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桥梁道路工程技术范文

桥梁道路工程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桥梁道路工程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桥梁道路工程技术

第1篇:桥梁道路工程技术范文

关键词:GPS技;道路桥梁;工程测量;应用

中图分类号:C35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GPS技术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简称,可以为人们提供精准的三维空间数据或者动态物体的三维立体速度与时间等数据资料,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运用在各领域。随着其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其测量技术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和实用性的结合,在道路勘测工作也得到了实际的应用。

一、GPS技术概述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也就是GPS技术(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技术是当前美国陆海空三军共同研制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因此具有精确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导航定位功能以及定时功能,因此GPS技术能够为实践中的各类用户提供非常精密的三维坐标定位、速度定位以及时间定位技术。单点导航定位技术和相对测地定位技术是当前GPS应用过程中的两个主要方面;对于实践中常规测量作业而言,其相对于测地定位是较为主要的应用形式。那么运用GPS技术进行定位的根本原理,也就是以GPS定位卫星以及实际用户接收机天线间的距离(或者是距离差)的观测作为基础,并且依据已知的卫星瞬时定位坐标来最终确定出该用户接收机天线所对应的相关点位坐标,那么也就是待定点的具体三维坐标(x,y,z)。因此可以了解到,GPS技术定位的关键所在,也就是精确测定出相关用户的接收机天线一直至GPS定位卫星之间的实际距离。为了能够满足测量高精度的基本需要,当前广泛运用的是GPS技术相对定位法。GPS技术相对定位,也就是若干台接收机同步进行跟踪,那么跟踪相同的GPS定位卫星以最终能够确定出各个接收机间实际位置的一种手段。在GPS技术的绝对定位功能应用中,其测量结果通常会受到卫星轨道的误差、钟差以及信号传播等方面误差产生的影响,但是上述误差对于定位观测量产生的影响具备一定的关联性,所以,若是运用这些观测量到的不同线性组合进行GPS技术相对定位,可以有效地消除或者是减弱这些误差产生的影响,最终能够显著提高GPS技术定位的精度。

二、GPS技术应用在道路桥梁工程测量的优点

1、GPS技术用途广泛

GPS技术可应用于国民经济多个领域。在工程测量领域里,GPS定位系统可应用于大地测量、地壳板块运动监测、工程施工、道路桥梁建设等领域,可以应用于建立各种工程监测网及进行各种繁琐的工程测量等。进行各种工程测繁等。自动变形监测系统、工程施工的自动控制系统是未来GPS技术的在工程测量中的研究方向之一。

2、利用GPS技术在进行线路测量时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

GPS测量技术采用的是卫星定位原理,可以再任何的时间地点连续的进行观测工作,且可以在视线不佳的天气或夜间进行观测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该优点是传统的光学测量仪器无法比拟的。

3、GPS技术定位精度高

利用GPS进行测量其精度较传统方法要提高很多。其中、短距离精度可达毫米级。其中大型建筑物、构筑物变形监测如果采用特殊的观测手段方法和适当数据处理模型和软件后。其平面精度可达到亚毫米级。

4、GPS技术应用到工程测量中工作效率高

GPS技术对测量的数据具有存储功能,通过计算机连接和绘图软件可以直接将测量的数据结构生成平面图和断面图,从而大大减小了绘图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实践表明,GPS应用在道桥工程测量中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简化传统的测量程序,从而大大的缩短了测量时间。利用GPS控制网进行选点其灵活度高,布网方便,基本不受通视、网形的限制,特别是在地形复杂、通视困难的测区,利用GPS技术其优越性更加明显。

三、GPS技术在道路测量中的实际应用

1、GPS在道路工程中的运用

GPS的勘测精准度高,不受地域环境和时间的局限,在地形复杂,条件恶劣的区域的使用特别凸显其优势。其测量优势还体现在其高效率不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全作业过程全部依靠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自动运行和数据处理。GPS的应用可以减少工程中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同时还可减少对野外砍伐的工作量,让勘测工作提升效率,减少资源消耗。一般情况下,GPS的工作效率是传统常规方式的3倍以上。随着道路建设发展逐步延伸到山区或丘陵地带,GPS的测量在这些恶劣的环境中更加提高了勘测的精准和效率,不会受到地形条件的干扰,突破了常规测量的种种局限。

2、GPS在道路建设工程控制网中的应用

道路工程控制网是道路工程建设、管理和维护的基础,其精度要求与道路工程项目的性质及规模关系密切。常规的方法多采用边角控制网进行布设。而利用GPS定位的方法建立道路工程控制网,具有点位选择限制少,作业时问短,工程费用低及成果精度高等特点。且GPS定位方法可用于建立道路工程首级控制网,及变形监测控制网、工程勘探、道路施工控制网及隧道等地下工程控制网的布设等等。为保证工程的精度GPS定位方法通常采用载波相位静态差分技术。以保证工程数据精度能够达到毫米级别。

3、GPS在工程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变形监测技术主要应用于监测大桥、高层建筑等建筑物及构筑物的地基沉降、位移及其整体的倾斜状况等。变形监测工作的特点是被监测建筑物的尺寸比较大,监测环境复杂且对监测技术的要求比较高。传统常规的监测技术是应用水准测量的方法,监测地基的沉降情况。传统技术是应用小角度测量方法。投点法及视准线法监测地基的沉降位移和及整体的倾斜状况。当今GPS技术也可应用在变形监测领域,通常我们通过建立高兴度的GPS监测网,得到毫米级季度的嘴对平面位移与相对竖直监测数据,然后通过利用全站仪进行监测对比。实践表明GPS技术可以完全取代高精度的边交网控制测量,且精度相对较高。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利用GPS控制网更加方便快捷。

4、在线路定测中的应用

GPSRTK技术是GPS技术的主要内容,改技术是以厘米级为精度指标的动态三维定位系统。因此,在线路定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其优势主要有:一是对于常规的测量来说,通常是需要先进行平面位置测量,再进行水准或高程测量,而GPSRTK技术能够实现在中线测量放样的同时进行高程测量,从而提升整个工作效率。二是利用GPSRTK技术能够从首级控制网实现对整个全线的控制,其覆盖范围在lOkm-20km,而传统测量通常需要布设次级控制网,由此带来的工作量,以及因重要桩位遗失而带来的各类控制难题都能够有效规避。三是GPSRTK技术是通过基准站发射的差分信息来进行信息交互的,从而可以满足多个流动站的同时使用,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在现场定线测量中,利用GPSRTK技术可以将各待定点的坐标数据传送到RTK设备中,由此来进行坐标放样,提升现场定线工作效率。其工作过程是将各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信息输人到基站仪器,在与基准站进行信息交互中,可以对流动站实现厘米级精度的采集和放样。

结束语

从GPS系统测量原理及在公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探讨,GPS测量手段的优越性能够满足对整个工程控制网的精度要求。随着公路工程技术测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公路工程测量实践中,GPS技术可以更好处理复杂地形变化下的高差干扰,尤其是其在高程测量中的准确性、可靠性,更能提升工程测量效率,减少了测量误差源。

参考文献

[1]王守彬,王新洲,树良.GPS在公路桥梁施工控制测量中的应用[J].

中国公路学报,2001,(3).

[2]舒国明,郭磊.GPS定位技术在桥梁施工测量中的应用[J].交通标

第2篇:桥梁道路工程技术范文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对学生的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学校在进行实习实训教学时不仅要注重完成专业的教学任务,还要重视教学内容与实际接轨,让学生积累足够的实践经验便于未来更好的发展。在进行该专业的实习实训教学过程,学校应始终将重视学生实践经验的累积,重视实习实训环境与实际工作环境接轨作为实习实训教学改革的核心。

1 传统实习实训教学方式的不足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培养掌握道路与桥梁工程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道路与桥梁工程现场的施工技术和工程管理能力,从事道路与桥梁工程生产一线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专业性人才,由此可见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对于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1]。

学校组织进行学生统一实习实训的教学方式主要存在学校缺乏足够的教学资源,学校实习经费有限及实习实训教学内容不全面等问题。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没有一个专门固定的实习场所,并且大型的道路桥梁工程现场基本上都处于城市的偏远地区,交通及实习实训都非常不便利。学校的实习经费有限,不可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便利的实习环境。即便学校组织学生去往现场参观,可道路桥梁工程单位也经常出于学生的安全问题及相关的管理问题的考虑,一般是不愿意接受学生来实地参观实习的。

学校的实习参观多为毕业前半年或者一年,但道路桥梁工程工期时间长,学生不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实习内容。而且需要实习的学生数量较多,带队的专业教师及管理人员数量较少,致使学校组织的实习参观最后往往流于形式。

如果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完成实习的方式也存在学生实习单位散,专业教师没有办法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与指导等方面的缺陷。

2 实习实训教学的改革方法

2.1 确认实习实训教学的目标

高职院校道路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目标是为道路桥梁工程单位和企业提供合格的道路桥梁工程专业人才,因此在计划实习实训教学时学校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道路桥梁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重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在组织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实习时,学校要以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为导向,努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经验,培养写生的创新能力[2]。

2.2 实习实训课程内容与企业要求相结合

教师可以对企业进行实习考察,了解企业岗位真正需求。教师在设计实习实训课程内容时可以与将企业的具体要求相结合,让实习实训课程内容更贴近学生未来工作环境的要求。如此既保证了实习实训教学课程专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也提升了实习实训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实习实训教学中真正得到了锻炼的机会,积累了专业实践经验。

2.3 建立完善的实习实训教学管理办法

实习实训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一样,学生需要进入到实习现场进行实践操作,因此良好的实习实训教学管理办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保证学生安全完成实习实训教学,也直接影响着实习实训教学的质量。

在制定实习实训教学管理办法时,学校应注意四个方面:①细致全面的规定实习实训教师及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内容,做到权责分明;②监督检验实习实训教学每一阶段的教学成果,保证实习实训教学的整体效果;③对实习实训期间所使用的设备均要做好记录,制定完善的申请使用与归还验收制度,为实习实训教学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持;④完善实习实训教学的监督管理体制,保证学生在非集中式实习实训教学质量[3]。

2.4 建立完善的实习实训基地

学校应学校应加大建设力度,建立完善的实习实训基地。室内实训室配备成套的仪器设备,基于常规试验及检测的相关项目,编制出更适合教学的实训项目,使学生们不出校门就能进行相关的试验及检测;室外实训基地建设模拟施工现场情况及可能出现的各种病害情况,让学生们能进行相关的路基路面检测、桥隧外观和内部检测、桥梁桩基检测等,并判断出各病害类型及应采取的处理方法。建立完善的实训基地的同时,系统的设置实训项目,使“工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同学们能更快地适应施工现场工作。

2.5 建立有质量的实习实训教学团队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是一个专业性与实践性都非常强的专业,需要专业教师在掌握足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对学生的进行有建设性的实践指导。学校要有意识地建立起专业理论知识过硬,又能对学生实习实训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的实习实训教学团队,以保证实习实训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建立实习实训教学团队时,学校及相关部门要重视以下几点:①为该类型教师制定详细的准入制度与任职标准;②对现有专业教师进行培训,提升现有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③推进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制度,加大对教学人才的重视[4]。

第3篇:桥梁道路工程技术范文

关键词:道路桥梁 隧道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6(a)-0048-01

隧道工程具有很高的隐蔽性,因此工人就会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高风险、高难度的作业,其中决定工程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就是项目的单体工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进行严格的管理,因为施工的地点地质十分复杂,极易发生事故,要将工人的生命安全作为作业的首要条件。

1 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概述

本文研究的是处于低山河谷地貌的道路桥梁隧道,隧道的顶部呈现出10°~30°的自然坡度,有明显的地表植物。本隧道的右侧与另一隧道相邻,并且在出口处与其存在着较小的间距。隧道全长约730 m,其中一部分为浅埋段,在2006年在进行施工,工作人员发现其中一部分隧道顶部曾出现了滑坡变形的情况,为了发现坍塌原因,分析其对整个隧道造成的影响,工作人员使用TSP203对其进行超前地质探测,同时对隧道表面进行地质勘探作为补充。

2 道路桥隧道稳定性评价

根据工作人员详细的调查发现,此隧道除了在隧道坍塌处顶端的土体标称出现裂缝之外,其他的低端并没有发现异样。在隧道所处地区的斜坡坡脚,工人对基岩陡坎进行检测,发现岩面颜色鲜艳、坡面也比较稳定。此工程附近有居民区,也没有受到任何损害。在对斜坡中部进行检测时,也没有发现有泉水排泄的情况。总而言之,该隧道所处的斜坡除了表层稳定性较差、具有较弱法的膨胀性之外,斜坡的整体稳定性是比较高的,因此对于隧道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隧道中有将近一百米是属于浅埋性质的,在隧道开挖前如果没有进行超前加固,将会在开挖的过程中扰动土体,导致斜坡后缘的土体失去稳定性。

3 隧道工程地质条件评价以及施工工程措施

3.1 对工程条件进行评价

通过对隧道进行钻探检测可以发现,隧道洞身经过的土地地质条件并不令人满意,多为粉土、强风化片岩或碎石土等,并且还有横向沟谷存在于隧道的顶部,对此地段的围岩进行综合评价之后将其确认为V级围岩。工程的前段,洞身主要经过的土地为碎石图层居多,不然就是强风化片岩,而且此地段还存在着地下水,因此极易造成工程塌方的情况发生,不仅如此还会伴随泥石流等现象,因此应该对其作超强支护;中段洞身经过的土地同样不尽人意,施工中同样会发生事故,因此对其的支护措施也应该加强;后端洞身经过土地地质为强风化岩以及粉土层,同样包含地下水,施工过程中塌方、泥石流的发生几率比较高,加强支护势在必行。

3.2 相关工程措施意见

(1)想要保证坡面的排水不出现问题,就要建立相对较完善的坡面排水系统,同时应该将隧道顶坡面的低洼处及因溜坍儿造成的错台进行填平。(2)本隧道的围岩主要是松散的堆积层,因此具有较差的稳定性,导致会在施工中极易发生事故。应该在施工时采用弱爆破的方法,增加支护的次数,以保证施工安全。(3)在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到一切有可能对隧道稳定性产生破坏作用的不利因素,通过加强隧道的强度与刚度,在施工时也应该做好对隧道的支护及二次衬砌。(4)此工程对于隧道的埋深不是特别深,同时隧道经过的地段还存有地下水,因此应该在施工前进行全面的计划,做好排水工作。(5)因经过地段地质较差,要尽可能的保证围岩的完整性。(6)施工时对洞内进行实时的监测,如遇隧道变形问题一定要及时停工,寻求方案解决问题。

4 施工技术研究

4.1 工程施工支护参数

(1)整个工程都使用25 cm左右厚度的喷射混凝土。(2)在全断面上铺设钢筋网,钢筋网的间距要保持在20×20 cm。(3)在整个隧道的全断面包括仰拱都要设置20a型钢钢架。(4)系统锚杆设置于墙之上,采用磁通量为42的小导管,长度为四米,导管间距一平方米,并注水泥浆,以梅花形作为标准进行布置。(5)使用C30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二次衬砌的工具,拱顶具有60 cm左右的厚度,最大跨度也在85 m左右。

4.2 施工方法与技术研究

(1)超短台阶施工法

要将工程中的台阶长度控制在5~8 m之间,循环进尺也要控制在0.5~0.75 m之间。要先对上台阶进行施工,下台阶紧随其后,要保证左右两侧错落有致,同时左右两侧的落底都要保持在2个钢架之内。围岩不能暴露在外超过4 h,在进行初期支护时,要及时对围岩进行施工,将其与掌子面紧密贴合。下台阶施工完毕之后马上进行仰拱的施工,同时进行及时的二次衬砌,为了保证安全,与掌子面也不要存有20 m以上的距离。

(2)钻爆设计。

想要防止地表水土流失而滑塌及洞内在隧道施工时出现坍塌的情况,就要对此隧道工程采用弱爆破的方法,可以根据已经开挖段爆破效果来推算出整个工程在进行定钻爆施工的参数,隧道周边的隔离眼之间相隔50 cm,周边眼相距45 cm,掘进眼间距55cm,孔深在700~800 cm之间,爆破时使用的药品要控制在每立方米中含有0.4~0.6 kg,遵循“短进尺,增少装药,加毫秒雷管段数”的方法进行爆破工作,循环尺不能超过75 cm。想要保证安全的进行隧道施工,就要将超短台阶施工贯彻到整个施工过程之中,将工程分为三个部分进行爆破,减轻爆破时所带来的震动。第一个区域是上台阶,首先进行爆破;第二个区域是下台阶的左侧的两个临空面,右侧则为一个;第三个区域是下台阶的右面,此区域有三个临空面。这三个区域是相互分离,互不干涉的,因此可以同时进行爆破也可以依次单独爆破。在对上台阶进行爆破时,如果所处地点周边围岩较差,那么可以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起拱线作为基础,在其下方进行装药,同时要减少药量,上方不装药,此做法可以有效的防止围岩震动剧烈的情况发生,使超挖得到合理的控制。

5 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桥梁隧道工程需要经过繁琐而复杂的工作环节,所以,不管是在对施工进行设计准备时,还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技术管理或是施工进行时的作业质量都要有所保证,要严谨的对待。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这是确保公路桥梁隧道施工高效高质量进行的最主要的因素,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整个工程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欧阳天烽.山区城市快速干道突发灾害预防及快速抢通技术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0(4).

[2] 冯玉琦.道桥施工中常见的技术问题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4).

第4篇:桥梁道路工程技术范文

通过以上对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特性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道路桥梁施工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来避免软土地基对于道路桥梁的危害。从而避免的地基的沉降,提高地基的稳定性。第一,道路桥梁工程中的表层排水法。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由于软土地基中软土的含水量较高,可以通过排水法来降低软土地基的含水量,提高地基的破坏极限,提高软土地基的渗透能力,充分发挥地基材料的作用,提高整个道路桥梁地基的稳固性。使得地基具有可机械作业的能力。一般来说,这种施工技术比较适于含水较高、土质较好的软土层。具体的施工方法为:在道路桥梁施工准备过程中,在施工前在土层表面挖好长度、深度、尺度适度的排水沟,并将地基内的表水导出。第二,道路桥梁工程中的添加混合剂法。在道路桥施工过程中,若软土层的软土为粘性土质时,可以在粘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使用具有增大粘度的混合剂,从而增大软土表层的密度,从而增强整个软土结构的抗压缩力,增加软土地基的强度。具体的施工方法:在道路桥梁施工前,对软土地基的土质进行检测,当土质达到运用添加混合剂法时,加入一定量的混合剂,增加土层的粘度,提高软土结构的整体强度。在添加混合剂的同时可加入石灰及适量的水泥。第三,道路桥梁工程中的排水固结法。在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可以再施工前对施工部分的地基进行预加载荷的碾压。在进行碾压时,可以排除部分软土层中的水分,还可以进一步增加软土地基的密度及强度。排水固结法则是在这时通过软土地基自身的固结属性而进行排水的方法。在经过碾压之后,软土地基中的软土会固结在一起,这样就增加了软土地基的强度。为了进一步提高软土地基的固结率,可以在软土地基中设立排水柱,增加整个桥梁施工地基的抗剪度。对于较深层次的排水固结施工来说,可以高效地完成作业,大大提高整个道路桥梁施工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具体的施工方法:排水固结法往往与填土法、加载法一起使用。第四,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加载法。为了有效地避免道路桥梁施工后发生沉降,可以对软土地基进行加载法施工。实现在道路桥梁施工的软土地基上增加载荷,提前使得地基沉降。这样的加载会与道路桥梁建成后的载荷不同,但是可以预先完成部分软土地基的沉降。所以,在道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一定的方法避免地基的沉降。第五,道路桥梁工程中挤密法。在道路桥梁工程中,可以采用挤密法对软土地基进行施工,增加软土的密度和强度。一般来说,挤密法主要适用于厚度较大的软土地基以及湿度较大的黄土。在运用挤密法时可以就地取材,原地处理。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在形成的桩孔过程中进行侧向挤压,增大整个土层的密度。并在桩孔中,利用素土与灰土分层进行填装。第六,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加固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加固技术可以提高道路桥梁整体的稳定性。我们可以在地基表面进行排水、挤压、垫层,退需要加固的软土地基进行加固,采用先进的加固技术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固性。

2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运用的注意事项

第一,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软土地基施工要注意桥梁的等级要求。不同等级的桥梁对于工程的施工有不同的要求。这也决定了软土地基加固与处理的不同要求。对于等级要求高的道路桥梁应该采取力度较大的工艺技术来处理软土地基,避免沉降以及地面裂缝的产生。而对于等级要求比较低的桥梁,可以预先铺设路面,等软土土层沉降之后再进行桥梁铺设。第二,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环境对于软土地基的施工也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的施工环境,具有不同土质的软土层,所以应该具体分析软土的土质,然后采取一定的施工技术进行处理。例如,对于一般粘性的软土土层可以采取实压的办法进行处理。对于砂性土壤的软土则可以采用挤密法来处理。对于土层较深的软土地基可以再表层对软土进行处理之后,再配合其他方案进一步加固软土层。对于土层较浅的软土地基的可以先进行表层处理之后,再进行表层挖掘与回填。若软土地基的图纸渗透性较差则需要长时间的排水之后,才能进行其他方式的处理,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3结语

第5篇:桥梁道路工程技术范文

【关键词】 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技术探析

前言

道路与桥梁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工程,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其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能否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需要,更关系到政府、城市的形象。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与桥梁建设数量逐渐增多、规模逐渐扩大,其质量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道路与桥梁建设技术仍有待提高,所以相关工作者必须加强对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的管理,不断改善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建设出满足市场需求的道路与桥梁,营造出一个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1、我国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近十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道路桥梁技术也迈进了一个新的阶段,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第一,地基加固。复合地基加固的施工技术已经开始运用到地基加固工程当中。该技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结合具体的道路桥梁工程所在位置的实际地质情况, 相应的选择恰当的施工材料,逐步开展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工作。

第二,钢筋与混凝土。当前的钢筋工程中各种技术已经投入应用,例如连接技术、预应力技术、混凝土技术。这些技术稳定可靠, 工艺先进, 应用范围广。其中,连接技术当中冷轧带肋钢筋这一新工艺的应用,另外还有预应力工艺技术不断地更新发展,这些稳定先进的施工工艺技术对于道路工程的施工建设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防水技术。一些新材料的应用使得路桥防水性能稳步提升。例如高分子材料的逐步作为一种新型的防水材料,其应用不断地扩展,同时我国加强了对柔性防水的研究力度。例如常见的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片材以及胶结材料不断地涌现与应用,这些都是桥梁工程材料的重要研究与发展方向。

2、我国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

总的来说,我国现阶段道路桥梁工程项目不断增多,施工技术也在稳步的向前发展,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提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这主要表现在施工进度与施工管理方面。

第一,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尽管近些年来一些先进的施工工艺技术、材料的应用逐年增加,但是道路桥梁工程所处的环境复杂多变,现有的工艺技术、材料还是难以与其相适应,另外各项技术的应用熟练程度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因此路桥工程整体的刚度、强度以及稳定性, 使用寿命还未达到使用要求。

第二,施工过程中管理存在诸多缺陷。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建设的顺利完成,不能仅仅依靠施工技术的支撑,同时还应必须借助适当的施工管理技术对整个施工过程加以规范和约束。但是我国的道路桥梁工程的管理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还存在非常明显的不足。当前我国的施工管理技术水平还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工作上,多数管理章程的基准点只是仅仅停留在对桥梁工程的施工步骤的指导规范方面,缺乏必要的整体性与系统性,无法从整体上对整个工程进行系统化的协调。

3、路桥工程施工技术的关键

3.1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整个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基础。在使用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前,必须认真检查混凝土用料是否符合施工要求标准,确定配比率的大小。开展道路工程的基础环节施工及桥梁桩基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强度大小一样的混凝土对护壁进行浇筑施工; 在桥梁桩基的施工中,要确保护壁高度高出地面50cm,完善桩基和护壁的防水施工处理。

3.2体外预应力加固施工技术

安装预应力钢筋之前,路桥工程的施工单位一定要认真检查每个锚具的质量情况,确保合格,特别是要检查粗钢筋上的螺母与螺杆是否能够良好地匹配,作业方法要采取试拧的方式。固定斜筋时,要以斜杠为型钢,首先固定斜筋,同时将斜筋的上锚固点固定,然后固定滑块,定位的位置是垫板选好的固定位置,选择的是临时支架,水平筋的固定选择是根粗钢筋,固定好斜筋后,要穿入水平筋。

3.3过渡段施工技术

安装使用桥头搭板可以有效处理路桥过渡段产生桥头跳车的问题。搭板的选择条件是要与过渡段适应,还可以承受过路车辆的全部荷载,这样才能有效消除沉降差。在路桥工程中,桥梁两端产生路堤沉降的原因是路基、地基和路面压缩变形而导致。在这三方面原因中,地基压缩变形的原因是因为路基、路面的恒载与行车所产生的荷载发生了大小的变化。填筑面层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桥面和搭板具有一致的面层结构和厚度,避免产生沉降差。

4、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尽管当前我国道路桥梁工程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但是道路桥梁工程建设队伍的专业研究人员尽职尽责,不断探索,对于当前的施工技术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他们不断进取,解决了一道又一道难题,这使得我国道路桥来那个工程的各项施工技术逐渐步入正轨,稳步向前推进,我国的道路桥梁建设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第一,施工技术逐渐朝着智能化的趋势发展。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以及出行活动等都离不开道路桥梁,因此安全性以及便捷性是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必要发展方向。因此,路桥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装备一些通信系统、管理系统及安全预督系统等智能化设施,将其安装在桥梁内部,极大地提高了工程项目的智能化水平。这些装备的应用乃至逐渐普及,极大便利了施工效率和质量。提升智能化水平已经成为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另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还具体体现在 GPS 的广泛应用,这些技术手段属于先进的、尖端的,施工人员能够很快的并且精准的获取一些关于测控的一些数据资料,测控的精度与便捷度实现了质的飞跃,另外我国最新研制的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即将投入运营,相信路桥工程的智能化水平必将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第二,节能化这一趋势是施工技术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当前,我国资源过渡开采,各种资源浪费严重,前几年我国政府出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对于道路桥梁工程的节能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第三,管理模式规范化、先进化。随着我国路桥事业的不断推进,其复杂化程度也不断地增大,各类新技术、装备也不断增多。所以,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要想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就必须借助现代化的高科技技术模式进行管理。

一方面,施工单位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于施工的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对于施工过程进行不间断的分析,帮助管理人员对于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的监督。另一方面,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于工程的一些重要的信息数据进行保存与记录,施工人员借助计算机可以对各项数据进行系统化的加工分析,保证工程顺利的进行,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提高道路桥梁施工质量,关键是把握好桥梁施工技术。因此,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人员应当加大对技术质量的重视,以确保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军.公路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与发展研究[J].科技资讯,2012,17;153+155.

[2]张雪.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分析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36:38-39.

第6篇:桥梁道路工程技术范文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1、市政路桥工程的特点

1.1准备期短,开工急城市道路工程通常由政府出资建设,出于减少工程建设对城市日常生活的干扰这一目的,对施工周期的要求又十分严格,工程只能提前,不准推后,施工单位往往根据工期,倒排进度计划,难免缺乏周密性。

1.2施工场地狭窄,动迁量大由于城市道路工程一般是在市内的大街小巷进行施工,旧房拆迁量大,场地狭窄,常常影响施工路段的环境和交通,给市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不便,也增加了对道路工程进行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的难度。

1.3地下管线复杂城市道路工程建设实施当中,经常遇到与供热、给水、煤气、电力、电信等管线位置不明的情况,若盲目施工极有可能挖断管线,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同时也对道路工程进度带来负面影响,增加额外的投资费用。

1.4原材料投资大城市道路工程材料使用量极大,在工程造价中,所占比例达到50%左右,如何合理选材,是工程监理工作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施工现场的分布,运距的远近都是材料选择的重要依据。

1.5质量控制难度大在城市道路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片面追求施工进度,不求质量,只讲施工方效益的情况,给施工监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1.6地质条件影响大城市道路工程中雨水、污水排水工程,往往受施工现场地质条件的影响,如遇现场地下水位高,土质差,就需要采取井点或深井降水措施,待水位降至符合施工条件,才能组织沟槽的开挖,如管道埋设深,土质差,还需要沟槽边坡支护,方能保证正常施工。

2、市政路桥基础施工技术

2.1支架搭设环节

在搭设支架时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是:充分考安全性,施工支架一般采取钢管脚手架,钢管墩台身位置的设置必须按照设计方案精确埋设,预埋后,还要对墩台身钢筋部位进行固定,一般采用地锚拉线来固定。

2.2桥梁台后填筑的施工技术

桥梁两端路堤沉降由地基、路基、路面压缩变形而成。其中,地基的压缩变形是由路基路面的恒载及车辆荷载引起,填料的压缩、固结、次固结引起路基路面结构层因行车作用而被压缩。若搭板上和桥面上的面层结构及厚度相同, 则面层就不会产生沉降差, 因此搭板上和桥面上应采用相同的面层结构和厚度。

2.3围堰基坑开挖技术

在路桥施工中,有时会遇上井点降水失败,基坑中翻出泥浆,这会导致结构不能正常施工,应马上进行适当的回填,将外涌的泥浆压住使它无法上涨,再对基底注浆进行止水,如碰到特殊土质出现渗水情况,可在渗漏外侧适当的距离内采用压密注浆止水法。

3、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3.1路基工程

路基是道路线性的主体,贯穿公路全线,与沿线的桥梁、涵洞和隧道等相连接。路基是在天然地表面上按照道路的设计线形(位置)和设计断面(几何形状)的要求填筑或开挖而成的岩土结构物,是路面结构的基础。路基工程具有土石方量大、分布不均匀、施工时间长的特点,它不仅与路基工程相关的设施,如路基排水、防护和加固等相互制约,而且同公路工程的其他项目,如桥涵、隧道、路面及附属设施相互交错。因此,路基工程施工在技术操作、施工管理、质量标准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就整个公路工程施工而言,路基施工往往是施工组织管理的关键。在道路桥梁的施工中,路基工程的施工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3.1.1基层松铺厚度的把握。在基层施工中,严格抓好松铺厚度,在最佳含水量的碾压尽量减少基层成型,经初压后进行人工整修,特别要加强基层边缘立模处的压实度,对因特殊情况碾不到位的应采用工人锤和振动夯,分层夯实,以确保其结构层的质量;

3.1.2严格控制基层平整。面层铺筑前用3m直尺对基层进行平整度检测,平整度差且大的路段应进行整平。面层摊铺前认真清扫基层表面,确保基层表面整洁,没有松散浮料和杂质,如表面滴落水泥成硬渣时,应予及时清除,以确保面层平整度。

3.2路面工程

路面是用各种筑路材料或混合料分层铺筑在公路路基上供汽车行驶的层状构造物。其作用是保证汽车在道路上能全天候、稳定、高速、舒适、安全和经济地运行。

3.2.1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沥青路面是用沥青材料作结合料粘结矿料或混合料修筑面层与各类基层和垫层所组成的路面结构。沥青路面具有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噪音低、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且适宜于分期修建等优点,因此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高等级公路路面面层的最常见类型是沥青混凝土和沥青碎石。

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也取决于主要材料的质量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对沥青混合料来说。一是控制好油石比和矿料级配。二是控制好各个环节的温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这两个问题控制好则是质量的保证。对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混合料主要是控制好水泥、石灰等稳定材料的剂量。这是保证强度符合要求的主要因素,不得减料,必须用足;其次是生石灰消解要充分,过筛要严格,防止未消解的石灰块,否则将造成路面拱起;此外,含水量要适当,否则难以压实。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不合理,油石比较大,已铺筑的路面会产生壅包和泛油;油石比较小,路面会出现松散;矿料的质量不好,集料的压碎值和石料的抗压强度太差和细长扁平颗粒含量过高,使路面混合料的稳定度降低,容易出现路面的各种病害。

3.2.2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指以水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做面层的路面,简称混凝土路面。亦称刚性路面,俗称白色路面,它是一种高级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要注意以下几点:按试验混凝土配合比准确配料;单位水泥用量要精确称量,误差值控制在1%以内;集料的含水量要及时取得,以便控制适宜的用水量,保持水灰比准确;为减少用水量,改善和易性可使用合适的外掺剂;用水量误差不得超过1%,外加剂控制在2%以内;采用电子称或其他现代配料机械设备准确配料,尽量不采用人工手推车按车计量的配料方法;集料称量误差控制在3%以内。

3.3桥隧工程

桥隧工程是高等级公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桥墩、涵洞、通道和隧道等。

3.3.1桥墩盖梁浇筑

墩柱顶预留钢筋和墩盖梁连接,桥墩盖梁桥浇筑装模采用钢模装模,斜面和转弯处不好装模处用竹胶板配合装模,采用钢管和木头配合搭建脚手架,并搭建工作作业平台,装好底模后便现场绑扎钢筋,再安装侧模。浇筑时用输送泵输或吊车送入模内,浇筑时水平分层混凝土送入模内后,用振捣棒震动密实,保证表面没蜂窝麻面现象,顶面浇筑时控制好横坡度。

3.3.2桥涵施工

桥涵施工的技术要求: 一是桥梁应根据公路功能、等级、通行能力及抗洪防灾要求,结合水文、地质、通航、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设计。 二是特大、大桥桥位应选择河道顺直稳定、河床地质良好、河槽能通过大部分设计流量的河段,不宜选择在断层、岩溶、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地带。 三是桥梁设计应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和有利环保的原则,并考虑因地制宜、便于施工、就地取材和养护等因素。 桥涵的设置应结合农田基本建设考虑排灌的需要。

4、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4.1测量质量控制

由于市政道路工程的线型布置特点,平面控制点通常按复合导线布设,市政道路由于建筑物、构造物较密,地下管线复杂加之排水管道定位精度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应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施工前的测量工作,检查施工单位临时水准点和控制桩的维护情况并记录,并对水准点、控制桩进行复核并签证,提高其测量精度,以免发生配套管线碰头和现象,复核无误后,报监理复核,误差值必须控制在允许误差值内,并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完成测点任务后加以测量保护,监理检查、记录并复核签收。

4.2原材料质量控制

目前,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各种材料销售名目繁多,对采购人员极易产生误导,所以要督促承建单位严把材料关,大批量材料应制定进料计划,监理根据材料计划和到场通知,检查材料外观和质保单,检验合格,现场见证施工单位取样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用于本工程。

5、结束语

市政路桥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成本、工期及使用寿命。因此,必须工序施工按规范严格控制,实行系统管理,进行全过程控制,做到持续改进,使市政路桥施工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第7篇:桥梁道路工程技术范文

关键词:路桥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管理

路桥工程建设中,传统工艺技术的应用易于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现象,违背了绿色城市建设理念与要求。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对于工程建筑领域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全新的要求,加快路桥工程生态环保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将绿色施工技术应用于路桥工程建设中,有助于改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现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路桥工程中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意义概述

绿色施工技术,是以现代技术为支撑,遵循节能环保发展理念和要求,所形成的前沿技术。和传统施工技术相比较而言,绿色施工技术具备了更加突出的优势,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高效

绿色施工技术具有前沿性,是由多项新型技术和理念所形成的,其经济高效性优势突出,将其应用于路桥工程建设中,有助于达到更加理想的施工效率和质量,缩短工期,最终达到保质量、提效率、增效益的目的。

(二)有机协调

路桥工程建设时应用绿色施工技术,更加注重建筑和环境两者的密切关系,发挥绿色施工技术优势,协调路桥工程和自然环境,最大限度地降低路桥施工建设对于自然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达到有机协调的目的。

(三)节能环保

绿色施工技术应用于路桥施工中,具备显著的节能环保优势,通过加强对人力、物力、财力等各项资源的节约控制,减少对资源的消耗,避免水电、材料等资源浪费,缓解能源短缺压力,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减少废弃物,提升路桥施工节能环保化水平。

(四)满足管理需求

新时期,建筑业高污染、高能耗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如何推动路桥工程节能环保化发展成为思考的关键问题。应用绿色施工技术,发挥其优势,严格约束、限制路桥施工污染问题,提升全员绿色文明施工意识,减轻光污染、噪声污染、扬尘污染,控制水源浪费,保护土壤,提升路桥施工绿色化管理水平,满足新时期路桥工程项目管理需求。

二、路桥工程中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分析

(一)环境整体保护技术

首先,路桥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做好地质、水文等勘察工作,结合勘察数据资料编制路桥施工方案,并以此为基础合理选用绿色施工技术,在保护地质、土壤的同时,防止路桥施工污染土壤。其次,要做好周边环境勘察工作,路桥施工大多处于郊外,往往会有荒废场地,因此要重视应用,如放置施工材料、设备、建立临时办公场所等等,在避免造成破坏的同时,实现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再次,路桥施工周期长、任务量大,施工时不可避免地会破坏地表土层,导致地表,大风天气易出现扬尘污染现象,因此施工单位应及时在的地表覆盖防尘网,施工后及时种植恢复地表植被。接着,路桥施工期间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制剂、危化品,施工单位要高度重视危化品的储存、管理工作,设置专人看管,控制危化品堆放高度、面积,远离水电资源,避免造成污染,产生危害,每天应检查危化品状况,确保无渗漏等现象。最后,路桥施工建设期间需要进行土壤开挖作业,进而产生大量的废弃土壤,此时应做好土壤管理工作,将其堆放于安全场地,并覆盖防尘网,在避免扬尘污染的同时,为后期回填作业提供充足的土壤,避免造成污染和资源浪费现象。

(二)扬尘抑制技术

路桥施工中,扬尘污染是常见现象,由于路桥工程涉及拆除、挖掘、运转等作业,并且需要应用大量的混凝土、砂石等材料,如管控不当极易飘散到空气中引发扬尘污染问题,人吸入细小颗粒物后,会严重危害自身健康。基于此,要高度重视扬尘污染治理工作,将绿色施工技术应用于路桥施工中,能够起到良好的扬尘抑制效果。首先,路桥施工中现场作业车辆和机械设备,要做好清洁工作,并设置防风抑尘网,有效遮挡扬尘污染物。其次,水能够起到良好的降尘效果,因此要在路桥施工现场,设置适当数量的雾炮机,采用水平360°自由旋转和垂直-10°~45°上下俯仰调节功能,360°全覆盖、无死角喷洒,保证环境湿润性,有效缓解路桥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问题。最后,针对施工时散落在地面的粉尘,施工单位应及时做好清洁工作,避免造成二次扬尘污染(如下图)。

(三)水资源节约利用技术

众所周知,我国水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因此要高度重视对水资源的节约利用。路桥施工各个环节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资源,如管控不当则极易造成水资源浪费现象,加剧水资源消耗。因此路桥施工时,应选用高效节能设施设备,使用设备后及时关闭开关避免浪费。施工单位要重视对用水器械设备、管道的检查维护工作,及时发现设备漏水、管道破损等问题并予以处理,避免造成水资源浪费。此外,施工单位要重视对废水的回收再利用工作,包括洗车用水、雨水等,对其进行净化处理再利用与路桥施工中,减少对自来水的使用,缓解水资源紧张和短缺困境。针对无法回收再利用的水资源,应严格按照规定排放,避免造成地表水、地下水污染,避免对周边居民用水安全产生威胁。

(四)光污染防治技术

路桥施工建设期间,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量巨大,这是引发光污染的重要因素。光污染可分为1~9级,级别越高,污染性越强。光污染不仅会对人的视力造成影响,而且会诱发多种疾病,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做好光污染防治工作至关重要。路桥施工中,往往需要进行电焊作业、深夜照明,为有效防治光污染问题,要予以合理化的控制。如路桥施工现场过于靠近居民区,应在照明灯上蒙上灯罩,有效降低亮度,并在周边设置反光板,有效减轻光污染,在满足路桥施工需求的同时,避免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

(五)噪声污染控制技术

路桥施工期间需要应用诸多的机械设备,机械设备运转、土石方作业、打桩作业时,均会产生较大的噪声,进而引发噪声污染,影响周边居民日常起居,严重的会导致听力下降,所以要重视对噪声污染的控制工作。路桥施工时,施工单位应结合实际需求,合理选用适当功率、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尽可能地减轻轰鸣声。要在施工现场设置隔音板,将噪声传播有效隔绝。要控制施工时间,尽可能在白天施工作业,并避开中午时间段作业,禁止在夜间进行高噪声作业。要在施工现场设置噪声检测仪器设备,实现对施工全过程噪声的有效监测,如发现噪声超标,施工单位应及时进行调整,将噪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轻对周边居民所造成的影响(如下表).

(六)废弃物处理技术

路桥施工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废弃物,例如,废水、混凝土、钢材等,若上述废弃物处理不当,则会引发严重的水源、土壤、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一些化学制剂处理不当,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巨大,甚至会威胁人体健康,所以施工单位要积极做好对路桥施工废弃物的处理工作。施工单位在路桥施工全过程,要树立较高的节能环保意识,及时处理施工期间所产生的各类废弃物,对废弃物统一堆放处理。以固体废弃物为例,施工单位应将其运输至专门的建筑垃圾回收处理中心,借助建筑垃圾破碎机、振动筛、振动给料机等专用设备将建筑垃圾进行破碎、筛分获得再生骨料,对废弃资源进行再利用。分选后的建筑垃圾经过特定除铁设备(干式磁选机)去除其中含有的铁质物质,经粗碎、中碎、甚至细碎设备的粉碎处理,加工成一定粒度的再生砂石骨料,最后应用于路基石料、免烧砖、水泥掺合料等诸多方面,实现对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资源利用率,避免了资源浪费。

三、路桥工程中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管理对策探讨

(一)树立绿色化施工技术管理理念

路桥施工中,为提升绿色施工技术应用效果,施工单位应积极做好管理工作。施工单位要充分意识到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与优势,树立绿色化施工技术管理理念。要明确传统工艺技术所存在的高污染、高能耗等弊端,科学编织绿色施工技术管理规划,规划编织时要提升绿色环保意识,在充分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及施工成本,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垃圾和废弃物的形成,增加路桥工程施工材料的反复循环利用比例。要做好对路桥工程项目建设整体状况的统筹考虑,对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管理予以妥善规划,树立绿色环保节约理念,对路桥工程用地进行科学规划,合理投放和施工材料,在避免施工环境污染的同时,实现对施工场地的最大化利用,提升路桥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管理效益。

(二)加强能源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

路桥工程项目建设,是一项民生性工程,和人民群众密切相关,在路桥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对于各项能源、资源的应用需求量与日俱增,虽然极大地满足了路桥工程建设需求,但是却也引发了较为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污染问题。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政府部门则要做好引导工作,加大对新型能源、资源的开发,并积极做好节能简报和低碳环保理念的宣传工作,提高施工单位节能环保意识。施工单位则要积极应用新型绿色环保施工材料,实现资源再生利用。加强对绿色施工工艺技术的应用,最大限度地减少路桥施工期间废物物质产出率,减少资源浪费,并在施工现场设置绿色施工、节能降耗公示牌,提升全员环保意识,将绿色文明施工理念落实到位。

(三)严格管控路桥工程施工环境污染

路桥施工过程中应用绿色施工技术,应认真做好全程化、动态化管控工作,将绿色施工技术价值作用最大化,有效减轻路桥施工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如路桥施工时,应做好对现场的洒水、围墙、覆盖等工作,防止施工现场造成扬尘污染现象,保证施工人员正常作业,周边居民正常生活。尤其是在混凝土施工时,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要采用固化凝结的方式对混凝土泥浆予以妥善处置,并建立维护结构,避免泥浆外流对施工现场造成污染。施工期间应做好对场地和道路的硬化工作,及时洒水,保持湿润,减轻扬尘污染,针对水泥、沙子等材料,在运输和堆放时需做好遮盖工作,避免污染空气。路桥施工现场的垃圾、草皮等,应做好清理工作,将其及时运输到指定点废弃物处理,避免对施工造成污染,避免污染环境。

(四)强化施工人员绿色文明施工培训

路桥工程项目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员参与,施工人员作为重要支撑力量,其自身是否具备较高的绿色文明施工意识,是影响绿色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施工单位要重视对施工人员的绿色文明施工培训,切实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绿色文明施工意识,明确绿色施工技术应用优势,掌握绿色施工技术要点,规范绿色工艺技术操作,将绿色施工技术价值作用最大化,提升路桥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应用效果。

(五)健全完善绿色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路桥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的规范化、合理化应用,是建立在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施工单位要结合路桥工程项目特点及实际需求,加快制定健全完善的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管理制度。要充分发挥出该制度的价值作用,严格按照制度章程管理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避免出现违章作业、不规范操作等现象。要落实监管制度,强化路桥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管理工作,规范应用绿色新型材料、设施设备,发挥绿色施工技术效果,推动路桥工程项目建设绿色化、环保化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路桥工程建设是一项和民生息息相关的工程,保证工程项目建设质量至关重要。绿色城市建设背景下,路桥工程建设中应重视对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掌握绿色施工技术要点,加强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管理工作,提升绿色施工技术应用水平,提高路桥施工质量,减轻环境污染,避免资源浪费,促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梁凯峰.绿色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应用[J].陕西建筑,2016(07):101-102.

[2]齐国立.路桥施工采用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2019(11):11.

[3]李海峰.路桥工程中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资源节约,2017(12):35.

[4]吴迪雄.浅谈绿色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18(16):46.

[5]李莹波.绿色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3):203-205.

[6]张昭.绿色施工背景下的公路桥梁施工工艺[J].交通世界,2018(12):102-103.

第8篇:桥梁道路工程技术范文

【关键词】道路桥梁;交叉施工;技术

路桥工程建设在城市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路桥工程施工中,经常会遇到公路与铁路、公路与公路、乡村公路、管线等相交叉,由于交叉工程综合性较强,涉及多个技术问题,其施工也是路桥工程建设中的难点之一。按照工程所处的位置、形式、相交路线等的不同,交叉工程有平面交叉、立体交叉及管线交叉几种,不同的交叉工程对施工技术有不同的要求,本文主要以平面交叉工程为例,对路桥施工中交叉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一、合理选择平面交叉位置

在路桥平面交叉工程中,由于工程为公路的交叉口,车流会先分流为直行、左转和右转,再合流驶入欲行方向,在此处可形成分流点、交叉点、合流点等多个冲突点,各个方向的车流可互相干扰,不仅影响到公路的通行能力,还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在平面交叉工程中必须做好交叉口的规划设计。在规划设计时,需根据拟建路桥整体工程的现状、规划及地形,综合考虑环境、地质水文、经济条件等多个因素,选择平面交叉的位置;

平面交叉形式根据公路等级、公路的功能功能、交通流及交通管理方式、公路工程造价等,以交通流畅为前提进行选择,通常需选用交通流畅、冲突区、冲突点少且分散的形式。在不可避免的冲突区,结合交通管理的具体方式及标志、标线、信号设施等相关设施的布置进行几何设计;平面交叉范围内的公路一般应设计为直线,若不得不选择曲线时,则其半径不应比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小。同时还应满足纵面应力平缓,符合视觉最小竖曲线半径值的要求;

人行通道、横道或天桥设置时,需综合考虑的交通管理方式、人流量、公路等级等,在一些视距不良的小型交叉中,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设置反光镜;在进行规划设计时,除了交流量方面的资料外,还应对工程所处地段交通事故的情况,包括事故原因、数量、程度等进行调研,以为工程的设计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针对四车道及以上形式的平面交叉,应当结合公路运用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公路道路位置设计,此外,针对公路运用中二级公路的平面交叉,应设计公路道路位置,基于三级、四级公路的平面交叉交通量较小的现状,将对其不作公路道路位置设计,与此不同的是当三级公路的平米交叉转弯交通量较大时,也应当结合实际运用的现状,进行公路道路位置设计。另外,应当根据公路功能、对行车安全、交通延误的影响等,进行平面交叉间距的设置,作为干线公路时,应优先保证一、二级公路的畅通,为了保持足够大的间距,可采用排除纵、横向干扰措施,必要的情况下可设置立体交叉,完善对交通道路的运用。一级、二级公路作为集散公路时,应对其平面交叉进行合理的设置,适合将乡村道路等布置在干线公路相交的次要公路。

二、交叉工程施工工艺

1、施工前准备。交叉路口施工前与地方交通主管部门申请、协商,确定施工方案可行性。

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充分调查,明确地上、地下现有管线及埋藏物,并提前与相关部门协商确定保护方案,施工前完善各方面手续、避免和当地村民产生纠纷,根据涉路工程交叉路口施工方案,做好技术、安全交底工作,提前按要求制作施工警示标志,合理规划交通避免交通事故发生,完成原始地形联合测量等前期测量工作。

2、施工工艺。交叉路口施工内容主要包括:施工交通警示标识安设、中央隔离、路缘石

及原有交通标识拆除、便道填筑、排水涵管埋设等施工内容。首先,施工交通警示标识安设,一般不侵入公路建筑限界内,且与土路肩边缘超过25cm,并树立多柱式的标志牌。测量人员应根据设计图纸加以放样,待放样完成后方可进行人工开挖土坑,埋设警标识。隔离带拆除一般为30m,施工时选择车流量低峰期进行,隔离带拆除期间设置专人指挥交通,隔离带拆除采用25t汽车吊吊装10t拖板车,运至营区场地妥善保管,运距暂按3km考虑。路基填筑过程中根据山皮土的含水量情况,利用洒水车适时洒水湿润。便道边坡采用人工配合1.2m?反铲修坡,边角及局部狭窄区域利用90型汽油平板夯人工夯实。对于排水管函管两侧应设置有排水沟,经从而确保道路两排旁排水的通畅性,在对路基填筑前应在排水沟处埋设钢筋混凝土涵管,直径约80厘米,且埋设长度应根据路基的放坡坡脚来合理规划。施工期间设置专人指挥,埋设涵管后分层回填山皮土,回填至管顶50cm,以后进行振动压实。涵管两侧填土利用90型汽油平板夯人工进行夯实。在施工完成后,对该路段交叉口处改造部位按原道路设计要求进行还原处理。将前期拆除的隔离带、标志标识按地方部门相关规定进行安装、复原。当然,应注意冬季施工,混凝土工程一般安排在次年的3月份,并且做好相应的技术、生产、资源准备工作,做好相应的检修、保温、防护等,最终确保工程质量。

三、其他相关注意事项

1、速度。在平面交叉工程中若两条相交的公路无等级、功能之分,且交通量相近,则平面交叉范围内公路的速度应低于路桥整体工程该路段的速度,但应保证速度大于等于该路段的70%;若两条公路有主次之分,则主路速度可与本路段保持一致。次要公路若受条件限制,选择了较低的线形指标或需要改线时,设计速度时可适当降低。对于转弯车道,应结合公路等级、功能、具体的交通管理方式、交通量、交叉类型、拟建地段地形、用地情况等多种因素进行速度的设计。

2、交角与岔数。若条件允许,则平面交叉工程的交角首选90°,即为直角;若公路为斜交,则交角锐角应≥70°;在特殊情况下,如受地形条件或其他条件的限制,交角锐角不得不小于70°时,应保证其≥60°。岔数以≤4条为宜,若>4条,则应选择使用环形交叉,同时岔数宜≤5条,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地实行“入路让口”规则管理。

3、间距与渠化设计。根据相关的规范规定,综合考虑公路等级、功能、通行、安全等因素确定交叉的具体间距,一般若高等级公路为干线公路,则应间距应足够大,必要时设置立体交叉;若高等级公路为集散公路,则在与干线相交的次要公路上布置乡村道路、地方公路等。对于高等级公路或车道≥4个的公路,须进行渠化设计;低等级公路的转弯处车辆量较大时也应进行渠化设计。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路桥工程建设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路桥工程建设中,交叉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于工程整体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合理运用交叉工程的施工技术,以最大限度降低交通不利因素,方便车辆、人们出行,从而实现我国道路桥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海艳.路桥施工中交叉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4):217.

[2]王红.路桥施工中交叉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科技风,2014,(2):133.

第9篇:桥梁道路工程技术范文

关键词:道路桥梁;路基施工;施工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随着道路桥梁建设的逐渐增多,路基的施工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路基是路面的基础,道路桥梁的建设是以路基的整体建设为主体,依靠路面共同承担负载的作用。路基的坚实有助于减少路面的损坏,道路的变形,公路的坍塌和桥梁的破损。只有坚实可靠的路基才能保证车辆的畅通和交通事故的减少,给人们带来安全感。路基和路面是道路桥梁的主要工程结构物,路基是在天然地表面上按照道路的设计线性和设计横断面的要求进行建设,桥梁是以桥墩和桥台为基础来建设整个桥架。

2.道路桥梁路基施工概述

路基的设计方面是否有问题,会影响整个项目的方向,所以要正确设计路基横断面,选择良好的路基用土,采用正确的施工方法,充分压实路基,使其达到规定的压实度。路基的中心问题是结构物的整体稳定性和路面下路基的抗变形能力。对于路基的设计也是需要大量的资料收集,设计路基主体,确定路基横断面形状以及边坡坡度,对于桥梁来讲,同样要注意桥跨结构,以及路基排水的设计和路基其它设施的布置与计算。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很大程度取决于路基填料的性质及其压实的程度。为了预防和处理影响路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应该进行周密的勘察和调查,运用科学有效的手段,一并结合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以及岩土力学的知识,分析其稳定条件,拟定相应技术措施。

在道路桥梁路基施工过程中,由于不同季节受到自然因素变化的影响,施工进度难以控制。施工的涉及面广、工程相对比较复杂,路基的施工需要在任何条件下都要进行,其中包括了气候、地形、地质等各种自然因素。因此,为确保道路桥梁路基的施工质量,必须要按照桥梁结构的施工顺序,在现场进行实际安排,认真的对图纸进行研究,做到准确到位。

3.道路桥梁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

道路桥梁的稳定性和强度受到路基原料的质量和压实水平的影响,应在现有条件下出发,使用经济、有效的方式改善压实条件和填土要求。同时,水也会对道路桥梁的稳定性和强度造成影响,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应避免水的侵蚀,贯彻环境保护的思想,在施工的过程中着重考虑水利设施,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与地区排水设施协调发展。修建路基对底层的平衡水平造成影响,路基暴露于空气中,受到多重自然因素的侵害,因此,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护。

3.1路基压实和填土

公路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很大程度取决于路基填料的性质及其压实的程度。路基填料应按规范条件选用。路堤填筑必须根据设计断面,严格控制填料的粒径、压实度和均匀性,采用簿层轮加法分层摊铺填筑,分层均匀碾压,分层厚度一般为 20cm ~25cm,分层填土最大松铺厚度不应超过 30cm,填砂最大松铺厚度不应超过 5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 10cm。分层碾压应达到相应的压实度,加载速度由路堤沉降和稳定控制,避免产生路堤滑移或其它破坏。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规定量化标准,采用CBR值表征路基土的强度,引人路床概念。对上路床的填料,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以下。0-30 cm的路床填料CBR值应大于8;对下路床及其下面的填土,也有相应的规定值。当填料达不到规定强度时,应采取掺合粗粒料、或换填、或用石灰等稳定材料处理。路基压实目前普遍采用大吨位压路机,碾压效果明显改善。对提高压实度很有作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面以下80-150 cm的上路堤的压实度标准应不小于95%;对其它压实度不宜小于93%。

3.2软土地基处理

近几年中,随着我国一级公路、大型桥梁和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软土地基应重视失稳问题,对沉降水平进行观测,使用多种方式进行控制,如果软土层的含水量较高或较小,应使用灰土挤密桩,含水量较大,应该在孔内添置石灰粉和干土粉,吸干内部水分,如果含水率较小,应该首先对加固范围内的土层进行浸湿,之后进行间隔,已经成孔之后,应避免受到水的浸湿,及时进行回填夯实的工作,根据实验得出的密实度需求,进行及时的夯实,对夯实的次数和下料的速度进行控制,夯锤应保持在100kg左右,有助于对边缘土进行夯实,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应该首先降低水位之后再进行回填夯实工作,如果产生夹层、断裂和疏松的现象,应该使用洛阳铲去除,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回填,满足设计的要求。此外,黄土陷穴是黄土地区路基施工常见的病害,在黄土地区施工,道路桥梁路基会产生黄土陷穴的危害。黄土陷穴处理范围,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宜在路基填方或挖方边坡外,上侧50 m;下侧1020 m。若陷穴倾向路基,虽在50 m以外,仍应作适当处理。在处理的过程中,应该针对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在直、小的黄土陷穴中,使用干砂灌实洞穴,在较深、较大的洞穴中使用竖井和导洞,针对形状不同的陷穴,对黄土进行分层夯实。

3.3路基防护

路基在施工的过程中,转变了天然地层的状态,将路基暴露在室外空间中,受到复杂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应该进行多种类型的防护。防护坡面的主要目的是避免道路桥梁受到地面水流的冲刷,减少岩石剥落风化的现象,与施工现场的环境相协调,:防护沿河路基边坡免受冲刷仍多采用直接防护。传统的砌石、抛石、铁丝石拢、挡土墙等有所改进;用高强土工格栅代替铁丝做石笼,用聚脂或聚胺脂类土工织物混凝土护坡模袋做成的护面板防护受水冲浪击的边坡,很能适应土体不均匀沉降。因此,应该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推广能够改善、美化环境的种草防护措施。

3.4路基路面排水

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水,因此必须做好路基排水系统,并与地区排水规划相协调。在路基施工中,应重视排水,防止各种水患,避免路基路面施工的不必要损失。

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会受到水的影响,很多路基危害都由于受到水的寝室,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环境的保护,避免对施工地区水利设施的损伤,重视路基排水工作,建设完善的排水系统,与施工地区自身的排水规划相适应,在路基施工的过程中,应重视排水工作,避免因多种原因而导致的水患灾害,为路面施工和路基施工造成严重的损失。路基地下排水多使用渗井、深沟、盲沟和暗沟等,使用渗透方式进行排水,如果水流较大,应使用具有渗水管的深沟,近几年研制的合成纤维、滤布和钢圈能够组成软式透水管,直径为10cm至40cm,在地面排水中有广泛的使用。路面排水的目的是在最短时间内排除降水,避免雨水从路面渗入,减少对路基边坡的冲刷,保证路拱横坡大于等于百分之二,雨水在路面中排除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首先:集中排水,指的是在硬路肩的外侧设置拦水带,每隔40m至60m设置泄水口,将雨水引致排水沟中,在圆形雨水井和开口排水沟对高路段的雨水进行排除。地面排水多使用排水管、急流槽、跌水、截水沟和边沟等设施,一级公路、大型桥梁和高速公路的排水沟渠,应使用铺砌防护的措施,一般采用水泥混凝土进行加固,改善了以往沟渠的布置,对路线双侧的灌溉沟渠进行系统规划,避免排灌涵洞穿越路线的现象,最终使路基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水平得到提高。

4.结束语

道路桥梁的路基施工应重视路基的压实和填土、路基排水、路基防护、路基软土处理和黄土陷穴处理等技术的处理。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当不断提高道路桥梁的稳定性和强度,根据施工的实际条件,使用有效和经济的方式对填土需求和压实水平进行满足,避免因自然灾害对道路桥梁产生的侵蚀,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防护。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大型桥梁不断增多,必将道路桥梁的路基施工进一步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