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政部工作报告范文

财政部工作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政部工作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政部工作报告

第1篇:财政部工作报告范文

一、真落实责任制,强化对老干部工作的领导版权所有

×年,局领导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年初召开两次会议,按照“眉组老干发号”文件精神,全面部署老干部工作,提前安排,做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落实好老干部“两项待遇”,不断强化服务,充分发挥老干部作用。进一步加强对老干部工作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老干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切实把老干部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老干部工作领导责任制,在我局得到了充分贯彻和落实,老干部管理工作组织机构健全,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任领导小组组长,配备专干,局政秘股具体负责老干部工作日常管理,在年初签定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合同中,赋予了一定的分值。作到责任明确、工作落实。

二、认真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确保老干部政治坚定、思想常新

一是在老干部来访时,局领导能认真听取汇报和提出来的要求,并积极采纳老干部提的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对老干部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能够给予明确答复并及时解决。做到来信来访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对不符合政策规定或一时难以办到的事情,向老同志解释清楚,做好思想工作。

二是每季度召开一次老干部座谈会,组织学习有关文件,传达重要会议精神,通报局主要工作情况及重大事项。组织老干部学习、活动,加强与老干部的联系,为每位退休干部都征订了《春秋》,有关学习资料都及时发送给老干部。

三是在召开每月一次支部大会时,所有退休老党员都能按时参加组织生活,认真学习局制订的学习计划、工作总结等,并且学习材料人手一份。

四是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对老干部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解决,努力做到让老干部们都能满意。对属于本局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均能按规定及时认真地办理。

三、全面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确保待遇到位,服务到位

我局在老干部工作上认真贯彻“政治上关心、生活上从优”的原则,坚持积极为老同志办实事、办好事,帮助老同志解决实际的问题和困难,建立完善了“三个机制”,确保离休干部“两费”的落实,切实做到足额发放、实报实销、决不拖欠。

一是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医疗费保障机制。本着坚持“保证治疗、因病施治、合理用药、节约开支、防止浪费”的原则,按规定为全局老干部制定了医疗卡和每年的身体检查单,并视不同情况,特殊情况特殊对待,解决处理好老干部看病、审核、报销等环节,确保离休干部医疗费按规定实报实销。

二是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老干部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保障机制。按规定及时报批局老干部享受和调整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并对于老干部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的发放实行全县统一工资卡发放,不存在拖欠和克扣现象。

三是坚持走访慰问老干部生活保障机制。在老年节、春节等重大节日,领导都亲自携带礼品逐户走访、看望慰问老干部生活,送去了党的温暖。重大节日必访、特殊情况随访已经形成了制度。

四、加强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

在老干部工作队伍的建设上,我局注意把政治素质好、对老干部有感情、有开拓和奉献精神、工作能力强的同志安排到老干部工作岗位上。目前我局老干部工作人员坚持以服务的思想从事管理,以服务的形式实现管理,初步形成了一支思想觉悟较高、业务能力强,对老干部有深厚感情的工作队伍。从事老干部工作人员能认真学习老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进一步提高政治业务素质,以适应老干部工作的要求。

第2篇:财政部工作报告范文

此意见包含了十大类,50项重点工作,包括“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等”。这50项工作每项都明确到了一个部委,或由一个部委牵头其他部委参与。从这份意见来看,可以解读出几个层次的意思。

第一,突出政府执行力建设。2012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不少目标和蓝图,为此必须提升政府工作的执行力。这次明确具体事项、具体负责的部委,明确在4月20号之前各部委都要拿出落实这些工作的具体意见,明确考核问责机制,就是通过细化每一个环节来确保整体目标实现。所以,在这十大类50项重点工作中,不但明确了工作内容目标,也明确了落实责任主体。比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大类中,就明确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的工作由财政部牵头,国家发改委、审计署、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国管局等有关部门或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第二,提高政策针对性。国务院提出十大类50项重点工作就是为了聚焦重点,提高政府工作的针对性。

第三,强调协作。50项工作中基本上都是多部门参与。比如意见中所提的民生、外交、农业、物价等这些历年经常性的重点工作,要进一步通过协作来实现,必须强化配合,要克服推诿扯皮的现象,摒弃部门利益和局部利益,切实提高办事效率。为此,既要求牵头部门要切实负起组织协调责任,其他部门要积极配合,同时也需要发挥国务院领导层的协调作用。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都会参与其中的协调,也会通过国务院常务工作会议等平台来提高协调的力度。

第四,稳增长是重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作为第一大类重点工作提出,表明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在今年1、2月工业利润下降5.2%的情况下。转方式调结构的目标不能变,但也还是需要一定经济增长做支撑,既不能追求快,也不能承受突然失速。为此,发改委、财政部、央行、工信部这些宏观调控部门基本上都在这一大类中挑大梁。

第五,改革攻坚意图进一步体现。意见中第类是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包含了当前改革的一些硬骨头。比如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重要的部委全部也都参与,包括中央编办也参与到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来。这些改革在今年将继续作为一个攻坚战场,表明中央政府希望在改革的重点难点上能有所突破。如果这些能有所突破,其他方面也将会实现突破,即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实现改革的全面深化。

第六,文化产业成为挖掘内需的新平台。在意见中专门列出的一类就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既与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题讨论文化产业有直接关联,也与当前中国经济需要培育新的经济点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增长点有关联。为此,在意见中提出需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所以,除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传统意义上主管文化产业的部门外,还纳入了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部等部门。

第3篇:财政部工作报告范文

在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阳光财政”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是“数字里面的政治”,2012年、2013年中央部委和省级政府都曾密集“晒出”三公经费,只是“猫腻”现象普遍存在。

“阳光财政”,平平常常的四个字,成为《政府工作报告》的新词,固然令人振奋,但也正如所说“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

变化中的财政透明度

“去年中央国家机关‘三公’经费减少35%,31个省份本级公务接待费减少26%。”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布了2013年政府的“三公”支出状况,这也侧面反映了中国财政透明度状况有了改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印证了曾说过的话“百姓要过好日子,政府要过紧日子”。

这背后是一系列法规制度建设的成果,因为法律法规是政府信息公开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志。

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开始实施,这无疑是推动中国政府信息公开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

条例实施以来,阳光政府和阳光财政建设虽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在信息公开方面,不愿公开、不敢公开、不屑公开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涉及“三公”消费等内容更是一度被许多部门视为“秘密”。有的部门即便做了“公开”,但由于公开的内容不及时或者太粗略、太模糊、太难懂,依然久为人们诟病。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一些单位和部门在经费开支上不规范或者有“猫腻”。

例如6年过去了,即使每每有会议强调和文件约束,年底突击花钱依旧是中国财政制度的一道“风景”。尽管在一年里的大多数日子,财政部门经常把“支出缺口不小”“财政压力过大”挂在嘴边,最终也无法摆脱这一惯例和模式。

同时也应看到,新的《保密法》对财政预算中国家秘密事项的规定也未做任何调整,它不仅阻碍了以往的财政信息的公开,而且还会在未来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预算法》现还处于修订草案阶段,尽管将预算公开作为一个原则写入《预算法》无疑是一个进步,但“公开的实施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也意味着公开什么、怎么公开、何时公开都由政府行政部门来决定。

不能否认,近几年来,“公开”已经成为社会政治生活中最常用的词汇,“政府信息公开”“阳光财政”“预算透明”“三公经费”成了政府和社会公众热议的话题。可以说,“公开”作为一个理念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共识。但理念要成为现实还需要行动,真正做到“阳光财政”,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的话点中了中国当前改革的关键,如何才能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怎样的笼子才能将权力关进去?这个笼子由谁来打造?

政府信息公开正是这个笼子的必要组成部分,而财政信息公开又是这个组成部分中的关键部件。如果政府在做什么、政府如何从公众口袋里拿钱、又用到什么地方去了、用得怎么样、广大社会公众无法知晓,对权力就谈不上任何制约。

要把权力关住必须让关在里面的人置于众目睽睽之下,不是在无关紧要的时候让人看,给人一种无法逃脱的印象,而是在关键的时候要让大家看。有理由相信,在大家的注目之下,关在里面的人不太容易逃脱,即使想逃,大家也会及时发现,知道逃脱的“奥妙”所在。政府信息公开,财政透明的意义也就在于此。

更重要的是,要使权力受到制约,笼子不能单由掌握权力的人自己去打造,必须要由社会公众共同来打造。

香港地区的经验值得借鉴。在香港地区,政府的财政预算在制定阶段就时时向社会民众咨询,根据民众诉求及时加以修改。82个政府开支项目逐一罗列,最近5年收支统计一目了然,每一笔钱怎么花、花到哪里,全部可以在政府网站上看到详细数据,市民了然于胸。借鉴其法,广州市5年前开始向社会公布114个市本级部门预算,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财政网站点击率狂增40倍,可以说向“阳光财政”迈开阔步。

第4篇:财政部工作报告范文

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财税改革的具体内容与十八届三中全会一脉相承,即主要包括建立现代预算制度、推行税制改革、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等三个方面。比较引人注目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讲到了地方债的问题,且用墨不少。这表明,尽管在去年底审计署了全国政府性债务的审计报告后,各方比较一致的解读是“总体可控,局部有风险”,但在中央政府看来,同产能严重过剩一样,地方债始终是压在本届政府心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剑,必须严肃对待。

报告传达出的主要信息是将推出规范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何谓规范,报告简要指出了三个主要方面:

一是将允许地方政府发债。这是建立规范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的基本前提。对此,学界、业界已讨论经年,此次总算姗姗来迟。不可小觑这一变化,这反映了对于地方债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即我国尚处于工业化的后期、城镇化的中期,各地对于建设资金的需求现实而且正当,必须在制度层面“开明渠”,否则就会形成隐患更多、风险更大的地方债“暗沟”。

二是将地方债务纳入预算管理。这是规范的债务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纳入预算管理,一方面意味着地方债务的诸多技术指标,如债务发行总额、累积余额、债务主要使用方向等将更加公开透明,另一方面意味着在政府之外,各级人大、社会公众将在债务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行政长官的政绩冲动、短期行为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三是推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综合财务报告的关键之处在于,政府的所有收入、支出(包括债务收支情况)都将纳入报告,这也是克强总理所说的“全口径预算”的意思。一旦编制了此报告,不仅人大、公众可以对政府进行更实质性的评点,而且市场主体还将以此为依据,对地方政府是否具备发债条件、是否有偿还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评估。换言之,在债务市场上,地方政府将同企业一样,接受市场规则的约束,而这将迫使其在借债、用债、还债上,更加像一个理性的“经济人”一样行事。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一个规范的债务管理制度还至少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制度的基本取向,二是技术上的管理指标体系。

对第一个方面,一要发挥我国单一政体的独特优势,用具有较强行政约束力的制度去规范地方政府的债务行为,二要将其适度暴露于市场风险之中,如允许地方政府发生债务违约,同时严格制定上级政府对其实施救助的相关条件,即使万不得已必须要由上级政府出手,也应要求地方政府首先自己要进行全面的债务整理,以此规范地方政府的债务行为,防止道德风险。

对于第二个方面,则涉及用于债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的一系列具体指标体系,如地方债务的总规模、当年发债规模、发债的具体条件、债务发行方式、风险预警、偿债基金、债务违约,等等。所有这些具体的操作问题,在国债管理层面已经相对成熟,转用于地方债只是一个技术和时间问题。只要“地方政府可以发债”这一大前提确定且预算法随即进行适当修订之后,就可正式付之行动。由是观之,本届政府工作报告在启动我国地方债务管理体制方面,确有破冰之举,具有重大的开局意义。

第5篇:财政部工作报告范文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政府采购法,了解和掌握政府采购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促进廉政建设,财政部、监察部、审计署、国家预防腐败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工作。根据省财政厅、省监察厅、省审计厅《转发财政部、监察部、审计署、国家预防腐败局关于开展全国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财购〔20*〕364号)要求,现就做好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工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开展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既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的政府采购管理体制的客观需要,又是从源头上防止腐败、建立长效机制的有力措施。各院校、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工作的重要性,精心组织和安排各个阶段工作,落实专项检查工作办事机构和专项检查工作人员。各院校、单位负责人要主抓政府采购执行情况检查工作,并指定政府采购归口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本单位的政府采购执行情况检查工作。

二、精心组织自查,做好迎检准备

各院校、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政府采购法和有关制度规定,落实人员、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开展政府采购执行情况自查自纠工作。

按照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的要求,自查自纠结束后,将对20%的采购人和部分社会机构进行重点检查。请各院校、单位在保证自查自纠工作质量的基础上,认真归纳整理,查找问题根源,做好迎接检查的准备。要通过本次检查,促进依法采购意识,完善制度措施,严格执行政府采购预算,并加快20*年政府采购预算执行进度。

三、自查自纠,及时报送材料

第6篇:财政部工作报告范文

1.改进政府财务报告是公共财政改革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国财政体制发生了较大变化,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财政部门开始循序渐进的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在公共财政体制下,要保证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财政管理的公开、公正、透明,考察部门预算的合理性及其执行效果,考察政府采购成本的公允性,对财政资金的使用实施有效的监控等,都需要相应的政府会计信息作支撑。与此同时,政府出于向纳税人、国债购买者和投资者等政府资金的提供者提供有用信息的需要(如纳税人对于政府资产管理的关注,国债购买者和投资者对于政府债务结构和偿债能力的关注等),出于监控财政资金的使用和加强政府自身资产和负债管理的需要,我国有必要建立相应的政府会计核算标准和财务报告制度。

3.政府绩效评价制度的建设离不开政府财务报告的改进

随着我国新一届政府开始推行问责制和公共财政体制要求对财政资金的使用进行追踪问效,我国财政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都在逐步建立起政府的绩效评价体系,以对政府部门及官员进行有效的制约和监督。

在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政府绩效评价标准的设计固然重要,但是为政府绩效评价提供数据的政府会计信息和其他有关信息则更加重要。从这个角度讲,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离不开政府会计的改革和政府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比如,如果要评价财政项目的有效性,就必须依赖于政府会计提供有关项目成本的信息和由项目所形成资产的信息如果要评价某一政府或者部门的工作业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就需要依赖于政府财务报告中所包括的营运绩效表和资产负债表所提供的有关收入、费用、资产、负债信息等。

4.改进政府财务报告是加强社会监督的需要

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对于政府财务状况、运营绩效和现金流量信息也日益关注,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知情权,从而对政府无形中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监督网。政府要提高自身的透明度,解脱其公共受托责任,满足社会监督的需要,也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政府会计标准和政府财务报告制度。

四、结束语

政府财务报告是政府会计的“产品”,它向社会公众提供有助于分析和评价政府的受托业绩及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财务信息,信息使用者可以据此做出相关决策。政府财务报告在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架起一座重要的信息沟通桥梁,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实行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政府财务信息只是散见于政府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或称政府财政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以及政府工作报告等政府报告中。我国在政府财务报告的构建方面,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因此,对于政府财务报告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蕾,曹雨露.美国政府财务报告模式的沿革与启示[J].财务与会计,2004,(01).

第7篇:财政部工作报告范文

此前,享受减半征税的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标准是6万元。这预示着,将有更多小微企业得到税收优惠。

这项政策的推出此前已有铺垫。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进一步扩展小微企业税收优惠范围,减轻企业负担。此后,国税总局局长王军表示,目前直接从税收优惠中受益的小微企业已近1000万户次,其中一大优惠是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后征收企业所得税。

王军还说,今年将有更多的小微企业获得税收优惠支持,其中一项就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进一步扩展小微企业税收优惠范围,税务总局将与财政部一起研究继续加大小微企业税收扶持力度的政策措施,如适时适当扩大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小微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的上限,由年应纳税所得额6万元进一步较大幅度提高,并将政策截止期限延长至2016年底。

该项政策是在经济增长放缓,小微企业发展面临困境的背景下施行的。国家工商总局近日的《全国小微企业发展报告》显示,小微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和吸纳新增就业主渠道,但也存在着两极分化严重、产业升级困难等突出问题,特别是大多集中于以资源开发型、产品初加工型、服务低层次型为主的传统行业,呈现出“锄头与卫星齐飞、高端与低端并存”的现象。

报告称,近年来受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小微企业发展缓慢,只有12%的小微企业表示营业额保持了快速或高速增长,近50%的小微企业反映市场需求不足、产品销售困难,近60%的小微企业反映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可以看出,相当数量的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较为困难。

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中国小微企业数量已达1169.87万户,占企业总数的76.5%。

这也是近年来国务院第二次提升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上限。三年前的2011年,国务院就提出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该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是从3万元提高到6万元。此次将上限提高至10万元,以年应纳税所得额8万元为例,如某企业原来需缴纳1.6万元(8万×优惠税率20%)企业所得税,优惠后只需缴纳8000元(8万×50%×优惠税率20%),一年可以少缴8000元。

2013年8月,财税部门曾推出一项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但施行以来饱受争议。按照财政部和国税总局的规定,从2013年8月1日起,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2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由于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数量较少,政策覆盖面有限,因此该政策的含金量并不高。财税专家表示,根据小微企业的实际情况测算,该项政策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能享受减免税的小微企业可能还达不到600万户。

相对来说,此次提高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上限的政策含金量更高,企业能得到更多实惠。

针对小微企业松绑,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比如,自2012年至2015年,对年应纳税所得额6万元及以下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税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月销售额提高到5000元-2万元;2011年起至2014年,免征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印花税;小微企业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可按有关规定向省级财税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提出减免税申请。另外,目前正在推进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小微企业税负有所下降。

不过,有关政府部门曾针对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展开过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一些小微企业还是享受不到优惠。

一些企业受财务制度不健全的影响无法享受政策。由于建账成本较高,小微企业尤其是微型企业经营利润薄弱,大部分小微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而按照政策规定,它们不属于增值税减免政策享受范围,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也不能享受任何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第8篇:财政部工作报告范文

甲方(委托方):_________(监督检查办公室)

乙方(受托方):_________会计师事务所

兹由甲方委托乙方对_________(被鉴定单位名称)_________年度会计信息质量和_________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进行鉴定,经双方协商,协议如下:

一、乙方按照财政部有关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规定负责对(被鉴定单位名称)_________年度(必要时追溯到以前年度或延伸到以后年度)的会计报表和_________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及相关资料进行审计鉴定,按甲方的工作要求负责提交审计鉴定报告及有关报表,专题报告等审计工作底稿。

二、甲方的责任及义务:

(一)对乙方的审计鉴定工作质量进行监督;

(二)对乙方提供有关业务指导,督促被鉴定单位向乙方提供真实,完整的资料;

(三)按审计鉴定业务协议书的规定支付审计费用。

三、乙方的责任及义务:

(一)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执业准则;

(二)按照甲方的要求完成审计鉴定项目;

(三)在审计结束10日内向甲方提交审计鉴定工作报告及有关审计工作底稿;

(四)对审计的情况和问题以及取得的资料负有保密责任;

(五)对外必须以接受省财政厅委托的名义开展审计鉴定工作,不得借审计之机为事务所拉客户及谋取其他不正当权益。

四、审计付费标准及方式

(一)付费标准:中标费用。中标费用包括基本费用和奖励费用。奖励费用占中标费用的30%。

(二)付款方式:甲方于审计工作开始时,支付乙方基本费用的50%,审计期间发生的所有费用由乙方自理,审计结束后,在乙方提交符合审计质量标准的审计报告及有关审计资料后,甲方支付基本费用余下的50%。奖励费用由甲方于审计工作终了后评定。审计费用由甲方授权省财政厅支付。

五、甲方负责对乙方出具的审计报告质量进行监督,如发现乙方提交的审计鉴定报告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执业准则或不符合甲方要求的,甲方可参照省财政厅《检查人员工作守则》有关规定作出处理。

六、其他未定事项双方协商解决。

七、本协议书经双方签署后生效,协议书规定事项完成后失效。

八、本协议书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盖章):_________乙方(盖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第9篇:财政部工作报告范文

(一)公共财政的内涵

公共财政是政府凭借政权的力量获取资源、筹措收入,为社会提供满足公众需要的公共产品与服务,是政府实现资源配置的活动。公共财政的核心在于“公共性”。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与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内在关联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府所有的职能都是财政活动”,不论是经济建设、行政管理还是公共服务,政府的任何活动都要通过财政来实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提出,就是要求调整和转变政府职能,把政府的职能重心放到公共服务上来。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内在要求,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系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物质保障。

二、当前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现状分析

1994年以来的财政体制改革从加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出发,主要致力于提高“两个比重”,即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关注于财政收入体制改革。公共财政框架下的预算会计,又称为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它是一般会计原理在企业之外领域的应用,是用于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社会公众和经济组织提供行政管理、社会服务等“公共产品”,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政府单位、社会团体和各类公共机构、公益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及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会计系统。但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在非盈利性组织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因此必须要对预算会计进行一定的改革,以便能够更好的适应当下社会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需要。财政支出体制,尤其是各级政府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相对滞后,对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功能定位、各级财政的职能分工等方面的改革不够深入,因此,当前我国公共财政体系存在着一些问题。

三、我国预算会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一)现行预算会计范围过窄,难以全面反映政府资金运动

目前的预算会计仅限于与预算资金收支有关的范围,并没有全面反映政府的资金运动及结果。

1、对政府固定资产的核算和反映不全。目前的预算会计制度中,总预算会计没有核算和反映政府的固定资产。这意味着用于购置政府固定资产方面的财政资金,一旦支出以后就退出了政府和公众的视野,不利于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不利于加强财政管理和监督。

2、总预算会计制度不能适应政府资产多样化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投资形式除了无偿拨款及部分有偿贷款以外,还有政府参股等多种形式。在政府参股的情况下,现行的总预算会计核算制度只能反映为当期的财政支出,不能对国有股权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无法真实地反映政府资产状况,也难以实现对国有资产所有权和收益权的管理。

(二)收付实现制预算会计基础存在局限性

随着预算会计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经济对政府资金管理的需要,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制度在很多方面暴露出局限性。

1、无法全面准确地记录和反映政府的负债状况,不利于防范财政风险。由于收付实现制是以现金的实际支付作为确认当期收入和支出的依据,在这种记账基础下,财政支出包括以现金实际支付的部分,并不能反映那些当期虽已发生,但尚未用现金支付的政府债务,使政府的这部分债务成为“隐性债务”。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上,政府的这些债务被“隐藏”了,政府的财务状况不能得到真实的反映,其产生的不良结果。一是,不自觉地夸大了政府可支配的财政资源和造成虚假平衡现象,对宏观经济决策和市场运行产生错误导向。二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相同会计期间政府权力和责任不相匹配,有可能出现政府代际的债务转嫁,导致各届政府间权责不清,不能客观、全面地评价和考核政府绩效。

2、不利于正确处理年终结转事项,造成会计信息不实。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上进行的总预算会计核算中,存在因跨年度支出而出现结余不实的问题。在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经常会遇到预算已安排,但由于各种原因当年无法支出的问题。如果按照收付实现制的要求处理,容易造成当年结余不实。类似情况在中央及其他地方财政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今后随着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办法的推广,类似的问题将会更加突出。

(三)会计报告信息不完整,透明度不高

从目前来看,虽然我国有着覆盖上百万预算单位和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预算会计体系和层层汇总上报的会计报表制度,但从总体上看,预算会计信息的报告和使用都是不够充分的。

1、缺少统一的政府财务报告制。目前我国没有实行政府财务报告制度,预算会计信息主要是通过政府的预算和决算形式来间接地传达给立法机关和公众的。由于政府预算的主要任务是向公众提供政府预算的收支计划和执行情况,所能传达的预算会计信息非常有限,政府的债权、债务、债务资产等财务状况不能得到全面的反映,在预算编制比较粗放的情况下,就更为有限。

2、会计报告内容不完整。反映信息过于简单。目前的预算会计报表内容不能全面反映政府的资产和负债状况。这一点尤其表现在总预算会计及其报表之中。因此在总预算会计报表中并不能反映。对此类情况,不仅立法机关和公众难以进行监督,财政部门自己也缺少准确的了解。3、会计报表项目列示不科学,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首先,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列示不科学。其次,收入支出表的项目列示不合理,难以操作。再次,预算内外资金核算方法不统一,影响会计报表信息的真实性。

四、公共财政框架下预算会计的改革思路探讨

(一)建立和支出预算管理相互适应的公共财政的管理框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公共财政的框架逐步完善,这使得公共支出预算的范围将会以社会共同发展的需要作为界定。在实践中,一些单位不符合这显示标准,则不应该纳入到公共支出的预算范围之内,也不应该继续由财政对其进行经费的供给,对于这些单位来讲,应该逐步的退出公共预算的范畴,进入到市场,通过企业会计的方法来进行核算。对于目前不断增加的事业单位和其他的非盈利组织,则应该明确的纳入到预算会计的体系之中,这不仅仅有利于对各个组织规范化的进行管理,同时也有助于创造更加公平的环境,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与此同时,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应当开展必要的改革,将基建资金纳入到会计单位来开展核算。

(二)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政府会计体系

实践过程中,政府的会计准则理论结构重要是指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中,基于会计假设、会计目标和会计原则所构筑的会计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构筑完善的会计体系已经成为了社会各方的共同要求,这同时也是日后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公共财政框架下开展预算会计改革,应当强化政府的会计准则研究,尽快的制定出一套科学完善,有先后顺序,并且概念统一的政府会计准则。值得注意的是,在政府会计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依据国家发展的现实情况开展具体的体系制定工作。

(三)完善政府财务报告和相应的审计制度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很少编制全面和完整的政府财务报告,这显然不利于新形式下政府工作的顺利开展。虽然目前每年都在召开政协和人大的会议,政府也做了相应的工作报告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但是这些报告除了预算执行报告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年度预算的收支情况之外,并没有完整的、详细的全年政府财务报告。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这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度,加强群众对于政府监督的作用,为构建廉洁、高效的政府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还应该完善对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计工作,审计工作的参与有利于提升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督促政府官员更加高效、廉洁的开展工作,最大限度的防止和杜绝政府官员的和贪污腐化现象。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体系的完善不仅仅有利于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同时也能够使得政府各项工作的开展更加科学有效,因此审计报告毕竟要成为政府财务报告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部分。

(四)政府会计中应当实行权责发生制的会计记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