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庭教育学习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立足高起点,力争教学质量优质化
1.专家助教。我园组建了由省内外专家、幼儿园名优教师组成的家长学校讲师团,还聘请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李洪曾教授作为我园家长学校教师的专家顾问。幼儿园每学期面向家长开展2—3次集中教学,新生家长3—4次,讲课的内容丰富多彩,如原家庭教育杂志社副社长来祥康教授的《和孩子一起定界限》、主编方竹玲老师的《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市妇保院副院长的《幼儿几种常见疾病的预防》、市教体局安监科科长的《安全教育从家庭开始》、绍兴市家长学校讲师团成员的《幼小衔接讲座》等。
2.自主学习。为保证教学效果,我园还经常利用家长会等各种机会向家长发放家教方面的学习资料,要求家订家长学校的教材《家庭教育》,新生家长做到人手一册。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宣传窗、各班的“家长园地”栏等,还专门开辟了家教专栏,并在幼儿园网站专门为家长们提供了“家园互动”栏、幼儿园亲子QQ群、幼儿园家长委员会QQ群、班级家长QQ群等,使家长们有了家教经验自主学习、交流的平台。
二、凸显亲子情,力争常规工作创新化
几年来,我们家长学校常规性的活动平均每月一次以上,活动力求创新化,凸显亲子情。
1.自主式的家长会。家长会采取自主辨析式的参与模式。如:在家长会上,班主任通过在家长中问卷调查确定几个讨论主题,然后请家长自由分组讨论,讨论后每组派一代表阐述自己组的讨论结果,最后班主任总结提升。大班的老师会邀请在某一方面有特殊经验的家长来介绍经验;小班的老师会通过视频的形式让家长观看孩子在园的生活片段,然后组织家长对幼儿园、班级工作进行提问,了解自己关心的话题等等。我园各班家长会家长座位的形式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圆桌会议,有的是小组会议,并为家长提供水果、茶水等。
2.体验式的家长开放日。幼儿园每学期都要推出“家长开放日”活动,活动除了教师上课这一固定的内容外,我们都会安排不同形式的其他版块内容。
一是家长助教,如请小学教师家长为班级的家长介绍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为孩子上一些小学低段的课等;二是孝心活动,如组织大班孩子为家长洗脚,中班孩子喂家长吃汤圆,小班孩子给家长捶背、喂桔子等;三是记录反馈,请家长记录自己孩子在课堂中的表现,如回答问题的次数、注意力集中情况等。活动后请家长把自己参加本次家长开放日的体会、感触或建议写在反馈表上。
3.趣味式的亲子活动。为增进家园间的交流,每学期幼儿园都会安排多方法、多形式、多互动的亲子活动,如家园同乐亲子汇演、广场书香校园风活动、爱心义卖活动等。每年六一前夕幼儿园会举办“爸爸妈妈厨艺秀暨美食节活动”,整个活动围绕“展示、评奖、品尝”三个环节展开,让孩子在与父母一起选菜、买菜、做菜的过程中体验生活,而且让孩子们感受到与同伴自由结伴、共同享受大餐的快乐。 转贴于
三、追求新发展,力争亮点工作特色化
1.爸爸俱乐部打响父职教育。为了缓解家庭教育中“父爱教育”普遍缺失的局面,让更多的阳刚之气融入到幼儿教育中,我园于2007年发起倡议并成立了“爸爸俱乐部”。俱乐部成立5年多来,各类活动搞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爸爸们在俱乐部里演绎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如:(1)爸爸教师。每学年,成员爸爸都要不定期地为幼儿园提供助教活动,如果自己没有特长,则邀请自己的同事、朋友来园助教。如:交警队的爸爸来园组织孩子们学习小交警;医生爸爸为孩子们介绍身体的结构、一些护理知识等。(2)爸爸“天使”。爸爸俱乐部每年都要组织部里的成员开展献爱心活动,带领孩子一起播撒爱的种子。爸爸们组织孩子走进贫困山区看望大山里的孩子,走进敬老院去看望老人,为老人们表演节目,和他们一起做游戏……爸爸们的爱心行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孩子们。
民汉合校家长会农村认知度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综合实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重视对自己孩子学习汉语的教育。据湖北大学召开会联合《文化设建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指出截至2013年年底,全世界已经有120个国家(地区)建立了440所孔子学院和646个孔子课堂,共计1086个。其中,美国开办的孔子学院数量最多,共97所。足见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影响,更何况是自己国家的通用语言,家庭的重视度直接影响着孩子学习汉语的能力。就拿本校来说,本校是一所完全按照汉校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且本人带四年级汉语文课程,有些家长重视汉语,自己的孩子汉语能力就特别强,对于不重视的家庭来说,孩子学习汉语的能力就比较落后。而顾明远教授指出:家庭教育是最早的教育,它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可见,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占据的位置,但是这又要通过家长会来完成。从2004年开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后,“双语”教学在全疆迅猛发展。新疆的农村双语教学覆盖率逐年提高,特别是对于民汉合校来说,面对语言不通,文化层次的高低,汉语运用能力水平的不同,对于开展家长会促进家庭教育尤其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与作用。
一、明确家长职责以及开展家长会意义与作用
孩子教育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体。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品德之源头为语言”可见第一任教师作用何其大,孩子的语言习得就得与家庭教育,而且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因为父母亲是孩子的第一语言教师。而传统观念上好多家长都认为孩子的教育都是学校的事情,特别是对处在农村的民族家长来说,这个观念根深蒂固去。拿本校来说,教育学生全都是学校的事情,甚至孩子的吃、穿、礼貌用语等都是学校的事,家长岂不知道孩子的有些言行是受家庭的影响,而这又得通过家长会才能更好地实施,因此首先必须向家长澄清孩子的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情,还是家庭的事情。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孩子的言行举止获得首先是家庭教育(尤其母亲为主),学校教育,集体教育,自我教育,书籍教育,社会教育。可知孩子教育来自六个方面,而这六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然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最为简易可操作习得的方式,也是孩子在间接实践与实际实践中学习获得知识。因此家长会是一个组织,并不是班主任向家长以汇报成绩为主的班会观念。早在1987美国联合家长会组织已经出现。我国台湾地区1968~1986省公报中就有设立家长会的法令依据《各学校学生家长会设置办法》。家长会是促进民汉合校民族团结的基础,也是推进汉族教师与民族家长沟通的桥梁,更是家长学校沟通的有效方式之一,不断促进孩子学习汉语的进步的动力。
二、班主任开展家长会的形式与方式
1.以维吾尔语为基础,让学生翻译始终贯穿家长会的始终。拿本校来说,本人开展家长会一直采用学生翻译的模式开展家长会。
2.文化为载体,结合优秀的传统文化。例如,维吾尔族中的礼仪,年轻人见了老人主动问好,对自己的父母也一样。“在道德教育中,孝敬父母最为重要。尤其父母的养育之恩,无论用任何方式都难以报答”。《古兰经》中的孝文化,此时本人就让本班学生演示在家里优良的习惯,此刻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平时本人注意学生的特点,专一挑那些有点的汉族和维吾尔族学生表演。例如,吃饭时候,你该怎么坐,怎样吃饭,吃饭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对于这可以拍成照片或者视频,开家长会前用多媒体播放,再把汉族关于孝方面的文化传统播放出来,让家长亲眼感觉到这种文化的结合点,让他们内心感到亲切,达成共识,更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注重教育孩子学习汉语的意识。
3.方式灵活多样,家长体验游戏。本人提前让学生准备节目,唱歌、跳民族舞蹈、做游戏等。例如,做“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本人要求做3次,第一次,邀请所有的母亲玩这个游戏;第二次,让父亲玩这个游戏,孩子观看。活动过程中,本班有一些家长偷空子,抓住了却说没有抓住。此时本人再让本班的学生来做这个游戏,家长观看,结果出现与家长同样的问题?此刻本人向家长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本人再提出游戏规则的重要,让家长明白那会的做法就会影响自己孩子的行为。苏霍林姆斯基说:家长应该认识到,儿子或者女儿首先是向他们学习的,包括学习好的品质和坏的品质。所以,孩子的家庭教育很重要,此时继续再让部分维吾尔族家长和汉族家长发表言论,自己在家里怎样教育孩子的?以后该怎么做?
4.整合家长,提高效率。针对于民汉合校,本人在与本班学生聊天过程中发现在农村的民族家庭中,男孩父亲教育,女孩母亲教育。对于这种情况,本人邀请父母亲一起参加家长会。苏霍林姆斯基说:因为家庭每日、每时都在和学校集体的精神生活相接触;学校不能没有家庭的配合;学校里集体主义的道德文明在许多方面,就是开在家庭里的许多花朵的果实。因此,家长会就得孩子的父母亲与学校班主任三方合作,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5.推荐书籍。本人在与本班学生以及各班学生聊天过程中,发现处于农村的民族家长特别重视维吾尔语,本校也安排维吾尔语课程。因此,本人对此情况,开始查阅了解维吾尔族中适合小学生的文学作品,推荐给家长,让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买。例如,《阿凡提的故事》《苦难记历》《艾力・库尔班》《福乐智慧》崇尚真善美爱国等书籍。
6.本人纸条写寄语,学生翻译。家长会最后,本人要求孩子自己把考试前后汉语成绩单以及本人写的寄语与自己翻译的内容交给家长。
综上所述,开展家长会不仅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是民族团结的保障,更是班主任进步的动力。作为班主任的我们也应该做一名有特色的班主任,让这种特色在家长会上展现光彩,让家长会开得更成功,让这座桥梁沟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使二者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与成长。让每一个孩子走得更远,走得更宽。
参考文献:
[1]文化设建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顾明远.要重视对家庭教育研究[J].山西教育,1982.
[3]马赫穆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辞典.民族出版社,2002.
[4]苏霍姆林斯基著.杜志英译.论家庭教育[M].中国妇女出版社,1982.
关键词: 中职班主任 家校合作 身心发展 教育能力 专业成长
家校合作是指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家庭和学校两种力量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协调的双向活动。家长要对学校教育给予支持,学校要对家庭教育做出指导,发挥主导作用。班主任开展家校合作工作,是以学生作为活动的中心,以学生家长作为服务的对象,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与协调,形成教育合力,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全面健全发展。
中职教育的特殊性,使得中职班主任开展家校合作育人非常重要和迫切。中职教育由于学生年龄的特殊性、生源的特殊性、育人目标的特殊性,在教育方式、管理模式上明显有别于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中职班主任如何有效地开展家校合作育人的工作,既是一个实践问题,又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理论问题。
家校合作存在许多问题。(1)家校合作的内容相对狭窄。教师们容易把合作内容主要集中在学生的学习和品德教育方面,其他方面则很少。一般只要求家长辅导、督促孩子的学业,对其他方面的发展关注较少,实践操作方式存在不足。真正的“合作”少,解决问题的层面多。“家校合作”更强调的是“合作”,同时调动两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教育合力,有效教育学生。但目前的情况是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更多地发生在学生学习或思想出现异常之时。家校合作更多地停留在“问题解决式”的层面上,只有“问题”出现才能触发家长和教师的合作需求。(2)合作形式单一。目前的“家校合作”更多地保留了传统的“开家长会”形式,“开家长会”成为学校与家庭沟通交流的主要依托。此外,学校发放一些书面通知、打电话等方式也是较常使用的方法。
中职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某些中职学生在学习、行为、思想、心理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良倾向、困难或不适应现象,学校教育难度大,效果有限。中职班主任联系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与协调尤为重要,这是对学生全面教育的积极措施。只有齐抓共管,班级的整体面貌才会焕然一新。班主任工作是一种艺术,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同样要讲艺术。只有在与家长相互尊重、平等、信任与诚挚交流中,才能“沟”而“互通”。对于职业学校班主任来说,要走近学生,形成班级凝聚力,心灵沟通在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传统教育中,大多数教师更注重学生主体的沟通教育,例如班主任与班级干部的交流沟通、班主任与学生的交流沟通等。但是在与家长和科任教师方面的沟通相对就少了许多。针对中职教育的特殊性,班主任要意识到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中等职业教育是没有选择的教育,某些中职学生在学习、行为、思想、心理等方面表现出不良倾向、困难或不适应现象。推进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有助于家校双方协同教育,形成教育合力,让中职生成人成才。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学生的健康成长除了学校的各种教育外,家长的正向影响也很重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双管齐下,就会使班主任工作事半功倍,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有利于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建立和谐家庭关系。
中职生差的原因之一是家庭不良环境和家庭教育不当的影响。每逢寒暑假或节假日休息开学后,无意中听到学生间议论的最热闹的话题之一便是“打麻将”,这反映了家庭环境给中职生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不可断然分开的两个方面。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家长的合作与支持,孩子的健康成长应是家庭、学校共同教育的结果。教育部等六部委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发挥家庭教育在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家庭教育在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中职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分别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给家长提供学习的机会。教育部门应该给予“家长学校”一定的政策和资金保障,定期免费为家长开课,帮助家长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婚姻家庭观念,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指导家长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家长会是家长直接参与学校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应充分挖掘家长的潜能,请一些具备一定素质的家长举办讲座,交流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促进家长间的相互学习。建立和完善“家长学校”,培养家长主动参与学校教育的信心和能力。政府或教育部门应该给予“家长学校”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如配备专职和兼职教师,定期免费为家长开课,讲授一些心理学、教育学、教育艺术的相关知识。
其次,学校可以组织师资针对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如何有效学习、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实际,编写专门的家庭教育教材,使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既有理论知识又有生活实践。
再次,不定期举办教育专题讲座,聘请教育专家为家长做主题报告。
现实教育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中职学生从学习到心理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包括自身和社会的一些原因。但统计表明,家庭原因是主要矛盾。亲源性心理问题依然是当今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点。家庭成员的教育协调性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必须通过有效的学校影响,联合社区增进家庭的团结,促进成员间的有效沟通,增进家庭成员的情感,为中职学校的思想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有利于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塑造学校的良好形象。
班主任是学校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岗位是重要的专业性岗位,班主任应该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和培养目标要求,认真履行沟通协调工作,全面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的表现,帮助、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学生喜欢学识渊博、思维活跃的班主任。班主任要不断学习,了解学生的专业课程体系,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熟悉专业发展方向,拉近师生距离,修补专业隔阂,使师生感情升华。班主任还应研究职业教育的规律,把握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就业创业教育。调查显示,学生喜欢与班主任谈就业创业的话题,班主任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培养更多的兴奋点。在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方面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做学生职业生涯的引路人。
从事职业教育的班主任,有坚实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中职班主任除了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与学生交流、与家长交流。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最重要任务是教会家长怎样教育孩子。”教师面对各样的学生,要预防和调控心理矛盾、心理困惑和心理疾病,更好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健全自我,同时根据家长的特点,帮助家长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这些技能、沟通的艺术需要定期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培训内容可选择教育教学中发生的案例,指导教师采用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提升班主任的工作技能和职业幸福感,将在思想上让班主任自觉地重视家校之间的联系,并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家校合作工作技能,以达到双管齐下、共同教育好学生的目的。这样一方面密切了家校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在家长的理解配合下收获成功的喜悦。
信息时代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当前,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拓展了中职学生的社会空间,家长和学校对学生的可控信息在其全部信息中的比重在下降,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构成严峻的挑战。另外,信息时代人与人的交流手段更多元,为家庭与学校的沟通合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职校德育与心理教育不可能脱离家庭而孤立地进行。所以,家校联系形成合力是中职学校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法宝,不仅弥补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足,更是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发展、满足教育需求的有效措施,中职教育的特殊性凸显了“家校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天津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2]刘英.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探讨[J].广西社会科学,2001,(6).
[3]岳瑛.我国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6):53.
[4]马忠虎.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7~59.
[5]黄河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比较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2,(2).
[6]付八军.新形势下德育误区及方法论探讨[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1,(4).
[7]徐丽超.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探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8]张嫒,谢辉.浅析高职院校班主任管理[J].科教文汇,2010,(1).
首先聆听了山师大博士生导师王美芳教授的《幼儿发展问题成因及分析》的精彩讲座,其中多是涉及幼儿发展问题,如内化问题、外化问题、幼儿园适应问题、幼儿说谎问题等等。其中幼儿的内化问题是指向于自身或内部的问题,表现为情感或认知上的烦恼、压力。包括焦虑、退缩、体诉三种类型。焦虑又包括分离焦虑,躯体伤害焦虑,社交焦虑三种类型。退缩是一种社交行为问题。具体表现:避免与别人目光交流,行为与年龄不同,不能和别人说话,不能和别人一起活动等。还有体诉,它是由于心理问题而导致身体的症状,即无生理或医学原因而出现的身体问题。体诉出现的情况:父母顾不上孩子、与父母分离、家庭冲突特别是婚姻冲突、不想上幼儿园、在幼儿园挨批评。王教授说,这些都与儿童自身的气质特点有很大关系,是与生俱来的,在出生时就有差距,是很难改变的,但有的问题是随着孩子的发育可以解决的!外化问题主要表现在幼儿的多动与攻击行为。其中王教授重点讲解了多动症儿童形成的原因,以及攻击的代替办法。同时王教授还讲解了幼儿在幼儿园的适应问题,分析了孩子不适应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陌生的集体生活,心理压力大等等。在分析原因的同时,王教授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非常富有指导作用。最后王教授讲了
幼儿的说谎问题。幼儿的说谎与成人的说谎不是一回事,是因为孩子有时还不能把想象中的事物和真实的事物清楚地区分开来,因而常常把想象当做现实。教师和父母应耐心的说明情况,帮助孩子逐步分清想象与现实。幼儿的说谎,有时只是一种“托词”,幼儿常常会用这种“托词”对付成人的各种要求,以满足自己的一时之需。在孩子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重点以行为训练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其中王教授重点讲解了正强化方法的使用。
其次潍坊学院曲振国教授的《家长沙龙的组织形式和现场观摩课》的报告,曲教授首先给我们讲了家长课堂的开设目的以及对教师的意义。曲教授认为家长课堂的开设对我们教师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他要求教师要具有以下知识结构:
1、本体性知识:专业知识、基础,我们往往过高的估计了这类知识。
2、 社会文化知识:宽阔的社会文化知识时做好老师的重要条件。
3、 实践性知识:来自于教育实践的经验和智慧。
4、 条件性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做好老师的必要条件。
知识结构具备了,还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和心态。同时我们要认清家长课程开设的作用——促进四个和谐:(!)促进亲子和谐。(促进家庭和谐,包括教师自己的家庭。)(2)促进师生和谐帮助家长就是帮助自己(3)促进家校和谐
帮助家长了解教育,从而理解学校、理解老师。(4)促进社会和谐有家庭和谐才会有社会和谐,我们对社会的进步与和谐发展都负有责任。曲教授说家长学校是基础教育,是沟通家长与学校的重要桥梁,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延伸。在这里,教师要扮演多种角色:(1)学习者:教师首先应当谦虚,在对待每一个孩子方面,每个家长都是专家,至少比你更了解孩子。(2)研究者:抱着研究者的心态,研究家长,研究孩子,教师都是教育家,只要把研究付诸行动。(3)帮助者:起到帮助者的作用,帮助家长处理好有关孩子相关的事情,包括家庭的事情。(4)朋友:与家长交朋友,才能更好的赢得家长的信任。(5)专家:最后才是某个方面的专家,我们不是全才,但我们愿意研究,我们更客观。最后曲教授给我们讲了该如何组织家长课堂:第一步:课前准备。第二步:课堂导入。第三步:观看光盘。第四步:开始讨论。第五步:总结。家长学校的开课形式单一,曲教授为我们今后的开课指明了方向。
12月9日听了中科院婚姻专家陈一筠教授《现代婚姻何处去及解读青春密码,疏导早恋情结>>的报告。陈教授首先给我们讲了现代婚姻的演变趋势,以及动荡的原因。重点讲了经济环境对婚姻的影响:(1)经济观念的改变。(2)居住环境的改变。(3)人口环境的影响.(4)人均寿命的延长。陈教授着重给我们讲解了该如何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及青春期教育的作用。有利于青春期身体健康、排解烦恼、激励学习进步,提高自尊心。面对孩子的早恋问题,家长,老师要筑起三道防火墙:(1)教师、家长不赞成,反对,禁止“早恋”。(2)讲解避孕以及如何避孕的方法(在家中讲)。(3)讲解三个月终止妊娠(在家中讲)。青春期教育对我们来说一直是个敏感的话题,陈教授为我们解放了思想,开拓了思路。 (1)
家庭教育培训总结相关文章:
【返回 栏目列表】
接着赵忠心教授的《家庭教育论》的报告,赵教授主要讲解了家庭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发展中的问题。虽然不是富有条理的讲解知识,但赵教授教给了我们辩证的看待为题的思想,这是让我们受益匪浅之处。
听了唐玉萍教授关于《儿童营养和保健>>的讲座,唐教授首先给我们讲解了健康含义:它包括个人健康、家庭健康、社会健康。影响健康的因素是遗传、环境、生活方式及卫生服务。同时唐教授还给我们讲了营养学基本知识和概念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同时讲解了目前我国儿童的营养健康现状:
(1)营养过剩、体力下降,(2)营养缺乏比较明显。最后唐教授全面分析了幼儿的营养与保健、学龄前儿童的营养与膳食、学龄儿童的营养和膳食、青春期营养和膳食。
听了孔萍教授的《家庭教育个案分析》,孔教授通过李某某的个案分析。重点提出了以下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对策:一、学习动机缺乏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1.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是能懂才教,孩子的教育要等其心智发育成熟后再教。二、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感觉统合训练、大肌肉运动能力:走、滚、跑、跳、投等、精细运动能力:眼动训练:视觉追踪训练、手指操作能力:折纸、夹豆等,视动协调训练:拍球、跳绳、抛接球,动作协调能力:听动协调训练:抢椅子、丢手帕等,触觉训练,本体感驯练:荡秋千、丢沙包等。三、 社会适应不良的原因分析及教育对策: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耐心等待孩子成长。四、学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教育对策:(一)注意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教育对策
修复孩子的自然学习特质、补偿孩子的玩耍和游戏;学习的时间要控制在年龄水平;让孩子尽可能多地亲近大自然。(二)视知觉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教育对策:提供丰富的视觉学习刺激、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不断地观察,学会基本的观察是发展孩子视知觉能力的好方法。(三)听知觉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教育对策;(1) 训练听觉分辨力,(2)训练听觉记忆力 。听了孔教授的课让我们有更多的方法来指导班级中孩子所出现的问题。
最后,听了钱志亮教授的《学生学业不良的原因及对策》。其主要原因为:
一、父母责任:
先天遗传问题——天资不足,成长环境不利——家境影响,家庭学习氛围——处境不利,父母教养方式——宽严失度,父母的期望值——期望不当。
二、发展异常
早期发育受挫——失之毫厘,入学成熟水平——提前上学,智力发育不良——智力问题,早期发展失衡——异常发展,孩子心理冲突——情绪影响,认知技能失调——学习障碍,知觉能力问题——知觉偏常,行为自控障碍——不能自制
三、非智力因素
学习兴趣的问题——读书无用,学习动机的问题——漫无目的,学习习惯的问题——恶习已成,学习积极性问题——学习没劲,学习主动性问题——人事未尽,缺乏毅力的问题——不愿吃苦,不良个性的问题——同伴影响。
四、体制问题
教育价值扭曲——功利主义控制,人才选拔制度——重学历轻阅历,学习制度问题——高速度高效能,留级制度问题——取消差生留级,内容选择制度——重认知轻道德,评价制度问题——考试内容单一,教材遴选制度——结构层次不清,学习负担过重——“ 习得性无助 ”。
五、教学问题
教学模式问题——精英教育,评估方式简单——惟有考试,教师指导不力——方法不当,师生“八字相克”——课堂差异,所处班级环境——处境不利。
六、对待学业不良学生的态度
多些宽容,更多支持,更多安慰,更多理解。
以上是我对所有老师讲授内容的简略概括,下面我谈一谈我的收获:
1、提高了自己的家庭教育水准.从家庭教育培训起,就对我原有的家庭教育观和专业成长目标有了更大的丰富和提升。使我深切领悟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提高了家庭教育知识水平.深化了家庭教育基础知识,加强了对家庭教育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理解,掌握了家庭教育的一些发展动态,了解到家庭教育新发展,提高了自身更新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的能力。
3、家庭教育教育教学理论掌握得更为系统.,平时忙于教学,很少有机会静下心来读书,本次培训专家的讲座可谓: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学了之后确实获益匪浅。
4、在培训中提升完善自我。在培训期间我大量阅读家庭教育教育教学理论书籍,认真摘录了几千字的笔记,并且针对市里的要求认真完成了测试任务,我相信,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理论淀积,一定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
正是这次培训班的引领,让我养成了“边学边思,边思边悟”的习惯,让我在实践与反思中不断成长,不断提升完善自我。 在这八天的时间里,我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充实和愉悦!
这次的学习让我如沐春雨,使我明白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素养,人格的魅力,离不开广博的知识,离不开把握、驾驭课堂的能力,离不开民主、开放的管理能力,离不开探索、研究的精神;教师要促进学生学习、自身成长就要始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己任,以爱为动力。
总之,在市教育局精心安排和组织下,我充分把握这次机会,刻苦认真,自觉完成学习班交给的各项任务,按时参加每次活动,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培训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踏踏实实地继续学习,不断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提高个人素养,我会在自己的工作中努力尝试,不断探索,把培训中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在教学中得以实现,向着更高的目标迈出坚定的步伐,争取在新的课程改革工作中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2
家庭教育培训总结相关文章:
一、教育的目的
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教育网络是教育学生,初步具有爱国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勇敢、勤劳、节俭等品德和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等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为培养他们成为跨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类人才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奠定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
二、教育内容和基本要求
学校、社会、家庭及三结合教育网络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团队工作计划的安排,建立了以“新三好”(即好心态、好性格、好习惯)为主旋律的紧密结合,行为规范的德育系列活动,进行循序渐进的教育,同时有计划地召开学生家长会,让家长与学校,社会在一起。共同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服务、学会创造。学校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思想道德教育和荣辱观教育践行活动有机结合,将宏观的道德教育细化为具体的“争星”活动。学校共设置了五个星(学习星、互助星、礼仪星、进步星卫生星)。每颗心都有它独特的内涵,口号及标准,并对每个星提出相应的要求,学生对照跟标准,根据自己的实际申报,学生一步一个台阶,有自己奋斗的目标,具有针对性和较强的操作性,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到在学的一切努力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都能得到肯定和认可,让学生在荣誉和荣誉的激励中形成良好的品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快乐的成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育方法和途径
教育网络,要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以养成良好的爱国主义文明习惯为重点和起点,引导学生知识明理,动情践行,同时要切实抓好真心活动教育,并注意挖掘和发挥本地各种德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的相结合,在知事、明理,动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逐步建立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相互联系的有效机制,不断巩固教育成果。
学校教育的阵地,主渠道是各学科的课堂教学和班主任老师日常对学生的品行教育引导,并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地渗透教育内容,使学生知识明理长大,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社会教育对学生的品行教育有着一定的辅助作用,每学期我们将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让校外教育队伍对学生开展教育,做到绝大多数学生离校不理教,并利用我县烈士陵园、和五世格达活佛纪念馆等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品行有着一定的主导作用,每学期家长学校开班两次,进行家教经验交流。
四、教育的领导与制度建设
1、成立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各股室长、校园长为成员。
2、建立健全制度,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网络领导小组会议,每月观看一次爱国主义影片。每学期聘请有关人员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或报告班主任科任老师每学期家访学生总人数的1/3,做到重点学生重点家访。
3、加强校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在各校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墙报、板报、流动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加强对学生爱国、知礼、守纪的教育,努力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五、具体工作
(一)“学校-家庭”一体化教育
1、做好上门家访工作
新接班班主任在接班一学期内对全班学生普遍进行一次家访,所有班主任一学期家访面达80%,每学期结束家访面达60%,科任教师按每月学期家访学生人数不30%。
家访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提高家纺的质量。家访时既要肯定优点,每次家访前要为学生准备二至三个优点,也要指出不足,同时要有引导学生努力前进方向的具体措施,根据每次家访不同的目的,可采用不同的家访形式,如报喜式、慰问式、教育探究式......
通过上门家访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学习生活的环境,进一步了解学生个性特征及爱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施加教育,通过家访,也使家长,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在校情况,沟通教师与家长的心灵的桥梁,增进感情,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数学效率。
2、进行多种形式的家校联系
(1)电话书面联系等要做到经常性学生有进步,向家长报喜,学生有问题,要采用适当的方式向家长反映,多沟通,少告状,
(2)建立家班微信群,这是家长与教师联系,了解学生在校在家情况的最方便,最及时的一种方法。每周班主任有针对性地选择几位学生,在他的家班微信上,用简短的话写上该生最近在校的情况,让家长及时的采取一致的教育方法,
(3)每学期末填写成绩报告单,班主任对全班每位学生一学期的情况作全面的评价,写好谈心式评语。
3、建立“家长、学校、家长会”制度
家庭教育要获得良好成效,家长的教育方式至关重要,而实际上家长的素质千差万别,这就需要学校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对家长进行指导,使家长具有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家庭教育的质量不断提高,家长会由学校定期召开,一般每学期一次。
家长委员会是家庭教育要趋于规范性的必要组织机构,要求各班推荐出关心教育事业,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家长,二至三名组成家长委员会,每学期活动不少于两次。
(二)“学校--社会”一体化教育
1、社区共建
学校充分利用社区各种资源,为教育教学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服务。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使学生们稚嫩的羽翼逐渐丰满,为了让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们养成劳动习惯,学校组织学生去社区参加志愿者在行动的公益劳动。为了让学生在社会服务中学会关心他人,学生到敬老院进行“爱老、敬老”爱心传递活动,这一活动已经进行多年,爱心接力棒一届一届传递下去,形成了浓郁的尊老氛围。
2、警民共建
健康成长。近些天来,我在**乡中小进行了一次抽样家庭教育的社会调查,发现了不少问题,让人值得思考。
一、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二、调查情况
2.家长情况。在调查中发现父母亲的文化水平、学历层次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思想与方法。具有初中以上文化占63.5%,小学以下占36.7%。父母亲的职业概况也是家庭环境的一个基本要素。结果表明,父母亲外出务工、农民或从事个体劳动者的比例约占其学生父母亲总数的63.27%。这个比例大致同上述父母亲的学历层次一致,说明了父母亲的学历同其职业相对应。在调查中还发现许多家长认为有了钱才是孩子最大的幸福,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诸如孩子父母长年外出打工,只好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看管。有些父亲或母亲单独外出打工的占有很大比例,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又当爹,又当妈,上有老下有小,农活家务一大堆,常常忙得不可开交,很难顾及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更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较低,认为高中和大学高额学费不如让孩子早点学习电工、修车、焊工等专业技能。
三、调查分析
1. 受传统观念影响,教育方法不当。每位父母都希望子女成才,希望子女胜过自己,但不少父母既不懂孩子心理,又不了解青少年成长的规律,更不能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有的父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有的则根据父辈教育自己的办法教育孩子,教育手段粗暴,使孩子感到压抑,无所适从,因此产生逆反心理。调查中,85%的学生挨过父母或其他长辈的训斥,15%的经常被父母打骂。
2. 主动与学校联系共同教育的家长少。绝大多数家长对子女的学习和生活相当关心,但与老师的联系极少。在调查中60%以上的学家从未主动打电话给班主任或学校联系,25%的家长从未专程到学校与老师进行交流。因此家长与学校缺乏很好的理解与沟通,同时也缺乏现代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单一,不少家庭教育苍白无力。
3. 身教重于言教的家庭教育观念得不到落实,部分家长行为缺陷影响着家庭教育的质量提升。如家长吸烟、讲粗话、赌博、不讲卫生、不爱看书读报、看黄色录像等等,他们只图自己娱乐而放松了对孩子的监管,毫不避讳地将一些在孩子这个年龄不应知道的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和不拘小节的生活坏习惯展现在孩子面前,很容易被关于模仿的孩子仿效,其教育结果可想而知。
四、调查存在的问题
从家庭教育的实施主体(家长)来看:
(一)许多家长都能意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希望构建民主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并做出了不少努力。由于缺乏现代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单一,不少家庭教育苍白无力。
(二)一些家庭放松对子女的教育,家长在教育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带来新的问题。不少家长对子女期望值较高,重分数,重功利,忽视对子女道德、人格、心理和良好习惯的教育引导。
(三)存在问题学生,这大都与问题家庭和家庭教育的缺陷直接相关:离异、单亲、暴力、重男轻女、贫困、父母文化素质低;一些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方法不当;外出务工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一些家长的价值观发生扭曲,给子女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这都是问题学生产生的不良背景。
(四)家长重视与子女的沟通,但沟通时间较少,缺乏沟通的技巧。家长与学校缺乏有效沟通,未能形成教育合力。
从家庭教育的组织、管理和引导来看:
(一)各级各类家长学校的数量不少,但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家长学校都能发挥应有作用,但也有少数家长学校以家长会代替家长学校,很少开展活动,并且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无法担负起传播科学的家教知识和方法,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的重任。
(二)缺少专项经费,使现有的各种家教组织和网络发挥的作用受到一定制约。
(三)目前**县宣传家庭教育知识的专刊、专栏不多,缺少一些可供孩子参与实践的栏目。
(四)缺少具有一定规模、影响力较大的少年儿童活动场所、实践基地,许多孩子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可去之处太少。
(五)留守流动儿童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监护人要切实发挥作用。
五、对策与建议
(一)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懂得教育孩子的基本原理,如:要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才能教育好孩子,在注重对孩子智力投资同时,还是加强精神方面教育,特别注意孩子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家长应通过学习,参加培训,了解少年儿童心理发育特点和教育规律,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家庭关系,努力与孩子一起成长。
(二)家长尤其是母亲要不断学习。作为农村孩子的家长,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从小培养孩子学习的过程中,首先是自我充实、完善的过程,是沟通、影响、感染孩子的过程。母亲对家庭、对子女的影响尤为重要,在家庭中经常管教孩子的是孩子的母亲,而且孩子在家里与母亲的关系较为亲密,孩子乐意接受母亲的教育,因此,母亲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三)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 。从学校教育看,其劣势一是时间、空间、内容、形式的限制,二是由于过分强调统一性与集体性,因而又导致了针对性差,不利个别教育;家庭教育的劣势是因家长的政治、文化、道德素质的差别和家庭经济状况、成员结构之不同,给家教的有效性造成了较大麻烦,这是近几年家教存在问题的主要方面。二是家教方法的相对简单化、单一化,直接影响了家教效果。为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扬长补短,整体互补。
1、学校教育要通过参观访问、榜样报告、游览山河、实践操作等方式和充分联系实际,丰富学生社会知识。
2、建立典型后进生的个别教育档案,实行全方位的有效监控。
3、针对家教存在的问题,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 家长委员会等方式,集中指导家教方法,促进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学校举办一些亲子活动,如:体育节、艺术节中的家长与孩子同台表演等。
4、家长应是儿童的第一任心理辅导老师,要密切关注孩子心理的任何细微变化,从孩子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教育才真正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否则只会事倍功半。
1.好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根基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既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又深刻地影响社会的风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根基。时下,多数家长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但也有少数家长教育方法有偏差或自身没有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其子女则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问题。例如,如果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其子女在学校的表现往往是唯我独尊、撒娇放肆;如果父母对子女经常打骂,其子女在社会上往往会欺凌弱小,甚至结伙打斗;如果父母对子女只养不教,其子女一般会纪律松散,无心向学;如果父母生活不检点或有外遇,其子女往往会被卷入早恋的漩涡;如果家长偷、赌均沾边,其子女往往会走上少年违法的歧途。这几类“问题家庭”的子女,在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往往缺乏辨别能力、分析能力和免疫能力,容易受到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工作者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这样才能主动地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服务,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夯实根基。
2.转变观念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关键
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是子女成人成材的关键,学校教育工作者“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服务”,必须从转变观念入手。
一要教养结合,以教为主。父母不仅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而且是常任的老师。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一般家庭而言,“养”已经不是很大的问题,“教”的问题则要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但有的家长片面认为“当父母的只能养子女,教是学校老师的责任”。其实,教师的教育责任与家长的教育责任并不矛盾。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将教师和家长比作“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塑师”。作为专业教育工作者的教师,有义务向家长提供必要的指导,引导他们对子女的教育从“教养结合,以养为主”,逐步转化为“教养结合,以教为主”。
二要讲究家庭民主,建立平等的家庭关系。中国传统的观念是“父为子纲”,子女是父母的私有品和附属物,这种观念在现代的家庭中仍有一定的市场。如有的家长片面强调自己的权威,认为自己的话语就是圣旨,要孩子绝对服从,有些甚至是用棍棒代替教育。时下不少青少年学生的逆反心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源于家长的高压。新时期要求我们建立“民主启导型”的家庭,营造一种民主和谐、亲切和睦、团结互助的气氛,以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
三要德、智、体并重,促进子女的全面发展。社会和个体发展的需要,都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可是事实上,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没有得到所有家长的认同,重智育、轻德育和体育的倾向还相当普遍。在教育实践中,常见到家长只重视孩子智育的极端例子,例如孩子作业得100分就予以奖励,甚至规定孩子考试必须得多少分,多一分奖若干元人民币;有的家长从幼儿开始就规定每日要认若干生字,做书面作业。学校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德育、智育、体育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学校协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主要途径
学校要把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延伸部分,纳入工作计划,列入议事日程。通常学校协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途径和方法有以下几条。
一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家访。家访是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现在教师家访一般是电话与学生家长联系,重点对象或重要事情则登门访问家长。家访内容为:了解情况,包括学生家庭情况及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向家长介绍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含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供家长教育子女时参考;指导家庭教育,听取家长意见;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促进家校工作的正常发展,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
二是召开家长会。家长会是家校联系的重要形式,其特点是效率较高,便于集思广益,集中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家长会一般每学期开两次,在开学时和期末召开。学期初,校长向家长报告学校工作计划,希望得到家长对计划的理解和支持;期末,校长向家长汇报工作情况,请家教效果好的家长做经验介绍,请优秀学生做汇报等,并提出对学生在寒暑假的要求。由班主任主持的班级家长会,具体介绍班内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日常行为规范的情况,并指出一些倾向性问题,使家庭教育有的放矢。也可适时地召开家长座谈会,其人数不宜过多,一般由学校领导主持,了解家庭教育中的做法和碰到的难题,征集意见和建议等,并以此联系家长积极分子,培养家庭教育工作做得好的典型,为成立家长委员会做准备。
三是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是学生家长的群众性组织,邀请家庭教育卓有成效并热心支持学校教育工作的家长积极分子,分别担任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可分别建立年级、校级家长委员会,使之成为指导家庭教育的核心。
四是举办家长学校。这是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学校可有针对性地编写家长学校的校本教材,和家长一起学习。通常家长学校工作是这样开展的:① 全体家长参加的活动,由学校领导或教师给家长普及教育学、心理学在家庭应用的基础知识,并特约一些有经验的家长在会上讲课。② 分层次举办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如对七年级的家长举办“七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讲座,对八年级的家长举办“青春期生理卫生”和“学生早恋分析”讲座,对九年级的家长举办“初中生违法犯罪的预防和教育”“正确对待孩子的升学与就业”等讲座。③ 对学困生家长着重辅导“中学生自理能力培养”“中学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等知识。④ 对有轻微违法行为学生的家长专门开班,请派出所、检察院等有关部门的干警来普及法律知识,加固预防少男少女违法犯罪的“第一道防线”。
关键词:社会工作;流动妇女;家庭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指出,2015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7亿人,占总人口的18%,相当于每六个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家庭化流动趋势加强,流入人口的家庭规模有所扩大。2015年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家庭规模为2.61人,与2013年相比,流入人口家庭规模增加了0.11人,超过一半的家庭有3人及以上同城居住。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第一场所,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形成、智力发展、道德品质的塑造有着重要影响。家庭教育对个体成长成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家庭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指家庭内对于子女的一切直接或间接、有意或无意的、精神或身体上的教育。后者指子女入学前教育,即学前教育,子女入学前由家庭负责,以区别入学后的学校教育。本文采取的家庭教育概念乃广义概念。然伴随举家搬迁式家庭流动背景下,流动人口家庭教育存在诸多危机,尽管流动妇女十分关注家庭教育,然缺乏正确家庭教育方式和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家庭中亲子关系不平等。因此加强流动妇女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对提升流动妇女家庭教育意识,促进流动妇女家庭教育能力提升,搭建流动妇女家庭教育自助互助网络意义深远。
二、调查过程与方法
M社区是位于昆明市官渡区的一个行政村,毗邻昆明火车站,是一个典型的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M社区面积约1.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3900余人,流动人口约8.6万,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比例接近1∶22。本研究结合问卷与访谈法,针对流动妇女家庭教育的状况向昆明M社区进行了调查访问。发放问卷220份,回收208份,有效问卷204份;访谈流动妇女以及儿童共15人。调查旨在探寻目前流动妇女家庭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并为后续社会工作干预提供策略。
三、流动妇女家庭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
(一)聚焦学业发展,缺乏对孩子身、心、灵协调、统一、全面发展的健康意识
在对昆明市M社区流动妇女的访谈中,流动妇女对子女的期望很高,“希望孩子有出息”,其理解无外乎两种,一是赚大钱,买房买车;二是上大学。这与流动妇女本身的生活经历和生存环境紧密相连,她们迫切地希望摆脱贫困,寄厚望于孩子。但此期望使得流动妇女将家庭教育的重点让位于学校教育,关注学业成绩。流动妇女普遍认为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内容是“搞好学习”。另外,很多流动妇女忙于生计,对孩子的关注仅停留在让他不饿肚子,保障基本安全,至于孩子的调皮捣蛋、沉迷网络等显得束手无策。
(二)家庭教育方式的非科学化———“说教式教育与棍棒教育的结合”
访谈中,当问及她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时,普遍反映的是属于说教式为主,言教多于身教。问及“孩子不听话时,您通常怎么做?”50.98%的流动姐妹选择“打他”,35.29%的人选择“骂他”,64.71%的人会选择“好好跟他讲道理”,还有11.76%的人选择生气不理他。而打骂孩子的原因,主要是不听家长的话(占66.67%)、做错了事情(占52.94%)、因为学习成绩(占27.45%),极少部分是因自己心情不好。若和孩子讲理依旧不听,33.33%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很生气,骂他”,45.10%的人选择“打他”,31.37%的人选择“尝试换其他方式讲解”,3.92%的人选择“请老师给他讲”,15.67%的选择“其他”。问及“若孩子有不良行为,如说假话,拿别人东西,您会怎样?”43.14%的人选择“会生气骂他”,64.71%的人选择“批评他,要他改正错误”,2.00%的人“感到意外,但是不会责怪他”,13.73%的人选择“其他”。问及“孩子和你顶嘴、吵架,怎么办?”,45.10%的人选择“好好跟他沟通,和他讲道理”,52.94%的人会“生气,打骂他”,3.93%的人选择“不搭理他,不管他”,11.76%的人选择“其他”。以上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妇女采用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是“说教式教育”与“棍棒教育”的结合,教育方式存在不合理性、不科学性。
(三)家庭教育基本知识匮乏,家庭教育能力欠缺
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妇女对家庭教育的内容模糊不清,认为是“操持家务”“算账”“让他们注意安全”“要他们好好学习”……参与调查的流动妇女80.39%的人表示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困难。问及这些困难主要是什么,流动妇女中13.73%认为“与孩子关系紧张,难以开展家庭教育”,66.67%选择“自身家庭教育知识技能不足,存在一定的限制,无法更好的给予孩子家庭教育”,29.41%选择“环境太复杂,外界不良影响太大,教育起来比较吃力”,17.65%选择“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家庭教育”。此外在访谈中,流动妇女普遍反映自己在监督和督促孩子完成学业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主要原因是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不足以应付现在日益更新复杂的学校教育。故谈及“自己是否需要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时,31.37%的流动妇女认为很有必要,54.90%的妇女觉得“有必要”,她们提到与孩子的沟通困难,管不住孩子,孩子来城里不听话了,学坏了,担心孩子受伤害但是不知道如何预防……另外还有9.80%的妇女认为“没有必要”,3.93%的妇女认为“根本没有必要”,我们询问她们这样认为的原因,她们觉得自己年纪也老大不小了,性格什么的都已经定型,学习这些家庭教育知识对她们来说有难度,难以改变。
(四)缺乏对家庭教育体系的清晰认知,教育内容单一,反感性健康教育
访谈中,发现许多流动妇女理解的家庭教育的内容十分单一。当问及您觉得家庭教育应该包括哪些内容的时候,很多家长都是懵的,她们说“就是该教的教,不该教的就不教”,我们追问,那什么是该教的?她们就说“做作业啊,懂礼貌啊,注意安全啊,这些”,认为家庭教育就是“辅导孩子作业”或者“长大了会赚钱”,所以她们对整个家庭教育的体系缺乏全面和清晰的认识。她们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业,而对自己孩子所面临的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却置若罔闻,她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少受到危害,但是对孩子的保护教育却很有限,仅仅停留在身体层面的基本的日常的保护,如交通安全,而对于孩子的心理层面的关注却很少,她们甚至对“性健康教育”表示很反感,说拿到台面上来讲这些,很难接受。
四、社会工作干预
基于对M社区的调查研究结果,鉴于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本研究尝试以流动妇女为实践主体,以社会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生命教育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开展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流动妇女家庭教育服务,以丰富流动妇女家庭教育的内涵,增强流动妇女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学习生命教育的相关技巧,增强流动妇女家庭教育能力,最终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整个干预策略包括如下部分:
(一)以小组工作,协助流动妇女构建自助互助网络
整个小组工作的主题围绕“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家庭教育知识培训”进行。根据生命的三个维度,自然生命维度、精神生命维度和社会生命维度进行设计,采用参与式培训以及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之-小组工作等方法对流动妇女进行了7次培训活动(内容如下表所示),为避免采用说教式、灌输式的方式进行培训,培训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如角色扮演、场景表演、知识竞赛、辩论赛、场景模拟等,同时我们利用影视声像等资料进行辅助,整个培训活动力求风趣、易懂、易学、实用。整个小组工作,旨在通过流动妇女的参与,增强彼此之间的互动,搭建流动妇女家庭教育自助与互助的社会网络平台,促进流动妇女家庭教育能力与资本的提升,满足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多元需求,协助流动人口适应环境。
(二)以个案跟踪服务,满足流动妇女个别化需求
组织工作人员与志愿者对同时参与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妇女进行个案跟踪服务,即进入流动妇女家庭,全面了解其生活现状,尤其对其子女教育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和调查,了解家庭教育存在的难处与问题,通过个别会谈和辅导等方式,协助流动妇女开展家庭教育之生命教育服务,并定期开展见面会,了解流动妇女的收获和困惑,鼓励流动妇女通过相互的经验分享和借鉴,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以社区宣传服务,实现对流动妇女的赋权
首先,项目组结合前期的家庭教育培训以及对流动妇女的跟踪服务,收集和总结流动妇女家庭教育之生命教育的技巧和策略,以展板的形式在流动妇女人口聚集地区以及社区宣传栏进行呈现。其次,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进驻流动人口家庭,访谈流动妇女家庭教育的经验,并对前期的生命教育培训的成效进行跟踪,收集其有效的家庭教育经验与故事,进行整理,形成相关的流动妇女家庭教育宣传手册。最后,项目组结合完成的流动妇女家庭教育宣传手册,吸纳M社区内流动妇女志愿者开展社区宣传教育活动,以扩大服务对象受益面,实现对服务对象的赋权。
参考文献:
[1]谭玉伦.谈发展家庭教育的意义[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04:63-64.
[2]王鸿俊.家庭教育[M].重庆:正中书局,1940:23.
[3]刘芳,高万红,杨月明,莫佳妮.社会工作促进流动妇女健康与发展的实践研究———以昆明市Y社区为例[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10):33-36.
[4]刘南.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的实地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长;孩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002-02
家庭教育是对人影响最为深远的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教育大词典》对家庭教育解释为:“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通常多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子女辈进行的教育”。针对教育对象而言,家庭教育涵盖在亲子互动过程中,成员间有相互的教育影响,而我们通常多理解为父母对子女进行的教育,尤其对未成年子女从进行的教育。中国家庭教育起源较早,有关家庭教育的家训、家书反映了中国家庭教育发展的客观事实,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有《女训》、《诫子书》、《颜氏家训》、《家书》等。在学校教育未广泛普及的历史进程中,严格而规范的家庭教育一脉相承,与社会伦理规范相契相合,对个人的修身、立志、品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自近现代以来,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也激发着我们对家庭教育进行更加广泛而深刻的思考。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作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直以来是中国无数家长的心愿。然而,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层出不穷的教育问题却困扰着许多家长,也牵动着整个社会。
一、总结来看,当前中国家庭教育有以下几大困境:
(一)错误定位家庭教育
就对新一代孩子的培养而言,学校以及社会对家庭教育的功能有了更高的要求,随之对父母的知识水平要求也有新的提高。学校也越来越认识到,调动家长开展家庭展教育积极性的重要作用。从“家访”“家长会”到“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家长辅导孩子作业”等,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化。然而,在社会广为呼吁为孩子减负的现状下,家庭教育的负担可谓越来越沉重。为尽快消化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许多家长变身成为孩子的“课外辅导员”,一些学校的“家校互动”实际上把学校应该承担的知识教育任务转嫁给家长不少家长深感自身知识不足或时间不够,干脆将放学的孩子直接送往辅导班等课外辅导机构。无疑,在家长尽心竭力满足孩子教育需求,并摩拳擦掌试图参与学校管理的现状下,我们不难发现家长被拉到学校智育共同战线的这样一种扭曲现象。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界限本来很清晰,学校教育以知识教育为核心,家庭教育关注孩子的性格养成和身心成长,以前学校‘家校互动’说的是互相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但现在把家长变成孩子的课外辅导员,是一种教育的完全异化。”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也伴随孩子终身,当因材施教在学校实行困难的时候,家长无疑要在关心孩子个性及人格培养上下更多功夫。近年来,社会上有关初中学生因嫌母亲唠叨,管教研而弑杀母亲的案件;大学生因嫉妒心理而给室友投毒的事件;以及每年都存在的因受不了高考失败而跳楼的事情等,无疑不是在提醒我们社会、学校以及家长,我们在关心分数,要成绩的时候,更要关爱到孩子心灵的呼唤,心理的健康。因此,现代家长在盲目追随学校给学生智力教育助力的时候,还应给自己的家庭教育正位。
(二)家庭教育观念有待更新
1、父母与孩子的民主平等
社会的变革必然带来观念的更新,尤其冲击着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 。不过,虽说民主平等的思想已深刻地被我们社会所理解和接受,但长幼尊卑的家庭观念仍然在很大范围内践行着。专制型家庭模式下,父母往往高高在上,希望孩子虚心接受自己的绝对领导,以保障其在孩子面前的权威地位。而在这种不平衡的家庭关系下,最有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孩子逆来顺受,二是孩子被逼急而反抗。
另外,有些父母将一切听从孩子视为民主平等,却让孩子走向骄纵,蛮横的另一极端。目前,小规模家庭模式下,孩子往往变成家庭的核心,越来越多的“小公主”“小皇帝”由此诞生。父母与长辈对孩子的尊重越来越偏离理性,走向盲目,这种对“民主与尊重”的标榜,我们也认为是不可取的。
2、物质奖励与精神支持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父母对子女承诺,这次考试进步就给你买什么什么。这些父母坚信,物质奖励最能成为孩子学习进步的动力。其实,精神支持可以有很多种,但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下,家长也偏向于将对孩子的精神支持等同于物质奖励。如此做法,不仅会引导孩子对物质消费品越来越高的需求,也容易让孩子形成“学习是给父母学的”想法。
同时,我们必须相信儿童具有自我约束和管理的能力。谈到“错误及改正方法”,蒙台梭利认为“如果我们必须对儿童进行夸奖和惩罚,他已经没有了自我约束的能力,约束的方法必须由老师来提供。假设他们正在进行工作,我们不停的给他们奖赏或惩罚,这种会严重影响儿童精神上的自由”。②因此,过度给予孩子惩罚或物质奖励,不仅容易形成我们常见的儿童思想―学习是给父母或老师学的,而且限制孩子心灵的自由发展与成长。
3、教导与沟通
从伊伊学呀开始,我们就不断地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来自父母的教育和教导。我们可以看到,在多数父母与孩子交往过程中,大到做人处事,小到穿衣吃饭,父母往往会珍惜可利用到的机会来教导子女,在孩子有疑惑的时候,一些父母会直接驳斥到:“我吃过的盐,比你走过的路还多,你懂什么?”这些父母不是不懂得沟通的作用,而往往是在生活中认为自己的教导就等于沟通,甚至是教导的效果要胜于沟通。但父母等于真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根据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重庆市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发展报告》显示:“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没有时间教育孩子、教育孩子经常不一致。”这三项是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的最大烦恼,达到了92.3%,认为完全有能力教育孩子的家长只占极少数。③因此,在父母对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还没有完全成熟和科学化的时候,父母不要以自己的经验及意愿来一刀切。有效地沟通往往可以达到双向的理解,而一味单方面的教导总有对孩子不再受用的一天。许多父母对这些道理也是能够理解,不过,一方面,有的家长是习惯了居高临下的方式,一时难以降下自己的身份与孩子沟通;另一方面,更多的家长会困惑于如何找到有效的沟通方法。
(三)家庭教育方式有待落实
近年来,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大量畅销,无数家长希望经过苦读,找出最适用的家庭教育方式。同时,2013年,一档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受到了热烈追捧,也掀起了社会上对家庭教育方式的大讨论。不少做父母的观众反应:收看节目的同时,也对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进行了反思。如此,足以反应中国广大父母自己学习,更新教育观念的热情与信心。不过,生活中我们还是常见许多家长给孩子提各种各样的要求,而没有看到他们新的教育方式的落实问题。
一方面,许多家长信誓旦旦,或在他们面前夸夸其谈,但在实际教育中,又阻挡不了自身的粗暴蛮横或是纵容娇惯。处于这种情况的父母,多数并未意识到自己行动与观念的落差,也看不到孩子出现的问题与缺陷,而是单纯地沉浸在自我满足的世界中。另一方面,目前中国的家庭结构又决定了一个家庭中是多个大人来共同抚育教育一个子女。由此,观念的差异就容易导致教育方式难以达到统一,同时,也影响着教育方式的落实。
二、现代中国家庭教育的出路
(一)找到家庭教育的合理位置
在孩子正式接受学校教育之前,通常为6岁以前,是孩子性格及习惯养成的关键期。顾名思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当今大众共认为学校教育占主导,家庭教育做辅助的。而“每一个社会成员几乎都是在家庭中诞生的,从家庭中获得生命,在家庭环境中得到最初的也是给他生命打上烙印的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性格、意志、品质、情操、爱好乃至人生观、世界观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回顾历史,我国古人往往以志向教育、待人教育、勤奋好学教育、勤俭教育、行为习惯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以此培养子女完美人格,这也是我们常谈到的“教人先行而后文”。许多父母望子成龙,追求成绩,只看分数,却忘了“成才先成人”的道理。由此,在重新审视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家庭教育真正的地位所在。
(二)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
一方面,创建民主而宽松的家庭教育环境。父母要改掉以往事事插手的习惯,尊重孩子的选择。每个人都有走弯路的时候,孩子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碰壁,他还能告诉自己:这是我选择的结果。另一方面,家长要试图打破长幼有序的古训,与孩子交朋友。成为孩子最忠实的听者,构建和谐的相处关系,才能找到沟通大于教导的最大效用值。最后,合理利用奖惩手段。孩子能自己意识到的错误,要相信其改正的勇气,而不是惩罚的手段强化他犯错的意识。适当的奖励可以激发孩子的潜力,但是频繁的奖励,容易形成疲惫和降低奖励效用,因此,父母在实际状况中,要合理把握好这个度。
(三)共同落实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
首先,家庭成员之间要寻找到一种最为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并达成共识,保证家庭教育的发展性和连续性,以免在实践中造成教育方式错乱的问题。其次,“家庭教育是渗透在家庭全部生活之中的”。所以对孩子言传身教,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也要做到。④最后,在家庭教育方式落实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去反思和检验,改正不合理的地方,并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以确保教育方式的科学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还需要我们共同的探索与研究,需要家长的学习,更需要社会的关注。现代人讲:好父母是学出来的,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好习惯是养出来的,好成绩是帮出来的,好沟通是听出来的。确实,没有天生成功的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只有不断学习和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才能扮演好家长的角色,孩子的健康成长才有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词典.第1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1页
[2] 有吸收力的心灵.意.蒙台梭利著..薛杰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7 P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