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酒文化的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桂林米粉;产业链
[DOI]10.13939/ki.zgsc.2016.51.118
1 引 言
近年来针对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产业化方面的研究,逐渐引起了学界的重视,并在生产性保护以及有效开发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总结与深化。邱庞同认为我国“饮食烹饪申请‘非遗’已取得良好开端”,并已有了“在经营中保护”的方法对饮食类“非遗”进行保护[1]。毛笑文、闻艳云认为“饮食类‘非遗’有着天然的经济冲动”,并且需要正确引导这种冲动,用企业管理模式、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模式来发展饮食类“非遗”[2]。曹岚等人提到了通过开发饮食类“非遗”文化旅游项目对传统饮食文化类“非遗”进行保护,认为研究和利用传统技艺类“非遗”是为了实现经济利益和对其保护传承的良性循环[3]。余明社、谢定源对我国饮食类“非遗”进行了生产性保护探讨,认为“生产性保护可激发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力”,但也需要“防止生产性保护中的‘泛产业化’”[4]。桂林米粉制作技艺是桂林地域的饮食类“非遗”,已有不少学者对其饮食文化、发展路径、产业政策、产业化路径、品牌策略及连锁经营模式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很多学者忽略了饮食类“非遗”的脆弱性,桂林米粉是一个区域性品牌,无序的产业化开发会对桂林米粉制作技艺的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本文以桂林米粉产业链结构为切入点,分析当前桂林米粉产业链结构对桂林米粉产业产生的不利影响,并提出符合当前背景下发展桂林米粉产业的建议。
2 桂林米粉现有产业链结构分析
桂林米粉产业目前已具备了一定规模,仅桂林市就有米粉店2000多家,100多家品牌连锁店,从业人员达上万名。2014年,桂林市桂林米粉食用人次达到4亿人次,桂林米粉店销售额达15亿元,原料和配料年销售额达10亿元,桂林米粉行业的年销售总额达到了25亿元。但是从桂林米粉产业当前的产业链来看,生产环节缺失有市场影响力、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生产者,虽然行业整体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相比较于茅台酒、普洱茶、沙县小吃等饮食类“非遗”还有较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采购和销售没有统一标准、品牌形象比较低端、利润空间比较小行业吸引力有限。
2.1 行I标准缺乏
虽然桂林市政府已经出台实施了《桂林米粉地方标准》《桂林米粉店建设与服务规范》《桂林米粉店等级评定规范》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对桂林米粉产业进行标准化,但主要是集中在销售环节,对于采购环节还缺乏相关标准建设。目前从采购环节来看,生产加工桂林米粉的原材料主要包括大米、畜牧产品和农林产品,这些原材料通常是生产加工企业自行进行采购,导致采购比较分散,质量和规格也缺乏统一标准;桂林米粉销售终端对桂林米粉半制成品的采购或通过内部交易或通过市场交易来完成,在此过程中也没有统一的采购标准对其进行约束。采购环节标准的缺乏容易导致产品质量的参差不齐,使行业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难度变大。
2.2 利润空间有限
桂林米粉在桂林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桂林人饮食组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桂林米粉产业可以被称为桂林的民生产业,价格受到非市场因素限制,使整个产业的利润空间变得十分有限。而且近年来原材料的价格不断上扬,利润空间一再被压缩。原材料主要为个体农户经营,负责初加工的小型企业和作坊的分散性采购造成采购成本居高不下,另外小型企业和大量作坊式的米粉加工模式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导致生产成本无法下降。利润微薄使桂林米粉行业基本处于完全竞争状态,资本积累变得十分缓慢,难以出现规模较大的企业。
2.3 品牌建设滞后
目前桂林米粉产业个体品牌较多,比较知名的连锁品牌有崇善、日头火、明桂、阿秀、俏天下、阿牛嫂等,但影响力较小,大多数局限于桂林地域,行业品牌建设发展滞后。广西师范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张说,桂林米粉在桂林很红火,但是发展和应有的地位并不相称,可以说是“有品牌而不够响,遍地开花不够香”。由于桂林米粉产业长时间来处于自由发展状态,众多个体连锁品牌和小型门店的混乱竞争使得整个行业的力量发生内耗,无法产生一个龙头企业让桂林米粉这个行业品牌真正“走出去”。
3 桂林米粉产业链结构改进措施
针对桂林米粉产业链中存在的问题,拟在标准建设、大企业(厂商)建设和品牌建设等方面进行改进,改进后的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改进后的桂林米粉产业链图
3.1 建立采购标准,统一采购
政府应积极引导建立桂林米粉产业采购标准,引导企业从长远利益出发,进行统一采购。第一,可以建立原材料生产供应基地,进行集中生产集中管理,以便于控制原材料质量与标准,米粉初加工企业到供应基地按照原材料使用标准统一进行采购;第二,米粉销售终端对桂林米粉半制成品采购过程也要规定标准,按照指定标准进行统一配送,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半制成品不准予进入销售终端进行销售。对此可以先对各米粉初加工企业进行考核,然后指定已达到配送标准的企业向销售终端进行产品配送,并制定考核周期,对达不到标准的企业进行关停淘汰,这样便可以“倒逼”米粉生产加工企业不断通过产品创新努力提升自身产品质量,整个产业通过优胜劣汰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3.2 引导建立一批规模较大的加工厂商
桂林米粉的初加工是桂林米粉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对桂林米粉的质量、成本控制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目前桂林米粉的初加工厂商规模普遍不大,生产较为分散,没有形成合力,无法形成规模化生产。对此政府可以引导桂林米粉初加工厂商的合并,帮助企业进行合理整合,通过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对于新生成的企业如何进行产量确定时,除依据原有的经验外,政府可以建立信息服务平台,为米粉生产企业和销售终端之间搭建信息沟通桥梁,销售终端将自己每天的销量进行上传,初加工厂商依据这些数据来确定产量并可根据行情进行动态微调。
3.3 强化品牌建设与走出去战略
针对目前桂林米粉品牌发展现状,政府可以以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为依托,鼓励现有小型门店从店面装潢、人员服务等方面进行转型升级,对无力升级的企业提供优惠贷款,免费为这些门店进行广告宣传;帮助现有的连锁品牌进行合理对外扩张,引导其向高端餐饮方向发展,配合适当的广告宣传提升企业形象;同时可以政府主导投资在各地火车站或者机场建立一些品牌门店,直接树立桂林米粉行业品牌的高端形象。前者对小型门店的发展主要是针对普通消费者,保障桂林米粉这项民生产业的延续,后两者则主要针对中高端消费者,通过品牌溢价提高行业利润。
4 结 论
通过产业链的完善,桂林米粉制作技艺这项“非遗”可以以更高的质量、更好的形象展现在人们眼前,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以区域品牌辐射周边地区,逐步提升桂林米粉在全国乃至海外的影响力。但同时也要注意产业链的改进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米粉初加工厂商在进行产品创新时不尊重传统和消费者的需要,只是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产品革新,这就会使桂林米粉失去群众基础,对桂林米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邱庞同.对中国饮食烹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几点看法[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5):11-15.
[2]毛笑文,闻艳云.饮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12):60-63.
[3]曹岚,李旭,王新梅,等.传统饮食文化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转型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5(1):106-109.
【关键词】中职 校企文化 “文化套餐” 对接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B-0008-03
当前,中职学校之间的竞争已从规模数量发展到办学内涵的较量,文化成为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成为提高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之一。而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引入企业文化、行业文化、工业文化,实现校企文化对接,是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是提高中职育人质量的有效途径。鉴于订单培养模式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应用当中的普遍性和典型性,本文着重探讨构建中职校企文化对接模式的意义和特点,并且尝试构建为订单培养模式服务的“文化套餐”式校企文化对接模式。
一、中职校企文化对接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实现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顺利对接,是推动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中职领域大多数校企合作关系的建立和维系主要是靠“关系和信誉”,这种机制是校企合作的初级形式,形式简单、方便灵活却缺乏稳定性,因此必须注重构建双赢的利益驱动机制。中职学校与行业企业能否长期合作,取决于双方利益结合点、平衡点的寻找与把握是否得当。而能否使合作产生最大效益,则取决于长期合作中双方逐步探索建立的各种保障机制是否完善、健全。身为不同利益主体的中职学校和企业,仅从文化角度进行观照,便可看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着相当明显的差异。文化差异性是不同主体运作机制差异性的集中体现,不同主体的运作差异性则直接影响到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和可持续性。因此,促进校企文化对接、实现校企文化的真正融合,是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探索校企运作机制接轨的一种有效尝试,是推动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中职校园文化中引入企业文化,是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力之源。加强中职学校文化建设,突出职业教育的文化特色,是提升中职学校办学内涵、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题中之义。作为中职校园文化,理应具备职业性、实践性、技能性等本质属性。这决定了中职学校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与社会、行业、企业紧密接轨,从社会、行业、企业中吸取校园文化建设的养分,吸纳行业、企业文化资源、教育资源作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与普通教育相比,我国职业教育文化建设历史尚浅、根基未固,因此中职校园文化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直面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相匹配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才能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积淀坚实的文化底蕴。
(三)打造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中职校园文化,是树立中职形象特色的重要途径。我国的中职学校在文化建设方面大都起步较晚,缺乏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而行业、企业文化特色赋予了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职业特色,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又赋予了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区域特色。为了尽快形成自己的文化资源和品牌,中职学校应该根据学校的发展方向、与企业的合作特点以及区域服务需求,树立明确的办学理念和文化建设目标并着力分步实施。在此基础上,中职学校应该积极与拥有优秀企业文化的知名企业合作。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是行业文化的具体体现,是职业文化的直观体现,在此基础上加大校企文化的融合力度,吸纳企业文化中的有益元素,是中职学校打造品牌文化、形成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校企文化对接的特点
虽然中职校企文化对接及对接成果对于形成中职学校特色、提高中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中职校企文化对接并非等同于校园文化对企业文化的简单模仿和机械复制,而应该根据学校办学、教学的具体实际,有选择、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开展文化对接建设。近年来,中职教育大力倡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更是决定了在这一模式运作下开展的校企文化对接应该具备有鲜明的校本性、双向性和互动性。
(一)坚持校本性。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既有相似点又有明显的区别,而且企业文化不仅有优劣之别、高下之分,还有企业文化运行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所以中职校园文化应该是有选择地汲取、吸收企业文化的养分,而不是一味模仿和重复,不能简单地用企业文化替代校园文化,也不能机械复制其他职业院校已取得的文化建设成就和经验。具体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校企文化对接,则应注意在坚持学校本位的基础上,借鉴职业教育界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吸取优秀企业文化中的有益元素,注重在把握企业需求的基础上把优秀企业文化精神作为对接建设切入点,把合作企业的先进文化内涵作为对接建设的重点,根据学校办学特点和发展方向做好对接文化建设的定位、内容设置和过渡衔接。
(二)强调双向性。需要注意到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阶段,校企文化对接中校企双方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在“学”阶段,一般以中职学校为主体、企业文化为主导,且往往以企业和企业文化的正向作用为主,以校园文化向企业文化反向输出为辅;在“工”阶段(注:教学场所在企业),则以企业为主体、校园文化为引导,在企业和企业文化发挥正向作用这一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加大校园文化对中职生的正面引导作用,以减轻学生实习期所受到的企业和社会多元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引导中职生由“学生”向“职业人”、“社会人”顺利过渡。由于“工”、“学”阶段是一个相互交替、互相衔接的过程,因此校企文化之间的对接理应存在着一个双向影响、交替互动的过程,在不同的教育阶段不同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也不尽相同。因此,在中职校企文化对接研究当中应该强调文化交流、融合的双向性,才能更好地对实践起指导作用。
(三)发挥互动性。现阶段,校企文化的互动影响相对集中于校企利益诉求的基本结合点――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即中职生人才培养领域。前文已述,优秀企业文化是打造特色中职校园文化的活力之源和有益补充,现阶段中职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从优秀企业文化中汲取新鲜养分、开展“职业化”文化校园建设,才有利于造就自身的文化品牌、塑造富于特色的文化形象,进而提升学校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影响力,因此中职校园文化向优秀企业文化学习就存在着一个去粗取精、兼容并蓄的对接、选择和融合过程,这一过程的最终成果一般物化形式表现为学校是否成功培养了符合企业要求、能够较快地适应企业环境和文化氛围的中职生;而在优秀的中职生完成“实习生”、中职毕业生完成“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的过程中,作为一线生产骨干储备人才的中职生身上的职业校园文化积淀,将对企业文化尤其是企业基层文化的进一步巩固和升华起到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企业文化也由此在不同程度上成为优秀职业校园文化的校外展示平台、素质展示平台和交流展示平台。
三、构建应用于订单培养模式条件下的“文化套餐”式中职校企文化对接模式
鉴于订单培养模式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应用当中的普遍性和典型性,本文所探讨构建的中职校企文化对接模式,主要是为订单培养模式服务的“文化套餐”式校企文化对接模式,其具有较强的应用性、针对性和实践性。该模式为“文化主食+文化主菜+文化加菜+文化辅食”的层进宣教结构,主要内容如下。
(一)“文化主食”。对校企文化的共通点进行准确定位,大力宣扬、渗透、融合与学校既有文化底蕴及办学方向共通的优秀企业文化精神。校企文化对接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必然也应该以学校既有的历史积淀、文化积淀和发展背景为基础,能够与校园文化成功对接的企业文化,肯定具备与该类型校园文化共通的精神内核。因此寻找校企文化共通的精神内核及适合用以传播该精神内核的宣教载体,成为了校企文化对接的基础,起赖以为生的“主食”地位。
(二)“文化主菜”。针对订单式工学交替培养模式,以企业冠名班为试点,以合作冠名企业文化模式为主干,大力宣传冠名合作企业的核心文化理念,将冠名企业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学校对学生的要求相结合,参照企业要求制订学校的德育方案、制度和行为准则,规范对学生尤其是冠名班学生职业行为和日常行为的要求,并按照企业的标准来进行考核。由于冠名企业是订单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的主要服务对象,因此冠名企业文化的传播成为校企文化对接的主要内容,起亮点频出的“主菜”作用。
(三)“文化加餐”。由于“文化主菜”以冠名合作企业的企业文化为主干,在学校与该企业合作开设的冠名班当中能够收到相当令人满意的效果,但在非冠名班当中实施则有可能缺乏针对性;另外,考虑到冠名班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非冠名班学生和冠名班学生,在结束了“文化主菜”教育之后,还要开展“文化加餐”教育活动,“文化加餐”的内容主要涉及两大方面:一是针对非冠名班学生,在其即将赴企业实习之前开展强化教育,让学生对即将前往实习企业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建设情况形成初步且较深刻的认识;二是针对全体学生开展对口专业岗位群职业要求教育,提炼对口专业岗位群职业要求的共性,让学生明确专业对口岗位、职业的从业标准,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一般情况下,“文化加餐”需要根据“文化主食”、“文化主菜”的开展情况来确定所需补充的相应教育内容,因此成为校企文化对接的重要补充成分,起均衡营养的“加餐”作用。
(四)“文化辅食”。无论是“主食”、“主菜”还是“加餐”,都是学生在学校主导、企业参与下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文化辅食”阶段则能够体现学生的主动接受过程。所谓“辅食”,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强学校环境建设和文化活动建设,努力做到外形、内涵和艺术的和谐统一,让学生通过学校的设施、氛围等硬环境建设,既能受到企业文化的感染,又能得到美的享受;学校文化活动的安排也要融教育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加强活动设计,以收到新颖、活泼、有趣之效果,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按受企业文化的熏陶。二是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必然会直接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和熏陶,随着实习时间的推移,企业文化对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影响日趋明显,学生将自觉或不自觉地完成对企业文化的学习迁移。三是由于文化的多元性,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所受到的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影响,既存在着正面影响,也有可能存在着负面影响。这就需要学校针对学生实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或有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设计教育活动和文化渗透活动内容,与企业共同协商、共同开展教育活动,通过文化引领的方式,扩大优秀校园文(下转第14页)(上接第9页)化的作用力、感召力,尽可能减轻或消除多元文化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由于“文化辅食”体现了学生自主选择、自觉吸收、自发传播的主体地位,因此成为校企文化对接的拓展领域,起按需摄取的“辅食”作用。
(五)“跟踪服务”。即在“文化套餐”式中职校企文化对接模式运行过程当中,作为现阶段校企合作主导方的校方,要重视保持与企业、学生的沟通、联系,跟进解决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当中“工”阶段学生赴企实习期间因受到企业和社会多元价值观冲击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即便是“零距离”的对接模式,由于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毕竟属于不同的文化语境,因此中职学生在跨文化语境转换期间,必然会出现文化心理落差,主要表现在学生离校赴企顶岗实习期间或离企返校上课期间会出现诸多心理、生理和社会问题,这就需要校企双方加强文化对接和心理疏导工作:一是抓好健康心理教育,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提高心理辅导在学生赴企实习和返校学习期间的教育转化率,及时化解和消除学生的各种心理障碍,运用多元文化视阈帮助学生理解、消化不同文化现象形成、出现的原因和条件,避免学生因受社会不良风气误导从而陷入“以偏概全”认识误区的危机。二是及时帮助学生处理工学交替转换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岗位不适应、生活不习惯、安全问题、待遇报酬问题以及各种纠纷等,学校带队教师(或实习负责人)及管理人员要主动与企业管理人员合作,共同为实习学生排忧解难,并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独立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要特别重视教育引导顶岗实习学生增强法律观念和维权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三是指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调整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对劳动力市场的激烈竞争,对企业用工需求、企业岗位能力及素质要求有了亲身体验,思想也有所触动。实习期间及实习结束返校后,学校相关部门和班主任老师应及时根据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职业发展方向、综合能力提高、就业岗位选择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使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更切合个人自身实际,完成由工学交替向工作就业的顺利过渡。
【参考文献】
[1]彭才根,郭永生.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机制与策略的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2]姜汉荣.校园文化企业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6(20)
[3]李春海,房玉东.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构建以"职业"为特征的特色校园文化[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5)
【关键词】WinCe 6.0系统;PID控制算法;智能化;环境监测控制系统
Abstract:Based WinCe 6.0 system and PID control algorithm design a intelligent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on greenhouse environment,the advantages:You can achieve three different control interface, ①each one machine shed in the ARM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manual control. ②IPC can achieve independent control of each greenhouse. ③using a mobile phone or ipad to control,to achieve automatic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greenhouse environment.On the one hand,more intelligent of our greenhouse environment control, where in a network 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their own greenhouses for farmers.On the other hand,provide the best conditions for the crop,in order to improve crop yield and efficiency.
Key words:WinCe 6.0 system;PID control algorithm;intelligent;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on greenhouse environment
引言
农业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对农业的重视度也可以反应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在农业生产中,如果用人工去对环境监测,并做出处理,显然是很低效的,再者,近年来,智能化应用于各行各业,对大棚的自动化监测,控制,管理系统也应运而生。智能化温室大棚的控制系统是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通过科技的融合,来调节大棚环境里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以及光照强度等以得到作物生长的最佳环境条件,旨在提高作物产量,作物品质,也提高农户的利益。国外在这一方面发展的比较成熟,国内也引进了一些,但是或许是环境不同,主要技术没有掌握,在国内的效果不是很好,所以我们必须研究适合我国环境的智能化温室大棚的控制系统。
1.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图1 系统结构图
如图1:采集机构,执行机构属于终端层,ARM一体机,工控机,手持设备属于应用层,终端层的监测机构分布在大棚内,实现对大棚内环境参数的监测和传输数据,终端层的执行机构实现对环境参数进行调节,以达到作物生长的最佳条件,通信层我们都采用无线传输。应用层:ARM一体机可以实现采集数据的显示和手动控制执行机构。工控机可以实现对每个大棚监测数据的显示和自动的控制执行机构,手机可以通过和工控机的连接,间接地控制工控机来实现对每个大棚监测数据的显示和自动的控制执行机构。
2.硬件的选择和程序设计
采集机构结构我们采用北京迪辉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DWSCZ-T8及数字温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四合一为一体的变送器,通过RS232和DRF1605H相连,组成采集模块,无线传输数据,ARM一体机我们采用LJD-EWinV5-LK7,采用一体机是因为它已经集成ARM的Wince6.0系统,并有好的封装外壳,防水,防潮。
3.通信协议和上位机软件
本系统的网络通信是采用DRF1605H模块,它基于TI公司CC2530F256芯片,运行ZigBee2007/PRO协议的ZigBee模块,通过对模块的配置,上电,设置他们中的一个为主节点,是剩下的为从节点,是很多个ZigBee模块组成一个庞大的网络,传感器等检测信息,通过串口发到ZigBee模块,然后通过ZigBee模块实现数据的传输,两个DRF1605H理论传输距离为1.6公里[3]。
DRF1605H有好几种传输方式(点对点的传输,广播式的传输,透明传输等)可供我们选择,以方便数据的传输。
工控机和手持设备的通信,采用了Team viewer软件,Team Viewer是一个能在任何防火墙和NAT的后台用于远程控制,桌面共享和文件传输的简单且快速的解决方案。只要我们在我们的工控机上和我们的手机上同时运行这个软件,第一次运行启动软件时,会自动获得伙伴ID,只要我们在手机上输入工控机的ID,然后就可以建立连接,手机就可以控制我们的工控机做任何事情。
4.系统软件设计
本系统的控制软件主要有内核模块,数据库模块,PID控制计算模块,串口通信模块,图形模块设计,文件记录管理模块。
(1)数据库的设计
本程序的数据库部分负责建立专家系统,用于存放各种植物的参数和检索,考虑到软件开发的成本问题,本系统采用MySQL MySQL是一个快速客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SQL数据库管理系统[4]。
(2)PID控制算法
预设定参数可由程序预先设定好,用户可在主控制界面的“大棚设置”中进行参数修改,现场信号由各个对应的传感器采集,然后经过量化,编码后传给计算机,利用计算机上的PID控制计算模块进行计算,再将结果通过无线网络传给各个大棚的控制节点,这些节点再将信号进行解码分析,即可得出变频器控制器信号。变频器通过改变执行机构来调整各个参数,从而实现一个完整的PID控制
系统中的偏差e是给定值SP(预设定参数)和过程变量PV(实际值,通过传感器采集)的差。通过PID控制可描述输出M(t)作为比例项、积分项和微分项的运算关系:
式中:M(t)是PID的输出,是关于时间的函数:Kc是PID的回路增益;e是PID回路偏差,即专家数据与传感器采集数据的差;Mintial是PID回路初始值。
为了能够在计算机中实现PID控制功能。必须对连续的PID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化操作,即对误差进行周期采样,然后经计算输出,下面PID计算的核心部分程序:
5.实验结果
6.结论
本系统实现了大棚内温、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的实时采集和显示以及风机、湿帘、红外灯,水泵的自动控制,达到了自动控制大棚内温、湿度,光照的效果。经实验验证该控制器运行稳定,操作简单实用,可扩展性强,可以广泛应用于农业温室大棚。再者其优势在于方便农户,不用一直呆在大棚内,也不用呆在监控室,带手机在有网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具体情况,以便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果在本系统中在加入视频监测模块等,会使的大棚的智能化有更可视化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金晓龙.基于Zigbee的粮仓无线测温系统的设计[J].测控技术,2011,30(10):44―47.
[2]唐林林.蔬菜大棚的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0.
[3]深圳市鼎泰科技有限公司.RDF系列ZigBee模块使用手册[S].
一、创设课堂情境 ,激发学生参与课堂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室里安装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来进行课堂情境创设,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多媒体教学对学生的感官刺激是多方面的,除了听觉以外,还调动了视觉等多种感官,拓宽了学生吸收更多信息的渠道,让学生以最佳的学习状态学习新的知识。 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以前讲解时都是以课本的文字为媒介,师生进行交流,荷塘的环境都是靠学生的想象。有的学生就很难把握住这种特定的素雅朦胧及静美的氛围,影响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现在有了多媒体教学,情况就发生了完全的改变,可以播放一段视频,以一首轻音乐伴奏,随着录音的播放朗读课文,学生欣赏到荷塘及周围独特的环境,感受到了文章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在浓烈的艺术魅力氛围中,学生更容易以此为依据展开合理的想象,更加准确地理解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再透过作品字里行间中的信息与意蕴,触摸到那个特殊的年代作者的哀愁和喜悦。很明显,由于课堂情境的创设,学生思维的激情被拨动了,充满了创造性的灵动。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合作探究
朱熹说过:读书时应从无疑处发现问题,把生发出的疑问解决了,就获得了进步。古人的经验告诉我们,读书学习时要不断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就会不断的获得进步。同样也提醒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探究,在无疑处设置疑问,鼓励学生不断探究。问题就会像投入水中的小石子,以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不断探究,不断提升学生大脑的思维能力。比如《雷雨》的教学,随着课文的讲解,学生会很快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及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也理清了文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内容需要讲解的了,学生已经没有问题提出,感觉自己已经理解了文本的内容。而事实上还有很多值得探究的地方,教师应该在这时候进行问题疑点的创设,让学生继续对文章进行探究,比如可以就周朴园这个形象究竟是伪君子还是对鲁侍萍有真爱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针对鲁侍萍被认出后周朴园的紧张等疑点引发学生思考,找到问题的答案。还可以对故事的结局进行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扩散能力。
三、创设表达情境,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
语文学习中可以创设恰当的情境,激发出学生表达交流的欲望,给学生创造多一些与他人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机会。教师应做一个有心人,教学时设计出一个让学生说话的环节,可以是阅读感悟,也可以是对问题的思考,教师还可以通过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设置,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对语文学习的热情,用问题引导学生不断地挖掘课文内涵,获得新知,产生想要表达的意愿。教师还可以专门利用一节课或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说话,交流情感。练习说话的方式很多,可以是同位相互交流,可以是小组合作讨论,还可以登台表演。说话的内容可以是讲故事,可以是针对一个观点进行演讲,还可以是交流一些热点新闻。语文学习的最大功能就是要学会说话,写小说,写剧本毕竟是少数人的事。例如:在教学《六国论》时,就利用多媒体创设六国灭亡时的情境?然后结合《百家讲坛》中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评六国灭亡的原因,再与课文中的语言进行对照,促使学生更好的共同交流六国灭亡的原因。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的交流兴趣,为下面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四、创设表演情境,体会语文课堂的愉悦
中职生的思维都较为活跃,如果单单把学生的思维禁锢在语文知识传输的小范围上,就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愿望,不会把过多的热情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之中,上课时难免会出现一些诸如头疼、犯困等懒惰习性。学生感受不到学习语文的愉悦,与教师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将学习与表演相互结合,引导学生在原课文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创造性地发挥,在准确把握与原文中的人物形象相一致的前提下,把故事情节向前推进,以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与文章的主旨。例如:在教学《雷雨》时,首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根据故事情节,可以让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来表演,当学生以文中人物的身份出现时,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走近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样,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周朴园贪婪、虚伪等性格特征。同时,也更加同情鲁侍萍的悲惨命运。这种课本剧的形式对于那些距时代较远的作品更加实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提高了教学效果。
[论文关键词]高校;知识产权文化;培育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其2003年9月召开的计划和预算委员会第七届会议上正式通过的《经修订的2004—2005年计划和预算草案》中首次提出了“建立一种明达的知识产权文化”的新思路,并随后在《知识产权组织计划活动的中期计划——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构想与战略方向》中进一步明确了把创建知识产权文化作为2004年至2009年期间WIPO构想与战略方向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其思路是促进和鼓励每个国家发展一种适合其需要的知识产权文化。…知识产权文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经过人们继承丰富和发展而来的,在世界科技经济一体化和政治、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的潮流中逐步形成的新型文化形态。知识产权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进步的产物,知识产权文化培育需要社会各种力量的共同推动,高校作为引导知识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势必成为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的中坚力量。
一、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内涵
我国于2008年6月513颁布实施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将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提出来,并将“培育知识产权文化”列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五大重点之一,明确提出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高校是实施知识产权文化的重要主体之一,高校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不仅是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首先应该对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内涵有充分的认识,笔者认为,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内涵是在我国高校范围内形成“崇尚科研创新、提倡诚信守法、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先导,以和谐高校的构建和良好的知识产权秩序的形成为价值目标,打造符合世界知识产权制度发展趋势、融合中国特色的高校知识产权文化。
“崇尚科研创新”的要求符合高等院校自身具有的科研功能,体现了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基本内核,是高校知识产权文化培育的基本前提,崇尚科研创新就是要高校师生在科学研究中发挥出勇于创新、敢于面对失败的科学精神。“提倡诚信守法”符合高等教育要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体现了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制度基础,是高校知识产权文化培育的规范准则,提倡诚信守法就是要求高校师生在涉及知识产权事务中遵照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必须承担起新时期赋予其新的教育功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彰显了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价值理念,是高校知识产权文化培育的重要目标。
二、培育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意义
作为我国的科研主体,高校科学研究的过程以及科研成果的转化等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实施有着天然的联系。作为人才培养的阵地,高校有着其他社会组织所不具备的特殊性,其教育功用的效果并非短期全部显现,更多则是体现在作为教育效果接受者的大学生日后的行为模式与文化素养上。高校的文化导向影响着青年大学生步人社会之后的发展方向,做好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丁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为知识产权制度的实施提供观念支持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和执法力度已经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平,但是由于缺少理论、实践以及思想意识方面的准备和一个自然孕育、锤炼的过程,并未完全实现移植法的本土化,更没有形成与制度水平相适应的知识产权文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知识产权制度作用的发挥。制度的实施离不开观念文化层面的支持,文化上的沟通交流有助于加深高校师生对于知识产权制度的理解,增强对知识产权制度的认同感。高校知识产权文化培育是知识产权制度在我国高校师生这一知识群体中获得整体认同,并进一步推动整个社会对知识产权制度的认同,从而促进知识产权制度发挥应然效用的前提,将为知识产权制度的实施提供观念支持。明达的知识产权文化能够感染高校师生,尤其是可以让大学生一开始就在尊重他人智力劳动成果的良好氛围中更好地认识知识产权、使用知识产权,使学生对知识产权的尊重成为其平常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中的组成部分。正如卢梭说过:“……而且是一切之中最重要的一种,这种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的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的创制精神。”如果内心已然对知识产权制度形成特定的认识,那么对知识产权制度的认同即成为一种文化习惯、一种思维习惯,这种习惯能够对高校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促进知识产权制度与知识产权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
(二)为我国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贡献力量
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是我国知识产权文化构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系统哲学理论,高校作为社会整体系统中的子系统之一,在知识产权文化培育中应该努力寻找符合其自身组织特点的途径,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系统知识产权文化的构建。从公众意识的角度看,成熟的知识产文化需要公众对知识产权制度保持敏感,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迅速作出反应。高校就可以充分发挥其法律意识培养教育的功能,在大学生中开展关于反盗版、反假冒等关于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教育,使其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高等教育让大学生做好了知识和能力的储备,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将知识产权有关的知识体系、制度规则和价值观念内化为个体的意识和道德准则,进而帮助大学生在继续社会化的进程中迅速适应社会知识产权文化的氛围,为社会知识产权文化的构建做出应有的贡献。从知识产权文化自身的特征看,知识产权文化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物质依附性、文明性、继承性、民族性、开放性和包容性,高校具备培育知识产权文化的基础。作为一种新型的先锋文化,知识产权文化所倡导的创新性和前瞻性一直是高校科学研究的主旋律。知识产权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其对经济基础的依附性与高校的教育发展方向一致,高等教育的办学也必须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知识产权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又决定了知识产权文化的民族性,同时,在世界经济、科技一体化进程的环境要求下,知识产权文化还应该具备与其他文化交融互动的开放姿态,具备融合差异性的品质,在多元文化交流中不断完善。高校在主流文化传播方面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对新型知识产权文化的接受也具有宽容的姿态,在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培训、学术研究与交流等方面都为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域外高校知识产权文化培育的经验借鉴
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现代知识产权文化的内在结构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观念文化,包括知识产权理论、学说、意识、习惯等;二是制度文化,包括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公共政策、管理制度及组织机构、设施等方面。在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相对成熟的国家,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知识产权文化,高校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一)美国鼓励创新和科研的实践
在美国,知识产权为国家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美国虽然建国历史不长,但是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相对较早,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成熟推动了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政府在鼓励创新和科学研究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为创新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美国高校也在鼓励创新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美国对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采取了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模式,美国高校在培养本国技术人才的同时还注意吸引全球范围内的优秀生源流向美国,美国高校率先进行的技术经营管理(MOT)专业已在200多个大学或研究生院开设,平均每年向社会提供1万多名技术经营专业人才。有研究者认为,正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大规模开始的MOT教育,才使得10年之后美国的技术创新活跃、经济形势繁荣。麻省理工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36%的美国青年对发明感兴趣,19%的人未来想成为著名的发明家,超过2000家公司设立是源于将大学的发明成果作为商业投资。”美国大学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上十分重视,也注重对科研创新的鼓励,注重提高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为知识产权文化的发展铺垫了良好的氛围。
(二)日本知识产权观念文化的培育
日本在知识产权观念普及方面做了大量努力,为制度文化的构建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在学校参与的知识产权文化培育工作方面,教育是日本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式。日本推行的措施有两个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一是日本推行有针对性的知识产权教育方式。日本在知识产权意识和人才培养上给予充分的重视,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了实现知识产权立国,日本政府根据不同的对象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如对幼儿进行创新和知识产权意识启迪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普及知识产权知识教育,对大学生和研究生进行知识产权实用人才培养,对实业界和科研机构有关人员进行实用技能培训等。二是在强化全社会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意识方面,日本采取的是政府、学校、社团和企业结合运作的模式,为了培养知识产权领域高素质专业人才,日本政府支持建立合适的教育基地,如建立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学院和商学院,也有为企业技术员和工程师提供的职业教育等。企业也会与学界合作开发技术创新项目,赞助和参与各类发明竞赛和技术展览会,在大学设立鼓励发明创造的奖学金等,为日本发展其知识产权文化做出了贡献。
四、培育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途径
目前,高校在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进而影响了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主要体现在:高校师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比较薄弱;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缺乏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制度,存在科研成果流失的现象;缺乏必要的知识产权理论知识的培训;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等。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须形成全方位多层面共同推进的局面。
(一)观念文化的打造
1.契合传统文化中国知识产权法的历史是一个“逼我所用”到“为我所用”的制度变迁史,也是一个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安排的法律移植史。相应地,这一舶来制度在我国本土化进程必然要伴随着与传统文化、传统观念的碰撞。规则和制度的移植必须要有文化的支持,使这~域外制度在我国更深层次地扎根,根本途径是在文化层面上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即寻找中国传统文化中与知识产权制度相适应的社会环境、文化条件,并进一步创造与知识产权制度相协调的社会环境、文化条件。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高校的知识产权文化培育尤其是知识产权教育应该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借鉴,重视知识产权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契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确存在着与知识产权制度相悖的思想,如“窃书不算偷”“盗亦不耻”以及“权力崇拜”等,知识产权文化要不断地去修正这些观念。但同时也应该发现中华文明与知识产权文化相契合的地方,如中华文化中以和为贵、促进包容和沟通、促进和谐的理念,恰恰是多元知识产权文化开放性和包容性所需要的文化基础,在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中,不要一味地摒弃我国的传统文化。
2.融入自觉思维目前高校师生对知识产权的了解仅限于一些熟知的概念,如专利、商标、著作权等,而对于知识产权是缺乏深入了解的,比如,如何区分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的界限,购买的商品包装上标明了驰名商标是否就代表其质量优质等,这些问题就很难获得满意的答案,而恰恰是这些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能够真正反映出对知识产权的认识是否融入到个体的思维方式中去。事实上,观念形态的知识产权文化有着更深远的影响力,反作用于人们的行为习惯。“付钱使用”的知识产权观念不仅仅是在付钱不付钱、付多少钱上打转,而且更透着文化和道德的素质。
只有将知识产权文化上升为观念上的自觉,普及知识产权知识,提高知识产权意识,使高校师生对知识产权的尊重成为自身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中的组成部分,把知识产权制度的基本规则融入到高校师生的基本观念中,才能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秩序。
3.融人校园文化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形成并倡导的价值观念、文化精神、行为方式等,它是由特定高校在其对外交流和对内管理等过程中所积累、借鉴、创造并推行的师生普遍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共同信仰的价值观念,校园文化影响校园活动的态度,对高校师生行为起到引导作用。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不是无土栽培,必须有适合其生长的土壤,在高校已有的校园文化中融入知识产权文化的嫁接技术可以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历来高校校园文化都会鼓励大学生勇于开拓创新,青年大学生群体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梦想和创意都是创新的源动力,保护他们的研发兴趣与创造积极性,也是在高校培育知识产权文化的重要任务,因此可以把培养和保护青年大学生创造力的知识产权文化培育工作,融入到崇尚创新的校园文化中去。
(二)制度规则的支持
1.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和机构设置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工作要避免走入从“观念”到“观念”的虚无化,只有理论体系而不见实际成效。产学研相结合促进科研成果向实践转化一直是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动力,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过程相伴着知识产权制度的运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保护科研成果知识产权的相关制度是高校知识产权文化培育的行为落实,高校应不断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和机构设置。
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若干意见》第五条要求:高等学校要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形成人员、场所、经费三落实和管理人员专业化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高等院校要制定学校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规范学校知识产权事务的管理,规范学校有关知识产权的转让、许可、使用等合同事务,以契约形式明确高校与教师之间知识产权共享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等。
高校要设置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配备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知识产权管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对专利、版权、技术秘密等无形资产的管理,需要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业务知识,不同于传统的对科研成果的评审鉴定、归档、科研成果统计等事务性工作。设置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可以帮助高校建立起信息沟通体系,加强合同管理,对参与科研的教师履行合同的情况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监督。在高校与企业合作成果转化过程中还可以协调双方合作关系,尤其是在高新技术研发转化中涉及双方的实力、利益、知识产权归属、利益划分等细节问题,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具体进行操作,有助于实现共赢的合作模式。
2.完善高校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完善现有的科研指标评估体系,尤其是职称晋升的评价体系,增加对专利成果的考核比例,扭转以往重论文、轻专利的现象,促使高校教师在技术创新研发上多做努力,考虑专利、技术成果的拥有量以及转化效果,考虑知识产权的创造与保护。完善科研指标评价体系可以在现有的考核体系中增加对知识产权考核的要求,也可以对知识产权成果设置独立的评价体系,以此激励高校科研人员发挥科研创新精神。
重视知识产权成果转换收益,制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针对职务发明的利益分配,在专利法界定的原则基础上,高校应该制定利益分享的具体操作方案。例如,德国洪堡大学即实行职务发明报告制度,遵循“谁所有,谁付费”原则。科研人员对其非职务发明应向学校报告,并提供非职务发明的证明,对于职务发明,在科研人员向学校登记其发明后,学校必须在1~4个月内审查决定其是否作为发明所有人。如果学校放弃此项发明,则该发明作为非职务发明由发明人自行处理;如果学校决定作为发明所有人,则学校会与发明人一起就可能的转化结果分享问题进行协商,以学校的名义申请专利,学校在享有专利权的同时承担申请、维护、转化等方面的全部费用。高校在制定利益分享方案时应该考虑长远利益,统筹兼顾,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才能保护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三)人才环境的塑造
1.加快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在具备条件的高校开设知识产权专业,要以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来助推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细化课程设置,优化师资,加快培养产业急需、实务能力强、熟悉知识产权运行规则的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努力使高校成为知识产权实务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在没有开设知识产权专业的高校,也要将知识产权教育作为一项普及性教育,通过开设公共选修课或者周期性讲座的形式,向大学生传达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方面的知识。
2.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高校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在科研层面的优势,推动知识产权文化的学术研究与交流,与兄弟院校、中介服务机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政府管理部门等加强合作,开展知识产权相关研究,特别是实务性研究,着重于地区产业实际,推进校企合作,使具有科学性和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学术思想有机会走进应用领域,增强全社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提升竞争力的意识。作为知识产权创新主体的高校,应该扭转那种为职称晋升、申请专利的错误观念,抵制盲目申请专利,应当制定正确的高校知识产权战略,寻找恰当的产学研合作渠道。
3.开展诚信守法宣传教育要求大学生在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保护的过程中保持诚实的态度,杜绝学术剽窃,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如“知识产权主题班会”“大学生发明创造成果展览”“知识产权法制宣传与咨询”等,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发明创新的意识,强化知识产权法制观念。另外,在知识产权宣传过程中要注意与新近形势的密切结合,如结合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大力开展与世博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活动,使大学生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形成更加感性的认识,营造一个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校园文化;企业文化;融合;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281-02
一、引言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的要求,为高职院校开展校企育人、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不仅需要校企共同参与课程建设、专业教学、人才培养等,还需要校企文化互动融合这一关键推动因素。然而,校企文化该如何深入融合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共同探讨的问题。
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内涵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体现着一所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念、发展范式。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形成强大竞争优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素,也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是一种跨界教育,高职校园文化同样具备跨界教育的特征,具备职业性、引导性、开放性、区域性特征。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企业精神,为企业全体员工所共同遵守,对员工的行为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企业文化具有既定性、发展性、再造性三大特性。
三、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路径
高职校企文化融合是高职院校借鉴吸收优秀企业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的过程,二者不是简单嫁接和硬性组合,而是在高职教育的大环境中通过多元互动、相互影响,构建“四层一线”(“四层”指精神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和物质文化层面,“一线”指教学的职业情境化),有益于人才培养创新性、职业性、特色性和强大生命力的校企文化。
1.精神文化层面的融合。精神文化融合是校企文化融合的核心,也是最为艰难的过程。融入企业精神、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的校园精神文化必将成为师生的共同遵循,有利于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应重点在办学理念、校风、教风、学风等方面加强二者的融合。(1)办学理念。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是大学发展远景与方向的指导性原则,是学校宗旨、功能和使命等的概括。高职院校有自身的职业性特点,决定了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强有力的针剂,要把企业中的核心价值理念融入到高职院校的校园精神文化中,把企业需求融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中,以此来指导办学。(2)校风。校风是办学理念内涵的具体化、表征化,体现了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企业中的质量观念、效率观念和创新意识都是可以融入校风的良好文化内容。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校风建设中融入质量观念,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质量意识,促使其认识到质量对企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效率是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校风中融入效率观念可以逐步提高教职工的工作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实习效率,使企业中的效率观念深入人心。(3)教风。教风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教学风格、教学价值观、育人观等。现代企业中的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亦是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良好品质。一名教师缺乏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无视企业需求,不能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就难以吸引学生。一名教师没有良好的敬业精神,所教出的学生也可能缺乏敬业精神。(4)学风。学风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现代企业中的创业精神、竞争意识、责任意识、职业操守等,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方式,使学生行为由自由散漫向严格标准转变,逐步向职业人看齐。
2.制度文化层面的融合。制度文化是学校正常教学的保障机制,具有规范、约束和导向作用。制度文化的相互融合首先来源于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立成。高职院校要以人才培养为基点,加强与行业企业深入融合,梳理双方利益所在,建构“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机制。制度文化的融合重点体现在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等。(1)教学管理制度。一是建立“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管理机制,严格按照企业标准和职业要求去实施教学。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改革方案、制定课程标准、进行课程设计,体现产学结合、工学结合的思想。二是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达标机制。改变教师不知道怎么教、照本宣科、被动应付的局面,全面推广应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借鉴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在课堂教学、实习实训过程中建立标准化管理制度,使学生明确职业要求、岗位标准和工作进程,增强学习、实训的可控性和标准化。(2)学生管理制度。尝试按照企业的要求和规范管理学生,将企业管理制度和大学学生管理制度有机融合,使学生在大学期间就能体验感受企业的管理制度,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一流的质量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就能迅速融入企业环境,遵守企业管理制度。(3)教师企业实践制度。高职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最佳场所无疑是在企业。高职院校可与合作企业建立教师工作流动站或者工作室,接收教师实践锻炼,共同开展技术攻关。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目的是更好地开展教学,企业的工艺流程、经营理念、岗位职责、产业发展趋势、企业岗位职业、操作规范、管理制度等都是教师企业实践的必学内容。回归教学,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能更迅速地熟知掌握专业技能。
3.行为文化层面的融合。(1)行业道德规范。美国的阿尔伯特・哈伯德说:“敬业就是尊重自己的职业,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其具体体现为忠于职守、尽心尽力、认真对待、一丝不苟、善始善终等职业品质。”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缺乏对职业的敬畏感,好高骛远,频繁跳槽现象突出。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对行业道德规范的价值认同,以企业员工的身份要求自己、规范行为。(2)责任意识。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认识到职业不仅仅是养身立命的饭碗,也是成就个人的起点和基石。在教学中、生活中都要强化学生对学习、对工作、对家人的责任意识。
4.物质文化层面的融合。(1)环境平台建设。在校企文化融合中,高职院校要把握主体性原则,在挖掘学校历史文化、办学传统的前提下,吸纳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把行业企业中优秀文化和精髓融入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中,使学院成为具有浓厚职业氛围、深厚人文意蕴、幽雅物质环境和一流文化品位,和企业特色的文化校园。(2)第二课堂平台建设。第二课堂是学生行为养成的重要平台。在第二课堂中渗透企业文化,体现职业认知、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等,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养成职业精神、升华职业素养。一是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实施“润物无声”的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拉近学生与企业间的距离,使学生较早地接触、了解企业文化。二是依托学生社团,组建与专业相关、与企业相联的实践型、技术应用型协会,广泛开展具有职业特色的社团活动,增强学生对职业岗位要求的认知和理解。
5.教学的职业情境化。“情境化”的实质是学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等学生学习环境,加强与岗位工作贴合的职业环境的建设,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掌握技能、感受企业文化,并潜移默化地养成相应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教学过程的职业情境化是校企文化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1)课程教学情境化。校企文化互动中,课程教学的情境化带来了课程教学、学生学习的创新性变化,课程标准与企业需求对接、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群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对接是课堂教学情境化的必备。课程标准的制定,要吸收企业、行业专家的参与,与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和研究者一道研究课程的标准,使课程教学从根上就拥有了企业的需求。课程体系的开发要紧紧围绕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按照“职业分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项目实施”的工作过程导向,构建课程体系。在选取课程内容方面,以完成该岗位所必须的职业能力为标准,通过项目、案例等使教学内容具象化,做到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技能接轨。实施任务驱动或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对接起来,校企双方共同完成教学任务。(2)实训情境化。实习实训是高职院校对学生开展职业素养培育和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平台。校内实训基地以承担实践教学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的机会,是训练专业技能、提升职业综合素质的平台。校企实现技术、人员和设备的共享,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熟悉企业生产操作流程、安全质量标准、企业管理规范、安全操作规范等,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力。
四、结论
高职教育中,校企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吸纳是保持校企合作生命力的来源,是推动高职教育向纵深发展的必备要素。高职校企文化融合就是要以人为本,以学校为主体,通过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四个层面和教学的职业情境化一条主线,建构多维立体的互动融合格局,使文化的融合成为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助推器。
在解析校企文化融合路径的基础上,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校企文化融合的长效机制如何建立;在学校中实施企业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如何;校企文化融合是全面推进还是顺序推进都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和实践。
参考文献:
关键词:温度变化;光合作用;云南湿地植物;影响综述
中图分类号:S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8000302
1 引言
云南省西起横断山脉,东与贵州、广西相接,横跨8个经度,东西长约555 km;南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北与四川相接,纵贯约9个纬度,南北宽达999 km;位于20°~29°N,97°~105°E,面积为390000 km2,占全国面积的4.11%。由于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对气候变化较敏感。云南的年平均温度,除金沙江河谷和元江河谷外,大致由北向南递增,平均温度在5~24 ℃之间,南北气温相差达19 ℃左右,出现了“南边炎热北边凉”的现象。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温度变化对云南湿地植被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2 云南气温的时空变化
根据连续47年的气温观测数据表明,云南全省的气温变化明显,是对全球气候变暖最敏感的地区之一。通过观测数据可以看出,气温变化幅度与高度呈正相关,海拔越高气温变暖越明显。极端最低温度的增温幅度显著高于最低温度。云南省1961~2006年的年均气温和变化趋势见图1和图2。
2.1 云南气温的时间变化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云南的气候变暖特征,47年来云南呈增温趋势,20世纪60年代以来云南气温明显增暖,全省平均增温速率为0.241℃/10a,略高于最近50年(1951-2001)全国平均的增温速率0.22℃/10a。气温变化幅度与高度呈正相关。1971年和1997年分别是这47年中的最低温和最高温。
2.2 云南气温的空间变化
从图2可以看出,增温最大的是昆明和普洱,分别为2.08 ℃/47年和1.92 ℃/47年,其次为香格里拉,为1.80 ℃/47年。从图2可以看出,47年以来云南气温上升幅度为0.40~2.08 ℃,滇中、滇南、滇西北、滇西南及滇西西南部气温增加最快在1.18 ℃以上,昆明最高为2.08 ℃,云南东部以及西部的大理、丽江增温缓慢在0.40~0.91 ℃。总的来看,1961~2006年这47年里云南西部的增温幅度明显高于东部,说明云南的温度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3 温度升高对云南湿地植被的影响
3.1 温度升高对云南湿地植被有利的影响
温度升高提高了这几种湿地植物中酶的活性。酶是一类生物催化剂,它们支配着生物的新陈代谢、营养和能量转换等许多催化过程,与生命过程关系密切的反应大多是酶催化反应,酶的这些性质使细胞内错综复杂的物质代谢过程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对这几种湿地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因此,温度升高后酶的活性提高,加快了这几种湿地植物的发育进程。气温升高使得植物春季物候期明显提前。
温度升高后,原本正常的蛋白合成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而为了继续生命活动,在这几种湿地植物体内合成了一种特殊的蛋白――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温度升高后,控制热激蛋白的基因迅速增加,热激蛋白迅速合成,对高温造成的受损蛋白进行修复。热激蛋白增加后,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花荚脱落率。
3.2 温度升高对云南湿地植被不利的影响
大部分植物的种子在春季萌发时,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低温春化。一般是指植物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持续低温才能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生长阶段的现象,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为春化作用。然而随着冬春季节温度的升高,没有了持续的低温,无法进行春化,需要更多的有效积温才能够发芽。这就使得这几种湿地植物的萌发晚于正常时间,打乱了这几种湿地植物的整个物候。
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呼吸作用的温度系数(Q10)。温度升高后,这几种湿地植物呼吸速率会升高。但是当温度升高超出耐受范围之后,这几种植物的呼吸速率会下降。呼吸作用下降后,为这几种湿地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的能量降低,这几种湿地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能力也降低。
温度升高对这几种湿地植物的生长速率有一定的影响。高温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均有不利影响。考察温度升高对云南湿地植物生长影响的一个重要指标便是生物量。大部分的湿地植物,随着温度的升高,生物量会下降。温度升高后,这几种湿地植物的叶片会由绿变黄直至枯死,它们的生长会变得缓慢,比正常温度下生长的植株矮。
4 温度降低对云南湿地植被的影响
4.1 温度降低对云南湿地植被的有利影响
大部分植物的种子需要经历低温春化才能够萌发,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生长阶段。而温度的降低,有了持续的低温阶段,这几种湿地植物能够进行正常的春化,对冬眠植物的成花也有诱导和刺激作用,进而影响植物的繁殖能力。
4.2 温度降低对云南湿地植被的不利影响
温度降低后,这几种湿地植物对氧气的利用率降低,细胞组织中的活性氧分子迅速积累,超出了正常所需活性氧分子的量,对植物来说是一种氧化胁迫。这种氧化胁迫对这几种湿地植物有潜在毒性。它使得这几种湿地植物的脂质损伤、蛋白质损伤,最关键的是DNA损伤,遗传受到限制,威胁到它们后代基因的延续以及家族的延续。
温度降低后,不仅对这几种湿地植物的地上部分有影响,对于它们的地下部分的根系也有一定的影响。低温使得这几种湿地植物的根系出现褐色反应,再严重者会出现沤根现象。这两种现象出现后,会严重影响根系对于养分的吸收,养分吸收减少后,这几种湿地植物体内的一系列活动会受到影响。
温度降低后,这几种湿地植物面临的一个最大威胁便是冻害。冻害即作物在0 ℃以下的低温使作物体内结冰,对作物造成的伤害。冻害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植物体内细胞膜系统的受损。冻害的症状主要是叶子和茎出现结冰并表现出冰渍,有的植物会出现暗褐色斑点。如果冻害发生在春季,会使这几种湿地植物的成花冻死,严重者使这些湿地植物灭亡。如果冻害发生在冬季,则使这几种湿地植物的种子冻死,来年无法正常萌发。总之,冻害对于云南湿地植物是最大的威胁之一。
5 结语
全球气候变暖对云南湿地植被的影响,是一个长期和缓慢的过程。温度变化对高海拔地区的影响大大超过对平原地区的影响,而云南地处云贵高原,湿地资源丰富,成为研究温度变化对湿地植被影响的理想区域。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初,云南呈增温趋势。云南西部的增温幅度明显高于东部,说明云南的温度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这些特征严重影响了云南湿地植被的生长。
总之,全球气候变暖,对云南湿地植被的生存是一个不小的威胁。湿地植物作为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首要生物因素,在维持闭合半闭合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其结构和功能的核心。因此,研究温度变化对云南湿地中植被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以及广泛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丁一汇,任国玉,石广玉,等.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2(1):1~9.
[2]郑建萌,等.云南近百年来温度雨量的变化特征分析[J].灾害学,2010,25(3):24~31.
[3]刘瑜,等.云南近46年降水与气温变化趋势的特征分析[J].灾害学,2010,25(1):39~44.
[4]徐雨晴,陆佩玲,于 强.气候变化对我国刺槐、紫丁香始花期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26(6):94~97.
[5]商侃侃,张德顺,王 铖.高温胁迫下植物抗性生理研究进展[J].园林科技,2008,107:1~6.
[6]柴国华,吕慧颖,李辉亮,等.热胁迫对大豆花荚离层细HSP70的基因表达、能量供应及花荚脱落率的影响[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6,14(4):574~577.
[7]范广州,贾志军.植物物候研究进展[J],干旱气象,2010,28(3):250~255.
[8]Criddle RS,Hopkin MS,McArthur ED,et al.Plant distribution and th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metabolism[J].Plant Cell Environment,2000(17):233~243.
[9]Lobell DB,Schlenker W,Costa-Roberts J.Climate trends and global crop production since 1980[J].Science,2011,333(6042):616~620.
一、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我国目前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的60%,农业劳动力占50%,而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下降到15%。粮食产量由*年9244亿斤,下降到去年8613亿斤,今年计划9100亿斤,实现难度也较大。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已从*年的2.2:1,扩大到*年的3.2:1,考虑到城乡居民享受的不同公共服务以及农民生产资料投入的因素,实际差距可能在5~6倍。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之一就是要解决城乡发展很不平衡的问题。没有8亿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全国的现代化。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但不能仅以城市居民为本,特别要充分考虑8亿农村居民和1亿农民工的发展需要和切身利益。
在编制“十一五’’规划时,必须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一个重点,按照城乡统筹的思想,从战略上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及其制度、体制、政策进行通盘考虑。为此,需要进行更深入系统的研究。比如,在各类规划中,要研究如何更好地为解决“三农’’问题服务;要研究如何以“入口城镇化"为核心推进城镇化,并据此改革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行政区划体制;如何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发展;如何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等。这些,在各部门的有关专项规划中都要具体落实。
二、就业问题。我国是人口大国,今后30年仍将处于人口的增长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目前城镇下岗和失业人员1460万人,城乡每年新增的劳动力将维持在千万左右的高位,还面临着1.5亿就业很不充分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一些资源枯竭矿山和困难企业关闭破产,国企改制重组大量冗员需要分流;随着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一些素质较低、技能单一的劳动者不适应岗位需要而面临转岗。一方面,我们需要安置就业的人口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就业弹性却趋于缩小,上世纪八十年代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创造240万个岗位,九十年代以来已下降到80万左右。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把促进就业放到各卷辄董11的突出位置。要研究如何使规划成为有利于促进服务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等健康发展,要研究如何进一步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等。
三、资源支撑问题。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大量消耗资源实现的。*年我国GDP达到1.4万亿美元,占世界的4%,但为此消耗的各类资源经折合后约为50亿吨,其中钢材2.7亿吨,石油2•67亿吨,煤炭16.67亿吨,水泥8.62亿吨,分别相当于*年世界消费量的27%、7.4%、31%和40%。
我国资源禀赋较差,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时空分布不均。人均耕地拥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和9.7%。由于国内资源供给约束性增强,我国主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全球资源量也是有限的,真正的自由贸易量更有限。由于我们的大量进口,导致国际上铁矿石的价格及其运输成本大幅度上涨。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能源翻一番的条件下实现了GDP翻两番。到2020年GDP翻两番,仅从能源消费来看,如果比*年翻一番,到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的消费总量就将达到30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量将达到22亿吨。我国煤炭资源丰富,虽然国内资源保障不成问题,但也面临精查储量不足、生产能力不足、运输能力不足和环境容量不足等四大压力。化解日趋紧张的资源短缺与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是“十一五”规划必须着力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四、环境容量问题。我国生态环境本来就很脆弱,尽管我们加大了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的力度,但由于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性转变,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仍尚未得到根本扭转,边保护、边破坏,边治理、边污染的问题仍很严重。*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荒漠化面积超过260万平方公里,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有不同程度的退化。我国的化学需氧量排放、二氧化硫排放已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居世界第二,污染排放已经大大超出环境容量。这表明我们取得的成绩很大,但付出的环境代价也很大。
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的增多,不仅导致社会财富减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降低,而且与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不符,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目前我国已成为被一些国家实行‘‘绿色贸易壁垒"限制最多的国家,尽管我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还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但总量大、增加快,沙尘暴的频发也受到周边国家的广泛关注,来自国际社会的环境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事关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战略性课题。今后我们还要加快发展,能源和资源的消耗还会增长,如果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废弃物的排放也会增加,生态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尽管我们可以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科技进步和加大污染防治力度等措施,减缓污染加重的趋势,但在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实现工业化,环境承受的压力是难以想象的。化解日趋紧张的人与自然关系,是我们新世纪必然面对的重大挑战,也是各类规划都要充分考虑并应该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五、产业协调发展问题。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是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前,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短缺曾是当时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也一直是中长期规划重点解决的问题。经过“八五”、“九五”的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得到了充实提高,产业结构出现了比较协调的局面,但去年以来,来之不易的产业比较协调的局面再次被打破,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再次出现。
电力供应从*年的总体平衡、局部偏紧,转变为*年的总体紧张、总量不足,供应紧张地区从*年的10个增加到*年的21个。电力需求强劲带动了煤炭消费激增,煤炭供应也出现了紧张状况,一些电厂、钢厂“等米下锅”,甚至一些产煤大省也面临着电厂停机的窘况。由于缺电、缺煤,许多地区再次启用高耗能的柴油发电,导致一些地区柴油供应紧张。由于煤炭需求大增,又带来铁路运输吃紧等等。
摘要:灵芝具有显著的医疗保健功效,并在中华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从灵芝典籍、咏芝名作、灵芝神话、灵芝与道教、灵芝与艺术等方面介绍了灵芝的历史文化,并介绍了灵芝现代研究所取得的成就。
关键词:灵芝;神话;道教;艺术;历史文化;医疗保健;现代研究
灵芝,古时亦称神芝、芝草、仙草、瑞草,因具有显著的医疗保健功效,加上道家文化和儒家思想的推崇以及皇权政治的影响,使其在我国文明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灵芝的历史文化
1.1灵芝典籍“灵芝”一词,最早见于东汉张衡《西京赋》:“浸石菌于重涯,濯灵芝以朱柯”,但早在远古神话和先秦典籍中,就有许多关于灵芝的记述。
1.1.1《太上灵宝芝草品》传世最早的灵芝典籍,讫今已知世界上最早的菌类图鉴。自公元二世纪以来,芝草图见于古代著录者有多种,唯《太上灵宝芝草品》有赖《道藏》的编纂而得以保存。《道藏》是道教经典总集,《太上灵宝芝草品》即保存在明《正统道藏》“亦一”卷中。
《太上灵宝芝草品》是一部具有宗教色彩的图鉴。灵芝被道教奉为仙药,此书是一部讲求服食、指导采集灵芝的图谱,书中记述灵芝103种,皆略述产地、性味、形态和服饵价值,如“木菌芝,生于名山之阴谷中,树木上生,本三节,色青,味甘辛,食之万年仙矣。”是研究古代灵芝文化的重要文献。
1.1.2《种芝草法》道教种芝法专著,载《正统道藏》“如十”卷中。从该书内容记载可看到,道教种芝有许多仪式,都是宗教性的,但关键是“药”,为道家严守之秘术,在清代陈氵昊子《花镜》中有详细叙述。本书不仅有宗教学意义,也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1.1.3本草学著作在古代本草著作中,芝类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神农本草经》,又名《本经》、《本草经》,托名神农所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成书于东汉末期,为中医药古籍中最珍贵的文献之一,被尊为四大经典,但原书早已亡佚,现存多为后人辑本。书中收药物365种,分上、中、下三品,所录芝类有赤芝、黑芝、青芝、白芝、黄芝、紫芝六种,均列为上品,对每种芝的性味、功效、异名都有记载。如“赤芝,味苦平,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慧智,不忘。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丹芝。”等。《本草纲目》,明李时珍撰,成书于万历六年。作者承其家学,遍历名山大川,搜罗幽微,博采群书,考辨异同,集明以前本草学之大成。所收芝类有青芝、赤芝、黄芝、白芝、黑芝、紫芝,亦为六种,每种均按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附方等项,详加注解。
1.2咏芝名作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灵芝是圣洁、美好的象征。楚国诗人屈原的《九歌 山鬼》,即有“采三秀兮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三秀”即为灵芝。三国曹植的《灵芝篇》,是一首著名的燕乐曲,“灵芝生天地,朱草被洛滨,荣华相晃耀,光彩晔若神。”在他的名篇《洛神赋》中,又用“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描写出神女采撷灵芝时安详而闲适的神态,以及诗人钟情于神女而激动不安的心情。
自汉代以来,服食灵芝追求长生的思想,在汉乐府诗中已得到反映,如《长歌行》:“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导我上太华,揽芝获赤幢。来到主人门,奉药一玉箱,主人服此药,身体日康强,发白复又黑,延年寿命长。”魏晋六朝许多著名诗人,如曹植、张华、郭璞、沈约、江淹、陶宏景等,还留下不少游仙诗。如曹植《平陵东》:“阊阖开,天衢通,被我羽衣乘飞龙。乘飞龙,与仙期,东上蓬莱采灵芝。灵芝采之可服食,年若王父无终极。”这种骑龙驾鹤、游历仙山、采集灵芝、以求长生的诗,在魏晋六朝已形成一代诗风。直到唐宋以后,在李白、苏轼的诗中,仍可见其余韵。
1.3灵芝神话
1.3.1《山海经》灵芝神话起源于《山海经》。《山海经 中次七经》说,炎帝小女名“瑶姬”,刚到出嫁之年,即“未行而卒”。她的精魂飘荡到“姑瑶之山”,“化为瑶草”,“实为灵芝”,“其叶胥茂,其华黄”。因“天帝”(炎帝)哀怜瑶姬早逝,便封她做巫山云雨之神。有一天,楚怀王来到云梦,住进一所叫“高唐”的台馆,这位渴慕爱情的女神悄然走进寝宫,向正在午睡的楚怀王倾诉情爱,楚怀王从朦胧中醒来,记起她在梦中临别时的叮嘱:“妾在巫山之阳,高邱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便给瑶姬立了一座庙,叫作“朝云”。后来,楚怀王的儿子楚襄王来这里游玩,也做了一个同样的梦。楚国著名诗人宋玉根据这两个梦,写成传颂千古的《高唐赋》和《神女赋》。现在,巫山生长灵芝特别多,传说都是女神洒下的相思子。
1.3.2《洛神赋》三国著名诗人曹植的代表作“洛神赋”,是一个描写人神恋爱的故事,其中有“尔乃税驾乎蘅,秣驷乎芝田”,意思是你驾着华丽的马车到蘅出游,晚来将驾车的马驱赶到栽种芝草的田野上放牧。汉班固《汉武帝内传》是六朝人伪托,着重写汉武帝与西王母故事,也谈到西王母居住的昆仑山上种有芝田。这是有关灵芝神话传说的又一个系统。由此派生出另一个神话故事:旧俗三月三日为西王母寿诞,每到这一天,仙女麻姑都要到绛珠河畔采集灵芝,酿酒为王母祝寿,这段故事已成为河北杨柳青民间年画“麻姑献寿图”的主题。
1.3.3《白蛇传》是我国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白娘子和小青是修炼成仙的蛇精,和尚法海认为二人是蛇妖,百般破坏白娘子和许仙婚姻。白娘子为救夫君,不顾身怀六甲,只身前往峨眉山盗仙草,仙长怜其救夫心切,赠与仙草,救活了许仙。白娘子所盗仙草,即为灵芝。明陈六龙以此故事为题材作《雷锋记》传奇,未见流传;清黄图秘、方成培亦作有《雷锋塔》传奇,另《警世通言》有《白娘子永镇雷锋塔》,弹词有《义妖传》(亦名《白蛇传》),均以白蛇故事为题材创作而成。
1.4灵芝与道教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其哲学思想是“以生为贵”,认为只要通过清养修炼,服食“仙药”,便可白日飞升,得道成仙。“五芝”在“仙药”中占有显赫地位,历史上著名道家人物如葛洪、陆修靖、陶宏景、孙思邈等,都很重视灵芝研究,对推动中国灵芝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1.4.1灵芝抗衰老作用的发现在汉魏六朝期的800多年间,古籍中充满食灵芝而获长生的记述。《汉武帝内传》说:灵芝为“太上之药”,“得而食之,后天而老”。《瑞令记》说:“食芝延年不终,与真人同(寿)”。《魏志 华佗传》说,有位叫樊阿的人,在山中迷路,遇仙人指点,在服食“黄芝”后,得享高年而精力旺盛过人。《神农本草经》亦将“六芝”列为草部上品之首,并说久服皆可“轻身不老,延年神仙”。因此,服食灵芝以求长生,成为当时社会风尚。
1.4.2研究灵芝著作大批出现在道教追求长生思想的影响下,汉魏六朝期间,对灵芝的研究空前繁荣,产生许多研究灵芝的专门著述。其中包括介绍灵芝形态、生态、产地、采集之法的《木芝图》、《菌芝图》、《神仙芝草图》等;介绍灵芝服饵之法的《灵宝服食五芝品经》、《服芝草黄精经》等;介绍道家种芝秘术的《种芝经》、《种芝草法》等,以及记载各地产芝经过的《祥瑞记》、《嘉瑞记》等。据古代目录学著作记载,出自魏晋道教人物之手的芝草类专著,估计在百种以上。如此丰富的著述,在世界菌蕈学发展史上绝无仅有。上述著作,除《太上灵宝芝草品》和《种芝草法》有赖《道藏》的辑录而得以保存外,其余均已湮没亡佚。
1.4.3对人工栽培灵芝的探索早期的道教著作,虽充满仙家种芝的神话,但对种芝实践也很注重。从传世《种芝草法》来看,道家种芝术与中国古农书记载的种菇法有很大区别,不但文字间充满神秘感并有宗教仪式,所用原料和栽培方法也有独特之处。李时珍《本草纲目・菜部・芝类》说:“方士以木积湿处,用药敷之,即生五色芝。”方士所用之“药”,在清代陈氵昊子《花镜》卷4中有较详细记述:“道家种芝法,每以糯米饭捣烂,加雄黄、鹿头血,包冬笋,俟冬至日,堆于土中自出。或灌入老树腐烂处,来年雷雨后,即可得各色灵芝矣。”由此可见,所谓“药”,就是含有淀粉、蛋白质和无机盐之类的培养料,以改善营养条件,有利于自然中灵芝孢子的定殖和生长;其所以选定在冬至日,是因为低温季节施“药”,可防止杂菌污染。揭开神秘的外衣,可见道家种芝术和古农书上介绍的民间种菇法源出一理,均能体现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和聪明才智。
由于道教世界观和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对灵芝的研究也有错误和消极的一面。道教的“芝”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既包括芝类多孔菌,以及伞菌、腹菌等一些大型真菌,也包括按道教观念创造出来的“神芝瑞草”。“芝”已成为一种超越自然的神化生物。因此,道教的采芝、饵芝方法,也就带有神秘的宗教色彩。这虽然起着加强灵芝神秘形象和提高道教社会地位的作用,但也阻滞了灵芝研究的深入发展。
1.5灵芝与祥瑞北宋著名词人秦观说:“草之有芝,犹鸟之有凤,兽之有麟,从古相传,以为瑞物。”古代将灵芝称作“瑞草”,认为灵芝的出现,是向人展示天意的吉祥征兆。这种观念的形成,固然与战国以来齐燕方士文化有关,但根本原因,还是汉儒将灵芝神化的结果。《孝经 援神契》说:“王者德至草木,则芝草生;善养老,则芝实茂。”中国古代儒家的一些著作,如《孙氏瑞应图》、《尚书大传》、《白虎通》等书中,均有类似论述。于是灵芝便如传说中的凤凰、麒麟等灵禽祥兽一样,成为反映圣王德政或儒家伦理道德的“祥瑞”。
汉武帝元封二年6月,“甘泉宫内产芝,九茎连叶”,“乃作芝房之歌”,“赦天下”。其事被记入《汉书 武帝本纪》。此后,在历代官修史书中,有关“现芝”、“献芝”的记载,不绝于书。《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芝草纪事》,称得上是一部芝草纪瑞的编年史,它记载了许多有关显瑞、表贺、勒石、赦天下、封禅、上尊号的盛典。
时至今日,我国民众以及世界各地受汉文化影响的各民族,仍以灵芝为美好的吉祥物,但就其本质来说,已摈弃儒家祥瑞之说的迷信成分,而将其作为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
1.6灵芝与艺术自秦汉以来,灵芝一直是石刻、雕塑、绘画等宗教艺术作品的重要题材。在陕北出土的东汉初画象石(石刻象)中,可看到在升仙的行列里,仙人手执灵芝进行引导;旅大市营城子东汉壁画墓里,有墓主升仙图,在墓主的对方,有“羽人”(仙人)手执灵芝在云中腾跃招引,以引导主人升仙。山西芮城县永乐宫内的壁画,是14世纪末东方宗教绘画的优秀范例,三清殿中的《朝元图》,秉承唐宋以来宗教人物画的传统,用笔遒劲,色彩绚丽,其中有位玉女手捧灵芝,神情端庄,风度飘逸,手中灵芝形象逼真,清晰醒目,是中国灵芝画难得的珍品。
清代画家吴友如和任熊的《麻姑献寿图》,曾驰名一时,“麻姑献寿图”的故事前已述及。《瑞草图》所画是白娘子盗仙草的故事,这幅画是乾隆年间作品,构图丰满,笔法匀整,色彩鲜艳。此外,象“百事如意”、“和合如意”、“天仙寿芝”、“芝仙祝寿”、“君子之交”、“寿山福海”等富含吉祥寓意的小品,都是灵芝画的常见题材。
古代丝织品、瓷器、窗花剪纸或其它装饰物上,经常可以看到用灵芝构成的图案。古建筑的部件,如栏、柱、梁、檐、脊等,无论是木是石,常将灵芝作为装饰图,甚至天安门前的华表,其上也有灵芝图形。灵芝菌盖表面有一轮轮云状环纹,被称为“瑞征”或“庆云”,是吉祥的象征,后来演变成“如意”,多用黄杨木、紫檀木或玉石雕刻而成,是象征富贵吉祥的工艺品,常为皇家或富贵人家赏玩、摆设或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颐和园的陈设中,还有象征多头灵芝的“如意树”,更是不可多得的吉祥物,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
2灵芝的现代研究
发源于中华大地的灵芝文化,走过漫长岁月,进入20世纪后半叶,掀开了新的一页。我国一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对灵芝展开深入研究,揭开了灵芝具有医疗保健功效的奥秘,同时对灵芝的人工栽培和产品开发进行积极研究,均已取得丰硕成果。
2.1灵芝的药理药效现代研究揭示,灵芝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对心、脑供血供氧能力,改善细胞和组织的生理机能,以及安神、解惊、解毒等功效。临床上可以治疗神经衰弱、慢性支气管炎、心脑血管等疾病;配合抗生素可以治疗细菌性疾病,降低抗生素的毒副作用;配合治疗肿瘤,可降低放疗、化疗引起的副反应;常服灵芝可提高人体抗病能力,显著增强免疫功能。笔者年近六十,因研究灵芝,得以长期服食,虽工作繁忙,但自我感觉十分良好,无论饮食、睡眠、代谢,还是精力、思维、灵感,均不亚于年轻同事。灵芝孢子是灵芝的“种子”,亦是灵芝精华,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促进白细胞介素释放,提高晚期肿瘤患者免疫力;能减少免疫低下引起的疾病,如感冒、肝炎等;可降血糖、血粘和血脂,对中老年人的糖尿病、淤血症和高血脂症有良好治疗效果。由于灵芝疗效显著,已得到国际医药科研工作者的重视,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也先后对灵芝进行深入研究和临床试验,美国一家研究单位甚至报道,灵芝治疗艾滋病有相当好的效果,可使免疫功能显著恢复。2000年《中国药典》已将灵芝收录,充分肯定了灵芝的医疗保健价值。
2.2灵芝的活性成分通过深入研究,已发现灵芝含有灵芝多糖、三萜类化合物、核苷类物质、生物碱和有机锗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其中有机锗的含量是人参的4~6倍。各种活性成分都有特殊的生理功能,本文限于篇幅,不作详细介绍。
2.3灵芝的人工栽培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探索,灵芝的科学栽培已获得全面成功,古代神话中的成片芝田已变成现实,我国江苏、山东、福建、安徽等省的一些地方,已建立规模化的灵芝生产基地,所产灵芝已能满足国内外的需求,使我国成为国际灵芝市场的主要供应地。
2.4灵芝的产品开发近年开发的灵芝产品,有灵芝切片、灵芝纯粉、灵芝精粉、灵芝茶、灵芝冲剂、灵芝胶囊、灵芝孢子粉、破壁灵芝孢子粉、灵芝孢子油、灵芝浸膏、灵芝多糖、灵芝肽、灵芝菌丝粉、多种灵芝复配制剂和灵芝美容保健品等,这些产品各具特色,医疗保健效果都很好,受到海内外消费者的普遍欢迎。
我国灵芝2000多年的历史,从一个侧面丰富了中华历史文化;灵芝的现代研究,则将灵芝文化推向了新的高度。发掘、发展灵芝文化,让灵芝为现代人造福,使千百万人健康长寿,是每一位灵芝研究者的不懈追求。致谢:陈士瑜先生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做了许多前期研究,谨致谢意。
参考文献
[1]黄年来.中国食用菌百科[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
[2]上海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中国食用菌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3]朱世能, 森昌夫(日).灵芝的研究[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
[4]林志彬.灵芝的现代研究[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