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系统科学体系范文

系统科学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系统科学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系统科学体系

第1篇:系统科学体系范文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 系统科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117-001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熟练的实用技术,笔者基于系统科学理论,就如何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做出了以下探讨。

一、目前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不合理

在中职学校中,计算机网络课程比起理论课程更加注重实践环节。学生对一些高深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掌握不要求面面俱到,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重点不明显,与网络发展的现状有较大的偏离,理论介绍和网络的实际使用出现脱节现象,部分教师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误区。

2.教学模式不科学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综合的学科,不仅需要软件和硬件的结合,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还需要理论和应用的结合,以及课堂和特殊实验环境的结合。目前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网络学科本身的特点和要求,其主要表现在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上。

3.实验教学较薄弱

计算机网络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在中职学校中,实践性尤其重要,但是目前各中职学校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验实践教学环节仍然比较薄弱,如网络综合布线室及局域网搭建等专业实验室仍需建立健全。

二、基于系统科学理论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系统科学理论是现代自然科学、现代社会科学以及思维科学发展的综合结果,同时又是现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是探讨科技领域普遍性问题的科学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该理论不断地发展创新,尤其是代表其最初基本思想的“三论”——系统论、信息论以及控制论,影响非常广泛,在教育领域应用极多,给教育界带来新的思维启示。因此笔者在系统科学的理论基础上,探讨了如何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主要策略如下。

1.基于系统论的宏观指导,优化教学模式

教育系统论把教育视为一个系统,促使我们从整体的观点、综合的观点来考察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现象,运用系统论方法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使得教学问题可以得到优化处理。传统的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是以知识点的讲授贯穿课堂的始终,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1创新讲解教学模式。一方面,在讲解一些抽象复杂的概念理论时,可以多使用一些生活中的现象或例子。同时,在文字中结合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传递丰富的教学信息,立体地呈现教学内容,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另一方面,要让学生通过亲自操练设备仪器,在实践中体会、领悟,真正掌握知识,把理论知识真正投入实践操作中。

1.2改进实践教学模式。针对中职学生的实际特点,使用案例教学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方法效果较好,如在教授局域网的创建时,可以让学生以网吧式局域网为切入点,要求学生搭建一个可以进行连网游戏的游戏平台,把学生对游戏的喜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完成任务、实践理论知识的动力。

2.基于信息论的启发借鉴,改革教学内容

教育信息论就是研究教育领域中教育信息的传递、交换、反馈和使用规律的理论。计算机网络是一门信息量极其丰富而又极其多样抽象的学科,例如数据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广域网技术等,这对于刚从初中升上来的中职学生来说,是一个天大的挑战。因此,中职教师在教学时要对一些抽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删减,例如,简化OSI参考模型的内容,扩充事实标准。

3.基于控制论的研究探析,构建实践教学

控制论在教育中的应用,主要是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为核心控制目标,以教育信息传递为主要传输形式的系统,是以研究教育系统中运用信息反馈来控制和调节系统的行为,有利于更好地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3.1健全实验教学平台,创设网络实践课程。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实验教学设备,配备网络实验教学设备和软件,比如路由器、服务器、交换机、分流器、工作站、网络管理软件、系统操作软件等教学硬件设备及配备软件,使得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可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教师要转变观念,重视实践教学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合理分配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进行实验探索的兴趣。

3.2优化实践教学内容,调整实践教学方法。一方面,中职学校应该在原有实践课的基础上,调整实践教学内容,优化完善与实践配套的教学内容,深化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难点。另一方面,中职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及时转变教学观念,进行角色转换,适时地调整教学方式。在任务安排时,可以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建立合作型学习小组,倡导共同进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总而言之,作为中职计算机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在系统科学理论指导下,努力抓好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改革工作,使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得益彰,从而提高学生计算机网络操作的能力,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计算机网络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志国.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09(1)

[2]刘素芹,肖军弼.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法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8)

第2篇:系统科学体系范文

一、充分认识当前我区发展形势

经济是发展之基,兴国之要,我区东邻珠三角、南面东南亚,背靠大西南,地缘优势明显,近年来开放格局渐成气候。特别是在今年年初,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获批成立,各项国家级、自治区级的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纷纷启动,投资和消费需求旺盛,经济发展呈现加速势头。08年召开的全区上半年工作会议也强调了实现我区战略目标,关键是要完成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目前各项工作正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展开。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里,在中央政策支持下,在区党委、政府的有力推动下,广西将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产业规模扩张、结构升级,经济进一步繁荣的战略机遇期。尽管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干扰,但站在自治区层面而言,广西属于后发展地区,受到的影响仍然非常有限。当前我区具有相当的环境比较优势,探索如何发挥优势,实现科学、和谐、快速的发展成为值得我们研究的热点课题。

二、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当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所在

机遇与挑战并存。就环保而言,党的十七大将“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列为前进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这对我们的环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环保事业的繁荣,但当前在经济发展上面临的总量与结构、存量与增量的矛盾仍然会带来较大的环境风险。总量与结构的矛盾要求加强区域间的调整与优化配置。而经济存量与增量引发的环保矛盾主要集中在存量的淘汰和改进、存量与增量的替换上。增量管理在于把关,存量管理重在监管以及协调,而主动防控是两者工作的重要切入点。但是,当前环境

管理仍存在着手段比较单一、管理面和力度也有待拓宽并强化、统筹规划有待进一步深化、跨系统的协调机制尚未健全等问题。在诸多掣肘因素作用下,环境风险就有可能演化成为实际的环境问题。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环境保护是民心工程,是德政工程,我们环保系统如何在全局层面上统筹兼顾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巩固环境“拐点”、实现环境的不断优化,是维系着全区人民福祉的大事。

三、理论联系实际,促进环境保护的长足发展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未来的环保将与国家、自治区的政治、经济工作重心有着更大关联。这便需要我们环保系统在以下几方面切入工作:

1、努力提高环保系统的执政能力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建立一支政治、理论、作风过硬、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如臂使指的高素质环保队伍,是全面提升环保系统执政能力的重要基础。这就需要加强环保队伍建设,积极主动地围绕环境管理的需要,为环保系统的发展科学配备、培养干部。通过强素质、抓基础、管长远,不断充实专业技术人才,提高环保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抓好勤政廉政、职业道德教育,推进规范化建设,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增强行政和业务管理能力。不断提高执法力度和服务水平,以适应我区环境保护工作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2、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探索环境系统化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科学发展与解放思想接合,不断创新。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它的发展更有赖于创新能力的发展。系统化的环境管理模式,既要求管理面上能够统筹兼顾,而在管理深度和力度也要保持相当的张力。不同地域、不同的基础条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要求采用不同的投入方式、实施手段和管理方法。当前我区的环境保护,由于基础条件不高,存在部门掣肘多、管理面窄、力度不深的问题。而且社会环保宣教社会基础差、缺乏民间组织呼应,社会动员力量薄弱。实践上更多地依赖环保系统的单腿行走,孤军奋战。针对当前这种形势,当前的环境管理的建设重在集聚精神、夯实基础。环境系统化管理建设面上就要求抓好基础建设,建立全方位的污染防控体系,努力把环境保护延伸到经济发展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全过程。在制度保障层面上就需要通过健全跨系统的联合行动机制,增强不同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为环保政策的顺利执行拓宽组织渠道。加强民间宣教投入,不断探索政府、企业和民间的公众参与机制建设,增强环保的社会影响力。增强环境科研实力,不断充实知识、技术、理论储备,为适应新的发展阶段提供新的管理办法和实施手段。

3、积极参与宏观调控

第3篇:系统科学体系范文

关键词:共同体;学习共同体;体育课堂

一、初三体育课现状

由于初三体育中考的分数直接加入总分,为此初三体育受到了学校、家长、学生的高度重视,其本质上是注重学生的中考分数,很少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与体育素养的形成,也就无形中给初三体育课增添了压力,让应该是按体育教学规律等来教学的体育课堂变成了单纯的训练课。学校为了应付体育中考,不仅把体育课都用在训练中考的项目上,还把大课间与课外活动的时间也都用在训练上,哪怕已经能够取得满分的学生也要一起训练。另外,每年的考试项目基本相同,这也直接导致学生一到初三就开始对中考的项目进行练习,基本上初三一年的体育教学,就是围绕中考的项目进行重复练习与定期测验的。这样单调的教学内容和机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活泼、生动、开心的体育课产生了强烈的厌烦心理,但事实上学生为了中考的分数也不会出现抗拒的行为。

二、构建学习共同体型的初三体育课堂

体育教师不应该让这种现象在自己的课上被放大或听之任之,而应该积极寻求改变初三体育课现状的途径,本人在课堂中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及发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体育教学中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生与体育教师共同构成的学习团体。它以共同的目标为引领,通过共同合作交流、探讨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1.构建学习共同体的重要前提是科学合理地分组与明确职责

在初三体育课堂中,本人主要是按学生准备报考的项目与兴趣爱好的原则来分组,每组人数为4~5人。把报考的项目相同又有相同运动爱好的同学分在一组,这样在上课时除了集体练习项目外,小组可以按要求或针对本组的问题、任务进行练习。另外,制订好学习共同体的各项规则,选好组长,明确每个人的任务,并注重密切配合。

2.初三体育课堂中学习共同体的活动

(1)利用学习共同体,充分提高个人素质与运动成绩

由于学生报考的项目、自身的运动水平等多方面的不同,以往的教学模式已不适用于初三教学。以往教学模式因考虑到学生掌握技术、场地器材等因素,一般都采用集体练习形式,这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是有利的,但体育中考是考核每个学生的体能与技能,而学生的发展水平又不一样,为此教学应该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型的初三课堂,能够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因为,在学习共同体内有运动素质好的学生,可以帮助较弱的学生练习,让需要帮助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内心归属感与更多的学习机会,有了同伴的关心和帮助他们锻炼的信心就会增强。同时,帮助的学生也会从助学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不足或增强自信,这会鞭策他们继续加强锻炼。

(2)根据各学习共同体的特征布置有针对性的体育家庭作业

根据各学习共同体的特征布置有针对性的体育家庭作业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能促进学生体能、技能的发展,还有利于学生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如果上肢力量较差的,在家里就要多做俯卧撑;弹跳力较弱的,就要加强下肢力量练习等。家庭作业完成情况的反馈,首先每个成员在小组内部交流,再由小组长总结并汇报给体育教师,体育教师不定期地在课上让各小组成员展示进展状况。这不仅使他们体育中考项目的成绩达到了中考满分的要求,还激发了学生在家做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在家运动的好习惯。

(3)开展学习共同体之间的竞赛

在学习共同体之间开展针对中考项目的各单项竞赛或模拟考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并能促使每个学习共同体更加密切地交流与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单项竞赛是“以赛促练”为根本目的,也是提高中考成绩或运动水平的一项措施;选择与考试地点相似的场地、时间、器材,按照考试要求进行模拟考试,为学生更好地适应体育中考做好生理、心理方面的充分准备,以便发挥每个学生的最佳水平。具体做法是:首先以每个学习共同体为单位,每周进行一次一个项目的比赛,评价比赛的结果是看每组进步的程度与进步人数的多少,而不是比赛的结果。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模拟考试,每次考完先汇总成绩,重点是关注各小组的进步程度,其次是考虑满分率。另外,每次比赛或模拟考试结束后每个学习共同体都要总结、反思,并制订下一步的努力计划。

总之,在这一年中,本人的初三体育课主要是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来教学,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即本人所教班级的学生体育中考的成绩几乎都是满分,没得到满分的也发挥了自己最高的水平;学生的体能、技能有了一定的提高;学生运动的热情比较高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等,但是要让学习共同体能够在体育课堂中有效地开展,需要体育教师具有相关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勇于实践的精神。这样在学习共同体中的体育教师与学生才会更好、更快地成长、发展起来,也才能够发挥出共同体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张俊.基于对话学习理论的小型学习共同体建设[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

[2]南腊梅.试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建构[J].现代教育论丛,2010.

[3]孔祥.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体育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1.

第4篇:系统科学体系范文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高职体育课程;体育教学:调查分析

前言:

大学是学校体育的最终环节,不是最终节点,怎样让当代大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终身体育意识,形成正确的体育锻炼方式至关重要。在2002年8月,教育部颁发了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M一步明确了体育课程的性质、结构、课程内容确定的原则以及课程评价体系等。《纲要》确定了:四个结合,并提出:“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文化,体现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将会丰富体育教材内容项目的开展,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体育兴趣和参与激情,为终身体育和社会适应奠定坚实基础。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重庆市30多所高职院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现状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分析法。

查阅相关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书籍、报刊及相关文件,从中寻求有关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和问题解决方案,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2000份,主要调查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现状和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认识、了解、兴趣现状,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问卷1985份,回收率99.25%,有效问卷1974份。其中,男生1018人,占有效问卷51.5%,女生967人,占有效问卷48.9%。

(3)统计法。

采用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对调查问卷及数据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并得出结论。

(4)逻辑分析法。

通过研究过程采用演绎、推理、数据、分析等方法,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提出科学的建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重庆市高职院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现状。

通过对重庆市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重庆轻工职业学院、重庆电信职业学院、重庆工程职业学院、重庆经贸职业学院、等30多所高职院校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2.重庆市高职院校大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了解和兴趣。

3.重庆市高职院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形式。

4.重庆市高职院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场地及器材。

5.重庆市高职院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师资情况。

三、结论和策略

1.结论。

(1)学校对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够重视,开展的学校很少,主要为武术项目单一。

(2)重庆市高职学生对民族体育项目了解的学生占比多兴趣浓厚。

(3)学校在开课形式上都有,但是社团占比最多。

(4)现有民族传统体场地少,项目种类极少。

(5)体育师资队伍不足,民族传统体育师资队伍严重短缺。

2.策略。

(1)相关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大经费投入。

各级各部门应高度重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国学校体育课程的源泉,最大限度的争取到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强体育场地,器材和师资等保障,改变现有的西方体育主导模式,使高职体育课程内容实施更加丰富,学生选择项目多样,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为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奠定基础。

(2)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和宣传。

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及学习,了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根源,通过多媒体、图片、宣传栏、展板等形式,让丰富多彩、风格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3)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和比赛。

为了更好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应做到多渠道多方式的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活动。在校运动会中开展,学校与学校之间开展交流和比赛,通过训练队训练出高水平人才,参加市级、省级以及每四年一届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4)建立可持续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师资队伍和培训制度。

加强重庆市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实现现有教师通过培训,提高教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理论及技能水平,首先是新教师招聘和高校引进师资;其次是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师资的学习和培训;再次是加强学校与学校之间师的资交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R].民委发(2002)13号.

[2]胡靖平,于可红.《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9):102-107.

[3]赵忠伟,栾桂芝.《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农村学校体育的探析-以东北地区为个案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7,164(1):95-96.

[4]祁龙祥.《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遭遇的瓶颈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5):112-115.

[5]周立新.《河北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现状调查与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s1):177-178.

[6]余乐.《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策略分

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23):151-151.

[7]朱桂华,肖年乐.《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价值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4(4):66-68.

作者简介:

第5篇:系统科学体系范文

学校第一个五年发展的主旋律是:抓教师的专业成长和队伍建设,教学环节的精细化、规范化,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升等。在这个过程中,借助校长和名校的资源,借鉴并顺利移植了很多既有经验和做法,在鼓励教师大胆创新中出现了很多优质课,但因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而未能推广。课堂教学改革是需要非常慎重的大课题。为破解传统教学中学生自主、互助、合作交流、研究探讨不足,课堂效率不高等问题,曾涌现出许多新的理论和新的改革模式,但适合西安高新逸翠园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还在探求与酝酿中。

一、确立课堂教学改革的总目标

课堂教学追求的根本目标应该是让学生“乐学、会学、学会”。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早已用最为简明的语言直抵教育的本质。乐学,毫无疑问是课堂教学改革所应解决的首要问题。会学,即要掌握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何能成功地授人以渔,显然需要多费心思,也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怎样才能不再简单地包办学生自学、探索的过程?怎样在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和广泛地参与解决问题时,不用少数学生的提问简单代替?怎样设计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问题串,让学生在有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思维能力?怎样把信息技术巧妙地引入课堂,有效地破解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这些都要求教师根据课型、学科特点不断学习、思考、创新与实践,这是一系列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需要不断追求的过程性问题。学会,当然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但学会分很多层次,如识记、理解、掌握、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等,一定要根据学情,循序渐进,由低到高,分层达标。

二、“3+1学习共同体”的含义

1.课堂时间分配

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将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教学内容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满堂灌”显然不可取,但刻板规定教师只能讲十几分钟的教学模式,经实践检验也不具普适性。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以及他们所能保持注意力的时间,一节40分钟的课,多数情况下,用30分钟教学主要内容比较科学,也比较切合实际,而另外10分钟,可以用课内前置、后置、镶嵌的方式围绕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当堂任务的落实。这样,课堂时间的分配比例恰好是“三比一”,这是“3+1”的第一层基本含义。

2.三人学习小组

学生的合作学习值得提倡,但目前在组织实施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所有课型从头到尾都用一种很机械的方式进行所谓的合作;有的讨论问题大而空,组织又太过松散,效率不高;有的教学目标定位太低,完全不符合学校实际;分组方式也大多是四人U字形组,班额较大时,在空间上难以实现,等等。

“3+1学习共同体”更倾向于由三人组成的学习小组。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其中就蕴含着一个最佳的合作学习单元,即三人小组。实践证明,两人同桌互助的分组,作用比较有限,四人小组的效率又不够高。而三人组在班额不大时可采用三人四桌的“凸”字结构,在班额较大时可用三人横排。有些课型需要两人、四人或六人的前后组合时,也可以随时灵活调整,变换起来非常方便。因此,三人小组可构成一个最小、最基础的学习共同体,这是“3+1”的另一层基本含义。

3.学习共同体

“3+1学习共同体”中的三人小组是最小的“共同体”单元,但共同体的内涵要比三人小组广泛得多,它是为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目标和任务而建立的一种人际关系平台。在课内,共同体可以由稳定的三人小组构成,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可以是为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而建立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各种规模和形式的团体。在共同体中,强调人际的心理相容和沟通,通过在学习过程中成员间的经常性的沟通和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更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自然就促进了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在课外,共同体成员可以扩展到不同班级的学生,也可以扩展到其他教师、家长或专家等。

三、“3+1学习共同体”课堂设计

及课堂任务的落实

1.课堂设计

“3+1学习共同体”必须摒弃过于依赖模式的僵化思想。首先,30分钟教学时间也是针对多数课型,而不是每节课必须如此。有些课型(例如文学赏析课)采用传统形式和时间分配时教学效果更好,就没必要改变。30分钟内的教学过程更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灵活设计,不必拘泥于某种固定形式。如有些教学内容,采用合作学习效果更好,那就在合作什么、怎样合作上做足文章;有些内容适合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问题串,那么就在问题串的形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下足功夫;有些内容用事先或当堂制作的微视频能更好地突出重点或突破难点,那就在视频设计、制作技术及适时介入上灵活驾驭。当然更多内容需要多种方式的有机结合,需要教师在综合运用上巧妙地承接转合。总之,30分钟完成主要教学内容,需要教师把学生积极参与放到首位,引导学生用自主、互助、合作交流、研究探讨等方式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方式对大多数教师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需要教师努力学习、积极实践、精心设计课堂,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2.课堂任务落实

每节课用10分钟对课堂教学任务进行落实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安排在一节课的最后,也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而前置或镶嵌在教学过程中。任务单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要根据学科特点、年级特点由备课组统一确定,主要以落实当堂学习任务为主,或对以往学习内容进行巩固。

3.课堂设计提纲及课堂任务单

一是课堂设计提纲。提纲要呈现在有统一题头标识的一页A4纸上,要求突出重点,有创意,但不需面面俱到。带过两个循环以上的教师,可只呈现教案的电子稿,以减少纸张浪费,也方便修改。未带满两个循环的教师,纸质教案仍须按常规检查。

二是课堂任务单。任务单要呈现在有统一题头标识的一张A4纸上,在纸的正反两面分ABC三个层次呈现,不拘泥于固定的方式,其中最高层的C类任务,必须单独呈现在背面,其作用是引发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挑战,同时不给基础较薄弱的学生造成心理压力,不影响全面落实基础。C类任务根据实际情况,可在课内或课外完成,如果能通过独立思考,课外讨论完成,效果更佳。

三是课堂设计提纲及课堂任务单的检查与反馈。制定科学且操作性强的监督检查制度是做好这项改革的重要保障。对此,教学处在每周一上午收集前一周教师的课堂设计提纲和课堂任务单,进行统计、评价和反馈,并可采取评语、个别交流、备课组集中反馈、优秀设计展示等多种形式进行。

四、“3+1学习共同体”的初步实践

一是改革引发了共鸣。“3+1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改革在师生中引起了高度共鸣,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全面升温,反促教师积极参与改革实践,教师的教学方式变化显著。

二是减少了低效劳动。大多数教师带过两个循环后,教案可只以电子稿形式呈现,这样就可以腾出更多时间精心设计课堂,全面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三是“减负”有实效。课堂任务单“抓基础、抓落实”效果显著,学生在校时间落实了最重要最基础的学习任务,家庭作业负担自然就减轻了,“减负”实效已经显现。

四是有模式但不唯模式,教师的课改热情被点燃了。 2016年寒假第一次对全体教职工进行纲要式培训后,要求18个备课组(不含体音美心理),利用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按新的模式设计一节课,然后每个备课组选一名代表用10分钟时间展示。18位教师代表紧扣“乐学、会学、学会”的总目标,呈现了18节创意新颖巧妙、精彩纷呈的展示课,新鲜又震憾,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热情被点燃了。

五是改革初见成效。一个多学期的改革进行得扎实而卓有成效。每位教师都在教研组上了一节研讨课,包括大学区成员校在内的教师相互听课、积极研讨、不断改进,教研气氛空前高涨。学生也展现了良好的状态:厌学的想学了,想学的会学了,会学的当小老师了,共同体发挥出了交流沟通、自主互助的作用,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这次改革,不回避毕业年级,在三个年级全面扎实推进,效果令人鼓舞。九年级中考取得了建校六年以来的最好成绩,多项指标位居西安市前列;七、八年级的期中、期末考试,80%以上科目的成绩均超过了往届同期水平。

第6篇:系统科学体系范文

[关键词]高校 法学 实践教学 体系架构

[作者简介]王曦(1972- ),女,湖北武汉人,江苏教育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法学理论。(江苏 南京 21001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1-0157-02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能力为重。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是法律本科教育的目标主旨。针对目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学校和行业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为社会实际需要服务的意识明显不足等问题,不断强化法学教育的实践、实训环节,全面提高法学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普通本科院校法学教育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普通本科院校法学实践教学,在教学内容实施上的缺陷,诸如我国法学课堂教学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法”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模拟法庭的教学程式化、因缺乏相应激励机制致使教师积极性差、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诊所式”法律教学的不合国情与运行设施配套要求过高等问题;毕业实习敷衍了事、形同虚设,目标实现大打折扣的问题;大学生法律援助社团缺乏凝聚力和因资质受限、经费不足导致活动受限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现有法学实践教学设置的预期目标无法达成。在体系结构方面,目前的法学实践教学体系结构不完整,环节设置缺乏系统性。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制约着我国法学教育的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严重影响我国法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更好地满足现实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就必须不断优化完善现有的法学实践教学设置,探索法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完整化、科学化和系统化设置。在此,笔者在对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分析与思考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普通本科院校法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架构设想。

二、法学实践教学体系相关概念

(一)实践教学环节与实践环节

这两个环节都是作为高校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途径而存在,并且实践环节包含了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是指高校课程设计范围内的设置,它是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参与并完成的教学任务。一般来说,包括课堂理论讲述中的实践教学内容,学业期间的见习、社会实践与毕业实习等内容。而实践环节则不仅包括实践教学环节的全部内容,还包括了高校课程设计范围外设置,即选择性参与的实践活动,如高校社团组织活动。关于高校法学实践教学,目前较为集中的观点认为,该教学环节由理论课程内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性课程和其他实践活动三部分组成。其中,理论课程内的实践教学内容是指在教师理论讲述为主的课程内,适当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如在讲述理论时穿插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开设模拟法庭等。其次,实践性课程是指以学生实践为主的课程,如法律诊所、毕业实习等。第三,其他实践教学环节是指在高校法学课程设计范围外,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自愿开展的实践性活动,如组建法律社团对外开展法律宣传、进行法律援助活动等。①对此,笔者持有不同看法。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恰恰是混淆了实践教学环节与实践环节。它导致实践教学体系在内容构成上的混乱,不利于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上述观点中,前两者是高校法学课程设计范围内的设置,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参与并完成,是实践教学环节。它是高校实践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性设置。而以高校法律社团为主要表现的所谓“其他实践教学环节”,是高校法学课程设计范围外的设置,由学生选择性构筑与参与并非必然。它是实践环节,但不是实践教学环节,只能作为实现高校法学实践教学目标的辅助途径。

(二)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环节

从广义上讲,实践教学环节,可以作为与理论教学环节相对应的,用以实现高校法学人才培养目标的两种方式与途径。基于此,实践教学体系就是实现实践教学环节目标的体系架构与内容设置。从狭义上讲,实践教学体系本身也是由若干相互关联、有机连接的实践教学环节型构而成。此时,实践教学环节就变身成了实践教学体系的组成部分。因此,至少可以明确,实践教学体系是与实践教学环节相伴生,实践体系则是与实践环节相伴生。具体到法学实践教学体系,从其现实性上来说,应该是多层次的有机统一体。一是基础层次:它着重于基础技能的训练,如通过专业课程设置及课堂实践教学实施,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尤其是法律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二是拓展层次:它注重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主要是通过专门化实践课程设置着力培养学生的法学专业实践能力。如以“法律诊所”形式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三是综合层次:它注重学生法律综合素质养成。如通过法律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和创新性科研活动等综合性实践教学内容设置,培养提升学生的法律信仰、法律实务能力等法律综合素养。在此,本文仅就高校法学课程设计范围内的实践教学设置进行研讨,即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探讨。而对课程设计范围外的,诸如大学生法律社团等实践环节不予探究。并非课程设计外设置不重要,而是因为它既然是选择性的,就只能以鼓励、倡导的方式加以引导构建,而不能进行强制性规范与约束,以实现实践教学目标。

三、构架法学实践教学的三个环节

笔者认为,在当前强调高校教育更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真正做好高校法学实践教学,完成设定目标,实践教学体系架构需要以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教学设置、大学生假期社区法律服务实践环节、毕业实习等三部分为基础内容组成。其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教学设置是体系的基础环节。学生所有的实践都是立足于坚实的理论知识上,而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教学设置则是以更好地传输理论、知识为主旨。大学生假期社区法律服务实践环节是体系的中坚环节。它最显著特点是“接地气”,真正使课堂理论、知识与现实中的百姓事务相链接。这一环节的突出功效在于尽早树立起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法律使命感,并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进取心,同时也为最终的毕业实习环节奠定坚实基础。毕业实习是完整检测学生在校学习的效果,切实使学生把理论知识所学转化、运用到实践中去,顺利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环节。应该说,这三个环节一一承接,环环相扣,共同构成完整、不间断的法学实践教学体系。

(一)巩固课堂理论教学中实践教学设置的基础地位

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现实条件决定了我们不能回到传统的法律理论教学状态。在实践内容设置方面,有必要整合现有的理论课程,并根据需要增加实践课程。并且,在此基础上完善课堂内的实践教学方式,有效提升实践教学质量。首先,有机整合案例教学法与“诊所”教学法。“诊所”式法律教育,是借鉴医学院利用诊所培养医学生的形式,重点培养学生的从业技能和良好职业道德,旨在强调对学生法律职业的训练,缩小学校教育与社会执业能力的差距。“诊所”式法律教学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核心是对判例教学法的应用。所谓判例教学法,就是给学生提供一种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机会,去感受获得法律知识的全过程,去体验法律职业的思维方法和职业技能,学会“像律师那样思考”,其实施的基础是经验理性。与之相对应,传统的案例教学法,则是把案例作为传授法学理论的一种手段,其实施的基础是建构理性。

诚然,我国的确没有英美法系国家那样的普通法传统,纯粹照搬其“法律诊所”教学不足取,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其经验教学法的使用。一方面我们可以采用已经公布的法院判决和司法先例,以事实的案例再现用于教学,给学生以全面真实的感受。另一方面完善传统的案例教学法,在其中引入“质辩、对抗、类比、分析”等判例教学法的积极因子。例如,就现实生活中的争议案例(是指对法律关系的认定、法律规则的适用等存在争议,处理中有一定难度的案例)进行法庭论辩的方式,就是一种运用“诊所”教学辅助完善案例教学的典范。进而还可以将上述整合运用到模拟法庭的教学环境中,变模拟法庭为实战法庭。一是以双方对峙突出法庭“实战”效果。为此,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几组,每组分别代表不同角色。由学生对众多案情资料自行甄别、分析,运用相关法律理论与规定,从不同角度分析、讨论甚至辩论。在小组内,成员集思广益研讨案件,讨论中各抒己见,乃至强烈对峙,而问题往往在对峙中得到梳理与辩明。在庭审中,小组则以同一声音出现,与对方强烈对抗,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参与热情。二是强化庭审真实性。无论是已判决案例或是争议案例,在模拟法庭开庭前,仅对学生公开案件基本情况。对庭审中的陈述意见、辩护意见、法官主持,尤其是判决结果不予公布(此时,争议案例则更显优势)。基于此,开庭前,学生会寻求专业司法人员、相关老师指导,并独立分析案情、搜集资料,准备庭审材料,全身心投入角色,争取最好结果。在这种模拟法庭中,学生不仅要明确自身定位和观点,还要随诉讼过程的深入,应对新情况、新问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和应对法律实务的能力。

(二)增设常态化的假期社区法律服务实践环节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法律事务参与主要通过毕业实习实现。目前,确实存在不少实习学生在实习单位中被用以“打杂”的情况,但这与学生缺少法律实务的处理能力,致使实习单位对学生无法致用不无关联。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常态化的法律实践或缺,致使学生的实务经验严重缺乏,且这种实践经验的缺乏现已制约大学生顺利就业。要解决这一问题,改变现有的学业间法律实践缺失,让大学生参与法律事务常态化十分必要。笔者认为,确立大学生假期社区法律服务实践环节,建立起每个学生都能有所为的固定实践基地,使其法律事务参与常态化是最佳选择。

大学生假期社区法律服务指在大学生放寒暑假期间,回到家乡所在地,参与当地的法律服务。因为家乡是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同学们对环境中需要法律服务的人较熟悉,有感情,这能有效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与荣誉感。且这一实践过程跨越多个学期,每次假期参与都会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与不足,更加明确了开学后学习的目标,学校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会大为改观。此外,大学生回乡(社区)的法律服务行为,还能通过参与到社区基层管理制度的制定中,促进基层管理逐步法治化;通过为基层群众提供法律帮助,也能够有效缓解我国乡村地区法律服务严重缺乏的问题;通过在基层开展法律宣传活动,又能促进社会整体法律意识提高和法治化进程推进。大学生参与法律服务,因其无功利心,公益性强,加之具有专业优势,是社会开展法律服务的非常重要的力量,其良好的社会效果在许多发达国家都得以验证。目前,我国地级以上城市都有高等院校,一般都设有法学院(系)或法学专业。若国家对高校实施社会法律服务提出统一要求,则无疑会显著增强社会法律服务的力量。而这一举措,也能极大强化高校实践教学环节,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其实,现今高校都设有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但因为实际操作中或缺强制性要求,过程无人管控,学生不认真对待,执行结果不理想。笔者认为,国家有必要明确这一法学高等教育要求。在此基础上,高校切实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将大学生假期社区法律服务实践环节纳入教学计划。并且,为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严肃性,学校可将其设置为必修的实践性课程,确立制度规范和配套文件,对这一环节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目标要求、形式内容、方法途径、时间要求、成绩考评等作出系统明确的规定,严格对学生进行考核、计算学分,实施规范化管理。

(三)确立行之有效的毕业实习环节

承接在校的理论知识学习、假期法律服务,应该是将四年所学凝练提升的阶段。基于此,笔者认为:首先,法学本科大学生的毕业实习应该到法院、检察院和律师事务所等专门法律机构、组织实习为主。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高校法学本科以培养高素质法律理论和法律职业人才为主旨。在前述假期社区法律服务实践环节中,大学生主要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及其他法律服务,并在过程中不断认识自身不足,补充、提升法律知识与实务处理能力,这一环节是实际办案的前奏。现在,完成近4年的专业理论学习与一般性实践,进入最终的毕业实习阶段,应该是每个大学生凝练提升的阶段。在此阶段,大学生只有进入专业法律人员角色,全方位真实接触案件及当事人,宏观看待与把握案件全过程,整合应用多年所学,方得以完成从学生到实际法务工作者的转变。其次,大学生能够胜任专门法律机构、法律组织的实习。实习单位不愿意将法律实务交予大学生,原因在于,大学生并不真正具备实际办案的素养与能力。现在,大学生已历经了各学期假期社区法律服务,具备了相当的处理法律实务的能力,能够赢得实习单位的信任并愿意让其参与到实际办案中,更好提升大学生实务工作能力。而对于实习单位,也因为让大学生参与实务办理,自然会对其有所要求。如此,既强化了对大学生实习的约束,严肃实习态度,还能够激发起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利用实习单位的条件更深入学习,如多旁听庭审、多阅读案卷等,真正推动学校、学生与实习单位良性互动,有效实现毕业实习环节设定的目标。法律实践教学作为与理论教学相连接、相支撑的互补性教学模式,对培养法律人才至关重要。但因为实践性教学起步不久,在实施中难免存在诸多问题。文章是对目前法学实践教学所表现出的问题进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些粗浅的看法与建议,期望促进法律理论教学与法律实践更好结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第7篇:系统科学体系范文

一、教学进程的改革

“通信系统原理”课程的内容是介绍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各项性能指标。该课程的特点是内容抽象、理论性强,需要较强的数学基础,其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信号与系统”、“概率论”、“高频电子线路”等。后续课程有“移动通信”、“程控交换机”、“光纤通信”、“移动终端设备原理”等。因此,该课程是一门承前启后的课程,也是通信专业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对通信工程、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有着重大的影响。传统的强调学科本位的本科教学模式是严格按照完整的“先修课程通信系统原理后续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在开展本课程之前,必须把前面的所有先修课程全部讲授完毕。其教学进程如表1所示:

表1所示的教学进程在该院进行的时候遇到了以下问题:

第一,第三学期进行的“概率论”、“信号与系统”课程内容过于抽象、深奥,高职院校学生基础较差存在厌学情绪,教学效果不理想。

第二,随着高职院校的改革和发展,“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已经成为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保证“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活动的正常开展,必须要大力对过于抽象的理论教学时间进行压缩,而且为了实现高职院校的教学与就业的“零过渡”,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从第五学期开始就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了。因此,将通信工程的核心专业课程设计在第五学期,是不能满足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的。

鉴于此,学院进行了教学进程方面的改革尝试,将专业核心课程提前一个学期,删掉“概率论”、“信号与系统”课程,重新调整了教学计划,如表2所示: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先修课有“模拟电路”等。“通信系统原理”的内容里面在模拟调制系统这一章节与“高频电子线路”有较强的相关性,如果学生先学习“高频电子线路”,再学习“通信系统原理”,那么学生理解这一章节也许会好一些。不过由于时间紧凑,因此,只能将“模拟电路”安排在第二学期开展,而将“高频电子线路”与“通信系统原理”课程同时在第三学期开展。结果发现,学生在学习“通信系统原理”课程关于模拟调制系统原理的时候,感觉到需要掌握对应的高频电子线路的知识,而在学习具体电子线路时,也能加深对通信系统的理解,从而取得相辅相承、互相促进的效果。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把“概率论”、“信号与系统”课程全部删除,不利于学生对通信系统原理课程的理解。不讲授“信号与系统”的基本内容,学生无法理解通信系统课程中关于频谱和传递函数等方面的基本概念;不讲授“概率论”的基本内容,学生无法理解课程中关于信道与噪声以及误码率方面的推导过程。因此,在讲授本课程之前,需要适当地补充相关的基本内容,将“概率论”、“信号与系统”的主要内容作扼要的介绍,将其精髓浓缩出来,并无缝地插入到通信原理的相应内容中去,力求对于那些没有接触过这些先修课程的对象也能够没有困难地理解其中的内容。

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本来基本学时数为64学时(4学时/周),我们的尝试是将其学时数增加到96学时(6学时/周),增加了32学时。其中约24学时用于讲授“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知识,8学时讲授“概率论”的基本知识。课程教学的顺序是先讲授“信号与系统”,继而讲授“通信系统原理”,然后在讲授中遇到与“概率论”有关的知识时补充必要的基本内容。将三门先修课程的内容高度浓缩,不遗留必要的知识点,同时凡是与“通信系统原理”无关的章节一概跳过,达到“少而精”的目的。

三、教材的选择与编写

教材乃授课之本,好的教材对教、学活动都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高职院校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其培养目标选择适合于高职学生定位的教材,最好采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在本次实践中,我们选择张会生主编的《现代通信系统原理》作为教材,至于“信号与系统”和“概率论”方面则参考以上的教材中相关章节内容,将需要补充的知识点抽取出来,然后采用电子教案和印发补充资料的形式发放给学生,既达到教学目的,也节约教材成本。

第8篇:系统科学体系范文

关键词:课堂学习共同体;模式构建;群体动力学;最近发展区理论;电类课程

作者简介:陈俊风(1979-),女,江苏句容人,河海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常州),讲师;杨启文(1969-),男,湖北黄冈人,河海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常州),副教授。(江苏?常州?213022)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1-0066-0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产业的日新月异,学生获取新知识与新资讯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很大的冲击和影响,凸显出很多不足,难以满足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需求。

一、高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大多数课堂教学仍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为主。这种单一刻板的教学形式,不仅忽视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需要,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中的社会交往性和合作性。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遏制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学生学习情绪消极、学习目标狭隘,以应付考试为主。

(2)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学生差异的关注,缺乏对学生个性、创造性的尊重和培养,教师无法做到对学生个体学习状态的了解。特别是当课堂规模达到上百人,乃至几百人时,教学管理上的困难更加影响了教学效果。

(3)缺乏对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集体观念的培养。当前的课堂教学把学生当孤立的个体对待,教师是唯一的组织者。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沟通的质和量严重不足。学生成为孤立、被动地学习个体,缺乏与他人、与自我的交流和反思。学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周围的人和事;不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不能理性质疑他人观点,不善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等。

鉴于当前课堂教学面临的种种困境,寻求一种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创新教育实践范型是当务之急。学习共同体为重建课堂教学的研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课堂学习共同体把学习活动从一种客体的学习状态改变为一种主体的学习状态,从一种封闭僵化的静态学习系统确定为一种开放灵活的动态学习系统。

二、课堂学习共同体模式构建

1.课堂学习共同体简介

1991年,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首先把共同体的概念引入到教育学领域,认为:共同体中的共同了解(包括目的、知识、信仰、期望等),以及达到这些共同性的沟通过程,本身就具有教育性。[1]博伊尔在《基础学校:为了学习的共同体》的基金会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学习共同体”概念,指出“学校是学习的共同体”,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认为学习共同体是指学习者和助学者具有共同愿景、共同参与和分享学习的兴趣,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共同探索通向知识的旅程和理解世界运作的方式。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认知与技术小组于1996年也提出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指出“许多学者已经开始探索如何组织环境,以支撑复杂的学习,并称这种环境为学习共同体或学习者共同体”。近年来,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在课堂教学实验失败与成功的实践基础上为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提供了正确的理念和宝贵的经验。佐藤学教授在《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中指出“21世纪的学校是学习共同体的学校”,“在学习共同体学校里不仅学生们相互学习、成长,作为教育专家的教师也相互学习、提高,家长和市民也参加学习、共同发展”。[2]

我国对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如赵健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对“学习共同体”的本质和内涵作了深入分析和说明。[3]邵杰提出了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一些具体策略。[4]陈瑶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课堂是一种“学习共同体”。[5]南腊梅提出课堂共同体的五个特征和建构有效的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策略。[6]潘华等人提出将“学习共同体”模式应用到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7]

总的来说,课堂学习共同体旨在构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各种思想和情感得以交流,以及人与人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格局。

2.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需要考虑的因素

考虑到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组织形式,有特定的学习目标,以团体学习、知识共享为主要实践为形式,因此本文认为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需要考虑如下因素。

(1)树立共同的愿景。共同愿景可以理解为学习信念,它不仅把不同的学习者在情感上和心理上紧紧地联系起来,而且使每个学习者在意识中产生一个目标,并且引领和刺激个体行动。与组织目标的区别在于,组织目标是由学校的管理层自上而下推行的、外在的强制性目标,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学习共同体中生成的共同愿景是一个组织整体精神面貌的体现,是组织的精髓。共同愿景来自于组织成员的内在需要,是组织成员根据他们自身的价值观和理念形成并自愿达成的目标和理想。

第9篇:系统科学体系范文

国土资源是社会发展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但在无限的人类社会发展中,这种最基本的物质却是有限的,而且也是不可再生的。这就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如何在服务社会发展中保护和利用好有限的国土资源的新课题。

作为全山区的保康县,山高谷深,可利用的土地资源非常有限,稍微平缓的土地都成了耕种和建设项目争夺的焦点。在矿产资源方面虽然磷矿资源储量较为丰富,但因为前几年的粗放管理,长期的无序开采、滥挖乱采导致资源浪费极其严重。进入21世纪后,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设用地和矿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因土地和矿产资源引起的纠纷和违法行为也越来越多。

在这风起云涌的经济大发展时期,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如何与时俱进,如何把握好执法与服务,保护与保障的关系,是长期困扰着我们每一个执法监察人员的难题。科学发展观的适时提出,如同迷雾中的灯塔,夜空中的星星,为我们明确的指出了前进的方向。结合科学发展观和笔者长期从事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经验,我认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土资源执法工作予以改进。

一、执法有据。法律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的集中体现,它代表的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同时它也是经过科学论证,反复实践证明能切实可行的法律准则。我们在执法过程中只有做到有法可依,执法有据,才能真正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使整个社会在统一的公平的准则下和谐共处。要做到执法有据,就必须熟念掌握法律法规,准确把握每条每款的立法要义。而不能凭“情理”更不能凭感觉执法。

二、实事求是。执法必须尊重客观实际,任何背离和无视客观事实的做法都只能招至更大的矛盾和纠纷。在笔者长期的执法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多起符合建房要求,理应批准占地建房而基层组织因为种种原因不予批准,导致当事人非法占地的事件。在处理中我们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施工,补办土地审批手续,而不予拆除处罚。这样既维护了法律的严肃性,也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