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芳菲菲其弥章范文

芳菲菲其弥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芳菲菲其弥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芳菲菲其弥章范文

距离产生美,也产生隔阂。生活中,基本上用不着文言文,所以学生大多读不懂,也不喜欢读,正所谓:古文难、古文难,一提古文心就烦。可是能入选高中语文课本的古诗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教好、学好文言文作品,无论是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是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文言文成了大多数语文老师教学实施过程的重头戏。于是,讲台上教师讲得唾沫横飞、口干舌燥,台下学生听得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案例主题

要不是浔阳江上“铮铮然有京都声”的琵琶声,消弭了“谪居卧病浔阳城”的白居易与“门前冷落车马稀”的琵琶女的心灵隔阂,就没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浩叹。同理,流行音乐贴近学生的生活,也很受学生欢迎。如果能用恰当的流行歌曲在学生和文言文之间搭建起桥梁,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使学生和作者思想碰撞、情感交融,应该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意愿。

案例描述

因人教版必修2《离骚(节选)》一文比较诘屈聱牙,所以我尽量将文章的意蕴定位在通俗易懂的层次,并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语句,欣赏、学习“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用流行歌曲《一个人的精彩》营造氛围,调动阅读意愿,在这基础上带着问题进入课堂阅读、小组合作探讨。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体悟作者历经变故,依然对理想不离不弃的勇敢。

教学重点:鉴赏重要词句,体悟作者的“勇”不言弃。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

因此课堂便紧扣“勇敢”二字,按以下步骤展开:

(一)导入

播放经剪裁的歌曲《一个人的精彩》,并在屏幕上显示原歌词(附文后),以渲染遭遇失恋后,努力向前的勇敢,调动起学生读懂文本的欲望。

师:这首歌曲,为什么叫《一个人的精彩》?

生:面对失恋,女主人公勇敢地走出阴霾,走出了一个人的精彩。

师:是的,直面挫折,生命将因挫折而精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走进屈原,看看他遭遇了什么样的挫折,又是如何让生命散发光茫的。

(二)课堂探讨、分析

1.感知、分析第一段

(1)齐读“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一句

师:屈原为什么哭着感慨人生非常艰难,他遭遇了什么样的挫折?

分组合作讨论、明确:“謇朝谇而夕替”(他失宠了,被楚王抛弃了)

(2)分析屈原失宠的原因

师:为什么楚王要抛弃屈原呢?请找出原因。

分组合作讨论、明确:灵修浩荡、众女谣诼谓余以善、时俗工巧

(明确后齐读“怨灵修……以为度”)

(3)分析屈原失宠后的选择

师:失宠后屈原有何内心感受?

分组合作讨论、明确:“吾独穷困”的痛苦、“伏清白以死直”的决绝

(明确后齐读“郁邑……前圣之所厚”)

2.感知、分析第二段

师:快速找找写诗人很行为艺术的穿戴的语句

明确:“制芰荷……芳菲菲其弥章。”

(明确后一生读“制芰荷……芳菲菲其弥章”)

师:失宠后,屈原穿戴得如此另类,是自甘堕落吗?

分组合作讨论、明确:另类的打扮正是为了张扬“鸷鸟之不群”、“余独好修以为常”的品格(哥采的不是花,是理想)

(三)小结

根据屈原的抉择,师生一起修改《一个人的精彩》的歌词(附文后)并在屏幕上显示,再次播放剪裁的歌曲作为结束语,试图造成余韵袅袅的效果。

(四)板书设计

上课过程基本达到预期效果,学生学得比平时投入。回答问题比平时积极多了,对文章的理解似乎也更快更准确。当我提问“失宠后,屈原穿戴得如此另类,是自甘堕落吗”时,我已经做好了利用“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引导学生理解“香草美人”的比喻义了;可是学生并没有给我机会,他们很快的就回答出“哥采的不是花,是理想。”

案例结果

第二天准备上课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刚进教室,班长便说:“老师,我们觉得用《一个人的精彩》演绎《离骚》好像不很到位,应该用《出卖》、《一个人的精彩》两首才能体现作者的感情变化。”接着他解释:“第一段写作者理想受挫,陷入人生的困境,不正因为楚怀王把他给“出卖”了吗?第二段展现作者‘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的坚强,《一个人的精彩》再适合不过了。”

我发现,学生主动深入而细致的体会到了作者那理想受挫的苦闷,以及痛定思痛后的勇敢。为了鼓励他们以后再接再厉,脆在课堂上和学生听起了他们所说的那首歌曲,并详细介绍屈原得宠、被疏远、被流放的经过,以期加深学生对屈原“勇”不言弃的理解程度。

案例反思

阅读是个性化的活动,是学生和文本对话的过程,对话的有效程度决定着学习的效率。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老师如果忽视学生个性化的感悟,硬要把自己对文本的体悟,强加在学生身上,只能吃力不讨好。在这“快餐文学”盛行的环境下,如果文言文教学能走近学生鲜活的生活世界,就可能调动起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欲望。走近的方式有很多,这堂课只是本人的尝试,感觉效果还不错。

将流行音乐引进语文课堂,至少有以下几种做法:

①用流行音乐渲染氛围。开课前,播放与文本相关流行音乐可以渲染气氛,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调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并让学生隐约感受到文本的内容。

②用流行音乐理清文章脉络。文本的感情总是起伏变化的,在不同的感情点,选用不同的音乐,可以帮助学生更感性的理解文本。

③用流行音乐收尾。在学生与文本对话,有了一定的个性体悟后,可以让学生根据体会“点歌”让学生在歌声中再次将自己的体悟与文本进行印证,从而加深体悟、提升体悟。

④对歌曲进行必要的剪裁。一堂课的时间很宝贵,同时一首歌曲并不是整曲都适合文本的意蕴,针对文本的意蕴对歌曲进行剪裁,可以提高歌曲和文言文的融合程度,提高教学效率。

⑤可以对歌词进行必要修改。歌曲的原歌词所传达的意蕴并不一适定合文本,但有时候只要对歌词进行简单修改,就可以让学生在熟悉的旋律中感受到与文本相同的意蕴,阅读也因而变得更有意思。同时让学生参与修改歌词,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一举两得。

第2篇:芳菲菲其弥章范文

关键词:楚辞;服饰;自由之美

从古至今,学者们对楚辞的研究层出不穷。到目前学界对屈原以及楚辞的研究数不胜数,呈一片欣欣向荣之态,可见其价值之高。若对楚文化进行研究,楚辞要占绝对位置,学界惯以楚辞为蓝本,研究楚文化,但在专以楚辞为依据研究楚国服饰方面还比较薄弱,现存的研究中主要有周秉高先生的《屈原服饰考―兼疑等书》和《楚辞服饰研究》,还有竺小恩的《论楚辞的服饰文化价值》,周的研究对楚国的服饰的细节做了深入的考究,而竺的研究主要侧重楚服。前人的研究成果为楚辞研究、楚文化的挖掘都做出了贡献,但都没有真正以楚辞为蓝本去挖掘楚服背后楚人追求自由、个性的精神本质,也没有很好的探究这些精神在服装上的体现,以及楚人追求服装个性背后的思想来源。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在先秦诸国中其服饰总是以颜色艳丽、造型奇特而独树一帜,楚人的这些服饰特征在楚辞中被完美地阐释了出来。关于楚国服饰的考究依据多为屈原的篇章,在屈原的篇章中他以自己的生活遭遇为述说源泉,富以服饰灵动自由的精神气息,从现实生活上升为艺术创作,大量描述了芳香华丽的楚国服饰,呈现出了“诗内是服饰,诗外是精神”的楚国服饰文化现象,折射着楚人的生活。楚辞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以供我们佐证。本文将从楚人服饰的服和饰两个方面分别论述楚人对自由个性的追求。

一、衣裳的自由之韵

楚国人追求浪漫、自由的大胆因子不仅表现在服饰的颜色上,在衣服的材质、图案、款式上也是表露无遗。

1.颜色。

从建国之初到战国之期,随着楚国的逐渐富强,楚人服饰也逐渐变得华丽繁富,色彩瑰丽。江陵1号出土的丝织品的色彩,就有深红、朱红、桔红、红棕、深棕、棕、金黄、土黄、灰黄、绿黄、钻蓝、紫红、灰白、深褐、黑等多种色彩。[1](P23-49)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楚辞中很多对衣服的描述虽高于生活但都来源于生活。楚辞里不乏服饰色彩的描写,楚服之艳丽、灵动而又充满生机,处处体现着生命的活力和对自由的向往。

《离骚》“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繁富的色彩传达着内心的丰富。

《九歌・东君太一》“青云衣兮白霓裳”,楚人对衣裳的色彩搭配可见他们对个性的追求。

《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屈原将穿上华丽绚烂衣裳的自己比作鲜花,随风散发阵阵芳香,对服饰的色彩向往是对自由的神驰,渴望自己的抱负不被时事约束,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雄心。

2.材质。

考古发现,今鄂湘豫等省出土了楚国的丝织产品,有绢、罗、纱、锦、组、绦、丝棉、毂、纨、缟、绨、缣、缂、麻等丝、麻织物,种类丰富,楚人对各种材质进行大胆创新,不仅仅拘泥于中原传统的材质。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服饰材质的标新立异提供了物质基础,纺织技术日新月异。由于楚国地处江南,气候比较潮湿,楚人更喜质地轻薄,呈飘逸之美的禅衣。

《招魂》记载“被文服纤,丽而不奇些。”正是“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的写照,楚人追求着飘逸之美。

3.图案。

“楚国的凤鸟艺术被演绎地惊采绝艳、生机盎然,其中所折射的是上古时期楚人的精神文化世界,尤其是楚人对生命力的理解和表达,为当前社会的艺术发展提供借鉴意义”[2]。其实楚人不只是对凤鸟情有独钟,《招魂》中记载“文异豹饰,侍陂些”,五彩华衣,秀虎豹龙凤之纹成了楚衣的标志。《楚辞通释・离骚》中屈原阵声高歌道“吾令凤鸟腾飞兮,继之以日夜”,衣秀龙虎凤鸟正诠释着楚人渴望展翅的内心。

4.款式。

楚国的服饰历来以造型奇特,款式不拘一格而引人注目,自古楚国人浪漫的天性在服饰在造型和款式上被一览无余地展示了出来。

西周初年,楚国贵族的服饰与中原地区的没有很大区别,随着楚国先民与荆楚之地的土著居民的融合,楚衣的风格开始发生改变。楚衣不仅融合了当地土著居民服饰的自由随意之风,也吸收了广大中原地区诸国服饰的因素,形成独具楚国风情的服饰,有着华丽洒脱之美。

二、配饰的个性之美

远古时期就有配饰的传统,配饰与衣裳相配相搭,浑然一体,是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楚辞中有大量关于楚人配饰的描写,配饰从细节更加灵动的体现出了楚人对生活的向往和热爱。《离骚》“佩缤纷其繁饰兮”,屈原以缤纷绚丽的配饰在诠释了楚人对配饰的热衷。相较于中原地区的其他国家,楚人的配饰更亲近自然,用自然的事物自然地装饰自己,楚人的配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香草。

屈原的诗有“香草美人”之说,他的诗中大量的用香草来装饰自己,按照文学的说法,这是屈原的修辞手法,是屈原用香草来比喻自己圣洁的情怀。但出土的文物中就女子用花装饰自己的图,如“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文物中就有,就有一女子,身旁有一香炉,手持香囊,香囊中装满了桂、椒、辛夷、杜衡、佩兰等香物,当系楚俗遗风。说明香草文化在古代的确是一直有所传承的。”[3]

《离骚》“纫秋兰以为佩”。

《九章・思美人》“解q薄与杂菜兮,备以为交佩”q竹等为左右佩带。

《离骚》“服艾以盈要兮”艾草系于腰间。

《九辨》“被荷n之晏晏兮,然潢洋而不可带”以荷草为腰带。

用香草为饰不仅表现了楚文化中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也反应了真实生活中人们对自然的亲近,这种对自然的追求一直延续至今,今天每年端午节各家各户都会用艾草来纪念屈原。

2.珠玉。

在楚人看来玉才是他们必备的装饰品,而且楚人配玉有组配的传统,除了特殊情况,腰间的左右玉佩都是不离身的,玉代表着纯洁的君子之行。

《离骚》“何琼佩之偃蹇兮。”琼佩:玉佩。

《九章・涉江》“被明月兮佩宝璐”

关于配玉的记载比比皆是,其中《离骚》记载:“解佩v以结言兮”说的就是组玉佩戴的。

3.剑。

剑作为一种配饰在战国时期的诸国中比较盛行,楚国尚武,故士阶层以上的贵族男子皆喜佩剑,但“剑对于楚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作为一种防身之物,更是一种配饰”[3](P32-P98)。

《九歌・东皇太一》“抚长剑兮玉珥,G锵鸣兮琳琅。”

《九歌・少司命》“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九章・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剑与玉的组配是屈原比较常见的装饰方法,一个刚正不阿的爱国君子形象。

结语

一代又一代楚人在江汉这块儿土地栖息繁衍,巫文化的孕育,自然的恩惠让浪漫的因子在楚人的性格中慢慢积淀。楚人服饰华彩奇特、潇洒飘逸之美对后世的服装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们对服饰自由大胆尝试的精神为后人传颂,而楚辞作为楚服饰和楚人精神的载体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史料。

参考文献:

[1]张正明.楚文化志[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

[2]王娟.从楚国凤鸟艺术看楚国人的生命价值[J].艺术审美,2011.(10).

[3]宋公文,君.楚国风俗志[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4]杜国平.《楚辞》中的服饰审美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

[5]周秉高.楚辞服饰研究[J].职大学报,2008(1).

第3篇:芳菲菲其弥章范文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鸿门宴》)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吾尝疑乎是。(乎:对。)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4. 【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缺例文)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5. 【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6. 【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让步关系,尚且,还。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