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酒文化知识范文

酒文化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酒文化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酒文化知识

第1篇:酒文化知识范文

关键词:课程知识;文化素养;文化性;类型;途径

课程知识教学存在的部分异化现象,知识本身并不是其产生的缘由,源于知识论教育哲学将其筹建成为知识生产线上的物化对象[1]。其对知识的片面理解与极度膜拜,使知识掌控了教学活动,撼动了其教书育人的根基。课程知识具备教化功能与人的文化性。课程文化性的解读基于人的视域,利用文化的生成及对其挖掘与体验,将文化精神归化到人的意义世界中,使其成为人核心素养的构成部分。文化与课程知识间的亲缘性关系,区别于主客体间的认知关系,是一种人与世界的存在关联。对课程知识的文化性适时解读,探究其教学的实现路径,打破知识传递主义的藩篱,使其成为一种文化反思性实践的活动。

一、课程知识的文化性和意义世界的构建

人的存生涵盖两个维度,即意义与事实世界。[2]人不仅要顺应现实,更应作为跨越性存在不懈追求理想的生活,该可能性的追寻体现了人是实现意义的物种[3]。个体意义世界的构建建立在一定的政治环境和经济基础之上,受制于文化的制约,其是伦理世界观与文化乐观主义的综合结果。个体面对生命与世界持积极态度,同时伦理世界观有正能量时,文化理想在社会与个人的信念中才能发挥功效[4]。在现代知识观的氛围下,科学成为社会中极为重要的知识体系,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核心课程知识。伴随着课程知识科学性的持续强化,科学性成为了甄别课程知识是否成立的黄金标准。课程知识的科学性是一种认识关系,是人对客观世界表征的理解,尚未在本源上确立人在课程知识中对意义世界的情感。人类活动机械的用生物及物理的运行方式来阐述,脱离人和意义的关联,使得理解人的活动变得迷离[3]。课程知识认知角度的理解漠视了其指向文化活动过程中所涵盖的意义追求。科学知识从宗教神学与形而上的精神生活中将人类释放出来,提升人类文明与知识进步的同时,又将人类身陷囹圄之灾,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社会与精神危机。[5]现代课程知识科学性与实用性造就了社会的繁荣,物质生活极大提升及满足的同时,漠视课程知识文化性在个体文化素养习得中的作用,盲目对知识工具功效的膜拜,导致社会隐患危机四伏。

(一)课程知识的文化性是个体意义世界的写照

课程知识的文化性特指人的精神与课程知识结构间的关联。[6]文化性的探究区别于课程文化的辨析,其是一种课程知识内在向度的思考,缺乏文化浸润的课程知识终将割裂人和知识间的精神纽带,使其沦为为冰冷机械的生产工具。知识人的世界是一个意义缺乏的世界。[7]意义特指在领会的开展活动中可以分环勾连的东西。[8]以知识人的塑造为根本的知识教学疏忽了文化的深层次规定性,知识人的精致生活无法带给人类精神生活的福祉。精神结构与课程知识间的有机联系能将人带入属人的文化世界中,人的生存得以从平面化迈入立体化,穿越个人主义的物质满足性及实现人的类的意义。作为人的意义世界在教学活动中的依托———课程知识的文化性,其人的意义在某种程度得以在现实中栖身。缘于人作为类和文化精神属性的关联,课程知识中的文化性与意义的生长息息相关,该意义上,集体对事物的想象是文化,个人对事物的想象是经验[9]。课程知识中的文化性是文化素养在寻常生活中渗透,而非外在的符号。

(二)课程知识的择取与构建来源于知识文化演变

课程知识的文化性起源于课程知识生成及选择的过程中,而非外在附属形式。首先,知识的生成过程渗透文化性。知识兼具文化要素及文化产物的特征。[5]人文、社会及自然三种类型的知识生成都具有文化性,尤其是自然科学知识更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发展的产物。其次,课程知识衍生的过程中呈现了体现了文化的择取与交融。教育发展的历程显示,知识的诞生为课程知识的生成提供了发生的机制,但课程知识与知识间尚未无缝对接及存在着一定的边界。中西课程知识类型的迥异来源于文化土壤的差异,课程知识的择取及构建都体现了文化性的存在的时空性。课程知识的文化性存在是历史嬗变的结果,是课程知识本体产生的前提与教学过程演化为教化实践的内在依据。

二、课程知识的文化疏离的表现及类型

课程知识文化性对人的文化素养形成的重要性尚未引起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持续关注。对现代知识中立性、普遍性及客观性的崇拜任然是知识教学过程的主流表现,文化谱系涵盖的精神价值尚未纳入到课程知识的教学活动中。文化内核即文化精神的漠视,势必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将文化陷入单一的、边缘的、形式化的困顿中。用文化疏离来概括对课程知识文化性理解的不丰富、不充分、不充盈的遮蔽状态和文化迷失恰如其分,其表现及类型为文化装点、文化漠视、文化锁定三种类型。

(一)文化漠视的熟视无睹

文化漠视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普遍的现象特指教师对课程知识中的文化精神采取有意识地排斥及忽略。现代知识的架构过程中,认知主客体的分崩离析,使的知识得以独立客观普遍存在。伴随着人主体性持续树立,人类的认知能力获得空前发展,科学知识演变成为与工业时代高度融合的知识形态,从而形成形而上学知识———科学知识的华丽转身,从此科学知识牢牢占据社会观念的权利舞台。弗朗西斯•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论断是当下社会对知识作用的最佳注释。功利主义观念的持续压榨下,课程除却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及用所学知识改变世界发挥功用外,抹杀了课程寻找生活的意义[10]。对知识的拥有演变为一场对力量的获取及对外在世界的征讨,而非对内在世界的理解,内在世界理解的缺失使得知识固有的文化性渐行渐远,逐渐迷离在常规教学活动中。

(二)文化装点的形同虚设

文化装点特指教师利用特色文化作为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形式的在知识教学活动。文化装点表现为形式上的机械罗列,其是对文化的粗浅及表象的认识。从文化意义的角度理解,文化分为器皿、体制及精神层面,教学活动的文化认识更多滞留在在器皿层面,尚未挖掘教学活动背后承载的精神意涵。文化装点下教学革新的改革的症结在知识教学的传播由来已久,使得文化传承无法在溯源加以确认,导致教学改革沦落为一种外在驱动力。丢失文化源头的知识教学过程把把文化视作点缀的花絮,难以从源头上扭转知识教学的窘况,究其缘由在于教师在知识教学过程中文化主体缺失,使其归属于知识教学的范畴下位概念,从而导致教学活动丢失文化应有的深刻及慎独,文化虚无带来的教育危机肢解了文化思考的缜密及肃穆。

(三)文化锁定的机械复制

文化锁定指师生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接纳特定文化且局限于该文化,使教学活动沦为特殊文化的传声筒。特定文化是阶层文化价值在政治上的集中反映,其课程知识内容的择取蜕变为权力争斗的舞台。碍于文化立场守护的缺失,课程知识被权力操纵演变为社会学意义上法定文化。法定文化是被权力斗争征服及选择锁定的特定阶层文化。该文化类型是从社会监控角度择取及不断强化的结果,其未从教育学视域审视文化产生和人健康成长的匹配性,最终使文化变种为另类的监管性政治工具。课程身披文化方面的功能、属性及意旨,却难具备文化特有的内在本质特征及属性[11]。由此,文化锁定使得文化的丰富多样性难以在课程知识上体现,使得单一文化愈发变得凝重,异化为变异的文化符号。文化一旦丧失了质疑与融合,终将失去生长的活力。文化利用机械复制的方式传播将使文化的内在精神被蒙蔽,使得利用课程知识文化对话来反思人之为人的精神价值渠道阻塞。锁定文化的凝固引发师生作为文化主体的批判意识的缺失,使得教学活动无法利用自我批判实现新文化的交融及新生。文化作为政治工具的存在在于未确立文化在育人中的价值地位。工具化课程只能塑造工具式的人。[12]片面强化人的工具性就会泯灭对人价值性的追求,导致教学活动由于对自身文化身份及价值的佐证,沦落为机械式的劳作。综上所述,课程知识的文化装点、漠视及锁定等诸多疏离类型表象不尽相同,疏离现象是现代课程知识在教学活动中广泛期遇的境况,受制于实用理性文化性格的制约,课程知识的择取选愈发功利化及实用化。文化疏离趋势的持续强化导致文化的内在精神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不断式微。文化精神的漠视,使得课程知识滞留在符号本体及远离了文化育人的价值取向,使得文化在课程知识习得中沦落为边缘性存在。

三、课程知识的文化交融及及实现途径

人的存在是文化与的知识的存在。人沉浸在这个世界,脱离了文化就不可能成为人。[13]课程知识的文化疏离成就了众多未获得文化指向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知识人。鉴于文化素养是人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要素,文化聚合功能的缺失将使人很难获得存在认同感。知识教学中文化的疏离阻断了意义世界的写照。教学内容、教学主体及教学策略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构成要素,在教学中挖掘教学过程中的文化元素、确立师生的文化主体身份、提倡文化回应性教学是摆脱课程知识的文化疏离窘况及实现文化融合的根本路径。

(一)提升文化主体意识,确立师生的文化主体身份

课程知识文化性实现的前提是确立师生的文化主体身份。文化主体身份作为师生文化存在扮演的社会角色,其特征为对文化的生成意识与理解意识占有。以符号的形式存在于课程知识文本中的文化元素,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确立文化的主体意识。师生充分理解课程中的文化价值,才能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传递及创新文化。教学活动中文化性的实现需要遵循文本课程的内容要求,强调文化主体间的沟通与生长,由此才能使个人的心灵不断介入固有的客观文化体系,使得文化得以生动的发展[14]。作为教学活动实现的必备要素即文化主体意识,要求教师要将对课程知识文化的理解有机的融合到教学活动中。一方面文化的融入有助于提升教学品质及形式上丰富教学过程,另一方面通过教育过程中人之为人的主体性地位的确立。实现主体文化创新能力的提升,由此教学活动才能跨越知识传递的限制,落实文化成人的教育观念[15]。上述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文化批判意识,通过对课程知识附属的诸多文化批判,衍生新的文化。教学活动中课程知识文化性的实现呼唤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的回归。首先,学生文化理解意识的回归能够使学生辨析认同自身文化传统。其次,学生文化生成意识建立在其认同自身文化的基石之上,只有对课程知识承载的文化内容理解及质疑方能产生健康的文化观。师生文化主体意识的提升才能使课程知识文化性的实现成为文化自觉的过程,文化才得以文本符号的形式镶嵌到师生的精神世界中,使其成为其构建意义世界的精神基础。

(二)加速潜在文化的动姿化,挖掘教学活动中的文化元素

教学活动中文化性的实现是对文化整体性的解读,而非以文化为客体展开的线性传承及接纳过程。课程知识是一种潜在的文化资源,而非停滞在文本上的文化符号,需要激活及挖掘潜在文化的动姿化。动姿化概念起源于马克斯•舍勒对人存及生成过程的描述。郭晓明借助此概念替代学习者意义和课程知识的构建,动姿化的知识需要以艺术品般的召唤力主动走向学习者及向学习者靠近的姿态。[13]动姿化实则是教学活动中的文化实现化过程,扎根于学科及本土知识中文化要素的挖掘,召唤文化的生命力及创造力。首先,教师通过挖掘学科知识中的文化元素使得学生意义世界和学科文化间建立起普遍联系。将学科知识放在特定的历史发展背景下审视,利于彰显学科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属性。其次,教师在理解本土知识中的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将地方文化镶嵌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构建学科知识和地方文化间本质联系。

(三)深化教学方法的深刻变革,提倡文化回应性教学

课程知识文化性的实现路径需要师生文化主体的确立、教学内容的挖掘,教学方式的革新。教学方式的变革不能遵循知识教学的传递形式开展,需依据文化生成的特性。文化回应性教学立足多元文化观视角,遵循建构主义知识观,在强调对学生固有生活经验与文化背景解读的背景下,构建的高效教学方式。文化回应性教学承认学生是差异性的文化主体,而非被动接纳知识的器皿。教师的角色是多元文化的理解者与倡导者,而非被锁定的单一文化模式的传递者。文化回应型教师善于体味学生在课堂上语言及非语言行为的交流。教师采纳的探究式教学、对话式教学及批判式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课程知识中的文化得以认同,通过调动文化意识的解读及批判生成能够植根传统且能面对未来的新文化。教师采用教育批评和教育鉴赏与的评价方式,利用经验基础去洞察、感化及关怀学生体内文化观念及行为微动。文化回应性教学是流淌及非线性的,更多依赖教师对文化解读及持续生成的教学过程。

四、结论

课程知识文化性的解读及教学实现,利于人的文化素养习得,使得课程教学革新获取了新鲜的血液及发展的驱动力。区别于传统政治经济领域的变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文化传承及创新使得课程教学文化变革得以实现。强调课程知识自身文化传统的学习,弥补课程知识的文化认同的缺失。解读课程知识,在文化传统中确立课程知识的特殊身份。课程知识深处于迥异文化间的撞击及交融中,需要持续调控合适自身文化基点的课程知识。因此,解读课程知识的文化性使得课程教学改革获得了源动力,并使人的教化过程课程与知识教学活动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高伟.知识论的批判:一种教育哲学的反思[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4):95-99.

[2]柴秀波.生存与意义:从意义角度对生存状态的哲学考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03.

[3]秦光涛.意义世界初探[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4):35-39.

[4]施韦泽•阿尔贝特.文化哲学[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3:117.

[5]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金生蚆.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27.

[7]鲁洁.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J].教育研究,2004(6):3-7.

[8]海德格尔•马丁.陈嘉映,译.存在与时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177.

[9]赵汀阳.文化为什么成了个问题[J].世界哲学,2004(3):35-37.

[10]金志远.课程的知识困境及其文化转向[J].教育科学研究,2013(9):15-19.

[11]郝德永.文化性的缺失:论课程的文化锁定现象[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7-83.

[12]郝德永.走向文化批判与生成的建构性的课程文化观[J].教育研究,2001(6):61-65.

[13]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课程知识问题的哲学审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4]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68.

第2篇:酒文化知识范文

内容摘要:2010年8月,重庆剪纸和其他地方剪纸作为中国剪纸联合申请项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本文介绍重庆剪纸的概况,通过对其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并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重要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教育价值,提出了推进重庆剪纸产业化经营的对策。

关键词:重庆剪纸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产业化经营

2010年8月,重庆剪纸与河北、陕西等地剪纸一起作为中国剪纸联合申请项目,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重庆市继大足石刻、武隆喀斯特后又一项世界遗产。

重庆剪纸概况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是一种镂空艺术,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重庆剪纸以剪、刻为主,内容主要以重庆本土的山水、人物、民居、传说及民俗活动等为题材,已有1500多年的发展历史。重庆剪纸主要以北碚剪纸和堰兴剪纸为代表。北碚剪纸秀丽柔美,图案精巧,技法写实,画面丰富饱满;堰兴剪纸则吸收了国画、版画、烙画、布贴、工艺品等诸多表现手法,造型设计疏密有致,刀工细致入微,点染绚丽多彩。重庆剪纸既传承了中国剪纸艺术深厚的文化积淀,又突出了巴渝文化独特的民族民俗民间特色,作为拥有丰富内涵的巴渝文化的载体,重庆剪纸经过千余年的不断改进,成为了中国南派剪纸的代表。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的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传承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对其进行产业化经营是保护与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之一。产业化过程实际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产力”作为商品,通过市场交换实现“文化经济化”的过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经营具有巨大的文化、经济、教育和社会价值。

(一)文化价值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古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但其消亡速度逐年递增。在发展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许多困境,如艺人“老龄化”、传人“稀有化”、技艺“衰退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活态的文化表现形式,对其进行产业化经营,不仅可以使无形的文化遗产依附在产品上得以继续存活下去,还可以使其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以产品的形式,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二)经济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文化产业,对其进行产业化经营,一是有利于带动其相关的旅游、服饰、教育、传媒等行业的发展,形成新的行业,延长产业链,使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整产业结构;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密集型产业,其产业化经营对劳动者的要求较低,只需掌握一定的手艺即可,可以吸纳大量的无业人员、下岗职工和农民工,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又扩大了就业;三是文化产业能耗低、污染少,是典型的环保产业,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经营也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三)教育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的见证,也是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传承象征,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对其进行产业化经营不仅具有物质层面的经济价值,还具有精神层面的审美及教育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人类精神性消费的对象,它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表现形式不仅带给大众美的享受,还能促进社会意识形态、良好社会风尚、正确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完善,无形中加强了国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与凝聚力。

(四)社会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代相传的,它不仅记录了某一特定区域人民文化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这一特定区域的特定社会生产生活的艺术化表现,从这些保存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可以窥见当时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生活情感态度、科学发达程度、风俗信仰禁忌等社会历史文化内容,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重庆剪纸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存在问题

重庆剪纸在自身千余年的发展中,不断探索,基本上克服了大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困境,发展态势良好。在目前的产业化经营道路的探索和尝试中,重庆剪纸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其健康、有序、高效地发展。

(一)重庆剪纸产业化经营现状

“三无”运营模式,节约资本。比如据堰兴剪纸艺术中心负责人介绍,他们采取的是“无厂房、无资金浪费、无货物积压”的“三无”运营模式。中心面向全市招收学员进行免费培训,待学员掌握基本剪纸工艺后,就交一些订单给学员,让他们回家完成作品,中心再对优秀的作品进行出资回收。这种经营模式,不需要固定的厂房、时间和资金,节约了成本,降低了对流动资金的需求,也避免了货物积压,免去了资金浪费。

定位准确,开辟高端市场。重庆剪纸定位为旅游商品,主要面向政府采购市场,开辟出了一条高端路线。2004年8月,堰兴剪纸作品册《中国少数民族人物》成为重庆市“海归博士研讨会”的会议礼物;2006年,堰兴剪纸被列为重庆市30个创意产业项目之一,被确定为重庆市政府的外宣礼品;同年亚太市长峰会期间,堰兴剪纸亮相三峡博物馆,成为赠送给前来参会的全世界各市长的礼物;2009年,堰兴剪纸被确定为“首届重庆台湾周”指定礼品。同时,北碚剪纸也声名鹊起,走俏海外,不仅在德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参加过民间工艺展示交流,法国国家歌剧院、蓬皮杜艺术中心还收藏了北碚剪纸精品。重庆剪纸凭借精良的制作和优美的构图,受到了中外来宾的高度赞誉,国内外的订单也纷至沓来,成为了难得的旅游纪念品和馈赠珍品。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重庆剪纸是从社区中发展起来的,其产业化发展开发了社区文化中的生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不仅解决了部分无业人员、农民工的就业和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还利用社区文化平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重庆剪纸产业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传承问题。虽然重庆剪纸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克服了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技艺“衰退化”问题,但仍面临着艺人“老龄化”和传人“稀有化”的困境,缺乏年轻的后继者。

制作程序缺乏规范性,产品质量有待提高。一是重庆剪纸的制作人员大多是下岗失业人员,虽经简单的培训可单独制作剪纸作品,但掌握的只是基本技巧,作品整体质量不高;二是剪纸作品几乎都在家里完成,没有统一的制作流程和工具,更没有专业的产品质量量化标准。

对市场认识不够,没有取得规模经济效益。重庆剪纸定位高端市场,对市场认识不够,目前的市场仅仅局限于政府部门,其他市场很少涉及。另一方面,销售方式单一,没有主动走出去推销;没有建立销售网络,缺乏订货和供货渠道,不能获得规模效益。

产品单一,没有形成品牌。目前重庆剪纸主要是以本土的山水、人物、民居、传说及民俗活动等为题材,没有很好的与时事热点结合起来,内容过于单调,吸引力不够。并且没有以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为依托,进行相关产品的生产,延长生产链,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品牌。

推进重庆剪纸产业化经营的对策

(一)适应大众文化发展,建立新的管理模式

随着大众文化阶层的日益发展和大众精神需求的日益增长,大众文化越来越占据社会文化生活和消费的中心,意识形态管理的范围大大扩展,对意识形态的管理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意识形态管理模式,一方面要面向大众与市场,通过对公益文化事业的建设向社会提供私人所不能生产的公共性文化产品,并通过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推进代表主流意识形态的精英文化和高雅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对文化产业的政策规范和监督,协调主流文化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二)以市场为导向,制定发展规划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建立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一切行为都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重庆剪纸的产业化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的需求,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还应以科学规划总揽全局,通过科学规范,引导产业的合理空间布局,进一步拓展、延伸产业价值链。重庆剪纸可以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把剪纸形状附加到刺绣、画卷、瓷器等物品上,赋予物品历史价值,积极推进剪纸文化内容的创新,提升剪纸产品的经济效益,丰富产业链,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如旅游业、服务业、教育业等)的发展。

(三)坚持政府为主,民间参与为辅

在重庆剪纸的产业化经营过程中,要坚持政府为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教育和强制职能,同时不能忽视民间资本的辅助作用。政府部门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工作,以做到有法可依;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及人才培养系统,提高全民的非物质文化资源保护意识;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金投入,保证重庆剪纸的产业化经营。重庆剪纸要健康有序地发展,光靠政府的投入是不够的,还应拓宽投资渠道,政府要从财政、税收、投资环境等方面,给予民间资本优惠和保护,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领域。 (四)高、低端并举,融入百姓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来源于民间,其产业化经营也不能脱离群众生活,重庆剪纸应立足于群众,高、低端并举。如制作出与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主题相符合的剪纸作品,通过宣传其文化和艺术内涵的方式,努力让剪纸进入每家每户,使剪纸不再只是作为馈赠之礼,而是成为平常百姓不可或缺的装饰品。在积极开辟高端市场,体现重庆剪纸经济价值的同时,使剪纸文化真正融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中,充分发挥其文化价值。

(五)开展生产性保护,培养剪纸技术人才

重庆剪纸产业化经营应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开展生产性保护,大力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摆脱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遍面临的“后继无人”的困境。可以把剪纸制作引入中小学课堂,进行普及性教育,培养孩子对剪纸艺术的兴趣;开办剪纸培训班,吸引更多的青年参与创作;同时可以与四川美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借助高校人力资源不断创新作品,升华剪纸艺术。

(六)增强产品多元化,打造文化品牌

重庆剪纸应强化设计创作,增强设计内容与方式多样化,以新技术为依托进行创新。在题材方面,可以走出传统文化习俗的局限,创作与老百姓所关注的时事热点有关的作品,如把“扫黄打黑”、“唱红歌诵经典”等主题在作品中展现出来,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提高产品销量;在制作工艺方面,采用现代设备规避传统剪纸易掉色、易损坏、色彩单调等缺点,进行创新创作,如立体剪纸、雕塑剪纸、彩色喷绘剪纸等。同时深刻挖掘重庆剪纸深厚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吸引力,以文化为载体,积极开展产品生产,使重庆剪纸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品牌。

总之,重庆剪纸应以成功申遗为契机,在强调保护的前提下树立经济开发意识,为其产业化经营制定可行的开发战略,集中力量培育优势文化品牌,将文化遗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充分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在开发中保护,以保护促开发,使重庆剪纸的产业化经营走上健康、有序、高效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辛儒,王释云.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内涵解读与策略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

2.李向民,王晨,成乔明.文化产业管理概论[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第3篇:酒文化知识范文

【关键词】中职 校企文化 “文化套餐” 对接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B-0008-03

当前,中职学校之间的竞争已从规模数量发展到办学内涵的较量,文化成为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成为提高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之一。而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引入企业文化、行业文化、工业文化,实现校企文化对接,是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是提高中职育人质量的有效途径。鉴于订单培养模式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应用当中的普遍性和典型性,本文着重探讨构建中职校企文化对接模式的意义和特点,并且尝试构建为订单培养模式服务的“文化套餐”式校企文化对接模式。

一、中职校企文化对接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实现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顺利对接,是推动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中职领域大多数校企合作关系的建立和维系主要是靠“关系和信誉”,这种机制是校企合作的初级形式,形式简单、方便灵活却缺乏稳定性,因此必须注重构建双赢的利益驱动机制。中职学校与行业企业能否长期合作,取决于双方利益结合点、平衡点的寻找与把握是否得当。而能否使合作产生最大效益,则取决于长期合作中双方逐步探索建立的各种保障机制是否完善、健全。身为不同利益主体的中职学校和企业,仅从文化角度进行观照,便可看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着相当明显的差异。文化差异性是不同主体运作机制差异性的集中体现,不同主体的运作差异性则直接影响到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和可持续性。因此,促进校企文化对接、实现校企文化的真正融合,是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探索校企运作机制接轨的一种有效尝试,是推动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中职校园文化中引入企业文化,是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力之源。加强中职学校文化建设,突出职业教育的文化特色,是提升中职学校办学内涵、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题中之义。作为中职校园文化,理应具备职业性、实践性、技能性等本质属性。这决定了中职学校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与社会、行业、企业紧密接轨,从社会、行业、企业中吸取校园文化建设的养分,吸纳行业、企业文化资源、教育资源作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与普通教育相比,我国职业教育文化建设历史尚浅、根基未固,因此中职校园文化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直面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相匹配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才能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积淀坚实的文化底蕴。

(三)打造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中职校园文化,是树立中职形象特色的重要途径。我国的中职学校在文化建设方面大都起步较晚,缺乏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而行业、企业文化特色赋予了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职业特色,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又赋予了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区域特色。为了尽快形成自己的文化资源和品牌,中职学校应该根据学校的发展方向、与企业的合作特点以及区域服务需求,树立明确的办学理念和文化建设目标并着力分步实施。在此基础上,中职学校应该积极与拥有优秀企业文化的知名企业合作。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是行业文化的具体体现,是职业文化的直观体现,在此基础上加大校企文化的融合力度,吸纳企业文化中的有益元素,是中职学校打造品牌文化、形成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校企文化对接的特点

虽然中职校企文化对接及对接成果对于形成中职学校特色、提高中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中职校企文化对接并非等同于校园文化对企业文化的简单模仿和机械复制,而应该根据学校办学、教学的具体实际,有选择、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开展文化对接建设。近年来,中职教育大力倡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更是决定了在这一模式运作下开展的校企文化对接应该具备有鲜明的校本性、双向性和互动性。

(一)坚持校本性。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既有相似点又有明显的区别,而且企业文化不仅有优劣之别、高下之分,还有企业文化运行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所以中职校园文化应该是有选择地汲取、吸收企业文化的养分,而不是一味模仿和重复,不能简单地用企业文化替代校园文化,也不能机械复制其他职业院校已取得的文化建设成就和经验。具体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校企文化对接,则应注意在坚持学校本位的基础上,借鉴职业教育界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吸取优秀企业文化中的有益元素,注重在把握企业需求的基础上把优秀企业文化精神作为对接建设切入点,把合作企业的先进文化内涵作为对接建设的重点,根据学校办学特点和发展方向做好对接文化建设的定位、内容设置和过渡衔接。

(二)强调双向性。需要注意到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阶段,校企文化对接中校企双方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在“学”阶段,一般以中职学校为主体、企业文化为主导,且往往以企业和企业文化的正向作用为主,以校园文化向企业文化反向输出为辅;在“工”阶段(注:教学场所在企业),则以企业为主体、校园文化为引导,在企业和企业文化发挥正向作用这一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加大校园文化对中职生的正面引导作用,以减轻学生实习期所受到的企业和社会多元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引导中职生由“学生”向“职业人”、“社会人”顺利过渡。由于“工”、“学”阶段是一个相互交替、互相衔接的过程,因此校企文化之间的对接理应存在着一个双向影响、交替互动的过程,在不同的教育阶段不同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也不尽相同。因此,在中职校企文化对接研究当中应该强调文化交流、融合的双向性,才能更好地对实践起指导作用。

(三)发挥互动性。现阶段,校企文化的互动影响相对集中于校企利益诉求的基本结合点――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即中职生人才培养领域。前文已述,优秀企业文化是打造特色中职校园文化的活力之源和有益补充,现阶段中职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从优秀企业文化中汲取新鲜养分、开展“职业化”文化校园建设,才有利于造就自身的文化品牌、塑造富于特色的文化形象,进而提升学校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影响力,因此中职校园文化向优秀企业文化学习就存在着一个去粗取精、兼容并蓄的对接、选择和融合过程,这一过程的最终成果一般物化形式表现为学校是否成功培养了符合企业要求、能够较快地适应企业环境和文化氛围的中职生;而在优秀的中职生完成“实习生”、中职毕业生完成“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的过程中,作为一线生产骨干储备人才的中职生身上的职业校园文化积淀,将对企业文化尤其是企业基层文化的进一步巩固和升华起到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企业文化也由此在不同程度上成为优秀职业校园文化的校外展示平台、素质展示平台和交流展示平台。

三、构建应用于订单培养模式条件下的“文化套餐”式中职校企文化对接模式

鉴于订单培养模式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应用当中的普遍性和典型性,本文所探讨构建的中职校企文化对接模式,主要是为订单培养模式服务的“文化套餐”式校企文化对接模式,其具有较强的应用性、针对性和实践性。该模式为“文化主食+文化主菜+文化加菜+文化辅食”的层进宣教结构,主要内容如下。

(一)“文化主食”。对校企文化的共通点进行准确定位,大力宣扬、渗透、融合与学校既有文化底蕴及办学方向共通的优秀企业文化精神。校企文化对接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必然也应该以学校既有的历史积淀、文化积淀和发展背景为基础,能够与校园文化成功对接的企业文化,肯定具备与该类型校园文化共通的精神内核。因此寻找校企文化共通的精神内核及适合用以传播该精神内核的宣教载体,成为了校企文化对接的基础,起赖以为生的“主食”地位。

(二)“文化主菜”。针对订单式工学交替培养模式,以企业冠名班为试点,以合作冠名企业文化模式为主干,大力宣传冠名合作企业的核心文化理念,将冠名企业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学校对学生的要求相结合,参照企业要求制订学校的德育方案、制度和行为准则,规范对学生尤其是冠名班学生职业行为和日常行为的要求,并按照企业的标准来进行考核。由于冠名企业是订单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的主要服务对象,因此冠名企业文化的传播成为校企文化对接的主要内容,起亮点频出的“主菜”作用。

(三)“文化加餐”。由于“文化主菜”以冠名合作企业的企业文化为主干,在学校与该企业合作开设的冠名班当中能够收到相当令人满意的效果,但在非冠名班当中实施则有可能缺乏针对性;另外,考虑到冠名班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非冠名班学生和冠名班学生,在结束了“文化主菜”教育之后,还要开展“文化加餐”教育活动,“文化加餐”的内容主要涉及两大方面:一是针对非冠名班学生,在其即将赴企业实习之前开展强化教育,让学生对即将前往实习企业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建设情况形成初步且较深刻的认识;二是针对全体学生开展对口专业岗位群职业要求教育,提炼对口专业岗位群职业要求的共性,让学生明确专业对口岗位、职业的从业标准,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一般情况下,“文化加餐”需要根据“文化主食”、“文化主菜”的开展情况来确定所需补充的相应教育内容,因此成为校企文化对接的重要补充成分,起均衡营养的“加餐”作用。

(四)“文化辅食”。无论是“主食”、“主菜”还是“加餐”,都是学生在学校主导、企业参与下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文化辅食”阶段则能够体现学生的主动接受过程。所谓“辅食”,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强学校环境建设和文化活动建设,努力做到外形、内涵和艺术的和谐统一,让学生通过学校的设施、氛围等硬环境建设,既能受到企业文化的感染,又能得到美的享受;学校文化活动的安排也要融教育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加强活动设计,以收到新颖、活泼、有趣之效果,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按受企业文化的熏陶。二是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必然会直接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和熏陶,随着实习时间的推移,企业文化对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影响日趋明显,学生将自觉或不自觉地完成对企业文化的学习迁移。三是由于文化的多元性,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所受到的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影响,既存在着正面影响,也有可能存在着负面影响。这就需要学校针对学生实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或有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设计教育活动和文化渗透活动内容,与企业共同协商、共同开展教育活动,通过文化引领的方式,扩大优秀校园文(下转第14页)(上接第9页)化的作用力、感召力,尽可能减轻或消除多元文化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由于“文化辅食”体现了学生自主选择、自觉吸收、自发传播的主体地位,因此成为校企文化对接的拓展领域,起按需摄取的“辅食”作用。

(五)“跟踪服务”。即在“文化套餐”式中职校企文化对接模式运行过程当中,作为现阶段校企合作主导方的校方,要重视保持与企业、学生的沟通、联系,跟进解决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当中“工”阶段学生赴企实习期间因受到企业和社会多元价值观冲击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即便是“零距离”的对接模式,由于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毕竟属于不同的文化语境,因此中职学生在跨文化语境转换期间,必然会出现文化心理落差,主要表现在学生离校赴企顶岗实习期间或离企返校上课期间会出现诸多心理、生理和社会问题,这就需要校企双方加强文化对接和心理疏导工作:一是抓好健康心理教育,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提高心理辅导在学生赴企实习和返校学习期间的教育转化率,及时化解和消除学生的各种心理障碍,运用多元文化视阈帮助学生理解、消化不同文化现象形成、出现的原因和条件,避免学生因受社会不良风气误导从而陷入“以偏概全”认识误区的危机。二是及时帮助学生处理工学交替转换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岗位不适应、生活不习惯、安全问题、待遇报酬问题以及各种纠纷等,学校带队教师(或实习负责人)及管理人员要主动与企业管理人员合作,共同为实习学生排忧解难,并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独立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要特别重视教育引导顶岗实习学生增强法律观念和维权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三是指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调整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对劳动力市场的激烈竞争,对企业用工需求、企业岗位能力及素质要求有了亲身体验,思想也有所触动。实习期间及实习结束返校后,学校相关部门和班主任老师应及时根据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职业发展方向、综合能力提高、就业岗位选择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使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更切合个人自身实际,完成由工学交替向工作就业的顺利过渡。

【参考文献】

[1]彭才根,郭永生.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机制与策略的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2]姜汉荣.校园文化企业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6(20)

[3]李春海,房玉东.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构建以"职业"为特征的特色校园文化[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5)

第4篇:酒文化知识范文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控制;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10(2015)12-001-013

1.在园林绿化施工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在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园林绿化的质量控制问题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绿化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化的最终效果,是整个园林绿化建设的中心,只有充分肯定他的重要性,才能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从而实现园林绿化施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让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满意,促进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纵观当前园林绿化施工的现状,由于技术方面的因素影响,园林绿化施工还不成熟,因此要想实现良好的绿化效果,就要巧妙设计构思,提升园林绿化的科学性和长久性,以先进的思想做引领,不断提升绿化施工的质量。首先,要对以往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思考,选择此地区的适合植物,因为适合此地植物生长的条件,才能达到最佳的绿化水平,然后要培养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质量问题的控制,实现园林绿化工作的可持续性。但由于当前对于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控制思想认识的不足,又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所以园林绿化施工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改善,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对策,找到未来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控制的出路。

2.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2.1施工主体的选择

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要对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选择,要求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丰富的经验,这样才能保障整个园林绿化施工质量。在园林施工前构建科学的设计图,充分的展现设计构思,在先进的技术指导下,进行绿化施工,规范园林绿化施工的行为,全方而的把握施工质量标准,实现园林整体的绿化效果。

2.2施工对象的因素影响

在对园林绿化施工对象的考察时,要结合当地的地质环境因素实施正确的技术手段。尤其是对原施工对象的原材料、工程用具设备的质量控制。特殊的植被生长环境具有严格的设计要求,需要在标准的质量控制下进行选购。

2.3施工方法使用要恰当

在园林绿化施工中要使用恰当的绿化施工方法,提高绿化植被的存活率,从而完成园林绿化施工的质量考核。在园林绿化施工中依据一定的顺序来进行施工:先在地下设计管线,然后在地上进行安置安装,先进行基础地基的构建,后再铺设安排,先在土地上造坡整理,后在进行植被的栽植工作等。只有依据一定的顺序,才能防止出现对原有绿化区域造成破坏,不能实现园林绿化的质量控制问题。

2.4运用正确的施工于段

在园林绿化施工中,正确的运用施工机器和设备,以保证绿化施工的质量,尤其是对专业施工设备的使用,在施工前要进行精确的调整,减少施工工程中出现误差,从而影响施工质量。

2.5施工各区域环境产生的不同影响

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实际环境做出分析,因为不同的施工地区所处的环境不同,因此有可能给施工质量带去影响,要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施工环境展开园林绿化,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2.6园林绿化植物种植设计不科学

在园林工程的实际施工时,由于各种各样的植物其需要的水分、土壤和对阳光的喜好都有所差别,对于园林绿化植物的种植设计也很难完全做到科学完美,主要表现在:一是所选择的植物种类不够科学,把并不适合生长在该地区的植物纳入设计中,实际种植后才发现很难存活,增加了工程成本投入。二是对园区内植物数量的设计上也不够合理,不仅会造成某些种类的植物数量过多或过少,影响绿化效果,还会造成园区植物总量太少或者种植密度过大等问题,降低苗木的成活率。三是没有明确说明应该如何摆放植物,不恰当的植物摆放容易引起人们的不适视觉冲击,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

3.积极开展质量控制的措施

3.1注重后期养护工作

在城市环境绿化的过程中,园林植被的后期维护与施工质量一样重要,如果园林绿化施工栽植过程很好,而后期却没有科学的养护,不仅会影响植物栽植的质量,还会影响城市植被的寿命,最终导致成本的不可控,因此要加强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控制,做好后期养护管理工作非常重要,这些工作包括对植物的浇灌,对植物生长的固定,植物样式的修建,除草除虫等工作,管理人员要及时发现问题,规避问题。

3.2选择恰当的栽植时节

对于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来说,植被的存活率直接关系到施工的成本和质量,要想获得植物高成活率,就必须因地制宜,选择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并且选择合适的栽植世界,对于园林绿化的管理人员来说,要在事先充分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了解植物可能在后期出现的维护需求。这就需要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充分了解植物的特性,并且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在选择世界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管理人员要在栽种前充分考察栽种此植物的可行性,充分了解植物的特性和存活率,并计划好养护工作,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对于一些比较难养护的植物,一定要进行科学的考核,确定好养护管理步骤后,再进行栽植。

3.3严格管控施工现场的材料质量

由于城市生态绿化施工材料质量关系到整个绿化施工质量的好坏,因此园林绿化相关人员必须对现场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筛选和管控,只有控制好材料的质量,才能进一步做好园林绿化施工的质量控制问题,实现绿化的可持续效果。首先管理人员必须要选择合适的施工工具,研究植物、当地土壤的情况,从而选取适合的进场材料,确保植物在中后能为以后的生长和养护提供便利,提升植物的存活率,优化绿化施工的质量。

3.4选择专业的施工人员

在当前的园林绿化施工中,大多数施工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而岗位对于专业技能的要求也没有统一说法,因此选择专业的园林绿化施工人员对于确保绿化施工质量有重要作用,在选择管理人员时,要择优录取,考察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要针对不同的管理人员有不同的岗位分工,从而确保施工团队的施工质量,只有建立完善的侍弄体系,才能做好园林绿化施工的质量控制工作。

3.5严格控制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设计

一是合理设计园林绿化植物的种植和摆放,包括选择的植物种类、植物摆放位置、不同种类植物的具体数量、园林的植物总量等,应注意其设计的科学合理性。二是做好不同植物对应的基础设施设计,包括设施的高度、大小、材料,包括花坛设施、灌溉设施、排水设置等,应在设计图纸上明确标注出工程相关的技术指标、详细参数、具体施工说明等,以便于施工,提高施工质量。三是在植物移植园林时要提高警惕,最大限度减少对植物的损坏,还要给植物挂上一些介绍名牌,让人们在享受绿化之美的同时还能增长知识 。

4.结束语

总之,在城市生态园林施工过程中,认识到质量控制问题的重要性,实行科学的把控对于当代园林施工质量的控制尤为重要,只有全方位总结当前的问题,不断开拓思维,才能确保施工行为有序进行,最终实现整体的绿化效果,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来。

参考文献:

[1]李鸿利.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绿色科技,2010,08:66-68.

第5篇:酒文化知识范文

关键词:中职 语文 隐性知识 显性化 研究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2C-0014-01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本中隐藏的那些隐性知识,并且要充分挖掘与利用学生群体中可能存在的隐性知识,这样才能够让课堂教学更加丰富与全面,这也是更为深入的利用教学素材,更加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性的方式所在。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中教学模式的选择非常重要,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资源与教学平台,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深化网络化交流平台的使用

在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教学过程中,网络平台能够发挥非常充分的作用,深入展开对于网络化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是实现相应教学目标的基础。教师要让课堂教学的形式更加多样,要通过各种网络化资源的引入来丰富学生的教学体验。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互联网上展开对于各种资源与信息的搜索与获取,这会更好地实现对于隐性知识的挖掘,并且让隐性知识显性化。教师也可以在网络环境中组织学生间进行更好的交互与沟通,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彼此交流。大家可以针对文本的学习感受进行意见交换,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就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展开辨析,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手段。这会让很多隐性知识与隐含的问题充分得到暴露,对于很多问题展开更为深入的探究,这才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教学意义所在。

有很多非常高效的网络化资源可以成为隐性知识显性化教学的辅助媒介。例如,在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教师网络交流平台SECI模型。在这一模型当中存在着四种转换手段,能够有效地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其中包含了E-mail、BLOG和微博等网络交流手段,双向反馈是该类网络交流的最大特点。通过这一平台,教师能够及时得到他人的隐性知识,并且也可以让自身积累的隐性知识得到利用。这一平台还够积极地将知识进行组合,能够让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样。这些都是让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教学意义所在,并且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有益的收获。

二、使用多样化的教学辅助工具

教师也可以多使用各种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这同样会为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提供极大的推动效用。多媒体课件在中职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这也是充分挖掘各种教学素材与隐性知识,并且发挥其教学辅助功效的一个有效辅助所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给学生们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并且给学生们呈现各种和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与资源。这会极大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文本,并且挖掘出学生自身的一些隐性知识,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展开对于文本的理解与感知。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教学过程,不仅很好地实现了隐性知识显性化,也会让学生掌握一些文章学习的一般方式,对于学生自身学习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培养。

例如,教师在进行《雨巷》这一课的讲解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法为学生们播放一些雨巷的图片和雨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假设自己身处于一个雨巷当中,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此时此刻内心的真实感受。有的学生会表达出浑身湿漉漉的感觉,或者是见到撑伞路过的青年女子等,然后再由教师对《雨巷》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的内心情感进行讲解,这样一来学生们就更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且能够更好地感受作者的创作意图,这对学生的理解能力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教学范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灵活地使用多媒体工具对于隐性知识的挖掘所能够发挥的功效,这也会极大地深化学生对于文本的感知程度。

三、鼓励学生真实表达内心感受

很多时候学生会忽略自身所具备的隐性知识,甚至对于这一点缺乏意识,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与启发,借助有效的教学模式来让学生自身具备的隐性知识显性化。一个很好的教学策略就是鼓励学生真实的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并且可以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更多地进行想法与意见的交互。这会很好地实现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会让学生自身具备的各种隐性知识很有效地得到挖掘与释放。同时,他人的想法、感受也是对于自己的一种启发,从他人的隐性知识中学生自己也会受到启示,这才是高质量的教学。

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种种经历进行学习和反思,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对某个问题进行探讨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并以讨论的形式帮助其改正错误的观点,让学生学会学习与合作。在这种情况下就能帮助学生增加学习资源,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将自己对事物的重新认识过程进行表达,这样才能促使隐性知识显性化。鼓励学生真实表达内心的感受非常重要,这不仅是凸显学生教学主体性的方式,也会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有更多成长与收获。

参考文献:

[1] 戴涵莘,高小惠.隐性知识提升创新能力途径的思考与实践[J]. 职教研究,2012,(2).

第6篇:酒文化知识范文

高校校园文化就是指生活在高校中的所有高校成员,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行政管理人员,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创造出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当前社会环境对高校发生巨大影响的新环境之下,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校园文化的建设,用发展的策略和统一的眼光来建设我们的校园文化,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形成。

关键词:校园;校园文化;文化建设;素质教育

高校校园文化是在校园文化研究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提出来的,所以,根据校园文化的定义,要求高校领导在建设校园文化时要有整体的科学规划,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美丽又具蕴含高校精神的校园人文景观、文明健康的校园网络以及师生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基础服务设施,还要建设高校自身的办学特色、严格的管理制度、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一、校园文化在实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个教室、一个操场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环境、文化的理念。其中,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

(一)校园文化的导向和陶冶作用

校园文化的导向和陶冶作用总是通过潜移默化去实现的。不同学科门类的学生,由于受对他们耳濡目染的种种文化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养成了与他们学科相似的思维方式和作风方式。使大学生获得结构合理的文化营养。

(二)校园文化的约束作用

校园文化的约束作用主要反映在它的制度方式文化上。在教学意义上,优良的校风班风、严谨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更能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文化素质教育,教导学生正确认识校园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提高道德生活的自觉性。

(三)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

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是校园文化最根本、最重要的功能。它主要是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信念、习惯等来实现的,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前瞻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是课堂教育的补充、延伸和深化。校园文化的这种育人作用,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它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素质教育的影响

高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条件。因而,要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放在完成高校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切实建设好,要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纳人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重点关注大学生素质的养成,对此,必须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高品位学术氛围,是高校形成高品位校园文化的始点。因此,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浓郁高品位学术氛围,必须创造自由而宽松的学术文化环境,高校领导者的学术文化思想必须开明、大度。

(二)增强素质教育的文化氛围高校必须始终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来营造校园文化氛围。首先要通过教学改革与创新,营造综合素质教育的教学氛围与条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其次,通过广泛开展文学艺术讲座、音乐美术鉴赏、文化社团活动与文化艺术竞赛与娱乐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再次,通过整合第二课堂育人资源、开展综合素质竞赛、课外科技学术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

(三)抓好校园的舆论阵地建设校园网络、校报、广播电台、宣传栏、黑板报等校园舆论阵地是引导校园文化健康文明发展的重要窗口,这些宣传舆论阵地不仅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还要结合当代青年学生的特点加强自身的建设,根据学生在网络时代的思想、信仰及学校学习、生活方面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四)强化“四个文化”的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要根据学校的类别、环境、财力等不同情况,制定具有学校特色,切实可行的方案。倡导和谐的校园行为文化。建设和谐行为文化关键是更新思想观念,转变思维方式,使祟尚和谐、维护和谐的理念和原则深入人心,并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三、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

(一)社工人文精神育人

把以“爱心、责任、服务、奉献”为核心的社工人文精神作为学院培育学生的精神原动力,全方位地贯穿于育人全过程。通过青年志愿者活动为载体育人,在陈家桥社区创新推出 “四点半学堂”、在西科公寓开展志愿服务、在微电子学校建立社工服务站等爱心公益活动,被团中央授予第九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院青年志愿者还定期深入沙坪坝区曾家敬老院、曾家小学、璧山县敬老院、重庆市慧灵儿童所等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二)高雅艺术育人

多年来,我校大力推进高雅艺术走进大学校园,“中央民族乐团”、“浙江昆剧团”、“西南大学交响乐团”、“中央歌剧院”先后莅临我校对大学生进行高雅艺术教育,激励大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向上”,引领我校大学生传承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艺术。

(三)“一院一品”活动育人

近年来,学校在二级院系中开展“一院一品”活动,如工程管理学院的“中国梦,工程情”学生素质展示晚会,信息工程学院的“科技文化节”活动、社会工作学院的“中国梦 社工情”主题活动、健康管理系的“健康大使”活动,旅游系的“旅游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发挥了校园文化育人的主渠道作用。

(四)校园环境育人

以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为核心,优化美化校园,增强校园环境文化感染力,根据学校特点和办学理念,设计学校校训、校歌、校徽、校标等。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地面、建筑物等一切可以利用的物体,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每一景物都会传情,打造健康和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

(五)校园文化建设与文化素质教育的育人成果

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先后获得“重庆市大学生社会实践示范高校建设单位”、“重庆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重庆市普通高校就业工作创业服务奖”、“重庆市学生工作管理先进集体”、“重庆市艺术教育先进单位”、“重庆市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组织奖”、“重庆市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声乐组二等奖”、“重庆市第二届大学生军训成果汇报表演一等奖”、“重庆市第二届大学生军训成果汇报表演军事科目表演奖”、暑期大学生‘三下乡’先进集体等集体奖项12个,获得重庆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文艺先进个人等先进个人两百余人次,获得市级以上的职业技能竞赛奖励312人次,廖克力同学获“2010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2011年重庆市‘感动校园十大人物’”、“2011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提名奖”称号并于2012年因参加伦敦残奥会被重庆市政府记个人嘉奖,义西求加获得“重庆市第三届‘感动校园十大人物’”。

总而言之,在当前社会环境对高校发生巨大影响的新环境之下,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校园文化的建设,用发展的策略和统一的眼光来建设我们的校园文化,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形成。

[参考文献]

[1]王骞.文化校园: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诉求[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71.

[2]桂署钦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第7篇:酒文化知识范文

关键词:寝室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随着经济和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 高校师资力量不断扩大,学生人员日俞剧增。而大学生生活、学习和思想和人际交流的重要场所―――寝室的建设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心理和生活方式,从而也间接得表现出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大学生作为国之栋梁、未来指支柱,寝室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容小视。因此,构建良好的寝室文化环境已经成为各高校、甚至是社会各界人士共同的关注点。为此,我们迫切地感受到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一项紧迫而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

一、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寝室文化的作用

寝室作为大学生重要的活动场所,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环境。环境造就人,同时也会影响人的行为习惯。那么,寝室文化这个在特定环境中产生的群体文化,对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也具有影响。

(一)积极的寝室文化对大学生的生活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寝室文化是寝室成员每天都会接触的文化。虽然它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却每天生活其中,并在每天的生活、学习中被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一方面,积极向上的寝室文化对于大学生的生活态度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中的大学生而言,良好的寝室文化亦师亦友,给他们指明正确的前进道路,帮助他们更好的判断是非,从而使得他们在前进的路上顺利前进。另一方,积极向上的寝室,其成员之间必定也会是互帮互助的。室友间会为彼此互相鼓励学习;悲伤、焦虑时,室友也会想尽办法帮忙排忧解难。因此,积极向上的寝室文化利于大学生的生活方面都得到良好的调节。

(二) 积极的寝室文化对于大学生学习和社会实践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学习是大学生的第一任务。爱学习、勤思考、乐助人的寝室氛围, 会对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产生积极影响。积极向上的寝室环境往往是寝室整洁、有序;成员具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和良好的兴趣爱好。成员间相互鼓励、相互追赶,一起学习、一起加油。积极向上的寝室文化氛围使得大部分成员学习优秀,表现良好。在这样氛围的寝室中,成员间的影响也会很大。寝室爱学习、爱思考、乐助人的氛围使得彼此间相互学习,这对于寝室成员间相互学习专业知识甚至是社会实践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积极的寝室文化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人是生活在群体中的动物,大学生生活也需要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中,这个群体就是与寝室成员相处。积极的寝室文化使得寝室氛围融洽、寝室成员间和睦相处、寝室成员如同家人一般。这样融洽的环境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是有利的。融洽、和谐的环境易使得人放轻松。积极的寝室文化就具有这样的作用。积极的寝室文化使得我们焦虑不安、进展的心理得到放松;和谐的寝室文化中的成员间也会是相互体贴的,这无论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解决还是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都是有益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寝室文化的特征

寝室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文化也具有自己的特点,其中包含差异性和融合性。

(一)差异性

寝室是一个群体组织,那么寝室文化必定也是多种文化相互碰撞形成的群体文化。在寝室文化中,各种相互碰撞的文化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寝室成员自身所具有的特质也会大相径庭。这必定使得寝室文化具有差异性。

再者,不同的寝室也会有不同的寝室文化。因为每一个群体都有自己显著的特征,这就是寝室区别于其他寝室的核心标志。

(二)融合性

寝室文化的形成是寝室全体成员共同作用的结果。寝室文化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经济背景、政治背景等的成员。虽然,寝室成员各有个性,且来自不同的文化、教育背景。但是在长期的相处、生活、学习、交往的过程中,一方面,也会被其他成员所具有的文化气息所潜移默化的感染,在这个过程中,促使不同文化间相互融合并使得寝室文化逐渐形成。另一方面,寝室成员自身多具有的文化气息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他寝室成员。使得寝室成员在文化气息、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趋同。这就是寝室文化的融合性。

三、寝室文化的现状分析及问题

(一)学习氛围日益下降

寝室是大学生除了教室、图书馆的学习场地。但是随着经济条件和网络生活的普及,寝室的学习氛围日益下降。经济的发展使得现代化的寝室环境越来越安逸,各种基础设施日益齐全,但这并没有为学习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反而使得部分同学赖在宿舍,尤其是网络生活的普及,在寝室上网成为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之一,并在生活中占据很大一部分时间。尤其是男生寝室,游戏成风,更有甚者,全体寝室成员一起打游戏,这大大降低了寝室的学习氛围。

(二)卫生环境日益堪忧

寝室是寝室成员公共生活的场地,但是,由于寝室成员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爱好习惯。寝室卫生环境也成为寝室问题之一。虽然有些高校寝室管理中会有卫生纪律,但是大学生都认为寝室是个人生活的隐私方面,学校无权干涉。更有甚者,寝室脏乱不堪,衣袜堆积,垃圾满地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也使得寝室卫生成为令人头疼的问题。

(三)和谐问题日益突出

寝室本来就是一个多成员的组织,对于中国大部分高校来说,寝室都会有至少是三个成员。而且寝室成员可能来自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背景。所哟,寝室的和谐问题也就表现出来了。近些年来,由于寝室成员间不和频频发生事故,这使得寝室和谐问题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四、面对寝室文化问题的对策

(一)举办寝室学习活动日,提高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寝室文化应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精神。大学生是寝室的主人,理所应当承担参与寝室管理活动的职责。寝室文化建设首先要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的原则,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使大学生将寝室学习氛围的建设作为一项自觉任务。大学生应该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去营造更加优美温馨的寝室学习环境。

(二)进行寝室卫生评比活动,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卫生问题

首先,健全和完善学生宿舍卫生制度体系,强化值日职能和效果;其二,健全和完善学生宿舍卫生建设标准,用制度促进和保障学生宿舍卫生建设活动的形式常态化,继而保证寝室卫生的质量。并对寝室的卫生进行评比,将评比结果公示,奖励优秀,鼓励中等,督促差评。

(三)设立专门寝室问题心理辅导机构,促进寝室和谐

细化对心理健康寝室文化建设的指导, 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作用。寝室文化建设, 涉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心理辅导中要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并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辅导。由于寝室文化建设多是学生的自发行为, 教育管理者应认真研究健康寝室文化的内容, 细化对寝室文化建设的指导, 通过细则的渗透, 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原雪辉.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焦作大学学报,2004(3):86-87.

第8篇:酒文化知识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校;知识产权文化;培育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其2003年9月召开的计划和预算委员会第七届会议上正式通过的《经修订的2004—2005年计划和预算草案》中首次提出了“建立一种明达的知识产权文化”的新思路,并随后在《知识产权组织计划活动的中期计划——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构想与战略方向》中进一步明确了把创建知识产权文化作为2004年至2009年期间WIPO构想与战略方向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其思路是促进和鼓励每个国家发展一种适合其需要的知识产权文化。…知识产权文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经过人们继承丰富和发展而来的,在世界科技经济一体化和政治、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的潮流中逐步形成的新型文化形态。知识产权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进步的产物,知识产权文化培育需要社会各种力量的共同推动,高校作为引导知识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势必成为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的中坚力量。

一、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内涵

我国于2008年6月513颁布实施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将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提出来,并将“培育知识产权文化”列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五大重点之一,明确提出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高校是实施知识产权文化的重要主体之一,高校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不仅是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首先应该对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内涵有充分的认识,笔者认为,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内涵是在我国高校范围内形成“崇尚科研创新、提倡诚信守法、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先导,以和谐高校的构建和良好的知识产权秩序的形成为价值目标,打造符合世界知识产权制度发展趋势、融合中国特色的高校知识产权文化。

“崇尚科研创新”的要求符合高等院校自身具有的科研功能,体现了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基本内核,是高校知识产权文化培育的基本前提,崇尚科研创新就是要高校师生在科学研究中发挥出勇于创新、敢于面对失败的科学精神。“提倡诚信守法”符合高等教育要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体现了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制度基础,是高校知识产权文化培育的规范准则,提倡诚信守法就是要求高校师生在涉及知识产权事务中遵照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必须承担起新时期赋予其新的教育功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彰显了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价值理念,是高校知识产权文化培育的重要目标。

二、培育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意义

作为我国的科研主体,高校科学研究的过程以及科研成果的转化等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实施有着天然的联系。作为人才培养的阵地,高校有着其他社会组织所不具备的特殊性,其教育功用的效果并非短期全部显现,更多则是体现在作为教育效果接受者的大学生日后的行为模式与文化素养上。高校的文化导向影响着青年大学生步人社会之后的发展方向,做好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丁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为知识产权制度的实施提供观念支持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和执法力度已经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平,但是由于缺少理论、实践以及思想意识方面的准备和一个自然孕育、锤炼的过程,并未完全实现移植法的本土化,更没有形成与制度水平相适应的知识产权文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知识产权制度作用的发挥。制度的实施离不开观念文化层面的支持,文化上的沟通交流有助于加深高校师生对于知识产权制度的理解,增强对知识产权制度的认同感。高校知识产权文化培育是知识产权制度在我国高校师生这一知识群体中获得整体认同,并进一步推动整个社会对知识产权制度的认同,从而促进知识产权制度发挥应然效用的前提,将为知识产权制度的实施提供观念支持。明达的知识产权文化能够感染高校师生,尤其是可以让大学生一开始就在尊重他人智力劳动成果的良好氛围中更好地认识知识产权、使用知识产权,使学生对知识产权的尊重成为其平常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中的组成部分。正如卢梭说过:“……而且是一切之中最重要的一种,这种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的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的创制精神。”如果内心已然对知识产权制度形成特定的认识,那么对知识产权制度的认同即成为一种文化习惯、一种思维习惯,这种习惯能够对高校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促进知识产权制度与知识产权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

(二)为我国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贡献力量

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是我国知识产权文化构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系统哲学理论,高校作为社会整体系统中的子系统之一,在知识产权文化培育中应该努力寻找符合其自身组织特点的途径,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系统知识产权文化的构建。从公众意识的角度看,成熟的知识产文化需要公众对知识产权制度保持敏感,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迅速作出反应。高校就可以充分发挥其法律意识培养教育的功能,在大学生中开展关于反盗版、反假冒等关于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教育,使其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高等教育让大学生做好了知识和能力的储备,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将知识产权有关的知识体系、制度规则和价值观念内化为个体的意识和道德准则,进而帮助大学生在继续社会化的进程中迅速适应社会知识产权文化的氛围,为社会知识产权文化的构建做出应有的贡献。从知识产权文化自身的特征看,知识产权文化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物质依附性、文明性、继承性、民族性、开放性和包容性,高校具备培育知识产权文化的基础。作为一种新型的先锋文化,知识产权文化所倡导的创新性和前瞻性一直是高校科学研究的主旋律。知识产权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其对经济基础的依附性与高校的教育发展方向一致,高等教育的办学也必须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知识产权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又决定了知识产权文化的民族性,同时,在世界经济、科技一体化进程的环境要求下,知识产权文化还应该具备与其他文化交融互动的开放姿态,具备融合差异性的品质,在多元文化交流中不断完善。高校在主流文化传播方面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对新型知识产权文化的接受也具有宽容的姿态,在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培训、学术研究与交流等方面都为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域外高校知识产权文化培育的经验借鉴

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现代知识产权文化的内在结构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观念文化,包括知识产权理论、学说、意识、习惯等;二是制度文化,包括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公共政策、管理制度及组织机构、设施等方面。在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相对成熟的国家,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知识产权文化,高校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一)美国鼓励创新和科研的实践

在美国,知识产权为国家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美国虽然建国历史不长,但是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相对较早,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成熟推动了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政府在鼓励创新和科学研究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为创新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美国高校也在鼓励创新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美国对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采取了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模式,美国高校在培养本国技术人才的同时还注意吸引全球范围内的优秀生源流向美国,美国高校率先进行的技术经营管理(MOT)专业已在200多个大学或研究生院开设,平均每年向社会提供1万多名技术经营专业人才。有研究者认为,正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大规模开始的MOT教育,才使得10年之后美国的技术创新活跃、经济形势繁荣。麻省理工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36%的美国青年对发明感兴趣,19%的人未来想成为著名的发明家,超过2000家公司设立是源于将大学的发明成果作为商业投资。”美国大学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上十分重视,也注重对科研创新的鼓励,注重提高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为知识产权文化的发展铺垫了良好的氛围。

(二)日本知识产权观念文化的培育

日本在知识产权观念普及方面做了大量努力,为制度文化的构建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在学校参与的知识产权文化培育工作方面,教育是日本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式。日本推行的措施有两个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一是日本推行有针对性的知识产权教育方式。日本在知识产权意识和人才培养上给予充分的重视,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了实现知识产权立国,日本政府根据不同的对象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如对幼儿进行创新和知识产权意识启迪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普及知识产权知识教育,对大学生和研究生进行知识产权实用人才培养,对实业界和科研机构有关人员进行实用技能培训等。二是在强化全社会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意识方面,日本采取的是政府、学校、社团和企业结合运作的模式,为了培养知识产权领域高素质专业人才,日本政府支持建立合适的教育基地,如建立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学院和商学院,也有为企业技术员和工程师提供的职业教育等。企业也会与学界合作开发技术创新项目,赞助和参与各类发明竞赛和技术展览会,在大学设立鼓励发明创造的奖学金等,为日本发展其知识产权文化做出了贡献。

四、培育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途径

目前,高校在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进而影响了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主要体现在:高校师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比较薄弱;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缺乏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制度,存在科研成果流失的现象;缺乏必要的知识产权理论知识的培训;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等。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须形成全方位多层面共同推进的局面。

(一)观念文化的打造

1.契合传统文化 中国知识产权法的历史是一个“逼我所用”到“为我所用”的制度变迁史,也是一个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安排的法律移植史。相应地,这一舶来制度在我国本土化进程必然要伴随着与传统文化、传统观念的碰撞。规则和制度的移植必须要有文化的支持,使这~域外制度在我国更深层次地扎根,根本途径是在文化层面上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即寻找中国传统文化中与知识产权制度相适应的社会环境、文化条件,并进一步创造与知识产权制度相协调的社会环境、文化条件。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高校的知识产权文化培育尤其是知识产权教育应该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借鉴,重视知识产权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契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确存在着与知识产权制度相悖的思想,如“窃书不算偷”“盗亦不耻”以及“权力崇拜”等,知识产权文化要不断地去修正这些观念。但同时也应该发现中华文明与知识产权文化相契合的地方,如中华文化中以和为贵、促进包容和沟通、促进和谐的理念,恰恰是多元知识产权文化开放性和包容性所需要的文化基础,在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中,不要一味地摒弃我国的传统文化。

2.融入自觉思维 目前高校师生对知识产权的了解仅限于一些熟知的概念,如专利、商标、著作权等,而对于知识产权是缺乏深入了解的,比如,如何区分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的界限,购买的商品包装上标明了驰名商标是否就代表其质量优质等,这些问题就很难获得满意的答案,而恰恰是这些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能够真正反映出对知识产权的认识是否融入到个体的思维方式中去。事实上,观念形态的知识产权文化有着更深远的影响力,反作用于人们的行为习惯。“付钱使用”的知识产权观念不仅仅是在付钱不付钱、付多少钱上打转,而且更透着文化和道德的素质。

只有将知识产权文化上升为观念上的自觉,普及知识产权知识,提高知识产权意识,使高校师生对知识产权的尊重成为自身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中的组成部分,把知识产权制度的基本规则融入到高校师生的基本观念中,才能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秩序。

3.融人校园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形成并倡导的价值观念、文化精神、行为方式等,它是由特定高校在其对外交流和对内管理等过程中所积累、借鉴、创造并推行的师生普遍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共同信仰的价值观念,校园文化影响校园活动的态度,对高校师生行为起到引导作用。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不是无土栽培,必须有适合其生长的土壤,在高校已有的校园文化中融入知识产权文化的嫁接技术可以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历来高校校园文化都会鼓励大学生勇于开拓创新,青年大学生群体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梦想和创意都是创新的源动力,保护他们的研发兴趣与创造积极性,也是在高校培育知识产权文化的重要任务,因此可以把培养和保护青年大学生创造力的知识产权文化培育工作,融入到崇尚创新的校园文化中去。

(二)制度规则的支持

1.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和机构设置 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工作要避免走入从“观念”到“观念”的虚无化,只有理论体系而不见实际成效。产学研相结合促进科研成果向实践转化一直是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动力,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过程相伴着知识产权制度的运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保护科研成果知识产权的相关制度是高校知识产权文化培育的行为落实,高校应不断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和机构设置。

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若干意见》第五条要求:高等学校要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形成人员、场所、经费三落实和管理人员专业化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高等院校要制定学校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规范学校知识产权事务的管理,规范学校有关知识产权的转让、许可、使用等合同事务,以契约形式明确高校与教师之间知识产权共享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等。

高校要设置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配备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知识产权管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对专利、版权、技术秘密等无形资产的管理,需要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业务知识,不同于传统的对科研成果的评审鉴定、归档、科研成果统计等事务性工作。设置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可以帮助高校建立起信息沟通体系,加强合同管理,对参与科研的教师履行合同的情况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监督。在高校与企业合作成果转化过程中还可以协调双方合作关系,尤其是在高新技术研发转化中涉及双方的实力、利益、知识产权归属、利益划分等细节问题,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具体进行操作,有助于实现共赢的合作模式。

2.完善高校知识产权激励机制 完善现有的科研指标评估体系,尤其是职称晋升的评价体系,增加对专利成果的考核比例,扭转以往重论文、轻专利的现象,促使高校教师在技术创新研发上多做努力,考虑专利、技术成果的拥有量以及转化效果,考虑知识产权的创造与保护。完善科研指标评价体系可以在现有的考核体系中增加对知识产权考核的要求,也可以对知识产权成果设置独立的评价体系,以此激励高校科研人员发挥科研创新精神。

重视知识产权成果转换收益,制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针对职务发明的利益分配,在专利法界定的原则基础上,高校应该制定利益分享的具体操作方案。例如,德国洪堡大学即实行职务发明报告制度,遵循“谁所有,谁付费”原则。科研人员对其非职务发明应向学校报告,并提供非职务发明的证明,对于职务发明,在科研人员向学校登记其发明后,学校必须在1~4个月内审查决定其是否作为发明所有人。如果学校放弃此项发明,则该发明作为非职务发明由发明人自行处理;如果学校决定作为发明所有人,则学校会与发明人一起就可能的转化结果分享问题进行协商,以学校的名义申请专利,学校在享有专利权的同时承担申请、维护、转化等方面的全部费用。高校在制定利益分享方案时应该考虑长远利益,统筹兼顾,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才能保护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三)人才环境的塑造

1.加快知识产权人才培养 在具备条件的高校开设知识产权专业,要以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来助推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细化课程设置,优化师资,加快培养产业急需、实务能力强、熟悉知识产权运行规则的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努力使高校成为知识产权实务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在没有开设知识产权专业的高校,也要将知识产权教育作为一项普及性教育,通过开设公共选修课或者周期性讲座的形式,向大学生传达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方面的知识。

2.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 高校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在科研层面的优势,推动知识产权文化的学术研究与交流,与兄弟院校、中介服务机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政府管理部门等加强合作,开展知识产权相关研究,特别是实务性研究,着重于地区产业实际,推进校企合作,使具有科学性和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学术思想有机会走进应用领域,增强全社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提升竞争力的意识。作为知识产权创新主体的高校,应该扭转那种为职称晋升、申请专利的错误观念,抵制盲目申请专利,应当制定正确的高校知识产权战略,寻找恰当的产学研合作渠道。

3.开展诚信守法宣传教育 要求大学生在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保护的过程中保持诚实的态度,杜绝学术剽窃,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如“知识产权主题班会”“大学生发明创造成果展览”“知识产权法制宣传与咨询”等,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发明创新的意识,强化知识产权法制观念。另外,在知识产权宣传过程中要注意与新近形势的密切结合,如结合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大力开展与世博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活动,使大学生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形成更加感性的认识,营造一个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的文化氛围。

第9篇:酒文化知识范文

【关键词】石化企业;电气系统;逆功率;保护;检同期

大型石化集团的供电系统逐步形成局域性电网与电力公司系统相连;局域性电网拥有自己的发电、变配电系统等;主接线,比较复杂;系统电源及母线形成积木式搭接;其机组容量匹配、网络结构、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配置由于多方面原因,可能存在不合理性。一些企业的供配电设备负荷匹配、平衡状况较差,设备装备水平较落后。由于上述原因或状况,供电可靠性不高,一旦发生电气系统局部故障或与系统解列,对局域性电网及生产装置的安全生产造成影响,损失巨大。研究、解决这种局域性电网的安全运行问题,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1.石化电气设备特点及电压波动的影响分析

(1)石化电气设备对供电适应性

1)总的要求供电可靠,连续不间断;2)部分生产装置生产工艺过程的设备,不允许供电间断或电压跌落;如:大型机组及油泵,仪表的DCS系统的电源、个别带工艺连锁的重要机泵等;3)部分工艺环节带连锁的工艺机泵,可以采取抗“晃电”措施后,承受短时间的电压中断、或电压跌落;4)部分工艺设备,短暂停车,短时停电对整个装置不构成全线停车威胁。

(2)电气故障电压波动对石化生产装置的影响

如果电源线路开关跳闸或上级电网失电等,使局域电网与电力系统解列,生产装置变电站一段(或多段)母线失电,会造成石化生产装置全部或大部分停车,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一次设备短路故障产生的电源电压降低,会使供电短时中断。例如,生产设备电压波动,交流接触器脱钩,会使部分生产设备停机;装置变电站单段母线短时失电,会使局部石化装置停车。

(3)雷击对石化生产的影响

直接或间接雷击火花能点燃化工生产的介质,造成起火和爆炸;雷击造成石化生产装置设备损坏,致使生产装置停车。如自动控制设备等;雷击造成石化供配电网络设备损坏,致使对生产装置停止供电,或电压中断、电压跌落,间接造成生产装置停车。

2.石化电气系统防电压波动措施

(1)企业电网孤网运行、快速恢复并网以及缩短局域电网电气一次设备故障引起的电压波动的基本条件:1)电源线路保护主保护应实现0秒启动,快速切出故障;2)与系统解列后,局域电网应快速实现功率平衡;3)提高自备电厂机组的电压、频率调整能力;4)采用高可靠的快速自动同期并网设备实现自动并网;5)内部电网采用具备快速(0秒)切除一次设备故障功能的继电保护装置。

(2)局域电网中心变电站母线到装置变电站(开关所)及装置变电站(开关所)至二级开关所。开关继电保护配置方案如图1所示。

1)主保护为光纤纵差保护,后备保护为方向距离保护或电流限时速断保护;2)装置变电所进线及母联保护为低电压、备自投装置;3)装置变电所出线保护为差动保护、带时限的电流保护等。

(3)改善低周逆功率保护功能,外电网事故时迅速与外电网解列。低周逆功率保护功能用SEL-351继电器逻辑组态实现,其动作条件1:在周波缓慢下降到48.5Hz,有功功率外送2.64MW时,自动与系统解列;动作条件2:频率滑差加速,即当频率滑差df/dt大于设定值,跳闸频率分别提高到49.4Hz、49Hz。低周逆功率保护逻辑如图2所示。

(4)外电网电源进线开关跳闸的同时,根据当时进电功率大小切除相应的负荷,为孤网运行创造条件。负荷联切联切方案:夏季进电负荷30~40MW,冬季进电负荷10~16MW(不考虑非正常方式),根据功率基本平衡要求。按三段式负荷联切配置:Ⅰ段:当吸电负荷功率在10MW~20MW时,冬季切除负荷约7MW,夏季约15MW左右。这部分主要是非主要生产和民用负荷。Ⅱ段:当吸电负荷功率在20~30WM时,除Ⅰ段联切负荷外再联切负荷约10MW。Ⅲ:当吸电负荷功率30MW以上时,除Ⅰ、Ⅱ段联切负荷外再联切负荷约15MW。

以上三段负荷联切功能均通过逻辑组态完成。考虑到保护调整的灵活性,对每条被联切负荷线路均设置联切投退压板。

(5)与系统解列后当企业局域电网同期并网条件满足时,自动与系统的检同期再并列.解列后,为快速与系统并列,设置备用线路检同期自投,具体逻辑如图3所示。

逻辑图启动条件:

1)运行线路断路器在断开位置,负荷电流到0,且控制操作开关在合后位置,启动备用线路合闸。2)备用线路检同期自投条件:备用线路断路器在断开位置;110kV母联开关在合闸位置;同期检测具备并列条件;启动条件具备;为避免备用线路在检修或其它状态下误动,在保护屏增加备自投切换开关。

从保护配置原理及事故考验都证明,只要局域电网继电保护机自动装置配置先进合理、装置可靠,就能在抵御电气系统电压波动事故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积极作用。采取防电压波动措施后可以成功避免可能引发的大面积停电事故,有效地保证生产装置的长周期运行。

3.结论

从系统的角度,单在电气一次设备和电力系统方面做文章是不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电气事故(故障)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要分析电气事故的特点,结合不同生产装置的工艺控制要求,查找影响装置停车的主要问题,提高生产装置的抵抗电网波动(晃电)能力,在保证生产装置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采取不同的措施,使电力系统安全可靠供电能与满足生产装置长周期运行要求相结合。就能减少生产装置的非计划停车,减少因非计划停车造成的损失。为石化企业争取最大的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1]郭上华等.电压波动和闪变的检测与控制方法[J].继电器,2009,32(3):45-47.

[2]黄海生.防晃电交流接触器在石化企业的应用[J].电世界,2006(6):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