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

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

第1篇: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

【关键词】现代化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 信息时代 经济

二十一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掀起了第三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范围内主要应用的先进科学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社会信息化发展进程。目前,我国电子信息工程已在农业、工业等领域中广泛应用,充分发挥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最大优势,进而推动了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1]。

一、电子信息工程定义

电子信息工程学科顾名思义就是应用先进科学技术,例如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实现电子信息的有效处理与控制。电子信息工程涉及范围较广,包括电子设备的开发、电子设备的集成设计、信息系统的设计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扩大了电子信息工程内容范围,增加了现代化电子信息工程相关联的先进科学技术,例如图像有传递、数据信息的传递、电话数据信号处理、手机声音等保密技术。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产业链的范围不断扩大,打破了各领域之间的经营界限。为了使各个领域企业之间的不断发展,应加强各领域管理模式的进一步探讨。此外,为了促进电子信息工程在现实中更好的应用与发展,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鼓励政策,为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2]。

二、电子信息工程融合现代化技术的作用

二十一世纪作为科学技术领域研究的关键时期,有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信息技术作为技术领域研究最快的学科之一,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与维护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新时期背景下,加强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主要目标。目前,电子信息技术工程已逐渐渗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学习与工作的各个领域当中[3]。

虽然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我国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从另一种角度来说,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的核心技术还没有熟练掌握,许多先进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内容需要依靠国外先进的电子信息工程科学技术。这种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方式,使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对此,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应清楚的认识到,如果不能掌握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核心技术,无法促进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的长远发展。因此,应加强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的科研力度,提高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研究水平,有利于掌握电子信息工程核心技术,促进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的深入发展[4]。

三、促进电子信息工程快速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优化企业环境,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二十一世纪,人才作为第一生产力,为了推动电子信息工程的深入研究与发展,必须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企业来说,想要吸引创新人才,就必须为人才的发展提供发展的平台,为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的科研注入新的血液,一方面有利于电子信息工程核心技术的应用与掌握,另一方面,有效促进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的深入发展。

(二)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推动电子信息工程项目的建设与发展

想要使我国现代化电子信息工程获得更好的发展,政府部门应加大扶持力度,推动电子信息工程项目的建设与发展。政府部门加大电子信息工程投资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为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撑,进而促进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创新与研发。

(三)促进产品服务创新,培育企业新经济增长点

为了促进我国现代化电子信息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应加强电子信息产品服务创新,培育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市场竞争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企业为了在市场中站稳脚步,需要不断推出新的产品,这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大计。因此,电子信息企业应加强与设备创新企业的合作,建立以产品服务创新为主的技术创新体系,有效增加我国电子信息工程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实现电子信息工程产品与服务创新,有效提高我国电子信息科研能力与科研产品的创新能力,进而提高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在国际上的市场竞争力。为了能够满足现代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的需求,加快电子信息工程产品的创新与优化,促进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进而在以计算机技术应用领域为基础,培育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5]。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工程融合现代技术,一方面有效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满足电子信息工程未来核心技术发展趋势,为现代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科研技术的发展,要根据我国电子信息工程发展实际情况,结合我国基本国情,有效完善我国电子信息工程体系,更好服务于我国各个经济领域。

参考文献:

[1]刘晓峰,李丽娜,彭正军.我国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及保障措施研究与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理论版),2009,22(06):141-142.

[2]林其伟,杨光辉,徐昊扬.计算机教育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融合的研究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上旬刊),2013,27(11):101-102.

[3]郭湘军,郭凌燕,孙浩悦.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研究与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研究(下旬刊),2013,35(02):123-124.

第2篇: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

关键词:钻井 自动化 核心技术 运用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采用最传统的石油开采技术进行石油原油的开发,但是,传统的石油开采存在着诸如设备较少、成本较高、开采难度较大、产量较低等缺点,新时期,钻井自动化核心技术包括井身高效钻井技术、钻井井下自动化控制系统及地面自动化控制系统,本文笔者将结合实际工作,切实展开详细论述。

一、传统石油钻井的不足

石油是社会发展及人类生活所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无时不刻发挥着 推动社会进行的作用。作为石油资源大国,我国的石油资源消耗量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但是,现阶段的石油开采水平、开采技术应用和开采工艺、生产总量并不能排在世界的前列,且存着明显的不足。下面笔者将传统石油钻井存在的不足进行下列阐述。

首先,产量较低。传统的石油开采一般依靠最原始的开采技术和工艺,严重缺乏先进的勘测技术及自动化系统,这就造成勘探过程中对油井的定位准确度不高、生产工艺较低、指定工艺难以有效保证顺利进行工作等,造成石油开采工程所开采的石油质量不过关,影响石油企业的发展。其次,开采较难。早先,我国的石油开采技术与其他国家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与发达国家相比,可以说是天壤之别。此外,在石油开采中运用的钻井技术还有待提高,技术不先进直接为石油开采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阻碍。再次,成本较高。石油企业在进行石油开采及钻井工程时,需要投入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尤其是投入高额的综合成本。这就造成石油开采及钻井工程一次性投入的成本过高。但是,由于缺乏较为先进的钻井水平和开采工艺,无法实现预期的开采生产量目标。此外,石油开采中包括钻井机器在内的常用机器必须要精心维护和保养,这也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维修保养成本,致使企业在工程后期发现投入的成本与实际预期的效益有不小的差距。最后,设备种类不够齐全。传统的石油钻井设备不够多,面对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说岩石层等就会束手无策,严重影响了石油开采工期的顺利进行。

二、勘测智能化技术在钻井中的应用

在进行石油钻井之前要先利用先进想技术对需要开采的原油资源地区进行检测,便于石油的顺利开采。国内外有关钻井技术的研究一直在进行,随着研究的深入,钻井技术设备的开发和应用也日渐成熟,不少钻井技术面向自动化运转,借助于钻井技术自动化来实现油井位置的勘测与准确定位,已经成为不少石油企业普遍采取的方法。而自动化核心技术中的勘测智能化技术在钻井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

第一,快速定位。主要运用GPS、GIS等能够快速定位所要开采的石油资源区域,并且对油井作出最详细的定位分析,大大节约了石油勘测人员的时间。第二,全面勘测。对所要开采的石油资源区域进行全方位的勘测,以帮助工作人员分析原油资源的价值性和可采性。现阶段,石油企业常运用电子感应技术对地面以下两百米存在的物质资源进行勘测,并可以根据监测结果来分析油井的位置和布局。第三,数据分析。运用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及数据库对得出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分批进行数据的处理。比如油井的深度和存油量等信息。工作人员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对油井作出更细致、更精确的判断,比如可以通过岩层的硬度和厚度来估算油井的深度,为开采深度做铺垫。

三、存储虚拟化技术在钻井中的应用

石油开采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搜集到开采过程中需要的任何数据,并据此进行详细分析,特别是在存储虚拟化技术的帮助下,石油钻井技术的自动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首先,复合分层技术。该技术可以将不同方面收集得来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并根据整理结果构建出石油开采的数据库。而复合分层技术中的分层是指把获取来的信息根据开采需要进行合理分配,将数据资源应用到不同方面。并且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每一个层次的数据资料进行自动化处理,以此提升石油开采过程中钻井工作的精确性。其次,容错能力技术。当数据库受到外来因素过多的干扰时,数据库中的信息就会受到安全隐患的威胁。而容错能力技术的运用可以从计算机方面出发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并且能够将重要的数据信息进行备份,保证了石油开采及钻井技术应用中的数据安全,为接下来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再次,动态扩展技术。与前两者相比,动态扩展技术是相对开采系统存储空间而说的,对存储空间进行放大以实现优化资源运用的目的。动态扩展技术的应用要求工作人员进行数据调整和数据处理,从而有助于系统调控的完成。

四、调控自动化技术在钻井中的应用

调控自动化技术包括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基础之上的自动化调控技术,调控自动化技术在钻井中的应用能够将石油钻井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若要保证调控自动化技术在钻井中的应用,石油企业必须要根据数据分析对进行石油开发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合理配置,以保证钻井施工的有序进行。

首先,逻辑表达技术。作为存储虚拟化技术应用的前提,逻辑表达技术必须要在进行存储虚拟化技术应用之后,逻辑表达功能要充分发挥,以实现对数据的合理调控。该技术的运用能够实现钻井过程中多项数据的合理处理,切实为制定钻井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其次,自动操作技术。顾名思义,自动操作技术常用于石油开采中钻井设备自动化操作过程中。石油企业可以借助于计算机系统和无线通信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构建石油开采及钻井自动化调控平台,实现操作工序的自动化。比如利用计算机的先进技术分析钻井所采用的技术,并及时发现工艺中出现的错误,对其作出及时调整。再次,信息传递技术。该技术的应用主要将对数据的分析结果准确无误传达至石油工程信息控制中心,指导工作人员进行后续工作。信息传递技术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增强了钻井自动化的可靠性和持续性。

五、总结

人们为了摆脱不被传统石油开采技术所束缚,对现有的钻井工艺进行了技术上的研究。此外,人们为了满足对石油开采的技术要求,不断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开采技术进行石油开采,以便能提高自身生产效率、减轻生产成本带来的压力,一定程度上提高所开采石油原油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红岩.浅谈石油钻井技术及固井技术的发展[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11).

[2]臧天兴.浅析钻井设备的自动化技术 科学与财富,2010(7) .

[3]杜朝兵.石油钻井自动化关键技术应用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1(30).

[4]董昊哲 石油钻井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分析[J].地球,2013(5) .

第3篇: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方向;现阶段问题

一、电子信息产业现阶段问题

(一)我国现阶段电子信息产业最主要的问题是自主创新能力薄如,企业自身研发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研发技术人员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我国现阶段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人员都是单一性技术人员,只能完成自己相关领域的研发,而复合型人才才是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得基石,所以企业核心技术都依赖国外技术的引进,每年都需要付出高昂的专利费用。这个问题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必须也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只有我们能够依靠自身培养出足够的复合型人才,才能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我国自主研发的电子信息产品比国外电子信息产品还有很大的不足,这个主要原因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大多数企业只加工和组装产品,自身缺乏主导市场的能力,不能做到市场需要什么产品,我们自身就可以生产什么产品,主导权利都集中在外国先进企业手中,这样的结构对我国未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相当不利。

(三)还有就是我国现阶段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法律不够健全,企业自主研发的科研成果被一些不良商家盗取,这导致我国现阶段电子信息产品假冒伪劣商品横行,而大多数消费者也对电子信息产品了解甚少,我国每年都会发生因电子信息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国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这样的假冒伪劣产品直接影响我国自主研发企业的利益,这会照成一些想依靠这身研发创新的公司也走上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道路,因为这是一条捷径,不需要自身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只需要把别人的东西拿过来直接使用。对于这样的现象,我国必须出台相关的法律来进行管理和制约,这样才能营造一个适合电子信息产业不断发展前进的环境。

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方向

(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应该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业转变,例如像航空航天领域、军事工业领域和医学领域发展,这样我国的电子信息产品才能在世界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不会再由国外主导我国自身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创新出符合我国自身行业要求的电子信息产品,才能使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发展,不断的为我国国家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企业应该注意保护自身的自主知识产权,国家也应该出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保护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并且国家也应该出台相应的国家检测标准和电子信息产业的行业标准,并根据每年的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不断的修补国家检测标准和电子信息产业行业标准,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不断发展保驾护航。

(三)电子信息产业也应该不断的向人民生活相贴近,不断发展新得产品,不断完善现有电子信息产品,为人民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条件,不断提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让人们了解电子信息产业,不断喜欢电子信息产业,不断使用电子信息产业,不断为电子信息产业提供宝贵的意见,这样才能让电子信息产业有着自己的发展空间,才会不断的进步,为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

(四)近年来电子信息诈骗事件屡见不鲜,尤其以中老年人居多,骗子也越来越跟新自己的骗术,使得居民防不胜防,让居民承受经济财产损失,也让一些家庭破碎,未来的电子信息产业想要不断的发展壮大自身,就必须解决这个问题,是居民可以放心的使用电子信息产品,不会在使用的过程中老心存顾虑,不敢使用电子信息产品,国家也应该加大打击电子信息诈骗,对电子信息行业严格看管,打击一切电子信息诈骗事件,这样居民才可以放心的使用电子信息产品,我们的电子信息产业才能够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三、结语

虽说我国现阶段电子信息产业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是不能否定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近年来的不断进步,很多企业已经可以和国外先进企业进行叫板,不在依赖国外先进技术,可以通过自身对我国现有国情的分析,找对适合我国的电子信息产品,并进行自主开发和生产,也可以将我们自主研发的产品远销国外,占领一些国际市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自身也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国家近年来也不断扶持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家也不断的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来完善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各省市监督机构每年也会对本地的电子信息产业进行风险监测,这样可以更好的了解电子信息行业存在的问题,可以使国家在修订和修改电子信息产业相关标准是有据可依,这样才可以将那些不重视产品质量的企业淘汰下去,净化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我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未来充满着无限的希望,希望我的电子信息产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周飞飞.进入信息技术时代后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中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电子制作,2013,(22):119-119.

[2]郭新宁.信息技术时代下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中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34):7917-7918,7926.

[3]高蕾.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中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第4篇: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

Abstract: IT has become the common technology of various fields in the 21st century,combined with reality,the core technology for China's IT (software system) development trends are described.

关键词:IT;软件体系;发展

Key words: IT;software systems;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P-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4-0227-01

1什么是IT

IT是信息技术的简称,Information Technology,指与信息相关的技术,包含现代计算机、网络、通讯等信息领域的技术。IT的普遍应用,是进入信息社会的标志。

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书上对此有不同解释。但一个基本上大家都同意的观点是,IT由以下三部分组成:①传感技术。这是人的感觉器官的延伸与拓展,最明显的例子是条码阅读器;②通信技术。这是人的神经系统的延伸与拓展,承担传递信息的功能;③计算机技术。这是人的大脑功能延伸与拓展,承担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功能。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在21世纪已成为各行业的公用技术,因为任何管理活动都离不开对信息的信赖。物质、能量、信息三方面构成系统,而信息是所有系统必备的要素。并不是电脑出现之后才有信息,我们能感觉到事物的存在,或想象出事物之间的关系,都是由于有信息作用于我们,大千世界有不可枚举的各种原始的或隐藏信息,正是因为这些信息类型存在差别,我们才得以用感官来区分不同的物质。数字化是我们现实世界走向统一的、完成自动化的根本途径。信息化将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它改变我们的思想和处世哲学。

2中国IT产业需要自主核心技术

就中国来说,IT产业在过去五年经历了年28%的增长速度,是同期国家GDP增长速度的三倍,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已进一步增强,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03年,我国IT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88万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000亿元,利税总额1000亿元,IT产品出口额1421亿美元。软件与系统集成销售收入1600亿元,软件出口额20亿美元,创历史最好水平。IT产业占全国工业比重达到12.3%,占GDP的9.1%,成为第一大产业。

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会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聚集各种资源,突破核心技术制约,在集成电路、软件、计算机与信息处理、现代移动通信、信息安全、信息服务和系统集成等技术领域加强创新,促进IT产品更新换代,推动我国由IT大国向IT强国转变,并进而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总之,我国IT产业大多属于加工业,既不是高利润,也没有自,也不能保障信息安全。为此,我们需要尽快掌握核心技术,主要是软件和集成电路芯片这两项。以下主要介绍软件体系的发展。

3建立自主、完整的软件体系

对于中国的软件怎么发展有不同的观点,这里我们提出一个目标或口号是:“建立自主、完整的软件体系”。

目标或口号很重要,也是客观上存在着的东西。20世纪80年代我国计算机产业开始发展的时候,是从抓应用起步的,这符合当时的国情,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后来有的文章总结那时发展软件的方针是所谓“让开大路、占领两厢”。这里,“让开大路”就是不做操作系统,基础软件,大型应用软件等,“占领两厢”就是先做各种行业应用软件、小型应用软件以及有关中文信息处理的软件等等,发挥我们的优势。但是,现在的情况不同了,我们不能继续这样的道路了。

近年来,印度软件业的发展引起了国人的注意,人们都说要学习印度,但是,这也容易引起误解,认为中国可以像印度一样,照搬印度的模式。所以这里要区分两个概念,一个是印度经验、一个是印度模式。印度的经验中确实有很多好的东西可学,例如现在我国软件企业都在加强软件工程管理,做CMM认证等等,这就是学习印度的经验。印度的模式则是承接美国软件业的外包加工,主要是依靠接美国的软件公司的任务、是软件加工业,这种模式在中国不可能成为主要的模式。

总之,中国软件业的发展主要应依靠内需市场,中国有巨大的内需市场,这个优越条件正是印度所缺少的。我们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去学习印度经验,而不能照搬学印度的模式。中国的软件产业应该有自己的模式,这就是建立自主、完整的软件体系。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软件产业不能没有自己的完整体系,这对于提高IT产业的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保障信息安全,满足国家信息化的需求,适应加入WTO的情势等等,都是必要的。同时,建立自主、完整的软件体系也具备充分的条件,下面举出其中重要的一些条件:

3.1 如上所述,中国有巨大的内需市场。印度的计算机业不发达,国内软件市场很小,只能主要靠软件出口。而中国的软件市场非常巨大,连微软也把中国看成是未来最大的软件市场。现在,中国光是PC每年就销售一千万台左右,还有更多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设备,又有国家信息化的需求,这个巨大的内需市场是最重要的条件。

3.2 客观上Internet的发展使现在的软件体系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期,开放源代码运动和Linux的兴起,都是有利的条件,例如有了Linux,我们能很快地发展自主的操作系统。

3.3 这些年来我国软件产业已有一定的基础,各地纷纷建立了软件园,软件人才的数量和素质也都有了提高,软件学院纷纷涌现,海外归国学者和国内科技人员正在互相结合,我国的人才优势正在发挥出来。

实际上,自主和完整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自主就没有完整,没有完整也就没有自主。

例如,只有在自主的OS下才能建立完整的软件体系,而在Windows下我们只能做下游软件,不可能建立完整的软件体系。另一方面,如果软件体系不完整,例如缺少基础软件,就可能受制于人,也自主不了。所以这两者不可或缺,自主、完整是软件体系的重要特征。

建立自主、完整的软件体系也能促进软件外加工的发展,现在国内外市场已经接轨,一个软件产品在国内成熟了,能够畅销,也就可以出口到外国去。因此主要以国内市场的需求带动软件发展,和出口到国际市场上去,这两者是不矛盾的。强调建立自主、完整的软件体系,并不排斥在软件体系发展后,扩大软件产品的出口。

自主、完整的软件体系将大大促进创新,发达国家在市场和标准方面的优势往往压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创新。在自主OS下,做什么软件都可以,竞争也是平等的,这就为创新开辟了道路。

参考文献:

第5篇: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

在当今的信息发展异常迅速的时代,我国在这一领域也取得到了较为优异的成绩,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等等都起到了比较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而就对信息的获取途径以及获取量方面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增长,并且在其成本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降低。本文主要就基于分布式数据库的综合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的探究,希望通过此次努力为这一领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分布式数据 综合信息系统 关键技术

随着我国的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其已经在各个的领域得到了应用,而作为是信息技术的一个核心技术之一的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系统当中发挥着重要的管理信息以及存储信息的作用,在当前对于各个领域的实际需求,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已经有了新的局面,分布式的数据库技术已经成了当前重要的发展方向,其高可用性以及高伸缩性性的特点使得其占有很大的优势。

1 分布式数据库的基本概述

针对于网络而言,分布式数据库也是一种应用,所谓的分布式数据库它主要是物理上分散而在逻辑上较为集中的一个数据库系统,在分散这一概念上它主要就是说所使用的计算机网络的位置分布,但是在其管理上以及控制方面有较为的集中从而形成多个逻辑单位与之联系起来,进而构成了比较系统的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有着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它具有着物理分布性和逻辑的整体性以及数据的独立性,还有就是集中与自治两者相互的结合统一、适当的数据冗余度、全局的一致性等。而在分布式数据库的分类上主要有着两大类,其一是同构分布式的数据库系统;其二是异构分布式的数据库系统,而在同构型的数据库系统方面又可以分为同构同质型以及同构异质型。在分布式的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方面主要由几个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所组成,即:多台计算机设备,并且这些计算机是通过网络来进行连接的;还有就是计算机的网络设备,网络通讯所需的一组软件;另外就是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数据库;最后就是分布式数据库的管理人员及其系统软件文档,这些部分是分布式数据系统的一个重要的体系结构。

2 分布式数据库综合信息系统关键技术探究

在传统的技术上对于库区以及场所和人员的管理方法等通常都是依靠着人工进行定时巡查以及手工抄录登记等,这些方式的效率以及安全的程度不是很高,在这些比较传统的技术手段方面针对独立库区以及单位进行管理的时候就相对比较独立,信息交换不够,不能很好的实现统一的管理,而分布式数据库的综合信息系统技术能够通过计算机以及各种传感器等较为先进的技术来进行实现网络化、自动化等统一的管理,同时在库区的安全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基于分布式数据库的综合信息系统关键技术比较的广泛,其中分布式的文件管理技术是对其数据的存储以及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技术,在当前的文件管理系统技术的应用方面主要就是在一些海量的用户互联网的企业中,这一技术所使用的是一些较为经济的服务器搭建而成的文件管理系统,这样就可以把数据存储在不同的服务器当中,这一关键技术是通过关联连接以及分块存储和追加更新这些方式对于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虽然在数据存储上和以往相比有着很大的进步,但是在较大文件的存储以及管理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为了能够对这些不足之处进行弥补,就要对其增加缓冲层从而来对其在数据的存储以及保存方面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还有就是数据分片技术,也被称为是数据分割,它也是分布数据库的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在对综合信息系统的数据分布的设计过程中,分片技术是非常的关键,这一技术还可以分为水平分片技术以及垂直分片技术,其中水平分片技术它主要是对于全局关系所执行的一个选择的操作,它把有着相同性质的元组进行分组,从而构成了若干的不相交的子集;而垂直分片技术主要就是通过投影操作,从而把其分成若干组,进而再使得很多的应用只需要来访问一个片段进行执行,它具有本地性的特性。

另外就是数据分布技术,又被称为是数据分配,它和数据分片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一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对于访问的局部性得到有效的提高,也就是通过数据的合理分布最大化的把数据得到存储,这样就能够对远距离的数据访问得到减少,在对数据的位置分布得以确定之前,要对冗余分配或者是非冗余分配进行确定。还有就是数据产讯访问技术,它主要就是按照分布式的指导思想进行发展而成为对等处理系统的,在准对等的分布式数据库的系统方面,在这一服务器的数据库可以对于其它的节点进行提供服务,在数据查询管理技术方面有着众多的功能,例如它能够为应用程序提供统一的接口等。同时还有数据同步复制技术以及元数据被动触发更新复制技术和只读型业务数据主动同步复制技术、节点系统时间同步技术等。

3 结语

在当今的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对于分布式数据库综合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在当前的这一系统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满足以及适应应用节点分布于不同的地域信息系统对数据库的性能以及成本的要求,在对其进行研究的时候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才能够有效的解决相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俊勇,张鸣虹,黄庆和,周萍.分析测试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3(10).

[2]左翔,姜文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优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0).

[3]丁美荣,魏海亮.基于B/S和C/S混合模式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安全策略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1(06).

第6篇: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高中数学;整合分析

高中阶段是我们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正处于该阶段的我们也承受着非常大的学习压力,尤其对于数学学科而言,更加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精力去学习和思考,而计算机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地去学习数学知识,该技术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其中包括激发我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辅助完成课后学习活动等等,这也是笔者将要重点阐述的主要内容,希望以下内容可以使高中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有所裨益。

1学习优势

1.1激发学习兴趣

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很多领域中都有着非常广泛地应用,同时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作为一名高中生,我认为计算机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学习相结合,也能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在学习数学学科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是比较枯燥的过程,时间一久容易产生厌烦心理,这种情况对于很多高中生而言是非常普遍的,而计算机技术则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一情况,合理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数学知识[1]。比如在学习“数列”这一章节的课程内容时,除却课本以内的理论知识,通过计算机技术我还了解到了数列这一概念是如何产生的,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中的一名数学家有一个特别的爱好,就是经常在沙滩上独自研究一些数学问题,而数列的概念正是由这名数学家在沙滩上用小石子来表示数,确立了三角形数阵图,也就是初期的数列概念。除此之外,我还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数列知识进行了延伸,并且对斐波那契数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该数列也被人们称为黄金分割数列,是由数学家斐波那契在研究兔子繁殖规律的过程中提出的。合理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我们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因此非常值得人们肯定。

1.2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阶段对于我们来说时间紧、任务重,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非常短暂,而数学学科具有的独特性,使得学习的难度系数相对来说较高,因此在课后练习数学题目时常常会出现一些困难,而计算机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难题,比如我在网络上会订制一些与学习相关的网络课程,当课后无法直接向老师进行数学难题的请教或者对一些数学知识点模棱两可时便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在网络上进行自学,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很多数学难题,同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后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学习成绩。

1.3辅助学习活动

众所周知,数学课程内容的学习需要我们学生具有较高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但是不同学生学习的进度和难度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在很大情况下,我们可以在面对一些难以解决的数学难题时,选择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解决。例如,高中数学课程内容中的“空间立体几何”部分对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和标准,在开始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我有些力不从心,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我在课余时间内利用计算机技术在电脑上绘制不同形态的空间立体图形,并且逐渐培养自己能够在有限的数据信息中自己去想象这些数据信息所勾勒出的立体图形的形状,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计算机技术可以辅助我们完成很多数学学习活动[2]。

2存在问题

2.1产生依赖心理

当高中生持续使用计算机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时,很容易产生依赖心理,这是因为每次遇到数学难题我们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有效地解决,久而久之心里就会产生一种自我暗示,一旦遇到数学难题的第一反应并不是我应该如何去解决这一问题,而是不由自主地想要通过计算机技术这种便捷的方式去查找答案,解决问题,这种情况的普遍发生会严重影响高中生们的学习质量,因此需要引起各位老师和家长的重视,对我们进行严格地管理和控制。

2.2影响正常学习

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过大,导致我们很多同学内心对学习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抵触心理,计算机技术对于学习虽然有利,但同时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我们利用该技术来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则会在数学学科的成绩上得到显著地提升,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把握好对计算机技术的控制力,而是通过该技术去进行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就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正常学习,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磨炼自身的意志力,将计算机技术用在学习方面,以避免影响正常的学习[3]。

2.3学习态度不端正

当我们可以在课后业余时间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自我学习之后,会存在一些学生对于课堂上课的学习态度会出现变化,虽然我们不能否认网络课程的确会对我们的数学学习提供很多参考,同时也帮助我们解决了一些数学难题,甚至对我们数学成绩的提升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将学习数学知识的重心放在网络课程教育上,我们每天在课堂上学习的时间要远远超过在家里自学的时间,而课堂中所占据的时间是一天内最黄金的时间段,早晨适合背诵数学公式,上午适合理解数学方法,下午适合进行大量地数学练习,而在家里学习的时间则绝大多数在晚上,此时大脑高速运转了一天,无论是从学习精力还是效率上都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因此我们更应该珍惜在课堂上学习的时间,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而计算机技术则是用来查漏补缺,只有二者相互平衡才能更好地提高数学学科的学习成绩。

3改善策略

3.1制定时间表

为了能够避免我们过度依赖计算机技术,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计算使用的时间表和使用频率,当我们遇到了一些难度较大的数学问题时,可以规定自己先进行至少5分钟的思考,并且将分析过程进行记录,如果5分钟之后还未计算出结果,则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解决,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自身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我们对计算机技术产生过度依赖的心理,从而使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我们的数学学习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3.2培养良好习惯

上述我们也提到计算机技术虽然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但是如果没有得到合理地利用,也会对我们的学习造成严重的打击,因此我们需要培养自身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在使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时,可以让家长在身边进行监督,为自己建立强大的心理暗示,将计算机技术用在辅助学习上;第二,根据著名的心理学家通过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我们可以得知,人类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当连续21天都坚持做同一件事情时,我们就会自动养成一种习惯,这个定律也非常适用于高中阶段的我们,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21天计划表,并且严格按照计划表上的内容执行,当三个星期过后,我们也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现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除学习以外领域的情况,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们自身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3.3丰富学习手段

高中课堂的教学内容也常常会应用到计算机技术,老师喜欢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有效地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我们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与此同时,合理地利用计算机技术还可以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4]。比如对于一些解题过程相对比较复杂的解析几何问题来说,老师在课堂上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解析几何图像的绘制,其精确度更高,也更加能够加深我们对于题目的理解,而解析几何的解题过程非常复杂,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老师板书的时间,而将更多的时间留给我们自己去思考,有利于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使得我们的数学成绩得到显著地提升。

第7篇: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课、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1-0179-01

1.前言

目前,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应用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出现了可喜的教育效果。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展示课"、"娱乐课"等无效教学。所以,对二者的有机结合问题我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尝试。

2.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因此,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是目前所有教学手段都无法比拟的高效教学模式。数学是思维的科学,它从具体中来,但以抽象的形式表现出来,要求学习者能具有高度的逻辑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归纳能力等思维能力。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信息技术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用它辅助数学课堂教学,具有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能使教学情境变得生动活泼,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注意,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探究的欲望。

3.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结合要遵循教学的基本原则

3.1 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体现数学学习的发现、探索教学原则。它强调利用信息技术对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给学生以展示,强调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应用和迁移。这种整合,是以数学教学的具体任务为完成目的,有意识地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始终处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过程。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让学生做到个性学习与共同合作的和谐统一,以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目标。

3.2 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原则。任何教学改革,学生都是最初的创造者和最终的执行者。在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中,应根据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从数学课堂教学和数学实践中寻找切入点,创设具有丰富性、挑战性和开放性的教学情景。教师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应该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宽广、有弹性且具有创意的学习空间,使以学生为中心、基于资源及交流、讨论的全新教学方法得以实现。

3.3 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体现知识学习和创新精神相结合的原则。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支持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相同的数学知识,对已有的知识从多角度去思考与再认识,从而产生新的认识、形成新的能力。这便是数学教学创新产生的源头。

4.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探索

4.1 创设数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开发智力的钥匙"。一节数学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在数学中巧妙地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学更具体生动,从而引发学生探究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索新知识。如《圆的认识》教学开始时,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先让学生看到画面中的建筑物、艺术品,然后画面又出现运动现象(滚动的车轮)。此时,教师适时地提出问题:"为什么生活中会有数不胜数的圆呢?为什么车轮是圆的?"等,在教师的启发下,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完全处于一种思维高度集中,兴奋而愉悦的心理状态。在师生互动的氛围中,学生很容易理解圆的概念,深刻地认识圆的特征,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创设探索机会,师生共同成长。现在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课堂真正"活"起来。而教师作为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创造探究机会。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探究新知的全过程,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问题,体会发现的乐趣。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一课,可以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使学生群体之间的互补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上课开始,利用课本例题阐述基本的概念,再提出探究问题:"用什么方法可以求出篮球场的周长?"分组讨论探究。学生情绪很高,纷纷出谋划策。然后小组汇报,得到不同算法,并用电脑演示每种算法,讲解推理过程。这时,我提出问题:这些算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通过讨论、提炼出最优的算法。

5.信息技术与数学结合要注意的问题

虽然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的教学中能够发挥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良好效果,但在二者的有机整合过程中,我认为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5.1 信息技术的应用要立足现实。由于计算机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需要一个较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还欠熟练,尤其是小学生,往往因相关同步知识不具备而使辅助教学本身遇到障碍。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环境,结合教材采取合适的多媒体教学。

5.2 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可过滥。教师必须立足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上,大胆、充分的引入信息技术手段,同时也要严格执行"宜则用,不宜则不用"原则。严防出现"展示课"、"娱乐课"等无效教学。总之,要达到师生"既要减负,又要增效"的改革目的。

6.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学课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同时,教师应该明确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原则、方法和问题,并不断的探索和总结,让信息技术在数学课教学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江文斌. 凸现新课程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浅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17)

第8篇: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

【关键词】通用技术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3-0176-01

新课程改革所体现出来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已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又一着眼点。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如何将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有机整合,构建符合新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呢?对于这个问题,本人结合自己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教师教学形式的整合

1.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学科内容的整合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通用技术学科教学中来,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与通用技术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时代气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例如在通用技术《稳固结构的探悉》课程的教学中,我们通过上网查询资料,从“永不沉没的船”视频入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思想创新,鼓励学生勇敢地动手实践,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作品。

实验表明,课程整合后,学生在通用技术的学科知识、主体意识、实践动手及信息技术素养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提高。

2.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教学模式的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将通用技术教育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将综合各种教学素材(包括图表、图片、动画等),制作课件,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清楚地讲解结构,形象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二、学生学习模式的整合

网络信息化教育最大的优点是提供了一种学习过程交互化的学习模式。内容选择可以自主化、知识呈现多样化、图文音像趣味化等,减少了理性知识的认知难度,实现了学习过程的个别化、个性化、随机化,提高了学习效率。在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学习模式进行整合这方面,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1.信息技术作为交流与表达的工具

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开设一些专题或聊天室,如通用技术论坛、综合活动BBS等,可以让每个学生上传作业、综合活动报告,通过网络观摩与学习,让师生通过这一工具进行交流,也赋予学生自由开辟专题和聊天室的权利,使他们在课后有机会对课程的形式、教学的优缺点、无法解决的问题等进行充分的交流。

信息技术还可以作为表达的工具,通用技术的练习及综合活动、研究性报告等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有关的形式表达出来,达到两者的完美结合。

2.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

利用BBS、聊天室、电子邮件等工具,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发帖等形式向教师或其他学生请教。使用网络资源,可以充分发挥个别辅导式教学和个别化学习的作用,让学生有较多机会接触有关学习内容,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3.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工具

《通用技术》有很多重点、难点内容及各种专业知识,可以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去搜索答案,获取有关通用技术的专业知识,达到对通用技术知识的内化。如有关专利的知识通过让学生自己利用因特网去搜索有关知识及答案,获取有关专利方面的专业知识。

4.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

学生的综合活动及社会调查需要大量的时间,目前社会调查及搜集素材的最佳途径是通过因特网去了解和搜集有关知识与素材,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及信息加工能力和思维的表达能力。在教学中通常采用任务式教学模式,如让学生上网搜索“多功能手电筒”有关知识,然后填写“调查与记录”表,从而使学生学习有关知识。

三、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整合中应注意的问题

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引入课堂教学,将传统授课方式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要让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对多媒体教学手段要提高认识,正确定位。

多媒体技术虽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骄子,但它在课堂教学中只能起到配角作用,应用的目的是为了“辅助”教学,要从通用技术学科的需求角度出发来使用计算机,而不是为了用计算机而使用。如果过分夸大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辅代主,势必导致人(教师、学生)为物(现代教学手段)役,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2.充分考虑学科性质

通用技术课程的实践操作性是无法用其他形式替代的。虽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使知识形象化、直观化,比如对某些科学实验的模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独到的作用,但动手实践不是能用一个有限的画面或一个活动场景(即多媒体课件)就能解决的。所以在多媒体的运用上一定要考虑学科的性质,不能盲目的滥用。

3.提高自身素质,为多媒体技术恰当应用提供保证。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多媒体技术、教育技术学,并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发挥计算机的长处,将现代教育技术有机地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之中。

总之,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为通用技术教学的整合提供了物质平台和理想的教学环境,把传统的通用技术教育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途径。

第9篇: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去年10月,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即当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据北京电化教育馆馆长潘克明介绍,北京在“八五”期间就组织了200所学校开展了电化教育促进教学过程优化的研究,主要任务是解决应用问题,要让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并明确提出“激励整合”概念,目的是把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激励学生去自主学习。

闪耀星星之火

随着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潘克明认为,强调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做法,是国际上一些比较发达国家十几年前的做法,这些国家现在已经不再需要开设这样的课程了,而是把计算机很自然地作为一种手段运用到课堂中、运用到学习中。信息技术发展到最佳阶段,应该是不再开设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而是很自然地融在教师的意识里,通过教师的教学体现出来。

从选修到必修,再从必修到选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至关重要。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的实践工作和理论研究蓬勃开展,一些省市的中小学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

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经过几年的研究实践,把信息技术课程由单列转向把课时直接安排给学科教师,由学科教师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把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采用任务驱动学习、研究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协作交流学习等策略,围绕学科知识的学习进行整合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和计算机课程单列相比,学生在包括学科知识、主体意识、实践动手和计算机能力等各方面均得到显著提高。同时,熟练使用计算机与网络,不仅使学生们对教学内容得以更直接更生动的理解,而且在课前、课后,学生在教师提供的网站上寻找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拓展了他们的视野,锻炼了他们的想像能力。

像深圳南山实验学校这样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到一起凸显教学效果的,全国还有许多学校,如天津21中、43中的历史网络课采用主题学习网站形式;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工人子女小学“素质教育实验研究”课题的“电脑作文”……这些学校的教师因为运用信息技术,课堂设计生动、教学形式活泼,教师教得“饶有兴致”、学生学得“热火朝天”,乐此不疲。

今年5月,天津市率先在全国成功地举办了省级信息技术课程在线考试,全市5.1万名高中一年级学生在局域网络上参加了考试。此次考试以考察学生网上实际操作能力为主,力求通过考试,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9月下旬,为进一步适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需要,天津市又对参加市青年教师创优课暨中年教师优秀课的495名中青年教师,在全市10个考点分两场举行了远程在线考试。要求这些教师针对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内容,在指定的网站上搜索、查询、下载、存放、修改,并发送到指定的邮箱里。而考前的辅导培训也彻底改变了面授形式,在天津教研网上设立“双优课”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专项栏目进行实时指导。这种运用教研网进行培训的方式,调动了各学科教师网上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课程整合产生了催化作用。

期待星火燎原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和研究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教育界人士却没有盲目乐观。教育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陈美玲认为,现在的确有不少学校在整合方面搞得不错,但只是一个一个孤立的点,没有形成面,同时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其他学校没有得到共享。

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全美已经拥有很好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其中95%的学校和72%的教室与Internet相联,有66%以上的教师认为在课堂教学当中运用信息技术增强了教学效果。可以看出,美国在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统计数据同时认为,人们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了硬件和初级的应用上,比如发电子邮件、查资料等;此外,人们还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用信息技术来演示单纯的事物和知识的呈现上。相比美国,我们还有太长的路要走。

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是近几年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涉及到我国教育教学领域中很多复杂的深层次问题。教学资源开发、师资水平、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都有可能成为影响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的重要因素。

南山实验学校在教育技术方面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学校,但深圳电教馆馆长谢华认为,学校的师资队伍很年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积累不够。我们希望在整个教师队伍里“研究型的教师”越来越多,但不能要求都变成这样的教师,这样的要求非常高,对一个年轻学校的年轻教师来说有很大的压力。

“现代教育意识与现代教育观念的整合,这是最关键的。教育观念的整合要体现以人为本。在教育的过程中,以谁为主?要以学生为主,但教师的引导作用举足轻重。”潘克明在走访了许多学校之后,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该从五个方面进行整合,包括教育观念、学习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的整合。在内容的整合里,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什么是信息、信息有什么作用、如何获得信息、怎样处理信息等。此外,要注意处理好基础性知识与最新信息技术的整合、基础性内容与发展性内容的整合。

对于教育形式的整合,潘克明认为,信息技术的运用必然会影响到教育方式和教学模式,要注意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与兴趣小组的结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现在我们的课堂模式还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有问题举手发言,教师给予答复,没有形成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自己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的局面。像有的学校把学生四人分成一组,给出一个题目,由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或讨论,或上网查寻资料,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技术的整合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讲的,除了观念之外,就是要更新教学设计的思想和教学设计的方法。技术的整合不仅仅是一个展示手段,也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教师如何教的问题,而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整合到各学科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