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教学研究报告范文

教育教学研究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研究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教学研究报告

第1篇:教育教学研究报告范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主管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主办单位:国防科技大学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湖南省长沙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2-8874

国内刊号:43-1330/G4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第2篇:教育教学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环保教育;化学教学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生活质量,尤其是随着我国对环境污染问题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迫切需要将环保教育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在环境污染的众多因素中,化学污染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化学污染是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约占总污染源的80%~90%。因此,如何采取化学方法防范和治理环境污染问题至关重要,将化学课程教学与环保教育进行有效结合也是大势所趋,成为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环保教育的不足及其必要性

目前,高中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都是以高考为导向的,对于在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化学环保知识,教师在课堂上也很少涉及,学生在课下以及生活中对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的关注度也相对低下,这很容易造成高中生化学环保知识的不足和环保意识的弱化。而在当前高中化学的教学大纲中,很多教学内容的设计不仅强调学生化学探究精神的培养,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也给予了明确表示。如在“元素周期表”中体现了环保教育中的放射性污染;对氧族元素的介绍也联系到臭氧层空洞;二氧化硫的教学内容也与酸雨污染进行了联系,这些都体现高中化学教学与环保教育的有效结合。尤其是在当前环保教育日益重视的今天,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充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实际问题,结合教材内容对环保教育进行有效的渗透,这对学生化学科学素养与德育素质的协调化发展将会大有裨益。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环保教育的有效对策

(一)化学理论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

在高中化学的教材体系中,拥有很多关于环保教育方面的教学素材,所以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理论知识的教学时,要有意识的向环保教育方向靠拢,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理论知识机械性、枯燥性的单向灌输,有效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实现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也更加贴近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例如,在“保护生存环境”这一章的教学中,从改善大气质量、爱护水环境的教学,到垃圾资源化的教学,其理论教学内容基本都是围绕着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以及环境保护的措施展开的,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把握住“环保教育”这一主题,让学生懂得化学手段既可能产生化学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同时也是预防和控制生态污染的有利武器,我们只有懂得科学利用化学技术手段,坚持以绿色化学理念为指导,才能利用化学知识解决更多现实问题,并最终造福于人类。

(二)化学实验教学中环保教育的开展

在高中化学教学的课程体系中,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关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还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动手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设计每一节实验课时,高中化学教师都要重视资源的节约和废弃物的科学处理,寓环保教育于无形之后,对学生的实验行为进行科学的示范和引导。首先,在演示性的实验中,化学教师要尽量设计微型化的实验方案,即少使用化学资源,尽量选用小型化的化学仪器和器皿,对实验废弃物的排放量降到最小等,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有效示范对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对于一些高损耗或高风险的实验项目,教师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进行替代。其次,在学生的独立实验或分组实验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教学流程的优化和改进,在确保实验教学目的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环境污染或实现资源的节约。例如,在“氧气的制备”的实验环节,由于氧气制取的方法有很多种,此时教师可以选择最环保的方式――电解水方法,对于氧气的收集和实验仪器的选择,也可以利用输液瓶、输液管来自制实验器材,分别代替集气瓶和导管,这样既减少了污染源又节约了资源,在环境保护教育上可谓一举多得。

(三)化学课外活动中环保教育的补充

在开展环保教育的过程中,课外活动应当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课外活动能够形成对课上教育时间和空间有限的弊端,实现对课内教学的有效补充,从而让环境保护教育更具开放性和针对性,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环境保护和化学科学学习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力的培养。例如,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组织开展一些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课外活动,如废旧电池回收、生活污染现象的社会调查、污水处理厂的参观等活动,都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环境破坏带来的危害,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提高个人的环保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并自觉投入到环境保护和环保宣传活动中来。

结语

总之,高中化学教学中环保教育的不足,凸显了加强环保教育的必要性,这就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环保教育的渗透,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绿色素质”,让学生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能够懂得利用化学手段来预防污染、治理污染,最终达成绿色化学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强,李文娟,刘艳霞.浅谈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J].广州化工,2013(03)

[2]蔡绿波.探究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策略[J]. 才智,2012(36)

[3]秦晓杰.新课标下如何做好高中化学教学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3(S1)

第3篇:教育教学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 高校 体育保健 运动康复 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College Physical Health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Reform

——Introduction of Sports Rehabilitation Programs

LIU Hongyu, XU Pengyuan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Hohai University, Changzhou Campus, Changzhou, Jiangsu 213022)

Abstract Sports rehabilitation and health professionals is a frontier discipline combined with new sport, health and medicine. College PE health lessons takes Chinese traditional health care methods as the base, mainly teaches fitness, the basic theory of health and method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introducing the sports rehabilitation and health care programs to PE curriculum, as well as related policies and practice methods.

Key words college; physical health; sports rehabilitation; curriculum

1 高校体育保健课及现状

体育保健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保健规律的应用科学。是运用解剖学、生理学及相关的医学知识,研究体育锻炼者的身体发育,健康状况,锻炼效果;研究常见运动后病的发生规律、防治措施、日常保健措施的一门学科。大学开设体育保健课的教学,结合医学知识和体育锻炼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全民健康意识,有利于高校学生和青年人健康水平的提高。

大学期间,许多学生因外伤或者疾病等原因部分时间是不能参加常规的体育课的。1998年大学生体格健康标准的修订,使许多身体异常、病弱学生能有机会进入大学深造。上述两部分群体大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也需要接受身心健康教育和保健练习以及身体运动。一部分身体异常、病弱学生群体,由于受身体健康、心理、机能、疾病的影响,不能正常参加体育活动,接受健康教育的机会大大少于普通学生。使这部分学生也能得到全面的身心锻炼,是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也符合目前在校学生的需求。因此,目前开设的体育保健课主要针对身体异常和病、弱、残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课程内容以保健养生为主。

2 运动康复与健康

运动康复在国内尚属新兴的领域,是体育、健康和医学交叉结合的前沿学科。为了弥补我国健身康复人才紧缺的局面,2005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全国医学高等院校首次开设。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是适应社会对健康及康复的需求而设立的体育与医学交叉的新专业,主要研究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培养适应现展需要,在初步掌握运动人体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系统掌握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相关知识,成为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及创新精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康复治疗师。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损害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运动可以给人带来愉悦,带来身体的强壮与健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然而,运动损伤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人们在受到运动损伤以后有的需要休养,严重的需要手术治疗,很多会影响未来的锻炼。手术后伴随而来的关节肿胀、疼痛,以及关节活动度、力量、神经肌肉控制、协调性、灵活性、平衡能力的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是影响运动损伤者术后获得正常功能的最大障碍。对于这一系列问题,如果不进行术后康复,很多都是无法自愈的,即不能获得完全恢复,使手术效果大打折扣。运动损伤手术后尽早进行系统、合理的康复,不仅能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水平,加快愈合,防止毗邻未受伤关节的功能障碍,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因肌肉粘连、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所引起的受伤关节的功能障碍,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使受伤者及早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3 运动康复课程的设置

3.1 引入运动康复课程的必要性

学校体育任务的制定必须反映国家、社会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终身体育的发展过程是学前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这个过程所形成的人生体育的整体结构和教育模式,有大部分时间的体育锻炼是靠自己来实现的,学校体育只是个中间的一个过程。运动的本意是给他们带来身体健康的,运动是给人们带来快乐生活的,然而很多人的一生中会有身体外伤和疾病的经历,经常参加锻炼的人会有更多的身体运动损伤的情况。掌握必要的运动康复知识、技能,对自身科学锻炼,减少运动损伤,受伤后坚持以锻炼的方法积极康复都是实用性很强的、十分必要的。如今,运动康复的理念已经被很多运动医学科和骨科的专家认可。基于国家培养高素质、具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更应该掌握一些运动康复的理念和知识以及普通的技能,因此,开设运动康复课程相当必要。

3.2 引入运动康复课程的可行性

要达到使学生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的目的。有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保健知识,并结合体育课的运动项目自发地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学生获得的直接健身经验和医务监督能力,会激发学生自觉参加科学锻炼的热情,指导学生逐步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最终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基础。但是,我国高校目前开设的体育保健课主要针对身体异常和病、弱、残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以中国传统养生方法为基础,讲授养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对于身体健康,喜欢运动的普通学生,因为教学内容不能满足需求,参加体育保健课的热情也不高。如果体育保健引入运动康复内容,学习人体运动器官功能障碍进行的康复,给予相应伤病合适的体育运动处方、学习系统检查、评估、诊断,以及多种治疗方法的结合(包括功能训练、手法治疗和理疗等),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增加关节运动幅度和功能,重建身体机能,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机能重要性的同时,也能满足学生提高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的需求,最终的结果是使更多学生自觉投入到体育、健身、保健中来,使学生掌握终身健身的知识、方法和技能,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具有强健体魄的复合型人才。

3.3 实施运动康复课程的策略

与体育保健相比运动康复的教学目标则更加深入、具体、细化,侧重方法。高校引入运动康复课程,首先可以选送具有体育保健课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学习、深造,培养具有运动康复课程教学的教师。由授课教师负责,以教学研究立项的形式探索、完善课程设置的各项内容,选取适当教材,由课题成员和授课老师编写教学大纲和课程设计,逐步扩展体育保健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基础的同学,完善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大力宣传,向学生介绍运动康复课程及相关课程,吸引学生锻炼的兴趣与爱好,培养学生的养生保健意识,创造条件,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帮助自己,帮助他人进行外伤和疾病等的康复。教学中通过“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的原则,多安排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理安排运动量和学习内容,并注意根据学生身体情况的变化灵活调整方法和方式,对学生生理、心理进行干预和影响,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康复方法和实践能力,不仅能自我康复,而且能帮助一些有需要的人进行康复训练,最终达到保健和终身锻炼的目的。

基金项目:河海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BZX/10B101-13)

参考文献

第4篇:教育教学研究报告范文

针对新疆大学的多媒体教室现状,研究制定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升级改造方案与建设标准,实现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网络集中控制管理和多媒体教室信息化管理,完善多媒体教室设备管理制度,完善信息化培训教案,从技术和管理层面辅助多媒体课堂教学,实现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质量的保障与提升。

关键词:

多媒体教室;教学质量;保障与提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前沿,研究实现多媒体教室教学设备的网络集中控制管理和对多媒体教室进行信息化管理是实现多媒体教室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一新疆大学多媒体教室的现状分析

新疆大学在多媒体教室的建设、运行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分析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缺乏符合我校教学实际的建设标准

由于对高校信息化建设规律认识不足,在我校多媒体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先进行多媒体教室建设,后制定规章制度的工作思路。[1]

(二)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缺现代化管理的现象

国内高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通常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多媒体教室的基础设施建设,倾向于购买“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2]往往忽略了建设后期对多媒体教室的有效管理与维护。导致多媒体教室建设完成后,没有足够的多媒体教室管理软件可供使用,从而降低了多媒体教室的利用效率。

(三)部分教师的信息化教育水平严重制约多媒体

教学质量的提升由于教师岗前培训中未进行系统的信息化教学培训,造成部分任课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设备操作不规范或误操作,影响多媒体教室的正常使用及教学进程。

二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质量保障与提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一)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质量保障与提升的研究思路

根据教育部《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发展任务,结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颁布实施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工程建设规范》及内地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经验,对新疆大学所有多媒体教室进行全面摸底,最终提出多媒体教室建设标准及现有教学设备的全面升级改造方案。

(二)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质量保障与提升的主要内容

构建一个集网络技术、音视频技术、多媒体技术、软件应用技术等于一体的先进的多媒体教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从根本上解决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和管理问题。

1.确定多媒体教室中硬件设备的建设标准和升级改造方案

首先研究制定符合新疆大学教学实际的多媒体教室建设标准,依据标准对我校现有多媒体教室进行信息化升级改造。多媒体教室信息化改造项目基于顶层设计、分步实施、逐步完善,资源有效共享、多系统间设备最大限度复用的思路,[3]遵循安全稳定可靠、可扩展、技术先进性、操作维护简便性和经济实用性原则。

2.探索、引入可视化多媒体教室综合管理平台并开展应用研究

新疆大学拥有三个校区,三个校区共计165间多媒体教室,通过对我校多媒体教室进行调研,对各种规划方案比对、论证,确定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符合新疆大学教学实际状况的多媒体教室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并在市场中筛选最符合我校多媒体教室现状的产品,对多媒体教室的教学设备及教学过程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

3.探索研究符合新疆大学教学实际的多媒体教室管理与使用制度

制定新疆大学多媒体教室信息化建设规章制度,使我校的多媒体教学的硬件配备、软件应用、岗位队伍建设、资源库建设、现代教育教学设施的管理和使用上都有章可循。努力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又好、又快的良性发展,指导今后的多媒体教室信息化建设。

4.建立培训机制,制定培训教案,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

制定多媒体教室使用培训教案,以此规范任课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操作。积极开展管理人员和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升信息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并逐步建立工作规范;完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考核标准,将信息技术能力评价结果纳入任课教师考核。本研究将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帮助任课教师快速掌握信息技术教学,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总结与展望

(一)总结

新疆大学现已成功地全面升级改造了多媒体硬件设备,从技术层面基本实现了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室的教学质量保障的基本要求。具体总结如下:

1.明确符合我校实际多媒体教室建设内容和设备技术标准

通过走访任课教师、教务处及大楼部工作人员,分析总结各部门提出的宝贵意见,并结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工程建设规范》,最终制定符合新疆大学实际教学状况的多媒体教室升级改造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和教学设备技术参数。

2.建立新疆大学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建设标准

(1)多媒体网络中央控制器

网络中央控制器具有一键开关机,讲动控制功能;投影机、计算机断电延迟保护;支持投影机的状态检测及用时检测;具有防盗报警功能,可远程锁定,防止非授权用户使用;支持本地电子课表管理。

(2)多媒体中控讲台

中控讲台预留读卡器安装位置,内含电子锁,可通过钥匙、校园卡开启,也可根据需求满足多个逻辑条件下开启。

(3)引入符合新疆大学教学实际的可视化多媒体教室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在经过升级改造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基础之上,引入了可视化多媒体教室综合管理平台系统。该平台系统有两部分组成:前端多媒体教室和后台主控中心,如图1所示,利用新疆大学校园网络,实现多媒体教学环境的远程控制管理。该可视化管理平台可以有效发挥管理资源再配置功能,加强设备使用过程监督,有效降低多媒体设备故障率,对多媒体教室的教学设备及教学过程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

(4)制订网络环境下多媒体设备管理制度及使用手册

本研究以新疆大学教育信息化标准为依据,以教务处、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为重要内容,特制定了《网络环境下多媒体设备管理制度》、《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等。以上规章制度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室的利用率,为保障教学安全和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5)建设可靠的多媒体教室运维保障队伍,完善多培训方案

初步建设了一支可靠的多媒体教室维护队伍,基本能在第一时间解决多媒体教室的教学设备故障,为提高我校多媒体教室的运行和维护做出努力,为提升多媒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奠定基础。研究制定了新疆大学多媒体设备操作标准和规范,并制成培训教材,配合教务处在教师培训中加入此项内容,不断提高广大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为不断提升多媒体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展望

今后,要实现多媒体教室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一步提升多媒体教学质量和保障教学安全;另要根据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根本宗旨,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本培养质量方面,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金玉.高校多媒体教室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22(23):41-44.

[2]符南华,杨进东,陈亮.高校多媒体教室的分类及教学模式浅析[J].教育信息化,2003,16(1):52-53.

第5篇:教育教学研究报告范文

一、以传授基础知识为主,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长期以来都是“满堂灌”,其基本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这是传统的讲读型授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全国各地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是,相对于我市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来说,各地的成功经验只能借鉴,而不能照搬。必须从我市农村小学的实际出发,以传授基础知识为主,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求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有效方法,为进一步学习新知识打下坚定的基础。

众所周知,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必须十分重视基础知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是我国广大教师建国六十年来培养大批建设人才的经验总结。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传授基础知识为主,既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也符合人们学习新知识的客观规律。因此,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目的,力求让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学起,日积月累逐步提高。小学语文学习最基础的知识是字、词、句、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就是教会学生识字,然后用字组词、用词造句,再用句子组成文章,即作文。教会学生识字,首先要教学生学好汉语拼音,学会查字典,让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时,通过查阅字典,用拼音学会读音识字,并阅读字典上的词与句,巩固学习过的知识。

二、以掌握基本技能为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目前,我市农村小学还比较缺乏现代化教学设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按语言规律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学生通过语文课堂教学的学习,达到认识教材和教材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目的。而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把学生引导到最有利于学习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方面去,使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指出:“我们不需要死记硬背,但是我们需要用基本事实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列宁选集》第四卷第348页)这就为我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是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改革过去那种强迫学生死记硬背的落后的教学方法,从教育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入手,充分运用比较对照、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逻辑方法来讲授教材,使学生能深刻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要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讲授教材时,应讲在关键处,讲在重点上、难点上,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要注意发展学生认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钻研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自学习惯。还要在讲授教材内容的同时,不要忽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长大后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

三、以培养学生思维为主,创新课堂教学形式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学生学好各门功课,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做好各项工作,都具有重大作用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所要担负的重要任务。许多小学语文教师认为,小学生年龄小,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对小学生谈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为时过早,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小学生年龄虽小,但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最佳时期,从小有计划地对小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力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应该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加强对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是开拓学生思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通过围绕课题、抓住重点、运用比较的方法等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来设计提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学生理解内容的门路,围绕课题提问,能揭示课题使学生立即产生急切阅读的心理,引起学习的兴趣。

第6篇:教育教学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字:绿色环保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心的重点。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用到各种化学药品,其中不乏一些污染严重又难以处理的化学药品,而全国各地的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化学污染和化学浪费累计起来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进行绿色环保的化学实验教学,应在当前的教育基础上,逐渐渗入绿色环保的理念,把绿色环保与化学实验结合起来,做到环境友好的化学实验教学。

充分理解绿色环保理念

绿色环保是指充分利用可循环。在高中化学实验里的具体体现在利用无毒无害的原材料进行反应,并且把废气、废水、废渣降到最低,减少环境的压力。在实验过程中,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做到废气、废水、废渣的再次利用,不可利用的就改进化学实验,将难以分解、污染严重的化学药品做出恰当的处理,使整个化学实验做到循环可利用的“零排放、零污染”实验教学。

加强学生的环保理念

高中化学有大量的实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解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会让学生多次接触到各种化学药品,包括有害、有毒的化学药品,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绿色环保理念,严格按照教学步骤进行实验,减小化学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污染。

首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密切与现实生活中的化学进行联系,将生活中的化学带入的教学情境中去,使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和生活更加密切的联系起来,这样既加强了学生的代入感和兴趣,也使得学生更加关注身边的化学是怎样一步步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的。例如,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使用天然气来代替煤作为家庭里的主要能源,而未来最新型的理想能源则是氢气,可以让学生进行对比为什么家庭能源在不停的变化,以及产生的影响,在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对学生进行了环保理念的培养。

其次,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做实验时,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量,用最少的化学药品进行实验,不仅可以降低实验的费用,节省了能源和资源,而且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量也意味着化学实验过程中的危险系数降低了,保证了学生的安全。就绿色环保来说,减少化学药品的用量也意味着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也减少了,既实了现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效果,也降低了环境的压力。

再者,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时,向学生强调各种药品的回收和再利用。过去很长时间里学生在做完实验后,都会把化学实验产生的废渣、废水倒掉,污染严重、毒性严重的废渣、废水则由老师收集起来处理,然而这些废气、废渣、废水很多都是可以再次回收利用的。在其他的化学实验中将处理过的废气、废水、废渣再次利用起来的,成本比直接处理掉要低很多,而且减小了对环境造的压力,节省了资源,减少了教学开支,利于教学的良性发展。所以,在实验完成后,处理药品、废渣、废水时,应该特别注意它们的二次利用价值,做到循环可利用的“零污染、零排放”教学。

教师改革创新,环保教学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各种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实验现象,为了明确的分辨出各种化学元素的特征,为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会安排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在实践中更快的掌握知识。但是有些实验反应过程很剧烈很危险,有些实验反应速度极快,各种实验现象一闪即逝,来不及仔细观察,有些实验的实验过程过于冗杂,拖慢教学进度,这时就需要教师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将实验过程、实验现象更加清晰的展现在同学面前,并且根据多媒体可以反复播放、细节放大、重点突出等特点,恰当的和教学相结合,可以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一些污染严重、有毒的化学药品参与的实验中,教师可以改进实验方法,将污染严重、有毒的化学药品替换掉,利用更加安全、更加环保的实验方法进行教学,同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提出若干改进实验的建议,假设、分析哪一种方法是最节能环保的绿色实验,进行模拟实验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例如,讨论如何将实验装置经过恰当的组合,使得产生的废气直接回收并反应处理掉,保护实验室的空气与师生的安全。如何在实验中试用控制装置,可以使化学实验及时在恰当的时候终止,这样不但利于教学与观察实验的时间搭配,也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

将绿色环保理念贯彻到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去,顺应健康化学、绿色化学的发展要求,改革创新出绿色环保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环境,加强学生绿色环保放的意识,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真正做到健康绿色、环境友好的化学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 刘静玲.绿色生活与未来.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陈淑芬.高中化学绿色实验途径初探[J].现代教学,2009年第11期

第7篇:教育教学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 研究课题 《农村幼儿教师数学培训教材开发与研究》 研究报告

《农村幼儿教师数学培训教材开发与研究》是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为了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的开展,课题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了专项研究,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课题的名称

《农村幼儿教师数学培训教材开发与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作为宏观教育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早期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关键一环,其中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既是全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而农村幼儿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和制约农村幼教事业发展的关键。

目前黑龙江省还没有一套适应“农村幼师培训班”的数学教材,大部分学校使用的数学教材都存在内容多、难度大、学生不适应的问题。我们开展本课题的研究,立足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性系统性原则,建立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力争使农村幼师培训班数学教材中的知识体系完整、难易适度,适合农村幼师培训班学生特点,使学生形成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本课题被列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从2008年1月起,我们严格按照课题研究方案进行实际操作。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价值。

1.研究制定农村幼师培训班数学教材的编写原则、方法和步骤,探讨实验教材使用中相关问题。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促进教师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念的更新及专业素质的全面提高。

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共同探索高等幼儿师专新的教材体系,促进高师数学教学改革;有利于增强高师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意识,特别是增强为农村学前教育服务的意识,切实为“三农”服务;有利于把黑龙江幼专“十五”期间关于“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研究”的成果进一步深化;有利于落实《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

(三)课题的理论依据。

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的观念与创新》,M・瓦根舍因的范例学习理论,约翰・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生活即发展”理论,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理论。在总结以往农村幼师培训班课程改革经验和教训基础上,着重分析我校农村幼师培训班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问题,把素质教育作为切入点,立足于为大量的农村幼儿园提供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突出课题的实用性。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一)研究方法。

1.比较法:以三年制幼师教材、中师教材为依托,以高中教材为主线,编写“现实的”教材。

2.实验法:对学生的有关情况进行分析、前测、问卷、数据统计。在2008年9月编写教材,试用教材,试用一年后进行测试反馈,对反馈的数据进行分析,再与第一次数据进行比较。确定两个实验班,分别采用新、旧教材进行教学对比实验。

3.问卷调查法:对学生进行有关学习状况、学习动机、学习适应性等方面作问卷调查。

(二)研究内容。

根据“课程发展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学生的学习放在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的主要观点,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校教育教学组织与管理出发,编写出一套适用于农村幼师培训班特定学生群体的“现实的”数学教材。

四、课题的阶段成果

(一)课题组成员学习课题研究的材料,统一思想,确立了课题研究任务和研究重点,并围绕课题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

(二)完成对学生和幼儿园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

(三)完成第一学期教材的编写及第一学期实验课的教学与研讨。

(四)通过本阶段试用教材的情况,结合我校农村幼师培训班需参加成人高考提高学历及学时变化的实际情况,对比几种相关教材,将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如下:

1.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28学时)。

(1)集合。(2)子集、全集、补集。(3)交集、并集。(4)含绝对值的不等式解法。(5)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6)逻辑联结词。(7)四种命题。(8)*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2.第二章:函数(40学时)。

(1)映射与函数。(2)函数的基本性质。(3)*反函数。(4)指数。(5)指数函数。(6)对数。(7)对数函数。(8)*幂函数。

3.第三章:三角函数(40学时)。

(1)角的概念的推广。(2)弧度制。(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4)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5)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7)*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8)*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9)*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10)*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4.第四章:数列(28学时)。

(1)数列。(2)等差数列及通项公式。(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4)等比数列及通项公式。(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5.第五章:平面解析几何(68学时)。

(1)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3)*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5)*平移。(6)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7)直线的方程。(8)*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9)曲线和方程。(10)圆的方程。(11)*椭圆的方程及性质。(12)*双曲线的方程及性质。(13)*抛物线的方程及性质。

6.第六章:排列、组合和概率(50学时)。

(1)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2)排列。(3)组合。(4)随机事件的概率。(5)*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6)*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7)*独立重复试验。(8)*随机抽样。(9)*用样本估计总体。

7.第七章:导数(18学时)。

(1)极限。(2)导数的概念。(3)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4)*函数的单调性。(5)*函数的极值。(6)*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8.第八章: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34学时)。

(1)平面。(2)空间两条直线。(3)空间直线和平面。(4)空间两个平面。(5)棱柱。(6)棱锥。(7)球。

(注:阴影部分为新增内容,带*章节为选学内容。学时说明:一年级每学期17周,每周4学时,共计136学时;二年级上学期17周,每周4学时,下学期17周,每周2学时。共计102学时。总计:238学时。)

五、问题与反思

通过本阶段的研究,我们发现要深化课题研究还存在许多问题:课程改革力度不大,新教材的知识、习题编写难度还较大,教材内容及举例贴近幼儿的不多,体现幼师特点不明显,教学还不能适应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修订稿中有待加强和改进。

参考文献:

[1]黄瑾.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幼儿师范学校教科书 数学(上、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第8篇:教育教学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 产学研合作 保障机制

一、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发展必须构建强有力的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是监控、保证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长期稳定开展的机制,使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在宏观上受到国家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约束而严格规范合作各方行为,在微观上明晰各方责权利,使合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是高职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业(行业)这三个社会属性不同、社会活动各异的子系统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要使三者建立并能够有效地维持合作与交流,不断将合作推入新的层次,就必须把握联系合作各方的根本因素,构建一个高效而有力的保障机制。

二、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保障机制的现状与问题

虽然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是高职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业(行业)三方优势互补的自主行为,然而,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构建强有力的产学研合作保障机制,仅靠高职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业(行业)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政府作为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的领导者与倡导者、组织者与推动者、协调者与监督者,在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桥梁、纽带和导向作用,尤其是在构建产学研合作保障机制中更是具有不可或缺的主导与支撑作用。与以转化科技成果为主要目标的普通高校产学研合作比较,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是以培养人才为主要目标,前者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往往在短期内就会产生直接的效益和影响,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容易受到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的重视;而后者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效益和影响往往是间接的,而且需要相对较长周期才能见效,加上高职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起步较晚,对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还没有被社会所充分认识,难以得到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的重视。政府主导与支撑作用的缺失,致使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保障机制构建面临许多困境,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缺乏健全的组织协调保障体系。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涉及高职院校、企业(产业)和科研单位,因此,构建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组织协调保障体系,建立一个由教育、产业、科技等相关部门联合组成的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是基本前提。1992年4月,原国务院经贸办、原国家教委、中科院发起组织实施的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是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目标的。因此,这里“产学研”中“学”的主体主要是普通本科院校。为加强健全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的组织领导机构,1994年6月,国家经贸委、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财政部等部门共同成立了产学研结合领导协调小组,随后各地相继成立了产学研结合领导协调小组,甚至出现省、部间联合成立产学研结合领导协调小组,如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产学研结合领导协调小组在研究、制定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结合的有关方针、政策、措施,确定产学研结合的工作方向、目标和重点,协调产学研结合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一个有力的组织协调保障体系,有力地推动了产学研结合工作向前迈进。

与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目标的普通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比较,以培养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还没有得到相关的产业、科技和财政等部门应有的重视,教育主管部门几乎是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工作的唯一领导者和推动者,目前尚未能形成强有力的组织协调保障体系。没有建立由相关部门联合的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领导协调小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和统筹安排,地方政府调控缺位,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形式比较松散,行为短期化,甚至有些还是应景式临时组合。

2.缺乏完善的政策法规保障体系。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是隶属于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单位合作,涉及教育、产业(企业)、科研以及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为保障合作能够持续稳定开展,必须建立较为完善的政策法规保障体系,从立法层面上明确各方职责,规范和协调各方关系,保护合作各方合法权益。虽然,国家和各地近年来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开展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法规,如《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但是现有政策法规还存在许多亟待完善的不足之处。主要问题是:宏观政策提倡多,具体政策倾斜少,缺乏相应配套政策,尤其是针对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法规很少,不能满足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发展需求。所以,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法规环境还有待完善。

3.缺乏稳定的经费投入保障体系。开展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但目前普遍存在的资金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的“瓶颈”,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保障体系是当前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各级政府对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经费投入责任不明确,从中央到省、市各级政府的公共财政只针对以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为主要目标的产学研合作设立了一些专项资助资金,但对以培养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目前还没有设立专项资金,加上目前对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重要性的宣传不到位,社会对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的认识不足,缺乏对产业部门参与合作相关激励政策,社会筹资渠道不畅,导致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普遍面临资金短缺问题。

三、强化政府主导与支撑作用,构建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保障机制

尽管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是来自市场的需要,但市场的人力资源配置有一定的随机性和局域性,会导致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行为目标追求发散,出现市场低效区和失效区。在市场体系本身不完善的情况下,市场发挥的效用范围还较狭窄,市场机制的激励作用有限,市场本身不能保证造就一个有利于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的市场结构和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因此,必须通过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加强政策导向和支撑作用。

国内外的实践充分证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是构建强有力的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保障机制的关键。例如,美国1976年的《高等教育法》独立设立了合作教育基金,通过法律条文为产学研合作建立了稳定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德国和英国政府则通过对合作企业分别免交部分国税和教育税,建立产学研合作激励保障机制。政府的强力介入形成了完善的保障机制,使这些国家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成为世界各国争相效仿的典范。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一批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高职院校,其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政策、财政支持和协调。因此,构建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保障机制,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与支撑作用。

1.加强舆论宣传导向。我国高职教育近几年尽管发展迅猛,但毕竟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目前仍处于弱势地位,社会认可度还不高,对企业(行业)吸引力和影响力还十分有限。尤其是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错误的教育思想观念成为建立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保障机制的重大障碍。有些人将“职业教育坚持面向市场”误读为“职业教育市场化”,将“市场导向”混淆为“市场化”,导致产业部门甚至包括一些高职院校自身将开展产学研合作仅仅看做是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的一种手段,从而漠视了对企业的服务意识。在这种形势下,政府应发挥宣传职能,利用媒体实施舆论导向,大力宣传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人才的意义、作用和效益,转变错误的教育思想、观念,有效引导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2.健全组织协调机构。进一步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机制的基础上,由政府牵头,建立由教育、科技、发改委、财政等相关部委联合组成的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领导协调小组,统一协调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负责研究、制定推进产学研结合的有关方针、政策、措施等,确定产学研结合的工作方向、目标和重点,协调产学研结合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制定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中长期发展目标,编制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计划,并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以全面促进保障机制的构建。

3.明晰合作各方责权利。健全、配套的政策法规在协调产学研合作各方关系、保护各方合法权益、规范各方行为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应根据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的现实情况,从立法层面上明确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各方的地位、作用、权利、义务和相互关系,约束合作各方的行为,提高合作的自觉性,维护各方的共同利益,使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法制化、规范化,为合作各方提供良好的外部运行环境,避免合作短期行为和流于形式,保障产学研结合的长期稳定开展。

4.建立合作激励机制。借鉴德、日、英等国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充分考虑企业、科研单位的经济利益,调动他们参与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对承担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任务的企业和科研单位,可根据接受学生的数量和消耗材料的费用,享受一定的减免税额或其他优惠政策。对于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业绩显著的单位进行表彰,并在政府产学研专项资金的投人上给予适当的倾斜。设立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政府奖励基金,对在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中,取得较大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高职院校、企业和科研单位及个人予以奖励。

5.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政府要着眼于更好地履行公共职能,按照“明确责任、各级共担、加大投入、逐年增长、提高保障”的基本原则,逐步将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设立国家、省、市三级高职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经费保障机制,完善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公共财政投入长效保障机制,推动合作健康稳步发展。

6.大力拓展筹资渠道。通过政策和舆论宣传导向,鼓励大企业、集团公司以及社会各界出资设立各类基金,用于资助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积极引导社会各界精英设立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奖励资金和资助资金。引导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各方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新的合作模式,使合作各方投入的回报率实现最大化,以吸引更多的资金。

[参考文献]

[1]翟向阳,潘立本,等.论政府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行政功能与作用[J].职教论坛,2006(3).

[2]谢意明,夏富生,等.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制约因素及保障机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7).

[3]于长东,韩晓伟,等.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运行机制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

[4]谭界忠.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机制问题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27).

第9篇:教育教学研究报告范文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素质教育这一教学总体目标被无情的忽略了。素质教育就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全方面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踏入社会中时能够有更好的能力去适应各种环境。但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往往更加注重知识的培养,而将学生的创造能力等搁置一旁。就目前的教育现状而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主要面临着一下几点困难:

1.教师主导地位过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模式越来越多样化,但取得的效果却甚微。主要原因就是教师的主导地位过重。新课程改革中强调,老师为教学主导,学生为教学主体,这里的主导并不是在教学中凡事都要由老师来指导。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目前大多初中数学教学中,还未摆脱教师唱主角,学生唱配角的情形。于是便会出现,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灌输式的教学泛滥,而学生则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被动接受知识,创造性思维被无情的磨灭。

2.电化教学的运用不科学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已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给教学带来了很多新的教学方式和新思路,但同样带来了不好的一面。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这是因为多媒体教学不用书写大量的黑板板书,可以节省大量课堂时间,但是这样便使得有些教学流于形式。学生看似很感兴趣,但思维却只是跟着课件上的内容走,根本不能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过分注重考试分数应试教育背景下,分数不仅是家长最看重的,同时也是老师最看重的。班级与班级之间有平均分数的对比,老师之间也会互相比拼各自学科的成绩,这无疑都给来世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即使有些老师明白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但是却不能将精力放在这方面的培养上。其实,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可以提升学生成绩的,但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体现出来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教师才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置之一旁。

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1.设置问题情景,引发学生质疑问题情景的设计可以有效的引发学生的思考。为此,教师做到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创设科学合理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和质疑。在引导过程中,教师要以鼓励老为主,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发他们质疑问题的热情,从而促进学生积极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讲三角形性质这一课时,教师便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在大多建筑中我们常常会见到三角形的组成元素?这样的问题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看似简单,却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性思维。

2.开启观点交锋,鼓励学生多问问题是创造性思维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问号是打开一切知识的起点,因为只有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索和求知。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多质疑,并且积极鼓励学生发表对问题的看法,对于那些敢于打破正常思维的同学,即使是存在问题,教师在指正的同时也要给予鼓励和赞赏。例如:在讲到证明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这一课时,,在证明方法上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证法,于是有的同学便问:可不可以作底边的平行线交两条腰于两点?虽然有些同学提出的想法是错误的,但是他们却积极思考了。在数学教学中,经常鼓励引导学生敢于提问题,善于质疑,对于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十分有益。

3.发展学生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思维方式,启发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一切有利因素,引导并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向独特性方面发展。例如在学习单项式除法时,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自主去设置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教学时先板书一个式子,然后让学生用多种算法去做这个式子的计算,以此来总结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

4.诱发学生创造想象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知识是有限的,但想象确实无限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并根据潜在的就问题因素创设想象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考,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让学生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例如在讲解直线着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认识线段,让学生在意识中明确线段的概念,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是有限长的。之后引导学生想象把线段的两端向相反方向无限延长,没有尽头,让学生在想象中明确直线是没有端点、是无限的,进而形成直线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