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泌尿系统的保健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医院内泌尿道感染的因素
易感对象因素:包括年龄、基础疾病。老年和婴幼儿易受感染。老年人随著年龄增长各器官老化、功能减退、免疫功能已降低,而且伴有慢性疾病;婴幼儿免疫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功能尚未完善,从母亲天然被动获得的免疫功能也消失。基础疾病:患有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紊乱原发病或基础疾病的病人抗感染能力低下,对感染特别敏感,而且感染往往是这类病人最主要、最常见和严重的表现和后果,也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这类疾病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1.1 治疗因素:泌尿道粘膜屏障破坏,细菌进入其中而引起感染的操作有留置导尿管、膀胱镜检查等2.经研究显示,带尿管的病人细菌感染由72小时内的44%上升到17天后的99%。总医院喻学红报道3:尿路感染的发生与与导尿管的留置时间有关。留置时间3天以上的病人有31%发生尿路感染,留置5天以上达74%。短期内导尿病人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每天以8%-10%的速度递增,长期导尿病人几乎100%发生菌尿。
1.2 损害免疫系统的因素: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激素的应用是免疫系统功能降低。
1.3 其他因素:使用抗生素不当、甚至滥用,进行外科手术及各种引流。
以上原因中最常见的为导尿,医院内泌尿道感染中70%-80%是由导尿引起。
2 医院内尿路感染的症状、体症及诊断
尿频、尿急、排尿困难、超长的尿痛以及尿道烧灼感。在医院有尿路感染的病人大多数有导尿管,其中一些症状被掩盖(如尿频、尿急)。许多带有导尿管的病人甚至当他们有严重的菌尿时,也可能没有症状,而临床医生应该想到轻度尿路感染不会引起发热。肾盂肾炎的发生很少见,但如果病人有发热、双侧腰痛、寒战、出汗则应想到该病的发生。尿培养是做好的确诊尿路感染的方法4.
3 医院内泌尿道感染的预防对策
在医院内感染的控制中,护理部门承担着重要的责任,由于护理部门几乎管理着与病人密切接触的一切环境和大部分治疗措施,且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手段如消毒。灭菌。隔离等技术都属于护理工作的范围。因此,从护理部到护士都要反复强化预防意识,同时应积极开展科研,以寻求最佳的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5。
3.1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采取保护性的隔离措施(如戴口罩、手套、穿隔离衣、鞋等),减少引起感染的因素。
3.2 鼓励病人合理进食:以保证营养供给,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3.3 病房空气消毒处理:空气中细菌含量与多种感染密切相关,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吴蓓雯对病区微生物检测发现:在病人流动性大的情况下,空气微生物检测合格率低,在加强管理、合理控制人流的情况下,空气微生物检测合格率明显提高6。病房湿式清扫,每天床单更换、集中查房后定时开窗通风,必要时采取消毒擦拭、喷雾消毒及紫外线照射消毒等措施,以保证病房的洁净。
3.4 加强护理人员的手清洁消毒:医护人员洗手最易取得良好的预防效果,机械性消除法,一般用普通肥皂或液体肥皂,搓洗10-20秒左右,用流水冲洗后纸巾擦干,可清楚80%的一过性细菌。化学性清除法,手指消毒,使用带有抗菌药物的肥皂和流水洗手后,纸巾擦干或烘干,用某中速干性消毒剂消毒手指,用于检查处置易感宿主之前后,注意不要遗漏甲床和指间。
3.5 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加强护患合作。
3.6 治疗原发病也是防治尿路感染的重要方面。
3.7 导尿及留置尿管的护理:对病人来说预防尿路感染的关键是,在非常必要的时候才导尿。对护士则要求为病人导尿的方法正确。保证无菌技术和无损伤性。
参考文献:
[1]章 蓉,余 江. 护理在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中的作用[ J ]. 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00,19(8):362
[2]GooldD.导尿管引发的泌尿道感染及其处置[ J ]. 国外医学护理分册,1995,14(3):125.
[3]喻学红,任旭东,杜 燕. 导尿与尿路感染的分析[ J ]. 护士进修杂志,1996,11(6):12.
[4]阳世伟,殷 磊. 医院感染与护理[ J ]. 护士进修杂志,2001,16(9):656.
[5]吴蓓雯,李和姐. 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护理对策探讨[ J ]. 实用护理杂志,2011,17(9):35.
关键词:羌族;儿童;疾病谱;变化趋势
了解一个地区住院儿童疾病谱的变化趋势,分析儿童病种结构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当地儿童疾病的区域特点和时间趋势,对于评价社会医疗需求,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以及为政府决策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但目前相关数据更多集中在大型综合医院,缺乏县级基层医疗单位儿童病历分析,更缺少对少数民族儿童疾病谱的系统报道。
羌族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民族,现有人口30多万,主要聚居在四川省的茂县、汶川、北川县等地。北川县是中国唯一一个羌族自治县,羌族8万多人。北川县人民医院在5.12特大地震后遭受毁灭性破坏,于2010年9月迁入北川县新县城。本文就5.12地震后2011年1月~2014年12月间3159例羌族住院儿童病历进行了回顾性统计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来源于2011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期间在北川县人民医院的羌族住院儿童。
1.2 方法 疾病诊断参考诸福堂《实用儿科学》及有关专业会议的统一规定,疾病分类以《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为标准,采用第一诊断进行分类统计。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构成比及疾病顺位统计方法,P
2结果
2.1总体情况 2011~2014年共收集羌族住院儿童病历3159份,其中男性儿童1755例,女性1404例,男:女=1.25,无统计学差异(χ2=0.65,P>0.05)。儿童住院数逐年增加,到2014年已突破上千例,见表1。
2.2年龄分布 年龄2 h~16岁,平均年龄32.71月。各年龄段以1~3岁儿童最多,共1221例,占全部病例的38.65%;0~1岁婴儿其次,901例占28.52%;其它依次为3~7岁803例占25.42%,7~12岁199例占6.30%,12~16岁35例占1.11%。
2.3 羌族住院儿童疾病系统构成 各个系统疾病中,以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传染病为主,始终占居各年度发病的前3位,所占比例超过90%。呼吸系统疾病所占比例高达近80%,且近两年有上升趋势。新生儿疾病所占比例为2.82%,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皮肤病、泌尿系统、血液系统、意外伤害等各个系统所占比例相对较少,都没超过1%,见表2。
2.4羌族住院儿童疾病病种构成 每年度住院儿童前10疾病病种构成不尽相同,但支气管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基本上一直占居各年度发病的第1、2、3位,特别是支气管肺炎和化脓性扁桃体炎病例数远远高于其它病种,见表3。手足口病在2012年和2014年都上升到第4位,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也从前2年第10位上升到后2年第7位,高热惊厥在2014年进入前10位,提示这三种病发病都有上升趋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从2011年后没再进入前10位,发病数呈现逐年降低。4年中未见白喉、脊髓灰质炎和麻疹病例;流行性腮腺炎每年散发,符合当年流行趋势。
2.5疗效和住院时间 治愈1278例,治愈率为40.46%,好转1843例,好转率为58.34%,治疗有效率为98.80%。未愈34例,死亡1例,其它3例。平均住院时间为6.18d,住院时间≤3d的病例为342例,占10.83%。
3讨论
随着5.12特大地震后灾后重建的顺利完成,北川羌族自治县的社会经济和医疗保健事业取得了长远发展,儿童保健意识显著增强,就诊率不断提高,疾病谱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羌族男性住院儿童比女童多,可能与我国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衡及某些疾病发病存在性别差异有关。发病年龄集中在0~7岁,占92.59%,其中1~3岁儿童占全部病例的38.65%,主要原因是婴儿6个月以后来自母体的抗体滴度下降,与外界环境接触逐渐增多,而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完善,免疫力相对较弱,易受呼吸道和消化道病毒、细菌感染[2]。
本文结果显示呼吸系统疾病一直占据着疾病谱的首位,与国内多地文献报道一致[1-4]。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婴幼儿本身处于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状态,易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②当前我国环境污染严重、雾霾天气多,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得不到很好控制。WHO提出儿科今后重点是加强呼吸道管理,努力降低呼吸系统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任务任重而道远。降低呼吸道疾病发病率的根本措施一方面要增强环保意识,减轻环境污染,改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应加强儿童保健,做好健康教育,提高身体素质[1,2]。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各种疫苗的广泛接种,许多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传染性疾病已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显著下降。但一些新发传染病(如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高致病性人禽流感等)不断出现,特别是手足口病近年上升明显,保持高发趋势,这与手足口病病原体多样,传播途径广泛,传染性及致病性都较强,又无疫苗免疫等有效预防手段有关,应引起医务工作者和管理者高度重视[5]。
参考文献:
[1]马丽霞,王广新,李楠,等.1998~2009年山东省住院儿童疾病谱变化规律的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15):4445-4448.
[2]张姝,黄志,宋萍.我院10年来住院儿童疾病谱构成及变化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2011,37(2):132-134.
[3]金克微,李昌崇,蒋永贺.儿科住院病例疾病谱及流行趋势6987例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11):898-900.
1.兽药和兽药残留
1.1兽药:习惯上,将用于畜禽疾病的药物称为兽药,但是,随着集约化生产的开展,一些化学的、生物的药用成分被开发成具有某些功效的动物保健品或饲料添夹击、添加剂,也属于兽药的范畴。其主要用途为:防病治病,促进生长,提高生产性能,改善动物性食品品质等。
1.2兽药残留:指食品动物在应用兽药后,蓄积或贮存在细胞、组织或器官内或进入泌乳动物的乳或产蛋禽的蛋中的药物原形、代谢物或药物杂质。
兽药残留的种类很多,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2.1抗生素类药物:指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主要用于全身感染的抗生素、磺胺类药及其他合成抗菌药。如氯霉素、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黏菌素、磺胺嘧啶、呋喃西林、诺弗沙星等。
1.2.2抗寄生虫类药物:指能杀灭或驱除动物体内外寄生虫的药物。如苯并咪唑类、阿维菌素类、二硝基类、有机磷化合物、环丙氨嗪等。
1.2.3激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提高动物繁殖和生产性能。如乙烯雌酚、甲地孕酮、BST、PST、雌二醇、激素等。
2.兽药残留的原因
造成兽药残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畜禽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用药
用于食品动物治疗和预防的药物进行动物注射时,没有正确的遵守休药期或弃乳期。其原因有:①不严格的执行休药期有关规定,追求利益,造成休药期过短;②滥用兽药或使用劣质兽药;③用药错误;④使用未经批准的药物治疗;⑤屠宰前,为逃避检查,用药掩饰临床症状。
2.2饲料在加工过程中被兽药污染
有的养殖户为提高畜禽饲料的转化率和瘦肉率,违规添加激素和使用?-兴奋剂类药物或用没有清洗干净的兽药容器贮存饲料,造成污染。
2.3畜禽产品加工中兽药污染
目前,部分动物性产品加工经营者在加工贮存过程中,为使动物性食品鲜亮好看,非法过量使用一些碱粉、芒硝、漂白粉或香精、色素等,有的加工为延长产品货期,添加抗生素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即达到灭菌目的。
3.兽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
长期食用含药物残留的动物性食品,回在体内逐渐蓄积,引起各种组织器官发生病变,从而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其主要表现为:
3.1 毒性作用
磺胺类药物可引起泌尿系统损害,特别是在体内形成的乙酰化胺,其在酸性尿中溶解度很低,可在肾小管、肾盂等处析出结晶,损害肾脏,磺胺类药物还影响体内核酸的合成;链霉素对神经有明显毒性作用,造成耳聋,对婴幼儿尤为严重。
3.2诱导病原菌产生耐药性
细菌耐药性是指某些细菌菌株对通常能抑制其生长繁殖的某种浓度的抗菌药物产生耐受性,当发生这些耐药菌株引起的感染性病原时,就会给人类治疗带来困难。
3.3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与个体的免疫学特异性有关,与药物的剂量无关。其中,青霉素、四环素、磺胺类药物的致敏威胁大,轻度过敏时出现皮疹,严重时可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3.4“三致”作用
“三致”作用,即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某些抗菌类药物可引起癌症、胚胎畸变、基因突变,对人体产生危害,如四环素、呋喃类、氨基糖苷类。这些药物在肉、乳、蛋中残留,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富积,从而产生严重的后果。
3.5破坏微生态平衡
在正常条件下,人体消化道内的微生态环境中存在多种微生物,各菌群之间维持着共生状态的平衡。长期或过量摄入动物性食品中残留的抗菌兽药,会破坏微生态的平衡,有益菌群受到抑制,有害菌群大量繁殖,造成消化道内微生态环境紊乱,从而导致长期腹泻或引起维生素缺乏。
4.兽药残留的控制
兽药对食品安全性产生的影响,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尽管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减少用于农业的抗生素种类和数量,但由于兽药产品给畜牧业和医药工业可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要把兽药管理纳入合理使用的轨道并非易事。因此,兽药残留是目前及未来影响食品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必需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兽药残留。
4.1加强饲养管理,改变饲养观念
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饲养技术,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增强动物抗体免疫力,实施综合卫生防疫措施,降低畜禽的发病率,减少兽药的使用,充分利用等效、低毒、低残留的制剂来防病治病,减少兽药残留,不使用禁用兽药,避免兽药滥用。
4.2完善兽药残留监控体系
建立和实施国家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加强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加大监控力度,严把检验检疫关,防止兽药残留超标产品进入市场,对超标产品予以销毁,给超标者予以重罚,并查出超标根源,从根拔除,同时引导养殖户合理科学的使用兽药、遵守休药期规定。
4.3加大对动物性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
食品企业应严格按照CMP、HACCP等管理体系,建立良好动物性食品供应基地,把好质量关。有关部门进行不定期的抽检,对不合格即兽药超标产品没收处理,对严重超标企业进行停产整顿。
4.4加强对饲料的监控
目前饲料中添加药物极为普遍,经常添加多种成分,而目前能检测饲料中的少数几种兽药,应抓紧研究其他有效的兽药检测方法,真正从源头控制药物残留。
参考文献:
陈家华等, 畜禽及其产品质量和安全分析技术,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8
吴秀敏, 我国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8
许牡丹, 毛跟年 食品安全性与分析检测,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5
【关键词】 骨科; 切口感染; 手术; 病原菌; 耐药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rug resistance of pathogenic bacteria in operative incision infection of orthopedics patients, to provide reference of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incision infection incidence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and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Method: 300 incision infectious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1 to October 2014, were collected the surgical incision infection specimens, isolated pathogenic bacteria, using automatic analyzer in detection of bacterial pathogens and analysis of drug resistance. Result: 300 cases with a total of 920 strains of pathogenic bacteria cultured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patients with surgical incision infection and pus secretion specimen source: 818 strains accounted for 88.9%, 33 from blood, accounted for 3.6%, drainage of 32 strains, accounted for 3.5%, 27 cases of joint effusion, accounted for 2.9%, other 10 strains, accounted for 1.1%. 920 strains of pathogenic bacteria, 597 strains of gram negative bacilli, accounted for 64.9%; 171 strains of gram positive coccus, accounted for 18.6%; 152 strains of fungi, accounted for 16.5%; incision infection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was mainly pathogenic bacteria of gram negative bacilli, which pseudomonas aeruginosa ranked first, accounting for 32.6%, followed by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ccounted for 13%. Gram positive coccus was the second pathogens caused operation incision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infection, including Staphylococcus aureus was the leading pathogen infection, accounted for 12.4%. The fungus was the third bacteria caused operation incision infection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which infected with Candida albicans, accounted for 7.8%; gram negative bacilli had higher rate to Amikacin, aztreonam, Pi La Shilling, cefepime, ticarcillin, resistant to levofloxacin, cefazolin, gram positive coccus had high resistance rate on the left ofloxacin, cefoxitin, penicillin, clindamycin. Conclusion: In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 therapy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must strictly according to pathogenic bacteria detection results, to determine the clinical medication type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drug sensitivity test, launch targeted, individual treatment,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anti infection treatment effect,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Key words】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Incision infection; Surgery; Pathogen; Drug resistance
First-author’s addres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in Huidong County, Huidong 5163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13.037
一般接受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切口大,操作所涉及范围比较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病灶组织局部血液循环可能遭受较大程度的破坏,同时存在一定的切口感染风险,对患者术后恢复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1]。此外,骨科手术通常涉及骨水泥、假体置换等操作,导致创口闭合困难,增加了手术切口感染几率[2]。基于此,为明确医院骨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具体状况,为临床抗菌治疗提供指导,本院随机抽取300例切口感染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骨科自2011年8月-2014年10月收治的300例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骨科手术治疗。其中男192例,女108例;年龄12~82岁,平均(55.3±6.1)岁;闭合性骨折内固定手术感染72例,开放性内固定手术感染174例,类风湿关节炎手术感染10例,骨关节化脓性感染44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56例,高中169例,大专及以上75例。
1.2 方法 采集所有纳入研究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感染标本,采样前禁止使用消毒剂与抗菌药物,无菌冲洗手术切口,辅助使用无菌棉签擦拭切口深部脓液及分泌物,对部分切口闭合患者,则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切口分泌物,注入培养基,并将部分细菌标本放入细菌培养瓶内培养,作病原菌检测,实施药物敏感试验。对病原菌菌种的鉴定采取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在35 ℃温度环境下孵育24 h左右。药物敏感性试验则应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测定,严格按照说明进行操作。
1.3 感染诊断标准 严格参照全国医院感染监测中心通过的手术切口感染标准。类型包括深层切口感染、表层切口感染与腔隙感染。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P
2 结果
2.1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标本来源及分布情况 300例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共计培养处病原菌920株。标本来源:分泌物及脓液818株,占88.9%,血液33株,占3.6%;引流液32株,占3.5%;关节积液27株,占2.9%;其他10株,占1.1%。
2.2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标本病原菌分布情况 920株致病菌中,革兰阴性杆菌597株,占64.9%;革兰阳性球菌171株,占18.6%;真菌152株,占16.5%。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位居第一,占32.6%,其次则为鲍氏不动杆菌,占13.0%。革兰阳性球菌是引起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第二位病原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导致感染的首位病原菌,占12.4%。真菌则为引起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第三位菌群,其中以感染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7.8%。见表1。
2.3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耐药率分析 革兰阴性杆菌对阿米卡星、氨曲南、哌拉西林、头孢吡肟、替卡西林、左氧氟沙星、头孢唑林有较高的耐药率,革兰阳性球菌则对左氧氟沙星、头孢西丁、青霉素、克林霉素有较高的耐药率。
3 讨论
医院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是临床骨科手术常见并发症,一般骨科手术患者手术操作时间相对较长,切口面积大,大部分患者创口均具备不同程度的开放性,且手术一般需配合使用对应的骨科器械,为细菌入侵及其繁衍增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3],因此手术感染发生率较高。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不仅增加了患者的治疗时间与住院时间,同时加重了其经济负担,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同样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且部分患者再次入院治疗率高。同时也有研究资料表示,并发术后切口感染的骨科高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未合并感染者。因此必须引起临床领域广泛重视。伴随着临床抗菌药的不断推广与应用,部分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也在不断提升,诸多广谱抗菌药物耐药率均比较高,导致抗感染效果有限,严重情况下可能造成内源性感染[4]。
大量临床研究报道提示,引起骨科术后感染的因素相对较多[5-6],当前临床上公认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泌尿系统感染、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肥胖、糖尿病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7],也有研究表示,患者机体免疫能力的下降、细菌毒性提升、细菌数量上升均与骨科患者术后感染率提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加之当前临床多种抗生素的滥用,同时提升了部分病原菌的耐药性,为病原菌的滋生提供了条件。同时伴随着现代医疗研究的不断发展,血液病、血液透析操作、侵入性操作、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切口的引流处理也成为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8-9]。因此,明确医院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病原菌的构成对制定针对性的感染预防措施有积极的指导价值。
有统计研究资料显示,在四肢骨折患者群体中,胫腓骨双骨折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最高,所占比例在37.5%左右,其次则为跖骨骨折与跟骨骨折患者,所占比例为30.0%左右[10]。其中手术切口感染率最低的骨折类型为肱骨干骨折,约占3.0%,可能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相关。其一,胫腓骨双侧骨折多由外伤所致,属于开放性骨折的范畴,患者创面面积一般较大,导致其与病原菌接触几率变大,因此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其二,胫骨中下段部分骨折患者血运情况一般较差,加上软组织损伤及手术操作对骨膜组织的破坏,均可能加重患者骨折端口的血运不良表现,进而导致创口愈合不良,并增加了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且研究证实,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在3.0%左右[11],感染常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其中位列首位的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其次则为鲍氏不动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
本组研究中对300例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进行病原菌检测,结果提示,患者切口感染病原菌主要包括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及真菌。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所占比例最高,为64.9%,与早期相关研究报道结果基本一致[12],且结果提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患者对氨基酸苷类、喹诺酮类及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耐药率相对来说比较高,可能与临床大量应用头孢菌素相关,造成革兰阳性球菌过度滋生。传统研究观点认为,对骨关节感染患者的治疗主要以酿脓链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目标病原菌,宜将青霉素类药物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但伴随当前临床致病菌群的变异,青霉素药物耐药性的提升,导致感染控制率低,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13]。本组研究中对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较低的药物主要为亚胺培南,其杀菌作用显著且稳定,而革兰阳性球菌则对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等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因此,需重视对抗生素药物的合理选择,以提升感染控制率。
且大量研究报道均证实,科学、合理应用抗生素与抗菌药物是降低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率的关键措施[14]。因此,必须重视术前与术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临床研究证实,一般葡萄球菌对半合成青霉素、头孢菌素、青霉素G及红霉素等药物较为敏感,对病原菌培养试验证实为葡萄球菌属感染的患者,在明确抗菌药物使用指征后,可合理应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15]。通常术前作感染与抗菌预防的时间在手术开始前半小时左右,对手术时间超过药物在人体内半衰期的患者,需于手术过程中适当补给抗生素。手术完毕后持续使用抗生素3 d左右,以最大限度控制术中感染,降低熟手感染发生率。同时还需注意,有研究提示,骨科患者体重与年龄均为影响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16]。且大部分高龄及婴幼儿、恶性肿瘤患者,自身免疫能力较差或发育尚不健全,是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群体。另外,孕期产妇胎膜的早破同样也是影响宫颈细菌感染与阴道细菌感染的原因,是引起宫腔内感染与产褥感染的主要原因,需注重其防治。除此之外,医院手术室空气质量与环境质量同样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空气中尘埃、飞沫均可能携带病原菌,并以手术器械、敷料作为媒介导致手术切口感染[17]。因此,需重视对手术室的消毒处理,以降低医院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
综上,医院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大部分病原菌均有较高的耐药性,且呈多药耐药率的特征,且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以细菌性感染为常见感染原因。而当前临床上对预防感染的抗生素药物使用均存在错误的观点,认为多用无害。但早期便有学者提示,针对骨折患者术后使用抗生素作抗感染处理与未使用抗生素作抗感染预防的患者相比,其术后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且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的部分患者耐药性提升,感染率反而可能上升,同时延长抗生素的用药时间,可为耐药菌株的增殖与繁衍提供条件,甚至加大病原菌流行的可能性。因此,在针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时需严格参照病原菌检查结果,并根据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确定临床用药种类,展开针对性、个体化的治疗,以优化抗感染治疗效果,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同时还需于手术前、手术过程及术后作感染预防,合理应用抗生素,重视对手术室的定期消毒,确保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手术操作,以期最大限度控制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此外还需严格落实医院环境与医疗物品的细菌学检测指导,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做好消毒隔离处理,以提升骨科医疗服务质量,降低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严雪忠,黎高明,留成胜,等.骨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1(12):2913-2915.
[2]修艳玲,贺轶宁,王颖,等.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情况分析[J].护理研究,2012,26(28):2631-2633.
[3]严汝庆,李瑞龙.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3,12(6):1054-1056.
[4]朱雄白,黄小敬,陈鑫,等.骨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2(15):3674-3676.
[5]薛彩霞,杨矗赵俊桃,等.骨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4,29(4):142-144,146.
[6]郭光泽,乔晓春.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6):3891-3893.
[7]徐利,马江卫,简亮,等.126例Ⅰ类切口术后感染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7):582-584.
[8]施绒舟,胡奇哲,裘情密,等.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析及防治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71-72,131.
[9] Campbell, K A, Phillips M S, Stachel A, et al.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hospital-acquired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among inpatients in an orthopaedic tertiary care hospital[J]. The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2013,83(2):146-149.
[10] Richards J E, Kauffmann R M, Zuckerman S L, et al. Relationship of hyperglycemia and surgical-site infection in orthopaedic surgery[J]. Th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American Volume,2012,94-A(13):1181-1186.
[11]张磊.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3):2687-2688.
[12]陆惠根,张中伟,徐红伟,等.骨外科手术切口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8):1548-1549,1589.
[13]项大业,连永生.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6):1150-1152.
[14]孙炳慧.某院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回顾性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4,13(2):78-80.
[15]吴杰,曾范慧.预防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3,12(24):69-70.
[16]段万礼,吴力军,许汉荣,等.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防治措施[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2,15(5):53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