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矿业产业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煤炭产业;绿色化;对策
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发展模式对于自然界而言毁坏多于建设。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人类更多的带给大自然毁灭。一方面,人类依靠大自然提供的资源生存发展而很少回馈自然;另一方面,人类生存发展所带来的废物污染品却毫无顾忌的留给大自然消化处理。人类不自觉的活动经过时间的积累造成了我们当前自然环境恶化、环境道德匮乏、自然资源枯竭等的严重局面。
在工业社会不断深化、环境问题逐渐恶化的同时,诸如“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等概念相继出现,这些理论大多有着共同的宗旨,即追求解决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问题。随着诸如此类的理论不断出现,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经济与生态平衡发展的意识逐步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思考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绿色经济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绿色经济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一体化发展,强调经济、社会以及环境发展的平衡与统一。所谓绿色经济,是以生态经济和知识经济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1]。狭义绿色经济是指绿色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绿色产品既没有受到污染,也不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广义绿色经济是指在产品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对生态环境不造成任何危害[2]。
发展绿色经济,可以引起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的巨大变革:首先,经济领域,传统的以最大限度追求利益、毫不顾忌环境的生产方式将转变为以消除或减少环境污染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生产方式[1];其次,在社会领域,绿色经济理论的盛行将推动社会学理论新分支的发展,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平衡等问题的研究将推动社会学新领域的出现与发展;绿色经济理论所带来的绿色生产、绿色流通以及绿色消费意识将从根本上提高人类社会整体素质。最后,在生态环境领域,木材非法采伐与贸易等资源环境犯罪问题将受到更有有力的打击,对于环境道德的改善会有很大的推动力。
由此可见,发展绿色经济,是对工业革命以来几个世纪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否定,是21 世纪世界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山西省煤产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 在探明的能源资源总量构成中, 煤炭占8714 %,煤炭保有量居世界第3 位。其中,山西煤炭的储量、产量和销量均为全国之首[7]。截至2004 年底,山西省已探明煤炭储量为2724.99亿t,产量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全国70%以上的外运煤来自山西。到2005 年底, 全省共有各类生产煤井3811 矿/4278 对井, 核定生产能力5.92 亿吨/ 年,其中, 国有重点煤矿103 对, 核定生产能力21175 万吨/ 年,地方国有煤矿461 对, 核定生产能力10285 万吨/ 年,乡镇集体煤矿3714 对, 核定生产能力27779 万吨/ 年。
然而,由于煤炭产业的高污染性,使得煤炭这个本该是山西省支柱产业的资源给山西省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在当前这样一个倡导绿色经济的大环境下,煤炭产业发展的阻力越来越大,迫切需要一定的改进,以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要求。
第一,采矿业传统运作模式急需改进。传统模式中,人们随挖随采,设备简陋, 采煤方法落后, 特别是承包给个人经营的那部分煤矿, 由于经营者大多急功近利, 短期行为十分严重,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资料显示,山西省国有重点煤矿目前共有矸石山104 座,堆积量1.6 亿吨,占地447 万m3,每年废气的排放量高达358 亿m3,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3.07 万吨/ 日,烟尘排放量1 万吨/ 日[9]。
第二,综合利用率低下,在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不到20 % , 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只有30 % [3]。不论国有煤矿还是个人承包经营煤矿都存在仅开采优质煤层,而对劣质煤和薄煤层的开采力度则比较小,而部分矿井因综采支架与煤层厚度不匹配, 有的煤层采动损失竟达一米以上。
第三,煤炭资源深化加工程度低,在山西省煤炭产业,绝大多数产值来自于原煤出售,对于所开采资源的加工较少,不但造成环境的污染,还导致利润的转移。尽管煤电、煤焦、煤化、盐化等非煤产业已经取得了一定发展, 但从提高产品附加值的角度来分析, 仍需进一步提高[3]。
第四,安全隐患严重,相当一部分矿井技术落后、安全隐患严重, 尤其是最近几年间,山西省煤矿重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5]。仅孝义市在近20年里共发生各类煤矿安全事故29 起,累计造成240人死亡, 16 人受伤[8]。
第五,不可否认,在原煤运输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火车、货运车等运输工具都会在运输途中遗留大量的煤尘,污染着道路两旁的环境。
因此,煤炭产业严重的污染着环境以及从业者,而且对于山西省煤炭产业来说,经济利益的外流与严重的污染造成强烈的反差,这样的不平衡即造成了环境的破坏而且没有得到与之相对应的经济收益,亟待改进。
三、煤炭产业 “绿色化”的措施
显然,目前煤炭产业的现状与绿色经济理论、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理念背道而驰,在人们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消费等的背景下,山西省煤炭产业必须采取适当措施,调整制度政策框架以便减少对环境的毁坏,逐渐向经济与生态的平衡发展靠近。
第一,制度安排得调整,制度经济学家曾指出:制度的变迁对经济增长起到关键的作用,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有效率的组织需要在制度上作出安排和确立所有权以便造成一种刺激,将个人的经济努力变成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的活动。因此,必须对现有制度进行一定的创新。通过质量、环境、安全体系一体化运作,实现管理体系相互补充、相互支持、有机结合的整合管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企业信誉。
第二,资源税:我国目前煤矿开采浪费和破坏严重并且煤炭开采安全性问题突出,而资源税,特别是2004年7月1日开始对山西等地煤炭业资源税的调整一方面有助于煤炭产业生产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杜绝浪费并且提高煤矿生产安全系数。有利于规范煤炭企业的生产环境和竞争秩序, 还可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有利于形成煤炭生产的良性循环。
第三,加强技术创新,在经济活动的源头节约资源并减少污染,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生态化和绿色化,重点开展机电一体化高效选煤关键技术、细粒煤高效脱水脱硫降灰技术、生态环境的控制等技术研究[6]。
第四,注重煤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减少浪费。例如,利用矿井排放的瓦斯发电:经试验证明: 1m3 瓦斯可获得3~5kW •h 的电力,如果山西每年矿井排出的瓦斯全部用于发电, 每年可创造经济效益约20~30 亿元。
第五,纵向延伸煤炭产业链,开发煤炭深加工产品,减少运输污染。建设高效安全矿井,提高煤矿采掘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推进原煤的精加工、深加工,加大煤炭洗选比例, 提高商品煤质量, 降低了灰分和硫分, 减小有效运输量等等措施都能有效地减少污染,提高收益率。
第六,绿色化需要思想观念的根本性变革:绿色化即要求不能片面追求GDP的增长,而应综合经济、社会与生态而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因此要求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可持续的发展观念。
四、结束语
建国以来,山西省即以煤炭的生产、销售建立本省的经济发展体系,煤炭的开采与买卖称为经济的主要支柱。但在传统运作模式下,简陋的工作环境、粗糙的工艺流程、运输中的污染、废弃物的直接排放等非“绿色”的行为造成了山西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严重失衡,矛盾日益严重。在人们大力倡导绿色经济的大环境下,山西省煤炭产业必须对制度、生产模式、流通等等方面进行改革,利用政策、经济、制度以及人文等等手段改善煤炭产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煤炭业的“绿色化”。
作者单位:赵济萍山西省太原日报社
郝令文太原房地产管理处
参考文献:
[1]唐倩.发展绿色经济的价值与制度分析.政法论丛[J].2004,3:65-69.
[2]叶京京.发展绿色经济 促进四川跨越式发展.成都行政学院学报[J].2003,5:66-67.
[3]王春,王丽萍,朱玉丽.煤矿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构建与探索.中国矿业[J].2006,10:37-39,43.
[4]林凤廷.煤矿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及要件.科技咨询导报[J].2007,7:177.
[5]张嗣超,王立杰,宋梅.煤炭产业发展政策研究的必要性分析.中国矿业[J].2007,4:1-3.
[6]吴明有.煤炭矿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探索.煤炭工程[J].2006,10:53-55.
[7]兰格钢铁.煤炭税调整对晋煤炭产业的影响.china.省略/Info/94290/Index.shtml. 2007-9-1.
和一般的快消品企业不同,矿业企业显得很特殊:产品定价权不在企业手中;产品质量不能由企业决定;企业不用煞费苦心地去做市场营销,而只需预测价格,掌握好销售节奏;在市场上,矿产品除了其实体商品属性外还属于投资衍生品,具有金融属性;投资矿业有较多的不可知不确定因素,多少有些运气的成分……
近年来,矿业成为一个新的投资热点,它的放大效应和示范效应使多数人认为这个行业可以一夜暴富,稳赚不赔,大家看到的成功者往往多于失败者。然而,事实到底是怎样的?这个对圈外人来说有点“神秘”的行业,究竟有哪些“不能说”的秘密?
首先,我们从“绿色矿山”出发,近距离观察中国采矿业。
“绿色矿山”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代表了一个地区矿业开发利用的总体水平、可持续发展潜力以及维护生态平衡的能力。对于矿业企业来说,环保和绿色不是口号和噱头,而是大势所趋,是行业内的倒逼机制迫使企业需要踏踏实实做的工作。
现在,国家提出了“绿色矿山”的主题,这算是环保要求的一个延伸概念。具体来说,企业在矿产资源开发的全过程中,要实施科学开采,不会对矿区和周边环境造成危害,包括水土保持、防治地质灾害等。
事实上,“绿色矿山”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代表了一个地区矿业开发利用的总体水平、可持续发展潜力以及维护生态平衡的能力。首先,企业的环保要符合国家标准。其次,在开采过程中要兼顾环境保护,比如废水的循环使用,处理完达标之后可以灌溉;废渣和废石要填充到采空区里,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这些都是矿业企业建设“绿色矿山”的主要表现。
从行业特点来看,矿业是一个复合型的产业,它不仅属于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也是劳动密集型。所谓技术密集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在地质找矿阶段,如果没有技术,企业就很难找到矿;第二,在采矿方面,随着采矿难度的增加,企业如何提高劳动效率,如何把有限的资源采出来,也需要相应的高端技术人才;第三,在选矿(选冶技术)方面,对企业的技术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认为是“呆矿”的矿产,现在都已经成为主力矿产,而这说明经济发展对矿产品的需求量太大,市场倒逼着矿业企业不得不改进技术。
除了地质找矿、采矿和选矿,矿业企业的技术实力还体现在电力供应、自动化控制、机械设备等方面。目前,很多企业都已经是自动化生产,所以对机械化水平要求比较高,选矿厂基本上都是自动控制,矿山也在朝着数字化发展。可以说,大多数露天大型矿已经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作业,除了地下矿山、小型矿山和贵金属矿山等受到局限和限制,矿业企业所需的人力越来越少。
由于整个矿业开发的历程时间很长,所以,矿业企业需要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来完成从地质探矿、开发到建成等各项工作。
地质探矿阶段首先是国家基础地质工作先行,当确定靶区之后,国家会拿出一部分资金进行探矿,然后再引导社会资金进入这一领域。所以,地质探矿分为三个阶段,即地质预查阶段、地质普查阶段以及详查和勘探阶段。
从本质上看,地质探矿属于风险投资,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国外的地质找矿基本上是由风险市场和风险资金来完成,国内则是由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自己来做,它们对风险勘探抱有很大的热情,因为一旦找到一个矿,就能弥补很多风险投资的损失。
举例来说,现在已经确定了100个矿权,但最后能确定进一步详细勘查的矿仅有十几个,在这十几个矿权中,估计只有一两个能达到勘探阶段而后将来开发。所以,这个概率不像房地产开发,只要把土地拿来就能利用。矿权只是一个权利,登记完之后企业还要继续投入,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对于矿业企业来说,整个探矿阶段是矿业的基础工作,毕竟有了资源以后才能实现下一步的开发。这一系列工作还需要3~8年的时间,也就是说,资源勘探完成之后把结果交上来,随后才能开始开发;企业根据资源的储量规模、赋存状态来确定开发方案,而开发建设阶段需要3~5年;建成之后才是企业的正常生产。值得一提的是,建设阶段的投入都是一次性投入,投资金额比较大,比如目前的小型矿山投资需要几千万元,中型以上是上亿元,大型则是几亿甚至几十亿元,所以矿产投资都是大投资。
一旦建成之后,企业就会获得一个长期稳定的收益,比如中小型矿山是8?15年的服务期,大型矿山是15年甚至20年,有的甚至是百年老矿。
目前来看,矿业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上都比较热,多数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都属于紧俏物资。所以从整个行业特点来说,矿业的历史比较悠久,也是工业发展的粮食。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然成为一个矿产品需求的大市场,现在国内一半以上的石油、铁矿石、铜矿等有色金属都依赖于进口,国内自给率严重不足。
以前,中国是资源大国,以出口为主,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对矿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钢铁冶炼、有色冶炼等工业类型也都在向中国转移。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中国对资源的消耗量非常大,结果导致之前的金属价格现在已经翻了一番。
比如,上世纪90年代石油价格每桶只有二三十美元,现在则涨到了100多美元;黄金在历史上最高的价位是800多美元/盎司,2001年只有260美元/盎司,但2012年已经涨到了1600美元/盎司;有色金属也是如此,正常来说有色金属的价格走势是10年一个周期,但是这10年来,有色金属的价格都是在大幅上涨,尤其是在2007年前后,有色金属中的铜产品价格已经达到了8万多元/吨,铁矿石的价格则是从2000年开始,每年翻一番往上涨,这些情况都是世界罕见的,而这也是中国经济的效应。
矿业的进入门槛越来越高,矿产的开发竞争日趋激烈,这一切使得矿业的黄金季节已基本过去,行业正在逐步回归到一种理性层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矿业不仅面临着机遇,而且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机遇主要表现在:一是资源矿产生产出以后用不着营销,因为下游企业对矿产品的需求量很大;二是国家对矿业发展尤其是勘探方面高度重视,鼓励各方社会资金参与其中,比如,原来石油只是几家国有企业在开发,现在马上就要放开了,会鼓励多种经济成分来从事石油等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工作;三是从总趋势来看,中国的经济发展还有几十年的好光景,所以社会对矿产品的需求还要维持很长时间,而且从国际上来说,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越来越稀有,所以矿产品的市场价格还会继续上涨,竞争也会愈加激烈。
关键词:青藏高原;生态工业;资源
中图分类号:F0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8-0146-03
纵观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工业化是任何国家和地区摆脱传统农业社会,实现现代化、城市化及提高社会整体福利的必由之路。贫困落伍地区后发优势的挖掘和奋起直追的事实,同样印证了工业化道路的正确性及不可逾越性。青藏高原作为我国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发展问题,工业化的梦想在上千年的游牧、农耕文化的夹缝中艰难萌发。结合生态恶化的新问题,青藏地区所要选择的工业化之路将有别于传统的唯经济利益独尊的模式,是一条新型的可持续的工业化道路,即生态工业化道路。
一、青藏高原生态工业的概念内涵及特征
(一)概念内涵
生态工业是一种新型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早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两位研究人员提出“生态工业学”和“工业生产系统”以来(科学的美国人,1989),对生态工业的概念探讨就从未间断过。1991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提出了“生态可持续工业发展”概念,该概念囊括了工业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问题,指出新型可持续工业模式是代替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传统工业的最佳模式。之后有不少学者对这一界定做了补充与完善。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在广泛借鉴他人对生态工业概念理解的基础之上,本文将其总结为:将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有机结合起来,遵循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及系统工程原理,以有效资源节约、轻度环境损害及废弃物再利用为特征,实现经济活动同环境系统之间物质、能量、信息流良性互动的工业发展模式。根据这一定义,青藏地区的生态工业具体是指,合理利用牧区清洁的自然环境和可再生草地生态资源,采用清洁生产方法和清洁能源,对畜产品和其他初级产品进行大批量、标准化的精加工和深加工,生产无公害、无-污染、安全、健康、优质绿色产品的产业,包括草地绿色食品工业、绿色产品工业、绿色医药工业和绿色能源工业。
(二)特征
1 生态工业是进一步挖掘青藏高原生态畜牧业、稀有物种等自然资源经济潜力的集约型产业。青藏高原是我国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有关学者对我国各省市自然资源富集度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青海省和自治区自然资源优势度均居全国前3位,部分处于青藏高原的四川和甘肃省,资源优势度也均名列全国前10位(刘再兴,1993:111)。当地生态工业首先是以农畜业资源为投入要素的,生产高档、优质、绿色农畜食品的精加工业;其次是围绕野生动植物资源而进行的名、优、特高档食品、保健品及礼品的加工业;再次是对当地丰富的水能资源、油气资源及矿产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产业,是合理、有效、高效的实现潜在自然资源向现实经济资源转换的产业,是取之于自然又回报生态的产业。
2 生态工业是为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落后的农牧民群众及广大消费者谋福祉的产业。对一个区域而言,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其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脆弱或退化的生态环境对其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支撑,而环境的改善或破坏由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来定。青藏地区走生态工业化道路,是在青藏高原生态退化问题日益严峻的现实情况下,以传统工业化模式的承重代价为前车之鉴而做出的明智选择,既充分尊重当地生态环境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又密切关注当地经济发展问题迫切性的可持续发展产业。
二、青藏高原发展生态工业的可行性
(一)生态环境脆弱性需要发展生态工业
从古老的游牧生产到较进步的农耕生产最终迈进先进的工业化大门,是人类历史对落后生产方式的沉痛变革与否定,是对先进生产方式的不息探索与追求,这个过程充满着破坏又富含创新。目前,青藏地区的生产系统已遭到人为和天然因素的破坏,生态功能不断退化,据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生态环境退化状况的研究结论,全部属于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和部分属于青藏高原的甘肃、四川省区的整体生态退化问题十分严重,均位居全国生态退化压力最大的7省之列(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组,1999:309)。如果青藏地区按照传统工业化模式,来组织工业生产,那么必将加剧当地生态退化态势,对生态资源的掠夺及工业生产排放的大量废弃物将会对当地生态退化起推波助澜的作用,给脆弱生态以致命打击。青藏地区生态地位的重要性及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不容以“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来发展工业。
(二)资源禀赋特点有利于发展生态工业
任何工业生产形式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基础之上,对工业形式先进与落后的评价,其实就是对其自然资源的利用形式及生产加工方式的评价。青藏地区的生态工业化道路,是对传统的掠夺式资源开发及粗放式生产过程的根本变革,当地丰富的植物资源、动物资源、矿产等资源是实现这一变革的物质基础(见下表)。目前,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仍属于牧区、半农半牧区和农区,总体上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也是直接迈入生态工业化道路的关键性阶段。首先。青藏地区丰富的畜牧业资源为开展绿色肉食品加工业,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原料;具有高寒品质的青稞、小麦、蚕豆、豌豆、油菜、茶叶等为农作物精加工留有广阔的余地;品种齐全、种类繁多的中草药植物为人类的健康带来了福音,为制药业及科研事业的兴起提供了契机;珍奇的动物资源是高原风光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之中的一部分既是高原所独有的,也是世界的珍品,除了欣赏价值外还极具药用价值和科研价值。青藏地区的矿产资源相当丰富,许多矿种的储量均居全国之首,当地已形成了大量有名的矿区,这对合理、科学、高效、可持续采矿业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此外,青藏地区独一无二的日光能、风能、地热能、水能等清洁能源,更是发展绿色能源工业的最佳资源,太阳能、水能、地热能、风能均可用于发电,这将是缓解当地用电难问题、告别火力发电的高能耗高污染而通向光明的智慧举措。
(三)国家鼓励发展生态工业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发展白皮书》开篇序幕中指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一世纪发展的自我需要和必然选择”。作为国家战略,它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中带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逐步将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转化为资源集约型发展模式。同时,据有关部门初步规划,西部大开发战略将分为三个大的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奠定基础和初步开发
阶段,主要支持以天然农牧业资源为基础的绿、特农牧业生产;第二阶段为加速开发阶段,主要发展以农牧业初级产品为投入的食品加工业及采矿业;第三阶段为全面推进阶段。即实现一二三产业的综合提高。目前,第一阶段的开发任务已基本完成,第二阶段的顺利实施将有赖于工业化框架的初步制定,即选择一条依托于当地丰富自然资源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由此看来,青藏地区走生态同业化道路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同西部大发阶段性战略的交汇,它既服从国家的全局规划,也不脱离当地的发展进程;既有利于捍卫国家的生态安全,也不偏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国家大力提倡和鼓励的科学工业化道路。
三、青藏高原发展生态工业的措施建议
青藏高原生态工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对自然资源、动力能源及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基础之上,力求最大限度的节约、再利用和循环使用各种资源,尽量少的排放对环境有害的废弃物。生态工业的顺利实施有赖于以下4个关键因素:
1 政策法规。政府通过制定新的政策和法规对青藏地区工业企业生产中,能源及各种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建立对矿产资源的开采、运输及加工的管理机制,防止乱挖、乱采及浪费现象,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使用效率;建立水资源供给管理机制,对工业生产的用水量、污水处理及排放事项进行监督;建立能源消耗管理机制,对工业生产中电、煤、石油等动力能源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督促高能耗生产向节约型生产转变;专门建立对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及固体废物的产生、排放及处理进行管理的部门,鼓励排污少、环境损害小及废物再利用的生产方式。同时,可以对工业产业的部门结构予以政策引导,限制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环境效益差的部门,倡导发展环境效果好的清洁生产部门。
2 经济手段。资源的日益稀缺及成本的上涨,要求开展节约和高效的工业生产。经济手段指激励或惩罚,即作为利益主体会对生产要素和其他资源价格的上涨做出反应。因此,从根本上缺乏运用新观念、先进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的经济激励。为此,运用经济手段,激励企业自发的来改进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发展生态工业不可或缺的关节。具体实现途径为:(1)对自然资源(尤其是水)及能源的工业使用适当加价或制定配额原则。对以往可以免费或支付较低廉价格便可获取的资源进行加价,这将意味着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利润的下降,而追逐利润最大化的本质便会促使企业改良高投入、高能耗的生产方式,寻找更节约更经济的生产方式。制定资源的使用配额是另一种价格激励方法,即根据企业已有生产规模制定一个最佳资源的消费限度,在该限度范围内资源是廉价的,超过该限度的资源是十分昂贵的,这同样能够激励企业改进技术,追求高效生产。(2)对工业污染物进行征税。对工业生产中所产生和排放的三废及其他废弃物,依据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分门别类的制定一个税率,按照“危害大、税率高,排污多、税金高”的原则征税,将污染代价纳入企业的生产成本,以此来控制企业对环境的污染行为。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有5个省和直辖市、数十个城市在循环经济方面开展了系统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此外,许多省市在循环经济的某一方面进行了试验示范,或正在积极准备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工作。江苏省、山东省、辽宁省和贵阳市规划已出,并正在实践着较系统的循环经济模式。
1.1江苏的循环型产业和循环型社会模式
结合生态省建设,江苏省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状况,制定了发展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循环型服务业和循环型社会的专项规划,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在全省范围内积极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取得了较好进展。
(1)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工业是江苏省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江苏省循环型工业建设主要体现在产业生态结构重组,即依据生态系统中生产、消费、分解者的共生结构及其食物营养链网关联原理,按照工业系统的物质能量流要素,对产品及其生产过程进行重新组织和构建,形成生态工业系统。循环型工业的实践重点是推进绿色产品研发,全面展开企业清洁生产,加速产业结构生态化调整,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区域循环型工业综合示范区和循环型工业基础设施。
(2)循环型农业。江苏省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指导思想是遵循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基本规律,把农业清洁生产和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核心是运用食物链原理,优化农业产品生产到消费的整个产业链的结构,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农业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具体方法是把农业关联产业的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使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将农业产业链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有害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3)循环型服务业。发展循环型服务业的做法是,将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落实到服务产业内各行业部门,开展创建绿色饭店、绿色餐饮业等活动。由于服务产业本身特有的“流通和服务”特性,循环型服务业具有链接其他产业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作用,能有效地促进循环型一产、二产和循环型社会的共生发展。
(4)循环型社会。循环型社会是循环经济理念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要求把绿色消费与生活模式融入到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循环型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使用可循环利用的产品或绿色产品,减少消费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建立垃圾分类处理与利用体系,实现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尽可能回收再利用废旧物资,形成资源节约型的社会。在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指导下,江苏省确定了108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涉及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不同产业以及企业、园区、社会消费领域等不同层面,围绕3R原则和目标,积极推动资源在企业内部、不同企业、不同产业之间的循环,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而且凭借较雄厚的技术经济优势和对循环经济较深刻的认识,江苏省特别是苏南循环经济实践呈现出方法先进,内容丰富,模式多样的特点。
1.2山东的“点、线、面”和“八创建活动”模式
以《山东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纲要》为依托,山东省将循环经济试验示范融入生态省建设之中,初步建立了具有山东特色的“点、线、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1)“点、线、面”模式。所谓“点”,就是在企业层面,建立点上的小循环。具体做法是推行清洁生产、ISО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按照清洁生产的要求,采用生态设计和现代技术,将单位产品的各项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限定在标准许可范围之内,实现企业内部的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所谓“线”,是按行业,建立线上的中循环。运用生态经济原理,根据行业间的关联特点,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集成,拉长和扩大生态工业产业链,形成一个及多个行业组成的生态园区,在园区内各主体形成互补互动、共生共利的有机产业链网。建立“线”上的循环经济模式,分行业制定和实行引导性标准,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是一项重要的政策措施。在社会区域,建立“面”上的大循环。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以开展系列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建设循环型社会为目标,在社会各行业、产业间建立生态产业体系,倡导生态文明,打造环境友好型产业群,逐步建成循环型社会。
(2)“八项创建”活动。山东在试验示范“点、线、面”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同时,以“八项创建”活动为平台,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渗透到正在开展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活动之中,使“创建活动”成为循环经济试验示范的载体,大大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所谓“八创建”活动,包括创建生态示范区、创建环保模范城、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创建生态工业园区、创建环境友好企业、创建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创建生态市(县、区)等。在实践中,科学规划是顺利实施融入了循环经济内容的“八创建活动”的重要保障。经过几年的努力,山东循环经济的试验示范无论在数量、规模和质量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1.3辽宁的“3+1”循环经济模式
辽宁省是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的第一个循环经济试点省。在循环经济发展试点方案的基础上,辽宁省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循环经济“3+1”发展模式。所谓“3+1”模式,“3”是指“大”、“中”、“小”3个循环,“1”是一个产业。“小循环”是在企业层面,结合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和创建废物“零排放”,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梯级利用。“中循环”是指在工业园区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梯级利用。结合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和老工业区调整改造,辽宁建设了抚顺矿业集团、大连开发区和沈阳铁西区三个生态工业试点园区。在区域层面,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大力开展城市中水回用和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提高社会可再生资源利用率,形成区域的资源利用“大循环”。一个产业是指资源再生产业和废旧资源回收利用产业,目前的重点是发展粉煤灰和煤矸石再生利用产业,为老工业基地转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试点以来,辽宁已有350家企业完成了清洁生产审核;3个试点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并产生效益;建成80多个中水回用项目;与2000年相比,2003年粉煤灰、煤矸石综合利用量分别提高了66%和59%。
1.4贵阳市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建设模式
与其它省市不同,贵阳市在一开始就将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建设纳入统一规划框架之中,2004年了《贵阳市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建设规划》。该《规划》是经过贵阳市人大批准,具有地方法规性质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坚持生产与消费环节并重,充分考虑城市总体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整体影响。其总体思路是以效益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以改革为突破、以科技为动力,把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构建和生态城市建设整合起来,为贵阳市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提供跨越式的发展模式。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的模式可以概括为“2个环节、3个核心系统和8个循环体系”建设,具体包括:抓住两个关键环节,一是生产环节模式的转变,另一个是消费环节模式的转变。构建三个核心系统,第一个是产业循环系统,包括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第三产业;第二个是城市基础设施系统,重点包括为水、能源-大气和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子系统;第三个是生态保障系统,包括绿色建筑、人居环境和生态保护体系。推进循环体系建设:磷产业循环体系;铝产业循环体系;中草药产业循环体系;煤产业循环体系;生态农业循环体系;建筑与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循环体系;旅游和循环经济服务产业体系;循环型消费体系。在规划颁布不久,贵阳市又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地方循环经济法规—《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条例》,为贵阳市推动规划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目前,贵阳市启动了一批循环经济试点项目,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2现有实践模式的特点分析
总体上,江苏、山东、辽宁、贵阳循环经济实践模式较好地体现了循环经济概念的本质,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特点,而且,容易被企业和公众接受,便于操作。尽管各地循环经济实践模式的称谓多样,但基本覆盖了生产和消费两大领域,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反映出了四种模式。一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模式,如山东的“点”、辽宁的“小循环”等称谓。二是循环经济的产业模式,涉及工业、农业、服务业、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从企业在经济活动组织中的性质看,企业模式可以归并到产业模式当中。三是区域模式,即如何将循环经济与生态省、生态市建设结合起来,或者说解决了循环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和定位问题。四是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转型模式。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现有实践模式,特别是其名称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对循环经济内涵的反映不清楚或不全面,明显带有地方痕迹,不宜成为国家指导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统一的概念模式,需要系统提升。例如,山东的“点、线、面”模式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字面上反映不出循环经济的本质内涵,较难用于普遍交流。辽宁的“3+1”模式存在两个缺陷:一是逻辑上对应的不好。“3”是指三个层面的资源循环特征,即“小循环”、“中循环”和“大循环”。“1”又突然强调一个产业。另外,大、中、小循环的表述容易引起误解,以为发展循环经济就是构建各种各样的物质循环圈,对循环经济的实质产生歧义。二是内涵较窄。从文字表述上看,似乎强调工业体系,没有明确生产领域的其他产业,如生态农业;同时,有关消费领域的内容也不明确或不完善。江苏模式中的“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循环型三产业和循环型社会”叫法不够通俗,与目前已经广为接受的“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等概念相割裂。循环经济是一个新的理念和概念,但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在继承已有生态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的一个中观层次上的概念和实践模式,是对生态经济、清洁生产、生态工业、生态农业、资源能源新技术、绿色消费等一切有利于实现社会经济活动“低消耗、高效益、低排放”的理论和技术的集大成。所以,没有必要创造出区别于已广为接受的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的新的说法。另外,江苏模式中的“循环型社会”,主要是指消费领域的循环经济实践,特别是废物再生利用产业,但目前的叫法容易引起歧义,因为循环型社会和循环经济的外延和内涵目前在理论界尚有争议。贵阳的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建设模式,较好地反应了循环经济的产业模式,也较好地说明了循环经济区域模式,但“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的表述过于绕口,不够简单明了,较难为公众所理解。综上,需要根据我国循环经济的具体实践情况和循环经济的内涵,克服实践过程中的局限性,在各地经验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能统一指导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战略重点,为国家选择优先领域,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提供平台。
3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
借鉴国际经验,根据我国循环经济内涵和现有实践探索的经验,现阶段,我国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或战略重点可以总结为两个重点领域和四个重点产业。两个重点领域是指循环经济的重点是抓住生产和消费领域。循环经济在生产领域的发展模式就是改造和重构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使其向生态化方向转型,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模式;在消费领域主要是发展绿色消费和改变生活方式及行为,构建可持续消费模式。四个重点产业是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绿色服务业及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产业(日本称为“静脉”产业)。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是生产领域循环经济的主体和重要标志。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置产业体系包括三个部分:工业废弃物再利用和资源化产业、生活(消费)废弃物再利用和资源化产业及最终废弃物无害化处置产业(相当于狭义的环保产业),它和绿色服务业一样是连接生产与消费领域的“节点或纽带”产业,可以归到生产领域,也可以划入消费领域,它们是循环型社会的基本标志。两个重点领域和四个产业体系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互相渗透、互相支撑的,并不能独立分散地构成各自的循环系统,需要有机地融合。
3.1生态工业
生态工业理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R.Frosch等人模拟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和生态系统的循环再生过程所开展的“工业代谢”研究。经过1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生态工业在国际上已发展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概念。简单讲,生态工业是具有较高生态效率,或者说是资源消耗少、经济效益高、污染排放低的工业体系。根据已有知识、技术手段和实践经验,生态工业的建立可以通过三个层面的实践来实现。
(1)以清洁生产为核心的企业资源循环式利用和能量梯级利用。生态工业体系内的所有企业个体必须首先是实行了清洁生产的企业,它是生态工业的基本单元。
(2)生态工业园区内的资源能源共生。广义的生态工业园区有两种,一种是由企业集群形成的物理园区,园区内以资源和能量流连接成不同的循环,我国目前正在试验示范的部分园区属于该类型;另一种是园区中既有企业群,也有社区,而且企业群之间并不一定有天然的物质依赖关系。对于后一类园区的建设,我国需要创新观念和标准,把握住园区内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如水)与能源能够共享,每个企业实现持续改进的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园区整体生态效率最大等循环经济的关键内容即可,不宜不顾客观条件和违背市场规律去人为的连接物流和能流“循环圈”。另外,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改造现有的大批工业园区和各种经济开发区,是我国生态工业或循环经济园区建设的重要方向。
(3)生态工业网络。在理论上,企业实行了清洁生产后,并不一定能在企业内部将其所有废物取得社会意义上的最大化再利用,必然会有一部分可以为其它企业以成本有效的方式利用,并有一部分排向环境。在现实中,也不可能将所有实行清洁生产后的企业的剩余有用废物进行利用,构建连接所有企业的物质能量链。因此,就必须通过建立工业废弃物再利用及资源化产业来消化这部分废物,同时,建立废物无害化产业安全处置那些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无法利用的废物,连接所有企业,形成生态工业网络,或者称虚拟生态工业园。针对目前我国工业产业结构特点,在建设生态工业时,应优先选择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重点研究循环经济发展的适用技术,探索行业发展模式,这些行业包括冶金、煤炭、石油、石化、化工、建材、造纸、食品等。
3.2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在我国发展具有较长的历史。农业生产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应加强生态农业体系建设,积极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产品结构,大力推进有机和无公害农产品,综合利用秸秆,利用和处理处置好畜禽粪便,大力发展沼气工程,解决农村能源问题,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未来的发展重点是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激励政策体系,在已有模式的基础上,按照循环经济的理论要求和国家发展战略要求,扩大生态农业的规模,提升各种模式的水平。
3.3消费领域
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源头”,对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进步的程度依赖性强,短期内全面发展可能会遇到技术和经济有效性的挑战,但可以有重点的循序推进。相比较,根据发达国家经验,消费领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助推器”,是重要的战略环节。在消费领域,我国可以大力推进的循环经济重点有四个方面。一是环境标志、有机食品和节能产品认证。二是生态节能建筑建设和绿色社区创建。三是倡导大众绿色消费,利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鼓励公众绿色消费,如对经过认证的绿色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实行税收优惠,而对浪费资源、危害环境的产品征收高额惩罚性税收等。四是政府绿色采购。从政府绿色采购所涉及的主体较单一,政府有义务发挥表率作用等特点和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开展政府绿色采购应成为我国近期开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而且目前着手实施政府绿色采购的法律基础和市场条件已基本具备。
3.4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产业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消费领域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环节一方面可以向生产领域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的再生资源,减轻末端处理压力,拉长产业链,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根据测算,相对于开采矿山产生的废矿,每年多回收利用1t再生资源,相当于减少4t生活垃圾的产生量,节省了因垃圾大量填埋而占用的宝贵的土地资源,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美国再制造业到2005年可安排就业100万人。研究表明,再制造业、再循环产业每产生100个就业岗位,采矿业和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理业将失去13个就业岗位,两者相比,可以看出再制造、再循环产业创造的就业机会远大于其减少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生产责任者延伸制度使企业强化对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和无害化。另外,从技术经济可行性看,消费领域废弃物的再利用环节在我国更容易取得突破性进展。所以,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产业是循环经济发展领域中的重点产业,属于“节点”产业,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随着我国逐渐进入消费型社会,除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外,一些新的废弃物如包装物、家电和办公电子用品、汽车和建筑材料等开始出现,所以,发展和壮大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产业是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3.5绿色服务业
与废弃物资源化产业一样,服务业也具有“节点”产业性质,服务和影响生产和消费两个领域。服务业行业范围非常宽广,目前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先从创建绿色宾馆、绿色餐饮业、绿色商场抓起。宾馆饭店是水电和日常用品的消费大户,节水节电、中水回用、起居用品再用是创建绿色宾馆饭店的重要措施,且基本没有技术难度,只要理念和管理到位,就可以付诸实践。商场是消费品的集中流通场所,销售环境友好型产品、简化包装、不使用一次性购物袋、回收再利用包装物、节电等都是绿色商场的重要标志。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积累了很好做法和经验。在绿色服务业中,另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行业是设备、物资和耐用品租赁业,应该积极培育和扶持。租赁业可以使多用户享用同一物品,节省资源,减少污染。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改变生产者和消费者对产品的价值观,从生产和消费“产品”转向生产和消费“服务”,使生产经济转向服务经济。应用这一理念,施乐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的4年中,在美国等地已不再生产“新的”复印机整件,而是将重点转向为在役复印机提供维护和保养,以及对其进行回收、再利用、再循环。实施该经营方式后,施乐公司1992年在美国市场上节省了5000万美元的原材料购置费、后勤服务费和库存等费用,1993年节省经费达1亿美元。
4循环经济发展的区域模式
循环经济区域发展模式是在区域基础设施体系和生态系统支撑下的两个重点领域和四个重点产业的有机组合和共生。也就是说,只有当一个地区建立了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绿色服务业体系,其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发生根本转变,才有可能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模式,构成不同产业体系之间的循环和共生体系;同时,只有建立了发达的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产业体系,整个区域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才能够转动起来,形成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并与可持续生产模式对接,构成区域“大循环”。循环经济发展的区域模式的另一层含义是,循环经济如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践如生态城市结合起来。生态城市是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是一个有丰富和特定内涵的空间概念,它标志着在一定发展阶段下,一个区域全面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目标。从这个意义看,循环经济是生态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因为循环经济的作用主体是区域系统中的经济系统,由生产体系和消费体系组成。区域系统或生态城市还包括社会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基础设施系统等。仅有“资源能源消耗低、经济效益高、环境负荷小”的循环经济系统并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全部目标或生态城市目标,还需要有完善和高效的基础设施体系、优美的生态景观、高素质的人口、公平的社会体系等来支撑。同样,仅有良好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公平的社会体系(如古代城市)的城市也不是生态城市,生态城市还要有发达的经济、高水平的生活质量和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特别是要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而要实现这种协调发展就必须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否则,“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的经济系统会制约着城市的生态环境系统、基础设施体系和社会系统的健康发展,生态城市的目标就无法实现。所以,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是重要抓手,有了循环经济理念和循环经济体系,城市将以最节约和高效的方式运行,或者说以最节约和高效的方式建成生态城市。
因此,循环经济发展的区域模式的重点在于改造和重构区域产业和消费系统,使区域的经济活动主体向生态化方向转型;自然生态系统是区域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城市功能系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样也是维持城市区域正常运转的重要支撑系统,可以将循环经济理念和方法渗透到城市功能系统的方方面面,所以城市基础设施系统也是循环经济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是区域循环经济模式的组成部分之一;社会系统是城市服务的对象,又是城市管理和发展的机体;循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以人为本,为社会系统服务。上述五个系统中,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和基础设施系统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作用范围,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以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为主线,是“经济与环境”的二维概念。
5循环经济发展的区域战略转型模式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城市转型;新汶
一、新汶城市转型的必要性
(一)现状概况
新泰市下辖青云和新汶2个街道办事处,18个乡镇。新汶片区是新汶矿业集团所在地,是新泰市未来人口转移的承载地和发展精密机械加工为主的产业集聚区。
2009年,新泰市国内生产总值500.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3.3亿元。产业结构为8.8:61:30.2,第二产业比重较高。新泰市煤炭储量8.8亿吨,为全省重要能源基地之一,新汶矿业集团辖 1400 平方公里煤田区域。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要性
1、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分析
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开发一般经历四个阶段,即开发前期、增产期、稳产期和衰退期。相对应,城市发展也分为开发前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重振期)四个阶段。
(1)开发前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使资源开发地区成为增长极,形成区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2)成长期:资源型产业大发展的时期,产量不断上升,主导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快速发展。
(3)成熟期:资源开发的鼎盛时期,由于资源型产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城市发展进入稳定时期。
(4)衰退期(重振期):资源产量不断下降,成本大幅上升,这一阶段资源型产业开始迅速萎缩,其萎缩威胁到整个城市的存在与发展。
若能在衰退期到来之前发展替代产业,培育起新的增长基础,城市能够依托新的主导产业继续健康发展。反之,资源型城市在资源大规模开发的同时,如果不能建立替代产业,随着资源的枯竭,城市将逐步衰退甚至消亡。
图1 资源性城市发展阶段
2、新汶片区现实基础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采,新汶片区大多数矿山资源储量下降,开采成本加大,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矛盾日益尖锐。目前新汶正处于资源大规模开发时期,也就是城市发展的成熟期,需要在此时发展替代产业,完成城市的转型。
二、国内外工矿城市转型的经验总结
(一)国外工矿城市转型经验
1、德国鲁尔区的综合整治经验
鲁尔区在转型期间,致力于发展新的工业及服务行业。鲁尔区大部分都是第三产业,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为140万,占所有就业人口的65%。
2、美国休斯顿城的市场导向经验
休斯顿按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加速石油科研的开发,并带动为其服务的机械、水泥、电力、钢铁、造纸、粮食、交通运输等多种产业的发展。
(二)国内工矿城市转型经验
1、煤城阜新的经验
转型的定位是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兼顾第二产业的发展。如今的阜新,地区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5.6%,高于辽宁省平均水平。
2、枣庄的经验总结
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建设煤化工基地。同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3、淮南的经验总结
积极提升煤炭产业,同时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兴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城市服务功能。
(三)对新汶城市转型的启示
从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案例中,总结对新汶城市转型的经验有以下几点:
1、在煤炭资源大发展的时期,要考虑城市转型,选择好替代产业。
2、产业转型重点是延伸煤炭产业的产业链条,变资源城市为制造业城市,
3、依托煤炭开采和加工的经验,进行研发,发展与煤炭相关的高科技技术。
4、重视对下岗工人的再培训和再就业。
5、重视城市新区的建设和旧区的改造,提高投资环境。
三、城市转型战略
(一)产业发展转型――培育接续产业,发展新兴产业
一、以现代工业为基础,建立现代化的工业体系
首先加强煤炭工业改造,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其次在煤炭工业挖潜的同时,延伸煤炭产业链,发展煤电一体化,形成完善的能源产业体系,加大对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
2、依托资源和交通条件,推进商贸和旅游业发展
开发徂徕山、莲花山景区,使其成为泰山旅游圈的组成部分。结合煤炭产业的发展与转型,发展工业旅游,将部分已开采完毕的矿井向旅游者开放,发展特色旅游业。
大力推进商贸产业,建立若干个专业化、区域性的大市场,形成区域的商贸中心。
3、开发教育产业和生态产业
加大对教育产业的投入,将教育产业向科技研发、文化产业等方面延伸。并与新泰市煤炭等强势产业结合,在煤炭领域进行突破,把握国内领先的核心技术,从产品的生产者转变为技术的生产者。按照有机农业标准实现特色农业的产业化,提高产品的价值。
(二)城市功能转型――重塑功能定位,转变发展方向
1、重塑地区性商业中心
规划依托泰安、莱钢等货源基地搞物流配送,建设现代化物流园区,打造环新泰经营物流圈,形成人流、车流、物流信息流中心。
2、发展旅游服务中心
利用新汶片区南部森林公园和北部柴汶河滨河公园,以及周边徂徕山、莲花山、太平山、土门国有林场和大中型水库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将新汶打造成周边地区的旅游服务中心。
(三)城市建设转型――提升土地价值,建设宜居环境
1、土地转型
受旧有土地使用制度的影响,大量污染严重的工业用地占据城市核心区,许多中小型工业企业处于停厂状态,土地利用率极低。规划对影响土地价值的三种类型土地进行置换:
(1)历史遗留的工业用地和由于条块分割管理形成的废弃地
片区有128.07公顷的废弃地,位于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的中心区。根据片区的功能布局和建设条件,规划将93.47公顷开发为商业金融用地,14.35公顷开发为住宅区,20.25公顷的废弃地建成工业区。
用地使用性质改变,土地价格会成倍增加,位于中心区的土地价值将会得到体现。
(2)片区中的村庄用地和老居民区
对片区中容积率低于1的工业和村庄用地进行整合再开发,提升其土地的开发强度,提高土地价值。
将容积率为0.5-1的村庄用地(266.41公顷)开发成新建小区,需要177.6公顷,可以节约88.8公顷的用地可以用来开发。
表1 片区内现状用地容积率
现状容积率 地块面积(ha) 占总地块(%) 主要用地性质
0 - 0.5 248.45 39.25 工业
0.5 - 1 266.41 42.09 村庄
1 - 1.5 69.14 10.92 居住;商业
1.5以上 49.01 7.74 新建小区
(3)中心区的工业用地
规划范围内大片的工业用地,位于中心区,其低附加值的产品以及产生的环境污染造成了城市发展的内部不经济,为城市中心区发展第三产业制造了障碍。
规划利用级差地租原理,推动城区的企业外迁和新兴第三产业的植入,将27.42公顷的工业用地转换为居住用地,将9.47公顷的工业用地转换为商业用地。同时发展壮大第三产业,推动片区的繁荣和发展。
2、提升城市形象,建设宜居环境
(1)治理污染
加强控制污染排放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加强山体、河流生态岸线等建设与保护,构筑具有生态屏障作用的区域。
(2)改造旧城区
新汶原来企事业的破旧建筑较多,以平房为主的村民住宅,建筑结构及外观均较差的四类建筑占总建筑用地的68.75%,影响城市环境。
推进老城区改造治理,治理脏、乱、差的“城中村”,拆除大量低水平的违法建筑,改造连片的低矮破旧的棚户区,拆除主干道和商业区、行政文化区两旁乱搭乱建的违法建筑和破旧简陋的门店。
表2 片区现状建筑情况一览表
建筑质量 建筑用地面积ha 占总建筑用地%
一类建筑 5.88 2.07
二类建筑 25.97 9.16
三类建筑 56.69 20.00
四类建筑 194.86 68.75
总计 283.40 100
(3)生态理念打造新区
通过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新产业;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功能布局合理新规划;商厦林立、功能齐全的商业中心新面貌;将新汶片区打造成新泰市的一个形象示范区。
3、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规划片区道路由“四纵四横”形成新汶片区的道路网骨架,提升道路交通密度,并对次干路和支路进行拓宽改造,对各个道路交叉口进行改造设计,适应未来新汶片区承担的商业和旅游服务中心的职能
4、改善公共服务设施
规划整合和优化商业市场服务用地,培育发展娱乐和休闲设施,强化用地的复合性和商业设施的集聚效应。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居民工作生活提供良好的服务。
(四)生态环境转型――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重建
1、矿区环境的治理
(1)矸石山的治理
建设矸石场专用场地,对矸石山进行绿化,对煤矸石进行综合利用,利用煤矸石发电、生产建筑材料、回收有益矿产品、制取化工产品、改良土壤、生产肥料、回填(包括建筑回填、填低洼地和荒地、充填矿井采空区、煤矿塌陷区复垦)、筑路等。
(2)煤堆场的管理
煤堆场的安放位置由相关部门统一安排,将煤堆场搬迁出城区,并采取防尘措施,实施封闭化作业。
(3)矿区的污染治理
严格控制矿山“三废”排放总量,加大对矿山尾矿等固体废弃物综合整治和二次开发利用的力度,消除尾矿库诱发的地质灾害隐患。
(5)采沉区的治理和利用
加大对采空区综合治理的资金投入,改善采煤的技术和方法。对已经形成的煤炭采沉区,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开发水产养殖、果树蔬菜种植等。同时,结合塌陷地形塑造农业新景观,发展果蔬采摘、农家乐等旅游项目。
2、生态环境的建设
(1)生态人居环境的建设
加强住宅小区绿化和景观建设,合理配置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指标。发展生态型建筑,推广应用综合成套住宅建造技术和节能、节材、节地建筑新工艺、新技术。
(2)生态廊道建设
加强对柴汶河两侧的绿化改造,沿磁莱铁路、孙村路等重要交通走廊两侧建设防护绿地。通过铁路、高速公路、道路两侧绿化走廊,将柴汶河及南部新汶森林公园联系起来,形成南山北水、相互呼应的景观格局。
四、政策措施
矿业城市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要通过政府引导及早制定转型规划,培育接续产业,改变城市对主体矿产资源的依赖,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换。
(1)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改变政府考核指标体系,将矿城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和生态环境治理、下岗职工再就业等生态社会问题解决效果作为考核的重要标准。
(2)制定城市转型的产业发展规划,培育接续产业,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3)实施矿工再就业特别计划,引导矿工从事废弃物利用、土地复垦、现代农业、劳务输出等多种产业。
(4)加快矿业城市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建设严格环保法规,建立绿色矿山和矿业城市。
(5)加强城市对外基础设施和市内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提高城市形象和造血功能,推动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山东省资源型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与对策,山东经济,2000.4
(2)矿产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新认识――以甘肃为例,开发研究,2004.2
(3)论资源型工矿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1.4
(4)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国际比较,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3
(5)资源型城市现代化转型的概念性分析框架――以克拉玛依市为例,城市规划汇刊,2003.5
(6)焦华富,陆林,西方资源型城镇研究的进展,自然资源学报,2000,15(3)
在当今低碳经济背景和绿色核算的前提下,中小企业的经营范围和业务内容在不断地扩大和发展,实施绿色财务管理、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各个中小企业为获取利润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工作。通过对绿色财务管理理论的阐述,探讨和简析中小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意义与困境,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等。
关键词:
中小企业;绿色财务管理;对策建议
随着20世纪50年代“绿色思想”萌芽,全球对环境保护以及对污染的处理日益关注,绿色产品的消费意识得以提高,全球兴起了一股发展绿色经济思潮,绿色管理思想应运而生。伴随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绿色环保的管理思想已经渗透到企业管理各个主体的灵魂深处,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必然也在对旧的管理模式提出挑战,引入绿色财务管理的观念,推行绿色财务核算必将成为中小企业进行资金运作和成本管理的一种新导向和观念。
1中小企业的界定及推行绿色财务管理的现实意义
关于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为:工业:职工人数2千人以下,或销售额3亿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亿元以下;建筑业:职工人数3千人以下,或销售额3亿元以下,或资产总额4亿元以下;零售业:职工人数5百人以下,或销售额1.5亿元以下;批发业:职工人数200人以下,或销售额3亿元以下。绿色财务管理的概念是指将有限性的资源、社会的效益和环境的保护以及企业的盈利综合考虑的一种财务管理新概念,绿色财务管理的目的是在保持和改善生态资源环境的前提下,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企业与社会的协调和发展之终极目标。绿色财务管理发生的基础是绿色管理,而绿色财务管理的思想主要是解决企业与社会的自然资源协调发展的问题。它与传统财务管理的区别是:(1)传统的财务管理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绿色财务管理是追求企业价值这一主要财务目标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2)传统财务管理不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绿色财务管理强调社会责任和人类可持续发展;(3)传统财物管理是单纯的社会经济活动,而绿色财务管理加入了自然再生产的元素,并强调二者统一。中小企业由于其资产规模小、活动内容单一,组织结构简单,管理水平低和财务控制力差等,在中小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绿色财务管理是企业参加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中小企业的产品要迈出国门,走向世界市场,就需要生产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1.2绿色财务管理是满足绿色产品消费观念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上得到极大改变,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对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重视,因此生产绿色产品一定意义上也体现出企业的竞争力,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以此迎合绿色消费理念。
1.3中小企业如果以环境保护为己任,实施绿色财务管理,可以获得政府等多方支持。改革开放20多年来政府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如:《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这些政策制定有利于企业向该方向转行。
1.4绿色财务管理与中小企业长远发展的目标一致。当前我国在追求经济高速,牺牲了一定生态资源,环境问题已经到了亟待解决的地步,所以就要求企业实现价值目标的同时,必须要根据绿色财务管理理论的目标制定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绿色财管目标。
1.5绿色财务管理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中小企业可通过实施绿色财务管理,自发或自觉维护生态环境资源,这对于杜绝高消耗、高污染,实现生态环境资源有效配置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中小企业实现绿色财务管理目标的困境与要注意的问题
2.1绿色财务管理评估较为困难。绿色财务管理不同于其它经济效益计量和核算,它不能够完全统一量化到货币计量方式上,且各量化指标之间不直接具有相关性与可比性,由此如何利用会计报表等信息评估环境效益,量化环境资源相关的经济业务,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2难以降低绿色财务管理成本。对于技术水平较为落后,产业化水平不高的中小企业要降低绿色财务管理投入成本比较困难。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参差不齐,企业设备陈旧、管理落后等,难以具备改善绿色财务管理投入成本的条件。
2.3难以形成绿色财务管理竞争优势。市场经济是讲求利益主体和行为自立的,而生态环境资源存在着维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成本问题,这样就使得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社会性同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个体性之间有着矛盾与差距。由于这种公共环境资源的维护和可持续发展工作难以在中小企业中得到推进,迫使企业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丧失社会公众对其信赖和认可,即没有形成绿色发展竞争优势,从而导致中小企业对实施绿色财务管理活动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
2.4难以实现绿色财务管理效益。中小企业由于其管理工作混同性,实现绿色财务管理效益受到限制。主要是中小企业规模较小,组织结构简单,财务工作者除了本职工作,往往还担任其他职务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工作内容繁杂倒置财务人员没有精力专注于业务技能的提升,因此绿色财务管理最终效益的发挥也受到限制。
3推进中小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3.1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政府应积极倡导绿色经济发展理念,制定绿色财务管理标准,并定期公布企业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的业绩,引导消费者和投资者对业绩突出的企业的关注。另外,政府制定对绿色企业给予补贴等政策优惠和项目扶持,鼓励企业树立绿色长远发展理念。
3.2加强清洁性生产。绿色财务管理倡导企业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改善管理,加大回收和循环利用废弃物,提高资源利用率。这样必然为保护生态环境资源,获得高度的社会公众认可,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奠定坚实的基础。
3.3加大绿色投资力度,政府应及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给予企业绿色投融资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企业还应增加绿色股筹资和绿色负债筹资,用于搞资源环境建设及合理的项目绿色成本支出,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使消费者享受到“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和“绿色发展”,使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进入良性循环。
3.4建立绿色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应在绿色投资获取绿色收益的基础上不断提取绿色公积金,建立绿色长远发展基金。为了鼓励广大投资者更加关注绿色投资,中小企业可以加大绿色投资分红比例,以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加入到绿色经济发展行列之中,并尽力创造条件降低和减少各种绿色投资风险,从而使绿色经济发展能够形成良性循环机制,并使中小企业价值得以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吴金波.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经济,2007(2):143-148.
[2]胡蕾.现代企业新选择:绿色财务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23):88-89.
[3]苗泽华,孙增辉,杨树岗.论循环经济与工业企业复合生态工程的关系[J].企业经济,2009(2):50-53.
一、攀枝花的经济风险
(一)孤立的地理位置造成了经济运行的相对封闭
攀枝花地处四川和云南交界区域,远离城市群,没有可以依托的地理优势,缺乏合理的区位分工,缺乏投资,仅仅依靠自然资源而非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攀枝花与外部的经济交流仅仅是输出钢铁及钒钛初级产品,输入消费品,与其他地方经济关联不大。
(二)经济过度依赖单个企业
攀枝花的经济结构以煤炭、铁矿的采掘和钢铁冶炼为主。攀枝花总人口110万,非农业人口60万,攀钢和攀煤总人口占攀枝花非农人口的60%左右。近几年,攀钢的事实总部迁到了成都,大量的资金被攀钢转移出去,攀枝花的外贸大幅度下滑,给攀枝花经济敲响了警钟。
(三)产业结构单一,经济结构偏重
2008年,攀枝花第一产业占经济的比重为4.5%,第二产业为73.3%,第三产业为21.2%,而第二产业又是重化工行业:采煤、采矿、钢铁冶炼等,经济结构偏重,更谈不上合理。经济过多依赖第二产业,城市承载经济调整的能力较差,员工失业容易再就业难。
(四)产品难以适应市场要求
攀枝花经济运行的相对封闭、产业结构单一、经济结构偏重造成了攀枝花的产品与市场要求脱节,抗风险能力弱,一旦宏观经济运行不好,攀钢的经营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攀钢经营不好,攀枝花其他企业的经营也不会好。
(五)经济多元化成效不明显,接替产业未形成
攀枝花市政府的目标是“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但到目前为止,招商引资工作仍然停留在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上。所谓高新科技园区,没有任何一家企业的技术力量能与攀钢相提并论,也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是真正意义的高新科技企业。
(六)缺乏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政策机制和人文环境
攀枝花市是一个移民城市,很多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先后离开了攀枝花,甚至攀钢集团总部都离开了攀枝花;攀枝花又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产业偏重,这与偏重人文的高科技行业形成鲜明的反差。
二、规避攀枝花经济风险的思路
攀枝花除了钒钛磁铁矿,还有丰富的水力资源、生物资源、太阳能资源、旅游资源等,但是目前除了二滩水电站的开发、冬季长江漂流等旅游项目开发外,其他几乎是个空白。必须开拓思路,重塑攀枝花的城市形象,引进高质量的投资者,才能降低攀枝花的经济风险。
(一)转换政府经营城市的理念
攀枝花地处偏远,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形造就了人们的意识相对封闭。这就需要转换政府运作机制,把城市的管理者转换成城市的经营者和服务者,为企业在攀枝花的投资、成长和壮大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硬件就是大力进行基础建设,实现人才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畅通,为创业打造良好的基础;软件就是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酿造创业和投资的氛围,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为创业者提供相关的支持。
(二)整合攀枝花的物流资源,实现物流的顺畅化
首先,整合攀枝花的物流资源,理顺航空、铁路、公路的物流资源,把不同运输方式的物流资源实现无缝化对接,物流运行流畅化。其次,利用整合的物流资源,打造川西南、滇西北区域物流中心。发挥攀枝花的优势,把物流辐射到云南的西北、四川凉山地区等。第三,建立特色物流园区。攀枝花的特色就是钒钛磁铁矿,建立面向全国的钒钛交易中心,进行钒钛的精细利用,打造高科技产品。第四,深化利用航空港。攀枝花仅有到重庆和成都的航线,这远远不够,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开辟连接京、沪、穗的航班,让高端人才和高端物流走得进、出得去。
(三)重塑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就是一个文化符号,承载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也是人们对一个城市的感性认知。城市形象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理念识别系统:城市的价值观念、创业精神和道德规范等。其次是行为识别系统:法律制度、管理规范、行为准则和城市的管理模式等;第三是视觉识别系统:城市的地形、道路、建筑、广场、雕塑等。攀枝花城市形象的目标是“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这个理念表达了攀枝花的矿业特色,但是缺乏相应的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来支撑,所以显得干涩。攀枝花除了钒钛磁铁矿之外,还是著名的太阳城,太阳能资源丰富;攀枝花森林覆盖率达到58.97%,可以进行合理有序的开发,发展天然药物生产;攀枝花的水能资源密度世界第一;攀枝花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除了已经开发的彝族风情和长江漂流之外,还可以打造攀枝花原生态和探险旅游概念。攀枝花气候干燥,没有四季之分,只有干季和雨季,这种气候比较适合半导体的生产。综合攀枝花的资源特点,打造攀枝花的城市形象,我们可以有以下组合:中国钒钛之都、绿色能源基地(水能和太阳能)、原生态和探险旅游概念;开创中国西部的“硅谷”。有了这些理念,需要城市管理者出台相关措施,转换管理机制;整治攀枝花的硬件环境,让人才对攀枝花产生认同感,还要进行市场推广,利用媒体做广告、参加各种博览会等等,让攀枝花的形象深入人心,让投资者对攀枝花产生好感。
(四)引进外来投资
关键词:江西 矿产资源 生态效率 SBM模型 评价
中图分类号:F403.8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生B效率的概念,1990年由Schaltegger和Sturm首次提出来。他们认为生态效率是增加的价值和增加的环境影响的比值。而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生态效率则被定义为生态资源用于满足人类需求的效率。关于生态效率的定义,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是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给出的,他们认为生态效率是“通过提供具有价格优势的服务和商品,在满足人类高质量生活需求的同时,将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降到至少与地球的估计承载力一致的水平上,简单来说,就是影响最小化,价值最大化”。近年来,社会各方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因此有关生态效率的研究也逐年增多,主要表现在:
在研究内容上,国外目前侧重于从微观视角研究生态效率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企业层面。德国大众推出生态效率型轿车Lupo,克罗地亚的Lura集团利用副产品创造价值,将投资回收期缩短到18个月就是很好的例子。而国内的重点放在为政府审批项目提供依据,多从区域角度进行研究。因此,总结国内外有关生态效率的研究内容,表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国外已从对生态效率的简单评价转向对生态效率驱动机制的探究。第二,在生态效率研究的应用层次上,重点还是在分析企业及其产品系统的生态效率,从而进一步将生态效率融合到产品的生态设计、关键问题辨识、系统开发等问题中;而我国从企业尺度方面对生态效率的研究甚少,主要是从行业、生态园区、城市及区域等大尺度的方面去评价生态效率。第三,国外开始从生态效率与全球生态问题(如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食物安全等)相结合的角度对生态效率问题进行研究;而我国侧重于从污染物分析的角度研究生态效率。第四,目前绝大部分研究都很少从社会维度定量分析生态效率问题。
在研究方法方面,评价生态效率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尹科(2012)认为评价方法有经济/环境单一比值法、指标体系法和模型法。谭丽超(2010)认为有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季丹(2013)用区域生态足迹核算模型评价区域生态效率,目前此方法广泛运用于区域生态效率的评价研究中。另外,姚飞(2011)使用了区域碳排放核算模型来测算生态效率。总之,国内大多数研究者更关注矿产资源中的经济效率,对于生态效率的评价研究较少,而现有的研究在方法和视角上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地处华南成矿区的中心地带,江西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且分布较集中,尤其是稀土矿的储量位居世界第一,主要集中在赣南地区;铜、铀、钽、铌主要在赣东,黑钨矿、稀土主要在赣南;煤、铁、高岭土主要在赣西,白钨矿、金、锑主要在赣北。但是,江西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相关研究工作薄弱,且存在矿产过量开采和过量出口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江西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生态效率评价问题,这也是推动江西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二、江西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生态效率评价框架与方法
(一)评价框架
本文采用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提出的生态效率框架进行研究。“产出和服务的价值”通常采用地区生产总值或地区总产出等指标来测量;“生态环境负荷”主要包含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李胜兰等,2014)。事实上,可以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产出分为合意产出和非合意产出。合意产出主要是期望经济指标,如矿产资源产值、产量,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矿产品在江西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本文采用工业总值来测量。非合意产出则是损害指标,本文采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三废”指标来测量。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投入指标则采用工业产业从业人员数、工业用电、工业用水、工业投资额来测量。
(二)评价方法
对于“多投入、多产出”型的效率测量,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是一种良好方法,而且该方法还可以测算出非合意产出的影响。本文运用基于非期望输出的SBM模型来测算江西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生态效率。
三、江西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生态效率评价结果分析
从平均数看,江西矿产资源各行业的综合利用生态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最有效率,其次为“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而效率值排在后三位的依次是“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从演变趋势看,江西矿产资源各行业的综合利用生态效率的演变趋势呈现出不同的态势。具体而言,近五年生态效率较为稳定的行业有“非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生态效率改善的行业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和“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是唯一生态效率下降的行业。整体上来看,江西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生态效率在提高,见如表1。
四、简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
第一,矿产资源产业生态化的目标是提升产业生态效率,关键是做到产业系统的生态化,提升产业生态效率就是要求产业系统既要尽可能降低对资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又要最大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江西矿产资源各行业的综合利用生态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并且表现出不同的演变态势,大多数行业并未达到高效率,其中有四个行业表现出效率稳定和效率下降的趋势,普遍还存在改进的空间。
以上分析结论带来的政策启示有:
第一,V产资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业务流程重组,发挥规模经济、集约经济,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等手段,尽可能地最优化综合利用现有矿产资源,从而达到矿产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规范矿产资源开采作业,研究推广绿色开采工艺,尽可能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协调矿产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走集约化发展道路。
第二,采用多种手段改善江西矿产资源各行业的综合利用生态效率。可以考虑从产业规制、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组织优化四个角度,提出具体举措。如增强企业家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加大科技投入,政府投入引导,构建风险投资体制;力推生态环境保护,建立绿色矿业开发模式,构建有效的政策法规支撑体系,提倡循环经济等。
参考文献:
[1] 李胜兰,初善冰,申晨. 地方政府竞争、环境规制与区域生态效率[J]. 世界经济,2014(04):88- 110.
[2] F?re R, Grosskopf S, Lovell C A K, et al. Multilateral productivity comparisons when some outputs are undesirable: a nonparametric approach[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89:90- 98.
[3] Dyckhoff H, Allen K. Measuring ecological efficiency with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 esearch, 2001, 132(02): 312- 325.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对各种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随之产生的环境和生态问题需要我们认真考虑和对待。如果不把合理使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发展中统筹考虑,经济将很难实现持续增长。本文试图从我国资源型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出发,重点分析制约我国资源型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本对策。
一、 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资源型企业是指通过对资源的垄断性占有或独占,以生产的资源型产品为最终主导产品形态的,在产品价值构成中,自然资源对产品的价值贡献占据主体地位的,尽可能利用区域内存在的自然条件,依靠资源的消耗,通过有效管理和适时创新来实现迅速成长,形成以资源占有优势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需要强调的是,本文讲的资源型企业的“资源”指不可再生自然资源。
结合资源型企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我们认为,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生产经营行为符合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法规的基础上,以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资源效益、社会效益、安全效益为中心实现企业的永续发展。企业需要协调好内部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确保和谐、高效、有序、长期的发展能力。
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的丰富程度及组合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城市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优势,特别是在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不高,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情况下,资源状况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突出。据评估,我国可采资源量140亿吨,是世界最终可采储量3113亿吨的4.5%。目前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用水均来自矿业。由此可见,资源型企业对我国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实现我国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二、 制约我国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
资源型企业受自然条件限制比较强,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生命周期的特殊性(发展一般经历勘探论证期、建设期、高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并且受资源储量的限制——只要可采资源采完,其生命就终结,不能像其他企业那样通过科技、开发新产品来人为地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涉及面广、产业基础狭窄、辐射作用强等发展特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注定了资源型企业将经历一个由盛到衰的过程,资源型企业的发展特点,又决定了资源型企业尤其国有资源型企业不可避免地遭遇许多问题,虽然资源型企业自身在不断地进行产业调整,但总的来说,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
(一) 外部因素
1. 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人均矿产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另外,部分重要资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严重不足。据有关部门统计若按目前人口与经济的增长趋势,到2010年,短缺矿种将占到一半以上;到2020年,绝大多数矿种不能满足需要,原料和能源的不足将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2. 经济增长仍以粗放型方式为主。长期以来,我国资源产品价格受政府管制,明显偏低,使得投入资源产品行业的劳动生产率被人为压低,这种政策造成矿产资源型行业的低收入对矿产资源型企业的发展产生向下的牵制力,使矿产资源型企业的发展在低层次上达到了制度扭曲下的相对稳定均衡,即陷入低效率状态。由此不仅使得资源型企业内涵式扩张的空间很小,而且整个社会可以低价获取资源的使用权,客观上鼓励人们滥用和浪费矿产资源,使得粗放式扩张战略得以放大,形成了今天我国粗放式增长模式的高度路径依赖。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虽然刺激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由于它是一种以高消耗、高污染为代价的线性工业模式,同时也导致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环境的不断恶化。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到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要在2000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如果继续沿用传统发展模式来带动经济高增长,只能继续削弱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3. 经济性成本沉淀。经济性沉淀成本涵义是指,承诺的投资成本无法通过转移价格或再出售价格得到完全补偿的那些成本。(1)资源型企业需要投入的生产性资产,比如地质勘查、开采以及加工所投入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由于专用性较强,从原产业退出时难以回收投资成本;(2)商业性地堪市场尚未形成,市场不健全,交易渠道不畅通,地堪项目缺少多元化投资体系,开展的经济活动,都需要支付大量搜寻、契约等交易成本,这些成本本身都是沉淀成本;(3)资源型企业多数地理环境闭塞区位远离中心城市。为了摆脱区位劣势,需要投入更多的运输网络和储藏基础设施。这些投资在企业转移到其他地区发展时,这些资产很难随企业被带走,即使出售也由于区位的劣势而难以回收投资成本,从而很容易产生沉淀成本;(4)固定成本转型过程中形成大量的经济性沉淀成本,主要包括离退休劳动力安置成本、因企业退出造成终止各种契约所必须支付的违约费用等。总之,上述这种经济性沉淀成本构成了企业进行产业链延伸、产业转型、地区扩张等战略实施的障碍,进而使企业陷入原有的运行态势,发展接续产业困难重重。
4. 行政管制惯性造成资源利用的条块分割现象严重,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M.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的定义,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存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来源于其拥有的产业竞争力,而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则能提高地区乃至国家产业的竞争力,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对企业个体来讲,可以增加其产品的销售量,扩大其企业的生产规模。如美国硅谷的高科技产业群、广东东莞IT产业集群的发展,都带动了整个地区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集群形成的经济力量是单个企业所不具备的竞争优势。
由于资源型企业发展的历史原因,资源型地区基于计划经济体制而造成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十分严重,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以矿产资源型企业为例,建国以来,我国制定并执行矿产资源型企业基本建设“大中小并举”、“有水快流”的方针,因地制宜,能大则大,能小则小,同时,行政性准入管制不允许矿产资源型企业跨区域开发矿产资源,不允许跨行业延伸产业链等等。这种以资源地理位置分布为惟一依据的企业组建方式的直接后果是:行政划定的界限大大制约了矿业企业的自然发展,企业只能根据所划定的资源进行开采,规模有限;跨区域扩张困难,老矿区缺乏接续资源,使得企业因资源枯竭被迫破产已不鲜见;一个矿区多个开发主体,大矿小开,一矿多开,导致布局不合理,盲目办矿等等。实际上,行政性划定是对矿业企业规模效应最大化的限制,在一定意义上完成了经济规模的指标,却大大牺牲了规模经济;而且这种行政分割现象,在阻隔企业进行合理的生产要素配置同时,也使区域间专业化分工发生断裂,造成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低水平的规模攀比,客观上加剧了矿产资源型企业的无序竞争,阻碍了矿业产业组织的战略性转变和结构性调整,也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矿业企业发展被锁定在全球产业链低端的风险。
5. 社会性成本沉淀。所谓社会性沉淀成本是指,契约安排下权利承诺,一旦终止无法得到补偿的那些利益,也会产生沉淀成本。资源型企业承担较多的社会义务,企业办社会已成为企业的当然职能。中国的资源型城市(特别是无依托资源型城市)多是资源型国有企业建立起来的,城企关系具有“一城一企、政企合一、企业办社会”这三个特点。企业要兼顾整个城市的发展,负担很重,从而制约了资源型企业的发展;并且资源型企业的决策主体中“所有者缺位”,政府主管部门从资源型企业衍生出很长的利益链,企业“内部人”控制,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等等构成了资源型企业发展中诸多的社会性沉淀成本,种种利益链条盘根错节,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转产、转型与接续产业的发展。
6. 相关的法律、法规、监管体制尚不健全。考察世界大多数国家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都很完整,层次分明。而我国目前有利于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法规和政策体系还远没有形成,主要有《清洁生产法》和《节约能源法》,还没有具体明确企业责任和义务的法律法规,也缺少更加具体的专项法律法规。我国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法律和政策严重缺位,监管体制尚没有明确建立,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外在动力和内在利益机制没有普遍形成,这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差甚远。
7. 生态环境形势比较严峻。虽然国家在环境治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环境问题仍然十分严峻。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其中二氧化硫和COD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承载能力;能源工业排放的污染物超过发达国家的10倍以上。据世界银行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仅空气、河水污染带来的损失要占到GDP的8%以上。如此下去,到2020年环境成本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6%左右。届时,我国将会为这一经济的增长付出巨大的代价。另外,《京都议定书》的签订和实施,将从更加严格的角度强制资源型企业重视环境保护和绿色生产,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绿色生产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国际市场销售,乃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二) 内部因素
1. 观念的淡薄。伊斯特利(Easterly, 2002)在《在增长的迷雾中求索》一书中,认为经济增长缓慢的国家更容易寅吃卯粮,更加地短视,而不注重可持续发展。贫穷国家更容易出卖未来,它们愿意拿未来几代人的福利做抵押,来为这一代人民(主要是政府利益集团)的生活融资,从而进入了恶性循环。而出售资产成为“出卖未来”最直接的形式,过度开采和廉价出售石油是资产出售的形式之一,留给下一代居民的石油储备大大减少。政府的政策更偏好当前消费,而不是未来消费。这些国家会更快地开采地下石油资源,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当前收入,但代价是牺牲未来可获得的收入。
由于可持续发展观念尚未普及,宣传力度不够,企业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必要性和紧迫性不甚了解,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较差。在我国许多资源型企业的营销理念中,营销目标仍停留在刺激消费、追求消费数量增加的粗放型营销阶段;还有些企业认为,企业自身尚不能发展,更没有兴趣考虑环境治理。从而导致对资源节约、综合利用、高效利用缺乏积极参与意识。现在我国一些省市的个别地方政府仍追求短期的政绩,而资源型企业也只是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这种短视的发展方式留下的弊病是很严重的。没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方式,吞噬掉地区经济未来的发展机会。
2. 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资金短缺。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受资金的限制,发展需要一定数额的资金支持。一方面,由于我国资源型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过分依赖银行贷款,从而导致利息负担沉重。加上企业之间相互拖欠问题严重,不良债务比重过大,偿债能力下降,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要力推新产品,要对现有的生产工艺与流程进行改造,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但由于资金不足,配套的措施、设备难以到位。因此,资金问题对我国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以资源的再生为例,国际企业的实践表明,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和无害处理的发展潜力很大,但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把废旧产品和废弃物变为有用资源的再生成本远比购买新资源的价格高;另外,由于我国现在的环境容量尚未作为严格监管的有限资源,企业和大众消费者支付的废弃物和排污费不仅远远低于污染损害补偿费用,甚至还明显低于污染治理费用,循环生产环节的成本难以回收。因此,在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资源型企业难以自发地以循环经济方式进行生产。
3. 技术水平低。资源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主要取决于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而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又集中体现在技术创新方面。目前,由于企业缺乏有效、完善的技术开发与创新机制,造成了企业自主创新水平不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研发与技术成果转化衔接不紧密的现状。比如,由于目前的技术水平有限,我国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较低,每年约有300万吨废钢铁、600万吨废纸未被加以利用;钢渣、粉煤灰、煤矸石和石油化工废渣等综合利用率分别为83.7%、47.9%、38%、45%,尾矿利用率不到10%;共伴生矿利用率不到20%,总回收率仅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30个百分点。这对于资源本来就短缺的大国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缺乏高素质人才。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能力、结构以及稳定性大小直接关系着企业生存与可持续发展。资源型企业缺乏高素质的人才,就难以在知识经济中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难以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以获取竞争优势。目前,从人力资源结构方面来看,集中表现为核心人才的数量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 企业制度不完善。中国资源型企业的经营组织形式与管理形式存在不少漏洞。前面我们提到,在组织形式方面表现为,一些部门设置交叉性、重复性太多,一些必须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管理部门,诸如环境管理、环境评价等部门存在空缺,这使得可持续研究这一重要工作基本上都是混杂在其他部门中,或者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另外,管理制度上的不足也很多,主要表现在企业缺乏必要的全程管理体系,大多数企业还处在“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控制管理阶段,其结果往往是环境成本外部化。
三、 推进我国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 政府层面
政府有关机构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善:(1)鼓励有信誉、生产规范的资源型企业采取合资、合作、兼并等形式来进行企业的战略性重组。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为背景,引导企业嵌入全球资源产业链,提升核心竞争力,走向高端发展道路;(2)提供优惠的政策支持。根据不同行业的发展状况,可以提供不同的优惠政策支持,如实行较高的出口退税率、必要的技术支持和优惠的绿色税收、优惠的政府贷款等措施;(3)加大环保方面的投入。资金不足问题不仅是制约我国资源型企业实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我国宏观调控方面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4)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环保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5)完善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必须实行严格的环保政策,鼓励开发高效、节能、洁净的新产品,同时,随着新的污染物的出现,注意完善我国的环保立法;(6)积极地参与国际产业制度、产业标准和规范的建设,为中国资源型企业嵌入全球产业链和实现持续升级,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竞争环境。
(二) 企业层面
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说,应该做到:(1)延伸产业链,引进替代产业。由于资源最终是要枯竭的,因此在资源合理开采利用的同时应该进行产业链的延伸,提高附加值,并且在适当的时候逐步引进替代产业。应坚持科技先行,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改造传统产业,提升科技含量,为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资金、人力以及制度环境;(2)要由传统的追求经济增长向追求经济发展转变。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强调的是发展而不是增长。无论是企业的生产规模还是企业的市场规模,都存在着一个增长的有限性。增长是一个量的变化,发展是一个质的变化。一个企业不一定变得更大,但一定要变得更好。企业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不断地创新,而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生存;(3)利用资源、能源要由耗费型向节约型转变;(4)对污染控制要由未端控制向全程控制转变;(5)将战略从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6)认真开展国外资源勘查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积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根据比较利益原则调整产品进出口结构,鼓励出口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和进口初级产品,努力建立资源可持续供应体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