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范文

环境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

第1篇:环境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卓越计划;省属高校;环境工程;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8-0063-02

“卓越计划”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简称,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作为日益引起人们普遍关注、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的环保产业,其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作为地方高校应以“卓越计划”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积极进行教学体系及方法的改革和实践,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环境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一、环境工程专业就业现状及人才需求分析 

环境工程专业最早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主要由给水排水、化工、生物等专业派生出来,所以环境工程是一个涉及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涉及行业较广。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002—2006年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的一次分配签约率逐年下降,有些学校甚至低至50%,虽然调查同时显示考研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整体就业率的下滑趋势仍相当明显[1]。这主要是因为自1999年开始我国扩大了本科生招生规模,使环境专业毕业生人数激增;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与社会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进一步对毕业去向进行分析发现,除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外,大部分毕业生所从事行业与环境工程有较大差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经初步调查统计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环境工程专业虽然人才需求量比较大,但大部分工资待遇比较低,学生更倾向于找其他非专业对口的高薪工作;二是环境工程治理单位多位于城市的郊区或远郊区,地点偏远,学生更倾向于找上班地点位于市中心的工作;三是环境工程专业从业人员的工资与工作经验有直接的关联,而应届生缺乏工作经验,对用人单位缺少吸引力。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治理开始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国家增强了环保的执法力度,同时也加大了环保产业的投入,这为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前景。政府环保部门、公司和企业以及正在迅速发展的环保产业都需要大量专业的环境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2]。这些就业单位对环境工程毕业生的知识面、专业应用能力及实践经验都提出了较高要求,这也使新时期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基于以上分析,环境工程专业虽然就业前景发展势头较好,但人才素质和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我们要以实际工程为依托,以服务社会为目标,对教学体系及方法进行改革,以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环境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优化 

为培养符合“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导向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需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部分知名部属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分析比对,以借鉴其培养方案中有利的一面,并结合省属高校教学条件,制订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通过选取4所部属知名院校,对其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进行统计分析,将课程体系分别按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及专业课、专业方向选修课分类,按其占总学分(不含实践学分)的百分比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表明,在所选4所学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所占学分比例达35%~50%,这说明各校对专业教育重视度较高。同时,在所选4所学校的培养方案中,都将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及分析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作为必修学分,并且各门课程学分都在4.0以上,充分说明了各校非常重视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学习。在开设专业必修课程的过程中,各校往往提供多个选项,以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也可以更有侧重的进行学习。各校的公共基础课所占学分比例为33%~47%,充分说明了各校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基础教育是学习所有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课外知识的基础。在选修课程中,专业选修课程多集中于应用性质的课程,体现了各校希望通过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专业学习范围,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公共选修课虽门类繁多,但主要集中于人文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现了各校对学生的全面培养。省属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定位于面向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层次环境工程人才。以湖北大学为例,在分析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并借鉴部属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优势的基础上,对本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对现有培养方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校的公共基础课所占比例为35%,与4所部属院校相当;专业基础及专业课占38%,相较于4所部属院校较低;公共选修课占5%,低于所选4所部属院校的7%~10%;专业选修课占21%,高于4所部属院校的5%~10%。本校在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重视公共基础课,为拓宽学生专业视野,提供了众多的专业选修课,为学生的后期就业深造提供了良好的专业知识。同时,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设置上需进行一定的调整,进一步强调专业基础的重要性,在公选课方面也应适当加大力度,以有利于学生社会人文素质的培养。 

三、省属高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实践要求 

作为省属高校,为适应社会发展潮流,必须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毕业生。对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培养,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改进和强化。 1.专业能力培养。作为工科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必须要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包括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一定的专业扩展知识和提高知识,这是专业人才就业、个人提高和发展的基础。学生必须拥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即通过所学专业知识可以解决实际工作中常见的一般性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要求学生在完成课堂理论学习的同时,多进行专业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本领。专业实践不应仅仅局限于校内的实验课程,还应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实现校企联合,为学生提供更好实践场所的同时,积极服务社会企业。 

2.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素质就是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递、环境熏陶,在人的气质、人格层面上内化。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培养学生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培育大学生包括理想、情操、人格、文明在内的精神品质[3]。作为工科学生,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还要有良好的人文素质。这一方面是个人思想方面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的要求。对于人文素质的培养,既要通过公共课程的学习来增强,又要通过交流的方式来实现。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提供多种讲座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从而增进其学习的动力,增强其团队协作能力。 

3.心理素质培养。心理素质是人在感知、思维、想象、情感、意志、兴趣等诸种心理品质上的修养和能力,其内容主要包括新环境的快速适应能力、稳定乐观的情绪、较高的创造性、积极进取的精神、广泛的兴趣、坚强的意志、明确的自我意识、优良的智力心理素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知识和技能等。工科学生由于专业性质的原因,通常缺乏感情释放的渠道,心理交流比较匮乏,进入社会后寻找工作的阻力以及各方面的压力,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成功步入社会,争取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要开设一定数量的心理课程,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并掌握积极应对的方法。在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供良好状态的同时,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4.个性特色培养。在原有的环境工程培养模式中,所修课程基本是固定的,学生没有选择性。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没有个人特色,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体系改革过程中,应为学生提供多门课程选择,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自主选择学习课程,既结合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也为学生以后的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知识基础。 

四、结语 

高校人才培养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专业技能、人文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后期学习能力等,这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前进的过程。在环境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应以“卓越计划”对人才培养要求为导向,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与优化。重视基础理论教育,强化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等实践环节教学工作,同时注意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实践动手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环境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第2篇:环境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范文

论文关键词: 环境工程 特色培养 石油石化 工程实践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环境工程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环境工程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重要性。然后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实际情况,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等方面探讨了可供参考的特色人才培养方式,强调培养方案的实施应从加强基础、优化课程设置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入手。我们也看到本校通过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服务于石油石化行业的特色人才,在环境工程毕业生就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引言 

近几年由于我国资源能源日益短缺以及污染问题不断加剧,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及能源行业的发展战略,导致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旺盛需求。因此各高等院校纷纷针对各自行业优势设置了环境工程专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化工和教育部共建的唯一一所重点大学,半个世纪以来在石油石化行业中形成了较强的地位和行业优势,因此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 

二、环境工程专业教育现状 

中国的环境工程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环境工程高等教育的师资和办学基础条件方面的不同,各高校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环境工程专业的历史发展历程,从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专业的教学计划设置上会出现不平衡的现象。比如一些院校由于脱胎于原化工、建材等行业,在课程设置上既开设了化学工程、建筑材料类等课程,又开设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等环境类课程,课程间的重复现象很多,实验室建设也容易出现重复建设的现象。而且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完成这众多的专业课程,自然是任务繁重、学时紧张,难免是“学习面宽、深度一般”。进而无暇顾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最终造成毕业生的实践技能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这成为环境工程专业教学的一大困惑。各高校应尽快探索出一种适合本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三、人才培养 

(一)人才培养目标 

环境工程专业从根本上讲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加之各个高等院校的发展方向与原始基础的不同,从而决定了环境工程专业在各个高等院校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的环境人才上有较大差别,因此应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培养特色型环境治理的技术人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资源,坚持环境工程专业与实际生产过程紧密结合,主要培养以石油石化行业和社会环保部门为主要服务对象,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二)培养方案的制定 

在不同行业环境治理人才的需求下,高校应按照“在宽口径专业内设置柔性专业方向”的原则,制定合适的培养方案,培养带有自身特色的专业技术人才。 

本校根据石油石化行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探索和优化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形成“重视基础、强化实践、突出特色”三大原则为基础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本专业从培养能够从事环境工程有关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定位出发,针对专业方向需要,培养方案精心安排了专业选修课程。在培养方案及专业选修课的设置方面,既要面向社会环保部门,又要突出石油石化领域环境工程的行业特色。 

(三)培养方案的实施 

1.加强基础。学生应比较扎实地掌握环境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该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培养环境工程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本校环境工程专业一向重视基础教育,先后建成了《水处理工程》《环境监测》《物理化学》等校级及国家级精品课程。在本科教学评估中,基础教育环节得到了评估组专家的一致好评。 

2.依托优势学科,优化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专业课程设置既要服从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总体要求,又要考虑学校自身的优势学科,培养具有特色专业知识的人才,增强市场竞争力。 

本专业依托“环境化工”学科博士点、“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点、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化学教学基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环境工程研究开发中心,加强学科建设,建成了一支师资力量雄厚的教学队伍,承担并完成了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和中石油创新基金等省部级科研课题,形成了较强的学科优势。 

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综合大实验以及在毕业设计中,教学内容涵盖了石油勘探过程、石油开发过程和石油加工过程等背景知识和对环境工程技术的需求。同时,教师及时地将科研项目中的成功案例编写进教材或讲义中、将科研成果带进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水平。 

3.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实践和实践教学是获取新知识的源泉,是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学与用相结合的关键,是训练技能、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 

本校依托校内外各类实践、实习基地等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学实验资源,根据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以培养德才兼备型人才为目标,以重视理论基础、强化实践能力和突出石油特色为原则,以石油石化和地方环保为背景构建产学研相结合培养模式,创造了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条件。 

(1)“211工程”建设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环境工程研究开发中心为培养工程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实验资源。自启动“211工程”建设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环境工程研究开发中心建设以来,充分利用学校为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室累计投入近500万元的建设经费,创建了独具工程或接近工程特点的实验条件和研究场所,总面积约达1300平方米。其中最具特色的有:①水处理工程实验室,包括石油石化污水处理及回用的实验装置等,可进行油田开发、石油炼制过程中排放污水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实验与研究;②恶臭污染控制实验室,包括多组分动态配气系统、动态嗅觉检测仪、恶臭污染评估及控制系统;③环境微生物实验室,针对油田开发过程中落地油污染土壤的问题,筛选高效石油降解菌群,构建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④环境监测实验室,包括炼化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分析监测技术、石油污染土壤中石油组分监测技术、石油炼化企业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监测分析的实验与研究;⑤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实验室,可进行油田开发及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三泥”进行控制及资源化利用的实验与研究。所有这些实验室及设备,工程实践性强,可达到与生产企业的情况接近或一致,为保障训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供了实验平台。 

(2)完整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通过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和相关部门的紧密结合,根据石油石化行业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创新和优化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课程和环节的结构体系,做到了“工程实践四年不断线”。 

一年级学生进入基础性实验室,结合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课程的学习,在公共基础实验平台开展实验技能训练;二年级学生进入专业基础实验室,开展环境化学等专业基础实验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参加实验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的实验和实践技能;三年级学生进入学科专业实验室和研究性实验室,并开展课程设计等综合实验,通过认识实习提高实践能力;四年级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通过专业综合大实验、校外生产实习、理论联系实践的毕业设计等环节,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总之,实现了四年内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专业实践训练不间断、应用能力培养不断线,依托中国石油大学半个世纪以来在石油石化行业中形成的地位优势,使本专业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与石油石化企业紧密结合,形成了有效的工程实践训练的产学研链。 

 

(3)创建了因材施教的平台,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建了因材施教的平台,具体措施是: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实行优异生导师制,安排硕士生导师进行指导,让学生参与科研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安排其进入实验室,参与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机会;对于创新能力强的学生,鼓励并引导其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试验计划等竞赛活动,指导其进行发明创新,并申请专利。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安排专业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行一帮一制度,力求做到学困生不掉队。通过上述措施,实现了因材施教的办学理念,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近几年来,共有55人次获得科技奖励,有十几名学生获得了社会实践方面的奖励。 

(四)培养模式 

根据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建立石大科技集团炼油厂、胜利油田稠油厂、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齐鲁石化公司、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公司等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基地,并在实习过程中聘请石油石化行业专家作专题讲座。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大赛、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等成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平台,构成了有效地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模式。 

四、特色人才培养的成效 

无论是过去计划分配,还是现在的自主择业,本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主要就业方向为石油、化工企业环境管理部门、环保企业以及政府事业和研究机构,有些已成为该行业的环境工程领域中高级专家和技术骨干,就业形势较为乐观。 

“环境工程”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本科专业,与目前我校许多石油主干专业相比,它面向石油石化行业以外的社会环保部门和研究单位就业适应的面要宽得多,尤其是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节能减排战略的实施,对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不断扩大。不仅如此,在石油石化领域,随着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随着“绿色油田”的建设与发展,大量的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技术在石油钻井、采油、油气集输、油气加工等领域获得了十分深入而广泛的应用,并且已经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迫切需要本专业毕业生能将环境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与石油石化行业的应用相结合,使本学科培养的毕业生在知识结构上既兼顾面向社会,又具有自己的“油味”特色。本专业的这种“双重面向”特色化建设,对于提升本学科毕业生的就业适应面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我校作为石油高等学府对于石油工业发展所肩负的责任。 

五、专业需求及前景 

随着中国资源与能源短缺问题的加剧,社会经济发展导致的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解决人与环境之间矛盾问题包括环境治理行业将会逐步实现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大调整,如倡导节能减排、新能源开发,进一步推动了对环境工程专业领域的人才需求。 

与环境工程专业密切相关联的产业是被称之为“朝阳产业”的“环保产业”。随着我国政府gdp中用于环保比例的逐渐增加以及减排目标要求的提高,国家、社会投入到环保产业的资金将逐渐增加,企业投入到污染源治理的费用也将逐步增加,因此污染治理这个行业必不可少,环保产业的发展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环境工程专业10年以前就被提出是“未来人力资源短缺十大职业之一”。目前的调查结果表明,与往年相比,2010年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明显乐观,目前民营环保企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环保部门开始招聘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保投入的增加,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需求将出现上升的势头。可以预见,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对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将会不断增加,专业发展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彭永臻,曾薇.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7,(6):36-37. 

[2]谭文轶.对地方高等院校新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08,(10). 

[3]吴烈善.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就业形式和人才培养定位浅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s1). 

第3篇:环境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范文

论文摘 要:针对环境工程专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以深化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切入点的整改思路,并结合常州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实践,确定了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及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教学队伍的专业化等专业改革方向,探索一条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之路。 

1 提高理工科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质量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非常重视高校的教学质量。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上;要密切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坚持培养人才、创新知识、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加强研究和实践,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教育部于2007年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确定了今后几年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就是提高教学质量。 

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经过30多年的建设,课程体系正在不断完善,由过去的将大量的其他专业的课程“拿来”使用,转变为逐渐建立起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在“十一五”期间,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构建了一套《高等学校本科环境工程专业规范》;“十一五”期间,该专业规范还将进一步修改完善,以适应国家对环境工程人才的需要。然而,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的本科生还未被社会广泛认可,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尚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学校通过整合校内相关学科的教育资源、引进国内环境学科的优秀师资以及予以政策和资金支持等,加强了环境工程专业的建设。目前,如何实现常州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跨越式发展,提高该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迅速在华东地区环境界占有一席之地,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提高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实践 

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环境工程专业的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其中,优化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就是具体措施之一。环境工程专业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通过解放思想、借鉴国内外同类学科的经验,特别是借鉴国内环境工程重点学科的培养方案(包括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制定出了以培育一流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较为合理的本科教学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 

2.1 理念创新 

培养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将“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本科教育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这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克服现有的困难、应对新的挑战。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常州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不断创新教学理念,通过反复讨论和修改,并借鉴国内重点大学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逐渐构建起了具有学校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2.2 教学内容的创新 

培育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创新意识的环境工程技术人才,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运用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并将其具体落实在课程设置、任课教师配置、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等各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4]。因此,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时,环境工程专业对各门课程的内容进行了梳理,避免了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压缩了一些课程的学时数,删减了不合时宜的、陈旧落后的内容,同时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此外,根据社会发展对专业的需要,特别是针对我国正在推广的环保注册工程师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优化课程体系时,环境工程专业新增了环境工程原理、环境流体力学与水文学、水泵与风机、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施工技术与工程经济学等。 

2.3 教学模式的创新 

多元化的世界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多元化的人才需要多元化的教育教学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5]。因此,常州大学环境工程专业非常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在拓宽国际化视野的同时,充分考虑学生发展方向和兴趣取向的差别,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注重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学环节中;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因材施教,坚持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此外,针对选择先就业的学生,通过开展创业教育,注重强化和拓展其工程实践能力;针对拟进一步学习深造的学生,则加强其理论水平的提高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从而满足各类型人才的不同需求,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提供生长的土壤与空间。 

2.4 教学管理的规范化 

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加强和完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使之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几年来,常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立了专业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机制,健全和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加强了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考试、教学档案、毕业论文等各个教学环节的管理。其中,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规范了授课内容和要求;在毕业论文方面,对论文选题、内容和导师的指导工作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和内容必须与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能够接触到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的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1] 张明泉,曾正中,陶燕,等.综合性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高等理科教育,2005(2). 

[2] 雷鸣,杨仁斌,铁柏清,等.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就业形势及其教学改革[j].高等农业教育,2008(7). 

[3] 陈伟琪,张珞平.关于高校环境类专业本科教学的思考[j].福建环境,2003,20 (2). 

第4篇:环境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环境类;科研实践能力;本科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091-02

环境类专业学科是指包括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等多门学科组成的科学性专业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新的市场形势下,培养高素质的实际应用型人才已成为环境类教学的重要方向。因此,强化科研实践能力是环境类本科生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当前环境类本科生培养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国内各高校逐年扩招,但教学经费并未与之相对应,导致各学校的教学条件有所下降。特别是,各学校的实践条件停滞不前、实践教学环节被逐渐削弱,学生无法进行大幅度、长时间的实践锻炼[1]。而且,各学校的教学方式均较为单一、缺乏师生交流和沟通,教师大多缺少工程实践经验,无法利用实际项目阐述原理,也不能用工程实例扩充课堂内容,将新的思维理念、科学技术融入到教学内容中。

环境类作为新兴的实践类专业,在市场中应找到自己确切的定位,培养兼具科研创新与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增强实践教学培养环节,以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环境类本科生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2]。为此,本文结合传统本科生科研实践能力培养的不足,从提高教师水平、完善课程体系及培养方案、实行本科生导师制、重视校外实习和本科生课外科技活动评奖制等方面进行培养方案探讨,为本科生顺利进行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一、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实践水平

我国大部分学校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环境类师资力量,大多数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进入岗位,几乎没有工程实践。自身缺乏经验,就没有办法将课本知识与实际应用融会贯通,更不能用工程案例来阐述原理。所以,应该引进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高水平教师,充实教学团队的力量[3]。

目前,各学校的现有教师大多由于教师绩效考核和科研成果等方面的原因,过度追求论文的发表情况而忽略了科研的实用性,往往选择容易或容易产生科研成果的项目来做,而不愿意选择难以形成科研成果的实际工程项目,这就抑制了教师在科研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应该有规划地安排现有教师去进修,重视科研实践的地位,从而形成高水平的骨干力量。对于年轻的教师而言,更应该向优秀教师学习,积极参与青年教师竞赛活动和科研实践工作,提高自身的科研实践能力。

此外,教师应该调整授课方式,倡导课上师生交流的教学模式,营造愉悦、互动的氛围,侧重理论知识在实践环节的应用实例讲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

二、完善环境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及培养方案

环境类是包含多门类的复杂专业,高校对于本科生的培养,既要考虑专业内涵所限定的科目,又要有一定的侧重点,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才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各高校应在吸收国内外优秀的培养案例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色及经验,注重专业课和实践课的设置。选用的教材要具有代表性、权威性和实用性,并鼓励高水平教师编写能够体现时下最新专业进展和工程现状的实践性指导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考书。特别是,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体系中,精益求精地设置专业课,重点突出实践课程环节,注意专业实验和设计的系统性和合理性搭配,注意各门课程的综合实验,注意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的搭配。

此外,科学的培养方案对于环境类本科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调研优秀校友在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状况,了解别毕业生对于实践教学的意见,并通过反馈意见,围绕环境类专业建设的内涵和目标,探索新形势下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途径。在合理设置的教学科目和内容的基础上,要重视专业实践教学,突出实践内容的综合性、系统性和与时俱进,并注意实验内容的适度拓展和创新,同时培训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综合性实践、设计及工程打下基础。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多样性和应用性能力培养,利用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工程应用研究机会,为学生建立本专业的科研实践平台,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完成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治理和环境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

三、实行环境类专业的本科生导师制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均已完成校、院两级分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本科教学的工作质量,也使得教师对于教学工作更加重视,并积极投入到实践教学环节,将教师的工程项目与本科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培养紧密联系,结合工程设计、工艺研究、设备研发等科研工作的开展,为本科生能力的培养提供多元化途径[4]。彻底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培养本科生对于本专业科研工作的热情和兴趣,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和工程项目中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让本科生从中获得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提升本科生科研实践的综合能力。同时,鉴于环境类本科专业为新兴专业和学科,该专业学科的理论性、实践性要求强,也是不同学科和专业的交叉,因此,对于环境类学科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对于提高学生的科研和实践能力,加强专业素养,更为重要。

四、重视专业校外实践和实习

在大学教育中,本科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培养相对于高职学生较为弱化,主要是因为本科生更注重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的课堂授课,偶尔实习调研也大多限于参观等基础性的活动,却忽视了真正的校外实习,不能将理论知识有效地联系到工程实际之中,缺少学习与应用的衔接。

对于环境类本科生培养,在校外建立多类型的实习基地,是满足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能够解决学生科研实践的硬件条件,为学生工程实践提供模拟基地和实训平台,使得学生从认识学习、生产实习到毕业实习均有高水平的锻炼机会[5]。学校与校外实习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校外实习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也为学校向自身输送符合人才需求的工作者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学习应定期聘请各类相关企业和设计院的专家及工程技术人员为本科生开展讲学,让学生多了解、多学习、多接触,形成良好的教学―实践氛围。

五、本科生课外科技活动评奖制

如前所述,环境类专业是以环境保护为宗旨,以培养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的高端人才为目标,面向我国日益发达的经济社会和日益恶劣的环境污染问题而发展起来的专业。环境类本科生的培养方针,则是强调创新意识和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通过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各种类型的课外科技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锻炼和实训机会。

如果将本科生的课外科技活动与评优、保研、就业推荐等奖励有效结合起来,能够有效推进本科生的课外科技活动的实施和进行,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学生也会迅速增加,这将为本科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培养提供良好的契机[6]。通过创新的科研模式来激发学生在课外的动手能力,可以建立成功的实践能力培养机制。

六、小结

面临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类人才,特别是环境类本科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培养变得愈发重要,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环境类专业是复杂的实践应用专业,应该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摒弃传统的教育路线,根据新时期的特点,把握社会需求,形成科研实践能力培养的高效体系。通过提高教师水平、完善课程体系及培养方案、实行本科生导师制、重视校外实习和本科生课外科技活动评奖制等方面,将有效改进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达到很好的本科生科研实践能力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汤洁,董德明,刘淼,等.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质量监控[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2]谢志刚,李强,宋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环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2).

[3]徐建平,蔡昌凤.环境专业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J].皖西学院学报,2011,27(1).

[4]杨群,陶涛,杨家宽.环境类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11).

第5篇:环境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特色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TU8;C9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6002304重庆大学1956年开始招收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本科生,是中国最早开办该专业的8所高校之一。1978年增设城市燃气工程本科专业,1995年增设设备工程与设备管理专业。1999年,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城市燃气工程、设备工程与设备管理专业整合扩充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拥有完善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培养体制,属于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依托“985”研究平台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支持,成为了国内领先的品牌专业。经过56年的办学历程,累计为国家培养了约1.3万名本科毕业生,1 000名余研究生,其中包括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在内的各大设计院总工10余人。特别注重适应西部大开发的人才需求,并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建设输送了大量人才,毕业生在行业的影响较大。

该专业教育始终秉承重庆大学“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在全国率先进行专业教育改革,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专业教育体系,教学与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相结合,建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型本科教育,并在高校中起到了示范作用。2002年,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4所高校一起,在由建设部组织的首次本科专业评估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被视察小组评价为“西部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领先学科”。英国建筑工程服务注册协会(CIBSE)评估委员会主席M.Farrell先生也给了充分肯定,认为该专业与欧洲的高水平专业教育水平相当。2007年国家公用设备注册工程师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对学校进行复评,再次对该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给予高度评价。2010年,该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必需的建筑环境。随着人类对建筑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复杂,保障建筑环境质量的设备工程系统也变得越来越综合化、复杂化。当前人类面临着严峻的能源环境形势,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在发挥上述价值的同时,消耗的能源占社会总能耗的1/3左右。因此,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对特色专业建设内涵的理解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加强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因此,本科特色专业是指能培养出有特色人才的专业,其最终体现是人才的特色。《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1]故而特色人才的基本内涵应该是人才的“能力”特色,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形成培养特色人才的能力。

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特色及其特征分析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应该具有哪些能力特色?经过对学校毕业生调研分析,结合学校的办学传统、师资特点、科研与工程实践优势与积累,以及学校所在的地理区位特点,笔者认为:工程实践能力是该专业毕业生的主要能力,主要包含以下4个层次。

第一,处理常规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第二,处理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

12高等建筑教育2012年第21卷第6期

肖益民,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实践

第三,应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创造性地解决工程问题的创新能力。

第四,适应职业拓展与转型的通识能力。

学校培养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应具有以下3个基本特征[2]。

第一,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以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为主体,沟通土木建筑、热能动力、环境、机械、经济和管理相关学科。

第二,具有良好的工程师素质,融合贯通暖通、燃气、建筑电气、建筑给排水和建筑消防等专业的核心技术,满足建筑与交通工具内的环控工程、工农业生产环境控制工程、建筑与市政公用设施工程和城市与工厂热能动力供应等领域的要求,经过国家规定年限的工程实践锻炼,取得国家注册设备工程师资格。

第三,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能够自我学习提高、改造重构知识和能力,变换自己的角色,从事其他社会活动。

三、目标定位、主要建设内容与建设方案

(一)目标定位

总体建设目标为依托学科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资源配置,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基础雄厚和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学术带头人为骨干的教师队伍,建成符合中国及国际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的、有国际影响的研究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示范专业与推广基地。

(二)主要建设内容

1师资队伍建设

互不关联的教师群体,不益于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专业理论体系和完整的专业能力。特色教学团队是特色人才培养的灵魂,是特色专业建设最关键的内容。特色教学团队的教师应了解专业全局和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规格要求,对专业课程体系及各门课程、各实践环节在特色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认识清楚,掌握所承担的课程与其他课程或教学环节的衔接关系;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理解工程实践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具有新思想,新观念,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工程新技术研发经历和能力。

2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修改与调整

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是特色人才培养的纲要。

3专业理论与实践环节课程体系改革

专业理论与实践环节课程体系是特色能力形成的必由之路。

(三)建设方案

1特色教学团队建设

一是,团队负责人的选拔。负责人要具有把握专业全局的能力,对特色专业内涵有深刻理解、组织能力,是特色教学团队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二是,一个了解专业全局,能相互沟通、理解和配合的教师群体。按照特色教学团队教师能力要求,通过学术学历培养,督促和帮助教师取得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工程实践,创造机会到国内外一流高校进修等方式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2人才培养方案修改与调整

探讨工程学科专业研究型本科教育的内涵与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中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和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进研究型教学,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全面推进基于学生参与研究的教与学,对本科生进行工程技术研发与应用的素质教育,将能力训练作为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

3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开展适应特色专业发展的课程体系建设。一是进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核心系列课程建设,形成新型特色专业的理论与技术核心体系,包括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导论、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暖通空调、冷热源工程、燃气输配、建筑节能等核心课程,重点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革新。二是建设新生研讨课与大学生创新研究训练项目。三是建设适应特色专业发展模式的实践教学环节,重点建设工程技术研发和应用实习基地,基地的类型、开放时间、方式应符合认知规律和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到毕业实习,逐步实现“教师带着学”到“学生独立学”的转变。通过实习,了解专业有关设备开发、系统设计安装方法和工程建设与运行的实况,强调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特别是社会交际能力。

四、建设成效

(一)特色专业教学团队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学团队现有教师41名,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18名,博士导师7名。实验室专职实验教学人员13人。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90%以上取得博士学位,11人取得国家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资格。团队教师都具有承担建环工程项目策划与可行性研究、工程方案优化与评价、工程设计、工程技术标准规范的编制与实施的等实践经历。

教学团队督促和帮助教师取得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工程实践经验。通过国家级科研项目、国际合作项目、派出交流等方式,中青年教师都有承担国家科研项目和国外访学的经历,使其了解学科前沿和专业发展动态。绝大多数教师以长期参加工程实践取得的丰富科研与工程实践经验为支撑,形成了鲜明的教学风格。教学团队每周开展半天教学研讨,每学期举行学期教学研讨会,组织教师参与新培养方案的编制和新的课程体系建设研讨。目前,团队正探索将以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与经历、科研能力与学科视野为主的培养方式转移到基于社会发展与进步、人才培养新需求、教育规律与教学方法新变化的培养模式上,实现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并付诸教学实践。

(二)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的不断完善

以培养通识型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师为基本目标。目标定位在培养建筑环境科学与工程、城市公用设施等领域从事设计、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工程技术与科学技术人才,部分毕业生进入高一层次学位教育。

将基础素质教育与国家注册工程师专业教育相结合,形成了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科理论发展为指导,行业技术发展为背景;以工程理论为基础,工程设计为主线,科学基础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并重。重视基础教育,重视计算机、外语、制图等通识能力训练,重视工程师素质(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培养。

实行优异生培养制度、学业导师制度、主辅修制、弹性学制和第二学位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本科生在第三学期按照年级1~2%的比例选拔优异生,各学院教学院长聘任责任心强,教学和科研经验丰富,有科研课题,并具有指导研究生资格的教师作为优异生的导师,负责优异生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和落实。优异生和导师实行双向选择。学校为优异生组织各种专题讲座和集体活动,鼓励优异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和科研工作。学校不定期举办“优异生学术交流报告会”,对优异生的科研成果或论文根据其水平给予适当奖励。专业教学团队在新生入学后,为每5位学生安排1位学业导师,对学生选课、学业规划、参加创新科研项目给予指导。

(三)课程体系改革

合理的课程体系是特色能力形成的必由之路。改革后的课程体系构成见表1。其中,学科大类基础课包括画法几何、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等课程。专业主干课包括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概论、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燃料与燃烧、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燃气输配、冷热源工程、建筑电工学等课程。

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能力形成的关键。培养方案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课内36周,课外4周,共计40周,计27.5学分。其中,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共集中安排31周,计21学分。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和专业综合实验等共5周,计2.5学分,在相应学期分组集中进行。

表1课程体系的构成及学分学时分配课程类别12学时/周数12学分12学时比例/%必修12通识教育基础128881255.51237.科大类基础121601210.012 6.8专业主干125761236.01224.6集中实践环节12 401227.512-选修12文化素质1219212 6.012 8.2通识教育基础12 8812 5.512 3.8学科大类基础1213612 8.512 5.8专业选修123041219.01213.0最低毕业学分12168根据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能力特色定位,特别重视工程设计环节的教学。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形成基本工程实践能力,综合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形成综合工程实践能力,毕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综合+创新”工程实践能力,毕业论文主要针对研究型人才培养。

(1)课程设计,主要专业课安排必修规定题目的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掌握工程设计原理和基本方法,学会独立分析和解决一般工程技术问题。

(2)综合课程设计,4周。通过规定题目的综合课程设计,使学生综合运用多门专业课知识,进行工程方案分析和设计,解决不同工种与设计在协调、配合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毕业设计或论文,自选题目,18周。指导教师从实际科研、工程设计项目中提炼选题,由学生结合实际自行选择。毕业设计是综合运用课程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实践性环节,在毕业设计注重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工程师素养的培养。

(四)教材与精品课程建设

根据“宽口径”的专业教学要求,教学团队对主要专业基础课程、部分专业课程教材进行了重点建设,组织编写出版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列教材”16种,并全部完成了修订工作,其中6部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另主编全国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土建类学科指导委员会推荐、部级优秀教材1部,参编“普通高校‘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

流体输配管网、流体力学课程已建设成重庆市精品课程,流体输配管网课程被全国高校土建学科指导委员会、重庆市推荐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燃气输配、传热学等课程被评为重庆大学精品课程。2001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获建设部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2年,“拓宽专业,增强适应性——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通识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体系创新与实践”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参考文献:

第6篇:环境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地方高校;建环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与实践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of engineering major in local universities based o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cultivation model

Xie Dong, Liu Zehua, Chen Gang, Xiong Jun, Li Huimin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421001,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d current status of practice education for engineering major in local universities, then built a set of practice education teaching system for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 engineering major from practice curriculum setting, practice base construction and arrangement, curriculum design and thesis arrangement, etc. around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The reform results show practical abilities and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hav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is also can provide new concepts for reforming of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talents training in local universities.

Key words: local universities;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 engineering major;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1 地方高校工程类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现状

当前,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尤为突出。一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用人单位对高校工科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随着高校的扩招,地方高校受地域和教育资源的限制,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不能找到合适的岗位。因此,地方高校如何扬长避短,发挥自身办学优势促进就业,便成为解决其生存与发展问题的关键。受教学经费和资源的限制,地方院校工程类专业实践性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出现专业实习是参观性的,专业实验是验证性的,专业设计是模版性的等问题,如此造成实践教学失去了综合应用和工程实践的本质功能,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无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工程应用型人才[1]。

2 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改革内容

针对当代社会对于建环专业人才素质的新要求[2],结合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以下简称建环专业)生源结构特点和在相关学科改革和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本课题组建立了使现代工程素质培养贯穿于实践教学全过程的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在就业和科研中的竞争能力。按照教学的总体要求和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对目前分散于教学中的“专业实验”“专业实习”和“设计(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的子环节进行整合重组,制定新的实践教学计划与大纲,建立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采用模块化设置(实验、实习及设计3个模块)的模式构建教学内容,通过各模块环节的落实来保证实践教学整体目标的实现。

2.1 优化配置实验内容,单独开设实验课程

课题组针对原有实验课程中验证性实验较多,内容单一等缺点,建立以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为主,以验证性和演示性实验为辅的突出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将原来依附于理论课程的实验内容进行分类,整合为专业基础性实验和专业实验,设置基础实验课程和专业实验课程,并分别单独设置学分,同时将暖通空调、建筑环境学、建筑环境测试等课程中内容重复的部分实验项目进行整合,增加了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减少了验证性实验,如将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和暖通空调中关于温湿度测试部分及建筑环境学和暖通空调中关于室内环境参数测试部分,一并放到室内环境与空气品质测试中。专业实验室面向学生全面开放,结合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通过毕业设计和创新型实验的方式开展各种创新能力训练和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2.2 强化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创新实习内容和实习管理

建环专业实习一般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3个部分,独立开设,各有侧重点。认识实习的特点是实习单位较多、实习时间较少。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与友好实习单位建立长期实习合作的同时,积极寻找一些节能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企业。除了重点把握通风空调系统和冷源热系统外,还引入一些新的节能型或环保型工程项目,从系统到设备,从中央机房到末端系统,让学生从设备的生产到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管理都有一个初步认识,建立专业系统轮廓,为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

生产实习强调“生产过程”和“以动手为主”。2008年建环专业与南华大学三力高科技公司合作建立了“工艺风力与湿能技术”湖南省产、学、研示范基地,并建立了建环专业校内生产实习基地。实习的一半时间安排在校内生产实习基地完成,主要实习内容包括:风管(圆形、方形)制作与连接、水管套丝与连接等,涉及下料、剪切、折方、焊接、铆接、咬口连接、法兰制作等工艺流程。此外,我们与南华大学附二新医院、晶珠广场、电力宾馆、江东冷库等合作建立了5个校外生产实习单位,学生可以去现场进行系统和设备的操作实习,学习系统的运行和管理过程,进一步加深对专业课程的理解。

毕业实习是实习的重头戏。我校建环专业已经与广州凌云置业有限公司、广州鼎泰净化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市华德工业有限公司、广东西屋康达空调有限公司等合作5个企业单位签订了长期实习基地合同,每年安排学生到1~2个新开工的建设工地进行实习,既带来了新建项目“新”的效果,同时能达到一定“量”的要求,能够保证毕业实习顺利完成。经过长期实践,我们探索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毕业实习形式,在保障毕业实习教学要求的前提下,一方面采用集中实习,由带队教师集中指导,集中答疑,方便学生集中学习;一方面提倡部分学生分散实习,针对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扩展学生的兴趣,为这部分学生“学习-就业-创业”的发展之路创造条件。作为对分散实习的补充和延伸,我们还实行了开放性实习,以实习单位负责指导为主,定期向带队教师汇报实习状况,甚至可以与毕业设计融为一体,在毕业实习中进行毕业设计,如此实现了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的一体化教学,在弹性教学与弹性就业方面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2.3 面向工程设计,注重实践,突出应用能力培养

2.3.1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工科学生从理论学习向工程应用能力过渡的一个重要综合性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工程素养的重要部分,是毕业设计的预演,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具体工程实际问题。为了加强对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我们结合专业实际,整合课程设计内容,优化开设方案,紧密结合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体现综合性、系统性和应用性的原则。

针对建环专业水、电、暖紧密结合的特点,课题组提出了水电一体化、冷暖不分家和风系统、水系统并重的课程设计总思路,将相关课程中涉及冷暖、水电、风和水系统等分别综合设置课程设计内容,即提出了空调冷热源课程设计、建筑水电课程设计和暖通空调设计(包括风系统设计和水系统设计)。三大课程设计内容涵盖了冷热源工程、暖通空调、建筑电气、通风工程、建筑消防设备、建筑给排水等多门专业课程,体现了综合性和系统性;同时课程设计内容上紧密结合节能减排和低碳设计的思路,体现了时代性和应用性。

2.3.2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育阶段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训练及工程能力和工程素养培养的过程,是架起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是学生从应试能力走向工程素养的分水岭,是学生从学校步入工作岗位进行的“总决赛”,是4年大学教育的总阅兵。

除了继承课程设计遵循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应用性的指导原则外,我们更注重学生工程素养的锻炼。工程素养是对工程概念、范围及应用等所具备的常识和技能。课程设计注重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技能的学习。而毕业设计是学生从工程能力向工程素养过渡的过程,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升华。

毕业设计的重点是工程方案优化设计、系统的经济性分析和社会效益分析、方案可行性分析、方案的实现方法和手段等,针对当前“系统设计可能节能,但施工和管理都不节能”,一味追求“空调系统就是要冷”的现状,结合自身实践教学特点和实践经验,课题组确定了“节能贯穿系统设计、安装及运行管理全过程”的总方针,提出了“地位突出化、设计综合化、题目多样化、方案个性化、过程立体化”的改革总目标[3],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和大学生创新课题,总结出“一题多方案、一方案一人,多方案比较”毕业设计新的指导方法,既体现了“一人一题”总思路,又体现了毕业设计的个性,同时还利用各方案之间的相互比较,确定优化系统方案,以上过程大大提升了工程能力和工程素养。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使得毕业设计中融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成为可能。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技术就是在计算机上做模拟预试验,是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目前已经应用到我校建环专业通风空调系统方案设计中,通过对风系统的数值模拟,确定最优的气流组织方式、风速、温湿度等参数,为系统方案设计提供参考依据。网络技术为毕业设计指导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目前,我校建环专业的毕业设计部分内容可以在网络上完成(如负荷计算、设备选型等),通过QQ、微博等方式完全实现了毕业设计小组在线答疑,此平台的建设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

3 实践教学改革实施效果

经过近三年建环专业(建环2005级、建环2006级、建环2007级)共计6个班210人的实践教学环节改革试验,学生普遍反映实践学习兴趣提高,工程能力和工程素养显著增强。其中有3人次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取得了成果,分别发表科研论文并获得国家专利;2010年有2名学生到清华大学进行毕业论文的研究;近三年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均在20%以上;建环专业毕业生以扎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工程素质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备受用人单位和企业的青睐。从最新的2007级就业信息了解到,98%以上学生已签订就业意向,通过实践教学效果的改善促进了学生就业和考研。与此同时,以工程应用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改革模式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汪筱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工科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11:121-123.

第7篇:环境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范文

1.1专业课程设置单一制约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目前我院设有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两个环境类专业,环境科学专业于1999年开始正式招生,环境工程专业于2006年正式招生,很长一段时间内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侧重点定位不明确,因此两个专业的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几乎差不多,必修课和选修课重复较多,如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等必修课程,学分和课程性质均一样,毫无差别;选修课程如环境教育学、城市生态学、环境土壤学、环境信息系统等课程学时与课程性质一致。甚至实践课程差别也不大: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环境化学实验等实践课程,学时与课程性质也基本一致,重复课程多,学生不能理解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专业的差别,对未来就业方向不明确,老师未能及时掌握学生情况,导致少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严重制约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制约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且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多年未变,跟国内国际实际情况脱节,学生对就业等前景迷茫,严重阻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2现有教学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制约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教学管理模式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影响深远,先进的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实现新想法和新管理,减少由于管理模式带来的负面影响,传统管理模式有利于管理人员统一管理,便于常规管理,但对创新实践又限制颇多。传统管理模式:统一培养方案,学大纲,统一考核,统一管理,统一授课,统一考核、系统统一管理等教学管理模式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基本一致,如高等数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大学物理等,均由公共课学院统一安排任课老师,且一直为合班上课,节约了教师资源和教室资源,但无视理科与工科学科的差别,无视环境科学专业与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差别。不仅如此,公共课的老师课程任务重,教授的班级和专业多,只能完成教学任务,不能充分考虑专业需求和学生个性特点,都采用“填鸭式”教育,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培养。专业基础课程如环境学,专业课程如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等均为合班上课,不能充分体现专业特点,无形中阻碍了学生个性发展,制约着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选修课和必修课合班上课,考核方式以及内容不一致,学生情绪较大,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1.3常规管理混乱,学术管理缺乏。

常规教学管理文件比较成熟,但是管理软件比较陈旧,使用的是十几年前的教务管理系统,且该系统并不稳定,学生网上选课、评课经常出问题,有时选课了,但是系统里面没有相应的学生名单,届时过了学校规定的选课时间,学生自己不能在网上选课,申请由学院帮忙选课,有的学生甚至到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才知道自己未选上课,在考试结束后才申请选课,导致学院以及学校管理工作混乱。管理不严格,比如学生选课,规定时间内,学生不选课,过后找管理人员重新选课,造成大量工作滞后。且该系统包括项目少,很多管理工作不能进入系统,需手工操作,或者学校另外制作了一套简单的其他系统,比如教材系统、教师成绩录入系统、评教系统、二级学院数据采集系统、期末考核系统等跟教务管理相关的系统有7个之多,每个系统均由教务处设置用户名,各系统由教务处不同部门管理,各自独立,管理极为混乱。除此之外,学校其他管理部门也有相应的账号密码等,总共超过10个不同的系统需要进入,浪费大量时间,影响心情,影响教师教学,从而影响学生学习。而且某些系统不够完善,很多内容不兼容,一件简单的工作需要重复做几次才能符合要求,教务管理部门的管理是省了很多时间,但是给二级学院增加很多压力,每天疲于应付,很难有时间静下来思考创新管理或者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自实行学分制以来,虽然也有必修、选修课之分,学校鼓励学生修读“双学位”,但是每周本专业方面的课时平均超过30学时,时间非常紧迫,很难有时间修读“双学位”,且周末开设素质选修等课程,导致“双学位”课程与其他课程上课时间冲突,严重制约学生多方面发展,制约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2改革现有教学管理,培养创新人才

高等教育学校的教学思想和办学水平集中体现在教学管理上,教学管理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管理工作与人才培养质量息息相关,在知识创新、急需创新型环境类人才的时代,改革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建立适应新形势下创新实践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学改革十分重要的任务。

2.1改革专业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内容。

环境类专业本身是一个包含多学科,多内容的交叉学科,其内容覆盖面广,涉及化学、生物、地理、管理、法律法规、仪器仪表、工程设计等方面,要适应当前国际、国内环境政策法规的变化,必须适当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内容。近年来,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对环境类人才和创新人才的需要,对培养方案,对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学时等方面有较大调整。首先学校对环境科学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定位日趋成熟,课程方面有较大变动,环境工程专业课程增加了工程类课程如《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环境工程技术经济与造价管理》、《环保设备设计》,加强实践环节,增加《环境工程原理实验》、《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实验》等实践课程,减少与环境科学重复的内容。环境科学专业增加实践类课程课时,加强学生实践能力锻炼,如《环境工程实验》、《环境监测实验》两门实践课程由原来的36学时增加至54学时,根据专业特色增开《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等课程,从不同方向引导学生向实践型、创新型人才发展。

2.2改革教学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制度。

教学管理离不开人,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教学管理改革首先要改变管理人员的传统观念,以面向教学第一线、面向学生、面向基层为原则,每一项教学管理制度、政策、措施出台都应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创新意识、创新主体为目标的时代,教学管理和教学制度应该发挥其最大能量,最大限度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管理主要起引导作用,不是一味地按章办事,应该有特事特办的理念,才能更好地创造出符合广大师生创新能力的条件,更好地为基层以及教学第一线的师生服务。教学管理范围应该拓展到教学活动之外,对学生创新加以引导,从实践入手,鼓励师生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如创新杯、创新实践等实践性强的活动,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使其能更多地与外校人员交流,增长见识的同时,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促进学生积极向上学习的精神。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为保障创新实践工作顺利进行极为重要。近几年,学校广泛征求意见,将原来的学籍管理、教学管理办法、实习管理办法和奖励办法进行修订,并新增了创新学分转换等规章制度,更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和广大师生基本利益,保障教学实践环节正常运作。

2.3完善常规管理,加强学术管理。

常规管理是日常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环,若常规管理都问题频出,别的管理也进行不下去,更不用提创新管理。随着社会进步,原来的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需要,完善原有管理系统以及评价体系已经成为改革重点。高校各管理部门之间缺乏管理会给下级部门带来很多麻烦,且万一处理不当,影响学校名誉,因此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应该针对往年出现的问题多交流、探讨,如培养方案、学分制转换等问题,然后才能制定相应的政策,完善日常教学管理。这样不仅能减少基层重复做事的工作量,也让基层有更多时间思考日常管理中的问题,实现管理创新。

3结语

第8篇:环境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范文

从总体上来看,现行培养方案的的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符合专业特点及专业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也基本符合专业的要求。但是现行培养方案也存在着一些问题:(1)理论课的学时较多,容易形成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和从事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时间不足,而且所学习的理论知识难以应用于实践,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中表现尤为突出。(2)由于公共课程较多的原因,学生在前三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难以接触到真正的专业课程,真正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时间非常有限,也造成了安排在大一下半学期的认知实习难以对学生产生相应的专业影响。(3)核心课程的核心地位不突出,既没有从课时上保证,也没有从考核方式上来要求。(4)没有专业概论课程,学生到了三、四年级,对专业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对课程之间的承接关系没有概念,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5)部分课程内容重复,难以形成教学上的高效率。(6)课程体系中没有能很好地跟上现代化学工业中信息化的脚步,已经广泛应用的设计软件,如Aspenplus、ProE等还没有进入课程体系。(7)毕业实习还有待加强,目前安排的毕业实习时间较短,难以达到实习的目的。

2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

美国、德国等发达工业国家的统计资料表明,高级工程人才的需求比例为:从事工程科学研究的人才为5%,这部分人才主要以研究和发现工程过程中的基本理论为主,偏重于工程学术研究;从事设计、开发的工程人才约占35%,主要工作是将科学原理和学科体系知识转化为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从事生产工艺、运行维护、管理销售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约占65%,将设计方案与图纸转化为产品。后两者可以统称为工程应用人才。化工学院在建院之初,就确定了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根据几年来在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我们认为,确切地说,我们应该以打造工程生产一线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也就是说,以培养工程技术人员为主,对于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深造和在实践工作岗位上的锻炼,成为工程人才。培养化工类工程应用型人才,就是要强调本科教育的专业性,通过本科教育这一相对完整的人才培养周期,是学生接受相对完整的、作为一线工程师所需要的基本教育,具有一线工程师应有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素质。学生通过这样的教育,应该具有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主动的自主学习能力、灵活的岗位适应能力,在现有成熟的化工技术和规范的基础上,能够应用理论知识和技术,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特别是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同时,一线工程师还应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和环境意识。现代化学工业,不仅融化学科学、化工技术、艺术于一体,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伦理道德等重大社会问题息息相关,在“十”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背景下,在培养的学生多数服务于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地区的前提下,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环保意识[3]。经过四年的执行,现行培养方案在培养应用型化工技术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新方案修订过程中,要在保持原方案优点,尤其是突出实践教学的基础上,针对原方案的不足,结合现代化学工业新的发展现状以及地区经济,来综合考虑,完成修订工作。基于这样的认识,对于新的培养方案,需要遵循“理论系统够用,突出实践动手,营造工程背景,重视过程培养与评价,提倡自主学习,强化创新训练”的原则。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以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为宗旨,以高素质、重能力、求创新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综合能力、实践技能和科学素养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力求达到理论与实践、基础与提高、传承与创新、教学与科研、素质教育与技术训练的统一。

3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容

明确提出以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完善和落实本科综合培养方案为主线,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综合素质,形成一支教学科研相结合、教学思想活跃、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优化的教学梯队;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个性的协调发展,强化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走改革和创新之路,探索教学管理的新机制、新模式,开创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3.1理论课的教育改革(1)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构建创新能力和全面发展的化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调整知识结构,本着“理论系统够用”的原则,认真梳理现行培养方案中的理论课程体系,根据专业方向,确定4~5门核心课程,凸显核心课的核心地位,以核心课程为中心,构建理论课程体系。将理论课程按课程的特点、内容和相关性进行进一步整合,划分为课程群,即将部分前后有衔接的课程,进行内容整合,减少重叠内容,突出重点,通过课程群的建设,使学生在学习时可以更加连贯,便于融会贯通。(2)改革和更新教学内容,积极吸收本专业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将化工及相关领域新技术、新成果纳入课堂教学;(3)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推进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提倡案例教学;主要课程注重引进和选用国内外优秀教材,不断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4)改革教学技术,推行现代化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网络、仿真等。尽可能采用双外语教学。(5)改进教学和管理机制,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重视过程培养和评价,并以此为契机,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大纲上和教学内容上引导学生自学。

3.2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育改革工程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集中体现在工程实践活动中创造新的技术成果的能力,包括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新流程和新装置的设计,新的工厂生产过程操作运行方案等。反映在教学过程中就是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因此在改革中高度重视和加强实践类教学环节,继续保证实践教学的突出地位。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构建由易到难,贯穿全程,逐步贴近工程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实践教学环节比重在整个培养方案的比重不低于25%,适当调整理论教学课程,使教学前移,为学生创造更多地时间参与工程实践,并积极创造条件推进“3+1”培养模式的改革。对教学计划内要求的实践性教学,结合工程实际,以实验与工艺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为基础,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建设。具体方案:在基础实验方面,重视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规范操作和严谨务实的作风的培养。在专业基础实验方面,结合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教师的科研方向开发大综合专业实验项目,逐步引入具有工程意义的实验项目,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型实验的比例。为后续实践教学、创新性实验项目、学科竞赛、毕业设计等环节奠定基础。在校内实训平台建设中,基于工程背景及地方产业特点,以培养学生动手及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为出发点,形成满足培养化工类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实践综合能力训练及培养的实训课程体系。以学校建设化工实训中心为契机,加强工程实训,弥补毕业实习过程中只能看不能动的缺憾,是学生真正了解化工厂。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环节,贯彻卓越工程师计划,建立学生到企业和社会开展实践实习的有效机制。精选认识实习单位,加强基地建设,继续为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提供“顶岗实习”机会,结合就业,让学生能够在就业后缩短适应期。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和优越感,提高学习本专业的兴趣。毕业设计以工厂实际设计为题,毕业论文以教师科研为题。落实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工程与科研实际,一人一题,真题真做。实施双向选择和规范化管理。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等得到充分锻炼。

3.3课堂外教学环节的教育改革对教学计划外的实践能力培养,可通过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大赛和专业技能培训的形式进行延伸。加强科研与实践教学的融合,组建学生科研兴趣小组,强化化工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环节,全面训练实践能力。目前我院已开展大学生创新实验、校级“化学实验技能竞赛”,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PRO/E建模设计大赛”和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等赛事上取得好成绩。2012年、2013年、2014年由中国化工学会、中国化工教育协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举办的国内包括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等百所高校参加的“中国石化-三井化学杯”杯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以本专业学生为主的代表队最终获得全国一等奖二项,全国二等奖四项的优异成绩。这些活动的开展即可从多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技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大学生的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又可帮助学生发现、发展各自的志趣、潜力和特长,并对学生的就业和考研起到积极作用。

4结语

第9篇:环境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环境工程设计工程能力课程改革

1引言

环境工程设计是环境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日益提高,国家高度强调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为适应环保需求,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必须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工程设计能力。“环境工程设计”课程是贯彻落实环境工程人才培养目标而设置的一门重要核心课程,旨为培养出工程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环保企业需要的高质量环保工程技术人才。

2“环境工程设计”课程现状及问题

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必选课,课程学时为64学时,其中理论课32学时,上机实践课程32学时。理论课程主要讲授环境工程设计基础知识、环境工程设计过程与程序、环境工程设备与材料、环境工程仪器仪表、污水和雨水排水管网设计及案例、污水处理厂设计及案例、工程设计与制图七个部分内容。上机实践课程是指导学生完成污水处理厂设计的设计计算及绘制工艺流程图和平面布置图。该课程是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唯一一门设计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使学生明确环境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标准并能够绘制出较为规范的工程图纸,为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基础。然而,从目前的教学效果分析,本门课程存在以下问题:

2.1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我系教师多以从事科学研究为主,尤其是近些年引进的青年教师,大多为博士毕业后直接到教学一线任教,没有参与过工程设计方面的实际工作,工程设计能力非常欠缺,从“书本”到“课堂”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设计环节提出的参数和工艺设备选择等问题,教师很难做出科学准确并切合工程实际的解答。教师在指导学生绘制设计图纸时,也很难做到专业规范。

2.2授课时间不合理

本课程安排在第5学期9-16周授课,此时,“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仍在授课中(同一学期1-16周)。而“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是本门课程的先导课,其中涉及的工艺原理和设计计算内容并未完全讲授,学生对污水处理工艺的比选无从下手。另外,学生的生产实习安排在本门课程之后,不利于学生对专业设备、专有构筑物、仪器仪表等的形象化认识,不利于学生完成设计实践环节。

2.3教材内容不全面

本门课程使用的教材为陈杰瑢等主编的“环境工程设计基础”,该教材内容对环境工程设计的原则、方法、步骤等有较好的描述,也对设备和工程投资、经济评价等有较好的阐释,适用于理论课的授课。但对于实践环节,本教材缺少相应的设计案例指导学生完成设计作业。

3教学改革与实践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针对“环境工程设计”课程的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教学改革方案,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实践探索。

3.1与企业专家共建课程

针对我校教师工程背景欠缺,设计能力不足的问题,邀请了具有专业设计背景的工程师进行共同授课,利用工程师丰富的工程设计经验,结合校内教师较强的基础理论水平,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邀请了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的高级工程师共同建设本门课程,共同制定课程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课件,对理论课中的环境工程材料与设备、环境工程制图及原则等内容进行了修订,共同指导学生的上机实践环节,大大提高了本门课程的授课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我系青年教师的环境工程设计水平。

3.2修订培养方案

针对授课时间不合理的问题,重新修订了环境工程本科生的培养方案。其中理论课内容与“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内容进行对接,实践环节增加排水管网的上机设计内容。上机实践课时安排在学生生产实习之后。在理论课授课结束后,提前将设计任务书下发给学生,学生根据设计题目,在生产实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实习,可以更好地了解构筑物的内部结构、设备的选型原则、标准图纸的表达方法等,有助于从实际出发,实现设计计算的合理性和设计图纸的规范性。

3.3完善教材内容

为对现有教材进行补充,我校教师赵立军和陈进富编写了“环境工程设计”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该教材中增加了排水泵站设计内容和计算例题以及污水厂的设计案例。此外,在设计实践环节补充了孙力平等编写的辅助教材“污水处理新工艺与设计计算实例”。该教材中有详细的污水厂的设计计算步骤和方法。这些教材的补充可以提供给学生较为详细的设计案例,作为设计实践环节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