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资源的含义范文

社会资源的含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资源的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资源的含义

第1篇:社会资源的含义范文

【摘要】从群体的角度和一般意义来讲,社会资本是一种公共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是嵌入在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中的有价值的资源,这种有价值的资源本质上是一种结构性的资源,既能促进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的互动,又在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的互动中产生。尽管中国社会是一个关系本位的社会,但是关系资本并不等同于社会资本。怎样从为个人、小团体和小圈子所拥有的私人产品转化为群体、社会所拥有的准公共产品和甚至纯粹公共产品,是社会资本在完成本土化对接后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本土化对接后的现代化转型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互惠机制、转换机制、共建机制和共享机制的有效运行,而机制的有效运行取决于组织间的力量的大体均衡、各种组织目标的互补与兼容以及组织体系中主导力量的形成。

【关键词】社会资本公共产品转换机制

自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社会资本理论逐渐成为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社会资本成为各学科广泛使用的跨学科概念,是世界各国学者用来解释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范式。它甚至被西方国家的决策圈看成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新思路。因此,得到了学界和官方的广泛认同。

但是,还没一个完全得到公认的社会资本概念。正如“有多少个社会学家就有多少个关于社会的定义”一样,“有多少个社会资本研究者就有多少个关于社会资本的定义”。

一、社会资本含义的纷争与批判

国内有人将这些不同的定义简洁明了的归纳为五种类型。通过较为详细归纳和总结,可以发现资源说还是处于主导地位,下面简单梳理一下它们的具体表述。

1.资源说。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通过“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的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是嵌入在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中的社会资源。这种观点在社会资本理论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布尔迪厄把社会资本界定为“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那些资源是同对某种持久性的网络的占有密不可分的。”林南(2001)认为,“社会资本——作为在市场中期望得到回报的社会关系投资——可以定义为在目的性行动中被获取的和/或被动员的、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资源。”有人甚至认为,“社会资本是指人际和企业关系网络中以及通过人际和企业关系网络所能获得的资源,包括信息、构思、线索、商业契机、金融资本、权力与影响、情感支持、甚至还有良好的祝愿、信任与合作。”

2.能力说。认为社会资本是行动主体与社会的联系以及通过这种联系摄取稀缺资源的能力。亚历詹德罗•波茨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通过他们的成员身份在网络中或在更宽泛的社会结构中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获取能力不是个人所固有的,而是个人与他人关系中包含着的一种资产,社会资本是嵌入的结果。”

3.功能说。认为社会资本是能为人的行动带来便利的社会资源。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根据其功能来定义。它不是一个单一实体,而是由一系列拥有两个共同要素的不同实体所构成,这些要素均由社会结构的一些方面构成,而且它们促进了参加者(无论是个人或者法人参加者)的某些行动。”

4.网络说。认为社会资本从形式上看就是社会关系网络。张其仔认为社会资本就是社会关系网络,他无疑忽视了信任、规范以及制度等在社会资本概念中的重要地位。

5.文化规范说。认为社会资本的本质是信任、互惠等文化规范。弗朗西斯•福山社会资本界定为,“社会资本可以简单地定义为一个群体成员共有的一套非正式的、允许他们之间进行合作的价值观和准则。如果该群体的成员开始期望其他成员的举止行为将会是正当可靠的,那么他们就会相互信任。信任恰如剂,它能使任何一个群体或组织的运转变得更加有效。”

帕萨•达斯古普特、伊斯梅尔•撒拉格尔丁将有关社会资本的定义概括为三种主要观点,认为帕特南提供了最严格的定义,把社会资本看做对社区生产能力有影响纳人们之间所构成的一系列“横向联系”;科尔曼提供了更具普遍意义的概念,把社会资本看做支配人们行动的所有横向和纵向的社会结构和准则;后来其他学者提供了更加宽泛的观点,认为社会资本除包括前两种观点的内容外,还包括使准则得以发展及决定社会结构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

然而,正像任何一种新的理论必然会引起争论和批评一样,社会资本理论在西方学术界一经出现就引起了广泛的论争并遭到了激烈的批评。肯尼思•阿罗甚至主张放弃,因为“度量社会相互影响的概念或许是一种错觉、一个陷阱。不是考虑多一点或少一点的问题”因此极力主张放弃社会资本。

二、社会资本含义资源说的本土化对接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国人所奉行的关系说和所践行的关系网,是社会资本理论的滥觞和实践。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指出,相对于西方社会来说,中国社会既不是个人本位,也不是社会本位,而是一个关系本位的社会。梁认为中国社会的伦理特性是通过“关系”体现出来的:“不把重点固定放在任何一方,而从乎其关系,彼此相交换;其重点实放在关系上了。伦理本位者,关系本位也。”先生提出“差序格局”的概念来描述中国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特点。“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在提出这一概念时着重指出,这种“差序格局”发生在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里,这种乡土社会有它自身的特点。比如,“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乡土社会是一个社会变迁很少而且变迁速度很慢的社会”、“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等。从以上这些描述和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血缘为中心的传统亲属关系占据重要地位的熟人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血缘特性、熟人特性和差序格局是其基本特征。

居延安教授在《关系管理》一书中指出,关系价值包含人文特征和经济特征。的确,在中国这样特殊的人文社会里,对于关系资本的认识要兼顾其经济特征和人文特征。其实,这对于有着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人,无论他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老百姓,都深有体会并深知其妙,都或多或少为自己、家庭、朋友和单位等等建构关系网。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关系资本并不等同于社会资本。杨光飞认为,社会资本蕴含着一种公共性,是对市场和政府功能缺失的有益补充,而关系资本的建构则更多的是基于一种工具理性,是在规避正式制度的前提下,通过“特殊主义”的秘密渠道获得的;并进而认为关系资本的升格会引发集体行动的困境——不仅在总体上大大增加了社会交易成本,同时也不利于一种普遍主义制度的建构,而且也不利于现实制度、政策的选择。由此可见,关系资本既有利也有弊。关系是中国社会文化与结构的重要表征,正确地认识关系资本,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关系资本,规避其不足,更重要的是,要适时向现代化转型,则是中国转型过程中必须学习的一门新课程。

三、社会资本含义资源说的现代化转型

怎样从为个人、小团体和小圈子所拥有的私人产品转化为群体、社会所拥有的准公共产品和甚至纯粹公共产品,是社会资本在完成本土化对接后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

结合学者们的论述,本人认为,社会资本从群体的角度和一般意义来讲,是一种公共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是嵌入在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中的有价值的资源,这种有价值的资源本质上是一种结构性的资源,既能促进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的互动,又在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的互动中产生。社会资本能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从而能避免自身供给的不足。尽管社会资本是群体共享的资源,但对于个人来说,也有着内在的驱动力,个体不仅能以成员资格共享组织内的各种资源,而且能凭借组织平台分享组织外的各种资源,从而每个人都有着建构社会资本的动力。因此,作为特殊公共产品的社会资本是可以内生的。当然,内生是有条件的,重要条件之一是资源不能处于一种结构锁定状态之中。作为一种结构性的资源,社会资本既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又从本质上来说能满足社会群体共同需要。因此,从本质上讲,社会资本也是一种公共产品。当然更多的体现为一种准公共产品。社会资本本身蕴含着共建、共享和共同发展的核心理念。在群体内部和之间长期互动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微妙而伟大的机制,如互惠机制、转换机制、共建机制和共享机制。

每个人、群体或组织都拥有各自的各种各样的资源,每个人、群体或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也需要各种各样的资源。对于社会来说,多样化的群体或组织之间的互动能够产生更多的社会资本,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从群体或组织的视角来探讨社会资本就显得更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尽管也更有难度。

尽管个体拥有各自的各种各样的资源,但不足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因为个体的个人资源要远远小于个体的社会资源,而个体的社会资源更远远小于群体或组织的社会资源,也因此,更多的个人和组织以更快的速度融入当今这个网络社会之中,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更深更广的融入当今的全球化之中。

只拥有有限资源的个体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只有融入各种群体或组织之中,在群体和组织内外进行资源交换和投资,互惠互利。在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的长期互动中,更多的资源融入其中,并得到了长期的互惠和转换,人们积累了各种各样的共建机制,并逐渐形成了一种共享意识。而这种共建机制与共享机制是息息相关的,有共建才有共享的可能,共享也能进一步推动共建,如果只有共建没有共享,那么共建迟早会瓦解。

本土化对接后的现代化转型的成功与否,取决于那些机制的有效运行,而机制的有效运行取决于组织间的力量的大体均衡、各种组织目标的互补与兼容以及组织体系中主导力量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福山.信任一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M].远方出版社,1998.

[2]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

[3]曹荣湘.走出囚徒困境一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4]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95.

[6]张其仔.社会资本论一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7]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8.

[8]C.格鲁特尔特,T•范•贝斯特纳尔.社会资本在发展中的作用[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9]迈克尔•武考克.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第2篇:社会资源的含义范文

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企业在经济交往中形成了社会关系网络,身处于网络节点的中小企业将通过信息的传递以及资源的输送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中小企业在社会关系网络中调动资源的能力将决定着企业的发展绩效。社会资本理论研究成果的丰富为企业的社会资本提供了可行性的研究路径,将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联系提供新的研究工具,为企业绩效水平的改善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社会资本的起源及其内涵界定

“社会资本”由经济学术语“资本”一词衍生而来,其理论来源自古典经济学理论。在传统经济学理论范式中生产要素具有三种表现形式:土地、资本以及劳动。这三种要素构成了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资本具有流动性,是能够撬动土地,引导劳动的重要力量,资本可以通过金钱价值来衡量。但是随着学科视野的拓宽以及学科间的融合,“资本”一词逐渐地从经济学领域转向社会学科框架中。“社会资本”一词由此而形成,在早期的使用中马克思将社会资本作为工人阶级集合起来的人力资本,而马歇尔区分有形资本与社会资本,舒尔茨则将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进行区分,将人力资本作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从这些讨论中,资本逐渐剥离其经济属性,融入了对社会对个体人的考虑。社会资本在含义变化中受到不同学科学者基于本学科实际问题考虑而丰富了其原始含义,在政治学者福山看来社会资本是一种基于信任基础上的深层次文化规范。而经济学者厉以宁看来社会资本则成为处于人际关系中的无形资本,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

不同学者对社会资本的解释因出发点的不同形成了不同视角下的定义。从诚信及准则的角度来看,Woolcook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社会网络中的信息、信任及互惠的规范,Pumam认为,社会资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为人际关系网络、规范和信任感等,从而促进利益相关者间的协调与合作。从关系网络角度来看,Coleman认为,社会资本既是一种社会结构中的联系又是社会结构中个体的特定行动,当这些联系发生了有利于行动的变化时,社会资本便产生了;Nahapiet认为,社会资本存在于由个人和社会单位拥有的关系网络中,是通过这些关系网络获得的,并从这些关系网络中衍生出来的现实和潜在的总和,社会资本是一种影响了个人的行为以及经济增长的社会关系网络。从资源角度来看,Lin Nan认为,社会资本来源于组织活动所形成的交际网络,行为主体动用该网络中的资源形成了社会资本。各种角度不同的定义均指向社会资本是一种能够促进使用者发展进步的资源。社会资本融合了使用主体的整体性价值与形象,对其本质的认识以及开发有助于其社会价值的实现,能够调动资源,通过对资源的供给来实现预期目的。

社会资本由经济学概念延伸到社会学领域中,布尔迪厄、科尔曼社会学学者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科尔曼为解决在社会学科的研究中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之间的差别问题,着重分析微观与宏观之间的联系,建立转换的纽带,他从经济人的理性假设出发,为了实现经济人的长期持续化的利益必然会重视建立持久稳固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作为一种纽带的同时也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就此科尔曼将资本的经济价值属性转换到社会属性中。社会资本是社会个体中拥有的无形的资产,是个体能够调动的社会资源,这种资源虽然不直接反映到经济价值,但是通过资源可以创造出经济效益。在科尔曼的理论结构中社会资本具有五种形式:义务与期望、信息网络、规范与有效惩罚、权威关系以及社会组织。这五种形式从不同的维度反映了社会资本的具体表现形式,为更清晰地认知社会资本提供了捷径。

二、中小企业社会资本的维度分析

中小企业的社会关系是其社会资本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发展中所能够依据的重要资源,对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发挥着优越性。就当前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环境来看,中小企业在发展中依托企业技术资源赢得市场空间,同时依靠政治关系协商处理与政府之间关系,加强同行之间联系维护市场秩序,整体上保证企业发展绩效稳定化持续化。因此,中小企业社会资本可以从如下三种维度分析。

(一)技术纽带

技术纽带是企业为了赢得市场空间吸引优秀人才所建立的以技术为媒介所形成的社会资源。以技术为纽带,但是其实质是具有认同性文化人才所形成的关系网络,在这一团体中人员拥有共同的知识结构,受到同等的技术标准规范。中小企业通过技术建立相关专业性的协会,加强与技术人才的交流沟通,加强企业生产与管理的优秀人才培养与建设,形成人才梯队,补充企业发展人才资源。中小企业社会资本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技术性人才资源,这类的社会关系既存在企业内部,同时也存在企业外部。内部的拉力与张力以及对外部的牵引力是衡量企业社会资本在这一方面上的重要指标。技术协会的影响力将决定中小企业能否直接在生产中改进生产方案,优化产品方案,将直接影响对产品以及企业形象的塑造力。

(二)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是指在市场环境中生产同一产品的各个中小企业组织起来定期进行沟通协商的组织。行业协会成为中小企业进行互动交流的一种组织媒介,也是中小企业在同行中展示良好形象的重要通道,通过这一平台加强与各个企业之间的联系,共同维护好该行业市场环境。行业协会加强的是行业内部之间各个企业之间的联系,建立行业内部的社会资本,通过自身所培育的社会信任度来实现企业之间的合作。行业协会因地域之间差异也形成了不同的类型,而且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行业协会的成立也需要一定的标准要求。中小企业社会关系资源体现在这一行业协会中,与同行之间的联系组成了中小企业重要的社会交往资源,利用这种社会关系资源可以实现强强联合,形成其规模效应,增强行业协会之间的凝聚力。同时,行?I协会的出现意味着更多的中小企业能够相互沟通,在市场开发中能够尊重对方达成一致性共识,避免在行业市场内部秩序失衡现象的发生。行业协会将保证中小企业的交流交往频次,能够整合行业内部资源,促进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政治关联

政治关联牵涉到中小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政府招商引资需要中小企业参与,而中小企业为了实现规模化增长也需要政府力量的培植,需要政府能够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在财政资金上予以倾斜,但是在中国的政治文化环境中,政治关联往往意味着中小企业要通过不正当的渠道来获取政策的优惠权,要通过非正式的方式来掌握更多的经济发展权。尽管不排除这种因素的存在,但是在这里政治关联主要是中小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处理方面。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交流有助于企业更快地获取相关信息,有助于企业能够最好地掌握政策的指导方向,对企业发展有着清晰化的指示效果。因此,政治关联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更为透明化的发展空间,政治关联意味着企业获得广义上的社会资源,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政治关联上的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种问题解决的途径,在政治上提供符合行政程序的援助,如外部的政治关联可以提高企业在社会中的信誉度,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贷款信誉保障,提高企业贷款的额度,解决企业在看发展中融资困难的局面,带动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中小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通过与市场的互动以及其他类型的社会交往积累了各种社会资源,社会交往中的关系网络为企业提供了各类信息资源途径同时也给中小企业提供了交往的媒介,中小企业通过社会交往实现了对外的联系,拓宽了企业发展的路径。就技术协会的社会联系上,技术人才的储备给企业补充了丰富的人才资源,为企业的发展注入动力,企业在技术协会上的社会资本其实质演变为人才资本的形式融入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同行之间的相互联系也提供了企业更多的社会帮助,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对产品的开发奠定了基础。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社会联系对企业信息渠道的拓宽以及信息收集和行政程序性问题的解决都带来了便利,减少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烦琐性问题。

(一)中小企业社会资本汲取社会资源影响企业绩效

企业绩效是指企业在发展中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当企业的投入与产出比大于1的时候说明企业整体上的绩效不是很理想,相反企业的投入与产出比小于1就说明了企业的绩效较高,愈偏离于1就说明绩效越好。企业的绩效受制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资源,资源数量的汲取能力以及资源整合能力都将代表着企业所独特的资源禀赋,是区别于其他企业进行资源消化的重要指标。社会资源嵌入到企业生产中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当然企业在发展中可能会因为资源汲取能力不足造成企业绩效上表现不佳。企业社会资本是企业在社会互动交往中培育而来的,作为社会交际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企业社会资本越丰富,企业获得的资源将会更多,特别是企业将能够通过社会关系建立起关系型的资源,将企业的资源与外部的社会资源进行对接,获得额外的资源,在社会网络中企业通过新的资源配置以及整合将会形成新的商业发展模式,提高企业整体的绩效水平。企业社会资本连接着各个企业,在社会网络中企业能够通过延伸的社会网络来获取资源,在消化资源的同时来培植社会资本,在这一点上企业的社会资本与资源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

(二)中小企业社会资本提高企业合作效率影响企业绩效

中小企业社会资本是经过长期的互动交往建立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小企业社会资本代表着企业作为一个主体在关系网络中的活跃度,中小企业一方面要直接开拓市场,另一方面还要对接着上游的原料产商,双方的长期合作形成一定的信任感,在合作中企业能够相互了解对方的能力,对方在合作中对应的业务流程也相对熟练,减少了因陌生的合作方所带来的交易费用。中小企业在合作中首先需要确定合作对象,并选择合适的合作战略方案,企业在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驱动下会选择最优的方案,在选择偏好上会根据社会资本的积累程度来定,一般交往密切同时符合双方发展战略目标的企业能够获得一定的优势能够在合作中减少不必要的交易成本,减少企业间合作的流程,从而提高企业绩效。如在企业合作中具体事项的办理上可以暂时出让产品资源,产品成本可以后续到账等形式都提高了合作的效率,加快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加快经济运行效率。

(三)中小企业社会资本提高企业形象影响企业绩效

在狭义上看,中小企业社会资本就是一种信任关系,企业的信任度建立在社会资本之上,是经过长期的交往形成的有效同时也附带经济价值的一种关系。基于这种关系,企业社会资本也是企业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间通过信任来实现合作。在企业外部上企业社会资本越高,越能提升企业的形象,企业将获得更多的合作空间,将迎来更多的合作对象。中小企业通过社会资本对企业形象的改善将能够汇聚更多的资源,使资源互补的企业能够实现合作,从而实现企业绩效的提高。企业在对市场开发中面对消费者其企业形象将决定消费者对企业商品的态度,将影响企业市场份额的大小。企业社会资本塑造企业正面积极的形象,企业在对外展示中将无形中以这种积极的形象出现,企业获得同行之间以及消费者的赞誉。从社会资本上而言,企业能够通过良好的形象实现与同行之间的合作获得更丰富的资源,企业正是通过形象汇聚稳定的企业联盟获得更多的经济信息,在资源共享的过程中来实现绩效的提高。

(四)中小企业社会资本有助于增强企业内聚力

社会资本本身是中小企业在市场交往中形成的,属于企业外部性资源,但是企业外部性因素同样将影响企业内部结构以及文化的改变。社会资本本身汇聚着信任的元素,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对员工具有示范性作用,将对员工具有一定的功能引导性以及模范性的作用,在企业社会资本形成一定的影响后其外溢效应产生,企业员工在信任文化背景下将注重在生活与工作中对自己行为的规范,以企业信任文化为奠基,员工注重自身的修养,注重在个人品质上的锤炼,凝聚企业发展的共识来实现对自己的发展。企业社会资本的优势将形成一种规模化效应,更多的企业以及消费市场依附在企业社会资本之下,员工将会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通过企业在社会中的影?力来巩固对企业的认知,强化对企业的归属感,凝聚对企业的共识。员工对企业社会资本企业形象的认可将会增强员工对企业整体性的认知,将集体的荣誉以及价值超越于个人的价值体认,形成员工共同的价值期待。

(五)中小企业社会资本有助于企业的创新

第3篇:社会资源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科技政策;负面效应的表现形式;防范与控制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250-01

一、科技的定义

关于“科技政策”的定义,正像科技、政策、政治的定义一样,亦是众说纷纭。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有:科技政策就是国家为了对科技活动的投入、运作、产出、转化各环节进行调控而建立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推进知识生产的科技方针和实现科技方针的体系。所谓科技政策专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战略目标下,为发展科学技术和协调科技发展中的各种关系而制定的指导原则和规则。就字面来理解,科技政策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促进或限制科学技术的传播、生产和应用。但在大多数场合下,传播、生产和应用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某个目的的手段。因此可以把“科技政策”简单地定义为具有目的性的关于科学技术传播、生产和应用的政治措施。

二、科技政策负面效应的表现形式

科技政策具有不同于其他公共政策的特点:在科技政策决策时科技权威和行政权威分离,政策实施时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背离,专业评价和社会评价脱节。这些特性决定了科技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不完备和局限性,致使其制定和实施不当,产生以下负效应:1.引起和加剧科学技术不平衡发展,科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科学研究的自主性和学术自由。在科技政策引发的利益支配和控制下,科学家不得不抛弃科学研究固有的好奇心,放弃自由探索,专注于政策操纵下的定向科研任务。2.使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要求失衡,科技政策实质是将呈自然状态的社会资源在各个科技领域重新进行主观配置的过程。科技政策制定不当将引起社会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科技投入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对科技发展的规划过于片面和超前都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3.促成具有潜在危害性的科技成果,科技政策的制定具有主观性。每个国家的科技政策都关注科技进步的积极作用,疏于考虑科技发展带来的潜在危害,对科技成果的负效应缺乏足够的预见性。只有在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某些科研成果对人类社会暴露出种种危害,才会引起科技政策制定者和科学家的反思,然而为时已晚。

三、科技政策的负面效应的防范与控制

首先应该辩证地对待科技政策的两面性。既不能忽略科技政策的负效应,也不能因负效应而彻底否定它的积极作用,关键是对负效应进行防范和控制。为此需要建立事前、事中和事后三层防范和控制体系。事前控制就是在制定科技政策时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获取政策负效应的信息,抑制政策制定主体的功利性目的,从而预防和减少可能出现的负效应,防患于未然。首先,预先评估是事前控制的重要手段。对科技政策的负效应进行预先评估可以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的后果,降低政策制定信息的不对称性,提高科技政策的质量,减少失误,将负效应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其次,实施科技政策制定主体的多元化和政策制定过程民主化、程序化与科学化,提高科技政策制定的系统性和协调性。科技政策不仅属于科技领域,也属于政治范畴。科技精英与技术官僚制定科技政策模式由于没有社会公众参与,缺乏民主,不能反映公众的一致偏好和共同价值。最后,将科技政策的负面影响纳入政策人员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绩效评价对被评价人员的行为具有激励导向作用。事中控制科技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在科技政策制定时难以预见和准确估计所有的负效应。因此要建立科技政策动态信息监控机制,组建监控专家组,检查政策执行效果和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由专家组定期提交监控报告,为政策调整提供决策信息。当科技政策不能满足科技自身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应及时进行调整修正,采取措施消除负面影响。事后控制主要是对科技政策实施后产生的负效应进行全面评价,力所能及进行补救,为制定新的科技政策提供经验借鉴。科技成果负效应的控制手段主要有法律控制、行政控制、舆论控制和教育控制。这些控制手段各有所长,只有综合运用它们方能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随着科技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及科技运行的复杂性,若没有有效的科技政策失灵预警机制,则完全有可能出现负面效应,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因此通过对政策失灵表现形式与原因的分析,提醒我们在大科学时代建立政策预警机制的必要性。总之,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科技政策与之相适应,科技政策的研究必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这需要广大科技政策研究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第4篇:社会资源的含义范文

7月下旬,浙江省人民政府法制局在杭州主办了一次行政许可制度研讨会。参加会议的主要是浙江省部分高校法学和经济学的学者以及一些实际工作部门的人士。会上,义乌市市长周启水介绍了该市近十年来改革行政许可制度,利用行政许可优化对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的实践。与会人士对义乌市的作法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使这场理论色彩鲜明的研讨会也因此具有了丰富的实践背景而显示出了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背景

浙江省义乌市是一个以“中国小商品城”闻名于世的经济比较发达的小城市。从1990年开始,义乌市政府就开始对政府管理体制和方式进行改革,特别是在运用行政许可配置社会资源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其中以城市出租车营运权的有偿有期使用改革最为典型。

1996年以前,义乌市出租车营运权实行政府行政审批制,只要有关领导批条子,就可取得出租车营运权。这种作法导致许多想经营出租车的人得不到公平竞争的机会,而一些“有关系”者则可以通过领导批条获得几辆甚至十几辆出租车的营运权。此外,这种不公开、不透明的作法也成为权钱交易、滋生腐败的温床。1996年,义乌市政府对新投入市场的出租车的营运权的许可进行了改革。具体作法是,政府将每辆出租车营运权的使用年限核定为8年,每年需缴纳1万元的有偿使用费,然后面向全市公开招认经营者,用抽签的方式从众多竞争者中选出营运权人。这一措施公布后,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参加竞争的人数达到了15000之多。最后,有关部门从中通过抽签确认了新投放的69辆出租车的营运权人。义乌市政府同时规定,原来通过行政审批取得的出租车营运权,从即时起亦需缴纳每年1万元的有偿使用费,才能继续享有。这一改革触动了原来拥有出租车营运权人的利益,因为他们无偿取得的营运权今后也须按年缴纳费用。于是,先后有9名原出租车营运权人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认为政府向他们收费于法无据,请求法院撤销行政机关这一行政行为。

二、观点

(一)行政许可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实现社会管理、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有效手段之一。

义乌市市长周启水在向与会者介绍了该市的有关改革措施后,着重阐述了自己对于行政许可制度改革的观点。他说,改革的目标一是最大限度地追求社会资源的有效和合理配置,二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自由裁量权,杜绝权力寻租存在的基础,以推进廉政建设。浙江省人民政府法制局局长郑志耿在发言中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行政许可的作用,对于实现社会的有效管理,合理、高效地配置社会资源,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市场经济越发达,行政许可的功能就越凸显,浙江全省这些年来行政许可制度的广泛运用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也可以说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行政许可的广泛运用,也推动了行政许可制度本身的改革。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史晋川则从经济学的角度论述了行政许可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他说,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一方面,政府要大踏步地退出市场领域,改变在计划经济时代那种在经济领域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地位;另一方面,政府又要在市场经济中扮演一个相对积极的角色,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各种资源日益短缺的情况下,政府干预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性就更加明显。通过行政许可的方式对稀缺资源进行有效分配,可以防止市场主体在稀缺资源的利用方面进行无序乃至恶性竞争,既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又最大限度地发挥稀缺资源的社会效益。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孙笑侠承认政府(行政机关)运用行政许可参与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性,然而,他强调指出,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行使的一项公权力,它只是在公民或法人某项权利的行使涉及到公共利益时,行政机关进行行政干预的一种方式,而不是行政机关经营国有资产的手段。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发挥行政许可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一种行政管理手段的作用,才能防止行政机关滥用行政许可手段与民争利。

(二)行政许可的现状表明对其进行立法规范势在必行。

来自上海市政府法制办的王松林介绍了上海市自1997年以来对该市行政许可适用的调查情况。这项调查发现,需要实施市一级行政许可的事项有500多项,其中与经营活动有关的就多达368项。王松林分析,这些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大多有如下特点:一是许可设定主体多元化,几乎所有行政部门都在为自己设定许可,而且有的许可主体还发生重叠,在一个事项上有多个行政主体设定许可;二是许可的标准不明确,随意性很大;三是许可的程序不全,有的根本就没有程序可言;四是很多许可都与收费存在着不正常的关联。这种多、滥、乱的现象使得行政许可在某些地方成了“吃拿卡要”的代名词,令人们闻之色变。

针对这种情形,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马绍春指出,行政许可不是解决市场经济中一切问题的万灵药,它本质上是一种预防和弥补市场机制缺陷和失灵而采取的一种行政法律手段。因此,对这种手段的运用应当有一定的法律限制,否则,如果行政许可制度运用过滥,范围过宽,不仅会窒息社会成员的活动,使社会发展减少活力,丧失动力,而且会导致行政效率低下,腐败滋生。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章剑生认为,行政许可立法的滞后,已经给一些地方的行政机关利用行政许可手段管理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义乌市部分出租车主起诉市政府的案件就很能说明问题。在依法行政的原则之下,义乌市的改革措施就陷入了合理不合法的困境。我们正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这就要求我们所进行的改革不能仍像十几、二十年前一样任意“突破”现行法律,而应当依法而行。因此,行政许可制度的改革要求已经将行政许可立法提上了议事日程。

(三)行政许可立法应当解决的若干基本问题。

那么,拟议当中的行政许可法应当包含哪些方面的基本要素呢?

在这一问题上,学者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人士可以说达成了共识。他们一致认为,行政许可法至少应该规定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行政许可的原则。包括许可法定原则,即行政许可的设定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并且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公开原则,即有关行政许可的所有信息都应当公开,并允许所有符合条件者申请;适度原则,其含义是设立行政许可应当以社会公共利益之必需为限度,不得过多过滥;等等。

行政许可的适用范围。有的学者指出,行政许可制度的设定应当有利于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有利于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保护并合理分配和利用有限的国力资源,有利于调控进出口贸易,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共安全。而且,行政许可的范围还应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要而不断调整。

第5篇:社会资源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信用;市场秩序;社会意义

[中图分类号]D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1)02-0021-02

在古代和现代汉语中,信用的内涵,首先是一个道德范畴,指信任、诚实、守约之意:其次是经济范畴,指借贷活动这种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信用一词,在拉丁语是Fides及Bona tides。Fides有信任、信义、诚实的含义,与英语中的Faith、Confidence、Trust、Honesty等词的意思基本一致或相近。在私人关系中,它表示“从投诚(即投靠胜利者),到相信他人会给自己以保护或某种保障,它即可以涉及从属关系,也可以涉及平等关系。”而Bona tides则被翻译为“诚实信用”,也就是英语中的Goodfaith。

信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本文探讨信用作为发展市场经济的一个必备要素,对市场经济发展有何社会意义。

一、维护市场秩序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每个人通过个人劳动及通过其他一切的劳动,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但是,这种自我满足需要有一个中介,这个中介包括无限多样化的手段,以及在经济运行中同样无限复杂地交叉起来的商品交换运动。黑格尔对此作了如下的表述:作为各种需要的整体以及自然必然性与任性的混合体来说,交换是市民社会的一个原则,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人们的需要依赖于商品交换,商品交换又依赖于契约:黑格尔把商品交换的契约分为两类:一类是:“物本身的互易,即一个特种物与其他特种物的瓦易”;一类是“买卖,即特种物与被规定为普遍的物之间的互易”。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在论述社会公平问题时,从他的自然法中引申出来社会契约思想,并进而论述了信用的重要意义。在霍布斯看来,商品交换行为本质上就是对契约的履行,契约就是权利的互相让渡,就是彼此承认平等权利并表现其让渡的意志。在自然状态下,没有契约,就无所谓正义与不正义。有了契约以后,自然状态就结束了,遵守约定、履行信用就是正义,违约和不履行信用就是不正义。

亚里士多德从经济交往中论述了信用原则的重要性。他在伦理学著作中写道:在商品交换活动中,当“双方还保持着他们自己的产品的时候,而不是在已经发生交换之后,必须把交换的条件归纳成用数字表示的比例,否则,双方中的一方将试图争取优势,以少量换取多量。数字比例确定后,双方就可以进行公正的联系,否则,两者之间是不可能建立恰当的平衡关系的。”他认为,为了取得互惠的效果,双方必须遵守信用原则,交换的产品必须以量化的比较形式达到平衡,以便达到公正交易。

欧洲中世纪著名的经院哲学家、伦理学家托马斯・阿奎那从买卖交易中的欺骗、经商和高利贷的道德评价等方面一以贯之地阐述了他的信用思想,即反对在买卖交易中的欺骗行为,他明确指出:“为了达到高于公正价格的价格出卖物品的特殊目的而进行欺骗,是完全有罪的。”可见,契约与信用是为了保证市场经济良性运运行和有序竞争,市场经济活动需要诚实信用观的道德保证和法律保障。诚实信用是作为市场交易活动中的一条重要准则,对维护市场交换秩序和竞争秩序显得尤为重要。

二、社会资源利用效率的理由

信用不仅是市场经济的行为规则,更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社会资源。美国经济学家考埃特认为:“良好信用是一种有价值的稀缺资源。”表明丁信用在一定条件下是一种可以带来资金这个稀缺资源的资源,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物质资源,马克思・韦伯认为,它是能够带来实际好处的美德。富兰克林指出:“要记住,信用就是金钱。如果一个人把他的金钱放在我这里,逾期小取回,那就是将利息或者在那段时间用这笔钱可以得到的一切给了我。”:他还认为诚实、勤劳、信用等之所以成为美德,是因为它可以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说明了信用本身不是自然物质资源,但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却又实际彬响并产生经济效益的一个承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所要求的社会资源。

信用作为一种资源,具有降低交易费用的功效。在交易发生订前,可以减少为获得交易机会而搜集信息的时间、金钱和努力。在交易过程中,交易主体对相互信用的认可,使交易过程避免讨价还价,互相扯皮耗费时间、精力。交易结束后,因基于信用行为的交易,还可减少违信带来的退货、提货等时间的浪费和物的损失,或者客观上货物问题引起退货、提货的扯皮现象,乃至发生诉讼的成本。由此可见,信用在交易过程中始终都体现着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

近代信用创造论的继承者和发展者苏格兰人麦克劳德,把人的品质、抽象的权利、商誉也都看成是财富。认为信用从法律角度说就是债权,但和货币在相等程度上都是财富,具有交换性或购买力。他说:“信用是一种购买力,可以用来购买劳动和商品,以形成和创造的产品或流通已经存在的商品。”“假设那商人对批发商的品格和诚实有充分的信任,他就凭信用把货物卖给那批发商。……他卖出货物,所交换的不是货币,而是一种信用式债权。……因此,我们看到信用引起了完全相同的循环和生产,和货币一样。”认为信用是一种增值的经济量,为追求利润目的而创造,所以,也是一种生产资本。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信用作为一利,有价值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能够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

三、协调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需要

信用基于一定的利益基础。信用行为的发生离不开利益的追求与平衡。追求利益最大化原则,使利益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信用行为的坐标。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利益是人需要的满足,是主体之间的社会利害关系,利益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其最根本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具体体现。此外,利益还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马克思-韦伯说道:“利益而不是观念,直接支配着人们的行动。可是这些观念所创造的‘世界形象’经常像转轨器一样决定着行动的轨道,循此轨道,利益的动力使人们不断地行动。”马克思也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每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都是作为利益关系表现出来的,任何离开利益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都是不存在的。市场利益原则是商品经济的本质要求。在市场制度安排及法律前提下,“看不见的手”要求“经济人”欲利己,必先利他,“经济人”要想实现自己的目的,自利的经济行为还必须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他人的利己打算,满足他人的利己之心。在这个意义上,信用作为商品货币交换

关系的有关经济范畴,信用行为作为“经济人”的市场行为,其出发点是利益预期,利益成为信用行为的经济杠杆。由此,可以说信用行为也是市场行为之一,“经济人”主要依靠其预期利益来不断调整其信用行为。

市场经济社会客观上存在着一系列既满足个人利益,又体现社会公共利益要求的商品交换和社会财富分配的原则和机制。社会是由许多个人组成的,而社会的整体利益则是由它的成员的个人利益所构成的。因此,休谟认为,人类在交换关系中必须遵循“稳定财物占有”、“根据同意转移所有物”、“恪守信用、履行许诺”这三条基本法则。这是维系社会经济秩序、人类和平、安全、和谐所绝对必要的,没有这些基本法则,人类社会就不能建立商品交换关系,任何个人利益也无法得到实现。然而,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不论什么样的经济行为和交往方式,也不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和愿望,人们都必须遵循信用原则,在满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同时,才能相应地实现自己的个人利益。即便是那种极端利己主义者,主观上不愿意承担任何社会责任与义务,但他们为了自我利益的需要,也往往能够自觉隐藏那种自私自利的欲念,接受和承认经济交往的信用原则,努力为他人服务。这也是市场经济中的必然法则。

休谟在论证了“在人类确立许诺之前,许诺是不可理解的,即使可以理解,它也不伴有任何道德的约束力”之后,大胆地断言:“许诺是以社会的需要和利益为基础的人类的发明。”、“人类因为天性是自私的,或者说只赋有一种有限的慷慨,所以人们不容易被诱导了去为陌生人的利益作出任何行为,除非他们要想得到某种交互利益,而且这种利益只有通过自己作出有利于别人的行为才有希望可以得到的。但是由于这些交互行为往往不能在同时完成,所以其中一方就只好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依靠对方的感恩来报答他的好意。但是人类中间的腐败情况是太普遍了,所以一般地说,这种保障是很薄弱的;而且我们这里既然假设施与者是为了自利才施惠于人的,所以这就既消除了义务,并树立了一个自私的榜样;这种自私正是忘恩负义的母亲。”休谟认为,“自私”和“贪欲”是人的本性,因此,“许诺没有自然的义务,只是为了社会的方便和利益而作的一些人为的设计。”约翰・密尔在他的《论自由》一书中指出:“每人既然受着社会的保护,每人对于社会也就应该有一种报答;每人既然事实上都生活在社会中,每人对于其余的人也就必得遵守某种行为准绳,这是必不可少的。这种行为,首先是彼此互不损害利益,彼此互不损害或在法律明文中或在默喻中应当认作权利的某些相当确定的利益;第二,是每人都要在为了保卫社会或其成员免于遭受损害和妨碍而付出的劳动和牺牲中担负他自己的一分(要在一种公正原则下规定出来)。这些条件,若有人力图规避不肯做到,社会是有理由以一切代价去实行强制的。”这就是说个人利益的实现是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来实现的。然而,人自私的缺陷往往很难做到,只有靠外在的强制。

因此,约翰・穆勒指出:“如果由于较好的法律和较好的教育,人们比过去诚实得多,因而个人的品格就可以充分保证他人的财物不仅不会被不正当地占用,而且不会被用来作不正当的投机生意,则社会得到的上述利益将更为巨大。”这就是说用法律来约束人们诚实守信,不但能确保他人利益不被侵犯,还能使社会得到更大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意]朱塞佩・格罗索,罗马法史[M]黄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234。

[2]布莱克法律辞典[M]北京:1979:564。

[3][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88。

[4][5][美]A.E.门罗.早期经济思想史[M]商务印书馆,1985:26。

[6][美]考埃特演进着的信用风险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443。

[7][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8儿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79。

[9]孙智英信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119。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M]人民出版社,1972:82。

[11][英]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559-560。

第6篇:社会资源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国防;土地资源;逆向应用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9-0163-02

1 国防土地资源逆向应用的含义

国防土地资源是指用于军事目的的土地,军事用地包括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军事设施用地,如指挥机关,营区训练场试验场,军用机场、港口、码头,军用洞库、仓库,军用通信、侦察导航观测台站等用地。国防土地资源逆向应用是指军用土地向民用方向转移,是土地资源用途的转移。国防土地资源逆向应用为经济资源是国家国防资源以民用为目的的逆向应用和在国民经济中的重新配置,它包含了以下含义:首先,指明了国防土地资源转向民用为逆向应用,使国防土地资源逆向应用的对象准确化了。其次,以“逆向应用”来表示“转”,表明民这个“转”不是简单的空间转移,而是开发、应用的过程,逆向应用是相对于前一次为军用目的开发、应用而言。再次,“逆向应用”明确地表达了转的方向。最后,指出国防土地资源逆向应用以后还要在国民经济当中进行重新配置,说明民实质上仍是资源配置问题,也是宏观经济理论所应当包含的内容。

国防土地资源是国防资源的一种,从经济角度看,国防土地资源同其他资源一样,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自然性。土地资源是自然的产物,位置是固定的,不能移动,区位存在差异性,土地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其利用具有可持续性,供给具有稀缺性,而且土地利用方向变更具有困难性。

(2)社会性。虽然土地是一种自然资源,但由于国防土地资源是应人类社会的国家机器的国防而生,并且为国家国防所用,是保障国家安全的自然资源和物质财富,在国防资源中带有社会资源,而且其发展顺应国家国防的需求而变化,总是伴随着国防事业的发展而发展,对满足社会需求和国防需求有重大意义。

(3)战略性。国防土地资源是用于维护国家安全,军事用地上的指挥机关,营区训练场试验场,军用机场、港口、码头,军用洞库、仓库,军用通信、侦察导航观测台站等都是保障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是保障国家军事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重要手段,具有很强的战略性。

(4)可变更性。许多不同种类和特性的土地资源,在社会和国防需求中进行变更。土地具有一定的生产力,通过劳动可直接或间接生产出需要的某些植物和动物产品,可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多种服务,还可按国防、社会需要变更用途,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发展等。

2 国防土地资源逆向应用的原则

中国国土辽阔,各种资源包括国防资源十分丰富,为发展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了雄厚的基础,而国防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中也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一直以来,军地土地资源配置都是相互独立的,国防土地和民用土地自成体系、相互分割,大量的土地资源重复投入,这些在无形中都增加了社会总成本,使社会总体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国防土地资源的开发、保护、分配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关注。国防土地资源逆向应用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国防土地资源应该首先保障国防用途。国防是一个国家生存的重要保障,对于一个国家的安全与发展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而我国又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的今天。国防土地资源作为国防资源的一种,其战略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其不可动摇的战略性和重要性,国防的功能是首位的。

(2)在保障了国防需要的前提下,对于闲置的国防土地资源,可根据实际需要,实行军民共用。鉴于部分国防土地资源的自然特性和社会特性,军用机场、港口、码头等在保障和满足了国防需要的前提下,可以军民共用,服务经济建设。例如:2007年后甘肃的天水军民合用机场,作为甘肃省第二大城市的天水市也从此结束了没有民航运输的历史,天水军民合用机场实现民用航空通航;2010年开始的总投资4.5亿元的张家口机场军民合用改造工程,打通了张家口与外界的“空中走廊”,构筑起公路、铁路、航空并存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为建设京、冀、晋、蒙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奠定了硬件基础。

第7篇:社会资源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育 文本对接 主要问题 对接策略

正常情况下,三岁的儿童可以掌握一千个左右的词汇,五到六岁可以掌握三千个左右的词汇。学前儿童正处于语言发展的黄金阶段,所以,这时,为幼儿提供一个快乐、主动地学习和发展语言的情境,成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幼儿语言教育与文本巧妙对接将为幼儿园语言教学拓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游戏教育的意义早为幼儿教育所认同,所以许多幼儿园,更多地注重“手”的训练,而忽略了“口”的培养。动手,操作技能可以提高;动口,更能激发大脑发育。所以,语言训练是很重要的。很多时候,我们只注重幼儿的动手操作,而忽视了动手与动口的同步练习及培养。

2.没有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来加强语言的训练。语言的训练是要有一定环境的,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愿望,将听、说、看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时,幼儿园教育怕出安全事故,很少带孩子与自然和社会直接交流。这就使儿童的生活经验缺乏,从而导致语言刺激的缺乏,学习语言的欲望不强。这些最终会让孩子们失去了语言的社会基础和许多语言刺激,失去了许多丰富语言的机会。

3.对文本的使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随意性太强,有的甚至不知幼儿教育的文本为何物,这样一来,幼儿语言的训练就又少了一个凭借。

笔者重点想就第(三)个问题作些说明。

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文本对接的策略

1.强化语言教育的理念。培养幼儿听和说的习惯,不应忽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中要渗透对语言教育的思考: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新课程改革中,要认真贯彻“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创新发展”课堂教学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幼儿园孩子主动学习,语言知识是建立在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是对学习资源探究、综合、抽象的结果,培养孩子的语言素养,要渗透在潜移默化的语言思维中。如何强化语言教育的理念?

首先,教师可以用言语刺激观察幼儿在语义层面上的理解,有针对性地指导。例如:听口令做动作,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出“我请小朋友扮小兔”的指令,儿童听着老师的口令做出相应的反应:兔子正要跳,小兔子准备跳,小兔子不跳了等等。还可设计听指令做事情,教师发出一系列指示,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操作程序。还可以通过故事寻找图片,听故事把故事重排程序,激发孩子们对语言的敏感度。

其次,非言语刺激。儿童每天都会有实物、动作、行为、场景、图画、声音、符号标记等方面的刺激,激发孩子用语言表达能感觉到的东西,这也能够有效地组织孩子发展语言,训练表达能力。观察讲述、听声音练表达、操作讲解具体措施的实施,会对孩子的语言能力训练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课程下教师还可以根据这些设计专门的活动,来激发幼儿对语言学习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对语言的敏感度。

2.改进语言训练的方法。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言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可以使语言教学内容中的图片和声音并存,使静态文字动起来,让语言训练具有动画般的趣味性和游戏性,使幼儿产生强烈的学习语言的兴趣,从而轻松愉快地去接受语言信息,语言训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大班散文诗欣赏《秋天的雨》的教学。对幼儿来说,诗歌散文鉴赏教学往往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利用多媒体技术,把静态的语言变成动态的画面,在视频上展示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场景:一朵朵美丽的盛开,银杏黄,枫叶红,水果熟,糖炒栗子香诱人,秋叶缓缓掉下来,人们忙于采摘……在这样一个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中,儿童的注意力被吸引,能积极倾听与表达,引导后,让学生把所看到的秋天情境告诉大家。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内化文本;这样的课堂,有声有色,孩子能充分感受散文表现的意境,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文字美。

在语言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的灵活性和动态性,能提供幼儿使用形象化的语言,帮助幼儿理解词义,提高意义识记能力;能拓展孩子的词汇,为儿童的词汇扩展提供一个语音与图景相结合的教育条件,尤其是那些表意复杂抽象的词句,往往通过特殊情况的动画来表现这个词的含义更具形象性,有助于儿童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多媒体电脑动画能把美术、音乐融为一体,通过黏合、夸大典型手段创造神奇的事物、场景、人物,这些形式和内容符合儿童的发展特点,有很强的吸引力。这些都为儿童的语言感知和培养提供了更好的基础和条件。

总之,幼儿语言教育与文本的巧妙对接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掌握儿童学习语言特点,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孩子多看、多听、多说、多练习,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儿童语言更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红台.香港幼儿教育见闻[J].教育导刊.1997.

[2]于风丽.选择适宜的幼儿文学作品,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J].学前课程研究.2008(02).

第8篇:社会资源的含义范文

比如说,由大财政演变为大银行出发点是改变资金的无偿供给,殊不知发展到后期却出现了畸形的单一银行信用问题;八十年代中期,理论界就提出了发展金融市场,并开始了实践尝试但就是呼之不出,市场无响应;而当多数人士转而主张先发展货币市场,后发展资本市场的时候,股票市场却在沪、深两地海啸般地涌了出来;股票市场历经一阵火热,正当成为上下关注的焦点,似乎中国面临的诸多改革及发展问题都可借助股票市场来解决之时,却疲态尽显、扩容维艰、问题四起,任凭管理层推出政策鼓动,也激不起投资者的入市热情。与此同时,企业债券市场也是虽鼓噪不断却未见启动。然而另一方面,储蓄存款规模在屡屡调低利率的背景下竟依然快速扩大。上述局面或许又是有关当局在提出发展资本市场、降低间接融资比重的改革决策时未曾充分估计到的。如此等等,都令人去思考:

其一,中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居民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金融资产?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融资品种?而从根本上讲,社会的金融资产结构最终是决定于居民的财富配置需要还是企业的融资要求?由此而另有所言的是,对于金融资产结构的改革政策及措施,我们是否有必要重新审视其影响程度与着眼基点。

其二,变更金融结构的政策无疑是着眼于改善金融体系的效率。而对效率的理解,此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决策层几乎都是从单一金融资产的功能出发,去考虑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进而希望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虽然近年来风险的分布防范也开始被纳入金融结构政策的关注视野,但是,究竟怎样才算实现了金融体系的配置效率?社会总体的金融资产结构又怎样才算称得上协调、适应、合理?似乎都是模糊不清的。

其三,近十余年来,中国金融资产结构的突出变化无疑当首推股票市场的发展,目前股市却集中暴露出不少问题。应该讲,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大都可归咎于中国转轨时期股份公司和股票市场自身制度构建上的缺陷,以及法规制定和实施的不完善。但使人困惑的是,为什么每一个问题的凸现和解决,无一不触及到股票扩容和资金扩容的矛盾?这一矛盾困扰股市已多年,管理层在平衡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上用心良苦,也常常导致具体政策摇摆不定。然而对此矛盾,在大力发展股票市场的总的政策取向下,人们的习惯思维往往是把它视为中国特有的背景关系,却不是直接看作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如果是一个问题,那么就有必要质疑,中国的股票资产历经数年的快速增加是否已经超越了居民现阶段的实际需求?而我们对股市的地位和作用似乎看得过重?对其发展进程设想得是不是也过份乐观?

二、金融体系的适应效率与金融资产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

以金融资产结构与金融体系效率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通常的思维范式是去探寻一个理想的金融体系应该包括哪些品种,以及各种品种之间应该保持什么样的相对规模,才更能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细一掂量,这一思维范式实际上存在着一定的似是而非的缺陷。对于不同金融资产结构的各种金融体系,是否能够直接、孤立地加以对比,区分出孰优孰劣、何种先进而何种落后?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我们可以从经济发达国家中选择出视为成功的金融体系作为构建的参照物,引入新的金融资产品种。需知,从技术角度讲这是极为简单易办的事。再者,怎样才算实现了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也是无法量化、难以评估的,尤其是事后更难以说清、确知它同金融资产结构的因果关联性。

其实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只是理解金融体系效率内涵的一个方面。而更重要、摆在首位的另一方面,是金融体系的适应效率。

金融体系及其所属的金融资产结构作为社会经济制度构架的一个组成部分,事实上是一个历史范畴,历经了漫长的渐进演变。翻开各国的金融史,在不同的历史时序阶段,金融结构的变化表现出大多是受到外来力量的冲击或是权力人物的强制政策而振动反复,偶发性的金融事件迭出不已,经济运行也由此受到刺激或扰乱的影响。但就大的事件框架来讲,它总是呈现出与实质经济的发展并行推进的。一个成功的金融结构体系只有适应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质经济状况,以及各国所特定的政治文化背景,才会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而其自身也才能在不断的振动和变化中完善和存留下来。

提出金融体系的适应效率,或许在金融理论上可称是一种新的见解,其实这是源出于诺思的思想。诺思在其著述中曾提出了一个深邃且不同凡响的结论性见解,他指出,“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是适应效率而非配置效率”。这里,虽然诺思是针对经济制度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而讲,并没有细到具体涉及金融体系以及金融资产结构,但其分析思维却是独辟蹊径、颇富启迪的。按传统的各种分析经济增长模式,都是主要透过经济变量,从各种物质生产要素的变化去说明生产率的改变和经济增长与否,其中又往往把技术创新置于决定性的位置。诺思却是从制度变迁的视角来解释经济增长,认为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制度性因素而非技术性因素,认为富有适应性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在分析金融资产结构与金融体系效率的关系中,领会、借鉴、引入诺思的“适应效率”的见解具有两重理论含义:

其一,置于金融资产结构基础上的金融体系对于实质经济的作用并非中性,它既能推动,也可能阻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存在着适应或不适应的金融资产结构体系。就这层含义讲,金融适应效率的见解同戈得史密斯的金融是上层建筑的思想既有一脉相承之处,也存在着区别。作为研究金融结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戈氏理论的分析视角,是要说明决定金融结构的是国民财富、国民产值、资本形式、技术条件、储蓄水平等实质经济,对于不同的国家、各国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结构及其变化的方式都存在着差异,从金融结构的状况能够判断出一个国家金融的发展程度。这里,戈氏思想虽然很注重不同国家的金融结构差异,却强调的是金融结构与实质经济之间、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联与一致。而我们从诺思思想提出的金融适应效率则一是欲突出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二是欲突出金融结构可能是适应的,也可能是不适应的,不适应的金融结构将会对经济造成破坏性作用。

其二,每一种金融资产——货币、债券、股票等,都具有独自特有的融通资金、配置资源的功能,但却无法按自然科学的思维从技术性的角度直接推导出它对社会经济的作用。纵观金融发展史,可以作为印证的案例比比皆是。银行券的产生能够克服黄金作为货币在数量上的短缺,却屡屡出现人为的发行失控;十九世纪英国工业资本的集聚主要是依靠股份募集方式,而在法国,当时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则是归之于一种特殊银行——动产抵押货款银行的建立。人们谈论股票的作用往往会将其与英国铁路的早期兴建联系在一起,可当在采矿业中兴起股票热时,却被杰弗里斯称之为“最要不得的现代金融手段之一”,因为在当时的勘探技术条件下盲目采矿的成功概率太低,并且,当约翰·劳将这种现代金融手段带到法国,作为财政部长的他虽尝到了扩大港口的好处,却也因密西西比泡沫的破灭而身败名裂。

从金融体系的适应效率出发分析,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化主要适应于实质经济的发展程度和发展需要。构成实质经济的因素很多,生产力的推进、生产方式的变化、新的发明和技术变革、人口变化等,但最根本的、或者说作为基本前提的,是一国经济增长背景下的居民收入水平和财富积蓄程度。这么讲,似乎是易于理解的无异议见解,然而我们发现,一旦落实到具体的问题或者政府有关的政策上,却不时表现出含混甚至错误的思维。

一个典型的问题是,金融资产的品种到底是由企业决定还是由居民决定?对此问题,政府的金融资产结构政策着眼的基点往往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企业的需求。且人们在研究金融问题时通常的思维也是把“金融资产”与“金融工具”两个概念完全等同起来,关注的是社会物质要素的转移和配置,其倾向性同样不言而喻。然而颇令人思索回味的是,莫顿在其影响力极大的《金融学》教科书中,却在开篇定义中将管理个人资源列为研究金融的五条理由之首,并将家庭的金融决策置于企业的金融决策之前。其实,这一问题就表象看,虽然是企业以及中介机构在设计、推出不同的金融资产,企业从自身的经营也的确需要考虑权益资本和负债资金的比例,但它最主要的需求筹融资金。如果单从这一需求讲,企业原本更希望的是金融资产形式简单与均一,以此能降低费用和简化程序。而它之所以又表现出热衷于金融品种创新,更多的动机是出于迎合居民的资产选择需要。应该讲,反而是拥有财富的居民才更关注、更需要收益与风险各异的多样化金融资产,这种多样化能够使收入不同的家庭根据各自的效用曲线达到资产配置的目的。

第9篇:社会资源的含义范文

“工程投资”指建筑产品价格,又指完成一个建设项目所需的费用总和,具有一词两义性质。两层含义分别属于不同的国民经济管理体系,具有决然不同的经济过程。

水利工程投资管理是工程投资的第一种含义。投资方要想确保建设质量,管理好这些资金,就要从源头抓起,才能降低工程成本。现在的水利工程项目,要将保护地域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和合理开发水资源,优化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控制水土流失等综合考虑。水利工程项目的投资,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只有充分考虑到各种投资因素,才能做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管理。

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应遵守以下基本原则:在保障国家利益的前提下,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维护项目法人、建设单位、施工企业等单位的合法权益;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保证水利建设项目使用功能,提高投资效益;遵循价值规律,实行合理定价、明确职责、静态控制、动态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强化监督的管理机制。在建设项目前期,以规划为主;在项目的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占主导地位。

规划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主要是指制定出工程项目建造期间控制工程造价的实施方案以计算或确定工程建设各个阶段工程造价的费用目标,以保证有效地使用各种财力资源;运用动态控制的原理,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将实际发生的工程造价值与计划目标进行比较。若摆正目标工程造价值,以确保工程项目投资费用总目标的实现。在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中应把握决策阶段做好投资估算和初步设计概算、高度重视施工招标、强调限额设计管理、施工阶段加强投资跟踪管理与事前控制等关键环节。

二、水利工程项目投资体制

水利工程的产出具有非私有品性。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提供的服务及产品有较强的公共品性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具有较强的外部效应。兴建一项水利工程,收益是多方面的,有些受益甚至是免费的。但不利影响在兴建不久显露出来。它使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难以达到最佳的资源配置。因此,政府就要在这一领域发挥自己的特殊作用,解决带有外部效应供给问题;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与竞争性建设项目的投资目标不同。

水利工程的投资主体一般为政府。

政府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改善人民的福利水平,促进社会福利的公平分配,促进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收益及其成本构成复杂。社会成本是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所考虑的成本。它包括直接消耗经济资源以及环境污染等各种经济损失。政府投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应进行多方案选择后,安排项目生产。

我国投资体制的发展分两个阶段:

一是改革开放前,二是改革开放后至今。改革开放前,统征统收的财政体制集中于银行,是高度集中统一为特征的计划经济。政府是唯一的投资主体,在投资决策方面,高度集中于中央。投资运行是一种行政性的计划运行方式,采用行政命令管理及单一的指令性方式进行投资管理;基本上没有任何投资风险方面的责任约束。投资体制效率较低;改革开放后,我国投资体制发生了突破性的进展,在政策上界定了政府和民间投资范围,投资效率有了根本性的提高。

但在投资改革中还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投资风险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投资主体的责权利不统一、投资决策非科学民主化、新的投资控制体系还不够完善。

三、分析水利工程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项目决策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是项目投资控制的重要阶段。它对建设工程造价、项目建成投产后经济效益起关键作用,其影响程度可达到80%~90%。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在项目决策阶段的主要问题是:可行性研究工作时间较短,衡量方案缺乏科学性,是否可行往往只凭少数几个静态指标;在现行经济管理体制下,投资者缺乏搞好可行性研究的主动性、因为其不承担投资风险,咨询、设计单位隶属于各级行政部门,高估效益,,低估投资,使可行性研究变成“可批性研究”,难以达到投资控制效果,容易出现决策失误。项目前期若出现决策失误,则不后期建设无法弥补其损失。

分析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投资控制的关键就在于设计阶段。如不能得到足够重视,则后患无穷。主要问题是只注重工程技术创新,但设计人员的努力得不到鼓励;没有推行大量的水利工程项目限额设计,对设计方案不进行优选,忽视了经济上的合理性;设计人员有较强的风险意识,从而搞保守设计。现在新设备及材料价格不断变化、不断更新,对工程造价的约束力降低,并且设计单位为了多拿项目,在初步设计阶段照搬以往的设计经验,设计深度不能贴近实际工程,造成投资偏离等现象。

分析工程造价测算中存在的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各阶段的技术性成本测算依据不同。测算类型主要有:投资估算、标底与报价、完工结算、设计概算、项目管理预算及竣工决算等。投资估算是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存在的问题是:投资估算所选用的数据、资料等误差较大,难以反应实际情况,使投资估算达不到工程需求。有的业主为了项目能上马,人为降低投资额,无视投资估算的科学性、严肃性和合理性,使水利工程施工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设计概算是设计阶段对建设工程造价的预测。由于初步设计阶段均已确定技术标准,概算是带有定位性质的测算。存在的问题是设计单位为了多拿项目,设计深度不能贴近实际工程,造成设计概算偏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