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范文

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

第1篇: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范文

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其目的在于研究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以及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应如何对待国际贸易。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标志着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建立。其后,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与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四个阶段。这四种理论在当时可以解释这样那样的国际贸易问题,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变化,这些贸易理论也逐渐受到新的贸易理论的挑战。本文主要分析了这四种理论的内容、结论、优势以及局限性,以期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关键词】

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源于批判重商主义,经过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李斯特以及当代的克鲁格曼,杨小凯等人的逐步完善已经建立相对完备的经济学体系,并不断应用于实际。把握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进程及演进规律无疑对制定正确的贸易政策从而促进各国和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古典贸易理论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为古典经济学的建立打下了理论基础。斯密认为人的本性在于追求自身利益,对利益的追逐产生物品交换的需要,进而产生劳动的分工,分工使每一种物品的生产都趋向专业化从而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国家经济的增长。根据绝对优势理论,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应该生产自身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在国际市场行进行贸易以获得比自身生产更多的利益。绝对优势学说的创立有三个方面的主要意义。第一,它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即各国不同的自然禀赋和生产条件使各国对同种商品的生产具有不同的绝对成本,人类追求自身利益的本性驱使国家间贸易的产生;第二,它指明国际贸易能给参与到其中的国家带来比自给自足更大的利益;第三,它指出了自由贸易的必要性,既然一国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取得更多的利益,那么就应该最大程度的开展国际贸易,即进行自由的国际贸易。由此可见,比较优势学说更能解释普遍的经济现象。因为比较优势学说表明,不仅拥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比自身生产更多的利益,不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也可以,为现实中的此类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既然国家贸易能为所有的国家带来更多的利益,那么国际贸易就应该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进行。这样,比较优势学说就从理论说明了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当然,任何理论都有其进步性和局限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不足之处。一是比较优势只对国家间贸易的分析是静态的,它只能总结某一时点上国家间贸易的优势所在,无法分析比较优势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可能会产生的变化。二是比较优势理论只以生产商品所需劳动时间为依据,忽视了各国的自然禀赋和技术条件等可能会影响到比较优势的其他因素。三是比较优势没有说明国际贸易中利益的分配问题,即贸易双方以什么样的比例分配贸易利益。

二、新古典贸易理论

1993年,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出版了《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俄林在书中的分析选用了新的理论基础,即他选用了自然要素禀赋而非生产商品的时间,从新的出发点分析了国际产生的原因。生产要他在生产要素自然禀赋论中各个国家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占有情况不尽相同,而且各种商品的生产所需要各种要素的比例也不一样,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可以通过生产以本国具有的相对丰富的资源为要素的商品并在国际市场上出售以获取贸易利益。原因在于,以相对丰富的资源为生产要素必然使得该国这种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低于这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所生产的这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从而利用价格优势获取比国内市场的贸易中更多的利益。显然,赫克歇尔俄林提出的模型在比较优势学说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俄林模型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解释了比较优势理论中相对优势产生的原因,即在于各个国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状况的不同。两地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不同导致商品的生产成本不同,产生市场上商品价格的差异,为贸易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二是俄林不仅对某种商品的生产和贸易作出分析,而且从资本、技术等要素出发在宏观层面上说明一个国家的贸易优势和劣势所在。第三,俄林模型解释了国际贸易可能会给一国经济和国民收入带来的影响。由于一国在国际市场上出售使用丰裕生产要素的资源并获得高于国内市场的利益,必然使得该种要素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升。反之,需要使用本国相对缺少的资源生产的商品可以从国际市场获得,从而使该类商品生产要素的需求减少,近而使该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和消费者均会从此类贸易中获得更多利益。

三、新贸易理论

20世纪70年代后期,对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发展迅速,克鲁格曼、迪克西特、诺曼、赫尔普曼等经济学家不断尝试把新的理论应用到新古典贸易理论中来解释现代国际贸易现象,逐渐形成新贸易理论。其中,对新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的《报酬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奠定了新贸易理论发展的基础,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至今不衰。与俄林选择自然资源禀赋为研究的出发点不同,克鲁格曼改变了对国际贸易理论分析的基础,他假定厂商的生产是规模报仇递增的,并以此为依据得出使市场实现均衡的两个条件。首先,根据微观经济理论,厂商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润需要选择在边际利润为零的点上进行生产,在该点上厂商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边际利润为零。其次,厂商可自由进入或推出一个行业的生产,通过经济学的分析可知,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价格等于平均成本时,进入生产的厂商数量等于退出生产的厂商数量,即生产规模实现均衡。新贸易理论通过解决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瓶颈而把贸易理论的发展推向前进。新贸易理论相比新古典贸易理论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现实适用性的提高,它能够揭示经济中更普遍的现象,并对新古典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难题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即为什么国际贸易的大部分没有发生在要素禀赋相差极大的国家之间。在新贸易理论中,由于商品的多样性及其随经济、科技、市场需求等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而处于变动之中,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生产所有种类的商品,所以国际间的贸易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至于在生产商品的分工中哪个国家生产哪些商品则由资源占有状况和生产条件等因素确定。新贸易理论当然也是不尽完善的,它的缺陷主要在于对厂商的要求过于严格,严格假设所有的厂商完全相同,忽略了各个厂商之间所存在的领导者才能、资本及技术条件的差异,无法解释行业中厂商数量及规模的变动,或者一些企业在竞争中步步为营,规模和收益不断提高,成为行业中的主导者,而另一些厂商却在竞争中被淘汰,退出竞争。对前人无法解释的难题做出解答是新的理论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新贸易理论虽然解释了新古典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里昂惕夫之谜及相关难题,它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某些方面与现实不相吻合。针对这一问题,新贸易理提出了贸易障碍这一概念试图对此做出解释,但是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变量或参数在模型中做具体的分析,因此这一问题至此并没有得出系统合理的解释每一个理论的局限之处都会成为新理论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基于对这一难题的解释,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得到了拓展。

四、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新兴古典经济学家的主要创立者是华裔经济学家杨小凯。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关键假设是经济中的每个个体都即使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由于每个个人、厂商或者国家都不能囊括所有商品的生产,因此生产者之间存在分工,为贸易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当分工产生的专业化经济大于进行贸易所需花费的交易成本时,贸易产生。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系统地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原因,该论证在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中同样适用。由于该理论对分工的论证主要基于内生优势,因此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也被成为内生优势理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认为,分工是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当分工经济大于交易费用时为贸易的产生提供了充分条件。即使所有的人都完全相同,不存在任何差异,也会在后天的分工选择中形成各异的内生比较优势,分工促使贸易的产生,贸易的成本形成交易费用,当交易成本大于分工经济的时候贸易产生的条件消失,各国又会发展封闭式经济,取消国际贸易。所以分工与专业化经济大于交易成本是贸易产生的必须条件,二者缺一不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易效率在不断提高,交易所需的成本不断下降,分工经济的优势更加突出,又会返而促进商品生产的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市场经济越活跃,商品种类越多,消费者对多样化商品的需求就会在更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从而使福利水平提高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杨小凯教授对古典贸易理论的深层次完善和补充。他从国际贸易的基本问题即贸易的产生出发,对贸易的起源进行了追本溯源的分析,并对在此基础发生的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及各个层次经济体的运行做详尽的阐述,使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更加完整。同时在围观和宏观层面上对贸易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理论总结。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以内生比较优势为依托,与古典贸易理论的外生比较优势形成对比,但又以之为基础。相比静态的古典贸易理论分析,新兴古典贸易理以专业化经济为基础对贸易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产品和市场的相关问题做了动态分析。世界经济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而静态分析却只能描述在某一时点上经济的状态。因此,为了使理论更加接近现实,需要对经济的动态运行进行分析,内生优势的变化就是动态分析的主要因素。动态分析使理论更加接近现实,增加了对现实的适用性和解释能力。其次,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现实化的理论,它以专业化经济和交易成本为衡量标准现实经济的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管理者对贸易选择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指导,以在分工经济和交易成本的矛盾之中找到平衡点,使经济的运行更加稳定和高效。而且说明了国际贸易中经济分工的均衡状态,为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再次,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对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产生原因做了统一分析。认为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起源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当分工产生的专业化经济大于交易成本时,贸易就符合人类最大限度追求自身利益的本性,因此自然产生。它突破了新贸易理论的局限,即虽然说明国际贸易的益处,却无法论证为什么国际贸易要由国内贸易发展而来,而不是在贸易产生的时候就被所有的国家所承认并采取。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对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起源的统一是该理论对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最大贡献,不仅使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更加完整,也把经济运行的本质在更深层次上揭示出来,提高了理论对现实经济的认知和解释深度,因此也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性指导意义。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两点。首先,它无法指明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应依据什么原则选择出口和进口商品。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出口一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者进口存在比较劣势的产品举均能获得比自己生产更多的利益。因此可以根据生产商品的比较成本的高低来确定要出口或进口哪些商品。新古典贸易理论中,对贸易模式问题也给出了明确说明,一国应出口较多使用其丰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较多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通过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获得更多利益。在新兴国际国际贸易理论中,克鲁格曼指出,商品生产的专业化生产所带来的利益是国内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无法对具体应选择哪些产品用于出口或哪些产品需要进口做出具体说明。只能说明一国应出口本国的专业化经济较强,交易成本相对较低从而可以带来更多交易利益的商品,同时需要进口那些本国的专业化经济较弱,通过国际贸易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获得的商品。至此,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三大基本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第二个缺陷在于其对现实经济解释力的欠缺。该理论追求形式上的全面性,而无法顾及对经济运行细节的说明,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使一个宏观的框架,而不致力于对细微现象的解释。为了构建严密的逻辑框架,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提出了严格的假设条件。而且该理论中所涉及的数据无法从现有资料中获取,从而无法对其进行检验或运用这一理论对现实状况进行预测。此外,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更适用于解释长期中的经济现象,而对短期经济现象缺乏解释力,所以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在现实中的适用之处极其有限,它在理论上对以往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对以后贸易理论的启示方面所起的作用远大于它对现实世界经济运行的解释和对经济发展的预示。即理论意义大于其现实意义。

作者:于彩凤 单位:贵州大学

参考文献

[1]赵梅.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其启示[J].红河学院学报,2005,12.

[2]郭波,吴平,穆鹏.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演进规律[J].大连大学学报,2011,2.

[3]庞丹丹.浅谈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J].北方经贸,2014,2.

[4]王秋玲.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经济,2009,5.

[5]雷辉.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J].改革与战略,2006,1.

[6]王建福.论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J].经济师,2005,9.

[7]陈钧浩.全球化经济的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方向[J].世界经济研究,2013,11

[8]陈晓文.国际贸易理论发展思路及新趋向[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12.

[9]周梅妮.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简述[J].甘肃农业,2005,6.

第2篇: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教学内容;国际贸易学

《国际贸易学》是国际经贸类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探讨的是与贸易产生、贸易模式及贸易利益分割等问题密切相关的理论与政策内容,是关注、分析和理解有关国际经济现象的必要前提,也为后续的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货运、世界经济概论等课程奠定专业基础。在当前全球经贸格局和经贸规则深刻演变、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要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国际贸易学》课程在教学中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向学生介绍基本原理的同时,引导学生应用基本原理关注、思考和讨论国际贸易热点问题,强化对国际贸易现象的独立分析判断能力。而现实的问题是,作为课程教学的基本要素,《国际贸易学》教学内容与贸易发展新形势的脱节,致使教学目标难以顺利实现,因此《国际贸易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就势在必行了。

一、《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拟定目标

(一)修复课程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错位关系

应用型高校的理论性课程定位比较模糊,导致理论课程往往陷入怪圈,既够不着研究型课程,也算不上实践性课程,这也导致其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没有起到应有的教学培养作用[1]。当前《国际贸易学》课程通常简单沿用了研究型大学的课程体系,或者随意选择教材和教材内容,教学内容中既缺乏应用能力培养的基本思路,也缺乏理论、实践学时比重的分配安排,最终导致《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目标“重学术能力、轻应用能力”,无法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而课程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错位,直接反映在教学内容体系的重理论性、滞后性上,并进一步体现在教师教学过程中“重理论阐述、轻能力培养”上。因此,要改革教学内容,首先应准确定位课程教学目标,使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

(二)多途径更新教学内容,扭转内容滞后于时代的现状

当前全球贸易形势变化迅速,围绕国际贸易有关的理论研究、政策、规则也在发展演变,教学内容体系应快速跟踪、紧密顺应国际贸易形势适时调整,从而体现这样一门课程时效性、现实性的特征[2]。但就现有情况而言,《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缺乏对新形势下新现象的关注,滞后性明显。第一,从具体内容上来看,以传统经典国际贸易理论为主,而对新新贸易理论等阐述较少;缺乏对新兴地区市场关注,尤其是本世纪以来国际贸易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非关税壁垒部分则多是罗列配额、补贴等常见壁垒,对蓝色贸易壁垒等新型壁垒介绍甚少;区域经济一体化仍以欧盟、北美自贸区等早期组织为主,对新兴区域贸易组织着墨有限,并难以把握类似“英国脱欧”等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变化的新热点问题;有关WTO基本内容介绍较为全面,但缺乏对多哈回合谈判进程停滞、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发展缓慢的介绍等。第二,从内容体系上看,仍是沿用多年前的体系结构,重理论与政策的阐述,轻有关现实贸易现象的分析,缺少应用能力训练模块,无法适应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三)妥善处理与前后续课程的重叠内容

由于《国际贸易学》课程的基础地位,导致其与前后续课程如《国际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地理》等课程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重复性。尤其是《国际经济学》课程,与《国际贸易学》在贸易理论、贸易政策、国际直接投资部分有诸多相同之处。在课程讲授中没有严格区分,容易造成学生觉得重复太多、学来无用的假象。如何避免前后续课程相同或相近内容的重复讲授问题,需各门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合理定位,明确教学目标,厘清教学思路,并就相关内容开展教学研讨,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

二、《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措施

针对《国际贸易学》课程传统教学内容的诸多不足,结合课程的教学实际,对教学目标进行优化,并在实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实施“三增、两减、一整合”改革,探索并构建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内容新体系,突破以重学术理论、轻应用能力的传统内容体系。

(一)优化课程教学目标,对接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团队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对《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改革,将教学目标细分为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并对其进行优化,同时在实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为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处理,将教学内容分为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贸易发展及其引致的关联现象等三个模块。优化后的知识目标包括:第一,国际贸易理论:包括分析国际贸易现象的基本术语、分工与利益、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新贸易理论、保护贸易理论等;第二,主要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包括贸易政策的理论与实践、关税、非关税壁垒、出口促进与进口管制、国际贸易政策的诸边(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协调(WTO)等;第三,贸易发展及其引致的关联现象:包括了解国际贸易发展史、世界市场与贸易条件、国际服务贸易、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对外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的发展等。优化后的能力目标包括:国际贸易形势的分析预判能力;对贸易自由化政策、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解与预测能力;理解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协调合作、对抗博弈原因;理解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形势和跨国公司的地位与作用等;独立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队分工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实施“三增”改革,即增加新的贸易理论、新的贸易政策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内容

新增新的贸易理论包括新新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竞争新优势理论,其具有强大的理论活力和明确的政策价值。如新新贸易理论,国外主流教材已经吸纳其相应内容,但国内的国际贸易教材尚未涉及该理论[3]。增加新的贸易理论内容既是对理论体系部分内容的完善,也反映了课程教学对新理论的持续关注。新增的贸易政策应是与当前国际贸易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日益受到重视的贸易自由化带来的环境问题,贸易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共生;第二,使用日渐广泛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相比一般贸易壁垒,其贸易保护手段更为隐蔽,且由于从单一产品限制转向生产链限制,影响范围将更为广泛,加上容易与反倾销、反补贴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结合而形成复合型壁垒,将更为难以应对;第三,贸易政策诸边协调部分,TPP、ASEAN等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关内容等。通过增加新的教学内容,以紧密联系贸易发展现状。新增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内容是为了直接响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中补充具有时效性的贸易案例,更新必要数据资源,通过研讨式、启发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提升学生应用能力水平。如以中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和表现为例,结合新新贸易理论分析其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针对性意义;以英国脱欧为例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退”问题;以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数据资料为例分析新型贸易方式的特点及其对传统贸易的影响等问题。还可通过课堂布置贸易专题的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内容要求学生课后查找相关资料,再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借助新鲜丰富的案例和数据支撑,避免《国际贸易学》课程从理论到理论的“空对空”式讲授,以案例分析和数据分析为桥梁,将理论内容与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贸易感知、经济感知和国际化意识。

(三)教学内容实施“两减”改革,即减少过时传统贸易理论和过时政策分析内容

适时减少过时的贸易理论和政策内容以体现课程的现实性:减少贸易理论中的空泛内容,如数学模型的推导,减少不适应WTO规则和自由贸易新协定的过时政策分析内容,如关税效应分析等。此外,还可压缩一部分较为简单的教学内容的课堂讲授时间,要求学生课前学习并随堂考察学习情况,更多教学资源分配至新增的教学内容上,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通过教学内容的增减和教学模式的改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实施

“一整合”改革,即整合《国际贸易学》与《国际经济学》交叉重复内容《国际经济学》是纯理论课程,定位于培养学生开展基本国际经济分析的思维能力、技术能力。《国际贸易学》课程则主要定位于学生应用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国际经济学》课程中有关国际贸易的理论与政策部分涉及较多模型推导,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相比较而言,《国际经济学》理论性更强,而《国际贸易学》应用性更强。因而针对存在交叉重复的教学内容,《国际经济学》已重点阐释的部分,《国际贸易学》可适当弱化,更侧重于联系国际经济贸易的现实问题,着重于理论内容的分析和运用,政策部分的阐释和应用。通过两门课程交叉重复部分内容的“应用化”改革,突出《国际贸易学》的“应用性”特点,进一步深化《国际贸易学》教学内容的改革。

三、结束语

《国际贸易学》是一门发展的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也是不断深化的。在优化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增加新新贸易理论、新的贸易政策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三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减少过时传统贸易理论的空泛内容和过时政策分析内容,整合《国际贸易学》与《国际经济学》课程中交叉重复的教学内容,实行“三增、两减、一整合”改革,有利于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和完善。而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步进行,创设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对《国际贸易学》教学内容、模式、方法实施全方位一体化改革的综合实践方案,才能更为有效的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作者:刘婷 刘宏青 张韵风 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庄新霞.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改探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02):39-44.

第3篇: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范文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新新贸易理论;异质性企业;内生边界

 

一、引言

国际贸易理论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它主要阐释国际贸易成因、国际贸易结构和国际贸易利得等问题。随着国际贸易实践的发展,国际贸易理论先后经历了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四个发展阶段。

古典贸易理论主要包括adam smith的绝对优势理论和david ricardo的比较优势理论(2×2×1模型)。在他们的理论中,假定在完全竞争及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劳动作为唯一的投人要素,生产技术是给定的外生变量,则国际贸易是发生在劳动生产率绝对或相对差异的先进工业国与落后农业国之间的产业间贸易,该理论首次阐明了自由贸易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0世纪30年代,瑞典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heckscher和olin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h-o定理)。与古典贸易理论不同的是,他们认为比较优势的形成除了劳动这一投入要素之外,还包括资本、自然资源等要素禀赋的差异。后经haberler、mied、learner、leontief等学者将一般均衡分析的新古典模型与h-o定理融为一体,最终形成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标准模型(2×2×2模型)——新古典贸易理论。这一以要素禀赋理论为核心的新古典贸易理论在20世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处于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地位。

进入20世纪60年代,在国际贸易领域,大量存在一国既出口同时又进口同一产业内产品的情况,这一有悖于要素禀赋理论的现象引起了verdoon(1960)、balassa(1966)等人的关注,grubel、lloyd(1975)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产业内贸易理论(intra-industry trade theory)。20世纪70年代后期,krugman(1979,1980,1981)、dixit和norman(1980)、lancaster(1980)、helpman(1981)、ethier(1982)、brander和spencer(1985)、eaton和gmssman(1986)等经济学家将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嵌入新古典贸易模型中,形成了所谓的新国际贸易理论,用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消费偏好多样性和产品差异化来解释产业内贸易的形成原因,对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中的完全竞争市场、规模报酬不变和产品同质性等基本假设进行了彻底颠覆,较好地诠释了发达国家之间同一产业内贸易占绝大比重这一历史现实。

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公司内交易特别是跨国公司内部一体化和对外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国际贸易实践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国际贸易理论对此问题的说服力也显得苍白无力,迫使经济学家对公司内贸易的成因进行反思。21世纪初,marc melitz(2003)提出了异质性企业模型,pol antras(2003)提出了企业内生边界模型,共同开创了新新贸易理论(new-new trade theory)。该理论打破了以往贸易理论关于企业同质性假定,把国际贸易建立在异质性企业这一微观经济主体基础之上,对当今国际贸易成因、结构和模式进行了具有相当说服力的全新解读。

二、新新贸易理论的产生背景

1、国际贸易领域的微观实证数据对以往理论提出挑战

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两大中心主题为贸易所得和贸易分工基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所建立的产业间贸易模型根本没有涉及到企业层面;新贸易理论所建立的产业内贸易模型虽然涉及到微观企业层面,但为了简化模型,以代表性企业的假设将企业同质化。然而,近年的实证数据表明,企业间的差异对于理解国际贸易有关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经济学家在对企业有关数据实证分析中发现,在某一行业内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仅是少数效率高、竞争力强、规模相对大、产品质量好的企业。早在1995年,bernard和jensen曾发现在美国制造业中就存在上述现象;melitz和yeaple(2004)根据大量事例对1996年美国进出口企业的生产率研究表明,出口企业劳动生产率比非出口企业高出39%;eaton、krama和koaum(2004)在研究中发现,法国制造业中仅有17.4%的企业从事出口贸易,而且其出口量仅占生产量的21.6%;jensen、ber-nard、redding(2007)等人研究发现,2000年美国550万企业中只有大约4%的企业进行过出口贸易,2002年美国制造业企业中出口与非出口企业比较,出口企业的就业率、销售额和人均增加值分别高于非出口企业119%、148%和26%。

经验数据显示,在生产分工日益细化的背景下,全球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企业规模、利润和国际经营行为有诸多异质性,因此需要研究企业个体特征在企业国际扩张选择中的作用。然而,由于新贸易理论采用对称性企业假设,一体化均衡下同一产业内企业定价、产量、利润、收益和外贸参与程度相同,企业无任何差异,因而它无法解释20世纪90年代以后获得的微观数据,这就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摒弃技术对称以及研究企业异质性作用的贸易理论。

2、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增强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经贸活动出现了新特征,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跨国企业的数量呈级数增长,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跨国公司已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核心组织者。联合国贸发会《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目前全球15个发达国家共有8.2万家左右的跨国公司,它们拥有超过81万家子公司;《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6年国际贸易有1/3是在跨国公司之间进行的,1/3是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的,即与跨国公司有关的贸易已占国际贸易的2/3;跨国公司已占全球技术贸易的60%~70%,全球f&d的80%,全球fdi的90%,21世纪很可能变成“跨国公司时代”。跨国公司在国际化经营中,中间投入品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部门结构上多集中于研发密集度高、部门投入物复杂程度高的it、汽车、工业设备、非生产等部门;跨国公司的公司内贸易增长速度加快,例如1992~2002年,跨国公司海外工厂的销售数量增长率高于商品和非要素服务总贸

     摘 要:要解决国际贸易专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根据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在建设的专业目标定位、师资培养、教材建设、教法选择等方面加大改革。以适应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高、具有较高国际商务英语应用能力和国际贸易业务操作技能的高级应用型外贸技能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国际贸易 人才培养 高职教育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这就急需一大批熟悉进出口业务的外贸应用型人才,为了满足社会的这一需要,我们高职高专院校必须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和课程的设置等进行探讨和改革,如何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如何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彰显专业特色,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亟需解决的问题。

1 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1)专业培养目标在新经济时代,国际贸易主要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以英语为工具,熟悉国际商贸知识及商贸文秘的职业职责范围,能够使用多种现代化办公设备与通讯设施,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学生毕业后主要的就业方向为:进出口公司、三资企业、报关、报检公司、大型运输和保险公司、外商投资咨询公司、跨国营销集团等。

(2)专业培养规格在思想道德素质上,学生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公民道德。在专业上将重点学习经济学、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生在理论学习后,要根据目前我国已加入wto的实际情况,系统地学习各门专业课的实际操作,包括国际商务谈判、签约、履约、租船、投保、仲裁、索赔等各个环节,也包括对外投资的策划、知识产权的保护等各种业务,具体方法可以通过国际商务实验实训和案例实践教学的形式来实现。

2 教学方法的创新

2.1 优化课程结构

现在书市上各类高职高专国贸相关教材非常多,而且大多数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的各种教材大同小异,内容重复,如国际货物运输和保险部分在《国际贸易》、《国际货运实务》、《外贸跟单员实务》、《国际贸易单证实务》等多门课程中重复出现,这样的重复内容在整个国际贸易教材中比例还相当大,任课老师之间讲课衔接不上,导致重复部分,重复讲授。在讲解过程中,多数老师重理论轻实践,以至于学生学了多遍在工作中仍不懂整个贸易的国际货物的流程和相关知识,这样学生走出校门后适应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为了避免重复教学,应该对国际贸易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对几门课程重复的地方进行整合,最好能根据本校自身的特点和特色,老师自己编写教材,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2.2 改进教学方法

在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中,理论课知识讲太多,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这个时候就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如模拟公司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方法等。如讲授《进出口业务流程》中进出口货物的整个流程,老师不能仅仅在黑板上板书流程图,要更加生动的采用案例教学手段,适当的可以结合本地企业的案例进行教学,如:赣州华坚国际鞋城有限公司有一批女鞋出口到美国洛杉矶,贸易术语为cif,委托赣州东信货代公司办理租船订舱手续,在这个前提下,老师可以以分组的形式要求学生在课后弄清楚办理每个环节需要提交的材料,然后再到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解说,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不会觉得枯燥无味,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在每一个小组中大家都可以客串不同的任务角色,这样可以让每个角色的流程大家都能较强的记住,而且还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学习精神。

2.3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环节国际贸易专业的大多数专业课程应采用模拟实验和软件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国际贸易专业课还应多采用案例教学。,如“外贸函电实训”对于增强学生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起了很大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国际贸易专业的其它一些课程(或其中的部分教学内容),如“国际结算”、“外贸单证制作”、“海关报关实务”等相关课程可以尝试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来提高其学习的效率。这样不仅不会学起来枯燥无味,而且更能学的好,记得住。

3 建设师资队伍构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培养模式,主体是专业教师队伍

首先,要加强专业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的培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师除应具备各类教育教师都要具有的素质外,还应具备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各种素质。其次,应当有针对性的选派教师进入外贸企业、海关、报关公司等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以培养专业教师较强的实践操作和课堂演示能力。高职学院应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 遵循专职与兼职相结合,培养与引进相结合,思想道德与专业学术并重的原则,以宽松优越的个人发展环境,不断提升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灵活创新的用人机制,建设一支适应学院事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以宽松优越的个人发展环境,不断提升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灵活创新的用人机制,建设一支适应专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总之,随着我国外贸进出口的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的贸易地位不断增强,为了能够培养更多国家需要的贸易人才,只有通过不断改革与完善课程环节和课程要素,形成具有专业特征的应用性课程体系,才能确保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被社会所认可、接纳。

参考文献

[1] 赵绍全.当前部分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浅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5(3).

第4篇: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范文

当前经济环境下国际贸易对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一、引言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国际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我国与世界接轨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国际经济学相关理论指出技术创新是国际贸易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作为贸易出口国,往往必须具备领先于其他国家较为先进的技术,因为只有技术创新,拥有了新产品与新工艺,才能保持其自身的比较优势,从而具备出口的潜质,因此,对于出口国而言,国际贸易的进行是其开展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

作为贸易进口国,由于国际贸易所存在的技术溢出、转移或扩散,势必会对进口国技术带来积极的影响。如果贸易双方人才、设备等技术水平差距过大,更会激发进口国去适应外来的技术创新,提高自身的整体技术创新水平。在知识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中,世界网络的发展与国际贸易的自由化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形式,从静态角度出发,我国的技术创新的发展势必会提高自身的出口潜力,因而增强其国际贸易水平;同时,从动态角度出发,国际贸易的开始势必会给我国现存技术带来一定的冲击,从而给其技术创新带来动力。因此,国际贸易与技术创新这两者之间存在有互相促进的关系,但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国际贸易对其技术创新具有更加深远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利用外来技术大力开展自身的技术创新,为其经济飞跃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技术在其发展中的内生化演变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主要是由传统贸易理论向现代贸易理论演进的过程,其中有两条主线尤为明显:一是从斯密的绝对优势原理发展成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二是从李嘉图的相对优势原理发展成为新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从传统贸易理论开始,就对技术有了一定程度的涉及。经济学认为商品的生产不仅依赖于具备各种生产要素,更重要的是需要关注如何组合各种传统的生产要素,这是最早的把技术作为生产要素的提法之一,这种技术可以在固定的生产要素条件与一定的规模下实现产出最大化以及产品多样化,而斯密的绝对优势原理以及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肯定了这种技术所带来的绩效,即劳动生产率。多数古典经济学家意识到国际贸易对国内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早在19世纪早期,Torrens(1844)就意识到在知识与国际交流加剧的时代背景下,技术的发展应该只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地区。Mill(1848)对基于技术发展的国际贸易的条件进行了分析与讨论。Bloomfield(1978)系统分析了技术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展,并认为早期古典经济学家对技术差距理论中涉及的要素都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将有关国际贸易中技术的概念进行了总结。古典经济学家对于技术的定义显然与现代技术的定义存在有很大的差异。他们对于技术的理解相对来说比较狭隘,认为技术就是提高劳动者能力和设备水平,从而实现生产率的提高。

虽然众多古典经济学家肯定了贸易发展中存在技术的影响,但在理论发展中对于技术创新的见解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以斯密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劳动分工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分工的改善可以带来生产率的提高。因此,斯密认为技术创新的本质是劳动的分工,会对国家的贸易模式及经济增长产生正面的影响。而以李嘉图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在斯密绝对成本理论基础上,把国家自身存在的比较优势归因于贸易所带来的外在技术创新。

因此,这两个学派最主要的分歧在于,斯密一派认为技术创新是源于劳工分工的内生变量,而李嘉图一派则认为技术创新是贸易所带来的外生变量。虽然,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很长一个时期,但是对于技术的定义存在有很大的分歧,没有明显的界定,所以在古典贸易理论中对技术本身缺乏系统的定义,导致技术在贸易理论中被纯粹的认定为外生变量,即便如此,古典经济学家对于国际贸易过程中有关技术的认知在日后其理论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之后的很长时期中,国际贸易理论发展中技术方面的演进远远落后于现实经济的发展,虽然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对发展中国家以及世界贸易模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少有理论再将技术创新引入到国际贸易理论当中。在新古典贸易理论发展中,由古典贸易理论中所提出的技术的重要性被忽视,新古典贸易理论是在一般均衡的背景下,以生产禀赋差异对国际贸易进行研究,而忽略了贸易中各国间存在的技术差异,其中以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理论(H-O模型)为新古典贸易理论的代表。

H-O模型主要从各个国家和地区所具有的不同的要素禀赋及不同产品的生产函数角度阐述其对贸易产生的决定性作用。它与之前古典贸易理论的区别在于:古典贸易理论关注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而新古典贸易理论将贸易与经济增长分成两个独立的概念,忽略了技术在贸易模式中的重要性。实际上,H-O模型把经济增长排除在其模型之外,关注的只是贸易的静态层面,单考察了生产要素差异所带了的比较优势,而忽略技术之间的扩散对贸易及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由于H-O模型对于贸易中技术因素的忽视,从而使技术在新古典贸易理论发展过程中很长时间处于迷失阶段。

直到20世纪中期,众多学者又逐渐开始关注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经济增长的贸易条件即技术因素重新被纳入贸易理论模型的研究中。随着新禀赋理论的发展,进一步将RD(研究与开发)所产生的知识视为国家非常重要的禀赋之一,同时强调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将技术同样视为国家重要的禀赋之一。国际市场存在的竞争越发激烈,新产品不断增加,外生的技术差异虽然在经济增长中产生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内生技术创新对于经济进一步增长显得更为迫切,这就使众多学者从外生技术对贸易的影响转为更深一步的研究国际贸易的动因及其模式的变化。

Vernon(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主要在具有相似要素禀赋的发达国家中,由于各个国家在产品各个环节所存在的差异,从技术创新以及传播的角度研究贸易的产生及其所带来的贸易模式的变动,为技术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发展奠定基础。到20世纪70年代,新贸易理论兴起,理论分析的基本框架转变为以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为前提开始研究国际贸易的动因及模式。Krugman(1979)开始将技术引进到贸易模型中,进一步研究了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这里所指的技术创新还局限在外生的,无法对其产生的原因作以解释。

20世纪80年代所产生的内生增长理论与国际贸易相关领域的融合,为之后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之后贸易理论研究超越之前静态层次的研究,使得技术成为贸易与经济增长相联系的重要纽带。随着21世纪的到来,企业异质贸易理论成为当今贸易理论的代表,即新―新贸易理论。这一理论最早是由Melitz(2003)提出来的,主要是在企业异质性、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基本假定下,以微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国际贸易对具有不同生产率企业之间资源配置效应的影响。

由于全球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剧,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开放以及优胜劣汰的选择使得拥有高生产率的企业步入出口市场,而低生产率的企业只能淡出出口市场,与此同时,同一行业内的资源也将低生产率的企业流向高生产率的企业,使高生产率企业利润及市场份额进一步增加,从而使整体行业生产率及整体经济实现增长。新―新贸易理论的出现标志着贸易理论研究步入一个崭新的领域,为国际贸易的动因及模式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解释,企业为了追求高的生产率及利润必定会加大技术创新的步伐。由于该理论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模型框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完善,但该理论为今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开拓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三、基于中国国情下的国际贸易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之一,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由于地大物博的优势以及近些年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某些方面也具有优于发达国家的优势。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开放的局面全部打开,与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的进出口贸易日渐频繁。对发达国家相比,作为经济与技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发达国家新产品进入市场,必定会给我国的企业带来一定的竞争压力并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对我国本土企业的市场地位造成很大的冲击,本土企业若想继续获得有利的竞争地位,就务必开展技术创新,赶超外来的先进技术水平,以此与外来竞争者相抗衡,因此,国际贸易间接地成为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源动力;其次,国际贸易开展的过程中先进的出口国在将新产品传输到我国的同时,也将其产品所具有的工艺与技术水平传递过来,由于技术溢出的发生,给我国同行企业带来了模仿的契机,在模仿先进技术的同时,使我国技术创新水平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第三,如果先进出口国本身的产品具有一定的领先技术水平,我们在引进这些产品以后本身就具有了先进技术设备,这可以称为有形的技术创新。

与此同时,在引进先进技术产品的同时会要求具有各种形式的技术指导,企业员工经过培训之后吸收了外来先进技术,这就相当于给本土企业带来一定隐形技术创新;第四,由于我国与世界接轨,国际贸易过程中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同时会影响我国积极改善创新的内外部环境机制,对引进技术的企业而言,为了更合理的使用先进技术往往需要企业在组织管理方面做出相应的创新及转变,这就意味着国际贸易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创新意识以及管理机制的创新会起到积极的影响;

第五,在起始的贸易谈判阶段,先进的出口国为了使进口国更加全面与详细的了解产品特性,促成贸易实现的目的,出口国会在合理的限制内演示产品性能,若交易失败,出口国的技术已经产生一定的技术扩散,而这种扩散也会一定程度的给进口国带来技术创新;

最后,国际技术贸易是贸易双方技术传播与创新的最直接方式,进口国在国际技术贸易的开展中不仅会获得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同时还会从人力资本、生产水平等其他方面认识到自身与出口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引发进口国的再次适应性创新。总而言之,上述的各种方式都会增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的技术创新水平。我国在开展国际贸易的同时,掀动自身的技术创新,一方面可以逐渐减少对此先进技术的依赖程度;另一方面,加之我国自身的二次创新,很有可能领先于国际市场上同产品的技术水平,成为产品垄断供给者。

因此,我国积极开展国际贸易,不仅能够吸收外来先进技术,激发自身的技术创新,从静态层面上看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增加自身的技术存储量;更重要的是国际贸易从动态层面提高了我国技术创新意识,提高了自身的技术创新水平,加强了创新制度环境的形成,为今后我国步入发达国家之列甚至赶超发达国家技术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与技术水平呈高幅度的增长,而出口能力也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贸易的出口国一般具有领先于其他国家的技术,因此,国际贸易对于作为贸易出口国的中国有关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首先,从静态层面来说,我国只有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才更有可能拥有新技术与工艺,这才具备出口产品所必需的条件,因此,我国为了进一步开展对外贸易,就会充分的进行技术创新,这样才能保持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其次,从动态层面来说,出口贸易必将会带来一定的技术扩散,我国的技术优势会在对外贸易的进行中逐渐丧失,因此,我们将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放任其流失而无作为,在技术丧失的同时会逐渐丧失其出口国的技术优势以及出口地位,

另一种是持续的开展技术创新,为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的出口地位加大创新的力度,以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制胜,当然,我国遵循了后者选择;第三,在贸易双方信息对称的前提下,出口国可以根据进口国反馈回来的市场信息,寻找产品技术的不足改进技术,开展新的技术创新;第四,我国作为贸易出口国在对外贸易中获得的贸易利得为之后开展技术创新提供经济保障,同时,技术领先国本身已经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在资金强有力的保证下,技术领先国为了保持这种优势,更加激发了其对于技术创新的动力;

最后,国际技术贸易作为技术传播与技术创新的主要手段,技术的转移和扩散虽然可以给进口国带来先进的技术,看似是出口国技术的流失,实际上是出口国传播的次核心技术,这种技术在本国经济中已经明显落后,因此,适时的转移次核心技术从而获得可观的回报对于出口国进行核心技术的创新提供经济后盾。总而言之,我国在进行对外贸易的同时更要保持自身的先发优势,持续开展技术创新,适时的将逐渐淘汰的新技术转换成国际贸易中的利得,对于我国积累资金进行新一轮的技术创新也是至关重要的。

四、结语

纵观国际贸易理论中技术的演变,由最初肯定技术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到技术在国际贸易中经历了相当长的迷失阶段,直到今天,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支柱之一,是我国进一步开展国际贸易的源动力。不管是古典贸易理论还是新-新贸易理论,都对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因素具有一定的肯定,在这里,我们只着重探讨了国际贸易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而事实上,国际贸易与技术创新是相互依存的,两者之间存在有互动效应,在某种程度上,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发展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一,技术创新提高了我国新产品的研发水平,改变了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因此产品技术含量更高,品种更加的多样化,是我国作为出口国占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因而进一步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开展;

第二,技术创新加速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改善我国国际分工的地位,由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劳动生产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促进我国工农业的大力发展,导致分工专业化,更加速了国际贸易的开展;

第三,技术创新提过了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地位与产品核心竞争力,而一国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产品的价格与自身优势上,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扩大我国产品价格等比较优势,促进我国生产技术与产品技术的创新发展,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地位;

第四,技术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模式的创新,网络与电子商务的发展就是技术创新带来的结果,他们迅速的改变着国际贸易的交易方式,大大提高了国际贸易的效率与效益,网络技术创新更加剧了全球一体化的到来。因此,技术创新反作用与国际贸易,我国国际贸易发展与技术创新的进行就是在两者之间相互促进中飞速发展的。

第5篇: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范文

一、国际贸易与跨国投资的兴旺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方的经济自由主义的开展,贸易、金融、投资的自由化使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其主要特征是全球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经济的日益融合,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外部世界经济的变动日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贸易与投资逐渐呈现互补性特征。全球市场形成之后,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信息革命、通讯与交通的迅速发展、国际分工的深化、WTO的建立为之推波助澜。经济全球化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同时对传统的国际经济贸易理论也提出了诸多挑战。

二、竞争优势的提出及国际应用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竞争优势将取代传统的比较优势而成为国际贸易分工的主要基础,在国际贸易理论体系中,自由贸易理论一直占统治地位,而比较成本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又是自由贸易理论发展的主线。这些理论认为,只要各个国家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生产成本相对低的产品参与国际分工,就会获得比较利益,不仅其自身而且整个世界都会从中受益。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从经济学角度认为,只要各国遵循成本优势从事分工,就都能获益,各国不存在利益的冲突。1991年美国管理学家家迈克尔・波特在其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强调了国家之间、企业之间利益的冲突,认为竞争优势是一国在国际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并详细阐述了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该理论主要是从管理学角度分析了一国如何在国际竞争中提高整体竞争力,实质上属于宏观竞争战略的分析,如果将其引用在跨国公司的垄断竞争优势中也同样可以发挥效果。通过整合国际资源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表现出来的有跨国并购、生产要素的优势互补、跨国资本通过金融市场的间接国际传导等。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比较成本已经不能再成为决定国际贸易分工的主要基础。这是因为比较成本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假设前提即要素在国家间的不可流动性。在国际资本要素的流动性日益增强的情况下,比较成本优势不再为一国所独享,如:某一国家劳动力比较丰富和便宜,外国企业可以借助资本流动到该国投资设厂加以利用、获取利润并汇回母国。在此情况下,某一国的比较优势实际上成为本国及外国都可以利用的优势。一个国家资本实力雄厚或者技术、管理上有竞争优势的跨国公司越多,其利用国外比较优势获利的能力就越强。因此,所谓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互补性(一体化)实质是跨国公司依靠竞争优势,借助投资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对资源的整合。一国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越多,就越可以在国际分工中更多地整合别国的资源,并降低本国资源被别国企业整合的可能。

三、国际贸易与投资互补的必然趋势

(一)贸易与投资的相互促进。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贸易的格局将由产业间贸易转向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为主,中间产品、零部件贸易比重增加,而这无疑为国际投资成与贸易的促进与互补作用奠定了基础,公司的内部化部分地代替了市场的功能,这也是科斯定理的精髓所在。

在以比较成本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中,国际贸易格局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国际交换的对象属于不同的产业部门。这是因为在传统贸易理论认为比较成本、要素禀赋的差异是国际贸易基础的情况下,各国必然分工生产要素密集度不同的商品以供交换。它主要发生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或者经济发展水平相近但要素禀赋差异较大的国家之间,产品的流动是单向的,产品的用途也存在很大差别。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科技发展、国际分工的深化,发达国家的产业内分工、产业内贸易比重逐渐增加。它主要发生在同一产业部门内部,产品的投入要素比例、最终用途基本相近。根据国际贸易新理论,它主要是发达国家的企业在产品差别的基础上为了追求规模经济效益而造成的,有的甚至通过协议性国际分工来达到。据此,产业内分工、贸易的商品应以同一产业内的最终产品为主,但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贸易与投资的互补,贸易格局又进一步发生了变化:虽然产业内贸易继续发展,但其贸易的对象、贸易的主体已与以前大不相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迅速增加,一些原来在跨国公司之间进行的产业内贸易将有一部分转为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根据《2001世界投资报告》,200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达到1.3万亿美元,其中跨国公司占90%。目前全球共有6万多家跨国公司,它们掌管着全球1/3的生产、2/3的国际贸易、70%以上技术转让。

(二)跨国公司的竞争力。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跨国公司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国际直接投资采用了不同以往的战略:跨国公司在某一产业内开展多元化经营、纵向、横向并购等业务。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资料,1987年全球跨国并购的价值仅为1000亿美元,2000年外国直接投资以跨国并购方式实现的金额约为11000亿美元,比上年度增长1/3。在过去的十年中,国际生产的增长主要是通过跨国并购而不是通过新建企业投资实现的。

跨国公司为了在全球竞争中保持核心竞争力,跨国公司在国际投资中同时采用垂直一体化战略,其形式既有独资、控股、参股的直接股权控制等。跨国公司往往自己投资从事研究与开发或者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以确保技术领先的优势,精密零部件在公司内部贸易比重不断上升,这实际产生了辅企业的“中间桥梁”作用,正是这类中间业务才使得贸易与投资自发地生成了互补优势。加工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持续提高,并有可能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国际贸易通过投资对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互补利益。通过国际投资可以促进竞争,加快技术进步,促进资金积累,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引进先进的观念、制度创新等。国际贸易对投资所带来的产出进行分步骤、有节奏的消化吸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这种利益地位将迅速上升,它应成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主要着眼点。

第6篇: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范文

引言。

随着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飞速发展,同时面临新的挑战,原来的理论很难对信息经济的许多问题做出完善的解释。

当大家都感到网络使全球变成了地球村的时候,却发现地球村的居民并没有走向共同富裕,信息经济仿佛把距离拉近了,但是却把地球村的村民贫富差距拉大了;欧洲的债务危机使得欧盟有分裂的危险,穷国和富国的差距也在拉大。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不能适应现在的信息经济的发展,很难去解释国际贸易中与信息产品或者知识经济相关的现象,需要对其理论进行改进或者提出新的理论。

1 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发展。

1.1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于各国之间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一国应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那些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那些外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所谓绝对优势是指,如果一国相对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有更高的效率,则称该国在这一产品上有绝对优势。

斯密主张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反对国家对外贸的干预,认为自由贸易能有效地促进生产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

1.2 相对优势说对绝对优势说的取代及其发展。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世界各国产品比较优势的存在,各国应该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参与国际贸易,贸易双方均将在国际贸易中获得贸易利益。任何国家都可以凭借自己的相对优势即按照两优取最优,两劣取次劣的原则从事生产和交换。

1.3 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其理论模型即 H- O 模型。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双方均凭借自己的相对优势从事生产和交换,即各国应该生产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

在赫克歇尔和俄林看来,现实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只是一种劳动力,而是多种。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各国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取决于各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即相对禀赋差异,故称为要素禀赋说。由此产生的价格差异导致了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

2 信息经济或者知识经中环境下的国际贸易。

2.1 物质、能量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我们都在喊信息经济时代

或者知识经济时代到了,但是我们中的很多人并没有对此有很深入的理解和研究,人类的三大生产要素是:物质、能量和信息,人类文明也经历了:以物质材料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第一代文明;以能量能源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第二代文明;正在经历的以信息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第三代文明。美国的第一、二、三产业,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过程是:一二三,二一三,二三一,三二一,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三二一的三次产业结构符合后工业化阶段经济的发展需要的。第三产业的主体是信息产业和以知识为主的服务业,信息和知识是其核心。

2.2 信息产品的边际成本。信息产品尤其是数字产品不同于物质产品和能量产品,可复制性和非排他性,使其具有边际成本为零的特点,从而也导致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于物质产品和能量产品不同。

作为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家之间通过分工可以提高双方国家的福利,也就是国际间的分工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然而在信息经济下,国际分工可能只对生产信息产品或者知识产品的国家带来好处,对生产物质产品和能量产品的国家之能带来负效益。

比如美国微软的 windows 操作系统,满足美国国内的需求,但是它出口到其他国家,基本不需要改动,只是将语言本地化即可,而世界其他国家的正版用户必须和其他物质产品一样为之付费。而对于美国而言,美国人并没有为此付出更多的劳动(相对于软件开发成本,语言本地化成本可以忽略),然而其他国家如果生产物质或者能量产品,则必须付出与之相对应的额外劳动。

3 信息产品对国际贸易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影响。

3.1 信息产品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影响。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还是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都不适用信息产品的国际贸易。这些理论是建立在国际分工基础上的,而国际分工在信息经济之前主要以物质能量产品为主,所以这些理论是适用的,之所以这些理论不适用是因为信息产品的特性与物质能量产品不同,信息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而物质能量的边际成本不为零,因此在使用国际分工理论时,需要区分是信息产品还是物质能量产品。在信息产品这个大类中,进行小类国际分工,以前的理论才能使用;同理,在物质能量产品中,进行进行小类国际分工,以前的理论也使用。而不能将所有产品不做区别的进行国际分工。

4 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建议。

通过上面的理论分析,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只生产物质能量产品,或者以物质能量产品为主的产业结构,会使一个国家成为别的国家的免费劳动力,所以应该尽快调整我国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尤其是软件产业和文化产业。

参考文献:

[1]Thomas A.Pugel(美) 托马斯A普格尔著。国际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薛荣久主编。国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3]胡昭玲主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第7篇: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范文

下面是求学网小编收集的信息产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欢迎阅读!

关键词:信息产品 数字产品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理论。

0、引言。

随着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飞速发展,同时面临新的挑战,原来的理论很难对信息经济的许多问题做出完善的解释。

当大家都感到网络使全球变成了地球村的时候,却发现地球村的居民并没有走向共同富裕,信息经济仿佛把距离拉近了,但是却把地球村的村民贫富差距拉大了;欧洲的债务危机使得欧盟有分裂的危险,穷国和富国的差距也在拉大。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不能适应现在的信息经济的发展,很难去解释国际贸易中与信息产品或者知识经济相关的现象,需要对其理论进行改进或者提出新的理论。

1、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发展。

1.1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于各国之间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一国应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那些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那些外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所谓绝对优势是指,如果一国相对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有更高的效率,则称该国在这一产品上有绝对优势。

斯密主张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反对国家对外贸的干预,认为自由贸易能有效地促进生产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

1.2 相对优势说对绝对优势说的取代及其发展。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世界各国产品比较优势的存在,各国应该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参与国际贸易,贸易双方均将在国际贸易中获得贸易利益。任何国家都可以凭借自己的相对优势即按照两优取最优,两劣取次劣的原则从事生产和交换。

1.3 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其理论模型即 H- O 模型。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双方均凭借自己的相对优势从事生产和交换,即各国应该生产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

在赫克歇尔和俄林看来,现实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只是一种劳动力,而是多种。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各国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取决于各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即相对禀赋差异,故称为要素禀赋说。由此产生的价格差异导致了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

2、信息经济或者知识经中环境下的国际贸易。

2.1 物质、能量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我们都在喊信息经济时代

或者知识经济时代到了,但是我们中的很多人并没有对此有很深入的理解和研究,人类的三大生产要素是:物质、能量和信息,人类文明也经历了:以物质材料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第一代文明;以能量能源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第二代文明;正在经历的以信息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第三代文明。美国的第一、二、三产业,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过程是:一二三,二一三,二三一,三二一,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三二一的三次产业结构符合后工业化阶段经济的发展需要的。第三产业的主体是信息产业和以知识为主的服务业,信息和知识是其核心。

2.2 信息产品的边际成本。信息产品尤其是数字产品不同于物质产品和能量产品,可复制性和非排他性,使其具有边际成本为零的特点,从而也导致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于物质产品和能量产品不同。

作为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家之间通过分工可以提高双方国家的福利,也就是国际间的分工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然而在信息经济下,国际分工可能只对生产信息产品或者知识产品的国家带来好处,对生产物质产品和能量产品的国家之能带来负效益。

比如美国微软的 windows 操作系统,满足美国国内的需求,但是它出口到其他国家,基本不需要改动,只是将语言本地化即可,而世界其他国家的正版用户必须和其他物质产品一样为之付费。而对于美国而言,美国人并没有为此付出更多的劳动(相对于软件开发成本,语言本地化成本可以忽略),然而其他国家如果生产物质或者能量产品,则必须付出与之相对应的额外劳动。

3、信息产品对国际贸易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影响。

3.1 信息产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假设只有 A,B 两个国家进行贸易,A 国只能生产物质产品和能量产品,B 国能生产物质产品、能量产品和信息产品,A 国出口量等于 B 国进口量,A 国进口量等于 A 国出口量。A 国出国产品的总价值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出口产品的总成本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但是成本为错误!未找到引有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0)如果 A 国的信息产品进口量 =A 国物质产品和能量产品的出口量,则 B 国不需要付出任何成本就可以得到 A 国出国产品的总价值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如果 A 国的信息产品进口量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生产信息产品的国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得到不平等的好处,在极端情况下,可以无偿的从别的国家获取物质和能量产品。

3.2 信息产品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影响。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还是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都不适用信息产品的国际贸易。这些理论是建立在国际分工基础上的,而国际分工在信息经济之前主要以物质能量产品为主,所以这些理论是适用的,之所以这些理论不适用是因为信息产品的特性与物质能量产品不同,信息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而物质能量的边际成本不为零,因此在使用国际分工理论时,需要区分是信息产品还是物质能量产品。在信息产品这个大类中,进行小类国际分工,以前的理论才能使用;同理,在物质能量产品中,进行进行小类国际分工,以前的理论也使用。而不能将所有产品不做区别的进行国际分工。

4、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建议。

第8篇: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范文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 本科教学; 哲学线索; 历史线索。

对于经济论文" target="_blank">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师生们来说,面对《国际经济学》、尤其是其中的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的教学,都颇有畏惧之心。主要原因之一是,国际贸易理论较之国际金融理论和其他经济学科,具有更多的几何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理论发展又具有较强的逻辑连贯性,要求学生既具备扎实的微观宏观经济学基础和基本的高等数学知识,又要有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甚至还需要一点对经济问题研究的热情和兴趣[1]。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难以在知识的深度性和课堂的生动性之间把握平衡,容易陷入乏味的说教中去; 在学习中,学生往往忽视逻辑思维整体把握,割裂各个数学模型间的联系,陷入死记硬背的痛苦境地———从而,在教与学方面,都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究其根本原因是在国际贸易理论的教学中忽视哲学和历史思维的导入; 缺乏哲学和历史的视野,必然将国际贸易理论说教成干巴巴的数学模型和几何线条,使得课程的教学缺乏生气和现实感。哲学方法和历史方法是一切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方法,综观几百年来的国际贸易理论演化史,我们发现,国际贸易理论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其发展也存在着清晰的哲学线索和历史线索。把握好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的哲学线索与历史线索,才能使我们对国际贸易理论的理解和学习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上。以下,笔者结合自己本科教学的心得体验,对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的哲学线索和历史线索进行提炼和总结,希望对同行的教学有所帮助,并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把握国际贸易演化中存在的潜在规律。

一、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的哲学线索。

国际贸易纯理论在长久的历史演化中潜藏着一条哲学线索,我们可以套用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首句来形象化地描述它,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这句话是老子从哲学的层面上来探索宇宙万物演化的规律,也可以从系统的层面上来揭示国际贸易理论整体逻辑演绎的哲学规律。

( 一) 道生一。

所谓的“道生一”,即,经济学为说明资源配置之道,逐渐建立一套一般均衡理论分析框架。

国际贸易理论其本质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研究既定市场经济制度下的资源配置问题,所以国际贸易理论所要讨论的是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为了说明理性人进行资源配置之道,数百年来,从亚当·斯密提出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以来,西方经济学家们进行着一场构建一般均衡理论大厦的智慧接力。到 19 世纪末,马歇尔将古典的劳动和成本价值理论和新兴的边际效用价值理论综合起来,从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构建一个以供求分析为基本框架的新古典经济学范式[3],一般均衡理论分析框架初步建立起来,后经阿罗、德布鲁等现代经济学家的严格证明,使一般均衡理论实现了完全公理化。当我们通过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后,掌握了这个资源配置之道,接下来的《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学习中,我们就要将这个为说明资源配置之道而形成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在国际经济格局下进行应用,来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即国际贸易问题。

( 二) 一生二。

所谓的“一生二”,指的是微观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应用,先后形成了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和现代自由贸易理论。

在微观经济学中,一般均衡模型,具有三大几何分析工具: 一是生产可能性界曲线,二是相对价格线; 三是社会无差异曲线。生产可能性边界在古典与现代贸易理论的不同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古典贸易理论,坚持劳动价值论,在劳动的同质性和唯一性的假设下,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段; 而现代要素禀赋理论,贯彻要素价值论的原则,引入另一种生产要素资本,在两部门不同要素比例的条件下,生产可能性边界呈外凸状。在封闭条件下,国与国之间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不同形状和位置导致了国与国之间相对价格的差异。相对价格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于是古典贸易理论与现代贸易理论又进一步统一到比较优势理论中去。这正是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在“国际贸易完全竞争理论”中的完美应用。

( 三) 二生三。

所谓“二生三”,系指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新阶段,诞生了“新贸易理论”。

1970 年代后,国际贸易理论在引入规模经济因素后,突破了一般均衡的完全竞争模型,将资源配置之道贯穿到“国际贸易不完全竞争理论”的分析中去,从而实现贸易理论的新变革。规模经济因素的引入,导致递减的机会成本,从而形成内凹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新贸易理论有三大贸易理论模型,它们是外部规模经济模型、垄断竞争模型和寡头垄断模型。外部规模经济模型仍然应用一般均衡的三大工具,说明外部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 而垄断竞争模型和寡头垄断模型则将微观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方法应用新贸易理论的研究中去,从而证明了产品的差异性、规模经济,以及厂商的非合作行为在国际贸易中的决定作用。

( 四) 三生万物。

所谓的“三生万物”,是指在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国际贸易理不断演化,从多个研究的角度产生诸多理论流派和观点,所有这些理论都可以统一在供求价值论的理论框架下。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价格理论( 供求价值论) ,即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国际贸易从其实务本质来说,就是一笔以国家为主体的交易,任何交易都存在供给方和需求方;一笔交易的达成,或是由于供给方的交易意愿较强,或是由于需求方的交易意愿较强,我们都可以从供给方和需求方去寻找其交易背后发生的动因。同样,任何国际贸易理论,或是从供给层面,或是从需求层面来寻求不同形态贸易发生的基础,或二者兼有之。综观各种贸易理论,其贸易基础的决定因素可用下图加以概括。

图 1 国际贸易基础的决定因素[4]。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从思维的高度展现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哲学脉络。综观诸多国际贸易数理模型,大多可以从一般均衡框架中的三大几何曲线的变化中得以生动说明。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的变化: 或呈直线状( 古典贸易理论) ; 或呈外凸状( 现代要素禀赋理论) ; 或呈内凹状( 新贸易理论) ; 或内外移动或偏向不同的坐标轴( 反映要素积累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变化: 或内移或外移( 反映一国福利水平的高低) ; 或偏向 X 轴或偏向 Y 轴( 反映一国对 X、Y 两种产品的不同偏好性) ; 或弯曲或平缓( 反映一国对两种产品组合的不同偏好程度) 。相对价格线的变化: 或相对平缓( 反映一国在 X 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 或相对陡峭( 反映一国在 X 产品上具有比较劣势,而在 Y 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 相对价格线上生产均衡点和消费均衡点的位置又呈相应的变化( 两点合一反映一国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 两点分离则反映一国参与国际贸易分工的状态; 消费均衡点在生产均衡点左上方,反映一国出口 X 进口 Y; 消费均衡点在生产均衡点右下方,则相反) 。三条曲线不同的变化组合生动而深刻地揭示了不同的贸易基础和贸易形态的变化。此外,作为一般均衡分析框架的组成部分的局部均衡分析框架,则成功应用于贸易政策的经济效应的分析中。所有这些分析又统一于以供求价值论为基础的一般均衡框架,源于理人假设下的全球化资源配置之道。这就是资源配置之道在国际经济格局下简洁而有力的演绎。

二、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的历史线索。

国贸理论的讲授,如果过多地渗透进数理的语言,不免显得枯燥乏味。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对其学习和讲授,历史视野的引进也必不可少。纵观数百年来的国际贸易理论演化史,笔者认为,存在着三大历史动因推动着国际贸易理论的不断发展。

( 一) 与贸易保护主义斗争的需要。

历史上,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存在着两大流派:

一是自由贸易理论流派; 二是保护贸易理论流派。其中,前者居于主流地位,后者居于支流地位。在以国家为主角的全球经济体系中,国际贸易所引起的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会影响一国国内不同部门的利益和不同国家利益的分配。西方学者或是站在本部门利益或是站在本国利益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贸易理论和政策主张。因此,国际贸易理论自身存在着强烈阶级性和对抗性。整个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史就是自由贸易主义和保护贸易主义的斗争史。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提出,是站在当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来反对重商主义; 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的提出是为反对当时的《谷物法》,从而为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进扫除了障碍; 李斯特为了保护德国的民族工业,提出保护幼稚产业理论,以对抗英法两国经济学家极力主张的古典学派自由贸易理论。各学派的理论观点也是在相互寻找对方理论逻辑漏洞的过程中而提出的,他们背后是所代表的阶级集团的对抗,在思想层面上同时也是他们各自贸易理论观点的精彩叠呈的博弈。亚当·斯密批判了重商主义金银是财富唯一形态的财富观,将绝对成本理论建立在更为科学的财富观的基础上; 李嘉图为回应《谷物法》支持者对斯密绝对成本理论存在的逻辑漏洞的攻击,创立了比较成本理论,夯实了国际分工的理论基础,使自由贸易潮流波及到世界更广的范围; 李斯特则高举民族主义的大旗,提出生产力理论以抗辩斯密的财富观理论,创立符合德国国情的保护幼稚工业论,在理论上指导着德国走上了工业化道路。这些经济学家的贸易理论都打上了深刻的民族烙印、阶级烙印和人文情怀,其背景的充分展开,将展现出一幅生动而鲜活的历史画面。

( 二) 理论在逻辑方面自我完善的需要。

理论的发展既有质变,也有量变。当理论的质变所形成的范式固定下来的时候,理论就开始自我完善式的量变。这种量变是寻找固有理论在阐述或论证过程中所遗留的逻辑方面的漏洞和空白,进行自我填补、自我完善。这既是学术研究的路径,也是推动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现实动因。这种动因,在推动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历史上,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虽然成功论证了各国参加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的贸易基础,但是李嘉图的理论并没有解决贸易双方利益的具体分配问题,特别是没有解决进出口商品交换比例如何确定的问题。李嘉图留下的这一国际贸易利益划分问题的学术空白,被其后继者约翰·穆勒所填补。于是,穆勒创立了相互需求说,从而补充和发展了比较成本理论; 此后,马歇尔又运用数学工具阐释了穆勒的相互需求说,以几何图形使这一学说“精密化”[5]62 -63,以臻于完美。此外,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和罗伯津斯基定理也是对 H-O 理论所遗留下的贸易利益在一国内部分配和要素积累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等问题的理论空白进行填补。

国际贸易理论在逻辑上的自我完善又表现为,随着价值理论的发展,国际贸易理论日益将自己建立在更为科学的价值论的基础上,使贸易理论的发展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越。价值理论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西方主流经济学经历了劳动价值论、要素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到供求价值论的不断更替,国际贸易理论也经历了古典贸易理论到要素禀赋理论的演进,最终将技术、要素禀赋和偏好集于一体,形成了建立在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基础上的国际贸易理论标准模型,从而使其理论基础更为坚实完善。

( 三) 应对国际贸易现实挑战的需要。

任何经济理论都是对经济现象的反映和解释,当实践的发展,经济理论不能够解释说明新的经济现象时,就必然会得到不断的修正,甚至被否定,这就为新理论的诞生提供了历史契机。国际贸易理论几百年来的演化史,其实就是不断地应对国际贸易现实挑战的历史,实践给予贸易理论以新的生机,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甚至实现了其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越。要素禀赋理论认为,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参加国际贸易的各国将出口密集使用其拥有量丰富的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拥有量稀缺的要素的产品。当里昂惕夫利用大量的统计资料来实证检验美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时,却得出了与这一结论相反的结果。如何解释这个被普遍认为正确的理论却又与国际贸易的现实相矛盾的现象,引发了战后一系列新的贸易理论的产生,从而推动着国际贸易理论向纵深发展[5]81。

回眸世界一百年来国际贸易发展历程,从劳动分工形态演变的大尺度看,过去一百年国际分工的基本层面从产业间、产业内深入到产品内部的不同工序、区段、环节和流程; 为应对国际贸易现实的挑战,国际贸易理论也顺次经历了产业间分工理论( 以比较优势原理为核心的传统贸易理论) 、产业内分工理论( 新贸易理论) 、产品内分工理论阶段[6]。二战后,国际贸易所表现的特征与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所预期的情形并不完全一致,尤其是 1960 年代以来,约2/3 甚至更多世界贸易是发生在技术、资源和偏好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其主要以制成品贸易为主。这对以产业间贸易为研究对象的传统贸易理论形成强大的挑战,导致 1970 年代“新贸易理论”的诞生[4]94 -95。当前国际产品内分工深入发展的现实,对以产品为基本分工对象的国际分工贸易理论带来了新的挑战; 而正在发展成熟的产品内分工理论弥补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长期忽视工序层面分工现象的缺陷[6]。

以上三大动因,或单独或共同地推动贸易理论大树不断地发展、繁荣壮大。例如,相互需求理论的诞生,既有填补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空白的需要,又与当时英国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贸易运动相联系; 重叠需求理论的产生,既有应对发达国家间产业内贸易现实挑战的需要,又弥补了传统贸易理论长期忽视需求层面分析的缺陷; 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论”的提出,则既有维护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利益的动因,又有理论应对国际贸易现实挑战的需要———传统贸易理论认为自由贸易对参与国普遍有利,而二战后的国际分工情形正好与之相反。

总之,国际贸易理论的讲授与学习贯穿哲学的线索,能充分展示理论数理推导的逻辑美,增强教学的条理性和清晰性,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国际贸易理论的内涵; 贯穿历史的线索,则会增强理论课讲授的生动性,使其更贴进社会科学的本源,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论专业素养的养成,加深其对理论发展的来龙去脉的了解。联系历史背景,紧扣理论观点,再配以条理性和系统性的模型解说,必然使课堂的讲授张驰有度,更富有立体性。当然,这也对教师综合知识的掌握提出了更大挑战。哲学方法与历史方法,是研究一切社会科学的根本方法; 同样,高校在国际贸易理论的教学中,也必须将哲学和历史线索充分展现,并且在必要时进行适当归纳,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讲授效果。

参考文献

[1]文娟。《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 经济师,2009,( 07) : 115 -116.

[2]老子,。 道德经[M]。 长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3]朱富强。 计量经济分析能够“发现”理论吗? [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 01) : 74 -82.

[4]李坤望,张伯伟。 国际经济学( 第二版) [M]。 北京: 教育论文" target="_blank">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9篇: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范文

论文摘要:对国际劳工标准是否应与国际贸易挂钩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截然相反的态度,本文阐述了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相挂钩的原因,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问题两种不同态度的理论基础,并论述了当前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概述

    “国际劳工标准”是由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一般是指由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公约和建议书等一系列国际法文件所体现的旨在保护全世界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国际规范。国际劳工标准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源于国际贸易竞争。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之间的联系可追溯到19世纪,美国率先于1890年开始禁止进口囚犯生产的产品,并于1930年将禁止进口的范围扩大到所有强制性劳工生产的产品。

    二十世纪末以来,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极力主张将劳工标准问题与国际贸易挂钩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1)在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缓慢,而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发达国家惴惴不安,因此发达国家将自身发展困境统统归咎于发展中国家的低劳工标准。(2)wto多边贸易体制中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劳工标准所特有的复杂性、随意性、隐蔽性等特点迎合了发达国家设置新的贸易壁垒的需求。通过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不仅扼制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而且转嫁了其国内经济发展危机。

2对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问题两种不同态度的理论基础

    2.1支持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的理论依据

    在主要发达国家,认为国际劳工标准与国家贸易应予挂钩有“人道主义论”、“贫困进化论”、“移民压力论”、“社会倾销论”等几种观点,但其主流观点是“社会倾销论”。

    “社会倾销论”认为,一些发展中国家使用童丁以及囚犯来生产出口产品,导致产品的劳动力成本很低。还有些发展中国家禁止劳工建立工会组织,导致工人工资被随意压低,工时被随时延长,这事实扭曲了产品的正常成本,致使生产成本降低。该情形使发达国家的出口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大为减弱。这种因低劳动力成本形成的出口产品竞争优势使其在国际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这种优势,可以认为是对出口产品的变相补贴,违反了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宗旨。这种由于种种原因致使劳动工资低下及其他社会条件恶劣形成的出口产品竞争优势就是社会倾销或日劳动力倾销、福利倾销。这种社会倾销现象会导致执行高劳工标准的国家将面临一系列负面影响。所以该理论认为应将劳工标准和国际贸易挂钩,对低劳工标准的国家予以贸易制裁,而不能仅仅是发展中国家获得利益。同时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以贸易制裁促进劳工标准的提高是防范不正当竞争、恢复和维护公平竞争局面所必需的。

    2.2反对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的理论依据

    对发达国家的劳工标准应与国际贸易挂钩的主张,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均持否定态度。其否定的理论大致包括特“比较优势论”、“特定文化论”、“投资区位调整论”、“与贸易无关论”等几种观点,但其主流观点是“比较优势论”。

    “比较优势论”认为,不同国家的劳工标准存在差异符合公平竞争原则。发达国家的“社会倾销论”完全抹煞了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石即比较优势理论,否认从发展中国家获得利益。有“优势”是进行国际贸易的基础。目前的发展格局只能是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优势和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优势的比较格局,国际贸易自由化也只能在此基础上的逐步自由化。如果按照发达国家要求制定统一的劳工标准来限制发展中国家比较优势的逻辑思路,也就意味着发展中国家也同样可以要求限制发达国家资本、技术优势的发挥。这样有违开展国际贸易的宗旨。发展中国家认为,劳动力成本的国际差异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劳动力成本如同各国的自然享赋一样是一个外在变量,它所形成的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础,这种比较优势,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好处,不会对发达国家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是两个领域的范畴,要真正提高世界的整体福利水平是通过贸易自由化发展全球经济,而不是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限制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发展。

3当前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3.1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的实践

    虽然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没有将劳工标准纳人wto多边规则中,但为了进一步促进贸易与劳工标准问题挂钩,发达国家正以双边贸易协定为突破口,积极推行国际劳工标准。例如。2001年正式生效的《美国一约旦的自由贸易协定》,首次将劳工与环保标准纳人其协议内容。此后,2003年,美国与新加坡、智利、越南、柬埔寨等国的双边贸易协议中也都纳人了劳工标准。

    3. 2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的发展趋势

    作者认为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是必然趋势,其理由主要在于:

    (1)它符合各国的长远利益。目前仍存在着生产商为获得较高利润而压榨劳动者的情况。低成本策略不仅损害了人权,更破坏了国际贸易中的公平竞争秩序。各国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可能很难对某些不当的降低标准行为做出公正的处理,但各国对自己的进出口贸易都相当敏感,因此将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有利于促进国际劳工标准的实施,最终更好地维护各国劳工的基本权利,它符合各国的长远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