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范文

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

第1篇: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范文

关键词:耕地保护;耕地质量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9.054

1公安县耕地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荆州是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发祥地。1988年,面对耕地保护的严峻形势,原荆州地区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基本农田划定工作,耕地在一定时期得到了切实有效保护。公安县地处荆江分洪区,受分洪区土地利用政策的制约,土地管理和城市建设有很多历史欠账,建设发展相对滞后。随着三峡工程投入使用,荆州长江大桥、荆东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成,加之荆州壮腰工程的启动实施,公安县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快速推进,一大批央企、国内外大型企业落户公安,用地需求十分旺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加之建设用地利用率低、各类违法占用耕地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等原因,全县耕地保护工作面临很大的压力与挑战。

1.1耕地被占用现象时有发生

一是新农村建设占用耕地。自国家出台新农村建设有关政策以来,全县共实施新农村建设44处,占用地块大部分属耕地。其中以城郊结合部为重点区域,部分开发商受利益驱动,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存在“小产权房”开发之嫌。

二是一些设施农用地建设擅自占用耕地。部分乡镇未经批准擅自占用耕地从事设施农用地建设,或借调整农业结构之名,在基本农田内挖鱼塘、栽果树等。

三是农民建房占用耕地随意性较大。农村税费改革以来,特别是农民建房零收费后,耕地保护力度有所减弱,这些都无疑增加了政府被问责风险。

1.2耕地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一是耕地“占一补一”占补平衡制度落实不力,存在占优补劣,先占后补,占水田补旱田,且补充耕地质量达不到被占耕地标准的问题。尽管全县耕地保有量一直控制在175万亩以上,较好地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但非农业建设占用的多为城郊良田,而开发复垦整理补充的耕地多位于丘岗或坡度较大地带,耕地质量远达不到被占耕地标准。

二是因长期过量使用化肥,造成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低,地力逐年下降。

1.3耕地监管制度落实不到位,奖惩机制不健全

主要表现为耕地监管制度流于形式,用地选址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动态巡查制度落实不够,奖惩措施未严格执行等。

1.4遏制土地粗放利用行为刻不容缓

一方面,建设用地需求量大,耕地后备资源匮乏。据统计,近几年,公安县新增建设用地每年平均都在2000亩左右,而全县耕地后备资源不足10000亩,且大部分零星分散,或处于坡度较大的丘岗地带,开发复垦整理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批而未用、用而未M、闲置浪费土地的现象普遍存在,群众反映强烈。2014年共清查出闲置低效用地22宗,面积763亩。2015年经初步清查,疑似闲置和低效用地共9宗,土地总面积6777亩。

2建议办法和要求

2.1加大耕地保护宣传力度

贯彻落实耕地保护基本国策,牢固树立保障发展的前提是保护资源。利用“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多渠道、全方位宣传耕地保护的重要意义,增强社会各界的国情、国策和法制观念。与媒体单位联合制作耕地保护专题片,在黄金时间滚动播放。印制《耕地保护宣传手册》、《基本农田保护明白卡》发放到城区、乡镇、社区、村组、农户,土地利用现状图、规划图及基本农田保护标示牌、地块、面积等不仅是挂在墙上,更重要的是下发到村组干部、耕地保护协管员及广大农民手中,做到家喻户晓。

2.2多措并举提高耕地质量

一是严格执行耕地“占一补一”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要按照“占多少,垦多少;占水田,补水田,占优补优;以补定占,先补后占”的原则,补充与所占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总量动态平衡。无法自行补充数量、质量相当耕地的,应当按规定足额缴纳耕地开垦费。二是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特别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力度和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加快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地方各级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土地整治,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等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加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

改造和治理要以保护耕地资源、提高土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对田、水、路、林、村实行综合治理,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耕地保护由单纯数量保护向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保护转型。把土地整理从现在的外部整形向内在质量建设并重转型。三是提高田间设施水平和耕地基础地力,改善耕地质量环境,开展耕地质量修复,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加强新耕地,改善耕种后期,综合工程,生物,农艺等措施,对退化的耕地进行综合治理,对耕地进行污染控制和修复,加快土壤成熟质量,实施土壤测试和施肥,加强土壤肥力保护,有效提高耕地的生产力。同时,逐步完善耕地质量、土壤墒情、肥效三大监测网络和预警体系,形成耕地质量保护的长效机制。

2.3建立耕地保护联动机制

一是由政府协调,组建住建、国土、农业等部门执法专班,形成耕地保护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二是健全县、乡镇、村三级保护网络,明确各级责任,严格考核结账。充分发挥耕地保护协管员作用,落实并逐步提高协管员待遇,强化协管员作为最前沿哨兵的责任,对违法用地做到早知道。进一步完善县、乡镇、村耕地保护目标考核制度,逐级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层层压实耕地保护责任;严格年度绩效考核,健全耕地保护目标共同责任机制。三是加大耕地保护资金投入,落实耕地保护动态巡查及基础业务建设专项经费,明确责任人的具体责任。四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完善“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立体监管网络,形成全覆盖综合监管体系,确保政府在卫片执法检查中不被约谈、问责。五是始终保持对违法用地的高压态势,严肃查处典型违法用地,并公开曝光,形成震慑。

2.4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第2篇: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范文

关键词::新常态;土地整治;理念

1:土地整治概念

土地整治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以及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田、水、路、林和村进行综合整治,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率的活动。土地整治是盘活存量土地、强化节约集约用地、适时补充耕地、提高土地产能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将土地整治与农村发展,特别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是保障发展、保护耕地、统筹城乡土地配置 的重大战略。

2:土地整治存在问题

2.1:认识不够全面深入

土地整治应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为导向,以增加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以切实维护农民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然而,从最近十多年开展的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来实践来看,由于土地整治工作的主导部门仅限于单一的国土部门一家,导致了片面强调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设施、优化用地布局等土地工程目标,对于很重要的“三农”问题、城乡统筹发展等社会目标则考虑较少。此外,从土地整治工程本身来看,以往的土地整治,内涵上主要集中于片面追求耕地数量增加,不考虑提高耕地质量、优化用地布局和改善生态环境;范围上以分散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矿废弃地复垦为主,很少延伸到山水林田湖综合整治;目标上只是单纯地保护耕地,未强调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

2.2:协同不够积极有力

这主要表现在分散在各个部门的项目、资金等未得到整合,部门协调难度大。土地整治涉及国土、农业、林业、水利、扶贫等多家部门,然而整治工作各自为政,规划、资金、项目选址等各部门自行分头进行,导致规划不衔接、项目重复投资、资金分散使用,难以整合各要素,形成全域全方位的规划设计和实施以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土地整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项目实施过程需要多个部门统筹协调,但目前,土地整治工作往往以专项任务为主,缺乏全域性、综合性规划和统筹安排各部门资源的机制,部门之间相互推诿。

2.3:标准体系不够完善

土地整治工程中,技术标准要求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农田建设工程技术和污染土地修复工程技术落后、矿区土地复垦工程简单、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土地整治工程一般未体现地区、类型、工程的差异性,导致标准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并很少关注过程标准及生态环境等指标。污染土地修复标准未根据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考虑,也未从人体健康风险及地下水安全风险等方面进行筛选。同样,矿山土地复垦标准、参数的制定未对生物气候带、矿山及其开采工艺类型、复垦目标、损毁类型进行区别。

3:土地整治改进对策

3.1:提高认识水平

对土地整治应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在追求土地本身的工程目标的同时,对于以农民权益保护为核心的“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置这一目标不可偏废,否则就背离了土地整治的初衷和目标。应把土地整治视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通过土地整治,提高土地质量优化土地资源布局,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改善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和谐。今后对土地整治的认识应调整为:内涵上以增加耕地数量为主向增加数量、提高质量、优化布局和改善生态环境并重转变;范围上由分散的土地开发整理向集中连片综合整治转变,由农村土地整治延伸到城镇工矿、山水林田湖综合整治;目标上将由单纯的建设性保护耕地向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转变;手段上将由以项目为载体向以项目为载体,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等政策的综合运用转变。

3.2:强化统筹协作

多规合一是推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走向平台统一的必由之路,土地整治应适应这一趋势,加强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衔接,进一步统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地质灾害工程治理等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做好自身规划。土地整治工程复杂、任务繁重、涉及部门较多。因此,必须克服各自为政、分头行动、项目重复投资、资金使用分散等局面,政府应加强统筹,参加部门要积极配合牵头部门,整合项目、资金、技术,使土地整治在规划设计和实施过程形成全域全方位的局面,以充分发挥整合效应和协同效应。

第3篇: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范文

通辽市是自治区沙漠化土地面积分布较广、程度较重、危害较大的地区。由于干旱、多大风等特点,加之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植被退化、土地沙化,昔日的疏林草原逐渐退化为风沙活动频繁的沙漠化土地。通辽市的沙漠化土地已达2.72万平方公里,占通辽市总土地面积的45.5%。潜在沙漠化土地面积0.38万平方公里。全市有36个贫困苏木乡镇分布在沙区,沙化土地集中分布在老哈河两岸和西辽河南岸与养畜牧河以北地区,其中,以奈曼旗、科尔沁左翼后期、库伦旗最为严重。全市土壤盐渍化面积0.27万公顷,占通辽市土地总面积的4.46%。主要分布在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奈曼旗等地区。根据调查及遥感影像分析,全市退化草场面积达0.39万平方公里。草场退化严重的库伦旗草场退化占草场面积的56.02%,科尔沁左翼中旗草场退化占草场面积的28.01%,扎鲁特旗草场退化面积也达10.30%。草场退化导致草群变矮、覆盖率下降、不良牧草比重增加,自然生产力下降。

二、土地利用及空间布局对环境影响的预测与评价

(一)农用地与建设用地布局

西辽河平原、教来河冲击平原、老哈河沿岸地区、新开河沿岸地区等通辽市主要粮食生产区,作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重点区域,对于保障通辽市粮食安全、促进优质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对科尔沁沙地等地区,因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的需要,适度安排生态退耕面积,有利于全区生态环境的修复和平衡。

在确定园地、林地和牧草地布局时,考虑了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三北”防护林、重点沙区防沙治沙、林业生态治理等工程用地布局,也考虑了通辽市草原生态建设重大工程的任务安排,支持国土整治、草地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等工程的实施。特别是其他土地资源作为农用地开发利用,综合分析其潜力及实现的条件与可能性,加强开发评估与论证,避免盲目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破坏。

建设用地布局紧密结合全市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创新土地利用模式,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和促进城乡环境形成的目标要求,把土地生态环境保护放到首要的位置考虑,在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加强对其负面影响的控制。

(二)区域土地利用方向

1.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区

抓好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水土保持治理、退耕还林、国家天然草原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四期、绿色通道、村屯绿化等生态工程,抓好高效生态农业、科尔沁沙地生态产业,实现“三生结合、三效统一”,建设绿色生态经济屏障。

2.莫力庙等水库水源供给区

抓好莫力庙水库等水源地供水工程。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完成70万人饮水安全,重点解决氟砷病区改水问题。尽早实施 “引乌济通”工程,积极筹划和争取建设跨流域的“引淖济辽”工程。规划用好地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水资源匮乏及有条件地区,要适当发展集雨工程。全市水库蓄水总能力达到15.7亿立方米,辽河干流堤防全面达标,防洪标准提高到50—100年一遇,辽河、霍林河等重要支流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通辽市城市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达到50%,农牧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率达到50%,生活节水器具使用率达到50%。

3.通辽市环境污染区

加强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步伐。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环保监管能力,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和环评制度。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好节能、节水、节材和节约用地工作。加快推行清洁生产,构筑循环经济产业链。实施工业污染全面达标工程和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重点抓好发电厂脱硫和工业点源治理工程、危险废物及医疗垃圾处理工程。推广清洁能源,发展集中供热,提高重点城镇集中供热率,加快发展环保产业,建立污水、垃圾处理市场化机制,有效控制噪声、污水、垃圾污染,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工业“三废”处理率达到自治区平均水平,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0%以上,全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市区达到95%以上、旗县市所在地达到90%以上,各主要河流和流经城市段河流水质达标。

4.通辽市农牧草场保护区

建立健全草牧场动态监测体系,草牧场保护区内动态监测体系应与土地变更调查结合进行,并根据需要,充实有关动态监测内容。建立草牧场的用地补偿制度。利用草牧场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应注意保持和培肥地力,用养结合,严防地力下降。实行占用农田与开发、复垦挂钩政策。国家能源、交通、水利等重要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开草牧场保护区,需要占用保护区草牧场的,在取得土地管理部门核发的《占用基本农田草牧场规划许可证》后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报批。

5.通辽中部坨沼牧区

保障基础设施和生态移民搬迁的建设用地需求,保障油气和矿产资源开发、出境和跨区铁路、公路的建设用地,逐步提高基础设施用地比重。严格生态用地的用途管制,重点加强农牧交错带、典型草原区土地生态建设和保护、积极开展草原沙化的防治和沙地的综合治理工作。这些措施有利于解决该区域土地沙化、草场退化、森林草场植被破坏严重、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多样性面临威胁、湿地质量下降、矿山环境恶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三、不良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

第4篇: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范文

千呼万唤,俗称“土十条”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终于在2016年5月31日颁布。至此,中国治理大气、水、土壤污染的三大环保战役全面打响。

“土十条”提出了明确目标,到2020年,全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到2030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到本世纪中叶,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土十条”的首要任务是摸清家底: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2014年4月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公布了一份全国土壤污染家底,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耕地点位超标率达19.4%。

不过,由于土壤的异质性,点位的取样只能代表这一点的土壤污染情况,而无法得知其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土壤污染情况。也就是说,点位超标率为16.1%,不等于全国有16.1%的土壤是污染的。

加之,在这次大调查中,64平方公里采集一个农用地的样品,256平方公里采集一个森林和草地的样品,采样点太少,更加无法准确反映出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的状况。

一位环保部人士透露,环保部正在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建设,截至2015年12月,已在全国设置了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国控点位31367个,已覆盖90%县(市、区)。2016年拟再增加7000个风险点位。

业内人士对土壤的修复和治理并不乐观。因为相较于大气和水污染,土壤污染的防治工作相对滞后、基础薄弱,而且在修复治理技术上也有三大“关卡”:一是土壤污染的来源、污染原因往往非常复杂。有的污染物一旦进入到土壤以后,可能非常难以修复,更不用谈恢复原状了,这是土壤污染本身的特征决定的;第二,土壤污染的机理非常复杂,往往是多因素,有物理的、化学的、生物学的,整个迁移转化过程从机理上来说很复杂;第三,修复治理的投入一般来讲非常大。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经济与管理系教授宋国君对《财经》记者分析,空气和水都有很强的扩散作用,在严格的达标排放要求下,可以容纳一定的污染物,但土壤不具备这样的特性,一旦污染,治理成本实在太高了。

这也是“土十条”并未开展大规模土壤修复治理,而是差异化管控的根本原因。按照目前的思路,不将污染物取出来,而是实现土壤的安全利用。近期目标是,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和“气十条”“水十条”中要求PM2.5降低25%、Ⅲ类水体达到70%以上等具体指标不同,“土十条”并非一刀切,而是提出因地制宜,采取分用途、分类别、分污染程度、分阶段的差异化防治措施。对于污染地块,区分不同用途,不简单禁用,根据污染程度,建立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

从中可以看出,这和此前大气、水治理的思路不同。“水、气同质性,底细也比较清楚,在决策时已知道大概要投多少钱,关多少工厂,采取哪些措施比较确定。”一位业内人士分析,土壤的底数情况不是太清楚。在此情况下,结合国力、社会经济文化等综合考量,不可能在此阶段花巨大代价做完全的治理修复,主要以风险管控为主。

风险一般指对健康造成的风险,根据暴露人口、时间等指标,可以把风险货币化计算出来,从而决定投入多少经费,可将风险降低到多少。风险不可能为零,只能是持续降低风险。

同时要考虑,风险管控需要结合场地污染情况和开发利用开展,实施起来需基层具有较高的执行和监管能力,需要尽快推出相关的导则和技术方法,并通过培训等方式帮助其提高相关能力。

第5篇: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范文

关键词:土石山区;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S157.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柞水县地处秦岭南麓中段,境内沟壑纵横,坡陡沟深,河流交错,发育着几千条侵蚀性河沟,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县。全县辖13个镇,总人口1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5万人,总土地面积236446.7hm2,农业用地13240hm2,耕地面积10880hm2,基本农田面积9666.7hm2,农业用地占总面积的5.6%,林牧业用地207673.3hm2,占总面积的87.8%,其他各业用地共占6.6%,是典型的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山区县。

1 治理单元基本概况

柞水县境内地质大部分由岩石构成,大部分岩石破碎疏松,结构紊乱,易于崩塌。并且由于人类活动比较频繁,自然植被受人为活动因素的破坏较为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土壤剥蚀现象严重,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影响到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和水资源利用。实施水土保持的生态清洁型治理模式,可以起到有效控制和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促进流域内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2 土石山区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模式研究方向

根据柞水县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气候、地形、降水条件,结合水土流失的不同影响因素,考虑到流域内的水土资源和生物资源承载力等,突出人的活动,坚持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实施有重点、有计划的科学治理。在各项综合治理措施的支撑下,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生态循环流域系统,以充分利用流域内的水土资源,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1 科学、合理分区,构筑三道防线

结合柞水县流域内的土地利用特点、植被覆盖特点、水文环境特点,按照“保护水源、改善环境、促进发展”的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原则,围绕小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水土资源保护工作的实际进展状况,对于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

2.1.1 生态保护区

该区域地处海拔1500m以上范围及沟坡地带,以未利用地、深沟、水域、草地为主的土地利用类型,坡角度大于25°,植被覆盖率大于60%,以轻度沟蚀和重力侵蚀为主的土壤侵蚀类型,可以构成流域内的第3道生态防线。

2.1.2 生态修复区

该区域位于临山中的坡面地域或坡垣区,坡度在25°以上,土层特点较为浅薄,以次生林地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率达到30%以上,土壤侵蚀类型表现为面蚀和溅蚀2种主要的类型,成为构成流域第1道防线的标准。

2.1.3 生态治理区

该区域的坡角通常不大于25°,位于山麓、坡脚地带的坡中、坡下及滩地范围,生态环境脆弱、非点源污染严重,以建设用地和耕地为主要的土地应用类型,植被覆盖率低于20%,土壤侵蚀以沟蚀和面蚀为主,可拟构建流域内第2道防线。

2.2 科学、优化治理模式

针对各个分区实际的水土流失、 水土资源利用状况、水环境状况及人类活动的特点,根据所规划的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目标,在不同的功能区域,要采取不同的预防和治理模式。项目建设过程中,要以居民点为主要的建设中心,结合道路设计与规划的现状,建立起有着近、中、远3个距离等级的治理模式;立体配置过程中,要建立起以分水岭和沟底为主的分层治理模式。

2.2.1 第1道生态防线

第1道生态防线的选址区域,主要在人口自然分布较少的地区,以减少由于人类活动频繁而造成的生态失衡现象的发生。第1道防线主要是借助于大自然的力量,发挥自然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依赖于灌木草丛的自然修复机理,建立起小流域最上游的第1道自然生态防线。

要在坡度大于25°的陡坡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逐步实现恢复和扩大天然植被覆盖率的目的,要在远山地区实行全面的封禁措施,禁止人类的放牧、开垦活动,以保证水土营造和水源涵养目标的实现。

2.2.2 第2道生态防线

第2道生态防线位于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人类活动对于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大,农耕用地率较高,自然植被覆盖率低,具有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系统容易受到干扰。

根据土地应用特点,可以将其划分为居民生活区、农工业区等,根据各个功能区域的特色,选用不同的治理措施,如,可以选用农业生产措施、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处理措施、小型水利环保措施、绿化措施、生物措施等,有计划的将小于25°的坡地整修为梯田,在坡面水平梯田种植生态经济林,在缓坡地带种植速生丰产林,带间补种牧草或经济作物。

2.2.3 第3道生态防线

第3道生态防线,是距离污染源最近的地方,特别是河道周边的地方,因而要充分利用水平阶地平整方式,以农业种植、果、药、经等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的作物,采取河道水土保持的工程措施,建设河岸植被缓冲带,以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从而保持河道及川道周边的生态环境。

3 结语

土石山区清洁型小流域的治理,要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时时体现出对于生态平衡的把握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综合治理原则,在进行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的绿化方面,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水平,以达到生态化的修复、保护和治理的目的。在综合治理措施的应用下,使得小流域内的土地利用结构更为科学、合理化,提高绿色植被的覆盖率及水土的利用效率,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居住环境质量,以实现当地经济良性、稳定增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夏江宝,陈仲杰,刘信儒,等.山地水土保持林改良土壤效应的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5(1).

[2] 杨进怀,吴敬东,祁生林,等.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措施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4).

第6篇: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范文

引言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正处于加快推进“四个中心”建设的关键时期,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紧束和生态侵蚀的压力。

在用地总量上,全市现状建设用地已接近《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年的规划目标,若按照以往的新增建设用地增长速度,将提前突破建设用地“天花板”;从土地利用大结构看,城乡建设用地占比已接近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5%;从建设用地内部的小结构看,上海工业用地规模占比较高[1]。另一方面,新编制的《上海绿地系统实施远期方案》要求,直至2020年,上海绿地面积从10万hm2增加到28万hm2,目前在中心城区内大量、大规模地增加绿地难度很大,城市绿化与土地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从上海居民生活品质来看,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的急速膨胀,带来了社会人群对生存环境条件、文化精神的强烈要求,休闲时代的到来给上海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根据今年调整后的最新法定假日放假办法,市民长途旅游的选择意愿有所下降,受到“周末游”、“家庭游”等近距离出行活动规律的影响,市郊空间层次的游憩活动比例正大大增加[2]。

在上述背景下,需寻求有效手段来维护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增加城市绿地空间,并满足上海市居民日益增长的游憩需求,因此,2013年上海市开创性地提出“郊野单元规划”概念,在国内首先编制了《上海郊野公园总体规划》,共规划了21个郊野公园,面积400km2,其中5个公园总规划拟在“十二五”末基本建成。上海市郊野公园已成为满足市民游憩需求、保障城市发展生态需求的一项重要公共政策。

一、国内外郊野公园研究综述

“郊野公园”的概念最早由英国提出,旨在满足游人休闲渴望,以缓解国家公园的旅游压力,因此,当时郊野公园的定义仅强调宁静的乡村环境、最少的人工设施和机动车的可达等[3~5]。内地郊野公园的概念和模式主要来自香港,目前,国内对郊野公园尚无权威公认的确切定义,根据学术界丛艳国(2005)、林楚燕(2006)、高玉平(2007)等人的研究[6~8],结合上海市郊野公园的特殊意义与相关政策,本文将上海市郊野公园定义概括为:位于城市中心以外近郊或远郊,具有较好的可达性,有良好的自然景观、郊野植被及田园风貌,并以休闲娱乐、满足市民活动需求为目的的大型游憩空间。郊野单元规划则是根据所在街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对集中建设区外郊野地区的用地规模和结构布局、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9]。

国外对郊野公园研究的文献数量不多,且多为郊野公园选址或土壤方面的研究。布朗斯顿研究了郊野公园在自然保护和满足游憩者需求方面的积极推动作用,并探讨了如何防止现存的美丽景观恶化的问题[10]。兰伯特总结了郊野公园在英国的发展历史概况,认为经过兴起、发展、衰败后,郊野公园如今处于复兴阶段[11]。吉姆(C.Y.Jim)对香港郊野公园做了大量研究,他说明了香港郊野公园的缘起,并将公园分为高密度游憩区、低密度游憩区与保护区三类,并讨论了公园建设带来的各种问题及对长期管理方面的建议,吉姆还分析了香港郊野公园游憩模式的转变,认为游憩活动选址的创新设计与建设能增加公园的环境容量[12~14]。

从中国知网搜索以“郊野公园”为篇名,结果有306条,为主题的有836条,为关键词的有1 129条。可见国内对郊野公园的研究之多。屠玉麟(1994)最早引进香港郊野公园的概念,介绍了香港郊野公园及其自然环境的管理与保护,总结出法治、环境教育和全民参与三个方面的经验[15]。李信仕(2011)等比较了香港与深圳两地郊野公园的选址、规模、景观、管理等方面的共性与差异性[16]。张骁鸣(2004)介绍了香港郊野公园的发展概况,指出其日常管理主要有管理科与护理科两个机构完成[17]。罗秋萍(2007)分析了香港郊野公园法律、生态、康乐、教育、景观方面的特点,并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个方面评价公园的发展绩效[18]。高玉平(2007)在分析郊野公园特点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郊野公园的建设目标、功能定位以及规划设计技术要点,期望对郊野公园的建设和研究起到一定作用[19]。张婷(2009)等探讨了中国城郊森林型、生态林型、环城游憩带型、乡村田园型四种郊野公园模式的建设对策[20]。刘晓惠(2009)从开放空间和公共资源保护的角度探讨了郊野公园的土地获得模式,提出郊野公园选址与规划策略方面的建议,认为应协调好国家、集体和个体三方的利益关系,以充分发挥郊野公园连接城市与郊区一体化发展的作用[21]。尚凤忠(2009)以游憩者需求为切入点,明确了郊野公园的开发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郊野公园开发体系的六个要素,包括以人为本的开发理念,规划先行的开发原则,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管理体制的制度保障,多样性和个性化的开发形态,人性化的服务观念,以及多元化的开发模式[22]。

二、上海市郊野公园相关政策分析

依据前文所述郊野公园的特征,结合《上海郊野公园总体规划》的建设情况,现今上海市共可筛选出13个郊野公园。其中,8个为现状大型郊野公园,包括东平森林公园、东滩湿地公园、滨江森林公园、共青森林公园、顾村公园、佘山森林公园、滨海森林公园、海湾森林公园;5个为上海市近期计划于2015年初步建成一期规划范围并开园的郊野公园,包括青西郊野公园、松南郊野公园、浦江郊野公园、长兴岛郊野公园、嘉北郊野公园。另外,尚有16座郊野公园最为远期计划建设,已完成初步选址,将根据近期5个试点郊野公园的规划与实施情况确定进一步方案。

针对郊野公园的特殊性与新兴性,上海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指导郊野公园的规划与建设,如《郊野单元规划编制审批和管理若干意见(试行)》(沪规土资综[2013]406号)、《郊野单元(含郊野公园)实施推进政策要点(一)》(沪规土资综[2013]416号)和《郊野单元规划编制导则》,以及在此基础上制定的《上海市郊野公园建设的若干指导意见》。

政策指出,郊野公园建设不同于城市公园,要多自然、少人工,应避免大拆大建和对现状地类进行大的调整,切实做到建设用地减量化,耕地面积有增加。为有序建设实施公园内各类项目,规划方案主要包括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专项规划整合三大部分。

农用地整治通过对田、水、路、林等农用地和未利用地开展综合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优化农用地布局,提升农用地在生产、生态等方面的综合功能。建设用地整治旨在实施减量化工作,原则上将规划范围内的低效工业用地全部搬迁,并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护本土自然和历史文化风貌的前提下,对布局零散、整体面貌差的宅基地实施搬迁;减量化工作主要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和土地整理复垦项目完成,实施后可获得减量化建设用地面积1/3以内的奖励空间(类集建区),类集建区建设以满足公园安全和配套的基本服务功能为主,可适当安排与公园相融的功能。按需编制的相关专项规划应遵循集约节约用地原则,结合公园特点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引入“低碳生态”理念,示范性运用节能、节水、节地的技术和模式,并使相关建设与公园整体风貌和景观特色协调、统一。

三、郊野公园发展概况

上海市是中国超大型都市的先锋代表,创新性地探索郊野公园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经验显示,以生态保育、自然保护、休闲游乐、健身康体为主导功能的郊野公园,是提升城市生态和游憩功能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已日益成为满足市民活动需求、优化大都市空间结构的重要资源。

(一)郊野公园建设现状与意义

目前,上海市对郊野公园的初步选址优先选择毗邻新城和大型居住社区、交通条件较好的地区,聚焦自然资源较好、对生态功能有重要影响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地区。

郊野公园的建设对上海市的生态环境、耕地保护、休闲旅游以及城乡统筹发展益处良多。首先,郊野公园对低效工业用地与零星宅基地实施减量化,并充分挖掘基地现状特色,保持湿地林网、河湖水系、自然村落的自然肌理,一方面减少了企业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宅基地内居住人口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形成了较大面积、成片的呈自然或近自然状态的绿色景观,修复原生态基底,保护绿地、生物与地下水资源,改善城市大气环境与小气候,为城市的扩张提供自然屏障。其次,土地整治作为规划建设的实施平台,是对郊野地区“田、水、路、林、村”等基本要素的统筹安排,完成新增耕地面积任务,建设形成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在推进公园建设的同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并以开展休闲、观光农业等方法,为农民的就业提供途径。其三,郊野公园与其他所有公园一样具有景观价值与旅游价值,并因其保留了传统村庄风貌及当地人文、农业特色,郊野公园充满野趣,对上海这类大都市的居民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各公园结合自身自然、人文特点,形成自然科普径、人文游览径、水上休闲径、森林徒步径、滨江漫步径、田园体验径等多元化的景观游憩组织线路,满足市民多样的游憩与活动需求。其四,对村集体而言,通过实施郊野公园规划,落实低效高耗工业企业及农民宅基地搬迁工作,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并通过建立“造血机制”,提高村集体及农民收益。

(二)郊野公园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

近期试点的五座郊野公园正在紧密地建设中,一些在规划设计中可能忽视的问题也在实施过程中陆续反映出来,值得设计者与实施者的关注。其一,由于自然条件和城市化程度的不同,并不是所有的街镇都适合郊野公园规划中的所有规划内容,例如一些街镇的城镇生活区非常大,拥有许多工业园区,因而其郊野区域非常有限,或是有一定的郊野区域,但并不适合发展农业、林业,使得郊野公园的建设受到阻碍。其二,为将郊野公园建设成为体现郊野特色又保障生态环境的区域空间,低效高耗的工业企业与零星宅基地减量化工作是重中之重,为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工人权益,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实施减量化工作,而作为正式开建郊野公园的前期工作,实施过程中的补偿、安置等问题可能会延缓郊野公园的建设进度。其三,郊野公园的建设可能带来营地的过度使用、垃圾、植被破坏等问题,未来游客的增多也可能导致景观的退化,这些都需要全面的长期管理加以解决。

第7篇: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范文

关键词:土地资源,资源配置;可持续发展

土地资源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在我国的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中,由于人口数量的激增,使得土地资源呈现出短缺的状态,但同时,由于规划的不合理,也使得土地资源的利用中产生了严重的浪费现象。土地资源成了了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针对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行研究,不仅是保证土地资源利用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转变土地的现有利用方式和实现优化配置以及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

1 可持续发展和土地资源配置之间的的问题

1.1 城市化和工业化用地面积增加

在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中,制定出的发展战略并不符合自身的发展状况,进行国际大都市和特大城市的建设,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起点和标准过高,在一些城市中甚至出现了建设用地中的圈地现象,使得城市的用地不能够得到合理的规划,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据统计,在我国的城市建设用地中,总规划用地面积为3000万亩左右,其中已开发的面积仅占总面积的15%。在一些城市中为了保障城市的环境建设和整体布局的规划,实施高科技园区、工业园区的建设,使得土地资源的利用再次陷入紧张的形式。在一些城市中不能够对于房地产用地的开发进行有效的控制,高档房地产的用地面积过大,产生了房地产泡沫现象。还有一些城市不考虑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要求,在缺乏科学规划的前提下进行建设,使得建设的规模缺乏合理性,造成土地资源造成浪费。

1.2 土地供需矛盾加大

随着国家财政政策的不断调整,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大,我国的城市化的发展力度加快,从而使得建设用地的需求量逐年上升,土地资源的供应和需求之间呈现出较大的矛盾。在我国现有的建设用地面积中,总面积为1409万亩,而就现有的资源状况而言,如果不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和引导,就会使得土地资源的使用产生严重的超标。在调查中显示:在进行土地规划的过程中,在一些地方种的土地需求面积逐年增加,远远超过了预期的计划目标,尤其是在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中较明显,整体的规划已经不能够满足经济发展速度的要求。

1.3 土地利用方式较粗放,浪费现象严重

针对城市现有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城镇的发展需要较大面积的用地扩张,据国土资源部统计,在过去的五年时间中,全国的城市和城镇建设用地增长幅度较大,而其扩大的面积主要是对于城市近郊附近的土地进行征用,而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大,使得耕地面积大大减少,而在建设的过程中却不能保证其得到完全使用,集约化的水平较低,存在较大的开发空间,这样就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1.4 不能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实行,我国的土地市场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就整体而言,市场机制在土地资源的配置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在对部分城市的土地资源的使用的调查中,无偿使用的土地资源占总体资源的三分之二,有偿使用的土地资源仅占三分之一。在有偿使用的土地中,多为采用协议出让的方式,而采用正规的招投标方式的仅占半分之二十五,在一些地方中由于不能够进行高效的土地配置,使得开发商手中的土地资源机具情况较严重,一些开发地段游离在了政府的管辖之外,造成用地范围过大,在审批的过程中不能够进行严格的限制,一些新的建设题材的使用造成了用地面积的增加,例如城市中的经济使用房的建设。在进行土地价格的控制过程中,认为的控制因素较多,人为性的定价方式使得低价具有显著的随意性的特点。在对集体土地的使用中,私自交易和土地的滥用情况较突出,使得国有资产的收益受到较大影响,导致了土地市场的不良发展,不但影响了土地市场的有序发展,同时也给土地资源的保护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1.5 土地资源的数量和生态保护效果较差

随着新土地管理法的实施,土地资源的占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一些地区在进行土地资源的补给时选在一些生态环境状况较差的地区,后备土地的质量不能够满足被占耕地的使用要求,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够进行合理规划就会使得生态环境造成较严重的破坏。据统计,我国在对沙地和草地进行开垦的面积已近达到30万hm2.在进行农业活动时由于存在的利益较小,在进行开发的过程中也造成了一部分土地的荒芜,甚至在南方地区出现将鱼塘调整为农田,将农田调整为鱼塘的现象,造成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在一些地区中不能够有效平衡土地资源的使用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在进行土地的开发过程中造成了严重生态破坏。在我国现有的耕地面积中,受到工业污染的面积已经达到6000万亩。在一些地区中,由于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得可耕面积大大减少,同时产生了较严重的土壤沙漠化和盐渍化。

2 实现土地资源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1 控制人口的增长速度,减少人地之间的矛盾

随着人口数量的逐渐增长和人均用地面积的减少,实现人口数量的有效控制是有效减少人地之间矛盾的主要措施,在2010年已达到13.39亿,至2050年左右,我国的人口将达到16亿。针对这种情况,人口数量将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就要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加大计划生育的控制力度,减缓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为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有利的条件。

2.2 实行耕地保护政策,加大对于建设用地的控制

只有加大对于耕地的保护力度,在建设用地中进行严格的政策控制才能够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其主要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土地的保护力度;严格制定出更低的保护制度;加强对于土地资源使用规划;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加大对于土地征用赔偿制度的建设,在进行非农建设用地的使用时进行严格控制。

2.3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土地使用状况

在农田中加大水利建设的力度,建设起大型的水利灌溉工程,对已有的灌溉设施进行及时的修复和不断的完善,提高其使用效率。在进行灌溉的过程中采用节水灌溉的形式,有效利用有限的水源,减少在农田中存在的用水困难的现象。

2.4 优化土地利用,改善土地利用效率

在进行现有的土地利用状况中,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进行城市建设用地结构调整。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根据总体的布局进行土地使用的总体规划,实现建设用地的良好调整,确定城市的建设规模和用地总面积。对闲置的土地进行整合,实现规划布局的优化,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

2)实行用地的及时清理。在乡镇建设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积极地产业调整,对于现有的用地进行有效的清理,对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进行及时调整,实现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土地利用形式的有效发展。

3)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加大农产品生产区域的集中化和专业化建设,能够有效提高土地的利用程度,建设处良好的土地利用结构。在农业生产区域中加大对于粮食、畜牧业的发展力度,提高土地的集中利用程度,实现农业生产的大规模集中化。

2.5 加大土地整治力度,改善生态环境建设

在进行土地资源的开发和使用过程中,加大土地资源的整治力度是有效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在进行土地开发过程中,要根据土地的特点进行开发和利用好,增加现有土地资源的数量。加大土地资源的水土保护减少自然原因和认为原因对土地造成的破坏。针对被污染的土地要采用相应的生态技术进行有效治理和改善。

参考文献

[1] 唐琰,周军辉等.从土地整理到土地综合整治的升华[J].法制与社会,2011(4)

第8篇: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范文

关键词:土地利用;资源可持续;对策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土地资源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 是一定区域空间内的气候、地貌、岩石、水文、土壤和动植物等自然要素与人类过去和现在的劳动成果相结合的一个自然生态―经济综合体,具有自然、经济和社会属性。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可持续概念及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持续性”一词首先是由生态学家提出来的,即所谓“生态持续性”,意在说明自然资源与其开发利用程序间的平衡。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其含义为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综合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来看,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它具有以经济增长为前提,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的特点。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行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或手段),利用土地的特性来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过程。人类利用土地来满足自身需要,一方面是指利用土地,创造物质财富,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指改善生态环境,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故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包含了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的四方面深刻内涵。利用是最终目的, 开发是利用的基础,整治是利用的措施,保护是利用的战略。

土地可持续利用包含了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的深刻内涵。开发是人类首先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将一定的土地资源投入使用,并将其改变成可使用状态;利用是指土地开发后,利用土地的特性来满足某种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整治是指土地利用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类对土地某一方面的要求,克服原来土地特性中的某些缺陷,对土地进行改良,如配方施肥、平整土地和水利设施配套等;保护是指为了长期持续地利用土地,防止土地质量劣化而丧失某些特性,所采取的某种综合措施,以保持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因此,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是土地可持续利用过程中彼此联系、相互依赖的四个方面,不可偏废。否则将破坏土地资源,打破生态平衡。如果这种破坏性作用长期积累,就会直接响到地球上的生命支持系统,对人类自身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为了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土地持续开发与利用成为了自然资源研究的重要领域。

二、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的土地实际利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首当其冲的是城镇建设占地加剧。

研究表明,城镇用地规模增长速度与城市常往人口增长速度之比即城镇用地系数1.12比较合理。然而我国城镇用地系数高达1.91。据对17个城市卫星监测数据表明,近十年来,城币城建区规模扩大都在60%以上,周边耕地蚕食半径不断延伸。其次,土地闲置浪费严重。 据统计,1997年全国闲置非农用地面积达1164.67平方干米,其中国家建设闲置土地占79.13%,集体用地闲置18.06%,农村建房用地闲置占2.8%,而各类开发区闲置工地占35%。 同时,工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工地利用效率和效益水平低。据统计,我国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量的比例高达 26%,超过工业发达国家美国(7.3%)和香港地区(4.95%),而城市道路、广场、绿地等公共设施用地水平很低。

目前,我国城镇建设用地中40%以上属于低效利用。在农业用地结构方面,土地资源集中投入粮食等种植业中,造成土地综合利用效益低。据测算,在我国现有耕地中,各类低产田合计0.36亿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27%,单位面积立地产出率水平低。除此之外一个严峻的问题是生态环境恶化。由于工业生产上大量排放“三废对农业生产上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地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全国现有耕地中59%缺磷,23%缺钾,14%磷钾俱缺,中低产田占到耕地总量的 61.9%。历年固体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堆存量分别达80多亿干克、60多亿千克,占地约12万公顷;而全国每年3800亿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中,就有1/3是来自被工业“三废”严重污染的江河湖泊。

三、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面对上述的问题,为了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制定相应的对策是迫在眉睫。

(1)控制人口增长,缓解人地矛盾。 在土地资源难以增加的情况下,控制人口增长是实现任第平衡的根本措施,为此,我们必须继续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尤其是做好农村地区的人口控制工作。

(2)保护耕地,控制建设用地,包括加强耕地保护立法、划定耕地保护区、强化全民保护耕地的意识等。

(3)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生产力。通过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促进农田装备的现代化等措施,兴建一批大型骨干调水灌溉工程,修复、更新和完善原有的水利设施,改造中低产田应以提高耕地质量等级,并且继续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大力推广适合于不同土地类型和经营方式的实用机械,加大管道系统和大棚温室等固定设施在农田装备中的比重。

(4)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布局,不仅要调整城市建设用地的结构,也要清理乡镇企业用地。并且促进农业生产的区域专业化。

(5)改革土地制度,加强土地管理,强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国有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地位,改变长期以来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缺位现状,另一方面要确定土地使用权主体的合法地位,进一步细化土地使用权,建立两权分离原则下各产权主体明晰的贵权利关系。

(6)加强领导,强化宣传,进一步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首先,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项综合性强、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是一项政府行为,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和有效的组织措施,是难以搞好的。因此,只有真正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工作加强领导, 才会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其次,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国土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建设生态农业的根本措施。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 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只有长期不断地坚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解决人地矛盾,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才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才能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才能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才能真正保持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水土、植被资源,才能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范文

【关键词】耕地保护 节约集约 生态平衡

近年来,国务院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问题,严守土地红线,严控各种破坏耕地、低效及违规利用土地的行为。而2009年以后,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后上升为国家战略,全省必将形成新一轮发展热潮,对土地将产生巨大需求。在这种新背景下和新的战略指向下,保护耕地与发展地区经济的将是众多“两难问题”的难中之难。

1耕地保护传统手段陷入桎梏,急需探索创新思路与方向

目前,仅凭储备的耕地后备资源已无法满足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和县域经济、城区经济发展等全省战略对土地的巨大需求。与此同时,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加之耕地破坏严重,粮食安全问题被陡然突显出来。从严控制土地使用,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将是未来国家土地政策的重要方向。

在新背景和新战略下,全省耕地保护的机制和政策创新的总体思路是:要打破现有耕地保护任务层层分解、逐级落实的监督管理制度,按照对全省耕地数量和质量实行“省内统筹、大区域协调、全方位监控”的原则,探索改革耕地管理制度,实施“省内总量控制、突出重点区域”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对保护地区与保护者的补偿,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政策体系,建立健全长效的耕地保护机制,实现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目标,进而保障区域粮食生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2实施差异化的区域耕地保护政策

2.1以区域“挂钩”政策为试点,推进省级耕地保护统筹

一是突破原有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开展“挂钩”的限制,进一步探索分别在三大区域内开展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挂钩的试点工作;二是加大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对整理节约的土地首先要复垦为耕地,部分调剂为建设用地的必须符合规划、纳入计划,并优先满足集体建设用地,节余的指标通过增减挂钩置换给区域内城镇使用;三是利用辽宁各区域内发展水平差异与整理潜力优势,进一步扩大土地级差收益,增强城市反哺农村的力量,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消除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较低、成本高的矛盾。

2.2统筹实施“占补平衡”,维系区域和谐发展

科学预留沿海地区的发展空间,保证耕地保有数量、基本农田面积不明显减少。合理调剂沈阳经济区核心区域的发展空间,稳定耕地数量与质量,使其在较长的时间内不出现明显的波动。严格辽东、辽西地区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耕地数量绝对不减少,并有适度增加。对于沿海与沈阳经济区核心区域内地级市在各市实现占补平衡能力较弱的,可增加部分跨市域的占补平衡额度,或实施非本市的“占一补多”政策,适度提高耕地补偿系数,弥补本地资源不足的硬性约束。

2.3挖掘非农用地潜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水平

推进海域使用权、土地使用权整体出让制度建设,探索填海造地新模式。鼓励填海造地,鼓励利用废弃盐田等废弃地和未利用地,使用上述土地的,可以享受按最低价款30%来确定土地出让价款;对土地利用率、容积率高的工业用地,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对在沿海经济带确定的区域内发展各市选定的优先发展工业项目,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土地级别相应标准的70%执行;对于标准厂房建设的容积率等相关指标超过国家标准的,按1:1的数量给予相应地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盘活城市内部存量土地,加强对批而未建土地的监管力度,减少新增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占用量。加强对城市污染严重土地的改造,努力恢复并补充为建设用地。进一步完善城市低效用地的退出机制,将闲置、废弃和使用效率较低的土地开发为新的建设用地,减少建设占用耕地的数量。

2.4建立区域补偿机制,加大对耕地保护区居民的补偿

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和政策,加大对实施耕地保护区域的转移支付,尤其是辽东、辽西北地区,努力使当地居民的人均收入逐渐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增强其开展耕地保护工作的热情与动力。同时,控制该区域人口增长,有序组织生态移民,减少区域的环境负荷,促进耕地、草地、林地等有利于生态功能完善的土地快速恢复。

3变“要农民保护”为“农民要保护”

3.1探索期权补贴新方式

创新当前对粮食等农产品的价格补贴方式,通过建设完善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利用期货市场所发现的价格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预期性的特点,以期货市场形成的期货价格作为补贴价格的参照,政府出资或部分出资为农户购买看跌期权,通过运用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来扶持和“补贴”农业。利用粮食期货价格指导农民进行生产结构调整,把现货市场的风险转移到期货市场。可选择新民、开原等农业县进行期权补贴试点,探索补贴强度,积累推广经验。

3.2拓展农民投入新形式

引导农民增加耕地保护投入,并从保护耕地中受益。推进农田整理工程,加强免费的耕地保护和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拓宽农业低息贷款发放领域、范围与额度等,引导农民积极开展或参与耕地整理,树立长久保护耕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意识。

3.3推广互助组织新模式

要选择适当规模的乡镇或村,以老党员、老干部、村干部或村民小组长等为代表,自发成立耕地保护组织或协会类民间团体,利用成员来自基层民众的特点,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当地农民保护耕地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明确土地权利人保护耕地的义务,调动全体农民参与耕地保护的积极性,实现农民知法、守法并协助执法的良性动力。

4保护耕地与保护生态并举

4.1增添生态耕保考核指标

要在实施耕地保护中,不仅加强耕地的数量与质量平衡考核,而且要加强生态功能修复指标的考核,完善耕地保护政策体系。可以在辽东山区、辽西生态脆弱区进行先期试点,加入生态平衡测算指标,统筹耕地保护任务。

4.2恢复耕地生态功能

第一,加强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的土地整治。在辽西生态脆弱地区,优先安排兼顾生态与提高耕地质量的项目。加强对抚顺、阜新、本溪、葫芦岛、鞍山、营口等进行煤、铁、钼、硼、菱镁等矿产资源开发地区和部分灾毁耕地的复垦,防止地质灾害并增强生态容量。

第二,加强耕地污染防治。重点防治沈阳、鞍山等传统工业区周边因工业“三废”排放引起的土壤污染;防治东部山区、水源上游等区域农药和化肥过量施用引起的地力下降;防治阜新、本溪、北票等地区矿山废弃设施、尾矿等对耕地的占用和污染;防治城市及中心城镇生活垃圾无序堆放引起的污染等。

第三,加强耕地水土流失的治理。对于辽宁东部山区、中部平原区和西部丘陵地区因地制宜地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减少水土流失对耕地的破坏。

4.3加强土地生态设计

要在研究辽宁土地类型结构和演替规律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学原理,从促进土地向正向演替的角度出发,建立由人工调控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复合的土地生态系统,并在其运转过程中使自然结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相互促进,从而不断地从土地取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5部门合作、齐抓共管

要跳出单独由国土部门开展保护耕地的局限,制订多部门合作的耕地保护政策管理体系。突破目前的耕地保护工作只局限于国土系统束缚,建立发改、财政、农业、交通、水利等多部门参与的耕地保护协同机制。让更多涉及土地开发利用的部门(如交通、林业、农业、海洋、草原等)熟悉并了解全省耕地保护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协调国土部门统筹使用与耕地保护、土地开发利用相关的资金,统筹投入进行耕地保护与土地整治;逐步建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部门预商和会商制度,通过定期和不定期举行的协商,全面统筹需求与保护的问题,增加预期处理的能力;加强监管的通报制度建设,充分利用各个部门基层监管力量,对各类违法、违规破坏耕地的行为及时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