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免疫力对健康的重要性范文

免疫力对健康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免疫力对健康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免疫力对健康的重要性范文

疫苗,是国际医学界公认的对抗传染病最有效的武器。接种疫苗,可以先期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对某些导致传染病的细菌或病毒等病原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力。一旦这些病原体袭来,"整装待发"的免疫系统便可马上"披挂上阵",识别这些"入侵"之敌,并积极动员起来,最终杀灭它们,从而有效地抵御传染病的侵袭。另外,科学、系统地在人群中开展免疫接种,还将提高整个人群的免疫力,犹如筑起一道屏障,能够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阻断其流行。

统计数字显示,全球每年有近 300 万人的生命因疫苗而获救。通过科学接种疫苗,一个又一个威胁人类健康甚至生命的传染病,如天花、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等,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有了健康的免疫系统和接种疫苗所产生的群体保护效应,人们便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屏障,再凶悍的病菌和病毒也只能束手无策,这也正是"非典"肆虐时,全球科学家积极研制疫苗的原因。目前在发达国家,公众主动接种疫苗预防疾病已非常普遍,但在我国,人们更多地将疫苗与孩子联系在一起,认为只有孩子才需要接种疫苗。事实上,对所有人群而言,接种疫苗都是事半功倍的举措。

生活在科技和信息发达的21世纪,我们该如何充分利用疫苗这一预防医学的利器呢?总的来说,疫苗接种应有的放矢。对于孩子,我国已实行了计划免疫制度,但这只是最基本的健康保障,除了确保孩子按计划接种计划免疫接种卡上的疫苗外,父母还应当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医务人员咨询,为孩子补充接种计划免疫外的疫苗,如水痘疫苗、流感疫苗等,给孩子更多的保护。老年人由于年岁已高,身体的抵抗力相对较弱,一旦患病,预后往往较差,因此也应给予特别的关心和保护。尤其是在秋冬季节来临前,给步入老年的父母接种流感疫苗,可以保护他们在"多事季节"免受流感病毒的侵袭。另外,成年人自己也切不可大意,应主动接种甲肝、乙肝、流感等疫苗。特别是经常出差的成年人,感染传染病的可能性增加,更有接种疫苗的必要。这样不仅保护了作为家庭支柱的自己,也可以避免自己患病后传染给家中体质相对较弱的孩子和老人,可谓一举多得。

对于疫苗,你还有什么可顾虑呢?要知道,作为主要给健康人接种以预防疾病的制剂,疫苗的审批极其严格,在安全性方面的要求非常高。尤其是应用先进技术和工艺制备的优质疫苗,其纯度更高,副作用更小。如果因为种种其实被我们主观夸大了的顾虑而不接种疫苗,无异于因噎废食,将使我们无保护地暴露于传染病的威胁中。另外,切不可存在侥幸心理。要知道,随着人口的流动,传染病流行的风险始终存在,最为有效的预防措施仍然是接种疫苗。给自己和家人接种疫苗,等于给自己和亲人打造了一道牢固的防线。

第2篇:免疫力对健康的重要性范文

程义勇:提出这个新概念并增加相关内容,不仅吻合了国际上对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研究发展的新趋势,而且也是为了适合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变化的新要求。众所周知,近年我国居民因为生活方式的改变引起的慢性病日趋增加,例如高血压、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导致这些疾病发生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摄入的膳食营养素不合理。中国营养学会提出必需营养素预防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就是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一级预防而提出的,目的是为居民提出一个平日生活中营养素的合理摄入量,或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可接受的摄入量范围),以便降低人群中尤其是慢性病高危人群中与膳食营养因素有关的慢性病发病率。特别要指出的是,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也是食品生产企业在研发食品时的一个重要参考值,以有利于企业生产的食品更符合人体的营养需求。对老百姓而言,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膳食宝塔来指导每日三餐是最好的方法。

大众医学:如今,成人和孩子都喜欢喝饮料。那么,他们的饮水状况怎么样?喝饮料和喝水的状况有没有改善?

马冠生:我们这次刚做了一个“我国成人和青少年饮水量的调查研究”,可以说是第一次关于城市儿童少年饮水量的调查。我们得到的结果是,每人每天平均喝水1100毫升,其中包括饮料、茶等。

这里有一组数据和大家分享,我们在1998年做了一个4城市饮食行为调查,在2008年又做了一个同样的调查,比较了1998到2008年这十年期间儿童少年饮料消费的变化。发现,这十年期间饮料的消费增加了200毫升,其中2/3是含糖饮料。关于含糖饮料和健康的关系研究很多,含糖饮料消费的增加会徒增慢性疾病的风险。我们一方面要鼓励孩子摄入足量的水分,另一方面要控制饮料的消费。如果喝饮料,应该是喝清淡的饮料,不建议孩子过多地消费含糖饮料。

常翠青:关于水的问题,过去我们只关注急性脱水或者一次脱水量达到2%,当你口渴的时候,你才有感觉。其实在你没有感到口渴,如果你的尿色发黄或者橘黄时,说明体内已经处于水不足的状态。

当体内水不够时,神经细胞、大脑细胞的功能得不到保障,工作效率降低,整个认知就可能出现问题,如表情有点倦怠,反应有点慢。比如在北京,冬天的室内比较干燥,你会感到很不舒服。同样,当体内水不足时,体内所有的细胞、器官也会感到不舒服,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如运动能力下降、情感认知障碍等。这种长期慢性脱水对健康有害,会增加便秘、慢性肾病等疾病发生的风险。

大众医学:本次营养年会在居民饮水适宜摄入量的讨论版中,提出了推荐成人的饮水适宜摄入量,男性1700毫升,女性1500毫升,都比《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的1200毫升要多。请问:为什么要提高饮水适宜摄入量呢?

马冠生:如果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的饮水量1200毫升来计算,还有1/3的成年人、2/3儿童少年达不到这个量,为什么我们还要增加饮水量呢?实际上,还是考虑到水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水对认知、学习成绩、与慢性病之间都有密切的关系。足量饮水,不仅仅是解决口渴问题,还对整体健康有促进作用。这次提出了水的适宜摄入量比原来有增加,这也是基于我们国家自己的调查数据。拿新的标准来看,水摄入不足的比例会更高,它的作用是让更多人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实际上,很多人每天饮水量1200毫升的没有达标,也不知道喝水应该少量多次。如果等到口渴时喝水,体内丢失水分已达到1%-2%,给健康带来潜在的不良影响。所以,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水适宜摄入量。

大众医学:如今,对如何提高免疫力,老百姓关注度比较大,老百姓想着“怎样提高免疫力,对延缓衰老有好处。”民以食为天,于是,老百姓天天想着怎么吃。你认为食物真的能提高免疫力,或者说哪些食物对提高免疫力有好处?

葛可佑:提高免疫力应该说是针对免疫力低下的人提出的要求,正常生理状态下,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有一种复杂的机制来保障,对外界的侵入物或有毒物质进行抵抗。同时,又避免对一些外在的异物或者内生的废物不过度地反应。

我们平常不说提高免疫力,应该叫调节免疫力或调整免疫力,使这个免疫力不高不低。在正常情况下,自身的生理功能就能维持一个免疫力平衡的状态,就像维持酸碱平衡的道理一样。所以,不要刻意地靠吃什么食物来提高免疫力。保持正常的免疫功能,就是要靠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各种必需营养素数量充足,品种齐全,符合身体健康的需要,就是维持正常免疫功能。网上经常说这种食物能促进免疫力,我认为有一定的片面性,我们不要追求免疫食谱或抗衰老食谱,也不要追求抗癌食谱。的确,某些食物中有可能发现一些调节免疫的成分或抗自由基的成分或对致癌因子抵抗的成分。但是,如果你一味地追求这些食物,注意这个成分,就会忽视另一成分,使得整个营养平衡发生改变。正常人就是要平衡膳食,假如抵抗力有问题,去找医生,这是一个正确的途径。因为食物是给人提供营养的,不是治病的,只有平衡的膳食才是维持免疫力的一个最好的基础。

我认为没有哪个食物可以提高免疫力。比如,很多人说木耳、蘑菇能提高免疫力。的确,它有一些多糖类物质能够对抗自由基,但不是说吃得越多免疫状态就越好,这个观念是不对的。

大众医学:如今,老百姓也比较关注抗氧化剂的问题。有抗氧化作用的食物就一定是好食物吗,人体有必要摄入抗氧化剂吗?

常翠青:关于抗氧化剂,氧化和抗氧化也有一个平衡的问题。适当的氧化应激对健康是有益的。比如适量运动可引起体内氧化和过氧化水平增高,有益于健康和运动能力的发挥,此时机体的抗氧化系统可以清除多余的过氧化产物,维持机体氧化和抗氧化平衡。但是,剧烈运动或过量运动体内产生的过氧化产物增多,超过机体抗氧化系统清除能力时,就需要适当增加抗氧化剂,帮助机体清除过量的自由基和过氧化产物,维持机体氧化和抗氧化平衡。再比如你感冒了,此时体内的氧化能力处在比较高的水平,这是机体正常的自我保护反应,有利于机体对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清除,锻炼机体的免疫反应,增强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能力。轻度感冒,一般不需要服药,只要注意休息、多饮水即可痊愈。若是重感冒,就必须服药才能痊愈。体内的氧化反应是维持人体生理过程和健康所必需的。对于过氧化,机体有完善的抗氧化体系,保障机体处于氧化和抗氧化的平衡状态。

值得关注的是过氧化问题。如今人们脂肪摄入过多,脂质不能很好地代谢,引起脂质过氧化。脂质过氧化超过了体内抗氧化的能力,过多的过氧化物会造成血管损伤,引起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对此,首先要减少脂肪摄入,减少过氧化产物生成。补充抗氧剂是补救措施。

关于抗氧化剂,我们每天通过食物已经摄入了大量的抗氧化剂。抗氧化剂,在食物中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如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E、胡萝卜素,还有微量元素硒、锌、铜,这都是体内抗氧化剂和抗氧化酶的有效组成成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食物中存在的植物化学物对健康和慢性病预防具有重要作用,为“食物多样”提供了新的科学证据。植物化学物的共同特点是抗氧化活性。在正常情况下,通过平衡膳食,机体处于动态的氧化和抗氧化平衡状态。吃下去的食物对机体不会产生很强的氧化或抗氧化作用。当你体内处于一种氧化与抗氧化失平衡的情况时,就意味着你的膳食结构可能不合理,此时就要调整膳食结构,如减少脂肪,增加蔬菜水果,其中的抗氧化营养素和植物化学物会发挥其抗氧化作用,调节机体平衡。所以说,营养注重食物多样,平衡膳食,不要盲目补充抗氧化剂。

大众医学:近年来,植物化学物这个名词很时髦,有的人开始专吃含植物化学物的食物,这种做法可取吗?

葛可佑:人们一天至少吃500克蔬菜、250克以上的水果,并不是因为蔬菜水果含有抗氧化营养素有抗氧化作用而推荐的,蔬菜水果中还有我们很多不知道的物质。值得一提的是,不要忽视老牌抗氧化营养素!老牌抗氧化营养素有四种,即维生素E、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硒,经多年研究得到证明,这四种营养素是靠得住的抗氧化剂。现在所说的植物化学物,抗氧化能力远不如老牌的那么可靠。我还是那句话,植物化学物的作用虽然是一个很时髦的东西,但它仍然处于研究的初期阶段。合理膳食对促进健康是一个综合结果,而不是考虑单一成分、单一食物,只有食物多样化才能获取各种营养素和一些有益的植物化学物。

大众医学:有人说,多不饱和脂肪酸和n-3脂肪酸对健康有益处, n-6脂肪酸对健康不利。据最新报道,说中国人n-6脂肪酸摄入较多,对健康产生负面效应。真实情况是不是这样吗?哪些食用油中富含n-3脂肪酸呢?

张坚:膳食脂肪,包括从食物、植物油中摄入的脂肪多少,与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控制膳食脂肪摄入,也是整个膳食平衡的关键部分。

说到脂肪酸的平衡问题,不同的脂肪酸,其作用差别很大。n-6脂肪酸,比如亚油酸,也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在上世纪的70~80年代,还将它作为降低胆固醇的药。但是,现在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变化,造成膳食中n-6脂肪酸摄入非常高,这样负面作用就显现出来了。比如,亚油酸摄入过高,会导致人体脂肪酸代谢失衡,对心脑血管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n-3脂肪酸,代表性的是亚麻酸。如果n-6脂肪酸摄入过多,以亚麻酸为代表的n-3脂肪酸摄入会偏少,就造成了一种不平衡。事实上,恰恰是我们所吃食物中如烹调用油,豆油使用过多,其中亚油酸含量为56%,亚麻酸仅7%。又如花生油中,几乎不含亚麻酸,大部分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亚油酸。所以,现在提出在各种食物途径中要设法提高n-3亚麻酸的摄入量。

n-3脂肪酸,从油脂来讲,有几种是含量比较高的,在我国内蒙、甘肃地区,有一种叫胡麻油,也叫亚麻子油;还有一种叫紫苏油,含亚麻酸占60%,在保健食品中被广泛应用。但是紫苏油含亚麻酸量过高,作为日常烹调用油并不合适,但可以与其他食用油调和在一起应用。最好是设法把这些调和油加到日常食品中,改变它的脂肪酸结构,这在食品工业也算是一种进步。

大众医学:现在,有的人一听说某食物是好食品,就拼命地多吃;一听说某食品不好,就将其列为垃圾食品。这种区分法有啥不好?

马冠生:应该说,营养学家不会过分强调某一种食物的益处。但是,有些人武断地将食物分为好或坏,说它坏,就把它归为垃圾食品;说某一种食物特别好,或有一种特殊功效成分就将它说得神乎其神,恨不得天天让你吃这种食物。其实,无论哪一种食物,营养含量方面都有优缺点,我不同意这种好-坏两分法,即人为地分成了好的或者不好的食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到,只有不好的膳食,没有不好的食物。食物本身都有优缺点,看你怎么合理地搭配,这才是抓住根本的、关键的地方。

葛可佑:有些所谓的专家为了让别人注意他,就千方百计编出一个新名词、新观点。其实,新观点不一定正确,新说法也不一定科学。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否则,昙花一现,热闹一阵就消声灭迹。

说牛奶致癌,不敢喝,这是不对的;说牛奶长个儿,使劲喝,也是不对的。任何食物都含有营养素,如果突出某一方面,过多摄入就会产生某些成分过多,相反,某些食物摄入就会减少,造成某些营养素摄入不足。

牛奶是一个好东西,那也要喝得适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倡成年人300毫升,这是一个合适的量。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考虑到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骨骼需要矿物质等因素,可以喝到300-600毫升。如果像美国人那样喝到1400毫升,显然会增加不利因素。因为不能光看牛奶中的钙含量高,还要看到牛奶中的饱和脂肪含量为3%,也比较高。

又比如红烧肉,你说它很肥,饱和脂肪多,确实如此。如果说天天一碗红烧肉,肯定不行。如果你十天半月实在馋,吃两块红烧肉也没事,不要那么紧张。吃饭没必要那么死板、严格控制,那样,你会过得很痛苦。如果今天放假,朋友聚会,大吃大喝了一回,也不必过分纠结;明天熬点粥,吃点咸菜,这不就砍掉一半能量了;第三天再吃得少一点,又平衡了。

常翠青 ,医学博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营养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运动、营养与慢性病,食物中植物化学物的生物活性与人体健康,运动员合理营养的科学研究,运动康复与营养支持,以及健康促进和肥胖防治临床工作。

葛可佑,担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所长。当选为中国营养学会第四、五、六届理事长, 2001年当选为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IUNS)执行委员。现为中国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及首席顾问兼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顾问等职。

张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中国营养学会老年分会副主任委员 ,曾担任挪威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资助“食用水产平对心血管疾病保护作用的研究”课题项目负责人。

第3篇:免疫力对健康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肺结核; 预防; 治疗; 大学生; 营养

[中图分类号] R5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1-290-02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uberculosis Disease of College Students' Nutrition

Huang Hai1 Yu Xia2

(1Tuberculosis Prevention Institution of Wuhan Hubei Wuhan 430030,2Joural of Wuhan Commercial Service College Hubei Wuhan 430056)

[Abstract] Tuberculosis is a kind of chronic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related to malnutrition.Students' living habits lead to malnutrition easily,and malnutrition susceptibility leads to tuberculosis.Besides,tuberculosis patients are susceptible to malnutrition in the process of illness.Therefore,the incidence,development,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Tuberculosis are closely linked with nutritio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highly populated places,where the spreading of infections is easily taking place.So,it is very important to give more concentration on the nutri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nutrition in the diet, and accelerate the efficacy of treatment of tuberculosis through the way of allocating the diet reasonably.

[Key words] tuberculosis; prevention; treatment; university students; nutrition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驻中国官员Danil Chin说:“肺结核病在中国流行,40%的中国人口将受到肺结核病的威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结核病患病人数都在增加,零散发病或集中发病情况屡见发生。结核病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大学生结核病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成为危害大学生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肺结核是结核病中最常见的一种,近年来,肺结核的发病率不断的上升,营养不良易患肺结核,而肺结核患者易营养不良,因此,肺结核的发生,发展,治疗与预防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校园作为特殊的社区,具有人群集体生活,人口密度大的特性,加之学生是结核菌感染的主要年龄人口,又来自不同的地域,容易造成结核病的暴发流行。大学生中肺结核的感染率也在不断的上升,因此,关注大学生的营养对于预防和治疗肺结核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1 大学生营养与肺结核的预防 结核病发病与营养不良结核病是一种与营养不良有关的疾病。细胞免疫是宿主抵御结核病的关键,营养不良对细胞免疫功能有很大影响,同时是结核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在营养不良的个体,原发性和潜伏性感染进展为活动性结核的可能性增加。在潜伏性感染人群中,营养不良是结核病发病的重要决定因素。大学生普遍缺乏营养学知识,而且其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大学生是属于知而不行的人群,他们深知营养的重要性,只是时机未到。而营养是与人的免疫力息息相关的。因此想要提高大学生对于肺结核的免疫力,必须注重他们平时的生活习惯,这些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1 食物的搭配 大学生对搭配饮食有一定的了解。但从你认为什么样的三餐更合理这一问答题来看,还是处于朦胧状态,甚至有人认为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这一误解,所以对于食物的营养搭配问题需要加以关注。注重营养搭配才能使人获得合理的营养,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于肺结核的免疫力,有利于对于肺结核的预防。

1.2 食物口味 大学生喜欢重一点的口味,但食盐摄入过多会引起各种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还会影响骨骼的正常代谢。另外,若常常大量食用腌渍等含亚硝胺类食物还会致癌。因此,口味太重,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也会降低大学生对于肺结核的抵抗力。因此,在膳食口味方面,我们应注重合理膳食。

1.3 大学生早餐情况 专家经过长期观察发现,一个人早晨起床后不吃早餐,血液黏度就会增高,且流动缓慢,天长日久,会导致心脏病的发作。因此,早餐丰盛不但使人在一天的工作中都精力充沛,而且有益于心脏的健康。坚持吃早餐的学生要比不吃早餐的学生长得壮实,抗病能力强。因此,坚持合理的吃早餐不仅可以减少心脏病的几率,还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有助于降低肺结核的感染率。

一般情况下,理想的早餐要掌握三个要素:就餐时间、营养量和主副食平衡搭配。一般来说,起床后活动30分钟再吃早餐最为适宜,因为这时人的食欲最旺盛。早餐不但要注意数量,而且还要讲究质量。按成人计算,早餐的主食量应在150-200 克之间,热量应为700 千卡左右。当然从事不同劳动强度及年龄不同的人所需的热量也不尽相同。就食量和热量而言,应占不同年龄段的人一日总食量和总热量的30%为宜。主食一般应吃含淀粉的食物,如馒头、豆包、面包等,还要适当增加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等,再配以一些小菜。

1.4 定时定量进餐 一日三餐是人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的适应人体肠胃环境的生理功能已成定型的生理节律。定时进餐可以维持血液中营养物质的稳定,保证人体的正常活动,一般来讲,每餐之间间隔4-5小时是根据食物在人体胃中停留的时间决定的。所以定时定量进餐可以满足人体对能量的需求,有利于人体的肠胃健康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对于提高大学生对肺结核的免疫力也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

1.5 饮食态度 大学生特别要注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补充。各种营养素的摄入以能满足需要又不过量的原则。人体所需要的全面营养素只能从食物中取得,吃的食物种类越多,获得的营养素越丰富。现在的学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很多人从小养成了偏食、忌食的习惯,进入大学后,脱离了父母的监管,饮食上的单一性就愈显突出,这就必然会妨碍营养物质的摄取,甚至营养物质的缺乏症。比如有人不吃芹菜,其实,芹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芳香油,还有降低血压,促经血液循环和健脑的作用,这是很多其他蔬菜所不可代替的;还有些人不吃猪肝、猪血,这样铁的吸收则可能受到影响。当人体缺乏某些营养的时候,很容易引起免疫力下降,从而使人体感染肺结核的几率升高。因此,大学生应该注重他们的饮食态度,以提高其抵抗肺结核病菌的免疫力。

2 大学生营养与肺结核的治疗 结核杆菌感染人体以后,其发病与否决定于两个方面:(1)感染的结核杆菌的毒力强弱和数量的多少;(2)机体的免疫功能状况。如果机体的免疫功能状况低下,感染菌株的毒力较强且数量较多时,则导致结核病的发生和发展。反之,如果机体的免疫力状况较好,感染菌株的毒力不强且数量不多时,则不导致临床结核病。这时,结核杆菌可以以“休眠”的形式存在于体内,刺激传染免疫的继续和存在。

营养不良是指因缺乏热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营养不良的病理生理改变主要有两方面:(1)新陈代谢异常。包括糖、脂肪、蛋白质以及水盐代谢的异常。表现为血糖偏低、皮下脂肪减少、三头肌皮肤皱褶厚度(TSF)减少以及臂肌围(AMC)减少、血清白蛋白含量下降,甚至出现低蛋白性水肿等水盐代谢紊乱现象。(2)组织器官功能低下。包括各系统的脏器功能低下,其中免疫功能的低下尤为主要。表现有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低下,如皮肤屏障功能,白细胞吞噬功能低下等。在体液免疫功能方面,由于蛋白质的减少,影响了抗体产生的亲和力,但抗体的水平不受影响。这些和因药物或感染诱导的免疫抑制,使抗体的亲和力下降,具有同等重要的免疫学意义。营养不良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受到了多方面的损害。它包括了淋巴细胞总数的下降,辅T细胞与抑制性T细胞的比率下降,这些都促进结核的发生和发展,并刺激传染免疫减弱或消失。因此,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较易并发肺结核病,即使接种BCG,其保护效力仍是较低的。其次,有效的结核防御系统是单核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共同作用抑制结核杆菌在巨噬细胞内繁殖。而在这个过程中,CD+4辅淋巴细胞是结核病的主要防线,其所产生的淋巴因子在肺结核病中起了主要作用。而CD+8抑制性淋巴细胞通过抑制CD+4的增殖和损害机体反应,延迟机体对病灶的清除。同时,由于单核巨噬细胞功能障碍不能有效地杀死结核杆菌,因此,在肺结核病并营养不良患者中,由于其免疫功能的损害使肺结核病反复迁延不愈,可使活动性结核病进展恶化。病人一方面由于食欲差造成各种营养素摄入不足甚至缺乏,致使机体合成代谢减少,另一方面由于结核病引起的低热使患者机体分解代谢增加,从而造成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从而使免疫力功能低下。由于营养状况不良和免疫功能受到损害,病情反复迁徙,给治愈肺结核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治疗肺结核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肺结核患者的营养状况。

3 大学生预防与治疗肺结核的营养调配

3.1 大学生预防肺结核的营养调配 注重营养调配是预防肺结核的一个重要方法。大学生预防肺结核需要注重他们的生活习惯。在平时的饮食中要注重食物搭配,要注意食物的口味,不要贪图重口味,另外要合理摄水量,定时定量进餐,平时还要注意蛋白质与维生素适量摄入,注意饮食态度,如此,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加强自身对于肺结核的免疫力。

3.2 大学生预防肺结核的营养调配 多数肺结核病人,在患病期间会处于营养失调状态。因此,肺结核病人除常规的药物治疗外,还必须注重合理的饮食与营养,以增加和保护人体正常的抗病能力和生理功能。

3.2.1 充足的热量供给 肺结核病人长期处于低热状态,机体能量消耗较正常人高,因此应给予病人足够的热量,以保证生理与疾病的消耗。

3.2.2 高蛋白质饮食 蛋白质是结核病灶修复的主要原料。肺结核病人,大多身体消瘦,抵抗力差,机体消耗增多,蛋白质分解增强,因此宜给予病人高蛋白质饮食是很必要的远,蛋白质来源应以乳类、蛋类、鱼类、肉类、动物内脏、豆制品类为主。

3.2.3 维生素 维生素与肺结核病人的恢复密切相关,现代医学证明,维生素A可协调、促进细胞再生和提高人体的抵抗力。维生素B和C参与人体各项代谢,增加食欲、促进结核病灶的痊愈,维生素D是钙磷物质代谢作用的必需物质,能促进钙的吸收,而钙质又是结核病灶钙化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因此,结核病人的膳食中添加各种维生素是促进疾病康复所必须。一般以新鲜蔬菜、水果、动物肝脏等为宜。

3.2.4 铁 对于反复咯血的病人,易出现缺铁性贫血,应选用一些富含铁质的绿叶蔬菜和水果、如菠菜、红枣等。

3.2.5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供给约占总热量的60%,主要来源于病人的主食、蔬菜、水果、糖类,主食应以糯米、玉米、粳米等为首选。

3.2.6 饮食禁忌 结核病人属肺阴虚,故应忌食辛辣、寒冷、寒凉之物,忌烟、酒。另外还应注意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

总之,饮食调护还应根据不同的季节、对所选食物有所侧重。

4 结语 近年来,肺结核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而高校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地方,一旦有人感染肺结核,就会产生聚集感染现象,因此,大学生应注重自身的生活习惯,使自身营养丰富,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于肺结核病菌的感染率。对于肺结核感染者,在治疗方面,大学生也应注意营养调配,抵抗肺结核感染过程中引起的营养不良,有利于肺结核患者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胡毅.某高校学生肺结核病聚集感染情况分析[J].传染病防控,2010,(7):69-71.

[2] 朱光萍.结核病与营养不良的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06,(11):1752.

[3] 潘子儒,黄万琪.大学生营养状况与饮食行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0,(8).

[4] 李熙,何钟宓,李曦,周小飞.蛋白质营养不良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抗痨疗效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596-1598.

[5] 姜丽伟,杨雪艳.肺结核病人的营养调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68.

[6] 谢惠安,阳国太,林善梓等.现代结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02.

[7] 张立兴.国内外结核病流行概况[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1,2(2):84.

[8] 魏开敏.肺结核患者的营养膳食[J].食品与健康,2004,(10).

[9] 赵清秀,魏国志,魏建华等.吉林大学学生结核病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6):667.

[10] 陈璐,韩秀霞,汪求真等.肺结核患者膳食营养与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1,17(3):75-79.

[11] 孙淑芝.肺结核的营养治疗膳食与配餐[J].医院营养治疗膳食,2011,(6):18-19.

[12] 孙斌,肖德强,鲁力,李习艺.肺结核患者营养状况研究[J].广西医学,2002,(11):1727-1729.

[13] 袁冬梅.膳食营养对肺结核患者化疗的影响[J].当代护士,2007,(7):30-31.

第4篇:免疫力对健康的重要性范文

第一宝是话聊 话聊是谈心、交流和沟通。话聊的威力很大,几乎家中一切矛盾、隔阂、误解、猜疑都可消除。经常话聊可以避免单方的询问、评价,甚至埋怨,使老年夫妇更加亲密无间,产生巨大的幸福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无论关系多么亲密,哪怕是几十年的老夫老妻,都会对自己构成一种评价压力,对自己的行为有所限制。有一位老年妇女,她抱怨丈夫退休后改变了她的生活,使她感到压抑。丈夫退休之前,她一人在家,买菜、做饭、看电视、做家务,时间完全由自己安排,做一切事情都无拘无束,就是洗锅涮碗,也爱哼唱歌曲,虽然年近花甲,倒自由得像只快乐的小鸟。可是,丈夫退休以后,却经常评价她的行为,干预她的安排。她哼唱歌曲,丈夫会说:“一大把年纪了,像什么样子。”她边看电视边摘菜,丈夫说做事没个做事的样子。慢慢地,她在做事时首先要想到丈夫会如何评价和挑刺。久而久之,她做家务时不再感到有乐趣,情绪也变得十分消沉。

恰到好处洋溢着幸福感的话聊,不仅使老年夫妇双方神清气爽,精力充沛,皮肤滋润光泽,而且很少生病。因为幸福能使体内的内啡肽含量升高,生长激素浓度也升高,所以人体免疫力增强。最新研究表明:对幸福的期望和预期也有神奇的效果,可使肾上腺素水平下降70%,皮质醇下降39%(这两种都是压力激素),而使人感觉愉悦的内啡肽增加27%,生长激素水平上升87%(这两种能使人免疫力增强)。

很早以前,人们就知道笑的作用。有一句俄罗斯谚语说:笑是力量的亲兄弟。马克思说:一份愉悦的心情胜过十剂良药。美国科学家最近提出:笑容可能是最好的药物。现在,甚至对幸福的期望也被证实同样具有神奇的有助健康的作用。

第二宝是牵手 皮肤的接触能产生明显的心理和生理效应,不仅成人的感情需要皮肤接触,儿童和婴儿也有明显的“皮肤饥渴”,轻揉和按摩身体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有巨大益处。有些地方把夫妻形容为“牵手”,真是一语中的。许许多多家庭的琐事一经牵手都烟消云散了。

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很多热恋中或新婚不久的年轻夫妇散步时会手牵手,而绝大多数中老年夫妇散步不会手牵手,有并排走的,更多的是男的在前边走,女的在后边跟着。其实,我们应该提倡牵手,尤其对老年夫妇而言。因为“牵手是个无价宝,牵手夫妻感情好;早起出门牵牵手,身心愉快向前走;晚上回家牵牵手,一天劳累无忧愁;灯下夫妻常牵手,心心相印偕白头”。不久前,美国白宫总统保健医生给布什总统的建议,对家庭健康具有普遍意义,那就是提倡多相聚,共进晚餐,还要手拉手,多走走,这样感情好,误解少。

第三宝是 甜蜜的从社会学、生理学、心理学上讲都是家庭健康的重要法宝。

老年人退休以后漫长的晚年生活中,不仅要关注长寿的问题,更要关心生活质量的问题。而和谐的性生活是老年人获得高质量晚年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使老年人的身体更加健康,延年益寿,从而使生活更加美满,但是由于受我国封建思想,受传统习惯的长期影响,对性缺乏科学的认识和了解,谈性色变,尤其是对老年人来讲,一旦说起性,就会被视为是可耻的,是老不正经。

第5篇:免疫力对健康的重要性范文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35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94-02

肝癌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介入治疗目前被公认为中晚期肝癌失去手术治疗机会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具有微创、简便、安全、有效、合并症少等优点。可延缓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期。

1 临床资料

肝癌患者66例,83次,年龄45-76岁,所有病人经临床确诊适合进行介入治疗。

2 心理护理的意义

当肝癌患者面对疾病本身以及多次接受介入治疗后及家庭、经济等方面的压力,会产生多种多样复杂的心理变化和心理反应。自暴自弃,无法面对现实,丧失信心。在治疗时常常表现为恐惧、焦虑、绝望等心理表现。他们都迫切需要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重树信心。针对患者各种的心理表现,进行认真分析确定目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分担患者内心的痛苦和恐惧消除心理负担,使其更好的积极配合治疗。

3 患者心理表现

3.1 焦虑、恐惧型 人们对癌症的恐惧心理普遍存在。确诊癌症后整天坐立不安、失眠,感到害怕。患者对各种有一线希望的治疗都想去尝试。又害怕治疗不彻底、不成功。担心疗效和治疗带来的痛苦,害怕药物副作用等。身体稍有不适,便胡思乱想。

3.2 孤独、抑郁型 患者住院后离开了家庭和单位,接触的都是陌生人。在心理、精神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刺激。对未来希望渺茫、不愿意与人接触。治疗时唉声叹气心情极差,不与任何人沟通交流。

3.3 绝望、悲观型 患者体质弱,情感脆弱。稍有不顺心的事就拒绝治疗、进食,一直担心癌细胞全身转移,无法忍受治疗带来的不适反应想安乐死。

4 心理护理

4.1 治疗前 介入治疗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大部分患者及家属对此比较不了解。不仅要承受恶性肿瘤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还要面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心理压力。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对介入治疗缺乏信心。作对护理人员要理解患者的心情,了解心理需求和心理特征,耐心细致做好心理疏导和解释工作。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术前要详细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目的、意义、重要性、优越性、操作过程,术中配合方法及注意事项。发生不适时如何自我调节、药物副作用及处理原则。使患者对治疗过程有更多认识,增强信心消除顾虑,尽量减少由于心理因素导致的负效应,以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治疗效果,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意外。根据患者性格、经济状况、心理状况、文化层次等不同,正确评估患者的应对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对心理脆弱,护士多与其交流,沟通中应委婉谨慎乐观,调动病人的积极性,讲述一些成功的病例,帮助建立信心改变看事物的角度,使能够正确平静地面对疾病和死亡,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多与家属沟通让家人多关心,感受家庭温暖,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对于开朗乐观病人,护士多给予鼓励,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病人心理防御能力。

4.2 治疗中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生反应及时处理。多作解释,防止因情绪波动影响治疗。经常询问、关心患者。认真倾听患者主诉,耐心解释教会配合方法。在患者面前交流不要窃窃私语,尽可能做到自然大方,减少猜疑。尽量用语言安慰和化解患者不良情绪,转移注意力,保持良好心态使治疗顺利进行。

4.3 治疗后 介入治疗后会产生许多不适反应,如: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护士多巡视患者,如有不适、积极为其寻找解决方法。让患者听听轻松欢乐的音乐,闭上眼睛想象一生中最美好最愉快的那一幕,以感受真实的快乐,保持神经和躯体放松。努力创造一个温暖和谐的休养环境。告知不良情绪对预后影响,保持乐观积极向上心态,勇于与疾病做斗争,为进一步治疗创造良好条件。

5 结论

患者治疗前后心理健康、稳定,治疗后无并发症发生病情好转出院。人的精神是健康的支柱,情绪好坏对疾病及治疗预后影响极大。不良情绪导致免疫力降低,内分泌紊乱,加速癌细胞扩撒,不利于健康,及时发现并疏导不良情绪是治疗关键。良好的情绪健康的心理状况,通过内分泌神经免疫系统的作用,改善免疫力和提高生活质量,形成良性循环增强治疗效果,减轻疼痛及治疗副作用。介入治疗的心理护理,对整个治疗过程病情好转起重要作用,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治疗达到最佳效果,减少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 单金花.肝癌介入治疗的心理护理.《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10(20).

第6篇:免疫力对健康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接种对象;预防接种;重要性

预防接种是目前预防儿童急性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最方便的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与儿童的监护人应当相互配合,保证儿童及时接受预防接种。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更是一个民族的未来,国家的立足之本,预防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今后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1儿童为什么要进行预防接种

1.1婴儿出生后,随着一天天长大,由母体通过胎盘和脐带获得的免疫力持续时间很短暂,生活在大环境中,容易受细菌和病毒的感染,易患上各类传染病。

1.2婴幼儿身体各器官的机能发育还不完善,抵抗疾病的能力很低,一旦染病,不仅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甚至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接种疫苗可使儿童体内产生抵抗相应疾病的抗体,增强免疫力,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通过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可以保护90%以上的儿童免患儿童期几种最危险的传染病。

2目前纳入我国免疫规划的疫苗有哪些,分别可以预防哪些疾病

为更好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促进预防接种工作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1周岁以内的儿童应进行卡介苗、脊灰糖丸、百白破、麻疹疫苗、乙型脑炎、流脑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的基础免疫,1周岁以上儿童应进行甲肝疫苗、流脑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乙脑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白破疫苗等加强免疫定时、定点接种。目前纳入我国免疫规划的疫苗分别可以预防乙型肝炎、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风疹、甲型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炭疽和钩端螺旋体病等15种传染病。其中,每年政府根据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情况,对重点区域的出血热人群进行疫苗接种。炭疽疫苗仅在发生炭疽疫情后,对炭疽病例或病畜的间接接触者及疫点周边高危人群进行疫苗接种。

3预防接种证的用途

3.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预防接种证是儿童免疫接种的记录凭证,每个儿童都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建立预防接种证并接受预防接种[1]。及时办理接种证是儿童监护人保障儿童健康的责任和义务。

3.2预防接种证是儿童预防接种的凭证,医生可以掌握儿童的接种信息,以保证儿童得到及时的接种服务。

3.3儿童完成全部免疫后,预防接种证可以作为儿童入托、入学的凭证。

3.4在儿童办理出国手续时,许多国家规定需要儿童提供有效完整的预防接种证明。

3.5儿童因故迁移、外出、寄居外地时,可凭预防接种证,在临时寄居所在地预防接种门诊继续为儿童及时接种疫苗。

4儿童在哪些情况下应暂缓预防接种

随着预防接种知识的推广,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重视孩子的预防接种,而父母更应该清楚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接种疫苗。每种疫苗均有一定的接种对象,不是所有的儿童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接种的。有如下情况者不宜进行接种。

4.1有多种食物,药物过敏及属于过敏体质的儿童,上次打预防针后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均不宜接种同类疫苗。

4.2免疫缺陷者,应视为"绝对禁忌症"[2]。

4.3正处于感冒或因其他疾病引起发热的儿童,需儿童体温恢复正常2~3 d后方可进行接种疫苗,否则容易使体温升高,诱发或加重疾病的发生。对处于恢复期或急性传染病接触期间的儿童也不宜接种疫苗,容易发生不良反应,使病情加重。有严重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待症状好转后2~3 d再进行补种。

4.4对患有严重疾病(急慢性肾病、活动性肺结核、严重心脏病、化脓性皮肤病、化脓性中耳炎)应暂缓接种,待痊愈后再进行补种。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在接种工作中因遵循禁忌情况而定:单纯性卵圆孔未闭的儿童是可以接种疫苗的;5 mm以下的单独房缺,并且心脏功能大小均正常的,无分流的儿童可以接种;6个月内的儿童单纯的动脉导管未闭,2~3 mm以下,且无其他不适可照常接种;单纯的室缺,2~3 mm以下,且其他正常的也可照常接种。

4结论

预防接种工作不仅控制了传染病的再扩大,且其目的更在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从而保护易感人群。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医务工作者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高度配合。在认真做好国家计划免疫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预防接种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医需关系,使儿童得到良好的免疫预防效果,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第7篇:免疫力对健康的重要性范文

晨钟暮鼓,生活规律

有人曾对我国历史上的571位高僧做过一个统计,发现他们的平均寿命竟然高达76.4岁,比历代皇帝的平均寿命高出36.1岁。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我国古代,僧人居然能达到现代人的平均寿命,实属奇迹。这其中,规律健康的生活作息被公认为是他们获取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

僧人们的生活很有规律,早上五点准时起床,一直到晚上九点暮鼓响后上床就寝,每天都按部就班地修行和生活。那么生活是否规律为什么对人的健康长寿有这么大的影响呢?这是因为人体各种生理功能,是呈现近似昼夜的节律变化,而体温、脉搏、血压、血糖含量、激素分泌等,也都具有昼夜节律性。只有保持生活的规律性,才能维持正常的水平,有益于健康长寿。反之,如果生活不规律,人体的周期性节律受到干扰破坏,就会发生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性格温和,慈悲为怀

僧侣一向都是看淡世事,甚至看破红尘,正所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对世间名利看得比较淡漠。也正因如此,他们与俗世中的众生相比,情绪上往往更为平和淡定,遇到事情也是不急不躁,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实践也证明,性格温和的人大多生病少。尤其是面部表情柔和的人,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

而僧侣大多心怀慈悲,对世间的不平之事、苦难之人抱有一副悲天悯人的情怀,而研究表明,一心向善对于健康和长寿是十分有益的。

六和共住,和谐生活

僧侣的日常生活讲究“六和敬”的原则。“六和敬”最倡导的就是互相敬重,和谐合聚,清净快乐,说到底强调的是和谐的人际关系。研究显示,人际关系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甚至比合理饮食、经常锻炼和定期体检更加重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人的精神愉悦,免疫功能也随之增强。相反,不良的人际关系会导致抑郁、孤独等,这样的人容易产生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也会大受影响。

心无挂碍,与世无争

僧侣四大皆空,心无挂碍是他们追求的心灵最佳境界。正所谓“淡泊者健,宁静者寿”,秉持这种无欲无求的恬淡状态,自然心中清静而容易进入虚无的境地。精神世界虚静恬愉可增加人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人不会轻易染病。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其最大欲求莫过于名和利,因此若能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就能心神得养,自然就可健康长寿。

第8篇:免疫力对健康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思政;药学;免疫学;教学

1科学故事增加趣味性,培养爱国和敬业精神

科学故事增加了免疫学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爱国和敬业精神。比如在介绍疫苗的时候,可以讲述我国古代医生种痘预防天花,由此开创人类天花预防之先河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在介绍巨噬细胞的时候,讲述一位差点自杀的现代免疫细胞学开拓者梅契尼科夫在科研道路上如何越挫越勇,最后发现巨噬细胞的故事,一起学习科学家兢兢业业、至死方休的攻坚精神,让学生了解每一项科学发现,每一次技术进步,都闪耀着敬业精神的光辉,润物细无声的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是敬业精神。今后要兢兢业业工作,刻苦钻研业务和技能,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承担起社会责任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介绍抗体形成机制的时候,讲述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杰尼提出的抗体形成“天然”选择学说开创免疫学新纪元的故事,告诉学生什么叫“浪子回头金不换”。讲述科学故事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听完这些励志故事以后,由于在情感和心理上已经接受了这些有故事背景的学习内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即便有些知识很难理解,也能化困难为动力,教学效果自然会提升,同时爱国和敬业精神等人文素养也得到了培养。

2新药促发学习动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在讲解免疫学预防和治疗的时候,通过介绍不断涌现的免疫新药物,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知识的匮乏,同时让学生知道,作为未来的药学服务者,只有准确、及时地获取药物相互作用、并发症、特殊人群用药等各方面药学信息,才能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以此促发学习动力,提升教学效果,并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3辩证法促进知识理解,培养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简单来讲就是要看清事物的两面性。免疫有“两面性”,对机体既有“有利”的一面,可以防御病原微生物的侵害,消除损伤或衰老细胞,消除突变细胞,又有“不利”的一面,会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超敏反应的发生,即免疫是一把“双刃剑”。而免疫分子抗体、补体的功能同样涉及了“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在讲解上述内容的时候,可以引入辩证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外,免疫中的“自我”和“非我”是相对的概念,也体现了辩证法。对于眼晶状体球蛋白、等自身抗原,虽然是自身成分,但是由于某些屏障的阻隔,从未和自身免疫细胞见过面,当某一天有幸和自身免疫细胞相遇的时候,然而不幸便在此时发生了,免疫细胞会把眼晶状体球蛋白、等自身抗原当作“非我”的成分,即外来物质而进行攻击。通过知识的讲解,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让学生意识到,凡事都有对立的两个方面,凡事都是相对而言,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当成长过程中遇到不利因素,应敢于向命运挑战,敢于向不利因素挑战,变不利为有利。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这方面的“思政”元素,学生从辩证法的“两面性”过渡到免疫学的“两面性”,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融通,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反过来,对免疫学“两面性”的学习又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辩证法“两面性”的理解。如果药学服务人员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辩证思维进行推理判断,不仅可以增强工作能力,还可以避免药患纠纷的发生。

4新闻报道鲜活免疫学知识,培养爱心和奉献精神

在讲授免疫细胞的发源地“骨髓”和集落刺激因子时,导入了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共同关注的栏目报道“任爽身患绝症,千里寻亲”的故事[4],湖北女大学生路敏给她捐献骨髓造血干细胞的过程中,就用到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学生就能很快理解骨髓和该细胞因子的作用,使枯燥的知识变得鲜活生动,而且在教书的同时也达到育人的目的,培养爱心和奉献精神,为提供优质药学服务提供了支持,因为药学服务不仅要有全心全意为顾客排忧解难的奉献精神,还要有爱心,能够理解和包容顾客的误解。

5日常行为切入免疫学教学,培养健康理念

学生日常行为贴近学生生活,以学生日常不良习惯切入免疫学教学,更接地气,还可以培养健康理念。在介绍“免疫系统”的时候,以学生带着早餐进教室、睡眠不足、缺少运动等为例,讲述早餐、睡眠、运动对免疫系统维持正常免疫功能的重要性[5],让学生意识到,要让免疫系统正常工作,就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介绍“免疫系统”过程中神经内分泌网络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时,给学生讲讲为什么不良情绪会导致免疫力降低,容易生病,如此不仅增强了学生对免疫系统及其调节方式的理解,还能够使学生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好心情,才能有好身体,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6艾滋病激发求知欲,培养道德观和人文关怀精神

艾滋病是大家熟悉的疾病,以熟悉的疾病导入免疫学教学,讲授免疫学知识,学生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理解。比如,在介绍抗原决定簇之前先给学生讲艾滋病防治现状,因为艾滋病病毒变异极其迅速,所以难以研制特异性疫苗,至今无有效预防方法,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威胁,然后提出问题“变异发生在何处?”引发学生思考,教师随后引入抗原决定簇教学内容,这种启发式教学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升学习效率。讲艾滋病可以培养人文关怀精神。艾滋病已经和“道德败坏、伤风败俗”等同起来,人们像躲瘟疫一样躲避艾滋病人,然而许多艾滋病人和感染者其实是无辜的,是受害者。作为未来的药学服务人员,应该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理解他人,宽容待人,减少歧视,尊重患者的隐私,慎言守密,有仁爱之心。讲艾滋病还可以培养道德观。艾滋病的传播不可避免地涉及道德问题,在仍未取得治愈艾滋病有效方法的当下,道德力量在艾滋病防治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倡导忠诚、责任、亲情等理念,牢筑艾滋病防治的首道防线。

第9篇:免疫力对健康的重要性范文

要健康,要保持美丽,你是否正在为此不惜代价,买高价补品、减肥食品,或干脆向药物索要健康和身材?其实,你大可不必舍近求远,一些生活上的“小计谋”远比那些药物来得健康有效,而且也比你想象的简单。我们想通过下面这些生活细节来倡导积极的生活态度,让忙碌的你成为一个健康的自然美人。

1. 不要因为要早起而不情愿,不妨按时起床,给自己准备营养均衡的早餐。

回报:有规律的作息对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一份营养均衡的早餐也使你在工作时精神倍增。

2. 工作一阵儿后,记得用力耸双肩,尽量贴近双耳,夹紧两臂,然后放松,这一动作可重复10次。

回报:通过使颈、背发力,刺激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放松颈、背的效果,以免你落下腰酸背痛的毛病。

3. 对着镜子时,给自己一个温暖的微笑。

回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个温暖的微笑,可以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提示,让自己的一天从微笑中开始。

4. 塞车时,来进行呼吸放松吧。气集中到丹田(小腹)位置,做4:7:8呼吸法:先呼气,再以鼻吸气,默数4下,闭气7下,再用口呼气,带出“咻”声。

回报:只要你坚持经常偷闲片刻做这样的呼吸运动,就会发现你浮躁的心情平静了,如果你失眠,失眠的症状也肯定会得到改善。

5. 将你包里的零食薯片都倒入垃圾桶,换上香蕉吧。

回报:维生素B6可帮助人体产生多巴胺、正肾上腺素这些振奋精神的神经传导物质,而香蕉正是维生素B6的超级来源。

6. 午间工休如果不能打盹儿,就抹点儿薄荷膏或嚼嚼口香糖。

回报:薄荷膏的味道能让你神清气爽,只要闻上几秒钟,鼻子就会将嗅觉感受到的刺激传递到大脑,你的精神会顿时为之一振。嚼口香糖也有同样的作用,嗅觉和味觉都会感受到刺激。将此传递到大脑,同样使你精神振奋。

7. 培养自己种植蔬菜的习惯。

回报:自种的蔬菜,要比在商店里买实惠得多,且园艺劳动一小时能帮你消耗150卡路里~250卡路里的热量。

8. 晚上回到家里,如果腰酸背痛,可以用一个纸杯盛满水,在冰箱里凝成冰,再沿杯口剪下约3寸~4寸,在痛处来回擦拭10分钟。

回报:简单可行,能够很快地让你的痛楚肿胀感减退消除,更好地得到放松。

9. 洗脸时,顺便用手掌将温水捧起,轻轻地泼在紧闭的双眼上,做20次;然后用冷水重复以上做法20次。

回报:如果你一天都坐在电脑旁,眼睛一定很累,不妨以此来改善你的眼部循环。

10. 睡觉前伸个懒腰。

回报:一个舒适的懒腰对于即将上床休息的人来说是再好不过了,它可以帮助你放松紧张的神经。

11. 关上电视,比你习惯的时间早1小时睡觉。

回报:充足的睡眠不仅能使你恢复精力,而且能提高你的免疫力,有助于防止流行性感冒和类似头痛的神经性病症。

12. 日常不妨多阅读些有益的书刊,放松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