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文化产业 管理 发展 就业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推进,“文化产业”一词最近逐渐为人们所熟悉,下面就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就业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见解。
一、文化产业的存在意义以及在我国的发展和就业
1.文化产业的存在意义
“文化产业”这个词最早在20世纪初的英国提到过。但是在当时文化产业仅仅是代表文化产品的生产,贮存以及销售,更多的是为了发展经济,还并不是一种意识。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也深深地影响的人们的生产生活。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形式,文化产业也渐渐地和“文化软实力”一词相关联,成为国与国竞争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说文化产业等同于“文化软实力。”
2.文化产业在我国的就业前景
我国“十二五”规划后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国家的大力扶植下开始茁壮成长起来。目前已经有多所高校设置学科来发展文化产业,例如:中国文化史、文化市场营销、文化产业管理政策等。“文化产业”这一学科最突出的特点是强化学生的专业基础的同时注重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这样的设置为以后的发展和就业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和就业渠道,在行政职能管理部门中也能有一个很好的出路,甚至在以后的高校或者国家科研事业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3.文化产业学科在我校的设置和发展
我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隶属于音乐学院,为我们学习音乐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学校设置的文化史、管理学这些课程中文产业学科的设立为他们提供了更专业的管理方法。
可以说文化产业存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或许我们不会发觉但我们不能否认我们每天都在和它接触。我相信文化产业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扶植和广大人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其生命力会愈发强大,慢慢地成为除经济和政治外又一大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柱。
二、文化产业在我国的价值以及认知程度
1.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植和政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文化产业也越来国际化。文化产业的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政府清晰地认识其重要性,近年来加大对教育为主的文化产业扶植和支持,孔庙在世界大范围的建造;中俄文化年,中日中韩的歌友交流会等这些无疑对我国的文化事业是很好的补充,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改变和发展文化产业,像我国在“十五”期间拟投入40亿元开发软件产业,使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对接又提供了可能。
2.我国文化产业的消费市场和潜在危机
据统计,我国每年文化消费可达4800亿元,但是我们实际份额却只有1800亿元。原来我国虽是世界第一引资大国和消费大国,但这些资本都是国内人民消费国外文化产品带来的效应,并不是我国独立的产品,所以也不存在我国巨大的文化市场消费了,而这些也是国外人士投资所看重的。两个数字代表了不同的概念,我们不难看出中国文化市场的巨大潜在力,但是我们也要清晰地认识到通过合资、参股方式大量注入国际文化资本是对我国文化发展的极大损害。
3.我国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以及采取的行动
我国拥有灿烂的五千年文化怎能因为西方的百年文化而被消磨呢?回答一定是不可能的。面对我国文化安全的挑战,国家在启动“非物质遗产工程”保护的基础上,加快制定保护本民族文化的法律。而这些法律和政策也必须要靠文化产业来实现。从近年来我国加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设立文化遗产保护区不难看出我国的文化保护意识在逐渐提高。更深层次说,经济制度和法律的制定中都有文化因素在发挥着驱动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产业是经济强化剂。因此,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代意义。
三、文化产业的挑战和资源的利用以及人才培养
1.文化资源在民间的投资和利用
我国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传统戏曲、民间艺术异彩纷呈,构成我们灿烂的中华文化。从2011年10亿元的投资增长速度来看,文化正能能量正在释放。文化产业的确立,为国家增值提供了新的渠道。就像现在湖北省黄冈市里的遗爱湖公园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虽然还未完成但已经吸引众多的游客甚至国外游客的广泛好评。文化资源一旦得到挖掘,就会显露出巨大经济意义。新的元素和内容加入市场,诞生了文化产业;将新的产品投入到旅游市场,形成了旅游文化产业。这就是很显著地体现。
2.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就业
文化产业兴起的背后当然是众多的新型人才。管理方向培养更多具有现代管理的专业人才;基础知识方向培养高素质有能力的人才;文化传播上产生更多富有创意的应用型人才。如果这些都不能成为我们理想的就业岗位,我们还可以选择继续考研或者出国深造。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具有文化产业性质突出的专业去考,当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必不可少的。文化产业管理的就业还可以选择考经纪人资格证书当经纪人;考出版社这种部门的专业资格证。都是很好的选择。
3.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和挑战
文化产业的繁荣是一个时代的鲜明特征。我国正在向发达的社会迈进,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正有待发展。仅从文化市场来看,我们就能看到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文化资源利用率还比较低;国内的学士人才交流不够广泛;文化元素不充分。这种状态的中国在走向国际化的征程中,充满荆棘和无限的可能。加速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我国政府及全广大人民身上的重大责任。世界以后的经济发展会重新加入新的血液,文化的概念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细胞,为了细胞更好地繁殖和生长我们须为此做出巨大的努力。
四、结束语
可以说文化产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满足大众群体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从当前的现状看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活力还不强;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还不适应。以上的种种形势表明不管文化产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我们作为祖国的新一代青年都有责任有义务为国家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了中国的文化产业建设乃至现代化建设贡献我们应得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孙安民.《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北京出版社,2005
[2]胡惠林.《文化产业概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3]赵玉忠.《文化市场概述》.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关键词: 德阳市; 文化产业; 发展;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6-0095-02
新的历史时期,发展文化产业成了文化工作的重要课题和战略任务。德阳市文化产业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在党的十六大以来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现已初步形成了文化娱乐业、新闻服务业、演出展览业、网络文化业、艺术教育培训业、影视音像业、印刷出版发行业、文化艺术品制造与经销业、文化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到2008年底,全市文化产业经营单位近4000家,从业人员3.5万人,全市文化产业年销售收入总值23亿元,文化产业国内生产总值6.8亿元,占全市GDP的1.3%。以三星堆、绵竹年画、三国遗址、市杂技团、舞蹈学校、蓥山数码DVD光盘复制、蓝剑印务为龙头的门类较齐全,投资多元化,发展较健康的文化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提供就业岗位,推动经济发展,构建和谐德阳作出了积极贡献。为了更好地贯彻十六大、十七大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决策,合理开发利用德阳市丰富的文化资源,促进全市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我们针对德阳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深入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建议,为德阳市政府制定德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一、德阳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德阳市文化产业近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同其他地市相比,德阳市文化产业整体上仍处于起步、探索、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德阳市文化产业发展很不充分,总量规模偏小,市场机制不完善,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都需要有一个较大的提高,总体竞争能力相对较弱,有许多深层次问题和原因需要尽快解决。
(一)认识不足,缺乏文化产业发展必要的战略目光
长期以来,各级各部门对发展什么样的文化产业和如何发展文化产业认识不明确,对于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文化产业对经济拉动的现实性认识不足,缺乏文化产业发展必要的战略目光。一是长期以来对文化载体双重属性缺乏完整全面的认识,只强调其意识形态属性而忽视其经济属性,对探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途径没有明确的思路和有力的调控手段,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二是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了管理文化事业单位的思维定势和思维惯性,习惯于用管理宣传的思路和方式进行行业管理,使文化单位要么无所适从,要么无法操作,要么疲于应付,增加了工作难度,降低了工作成效。三是一些职工包括部分领导干部,对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曲折、矛盾和困难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分析,对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途径感到困惑和迷茫。一些人员对市场化模式和产业化发展缺乏信心。
(二)规模不大,缺乏文化产业发展必要的知名品牌
德阳市文化产业规模小、总量少,知名品牌不多,结构不合理。到2008年底,全市文化产业企业国内生产总值约6.8亿元,仅占全市GDP的1.3%,在省内排在成都市、绵阳市、乐山市之后,低于全国3.15%的水平,也低于全省1.34%的水平,与德阳的经济社会发展地位不相适应。在文化产业结构上,除文化旅游、文化娱乐、新闻出版、网络文化、印刷业发展势头较好外,演出展览业、音像发行业、文化艺术品制造与经销等行业发展滞后。德阳市文化产业知名品牌少,产业水平低,质量效益不高。德阳市文化产业除了三星堆、绵竹年画、三国遗址等文化产品知名度较高外,其它企业的产品知名度较低或没有知名度,龙头企业少,市场占有率低,产业链和产业群还没有完全形成。德阳市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不充分,文化资源优势还未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
(三)政策滞后,缺乏文化产业发展必要的政策保障
德阳市文化产业政策不完善,立法层次低,统计指标体系不健全,专门人才块乏,文化产业政策落实不力,政府支持力度不大,缺乏文化产业发展必要的政策保障。中央、省、市出台的关于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如对新兴文化产业项目实行零税率,对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业实行所得税返还等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德阳市杂技团、德阳市川剧团、德阳市舞蹈学校面临着规模扩张的瓶颈制约,征地问题迟迟未能解决;德阳艺术宫改制成本无法解决,使其举步维艰,生存困难。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投资者、消费者的信心,遏制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体制不顺,缺乏文化产业发展必要的管理体系
德阳市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乏力,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低。一是企业按事业管理,如德阳日报广告中心、德阳日报印刷厂、川剧团、艺术宫等文化产业部门属于文化企业,但仍按事业单位管理,企业不是独立的企业法人,没有充分的资产使用、处置、经营权、人事、财务权和奖罚权,不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产业经营,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这种体制束缚了产业发展的手脚,无法应对外来挑战,也无法抓住发展的机遇。二是对文化产业理解存在分歧,产业管理体制不健全。从客观上讲,国家还没有对文化产业的门类和统计指标体系作出科学界定,对文化产业的理解有过窄过泛之嫌。有人认为文化产业仅指文化部门管理的下属企事业单位;也有人把教育、自然旅游(如动物园、游乐、风景游)等全部纳入文化产业的范畴,致使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和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难以科学界定,现有管理体系及工作机构不能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德阳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发展文化产业对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增强中华文化凝聚力、创造力、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实现德阳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有必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举措。
(一)提高认识,制定科学可行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新兴的朝阳产业,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经济已达GDP的40%以上。德阳市则仅占1.3%,文化产业前途无限,因此各级党政领导都应树立文化是魂,经济是形,把文化产业经济的发展列入党政工作的重要议程,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德阳市文化产业经济的发展。一是制定文化强市、文化产业兴市的战略决策,尽快出台《以文化立市、建设文化强市的实施意见》,用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和文化产业经济三驾经济马车拉动德阳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二是尽快确定德阳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建议按照省委提出的“四川文化产业一年整体推进,三年整体突破,五年实现跨越发展”的要求,按照市委提出的“两年有新突破、四年上新台阶”的具体奋斗目标,制定科学可行的德阳市文化产业发展目标,把德阳市建设成为与其经济地位相适应的西部地区文化强市。
(二)深化改革,建立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管理体制
加快制度创新,发展完善文化产业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是创造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客观需要,也是当前发展文化产业迫在眉睫的任务。体制改革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实现“三大转变”,即政府从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从主要管理国办文化事业单位向管整个文化事业单位转变,以及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转变,理顺文化产业管理部门关系,完善文化产业管理机构,建立科学的文化管理体制。一是在保持现有市、县(市、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管理体制不变的前提下,应完善领导小组的管理职能和功能。二是充实领导小组办事机构人员。建议充实市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处,设立1―2名专职管理人员,市文化局下设文化产业科,设专职人员1―2名。三是以德阳日报为基础成立德阳报业集团,新闻服务业务进行产业化经营。
(三)完善政策,继续加大政府对文化产业扶持力度
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要全面落实中央、省政府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经济政策,对新兴文化产业项目实行零税率,对民族的大众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实行低税率,对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业实行所得税返还等。一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由市委分管领导召集宣传、文化、旅游、发改、财政、税务、国土等部门讨论制定《关于发展德阳市文化产业经济的办法》,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二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促进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政府除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外,还应适当加大对文化产业如三星堆、文化旅游、广播电视等产业的投入。可按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政策解决市杂技团、川剧团、舞蹈学校的建设用地,支持德阳市艺术宫按照市场化的办法改革,解决政府无法进行资金投入支付其改革成本问题。尽快落实《德阳市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建议市财政每年安排100―3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发展,并用部分资金定期奖励文化产业先进单位和个人。
(四)因地制宜,不断壮大有德阳特色的文化产业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胜任力模型;人才培养模式
文化产业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下发展起来的战略新兴产业,被公认为是21 世纪的"黄金产业"、"朝阳产业"。 目前,我国正把文化产业作为增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突破口,文化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而,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匮乏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探索适应当前我省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紧迫。
一、胜任力模型对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启示
引起人们对胜任力研究重视的是美国的心理学专家麦克莱兰。所谓胜任力模型又称胜任素质模型,是对组织或企业中的某一岗位,依照其岗位职责所提出的,为完成本职责而需要的能力标准的集中体现。后来的研究者构建了胜任力冰山模型,该模型将胜任力划分为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认识、特质与动机几个要素,并把其分为冰山之上和冰山之下两部分,即外显特征与内隐特征。当前,胜任力理论运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模块中的情况越来越广泛。
构建胜任力模型,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实践的逻辑起点,它也给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予以深刻启示。高校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在相当程度上是通过培养具有合格胜任力的人才来体现的。从当前文献上来看,对于其他产业的人才胜任力模型的研究较多,并形成了完善的分析系统,但是在我国,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仅刚刚开始,尤其是对文化创意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较少,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胜任力模型的研究更是不多。多数都是初步框架,缺乏严格的实证分析,还未形成一致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胜任素质模型及评价标准,但也足以能够为评价和培养职业化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提供理论支撑。
二、山东省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与文化产业发展态势的适应性分析
文化产业是在经济一体化的语境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被认为是21 世纪的"朝阳产业"、"低碳产业"。而源远流长、类型丰富的齐鲁文化资源和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成为山东的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促进了具有鲜明齐鲁文化特点的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近几年,山东依托文化资源优势,启动了文化产业工程与"创意山东"计划,文化产业品牌逐步形成,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此外山东是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重要省份,处于黄河经济带和环渤海经济区的交汇点上,是环渤海文化产业圈的重要组成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山东是经济强省,全省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地方财政收入连年增加,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经济动力。
总体来看,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呈现的特点是资源较厚重,发展快速,成绩非常突出。而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 向高校提出了培养更多更好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要求。但是, 山东高校并未及时满足这一要求, 一个束缚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日益凸显,那就是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总量偏少、知识层次偏低、职业技能缺乏。为解决影响山东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这一瓶颈,2008年1月,《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2007-2015)》强调要"加强高等院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根据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增加文化产业相关专业设置,形成优势学科"。因此,高等院校应努力发挥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功能,科学设计高效人才培养模式,最终成为我省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基地。截至目前,我省高层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主要分布在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艺术学院等本科高校,而应用性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例如广告、动漫、艺术设计大多分布在部分高职高专院校,例如山东动漫产业学院、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等,但由于这些院校成立不久,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社会效应尚未凸显。
三、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有机培养模式构建
山东省作为经济文化大省,域内高校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责任重大,必须根据全省的文化产业规划,针对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构建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地方本土文化产业管理人才。
(一)本模式由"一个逻辑点、两条方式线、三个操作面"三大部分构成:
(1)"一个逻辑点":以文化产业管理的胜任力模型为起点,提炼出基准型胜任素质与鉴别型胜任素质;继而确定有效的培养方式。
(2)"两条方式线":在学生方面,学习方式要从以往的认知式转为体验式;在教师方面,教学方式要从以前的传输式转为体验式。
(3)"三个操作面":
①流程层面,它是从实际运营的视角来论述人才培养的工作内容与程序。主要包括目标确认系统(不同文化产业岗位胜任力模型具有差异性)、培养规划系统(课程设计等 )、实施操作系统 、评估反馈系统(过程评估、师资评估等)四大系统环节,在这四个环节上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了培养的绩效。
②资源层面,它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些关键资源。例如课程、教材、师资、等。
③制度层面,主要是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有关制度。
(二)培养模式设计要点
(1)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的精确定位是构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逻辑起点。要根据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并结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特点运用胜任力模型设计出此专业的胜任力培养模型。文化产业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 经过调研我们把文化产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将艺术、技术、商业融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型。但这样的培养目标只是总体上的一种把握,具体院校所在地域、城市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层次和性质等不同,每所院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进行恰当定位。
(2)专业课程体系的整合
课程是实现教学计划的最基本单元,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载体。而要整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就要把深入研究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做为切入点,以文化产业价值链不同来制定岗位的胜任力标准,逆向设计学生的胜任力需求。为更好地为当地文化产业发展服务,应充分发挥各院校的教学资源和学科特色,植根于所在区域固有的文化资源,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
(3)师资队伍建设的加强
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师大多非专业出身,很多是从其他相近专业中转过来的,缺乏相应的专业背景,因而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已十分紧迫。首先努力建设自己的专业师资队伍。应大力支持教师开展学术研究活动,采取多种激励政策加大师资引进力度,鼓励现有教师学习深造。其次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师资队伍。树立"大人才观"观念,积极构建校外流动师资队伍,参与教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
综上所述,在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不断深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在充分了解山东省文化产业人才现状的基础上,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优秀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剑云: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与保定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D]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1(02)
[2]沈中禹 王 敏:基于河北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校人才培养战略思考 [D]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03)
[3]赵艳玲: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人力资源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探析[J].职业 2009(30)
[4]姚争 项雁:高校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F]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8)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都从事某一具体艺术行业的管理和组织工作,因此艺术通识教育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艺术通识教育并没有受到切实的重视。在笔者看来,艺术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艺术通识教育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培养与职业能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从高等教育的一般目的和人的基本发展来看,艺术通识教育都应该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文化产业专业来说,艺术通识教育能使受教者在专业技能与未来职业之间实现高效的链接。如果在文化产业管理中只强调了学科核心——管理方面的内容,而不重视艺术方面的教育,那么所培养的人才就难以突出学科特点,这必然会影响到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第二,艺术通识教育是让文化产业管理人才从艺术产业旁观式的管理者向主动式的参与者转变的重要手段。
文化产业所涉及者,不外乎美术、影视、音乐、戏剧、舞台等领域。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根本的任务是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如果对具体的艺术规律、艺术特点没有感性和较系统的认识,那么他们就会倾向单纯的管理者,而非热爱者。艺术不同于工业产品,它是高度人文化的产物,往往体现着人类个体与集体文化基因的沉淀与交融,同时也映衬着时代的风潮,并体现出较突出唯一性和个性。艺术通识教育可以增强文化产业管理的受教者对艺术的热爱。所谓好之者不好乐之者,任何职业,从业者所取得的成绩往往与他们对该职业的热爱程度密切相关。如果说工业产品是为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那么艺术作品往往具有心灵的作用。
第三,艺术通识教育是提高文化产业管理人才艺术品鉴能力的重要途径。
与工业作品所强调的技术进步不同,艺术作品强调的是个性与独特性。作为文化产业管理者,辨别文化产品的质量就是一项基本能力,并是其职业生源中核心能力之一。只有具备较高的文化产品辨别力,才能在在繁多的文化产品中慧眼识珠,才能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因素。而较高的文化产品辨别能力的获得必须通过系统的艺术通识教育。
二、当前文化产业管理学科中艺术通识教育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高校中,已经开始重视艺术通识教育,也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但也存在着课程边际比较模糊、课程名目比较杂乱、教学模式较为落后等问题。总体看来,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第一,艺术通识教育类课程的开设比较随意。
由于缺乏系统的艺术类课程建设,很多院校往往是依据院校本身的特点开设一些所谓的特色艺术课程。除常见的音乐类、美术类、影视类、动漫类、舞台艺术外,还有茶道、插花艺术这样的课程。虽然这些课程不同程度起到了艺术通识教育的作用,但总体较为随意,无法形成较为系统的艺术通识教育。
第二,艺术通识教育缺乏宏观、鸟瞰式的系统性内容。
许多学校开设了课程的开设了合唱、艺术欣赏、水彩画等艺术课程。但由于课时所限,往往草草结束。既无法让学生掌握具体的艺术技能,从而获得较深刻的艺术体验,也不能从较宏观的层面掌握艺术发展的规律的特点。
第三,艺术通识教育的教学与文化产业管理学科缺乏有机融合。
有些院校开设课程忽视了其与文化产业专业产生有机的联系,既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却对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作用不显著。
第四,艺术通识教育课程过于侧重于知识教育。
有些学校开设的艺术通识教育课程过于理论化,比如全部是艺术史、艺术评论等课程。这样一方面使艺术通识教育过于枯燥,也不利于学生直接感受艺术的魅力。另外,艺术通识教育的任课教师大都是外系外校的教师兼任。这使得课程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缺乏连贯性,容易忽视所教课程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有机融合。
三、加强艺术通识教育的具体措施
基于艺术通识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加强专业建设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重视艺术通识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把艺术通识教育作为其学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2)梳理艺术学科的体系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慎重编写艺术教学的大纲与教材;(3)打通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鸿沟,构建跨越具体门类的艺术通识教育知识体系;(4)要突破传统艺术通识教育窠臼,探索符合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思路;(5)发展课堂教学与田野参与并重的教学模式;(6)加强艺术通识教育师资建设,注重艺术通识教育的质量与成效。基于以上原则,笔者认为文化产业专业艺术通识教育课程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即艺术美学与史类课程、艺术欣赏类课程、艺术实践类课程、艺术评论类课程和特色类课程。前三类为基础,应占据较大的权重,后两类则根据学校的特点进行开设。下面对这几类课程的设置进行简要的说明。
第一,艺术美学与艺术史类课程。
这类课程属于艺术通识教育知识体系中系统论的部分,有利于学生对艺术形成宏观的历时共时认识,是提高学生艺术理论和艺术知识重要的方式。这类课程最好由专业对口的专任教师担任,编写或采用具有与学科相关联的教材,并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第二,艺术欣赏类课程。
这类课程是学生接触具体艺术作品、形成感性认识、提高艺术感知和品鉴力的重要途径。艺术欣赏是文化产业专业学生系统接触高水平艺术作品的唯一方式。艺术理论课和艺术实践课都无法取代艺术欣赏课的作用。
第三,艺术实践类课程。
如果从提高艺术感知力和辨别力来看,最有效率的方法莫过于让学生进行具体的艺术实践。比如会画画的人通常对画作的认识比不会画画的人另全面、深入。但由于课时的限制,这类课程通常无法深入,建议在授课的以了解具体艺术形式的特点为主,并加入史学、美学的内容。
第四,艺术评论类课程。
如果说前三类课程主要是对艺术知识的输入,那么艺术评论则是受教者对艺术通识教育成效的输出。评论侧重于受教者表达艺术作品基于知识和技能基础上的主观认识。
第五,特色艺术类课程。
这类课程主要是根据每个高校自身的学校资源所开课。可根据优势学科资源,直接与业态对接,为学生提供一些高质量的精品课程,在培养文化产业应用型人才上有的放矢,创建各高校的自身品牌。有的学校会把文化产业专业再细分为若干个方向,有的学校会根据自身条件培养偏重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或研究应用型复合人才等,都可以根据培养目标在以上的框架内对具体课程进行调整。
四、结语
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市文化产业得到迅猛的发展,截止到2005年3月我市文化经营单位达609家。其中:印刷行业经营单位307家(包装装潢印刷173家,其他印刷品37家,打字复印96家,出版物印刷1家),电子游戏经营单位7家,艺术培训经营单位2家,歌舞演出场所经营单位12家,歌舞娱乐经营单位59家,音像制品经营单位72家,网吧63家;书报刊经营单位90家。从文化市场结构分析,我市印刷业十分发达,已成为我市文化产业中的主导产业,2004年产值达17.1亿元,比2003年递增19%,职工达8783人,发展势头和规模都在浙江省印刷行业中名列前茅。
但是必须看到,文化产业(不包含印刷行业)作为一项新型产业,在我市第三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不高,无论是产业的总量规模还是技术层次都还停留在小规模、低层次上,我市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还比较滞后,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
1、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不够开阔,办法不多。
2、文化体制改革进展缓慢,改革步履艰难,缺乏竞争力,文化产业发展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
3、现行投融资体制不利于产业资本扩张,特别是社会性投资渠道不畅,缺少吸引外资、民资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
4、文化产业及其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技术品级不高,新产品开发明显较弱。
5、市场对文化资源的调配能力不强,导致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低下。
6、对我市的特色文化资源---“潮文化”、“灯文化”、“名人文化”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7、文化产业人才紧缺,成为直接影响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
二、解决办法
⒈切实提高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领导必须把思想统一到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深刻认识文化产业在城市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文化产业发展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一起部署、一起实施、一起督查。
⒉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加强和改进文化产业工作精神以及文化产业政策,完善文化产业政策;规范和拓宽投资、融资渠道,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制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降低准入门槛,引导公平有序竞争;多方吸收社会资金投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力求在打破行业垄断、扩大市场准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明析文化企业产权关系等方面有所突破。
⒊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管理机制,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关健所在。要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文化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相符合的文化管理体制步伐。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切实转变经营和管理模式,健全激励机制。要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加快建立起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要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要建立和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宏观调控的文化市场管理体系。要优化文化市场资源配置,引入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办文化产业。
⒋努力创造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创造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重视正面引导,坚持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方向;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文化管理法规,依法行政,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净化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⒌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要切实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力度;要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和引进高水平文化经营人才;要完善用人激励机制,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积极创造有利于文化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要研究制定文化技术、创作成果等要素,参与分配和奖励的办法,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要大力培养和引进复合人才、各类文化专业人才、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要通过委托、定向培养等多渠道,输送一批优秀苗子进行学习深造,提高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水平。
三、近期规划和今后发展方向
1、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严格依法行政,在加大执法监管的同时,加强市场发展模式的探索和研究,使文化市场结构和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竞争发展更加有序、管理法规更加健全,建立起富有活力的文化生产经营体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文化生产要素的集聚和扩散中的调节作用,积极引导文化消费,使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不低于经济发达兄弟县市水平。
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重点,抓好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着力培育文化市场龙头企业,大力扶持文化旅游、演出娱乐、体育健身、教育培训、节庆会展等产业,形成以文化重点产业为主导,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初步建立起与海宁产业结构调整相衔接的文化产业化发展新格局,文化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文化生产和能力显著提高,创出一批富有特色的文化品牌。“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在我市GDP中的比例要有较大的增长,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持产业之一。
2、加快发展重点文化产业
(1)积极拓展节庆会展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节庆会展等综合场馆的功能作用,在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的同时,引入市场机制,促进节庆会展产业化。积极承办全国性、国际性重大会议、商贸展览及文化活动。利用我市特色产业优势,创新办会方式,打造精品会展。
(2)引导和规范发展演艺娱乐业。积极打造具有一定规模、高水准、高品位文化主阵地,大力发展群众文化,培育演艺娱乐业;要充分发挥名角、名团、名剧的品牌效应,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文艺演出业,推进演艺娱乐业的发展;要加强对文化娱乐业的宏观调控,使之布局合理,总量平衡;要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兴建、改造各类新兴娱乐项目,建成1—2家大型高档综合性娱乐场所;要采取合资、合作等形式,嫁接和改造现有电影放映业,新建海宁市影视中心城;要逐步淘汰小型电子游戏机房,提高书刊销售和音像制品经营单位的资格标准。
(3)培育发展艺术品业。建立多种所有制的艺术品生产经营企业,大力发展灯彩、皮贴画、布艺画、皮影戏、剪纸、书画以及现代艺术品的生产经营。建立艺术品经纪人制度,规范艺术品交易行为。大力发展艺术品展示、收藏、拍卖、销售市场,激活艺术品的生产和流通。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和有利于文物保护的前提下,逐步开放艺术品销售和交易市场,建立合法的进出口渠道。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和欣赏审美水准,培育买方市场。
(4)加快发展传媒信息业。要以信息化、城市化为契机,将全市的单向有线电视网络改造为宽频数码互动有线电视网络,发展广播电视增值业务,走产业化经营之路;要加快信息产业升级步伐,利用各种网络优势,开发市政、交通运输、社保、医疗、社区服务、文化娱乐等社会公共信息资源,为公众提供查询服务,促进网络经济发展。
(5)扶持发展体育产业。搞活体育市场,引导体育消费,加快体育产业发展,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体育市场开发,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管理;要充分利用体育中心及社会体育健身设施,开办普及型体育经营项目;要积极培育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体育彩票销售市场;要发展体育经纪组织,扩大经纪人队伍。
3、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
(1)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文化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相符合的文化管理体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要加快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要加强对文化发展的规划、协调、监督和服务;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文体管理体制改革步伐;要通过制定文化产业政策、文化信息,对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实施宏观调控和管理;要建立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要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规范产业行为;要对文化产品生产单位布局结构进行调整和重组建设,优化资源,确保重点;要建立文化资产经营公司,加强对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
(2)推进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要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以推进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要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经营性文化企业单位要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进行改革。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是互动的,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就是很好的例证。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在市场经济中所占的份额也日趋提高,对于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也愈加明显,但离社会发展的总体需求差距还很大。陕西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于一体,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先决条件,但就其目前文化产业发展状态来看,产业效果和发展规模都不很理想。陕西文化产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观念滞后,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不足
虽然文化底蕴深厚,但陕西人的思想观念保守,对异质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抵御力和同化力极强。作为中国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陕西在精神文化形态上早就形成了一系列不能适应工商社会和市场经济的文化心理与性格。目前,陕西文化事业发展战略结构仍未从根本上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汁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文化事业管理模式已成为推进文化工作的结构。如基层文化建设和公益性文化活动仍然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由政府统一规划、预算、拨款的方式,既不利于使文化建设走向市场,又不利于激发各种社会力量投入文化建设事业的热情;既不为国家减负,又不能扩大文化建设规模。在人才结构上,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文化工作对人才的特殊要求,严重束缚了文化艺术生产力的发展。在创作管理上,仍使用行政手段来规划艺术生产,而不是按市场需求进行。剧团的主要运营是靠财政拨款,更有甚者,一些无观众、无市场、长年不演出靠财政拨款维持的剧团还有不少。经费的拮据导致了人才的流失和缺乏,艺术人才的断层又严重地阻碍了演出业的正常发展。
其次,思想观念保守,文化格局的结构性调整进展缓慢。文化产业发展力量分散,形式单一,非公有制比重过小;文化事业的财力保障力度总量增长缓慢,保障和建设重点不明确,力度不够;文化艺术生产要素优化重组进展缓慢,没有形成合理结构和规模优势,致使丰富的文化资源难以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有的文化产业项目投资几十万,只获奖不增收;有的文化产品的文化含量极低(如出租场地、门面房等),失去了文化产业本身的“双为”效益的社会意义。所以,陕西文化产业的开发,首要的问题是转变人的思想观念,破除陈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使其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和要求,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和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
二、对文化产业的投入不足,投资渠道单一
社会综合实力的不足和政府投资能力的低下是制约陕西文化事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陕西省对文化艺术建设的投资逐渐加大,但投资占全省财政支出的比重长期偏低,从未达到过1%。造成陕西文化产业投入不足、投资渠道不畅的主要原因,除了陕西整体经济发展滞后、投资力度过小外,以下两方面的因素也不可忽视:
从全局上看,陕西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和对策缺乏明晰性。作为一种产业,尚未形成明确的产业发展原则和目标。在产业发展目标上,没有根据自身文化的优势确立重点扶植和发展的产业。如陕西的文艺演出业、文化旅游业、文化娱乐业、信息服务业、艺术中介业和音像制品业等都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实力,应给予重点扶植发展和推举,同时,要在实现优秀剧(节)目多层次增值、拓展影视市场、改善经营管理活动上下大力气。在产业发展形态上,由于陕西文化产业没有形成明晰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步骤,导致了社会投资文化产业的不稳定性,出现了社会力量抢滩文化产业市场的盲目性、无序性和非规范性。如在社会文化产业中,群众通俗文化发展迅速,但由于一些经营者急功近利,违规操作,娱乐市场的和赌博现象屡禁不止,音像市场的盗版,演出市场的无序,书报刊市场和录像放映市场的“黄”、“非”等现象,致使管理部门的治理整顿活动频繁,而那些守法经营者也遭受影响,其投资积极性和发展的稳定性减弱。此外,社会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偌大的陕西文化领域里,文化艺术经纪与机构极少,说明真正将文化视为一种产业来投资和运作的人还很少,对文化产业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这些无论是观念认识问题,还是投资经营和管理运作问题,都刘陕西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起了阻滞作用。
从文化产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看,其改革力度尚不到位。从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上来讲,文化主管部门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要责任是研究、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监督、矫正文化产业运行和发展方向,在防止、克服文化产业发展完全商业化弊端的同时,主要是大胆采用市场运作机制来实现文化产品的两个效益。从近几年的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来看,随着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文化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能从直接管理向以间接管理为主转变,但这种转变的速度太慢,力度不够,尚不能完全适应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要求。
从文化市场的管理角度看,管理体制较混乱,管理部门主次错位,职责不清。一些管理部门擅自扩大自己的职权范围,越位越权,加之部分管理人员素质低下,有的假公济私,公报私仇,致使经营者常常难以招架,苦不堪言,使那些欲有心涉足文化产业市场的投资者望而生畏。管理上的滞后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市场的健康发展,阻塞了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投资渠道,抑制了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也使得文化产业市场缺乏有效的竞争力和生存活力。
要使陕西文化事业有一个大发展,仅靠国家投资是远远不够的,鼓励社会力量办文化,多方位增加对文化的投入,形成投资渠道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方式法治化、经营方式市场化的格局,才是文化产业所必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而陕西发展文化产业的这个基本环境尚未发育成熟。
三、政策法规体系不够完善,市场发展不够规范、有序
文化法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个文化工作运作管理的基本规则。但目前可供作为文化产业发展依据的文化法规严重缺乏。如许多文化建设缺乏法规保障的规范秩序,文化事业体制改革的政策不足,文化建设准人及吸纳社会力量办文化的政策措施的缺乏,文化资源保护法的严重滞后等。政策法规的不完善首先导致文化市场秩序的混乱,非法经营者严重损害了正当经营者的合法利益,而政策与法规的缺乏与不到位,使违法者得不到有力的惩处,守法者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合法经营处于无助状态,不仅损害了经营者的利益,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影响了社会文化市场的发展进程。
其次是文化产业政策不完善且落实不到位。文化产业政策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依据和保证。在文化部关于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求下,近年来虽已有一些产业政策相继出台,但落到实处的却不多,有的因相关政策变化而难以实施。如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意见》中规定保证农民看电影的经费,随着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实施而被搁浅。
政策的支持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对文化产业发展来说尤其如此。对文化进行产业化开发既是适应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又是人类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所必须的要求。因此,促使现有政策法规的落实到位,并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新的发展政策是陕西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问题,因为稳定而优惠的政策不仅维持着产业发展的秩序,而且也维持着市场的繁荣与稳定,保护着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共同利益。
关键词:文化产业;人才建设;人才短板;配置路径;矛盾消解
发展文化产业,人才是第一资源。培养和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需要实施文化产业的人才战略,尽快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科技、能经营、会管理的专门人才,解决好文化产业人才供不应求问题,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人才支撑,为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本。
一、审视文化产业人才“短板”
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和内容产业,对专业人才的知识、智慧与能力结构要求较高。在经济一体化、信息全球化、文化科技化的时代,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知识密集、信息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典型业态。特别是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知识创新不断加速、传播媒介不断更新、文化市场激烈竞争的背后,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和人力资本的博弈,人才优势已经成为发展产业的主要制胜因素。人才资本的蓄积培育和市场配置也成为文化产业要素市场的关键要素和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相比于火热的文化产业实践,我国的文化人才还存在总量偏少、精英不多、结构失衡、分布不均等问题,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在文化产业领域,我国高等教育过去一直没有设置这一专业,长期以来没有科班人才蓄积。从人才从业状况看,当前从事传统文化产业生产经营的人数较多,从事新兴产业的较少;从事产业下游服务业的从业人员较多,从事上游创意型的人才较少;从事低端的资源依赖性产业的人员较多,而能够运用高新技术、创造高附加值的创新性人才较少。从专业结构上看,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尤其是横跨创意、外语、计算机和营销领域的人才更是较少。
要解决这些矛盾,就需要制定和调整相关人才政策。加大文化产业人力资本投入,实施好文化产业的人才战略,建立文化产业人才支撑体系,真正认识到文化产业是人力资本的主导,在有限的人力资本投入中,应该保证人才培养的重点:即坚持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重点。下大力气抓好以学术科技带头人为代表的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一支在国际竞争中阵容强大的文化产业“国家队”;坚持以高新技术创新人才为重点,培养一支能在文化产业前沿拓进的“人才尖兵”;坚持以培养年轻人才的创新能力为重点,抓紧培养善于开拓文化新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应该加速培养针对文化产业方面的国际化经营人才、国际文化商务谈判人才、电子商务人才、高端外语人才、国际国内法律通识人才、金融保险人才、国际旅游人才、文化产业创意与研究人才等。其中,既懂文化又懂市场、既懂创意又懂经营、既懂国际贸易又精通英语的外向型、创新型、复合型、协作型人才,则是文化产业人才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文化产业人才资源的配置路径
文化产业的人才短缺源于人才供给机制不够健全,人才的市场配置效能未能充分发挥,尚未构建起契合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选人用人机制。因此,需要开辟文化产业人才资源的配置路径。改革用人机制,盘活现有人才,是发挥文化产业人才效能的快捷路径。实施文化产业人才战略,加大选人用人机制的创新力度,创造优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上的识才用人机制,建立起有活力的文化产业优秀人才、特殊人才的使用与激励机制。
首先,整合人才培养的“源流”,构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要制定文化产业人才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从宏观上调控文化产业人才的层级培养模式,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设置人才类型和培养指标,使其达到供求平衡。多方位地培养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创意设计、科技制作、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人才,早日形成包含短期培训、学历教育、高级人才培训、产学研一体化基地的立体化培训体系。政府部门应该实施高端紧缺文化人才培养计划,建立起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的激励保障机制,搭建文化人才终身学习平台。
其次,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文化人才的“单位所有”向“社会所有”转变,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文化产业部门应该开辟引进优秀人才的“绿色通道”,对文化产业精英实行“无障碍”引进和灵活管理的方式,建立优化机制选人才、产业优势聚人才、高薪延揽引人才、孵化培训育人才、竞争上岗用人才的良性模式。
第三,形成有利于调动人才积极性的分配机制,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允许有特殊才能的人才以知识产权入股企业,参与利润分配。推行人才签约制度和绩效分配制度,做到一流人才,一流贡献,一流报酬。鼓励专业人才创办文化企业或拥有文化企业股份,对有突出贡献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精品艺术创作人才设立奖励基金,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提供物质保障和制度环境。
此外,还可以设置优秀人才专项资助基金。在建立相应文化人才资格认证体系的基础上,政府和企业均可根据需要设置专项资金,用于引进和扶持文化和艺术人才尤其是顶级人才。重点资助文化资源开发、文化项目创意、文化品牌培育、新兴文化业态研发等方面的领军人才,资助培养对象的演出、创作或科研项目,解决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中遇到的特殊困难。奖励为文化产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领军人物,抑或解决杰出人才参加国内外文化产业交流活动,以及培训、进修、出版科研成果经费不足等问题。并且,人才专项基金还要特别关注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基层涌现的各类文化人才雪中送炭,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挥作用。
三、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矛盾
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在社会。而文化人才的培养主要靠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实施文化产业人才战略,首先是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的主渠道作用。当今社会对人才需求庞大,高校以及一些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已经开始设置“文化事业管理”一类的专业,为后来的文化产业专业开设作了一些课程方面的铺垫。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社会对文化产业人才需求的迅速升温,许多高校开始创办文化产业本科,有些重点院校尝试招收该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这些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无论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还是师资力量、教学科研,都未能充分适应现实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全社会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巨大需求,这一落差正以以下三种常见的矛盾方式表现出来。
首先,从培养模式看,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客观上存在“学科交叉”与“专业无根”的悖论。文化产业是一个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在学科归属和知识关联上横跨众多学科专业。其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不仅要有文、史、哲、经、管、法、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还需要有外语、营销、创意策划、资本运作、文化经纪,以及宣传、制作、艺术设计、传媒技术等技能操作方面的教学内容,并且还应该包括计算机等在内的理工科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训练。这么多的学科知识,要在大学四年里学完学好是很困难的。面对满天繁星般的课程内容,学习者要想面面俱到只能是蜻蜓点水,“什么都学了什么都没学好”“样样都知道一点,样样都不精通”。结果便是专业没有主打,学科没有“墙基”,知识不成系统,“专业无根”也就在所难免了。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培养模式、不同的课程体系、不同的专业学位——有的将文化产业放在管理学,有的放在传播学,有的放在艺术学或文学,还有的放在历史文化学院或公共管理学院;任课老师有搞文学艺术的,有学新闻传播的,还有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乃至思想政治教育的,造成了学科不规范,专业不统一,培养模式不科学。
其次,从培养环节看,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存在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的脱节。一些文化产业专业教学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设定的实践环节往往也是形式大于内容,真正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训练环节较少。一些教学实习只是临场观摩,并没有实际参与。文化产业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学科,它要求人才培养必须紧密联系产业实际,适应社会重大需求,满足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的增长需要。这就要求高等院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必须设置专业实习,走进文化企业,了解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经营管理,甚至在专业实习中切入文化创意、项目策划和资源开发,参与产品制作与市场营销。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训练动脑和动手能力。同时也了解相关的文化政策法规,懂得文化艺术生产规律,感知企业生存发展的艰辛。然而,从实际情况看,我们的学校教育还没有及时跟上国家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步伐,没有很好地把握住国家产业调整的脉搏,因而也就没有建立起与文化产业市场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产业教育培养体系。最后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不了社会需要,一部分毕业时找不到工作,还有一部分没有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找到专业对口工作的又满足不了实际工作的需要,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第三,再从培养目标上看,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存在“高校自律”与“社会选择”的落差。文化产业学科是在社会需求十分高涨的情况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由于文化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学科是跨专业的新兴学科,两者都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相互之间的适应还需要一个磨合过程。高等院校习惯于在设定的培养方案内按部就班完成教学环节,而社会对于人才的选择录用则要根据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选人为用、任人唯贤。这种高校自律与社会选择之间的矛盾在短时期内尚难以完全消解和根除。
四、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思路和举措
文化产业对专门人才的知识素养与能力结构有着特定要求,如何克服在人才培养上的学科与专业、理论与实践的矛盾,需要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创新人才培养更为有效的模式,找到消解这些矛盾的思路和举措。
一是交叉培养,有所倚重。文化产业需要整合多学科教学资源,加强交叉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少不了有文史哲、经管法,以及外语、艺术、计算机等多方面的内容,但在众多学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高校要根据自己的长处以突出特色、选择重点,而不能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各高校要基于自己的学科和师资优势,或突出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或注重文化创意、项目策划,或倚重设计包装、产品制作等等,总之要在某一领域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让他们在某一方面掌握学理根脉,形成自己的就业优势和创业门径。
二是二元并重。所谓“二元”是指理论与实践,即理论与实践互为补充,不可偏废。高校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要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注意与文化产业市场密切接轨。增强文化产业个案研究和市场调查,让学生参与各类文化产业项目策划和必要的理论研究,设计行之有效的专业实习,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用得上,也让产业实践的经验得到理论的总结和学理的印证与提升,从而实现知行合一,缩短人才与人才市场接轨的适应周期,满足现代社会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不拘一格培养创新人才,以特色取胜于文化产业学科之林。
参考文献:
[1]向勇.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开发[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关键词:设计产业;设计管理;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21世纪以来,设计产业作为一种新的文化产业形态而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我国在2009年提出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大力培养文化产业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重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也作为“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规划的内容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设计产业中坚力量的设计管理人才成为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源动力。设计的产业化发展对设计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 设计产业化发展对设计管理人才新的需求
(1)以设计产业发展作为人才培养新的目标指向
传统设计管理教育的目标仅仅指向设计创新,管理的内容局限于如何组织设计。而设计产业化发展要求设计管理教育要将目标指向整个设计产业,产业是管理的重点,即设计生产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是管理的内容,如设计产品的生产、企业的发展战略、设计战略、设计企业经营等等,设计创新仅仅是设计生产中的产品生成过程,不能够代表设计产业的全部内涵[1]。因此,设计产业化要求设计管理教育将产业发展作为新的目标指向。
(2)以多元知识拓展作为人才培养新的结构组织
设计产业化发展要求设计管理教育不仅要培育具有管理能力的、合格的设计师,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以设计产业需求为导向,增加新的、产业发展所需的、全面的知识结构。其中包括:商业化策略、生命周期理论、谈判技巧、知识产权等多领域的内容。这种对设计管理教育教学提出的新知识结构组织,要求进行符合设计产业发展需求的、知识结构合理的设计管理人才培养[2] 改革。
(3)以综合能力提高作为人才培养新的素质定位
俗话说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设计管理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不能是“纸上谈兵”的理论学习和设计构思,而应是实际能力的培养。针对设计产业化发展更需要如此,其所需的新能力包括:其一,控制设计实务的能力;其二,推进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实现设计制造的产业化、推动设计转化为商品的能力;其三,了解和适应真正的企业内部工作环节、团结合作的能力;其四,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不难看出,这些内容侧重要求设计管理者具备适应发展需求的,为设计商业化服务的能力,以及能够应对设计产业中一些难以预期的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 针对发展需求的设计管理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设计
(1)互动教学
首先,不断向学生提问,让学习者通过联想,深入浅出的学习设计管理的理论知识,掌握相关的内容和技术,使学习者明晰各个知识点的连贯性和必要性,增加必需的新知识结构,在互动的教与学中养成不断自我学习的习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设计产业发展。其次,将一部分互动问题进行分数量化,作为成绩评判的一部分,以激励的方式增强学习者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使学习者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技巧,达到更好的理论学习效果。最后,对典型案例进行系统分析。当然还可以有针对性地邀请具有丰富设计管理从业经验的人士作专题讲座。
(2)项目合作
与校外公司合作,学习其设计管理和创新情况。由教师和学习者承担校外公司中的一项设计任务,掌握设计管理的全过程。首先,将学习者6人为一组,按照学习者学习的薄弱环节对其任务进行分配,以提高学习薄弱环节内容的能力。其次,将学习者交由公司相关员工进行指导,其间学习者参与企业设计管理运作,亲身体验企业面临的问题,掌握一手的资料。在这一环节学习者在实际工作中与来自相关专业的人员共同工作完成设计任务,实际体验设计生产中的分工、协作与沟通,同时得到不同领域的相关知识、技术信息,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设计评价
将学生的设计通过设计问卷的形式进行公众参与的评价,运用SAD方法进行统计:
首先,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满意度的问卷设计,进行社会调查,得到设计市场需求的定性化结果。其次,针对与学生进行项目合作的企业内部员工进行专业问卷设计,在合作企业内进行调查,得到设计生产的专业技能合格度评价结果。最后,将上述两种问卷的结果通过SAD方法进行统计,得到的结果即为学生设计管理实务的综合反馈意见。
通过上述三种教学模式的实践,学习者们普遍反映自己对于设计管理相关的整体理论、知识和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设计产业,特别是企业经营中的设计战略部分有了初步的、宏观的认识和管理思维的把握,进而提高了实际分析和解决项目组织管理问题和设计部门管理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设计产业实践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 结论
本文首先分析我国设计产业化的发展对设计管理人才提出的新需求,提出了新的设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即互动教学、项目合作和设计评价教学模式,及其实施方案。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行,将从设计产业化发展的视域加强学生对设计管理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设计管理人才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还能够从产业的发展角度培养设计管理者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人们对设计产业化的认识,大面积提高设计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和设计管理意识的辐射效果。该模式的提出和实践,对于加快适合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确实提高设计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设计的产业化发展,起到有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设计管理协会,黄蔚.设计管理欧美经典案例一一通过设计管理实现商业成功[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6-11.
[2] 刘国余.从设计问题谈设计管理教育[A].上海:D2B一一第一届国际设计管理高峰会论文集,2006:94.
【关键词】文化产业;概念;分类
“文化产业”概念源起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Theodor Adono)和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在1947年对“大众文化”的争议和批判。自从他们把“文化产业”纳入研究范畴以来,文化产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便得到了学术界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文化产业的变迁和发展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在我国学术界,文化产业同样是内涵丰富、具有多重含义的概念。
一、文化产业概念区分
目前给“文化产业”这一概念界定一个准确的定义还是比较困难的。如果从最为广泛的人类学意义上来说,“文化”是一个“独特人群或社会团体的‘生活全貌’”,由此可以引申出所有的产业都是文化产业,因为所有的产业都与文化的生产和消费有关。然而事实上,倘若我们将文化定义为“社会秩序得以传播、再造、体验及探索的一个必要(虽然并非唯一)的表意系统(signifing system)”的话,“文化产业”这一术语的表述和使用就会更加精准和严谨。简言之,文化产业通常指的是与社会意义的生产(production of social meaning)最直接相关的机构(主要指营利性的文化企业机构,但有时也包含公益文化事业单位和国家组织及非营利组织)[1]。因此,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大都应该包括广播电视、书报刊出版、广告以及表演艺术等。而所有这些文化活动的首要目标都是与受众沟通并创作文本,最终多以文化产品的实体形式呈现在受众面前。从广义上讲,所有的文化制品都是文本,但由于它们可以任人解读,必然会造成认识上的偏差,有些概念甚至还时常混杂在一起。
(一)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相对应的概念,长期以来,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在很多场合和领域混合使用,人们没能准确认识到二者在很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伴随着快速发展的高新科技和不断进步的现代生产方式,文化产业日益融入大众日常生活视野并风生水起逐渐成为一种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体两翼。
一般来说,文化事业是由政府主导,具有公益性质,通过提供无差别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而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文化产业则由市场主导,是经营性的,主要利用市场来配置资源,推动文化企业发展壮大,调动更多非公益性资源和民营资本激活文化市场,以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多元化的精神需求。[2]从资本来源上看,文化事业的生产资本由国家或社会统一集中提供;而企业商品生产的资本来源则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多元化,广泛吸收民营经济进入文化产业经营领域。从管理体制看,文化事业通常实行公益性管理体制,文化产业实行经营性企业管理体制。从调控方式上看,对企业单位,国家主要通过税收政策、法律制度和价格杠杆进行间接调控并进行合理引导;而对文化事业,则偏重以国家直接调控为主。
文化事业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公益性。绝大部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美术馆等都是国家投资兴建和拨付日常经费进行管理的,理所应当归社会全体公民所有。二是社会共享性。公益性文化事业为社会公有并且共享。三是社会公用性。主要是为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方面的多方面需求,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事业。
在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方面,文化事业起着重要的文化服务引导作用,文化事业导向和滋养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是文化产品的市场化,可以增强文化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激发社会开办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加快文化消费步伐,满足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文化事业的建设具有基础性的补充作用,两者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都是社会主义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形式。[3]
党的十报告提出,推行十多年来的文化体制改革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明确了新的文化建设理念,明确区分了文化事业由政府主导,文化产业由市场主导。文化产业既有商品消费的经济属性,又有精神享受的意识形态属性。文化产业既可以成为一个国家实实在在的强大经济实体,又能体现国家软实力,是一个具有无限生机的经济增长点,能够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坚实的体制基础。[4]在全面推进文化强国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两手抓、两加强”,要尊重两大规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处理好两对关系——文化发展之“魂”与文化传播之“体”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并不意味着只注重市场规律而不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不能随意夸大或简单理解发展文化产业就是文化产业化或文化市场化。在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始终要引导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自觉担当社会责任,绝不能以牺牲社会效益、影响和谐稳定及国家安全来获取经济效益。[5]
(二)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
在国家层面,我国对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这两个概念的使用有着明确的区分,并没有不加区别地对待。在《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以及党的十七大、十报告中涉及有关文化产业内容时,普遍使用“文化产业”这一概念。两者主要区别在于“创意”二字,文化产业并不是创意产业,创意只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所有的文化产业都只是围绕着创意来展开活动的。
英国最早提出“创意产业”这个概念。20世纪末,英国政府提出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英国振兴经济的聚焦点,专门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将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发展高度,首次明确提出了“创意工业”(creative industries)的概念,主要指那些充分运用个人的天分、技艺、智慧,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通过循环开发进而创造就业机会和潜在财富的艺术思维活动[6]。“创意经济之父”约翰·霍金斯①根据“有想法的人,特别是有自己想法的人,在很多情况下比操纵机器的人更有力量”的基本判断,对创意产业做出较为宽泛的定义,他认为构成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艺术设计、专利申请、商标营销和版权保护。任何一种文化创意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知识背景下,依靠人的灵感和创新,借助现代科技提升传统文化要素的内涵和品质的,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加工和移植,创意活动融注了最大的个性特质。
创意产业区别于文化产业的最大特征主要在于它高度集纳了创意元素、文化因子和科技力量,三者相互作用并深度融合,形成了高智慧、高文化的新型产业集群。[7]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中,知识产权、文化产品及服务被认为是创意产业的核心内容。在国内,北京最早认定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标准,侧重从文化产业价值链的角度重新定义创意产业——以创新为根本要素和途径,突显文化内核和创意价值,主要体现了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的行业集群特征。[8]而相对于文化产业,具有信息密集性和高知识性特征的创意产业是高智慧和创意的结晶,始终处于价值链的高端。任何一种创意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知识背景下,利用人文积淀,通过重塑传统产业结构来完成创意点燃和价值实现。如当今的3D电影、3D打印和高清数字电视等高科技文化产品都是通过数字新技术完成的。没有创新也就没有创意,创意是一种新科技理念。由于创意产业处于文化产业价值链条的高端环节,因此它的创新思维凝结在文化产品及服务当中,通过价值传导进而实现它的附加值增加,完成跨行业、跨领域的重组与合作,进而推动文化产业实现深度发展。
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关联极为密切。文化中有创意,创意中有文化。无论是在学术研究领域还是在政府制定实施决策方面,对“创意产业”一直存有较大分歧,特别是一谈到文化必然提及文化产业,这一对平行的概念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但也有显著差异。有时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有明确的区分,有时二者之间又可以互换使用。[9]在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形势下,虽然强调创意产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知识创新、产业升级和效益倍增等方面有巨大的增量空间,但由于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条件所限,且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侧重点等方面有所不同,与我国倡导的自主创新也不完全一致。因此,目前看来,盲目照搬英国等国的创意产业发展模式既不符合我国国情,也不利于政府的统一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上加强两者研究,有助于明晰各自归属的产业边界,廓清文化产业与创意之间认识上的误区。
二、文化产业的分类
文化产业包含的内容和门类非常丰富,是一个多系统多组织构成的有机整体,长期以来没有一个规范科学的分类标准,现在的分类标准是在各种产业分类标准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因为对文化产业进行分类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加之文化产业概念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和多义性,世界各国地域、经济、文化背景、产业政策等各不相同,所以与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相对应的文化产业分类标准和体系也不尽相同。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根据各自的国情和发展目标制定本国的文化产业分类体系,以应对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各种挑战和机遇。
目前在国际上各种产业分类标准中,以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费希尔在其1935年出版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提出的三大产业分类法最广为人知。根据社会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顺序将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为农业,第二产业为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主要指“服务业”,即为生产和消费服务的部门,包括除第一、二产业之外的其他相关产业。除此之外,一些国际组织根据组织内部的产业划分原则也制定了自己的产业分类标准。从世界范围看,文化产业从组织结构上基本可以划分为三类:一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如生产与销售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等行业);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如戏剧舞蹈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经纪业等);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潢、装饰、形象设计、信息咨询、文化旅游等)。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文化产业的阐述不尽相同。由表1可见,世界各国根据本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分别对本国文化产业进行了具体而宏观的行业划分。最早建立文化产业分类标准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其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化的生产标准,经过生产、复制、流通和传播等主要环节的一系列活动,强调其知识产权的属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角度进行科学界定,为我国建立文化产业分类框架提供了重要参考。我国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分类也有系统研究,但划分类别上存在差异性。21世纪初,有学者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包括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广告、娱乐等较为细致的综合性文化体系[10],但划分范围太宽泛,过于笼统。另有学者将文化产业区分为文化艺术、文化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旅游等四个领域[11]。这种粗略划分虽有些过于狭隘,缺乏具体操作性,但划分较为清晰。为更好适应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制定科学规范的分类标准和体系已势在必行。
我国统计部门最早于1985年首次把“文化艺术”纳入第三产业统计项目中,开始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相对成熟的产业分类标准,并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产业分类标准和体系。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形势下和国家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制定科学的文化产业分类标准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2004年国家统计局会同多个部门广泛调研、共同研究,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的基础上制定颁布了作为首个国民经济分类指导标准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首次对文化产业的内容进行科学划分和全面统计,有力地推进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宏观发展决策的制定实施。此次分类标准对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认为文化产业是为全社会提供各类文化产品及服务的相关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相关联的围绕文化消费的活动集合。主要包括文化产品制作、文化产品销售活动、文化用品生产和销售活动等六大类[12]。再具体进行划分,主要分为核心层、层和相关服务层(见表2)。
■
表2:《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04)划分层次
通过表2可以看出,我国在文化产业的分类上比较宽泛,涉及的领域和门类较多,涵盖的内容十分庞杂,既有物质文化生产、制造和销售活动,又有精神文化生产、和经纪活动;既有公益性文化,又有经营性文化;既包括学术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又包括商业活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交错混杂并存发展。随着新兴文化业态的相继出现,2004年制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越来越不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对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提出的要求,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亟须对现行分类体系进行必要调整,使其更加切合现实发展的需要。
我国的文化产业主要指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而进行的创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2012年7月,国家统计局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统计框架2009》,延续原有的分类原则和方法,对产业类别和结构分别进行了相应调整,新增了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特征的新兴业态,逐步细分了部分行业小类,去除了少量不相关的产业类别。在《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04)的基础上进行修订,颁布实施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对文化产业的定义进行了更为精准的界定: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并进一步说明了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从内涵)和与其相关生产活动(从外延)的范围指向。
根据2012年的分类标准可以概括出,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文化用品的辅助活动和专用文化设备的生产活动成为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主要内容,其中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构成了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主体,其他方面则是补充。文化产业的统计范围基本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统计框架2009》规定的范围保持一致。统计上指称的“文化及相关产业”覆盖全部文化及相关单位,“文化事业”着重指公益文化单位,而“文化产业”主要指经营性文化单位(见表3)。
当文化产业的内涵较为明确时,其外延描述就会更清晰。新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标准基本上全面反映了近年来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客观进程和可喜成就,特别是新的四层次划分较为合理,对文化产业链条进行了新的提炼和梳理,更符合文化生产规律[13],更好地适应了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这既回应了社会各界对文化产业的热切关注,同时也澄清了以往在文化产业认识上的不确定认识,为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文化产业统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准和行业导向,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人们对文化的认识逐步深入、文化与其他领域的加速融合,文化产业的涵盖范围也在不断发展变化,逐步完善文化产业的科学划分体系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文化产业内涵进行科学界定和系统划分,能够正确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势,恰如其分地定位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坐标,以便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进行有效的区别管理,推进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既要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同时也要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门类。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产业的媒介品牌与创意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0XXW011);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0JJD860006)]
注释:
①约翰·霍金斯先生是国际创意产业界著名专家,英国经济学家,世界创意产业之父,版权媒体及娱乐业研究方面的领军人物,知识产权的负责人和提供创意及知识产权咨询的创意集团的主席及创始人之一。
参考文献:
[1]赫斯蒙德夫.文化产业[M].张菲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3.
[2]孙小婷.中国文化产业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12.
[3]张彩凤.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26.
[4]高书生.文化体制改革的10年 谱写文化发展新篇章[N].人民日报,2012-10-17.
[5]孙志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J].红旗文稿,2012(17).
[6]创意产业[EB/OL].http://baike.ccitime/2010-05-11.
[7]温朝霞.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智力+科技”[N].天津日报,2008-10-24.
[8]李嘉珊,赵晋晋.中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外贸易实证对比[J].生产力研究,2007(17).
[9]多斯桑托斯.2008创意产业经济报告[M].张晓明,译.北京: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2008:10.
[10]戚鸣.文化产业:全球新兴产业[N].光明日报,2002-09-12.
[11]王慧烔.对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2(2).
[12]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通知[EB/OL].http:///2004-05-18.
[13]张玉玲.文化产业:专家解读《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N].光明日报,2012-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