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

第1篇: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面对世界的六次并购浪潮,学术界从经济、管理及法律等不同视角解释并购的动因,并进行了多方面的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形成了成熟的动因理论,包括由内驱力引起的动因及由诱因引起的动因形成的动因系统。内驱力引起的并购动因包括追求协同效应、追求市场势力、降低风险、获取优质资产及产业组织创新等,而诱因引起的并购动因包括低价资产出现、有利的技术和经济状况的出现、法律允许和放松管制及市场驱动等。

(一)协同效应动机西方主流理论认为追求协同效应是并购的最主要动机,包括经营协同、管理协同及财务协同效应。具体表现为实现规模经济的横向并购、降低交易成本的纵向并购及实现多元化经营的混合并购。协同效应主要为企业间的横向并购提供了理论基础。

1.经营协同效应来源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并购可以快速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降低成本,整合现有资源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解决规模不经济或范围不经济的问题,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其前提条件是行业或产业中存在规模经济但现实状况没有达到应有的经营规模,或行业中还可能通过并购现有生产销售渠道实现低成本生产同类或相关产品以实现范围经济。

2.财务协同效应来源于资本效率的提高及融资成本的降低并购会给双方带来财务上的种种效益,通过资本效率和税法、会计处理及证券交易规律实现财务协同效应。并购双方共同的保险效应、内部资金及外部资金的差别、证券发行与交易成本的规模经济引起并购资本成本的下降与融资效率的提高。而合理避税也是实现财务协同效应的重要因素。利用不同国家或企业在资产、股息与利息方面的资本税率差异,通过并购可以实现亏损递延纳税条款以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Linner,1971,Asquith,1982,Hayn,1989)。

3.管理协同效应来源于并购后管理效率的改善并购能整合双方的管理资源并提高管理效率。管理能力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软实力与核心价值,通过并购可以使高效的管理资源向低效的企业输送,并整合双方的管理资源,使低效的企业获得现代的管理技术与能力,实现价值增值与管理效率改善。

(二)追求市场势力动机并购扩大企业规模,使得企业在产品产量、销售渠道、原材料供应方面增加对市场的控制力,提高行业集中度,改善行业结构。通过并购公司可以拓展品牌领域,影响消费者的行为与偏好,提高企业的市场知名度与影响力,因而增强企业对市场的支配能力,导致企业市场势力增强并可能产生共谋与市场垄断,以达到垄断企业获取垄断利润的目的。

(三)降低风险动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多数企业都将选择多元化战略来控制风险。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领域通过并购扩大市场规模与市场份额,充分利用开发公司的现有资源,增加相关产品的生产以实现范围经济,实现多元化投资的综合效益,以寻求企业长期稳定的成长空间与经营环境。这种动机主要解释了以多样化经营为显著特征的混合并购。

(四)获取优势资产动机通过并购获取目标公司的优质资产是企业短时期内提高竞争力的重要策略。在市场竞争中有些公司拥有先进的专利技术与管理水平、庞大的销售网络、卓越的品牌及独特的资源优势,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不可少的要素。通过并购方式可以快速进入这些行业并获得企业最重要的优势资产,不愧是企业实现扩张战略的最优策略。

(五)产业组织动机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企业进入新的生产领域常常面临诸多壁垒,如达到有效经营规模需要大量的资金,必须拥有专利技术和专有信息,开发足够的市场销售网络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国际上还面临东道国的高关税与新型贸易壁垒,因此直接投资进入新产业面临种种壁垒限制,而并购却能有效突破壁垒限制,顺利低成本进入新兴行业,同时减少新建投资所产生的价格战与相互报复的恶性竞争现象,维护产业运行秩序。

(六)潜在价值低估资产出现托宾理论认为,在不考虑资本利得税的情况下,如果公司股票价值低于重置成本时(即托宾Q比率小于1),并购收益将大于0,此时并购可能发生。公司价值被低估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的经营管理未达到潜在水平、主并公司拥有市场未披露的目标公司真实价值的内部信息、因通货膨胀引致资产的市场价值与重置成本差异而导致公司价值低估等。因此当目标公司的市场价值偏离其真实价值或潜在价值时,二级市场的并购活动将不可避免。

(七)技术与经济利好形势出现生产技术是核心竞争力,基于技术整合的并购在知识经济时代盛行起来。推动并购的最重要变革力量乃是技术变革,包括计算机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及互联网信息技术、通信及运输技术等。其次经营效率、产业组织变革及繁荣的经济金融形势是并购发生的催化剂。外界有利的技术及经济状况为企业并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助推并购行为的发生。

(八)法律管制放松并购涉及多方利益关系,因此公司并购常常受到本国诸多法律法规的约束,尤其在跨国并购中并购申报制度与反垄断制度较为严格,因此并购时收购方不得不考虑目标公司所在国的法律与管制状况。一旦法律与管制放松,进入障碍得到消除,新技术和市场竞争将会加剧,促使企业通过并购进入新的领域寻找发展机会,迅速获得竞争优势。

(九)资本市场驱动由于股票市场的非有效,股票市场会错误的估计收购方、目标公司及整合后的企业价值。股票市场对公司价值的错误估计是企业并购的主要驱动力,实证研究发现,在影响并购决策的诸多因素中,并购发生的可能性与股票估值的高低显著相关,股票被高估的企业更可能发起并购并运用股票支付的方式。因此市场驱动是并购的重要动因。

二、传统经济理论下的并购理论研究

局限学术界对并购的动因研究已经形成较完善的理论框架,但这种研究框架的建立几乎都局限于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传统经济理论。因此并购的动因研究大都考虑并购双方企业的价值增值,突出自身经济效益考量,而忽视了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并购产生的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使得有限的资源低效配置与严重浪费,微观创新能力不足,经济发展日益陷入资源瓶颈,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发展已经不可持续。因此在国际社会大力推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形势下,中国政府也正全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行绿色低碳经济模式,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所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以及国外环境的剧烈变化,国内企业的生存环境与竞争压力将日益激烈,内生的约束力也将不断加大,迫使企业逐步转变原有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增强社会责任感,以社会价值及生态价值为导向,改变原有仅重视自身经济效益的价值观念。在国家严厉的碳排放约束下,努力寻求碳汇资源已经成为许多高碳企业得以维持持续经营的稀缺资源,因此在企业并购过程中自觉考虑低碳策略也许是一种占优策略。所以在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过程中,立足于低碳技术整合、谋求生态协同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低碳并购将是崭新的并购模式,尤其对于钢铁、煤炭及造纸等具有典型三高特征的高碳企业采取低碳并购模式也许是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三方协同的最优战略。

三、生态文明视角下低碳并购的概念界定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能自觉遵循自然界、经济、社会及人自身的客观规律,不断改善和优化人类、自然及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建立科学的生产与消费模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包括生态文化、生态产业、生态消费、生态环境、生态资源、生态科技与生态制度等七个相互影响及相互作用的基本要素。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推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尽快形成节能减排及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及生活消费模式,着力推进低碳发展、绿色发展与循环发展,大力开发新型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全面树立,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低碳经济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与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通过能源生产和使用的效率,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并减少CO2等温室气体排放,建立由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与低碳产业体系组成的低能耗与低污染的经济发展系统,从而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并大力推行的经济增长模式,2010年8月中国已在5省8市开展低碳产业建设试点,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低碳经济模式,低碳技术、低碳生活、低碳城市等新概念正日益深入人心。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企业并购的内涵将发生重大变化,企业面对日益严重的碳排放及能源约束,基于低碳技术整合、追求生态协同效应、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低碳并购将成为并购市场的新模式并将逐步成为主流。低碳并购是低碳经济转型中出现的新型并购模式,其核心思想与价值标准体现在顺应生态文明与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低碳绿色发展,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以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最大效率地使用生产要素为特征的绿色技术进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线,通过企业之间的低碳并购整合有效降低能源投入及碳排放,或者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并购日益集中于更加节约能源、更少二氧化碳排放和更快技术进步的行业与企业,并不断增加并购双方的价值与生态效益,以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和帕雷托最优,因此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低碳并购赋予了并购概念新的内涵,并购的动因与模式也将发生重大变化,极大地推动了低碳经济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四、生态文明视角下低碳并购的动因

低碳并购的动因与主流的并购动因迥然不同。主流的并购动因理论包括新古典综合派理论、协同效应理论、委托—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并购理论四种。新古典综合派理论阐述了经典的并购动因,主要包括规模经济效益理论、市场势力假说与税赋效应理论,而协同效应理论则是最重要的并购动因,分为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与技术协同效应等类型。委托—理论基于成本视角研究并购动因,提出了成本理论、经理主义假说及自大假说。新制度经济学并购理论则以Coase(1937)的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认为并购主要动因在于并购所导致的交易费用的节约以及由此产生的并购后公司潜在效率的提高。而低碳并购的动因则明显有别于主流并购动因。从低碳并购的概念界定中可以看出,低碳并购是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新型并购模式,因此低碳并购动因除具有主流的动因理论外,其主要动因在于寻求低碳能源资源、获取低碳技术、培育低碳产业及开发森林碳汇渠道等。从碳排放量的多少考量又可以分为高碳改造、低碳升级和无碳替代等多方面的动因。

低碳经济赋予企业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严重挑战,在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应该抓住机遇,努力培育和创新更多的新经济增长点,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通过低碳并购的方式并购新型能源企业,共同开发新型低碳能源渠道,大力研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培育核心竞争力。同时通过并购国内外拥有高新低碳技术的企业以获取最新的低碳技术,如清洁煤技术(IGCC)、二氧化碳捕捉技术与储存技术(CCS)等,大大减少了研发的时间与成本。中国的低碳产业培育机制基本形成,通过并购低碳产业可以顺利进入该行业,抢占市场发展机会,培育低碳产业。在碳汇成为大多数企业赖以持续经营的稀缺资源时,对许多高碳企业通过碳汇交易市场并购相关碳汇企业(如林业企业)是明智的选择。对于钢铁、煤炭、造纸等高碳企业,碳汇是其耐以持续经营的稀缺资源,因此寻求森林碳汇资源是这些高碳企业最主要的并购动因,可以大大减缓国家强制的碳排放权约束对企业发展的制约,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创造发展空间。

五、结论

第2篇: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1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总结

1.1坚持转型引领,着力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始终坚持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两手抓、两手硬”,以环境保护优化产业发展,促进发展转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1.1.2突出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通过做“绿”农业、创“新”工业、育“优”服务业,加快构建以新兴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另一方面,依靠人才科技,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化改造。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实施腾龙换凤,狠抓节能减排,加快传统产业生态化、传统产品高端化。

1.1.3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江苏省循环经济试点城市,该市在2003年率先编制了《循环经济建设总体规划》,现建有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1家、省级试点单位9家,初步构建起企业内部“小循环”、园区工业“中循环”和经济社会“大循环”的循环经济空间布局。如张家港保税区作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以循环化链条为纽带,初步形成精细化工、棕榈油、有机硅等初具规模的产业链条,园区半数以上企业进入循环经济圈。

1.1.4农业产业特色明显全市围绕“一核三区五园十基地”的现代农业布局规划,新建和扩建一批高效设施农业园区,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成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全市现有耕地保有量54万亩,基本形成优质稻米、高效畜禽、名特水产、苗木花卉、蔬菜瓜果等五类特色优势产业,主要农产品“三品”种植面积比重达90%以上。同时,通过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进一步拓展生态农业功能。

1.2狠抓生态环保,着力优化城乡宜居环境围绕“天蓝、水清、地绿”的目标,该市一手抓源头治污、一手抓生态建设,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屏障明显加强、人居环境明显提升。

1.2.1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全市天然气主管网实现“镇镇通”,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实现市域全覆盖,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0座,污水处理能力达22.7万t/d,并因地制宜建立有动力、微动力等分散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能力近2万t/d。先后建成总库容25万m3的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处置中心、总库容220万m3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年处理能力6000t的危险废物焚烧处置中心、日处理能力600t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以及日处理能力50t的餐厨垃圾处理厂。

1.2.2狠抓落实节能减排重点实施“万企节能低碳行动”,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审核,持续加快环境污染治理和落后产能淘汰。近年来,全市累计投入70亿元实施了两轮环保“333”工程和工业园区环境专项整治行动,电力行业实现燃煤机组全脱硫,城区建成全国县级市中第一个“清洁能源使用区”。

1.2.3探索推进生态修复成功把废弃窑洼地建成张家港公园,把高速公路集中取土的低洼地建成暨阳湖生态园区,把市区东郊废弃地建成生物多样性的梁丰生态园,把百里沿江湿地建成天然绿色屏障等。

1.3紧扣城乡一体,着力保障资源均等共享牢牢把握“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这个重要着力点,加快建立有利于农村环境的资源配置激励机制,促进城乡环境资源配置均等化保障。

1.3.1服务网络城乡一体率先全面建成“行政办事和服务、医疗保障、文化活动、商贸服务、警务治安”五大中心,形成一套包括“社会福利、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法律维权、文体娱乐”等8大类72个项目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较好地满足了群众对“健康舒适、便利快捷、文化活动、个性发展”的需求。

1.3.2生态环境城乡一体围绕建设“城乡一体的宜居城市”目标,持续推进以“三清三绿”(清洁村庄、清洁家园、清洁河道,绿色通道、绿色屏障、绿色家园)为重点的村庄环境整治行动,建成江苏省三星级康居乡村23个、二星级21个和一星级93个,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100%,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化“美丽镇村”建设;加强城乡绿地系统和水循环体系建设,基本建成东、中、西部三大水循环体系,初步形成林地、绿地、湿地融合的生态基础空间。

1.3.4绩效考核城乡一体该市始终坚持环保优先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行政”理念,对各区镇严格实行经济与环境指标“双重考核”,将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双山岛确定为“不开发区”,着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旅游。绩效部门对区镇、相关部门实施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定期公布“生态成绩单”,真正使“绿色元素”成为行政决策考量的关键因素。

1.4培育绿色人文,着力营造全民参与氛围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政府决策、企业行为、学校教育、群众生活各方面,积极引导生态文明的全社会文化自觉和全民化共建共享。

1.4.1普及推广生态教育把生态环保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全市中小学全力打造“生态课堂”,发动骨干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责任关怀”公益活动,培育了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等一批有特色的生态教育基地。

1.4.2宣传推介生态文明突出城乡联动的社会化生态文明主题宣传,使绿色人文理念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乡村,让垃圾分类、环保购物、绿色出行、“光盘”行动等成为百姓追求的绿色时尚。利用覆盖镇村的网格化文化服务阵地,在镇村、社区巡回展映“生态小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1.4.3积极倡导绿色生活健全政府绿色采购机制,推进机关无纸化办公、智能化管理,积极开展节水、节电、节材等节约行动;推行公交优先,倡导绿色出行,使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LNG清洁能源公交系统、城市慢行系统建设等成为“绿色出行”的新亮点。

2对策与建议

2.1加大城镇生态文明建设力度良好的城镇生态环境支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必须立足于区域整体来统筹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产业布局和重大项目建设。加强对政府行为的规范化管理与制衡,减少政府在城镇建设中反复拆建带来的资源消耗;采取阶梯电价、阶梯水价模式,抑制企业和居民对水电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提高私家汽车的运行成本,鼓励发展公共交通、自行车出行与步行等绿色交通方式;注重城镇绿地系统建设,增加城市的绿地范围,提高植被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更多采用绿色生态建筑,广泛采用节能环保保温隔热材料,鼓励开发利用太阳能;通过建设循环型产业园区,促使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能量多级利用,促进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通过产业政策积极淘汰落后产能,以更严格的环保标准推动企业减少废弃物排放;加强城镇生活垃圾的回收管理,采取国际先进的处置办法消除垃圾围城现象。

2.2完善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探讨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目标和方法。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引入到新型城镇化的顶层设计之中,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差异化协调发展。要坚持与完善现有城乡土地公有制,强化城乡规划调控,为有序城镇化铺设轨道。要规避经济全球化之弊,推进新型工业化,构筑健康城镇化新动力。要多方位推进可再生能源应用,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和低碳城市建设,提升城市以及国家竞争力。要保护和开发利用历史文化与自然遗产。要从合理分配城市空间资源入手,强化交通需求管理,促进城镇化和机动化和谐发展。要积极应对日趋严重的水危机。要坚持践行科学发展观和有序城镇化。按照党的“十”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要切实做好城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把“五位一体”的基本要求引入规划。在城镇规划中,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规划“三规融合”的基础和抓手,要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实现规划“融合”,确定城镇的主体功能区定位,明确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2.3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城镇化具有较大的作用力,从而具有正、负效应。必须对城镇化的负面效应加以限制,其中关键举措之一是基于生态文明推进城镇化;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城镇化的速度、规模、强度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演替进程相适应,保证城镇化的发展始终在生态环境的阈值范围内。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键是整体规划人口、资源与环境,促进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两个系统达到各自功能和整体功能最优,使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在时间、功能、发展速度上交互促进和协同完善。要积极研究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引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模式,加强相关模式的探讨、路径的研究、经验的推广,走绿色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城镇化建设道路,形成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活新模式、生产新模式、发展新模式和管理新模式。要从城市的优先发展转向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城市要从高耗能的模式转向低耗能低碳的发展模式;要从传统的大城市扩张转向生态卫星城的建设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从盲目克隆国外建筑和美国式城镇模式转向文脉的传承和城市特色的创造上来;要从高环境冲击的发展模式、也就是先污染后治理转向低环境冲击,善待生态环境的本质;要从放任式的机动化转向集约式的机动化,发挥集约型的机动化的空间引导功能,实现集约型的城镇化;要从偏好大型、集中式基础设施转向小型、分散、循环式基础设施,要善于将大型的基础设施与小型、循环式和分散式的基础设施互补共生;要从少数人先富的城镇化转向谋求社会公平的城镇化。

第3篇: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是以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旨,而经济的发展则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转变,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够节约资源、友好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预示着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的相互适应,对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将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题中之义,宣示着我国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到来,必须深刻理解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当前的主要任务,提高科技自主创新的能力,推动新能源的开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与生态文明建设。

一、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两方面的概述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处在对问题的初步论证的阶段,尚且没有系统化的体系形成,一些要素理论比如经济增长的方式、生活及生产的方式等等,仅局限于对单项内容的阐释,而经济发展方式应该从发展的意义做出整体的研究。生态文明是人们从现代工业文明中产生的文化反思,进而向诸如生态政治、生态经济等各个生活层面展开。建设生态文明,不论是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或是从环境保护的价值层面,都对人类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具有重大的意义。但现今更多的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问题阐释,对于深层挖掘其实践可操作性显得匮乏。我国社会的发展需要方向和目标的明确指引,生态文明建设不应只局限于理论、观念或原则上,而应切实的落实到具体实践当中,使其能够引领社会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也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人类社会文明不断的进步,生态文明的转向是必然的趋势,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与生态文明的理论联系起来,以作出相应的变革,从广度和深度上有所提高,为未来的文明与发展提供经济基础。

二、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思想的意义

面对单项理论研究所产生的不足,将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一)理论意义从理论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及时转变思维,将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而生态文明建设则是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指引,这种相互的内在联系不仅能够使生态文明的理论范畴得以丰富与深化,而且为我国的经济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实践意义理论的研究对实践的过程具有重大意义。将经济发展方式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整体进行深入研究,产生了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的新理念。一方面,有助于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的指导,将生态化的文明建设思想贯穿于经济发展方式实践中,使经济发展方式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道路上;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是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原则表现到具体的实践中,作为一种手段、方式去推进,使其具有清晰的立足点和有效的可操作性,展示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科学性、可持续性,对人类追求新的发展和进步道路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三、建设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二者实质上是相互统一的,但目前在一定的程度上,经济发展会对生态文明建设造成冲击,使得两者之间发生冲突,从表面上看,似乎处于对立面,这使建设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人口膨胀问题目前,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但人口膨胀问题突出,造成公民素质不高、人口老龄化、或者就业呈现高峰等等问题短期内难以得到解决,严重制约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阻碍经济发展,致使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向实践落实的效率太低,使得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够协调促进、和谐发展。

(二)缺乏意识和认识我国是世界人口比重大国,平均人口对资源的拥有量小且利用率较低,从主观上来说缺乏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客观上缺乏对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的认识,从而未能在全社会树立文明发展的观念,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不高,不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的形成。

(三)技术经验短板,制度不完善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的技术,对于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缺乏关键性的支撑技术,对开发相关的专业技术也缺少经验,造成技术上的短板。另外,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构建配套完整的标准法规及政策体系,对企业及社会采取的不同机制尚无明确的区分。

(四)盲目追求经济价值,忽视生态价值虽然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依靠经济的发展,但若缺少自然环境这一条件,所有的发展都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情形下,人们盲目的追求经济发展带来的价值,却忘记了没有自然资源就没有人类的家园,经济也将无从发展,忽视生态发展的价值,造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降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发展方式中的能动性,长此以往将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例如,人类以文明的方式存在于自然,而文明的形态不断更替,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的文明,人类不断地改变自然,大量破坏森林,没有干净的水,就不会有鱼类,也不会有渔业的发展;酸雨、沙漠化、温室效应等生态危机都是人类为了单纯的工业文明的发展而造成的,这就是一味只追求经济价值的后果。

四、建设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

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应该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态环境的改善离不开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也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供给,单纯的紧抓一方面,将会造成社会的失衡,远离真正的发展目标,因此,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协调促进的。

(一)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要尊重自然发展的规律,充分的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摒弃传统的意识和认识,转变执政理念,在建设重大发展项目、发展城镇化、提高生产力的过程中都要首先考虑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坚持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树立发展是政绩,保护生态、建设生态文明是政绩的思维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的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中。

(二)坚持科学发展规律党的十报告指出了,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其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而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的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中就是对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我们应时刻牢牢把握这一主题,紧抓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的主线,把握生态文明发展的规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的转变,大力推进低碳、绿色、循环发展,着力于将我国建设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生态文明的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三)倡导资源节约,合理开发新能源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的内在要求是要倡导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必须杜绝一切资源浪费的行为方式,包括体制性、决策性、观念性、管理性、标准性以及习惯性的浪费,完善体制设置的缺陷,弥补决策造成的失误,改进管理方法,正确树立价值观念,合理制定产品标准,养成良好的节约型生活习惯,倡导环境友好,坚决抵制对环境的污染或破坏,促进人与自然环境间的良好互动和生态和谐。常规能源不可再生,蕴含量有一定的限制,开采利用过程都会造成污染,破坏环境。我们要根据能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储存比,注重节约能源,遵循可再生、可持续、清洁多元的原则开发新型可替代的能源,立足国情、顺应大势推动建设生态文明。

(四)自主创新,产业优化要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创新型技术体系,即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支持自主创新,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的聚集,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要走新型的工业化文明道路,发展现代化高新科技产业,对落后的生产力要及时更新淘汰,促使工业与信息时代相得益彰,推动产业结构快速优化升级,将主要依靠的第二产业带动转变为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的方式,改变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以科技进步、管理创新、人才素质培养为依靠的经济发展方式,将出口投资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改变。

第4篇: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路径

作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之一,株洲积极响应十中的“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号召,近几年里,株洲充分利用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权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不断创新新机制新体制,不断尝试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初步取得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

一.树立“生态优先”意识、提高全民生态文化素养——生态文明意识导向路径

要深入稳步建设生态文明,首先必须要取得全体国民的共识。要实现生态文明就必须培养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引导和规范全民的绿色生活和生态生产,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最后真正实现每个环节、每个领域里的生态平衡。

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株洲历来都背负着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印记,要彻底改变这种状态,全民必须树立“生态优先”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文明生活的意识。通过各种媒介引导市民,使市民保有强烈的生态意识,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养成文明生活、礼貌行车等文明举止;同时生态文明意识也必须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去,“三高”的企业必须转型,全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经过几年“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交通模范城市”的创建,株洲大力宣传和践行生态文明建设,株洲城市整个生态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逐渐形成了环境优先观、资源成本观、民本政绩观,为建立具有生态道德特色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发展生态产业做了很好的引导。

二.加强治污力度、加大绿色建设投入——生态修复与建设投资路径

株洲近几年来突出湘江污染综合治理,打造“东方莱茵河”,完成250多个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项目。政府也先知先觉,加大了污染治理力度和经费投入,先后投资7个亿建设近10家生活污水处理厂,投资5个多亿建设工业污水处理厂,依法关停取缔污染企业和落后生产线多家,关停并转清水塘地区中小企业约175家,拆除烟囱320座,改造绿化面积约1700公顷,城市绿化率达到48.95%.经过一系列的生态文明建设举措的实施,株洲的空气质量和市民的生活环境以及工厂的清洁生产率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目前,株洲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游城市,还力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交通模范城市,已成功地走出了污染城市之列。同时在市区建立了500多个公共自行车停放站,近2万辆公共自行车,鼓励大家绿色低碳出行,近700台公交车置换成环保电动车;计划建立街头自助式图书馆,欲使市民随时借阅书籍,提高市民的文明生活质量,目前正在规划图书馆的选址问题。为文明生态城市建设不断掏金, 让市民感受生态文明城市的好处,从而从内心真正支持和投身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之中。

三.推进企业转型、建立支撑性生态产业——生态文明布局与生态科技路径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是持续的。如果真正摒弃“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技术创新是关键。这就要求人类的生产劳动活动和生活消费活动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和采用新型的绿色技术,合理节约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科学布局产业,实现产业生态化。株洲乘两型社会建设东风,树立“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目标,力争形成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环境保护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城市旅游产业、生态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逐渐实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发展。具体着力发展培育轨道交通制造业、汽车制造和零部件制造业、航空航天业、服饰批发、陶瓷制造等“五大千亿产业集群”,努力打造高端服务业、绿色产业和转型方式的先导区,实现株洲的生活文明、生产文明、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目前株洲的产业结构正在过渡和调整期,与湖南省其他地区的资源还没得到充分的整合,需要进一步引进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做好大范围的资源整合。

四.以生态文明建设标准谋划城市功能布局——生态文明科学规划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要讲究新旧有效衔接,要站到战略的高度去进行规划。既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和重新布局,还要高瞻远瞩地规划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株洲在两型建设示范片区建设上一直勇于创新、力求探索发展新模式。云龙示范片区建设立足于“生态城、文化城、旅游城”的高定位,着力打造两型典范,发展高端服务业、总部经济园、职业教育大学城等现代产业;天易示范片区突出“生态工业园、创新科技园、生态宜居区”的两型定位,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构建两型产业体系;对于清水塘示范片区,在加大治理的同时也规划搬迁重化工企业,探索建设生态新城。

五.完善法制、政策,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体系——制度创新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证,良好的法制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保障,而先行的法律政策与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能天然融合的。而在全国范围内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此环节比较薄弱,所以尽快建立和完善支持生态建设的财税、金融、价格、用地、产业、技术等政策迫在眉睫。这也是后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点和目前的薄弱点。

1. 加大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防治立法和执法力度

目前,我国在污染防治、防治生态破坏和退化方面已经制定了覆盖范围较广的系列法律,但国家层面的环境立法依然比较粗糙,使得地方的执行和操作不够明朗,同时法律完善不够及时;并且在实际惩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力度不够,依然普遍存在追求眼前利益的行为发生。

2. 加快推进生态保护的政策规划与实施

政府生态保护政策的制定必须立足于生态平衡,要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对环境的深度影响,要建立资源供求市场。近几年,株洲先后制定150多个政策性文件,在全省率先探索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机制,建立“(1+3)X”农村社区治理新模式等,多维运用财税、金融、价格、信贷等各种经济手段,引导和规范各类经济主体的行为,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3.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在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中,必须坚持“谁破坏谁负责,谁浪费谁付费,谁节约保护谁收益”的原则,切实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地方各级政府还可以根据自身财力,建立地方特色的生态补偿制度。具体可以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征收生态补偿金、给予政策倾斜、优惠待遇、减免税赋和财政补贴等方式实现。株洲将建立生态补偿市场化模式。

4.加强资源税制改革创新。我国目前资源税制存在较多问题。税目过窄,税负过轻,缺乏资源自由市场,资源产权不明晰、资源税费结构不合理,这都会导致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行为发生。所以要尽快创新和改革资源价格机制,及时反映市场供求关系;扩大资源税征税范围和征收程度,优化资源税费结构;要建立明晰的资源产权制度,强化各级地方政府的资源管理权责。(作者单位: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运营管理学院)

此文是由刘连香主持的株洲市社科联课题“基于财税视角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课题批准号为ZZSK1385 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罗波阳.长株潭_两型社会_建设改革试验中的三个基本问题[J].湘潭大学学报.2008(9)

[2]廖杰.长株潭生态文明建设研究[C].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6)

[3]谷树忠.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1)

第5篇: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一、着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

树立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理念,始终坚守生态底线,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生态产业体系,打造无锡经济升级版,从源头上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扭转生态恶化趋势。一是大力推进产业转型。继续实施产业升级行动,集中有限的资源要素和环境容量,重点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技术、高效益、低消耗、低排放产业,加快把无锡建设成为新兴产业发展高地、先进制造业基地、旅游度假胜地和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集聚中心、文化创意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通过产业优化升级为环境减负、给生态增值。积极发展清洁生产,全面淘汰落后产能,降低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依赖。严格落实环保准入门槛,对不符合产业导向、排放标准的项目,一律不准立项、小予审批、不安排建设用地、不办理相关工商登记。二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有序推进循环经济标准化,大力开发和推广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促进产业间耦合、上下游配套,加快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促进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川体系,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循环生产、产业循环组合和社会循环消费。三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抓紧编制和实施市级主体功能区实施计划,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合理确定城镇发展的增长边界,促进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积极引导产业向重点开发区域集聚,加快形成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发展集约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

二、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舒适宜居的美好家园

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并重,伞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程,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一是加大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坚持科学治太、铁腕治污,切实加强控源截污、生态修复、蓝藻打捞、清淤调水等太湖治理重点工作,深化“河长制”管理,全面实施“断面长制”管理,强化入湖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协调推进太湖一二级保护区连片整治、生态湿地保护与修复等工程建设,重点推进太湖新城、望虞河西岸、直湖港、宜兴太湖西岸四大片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促进太湖水质持续改善和Ⅲ类以上地表水比例稳步提高,确保供水安全。二是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积极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10条措施,大力实施“蓝天工程”,加快推进电力、钢铁、水泥行业脱硫脱硝工程建设,严格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有毒及恶臭气体排放,抓好机动车尾气治理,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扎实开展扬尘综合控制、秸秆综合利用、绿色交通发展等专项行动,健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体系和大气污染监测体系,率先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不断提高空气质量水平。三是加大城乡环境整治力度。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全过程,努力探索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路子。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植树造林力度,不断提高绿化覆盖率,使无锡真正成为森林城市。大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扎实开展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建设,打造具有浓郁江南特色的美丽乡村。

三、着力完善生态制度。加快健全规范严密的监管机制

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积极构建稳定规范、严格严密、监管有力的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这项长期的战略性工程提供“硬约束”和“硬保障”。一是进一步健全环保法规体系。加强环境立法工作,根据国家、省相关法律法规,围绕节能减排、节地节水、生态经济、清洁生产、污染防治、生态文明建设信息公开等重点领域,抓紧建立完善符合无锡实际、具有无锡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法规、规章体系,以刚性约束促进绿色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把无锡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二是进一步强化约束激励机制。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推进节能量、排污权、碳排放权、水权交易试点,重点推进排污权二级市场建立和运行,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定期公布鼓励发展的生态产业、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项目目录,完善促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实行有利于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使用的优惠政策,用经济手段调动企业和个人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三是进一步严格环保执法监管。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加大对重点园区、行业的执法检查力度,对重大违法案件实行挂牌督办,对环境问题突出的地区和企业实施限批,实现环境监督管理全覆盖。探索建立环境执法联动网络,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有效扭转“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局面。切实加强环境风险防控体系与环境应急体系建设,提高环境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着力弘扬生态文化,加快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

充分发挥生态文化的先导作用,引导广大企业和群众了解、接受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营造共同追求生态文明、自觉践行生态价值观的良好氛围,加快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全民参与的环保工作新格局。一是广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开展生态文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创作一批反映生态内涵的文化精品,充分发挥政府绿色采购的引领作用,积极倡导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加快培育生态型政府文化、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不断提高公众的生态道德素质和生态文明素养,使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成为公众的主流价值取向和自觉自愿行动。二是加快建设生态文化载体。充分挖掘本土文化中的生态文化资源,加强对现有森林公园、湿地公同和植物园的建设管理,深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工程、生态村、绿色企业等创建活动,加快建设一批融合自然、人文和文化要素的生态文化教育实践基地,让社会公众更好了解生态文化内涵、感受生态文明魅力。三是努力形成全民共建共享格局。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我行动”等群众性环保活动,定期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及时曝光典型环境违法行为,成立公众参与的第三方咨询调查机构,积极发挥环保志愿者、义务监督员等民间力量的作用,切实保障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参与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人人可以参与、人人积极参与、人人共建共享,营造全民建设宜居、绿色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

五、着力强化生态保障,加快凝聚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第6篇: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关键词] 美丽中国;绿色发展;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1-26-3

The Study on Gree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Beautiful China

Yang Jizhi

(The Asia Pacific International Institute,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engzhou Henan 450001)

Abstract: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report clearly puts forward the grand bluepri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beautiful China, which is scientific analysis and accurate judgment on the current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ecological situation.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reen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beautiful China.

Key words: beautiful China; green developmen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的十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远大而又宏伟的目标,要求树立生态理念,要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去,实现“五位一体”的建设和发展新模式,实现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直是我们的梦想,在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过程中,要全面统筹、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倡导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路径。

1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实施绿色发展,是党和国家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和谐发展应该坚持的重要方向。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新型文明形态,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理念的重大进步[1]。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逐步被提上更加重要和急迫的位置,体现了我国和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发展目标和基本要求。

1.1 建设生态文明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方向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也体现了人类对自身和社会发展以及人类和自然关系的新认识,将人类的发展置身于广阔的自然界中去,体现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方向和新理念。

人类对自身和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提高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人类可以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的本质。早期人类对自然界的某些错误认识,导致人类加大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规模和范围,尤其是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采掘和加工利用,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诸如: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大气污染、淡水污染、稀有物种灭绝等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又引发许多新问题,如:粮食减产、疾病增加、能源危机等,这些问题无一不和人类与自然关系没有协调发展有关。

1.2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光荣而又伟大的事业,党和国家对于建设和发展的认识不断地推进和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之后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路径。在党的十报告中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把生态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去,建设“五位一体”发展新格局。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又提出中国梦,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

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强调,是党和国家对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总体布局的新认识,也体现了党和国家的“以人为本”和“和谐”发展的生态理念。有机论的、整体的自然观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的、相互联系的整体,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2]。同时,也要对主体的消费行为和习惯进行引导和制约,倡导绿色消费、低碳生活,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绿色和生态时尚,并且使之持续长久地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1.3 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现有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

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的萃取,同时也是对现有发展模式进行反思的结果,对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宝库中,像儒家的“天人合一”、佛教的“众生平等”以及中华民族具有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辩证发展等观念,实际上就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自然观,它是我国古人对其自身、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概括和理解,强调了人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和谐统一的观点。

人类社会发展经历着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再向信息社会的历程,当前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过度强调物质资料的生产,导致人类从自然界攫取了过多的资源,出现了许多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问题。在这些问题当中,很多问题都是由于没有处理好人和自然关系所导致的。在追求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工业文明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其他各方面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会给自然环境带来破坏。

1.4 坚持绿色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创新和拓展

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党和国家一直坚持的重要发展选择。可持续发展观本质是科学发展观,就是走一条既兼顾当前又兼顾今后发展的可持续之路,不能为当前的一时之利而影响今后的持续发展。当今世界,生态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实际上是与世界人民一道,走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可持续发展,要求当今的发展不以牺牲今后资源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经济的发展。在当前,发展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道路,能更加突出和响应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优化,是人们向往的目标,建设“天蓝、水绿、草碧”的宜居生态型社会,也是社会发展以人为本的根本落脚点。

绿色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更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了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使得这一先进理念更加明晰和具体化。只有发挥先进理念的引领作用,才能真正实现人、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3]。也只有坚持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2 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与特征

建设生态文明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是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的结果,既符合时代精神的l展要求,又能够兼顾传统与科学,是对理论与时俱进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

2.1 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宝贵经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融为一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它们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主体建构性。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具有能动作用的人,在这个主体参与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人始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确立科学合理的社会发展目标,建立能担当和敢担当的责任主体。实施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各级各类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具体的实践当中来,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共同支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第二,发展可持续性。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其内核和精神实质就是科学发展,是与时俱进的生动体现,是进行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新成果和新总结。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坚持经济社会生态同步发展、共同发展,通过对各类资源适度开发利用、对赖以生存环境的有效保护以及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来促进人与自然、环境与生态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第三,总体协调性。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环境、人口和资源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需要协调相关因素和相关主体保持良好的状态,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以及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使得参与建设的各方都能够在总体框架安排之下,拥有能动性和创建性,实现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所要实现的目标,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统一发展。我国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4]。

第四,条件的先决性。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是一个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当中,生态文明建设又处在基础和先决性的地位,没有生态文明的保障,其他文明成果的建设也会受到影响。

2.2 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特征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绿色发展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的新认识和新总结,是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具有十分突出的特征。

2.2.1 在价值观念方面,突出体现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早在我国古代,就有许多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表述,集中体现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核心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国也对发展的战略和目标进行不断探索和总结,最终确定科学发展观这一思想,并将其写入,取得了又一重要成果。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在价值观念上主要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

2.2.2 在指导方针方面,确立保护优先、节约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的路径。在推进绿色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确立保护优先、节约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的指导方针,符合当前和长远时期我国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实际。优先强调作为主体的人要形成良好的节约意识,不铺张浪费,不过度从大自然中攫取自然资源,来满足人类不切实际的想法和需要,提倡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在社会中形成节约的良好社会风气。

2.2.3 在追求目标方面,努力建设和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实现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实施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而利在千秋、泽被后世,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全球的美好事业。建设生态文明,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为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不仅是要建设优美宜居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且是要建设和谐有序的人文社会环境,内核是实现自然环境之美与社会人文之美的有机统一。

2.2.4 在时间跨度方面,需要进行长期艰巨的建设任务。进行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艰苦建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政策扶持、法制规范的方针,积极鼓励和引导围绕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相关产业,加大对其投入和扶持的力度。对于那些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采取分步关停的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信息技术向其他相关产业渗透的程度。

在长远的规划过程中,要着力推进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的新型可持续发展模式,逐步解决在发展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阻碍,建立安全高效可控的生态建设新格局,进一步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及实现美丽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张高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J].求是,2013(24).

[2] 张文斌,颜毓洁.从“美丽中国”的视角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策略―从党的十报告谈起[J].生态经济,2013(4).

第7篇: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关键词】生态城市 共建共享 深圳方案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识码】A

加快生态城市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举措,是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转变城市经济发展方式,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城市生态治理能力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深圳市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结合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客观需要,以及广大居民在享受城市便利的同时对解决日益突出的“城市病”的现实需求,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通过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实施大气环境、水环境、绿化美化三大提升行动,出台生态城市建设的系列举措机制等,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具有重要示范和借鉴意义的发展转型之路、环境改善之路、生态治理之路,使广大城市居民享受到了更多绿色福利。

以打造生态城市为抓手,促进生态文明加快落地

从顶层设计层面进行周密的规划和部署。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市经过三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其自身经济大市与空间小市、产业大市与资源小市、人口大市与环境容量小市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面对地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生态环境承载压力较大的现实情况,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生态立市战略,全面启动生态市建设;党的十以来,深圳市委、市政府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出发,加深对生态城市与城市生态文明两者之间关系及其重要性的认识,进而将环境质量放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深圳市政府每年召开环境形势分析会,定期分析、研判环境保护工作形势,研究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在决策层面突出和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并将其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建设的各个方面,落实在发展规划、城市建设和管理等各个领域,贯穿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环节,并使其常态化、长效化。

2014年,深圳市委、市政府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深圳的决定》,明确了“生态资源是深圳长远发展的基础资源”、“生态环境是深圳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生态质量是深圳质量的重要内容”三个重要判断。在此基础上,提出到2020年,将深圳建成“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和“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发展目标;基于这一目标,进一步提出要通过实施“鹏城水更清”行动、开展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行动、打造美丽海湾海岸带、深化城市绿化提升行动等,来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宜居生态城市,进而将生态城市建设纳入到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架构之下,将其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在深圳落地的重要抓手、重要路径。

把绿色低碳的理念融入到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2010年,深圳市政府率先实施了关于低碳发展的中长期10年规划,制定了低碳城市发展的相关指标体系。2011年起正式施行《深圳经济特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条例》。近几年来,深圳市以建设国际低碳城市为导向,把新发展理念中的绿色发展融入到城市规划布局、自然环境改善、基础设施提升,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集聚等各方面。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积极倡导和多方位宣传低碳生活方式,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绿色建筑、绿色出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和普及化程度;扶持相关机构和企业进行低碳技术创新,推广低碳技术应用;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生命健康、航空航天、互联网、生物等低污染型产业;全面推动交通、工业、商贸等领域节能降耗,促进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此外,作为全国碳排放交易试点七个省市之一,深圳于2013年率先开展碳排放权交易,截至目前,已将超过600家重点工业企业和近200栋大型公共建筑纳入碳排放管控范围。

实施大气环境、水环境、绿化美化三大提升行动。一是全面促进大气质量提升。2013年,印发《深圳市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计划》,对新建项目污染排放、机动车排气污染、港口船舶污染、生活污染源等进行严格控制。采取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率先推出国V汽油、率先建立低硫排放控制区、实现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或转用低硫燃油等一系列举措。同时,健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实现城市区域尺度的大气环境质量及污染来源监测、预报和预警。二是系统推进治水工作。推动出台《深圳市贯彻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治水提质的行动方案》和《深圳市治水提质工作计划(2015-2020年)》,形成治水提质纲领文件体系。以流域为单元系统推进治水提质,致力于打造“渗、滞、蓄、净、用、排”有机结合的水系统,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深入推进原特区外排水管网专业化运营,完善污水处理厂布局,加快污水处理厂新扩建和提标改造;加快海绵城市建设,大幅度减少城市硬覆盖地面;大幅度改造完善原特区内污水管网,原特区外新建污水管网,续建福田污水厂,新扩建洪湖、沙井等19座污水厂,改造罗芳、蛇口等19座污水厂,提高综合治污能力。三是加快推进三洲田森林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构建“自然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进一步提升市容环境。以大型公园绿地为组团,以城市绿廊、道路廊道、绿道网、河流水系廊道为骨架,打造多层次、多功能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实现公园绿地与生态绿廊贯通。

建立健全相关的体制机制安排。一是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通过起草编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1+N”文件,形成耕地与生态用地保护的疏导机制。同时,加强计划用水和节水“三同时”管理,推广节水器具,推进再生水利用示范项目,开展《节约用水条例》修改。二是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逐步有序放开对市场竞争环节资源性产品的价格管控,同时,全面推进工商业用电同价改革,进一步健全完善水、气阶梯定价等政策;不断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在2007年出台《大鹏半岛保护与开发综合补偿办法》基础上,2012年进一步出台《大鹏半岛生态保护专项补助考核和实施细则(试行)》。三是进一步推行环保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宽进严管的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制度、规划环评指导下的环评程序简化、部分服务行业的环评审批豁免制度、分类分级的环保“三同时”竣工验收管理制度。四是建立健全生态文明考核制度。2013年,按照党的十关于建立生态文明考核目标体系要求,将实施了6年的环保实绩考核“升级”为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制定出台《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制度》,对全市10个区、17个市直部门和12个重点企业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施年度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评、选拔任用及“五好”班子评选的重要参考、重要依据。

着眼于发展转型和治理创新,城市生态质量显著提升

“深圳蓝”成为靓丽名片。相关文件和行动计划的出台,提高了全市各级部门和单位从源头治理大气污染的积极性。2016年,全面禁行黄标车,淘汰老旧车及黄标车近7万辆。新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2.9万辆,总量超过6.7万辆,新建充电桩7000个以上。靠港船舶全部强制使用低硫燃油,累计建成覆盖12个泊位的岸电设施。碳交易扩大至交通领域,管控企业增加至824家。PM2.5平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下降10%,继续处于国内城市领先水平。全市空气优良天数提高至354天,居内地城市最优水平。

治水提质效果显著。2016年,深圳市坚持以流域为单元实施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全年投入111亿元,启动461个治水项目,15条主要河流中有10条水质改善,建成区黑臭水体减少35.6%,新增污水管网1033公里,消除479个排污口,整治83公里河道和142个内涝点。开展茅洲河综合整治“百日大会战”,开工沙井水质净化厂二期等一批项目。深圳湾污水截排二期工程、福田水质净化厂建成使用。

经济规模和质量效益同步提升。与2010年相比,2016年深圳市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大幅增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71%,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由此前的1354 家增加到8037 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 比重由28.2% 提高到40.0%,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与此同时,过去六年,全市共淘汰转型低端企业超1.8万家。2016年万元GDP能耗、水耗在“十二五”大幅下降的基础上,分别再下降4.1%和8.9%。

绿色生态空间持续增加。近几年来,深圳市依托城市山体、水系和绿地,建立城市组团间的生态廊道,积极打造“公园之城”。与此同时,有序推进城市主干道路绿化景观建设,沿铁路、高速公路、海岸线等建设生态景观林带,形成多层次的绿色生态走廊。2016年,全市新建、改造公园61个,罗湖体育休闲公园等投入使用,国际友好城市公园、坝光银叶树湿地公园等加快建设。建成绿道“公共目的地”380个,规划建设300公里“远足径”。

多元参与的生态治理体系形成。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深圳市积极支持各类专业环保组织发展,依托环保组织和社区服务中心,基层开展各类环保志愿活动;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技改和研发力度,重点培育发展用地集约、低碳节能、科技含量高、综合效益好的现代产业,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企业主动转变发展方式、维护生态环境、发挥自身主体作用的积极性。此外,近几年来,通过各种宣传引导,广大市民的环保意识、参与意识不断增强,从自身做起,参与各类志愿活动,为生态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深圳生态城市建设实践的重要借鉴意义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深圳市围绕生态城市建设进行的积极探索,不仅使经济增长、产业升级、环境改善实现同步协调推进,更为重要的,是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组织为主体、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的良好城市生态,并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生态城市建设各项工作的更快铺开,进而实现了生态城市与城市生态的互促共进、螺旋上升。

思想理念的转变是重要前提。深圳的实践表明,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从思想认识到组织安排,再到制度设计的系统工程。为此,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念,将绿色低碳的理念、相关标准和要求贯穿到生态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必须围绕生态城市建设的主体责任、工作内容、相关体制机制安排的建构等各个方面采取实质性的举措,唯此才能真正保证生态城市建设按照既定的路径有序推进。

积极培育生态文化是有力支撑。生态城市建设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社会民生工程。而凝聚着厚重精神依托的城市生态文化,则是城市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健康发展的内在活的灵魂。深圳的实践表明,当绿色发展的理念成为城市主流文化,当低碳式的生活被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习惯,生态城市的建设也就有其自身稳固的内核。为此,各地在建设生态城市过程中,应积极利用各类传统媒体和各种信息化技术和手段,不断创新生态文明宣传方式方法,在全社会大力传播健康发展、低碳生活、绿色消费等生态文明新风尚。通过凝聚生态文明的共识,实现生态城市的共建共享。

引导多元参与是关键因素。深圳的实践表明,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必须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投入到生态城市建设中来,同时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生态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为此,要通过加大政府引导和扶持力度、完善生态环境教育与拓展公众参与渠道等,提高社会各方主体的参与意识,凝聚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最大社会共识,为相关工作的推进提供积极向上的内外部条件。

制度和组织建设是根本保障。深圳的实践表明,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必须从制度层面同时进行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其中,关键是要将资源消耗、能源损耗、环境污染以及生态效益等一系列可以进行量化的指标,统一纳入到既有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之内,并基于此构建起一套符合生态城市衡量标准的目标和责任体系,建立一套科学客观的考核测评办法,形成一套系统规范的奖励惩处机制。与此同时,要全面加强组织上的保障。结合各地当前实际,重点应建立相关的组织机构,完善相关的人员配备,以此来保证各项制度安排及其相关具体工作能蛳富量化、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的执行人。

第8篇: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关键词:传媒产业;低碳环保;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2-0023-02

近来,全球气候变化异常,进一步凸显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缺陷和低碳减排使命的紧迫;2009年末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使“低碳减排”这一概念进入公众视野,2010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在政府报告中提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开启了中国经济“低碳环保”、“治污减排”的新型发展模式。紧随其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时代革命开始在全球轰轰烈烈地展开,人类社会即将步入“低碳经济”的全新时代。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低碳环保成为社会的共同心声,十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和全过程。

而作为传媒产业,在这场“低碳革命”中将扮演何种角色呢?笔者认为传媒产业至少扮演着以下五种角色。

1 媒体产业本身是低碳环保理念的传播者

在低碳理念的传播与生态实践的建设中,传媒产业发挥着上传下达的重要作用,对普通社会受众来说,他们主要是借助媒体的传播与宣传才得以知晓“低碳减排”、“节能环保”等概念的,因此,媒体可以通过议程设置,对低碳理念进行集中宣传,加强受众对低碳理念的理解、赞同并将之身体力行,最终转化为低碳行为,使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与低碳生活方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具体措施为。进一步开辟多维联动的传播渠道,构建双向互动的传播格局。积极整合互联网与其它媒介优势,拓展交互空间;通过节目反馈,调查问卷等形式,构建双向传播体系,使普通受众真正参与其中,进而把低碳环保理念化为行动。

众所周知,在媒体的议程设置作用中,媒体可以通过自身信息的编排影响受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点,并通过问题的提出最终关涉到社会矛盾的最终解决。因为诸多学者普遍认为,某一个事件之所以在特定阶段形成火爆之势,成为社会焦点,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媒体的多维联动,正所谓“众多媒体吹风点火,火上添油,当为首功”。譬如在国内很多热点事件中,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合作媒体与跟进媒体,当地媒体与异地媒体,电视媒体与平面媒体,多个媒体共同运动,像媒体运动会一般。因而,通过多方位有力合作,带动和实现多方传媒业务发展的创新,使先进的绿色传媒技术在低碳减排理念的倡导下得到更广泛应用。

因此,媒体多维联动,借助多个宣传平台,对公众形成信息合围包抄之势,使其迅速获悉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进而教育引导他们自觉摒弃高耗能的生活方式并转而尝试低碳实践。比如,安装太阳能灯、垂直绿化、绿荫停车场、雨水和空调冷凝水回收利用、绘制文化墙、楼门文化、落叶堆肥、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等。

在此过程中,媒体还可以借鉴研究单位的科研成果以达到更好的宣传教育目的,比如中科院提出的环保教育的整体构思,在这个框架中他们将中国社会当做一个整体进行规划设计,其内容涉及宣传、研究、网络、发展本地化等多项内容。在这些方面,媒体均可以大有作为,因此笔者认为媒体应该把它整合到媒体的大众教育中,而不仅仅是将宣传责任推给学校教育,通过为不同类型的受众量身设计学习内容,对相关目标受众进行分门别类的教育,将低碳环保的生态理念灌注到每个个体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使其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坚持低碳行为。

总之,媒体可以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实施生态理念的宣传倡导,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从而更好地承担起国家媒体所应有的社会责任。

2 传媒产业本身理应是生态文明的践行者

媒体一方面是低碳理念与行为的传播者,另一方面媒体本身更是低碳生活方式的践行者。因为媒体自身在信息的采集、制作、播出与发行等环节就会产生对能源与资源的巨大耗费,比如广播影视媒体对电能的需求,平面媒体如报刊杂志对纸张的消耗,因此在媒体行业内部大力推广节能设备、减少媒体对能源的虚耗与浪费,并积极研究与发展新兴媒体等都是不二的低碳选择。进一步来说,低碳减排有利于增强媒体进行自主创新的积极性,通过对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与配置,提高资源整体利用效率,并提升媒体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与价值,从而给媒体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利益。

为此,媒体应该整合资源、突破创新,积极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注重绿色环保,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研究低能耗的传媒新技术,促进新能源、新设备的开发与应用,使传媒业在媒体信息的内容策划、生产制作、传输覆盖等多个领域实现低碳环保。国内媒体可以借鉴美国媒体经验,例如,在纽约,由于许多传媒集团基本位于都市中心的繁华地段,所以不少媒体机构为了节约成本,开始倡导外出采集新闻供稿的记者尽量在家里办公,这样一来媒体机构可以压缩运行空间,精简内部机构设置,进而减少硬件设备的浪费,而记者也可以省去劳碌辛苦,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可以为城市交通减排做出积极贡献。媒体机构可以将办公场所的灯全部换成LED太阳能节能灯(特殊需求除外),据相关专家指出低能耗影视专用LED照明设备电变成光,它可以达到98%;其他的灯具是很难企及的,部分的灯具都变成热。要达到同样的光照,要浪费更多的能源。媒体机构,尤其是电视台应大力推行全面推行大编辑部思想,整合资源、突破创新,积极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进而全面落实,贯穿于内容策划、生产制作、传输覆盖和信息集成的全系统。这样就避免了资源与能源的浪费,而且节约了成本。所以媒体必须是一个践行者,而不能是一个鼓噪者、吹鼓者。

通常,我们在对某个媒体做出评价的时候会考虑社会公众对其的关注与拥护程度,也会从经济角度考虑媒体的经营业绩与创造的利润收入,受制于媒体的国别性质,我们还会从政治角度考虑媒体的价值取向,但是,除此以外,媒体还要坚守自律精神,拥有基本的道德底线与社会良知,力争创造良好的媒体文化和人文氛围,在低碳减排等关乎整个人类社会福祉与利益的问题上承担应尽的责任。

3 传媒产业应当成为公众与环保部门之间的中介

机构

在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社会公众的表达意愿空前增强,媒体可以成为社会公众表达意见的平台,通过鼓励民众对低碳理念与生活方式提出建议,使受众广泛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队伍中来。同时,环保部门也可以通过媒体获悉公众对环境的意见以及受众对生态建设的需求。所以,媒体应通过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推动各类媒体多维联动,承担起上行下达的重任,成为社会公众与环保部门之间的沟通者和信息传递者。

媒体更应该在政府领域、应用领域、生产领域、消费领域之间好衔接工作,构建信息互通的有利平台。提升低碳文明软实力,谋求合作建立低碳文明软实力的基本对策。

4 传媒产业应成为低碳经济正确走向的引领者与

推动者

媒体还要有远见卓识,积极引领全社会向低碳发展模式、低碳生活方式的转变,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上充当先锋者与领路人的角色。为此,媒体要寻求一些在低碳减排,节能环保道路上表现突出的单位或个人,通过对他们的介绍、赞颂与推介让更多的社会受众认识与了解他们,使他们可以得到更多单位与个人的褒扬。通过这样的引领,能够为低碳经济时代的标杆和榜样,为更多的单位和个人找到属于低碳经济时代的坐标,同时也推动了低碳经济的发展;另外媒体应该为单位和个人搭建交流对话平台,使他们可以与应对世界气候变化的研究者和决策者之间进行亲密接触,使低碳环保科技可以尽快应用到实际生产建设中来。

5 传媒产业是整个低碳经济革命的监督者与建言

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传媒无疑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从监督政府政策的执行到与政府部门紧密合作,用专业的视角和深入的剖析,协助政府开展各类企业普查、调研等工作,吸纳、重组、整合各个行业资源,建立行业数据库再到为产业升级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意见的责任行为,将资源在行业企业、设计领域之间有效共享和传递,为今后项目研究、市场分析、产品定位、市场营销等方面做好铺垫,为决策者启迪思考提供见解。如果媒体真正的做好了这些,那么这一切将会为中国低碳时代的新闻报道产生极具分量的精神食粮。

总之,媒体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源动力,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参与者,也是最终受益者。媒体如何应对低碳经济时代,我们将拭目以待。

第9篇: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关键词:生态建设;指标体系;扬州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一、生态建设的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生态建设统筹人、自然、经济、社会等子系统发展,重视系统的整体效益,任何建设规划不能脱离生态文明统一总系统,充分发挥示范区生态功能,必须坚持局部满足整体,少数服从多数,最终实现人、自然、社会、经济的整体统一。

(二)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的前提和核心是社会所需要的,生态建设要以人类自身为主体,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下满足人们对良好生活环境的愿望。在创建和谐生活环境过程中贯穿生态文明理念,最终形成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

(三)因地制宜原则。生态建设需针对具体的区域,通过现场调查论证、类比研究分析等方法,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区域地理位置、区域特性、环境特征、社会经济状况、功能定位等制定出符合实际并能展现地方特色的发展规划,打造自身特有的生态建设名片。生态建设不是局地的建设,而是关乎地区甚至是全国的内容,要求与社会整体的建设进行统一分析、评价和规划。

(四)可操作性原则。生态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除了需要有先进的理念指导外,还需要基于客观实际,通过制度及技术的创新来实现,使规划具有可行性。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制定合理可操作的建设规划,并符合客观实际,循序渐进的发展建设,同时使规划具有战略性、科学性。

(五)统筹协调原则。生态建设要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能力范围内,注重生态服务功能的建设,合理配置资源环境,统筹协调人口资源和产业结构的区域分布。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协调环境保护、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建立适宜人类生活的环境体系、循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配置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安全优美的生态体系等。

二、生态建设的内容及框架

区域开展生态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区域内率先实现优美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优美和谐的生态环境来自区域内生态文明构建。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经历了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后新的成果体现,它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需要在生态建设过程中重新思索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定位。社会建设重在保障民生,它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相互支撑的关系;经济建设过程需考虑生态文明建设因素;从同一个角度来看,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都需要正确处理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高效和谐、统一的关系,二者的关系既有交叉也有重叠;看似简单的文明建设,但是需要很好的、很健全的保障基础。厘清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建设关系,构建扬州生态建设体系图。(图1)

三、扬州生态建设监测指标体系构建

生态建设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为了真实反映生态建设的特点和内涵。本研究以建设体系图为指引,调查收集扬州市各指标的现状值,部分现阶段收集困难的指标采用近似指标代替或问卷调查方式获得。其中,低碳减排、可再生能源利用指标值的确定参考已有的相关研究(马军、胡大立),生态教育、生态管理的相关指标通过问卷抽样调查取得。(表1)

四、扬州生态建设实证研究

(一)扬州生态建设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在众多观测指标中,各类指标并非同等重要,各单指标对整体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因此必须科学合理地确定指标权重。该权重是用来衡量某项观测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它不仅能够体现该观测要素在指标体系中所起到的作用,还能体现它与其他指标之间的关系。因此,科学、合理地确定指标权重,对于指标体系的使用而言是一个重要工具,具有指标体系修正和平衡的作用,如果权重处理不当,指标体系将无法应用于实践中。

对于扬州生态建设监测指标体系权重的测定采取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根据已有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技术规范,对各层指标因子进行相互比较,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扬州生态建设指标体系权重。

1、一级指标权重。(表2)因为判断矩阵是二阶的,二阶矩阵总是具有一致性的,无需再验证。通过运用AHP方法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生态建设中对生态环境和社会要素相对重要性程度。计算结果表明生态环境指示权重为0.5987,社会要素指标为0.4013。

2、二级指标权重。运用上述计算方法,在生态环境指标下两个影响因素生态资源环境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相对权重分别为0.2403和0.3584;社会要素指标下三个影响因素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和生态管理的相对权重分别为0.1893、0.1269、0.085,且各判断矩阵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综合以上两个矩阵计算结果,经层次分析法软件运算,二级指标中生态资源环境、人类资源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管理的权重分别为:24%、36%、19%、13%、9%。

3、三级指标权重。继续探索,在生态资源环境指标下有四个观测变量,将赋值运用AHP计算可知其相对权重分别为D1=13%、D2=37%、D3=20%、D4=30%,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00,符合要求。

人类生存环境指标下有11个观测变量,同理可知,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55

生态经济指标下有7个观测变量,经计算,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22

生态文化指标下有4个观测变量,经计算,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94

生态管理指标下有4个观测变量,赋值运算后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19

由上述计算可知,所有判断矩阵都通过一致性检验,因此本指标各层次均有满意的一致性。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所得的各级指标权重,可综合计算出扬州市生态建设监测指标体系下各级指标的相对权重。(表3)

(二)扬州生态建设重点分析。由表3可知,扬州生态建设监测包括生态环境和社会要素监测两个方面,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演替规律、发展态势有正确的预测评价,即对生态系统功能正确评价,在此基础上才能监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生态建设过程中一级指标生态环境的观测指标包括对生态资源环境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监测,生态资源环境保护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和自我调控能力较高,生态环境的容量较大,有利于区域生态建设;而人类生存环境保护是保证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扬州市对于人类生存环境保护建设的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社会要素体系包括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和生态管理等因素,综合反映出生态文明示范区在意识、行为、体制的建设水准。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经济较为重要,为生态建设提供物质基础;生态文化建设是改变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生态建设的根本所在;生态管理通过调整人们的行为方式,协调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生态建设的支撑力量。

从综合排序结果看,在生态建设体系中权重排列前五位的指标分别为本地物种保护程度、生态用地比例、新建筑中绿色建筑比例、林草覆盖率和文化产业占GDP比重。从生态建设诸多行为分析,区域内存在多种生态系统组成,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中具体观测指标差异巨大。但生物集合指标包括了生物的种群、个体、基因等内容,观测结果能够提供一种生物或生态学上的评估。通过对本地物种的监测,不仅能够反映区域内生物个体自身或生物群落等的变化,而且能反映出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等其他非生物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为观测生态系统状态、结构和功能等提供详细的信息。因此,生态建设监测重点之一即为本地物种保护程度。在非生物要素的监测指标中,生态用地比例成为已成为重要的监测指标。由于生存环境决定了物种的生存和繁殖活动,对栖息地或生存环境的观测指标与生态文明建设指标是紧密联系的。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生态监测获取生态系统状态或信息的量化数据,进而了解评估区域生态系统的演变趋势,对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系统的程度进行评价和预测,促进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协调发展。作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人类活动是影响生态文明的重要方面。建筑是人工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所指绿色建筑不仅指绿化的建筑还包括在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环保等方面,从设计到运营都秉承低碳健康理念,执行严格的能耗标准。因此,该指标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一部分仅次于前两个生态资源环境指标,排列第三位。除此之外,应该注意到在权重排序中涉及生态文化的指标即文化产业占GDP比重也排在前列。生态文化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涵盖了对文化体制、认知、物态和心态等方面。生态文化通过意识影响转变为行动,促使人们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与此同时要积极探索生态补偿机制,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化观测指标中最重要也是最可行的指标即为文化产业占GDP比重,因此综合权重相对较高。

主要参考文献:

[1]马文斌等.生态文明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测度[J].统计与决策,2012.6.

[2]施生旭.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水平评价与改进对策[J].东南学术,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