,围绕生猪产业发展关键环节,以标准化生产为核心,以公司经营为载体,实现饲料供应专业化、籽猪供应专业化、生猪育肥专业化,着力在全县培育20户左右生产规模达万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公司,并积极建立饲料加工公司、籽猪繁育公司、生猪销售公司、产品加工公司、垃圾处理公司(生产有机肥)、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对农户坚持以养殖协会为纽带,与饲料加工公司、籽猪繁育公司、生猪销售公司建立利益链接机制,通过“协会+农户”的模式推动生猪产业发展。食用菌发展要在全县着力培育3—5户大型经营公司,采取自我经营与农户合作经营相结合的模式发展,实现经营规模和效益的新突破。同时,对苗木花卉、大鲵、林下养鸡等特色种养殖都通过组建种养殖公司的模式推进,通过建立科学的产业链条推进产业发展,从而实现农业化向工业化的蜕变。三是强化发展举措。完善工业化推进机制是加快工业化的根本保证。要简化农业化向工业化经营的行政审批程序,为农业企业化经营创造优质高效的发展环境。要把企业壮大交给市场,着力制订优惠政策鼓励县内能人大户联合办厂,吸引外地有实力的企业家来县内投资办厂、企业与企业间合作发展。同时,政府要积极通过项目扶持、税收优惠、金融保障、信息服务等各项举措鼓励、引导农业产业企业化,推动农业化加速向工业化转变。
城镇一体化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从我县城镇的分布来看,主要聚集在沿河两岸、公路两旁,农村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加快城镇一体化进程必须坚持以建立规模适宜的城镇群为方向,以完善城镇农村基础设施配套为重点,着力打造县城、集镇、新型农村聚集社区互相协调、相互补充的城镇布局,形成城镇象农村环境一样秀美、农村象城镇一样方便舒服的城镇一体化格局。一是切实完善城镇一体化建设布局。要立足县情,按照30年不落后、50年不落伍的要求,积极建立县城、集镇、新型农村聚集社区建设规划体系,勾划出县城、集镇、新型农村聚集社区发展蓝图。结合宏观规划,制定每五年的建设目标,并逐年落实工作任务,确保城镇一体化有序推进。二是加快推进城镇一体化建设进度。围绕推进城镇一体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县城建设重点要抓好“一体两翼”建设:即改造老城区,开发__新区、建设__镇城乡一体示范区。改造老城区重点优化老县城功能布局调整,改造背街小巷,增强城市休闲空间,依托山水加强景观工程建设;__新区开发要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强化与老县城的对接,完善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新区教育、医疗、休闲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__镇城乡一体示范区要结合生态旅游建设搞好规划,并按规划整合公共基础设施资源,使之成为县城功能拓展区。通过“一体两翼”建设,县城做到环境优美、功能完善、整洁有序,呈现崭新面貌。集镇建设重点完善街道畅通、水电供给、垃圾清运、污水排放、绿化美化等配套设施,提升集镇承载能力。同时加快乡镇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便民服务网络,增强集镇辐射带动能力。新型农村聚集社区要抢抓陕南移民搬迁安置政策机遇,针对农户居住地的地理特点,搞好30户以上和50户以上的新型农村聚集社区布局,根据布局完成建设规划,并明确需要配套的农村基础条件、安全饮水、道路
交通、环卫设施、堤防工程等项目,通过捆绑项目、社会捐赠、财政一事一议等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强力推进新型农村聚焦社区建设。同时,对已建成的农户进行统一风貌改造,打造绿色、包容、灵动的新型秀丽新农村。三是完善城镇一体化规范管理机制。严格规划控制机制,所有的城乡建筑必须符合规划,对不符合规划未经审批的项目一律不允许开工建设,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推动城镇创建机制,着力搞好卫生集镇、环保新村等各项创建活动,强化城乡结合部综合治理,严格市容环境卫生整治综合执法,确保县城、集镇、新村干净整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保障。要按照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建立党委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一是明确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所以,促进人的发展是社会管理的核心,从而确定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促进社会进步、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维护社会正义、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概括为:改善保障民生、维护公平正义、丰富文化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二是建立社会管理的运行机制。要建立改善保障民生机制,优化教育、卫生、社保、民政救济等各种资源,着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城乡发展条件,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确保群众生活安定、和谐幸福。要建立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整合司法援助、行政执法部门、村镇组织的力量,以法律为准绳,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确保社会公平正义。要建立文体活动开展机制,借助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全社会的法制意识,搞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社会诚信;要充分地方特色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培养群众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要建立社会安全维稳机制,依托公安、安监、药监、消防等公共安全机构的力量,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确保社会安定和谐。三是提升社会管理的服务水平。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扎实推动社会管理工作。要建立领导组织,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整合各类企事业单位、各类社会组织、人民团体、群众代表的人力资源,组建组织协调机构,为推进社会管理提供组织保障。要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众工作机构,围绕民生改善、矛盾调处、文化服务、安全保障等农村工作的各个方面,组建专业群众工作队,以片区为单位开展工作,实现社会“网格化”管理,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统筹城乡 经济 一体化 收入 差距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城乡贫富差距比较显著,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的问题是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然存在,城乡发展失衡问题仍然突出。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工农、城乡关系,已经成为繁荣农业经济,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乃至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统筹城乡发展需要在立法形式和内容上有一定的保障
随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正在向民主法治国家迈进,而关乎国计民生的数十亿人民的发展蓝图更要有立法的保障,从我国目前现有的城乡模式是来看,界限比较明显,但对于现今经济发展形势来看,已经不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大大的作用于经济基础,因此我们需要在我国的新的立法形势与内容上,首先,要打破仍然存在许久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迅速解决城乡发展仍然存在的失衡突出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工农、城乡关系,稳定不变地繁荣农业经济,有步骤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乃至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其次,用立法对已取得的成果加以保障。最后确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在于,长期稳定地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工业反哺农业。
二、 统筹城乡发展需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从我们国家的整体来看,城乡发展很不协调,差距比较明显,其中最主要问题是农村发展整体水平比较低,这里的水平不仅指技术水平,也还指层次水平,而农村三农的发展水平低的核心问题是农民收入水平低,而农民收入水平低,又会阻碍农村三农的发展,这样的周而复始,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要不断地有层次的增加农民的收入,最重要的是创造一个农村劳动力逐渐、大幅度地转移到城市来的政策环境,因为劳动力转移出来,就从农产品的生产者变成需求者,供给减少了,需求增加了,农产品的价格才能提高。要创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制,首要的一个就是要从政策上放松,比如户籍政策上的放松,打破目前严格的户籍分开制度,让外来农民工解决身份上的政策问题,其次,政府要扶植些劳动密集型中小型企业,给予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支持。这样会大大吸收劳动力,现在来看劳动力要流动,除了在城市里要有适当的就业机会,还必须让农民有能力在城市就业,这就非常需要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和职业培训水平。这点需要农民工和政府双重的努力。
三、 统筹城乡发展需要政府发挥其应有的职能
在我国农业地区普遍落后,而工业地区比较发达的尴尬境况,若要实行好国家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型国家政策,就要发挥政府的相应职能,政府要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使农村充分享受到公共财政的经济与政策支持: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的投入力度,主要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二是切实增加对农村“路水电气医学”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努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推动城市基础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努力形成城乡衔接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广播电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网络。三是继续提高对农林牧渔业的投入。特别是要对种植大户、畜牧大户、养殖大户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及时掌握重要的、易产生波动的农产品、畜产品产销信息,应用财政补贴等手段进行政策引导,避免产品和价格的大起大落现象,稳定市场价格,统筹兼顾城乡居民利益。 政府的公共服务到位才能很好的解决当下信息不对称、资源浪费、资金配置效率低下、贫困加剧等等的问题。
四、 统筹城乡发展需要注意的几个系统的统筹
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和精髓不仅仅指经济范畴,比如缩小经济差距,单单把统筹城乡发展定义于经济量的增加,这就是种误区,统筹城乡发展其包括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三个方面都要实现城乡统筹。就具体说来,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即改变目前城乡规划分割、界限与状态明显的的状况,把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统一纳入政府宏观规划,协调城乡发展,促进城乡联动,实现共同繁荣。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统一编制城乡规划,促进城镇有序发展,农民梯度转移。主要包括: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规划,科学确定产业发展布局;统筹城乡用地规划,合理布局建设、住宅、农业与生态用地;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优先发展社会共享型基础设施,扩大基础设施的服务范围、服务领域和受益对象,让农民也能分享城市基础设施。
二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以工业化支撑城市化,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机制,加快现代农业和现代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工业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促进土地向规模农户集中,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城市社会服务事业向农村覆盖,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三是统筹城乡管理制度。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纠正体制上和政策上的城市偏向,消除计划经济体制的残留影响,保护农民利益,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教育制度、土地征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给农村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完整的财产权利和自由的发展空间,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
四是统筹城乡收入分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改变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城市偏向,进一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财政支出体制,将农村交通、环保、生态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都列入政府财政支出范围。
总结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也是实现我国全民发展,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伟大实践。因此,我们全体必须从现在起,认真解决城乡公共品供给失衡、资源要素流动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失衡、城乡间经济信息滞后,城乡间城乡民间投资失衡、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失衡、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失衡问题,全面把握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容和目标,明确指导思想和重点任务,让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经济改革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
总之,要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要靠大家群策群力,一起为城乡发展出谋划策,为有一天翻开城乡发展新一页做努力。(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良.城乡统筹下的乡村重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 路明.城乡统筹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
[3] 《人民日报》(2004年11月26日 第十三版)
其一,依托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城镇化是解决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是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载体。一要坚持因地制宜,搞好城镇规划。近年来,河南省尉氏县以建设中原城市群的中等城市为目标。计划到2015年县城建成规划区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5万以上的区域性副中心城市。对村镇建设,提出重点搞好洧川和永兴两个省级试点镇的建设及全县20个小康村试点建设,逐步增强其辐射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能力。二要推进城市经营,盘活城市资产。我们坚持“一个口子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渠道放水”,加大了土地收购和储备力度,初步实现了“财政税收保吃饭,经营土地搞城建,招商引资促发展”的目标。三要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我们抓住国家、省加大对基础设施投入的机遇,筹集建设资金5亿多元,加快了交通、电力、通讯等设施建设步伐。目前,我县电力供应充足,通讯方便快捷,城乡公路四通八达,基础设施完善,城镇功能提升,树立了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增强了以城带乡的能力。
其二,依托工业化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化是产业集聚升级的主导力量,是城镇化的产业支撑,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动力。尉氏县中小企业、民营经济较为发达,传统产业优势明显。近年来,我们采取措施,加大力度,加快了工业化进程。一是发挥棉花优势,兴建棉纺基地。尉氏县棉花产业优势明显,有35万亩的优质棉基地,有30万锭的纺纱规模,还有一大批棉花经营、加工户。我们组建了尉氏棉业集团,5年内力争发展成为上市公司,整个棉纺行业达到100万锭规模,并上一批棉蛋白、印染、织布、服装加工等项目,使尉氏成为河南的纺织工业城、中原棉花的集散地。目前,该基地建设项目已得到省政府批准,是河南省8大特色基地之一。二是深化企业改革,焕发企业生机。我们按照“三改一加强”的要求,加快了企业改革步伐,县属30家国有、集体企业全部改制结束,摆脱了旧机制对企业发展的困扰。三是培育支柱产业,增强整体实力。我们利用现代技术,对棉纺、机械、铸造、橡胶、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六大传统产业进行了改造提升,并培育了一批骨干企业、名牌产品。其中,橡胶行业、香精香料行业产销量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享有“三角带生产”基地、“香精香料之乡”的美誉。全县工业企业443户,个体工业户31030户,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8个,超5000万元企业21个,利税超千万元的企业3个。尉氏纺织有限公司是全国同行业人均利税50强企业。尉氏县橡胶厂生产的“久龙”牌三角带,远销到欧、美、东南亚、俄罗斯、巴西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其三,依托产业化统筹城乡发展。农业产业化是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带动力量,是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在这方面,我们做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效果。一是调整种植业结构。全县发展各类优质作物105万亩,其中蔬菜面积30万亩,粮经比例由原来的58∶42调到50∶50。二是发展庭院经济。全县已形成东部养猪养鸡,西部养牛养羊;中部贾鲁河滩养鱼鸭的特色。三是发展民营经济。我们坚持围绕农业办企业,围绕主导产业建龙头,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2003年全县新上项目106个,累计投资5.2亿万元。目前,我县民营企业已发展到1567个;从业人员4.8万人,上缴税金占全县财政收入60%以上。同时,依靠政策引导,搞好劳务输出,全县每年组织劳务输出15万人左右,每人每年可带回收入7000元。
一、府谷县情概况
(一)府谷县基本情况
府谷县位于陕西省最北端,总面积3229平方公里,总人口24.2万。近年来,府谷县紧紧围绕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目标,立足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全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民企集团化战略,积极推进资源转化,着力打造产业集群,不断改善基础条件,全面发展民生事业,县域经济及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2011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31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927元,县域综合实力连续3年稳居陕西省第一位,跃居“西部十强”第6位、“全国百强”第69位,成为陕西乃至全国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今年县域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二)城乡发展优势条件
府谷是国家规划的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陕西省规划建设的煤电化载能工业园区,被誉为“黄河金三角”。府谷统筹城乡发展的优势有:
第一,府谷境内资源富集,比较优势明显。一是水资源优势突出。二是煤炭储量丰富。三是要素资源富集。四是电力供应充足。五是区位优势明显。
第二,立地条件优越。府谷依托自然地理条件,整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片区,西部产煤区、东部工业区和南部农业区。近年来坚持“三线”发展战略,即以府店公路、府准公路和黄河沿线为轴线,依托中心城镇,增强“三线”辐射功能,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商业、餐饮等服务业,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新农村建设。每个区域都根据自己独特的发展优势,依托当地条件,集中打造,连片发展。
第三,有一批干事创业的民营企业家。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府谷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以工促农的理念深入人心,他们能积极响应政府“双百”帮扶工程、“3331”扶贫工程,投身新农村建设。广大民营企业家不断参与社会扶贫与公益事业,为府谷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以及通讯设施建设等办了许多大事、好事和实事,极大地推动了府谷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二、城乡统筹发展措施及成效
(一)把统筹城乡建设规划发展作为基础工程
借鉴先进地区的建设经验,结合各镇实际,准确把握重点镇的发展定位。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突出“夯实基础、因地制宜、完善功能、突出特色”的重点,不断完善集镇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集镇发展环境。结合地理位置、产业特点和发展现状,对城中村改造和15个镇的城镇化建设进行了统一规划。完成了25个村庄的总规和45个村庄的详规,编制完成了《全县城乡一体化规划》,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体系基本形成。按照“项目支撑,产业带动”的思路,在集镇建设总体规划中,突出产业对集镇建设的支撑和带动作用,规划建设一批有区域经济特色、符合当地发展实际的产业,推动集镇经济多元化、规模化发展。
(二)把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按照基础先行的建设思路,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集镇功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按照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的原则,强力推进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两纵三横”铁路发展规划和“四纵四横一环城”公路发展规划为重点,不断扩大全县城乡路网覆盖面,实现了“乡乡通油、村村通达”的目标,基本实现了西部产煤区、东部工业区和南部农业区的相互贯通,形成了重要干线公路为主骨架、乡村公路为辐射的交通运输网络,有力地促进了集镇的快速发展。全面完成了城乡电网改造,实施信息入村、通乡光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县15个镇全部实现互联网接入、移动电话网络和广播电视全覆盖。全力实施村庄绿化、人畜饮水、移民搬迁、危房改造等各项重点工程,镇、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三)把统筹城乡工农业发展作为主要抓手
积极稳妥地推进乡村布局整合,按照收缩转移、集中发展的思路,加大整建制移民和村落整合力度,减少村委数量,集中精力打造100个重点新农村,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小城镇为支撑、重点新农村为延伸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按照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实现产业和项目对集镇建设发展的有效支撑。
工业方面,规划建设郭家湾、庙沟门、清水川、皇甫川四大工业园区和新尧等八个兰炭产业园区,引进神华、华能、大唐、中煤、淮北、陕煤等国有大企业,建设大型资源转化项目,着力打造煤转电、煤化工、煤电载能产业链,形成工业园区化、循环化、集群化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工业园区的吸纳带动作用,有序推进农业、农民、土地和第三产业向园区转移集中,带动农村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了镇、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农业方面,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农业,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地方特色农业,规划建设四大特色农业园区、“五个万亩”高产示范基地和100个现代农业小区。县财政注资1亿元,组建农业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培植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形成了基地支撑、小区带动、龙头企业引领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县上每年安排2000万元农业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以日光温室、大棚蔬菜为主的设施种植业和以生猪、羊、蛋鸡为主的规模养殖业,为集镇和农村居民的就业和致富开辟了新的途径。
(四)把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作为关键环节
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解决老百姓上学、看病、就业、住房、养老等难题,极大地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2008年在全省率先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学生肉蛋奶补贴工程;在全面兑现“两免一补”的基础上,普及了15年免费教育,不断加快集镇幼儿园和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有效解决了集镇居民上学难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双补双管四结合”的医改模式。全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低保对象实现了应保尽保,五保对象实行集中供养,对城乡60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发放100元养老金。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就业培训资金,实施青年农民培训计划,安排3000万元专项就业资金,促进社会就业。
(五)把民企共建共享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力量
深入实施“双百”帮扶工程,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赞助,社会捐助”的思路,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动员工矿企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集镇和新农村建设,建成了以芦草畔新农村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农村建设典型,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建立煤炭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大力实施煤矿采空区塌陷区恢复治理和移民搬迁工程,极大地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和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初步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地区“村企共建、利益共享、和谐发展”的社会管理创新之路,得到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在鼓励民营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拓宽帮扶领域,想方设法为群众提供增收致富的渠道。通过参股分红、吸纳就业、提供三产服务、扶持农业产业等方式,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六)把创新机制管理作为统筹发展的重要突破
围绕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好集镇土地利用规划的修编,为集镇发展预留足够的建设用地。采取奖励、补贴等办法,鼓励农民退出宅基地或承包地,支持重点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互相挂钩,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凡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的当地居民及办理落户手续的外来人员,均实行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待遇。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前提下,鼓励集镇将成片宅基地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进行整合,用于城镇的开发建设。土地出让金收益除用于农民安置补偿和缴纳相关税费外,剩余部分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在全市率先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体系,在户籍、土地、税收、子女上学、就业等方面予以保障。充分考虑镇区居民的分布特点、人口数量等因素,按照就近方便、便于管理、便于服务的原则,以小区、楼栋、街巷为基础,积极推行集镇居民社区化管理,不断提升集镇管理服务的精细化和专业化水平。进一步降低进镇农民创业的市场准入门槛,比照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政策,认真落实再就业创业培训、小额贷款等惠民政策,为进镇农民提供良好的创业发展环境,形成进得来、稳得住、能发展的良性发展格局。
三、城乡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呈扩大趋势
尽管近年来通过多种形式,不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农业生产也呈现出较快增长的趋势,但从总体上来看,府谷农业弱质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农业增长速度落后于地方财政的增长速度,农民收入也远低于城镇居民收入。2011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5倍。在南部农业发展地区,差距更为明显。
(二)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受户籍制度约束,农民在社会保障、养老、就业、住房等方面不能与城里人享受同等待遇。比如在社会保障方面,当前府谷农村社保体系建设刚刚起步,除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外,其它保障体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老师大多被选调到城区,城区学校生源爆满,而农村留守教师多,但缺乏高水平专职教师。
(三)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
农村特别是南部地区经济条件较差,目前没有大的企业带动发展农村集镇。西部地区煤炭工业发展迅猛,但由此造成村镇布局不合理,垃圾处理、生态保护设施缺乏。东南部黄河沿岸是黄土峡谷丘陵区,立地条件相对较差。
(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相关政策和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府谷县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需要下更大决心来调整人民收入分配结构,切实向农村特别是东南部地区农村倾斜。特别是要加大基础产业、弱势领域、公共服务、民生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入力度,需要在粮食生产、主要畜牧产品生产等弱势产业方面建立补贴制度,尽管府谷地方财力近几年增长较快,但仍满足不了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改进措施
(一)进一步做好城乡建设规划
为确保新农村建设科学有序,必须规划先行,以科学完善的规划为指导,减少村镇建设的盲目性、随意性,提升建设水平,改善村民生活环境。立足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好城乡建设规划。着眼于推进农村城镇化,将城市规划理念引入乡村建设,编制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整建规划。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积极引导农村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发展带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高水平地科学谋划农村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建设等布局和实现途径。进一步优化村庄布局,利用新一轮土地总体规划调整的有利时机,盘活村庄建设用地,尽可能将村庄建设的留用地留出来、调整好。
(二)进一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统筹规划全县的产业布局,突出城乡各自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把农民的持续增收建立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规模成片”的要求,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特色产业支撑作用,建设产业基地,发展高效农业,着力建设现代化农业体系,推动农业发展升级。围绕府谷特色产业,搞好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科研攻关,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完善流通体系,切实提高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适应市场的能力。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业,扶持开发农家乐项目,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进一步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落后是导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重要原因,是当前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长远发展规划,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的延伸。下大力气建设完善农村公路、桥梁、供电、饮水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加大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四)进一步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根本目的是解决“三农”问题。在我们这个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所处地位举足轻重,关系整个事业是否有巩固的基础。中央反复强调,“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始终不渝地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究其缘由,主要有三:
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在于农村发展严重滞后,“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城乡二元的经济社会结构、城乡分隔的状态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工农剪刀差带来的农业和其他产业的不平衡,以及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城市和农村利益分配不均衡,使得城乡居民在收入、财产、就业、社会保障和地位等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拉大。这种状况不仅使广大农民难以享受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成果,而且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只有占全国人口总数近70%的农民都加入到现代化的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的全局,实现长期持续的发展;只有广大农村明显改变落后面貌,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
二是促进农民富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城乡分割、城乡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巨大差距,导致了一定意义上城乡呈现两个“世界”、两个“社会”这种明显不公平、不协调和不和谐的格局。近二十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却大大低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这意味着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不能在我国高速的经济发展中享受到与其他群体同等的收益,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成为利益受损者。这种状态不逐步改变,农民与市民两大社会群体利益关系不处理、协调好,必然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严重影响。促进广大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别,实现人民普遍富裕,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三是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让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根本要求。公正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首要价值和基本取向。如果我们不能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城乡差距,逐步解决贫困农民、失地农民、进城农民工等困难群体收入偏低、缺乏社会保障等问题,不仅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也与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相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收入差距是必然的、正常的。但我们不能让一些利益群体超常规地获得利益,而另一些群众生活的改善却赶不上相应的社会发展进步水平。要坚持“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要切实把维护公平与公正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注重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重视和改善民生,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城乡全体人民,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总之,统筹城乡发展是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乃至我国现代化前途的战略问题,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根本问题。所以,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中,摆在第一位的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在于解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发生广泛而深刻变动当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实现持续、和谐的经济社会发展,在五个“统筹”上下功夫,居于主导地位的依然是统筹城乡发展。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十四项具体对策,第一项就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因而,“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要义,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统筹城乡发展,重点是构建改变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体制机制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将是今后几十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坚持城乡统筹的发展思路,必须突破把它与社会其他单元人为割裂的思维定势,校正把“三农”作为一个孤立系统单独研究处理的政策取向。正如总理所言:我们要“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不统筹城乡发展,不仅‘三农’问题解决不了,城市的很多问题也难以解决,城市也难以更好地发展。”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关键词是“统筹城乡”。中西部地区是我国相对不发达的地区,二元结构特征明显。与东部地区比较,统筹城乡发展任务更重。据国家统计局的监测结果显示,2005年我国东部地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实现程度为47.6%,而西部仅为1.3%,两者差距悬殊。在经济发展方面,西部与东部地区农村的发展差距在8年以上。在成渝两地设立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基本出发点,在于探索中西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模式,建立和谐社会体制机制,为区域发展乃至全国发展积累积极的经验。
改变阻碍城乡协调发展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重点是构建改变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体制机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经的过渡形态,在一定程度上讲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我国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推进工业化,长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和严格的城乡分割的经济社会体制。这种体制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延缓了社会转型的过程。所以,二元结构体制不改变、不突破,就谈不到城乡协调发展。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要把建立、健全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体制,作为完善较为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主要任务,通过探索,制订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建立城乡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其管理体制、城乡均衡化的公共服务保障体制、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健全基层自治组织、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等,基本形成强化经济发展动力、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确保资源环境永续利用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架构、政策设计、体制改革及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综合模式,努力走出一条适合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路子。
前言
如今,在城乡统筹的政策下,扬州地区已经开展了全域旅游的战略,期望能够建设出更为标准的旅游景区,使旅游资源能够得到优化配置,带动全民经济的增长。现在,扬州市政府已经根据当前的旅游发展现状,对实现全域旅游给出了多种举措,大力推广扬州旅游经济,并部署了一系列的全域旅游计划,构建出联动发展旅游行业的局面,实现公共服务的一体化趋势。
一、全域旅游释义
从2008年开始,浙江省就已经开始提出了全域旅游的发展战略,其在对绍兴市的旅游规划中提出了城既景的总体规划,期望能使城市与旅游景点融合在一起。所谓的全域旅游,指的是在某个区域当中主要以旅游为经济发展行业来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就是将该地区的主体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从而使产业结构也转变为旅游相关的产业,以此对城市的政策和法规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实现整个区域的资源分配。全域旅游主要有各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在全域旅游的条件下,区域的资源将会获得更好的配置,该区域内部的景点以及饭店和休闲场所都将归拢为一体化的形式,方便游客旅游和居住。全域旅游的区域内,其旅游景点的建设都具有一定的标准,很多的旅游景点都和其配套的服务都能呈现出一体化的情况,从而为游客提供优美的旅游景观。全域旅游是符合国家的旅游管理的,其能够配合旅游资源的管理,并服从旅游市场方面的监督和管理。全域旅游具有景区和产业一体化的功能,能够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竞争力。全域旅游所获得的成果不仅仅在于政府和国家,还能够为该地区的居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促使该地区的居民在提升经济水平。
二、城乡统筹下的全域旅游
所谓的城乡统筹主要是指利用城市的经济来带动乡镇的发展。我国一直在致力于打造全民小康的景象,但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也在不断的拉开。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开展城乡统筹政策,期望能够缩短城乡差距,使城市与乡村的资源能够得到优化配置。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扬州市要想发展全域旅游,就需要将城乡的旅游联动作为全域旅游的切入点。我国的很多民众还是比较钟爱旅游的,其在清闲的时间总是喜欢到处走走。城市的人群愿意远离喧嚣,到乡村来感受一下最为原始的生态环境。为此,扬州市应该看准乡村文化的特色和发展潜力,以乡村的特色文化来打动游客,发展全域旅游。在城市与乡村的共同努力下,扬州市江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将旅游资源引入到农村当中,重新打造农村的环境配置,创新传统的旅游资源,促使整个区域的气候和区位都成为重要的旅游景观。
三、城乡统筹背景下扬州全域旅游的发展
在未来的时间里,扬州将全面推动旅游政策,促使旅游管理部门对于景点建设等方面的管理更加具体,推进扬州市的城乡统筹进度,充分发挥旅游部门的职能,促使其对市场、物价以及卫生等方面进行有力的监管和联合检查,形成对扬州市内全域旅游的有效管理机制。扬州市也将依托着旅游行业的发展来宣扬地区文化,促使文化与旅游产业之间相互结合,让外界人士也能够认识到扬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的天宁寺、文博馆都将成为重要的旅游场所之一。扬州的休闲娱乐文化场所也将全面建设起来,与旅游行业共同进步,成为扬州全域旅游的核心元素之一。游客们将享受到免费的文化之旅,浏览扬州古城内的文物故居,并对千古风流的剧场进行点评。在城乡统筹的条件下,扬州将更加深入的推进乡村的旅游文化,并打造出一批具有特色文化的小镇,以供游客们进行游览。扬州的淮扬菜也将成为游客们最为喜爱的彩色之一,早茶文化也将深入到游客的内心。相信通过扬州市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扬州将形成全域旅游的完美格局,实现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平衡。扬州的旅游服务也将实现全域化,其将打造众多的志愿者队伍,精通各个国家的语言,以便于为来扬州的游客进行最为细致的公共服务。
四、结论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 绍兴 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a)-0240-01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国民生产总值节节上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不可否认,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在不断增大,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城乡居民收入比例从开始的1.2∶1到现在的3.23∶1,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和团结,所以城乡的统筹发展势在必行。值得庆幸的是,国家和各地的很多部门已经关注到了这个问题的存在并制定了一些城乡统筹发展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就以浙江绍兴为例,对城乡统筹的若干问题进行探索。
1 相关概念阐述
城乡统筹发展是当下比较热的一个词汇,从概念上来说,城乡统筹发展就是从整体角度上把城市和农村合二为一,作为一个大的区域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充分考虑到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各种综合关系,解决存在的问题。本质上来说,城乡统筹发展就是把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对立关系变成促进关系,利用城市的工业对农村辐射,提高农村地区居民的收入,改变农村地区的落后状态,另一方面用农村来哺育城市,充分发挥农业的经济和基础作用,既稳定了城市的供应,又提高了农村市场的生产水平。
过去,由于我国的基础比较薄弱,且面积比较辽阔,城市和乡村的二元结构有其存在的客观原因,但是如今随着时代的改变,这种简单的二元结构体系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城乡统筹发展,改善城市的产业结构分布,改变目前乡村地区的落后局面,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上涨,对两地之间的居民益处很大。也是目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举措。城乡统筹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2 绍兴市城乡统筹发展概况
绍兴古称“会稽”,历史上曾经作为春秋越国、吴越国、南宋等朝代的古都,是世界文化名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的发展,绍兴已不仅仅是一个享誉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重要的交通枢纽,还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城市,更是一个经济总量在浙江全省名列第三、全国同类地级市中居第九位、具有相当经济实力的工业城。但是,在这些漂亮数据的背后,我们也可以发现很多其他问题,比如绍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仍存在日趋扩大的不平衡和非均衡,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城乡经济发展落差越来越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从总体上看,这里的农业也还是弱质产业,农村也还是落后社区,而由此派生出诸多隐忧和深层次矛盾,因此迫切需要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所幸的是,绍兴市为市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通过种种措施进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 绍兴市城乡统筹发展措施研究
2009年1月,绍兴市委出台了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推动城乡统筹发展走在前列的实施意见,要求推进农民市民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致力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把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努力推动公共资源配置向农村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享受到和城市居民接近的基本公共服务。
3.1 农村工业化
城乡一体的经济发展,富裕农民、转移农民的根本途径在于农村工业化。在绍兴,近64%的农村人口已经转移到了乡村工业和专业批发市场,截至去年底,共有134万人从事农村工业,农民有一半的收入来自工业。在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绍兴的块状经济独具特色。目前绍兴全市41个颇具规模的“块”共有4.4万家企业,职工总人数近50万人,销售收入960亿元,利税近85亿元。农民就在这种块状经济中各得其所、各获其利。
3.2 农业现代化
绍兴不仅文化全国有名,农业也有很多亮点,比如,全国80%的珍珠、80%的茶叶在绍兴加工生产。目前有10万农民到外省承包了152万亩基地,仅在江西、安徽等地,就新建了水产、粮食、珍珠、茶叶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再过一两年,绍兴在外地的农业基地将达到200多万亩,相当于再造一个绍兴。绍兴之所以在农业发展区得如此大的成绩,在于其发展农业的思路,一是用工业化的理念抓农业。要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市场竞争力为标准,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步伐,推进农村的分工分业,通过发掘产业链条上各环节的附加值,使农业效益倍增。二是用开放的思路拓展农业。
3.3 农村城镇化
绍兴发展的第三个举措是实现农村城镇化,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有利于外来人口安居乐业。为此,绍兴着力搭建县城、中心镇和中心村三个平台,以集聚农村各种要素,加快城市化进程,变农民为居民,变农村为社区,变分散为集中。绍兴2012年的城市化率将达到52%,郊区农民整体改造为居民,首先是并村,将一些小的、分散、零乱的村进行归并,对山区比较分散的村实施搬迁。
实践证明,农村城镇化不仅是带动农村发展的“抓手”,也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城乡人居环境改善的“推手”。近两年来,绍兴市28个中心镇的第三产业发展增速明显高于一、二产业,环境保护投入持续加大,2009年底平均污水处理排放比率达到83.97%,绍兴县钱清镇、诸暨市店口镇、上虞市小越镇等污水处理排放比率均达100%,河畅水清的水乡风貌随处可见。
3.4 公共卫生服务城市化
绍兴市还积极鼓励公共卫生服务进入农村。2010年8月31日,绍兴诸暨店口镇店口医院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一医院签约建立协作医院关系,开通“网络医疗服务平台”,意味着当地农民足不出镇就能找省城名医看病。全镇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2.58万元,超过了当年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随着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的覆盖延伸,农民的生活已经不亚于市民。
3.5 农民知识化
在绍兴农民知识化的进程中,一是对农民进行实用技能的培训,包括对高效农作物、农业养殖等农业技术的培训,可以称之为“怎样当好农民的培训”。二是随着大量的农民转移到非农领域,绍兴对大量的农民需要的二、三产的生产技能进行培训,并对农民进行卫生保健、家政管理、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等内容进行了培训,被称为“怎样不当农民的培训”。结果,两种培训下来,农民越培训越少,农民越培训越富,农民越培训越不像农民。这样,由农业科技信息中心、农函大、专家座谈和讲课构成的一个网络为农民成长为市民所需的素质提供了一个桥梁。
4 结语
城镇地区的共同发展是中国扩大内需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利用城市经济的带动作用,发挥乡村地区的资源优势,可以实现两者的高效互补,实现产业的发展升级改造。绍兴的发展固然有其特殊的一面,但是其发展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加以探寻和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经济会因为城乡统筹发展而再次腾飞。
参考文献
[1] 朱允卫,黄祖辉.经济发展与城乡统筹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以浙江省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9(5).
[2] 陈鸿彬.城乡统筹发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
【关键字】市场取向;县城经济;小城镇
【摘要】由于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城市的发展不仅没有带动农村的相应发展,还导致城乡差别越来越大。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有新的发展思路。即要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规划、通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因果关系,综合起来6L_想办法解决。为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断发展、壮大县城经济,促进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一、统筹城乡发展与市场取向改革
现阶段中国“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实质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的实质是劳动生产率问题和城镇化问题.20世纪40年代末,我国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85%,目前已降至15%以下,但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仅从1949年的85%降至目前的61%。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之所以无法得到较大幅度增长,其中的﹁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民的数量不能随着农业产值占GDP比重的下降而相应减少,从而严重地制约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加入世贸组织后,许多人都担心我国农业会受到很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固然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由此需要农民脱离农业的速度跟不上,使农民蒙受难以预料的损失。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致使我国农业领域里沉淀了过量的劳动力,这是农民依靠农业增收困难的深层原因。与此相联系,由于我国农业的就业份额过高,导致农业与非农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从1990年的4倍,扩大到2002年的5.3倍。这表明这段时间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
那么,应当如何提高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而增加农民纯收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时,几乎都谈到物化劳动所起的作用。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正是在于:活劳动的份额减少,过去劳动的份额增加,但结果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总量减少,因而,所减少的活劳动要大于所增加的过去劳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90页),在土地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由于客观上存在着投资报酬递减趋势,农业劳动生产率往往因为劳动投入量的增加而趋于递减。如果多余的劳动力未能转移到农业以外的其他领域,则必然造成潜在的待业农业劳动力的增加。如果把所有的农业劳动力都投在数量固定甚至日趋减少的土地上,则必然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下降。这种因为农业活劳动投入量过多而造成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偏低,实际上是属于不充分就业。这就说明了,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在农业部门中,仅仅节约劳动时间是不够的,还必须把富余的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领域,才有可能使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农业生产要素(诸如土地、劳力、资金)的配置起着调节作用。根据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假设土地的边际效益递减了,就会有资金(技术装备的货币形态)来替代它。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就在于优化要素配置,但就我国农村当前的实际情况看,相对于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劳动力价格甚为低廉,而其他相对稀缺的要素价格则是较为昂贵的,从而使得劳动力要素很难被替代出去。由于土地(包含耕地)是不可能增加的,而劳动力则随着人口的增加而不断增加,使得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近年来不仅没有提高,反而趋于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连社会平均利润率都产生不了,资金也就很难进入农业领域,在农业中物化劳动替代活劳动,资金替代劳动力的机制,也就很难形成。
本来,在难以改变我国土地资源短缺的条件下,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而增加农民收入的另一条途径,就是通过转移剩余农业劳动力和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重新调整农业生产经营规模,让留在农业领域的劳动力拥有足够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的土地。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城乡非农业部门的扩张,还不可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将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全部吸纳,这就很难在短时间内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与此同时,我国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地关系相当紧张,对于大多数地区的农民来说,除了土地,还没有其他稳定的生活保障手段。土地既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又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进一步说,在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情况下,耕地所承担的农民福利保障功能,远远“超越”了耕地所承担的生产要素功能。在耕地福利化趋势下,公平原则必然高于效率原则。这就必然极大地限制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要素的流动不能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由于市场取向改革目标还汉有到位,市场体系发育还很不完善,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还没有完全消除,使得农村严重过剩的生产要素(主要指劳动力)流不出去,农村甚为稀缺的生产要素(如资金、技术和人才)流不进来,一句话,正常的生产要素流动严重受阻。这是近年来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农民收入增长趋于缓慢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不快的根本原因。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继续深化市场取向改革,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传统格局,真正地把自、平等权和发展权还给农民。回顾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即中国农村必须经历三次深刻改革,才有可能引导农民最终走上富裕的道路,从根本上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三农”问题。第一次是从僵化的农村体制下解放出来,把生产经营启还给农民;第二次是从极其有限的土地中解放出来,在农村地区发展
二、三产业。这两次变革已经基本上完成,现在正经历着第三次变革,即从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实现城乡一体化,使农民同市民一样,享有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二、统筹城乡发展与壮大县域经济
从理论上说,要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而如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呢?党的十六大报告有个突破性的提法,这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很有针对性的。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是重视解决“三农”问题的,但为什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过去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以及寻找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仅仅把眼光局限在“三农”本身,即就“三农”论“三农”。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个新的提法突破了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旧框框,站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但是,最近又出现一种倾向,即有些同志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简单理解为跳出“三农”抓“三农”:即解决农业问题靠工业化;解决农民问题靠市民化(把农民变市民);解决农村问题靠城镇化。这种观点有对的一面,但还不够全面。正确的提法应当是:跳出“三农”抓“三农”与立足“三农”抓“三农”相结合。从我国国情出发,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和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如果农村经济繁荣不起来,城镇化进程就不可能加快,如果忽视了农业和农村自身的现代化,“三农”问题也不可QB得到解决。所以,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及“三农”问题时,是用两句话来概括:即“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这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集中表现。
对于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来说,相对于城市,农村所蕴藏的潜在力量要大得多。只要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不管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如何,在农村这个辽阔的区域内,总是蕴藏着比城市丰富得多的可供利用的初级产品、劳动资源和自然资源。不仅如此,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由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多部门、多层次、多功能的经济结构的转变,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逐步推进,在农村区域内将会集中全国相当一部分工业、商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和其他服务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繁荣,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这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年末预报统计,2003年全国乡镇企业将实现增加值36600亿元,支付劳动者报酬9000亿元(农民人均910元),吸纳就业人员1350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比重超过28%)。从总体上说,我国县域经济还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也可以说是农村经济的基本单元。这就决定了县委、县政府要把农村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县域经济要以农村经济为中心。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三农”问题,其落脚点应放在县、市,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直接操作平台。还须指出,县域处于城乡结合部,是城乡汇合点,因而应该成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与城乡协调发展相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强调的不仅仅是城乡共同发展,而且是城乡相互融合,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互动式发展。从实际解决“三农”问题以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县(市)这个层次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首先,作为宏观和微观的结合部,在发展规划的制定、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开发重点等一系列发展重大问题上,县(市)都具有相对的、较大的自;其次,作为承上启下的行政管理层次,具有比较完备的管理职能,Q8够有效地调整县域内各产业之间的关系,统一各部门的力量,兼顾县(市)、乡(镇)、村三个层次,履行统筹、协调、组织、服务功能,统揽县域经济发展全局。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始终坚持“强省先强县(市)”的原则,走出一条专业市场、块状产业和小城镇建设相互促进,发展县域经济的独特路子。2000年浙江省全省38个县、24个县级市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310亿元,占全省的71%;财政收入达283亿元,占全省的43%。2003年,浙江省农村有2/3劳动力从事
二、三产业,农民纯收入增量中有80%来自非农产业。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不仅迅速推动浙江省成为全国的经济大省、经济强省,其在全国的排位,从第十二位进入前四位,而且显著提高了全省劳动者的就业水平和收入水平。浙江省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连续18年居全国第一,这正是发展县域经济的结果。
三、统筹城乡发展与小城镇建设
长期以来,在城市化问题上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即认为城市化是为了解决现有城市建设发展速度问题。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一直把城市化的重心放在城市自身的建设上,虽然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模都有很大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有显著的提高,但城市化程度却明显滞后,究其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农村自身的发展以及在农村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这就涉及到党的十六大报告所论及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实质是什么?我们认为,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指它是和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城镇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逐步优化城乡人口结构,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所必需的环境条件。如果说,以往发展大中小城市,是在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下运行的,始终没有顾及“三农”问题的解决,甚至是以损害“三农”为代价;那么,当今的小城镇建设则是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也就是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所指出的“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的核心是城镇化滞后。从党的十六大报告的体系看,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要求,都是结合着繁荣农村经济的内容提出来的。
小城镇是一个区域性概念,从狭义的小城镇概念出发,小城镇既有城市的特征,又有乡村的特征。小城镇具有城市的特征,指的是它是以一个中心点为依托,以中心至辐射点为半径所构成的区域网络。所不同的是小城镇的辐射点是周围的村。换句话说,小城镇最大的特点是建立在周围乡村的基础上,作为小城镇中心的镇,它的形成、发展与周围乡村发展的特点,乃至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改革开放20多年来,蓬勃发展的小城镇已经成为区域性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担当起带动广大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任,在农村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富裕起来的农民,要求既有丰富的物质生活,又得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享受到城市的文明。而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小城镇建设,日益配套的文化、教育、卫生、娱乐等设施,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精神生活,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小城镇的发展是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因素。作为我国广义城市的重要构成部分的小城镇,不仅仅是大小城市功能的自然延伸,而且往往是当地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因而是联结大中城市和农村的桥梁。因此,小城镇不仅要发展成为吸纳和接收大城市功能辐射的地区,同时也要建设成为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农村区域经济文化中心。
对中国来说,发展小城镇是个大战略,也是逐步变农村为城镇、变农民为市民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是与农村工业化、农民职工化、市民化相互交织、同步运行的过程,是城乡经济发展、农村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其基本动力则是农村工业化。反过来,小城镇建设又会大大推动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在过去的相当长时间,中国一直停留在农业社会,农民太多是其贫穷的根源,要让农民富裕起来,就要让农民减少下去。不把农民变非农民,中国就无法实现现代化。而小城镇分布于广大农村之中,既具有农村的某些优势,又能发挥城市的一定功能,只要建设得好,对周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力是相当大的,可以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栖息地和向城市化过渡的前沿阵地。况且,随着小城镇的发展,还可以逐步提升为小城市、中等城市。最近几年,国家城建部门在重视大中城市建设的同时,已经开始把重点放在巩固、提高现有小城镇方面,并在这个基础上建设起一批起点较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俱佳的新型小城镇,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县城为龙头、小城镇为网络的城镇化体系。这就是理想的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
我国人口众多,又处在经济体制变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转折时期,无论是农村或者城市,就业压力都相当大。这就给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带来特殊的困难,这就决定了实现城镇化目标将是一个比较漫长的渐进的社会转型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城镇化会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过渡形态,就业形式也会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过渡形态。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在相当程度上是采取不完全转移方式。这是和我国农民缺乏社会保障联系在一起的。对于我国农民来说,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土地不仅仅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且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基本上是以追求相对较高的经济收入为目标和动力,因而基本上属于一种经济行为。一旦城市失去就业机会,或者城市就业成本过高,他们就会退回到农村,因为农村还拥有长期而又稳定的承包地。这就涉及到我们所要加以分析的“农民工”问题。“农民工”是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农民工”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是和城镇化的本质要求相背离的。许多“农民工”虽然在城镇打工多年,却始终是城镇的边缘群体。他们和原有城镇职工相比,付出同等的劳动得不到同等的经济待遇,甚至付出加倍的劳动,也得不到同等的经济待遇。由于有城市户籍的正规就业职工的利益是刚性的,他们的工资水平一般是呈上升的趋势;农民工的利益则没有保障,同时由于进城“农民工”队伍越来越庞大,数量越来越多,供大于求的趋势有增无减,使得“农民工”的工资水平越来越低,更谈不上享受原有城镇职工的各种社会福利待遇。如此庞大的“农民工”队伍,虽然已经从农村走向城镇,却不被城镇所完全接纳。这就不难理解,“农民工”现象的出现,是与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联系在一起。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重点,是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强县富民的根本举措。长期以来,我县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题,着力培育支柱产业、不断改善城镇面貌、积极促进社会和谐,经济社会始终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充分肯定我县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要客观认识到我县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方式、重点、举措等方面尚还存有不足,需要结合实际,从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和推进社会管理科学化进程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统筹城乡发展。
繁荣的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无工不富,实现经济繁荣必须强力推动工业化进程。立足发展实际,我县农业经济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直接导致了经济增长不快、增长后劲乏力。推进农业化主导向工业化主导转变,通过工业化逐步“化”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化”农业社会为工业社会、“化”农民为市民是解决经济增长不快和增长后劲乏力的有效手段。立足发展基础,我县县域经济已具备了实现工业化拥有的资源、资金、技术等关键条件,核心是转变发展理念,通过行政、市场、法律等综合手段加以引导和推进。一要转变发展理念。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实现农业经营企业化。积极用企业化的生产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下大力气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支柱企业,用市场牵龙头,企业建基地,基地连农户,形成“企业+基地+农户”、“专业协会+农户”等多种运行模式,实现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型,从而推进县内农业产业化全部由专业的企业厂家组成,达到工农一体、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变的目标。二是突出发展重点。要积极规划建设__县中高山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以推进“猪-沼-蔬菜”和“林-菌-苗木”两个循环产业体系建设,培育食用菌、中药材、烤烟等特色种植和林麝、大鲵、林下养鸡等特色养殖为重点,推动农业经营企业化。率先突破生猪产业,坚持走循环经济的路子,围绕生猪产业发展关键环节,以标准化生产为核心,以公司经营为载体,实现饲料供应专业化、籽猪供应专业化、生猪育肥专业化,着力在全县培育20户左右生产规模达万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公司,并积极建立饲料加工公司、籽猪繁育公司、生猪销售公司、产品加工公司、垃圾处理公司(生产有机肥)、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对农户坚持以养殖协会为纽带,与饲料加工公司、籽猪繁育公司、生猪销售公司建立利益链接机制,通过“协会+农户”的模式推动生猪产业发展。食用菌发展要在全县着力培育3—5户大型经营公司,采取自我经营与农户合作经营相结合的模式发展,实现经营规模和效益的新突破。同时,对苗木花卉、大鲵、林下养鸡等特色种养殖都通过组建种养殖公司的模式推进,通过建立科学的产业链条推进产业发展,从而实现农业化向工业化的蜕变。三是强化发展举措。完善工业化推进机制是加快工业化的根本保证。要简化农业化向工业化经营的行政审批程序,为农业企业化经营创造优质高效的发展环境。要把企业壮大交给市场,着力制订优惠政策鼓励县内能人大户联合办厂,吸引外地有实力的企业家来县内投资办厂、企业与企业间合作发展。同时,政府要积极通过项目扶持、税收优惠、金融保障、信息服务等各项举措鼓励、引导农业产业企业化,推动农业化加速向工业化转变。
城镇一体化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从我县城镇的分布来看,主要聚集在沿河两岸、公路两旁,农村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加快城镇一体化进程必须坚持以建立规模适宜的城镇群为方向,以完善城镇农村基础设施配套为重点,着力打造县城、集镇、新型农村聚集社区互相协调、相互补充的城镇布局,形成城镇象农村环境一样秀美、农村象城镇一样方便舒服的城镇一体化格局。一是切实完善城镇一体化建设布局。要立足县情,按照30年不落后、50年不落伍的要求,积极建立县城、集镇、新型农村聚集社区建设规划体系,勾划出县城、集镇、新型农村聚集社区发展蓝图。结合宏观规划,制定每五年的建设目标,并逐年落实工作任务,确保城镇一体化有序推进。二是加快推进城镇一体化建设进度。围绕推进城镇一体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县城建设重点要抓好“一体两翼”建设:即改造老城区,开发文彩__、建设上竹镇城乡一体示范区。改造老城区重点优化老县城功能布局调整,改造背街小巷,增强城市休闲空间,依托山水加强景观工程建设;文彩__开发要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强化与老县城的对接,完善__基础设施建设,搞好__教育、医疗、休闲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上竹镇城乡一体示范区要结合生态旅游建设搞好规划,并按规划整合公共基础设施资源,使之成为县城功能拓展区。通过“一体两翼”建设,县城做到环境优美、功能完善、整洁有序,呈现崭新面貌。集镇建设重点完善街道畅通、水电供给、垃圾清运、污水排放、绿化美化等配套设施,提升集镇承载能力。同时加快乡镇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便民服务网络,增强集镇辐射带动能力。新型农村聚集社区要抢抓陕南移民搬迁安置政策机遇,针对农户居住地的地理特点,搞好30户以上和50户以上的新型农村聚集社区布局,根据布局完成建设规划,并明确需要配套的农村基础条件、安全饮水、道路
交通、环卫设施、堤防工程等项目,通过捆绑项目、社会捐赠、财政一事一议等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强力推进新型农村聚焦社区建设。同时,对已建成的农户进行统一风貌改造,打造绿色、包容、灵动的新型秀丽新农村。三是完善城镇一体化规范管理机制。严格规划控制机制,所有的城乡建筑必须符合规划,对不符合规划未经审批的项目一律不允许开工建设,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推动城镇创建机制,着力搞好卫生集镇、环保新村等各项创建活动,强化城乡结合部综合治理,严格市容环境卫生整治综合执法,确保县城、集镇、新村干净整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保障。要按照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建立党委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一是明确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所以,促进人的发展是社会管理的核心,从而确定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促进社会进步、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维护社会正义、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概括为:改善保障民生、维护公平正义、丰富文化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二是建立社会管理的运行机制。要建立改善保障民生机制,优化教育、卫生、社保、民政救济等各种资源,着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城乡发展条件,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确保群众生活安定、和谐幸福。要建立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整合司法援助、行政执法部门、村镇组织的力量,以法律为准绳,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确保社会公平正义。要建立文体活动开展机制,借助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全社会的法制意识,搞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社会诚信;要充分地方特色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培养群众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要建立社会安全维稳机制,依托公安、安监、药监、消防等公共安全机构的力量,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确保社会安定和谐。三是提升社会管理的服务水平。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扎实推动社会管理工作。要建立领导组织,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整合各类企事业单位、各类社会组织、人民团体、群众代表的人力资源,组建组织协调机构,为推进社会管理提供组织保障。要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众工作机构,围绕民生改善、矛盾调处、文化服务、安全保障等农村工作的各个方面,组建专业群众工作队,以片区为单位开展工作,实现社会“网格化”管理,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