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发展专业考研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农学专业 实践教学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55-02
农学专业是天津农学院的传统骨干学科,各项办学条件和实力相对较强,在天津市处于领先地位。进入21 世纪后,在天津市大力发展沿海都市型农业的新形势下,20 世纪形成的农学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在深入调研国内外有关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基础上,根据对沿海都市农业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的预测,对实践教学计划进行合理修订,构建出一套适应沿海都市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适应社会需求多元化和学生就业多元化的客观需要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一、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高等农业教育课程体系基本特征是:以理论知识传授为重点,知识结构为“窄深型”,实用性知识较少涉及,实践性环节只是作为验证理论知识的手段。随着近年来的教育改革,出现了“厚基础, 宽专业”等教育教学改革思路,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在学生成绩的判定上仍是理论占主导地位。表现如下:①实验课多为验证性, 以验证理论而设置为主;②手段落后, 技术过时;③实验教学内容重复,缺少覆盖面宽的跨学科、高层次实验;④没有设计性实验, 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⑤综合性实验少,缺乏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⑥校外实习和实践的机会少, 对于理论知识的应用了解较少。综合分析以上不足,实践教学体系已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能力提高;知识面窄, 不能灵活运用理论知识, 缺乏灵活性、动手能力差,限制了人才对新工作的适应能力, 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对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一)培养方向拓展
农学专业培养定位要实现“为沿海都市农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方向由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农科所、农技推广站、农业企业等国有制单位、县级以下基层部门、农业产中领域, 转向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国有制、私有制两种经济成分, 以及农业基层和城区农业, 各级各类农业企业, 产前、产中、产后, 一、二、三产等广阔领域培养人才。
(二)培养规格提升
新时期农学专业要服务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学习、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要掌握专业所必需的、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在知识结构上不仅掌握产中理论, 而且同时掌握产前产后理论;专业素质要求做到多学科交叉,熟悉农业生产、农村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农作物生产、遗传育种、加工贮藏、经营、管理等数个领域的相关知识和必备的专业技能。此外,还要有较高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质,较强的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培养目标拓宽
“面向三农”、“高素质”、“应用型”是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的是培养具有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基本素质的“三创一基”人才,侧重于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认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应使课程教学与生产实习结合, 重点突出大学生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践在实践教学中的比重, 形成与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的多层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统筹考虑实验、课程实习、校外实训、毕业设计(论文) 、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模块, 保证实践性教学和技能训练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根据天津农业的发展特点重组实践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增设与沿海都市农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
四、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构建后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实施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新模式以来,不同层次实践环节有机融合、互为补充,加强了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全面,学生的创新意识、社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为学生继续深造或者走向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毕业生考研率不断攀升,考研成功率一直保持在25%左右。通过专业实践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0%以上。
参考文献:
[1]陈宏涛,吴锡冬.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 教育与职业, 2010,(18):100-101.
[2]陈宏涛,吴锡冬,曹丽颖.面向天津农业发展的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0,(3):318-320.
[3]宁海龙,邹德堂,唐鑫华,王敬国,李晶,杨亮.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构建[M]. 高等农业教育,2011,(5):43-45.
[4]韩秀兰,张春庆,宋宪亮,李向东.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学科与专业建设,2014,(2):58-61.
作者简介:
王金龙(1978-),男,博士,教授,农学系副主任,研究方向:为植物生理生态学。
边立云(1974-),男,山西省忻州市人,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与研究。
陈宏涛(1977-),男,天津人,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
吴锡冬(1962-),男,重庆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作物栽培与耕作。
关键词:农业院校;就业观;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44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46-02
一、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面临的现实困难和制约因素
(一)现行的农业经营模式从根本上制约农科大学生就业,影响农科类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形成。首先,从农业自身特点上讲,农业是艰苦行业、基础产业,目前尚属科技含量较低的弱质产业,由于它的弱质性,使现实农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迫切性不足。在新旧的交替中,由于目前我国农业的市场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偏低,制约了农科大学毕业生新的人才载体的形成。其次,从生产经营方式上讲,我国大多数省市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生产手段落后,产业化程度低,且大多数农业生产尚处于手工生产阶段,机械化程度低,分散经营,吸纳农业科技人员的能力有限。第三,传统的农业科技人才就业大户——附属于各级地方政府的农业科技“四级推广网络”,正面临着“网破、线断、人散”的困难局面。没“破”、没“断”的地方,县、乡财政往往也非常窘迫,发工资都困难,这些单位当然也无力接收大量的农科大学毕业生。因此,在新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还没有形成规模,产业化的农业,尤其是高科技农业企业还没有形成气候的情况下,农业的基本就业形势仍然是种地,基本就业单位仍然是家庭,农村对于技术人员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种宏观上的需求,很难变成具体的就业机会。
(二)农科类专业供需矛盾突出,农业院校出现“就业难、招生难”的“两难”局面。一方面,许多农科专业成了供大于求的长线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农科类专业毕业生中有90%从事了与农业无关的工作,“学农不爱农”,是造成农科专业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没觉悟”,一位农大毕业生承认,农业产业确实是一个朝阳产业,其中蕴藏着无限的机会,但是机会还远远没有变成现实,“我们现在就去投身农业,能否实现个人价值?”而且,很多农科类大学生,尤其是非名牌农林院校本科生在毕业时会选择报考研究生,因为他们认为就业难、待遇低,转行又觉可惜,于是报考名牌院校以改变出身。另外,他们在就业时,往往感觉工作与自己的心理预期存在很大落差,选择考研是为了进科研院所等工作单位,以逃避在基层工作的艰苦。另一方面,农业院校农科类专业招生出现困难,就笔者所在学校近年的招生情况来看,考生填报志愿时,农科类专业一直处于“冷门”的局面,招生农科类学生占每年招收所有学生的比例,与其他“热门”专业招收学生所占比例相比,差距在逐年扩大,而且,很多农科类学生是服从专业调剂志愿招进的考生,并非本身自愿学农,招进后,对本专业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也大打折扣。
(三)农业生产的现实状况和传统的择业观念影响学生择业。教育从经济学角度而言,作为一种人力资源投资,它能给受教育者个人及家庭带来较高的回报,而这是以受教育者能找到适宜的就业单位为假设前提的。由于我国农业传统和现实因素的影响以及广大农村地区和农业战线客观上存在的不足,毕业生选择到农村基层就业,将面临工作条件艰苦、自身发展受限等诸多现实问题难以解决的困难局面,势必造成大学生在择业时,形成不愿服务农业、服务基层的思想。加之,目前,很多学生和学生家长还固守着过去的传统观念,觉得到机关和事业单位比较稳定,不愿到中小企业和基层就业,在就业地点的选择上,首选沿海和发达的大城市,不愿到边远地区。
(四)农科毕业生自身竞争能力和竞争意识相对薄弱,造成就业困难。一方面,从农业院校办学体制而言,由于受传统办学思想的影响,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高校自身角色地位缺位和模糊,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实际需求脱钩,教学内容陈旧且与生产实践严重脱节,当前的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学校专业设置、学科建设之间也存在矛盾,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滞后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等等¨,使学生整体素质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与用人单位期望值差距较大。另一方面,从农业院校学生本身而言,相当数量大学生由于本身学农积极性低,只满足于应付完成一些必学课程,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缺乏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农业院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对农科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农业院校首先要引导农科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合理、客观实际的择业观。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对毕业生进行择业观教育,帮助毕业生认清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就业形势,克服择业期望值过高、与社会需求错位等问题,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念,降低就业门槛,按照市场竞争的规则,凭借自身素质和能力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解决就业问题。其次,培养农科大学生树立甘愿服务基层、服务“三农”的思想。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就业重心下移是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院校培养人才,下到基层直接为生产第一线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农业院校培养的人才更应该如此。尽管现在的农村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大学生下到基层后,工作条件、生活条件会相对艰苦,甚至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他们作用的发挥,这是一个值得十分重视的现实,但这不是一个该不该下基层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创造条件让他们发挥作用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正是打通农业人才通往基层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开设就业指导课,科学系统地规范就业指导课的设置。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发展大大滞后于就业市场的发展,满足不了大学生的心愿和要求,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很多高校还未将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为一门必修课,列入高校的教学计划。一些高校虽然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多半是短期,基本上集中在大学四年级才有,多是讲座的形式,内容单调,实用性差,指导性不强,对大学生就业心理、职业精神,如何适应今后工作以及劳动纠纷等方面的知识基本上尚未涉及。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应该把就业指导课纳入全校性必修课,进行系统规范。就业指导课内容应具备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强等特点,在内容设置上应包含:积极宣传我国农业和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宣传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引导农科大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制定职业规划,帮助大学生提高收集就业信息的能力,加强择业技巧指导,指导毕业生对择业心理进行调适等。
(三)完善和丰富农科毕业生就业体系和途径。农业院校可以建立完善具有农科特色,以学校为主体的就业市场,为农科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平台。一方面完善和规范以学校为基础,与人才市场、劳动市场相互贯通的“有形市场”,另一方面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的建设,培养学校的“无形市场”。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管理手段,通过网络搜集、和管理信息,开展就业指导,乃至在网上举办“双向选择”活动等,把网上就职择业作为一种全新的就业理念和便捷的就业方式。
(四)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农科大学生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农业院校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农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一方面,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好结构调整,树立品牌意识,使“产品”适销对路,在专业调整上,按照农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培养所需人才,在层次结构上,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缩减专科生比重,积极鼓励农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另一方面,抓好教学改革,做好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调整,把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生的职业发展及其培训结合起来,加强实践环节,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有关经验,建立教学实习制度,安排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到基层农业企业、农业战线从事实习和实践工作,使他们增长社会实践知识,了解和熟悉现代农业技术,适应农业技术的发展变化,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基础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首先,要建立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就业工作机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工作不再是一项临时性、阶段性、局部性的工作,而是体现和贯穿于教育教学全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因此,农业院校应建立由学校领导统筹、主管部门牵头、职能部门配合、院系层层落实的就业工作机制,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并对他们开展系统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目前,许多高校虽然都设立了就业指导机构,但由于人手少,平时忙于应付大量与就业有关的事务性工作,难得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加之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很难使就业指导工作发挥最佳实效。其次,建立专门的职业咨询机构,聘请具备专业的职业指导理论和丰富的职业实践经验的人来担任职业咨询人员,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加强针对性,做到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可以邀请知名的农业企业家、成功人士为大学生开设讲座,为毕业生开设职业咨询热线,为他们解答择业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高择业技能。
参考文献:
\[1\]王兆珍.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4).
暑假已经结束,在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实习的郭小婷依然没有返校的意思。“这是我的Gap Year,要真正做回农民。”她说。
所谓“Gap Year”常被直译为“间隔年”或“空档年”,在发达国家非常流行,一般是指用一段较长的时间(通常是一年)去旅行或是从事一些非政府组织的志愿者工作。最常见的Gap Year包括高中毕业与升大学之间,大学毕业与工作之间,或者工作一段时间之后。
来自华东农大的郭小婷今年暑假结束后本该升入大五(动物医学专业),但是她却选择休学一年,以此作为自己的Gap Year。当大多数同学在大学最后一年都忙着考研、投放简历、赶招聘会,通过关系找工作之时,郭小婷的举措的确显得有点另类。
“尽管家长和老师并不赞成我的休学计划,但我仍然认为这一年自己过得很充实。”郭小婷告诉记者,她此时给自己安排Gap Year有着明确的目的,“我打算读研,方向是农业经济。所以,考察一些典型的社会化农场,对我作研究有重要意义。”年初,她先是到了内蒙古,体验了牧区的农业发展模式。今年4月,郭小婷申请到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的实习资格,从种植到推广,再到运营管理,她尽可能多地尝试了一个社会化农场所需要的岗位。
Gap Year在大陆流行始于2009年,一名叫孙东纯的年轻人在《迟到的间隔年》一书中写下亲身经历:2006年12月1日,他带着一张仅存有21000元人民币的国际银行卡,离开自己生活多年的城市,带着一个不知道可以给自己带来什么的“Gap Year”主题,走出了中国。 从原来计划的三个月走到十三个月,从原来计划的目的国印度变成一次横跨亚洲的旅途,从澳门经泰国、老挝、云南、缅甸、印度、巴基斯坦、新疆,到、尼泊尔,一路上边旅行,边以义工的身份服务于非政府组织,帮助当地需要帮助的人
他的故事启发了很多年轻人,网上叫“Gap Year”的小组已吸引8万多人加入,另一个“义工旅行”组也有1万多成员。
郭小婷选择Gap Year的原因更多在于对现行教育制度的不满,“从六七岁开始就被湮没在课本和考试中。对多数人来说目标就是考上好中学、好大学,找到一份好工作。到底什么才叫学习?没人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大四一年无非是上上课,打打工,看看书,毫无意义的就过去了。”她说:“我想,我从事的专业需要走出去,多看看,多体验。”
网名为“chun.lin.hsu”的一位台湾青年则是在对自己职业生涯的疑问中开始自己的Gap Year。然而,chun.lin.hsu未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创业所需要的三项技能:1.专业技术,2.商业理念,3.信心,勇气与毅力。只有第3项,是壮游之后能获得到的。或者,壮游之后,你对自己更有所了解,能了解人生的意义,能乐在工作,这就是最大的收获。”他说。
关键词 卓越农林人才;拔尖创新型人才;农学专业;培养模式;华南农业大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8-0283-03
为了适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2013年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联合下发通知,决定设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要求申报高校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本校的办学定位、服务面向、优势与特色等,选择本校专业参与“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该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包括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3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包括农学门类专业及农业工程类、林业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和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华南农业大学是第一批参与试点的高校,农学是“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拔尖创新型改革试点专业(以下简称“本改革试点”)。为适应本改革试点的需要,我校结合农学创新班(即“农学丁颖创新班”)的培养,专门制定了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方案,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创新,大胆改革课程体系,形成了鲜明创新型农学特点,创建一流的教学资源,建立多样化教学模式。经过4年的实践,取得初步成效。现就本改革试点专业的改革背景、“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方案的特色模式、改革实践情况和初步成效进行归纳总结。
1 专业改革背景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是本校开办最早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包括丁颖院士在内的几代著名学者的努力下,本专业积淀深厚,特别是在专业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传统农学专业由于教学模式单一,未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面临招生难、培养难和就业难等“三大难”问题。为此,我校针对此问题对农学专业进行大胆的改革,利用当时的高新技术,包括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对农学专业进行深度改造,率先在农学专业下设立农业生物技术方向、农业信息技术方向和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方向,其中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方向主要是为了适应我国进入世界WTO的需要,同时保留了大农学。每个专业方向均制定了相对独立的培养方案。经过10多年的改革与实践,成效显著,生源的质量明显改善,培养质量得到提高,就业率和质量均明显提高[1]。本专业也因此获得国家特色专业和广东省重点专业的称号,并作为广东省“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的试点专业。以上改革的成功为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的特色模式
因为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是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高端人才支撑,所以必须全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大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改革方向,进行教育创新、突出特色、强化实践、分类指导和统筹推进的基本原则[2]。为此,本改革试点依托农学创新班(即“农学丁颖创新班”)的培养,制定了体现我校特色的“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方案,其特色模式如下。
2.1 培养目标
以作物学一级学科为依托,培养具有坚实的生物科学及农业相关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在现代作物栽培学(机械化栽培)、作物遗传改良(适应机械化栽培的育种目标)、生物技术、植物保护和土壤肥料等部分领域具备扎实的实践动手能力,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国际前沿,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较强的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的农学创新拔尖人才。能在农业教育、科研、行政管理及其他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教学与科研、技术与设计的拔尖人才。
2.2 特色课程体系
本改革试点的课程类别主要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拓展教育和实践教育,其中拓展教育课程包括专业拓展和个性拓展课程2类,实践教育课程包括整合实验、整合实习和其他实践。除了农学专业必须修读的课程外,还设立特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校特色课程――A系列课程、按照模块设置的专业拓展课程和整合实验(实习)。A系列课程是指具有华南农业大学特色(Agriculture)、能激发学生雄心壮志(Aspiration)、培养其勤奋刻苦精神(Assiduity)和增强其整体能力(Ability)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由于它们英文的首字母都是A,所以简称为“A系列课程”。按照模块设置的专业拓展课程主要包括现代作物栽培理论与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生态理论与技术等模块,每个模块4~5门系列课程。通过不同模块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某个领域系统的知识,为他们未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向,包括选择不同专业的研究生等。整合实验(实习)主要是将相关课程的实验或实习整合在一起,作为一门课进行教授和操作,包括《遗传学综合性实验》《植物细胞工程综合性实验》和《作物遗传与育种学综合实习》等。
2.3 个性化教育模式
个性化培养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也是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最重要环节之一。为此,本改革试点从个性化课程设计、创新性项目和导师制等进行改革。个性化课程主要包括专业拓展课程、个性化实验和实习,以及结合课程的个性化研究性学习等。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学校公布的课程库中,根据兴趣选择10个学分(5门)的课程作为专业拓展课程。个性化实验和实习是2门独立课程,分别设置6个学分和6周,要求学生结合毕业论文或创新性项目,利用公共科研平台或导师的实验室,开展毕业论文所需要的实验和实习,分2个学期完成,最后由导师根据学生的实验和实习报告进行成绩评定。课程的个性化研究性学习是结合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修读进行,学生在修课期间根据自己对课程某个章节内容的兴趣,联系实验室开展有关的实验,进行研究性学习。
导师制的建立和有效进行是培养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的最重要的环节。为此,本改革试点建立“早”“宽”“高”和“严”的导师制。“早”是要求学生在一年级就开始了解并确定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申报科技创新项目,开展实验。“宽”是创新班的学生选择导师的面比普通班宽,不仅可以在相关系里选择,也可以在学院不同系或其他学院中选择导师,甚至可以到校外的科研院校中选择知名教授或研究员作为导师。“高”是建议学生尽可能选择正高职称并具有博导资格的人员作为导师,为本人实现间接性的“本―硕―博”连读创造前期的条件。“严”是严格毕业论文的质量检查,包括中期论文实验进展的检查,以及参照硕士论文答辩的要求对其严格把关,包括建立论文预审、聘请专门答辩委员进行答辩、聘请专家对答辩修改后的论文进行格式审查等制定,确保论文的规范,以及研究深度和广度符合拔尖创新型的要求。
2.4 管理模式创新
由于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是培养发展现代农业的高端人才,光靠本科期间所学的知识还是不够的,本科毕业后还需攻读研究生或出国深造,因此需要与普通班不同的管理模式。为此,我校结合“农学丁颖创新班”的管理制定了专门的倾斜政策,包括给60%学生免试硕士生的资格、15%学生由学校支持出国短期学习和独立的奖学金评审等。同时,为了让其他更优秀并对农学有兴趣的学生进入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的创新班学习,还专门制定了分流和进一步选拔的办法,确保该班的整体优秀。
3 培养方案发挥的作用
3.1 充分利用良好的学科资源,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卓越农学人才培养提供资源基础
良好的学科资源、高水平教师队伍和一流的科研平台(实践教学条件)是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基础。本改革试点所依托的学科――作物遗传育种是国家重点学科,具有优秀的人才队伍和一流的科研平台。目前教师队伍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获得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人,教育部其他不同类型培养计划人才获得者2人,“珠江学者”2人,“省级教学名师”1名。科研平台中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各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5个。这些资源确保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教学的高质量和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3.2 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改革,为提高培养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的教学质量提供条件
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改革可以实现与时俱进,并建立适合不同学生群体创新教学方法的目标,是教学改革的方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结合遗传学课程的改革,率先提出并实施“基于创新型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该改革模式是灵活应用多媒体、基于“web-quest”的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双语教学和团队学习等方法,并进行有机整合,形成适合不同专业、年级和学生群体的创新教学模式。其核心是“创新”和“整合”,创新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整合”是有机整合多种现代教学方法成为适合整门教学的新模式[3]。经过10多年的不断完善并逐步推广,目前已成为创新班教学的主要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培养创新能力,并结合农学以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特点,本改革试点利用多种不同的优势资源构建不同层次多样化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其中第一层次是结合课程实验(实习)环节、学术报告、读书论坛、辩论赛、实验技能大赛等系列活动,开展创新性教育。根据农学各分支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吸纳本科生参与课题,开展科技创新研究。建立“综合性、自选性、协作性和科研导向型”整合性实验教学模式[4]。加强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激励本科生。第二层次是建立不同距离、不同类型、不同合作方式的实践教学平台网络体系。以现有的实践教学基地为依托,形成以“校内农场―观测实验站―农科教人才合作培养基地”为主线、由近及远的实践教学平台,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实习教学需要。同时,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以及地方政府和企业等之间的关系,通过双赢合作的方式,建立一系列动态的实习实践教学点,进而“由近及远”“由点到面”,形成一个覆盖面广的实践教学基地网络体系。第三层次是利用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等优势平台,结合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和课外创新训练等进行研究,培养能开展高水平研究的能力。
4 取得的成效及进一步努力方向
拔尖创新型农学卓越人才培养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人才储备。我校依托国家重点学科的优势,在对传统农学专业进行深度改革的基础上,依托“农学丁颖创新班”实验区,开展卓越农学人才培养,制定并实施了相对独立的培养方案,改革创新教育体系以及实践教学体系,并实行个性化培养。经过完整一届学生的培养实践,已取得初步成效,2016届农学丁颖创新班毕业学生32名,全部获得华南农业大学优异毕业生称号。毕业生中,共有24名学生进一步深造,其中包括5名学生进入中国科学院和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2名出国深造、12名到国内知名大学、5名在本校攻读硕士;5名就业,3名拟进一步考研。这些优秀的学生中已正式发表学术论文4篇,有1名学生获国家级奖项,2名获省级奖项,显示出较强的科研能力。为培养卓越农学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但应该看到,由于“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新生事物,目前各高校都在探索中,还没有有关成熟培养模式的正式报道。虽然在卓越农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取得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高水平教师还不够多、校企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还不够健全、招生和升学等方面的激励政策强度还不够高、去校外或者国外短期访学与交流的力度不够、区域高校教学资源尚未充分利用和共享等。需要不断探索和学习,进一步完善创新改革模式,突出地方特色,发挥地方优势,并付诸于实践,为我国特别是南方地区培养“卓越农学人才”做出贡献。
5 参考文献
[1] 刘向东,张桂权,苏雄武,等.基于现代农业的农学专业改革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2(9):23-25.
[2] 高志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J].农业工程,2014,4(5):90-92.
1.1精选教学内容
我系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之前曾开设《农业环境学》课程。2009年修订的新教学计划将《农业环境学》改为《环境科学概论》。一方面是因为许多环境资源作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另一方面是为学生以后扩大就业面和跨专业考研打基础。本系选用的教材是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环境学》(陈英旭主编,2001年3月第一版),该教材的优点是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共分为17章,包括绪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环境规划、环境评价、环境法、环境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但目前我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教学计划对于《环境科学概论》的课时设置为32学时,不可能在规定的学时中讲完所有内容,因此,要求教师必须从中选择一部分内容进行精讲。作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课程,既要全面选择其中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内容,又要对环境科学基本理论部分进行详细讲解。因此,我系教师主要选择其中的绪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环境评价和可持续发展等几部分内容进行精讲。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农业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把握和对环境科学相关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素养。
1.2补充新内容
由于所选用教材的出版时间距今已有十几年,书中一些内容难免跟不上当今环境科学发展的新态势,体现不出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所以要把本学科的新理论、新科技成果等内容充实到教学中,做到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教师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去备课,比如通过电视新闻、互联网、报纸、杂志等各种手段收集有关资料并整理,把国内外在本课程相关方面最新的科学知识和发展动态传授给学生。例如,本人在讲土壤农药污染这部分内容,介绍有机氯农药的特征和危害性时,补充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s,POPs)的概念,并告诉学生2001年首批被列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的12种POPs中有9种为有机氯农药。这样既强调了有机氯农药的特性,又使学生了解了POPs的相关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由于《环境科学概论》是针对环境科学专业的导论性课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生一方面会认为与本专业联系不大;另一方面会觉得该课程很多内容比较科普化,不重视该课程的学习。因此,教师应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使他们意识到任何破坏环境的行为都会对农业发展和社会进步造成直接或潜在的危害。比较行之有效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结合,互动式教学和理论结合实际教学。
2.1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结合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与多媒体的结合,集文本、图形、图像等多种信息于一体,以计算机为核心,通过视听的组合为学生提供一个图文并茂的学习环境,使客观事物以视听的形式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富有吸引力,在现代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优势。多媒体教学能大大减少课堂板书时间,增加教学内容。例如,本人在备课过程中通常结合教材,利用互联网查阅下载相关文献资料,采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与其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进行讲解,并将相关知识点的最新研究成果呈现给学生,这样既能弥补教材在这方面的缺失,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可以利用互联网下载相关视频,课堂上结合相关章节给学生播放。例如,本人在讲到固体废物污染时,给学生播放卫生填埋法、焚烧热能回收技术和热解法处理城市垃圾的视频,使学生直观的认识这些处理技术的具体流程及其操作原理和方法。但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学生认为可以拷贝老师的教学课件,这样他们上课就不认真听讲。而且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呈现的时间短暂,会使学生对授课内容印象不深,甚至对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不透彻。所以,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授课的同时,要充分结合传统教学的优势,比如对于教材中的一些难点和重点问题,可以通过板书演算和推导,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上,帮助学生对知识的充分理解和领会。因此,采取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式黑板板书相结合,能更加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
2.2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能使师在共同思考探讨中掌握所学的知识,形成气氛活跃的教学氛围。互动式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最简单的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也可以利用一些经典案例,设计若干个讨论议题分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老师再进行点评和总结。比如,笔者在期中和期末时会分别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组学生针对本课程内容自由设计一个研究课题,由学生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将这些资料进行分类和总结,然后一组派一名代表以PowerPoint形式在课堂上进行汇报,老师和其他组的同学针对其汇报的内容进行提问,本组同学负责解答,可以看出学生的表现非常踊跃,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互动的教学方式,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2.3理论结合实际教学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内容以概述性为主,其中很多是概念和原理性的知识,如果单调的讲书本内容,就会使学生听起来很枯燥。实际上,不断出现的许多现实环境问题与书中的理论内容是相对应的,所以在讲课过程中应适当穿插实例。例如,2011年江苏无锡太湖蓝藻爆发造成无锡全城自来水污染,超市、商店里的桶装水被抢购一空,这一事件与书中水体富营养化这部分内容紧密相关;最近我国频发的雾霾天气与本课程绪论中的洛杉矶烟雾事件有很多相似之处,而且与大气环境这一章中的光化学烟雾有直接联系。在讲到书中这些内容时与实际环境事件结合起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又能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另外,在讲完每一部分的污染处理技术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实地参观相应的污染处理场地,比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重金属污染的修复场地等,让学生观察工艺流程和处理效果,以增强他们对相关知识理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相关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正确的理性认识。
3结语
[关键词] 农机监理 新形势 问题 思路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193-01
当前我国农机监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市场化、优化结构、注重质量、提高效率的新阶段。随着全球粮食危机的出现,以及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农业发展,加大粮食生产的投入,不断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粮食补贴,提升农机机械化水平,极大的推进了农业的发展,这也预示着农业机械化使用正从数量向质量提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新时期新阶段,面对新形势,农机监管部分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确保农机监管工作的有效落实,不断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农机监理工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农机监理工作是由农机监管部门主要进行和负责的,农机监管部门是国家执法部门,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依法对农业机械及其操作进行严格的、科学的、合理的、规范的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并及时进行指导,确保不出现违规违章的行为,将安全危险将至最低,确保农机生产安全有序的进行,进而稳定了社会秩序、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农机监管部门不仅对农机生产进行监督审查,还要定期或者不定时的对农机使用者进行抽查和考试,确保农机手能够熟练的掌握机器,成为农村农业生产的带头人和技术的推广者,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3.农机管理部门在农业生产方方面面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比如在监督管理和协调田间作业、运输作业、提高农机作业水平、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标准、化解矛盾纠纷等,是其他组织部门不能代替的,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当前我国农机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宣传力度不够,存在不到位的现象,导致了农机推广者和使用者知识水平不高,法律意识不强,甚至有些农机手单纯的认为农机监理工作只是为了收钱,不情愿协助监管部门开展工作,有些人还故意逃避管理。二是一些农机经营者为了获得较高的利益,超时超载,导致疲劳驾驶,给农机安全生产带来很大的隐患;三是各级政府部门重视力度不够,资金投入不够,导致一些设备陈旧老化,得不到及时的更新换代;四是农机监理组织不健全,人员队伍建设滞后,特别是一些偏远山区乡镇农机监理人员存在不稳定、不专业、不用心的“三不”现象,给农机生产工作带了消极影响。
三、新形势下农机监理工作改进的思路与措施
1.注重理论学习,提高监理人员的理论素质
一方面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报告有关精神,了解党和政府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确保工作的总体方向;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机监理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具体政策和操作流程的学习辅导,组织人员定期进行教育,不定时考核。只有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提高思想认识,端正工作态度,才能保证农机监理工作落到实处,不走形式。
2.加强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农机监理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工作,对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必须要时刻保持学习的热情,要有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精神,定期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业务知识培训、技能讲座等活动,及时了解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要做好农机监理人员的考核评价工作,必须严格标准,只有那些通过了《农机监理证》、《检验员证》等相关资格证书才能被录用上岗。在进行具体工作时,工作人员要按规定着装,携带齐各类证件,做到文明执法。
3.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农机监理总体水平
3.1要抓好农机监理队伍建设
要时刻严格标准,从规范管理行为入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农机监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农机监管部门应当遵循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进行人员队伍的建设,应把政治合格、思想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技术精通作为建设一支高效率、高素质、高水平监理队伍的最高标准,要求监理人员时刻注重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追求高水准的业务技能,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保持较强的政治觉悟,将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摆正自己的身份和职责。
3.2要明确岗位职责和目标
一是要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规范自身的工作行为,围绕“依法行政、文明监理、优质服务”的理念,建立健全《岗位责任问责制》、《服务承诺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每个工作环节都能有可靠的法制法规依据,使整个过程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二是要端正服务态度,文明服务,必须耐心、细心的倾听和解答农民群众的问题,将收费制度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三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工作人员廉洁自律、秉公执法,增强每名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强化执法意识和廉洁奉公的意识。
4.及时转变思想观念,更新工作思路和方法
4.1及时转变服务手段
农机监理人员是执法人员,必须注重自身的形象建设,要时刻保持着装严整、规范、整洁,按规定着装上岗,用规范的手势、文明的语言、客气的态度解答群众的问题,确保一切工作要公开,决不能徇私枉法,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阳光操作,防治暗箱操作,全面接受群众的监督。在对一些违规农机手进行教育疏导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注意教育的语气和态度,通过讲道理、摆事实让其真正明白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4.2转变工作方法
要及时转变传统的工作方法,坐等服务只会造成更多难以预计的后果,只有主动上门服务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赞誉,要深入基层、走到一线,以新的视野和角度工作。当前很大一批农机手缺乏必要的信息、法律知识、维修技能等基本技术,这就要求农机监理人员要开展经常性下基层工作,及时帮助农机手维修机械,传授维修和保养的技术,并推广新技术和新机具。
4.3转变思想观念
农机监理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必须与时俱进,与监理事业的发展相同步,两种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有机统一体。只有及时的摈弃老的、僵化的思想观念,及时形成新观念才能与时展相同步,才能适应新形势。因此,必须注重思想与知识的创新,以思维创新带动工作创新,要善于运用逆向思维思考研究,敢于打破常规。
四、小结
综上所述,农机监理工作是整个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注重各环节的发展建设,努力提高工作的标准化、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全面化,要及时沉入基层,了解真正的情况,结合当地农机使用的情况,及时的查找和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为农业的稳步发展、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永强. 新形势下岳阳市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贾云鹏,靳贺全. 浅析新形势下的农机监理工作[J]. 江苏农机化,2011,01:39-41.
我国未来的产业优化与升级、农业发展、高技术产业发展、国际贸易、城市化、人口健康、资源综合利用、社会可持续发展、能源结构优化、环境改善和国家安全等都需要地理科学做出积极贡献。地理科学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基本理论与技能,了解本学科前沿并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能在有关部门从事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人才。西华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自1986年创建以来,长期、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与专业内涵建设,已于2000年被评为四川省惟一的地理科学专业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2008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一、专业办学条件
该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4人、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5人;博士后3人,博士和在读博士共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2%。专任教师主要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和中科院的北京地理所、成都山地所、新疆地理所等,具有良好的人脉资源与学缘结构。专任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教授与副教授每年至少为本科生讲授一门专业基础课或主干课。近年来,专任教师先后主持或承担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四川省科技厅、教育厅和国土资源厅以及地方政府委托的科研项目23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8部,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58篇,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5项,科研考核连续5年获全校理科第一名。同时,专任教师还主持或承担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9项,教学成果获省部级奖励8项。建设有四川省级重点课程1门(人文地理学),省级精品课程4门(环境保护、人文地理学、旅游学、水文学),校级精品课程3门(自然地理学、地球概论、区域分析与规划),精品课程数量位居全校前列。
该专业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所需的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等较为充足。学校图书馆藏书230余万册,有地理类藏书近10万册,有中国期刊网、重庆维普、超星数字图书馆以及ebscohost、eco psp、ccc、isi proceeding等多种中外文电子期刊数据库。学院资料室的面积约200m2,有100余种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和近万册藏书,每年新增图书、杂志1 000余册。专业实验室面积约5 400m2,有基础实验室28个、开放实验室23个,仪器设备总价值600余万元,万元以上大型仪器28台;有arcgis、erdas、mapgis、geostar和cass等国内外专业软件实验平台。其中,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丘陵地区国土资源统筹利用工程实验室为四川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实验教学中心为四川省地理科学专业惟一的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该专业的专业实习和教育实习基地不断完善。1996年,经四川省国土局同意、省教育厅批准,由四川省国土勘测规划研究院和川东北地区58个市、县国土资源局联合成立“四川师范学院国土管理学院董事会”。董事会不仅为专业建设提供资金与智力支持,同时为学生的实习和见习等提供条件,这也是四川省地理科学专业校地合作办学的成功案例。此外,还有南充市污水处理厂、青居曲流国家地质公园、凌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嘉陵江中游阶地等近郊实习基地;乐山—峨眉山地区的部门地理野外实习基地,成都—西安—延安地区的区域地理野外实习基地;以南充市5所中学为核心,辐射四川盆地的广安、绵阳、广元、巴中、达州、德阳、乐山、眉山、内江、南充、遂宁和雅安等12个地市的70余所中学地理教育实习基地。
二、主要优势特色
教师教育是师范院校固有的优势和特色。作为四川省属重点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是四川省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历来把师范专业特色建设作为提升办学实力的根基。地理科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人文各要素相互作用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等特征。学科特征要求地理科学专业教育必须重视“厚基础”、“强实践”。
1.负重自强、铸魂励教,矢志不渝为基础教育服务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必须具备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扎实的教育教学功底,必须能够结合实际、灵活自如地将专业知识应用到教学一线。课程与课堂教学是专业知识传授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西华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最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于2008年修订、实施。为了增强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新方案将各部门自然地理学单独设课,并开设天文学概论、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灾害地理学、数字地球导论、综合自然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环境地理学、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学、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规划、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土地法学、房地产估价、可持续发展导论等与中学地理教育和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紧密联系的选修课程。为了夯实学生的教育教学功底,新方案除开设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书法和地理学科教学论外,还增设乡土地理教学与研究、地理素描与三板艺术、地理活动与地理教学、中学地理微格教学、中学地理新课程改革、地理教学技能训练等地理教师教育课程,还组织
转贴于
编写《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必读》供学生查阅拓展阅读书目、地理学人风采、专业期刊网站、报考研究生及地理教师职业发展等相关信息。
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除了落实新生入学教育、教学督导制、学生信息员制、期中教学检查和严格考试纪律等常规管理外,还组织大一、大二学生固定时间、固定教室上自习。大一学生参加手工绘图技能比赛,大二学生参加自然地理野外调研报告比赛,大三学生参加课堂教学技能比赛,所有学生选择性参加数字测图技能比赛、gis软件操作与二次开发技能比赛、遥感专题应用技能比赛、城市规划软件操作技能比赛、autocad软件操作技能比赛、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设计比赛等,通过各种比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核心竞争力。为了促进学生将专业知识应用到教学一线,除了选派中青年教师到中学挂职锻炼、评聘基础教育兼职教师外,还定期邀请基础教育一线名师如四川省教科所张白峡教研员、南充高中何从春高级教师、南部中学赵海特级教师、德阳二中饶萍教师(第五届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等给学生讲授示范课,还定期将学生带到南充市5所中学去参加教研活动、听公开课、评阅试卷等,还选派优秀本科生去顶岗实习或参加中学地理教师置换培训项目等,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真刀真枪地磨炼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2.校地合作、科研强化,千方百计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地理学人,必须具备丰硕的实践经验、敏锐的学术思维和强烈的创新欲望。实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拓展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和激发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地理科学专业教育必须高度重视的关键环节。西华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已建立起由基础到综合、由验证到设计、由设计到创新,“基础验证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创新探究实验”逐步推进,“实验—实训—实习”互为补充,“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教学—科研”互相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融为一体、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融为一体、专业教育与择业教育融为一体的新型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必修课非独立设课实验实践均有严谨的教学大纲及配套讲义,非独立设课实验实践占总学时9.9%;一些技术性或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如计算机地图制图、测量与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等,特别重视综合性、设计性和探究性实验,占其实验实践学时85.0%;近郊乡土地理实习、乐山—峨眉山部门地理实习、成都—西安—延安区域地理实习、地理教研论文写作等,独立设课实验实践占总学时20.3%。
作为地处非中心城市的地方性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建校65年来历经两次分合、七易校名,学校建设发展深受无区位优势、队伍不稳和投入有限等问题的困扰与制约,但西华师大人一直秉承团结一致、毫不气馁、孜孜以求、积极作为的优良传统。地理科学专业教师承蒙社会厚爱及董事会成员单位支持,已在嘉陵江中游、川东北地区、川中丘陵区、四川盆周山区的土地利用与保护、城市与区域经济、自然灾害与风险管理、数字地貌与环境信息等领域主持或承担200余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科研项目。教师以身作则,将专业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激发学生更加热爱所学专业。利用教师项目较多优势,鼓励学生参与地图数字化与专题制图、空间数据库建设与维护、遥感图像解译、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区域综合调查、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等工作,通过科研工作磨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激活学生的学术思维、点燃学生的创新热情、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学生结合科研工作申请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和撰写毕业论文等成效显著,广泛涉猎土地利用评价、旅游资源开发、地质遗迹保护、生态环境评价、区位优势分析、教育教学改革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