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海洋生态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把被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健康的海洋生态系统,利用各种科学技术手段恢复建设海洋生态系统成为一门新的学科。海洋生态系统遵循着以多种鱼类及生物存在为组合、以食物营养链为生存的基础、以水域环境为栖息繁衍条件的完整性规则。面对日趋严重破坏的海洋生态环境,我国在加大陆源污染治理的同时采取了一些海洋生态环境修复措施。如投放人工鱼礁建设海洋牧场、增殖放流、伏季休渔、限船捕捞等。海洋牧场是在某一海域内,采用一整套规模化的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的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海上放养鱼虾贝类的大规模人工渔场。“海洋牧场”是20世纪70年代由日本海洋学家提出,并于80年代末在日本建成了世界第一个海洋牧场。如今日本海大部分海域都已形成大规模的人工鱼礁和海底森林场,有的完全实现了人工管理和控制,海洋牧场给日本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2003年我国大连开始了海洋牧场的建设,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效益。2010年我国将山东、浙江、广东作为发展海洋经济的试点省,这为建设海洋牧场、发展海洋渔业带来了机遇。如今,山东、浙江、广东等沿海各地在积极兴建和发展不同规模的海洋牧场。山东沿海在几年前就开始海洋牧场的建设,青岛已投资数千万元在近海多处投放人工礁石并开展增殖放流活动。目前,山东海洋渔业局已把建设海洋牧场、修复海洋生态环境作为“十二五”期间蓝色半岛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争取在5年内山东半岛沿海建成能形成一定规模的、多种类型的“鱼礁”,为海洋生物营造栖息、繁衍的场所。争取在10年内将山东可以利用的沿海内20%海区铺设人工鱼礁,并加大增殖放流量,通过海洋牧场的建设,把山东近海恢复到当年“黄金渔场”的景象。浙江台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充分发挥海岛海域优越的养殖环境和资源条件,建造了全市首个海洋牧场。2004年宁波市做出了“人工鱼礁建设规划”,在近岸建六大海洋牧场,并进行了人工鱼礁和鱼苗、参苗、蟹苗等的试验投放,通过调查观测,人工鱼礁试验性投放有了初步的成效。目前已投资2000万元对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建设。从全国海洋牧场发展的形势来看,虽然发展趋势较好,但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规模小、设施落后、资金投入不够、科技含量低、科学管理手段还很落后,还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海洋牧场。在增殖放流方面还处在探索阶段,缺少一系列的科技手段,影响投入的产出率,没有做到“负责任”的放流。在休渔方面缺少科学研究的依据,没有做到有的放矢的保护。
二、用科技手段修复海洋生态环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产业发展需要科技支撑,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发展海洋科技,用科技手段引领海洋生态环境的恢复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2.1大力加强海洋牧场的建设与管理
海洋牧场是一种大型人工渔场,是一种新型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既要有增殖放流和现代养殖的特点,又要维护自然生态,更重要的是保证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投放人工鱼礁仅仅是建设海洋牧场的技术手段之一,远远不是海洋牧场本身,海洋牧场的建设还包括了相关的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其中的核心技术内容分别是:鱼礁建设、海岸工程技术,选择鱼类繁殖和培育技术,海洋生态环境修复技术,海洋牧场的科学管理、经营技术。这些技术共同支撑了海洋牧场的建设与发展。我国的海洋牧场建设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有:人工鱼礁设计制造及环境修复与优化技术,建设涌升流构造物、营造海底森林等;近海渔业资源增殖技术,即放流种苗,产卵场、培育场的管理技术;用科技手段对鱼类行为控制与捕捞技术,即利用高科技手段建立对鱼类生物驯化系统,以行为理论为基础,从声、光、电、磁和鱼礁饵料等物理、生物方法驯化,使鱼类的行为得到有效控制;环境监测技术等。
2.2科学指导增殖放流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开展的增殖放流对近海渔业资源的增殖和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增殖效果并不明显。科学指导、有序放流、优化品种和增殖放流对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是增殖放流提高回捕率的关键问题。国外的放流经验很值得借鉴。据了解,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韩国在增殖放流方面由于只顾眼前利益,缺乏深入系统的科学研究盲目放流,大量放流、鱼种单一、鱼种劣质,不但对生物各种群造成了影响,也加速了韩国沿岸鱼种的遗传基因劣性化。一方面病害多发,如香鱼的冷水病、牙鲆的贫血病等,这些疾病在鱼群中蔓延,使得捕获的鱼失去经济价值;另一方面使得沿岸海洋生物单一化,本地的鱼种逐渐灭亡,生态系统逐渐失去平衡。虽然放流使大马哈鱼的数量增多了,但生存在同一水域的其他鱼种减少了一半。现在韩国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放流,因放流的手段缺少科学性,最终导致了放流效果不尽如人意。解决上述增殖放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提高科学增殖放流的意识,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指导增殖放流,并形成制度化;用科学技术手段规范增殖放流行为,才能更有效地增殖渔业资源,做到负责任的增殖放流活动。
2.2.1应用优化种苗和对放流种苗跟踪评估技术
放流品种的选择及种苗的健康决定着放流的回报率,而放流群体的回捕率是衡量放流经济和生态效益的重要指标。因此,要采用优化、健康的种苗和对放流种苗跟踪评估技术,针对放流鱼类生物学特点,科学掌握适合放流的季节、水域及数量规格等。还要跟踪监测鱼类生长过程、资源变动规律情况,评估鱼类的成活率,提高放流群体的回捕率,以提高放流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使用标志技术跟踪放流的群体,能有效鉴定出放流的效果,是准确评估放流的难题,新标志技术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手段。目前标志方法主要有:实物标志、分子标志和生物体标志。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体内标志技术及其他高新标志技术也得到很快的发展。如编码微型金属标、被动整合雷达标、内藏可视标、生物遥测标、卫星跟踪标等也已广泛应用于海洋生物洄游习性和种群判别研究,而且这些标志技术仍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2.2.2重视生态系统结构对放流影响的研究
我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沿岸环境各有特性且变化异常,放流环境是否适合放流鱼类生存问题,也是关系到放流活动的最终效果。因此,要开展对放流水域的生物种群结构、营养结构、水域的生态承受容量深入研究,要考虑到放流鱼类的生理条件、行为能力(如活动能力、捕食能力、逃生能力、群体栖息习性等)对成活率的影响,来确定适宜的放流种类和合理的放流数量。对放流种群监测,研究其对水域生态系统结构因素影响的程度,保障增殖放流持续健康进行。
2.2.3加强放流鱼类种群遗传资源保护和管理技术的研究
水域生态环境污染、捕捞过度、养殖群体“逃逸”和不安全的种苗放流是导致种群种质退化的重要原因。而种群的遗传基因多样性退化对自然种群有潜在的危害。因此,必须加强种群遗传资源保护和管理的研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措施,营造放流水域既有放流鱼类又有当地的自然种群鱼类共存的环境,以保护水生生物遗传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水生物种的多样性也是生态修复的关键。
2.3调整现行的休渔制度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伏季休渔制度,休渔制度并没有给渔业资源恢复带来预想的效果。我国鱼类种类繁多,不同鱼种产卵季节不同,产卵场分布也非常复杂,现在采取伏季按海区先后休渔的措施缺少科学依据,在捕捞强度不减的情况下,不但对渔业资源保护作用不大,反而把南海海区可捕捞的中上层鱼类捕捞季节错过,浪费了可合理利用的资源。在海洋中一条洄游产卵的成鱼,可以产近亿粒的鱼卵,给种群带来的增殖率在10%以上的。从国外的渔业管理经验来看,日本从70年代就开始对6~7种鱼的资源实行按鱼种限制捕捞的管理模式,韩国也在2000年对5种鱼实行了按鱼种限制捕捞管理,并取得很好的效果。面对海洋渔业捕捞效益每况愈下的形势,我国应加大对渔业资源科学调查的投入,掌握现时海洋渔业资源状况,调整现行休渔制度,做到有的放矢的休渔。建立行之有效的按鱼种的资源管理制度,有效修复传统经济鱼类资源,为将来实行捕捞配额许可证制度做准备。
2.4引进技术和加强海洋科技的研究
在海洋生态环境恢复方面,美、日、韩等国已有30多年的经验,已采用了先进科技手段。而我国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与世界发达海洋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012年5月中美签署了海洋与渔业科技合作框架计划,在合作领域里面包括了海洋生态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科技交流,以及适时建立中美海洋科学联合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还专门组织专家赴韩国进行考察参观,并举办了中韩海洋牧场研讨会,为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引进技术创造了条件。海洋环境的恢复建设是一个庞大工程,我国这方面的核心技术自给率低,发明专利数量少,在配套的技术装备方面落后,一些海洋仪器还要靠国外进口解决,尤其是在环境观测方面,海洋科技总体水平有待提高。当务之急是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并制订出科学的实施方案,把大力推进海洋环境的恢复建设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
三、结束语
重视环境生态建设,提升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既关系到蓝区自身建设的质量,又能发挥全国海洋经济的引领示范作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一)生态建设是蓝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良好的生态环境及充足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对于近海开发的不断加剧,导致了山东沿海的水质污染情况逐年严重,甚至多次发生赤潮的现象,许多优质鱼类资源锐减。烟台市莱州湾接近三分之二的海洋物种已近灭绝。本着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烟台重点塑造一极领先、多极崛起的发展格局:东部,属于城市滨海地带,规划为具有高技术含量的海洋经济发展新区;西、北、南三个方位,由于有莱州湾、丁字湾、龙口湾的生态资源,所以定位为度假旅游岛的发展趋势。蓝区内各市县自觉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常抓不懈,为科学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向空间要发展要效益,以集约、高校、宜居宜游为空间发展方向。
(二)生态建设是蓝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要搞好蓝色经济,必须以保护生态为前提。按照建设海洋生态的要求,合理安排开发时序、开发重点与开发方式,有利于促进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推动蓝区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自2009年开始,烟台就将生态建设纳入科学发展考核目标,成为走在节能调控机制探索前沿行列的城市,其摸索制定的三控两转方式,在国内有一定的领先意识,并且有很强的借鉴性。目前,烟台市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42.5%,有23个自然保护区,另一个数据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达到18.4%这更能说明烟台生态建设成绩的可圈可点。烟台成为第一批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市50%以上的镇获省以上生态乡镇命名,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
(三)生态建设是蓝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加强生态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蓝色崛起的必然选择。这点在长岛的发展史上得到充分体现。20世纪90年代初,在成为全省第一个小康县后,长岛曾片面重视扩张产业规模,忽视了同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埋下了发展的隐患。由于海上捕捞业的过度采捕,养殖业缺乏科学养殖方式,捕捞资源日趋衰减,长岛县的两大支柱产业严重受挫,主要经济指标急剧下滑至全国海岛县的下游。近年来,长岛县吸取教训,痛定思痛,下定决心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立足于海岛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优势,确立了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实施生态立体保护修复,有效带动了生态旅游度假岛建设。2014年荣获国家卫生县城,恢复旅游和自然岸线25公里,建设了环岛慢行旅游服务系统,近三年来进岛游客数量和旅游产业收入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通过抓生态建设放大生态优势,既使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和修复,又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海岛经济社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长岛的经验充分证明,蓝区要在经济发展上实现质的突破,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生态蓝区的生态经济。
二、烟台市生态建设与蓝色经济发展的态势分析
生态建设与蓝色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我们既要准确分析烟台在打造蓝色经济区中的发展优势,更不能忽视在蓝色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生态建设问题。必须进一步坚定地加强生态建设,树立推动蓝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一)烟台市蓝色经济区发展有良好的生态建设基础
1.生态环境基础较好。总体来看,烟台市生态环境处于较好状态,近年来海洋污染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海洋生态环境呈现良性的发展趋势。烟台市近岸海域90%以上符合第一类质量标准。从海洋自然资源来看,烟台市得天独厚,有关部门对于其区域内的滩涂、浅海、港址、旅游等海洋自然资源的评价,均处在山东省前列。也正是因为烟台市的海洋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进一步优化了海洋产业结构,并且使得生态建设得以持续发展,蓝色经济区也最终获得了高速、高效、高水准发展建设的环境基础。
2.蓝色产业框架良好。烟台市蓝色产业门类齐全,发展基础良好。现如今,烟台包括石油化工、海洋机械制造、冶金、建材、电力、临港电子工业等6大千亿元高端产业集群,以及以汽车、电子、工程机械、能源、造船等为主的临港产业带已初步形成。以烟台中集来福士、蓬莱巨涛重工、杰瑞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高,发展态势良好。可以说,蓝色产业遵循蓝色经济发展和演变的规律,突出了海洋产业结构布局高端化的特色,这些产业基础成为蓝色经济区生态建设的支撑和动力。
3.海洋科研能力扎实。烟台市拥有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等9家涉海科研机构和高校,省级以上海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涉海科技研发工程技术人员超过1000人。2009年10月,由中集集团投资6亿元建设的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项目落户烟台高新区,包括计算设计中心、海工技术研究中__心、国际会议中心等九个中心和特种材料实验室、多功能海工水池实验室、三维数字实验室3个实验室。该项目全面建成后,将成为烟台市重要的海洋工程和海洋技术研发中心,必将进一步提升海洋工程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整体水平和能力,促进烟台市海洋工程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山东省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升级。
(二)烟台蓝色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生态建设方面面临的问题
1.生态环境压力巨大。随着蓝色经济区的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过快,环境负担逐日提升,生态问题也就随之而来,生态建设的难度随着大量生态资源消耗并加重生态系统负担而日渐增大。我们应该意识到,在以往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下,虽然经济增长显著,但是,也最终导致生态资源被破坏性地消耗,而污染一经形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很难在短时期内消除,蓝色经济区面临着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
2.部分生态主体意识薄弱。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蓝色经济区内有些政府部门实践中追求单一GDP增长、缺乏外部监督评价、缺少生态整体规划及具体实施办法等问题,降低了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蓝色经济区内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更有部分企业将大量有毒的工业废物乱排乱放,超出了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降解和自净能力。很多群众缺乏健康的生活方式,加之农村污染治理体系不健全,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生态环保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3.生态环境的合作机制还没有有效建立。对于蓝色经济区的生态保护,尤其是海洋环境保护涉及部门众多,而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较之陆地更加复杂,迫切需要一个统筹的合作机制加以保障。然而,依据海洋不上陆,环保不下海的惯例,环保涉及的各部门大多数是各自为政,没能实施统一有效的协调合作机制。甚至会导致有利益时相互争取管理,没有利益时两单位相互推诿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很难建立有效的联合保护机制。
4.过度消耗资源导致环境代价太大。虽然目前蓝色经济区经济获得高速发展,但由于蓝色经济发展依然存在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传统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仍未根本转变,消耗大量生态资源。在蓝色经济区内的某些地区,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和局部利益的现象依然严重,导致蓝色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非常脆弱,亟需转变增长方式,走集约式发展之路。
三、加强生态建设推动烟台蓝色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坚持解放思想,打造经济与环境统筹发展创新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是理念的转变。要实现蓝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必须转变传统的环保观念。一是要强化生态保护意识。要敬畏自然,对生态环境有坚定的维护理念,同时还能秉承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信念。二是要立足区域实际。拓宽政府宏观决策渠道并强化环境管理机制,摒弃短视行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三是要坚持统筹兼顾。一方面着眼于从微观层面抓好环境保护的具体工作,另一方面又要从宏观层面搞好体制的整体推进;既要立足解决当前突出的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又要着眼长远谋划,实现蓝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转变发展方式,打造生态经济平衡试验区
积极改变海洋经济收益与生态资源损耗不成正比的现实,实现经济收益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一是要抑制过剩产能和重复建设。坚持控制增量和优化存量相结合,把有限的要素资源引导和配置到优化存量和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上。二是要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将任务目标分解到蓝区内的各市(县),把工作责任落实到相关单位和企业。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利用市场经济手段,严格市场准入、加强财政资金引导,压缩落后产能市场空间。三是要积极发展滨海旅游业。烟台海岸线条件优良,具有红色文化、开埠文化、仙境文化、道家文化、妈祖文化以及渔家文化等,为旅游资源开发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三)加强海洋保护,打造生态建设领先区
蓝色经济的发展动力来源于丰富的海洋资源,发展蓝色经济必须走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环境协调的发展道路。一是强化生态保护,对重要的海域、海湾、海岛加大保护力度,并重点规划建设一批海洋保护区;二是加强环境监管,加大对重点区域的排污监管和控制,实施陆源入海污染物浓度与总量的双控;三是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坚守高效生态底线,向清洁能源要效益,积极发展沿海区域的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项目,进一步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要构建监测预警体系,坚持陆海统筹的原则,将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工作纳入海洋环境保护规划体系之中,逐步建立多部门跨地区的协调联动监测预警体系。
(四)强化法治保障,打造政府职能转变先行区
提高政府生态建设法治意识,强化生态建设在政府职能中的地位和作用,确保永续发展。
1.整合机构。在蓝色经济区内,要建立一个能够对整个区域的环境有综合、协调以及监督的这样的部门,切实行使生态系统日臻完善之责。要全面落实环保部门对生态的建设职能,强化生态建设在政府职能中的地位与作用。
2.确立目标责任制。严格遵守《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对相关责任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实施目标管理。对违反职能规定、达不到相应责任要求的,或者是在生态环境建设中推诿行事、应付了事的部门或者具体的行为人,都不能姑息,要严惩不贷。
关键词:绿色植被;生态环境;林业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9021102
1 引言
广东省地区主要的两大水系江北与东江,是我国南方最为主要的两大生态环境之一,也是广东省地区生态建设的主要地点。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过程当中,根据不同的森林状况采用了不同程度上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森林压力,提高了我国森林生态的作用。但也显露出了许多的弊端,其最主要是森林绿化机制不合理,规划建设不符合当地要求。因此,以粤北最为典型的山区生态建设为例,重点分析了当前生态建设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此问题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从而进一步实行以保护生态发展生态为目的的科学建设。
2 生态环境建设现状
连平县所处的地段是南岭山脉当中九连山脉中的一部分,位于东江上游,是我国新丰江重要的集水供水区域。全县森林占地面积约为18 hm2,其中有50%以上属于生态森林。而现有的生态林除了包含的省级保护区以外都属于人造林,这里的生态森林当中树木品种单一,景观效果不理想。截至2016年,全县人工造林项目已经超过了3.4万hm2,建设生态景观地带范围超过了25 km2,整体的绿化村以及森林公园共计20个左右。
3 目前生态建设当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资金供应不足
目前生态建设工程当中主要的资金来源是以上级部门批复为主,还要经层层审核。由于连平县城属于贫困山区,许多上级批复的资金不能够落实到位。国家鼓励私人造林,补助约为6元/km2,连平县部门补助资金少了近3倍左右,更何况当地财政部门没有单独的能力进行资金进行配套培育的情况下,造成了资金的短缺,很难按照国家标准来进行植树造林。导致了基础建设的缩减,严重影响了造林后林木成长和存活。在我国南方地带,由于林地当中的杂草按季节性生产过快,在没有相应的后续资金补充的情况下对生态建设造成了很大的困扰[1]。后续资金不足,并且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配套资金使用,这就给后期建设质量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3.2 生态森林管理困难
第一,生态工程建设不论是造林还是育林主要还是依靠人力种植。小到林地清理、施肥,大到整理林地种植,全都依靠人力。同时大多数的林地当中山石居多,山路难行,再加上由于投入的资金量少,任务又重,很难达到目前所要求的建设标准。如果在生态森林建设当中使用营养袋式同样也使施工非常困难。第二,生态森林建设当中无论是造林还是育林都有季节性要求,错过了造林时机就会造成树木存活率降低。而在生态森林建设当中,经过了规划、设计、层层上报审批后,经常会因为施工能力不足和管理差等原因不能满足现阶段的造林建设要求,给生态森林管理造成了很大困难。
3.3 外界影响因素
首先是生态建设过程当中由于农民短期利益相关性较小,经常会出现争抢造林地的问题。其次是生态森林建设主要地点集中于野外,由于南方冬季降水量小,周边防火措施又没有达到指定的标准,经常出现不按规定进行造林的现象发生[2]。再次是因为近些年来农民都逐渐追逐利益,在涉及到土地产权等问题上经常出现人为的阻止和破坏行为。
3.4 体系问题
在现实的生态森林建设过程当中主要以政府为主,往往会在后期出现利益不同的现象。生态森林建设过后所属权不明确,社会资本和私人资本没有参与,政府在这里展现的权益效果不明显,同时分片到山区的森林建设任务过于繁重,这些都是体系不明的表现。
3.5 规划建设当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南方由于杂草生长速度快,林地密度低的原因,在培育跟不上的情况下很难打开生态环境建设的大门。同时因为林地所处位置不同,所以在不同地点对生态森林的规划设计也不同,往往因为设计的方案不符合当地情况而导致后期树木成活率低,还有就是对树木后期抚育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一般性树木要进行连续3年左右的抚育,但是许多生态森林建设中只有当年才进行抚育[3]。
4 对策与建议
4.1 科学地规划和管理
在生态森林建设当中,应当提前进行实地调查,充分了解当地农民的意见,力争规划出来的项目科学合理。同时对基础工作做到全面检查,在设计前期要对生态建设地点的施工条件进行评估,因地制宜做好森林建设。特别是对于地理位置坡度大,土质差的交通地区,在规划设计中要考虑树木的成活性和存活率[4]。在明确的目标体系下,重点完善后期保障w系,根据当地的经济条件进行配套建设,同时在规划当中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特色,根据当地环境特点进行规划,结合多种生物多样性的原则设计,利用设计来保证当前生态建设当中能够更好的进行下去。
4.2 资金整合实现多元化建设
在我国生态建设当中存在着资金分类不同的问题,这就要求建设过程当中应当在符合国家规定的前提下对资金进行整合,资金充足。还应该大力发展造林育林的归属问题,实行激励政策,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对于自主人造林政府应当对其进行补贴,在科学合理的角度和手段下对自主建设的农民以及企业进行奖励。
5 结语
生态建设的整体质量效果取决于前期的规划与后期的抚育工作,应当实行科学的管理手段,加强对生态森林的建设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提高宣传手段,做好现场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跟踪报道与评估,对于不符合规定的企业与个人应该就地处罚,在保证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开展科学合理的生态建设手段,这样才能够在生态建设当中更好地提供帮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冯绻.公共选择下的山区农村经济协同发展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2]吕 泱.山水城市风貌与景观规划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5.
内蒙古草原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草场退化、土壤风蚀沙漠化问题严重。内蒙古现有草地面积7880万hm2。是我国草地分布面积最大的区域。但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草场退化、土壤风蚀沙漠化严重。据统计。草原带退化、沙化、盐碱化面积累计已达1544万hm2,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38.7%,其中沙化面积为747万hm2,占到天然草场面积的16%。现在平均每年仍有70万hm2草原不同程度地发生退化现象。
内蒙古还是全国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省区之一.有沙化土地和潜在沙化土地3600万hm2。其中较严重的水土流失面积1867万hm2。目前,荒漠化土地仍在以每年667多万hm2的速度扩展。全区有2/3的农田、60%的草牧场仍不同程度地遭受到风沙侵袭。
一、生态建设引入财政政策的必要性
(一)生态资源具有公共性
在现实生活中。大气、江河湖泊、海洋等都被认为是一种可以无偿使用的公共资源;而对于土地、森林、矿山资源。虽然法律规定归国家所有,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在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产权关系非常模糊,在实践中也被当作公共资源来使用。
生态资源的公共所有属性,使每一个使用者会最大限度地从中获得资源,对此,美国学者哈丁在其著名论文“公用地的悲剧”中做了论述。哈丁在文中描述了这样一种情形:有一个对所有人开放的牧场,每个理性的放牧者都想在公共牧场中放养尽可能多的牲畜.因为每个放牧者从其牲畜那里获得直接利益,只承担过度放牧所产生的成本的一部分。当每个人都这样做时,牧场由于过度放牧造成退化的灾难就会发生。哈丁总结道:“这就是悲剧所在。每个人都被锁在一个迫使他在有限范围内无节制地增加牲畜的制度中。毁灭是所有人都奔向的目的地。”“公用地的悲剧”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从中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公用资源在使用中会被过度开发利用,最终造成公共资源的破坏。
由于生态保护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的特性。因此生态保护也只能由政府来实施。但政府要进行生态保护。应该向生态环境的所有受益者强制性地收取一个价格,而生态税收就是这个价格较为理想的体现形式。通过税收一方面满足了政府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的财力需要;另一方面也为治理公共产品的外部性提供了必要的资金。
(二)生态保护具有正外部性
正外部效应是指某项经济活动对其他人带来了利益,当出现正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却得不到应有的利益补偿。
正外部效应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正效应的生产者由于不能从中得到补偿。从而使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其结果导致过少生态保护出现。生态保护是一种为社会提供集体利益的公共物品和劳务,它往往被集体加以消费.基本上属于社会公益事业.是具有正外部性很强的公共产品。因此.政府应该在这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三)生态破坏具有负外部性
负外部效应说明的是某项经济活动对其他人带来损失的现象。当出现外部负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因而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外部负效应对生态环境影响也是严重的。负效应的生产者由于不支付必要的代价,从而使私人边际成本小于社会边际成本。其结果导致过多生态破坏活动产生。比如。过度放牧,过伐森林资源造成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等等。由于这些负效应都不包括在生产者的成本里,对这些不利活动也不付出任何代价。因而这些对生态保护的有害活动也不会自然降温。当出现外部负效应时,政府可以采取行政法律手段,关停或限期治理;也可以采取财政税收手段.征税或提供补贴。
(四)生态保护具有信息不对称性
生态保护的信息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对生态系统的认识有限或者对生态破坏问题的影响缺乏了解,人们往往做出不利于环境的经济活动,造成了生态系统恶化;二是由于信息的公共性和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处于相对优势地位的破坏者往往对处于不利地位的受害者进行信息封锁,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称。生态保护中的信息不对称性也要求政府财政有所作为,加大信息宣传.沟通力度。
二、内蒙古生态建设中的财政政策局限性
(一)财政资金投入不足
近几年来国家对内蒙古生态建设的投入显著增加,生态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自1998年开始。国家累计投入资金200多亿元,先后在内蒙古实施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天然林资源保护等生态建设工程。经过多年的不断治理,内蒙古的生态建设已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内蒙古幅员辽阔。生态建设任务艰巨,而且生态重建工程是一项长期、长效工程,涉及的地区广,部门多,要求配套资金也多。所以。内蒙古目前各级财政在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的投资还是难以满足内蒙古生态环境根本改善的目标。
(二)资金投入结构单一
长期以来,生态建设主要依靠国家财政资金。并吸引了国债资金。生态建设虽然要求地方财政提供配套资金,但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特别是有些地区财政相对困难,很难按照方案要求全额配套。另外。生态建设的正外部性。使得民间资本很少进入。同时.地处生态环境恶劣区的农牧民自身积累资金的能力又相当有限。在生态建设方面的投入更是微乎其微。稀少的资金,单一的资金投入主体显然不能很好促进生态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税收制度不健全
生态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缺乏系统的保护生态和环境的税收政策。没有设立专门的生态税种。生态税又称环境税。是指国家为实现特定的生态环保目标,筹集生态环保资金,并调节纳税人相应行为而开征的有关税收的总称。目前,我们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税,只存在与环保有关的税种.如资源税、消费税、耕地占用税、车船使用税和土地使用税等。尽管这些税种的设置为保护环境提供了一定的激励和资金。但其本身并不以保护生态和环境为目的,难以形成稳定的专门治理生态和环境的税收收入来源,从而弱化了税
收对保护生态和环境的调控作用。
三、内蒙古生态建设的财政政策取向
(一)积极争取更多的国家财政投入,减少地方配套资金比例
各地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资金短缺问题。由于工程区大多属于贫困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地方财政可支付的财力有限。地方财政的配套资金难以落实,造成各项建设任务很难完成,影响了工程整体的进度、质量及效益的发挥。为此,建议国家对生态保护工程规划方案进行调整,充分考虑地方政府的经济实力,加大国家投资比例,适当降低地方配套资金的比例。
(二)进一步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其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生态环境这种“公共产品”在消费上不具有竞争性,在占有上也没有明显的排他性,无法进行市场交换。因此。保护生态资源进行的投资,就不能从市场上得到补偿。为了保持生态性森林资源的持续经营。必须增加计划机制的作用,即建立完善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把生态环境效益推入市场,体现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由受益主体向投资主体进行补偿.才能弥补市场机制在生态建设中的失灵。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生态保护工程的客观要求,是生态保护工程实施的前提和保证。
当前我国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直接拨款方式,由于国家财政能力所限资金数额不大,难以满足生态效益补偿资金需要。目前,应以国家财政投入进行补偿的国家干预方式为引导,推动市场化建设,逐步建立以市场投入为主、国家财政拨款为辅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从目前内蒙古的实际情况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补偿金的提取。首先是各级政府从每年财政安排的林业资金中。抽取一定比例用作生态的建设、保护和管理;其次是从各级政府每年安排用于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经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第三是将部分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列入财政预算内的基本建设投资计划。
(三)积极采取措施拓宽生态建设资金的融资渠道
目前,我国居民储蓄数量庞大,为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生态保护融资成为可能,可以通过提高利息率的办法使这些闲置的资金流向生态领域。国债要继续加强环保投入。同时可以考虑发行专门用于环境保护的国债,也可以发行专门的绿色彩票。为生态建设筹集资金。
关键词:连云港;竹岛建设;整治修复;保护建设;基础设施;生态环境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9-0003-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9.002
2011年4月,国家海洋局公布了全国第一批无居民海岛名录,竹岛位列其一,明确将其定位成旅游娱乐用岛。为了保护和改善竹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实现竹岛内生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江苏省竹岛保护和利用规划》坚持将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的理念贯穿在管理中,实现海岛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合理性。
1 竹岛概况
竹岛位于江苏连云港海域墟沟西墅村北,距陆地最近距离为0.5km,面积为0.086km2,因山上以刚竹和淡竹为主,故称之为“竹岛”。同时因竹林中蝮蛇较多,又被称作“蛇岛”,是建设竹林、蝮蛇、海蚀地貌的单岛保护区。
夏季,岛上野生大量黄花菜,可供随意采摘。岛上无住户,一派天然野趣。竹岛四面环海,自然风景秀丽,景区外部与村港相连,向东可见秀丽的连岛,向西则有连绵不尽的海湾,向北则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此外,竹岛位于连云港海州湾海湾生态与自然遗迹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内,也是区内五个重要保护点之一。目前竹岛还处于初期开发阶段。
2 竹岛建设现状
由于该岛长期处于缺乏有效管理和保护的状态,岛上交通设施匮乏,岛上的交通道路基础设施亟需整治和修复。此外,竹岛有一座防空洞,由于长期无人管理,驻军设施难以得到保护。在岛的南北两侧洞口破损严重,有动摇、塌落的迹象,周边山体也有塌方痕迹,很具危险性。2011年至今,竹岛进行了整治修复及保护建设,大大改善了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
2.1 海岛道路建设
由于多年无人管理,之前竹岛的道路为土路,不利于海岛旅游开发和科学考察的需要。此外,竹岛规划上有蝮蛇保护区,为了保护蝮蛇生存环境不被破坏,同时兼顾上岛游客和科学考察人员的人身安全,竹岛管理部门在规划保护区道路用防腐木材料建成木质栈道,向海一侧搭建栅栏,以保证安全和观赏性,大大方便了游客观光、科学探索和开发建设。
通过对该岛环岛道路设施条件的改善扩充,使岛上交通状况得以改善,有利于该项目实施及以后海岛旅游开发。
2.2 对海岛军事设施进行修复
采用砂浆和混凝土混合进行防空洞洞口及其周围山体破损部位修复,具有良好的抗老化和抗碳化性能,极大地消除了安全隐患,保持海岛自然形态美观,也保障了驻军设施的完整性和持久性。
通过对防空洞等军事设施的修复及保护,为未来旅游开发,建立海岛军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下基础。
3 竹岛目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管理权属定位不明
目前竹岛的管理未定性,存在着多头、重复管理,效率低,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此外,《江苏省竹岛保护和利用规划》涉及到连云港生态建设规划、旅游规划、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港口规划等各种相关规划和海洋功能区划。这些规划、区划之间的内容并不完全吻合,甚至存在一定冲突。因此在生态建设、旅游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和保护中,竹岛这一单岛的建设和经营缺乏系统、长远的开发与管理。
3.2 缺乏单岛管理条例
缺乏海岛、海岸带综合管理方法与技术,缺乏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更加缺乏可操作的海岛及岸线管理细则,法律约束力不强,管理成效低,面临着管理和执法无法有效同时开展的问题。竹岛没有针对性的单岛条例,在管理上难以推进,力度上也有待加强。硬性法规缺乏的竹岛,管理操作起来力度不大且难,横向和纵向上大大影响竹岛发展的进程。
3.3 竹岛宣传力度欠缺
竹岛由于宣传的力度小,还未被公众所熟知,知名度未打开,给竹岛的开发、旅游、经营带来阻碍。只有严格的法律支撑,专业的管理者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公众保护环境的意识才能渐渐步入正轨。
4 竹岛管理对策建议
4.1 出台单岛条例保驾护航
《竹岛保护和利用规划》中将竹岛定位为生态旅游用岛,以维持竹岛的生态性、景观性和稳定性;合理开发保护竹岛岸线、生态、旅游等资源;推进竹岛生态休闲旅游设施建设。因此,急需出台《连云港市竹岛管理条例》,可极大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海岛旅游度假、科研、休闲的可持续发展,在维护海岛生物资源稳定、种质持续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4.2 明确管理权责
明确竹岛的管辖部门,由于牵涉到一系列的海洋开发活动,连云港海州湾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发展与现有的政府及相关行政部门的规划和管理,存在一定的矛盾冲突,竹岛也在其中。因此,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对竹岛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4.3 加大宣传力度
从公众的知识水平、观念认知、行动意愿三个维度剖析海洋危机产生原因,并对人海矛盾根源作深刻的哲学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人海关系应具备三个观念:确立海洋是整体生态系统的意识、提倡资源补偿意识指导下的海洋开发理念和维护生境的可持续发展。
积极和高校、企业等科研单位进行项目开展,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报道、从建设海洋展示馆、开展休闲渔业和旅游、企业合作、民众捐助等获取资金补偿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定期在海洋宣传日走进学校和公众场所,向民众、学生科普海洋文化和环境保护的理念,灌输和启发海洋是整体生态系统的意识、提倡资源补偿意识指导下的海洋开发理念和维护生境的可持续发展。
4.4 拓展发展思路,实现竹岛的可持续发展
本着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的理念,根据竹岛建设的不同阶段,将整个岛屿进行功能区划。建设初期,实行封闭管理;中期,实行保护与科研对照为主的管理策略;到了成熟期,实行开发与保护并举的管理手段,灵活多样,多渠道、多角度地对竹岛进行保护和开发。
竹岛还可以进行功能分区,按照区域的特性和发展顺序,可分为竹林蝮蛇、自然生态、海蚀地貌等保护区,此外开辟军事、公共设施、吸氧吧等区域,小而精致可以作为其特色,让人们一登岛就感受到竹岛特有的魅力所在。
此外,将竹岛设计为海州湾海洋特别保护区之“生态探险区”,并将其策划为“海岛文化观光旅游”和“海洋科普修学旅游”的产品之一。因此,在今后的发展和实践中,可以将竹岛设立成旅游区站点,并规定“竹岛以保持自然风格为好,可适度建设步游径,供游人游览观光或探险旅游”。
4.5 基础设施以及生态的定期养护
竹岛海蚀地貌发育,海岛四周均为海蚀岩滩,宽度不一;竹林作为生态屏障,维持着岛上生态的景观性和稳定性;竹岛的蝮蛇较多,也是重要的保护对象。因此,需要定期对蝮蛇、竹林、自然生态、海岸线及海蚀地貌以及建成的基础设施等进行维护和修护,制定《单岛保护区养护和维修的具体办法》。在这个基础之上,竹岛管理部门才能推进其生态休闲旅游,充分实现竹岛的生态休闲旅游功能定位,提升竹岛在滨海旅游带中的地位,更好地服务于连云港市经济社会发展。
5 结语
通过建设,竹岛相较以前,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得以大大改善。提高了岛屿的使用价值和开发利用潜力;提升了海岛管理、规划和服务的水平,具有重要的社会、生态效益,但是今后的管理和经营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通过政府部门的规划和支持、专业技术人员的科学管理、硬性法规的保驾护航以及开拓思路求发展等措施,使竹岛成为海州湾地区海域和海岛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利用的中心,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连云港市连云区海洋与渔业局.江苏省竹岛保护和利
用规划[R].2012.
[2] 连云港市连云区海洋与渔业局.江苏省竹岛整治修复
及保护项目实施方案[R].2013.
[3] 卢书海,何金整,杨运启.沧州市海洋科技发展对策
探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4,31(7).
[4] 王力荔.大连沿海公众海洋环境意识调查分析[D].大
连理工大学,2008.
[5] 连云港市连云区海洋与渔业局.海州湾海洋公园设计
关键词:生态文明;工业文明; 机制保障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053-02
我们党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新理念,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1]。“生态文明”新理念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反思,是对工业文明发展道路的总结,并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和伦理的高度,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一个完善的机制作保障。只有在相应机制的保障下,生态文明的理念才能有序地转化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顺利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目标。
一、辽宁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保障现状分析
辽宁省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生态建设的各项政策,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推动了生态文明的机制建设,初步走出一条适合省情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近几年来,辽宁省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制度措施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如:制定了《辽宁省防沙治沙条例》、《辽宁省海洋环境保护办法》、《辽宁省湿地保护条例》、《辽宁省跨行政区域河流出市断面水质目标考核暂行办法》和《辽宁省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保护条例》等法规;实施绿色信贷政策,出台了《辽宁省实施绿色信贷促污染减排的意见》;对主体功能区、流域和各类资源实施生态补偿政策,主要包括东部生态重点区域、跨行政区域河流和水源的上游等区域;在全省市县实行问责制,推广应用绩效考评、能效准入、监察督导、激励约束为核心的“四位一体”节能模式;制定了《关于建立健全环保体制机制的意见》,以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综合决策的环保体制机制,等等。这些制度的出台,使辽宁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了制度上的保障,进一步推动了辽宁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二、辽宁在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当前,辽宁生态文明的机制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如:绿色信贷中涉及到的准入、技术、排放、能源消耗和循环利用能力等标准尚没有完备规定;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性导致环保部门对项目审批很难发挥一票否决作用;环境影响的量化技术和货币化技术还不成熟,生态补偿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环境监管体制存在严重缺陷,横向管理体制不健全;在政绩考核中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以单纯的GDP模式为标准,等等。这些问题都将制约着辽宁的生态文明建设,致使生态文明建设很难深入下去。
(二)原因分析
认识到问题的存在,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根据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
第一,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规体系不完善或缺失。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主体天生的逐利性,导致他们可能不顾生态环境的破坏,不顾他人的利益和后人的利益,使生态建设让位于经济发展。所以,生态文明建设要想向更高水平迈进,就必须不断完善相关的法规体系,使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律的轨道。目前,辽宁的生态文明建设还缺少一些法规的约束,如尚未建立促进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规、尚未建立环境公益诉讼的法规等。
第二,生态文明观念依然淡薄。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让“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所在。目前,公众的环境素养和法律意识不强,生态文明意识依然淡薄,这势必会阻碍辽宁的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当前有些领导干部对生态建设不够重视,仍坚持唯GDP论,在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更多的考虑后者,把生态建设抛在一边。
第三,现在的政绩考核机制对生态考虑不够,对GDP的考核和显性政绩看的过重。传统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是以GDP为核心内容,这种政绩考核机制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如一些领导干部出于自身政绩或局部利益的需要,对中央政策执行不力或阳奉阴违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领导干部甚至纵容一些企业“先污染,再治理”,等等。当前,我们的政绩考核机制依然过于重视对GDP的考核,对生态环保考虑的不够,这将不利于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三、完善辽宁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保障的路径选择
生态文明机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制约着辽宁的生态文明建设。为了克服这些制度性的障碍,我们应从辽宁的实际省情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不断促进辽宁的生态文明建设。
(一)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可以防止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经济利益,最大限度地保护公众的环境利益,加速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第一,应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从总体上看,目前,辽宁公众的环保素养和法律意识还不强,生态意识有待提高。所以,要建立固定的教育宣传阵地,培养公众在环保领域的知识素养,不断提高公众主动参与生态建设的意识。第二,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公众环境权,让公众做到有法可依。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只有在法律的范围内才能得到保护,没有法律的保护,权利形同虚设。第三,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扩大公众保护环境的参与度。环境公益诉讼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公众对环境利益的保护。但我国现行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存在一些缺陷,这些缺陷削弱了公众的环境诉讼权,不利于发挥他们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第四,加大环境保护组织(特别是非政府组织)的建设。环境保护组织(特别是非政府组织)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主体,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保障。环境保护组织的发展壮大,使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获得了依靠,有利于其作用的发挥。
(二)建立健全产业生态化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态经济,促进产业发展的生态化,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目标。”[2]产业生态化是继工业化发展以来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建立健全产业生态化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建立健全严格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加快产业技术升级步伐。建立健全严格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节能减排,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第二,加大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努力促进产业发展的生态化。实现产业发展的生态化,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调整产业布局,采取“强化一产,调控二产,加快三产”的措施,着力发展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的第三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第三,完善项目环评制度,对不符合产业生态化的项目严格执行一票否决。虽然《环境影响评价法》已经实施好多年了,但由于我国政治体制的不完善、政府对环保的投入不足、执法不严等问题的存在,致使环评制度很难严格的执行下去,辽宁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完善环评制度建设,不仅在项目,还要在规划、法律法规的制定上进行严格环评,实行一票否决。第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推动产业生态化的步伐。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是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的经济发展形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有利于产业生态化的实现。
(三)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目前,辽宁已经树立“资源有价”、“生态补偿”的观念,积极推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建设。但是从总体上看,辽宁对生态环境补偿的范围、标准等方面的规定还不完备,因此,还要继续完善生态环境的补偿机制。第一,应不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法规。应不断完善关于生态环境补偿的专项立法,从法律层面上明确界定生态补偿的主体、客体及其义务、责任、补偿标准等方面的指标,使生态补偿有法可依。第二,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的监管体制。通过不断加强环境保护机构及队伍建设,提高环境保护管理的规范化;扩大政务公开范围,进一步提高环境监管的透明度;建设环境监管全覆盖责任体系,明确细化环境监管责任等等措施,不断完善生态补偿的监管体系。第三,加强环境影响的量化技术和货币化技术建设,为生态补偿建设提供相关的科学技术支撑。
(四)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绩考核机制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摒弃了传统的唯GDP论的考核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建设等指标也纳入到政绩考核的体系中。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辽宁一直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一项指标,但是由于政府部门监管不畅、考核机制不完善等原因,致使在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中,轻视了对环境保护方面的考核。因此,要使生态环境考评指标不流于形式,还应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政绩考核机制。第一,要把生态环境政绩考核运作法律化、制度化,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生态环境政绩考核法律化、制度化,确保了生态环境在实际考核中有据可依,让生态问题成为领导干部无法逃避的制度关口。第二,实行考核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在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中,既要重视政府自身的考核,又要关注公众满意度的考核,也就是要重视公众对政府行为的评价。第三,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问责制度,有效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干预环境执法的问题。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制定环境目标责任制,对环境保护实行年度目标管理,定期进行考核,对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环境事故、严重干扰正常环境执法的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进行必要的问责。
参考文献:
关键字:城市公园;生态建设;低碳发展
低碳发展是一种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建设,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随着经济社会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已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不断升高,所带来的全球气候的变化,严重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那么要减少大气污染,一方面要减少碳的排放,也就是要减少碳源;另一方面,要清除二氧化碳,也就是要增加碳汇。在海洋、森林等诸多碳汇中,其中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可以吸收和储存大量的二氧化碳,对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因此,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生态建设等一系列绿色健康的发展理念已进入到各行各业,也影响和改变着普通百姓的生活习惯。
城市公园是市民休憩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园具有美化城市、净化空气、维系城市生态平衡等多种生态效应,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城市的肺”、“城市的氧吧”。 因此,城市公园的生态建设和低碳品质直接影响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市民的生活质量,从而也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建设低碳城市,就必须重视城市公园的生态建设和低碳发展。
下面,结合白塔山公园的建设和发展,谈谈本人对城市公园生态建设和低碳发展的一些浮浅认识,请多批评指正。白塔山公园是兰州市最大的一处城市公园,不仅具有一定的空间规模,并且历史悠久,自然景观优美,生态效益显著。
一、白塔山公园基本情况
白塔山公园位于兰州市中心,黄河北岸,属于祁连山的东延余脉。白塔山有拱抱金城之雄姿,为兰州北面天然的绿色屏障。
白塔山是兰州市标志性的旅游景点之一。之所以称之为白塔山,是因山顶上有座始建于元代的“白塔”而得名。公园总占地面积156万多万平方米,海拔1500―1700多米。白塔山经过多年的绿化和建设,现已发展成为集文化、旅游、休闲、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山林公园,并于2010年向市民免费开放。
二、白塔山公园的生态建设和低碳发展
1、大力推进公园绿化建设,不断提升公园的生态效益
兰州是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日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9.3℃,年降水量324mm,年蒸发量却达1486mm,为降水量的4.5倍。兰州市又是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的首批建设的重工业城市,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由于兰州市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干旱少雨的自然特征,兰州市的绿地系统相应受到制约和影响,市区周边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因此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城市污染是城市绿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白塔山作为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发展多年受到党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起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在解放初,白塔山上没有树,寸草不生,俗称“干山和尚头”。之后,随着兰州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白塔山的绿化提上政府议事日程。1954年,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市人民对白塔山进行荒山绿化。因当时山上没有绿化灌溉系统,市民夏天从黄河挑水、冬季背冰上山,苗木的成活率极低。1959年,国家投资在白塔山修建了三级泵站,引黄河水上山灌溉林地,之后树木成活率及保存率大大提高。从80年代开始,省、市政府逐年实施兰州大环境绿化工程,进一步完善白塔山绿化上水灌网系统,根据公园山势地形,大量应用耐寒、抗旱、耐瘠薄土壤的乡土树种进行荒山绿化。
近年来,随着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白塔山进行绿化改造。主要是进一步完善公园的绿化喷灌系统;加大对坡面的绿化治理;引进栽植观赏性较高的植物品种,对现有绿化进行完善提高;同时,公园加强管护,改变原来荒山绿化的粗放管理模式,提高绿化美化的效果。
经过全市人民和全体园林职工多年的不懈努力,白塔山的绿化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目前,白塔山156多万平方米的山地已绿化面积达110多万平方米,存活各种树木达60多万株,绿化覆盖率达70%以上。公园绿化覆盖率的不断提高, 使得公园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升。
2、加大公园整治改造,推进公园的低碳发展
白塔山公园成立于1958年,是兰州市的老公园。因年久失修,基础设施陈旧、古建筑破损严重。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白塔山公园于2010年4月开始,进行大范围的整治改造。经过近三年的改造,公园面貌焕然一新,且改造建设处处体现低碳环保理念。
①节能设施的利用
一是安装节能灌溉设施。白塔山绿化灌溉大多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严重浪费水源。因此结合绿化改造,公园逐步采用喷灌、微灌、滴灌等节能设施。
二是安装太阳能路灯、环保垃圾
三是对古建筑景观亮化设施进行改造。将原来用电量较大的射灯改为LED节能灯。
②修建环保厕所
受山地公园水源及排水限制,旱厕较多,严重污染景区环境。公园改造中全部改建为标准化水冲式厕所,并安装节水感应设施,而且部分厕所的化粪池采用一体化处理系统,污水通过生物降解后再次用于绿化灌溉,环保又节水,而且解决了公园山顶上建厕所下水无法排放的难题。
③减少经营摊点
针对公园经营摊点占用绿地问题,结合改造,公园拆除了影响景观的建筑设施,取缔了大量的经营摊点,尤其是大量茶园的取缔,腾出了更多的绿色空间。
④取缔景区餐饮项目
为减少餐厨垃圾对景区的污染,公园取缔了餐饮经营项目。
3、加强宣传和管理,倡导市民文明游园
公园免费开放后,入园客流急剧增多,游人乱扔垃圾、破坏绿地、损坏公园设施的现象明显增多。为此,公园通过张贴文明标语、语音提示及劝说等,加强宣传和管理,倡导市民文明游园。
三、当前白塔山生态建设和低碳发展面临的困境
作为兰州市最大的一处城市山地公园,其生态建设和发展还面临很多困难:
1、坡面较多。目前白塔山还存大面积的山体,严重影响公园的整体景观和生态效益。
2、绿化管护经费不足。白塔山绿化面积大,绿化管护所用的水费、电费、护林防火等费用开支较高。但是白塔山公园为全额事业单位,业务经费少,自身难以解决这些绿化费用。因缺乏专项绿化管护经费,严重影响公园的绿化建设、生态保护、和长远发展。
3、市民环保意识有待提高。公园免费开放后游人增多,一方面公园现有的服务设施满足不了游客的正常需求;另一方面游人文明游园、低碳环保的意识不强。
4、低碳环保设施的推广缺乏资金。受资金影响,有很多环保、节能的项目无法在全公园推广和实施。如微喷、滴灌等绿化节水灌溉设施的应用、绿化水源的净化处理(黄河水渗井过滤系统)、雨水收集及利用系统、厕所污水一体化处理及利用系统等等。
四、白塔山景区低碳发展思路
一是加强生态建设。通过坡面绿化治理、硬化墙面垂直绿化等措施进一步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充分发挥景区生态效益。
二是大量运用低碳环保节能设施。包括节水灌溉系统、太阳能照明设施、环保垃圾箱、环保厕所等。
三是加大宣传,倡导低碳旅游。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市民爱护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让低碳旅游,成为市民的一种自觉行为。
四是适当控制入园游客量。尤其是节假日期间要根据公园的承载量适当控制入园客流量,以确保公园游人、林地及古建筑安全。
五是严格控制公园建设用地及经营用地。公园要淡化经营,强化服务,在满足游客基本游园需求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地减少经营摊点的设置,尤其是要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还绿于民。
关键词:蓝色经济 经济结构 战略 研究
蓝色经济即海洋经济。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海洋蓝色经济日益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从世界范围看,拥有海洋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先机。因此,大力发展蓝色经济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切入点,是改善民生、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立足点。
1.发展蓝色经济的内涵及其必要性
蓝色经济是以蓝色理念为基础的一套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经济理论。现代蓝色经济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等。它以海洋经济的发展为主线,主要涵盖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工业、海洋生态产业等。
目前, 我国学者对蓝色经济的概念界定主要有三种:一是纯粹海洋经济意义上的蓝色经济。二是认为蓝色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概念。三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蓝色经济。此观点认为蓝色经济是直接开发、利用、保护海洋以及依托海洋所进行的经济活动的总和。我们认为,蓝色经济与海洋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蓝色经济虽然依托于海洋经济, 但它却超越了传统海洋经济的范畴,它是以陆地经济为基础依托、以海洋经济为主体成分、以高新技术为主要开发手段、以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为鲜明特征的一系列社会物质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的总和。蓝色经济的内蕴在于:(1)蓝色经济强调科技的重要性,要求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带动海洋经济的全面发展。(2)蓝色经济注重海陆统筹一体化布局,强调科学开发和综合利用各类海陆资源。(3)蓝色经济强调在发展海洋产业时,突出发展高端海洋产业,使海洋经济的优势和竞争力得以充分发挥。(4)蓝色经济关注海洋开发中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在资源适度开发和合理利用的同时强化生态建设, 推进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
蓝色经济事关国计民生。海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环境和重要资源,是维护经济发展的“蓝色大动脉”,是国家海洋发展的“蓝色战略”。第一,我国蓝色经济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第二,大力发展蓝色经济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切入点。美国政府认为,开发海洋科技和开发利用海洋比开发宇宙空间更重要。因此,发展蓝色经济已成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矛盾的重要途径。
2.发展蓝色经济的思路及对策
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倡议提出,发展蓝色经济。提高海洋开发、制约、综合管理能力,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岛、海洋带和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重大。
2.1以更宽的视野调整发展思路
从我国海洋资源分布状况和海洋经济发展态势看,我国各地海洋可以建设四大海洋开发基地,即渔业开发基地、热带海岛休闲度假旅游基地、油气综合开发基地、材料和医药等海洋综合开发基地。海陆统筹布局可从五个方面推进:一是海陆基础设施统筹建设。即统一规划建设港口、铁路、公路、航空设施,建设内外通达的海陆空立体综合交通体系。二是海陆生产要素统筹配置。将物流、人流、资金流等资源要素,按照效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海陆双向合理配置。三是海陆生产要素统筹配置。将物流、人流、资金流等资源要素,按照效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海陆双向合理配置。四是海陆环境统筹治理。按照海洋环境容量确定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同时,加强海洋自身污染的治理,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五是海陆产业统筹发展。即把适宜临海发展的产业向沿海布局,把海洋产业链条向内陆腹地延伸。
2.2明确产业重点,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根据国务院相关文件,我国海洋经济主要包括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海洋石油天然气、滨海旅游、海洋船舶、海盐及海洋化工、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和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产业。根据我国的海洋资源和环境优势,可以将海洋产业划分为先行性产业、主导性产业、骨干性产业、发展性产业和服务性产业。如:海洋油气综合开发业是海洋主导性产业,可以发展成为配套的工业体系,建设大型的油气综合开发产业化基地。市场前景看好的油气综合开发业具有产业链长的特点,可以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推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提升区域经济实力。
2.3培育蓝色高端产业集群,加强海洋科技创新
蓝色经济区的基本特征是以区域科技创新为支撑、海洋科技先导和外向辐射。产业集群可以形成规模经济,发挥资源共享效应,节约交易成本,有效促进区域生产效率的提高,提高区域内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最终有利于提高区域竞争能力。海洋科技创新及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及其相关的陆域高端产业代表了蓝色经济的发展方向,是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优势所在。建设蓝色经济区,应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蓝色经济区的带动作用。由于蓝色产业属于技术密集、人才密集、资金密集型产业,应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海洋产业,建立健全海洋科研开发与服务体系,用科技创新来支持蓝色产业的发展。
2.4科学规划,加强海洋生态保护
会议听取了大连海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曲云芝、执行董事杨文辉、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亮民、瓦房店市市长赵阳等作的项目介绍发言。国务院参事、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徐锭明发表了“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发言。
与会专家和领导讨论认为:
一、我国有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合理开发海洋资源是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区域资源市场优势,用低品位资源替代高品位资源,有序地推动海洋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清洁、高效、生态、持续发展,前景广阔。
二、大连海业集团公司利用核电、海水淡化等产业排放的温浓海水生产溴素、氢溴酸及溴系列产品,发展钾肥及工厂化制盐产业,建立上下游产业链,减少温浓海水对海洋造成环境生态影响,节省晒盐用地,完全符合“建设海洋强国,开发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的国家产业政策和海洋发展战略,利国利民,国家和社会应予高度关注和支持。
三、大连海业集团公司是一家有社会责任的民营股份企业,坚持科学发展,追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兼顾和多赢,积极探索发展海洋化工的新途径,与相关研究院校单位合作,初步形成了产学研体系。采用先进的成熟技术对传统盐化工、海水化工进行嫁接改造,前期投资完成了工业化利用研究,掌握了工业化分离技术、综合利用成套设备及工艺软件包,具备了规模化开发利用示范条件。
鉴于松木岛—海业溴化工有限公司、西中岛—海业石化有限公司项目已启动,高新园区—海业工程技术研究院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红沿河—海鼎化工有限公司产业园拟与红沿河核电循环经济区统一规划、同步奠基的实际情况,与会专家领导建议:
首先,加快松木岛化工园区1万吨/年提溴装置和西中岛石化园区1万吨/年硝酸钾项目建设,为企业规模化生产培育储备人才。要集中人、财、物力,重点抓好一期工程建设与投产,同步有序地推动二、三期工程规划设计与建设,为申报省市及国家产业化示范工程提供科学依据和经验。
其次,遵循“核电—海水淡化—溴化工—钾肥工业—盐化工”联合循环利用方案,认真抓好红沿河核电循环经济区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土地规划与实施方案的编审工作。设立化工产业园,开发溴系列、钾肥化工系列、盐化工系列、精细化工系列循环经济产业链。可研、环评、安评、能效评估要体现实际和科学性,基础工作要先行。大力推动风光发电及热电联供、清洁能源直供和智能电网项目试验、示范及产业化工程项目的国家立项,为实施引进技术的本土化、成套制造、模式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和实践经验。力争成为全国首家核电循环经济样板示范区。
第三,合理开发海洋资源是项任重道远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是技术问题,还涉及社会经济模式的变革、巨额投资、国家安全、资源战略、技术标准、合理利用、生态建设、 能源的利益分配、价格政策、投资监管和多行业协同等诸多问题。项目示范与产业发展初期,离不开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政策引导、扶持与监管。因此,要积极稳妥寻求战略伙伴,用好国内外各种资金,对接国家政策,借社会之力,建立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资金支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