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慧生活的作用范文

智慧生活的作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生活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慧生活的作用

第1篇:智慧生活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 中学生; 社会实践; 意义; 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4-0157-01

现在的中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被当作“小皇帝”、“小公主”一样来对待,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被呵护、娇生惯养、养尊处优,缺乏风雨的洗礼和困难的磨砺,使得他们心灵上过于脆弱,身体上过于单薄,思想上过于自私,精神上缺乏上进。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汉滨初中多年一直敢于推行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能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让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1.与现代社会对所需人才素质内涵的要求不断提升密不可分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增长,“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早已过去,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在招贤纳才时,已相当注重应聘者的社会实践能力,那些“1”字型的专才和“一”字型的通才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而“十字”型的全才才更加受欢迎。事实证明,没有任何社会实践能力的人势必在未来社会竞争的洪流中被淘汰,而那些具备良好社会活动能力的竞争者必将在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中占据优势。

2.符合当代青年的特点

出生在80年代后的城市新新人类,是生活在新旧体制转换和社会生活急剧变化中的一代。他们聪明活泼,见多识广,对社会事务充满新奇,但由于中国许多家庭缺乏民主、自由的氛围,孩子自小在家人的细心呵护下长大,在学校中接受灌输式的教育,因此他们非常渴望摆脱父母、师长们看管式的教育,渴望能够体验以主体性参与为特征的社会实践活动,寻求独立的自由空间,以满足人际交往、被需要、被重视的高层次精神需要,所以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势必会得到他们的积极响应。

3.离不开当今教育观念的更新

同志曾提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加他们的社会经验,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并且许多学校、老师和家长对“好孩子”、“成材”的定义有了新的认识,除了在校遵守校纪校规,学好专业知识,也开始注重孩子综合素质的发展,学校的重视加上家长的支持在无形中激励了孩子参与社会实践的愿望。

二、社会实践活动对提升中学生素质的作用

1.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能力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意味着要克服依赖,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意味着要离开父母、老师的庇护,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意味着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开创自己的事业,创造多彩的人生。自强就是要求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而是想办法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而我们这一代的中学生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生活,经不起挫折、困境,最缺乏的就是自立自强的能力。

近几年以来,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有计划的收拾好行装,准备好生活用品,让他们从课堂走进农村校园,走进农家田地,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体验农村生活。2007年暑期,我们带领一百余学生前往平利县兴隆中学,开展为期一周的军训拉练式生活。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在农田里锄草、施肥,和农村学生一起劳动,同吃同住,遇到问题自己处理,每天坚持写生活感受,相互交流,相互感染,让他们在实践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在成长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学生自立自强的意识和能力从中得到了提升。

2.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坚强的意志可以让学生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90后的学生大多数意志薄弱,内心敏感,经受不住挫折和困难的考验。这对于平时在操场上跑几圈都喊累、体育课总想跑到树荫下,上学放学车接车送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2007年暑期,学生第一次面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都感到无比的新奇和欢喜。从学校出发到达目的地兴隆中学,期间有近三十里山路需要学生背着背包徒步完成。没有了起初的新奇与欢喜,逐渐是疲劳与忍受,在汗水、鼓励与竞争中,学生们相互协作,慢慢地克服了疲劳和炎热的考验,伴随着满脸的汗水,他们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3.培养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奉献社会是学生成长应该经历的过程和要求。学生的成长与成才,需要广阔的天地、开阔的视野、丰富的阅历、真实的环境。只有他们真正地参与其中,才会有真实的体验与收获。

学生们第一次面对淡汤无味无菜的面条,他们都难以下咽,吃了几口便放下碗筷。我们故意不管,紧接着就按照活动安排到田间地头参加劳动。从未干过农活学生,因为缺少对生活的了解,错把水稻当韭菜,错把玉米苗当野草,笑料百出。在农家孩子的指导下,他们认识了水稻与韭菜的不同,玉米苗与野草的区别,初步了解到了社会生活知识对于自身成长的重要。

在太阳的炙烤下,学生们汗流浃背,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体验到了饥饿的真实感受。在这样的体验下,学生们再次面对同样的饭菜,竟吃得津津有味。晚上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独立的房间,睡大通铺硬板床,音乐声被蚊虫声替代,更是让学生体验到农村同龄人学习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感受到自身生活的幸福,认识到自己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应该在平时的点滴生活中理解父母、感恩父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三、让学生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陶冶情操

美丽的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的母亲,给予我们无穷的精神享受,带给我们欢乐,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我们对大自然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向往越来越强烈。学生不应该成为“笼中之鸟”,步入大自然这本书中去,会得到更多课本里学不到的东西。

2008年暑期的平利西河之行,山环水抱,鸟语花香,篝火晚会,西河漂流,水中嬉戏,徒步登山,给学生们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2011年暑期的南宫山之旅,山美如画,水秀若诗,重峦叠嶂,云雾缭绕,学生们在茶农的指导下,亲自采茶、制茶、品茶,绘美景,唱山歌,在大自然之美的熏陶下,学生们的心灵得到了洗礼,思想得到了升华,一方面亲近了自然,感受到了自然的生命之美;另一方面,一种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

第2篇:智慧生活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文化智慧 现代教育 思考实践

教育是对文化最直接的承载和运用,它一方面把文化的精华接受过来,通过充满生命智慧的阐述与发挥,溶化于成长的幼小心灵;另一方面,又在付诸生气和活力的运用中,创造、发展了文化。二十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经验、生长、生活”的课程理论,指出课程教学的本质、目标和方法。强调学生所学的知识经验要与个体经验联系,逐步深入到更广泛更“具有教育意义的经验”。“生长”是教学的目的,也是教育的目标。不仅关心学生的身体、心理和思维能力的“生长”,而且注重他们的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的“生长”。“生活”,指有教育意义的日常生活,或日常问题的解决,并着眼于学生未来生活的教育。这应该是语文大文化教育的终极意义。

文化教育,是一种必然过程,也是一种高度境界,教育的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文化传承、文化传播和和文化创新诸多功能的文化。它以追求真善美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和幸福为终极目的。因此,教育体现整个人类文化所蕴含的最根本的人文精神,或者说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的灵魂。教育的活动的中心就是人和文化,以文化与人,通过对人的培育来推动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古代人们对文化是从认识方面定义的。《易・贲卦》说:“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人文“人文化成”文化的形态。文化是有不同层次的,文化是揭示自然的、社会的现象和规律。今代人对文化的理解,深入生命的体认。钱穆说:“一国家一民族各方面各种样的生活,加进绵延不断的时间演进,历史演进,便成所谓‘文化’。因此文化也就是此国家民族的‘生命’。”欧阳教认为,“我们有两个天性,第一个天性就称为自然,第二个天性就称为文化。”强调指出:“文化就是我们的体外‘器官’,就像你肚皮里的五脏六腑一样,你没有办法割舍,你就在这文化氛围里面过活。”教育的真谛就是“人成为人”,由自然人成为文化人,在人生中达到文化自觉。

“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就是具体的行为、行动和以此产生的器物文明。形而上者就是在有形之上的,人与宇宙更本质的一种存在,就是“道”,就是价值取向,就是思维方式。美国克鲁克洪和克虏伯概括为:“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巴格比将文化定义为“社会成员的内在和外在的行为规则”。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高度凝结,是民族精神的非常化绵延层累。小而言之,它是人的文化素养和表现。从广泛意义上说,文化是人的生活方式和所创造的物质,以及形成的心理和行为。文化外显部分是具态的物质。其次是人的精神活动,并形成哲学、科学和文学的形态,以及社会制度。深层次的是表现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审美趣味的心理状态。文化的内涵在于“人化”和“化人”。“人化”是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按照人的方式认识、改造世界,从而促进文化的发展;“化人”强调文化功能和价值,用文化来培养人、提高人,使人的发展更全面、更自由。简而言之,文化本质就在于改造人生,改造社会。

所谓智慧,从表征上看,是文化在人身上的投射,产生了积极的效应,改变了行为、行动的态势;从实质看,是人发挥了文化精神,最大可能地激活潜能,彰显出创造性的生命力。因此,讲究智慧,突出个人的主体性,勤于学习,积累知识,为获得智慧创造条件。智慧还在于注重主客观结合的作用力,勇于实践,加强修养,不断地完善与发展自我,为发挥运用智慧寻求契机。进一步看到,智慧要求人们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以立德、立功、立言的责任承担,高度实现人的类的本质,从而体现为人生活的综合因素。智慧往对于人生的最大意义,就在于通往人类生存的更高境界,指向有德性、有质量的幸福生活。文学家林语堂列出的智慧公式是“现实+梦想+幽默=智慧”。现实生活有了梦想就会产生上升、腾飞的张力,幽默的情趣和快乐赋予了活跃的生命,人生便可以不断地获得智慧。实业家李嘉诚的智慧公式是,得到充分开发的智力商数和不断自我完善的情感智能商数,加之勇于超越问题的开拓精神,形成人走向成功,走向卓越的“智慧”。所以说,智慧就是要达到能力、品质和境界的统一。大哈奇森说:“智慧意味着以最佳的方式追求最高的目标。”归根结蒂,智慧是如何塑造真善美的心灵,如何走进有价值的人生,透视生活和生命,更好地把握现实,开创未来。

我们要探讨文化与智慧的源流关系,和文化智慧互为因果的作用。雨果说:“精神像乳汁一样可以养育人,智慧便是一只。”文化和智慧在当下语义范畴中是两个概念,然而它们所指示的精神实质是联系在一起的,人类在文明的进程中,或者一个人在生活困境中,走出黑夜,启开蒙蔽,擎起文化的太阳,穿透时空的光明是智慧。血液中涌动的是文化的水,给干坼的精神滋润是智慧。也就是说,文化“化人”是智慧,智慧“人化”是文化,文化智慧处于一个动态链上。文化只有转变成人类生产、生活的智慧,才能产生积极的作用,智慧只有在文化的继承创新中,才能激发并真正发挥它的效能。但要看到,人们对文化泛化了,随便一件东西一个举动就是文化。对智慧小而弱化了,小精巧小聪明小伎俩都当作智慧。我们应该站在人类文学角度,以认识整体观和本体论出发,在世界和人生宏大的叙事框架中,考察文化智慧的价值体系。

西方文化被称为“智慧”,“爱智慧”。苏格拉底用对话形式建立一个共同的参照系,说他听从的是“良知”。柏拉图说,“良知”照亮世界,提倡智慧、勇敢和节制的美德。亚里士多德更进了一步,认为理性生活是所有人普遍的目的,提出“实践智慧”观点。进入中世纪,培根“在斯密斯山顶湖上观察到7645只鸭子是灰的”,要捍卫归纳的思维方法。他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知识转化成智慧,才是推动社会前进改变人的命运的力量。哥白尼日心体系、牛顿三大定律和莎士比亚戏剧问世,是最直接和间接的文化智慧的成果。达尔文进化论和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为人类文化智慧找到内在生命的根源和理由。黑格尔认为,历史是充满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张力的过程,人类无法只生活在“自身之内”,人们必须拥有某种他们可以在其中认知自己、表达自己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文化智慧。这个张力结构,就是“良知系统”。

中国文化内向性倾向决定了独特的“良知系统”。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典型的良知,孟子的“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乃为良知的出发点和归结点。荀子“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要求人们“良知”修养。老子说“上善若水”,庄子言“化蝶”,生动地点化生命智慧的意义。文化智慧最终指向人与人生的目标,是仁而立人,智而达人,勇而树人。从文明发展过程理喻到,“良知系统”涉及“善”的道德领域、“美”的艺术领域和“真”的科学领域,形成两条重要的轨迹,一条是文化智慧产生超越历史的力量,另一条是人在生活中价值自觉能力。

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研究“文化――心理结构”时提出,“中国的智慧”是当代哲学要注意的时代课题。他认为,“展现为文学、艺术、思想、风习、意识形态、文化现象,正是民族心灵的对应物,是它的物态化和结晶体,是一种民族的智慧。”智慧不仅孕育,而且涵含于诸多文化范畴。实际上,人们在文化“化人”、或者“人化”文化的过程中,产生积淀智慧,并且发挥应用智慧。智慧表征为知性模式,体现出思维能力、整体心理结构和精神力量,突出于智力才能与行为自觉等伦理学,包括美学方面的交融渗透,影响着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发展所积累下来的内在的存在和文明。这种文化智慧流淌在华夏的血脉中,以“至善”“至美”为主旨,激发人们主观能动性,积极地显现理性智慧,尤其是实践智慧。可以看到,“天人合一”思想统摄下,阴阳五行的宇宙观、人的“生生不息”生命意识和“仁”的道德伦理、“气”“神”的辨证精神相合一,使人与自然万物认同和谐,并在感性世界,日常生活和社会关系中寻求“中和”适度的理性把握和精神超越,以至主客同构,体用不二和完整的人格塑造,达到“尽性知天”、穷神大化,实现人生价值极致,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世界。当然,中华民族智慧要“海纳百川”,借鉴吸收西方哲学抽象思辨、知性逻辑和创新精神,在当代多元文化和经济科技高度发展中,突出个性解放、个人独立和自由,文化智慧面临着向前跨越,在更高层次上建构问题,不仅取得重要的学理意义,而且产生巨大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作用。

第3篇:智慧生活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共同体;生成视界;实践反思;中性智慧;类生活

[中图分类号]B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11-0012-03

公共性是人不可或缺的现实存在条件,无论是置身刀耕火种的群居生活,还是处于纷繁复杂的当代生活实践中,人都不能在孤寂中呈现生活的理想色泽。人的发展就个体来说是个性的发展,就群体和社会来说则是公共性的发展。展望超越以往公共性弊端的未来社会的公共性,不仅要反思公共性的历史形态,还要考察当代公共性的社会功能。而当今社会伦理功能日常化、政治功能深层化和社会功能综合化的现实,是确认公共性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为此应立足于当代现实,在回顾历史的同时展望未来,使公共性的历史与未来在思想中贯通起来。这种贯通不仅涵盖公共性的发生发展史,而且涉及对人类日常生活历程的哲学理解。这种理解或为人文社会科学提供现实社会公共性的理论分析,或为人类生活实践提供方法论与价值观的引导。在此基础上,凝聚共识性的总体思路,开发人类智力资源,树立健康、文明的时代风尚,对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人的类本性与类生活

关于人性及其公共性的规定是哲学家的持久追问。如果说“我是谁”之类问题是主体性的哲学审视,那么,“你是谁”之类问题则反映了对象性的文化规定,而“他是谁”的问题则呈现出公共性的问题域。当“我与你”的合奏演绎主体间性的“艺术整体”时,他者的规定和我、你、他/她的关系把公共性的问题突显出来。在审视他者的过程中,“我与你”应自觉地把“他/她”当作“我与你”一样的存在,以“我们”的话语保持彼此的个性规定,在发展各自自由个性的同时,相互理解对方的自由选择。可以说,无论是对个人与社会的文化审视,还是对我、你、他/她的身份确定,都反映了哲学对公共性问题的恒久探究,同时呈现出我们考察现实社会公共性问题的思想原点。

人的生活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生成的生活世界,抛开人的关系存在去探究人的本性只能使人成为物的别名。人的类本性是其区别于物的根本特征,人的类生活是实践地“改造无机界”,继而“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的过程,人们“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因此,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1]人是“类存在物”,并非基于应然生活的向往,而是一种历史的事实,只是这个事实在历史形态中还不尽完善,有待在当代生活世界实现其理想维度。

人的类生活使人与世界成为一体性存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乃是共时同步的,即人必须在共同体中体认其生成的现实境界。人的类本性使公共生活的完善成为人的实践自觉,人对生活世界的完善固然体现了道德良知,但这种完善实乃体现了人的类生活的当然使命。人必然要在公共活动中实现自我,在集体活动中践履公共实践,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核心即在于其公共性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公共空间是人把握其类本性的实践场所,公共生活实践不能缺失哲学视野的人文关怀,人对自我的超越正是在与他人的对话与交往中完成的,人的社会存在与公共生活的人文内涵乃是同位语。

当代生活世界当然诉求人的类本性,并在理想共同体的建构中超越以往公共生活的误区,使人的类本性的丰富与类生活的完善成为可能。当代生活世界的历史变迁使人的自由发展在多维视界展开,人们自觉地追求生活的完整与真实,将“完整的人”的生成视为超越自我的必经之路,人类相互对抗的历史悲剧证明,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看似存在于私人空间,实则发生在公共领域,因为每个人的命运都与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人的社会活动不可能离开公共视界。

人在当代共同体中自觉追求理想生活方式,为此必须建构适应时展要求的生活理念,确定社会交往与自我实现的基本模式。人对自由发展的个性诉求应与社会发展的公共性建构相一致,尽管“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形态――所制约。”[2]人为生产力与交往的历史发展所制约,并不是构成人性生成的根本障碍,而是反映了人类发展的客观条件,人在有所制约的公共生活中才能避免其行为越过自身所能承受的限度。人的存在是有限的,人超越既往存在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无限的只是人类拓展其生活方式的理想视界。人总是以有限的能力诉求无限的理想生活的可能,继而呈现出人类发展的各种路标,公共生活正是人类超越自我的“林中路”。

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是必要的,确立“社会理想”乃是人的公共生活的思想基础,即人不能以“无意识”的姿态进入社会生活的历史时空。人的理想存在方式是提升其现实存在方式的前景,人类曾经展望多种可能的前景,在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又不断改换生活的前景,对未来前景的展望并非旨在科学地设定将来的生活样式,而旨在阶段性地超越以往的生活样式,即对前景的每一次设定与超越正是不断体认“社会理想”的过程。人的类本性决定其类生活必然在现实生活中探寻理想维度,而将理想维度的实现完成于人类生活的实践进程。社会理想之所以不沦为空想,正是因为其在“现实的运动”而非在理念世界展开,当代社会生活的主体自觉承载着实现公共生活的理想形态的社会使命。

当代公共生活的理想维度与人的类本性的理想维度一致,人的类生活正是在现实中超越既往存在的过程,这种超越与人对哲学境界的确立紧密相关。“人之所以确立哲学境界,就在于人在活动中总是处在‘不满足’之中,与‘不满足’相对立,设立某种‘满足’的理想,使自己的现实生活具有意义。所以,‘生活就意味着超出自己本身’,而‘超出’的肯定性内容就是确立哲学境界,构建哲学的‘社会理想’。”[3]可见,当代公共生活为人的意义呈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人对“不满足”的生活样式的扬弃呈现出人类生活的理想境界。任何确定的“满足”的理想又将被新的“不满足”所超越,人对可能世界的现实把握正是在实现社会理想的公共空间展开的,人类的现实生活的意义也正是在其中得以呈现的。

二、当代共同体的中性智慧

当代公共生活的主体应自觉地消解人际交往的紧张状态,扬弃以极端的思维方式实现个性自由造成的合作困境,尝试以中性智慧处理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当代公共性视域的中性智慧具有学理与现实的双重根据,不仅体现形而上学的思维旨趣,同时彰显了生活世界的理想旨归。当代公共生活的主体应对中性智慧达成共识,即以公允的态度平等地面对自由交往的生活空间,使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同时展开,个人的发展为他人的发展提供可能,社会共同体呈现出多元合作的共赢局面。

生活在当代共同体中的“现实的个人”之间将彼此视为对等的存在,人以“凝视”的方式面对他人,并在他人的“凝视”中感知自身的存在,“人在认识对象的过程中自己也变成了对象,在凝视对象时,对象也在凝视它的凝视者。”[4]“凝视”是社会生活主体的权力表达方式,它承载着人们的思索与实践,成为“我思”与“无思”的结合体,人不仅是经验与超验的存在,还在思索与实践中呈现自身的社会角色。“人不能在‘我思’的直接而自主的透明性中确立自身;作为另一方面,也不能居住在客观呆滞的决不会产生自我意识的事物之中。”[5]人总要在“我思”与“无思”中确定自身的“权力”,福柯视“我思”为“活的声音”,隐秘是“无思”的背诵,“我思”无法容忍周围“无思”的若有若无,总要去把握“无思”,人之生成总是有他人伴随,即人与人之间的“凝视”不可避免。

福柯着意发挥的“知识―权力”的“凝视”实则是人际关系的重要隐喻,他提供了观察个人生活的思想中介。特定时代的思索与实践从不会分离,在公共生活主体的相互“凝视”中得以呈现,主体间“凝视”及其交往应秉持中性智慧,主体应在实现自我的过程中为他人的自我实现提供契机。福柯正是从人作为晚近时代的知识发明的角度审视“人”与“知识”的,人与人的关系在这里表现为“知识”之间的关系,“知识”之间的对话呈现为社会的微观权力,而这种对话与关系在主体平等的“凝视”中成为可能,“凝视”的智慧正是公共生活的中性智慧。“凝视”的“知识图式”因而呈现了人际关系的文化图谱,人与人的关系在不同时代形成不同的网状结构,不同的网状结构正是对多元的公共空间的形象描述。中性智慧是连接网状结构各焦点的文化心态,是当代生活主体应秉持的生活立场。

当代共同体的中性智慧诉求主体间的文明对话,拒斥以往共同体超越个人的存在方式,成为人们实现个性自由的公共平台。社会并非侵占个人权利的公共机构,而是实现个人权利的公共空间,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利益在共同体中是一致的。在这个意义上,个人对社会利益的维护正是维护个人利益的公共行为方式,人的活动的公共性正是人性的实践映现。由于人性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限度,人的活动的公共性也务必对限度加以规定,这也正是由于人性与人的活动的公共性存在限度,人们必须以中性智慧宽容他人因其限度而导致的失范之举。

公共生活的实践规范因而是低限度的,人们应该以中性智慧追寻公共生活的理想形态,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与层次,但在人际交往的实践过程中,应该自觉地维护对话与合作的真实。大众生活的公共空间可能以真实的方式表现为不真实,即具有某种“虚幻的特性”,[6]哈贝马斯将其称为“伪公共领域”,他认为“真正的判断应当在讨论中得出,因此,真理表现为一个过程,即表现为一个启蒙的过程。”[7]对公众社会行为的理想形式应该加以公共生活的启蒙,启蒙与实践同处于当代共同体完善的历史进程,如果不能摆脱大众生活的“虚幻”与“伪公共”状况,人际交往的“异化”仍将长时期存在,人们在“不得不为之”的窘境中成为大众(mess),看似进入公共生活空间,实则遭遇了传统共同体的历史积弊。

当代共同体的中性智慧提倡人们在彼此对话与合作的过程中智慧地存在,社会生活的主体在交往协作中发展自身,致力于抵达人们共同的生产合力构成为社会财富的社会发展之境。人与人的合作呈现出共同的发展场景,产生公众合理分配的社会财富,使公共生活成为提高个体实践能力的必然选择。当代共同体倡导人们以中性智慧审视个人与社群的内在张力,消解传统共同体的交往规则造成的个人与社群之间的紧张,使个人在社群中自觉地参与社会生产力的创造并自由地享用闲暇时间。

三、个人与社群的内在张力

当代公共生活看重人际交往呈现的社群,在社群中探求个人的价值,重新审视古希腊以来对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规定。在当代政治哲学诸流派中,对共同体问题最为重视的当属社群主义(Communitarianism)哲学家,社群(community)这一概念本身即具有共同体的意蕴,社群主义哲学家主要从社群的整体性出发,探讨个人与社群的关系问题,对个人至上主义的思维方式提出了不客气的批评。社群主义的问题在于将社群抽象为悬置在个人之上的存在,对社群中的个人的自由造成威胁,为此遭到自由主义的谴责。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争论蔚为大观,实则各执一端,在审视当代公共生活并提出诸多有益启示的同时,未能对公共生活的存在样态及其限度作出公允的判断,忽视了个人与社群的内在张力,没有从根本意义上走出传统共同体的问题视域,对当代公共生活的价值导向未尽全面。

当代政治哲学对马克思政治哲学开启的理论时空多所借鉴,社群主义哲学家对公共生活的重视可见一斑。麦金太尔看到自我认同对于社群的依赖,认为“没有在相互联结的社会关系中的某种独特的位置,他就什么也不是,或至少是一个陌生人或被放逐者”。[8]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只有通过考察个人在某种场景或某个‘叙述’中的行为才能理解他的生活。但他的叙述与其他人的叙述是同时发生的,其他人的叙述是他的叙述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只有在社群关系中才能理解他本人,社群规定了这些叙述的形式、环境和背景。”[9]问题是社群对个人生活的规定并不是其悬置于个人之上的理由,个人在社群中表现的独立性至关重要,社群对个人的自由个性的生成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创造性劳动的依赖也是明显的。

马克思对个人与社群的内在张力有着清晰的把握,他认同亚里士多德关于人是“政治动物”的论述,同时指出合群的个人在公共生活中的独立性不可缺省:“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10]人的真正独立并非发生在私人领域,而发生其合群的公共活动中,人在公共活动中实现其价值并把握其限度,是独立于社会的基本方式,个人正是在社群中获得角色认同的。马克思以实践人学审视人的个性与公共性的共时性存在,看到“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在“一定的个人”的生活实践中展开,为此致力于使“有个性的个人”在自由交往中构建“自由人的联合体”。[11]从中可见,对个人与社群的内在张力的把握是人们进入公共生活的必要条件,缺乏对个人自由个性与社群公共性的理解,必然在公共活动中感到个人与社群的冲突,个人与社群的冲突存在且将长期存在,其存在并非个人与社群的本性使然,而主要归咎于社会生活的主体缺乏调解个人与社群之间关系的能力,继而重复传统共同体关于群体约束阻碍个性发展的难题。

现实的人当然是社会的存在,人的公共生活是在历史基础上逐渐完善的,个人的社会价值是在其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呈现的,“社会――不管其形式――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12]人不能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反映了人的活动的限度,人必然在审慎地权衡其限度的同时调和其与他人进而与社会的关系,“从人作为天生的社会动物这一人类存在的基本命题分析,人的感性与理性、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永远只能是互为条件的辩证关系,而不是理性单纯从属于感性、个人独立于社会并优先于社会的价值序列关系。”[13]个人的独立是在社会中呈现的,但这种独立绝非纯粹发生于社会之外的存在,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始终是互为条件的,以中性智慧辩证地审视个人与社群的内在张力,对于构建理想共同体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审视个人与社群的内在张力,应该清楚地看到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联,认识到主体间性已经成为当代生活实践不可忽视的交往境况。“我们生活在人的世界中,别人和我们一样也是主体。当我们只把自己当作主体而把别人当作客体时,作为客体的人和物该如何区别?”如果我们承认,作为主体的个人之间“具有平等的地位”,那么,“在人与人之间普遍交往的世界上,是否形成了某种交互主体性?人类能够形成由平等的主体组成的共同主体?这种共同主体是否也有其共同主体性?”[14]对交互主体性、共同主体以及共同主体性的认可是必然的,这种认可是主体间合作发展的前提。人与人之间作为交互主体的存在,当然不会把对方当作自己发展的手段,继而将社会发展的目的看作与个人发展的目的相一致的存在。

综上可见,正是在交互主体协作共赢的过程中,公共生活的方式逐渐丰富而日益完整,社群中的个人“不是为了分享利益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社群的参与者之间是直接的面对面的关系;他们的利益是彼此关联甚至息息相关的;社群是其参与者认同的核心,社群的关系、衣物、习俗、规范和传统对成员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们是我之为我的根据。”[15]交互主体的存在因而成为个人独立于社会的根据,这种存在反映了人的类生活的本质规定,人正是以中性智慧开启和谐交往的公共生活空间并在其中自觉地体认和谐实践的价值意蕴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7-5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3]陆杰荣.形而上学与境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4.

[4]于奇智.凝视之爱[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90.

[5]Michel Foucault.The Order of Things[M].London?押Tavistock Publications Limited.1992:322.

[6]参见Walter Lippmann.The Phantom Public[M].New York?押Mike Milan Press,1927:86.

[7]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64.

[8]应奇.从自由主义到后自由主义[M].北京:三联书店,2003:57.

[9]刘军宁等.自由与社群[M].北京:三联书店,1988:73.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11]参见臧峰宇.马克思政治哲学引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96-99.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2.

[13]韩冬雪.政治哲学论纲[M].政治学研究,2000:(4).

第4篇:智慧生活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 教学生活;教师教学生活;教学生活智慧

教师首先是人,是活生生的人,是一个有着认识,情感,意志及个性的人,是现实、具体的人。在现实的教学生活中,教师是寓于教学之中的,在教学中感知、领会、体验,教学就是教师生活于其中的方式。作为个体教师的教学生活智慧是通过历史沉淀与教师个体成长所生成的包括认识、情感、意志及自由人格德性在内的整体心理结构与精神力量。这种整体心理结构与精神力量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但教师不仅仅把教学看成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在教学活动中自我反思和成长,在教学生活中体验自我的生命价值与归属。

一、教师教学生活的智慧体现在教师认知心理的结构上

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一个智慧型教师不仅需要拥有深厚的学科专业功底,而且需要广泛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尤其是一些新的前沿性的知识。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改变知识面窄,知识结构单一的状况,努力促进自我专业发展。

二、在教师的意志心理结构上,正是教师的教学实践生活使其日趋完善

在实践中凝练的意志品质达到智慧的境界时,体现出来的就是教师教学中的行动智慧,也就是教学机智。从总体的教学实践来看,表现为教学实践的内容不断提升为形式,形式不断的凝聚并规范内容的过程。现代的教师要求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熟悉现代教学手段,更为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教会还涉及教会关心,教会生存,教会生活等。他与现时代的精神状况与科技发展有关。从教学实践关系来看,教师处于复杂的矛盾中。教师教学实践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教师的教学除了教材,教学设备等辅助品外,主要是教师自身的个性。熟练的优秀教师却可以尽量满足教学的这种意志多维指向的要求,如此他才能自如的融洽课堂氛围,随机应变课堂的各种突发事件。教师渊博的知识要通过自如的表达才能发生作用;教师理解的知识与道理要通过学生的理解才能发生作用。从教师的意志智慧来看,涵养意志品质,以达自由意志的自然境界,便有了内在意志智慧的特征。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在师生交互影响的具体事件中知道应该怎么做和作什么的行动智慧。教学机智是一种反思性的品质,因为教学机智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包括事前的准备和事后的反思。尽管这些准备常常是无意识的,但事先对教学中可能出现情况的预先准备也会使我们的教学更加从容。教学机智的最大功能在于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学机智表现在对儿童成长的关注上,原则上他不要求儿童反馈同样的机智。“优秀的教师更有可能是那些既聪明又很容易理解困难的人”。若教师只是自己理解要讲的知识,而对学生遇到的困难不敏感或毫不留意,则教学只能是独白而不可能是交流。但对学生学习困难的理解又与具体的学习,具体问题及问题背景有关,这就需要教学机智。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氛围,而不仅仅是教师满怀热情的独角戏。机智的教师对学生的兴趣感兴趣。兴趣不是抽象的,他能在教学氛围中被我们随时感受到。教师在课堂上为了营造学生置身于学习中的氛围,使学生集中精力听课,就需要教学机智,除了对知识本身的理解与体验外,你还必须懂得怎样调动学生。最后,教师的幽默机智创造了课堂新的可能性。但教学机智的幽默不是嘲笑和冷嘲热讽,而是一种机智,他能创造和谐的气氛,为师生融洽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使学生对老师产生进一步的亲切感。有幽默感的教师,课堂气氛轻松自如,学生也能在这样的氛围中缓解紧张学习的压力。

三、在教师的情感心理结构上,对学生及事业的爱是其核心

爱学生是教师情感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说,你不爱学生,就当不好老师,也不配当老师,爱学生是当教师最基本最必要的条件,爱学生是教师平凡而高尚的情感,爱学生其实非常平凡朴素,并不需要讲太多的理由。相反,当你讲出一大堆爱学生的理由时,也许你并非做到了如你所讲的那样去爱学生。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他的脆弱,他的期盼,他的翘首以待就足以让你爱他。爱学生是高尚的,倾注了你对弱小生命的关怀,也折射了你伟大的使命与责任。教师在人类文明的传承中起着重要作用,每一个教师都能明白这一简单的道理,但仅仅在理智上懂得道理是远远不够的。他更应该有情感的认同和体验: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在追求过程中的快乐与悲伤,有创造性教学生活的体验。

四、教师教学的生活智慧体现在教师的审美情感上

教师现实的教学生活是忙碌的、繁琐的和艰辛的。有些教师们也许会抱怨,没有闲情逸致去发现和体验教学生活中的美。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爱是奋斗”,教育的过程也是奋斗的过程。从教育过程整体而言,教育在个别环节上的愉悦性,以及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愉快的精神体验,都要靠教师去体验和发现。杜威认为经验即艺术,但杜威所说的经验是手段和目的融合之后达到的经验。他认为,当人们获得真正的经验时,其劳动或生活过程就艺术化了。有审美经验与体验的教师,能以他个体的激情去叩击真理的大门。课堂教学与传授知识充满教师的激情和智慧,学生不是听到了书本上记载的死的知识,而是获得了与个体感性经验相结合的活的知识。这种知识是思想与体验的综合体,对学生有极大的感染力,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培养了探求新知的精神。

教师教学生活智慧是一个整体,从内在素质上看,它是教师知情意与个性和谐的统一。从外在指向上看,它要求指向教学生活整体并超越这一整体而指向无限。

参考文献:

[1]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第5篇:智慧生活的作用范文

而当前,中国再次处在了改革的关口,期望珠三角借两化深度融合之机,依托制造业大省优势,以发展智能制造作为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突破口,重点推动生产产品、生产过程、生产装备、生产服务智能化,加快“广东制造”向“广东智造”转变,再次引领中国的工业升级。在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农业、智慧市政、食品安全溯源、智慧物流和北斗卫星等方面积极探索、应用、创新,为全国其他城市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广州陈浩

智慧改变生活

在光网城市、智慧城市、物联网、智能电网等各种战略推动下,“智慧改变生活”已经不只是一个口号,信息通信技术已经给我们带来了看得见的改变,家庭已经成为了国家电网、电信运营商、广电运营商的必争之地。通过智能手机,可以轻松实现短信、语音、视频通信,以及图片、文件的传输,并能时时关注各方信息、资讯,实现便捷阅读。通过宽带和互联网,市民可以轻松完成很多事情,不用出门就能购物;足不出户就能交水电费。通过远程医疗,不去医院,在家就可以让医生看病,实现身体检查;通过互联网,可以在线学习;大家不用聚在一起,网络视频就可以将会议召开。利用物联网和位置服务技术,可以轻松撑握汽车、老人、孩子等所在的位置和状况,并可实时监查。通过智慧安居服务,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变得更安全、舒适、温馨和便利。

第6篇:智慧生活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杜威;活的生物;生态存在;生态智慧;使用艺术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1674-6848(2012)03-0026-09

杜威在其著作《经验与自然》中开篇就说,他的“经验的自然主义”(或“自然主义的经验论”),“如果把‘经验’按照它平常的含义来用,那么也可称为自然主义的人文主义”。①为什么呢?正如他自己所说:“没有什么经验之中人的贡献不是决定事物实际发生的因素。有机体是一种力量,而不是一种透明物。”②所谓“经验”是人作为“活的生物”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没有人就没有经验。人在经验中存在和享受,并且在经验的连续中扩充和发展自己的生命,生成和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艺术即经验》中,杜威不仅设专章论述“人的贡献”,而且对经验的阐释到处都离不开人。从美学的角度说,人是审美的主体。但是与传统美学中对人的主体性的认识不一样,杜威美学中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具有鲜明的生态本性。正是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的生态本性,赋予审美经验和艺术以深厚的生态内涵和生态功能。正确认识人的生态本性,对于深入理解审美经验的性质,以及艺术的根源、性质和功能,都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基于此,也才能充分认识杜威经验论美学中与自然主义相统一的人文主义精神。

一、作为自然的一部分的“活的生物”的生态性存在

杜威指出:“当科学的实际发展已指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并非与自然对抗的时候,而仍然保持主观和客观的分离,这确是关于一切社会事务的明智讨论的主要障碍之一。”①因此,必须从“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这个整体观出发去认识其中的部分和因素,当然也包括具有主观性的主体(即人),这就是他说的“人在自然中的联系(而不是人对自然的联系)的理论”。②

《艺术即经验》全书就是从“活的生物”(Creature,Te Live,又译作“活的创造物”)这个概念开始的。这一称呼明确地表达了从达尔文以来的生物学观念,指出了人首先是自然生成物的根本性质。在“活的生物”这个概念中,不仅包含着人作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而且也指明了人作为“活的”生物所具有的行动(实践)、想象和创造等能动生成的生态特征。作为人的生态本性的这两个方面,都表现在人与环境之间交互作用所形成的经验之中。

杜威的实用主义经验论哲学,本来是以打破自然与人、客体与主体、肉体与心灵、现实与理想等二元划分为宗旨的。它把经验“这个统一的整体当做是哲学思想的出发点”,“主体与客体、自然和心理活动”等乃是对这个整体进行分析得到的区分,是这个整体内部的区分,而不是非经验方法那样把他们看做分开的和独立的。③因此,这个整体就是认识人的基本视阈和出发点。“由于一个经验都是由‘主体’和‘客体’,由自我与世界的相互作用构成的,它本身就不可能仅仅是物理的,或仅仅是精神的。”经验“只有在我们考虑到整体的正常经验,在其中内在的与外在的因素融合在一起,各自都失去了特殊的性质时,才能被理解。”进一步,“在一个经验中,在物质上与社会上属于世界的事物与实践通过它们进入了的人的环境而变化,而同时,活的生物通过与先前外在它的事物的交流而得到改变与发展。”④作为“活的生物”的人在经验中生存,也在经验的改变中发展,人的生命始终离不开这个整体性的经验。经验作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生活过程,本身就是参与其中的多种事物的一个综合的过程。因此,在经验中,“一种改造性的综合把在分析性的肢解过程中必然消失掉的综合性的统一体重新建立起来”。⑤只有在这个经过综合重建起来的整体中,对于人以及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的认识才可能真实和正确。

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人的个体生命与整个世界相联系,整个世界都是人的生命的存在;作为这个世界的生成物,世界是什么样就决定了人是什么样。这正如杜威所说:人的“身心的结构就是按照它存在其中的这个世界的结构发展出来的,所以身心就会很自然地发现它的某些结构部分和自然是吻合的、一致的,而且也发现自然的某些方面和它本身是吻合的、一致的”;“每一个这样的有机体总是在一个自然的环境中存在着,而它和这个环境总是保持着某种相适应的联系的。”①

从自然界中生成的人继承了自然的生成性,因而人与自然之间的连续性也是一个能动的生成性的运动过程。“对人这种生物的器官、需要和本能冲动与其动物祖先间的连续性的完全认识,并非必然意味着将人降到野兽的水平。相反,这使得为人的经验勾画了一个基本的大纲,并在此基础上树立人美好而独特的经验的上层结构成为可能。人的独特之处有可能使他降到动物的水平之下。这种独特之处也使他有可能将感觉与冲动之间,脑、眼、耳之间的结合推进到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②所谓人的独特之处,就是说他既处在与自然和生物的连续之中,又超越于其他的生物。他追求生命的意义,他有心灵和想象,在顺应世界的同时他还要按照自己的需要和目的利用自然提供的条件去努力改造世界。杜威说得好:“自然是人类的母亲,是人类的居住地,尽管有时它是继母,是一个并不善待自己的家。文明延续和文化持续——并且有时向前发展——的事实,证明人类的希望和目的在自然中找到了基础和支持。正如个体从胚胎到成熟的生长与发展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样,文化并不是在虚空中,或仅仅是依靠人们自身作出努力的产物,而是长期地,累积性地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③杜威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自然不仅为人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使人对自然的改造有可能,而且自然以自己的生成性本性哺育了人类,使人能够积极地用自己的有预见和目的的行动,把自己的理想变成现实,从而使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使文明延续和文化持续,并且有时向前发展。

作为自然的一部分的人这个“活的生物”的生态性,不仅表现在他与环境交相作用的关系上,还表现在他的生命整体性上。人能够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生成审美经验,达于艺术之境,都与他的生命整体性密切相关。这种生命整体性表现在人的内部和外部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相互联系和交互作用之中。这说明,“活的生物”的生命的整体性绝不是一个静态的固定的结构,而是洋溢着生命活力的动态的交互作用。

杜威说:“如果人是在自然以内而不是在自然之外的一个小神灵,而且他是在自然以内作为能量的一种式样,跟其他的式样不可分离地联系着的,那么交互作用乃是每一种人类关系所不可避免的特性。思维,甚至哲学的思维,也不例外。”④在论及感觉时又说:“感觉的性质之中,不仅包括视觉与听觉,而且包括触觉与味觉,都具有审美性质。但是,它们不是在孤立状态,而是相互联系中才具有的;不是作为简单而相互分离的实体,而是在相互作用中具有的。“⑤这说的是各种感觉相互作用的整体性,进一步还有感觉与其他心理机能之间相互作用的整体性,肉体之身与心灵的整体性,人的存在与自我的整体性,以及人与环境直至宇宙之间的整体性。在这样一个多层次(即在空间上连续又在时间上连续并且时空交织)的整体性中,人与他所处的世界就有了在审美经验中融为一体的可能,并从中获得生命的最高意义。

杜威特别强调人的内部自然与作为环境的外部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由于这个联系,人与他所生活的世界乃是一个整体。他指出:“生活并不是一种在有机体的表皮下面进行着的东西。它总是一种包含很广的事情,它包括有这个有机体以内的东西跟空间和时间上外在的东西之间的联系与交互作用,以及和外边更远些的高等有机体的联系与交互作用。”①又说:“生物的生命活动并不只是以它的皮肤为界;它皮下的器官是与处于它身体之外的东西联系的手段,并且,它为了生存,要通过调节、防卫以及征服来使自身适应这些外在的东西。在任何时刻,活的生物都面临来自周围环境的威胁,同时在任何时刻,它又必须从周围环境中吸取某物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一个生命体的经历与宿命就注定是要与周围的环境,不是以外在的,而是以最为内在的方式作交换。”②这些论述一再强调的就是:人作为“活的生物”是与他生存的环境息息相通的,是一个整体性的生命存在,生命体的活动都是在这个整体中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中进行的。

二、按照自然所可能允许的途径和手段去修正自然

作为“活的生物”的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还必须按照自己的目的去改变自然。但是,它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就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去恣意妄为。

杜威说:“当有机物的结构更加复杂因而联系到更加复杂的环境时,有机物便需要有一殊的动作来创造各种条件以利于以后采取持续生命过程的动作。这一点既是更加困难了,又是更加必要了。有时在一个关键性的地方,一个行动的正误就意味着生死。环境条件愈来愈矛盾紊乱:它们为了生命的利益,要求采取何种行动,也愈不确定。因此,行为就势必要更加犹豫审慎,更加需要瞻望和准备了。”③人类必须谨慎小心地进行改变自然的行动。为此,他必须保持清醒的理智,不仅顾及行动的当下效果,还要考虑到它在此后还可能产生一些什么后果。

当然,人又不能因为顾及后果而畏缩不前,无所作为。在《经验与自然》中,杜威说:“忠实于我们所属的自然界,作为它的一部分,无论我们是多么微弱,也要求我们培植我们的愿望和理想,以致我们把它们转变为智慧,而按照自然所可能允许的途径和手段去修正它们。当我们尽量运用我们的思想而把我们微薄的力量投入这种动荡不平的事物均衡状态之中时,我们知道,虽然宇宙在残害我们,我们仍然是可以信任它的,因为我们的命运总是和存在中一切好的东西相一致的。我们知道,这样的思想和努力乃是产生更好的东西的一个条件。若就我们而论,它是唯一的条件,因为它是唯一在我们力量范围之内的东西。”④这就是说,既然自然生成了人,自然是人的生命之母,就应该相信自然是我们的生存基础。“要求更多的东西,这是幼稚的;但是如果要求得比这还更少一些,这又是懦怯;期望宇宙符合和满足我们一切的愿望,这是一种自我中心的表现,把我们自己跟宇宙分割开来了,但是要求过低也同样是这样的。诚意地提出要求,如要求我们自己一样,就会激起我们一切的想象力,而且从行动中索取一切技能和勇气。”⑤这段话包含了非常丰富而又深刻的内容,全面地表达了杜威关于人在自然生态中的能动地位的基本观念。第一,他明确地把人视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要求“忠实于我们所属的自然界”,这是认识人的生态根基所在,是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能动作用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视野所在。第二,他主张人应该“按照自然所可能允许的途径和手段去修正”自然界,“尽量运用我们的思想而把我们微薄的力量投入这种动荡不平的事物均衡状态之中”,从而明确肯定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去改变自然、改善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的必要和可能。第三,人的能动性首先表现为“培植我们的愿望和理想”,即有“修正”自然界使之达到生态平衡的追求,而且这种愿望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即应符合自然可能的生态尺度,要相信我们的命运总是和存在中一切好的东西相一致的。第四,还要进一步通过对自然界的了解,增强和深化对自然界的知识,发挥想象力,努力去认识和寻求存在中与我们的命运一致的好的东西,把修正自然的理想转变为相应的智慧。第五,最重要的是要把这些“思想”化为行动,把自己“微薄的力量”投入到对自然界的“修正”中去,并且在行动中索取一切技能和勇气,以实现需要的平衡,达到按照自然所可能允许的途径和手段去修正它的目的。贯穿在这段话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思想,是人为了改善自己与自然的关系而对自然进行的“修正”必须适度。杜威说人对自然的改变只是“修正”自然,表达了对自然母亲的敬畏、珍惜和诚意。而正确把握修正自然的这个“度”,乃是对人的能动性的更高要求,它不仅要求人类放弃“自我中心”的狂妄之想,还需要人类具有充分的生态智慧。

三、追求以自然化的智慧进行生态调适的控制的艺术

作为“活的生物”的人,从其生态存在的本性出发,还要自觉而积极地以自然化的智慧去有效调适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并为此努力掌握“控制的艺术”。

人所生活的世界具有既稳定而又不稳定的本性,它给人带来动荡不安的命运。“然而人类的经验对于真、美和秩序也有这种动人的渴望。不仅有这种渴望,还有成就的时候。经验表现出占有和谐对象的能力。”①经验是“做”与“受”的结合,而首先是“做”(即行动)。杜威说:“人做的什么,他就是什么。”②在杜威看来,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中的人,必定是一个行动的人、做事的人、有所为的人,而不是抽象的或者只有意识的人。杜威认为,在人作为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发生的经验中,人要通过自己的“做”与“受”发挥积极的能动作用。他说:“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行为,有活动”;“为了保存生命,周围环境的某些因素就要改变。生命形式越高,它对环境积极的改造就越重要。”因此,“经验变成了首先是做的事情。生物体并不站着不动,就像狄更斯小说中的米考伯,等着事情发生。他并不被动、迟钝地等着外部事物给它打上印记。生物体按照自己或简或繁的结构作用于环境。结果,环境中的变化有作用于这个生物体及其活动。”③没有作用于环境的行动(即“做”),就没有经验,人就不成其为“活的生物”。这对于人的进化,包括人的经验能不能具有审美的性质,能不能掌握和创造艺术,都极为重要。在这里,杜威提出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即人生的意义应从静态的认识和观赏转向动态的创造和体验,并不断地创生达到艺术境界的新经验。

杜威说:“当一个人充沛地具有这个世界的许多好处,因而能在四周环境的突变中维护着他自己的平稳时,他便是一个具有人的实质的人。”④这就指出了人的行动(即“做”)的基本内容,那就是维护和改善自己与变化着的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与和谐。人这样“做”了,他的生命就得到发展,他也就具有了“人的实质”。人做的是什么,他就是什么。人做的是有效的生态调适的事,他因此就是一个具有生态本色的人。这样的“做”,直接关系着经验的审美性是否产生。

作为“活的生物”,“人类必然要在这个世界之内活动,而且为了本身的生存,他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把他自己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去适应其他的部分”。①这就要与周围环境有足够的谐调,恢复失去了的与周围事物的同步性。然而环境并不会自动满足生命体的需要,这就会出现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冲突。而“当一个暂时的冲突成为朝向有机体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更为广泛的平衡过渡时,生命就发展”。在以动物为例说明上述道理之后,杜威说:“这些生物学的常识具有超出其自身的内涵;它们触及到经验中审美性的根源。”②这就是说,有了“做”,才会有“受”,也才有两者结合而生的经验,而这个经验的完满和生动就有了审美性,就可以成为艺术。在这里,“智慧”成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在杜威关于人的能动性的观念中,相对于“理性”而提出的“智慧”这个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理性”,他说:“按照这个字眼的传统意义讲来,标志着理性的特征是必然性、普遍性,它优越于变化,统治着变化的发生和对变化的理解”;而“智慧是和‘判断’联系着的;那就是说,智慧有关于我们选择和安排达到后果的手段和关于我们对于目的的抉择。”在他看来,“智慧是实际的”,“一个人之所以是智慧的,并不是因为他有理性,可以掌握一些关于固定原理的根本而不可证明的真理并根据这些真理演绎出它们所控制的特殊事物,而是因为他能够估计情境的可能性并能根据这种估计来采取行动。从这个名词的广义来讲,智慧是实际的,而理性是理论的。”③由于这样的智慧,具体情境中的行动才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才既可以防止某些后果的产生,也可以促进某些事情的发生。

人的行动(即“做”)要达到预定的目的,就得有能实现目的的合适的工具。为了找到和掌握这样的工具,就得运用智慧。杜威说:“只有行动,相互作用,才能改变或改造对象”;“为了择定的后果,对于正在进行的和不完备的过程予以调节,这就意味着:其中包括有顺序和同时存在的条理;当这些条理和关系确定下来的时候,它们就成了一种智慧上的手段,使得我们能够利用事物,把它们当做指导事物进程以期遇见结论的具体手段。”④杜威认为:“智慧乃是在这个世界之内发生作用的一种方法。”⑤知识还不就是智慧,只有知识与实践结合并能够有效地调适和控制与环境的关系,才是智慧。智慧直接与行动(实践)相关,它决定着行为是否有效。由于智慧是人的生命能力的充分发挥,能够有效地调适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因而使经验具有审美的性质,成为“一个经验”即艺术。

杜威把“艺术”分为“承受的艺术”和“控制的艺术”。他说:希腊人在思维中把自然看成一个“艺术的整体,以供心灵欣赏”;在那时的科学看来,“自然是一个秩序完整的宇宙,它是一个完整的组织体,但不是从许多因素所组合起来的。”⑥现代科学的实验方法改变了这种观念,“存在着的自然就不再是为我们所如是地去接受、服从、忍受或欣赏的东西了。它现在已经成为需要我们去加以改革,需要我们把它置于我们优异的控制之下的了。它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材料,对于这种材料我们要采取行动,把它转变成为一种新的对象,更好地满足我们的需要。”杜威这样概括这个重要的转变:“简单说来,这个变化是从把认知当作是对于神圣艺术作品的自然的特性所进行的一种美感上的享受转变成为把认知当作是一种世俗的控制手段——当作是一种方法,有意地引进变化,以改变事物进程的方向。在一定时间上存在的自然并不是一件已经完成的艺术作品而是一种需要艺术去进行加工的材料。”出于这种认识,人们要做的就是把“变化间的相互关系当作是知识的目标,发现这种相互关系,因而实现我们的目的,就等于我们掌握了一种控制工具。”在他看来,“美感的态度必然倾向于已有的东西;倾向于已经完成的、完备的东西。控制的态度便注意未来,注意生产。”①杜威在这里强调的是通过积极的“控制的艺术”去改变对象。

在杜威看来,自然的持续生成没有终结,“这个世界是还没有完成的”。②认识和改变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之朝我们所需要的方向变化,从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这就是人在自然面前发挥能动作用的控制的艺术,这与那种仅仅满足于接受和欣赏的承受的艺术是不同的。显然,他注意到了自然还是一个正在生成着的存在,而不是已经完成的艺术作品。人不能只是欣赏自然,还必须改变自然,这种主体能动作用就是对自然的变化进行控制,而这种控制的艺术所达到的目的就是人与自然和环境之间不断进步的平衡与和谐。要掌握控制的艺术,就必须运用智慧,而且是自然化的智慧。

在杜威的心目中,智慧总是关乎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从自然中学习和吸取。他说:通过深入于自然界的观察而得来的知识,可以把知和行紧密地联系起来,“这就使我们养成一种习惯在自然中运用智慧”;“智慧是自然本身不断交互作用的一部分。无论如何,交互作用总是在进行着的并且产生着变化。离开了智慧,这些变化就是不在指导之下的。这些变化只是效应而不是后果,因为产生后果意味着我们要审慎地运用手段。当有一种交互作用干预进来,指导着变化的进程时自然交互作用的情景便具有了一种新的性质和度。这种附加的交互作用就是智慧。人的智慧活动并不是什么外在地附加在自然之上的东西;它就是自然,这时自然为了更丰富地产生事件而实现着它自己的潜能。在自然以外的理性意味着固定和限制,而在自然以内的智慧则意味着解放和扩展。”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意味着所谓智慧并不是人从外部加之于自然的,而是发生在自然内部的一种交互作用,这就是杜威所说的“智慧的自然化”的基本含义。杜威说:“从传统的内在理性转变成为人类行动所实现的可理解性,这便在人类的肩上增加了责任。我们愈献身于智慧的理想,自然的实际条理就愈能投合于我们的心意。”④这样的自然化的智慧,就是深谙自然生态本性的生态智慧。难怪杜威要说:“智慧的完善,乃成为具有最高价值的事情了。”⑤人以自然化的生态智慧去掌握控制生态关系的艺术,最终获得审美性的经验,这就是人的“做”的内容及其意义,也就是作为自然界的自我意识的人的生态。

四、把行动和生活普遍审美化的使用艺术的存在物

对于如何控制人与环境的关系,杜威在《一个共同信仰》中作了更为具体的阐释。他说:“‘顺应(accommodation)’、‘适应(adaptation)’、‘调适(adjustment)’这些词常被视为同义词,而为了清楚思考必须对它们进行辨别。有一些生存条件我们无法改变。如果它们是特定的,我们就调节我们自己的态度顺应它们,我们要顺应天气的变化、收成的变化。当外部条件持续时,我们要逐步习惯……这种态度叫做‘顺应’,它是行为的一种特殊模式,主要是消极的,它会沦为宿命论的认输或屈服。还有另一种面对环境的态度,也是特殊的,但更积极。不是调整我们顺应环境,而是调整环境使其满足我们的需要和目的。这种态度我叫做‘适应’”,“现在这两种态度合起来我称之为‘调适’。”①为了实现有效的理想化的调适,控制就必须臻于艺术之境,真正掌握“控制的艺术”以充分发挥它的工具效能。

对于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杜威清醒地看到它的不确定性和动荡性。他说:“存在的动荡性的确是一切烦恼的根源,但同时它也是理想性的一个必要的条件”;“处于一个烦恼的世界之中,我们渴望有完善的东西。我们忘了:使得完善这个概念具有意义的乃是这些产生渴望的事情,而离开了这些事情,一个‘完善的’世界就会意味着一个不变化的、纯存在的事物。美感对象的理想意义适用这个原则而不是例外。”②生活中充满各种相互矛盾、对立和冲突的事物,“生活的争端就依赖于如何使这些事物相互配合的艺术”。③正是因为现实有缺陷、有冲突,我们才有渴望、有理想,才要努力去“做”,并把“做”变成艺术,进而还自觉地把艺术作为改变世界的工具,人因此成为“使用艺术的存在物”。

杜威说:“那种将人看成是使用艺术的存在物的观念,既是构成人类与人类之外自然之区别,也是构成人类与自然联结之纽带的基础。一旦艺术作为人的独特特征的观念被确认,那么,只要人类没有完全堕落到野蛮状态,不仅继续使用就艺术,而且发明新艺术的可能性就会成为人类的指导性思想。尽管由于在艺术的力量被充分认识之前所建立的传统阻止人们对这一事实的认识,科学本身却是一个产生和使用其他艺术的核心艺术。”④艺术的存在证明:“人在使用自然的材料和能量时,具有扩展他自己的生命的意图,他依照他自己的机体结构——脑、感觉器官,以及肌肉系统——而这么做。艺术是人能够有意识地,从而在意义层面上,恢复作为活的生物的标志的感觉、需要、冲动以及行动间联合的活的、具体的证明。意识的干预增加了选择和重新配置的规则和力量。因此,它以无穷无尽的方式改变着艺术。但是,它的干预最终导致了作为一种有意识思想的艺术思想——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维成果。”⑤由于“艺术本身是物质与理想间实现了并因而可以实现结合之存在的最好证明”,⑥它作为自然发展的最高峰,实现了手段与目的的内在一致,它也就是人的生命和生活发展的最高峰了。

把人看做“使用艺术的存在物”,表达了杜威对人的理性、智慧和能力的最高期许,也体现了他希望把艺术带到生活的一切领域,特别是带到改变世界的行动之中的希望。这种关于人类的行动和生活普遍审美化的理想,表达了杜威对人类美好未来的信心和热情。由于杜威说的“艺术”作为“一个经验”所具有的生态内涵,这种普遍的审美化(即艺术化),也就是普遍的生态优化,即作为“活的生物”的人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和和谐的普遍实现。

作为使用艺术的存在物的人,不仅在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要使用艺术,还要在调适和控制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即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上发挥艺术这种工具的重要作用。在杜威看来,作为自然一部分的人,同时也是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以单个的、分离的形式实现的连续性是这种生命的本质”。①这就是说,“人类和其他事物一样,同样也表明了既有直接的独特性,也有联系、关系的特性”,“每一个存在的东西,只要它是被认知的和可认知的,它就是在和其他事物的交互作用之中了”。②“没有任何人和任何心灵仅通过独处而得到解放”。③这就决定了个体的社会化的必要性,而艺术正是促进个体的人社会化的有力而美妙的工具,它既呵护个性的自由和独创,使之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和发挥,又凭借其广泛深入的交流功能去推动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以至个体与类之间的沟通。

杜威说:“沟通既具有圆满终结的性质,也具有工具的作用。他是建立合作、统治和秩序的手段。分享的经验是人类最大的好处。在沟通中,如动物所特有的这种交合和接触的情况变成了能够无限理想化的一些表达爱慕的标志,它们变成了自然界最高峰的符号。”又说:“‘上帝就是爱’较之‘神圣就是权力’乃是一种更为有价值的理想化。由于爱,至其极就带来了光明和智慧,这个意义便和‘神圣就是智慧’是同样有价值的了。“④他还说:“当沟通的工具性和终极性的功能在经验中活动着的时候,便有了智慧,而智慧乃是共同生活的方法和结果,而且也就有了社会,而社会则是具有指导爱慕、景仰和忠诚的价值的。”⑤一个充满爱和智慧的社会,把具有自由个性的人们联合成为和谐、合作、共享的共同体,这个“伟大的共同体”就是杜威关于人类进步的美好理想。由此可见,对于人这个使用艺术的存在物来说,艺术这种工具具有多么伟大的意义。

第7篇:智慧生活的作用范文

近年来,沙市区实验小学围绕学校教育如何建构生态生活,促进主体体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办学理念:从生活走向生命的教育哲学

教育原本就是从生活中形成、提炼、分离出来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学生设计当下的生活和为未来生活作准备,教育的基本策略就是要在学生现有生活经验基础上完成有效建构,以生活为基础,以生活素材为内容,以生活方式为教育方式,教育的成果也要到生活中去检验、感悟、提升,并最终内化为一种稳定的素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咀嚼着生态体验理论,当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三重生态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圆融互摄效应进入我们的生活视野时,我们追求的生活样态突然具体、生动和美好起来,乃至我们今天养成了用生态思维和生态价值考量生活的习惯。由此,我们把学校教育的起点定位在“从生活开始”,把过程定位在“于生活(生态)中进行(体验)”,把目标定位在“为生命奠基”,厘清了“从生活开始,为生命奠基”的办学理念。

围绕办学理念,我们从学校生活生态实践出发,对校风、校训、学风、教风等校园文化进行了整体性重构。我们提出的校风是“当生活的学生,做自己的主人”;校训是“读活书,做真人”;教风是“善研、乐教、爱学生”;学风是“善学、乐群、爱生活”。提出的办学途径是“构建探究合作的教师生活、打造研究型教师,构建民主平等的班级生活、体验生态德育,构建互动生成的课堂生活、体验生命课堂,构建开放有序的校园生活、营造生活校园”。最终要实现的办学目标是“把学校建设成值得依赖和回味的生活家园,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民族根基和国际意识的现代公民”。

这样,我们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建构了一套新生活教育的实践体系,形成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教育哲学。学校在管理战略的设计、组织结构的重建、校园文化的建设、办学特色的锤炼、教育策略与学习方式的变革中,都有一个当然的出发点和过程――生活,都有一个必然的归属――生命。它时刻提醒着我们,“人的生活是人的生命的展开过程”,“教育是儿童当下的生活过程,并非全是为未来的生活作准备”,“善好的生活是‘三重生态圆融互摄、优化生命样态’的生活”,生活就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当然过程,只有真诚地站在生活的维度,才会生发对生命真心的关爱,才会用心地引导学生“过生态生活”,才能有效地洞开生命感觉之门,促绪的萌动、生活的启迪,看到生命的惊觉、成长的风信。

二、做中学:从生活走向智慧的生命课堂

从生活的维度来看,生活是直观的、熟悉的、有用的,而知识教学一旦与生活关联起来,会立刻显得直观、生动和有用。生活是真实的,是需要面对的,生活于“我”是有意义的;而知识是外在于生活的一个冷冰冰的系统,于“我”是无意义的。因此,我们的生命课堂总是强调借助生活的彩色外衣,去妆点冰冷的学科世界。

从学习的角度来看,生活经验是学生“起跳”的最合适的标高,是学习的最佳起点,生活经验是有体验的生活,是学生温馨的回忆,是有价值的生活。因此,我们构建的生命课堂,总是适时提取学生的生活经验,想尽办法将其纳入到教学中来,建立已知与新知的联系,在“整理旧知,提取话题,引发讨论,激发思考”的过程中完成从旧知到新知的跃迁。

从教学的角度来看,生命课堂的理想状态是生活的状态,而生活的状态就是活动(游戏)的状态。有意识地将一个人置于活动的状态中,其实就是将他置于一个“任务驱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一个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看上去就是一个有趣的生活过程。儿童在做的过程中逐渐发现、甄别、积累、提升。

基于上述思考,我们提出了“做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做中学”就是要让课堂教学变成由一个老师引领着一群学生“玩游戏”“搞活动”“做事情”“过生活”的过程。“做”是实施教与学的主线,是展开教与学的载体,是贯通教与学的基本策略。在“做”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所要关注的要素是“情”与“知”的互动共生,“情知互动”是“做”的内在形式和基本状态,“情知生长”是“做”的目的。

以“做”为主线, “教”与“学”在做中合一,“情”与“知”在做中互促,“做中学”教学模式如下:

在此程序设计中,学生的认知在情感作用下按一定能力水平逐层递进发展,并逐步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其情感发展则以认知为载体通过系列价值标准的不断内化而形成一定的价值体系。的情感与认知相互协同作用,促使学生心智的和谐发展。

在生命课堂的构建与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抓住教学系统中的主因素:学生;始终抓住教学活动的主目标:生命发展;始终抓住教学过程中的总策略:做。做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就是从“死”的知识走向生命知觉的过程,就是从符号学习走向智慧生成的过程,就是强调“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从过程中学” “从合作中学”“从错误中学”。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的学生变得更自主,教师变得更自由,课堂上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三、生态德育:从体验走向善好的成长经历

站在生活的维度,德育是学校创生生态德育体验场的过程,是学生过德行生活的过程。我们通过构建民主的班级生活、开放的校园生活、真实的社会生活,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熟悉的、生动的、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认识生活,学会生活,创造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是建构生活化的德育环境。校园环境是生态德育体验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布置要兼具“育德、启智、品美、健体、怡心”等功能。我们做法是:相对有序,主题明确,课程化建构和过程化建构。如教学楼走廊文化,我们以学风“善学、乐群、爱生活”为主题进行建设,一号教学楼有四层,从一层到四层,每层楼分别对应“善学”的“愿学、勤学、会学、乐学”的四项内涵;二号教学楼有三层,从一层到三层每层楼分别呈现“乐群”的“乐于交往、敢于担当、善于合作”的三个维度;而“爱生活”则以“生活之星”的课程内容来展开,一张照片、一句名言、一个微故事和一句寄语都相得益彰,成为孩子个性生活的自我写照。

又如,我们在操场上构建了中华传统美德长廊。伫立这里,我们会被精编的校本教材所吸引,一种美德的概念,我们用一个典型人物来引入:然后迁移到现实校园中师生身边的例子上。一种生活行为的界定和解读,我们从关注生活中的德育小现象,到提出“生活中有哪些是我们小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彬彬有礼、礼尚往来、识礼知书,这些成语是什么意思”“怎么看待你和同学之间的矛盾”等校园生活的“真问题”。通过设置“守礼”“惟义”“倡廉”“知耻”“尽孝”“守信”等一系列校园活动来磨砺学生的德行。在这里,不仅有传统与现实的相融,还有“过”德行生活的引导。

漫步校园,引人入胜的是挂在墙上的孩子的故事。这些故事来源于“我讲我的故事”的德育常规活动,孩子们以自己的故事能够“上墙上板”,能进《生活教育》校刊或直接到午间广播站、升旗仪式上讲演为荣。孩子的生活是有故事的生活,用孩子的故事引导孩子的生活是教育实践的智慧。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写故事,孩子们说:“我能行!”在故事里,孩子与生活自由对话、澄明生活,和德育因子和学科知识自主对接、融会知识和体认技能,于自我内心自觉反省、生成意义,孩子于是成为了发现、品析和创造平淡生活之美好的主人。

二是打造个性化的班级文化。班级是孩子最熟悉的、最常在和最包容的规范公共场所,孩子的公共道德与行为习惯在这里生发与拓展、规范与养成。2011年,我们开始了班级个性文化的建设,要求每一个班级要有自己的个性文化。德育处深入班级进行指导,引导教师从现代教育理念中推及、从班级已有行为优势中挖掘、从改变班级的劣势出发再造。冯雪晗老师以“玩中学”为指导,在教室布置一块小园地,叫“教你玩”。冯老师初期是想用玩游戏减少孩子们的疯闹,慢慢地,她发现了孩子们游戏时宝贵的规则意识。她将这种意识有意向其他领域拓展,形成了班级事事讲规矩的氛围。

三是创生多功能的大课间活动。学校教育理应给孩子完整的生活,我们从生活的维度设计大课间活动,实现了健体功能与育德、启智、品美、怡心功能的整合。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由六部分组成,即:集合(教室门前集合)、紧急疏散(下楼梯)、直臂行走(进操场)、花巴掌(配自编“四处行为”三字经)、集体舞、跑操。我们的设计思路是:活动与孩子生活息息相关,从生活情境中生发孩子的兴趣与激情;从孩子身上彰显出来的的精、气、神,能让人感受到一所学校的学生气质――健康、活泼、诗意。

第8篇:智慧生活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乡村生活 道德文化 高校德育教育

一、引言

高校的德育教育虽然一直被强调,但是其效果并不是非常好。德育教育作为教育界比较特殊的教育内容,虽然没有被文化教育那样重视起来,但是其教育意义却非常之大。随着教育工作者对近年来社会出现的一些现象分析,教育也要向着“先做人后做事”的方向努力。一个优秀的知识工作者,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素质,那么其对社会所带来的就不是贡献而是伤害。近年来,在社会上也出现了很多这样的事件。影响最大的就是地沟油事件,专家分析,地沟油的提炼,没有博士学位的人是无法研制出来的。由此可见,即便在高的科学素养,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教育,即便再高的学位也是没有意义的。相反,在利益促使下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去体验乡村生活中的道德文化智慧,体味其中的淳朴与真实。因此,本文的重心在于研究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对高校德育教育的启示。

二、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分析

乡村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并非是一种真正形式上的文化。乡村的生活,自然祥和,充满淳朴善良的气息。我国农村的覆盖面积还是非常大的,农民给我们最多的印象就是辛勤、朴实、善良、坚韧。很多美丽的词汇,都能够在乡村的生活中找到,让我们真正的能够体味到那份纯真。乡村的智慧与文化,则更加显得光彩耀眼。二十四节气的总结,对于土地的了解与热爱,天气的瞬息万变,似乎都能够在老百姓的心中。他们似乎就真正的了解大自然,他们身上的智慧虽然没有一些科学家那样的灿烂,却更见显得朴实无华,具有亲和力。

三、高校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的教育现状,近年来从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事情,就可以分析得出,教育状况并不好。高校作为一个更加自由广阔的学习平台,给予了学生们更大的发挥与学习的空间。但是在管理方面,却没有更加切实有效的管理机制。所谓的自由与广阔往往成为了一些学生们放纵自己的空间与机会,与预期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从几个方面考虑,高校德育教育的状况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缺失。

诚实守信已经越来越没有影响力。这个问题似乎可以联想到一个故事,在一个快要被浪潮吞噬掉的小船上,装满了金钱、爱情还有诚信等人的本性。但是这个人丢掉了诚信,而获得了生存。诚信在当今社会似乎也变得和那个危难时候就会被丢掉的一样,越来越不值钱。诚信本来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素质要求,但是却成为了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近年来,学术诈骗,一些具有

很高学历的博士或者是科学家们,居然采用拿来主义的方式,来欺骗国人,说自己研究出了什么最为先进的技术。采用这样的手段,还换取庞大的利润。但是却失去了诚信,失去了作为一个学者最基本的道德素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高校的德育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高校给予学生们学习的平台,传授他们知识与学习方法。但是这些毕业后投身社会的学生们却连最基本的诚信道德都无法做到,进而欺骗社会,骗取利益。

公德心,是对于学者们的第二个考验。近年来,直到现在,地沟油一直存在着。危害着国人的身体健康,让黑心的厂家获取庞大的金钱利益。但是,专家们已经给予了回应。地沟油的提炼过程复杂,技术困难,没有博士学位的专家是没有办法实现这一技术的。这一现象又深刻反应了目前高校德育教育的严重问题所在。步入高校的大学生们,通过自身努力与拼搏,成为饱学之士。但是,却在利益的驱动下,做起了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的勾当。这样的高材生,培养他们真的是有意义的吗?经过多年的心血,培养出来的就是这些血淋淋的刽子手吗?他们用自己的学识以及超强的智慧,制造了侵害人们身体的劣质食用油。为了金钱利益,连自己的良心也丢掉了。这个现象深刻的反映了,当代高校德育教育的严重缺失。

爱国主义在步入高校后,已经渐渐被部分学生们遗忘,从而踏上了与自己祖国相反的路。祖国给予我们学习的平台,机会,但是当那些高材生获得了足够的空间的时候,却选择了出国留在外国,为外国贡献着自己的生命与智慧。高校的德育教育真的应该给予学生们更多的关注,培养人才的时候,是否应该考虑一下是否应该先培养品德过关的人才。学习成绩无法确定其所有,有才无德的人才必将成为社会未来的祸害。

总之,高校的德育教育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现在的状况下,急需一种精神或者是文化来影响高校的德育教育,影响在高校学习的人才们。

四、高校德育教育与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

经过分析,高校的德育教育现状比较惨淡,存在这很多问题。应该明确的是,人才的定位并不是其智商有多高,学习能力有多强。道德品质也应该能作为其最为主要的考核标准,没有良好品行的高材生一样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从上文中分析,可以知道,爱国主义、良心以及诚信是目前高校德育教育的重点。这些最为基本的德育内容,却成为了目前缺失最为严重的道德素质。那么,针对目前这些现状。是否可以考虑一些比较传统的文化呢?考虑那些虽然传统,但是却依然纯洁质朴的文化,来结合目前高校的德育教育,给予学生们更多的道德教育。

(一)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

虽然乡村的生活没有那么多色彩,简单而似乎显得枯燥。但是,乡村的道德文化却一直没有缺失,人与人之间的淳朴,简单,让生活更加简单明了;更加朴实无华,却充满人性的美丽。乡村文化,讲究诚信,善良的农民,从来不会多拿别人一分钱。自食其力,通过自己辛苦的劳动来获得应有的价值。很多舞台上,也演绎过这样的场景。那些淳朴善良的劳动人们,不喜欢外表的美丽与光鲜,他们认为劳动才是最为光荣的。答应别人的事情,从来都不会食言。虽然没有经过特别多的高级教育,却懂得最基本的做人道理。这就是道德最为基础也是最为精彩的体现。在微小的事情上才能够体现一种精神的伟大。诚信老实的乡村人,对于答应别人的事情从不食言,也绝对不会反悔。让众多所谓的学者们钦佩,他们的笑容也是最为纯真的。

乡村的生活简单而朴实无华,虽然那么清苦,却依然不会被外界所影响。他们的生活中充满着良心两字,他们的信仰也许没有那么高尚,但是他们都信仰良心。农民的口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话语。我没什么信仰,但是我们会信仰良心。良心对于他们就是一种使命,一种生命最高的价值体现。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这些通俗的言语都是来源于乡村,他们本着这样的信念,世世代代的经营着属于自己的平凡生活。但是却在平凡中,培养了多年的良好道德文化,值得多数人学习。

(二)高校德育教育应该引入乡土气息

在很多情况下,高校教育似乎都给学生们知识上的灌溉,给予他们大而全的教育方式,总是将实用的东西概念化。那些所谓的德育教育都是书本上的文字,得不到学生们的重视,也收获不到很好的效果。原因就在于没有形象化的教育理念,让学生们真正去体会,去回味。一味的宣传:诚信、爱国、道德。但是,却没有真正的实际接触,让学生们去体味。虽然有些高校也确实将思想政治课程安排到学生的教学计划中去,但是却依然收获不到好的效果。原因就在于如果仅仅是通过学分的约束来教育学生们,收到的肯定不会是预期的效果。相反,学生们也许会出现逆反心理,甚至更加无法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道德教育。

引入乡村气息,最大的关键在于,能够让高校的学生们真正的去体味那份纯真。乡村的气息,虽然给人一种乡土的味道。但是,面对这大城市的利益诱惑,学生在面对种种吸引的时候而无法得到满足,因为身边的色彩太过于鲜艳,而无法让他们真正的去感受其中的乐趣。这样就会在内心深处有一种渴望与奢求,这种渴望慢慢成为了一种欲望。在学校的时候,成为了一种被压抑的欲望。而等到了社会上追求理想的时候,却往往因为社会的现实与残酷,而无法得到满足。这时候,一旦有一种捷径,能够让大学生最快的实现其已经被压抑已久的欲望,就会让他们忘记曾经所谓的道德与素养。因为,他们没有过真正的道德底线教育,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有多么严重的影响与后果。只是为了满足曾经压抑已久的欲望,而放弃了自己的本性。因此,身边的影响最为重要,会对其以后的选择都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乡村的朴实与质朴,正是可以淡化大学生们那内心的贪婪,让他们清楚认识大什么才是生活的最高追求。

五、结语

乡村生活虽然充满这乡土的气息,但是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以及淳朴的乡村气息却值得多数高校在德育教育中给予参考。生活中的诱惑往往存在于自己的身边,大学校园处在繁华的城市中心,远离了生活的乡村,却带走了很多质朴的情感。给予学生们乡土的文化,让他们更多的清醒的活在对于生活的真正追求之中,而不是只为追求奢华的生活,满足自身的欲望。在追逐了很久之后,也会慢慢明白,生活的真谛在于造福社会,让自己的价值得以最大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杨娇珍,论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高校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5):59-62

[2]胡伟伟,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创新的实践探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8):111-112

[3]金素梅,大学生公民责任感教育:高校德育研究的新视野[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231-233

第9篇:智慧生活的作用范文

1、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2、青年人,我们要鼓足勇气!不论现在有人要怎样与我们为难,我们的前途一定美好。

3、进步,意味着目标不断前移,阶段不断更新,它的视野总是不断变化的。

4、沉思就是劳动,思考就是行动。

5、使我们摔交的往往是我们的朋友。

6、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的人,不断攀登命运峻峰的人。

7、一个专心致志思索的人并不是在虚度光阴。虽然有些劳动是有形的,但也有一种劳动是无形的。

8、在泥土下面,黑暗的地方,才能发现金刚钻;在深入缜密的思维中,才能发现真理。

9、哪里有思想,哪里就有威力。

10、任何东西都没有像大胆的幻想那样能促进未来的创立。今天的空想,就是明天的现实。

11、给予是能使人产生优越感的。

12、人出生两次吗?是的。头一次,是在人开始生活的那一天;第二次,则是在萌发爱情的那一天。

13、敢于冲撞命运才是天才。

14、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字,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中。

15、人们不能没有面包而生活;人们也不能没有祖国而生活。

16、精神象乳汁一样是可以养育的,智慧便是一只乳房。

17、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

18、在任何科学上的雏形,都有它双重的形象:胚胎时的丑恶,萌芽时的美丽。

19、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裉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20、人类有一个暴君,那就是蒙昧。

21、精神像乳汁一样可以养育人的,智慧便是一只乳房。

22、人的面孔常常反映他的内心世界,以为思想没有色彩,那是错误的。

23、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24、教育!科学!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

25、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

26、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垂青。

27、这种落于俗套的高贵和风雅是再平庸低劣不过的。

28、人生下来不是为了拖着锁链,而是为了展开双翼。

29、人生是花,而爱是花蜜。

30、丧失人格的诗人比没有诗才而硬要写诗的人更可鄙,更低劣,更有罪。

31、道德是真理之花。

32、灾祸和幸福,像没有预料到的客人那样来来去去。它们的规律,轨道和引力的法则,是人们所不能掌握的。

33、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种失败,自己揭下面具却是一种胜利。

34、人生是花,而爱便是花的蜜。

35、多办一所学校,就可少建一座监狱。

36、人生下来不是为了抱着锁链,而是为了展开双翼。

37、我们的精神围绕着真理运转,好像群星围绕着太阳。

38、各种各样的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作用下,仿佛烤在火上的纸一样渐渐燃尽。

39、应该相信,自己是生活的战胜者。

40、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

41、自由只有通过友爱才得以保全。

42、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教学,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中。

43、最高的圣德便是为旁人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