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热学学习报告范文

传热学学习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热学学习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热学学习报告

第1篇:传热学学习报告范文

关键词:传热强化与控制 课程建设 教学方法 考核手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098-02

热环境控制课程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一门专业课,也可作为航天、机械、电子、化工类相关专业的选修课。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本科学生在学习了大学传热学中的传热基本原理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掌握对相关工程技术中传热过程进行强化与控制的原理思路与技术方案,扩大知识面,培养根据基本原理进行技术研发、创新的能力。课程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适当的课堂讨论。通过资料搜集、分析整理、评判,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通过学生自主拟定设计题目、进行论证与初步设计训练,达到教学目的。

热环境控制课程的特点是属于新开设课程、无合适教材、涉及面广、无习题;接近研究生选修课、要求学习主动性;需查找文献、大量阅读,发挥主动性进行课程设计、撰写论文;与一般专业课的课程设计训练不同,主要考察主动性、创新性。本课程的教学正是围绕培养能从事热动系统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型技术人才展开的,结合我校本科教学要点“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教师第一要务,重点推进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改革”,依照培养高质量复合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教学与科研一体化为教学思想,为深化教学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从中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1 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教学思想

热环境控制的教学与科研是相对独立又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两项活动,在适宜的条件下,两者可以得到强化,并相辅相成、互为促进。高校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基本思想基于建设具有地方工科特色的现代教育教学,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坚持侧重工程和应用的研究型教学和科研思想,致力于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探索和实践,使教学促进科研,科研服务教学。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教学思想在热环境控制课程教学中体现为:通过理论的教学、科研活动和课程设计等,使学生适度地参与相关的科研项目中来,既可以巩固学生的理论基础,又可以加强本科生教育与实际课题的联系。热环境控制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进程和教学方法都是按照这种教学思想进行。

教学组主持完成和正在进行的课题有973课题、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纵向课题,也有和航天院所、公司企业之间的横向课题。这些课题涉及了强化换热、计算传热及多相流动和相变换热等各研究方向。通过科研活动不仅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开拓了教师的知识面,同时为教学提供了第一手科学前沿资料,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时,授课教师注重联系实际及本人的科研成果和他人的科研成果,使授课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如,围绕863课题中近地空间飞行器热控和热防护研究,从课堂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多方面设计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把项目的内容(包括近地空间飞行器的工作原理、热环境和特有热控系统设计思路和方法)融入到导热强化与控制原理、对流传热强化与控制原理、辐射换热强化与控制原理、耦合换热与传热过程的强化与控制、新技术领域中的传热强化与控制问题等章节中,同时利用部分课堂时间开设了几个由浅入深的专题学术讲座。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利用学生业余时间,带领学生参观相关的科研实验平台,通过一系列教学,学生不但理解了热环境控制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真正把传热学理论知识拓展到实际应用中来。同时也了解了科研的基本程序、基本方法,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将来参加社会工作或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方法

多媒体技术教学,已在众多课程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也存在一些弱点和缺陷。例如,多媒体教学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等,因此,本课程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像录像、小黑板、多媒体、课程互动讨论、学生上台讲等多种教学手段,有效地提高学生上课的注意力,调动学生课上主动性和课后思考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学的主要内容、授课教案等都可以在网站上浏览,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该课程的主要内容。网上教学与答疑可以通过传热学精品课程网站(资源共享课)进行。为了增强教师与学生的联系,解决学生对于该课程存在的一些疑问,并及时了解学生对于本课程的反响,我们还开设了微信群和QQ群进行教学讨论和答疑交流;另外网站设置了资源共享区,为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了资源共享的渠道。

讲解课程时,积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学习理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方法。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基本知识,讲解的例题都与实际生活和科研项目相联系。比如讲解绪论的时候,笔者在讲课时问学生,人们在冬天一只手握铁棒另一只手握木棒时,为什么感觉握铁棒的手比握木棒的手更冰冷?为什么蔬菜大棚里的温度比大棚外的温度高?神舟飞船是如何克服大气烧蚀返回地面的?于是学生就有了反应,开始思考。这样一来,自然而然,老师就把学生引入下面要介绍的导热强化、对流换热强化和辐射换热强化等基本原理和控制手段。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学生可以知道学习这门课以后,能够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就不会盲目,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引导学生从传热学的角度去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真正学会如何利用传热学知识去控制热环境。

3 N+1的考核手段

考试方式改革如何客观、公正、有效地考核学生,如何摒弃一张考卷定乾坤的现象,一直是广大教师探讨的问题。对于绝大多数大学课程来说,尤其是一些工科课程,我们所要考查的决不是学生记忆公式的能力,而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怎样通过考试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传热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很值得我们思考。为此,我们设计了N+1全方位多层次的考核办法,办法的内容如下:

(1)课堂提问,考核学生学习情况、表达能力与课堂出勤情况,以提高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思考问题的独立性。

(2)平时小测验,考核学生知识积累能力与平时的学习态度。

(3)课程设计,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构思、提出一种热环境控制技术方案,并进行基本的论证。没有应用领域限制,充分发挥。最后经过老师评定较好的方案将有机会上台展示并讲述5~10分钟。

(4)课后资料查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通过文献了解专业领域的最新进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求:自拟题目,要求图文并茂,按正规学术论文形式撰写,必须有自己的观点或认识。可选择下列之一:①针对某一工程领域的热环境控制技术,进行文献资料综述、评价、分析,每人至少查找20篇国内外较新的论文(近10年)、技术报告及应用介绍。②针对某一传热方式的热环境控制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发展,进行文献资料综述、评价、分析,每人至少查找20篇国内外较新的论文(近10年)、技术报告及应用介绍。

(5)期末考试采取闭卷形式,进行基本概念、原理考试,加深学生对传热学和传热强化与控制的理解。

4 结论

热环境控制是一种改善传热性能的先进科学技术。通过对热环境控制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如何改善提高热传递的速率,以达到利用最经济的设备来传递规定的热量,或是用最经济的冷却来保护高温部件安全,或是用最高的热效率来实现能源合理利用。不仅为专业知识拓展提供有效的手段,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我们对“热环境控制”课程教学方法的进行了探讨,主要目的就是提高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在有限的学习时间中掌握热量传递的高效途径和控制方法,为后继的专业课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郭永辉,王子云.关于《传热学》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J].制冷与空调,2004(1):69-70.

[2] 尹先清,李赓.化学反应工程教学方法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5):32-33.

[3] 周继军,张敏,施伟,等.传热学课程建设实践与教学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2.

第2篇:传热学学习报告范文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8)

摘 要:为培养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在十几年消防工程专业教学和实践工作基础上,结合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提出消防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采用5+3模式。针对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实践动手创新能力较弱的问题,提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注入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交互式教学,注重启发学生思维。此外通过推行教授课程负责制,革新课程教学内容,改进实验课教学模式、加强实习和进行针对性的毕业设计等实践动手环节,构建完善的消防工程专业创新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关键词 :消防工程;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创新;研讨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X9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2.025

收稿日期:2014-11-14

0 引言

消防工程成为高等教育一门独立的专业是在20世纪50年代。1956年美国马里兰大学第一个建立了消防工程系,并于当年招收消防工程专业本科生。迄今为止,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荷兰、比利时、韩国、巴西等国都在大学里开设消防工程专业课,有的大学还建立了专门的消防教育机构,提供正规化的学历教育,可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我国高等院校从20世纪80代初开始培养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当时只有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一家高校设置了消防工程专业。随着社会对消防安全的逐渐重视,我国对培养高素质消防工程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教育部批准,中国矿业大学于2000年设立消防工程专业,2001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是国内地方高校设立的第一个消防工程专业,目前在全国本科专业排名中名列第一,同时被评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到目前为止,已有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中南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西南林学院、西南交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10余所院校开设了消防工程专业,且数量仍在增加。

经过十几年消防工程专业的教学和实践工作,结合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目前该校消防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消防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基本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遇到新问题的解决能力以及现场实践动手能力较欠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作为培养消防工程技术人才的高等学校有必要对现有的教学培养体系进行适当的调整,重点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1 消防工程专业创新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1.1 培养目标

消防工程专业培养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掌握火灾科学基本理论、消防安全技术,消防政策法规,具有消防安全技术研究、设计、监测、管理和火灾安全评估、控制及火灾事故调查分析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1.2 培养方案

消防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采用5+3模式,即前5个学期进行学院内大安全专业的课程学习,淡化专业方向,后3个学期分安全工程和消防工程2个方向进行专业课程学习。新生进入学校后只进入学院而不进入专业,在低年级学习基础课程,高年级时进入学科领域学习专业课程。这种课程安排使学生入学后能够得到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避免学生因过早进入专业学习而知识面狭窄的弊端。

1.3 课程体系

1.3.1 基础课程

基础课程主要有数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物理、化学等全校统一设置的课程。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统计、大学英语、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工程力学、工程图学、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等课程。

1.3.2 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分专业主干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主干必修课主要有燃烧学、火灾动力学、建筑防火工程、水灭火工程、建筑防排烟工程、火灾识别与联动控制、建筑耐火结构。专业选修课程主要有火灾事故调查、电气防火、消防法规、现代灭火技术、消防专业英语、化工企业火灾防护、消防队伍管理与灭火战术、应急救援导论、火灾数值模拟、火灾风险评估、消防心理学、地下工程火灾防护。

1.3.3 实验课程

实验课程是学生巩固、理解课堂知识、提高动手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实验课程安排了火灾及烟气蔓延、材料热释放速率的测定、火灾时期烟雾特性的测定、灭火剂灭火、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灭火系统等。

1.3.4 专业实习

消防工程专业实习分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认识实习采用大组参观了解的方式。生产实习采用小组跟班学习的方式,直接参加消防系统的安装施工和调试工作。毕业实习安排到武警消防支队,参加消防系统的验收工作,并收集毕业设计资料。

1.3.5 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包含一般部分、专题部分和翻译部分。一般设计部分是在毕业实习期间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就业单位岗位需求,在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建筑消防水灭火系统设计、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建筑气体灭火系统设计、建筑防排烟工程设计中选择1项内容完成设计。毕业设计专题由指导教师提供一些已经具备研究条件,切实可行,有研究和应用价值的题目,由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完成。专业文献翻译部分是将与消防有关的英文专业论文翻译成中文。

2 消防工程专业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消防工程是一门新兴学科,其内容涉及多个学科。既有理论基础方面内容,又涉及到各种法律规范和工程实践等知识。学习内容十分繁杂,需要的基础知识门类较多,如建筑、力学、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传热学、燃烧学等。因此该专业的教和学均存在一定的难度,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2.1 教材建设

以课程教学团队为依托,积极推行教授课程负责制,着力革新课程教学内容,规划建设与新课程体系相适应的专业教材体系。在新教材编写上注意易教易学、深浅适度、理论联系实际,加强“三基三新”(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内容,并在教材中设置一定的典型案例、讨论题、分析和思考题。

2.2 多媒体教学

全部课程均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节约时间、增大信息量;促进交互式教学;易于补充和提高。

2.3 研讨式教学

开展研讨式教学,以特色课程“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为例,该课程共计32课时,要求学生先经过“建筑防火工程”、“火灾动力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32学时中,课堂教学12课时,主要由教师讲授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介绍相关信息的获取途径;余下20课时,由教师提供若干实际建筑物,将学生分成不同的设计小组进行设计,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首先分析这一建筑存在哪些消防问题,然后提出性能化设计指标和解决方案。在具体实施时,可利用学院提供的实验室条件和计算机条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完成分工协作、查阅资料、设计实验、上机计算、编写报告和社会能力交流等。课程考核采用小组答辩方式进行。

2.4 改进实验课教学模式

为了提高实验课教学效果,实验课教学先由教师讲解实验系统的构造和基本原理、能够进行的实验内容、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等,然后由同学们提出实验方案,在教师的指导下修改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写出实验报告。

2.5 加强实践环节

消防工程实习基地建在徐州、无锡、苏州、杭州、厦门等城市。实习分为三个环节,即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实习环节与教学紧密结合,针对性强,与学生的就业联系较紧,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实践效果。

2.6 有针对性的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选择徐州国际饭店、徐州金鹰国际商厦、 徐州金地商都等大型公共建筑作为蓝本,进行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建筑消防水灭火系统设计、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建筑气体灭火系统设计、建筑防排烟工程设计。通过毕业设计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3 加强消防工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3.1 建设目标

建设一支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能够承担消防工程本科教学相应基础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能够从事消防科学技术研究的师资队伍。

3.2 培养方式

采用“下现场”、“上学历”、“引进来”、“导师制”等多种途径建设师资队伍,为消防工程专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现有师资和拟引进师资我们拟采用“导师制”、“国内外进修”和“岗位培训”等方式进行培养,以尽快适应本专业的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提高专业的整体水平。

3.3 聘请兼职教授

根据本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特点,中国矿业大学已聘请了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高水平研究人员作兼职教授,定期来校作有关专题报告,开阔了广大师生的视野、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

4 结论

针对目前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新问题的解决能力以及现场实践动手能力较欠缺等问题,结合中国矿业大学消防工程专业10多年的教学实践工作,必须对现有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革,重点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本文得到的结论如下:

(1)消防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采用5+3模式,采取大类招生,学生通过对学科、专业的学习和了解后,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再在院系范围内自由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这种课程安排使学生入学后能够得到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

(2)以课程教学团队为依托,积极推行教授课程负责制,着力革新课程教学内容,规划建设与新课程体系相适应的专业教材体系。将燃烧学、火灾动力学、建筑防火工程、水灭火工程、建筑防排烟工程、火灾识别与联动控制、建筑耐火结构作为消防工程专业主干必修课。

(3)通过实验课、专业实习和针对性的毕业设计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4)采用先进的多媒体交互式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注入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交互式教学,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把学生看作教学活动的主体,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动手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肖学锋.中国消防工程及其21世纪的前景[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0(1)

2 姜学鹏,徐志胜,李耀庄,等.我国消防工程专业学历教育前景和亟待解决的问题[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4)

3 傅智敏,黄金印,屈震.消防工程教育与课程体系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4(12)

4 傅智敏,黄金印.消防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回顾及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学科体系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9)

5 郭铁男,傅智敏,黄金印.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学发展现状及学科体系构架[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4(3)

6 陈爱平,于春华,陈先斌.“消防工程”专业发展与定位的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3(6)

7 陈发明.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7(4)

第3篇:传热学学习报告范文

关键词: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1-0106-02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是以建筑环境为学科基础,培养学生能够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环境技术领域的工作,使学生具有建筑设施的设计、相关设备的安装、调试以及建筑自动化与能源管理应用能力。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一系列节能减排相关政策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面临紧迫的专业建设任务。本学科带实验的专业课程有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建筑环境学、燃气输配等,通过实验教学可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本科实验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因而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的实验教学,理应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专业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新教学大纲对专业实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陈旧的实验教学模式亟待更新,实验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笔者基于多年的专业课教学及实验教学的经验,研究了专业实验的教学改革方向。

一、实验教材和实验内容

在教材上,专业实验的教材基本是沿用上世纪80年代的编写模式,按部就班地从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流水账一样地进行罗列出,甚至于记录试验用的表格都已经设计好。一些实验仅有内部编写的讲义,对实验过程介绍也不详细,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弄不清重点,对实验效果肯定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由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各专业课之间知识具有渗透性,因此以往的教材在实验内容和原理上相似度大的地方可以相互合并。例如“供热工程”课程的“热网水力工况分析实验”和“流体输配管网”的“水泵特性曲线和流体水力工况测定实验”就可以合并成一个实验放在“流体输配管网”课程下。部分实验教材重复要求的内容较多,如流速、流量、压差的测量,几乎每个实验都重复这些内容,使实验显得主次不明。因此可以将这些内容统一安排在某一典型实验课中专门介绍,这样既避免了琐碎的重复,又节省了教学资源。

在教材内容上,部分实验课程设置不能涵盖专业目录的教学要求,没有随着理论课内容的改变而突出重点,例如,“建筑环境学”课程的实验“对喷淋水室的喷水性能测试”就与“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的实验比较雷同,而“建筑环境学”的侧重点在室内外空气环境和设备,原有的实验课程设置满足不了理论课程的教学要求。目前我校的建环专业课实验将重复性内容经过了合并和精简,并将实验性质由原来的大多数演示性实验向综合性实验转变,收到了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二、实验硬件设备

建环专业实验应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消化和理解。特别是对于专业主干课程如“暖通空调”等,开设的实验多为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限制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我校在原有的实验设施基础上,新建了“风机盘管测试实验室”和“湿空气焓差研究实验室”将暖通空调、制冷系统、气流组织等技术平台综合到一起,主要用于实践教学和学生实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通过实验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建环专业实验由于涉及到有压气体和燃气,实验台的设计如果不合理,势必会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如工程热力学课程中的“二氧化碳临界状态观测及p-v-t关系测定”实验装置见图1。在本实验中,要用到压力台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到9.8MPa的高压,如果承压玻璃的质量不过关,或者承压玻璃与水银杯的连接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在加压过程中因承压玻璃承受不住压力而爆裂破碎,水银杯里的水银也会喷溅到实验台上,将对操作者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因此,这种实验装置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将承压玻璃换成不锈钢,在侧面开条缝状小口用钢化玻璃密封以观察二氧化碳的临界状态变化;传递压力的物质也可将水银改作其他的无毒介质。

除此之外,“燃气热值测定实验”所用气源为家用液化石油气罐,连接烧嘴和加湿器的管道为胶皮管。众所周知,液化石油气罐由于安全隐患而逐渐被天然气管道代替,因此在此实验台中也应将液化气罐和胶皮软管更换成天然气管道和金属软管并安装燃气报警装置。总之,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应该在首先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

三、实验教学方法

明确了专业实验的内容后,及时地更新实验教学手段对于能否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实现培养目标,完成实验室功能的拓展等方面都有影响。新大纲中对于提高学生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要求,也对专业实验室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意识。采取开放型实验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实验主体,成为建环专业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方向。实验报告的编写也可由学生自由组织,对表格的设计、数据的处理都可以有=发挥很大的自由性。专业实验的教学,应让学生参与进来,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都动手操作,形成自己的想法。

2.培养科研和创新能力。暖通实验很多为开放性实验,学生可根据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现有的实验仪器,自己设计实验项目和处理数据,而不必拘泥于以往的既定的实验项目。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展创新思维锻炼都大有裨益。例如“强迫对流管族管外换热系数测定”实验,理论课上教师只讲解用对流准则关联式来求解强迫对流换热系数,理论性很强,学生需要很长时间进行消化,并对工程上怎样测算不同工况的传热系数比较迷茫。实验时,教师可以只讲解换热系数的测试方法,而不必像实验教材上指定实验目的、实验步骤等,学生可以制定出各种工况下的传热系数的测定如:(1)不带翅片管外强迫对流的传热系数的测定;(2)带翅片管外强迫对流换热测定;(3)流体纵向外掠过管外时强迫对流换热系数测定;(4)流体横掠圆管对流换热系数测定等一系列的工况,并通过计算机绘制不同工况下Sh数与其他准则数的函数关系,研究影响强迫对流换热系数的因素,并给出具体工况下的对流换热系数的表达式。通过这种实验方式,可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动性和创新意识。

3.引入数值分析教学。建环专业实验系统不应是暖通原理的简单演示和验证,而实验内容延伸到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新技术、建筑热工对暖通负荷及能耗的影响、建筑能耗模拟分析等。通过配置建筑能耗模拟分析的相关教学软件,使学生通过实验系统的软件平台掌握当前工程领域中采用的暖通能耗模拟分析及评价工具,切实感受到所学专业知识在工程环境中的应用实况,初步树立能源效率意识和工程观念。目前,本科教学中可视化程度和本科实用性兼顾的数值模拟软件可选择Airpak、Fluent等,通过对简单物理模型的分析,加深对动量微分方程、能量方程、传质微分方程等具体的应用。

四、实验考核方式

一般情况下,专业课的实验成绩是计入到相应的理论课成绩中的,所占比例也很小,这将导致学生和理论课教师对专业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可以把专业课与专业实验单独考核,形成专门的实验考核体制。另一方面,传统的专业实验考核方法是基于学生的实验报告、数据处理的完成情况和学生在试验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考评,但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往往是若干个同学合并成一组做同一个实验,对实验结果的处理基本一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实验课程的考核,要兼顾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实验过程的相互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及实验创新精神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综上,传统的专业实验教学已跟不上暖通行业快速发展的脚步,对建环专业实验课程的改革,不仅要着眼于实验教材、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实验设备以及考核方式,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使专业实验教学从理论课教学中独立出来,让专业实验教学也成为培养暖通人才的另一重要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李锐,郭全,等.“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性实验教学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9,(20),217-218.

[2]陈志慧,宋光泉.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时效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5),29-32.

第4篇:传热学学习报告范文

关键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特色专业建设

引言

根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全国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原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和燃气工程两个专业合并、调整、拓宽组建而成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新专业建设既要考虑原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又要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拓展专业面。全国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专业培养方案作了大调整,主要遵循三个原则。第一,特色原则。本专业核心基础是建筑环境科学,代表课程是“建筑环境学”,它反映了本专业与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的根本区别。第二,学科原则。学科为主、兼顾专业的原则是本科培养方案“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具体体现。第三,共性原则。建立专业培养方案的总体框架,使之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将共有的基本理论、技术原理从专业课中提取出来,形成了一个专业技术基础平台,如建筑环境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1,2]。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和完善,全国各高校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办学日趋成熟。本文结合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办学实际情况,在凸显特色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

一、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历史演进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筹建于1992年,并在采矿工程和矿山通风与安全工程两专业中组织部分学生开办暖通专业课程辅修班,1994年在原矿山通风与安全工程专业设置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方向。1997年成功申报了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并正式招生。1998年,国家教委调整专业目录,本专业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自1994年来,我校建环专业已招收学生17届,为企业培养了10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2006年,我校获得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8年,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成功申请为湖南省特色建设专业。

二、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特色建设成效

通过近五年的特色建设,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得到了加强。现在共有教师16人。职称结构:教授4人,副教授3人,讲师9人;学历结构:博士学位8人,硕士学位8人;学缘结构:分别毕业于10所高校,大部分有两个专业以上的学习经历和工作经验。在课程和教材建设方面,老师们整合了课程内容,制订了富有特色(矿业、新能源技术和应用型)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先后主编或参编了全国性专业教材7部,正在主编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特的色教材《地下空间环境控制技术》和《建筑节能技术及工程》。在实践教学方面,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用“三平台双路径”实验室建设模式[3]新建成了较完整的专业实验室,结合特色,新建了地下空间环境控制实验室。2006年“实验室建设与科学研究互动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同时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实习基地湖南凌天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实验室;与湘潭平安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成功地申报了“湖南省矿山通风除尘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参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和实验室建设,专业建设与科学研究互动相长,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得到了加强,教师的科研项目质量和数量大幅提升,近年来教师获得了一批具有地下空间特色的纵、横向科研项目,继而提升了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平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专业面,提高了学生就业率,专业发展态势良好。

三、特色专业思路与原则

3.1 用已所长,培育矿业特色

各高校中各专业办学的背景、条件、历史不尽相同,只有深刻领会各地区各行业该专业的内涵和外延,才能培育出行业特色。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与许多高校不同,它隶属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与矿业工程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就为本专业形成行业特色打下了基础。

从办学历史看,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前身为矿山通风与安全工程专业,该专业完全是为煤矿开采服务的,其主要目的是为煤矿开采提供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生产环境。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服务对象从过去的单纯为矿业服务,转变为同时为矿业与建筑两大行业服务,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建环专业和原矿山通风与安全专业的基础非常相近,均以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等为专业基础课,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侧重于为建筑空间的使用者提供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随着矿山开采逐渐向深部深入,井下工作环境高温、高湿愈来愈突出,工作面温度超过35℃、相对湿度接近100%,工人中暑现象频有发生,井下高温已成为了矿山安全生产的灾害。在这种情况下,为矿山井下空间创造舒适的气候条件,将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拓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从专业教学内容看,我校建环专业具有地下工程特色[4,5]。建环专业主要是针对地面建筑的,为地面建筑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在强调为地面建筑服务的同时,强调为地下工程服务,要求学生将所学的建筑环境控制理论,灵活地、创造性地应用于地下空间的环境控制与维护。然而由于地下空间的特殊性,地面建筑的室内环境控制与地下空间的环境控制不尽相同,地下建筑工程有着更大的特殊性和更高的安全性。因此,在教学中,在教授学生基本的室内环境控制理论的同时,突出强调普通的环境控制理论在应用于地下空间时的特殊性。在强调环境控制理论的地下应用时,要求学生不要将地下空间仅局限于矿山,城市地下空间和其它的地下空间利用(如地铁、隧道、地下仓库等)同样是室内环境控制研究对象的范畴。正是在教学与科研过程中,同时兼顾了地面与地下,强调了建筑环境控制理论在地下空间的应用,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强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使得学生的就业更有了发展的空间,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专业的地下空间环境控制特色。#p#分页标题#e#

3.2 体现前瞻性,发展再生能源技术

人才培养只有跟上时展的步伐,才会被社会接纳。能源与环境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两大主题,如何安全、高效地开采和使用不可再生能源,以及合理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实现我国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所必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我校建环专业与能源产业联系紧密。一方面是由于我校建环专业具有浓厚矿业特色(地下空间环境控制),主要体现在该专业与能源开发的关系,促进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更好地服务煤矿企业,是该专业目标之一。另一方面,建筑能源在国家的总能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约占30%左右),有效节约建筑能耗,创造安全、舒适、健康的工作环境,更是该专业追求的目标,这体现了该专业与能源节约的关系。然而,无论如何节约,不可再生能源资源也总有消耗殆尽的一天,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才是实现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终途径。如何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是该专业下一步的追求目标。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开设了建筑节能方向选修课,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向学生灌输能源的重要性,树立学生节约能源的思想,开阔学生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视野。在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中,加强了能源节约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的教学,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和社会朝着科学、可持续、协调的方向发展而服务。

3.3 科学定位,突显应用性

我国高校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多数是为民用建筑服务,主要是从事民用建筑的通风、空调、采暖等相关工作。然而,从专业建设的开始,我校该专业就将其专业定位为“工业与民用相结合”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一方面是由于我校具有浓厚的工科背景,与煤炭工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另一方面,也是看到了工业发展的势头和工业对环境与安全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工矿一线企业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这就为我们这类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机会。因此,在制订培养方案和进行课程设置时,特别强调了专业的实际应用性、针对性、适应性。如加强了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的教学,尤其是地下空间的通风与除尘。近年来,电子、医疗、食品、精密机械等一些特殊行业发展迅速,这些行业往往需要高度洁净的生产环境,急需要从事洁净空调的设计、安装与维护的专业人才。为了满足这一需要,我们在国内较早地开设了《空气洁净技术》专业选修课,并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空气洁净技术》国家级规划教材。

四、特色专业建设实践

4.1 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坚持全面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及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时代精神,培养能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有创新意识和一定创新能力,掌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从事室内建筑环境设计和管理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为了实现以上人才培养目标,我校建环专业本着“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拓宽专业面为基础;以矿业为特色;以工程实践为根本;创造较好的工程实践环境”的思想,制订了富有特色的培养方案。为了大力加强实践环节和工程训练,我们先后在四家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并将工程能力培养贯彻到教学大纲、实验大纲、设计大纲、实纲当中。

在体制模式上,努力为学生提供因材施教的环境和教育发展的空间,实行学年学分制,即按课程课时来计算学分,学分作为学籍处理和评优评奖的依据,保留按学年升留级和退学制度,采取主辅修制。在过程模式上,采取分段培养模式,即“2+2”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将教学全过程分为基础学习和专业学习两个阶段,前阶段注重基础和人文知识的培养,后阶段加强专业知识和工程能力的培养。

4.2 调整课程体系

从培养目标出发,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能力的要求,结合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制定和调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立三个平台的课程体系: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和专业方向平台[6]。整个课程体系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上,贯彻了宽基础的原则。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涉及数学、物理、化学、机械、力学、电学、计算机应用、管理科学等学科,还包括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所必需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如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和建筑环境学等。

在专业课设置上,强调了专业知识的全面融合,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原有课程进行了彻底的删、拆、并、增等处理,将供热工程、通风工程、空气调节课程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门新的课程《暖通空调》。在充分研究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对原专业课程进行全面的精炼和整合,建立新课程体系的框架,设置《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等课程,将原来的《锅炉与锅炉房设备》调整为《空调冷热源工程》。率先开设专业选修课《空气洁净技术》,并编写国内第一部《空气洁净技术》本科教材。为了形成自己的特色,开设了《矿井通风与安全》、《地下空间环境控制》等相关专业课,将建筑室内环境延伸到“地下空间”,尤其是将地下空间降温、通风除尘、噪声治理等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学生能成为各大中城市所迫切需要的人才[7,8]。

4.3 加强实验室建设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卓有成效,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平台双路径”实验室建设模式。经过近20年的建设,现已逐步建立起通风、空调、制冷、供热、传热传质和热工等六个专业实验室,拥有粒子图像测速仪、高速摄像仪、空调机组性能综合实验系统、风洞、色谱仪等大型仪器设备,以及常规的温度、湿度、风速、流量、压力、有害气体浓度、粉尘粒径和浓度等参数的测试仪器和仪表,完全满足专业实验的要求。另外,专业还设有数值仿真实验室,拥有FLUENT、PHEONICS、ANSYS等数值仿真软件。实验教学用房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设备总值800余万元。#p#分页标题#e#

4.4 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改变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本专业在完善现有实验的基础上,开发设计型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自拟测试方案和实验报告,掌握大型暖通空调设备性能的测试方法,并分析各设备性能的影响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动性,为开展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的实验环境。

改革课程设计模式。主要是改变设计选题,将课程设计进行深化和拓宽。改变过去由教师指定内容,由学生按一定要求、一定形式进行设计的模式,由教师提供基本设计条件,而具体设计方案由学生自由选择,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能主动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了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将制冷课程设计与空气调节课程设计结合起来,将空调设计对象作为制冷站的一个用户,制冷站将为其提供冷源[9]。将供热工程和流体输配管网课程设计结合起来,将热源、热用户、管网输配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0]。

改革实习模式。专业实习主要有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过去认识实习安排在专业课授课之前,生产实习一般安排在第三学年末。这种实习安排存在两个不足,一方面,实习模式老化。现在的毕业生自主择业,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毕业后只是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实习内容与学生今后的工作内容缺乏紧密联系;另一方面,实习经费短缺、实习场地有限。因此,我校建环专业积极进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选择具有专业先进水平的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并于2009年我校建环专业的实习基地被列为湖南省优秀实习基地。校外优秀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了方便的工程现场和实习平台,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主体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4.5 强化科研,以科研促教学

在实验室建设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10年中,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近年来承担了省级和校级教研教改课题10余项,制作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多媒体课件。在科研方面,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发改委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和优秀青年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及横向课题等共计80余项;其中利用实验室完成了科研项目近20项,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5项;在实验室实验的基础上发表的研究论文30多篇;科研为实验室开发研制了实验设备10台。共申报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项。在国际刊物、国内重要刊物上近200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40余篇。这些成果的获得不仅提高了老师的科研兴趣,同时也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愿望;在科研中促进了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提高了科研水平,师生双方都获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4.6 彰显办学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在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140所高校设有该专业,年招生人数1万余人,每年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很大。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虽然办学历史不长,但在以下两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形成鲜明的行业特色:

其一,我校原是矿业类高校,主要为矿山服务,为煤矿开采提供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生产环境是我校建环专业的任务之一。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我校及时调整了专业服务对象,从单纯为矿业服务,转变为同时为矿业与建筑两大行业服务,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我校建环专业的专业基础没有发生根本转变,都是为建筑空间的使用者提供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只是研究对象由原来的单纯地下空间转变为了同时研究地上、地下空间。因此,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是在原矿山通风与安全专业基础上的拓宽,具有明显的矿业特色(地下空间环境控制)。

其二,我校原矿山通风与安全工程专业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具备矿业特色(地下空间环境控制)奠定了人才基础。大部分老师具有采矿工程及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两个专业的学习经历,原矿山通风与安全专业的大部分仪器设备(如风洞、风网、粉尘、噪声及有害气体的检测装置、风压、风速、流量等测量仪表等)和图书资料都可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共享。此外,教师的许多科研项目涉及矿井瓦斯、粉尘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矿井高温、高湿环境的调节、噪声的治理以及通风网络分析与调节等,均与矿业工程相关,煤矿企业是我校建环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途径之一,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

五、结 语

高校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办学特色的竞争,只有重视和加强专业特色的建设,才能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在办学基本条件、师资队伍、课程体系与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建设,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培养出了一大批宽口径、强基础、有特色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该专业的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 肖勇全.深入进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学改革[J].暖通空调,2003,33(3):49-51.

[2] 张振迎,刘胜君,陈艳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的探讨[J].制冷与空调,2009,23(4):119-120.

[3] 邹声华,李孔清,成剑林,等.“三平台双途经”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5):99-102.

[4] 郝小礼,王海桥,邹声华,等.论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办学特色.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5):27-29.

[5] 郝小礼,王海桥,邹声华,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地下空间特色的定位与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5):40-44.#p#分页标题#e#

[6] 王 荣,梁才航,魏德强,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172-175.

[7] 陈 光,钱付平,黄志甲.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4):116-118.

[8] 杨吉民,李清清,张照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6):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