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商务英语的语言特征范文

商务英语的语言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务英语的语言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商务英语的语言特征

第1篇:商务英语的语言特征范文

【关键词】商务英语 语言特征 语用能力

一、商务英语的语言特征

1.专业性与针对性

商务英语是专业英语的一种,因此有大量的专业术语,这些专业术语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商务英语术语的使用主要针对特定的商务活动,包括商务社交、谈判、会议、电话、合同等。熟记与掌握这些专业术语是学习商务英语的必要基础。商务英语的学习者或商务参与者必须掌握相关的专业词汇,拥有一定的商务知识才能顺利开展商务活动。

2.礼貌性与郑重性

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与生活中去。商务交流以礼貌为原则,作为交流的载体,商务英语也处处体现着礼貌原则。礼貌原则是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的语言使用规则之一,是语言交际过程中的一种策略。在商务英语中,礼貌原则集中体现在表达的郑重性上。下面从三个方面阐述商务英语礼貌性与郑重性的具体表现。

2.1虚拟语气的使用

英语的虚拟语气有两大功能:一是表达假设命题,二是表达委婉语气。汉语的虚拟表现形式远不及英语虚拟表现形式多,这使得中国人掌握英语虚拟语气及其规则不是那么容易。语气不当会在交际过程中造成误解,甚至使对方感到厌烦乃至愤怒。

2.2被动语态的使用

被动语态虽然是语法范畴的一个重要概念,却能够在语篇中体现特殊的修辞效果,发挥特殊的交际语用功能。当商务活动各方之间产生冲突、矛盾、抱怨等令人不快的情况时,应当采取合适的、礼貌的语言策略,让各方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理解并解决出现的问题。被动语态可以将陈述的重心从“人”转移到“事”,这样既可以将问题的症结表述清楚,又可以避免把矛盾的焦点集中在造成过失的“人”身上,保护了对方的面子,从而使商务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被动语态的这一功能尤其体现在商务文书的抱怨、索赔函中。

2.3陈述句的使用

在商务活动中,贸易双方的一方如希望另一方采取某种行为,一般都不使用祈使句型,而用陈述句表示自己的愿望,至于对方是否决定采取这种行动则留待对方定夺。

3.复杂性与保守性

3.1同义词重复

商务英语的语言严格要求词义准确、表意确切,决不允许因语义的模棱两可而发生误解和歧义。商务英语为保持语义的确凿性宁可牺牲文字的流畅性,从而形成了商务英语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复杂性与保守性。

3.2一词多义

英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很常见,如何根据这些词的不同意义加以正确使用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点。许多常用词在商务英语语境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因此要根据具体语境区分这些词的意义与用法。

二、语用能力的培养

1.什么是语用能力

我国学者何自然认为,语用能力是指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它可以简化为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为使语言表达得体、合适,语言的使用者就必须学会针对特定的语境,考虑到社会和文化因素,灵活、合理地使用语言;而为了增强语言的理解力,语言的接受者就必须了解言语交际的一般原则以及话语意义的多层次性。

2.如何培养语用能力

语用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想彻底改变我国英语“背单词、学语法、读课文”的传统教学模式,可谓是任重而道远。英语教学必须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把教学指导思想从“以语言基础为本”向“以语言运用为本”转变,处理好语言基础与语用能力的关系,通过语言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训练来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在开展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策略:

2.1深度阅读

创设良好的商务英语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广泛地进行阅读,多渠道地摄取文化养分。阅读材料可包括商务期刊、商务合同、外贸函电以及其它的外贸材料等。丰富的语言材料,足够的语境信息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中的词语,并能够积累不同语境下的适宜表达。在阅读过程中应多注意商务英语用语的语言特征以及其中的文化细节,以便更深层次地理解语言及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加以引导,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语言素材之后要鼓励他们将所得知识消化为自己的东西,并能够在实践中加以灵活、得体地应用。

2.2案例对照

教师应收集一些在涉外商务往来中英语语用成功或失败的案例,让学生自己加以比对和研究。然后就某种现象或话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广泛收集更多相关资料,相互交流、共同学习。通过正误案例的对比和进一步的拓展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互助合作的能力,并且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以便在今后的实践中有一个可以参照的模本,且不会犯类似的错误。

2.3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也可以称作“情景教学”,这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前面我们讲过商务英语的三大特征,角色扮演法可以在实践中很好地体现这些特征。该方法要求教师创建一个商务英语应用的典型场景,如商务谈判,学生分组,分别扮演谈判的双方。教师给出谈判的主题,比如货物的包装规格及装船。那么双方在谈判过程中就要熟悉相关专业术语,用语要礼貌并且严谨。

这样的“角色扮演”或“情景教学”可以极大地锻炼学生在不同场合适当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营造一个轻松的语言环境,适当地予以鼓励,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从而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三、结语

商务英语是现代英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充分了解其鲜明的语言特色和行业特征,在此基础上提高在涉外商务活动中灵活、得体地应用语言的能力。随着商务英语使用的日益广泛以及相关的研究越来越多,商务英语教学一定会快速步入一个更加成熟、更加完善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Leech,G.N.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

第2篇:商务英语的语言特征范文

关键词:商务英语理论;方法论;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894(2007)02-0057-07

商务英语理论经历几十年发展,从语言假设、研究原则、研究对象、语用功能等不同角度逐步形成具有商务语体特征和规律的研究范式。商务英语的学科性存在除了应具有自身的理论内核、系统的分析框架、特有的研究对象外,其学科特有的研究方法论有待进一步强化,使其逐步具备应用性语言学研究的学术意义和地位。

美国心理学家查普林(1983,13)指出:“任何科学发现或概念的有效性取决于达到该发现或概念所采取的程序的有效性”。语言学的发展与研究方法相互推动着彼此发展的形式与内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学的发展和体系的形成是在新旧方法论的交替和进化中实现的。方法论不同于研究方法,并非研究方法的简单向量集合,而是具有内部研究逻辑关系和序贯特征的思考范式。语言学方法论与研究方法本身存在着质的区别。语言学方法论强调语言研究本身与目的之间的抽象逻辑关系,而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强调对研究对象的具体研究策略和方法。如何建构一个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可预测的商务英语研究方法论,用客观、发展的观点对商务英语研究的演化过程进行归纳和演绎,对于分析、评价和改进商务英语研究,提高理论研究水平以及学科性的确立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商务英语的研究范畴

商务英语学科化的前提是要构建具有内在联系的商务英语理论类属关系,是关于语境、语域或对象的系统化知识。在形成一定的类属系统后,对于商务英语研究的对象或问题构建出系统的理论解释才成为可能。一般而言,商务英语的研究范畴除了受学习者学习目的和方式的影响外,更取决于课程设计者和学习者对语言的性质、内涵、使用目的和途径的认识。陈准民教授(2004)通过对商务英语多年实践和研究,将商务英语研究分为不同的范畴:(1)狭义定义:与商业直接有关的英语,有利于分析商务英语的特征,制定有关的培养计划,选择和编写教材;(2)一般定义:一切与商业相关的领域(经济、管理、法律等等)的英语;(3)广义定义:凡是一切超越了私人关系的英语都是商务英语。除了经济、管理、法律,其他领域(如政治、外交、体育、媒体、社交等)的英语都应该是公务/商务英语。

对商务英语研究范畴的定量分析往往由于商务英语复杂的语体特征难以直接界定。由于实践中的商务英语教学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商务英语研究对象,我们可以通过对商务英语教材的“逆溯”来观察商务英语研究的范畴。Ellis和Johnson(1994,3-5)通过对1960-1990年间出版的150本商务英语教材进行分类研究时发现商务英语教材由于受到需求和社会语言学发展的影响,产生阶段性的变迁,在实践需求引导下的商务英语研究具有以下属性和特征:60至70年代,区别于一般英语的商务词汇和专有名词;70年代,语言交际在商务语境下的应用;70至80年代,语用功能和程序化词汇的强化;80年代后期,在结合前期实践规律的同时,强化语言习得中的需求分析;90年代初期,语言练习围绕交流技巧的“语言”技能培训;90年代中后期,不同类型学习者的认知需求得到细分,语言和商务知识呈现系统性的分布性增长。

如果说以上的量化观察是纵向分析,我们不妨再通过语言课程设置理论的分析框架进行横向分析,进一步观察商务英语理论和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范畴界定问题。根据Yalden(1987)的语言教学原则分类,商务英语的课程大纲可分为:功能式大纲;协商式大纲;自然大纲;内容式大纲;任务式大纲等。这5种交际教学大纲对教师、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有不同反映。与Yalden类似的语言知识分类也可以在其他研究商务英语教材编写的著述中得到,如Ellis和Johnson(1994)以及Brieger(1997)等研究者认为商务英语课程分为商务主题和商务语言两大类。其中商务主题应包括商务对话与交流、商务信息的传达、商务任务的实现等,而商务语言包括商务词汇和术语、商务文本和语体、商务演示、商务表达技能等方面。更多的商务英语教材则倾向于坚持某一商务主题的深化和拓展,如以商务任务或内容为主的商务英语培训教材,其预设的知识结构往往强调的是商务英语中的某种技能,再由此逐步强化商务英语中涉及的“商务知识”和“商务语言技能”两大认知要求。

总结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层面的分类对商务英语范畴进行初步界定:所涉及的学科知识内容;所运用的语言载体;语言的语体特征;语言的使用对象;语言的需求对象;语言的语用功能等。当然,这种分类方法并不能完全满足体系化的商务英语研究需要,尤其是当商务英语的语域范畴难以直接定义的时候,精确的研究范畴限定显得相当困难。

外语学习和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外语科研的多样性(刘润清,1999,18)。商务英语研究范围界定所产生的分歧在于语言特征和语用功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狭义地将商务英语语体特征限定在商业广告、新闻标题、商业信函等领域或者广义地将与商务行为相关联的英语特征定义为商务英语都无法体现商务英语研究所具有(且区分于其他英语研究对象)的特征性、代表性和一般性原则。

通过对商务英语研究范畴的初步分析,笔者认为构建商务英语研究方法论有必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如何提出和构建具有信度和效度的商务英语理论假设?如何鉴别这些假设是否属于语言学研究的范畴?如何对一个具有商务英语文本特征的言语行为进行符合语言学范式的理论和实证检验?如何确定某一具有商务英语程式词汇的研究满足其语言学预设一问题一范畴一命题一推理的系统逻辑?

只有逐步回答以上的问题,一个初步具有宏观研究方法论特征的商务英语方法论才能更好地服务和支撑有关商务英语言语行为的各种研究和检验。

二、商务英语研究方法论的初步构建

商务英语应是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吸收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应用研究,其分析工具和方法也需体现语言学研究的方法,包括数学、统计学等分析工具,从而证明其作为特殊言语行为的词汇、文体、语域、词频等特征。同时,语言习得、需求分析、认知规律等因素在商务英语分析中也得到了加强。

1.研究本体与客体 本体与客体的研究涉及到它们内部的逻辑及构成问题。一般而言,商务英语既要研究商务语言的一般性规律,也研究其语言的各种载体、内容和语用功能;既研究教师、教材的作用,也研究课程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既研究教学方法的应用,也研究学习者的需求目的和习得规律;既有宏观的语域分析,也有微观的个案研究。

商务英语的基本语境是在商务环境下进行沟通交流的语言内容。Ellis和Johnson

(1994)将商务英语研究的内容界定为:“商务英语是特殊内容与基本内容的结合,其特殊内容是指与特定内容的工作领域或行业相关,其基本内容是指在商务环境下基本的以及更有效的沟通能力”。所以,作为商务英语研究的对象――词汇、句法和结构模式,与普通英语的区别并非仅仅体现在教学上的语言内容,更强调专业知识和内涵的结合。语言内容随不同的专业学科知识而变化,商务语境下的知识习得本身进一步促进了商务英语词汇、常用句式和文体风格的掌握,学习者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其专业语言相对应,呈正相关的增长。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商务英语研究的本体是一种具有商务语境的语言,是既具有通用英语的语言规律,又体现自身语言内核特征的语体。其语言内核的特征可以表现在语法项目、专有名词的词频广度、句法结构、语篇、语域、语体特征,以及专业知识的语境和认知规律等方面。商务文本中经常出现复合词、缩略语以及具有代码特征的特殊语言符号,尤其在外贸函电及国际金融结算等商务英语使用中,大量的语言文本具有符号学研究的组合特征,具有一定的排序规律。同时,由于不同专业知识具有不同的语言特征和表达方式,商务英语语言所体现出的知识内容和文本特征为商务英语研究设定了特定的研究方法和原则。在句法结构分析中,我们会发现商务英语同时具有程序语言和普通语言的双重特征,其语流成分的组合规律既有程序化的组合规律,也有普通语体中的一般际原则。普通语法和礼貌原则等言语规则都在主、次要成分中出现,也反映出语义的转换特征。反之,在普通英语研究中适用的语言分析规律和方法论在商务英语理论研究中有待强化和修正。特别是在语用分析中,商务英语语言研究更侧重其程序词和专有名词的解释,对言语行为的语境要求更为严格,所指和它指都体现出商务英语研究方法的特色和规律。综上所述,商务英语研究强调其文本中所产生的具体环境,即对主题范围、人际关系和语言渠道的分析和演绎,从而构建具有应用性和特指功能的理论分析框架,指导相应的教材编写,教学法以及培训等实践活动。

2.抽象化的商务英语研究本体与客体 商务英语研究的本体和客体本身具有其实指特征,那么抽象层面的语言符号化特征是否存在呢?语言学的抽象归纳,是否也能在商务英语研究过程中以某种元理论或形而上学的形式,即以某种超感觉、超经验的“语言存在”或“语言本体”作为研究对象的最抽象的语言模型构建?海格德尔的“语言学转向”是否也在商务英语中成立?事实上,本体论(ontology)一词的引入使语言学逐步分化,应用语言学和抽象语言研究产生了分裂和融合的两次潮流。从避开语言的发展变化及语言之间的联系而孤立、静止地考察其语言本质的方法论逐渐与认识论相结合,西方语言学哲学始终保留了本体论、元哲学的含义和用法。所以,在语言学研究的发展历程中往往同时存在着“拒斥形而上学”的实证主义和“形而上的哲学研究”。

究竟什么是商务英语研究的本体?如果说语言研究的本体与客体是语言本身所体现的内容,语言和现实所指的关系就成为语言研究的逻辑基础。语言研究方法论强调本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的逻辑对应和统一,即语言陈述本身和其所反映的对象存在逻辑上的有效对应。在奎恩(1987)看来,任何一个陈述都蕴含着“本体论的承诺”。从抽象逻辑上看,商务英语研究最基本的本体强调商务英语“是”什么和“存在”什么。“是”强调商务英语的言语行为是否是一个语言的陈述,如The export volume of this year is increased to 50 million yards。“存在”指以个别的方式存在着的言语行为,如The export volume of this year is(出口量存在)。对这一陈述,可以理解为:至少存在着一个对象A,A是出口量,并且是增长的。在这里,“出口量”和“增长的”均为谓词,它们和范畴量词“今年的”一起指示出一个明确的值域,约束变量A只能在这个范围内取值,而所取之值也就是这个陈述所约定的存在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奎恩(1987,15)强调:“存在就是作为一个变项的值”。奎恩进一步指出:“在本体论方面,我们注意约束变项不是为了知道什么东西存在,而是为了知道我们的或别人的某个陈述或学说存在;这几乎完全是同语言有关的问题。而关于什么东西存在的问题则是另一个问题”。也就是说,奎恩把本体论仅仅理解为语言使用中的一种约定论。

海德格尔(1987)认为“语言是存在之居所”即“归根结底,哲学研究终得下决心追问一般语言具有何种存在方式”。行为、语言行为以及程序性语言行为3个维度本身体现出了语言研究的本体与客体的关系,在这个三维的语言空间中,语言本体往往是其表达客体的一种主观化体现。语言是现实世界的一种体现和映射,那么语言的语言性和世界的世界性和历史的历史性是本源性的(张贤根,2006)。那么,商务英语研究的本体语言对应的客体内容又是什么呢?在进行商务语言研究时,应当首先认识到其语言特征问题的存在。例如,在研究语言规律时,首先应当注意到该语言为什么会像它所发生的那样进行交际,即该语言为什么在某种语域下会具有交际功能,而在另一种语域下则会产生交际失灵――某一言语行为在商务语境下没有语用功能。

有了关于研究本体的假说以后,我们就可以对研究客体进行实验并对结果做出推测,从而观察实验结果对应的假说是否成立。如果实验获得了预期的结果,那么,研究本体的假说便得到了强有力的事实依据,并有可能成为一种理论,甚至成为一条“语言定律”。当然,任何语言理论或定律都不是最后定论,这一过程会不断地重复下去。新的研究客体和数据,新的观察和新的实验结果将不断出现,从而取代旧的自然定律。

但是在真实的语言实践中,语言研究者并不需要程式化地将以上过程逐步实现。事实上,语言研究往往对直觉或感性的认知有很强的依赖性。尤其对于强调语言目的的商务英语而言,语言行为的发展变化是无法用简单的数学规律进行封闭条件下的模拟和迭代,直觉、洞察力甚至思维方式这一类感性因素常常更起作用。纵观商务英语研究的本体、客体发展,以语用需求为主导的实践运用往往成为商务英语研究的主导动力。该驱动因素体现了不同时代的需求特征、不同言语行为的研究特征,如大量的以非英语国家语言习得者为研究对象的商务英语实证分析,中国商务英语学习者的口、笔语语料分析等研究。

3.商务英语研究方法论的范式 考察商务英语研究方法论的范式必须基于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并在其基础上体现出自身特有的逻辑关系。商务英语研究范式的语言学理论规范和实证研究的量化分析都与科学的系统论逐渐吻合:形式上的理论假设在模型化的处理中逐步加强,各种语言分析工具提高了检验信度。在既定的语言研究样本下,商务英语研究往往能够应用较为直接的方法对描述性的母体和样本进行量化分析。我们可以对具有商务英语文本特征的语篇和一般语境下的语篇进行语料对照组分析,语法逻辑顺序可以在计算机语言学的程序检验法中得到验证或规律性的总结。又如对于商务英语词频广度的研究只有在与一般

英语的对比研究中才能得以验证。商务英语研究范式必须强调其一般化的假设前提,证明其程序词以外的专有名词的词频特征和规律性的搭配原则。

商务英语研究的规范是指在一般性原则下的商务英语语体,并非强调特殊语境和语用功能的使用。我们应该以具有普遍特征的商务英语语体作为构建社会上共同使用的商务英语语言,使其具有规范语言的参照标准和研究前提。商务英语的词汇、高频词、语句结构等都是在通用英语的词汇和语法规律的基础上添加一些具有行业特征的程序代码,是从属于一般英语的语言结构体系,并非独立于一般语言语音、词汇、语法系统的新语言。

(1)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商务英语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类,宏观的分类可以归结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商务英语定性研究主要包括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初步分析,资料的分类和深入分析,构建理论3个步骤。在理论体系构建方面,定性研究抽离出语言学、教学法、商务英语知识结构、语言习得、认知规律等理论中的相关知识,结合商务英语实践需求建立主题提纲和理论分析框架。定量研究主要通过对资料的统计量化处理,对商科语言文本特征、商务英语学科内容等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证明、或对样本特征进行统计和推断。

商务英语的定性研究强调对商务英语本体的逻辑思辨和内部规律分析,其主要功能是对研究本体的经验性总结,规范性的解释“应该是什么”。商务英语的定量研究强调在理论思辨的基础上,对语言变量的内外部关系进行“量”的分析和考察,得出有量化意义和推断功能的结论;其主要功能是对所提出理论的实验检验和重复、再现,实证性的演绎“实际上是什么”。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商务英语的特性进行系统的分析,使结果更具说服力和科学性。在具体操作内容上,定性研究将主要采用个案调查、参与式观察和访谈,以及对样本的开放式访问;定量研究将对应于抽样问卷调查与分析,以及采用计算机模型统计分析等。

(2)商务英语研究的变量。变量是研究者操纵、控制或观察的条件或特征。不管是形式上的变量归类还是抽象的变量演绎都要求对研究对象和对象之间的内部逻辑关系进行观察,变量应具有代表性、所指性、抽象逻辑意义和演绎功能等约束,否则就无法满足变量约束的基本前提。

变量自身的逻辑功能和所指意义存在着逻辑上的预设约束。在静态系统中可进行分析、演绎的变量往往在动态系统中失去解释力。预设约束除了决定变量的性质、内容和数量外,它也是理论分析的基本变量,如观察者角色、定位和时间的变化会导致观察对象的变化。在商务英语变量的分析中,语言变量之间的关系往往也是相互转换和相互依存的。决定变量关系的总纲来自于对观察对象的预设――假设条件和逻辑。如在商务英语研究中必须预设的语言学习投入时间、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秉赋、语言学习者的理等前提,认知规律、习得能力、词汇增长等函数关系才会变得简明和易于理解。简单来说,如果假设学生的语言学习时间为用来预测的变量,那么根据学生语言学习时间所产生的学习效果(如果用考试成绩进行量化,且假定学生学习本身单位时间的同质、连续、逻辑递增等理性约束成立)则为被预测变量。学生学习时间和效果之间的关系存在量化分析的可能,而学生的自身语言能力、语言知识秉赋和前期投入则为理性约束下必须予以界定和区分的推断因素――中介变量。同理,大量的实证研究在分析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之间的关系时,都会产生根据内容和研究需要对研究变量本身进行理性约束的过程,唯一的变量约束是无法在实证研究中一般化的。只有遵循具体科学研究的范式和研究对象、方法,变量的界定才有科学性可言。

综上所述,作为商务英语研究的主、客体的抽象演绎,笔者认为商务英语变量的研究应具有以下功能:非干扰功能,对商务英语言语行为的语言因素进行逻辑上的严密区分和预设,避免混沌状态下的非因果关系和认知障碍;代表功能,将商务英语语体的特征和情景语言现象一般化;所指功能,将商务英语所涉及的语篇和关键词进行有针对性的指示;存量与流量功能,将商务英语语言的内容进行存量上的对应参照,对语言发展变化和语言习得变化率进行流量上的对应参照;序数与基数功能,将商务英语的研究内容进行有序关系和向量关系的证明,从而研究其使用偏好关系;逻辑相关,对研究变量间的关系进行约束和相关性证明,观察其多元、非线性的语言语体特征;逻辑性抽象符号化功能,对大量的商务英语文本及信息进行抽象的转化,归纳为可进行逻辑分析的语言代码;基于变量本身的可演绎功能,对具有抽象描述和表征功能的商务英语语体语料进行语言学分析。对以上变量的初步构建有助于我们深入观察商务英语分析中的变量种类和特征;研究变量的选择、相关语言要素的界定、语言特征间的绝对共性和蕴涵性共性、跨语言的优势现象和标记性等问题。

三、结束语

商务英语作为基于语言学的应用性研究,其研究过程往往由于采用不同的方法而呈现出不同的研究哲学、角度、特征和工具,从而不存在完全独立于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论。由于受到语言环境、语言使用者、语言使用的目的和动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统一的系统分析一般只能停留在较为宏观的研究参数上,精确的参数变量设定本身就无法适用于语域、语境变化的言语行为研究。很多学者都试图对语言学进行严密的方法论构建,但都无法满足对变化因素的控制和模拟。如Brown(1988),Cohen(1989)等研究者指出“科学研究方法论”纵然能够满足实证的研究需要,但在语言学领域往往无法归纳和演绎出不同时间、不同需要、不同使用者的变量特征和变化。由于研究变量的非严密性、非匀质性等不可控因素过多,具有解释力的商务英语定性、定量分析将成为今后研究的主要课题。

第3篇:商务英语的语言特征范文

商务英语是实现对外交流十分重要的渠道,商务英语不仅是语言表达的方式方法,还是实现跨文化语言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我国实现对外交流的过程,同样是双方文化传播和交流过程。由于中西方文化具有很大的差异,直接对商务英语翻译活动产生了影响。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时,必须要对东西方文化差异进行了解,对翻译技巧进行掌握,不管是在用词方面还是在用语方面,均要与东西方文化差异相符,并且善于对东西方文化契合点进行掌握,实现准确翻译。本文就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并且提出翻译的对策。

【关键词】

商务英语;翻译;中西文化差异;影响;对策

文化对语言产生直接影响,而语言是文化的直接反映,因此,想要熟练运用商务英语这门语言,就必须要对对之对应的文化进行了解。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贸易双方存在很大差异,如思想行为、生活习惯、民族传统等。近些年来,我国和西方国家贸易交流越来越频繁,正因如此,对西方文化进行了解,明确中西文化差异对于商务英语翻译所产生的影响,提升翻译精准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就对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翻译策略。

一、商务英语及翻译的特征

商务英语的兴起将国际商业贸易作为前提和根本,商务英语翻译主要用于国际商务贸易的沟通和交流之中。因此,要求商务英语的用词必须精炼,语言必须准确,用语必须礼貌,要求商务英语翻译从业人员,必须要具备丰富的商务知识,此外,还要具备很强的语言文化素养。

1、商务英语的特征

商务英语具有明显的特征,商务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英语的重要分支,不仅依托于文化,还能够有效反映文化。首先,在商务英语中,很多词汇均与西方传统文化紧密联系。这便是商务英语的重要特征:能够体现丰富文化底蕴。同样,正是因为商务英语的这一重要特征,要求从业人员必须要对西方文化进行了解,掌握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不同文化进行尊重,熟练运用商务英语。其次,商务英语具有直接实用的特征。商人的时间便是其财富,正因如此,在运用商务英语的过程中,要求语言必须要直接和精炼,不能够讲废话,也不能多做铺垫,必须要运用最为实用和最为直接的翻译英语,只有这样,才能够对贸易双方诉求进行更加有效和直接的反映,为各自权益提供保障。与此同时,商务英语还要注意表达礼貌,在双方的沟通和交流过程中,必须要运用礼貌的语言,目的在于促进双方合作以及沟通。最后,商务英语还具有专业准确的特征,在通过商务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多数词汇均是专业性的词汇,要求商务英语人员必须要准确用词,并且保证用词没有任何歧义。不管在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之下运用什么语言,都必须要保证人们能够理解。尤其是在国际商业活动过程中,国家不同,其风俗习惯和文化均不同。所以,对于同一个词汇会产生不同的意思解读,所以,必须要运用专业性强的商务英语词汇,保证词汇没有歧义。此外,本着方便和简洁的目的,在商务英语中,所使用的大量词汇均为缩略形式,如拼缀词、首字母缩略词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商务文书符合标准并且简洁。

2、商务英语翻译的特征

商务英语翻译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修辞手法以及句式结构复杂。首先,在商业广告以及商标里,商家会使用温馨和简单的语言,运用很多修辞手法。比如同音异义、押韵、双关、拟人、类比以及反讽等,在商务英语翻译中运用这些修辞手法,不仅增强了语言的韵律,增加了美感,更提升了语言表现力。其次,在商务英语应用文写作的过程中,本着客观、准确表达这一个目的,往往会运用复杂的句式结构以及长句,尤其是在法律文件以及合同翻译之中。在商务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本着主题突出和逻辑严密的目的,通常会运用从句、长句、被动语态,为了对“头重脚轻”的情况进行避免,商务文书里面也会频繁运用倒装等句式。为了使责任明确,对权利进行解释,同时,避免产生逻辑漏洞,对从业者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很高。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影响

中西方均有各自的发展历史,并且发展历史十分悠久,在历史长河中,中西方均形成了十分璀璨和光辉的文化。但是,由于中西方的政治、社会、地理等诸多因素均不同,中西方之间存在十分显著的文化差异。很多翻译工作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会由于不了解文化差异而导致语言意义扭曲和误解。所以,翻译工作者必须要了解和掌握中西方文化差异。首先,思维表达最为根本的途径就是语言,通过语言可以进行思维活动,通过语言也可以表达思维成果。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人们不难发现,螺旋式是汉语思维表达固有的模式,在交流的时候,中方更倾向于循序渐进,喜欢在最后阐述最为重要的内容。而西方思维恰恰相反,他们最典型的模式为直线式,在表达事情的过程中,往往喜欢将事情重要性根据从大到小的顺序来排序。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中,如果无法明确这一点,则会将商务活动效益降低。其次,中西文化差异还体现在方面,西方国家社会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还是人们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在西方国家中,已经融入到人们的风俗习惯、处事方式以及行为模式之中。英语中很多短语和词汇均来自于宗教书籍中,比如,很多俗语和格言均出自于《圣经》之中。同样,汉语文化中很多格言和谚语均来自于佛教。此外,中西文化差异还体现在颜色象征认知差异、数字象征认知差异以及动物象征认知差异等方面。基于此,翻译人员要对双方文化背景进行了解,保证翻译具有准确性。

三、基于中西文化差异的商务英语翻译对策

1、通过对成语的翻译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在我国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时代背景之下,国内外商事经贸往来日趋频繁,现实中的经济贸易活动实践对涉外商务英语翻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涉外经济贸易活动中,语言沟通的顺畅与否往往对经贸合作产生重大的影响,有时甚至直接决定着经贸活动的成败。这就要求翻译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把涉外商贸英语翻译工作做好。在涉外经贸英语翻译活动中,应当注意到商务英语不仅要求较高的英语语言水平和一定的经贸领域的相关知识,同时还需要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对文化之间的差异加深认识,力求避免文化冲突产生的不必要的误解与分歧,发挥翻译工作的优势,通过文化交流来促进文化融合。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特有的文化现象,在语言方面最具特色的即是各种成语的使用。在商务英语领域,成语这一语言文化现象也成为了介绍和推广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在促成商务合作的时候可以用到“投桃报李(giveapluminreturnforapeach)”;在原材料成本增加造成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可能用到“水涨船高(arisingtideliftsallboats)”等。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者应当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加深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并将自己的知识加以灵活运用,从而更出色地完成商务英语翻译工作。

2、发挥音译法的优势

商务英语翻译工作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商务英语翻译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将一种语言逐字逐句地转化为另一种语言,而且还应当对不同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加以分析,并力求通过语言文字的转化来促使不同的文化背景相互渗透与融合,以实现不同文化在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上的平衡。音译法是英语翻译中的常用技巧之一,运用音译法可以将英语的发音加以保留,避免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之下的人们因发音不同而形成理解分歧。特别是在对产品商标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如果对音译法加以灵活运用,则可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Bens(奔驰),汽车商标,汉语译做奔驰,寓意高性能的汽车奔驰在道路上;Crest(佳洁士),牙膏产品,使人形成“干净整洁”的意象;Lego(乐高),拼插积木品牌,让人联想到小朋友快乐地拼插积木,越搭越高的场景,这些都是灵活运用音译法的典型范例。

3、合理使用商务格式语句

在涉外商务贸易往来过程中,经过长期的商务活动实践,往往形成了一些常用的格式化语句,这些语句使用固定的形式,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使特定事项得到更为得体且明确的表达。尤其是在商贸往来信函之中,如果加以灵活运用,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例如:“Wouldyoupleasereplytothise-mailifyouplantoattend?(若您有意加盟,请赐回信。)”;“UnfortunatelyWehavetosaythat,sincereceivingyouenquiriesonthesubject,ourviewhasnotchanged.(非常遗憾,但我们必须告知您,自收悉您的询问以来,我们的看法都不能转变。)”;“WewouldappreciateitverymuchifyouwouldsendmeyourreplybynextMonday.(若可以在下周一之前收到您的回复,我们将感激不尽。)等等。

4、适当添加注释

有些语言现象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才能理解,在翻译过程中,如果遇到此种情况,则仅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直译往往难以令人充分理解,这就需要适当添加注释来使语意更为明确和清晰。例如:“costanarmandaleg(花费了一条胳膊和一条腿——极为昂贵)”;“toomanyironsinthefire(火炉上放了太多的熨斗——要办的事情太多,忙不过来)”等。通过添加注释的方式,既可以充分保留原文的意思,又可以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理解困难。

四、结语

综上,商务英语翻译并非单纯交换各种语言,更是对内容、信息、词义等的交换。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要忠实语义,实现功能上可被接受和对等,文化对等等诸多目标。由于西方与东方的文化传统不同,所以,出现了很多文化差异。也正是因为这些文化差异,对商务活动翻译准确性产生了限制。但是,中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具有契合点,要求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必须要找到该契合点,并且对其进行准确了解和运用,从本质上提升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

作者:王彦悦 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志华.跨文化视角下英语文学作品中隐喻翻译的策略研究——从跨文化的视角切入[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08:60-62.

[2]程晓云.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大学英语汉译英教学的影响及对策[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12:43-44,46.

[3]许小祥,邵亚奇.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对翻译时词序及句子结构的影响[J].海外英语,2014,21:246-247.

[4]王晓冬,罗黎.文化差异影响下的中美商务谈判策略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48-51.

[5]卢晓春.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谈文化差异对跨文化沟通的影响[J].学周刊,2015,08:20-21.

第4篇:商务英语的语言特征范文

1.商务英语的语言特征分析。用于国际商务活动服务交流的商务英语是以英语作为基本语言的,但比一般英语更具有功能特征。商务英语又来源于普通英语,除了包含英语的语言基础知识,还具有商务专业知识以及人际关系、民族习惯、行业习惯等相关内容,在内容上要更为丰富,在范围上更为广阔。因此,商务英语是普通英语与商务知识的一种综合体,具有较为突出的特殊性特征。首先,与普通英语相比,在英语词汇上,商务英语的语言形式以及词汇内容等,与专业知识的联系更为密切,其中包含的商务理论与商务实践信息更丰富,用词更加严谨;其次,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相比,以陈述句为主,套语、套句更多,更加注重语句表达效果的准确性以及时效性、逻辑性问题;再次,从社会层面上分析,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相比,其目的性以及信息性、文化背景等内容更为鲜明。

2.商务英语翻译的原则分析。商务英语翻译作为一种以英语为基础的交际活动,与文学英语翻译相比,其文体以及语言特征更为突出。因此,也可以将商务英语翻译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与信息处理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商务英语翻译中,其翻译主体的知识结构以及对翻译内容的理解、表达能力等,对于翻译质量以及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此外,商务英语翻译是在对于多种翻译标准进行参考借用基础上,通过综合考量实现的,因此,商务英语的翻译标准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总之,结合上述对商务英语以及商务英语翻译的分析,可以看出,商务英语翻译就是要在尽量尊重翻译客体的语气与风格基础上,通过全面、专业的知识构成,以“意义忠实、术语精确、语气恰当”作为原则,保证翻译的准确性,提升翻译质量。

二、功能翻译的相关理论研究

功能翻译概念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以“功能主义”形式出现,该理论以目的论作为理论中心,注重翻译的交际形式概念含义,它认为翻译过程主要包含原语文本以及翻译者、翻译者的图式文本、译语文本三种文本形式与一种元素,其中原语文本中主要以作者的修辞功能为重点,通过对于原语文本中修辞功能的理解把握,建立准确的图式文本,从而产生相应的译语文本。此外,翻译过程中,“功能主义”理论认为翻译时也需要考虑翻译目的与读者对象这两个关键因素。在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进行翻译时,主要是以目的作为翻译的准则,以跨文化交际理论和行为理论为支撑,将翻译实现由静态语言向动态功能方向的转化,从而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构成功能翻译的基本理论主要有四种,即文本类型与语言功能理论、目的论、翻译行为理论和功能加忠诚理论。其中,文本类型和语言功能理论是瑟琳娜•赖斯的研究理论,认为翻译文本应注意与原语在概念性内容以及语言形式、交际功能等方面相互对等,它是一种综合际翻译。文本分类通常从文本的语言特点以及习惯、主体交际功能上实现,能够帮助翻译者根据特定翻译目的进行所需要的合理对等程度的确定。目的论为汉斯•弗米尔的研究理论,其理论核心主要是翻译过程中所应用的翻译方法以及翻译策略是由译文的预期目的以及功能进行决定,它是在行为理论基础上研究提出的,注重在翻译过程中遵循目的以及连贯、忠实的原则。翻译行为理论认为翻译行为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过程,目的是为了实现信息的跨文化以及跨语言的转换,而翻译是翻译行为的具体操作,翻译具有目的性、交际性以及跨文化性。功能加忠诚理论要求翻译中翻译者需要对翻译的各方参与者负责,同时进行其关系协调;它还认为翻译是一种在译语文本和原语文本保持联系,并且根据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要求实现具体化,以保证能够顺利进行客观存在语言文化障碍的交际行为的活动过程。

三、依据功能翻译理论的商务英语翻译研究

结合上述分析,以功能作为主要目的的文本翻译就是依据功能翻译理论的商务英语翻译,而在商务英语中应用功能翻译理论进行翻译则需要结合功能翻译理论的内容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以实现商务英语翻译。

1.基于目的论的商务英语翻译分析。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功能翻译理论认为所有的翻译都是为了实现某种功能,或者是具有某种目的的行为,而且翻译过程主要有翻译目的所决定。对于商务英语翻译来讲,基于目的论的翻译是一种对原语文本中包含的多元化信息进行有选择的翻译,以达到相应的翻译目的和功能,不仅能够实现翻译质量的提升,同时对于实现预期的翻译目的,促进交际行为的顺利进行有着积极作用。

2.基于忠实性与连贯性原则的商务英语翻译分析。根据功能翻译理论中的忠实性与连贯性原则,需要翻译者能够使译文的文本功能得以实现。作为商务文本的主要特征之一,连贯性是在文本程式化以及应用术语的一致性上更为明显。而忠实性则是要求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所翻译的译文能够精确地进行商务术语的传译,在准确、简洁与严密的基础之上,保证译文的整体性与规范性和功能、礼貌等特征。

第5篇:商务英语的语言特征范文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国内外;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6-0312-02

随着国际交流合作的扩大和经济贸易的高速发展,社会对“语言+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商务英语作为ESP的重要分支,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进行研究。

一、国外研究综述

英美等国的应用语言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关于“专门用途英语”或“特殊用途英语”(简称ESP)的教学理论。

1.ESP的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主要回答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SP)的语言本质、学科属性、文体特征等认识论层面的问题。例如,Strevens指出:在内容和目标有特定学习群体的特殊需要时,ESP不仅包含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而且有明显的专业内涵,是语言技能训练与专业知识的结合。Barber、Tarone和Lackstrom等学者从文体学、句法学、语用学、体裁分析等角度研究了商务英语的词汇特点、语言特征和文体特征,通过分析语言的宏观结构和实现这些结构的微观语法词汇模式,来研究商务英语翻译的认知结构和建构策略,探索特定商务交际情境下的语言学习。

2.ESP的应用研究。应用研究主要解决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有关的系列问题,如教学大纲的制定、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语言技能的培训、测量和评估以及教学方法等。例如,Dudley 主张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以任务为主,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即“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中用”。它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实践空间,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Douglas指出,特殊目的语言能力由语言知识(语法知识、语篇知识、功能知识和社会语言学知识),策略能力和背景知识(话语领域)构成,因此商务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应从语言知识、策略能力和商务背景知识三方面着手。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从2010年起开始蓬勃发展,并逐渐呈现上升趋势。具体研究现状如下:

1.研究主题类型。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大体分为五类,一是进行理论剖析,即分析语言学理论尤其是翻译学理论对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指导意义,如建构主义、功能目的理论等指导下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二是研究教学模式,即探讨当今流行的一些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在商务英语翻译课堂中的运用,如任务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小组合作法、案例分析法等;三是研究现状、提出对策,即描述当前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如学生基础较差、教材陈旧、师资力量不足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四是研究翻译实训教学,即关注校企合作,面向市场或区域经济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五是关注网络多媒体和语料库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运用。

2.研究方法。国内对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如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对课堂教学的设置等,而定量研究较少。鉴于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各有其优缺点,可以实现不同的研究目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桂诗春教授指出:“应用语言学必须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采用科学的方法、现代化的统计和测量手段进行量化分析,以系统数据为基础的定量研究应引起商务英语翻译研究者的关注和运用。”

3.研究趋势。随着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的发展,其研究方法正逐渐呈现跨学科的特点,即运用测量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言习得等学科的新发展来指导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研究。二是对市场需求及学习主体的研究,如影响学生翻译能力习得等因素,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中的作用逐渐得到重视。三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如语料库、机器翻译等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运用将会得到加强。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王克非教授论证了语料库翻译学的范式理据与体系,深化了语料库翻译学的应用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王立非教授提出了建设基于CBI理论的机辅商务翻译教学平台等。

以上研究为商务英语翻译作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我国商务英语翻译培养既具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又通晓特定行业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拓宽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第6篇:商务英语的语言特征范文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成金融危机,不仅威胁了美国经济,也殃及世界上其他国家,其负面效应对中国经济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尤其是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外贸行业受到的影响则更大。严峻的经济形势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如何在日趋白热化的就业竞争中胜出?这对商务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商务英语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

Hutchinson和Waters认为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中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以语言学为主导、吸收了一切与商业相关的领域的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陛学科,基本上属于应用语言学。从语言的角度看,商务英语是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但从内容而言,商务英语叉不能脱离商务。其特点是:(1)以目的为导向;(2)以自我学习为中心;(3)真实语料2]。例如,BEC商务英语口试主要考查考生商务交往过程中运用英文的能力。商务交往主要包括建立和保持商务联络、谈论工作、制定计划与安排工作等,目的性和实用性较强。200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验商务英语》还设置了真实的案例分析。

改革开放后,中国众多高校纷纷开设“经贸英语”、“商贸英语”、“商务英语”以及“外贸英语”等课程,培养既通晓外语又精通国际商务的复合型人才。有的院校如上海对外贸易大学还开设了相关的研究生课程。另外,出版了一系列商务英语教材,例如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级商务英语教材,与其相关的商务英语考试和培训已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肯定。但是,我国多数讲授商务英语的英语教师由于受专业知识的限制,往往用讲授基础英语的方法进行商务英语教学,以词汇和语法教学为主;而多数讲授商务英语的商务专业课教师由于缺乏语言教学的经验,教学中以翻译为主。这两种教学模式只是在形式上把英语与专业结合起来,其基本模式是:分析商务英语中某些句子的语法现象;逐句翻译成汉语以解句义。这种“语法~翻译”教学法虽然解决了学习者初涉商务英语时所遇到的“既看不懂也记不住”的难题,然而课堂中缺少师生双向交流的机会,学生接受的是死记硬背的“填鸭式”教育,教师难以帮助学生获得以英语为媒介进行商务交流的能力,未能体现“以目的为导向、以学生为自我学习中心”这一商务英语特点。因此,“语法一翻译”教学法不断受到商务英语教学界的排斥。近年来,随着认知理论研究的深入,以跨文化交际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视角改进商务英语的教学成为可能。

二、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商务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英语+商务知识”的单一模式往往使学生误认为会说英语,懂得商务知识就能够进行跨国商务活动了,而实际上商务活动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背景,如果不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而按照本国文化所表达的含义去行事,就会引起文化冲突,从而导致商业活动的失败。正如胡文仲先生在《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一书中所说的“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当今世界范围内的交际是以跨文化为特征的。因此,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也就被视为现代社会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

(一)商务英语与跨文化语言交际

商务英语所面临的文化高度敏感的社交场景,对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单是语言的传播者与研究者,还应兼具商业运作方面的知识,能观商海风云,能洞察世事人情。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文化的研究、传授与语言的学习同等重要。在真实的商务交际环境中,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对汉英双方文化的学习、了解与运用,并非靠一点指南,报刊杂志的报道,以及一点外贸必备技术手册就能实现。在正规的商贸洽谈和日常商务活动中,其情景与任务等背景,决定了它所使用的风格和内容与其他环境中,如学术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特征不同。在商务交际环境中,商贸谈判与日常商务活动所涉及的言语内容和风格也截然不同。因此要研究商务英语交际环境中的语言特征,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符号与含义,并从语言和它所承载的符号与意义等层面进行研究,剥离出语言上附加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文化习俗等。

(二)商务英语与跨文化非语言交际

语言行为,只是跨文化商务交际行为的一部分;其外的所有交际行为,即非语言交际行为,同样忠诚不二地传递着丰富的文化信息j。只有将语言体系与体语体系相结合,才能构成完整的交际体系。跨文化的研究,不能遗漏这一文化特质。跨文化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比,找出英语与汉语文化的异同,增加对文化的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交际前就应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预见并避免可能出现的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在交际中创造双方共同接受的交际氛围,使商务英语交往和跨文化交际得以进行,提高商务交往的有效性。

(三)跨文化理论对商务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商务交际的语言与非语言特质,决定了商务英语在教学大纲的编制、教材编撰、课堂教学和语言测试等各环节中,必须遵循三个原则。首先,要重视语言教学的规范,尤其是在商务背景下的规范表达。其次,要重视文化信息、社会环境的解释,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再次,展开对非语言手段的信息,即体语系统的学习与探讨。

文化是商务活动的杠杆和剂,商务英语教学首先必须按商务英语专业特点设置跨文化教学相关课程,如“英美概况”、“商务礼仪”、“企业管理”、“营销策略”、“英美法律和谈判”等课程,在文化渗透的同时进行知识渗透。其次,教学法上,单纯的翻译教学法显然无法适应现代商务交际的需求,教师应当多渠道讲授商务文化,如商务英语报刊、电视广播、商务网站、有声磁带、光盘、软件模拟等,都可以带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他们了解最新的商务信息和商务动态;通过观摩、探讨、表演模拟、案例分析、英语角和晚会等,为学生创造多种形式的文化与语言环境;邀请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举办讲座,把商战实例与文化差异结合起来分析、探讨;在外贸公司建立实习基地,使学生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再次,要使用国内外优秀教材。目前我国书市上的商务英语教材种类繁多,但是质量参差不齐,有的语言老化,练习单调,内容严重滞后,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所以,建议引进国内外优秀教材,这样学生既学习了英语,又获取了专业信息。授课可以采取全英语授课或中英文结合(双语)的方式。总之,商务英语的教学,必须将商务知识与跨文化交际知识相结合,运用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最新的优秀教材,经过多渠道商务英语的视听接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商务英语人才。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教学

第7篇:商务英语的语言特征范文

关键词:高校英语;商务英语;翻译技巧

商务英语是国际商务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信息交流工具,它词汇丰富、专业术语数量多、专业范围广,不仅具备了较强的语言交流功能,而且还涉及到了专业的系统知识、独特的语言现象以及文化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间的商务往来越来越频繁,商务英语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前,在高校商务英语学习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翻译难点,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商务英语翻译技巧,对于提升学生商务英语翻译能力,培养商务英语翻译专业人才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1 高校英语学习中商务英语翻译存在的主要难点

(1)一词多义,增加了翻译难度

同一个词,由于语言环境的差异,其词义往往会千差万别。一词多义问题是高校商务英语学习难以攻克的问题之一。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会涉及到不同的语言环境,因而许多单词在具体语境中所表达出来的含义也有所不同,这在很大程度增加了商务英语翻译难度。比如,confirm一词,在一般英语语境下,其含义通常为“确认”,但在商务英语环境下,翻译者会将其翻译为“保兑”。 再如,Bond一词,含有“束缚”之意,在商务英语的语言环境下往往直译为“债券”,而在某些特殊商务语境中,有时会将其翻译为“关栈保留”。 因此,在高校商务英语学习中,学生若无法攻克一词多义问题,将会影响其翻译能力的提升。

(2)专业术语较多,难以有效把握

专业术语翻译是商务英语翻译难以把握的问题之一。商务英语翻译所涉及到的专业词汇层面广、专业门类多、数量多,尤其是大量缩略词的使用,稍不注意,轻则闹笑话,重则损失巨大。比如,国际支付方式的L/C为Letter of Credit的缩写,其含义为“信用证”;ACT 为advance corporation tax的缩写,即预扣公司税;Inv.为Invoice的缩写,即发票;forex为foreign exchange的缩写,即外汇。学生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若不能较好地把握好这些专业术语,往往会导致译文与原文所要表述的含义出现偏差,更有甚者,会扭曲文章原意,从而影响整个文章的翻译效果。因此,在高校商务英语学习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断积累专业术语,逐渐理解和把握。

(3)专业性过强,对翻译者能力要求高

商务英语专业性较强,对翻译者能力要求高。以商务英语广告翻译为例,其灵活性和实用性强,用词讲究洗练含蓄,结构错综复杂,这不仅要求翻译者熟练掌握专业的英语、商务、广告、管理等行业知识,而且更需要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同时,还需要较强的跨文化能力,能够对广告创作与所投放的社会背景与文化习俗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广告的具体内容和奇思妙想充分表达出来。

2 高校英语学习中商务英语翻译技巧

(1)正确选用词义,适当地进行词义延伸和引申

英语单词较为灵活,不同的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含义。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因选词不当导致词不达意或译文与原文含义不相符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高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根据具体语境中语言的交际功能,正确选用词义,谨慎使用易混淆词语,掌握固定的翻译词汇,进而提高学生商务英语翻译质量。同时,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当某些词汇难以根据上下文作为解释时,还需要从其固有的基本含义出发,结合上下文,适当地进行词义延伸和引申,从而确保译文语意清晰、流畅。例如,International business as a field of management training deals with the special features of business activities that cross national boundaries.作为管理训练的一个领域的国际商务具有跨国家边界商务活动的专门特征。“deal with”这一短语在词典中的解释是“处理、解决、应对、涉及”,选取其中任意一个含义都无法与后面的“专门特征”搭配起来,故需要将其进行引申为“具有”,这样才与地道的汉语表达习惯相符合。

(2)合理增减词量,确保翻译表述通流顺畅

增减词量是商务英语翻译中常用的翻译技巧之一,它是指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结合原文上下文含义、逻辑关系以及译文语言句法特征等,合理适当地在译文中增添一些原文隐含或省略,而实际意义却需要的词汇,或删减一些原文中多余或不符合表达习惯的词汇,以充实原文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保证译文语法结构完整、语言表述通流顺畅。比如,All cash bonus shall be subject to income tax.所有现金红利,均需要缴纳所得税。(根据汉语中的行为习惯,需要增加动词)。再如,At present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in New York is very weak while the stock market is very strong.目前纽约外汇市场十分疲软,而股市却十分坚挺。(动词is如果被直接译出,将会使译文别扭不顺畅,故应省略。)We assure you of our prompt attention to this matter.我们保证立即处理此事。(减译了you ,our)

(3)熟悉各种文体,掌握商务英语常用术语翻译

商务英语内容涵盖广泛,涉及到的文体较多,因此,在高校商务英语翻译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体所涉及到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文化背景,熟悉各种文体的翻译技巧,能够针对不同文体的结构、功能和语境开展翻译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翻译出现错误,提高翻译的严谨性和准确性。另外,商务英语涉及到专业术语多,如价格术语:CIF 到岸价格、FOB 离岸价、CFR成本加运费价;贸易保险术语:F.P.A平安险、W.P.A水渍险、Risk of Leakage渗漏险;贸易方式术语:dumping 商品倾销、antidumping 反倾销、tariff barrier 关税壁垒等。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掌握常用术语翻译,力求译文用词规范、翻译准确。

(4)了解语言文化差异,实现原文与译文语义信息对等

不同的民族语言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高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了解这些语言文化差异,并优选有效的翻译方法,以实现原文与译文语义信息对等。比如,在翻译“亚洲四小龙”时,有学生直接将其翻译成“Four Asian Dragons”,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忽略了中西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因而导致原文与译文语义信息不对等。事实上,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被赋予了超凡的神力和智慧。英语中“dragon”其文化意义为“魔鬼、凶残”,是“罪恶的象征。”而“tiger”在西方国家代表强壮和强悍,故亚洲四小龙译为Four Asian Tigers在文化信息方面达到了较好的对等。

总之,商务英语翻译方法多样,技巧灵活,具有自身特有的规律,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不应拘泥于形式,而应立足实际,灵活运用,在保持原文与译文语义信息对等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做词语精炼、术语规范、语言流畅、表述清晰、翻译准确,从而提升学生商务英语翻译水平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潘红:商务英语英汉翻译教程.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

[2]余富林等著:商务英语翻译[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3

[3]李友晶:浅谈商务英语翻译技巧,《青年文学家》,2011年22期

第8篇:商务英语的语言特征范文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理论;架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9-0041-04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设计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是复杂、多维、立体的,包括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达成度、用人单位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满意度、教师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完成学业过程和结果满意度等。其中,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达成度和用人单位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满意度是核心内容,本次研究以这两个核心维度作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立体评价体系中的一个横切面,在此平面上确定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标准,架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理论体系。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一阶标准指标

教育质量标准包括两类:约定标准达成度(promissory standards degree, PSD)和满意度(satisfactory degree, SD)。[1]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达成度是指符合预先设定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程度。用人单位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满意度是指用人单位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上满意的程度。

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还没有统一的表述,但诸多表述较一致认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须包括以下几个一阶核心达成度标准,即基本素质、语言商务知识、语言交际能力、商务操作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等。用人单位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满意度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最关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商务知识技能、综合素质。本文以这三个维度作为用人单位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一阶满意度标准。把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约定标准达成度(PSD,纵向)和用人单位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满意度(SD,横向)作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双向平面标准(如图1)。

象限Ⅰ表明预先设定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达到了或者接近用人单位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两者之间的耦合度极高,即高PSD和高SD,实现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之间无缝对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高;象限Ⅱ表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达到预先设定的标准,但用人单位满意度低,培养方案与用人单位需求脱节,培养出来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不能很好地胜任用人单位提供的相关岗位(如过度强调语言知识,忽视了商务实际操作能力),即高PSD,低SD,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低;象限Ⅲ表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没有达到预先设定标准,同时,用人单位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也很不满意,即低PSD和低SD,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低;象限Ⅳ表明用人单位满意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没有达到预先设定标准(如设定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必须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即低PSD,高SD,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低,需要调整其培养方案,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

在此平面评价体系中,用人单位满意度(SD)和培养标准达成度(PSD)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函数公式表示,即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evaluation system,ES)=SD×PSD。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达成度一阶标准指标:基本素质、语言商务知识、语言能力、商务操作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分别用PSD1、PSD2、PSD3、PSD4、PSD5代入上述公式得到:ES=SD×PSD=SD×(PSD1+PSD2+PSD3+PSD4+PSD5)=SD×PSD1+SD×PSD2+SD×PSD3+SD×PSD4+SD×PSD5。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达成度5个一阶标准指标与用人单位满意度乘积相加能较客观反映出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的效度,其中,SD×PSD1、SD×PSD2、SD×PSD3、SD×PSD4、SD×PSD5分别反映对基本素质、语言商务知识、语言能力、商务操作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评价的效度。

用人单位满意度和培养标准达成度是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两个一阶标准指标,在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时,需要统筹兼顾,不可偏废,力求达到动态平衡。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二阶标准指标

用人单位满意度和培养标准达成度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提供了一个总体评价依据,还需对这两个一阶标准子因子作进一步选择和确定,方可构建一个具体有效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通过走访用人单位、专家咨询、一线高职商务英语教师访谈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调查,按照“非常重要”、“比较重要”、“无关紧要”和“不重要”4个选项,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达成度一阶标准指标5个维度和用人单位对高职英语专业人才满意度一阶标准指标3个维度的子因子进行定序测量。调查数据显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达成度共有“非常重要”21个子因子,其中基本素质维度包括4个子因子,即思想品德、职业道德、身心健康、人文素养;语言商务知识包括3个子因子,即语言知识、商务知识、跨文化知识;语言交际能力包括2个子因子,即英语交际能力、汉语交际能力;商务操作能力包括6个子因子,即商务活动策划、撰写商务信函、商务文本翻译、缮制外贸单证、随行翻译、商务洽谈与谈判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包括6个子因子,即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自我管理、信息处理、创新创业能力。

用人单位对高职英语专业人才满意度共有“非常重要”17个子因子,其中英语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5个子因子;商务知识技能包括外贸与信用证流程知识技能、商务函电写作与处理、商务洽谈与谈判3个子因子;综合素质包括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协作精神、工作态度、性格特征、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学习能力、执行能力9个子因子。

调查发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达成度的20个子因子和用人单位对高职英语专业人才满意度17个子因子重合度较高,表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应与用人单位对高职英语专业人才要求基本吻合。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评价体系的理论模式及其特征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评价体系的理论模式构建

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达成度和用人单位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满意度双向平面中,依据其一阶、二阶标准指标,可全面客观评价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整个过程与结果、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工作过程与业绩,确定两者之间耦合程度,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标准,以达到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之间无缝对接。一阶标准指标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总体评价依据,二阶标准指标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具体评价依据,二者结合可整体多维科学地反映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时反馈评价结果,使得评价处于运动和发展状态(如图2)。

在图2中,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达成度的一阶标准指标中的基本素质、语言商务知识、语言交际能力、商务操作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与其对应的二阶标准指标中子因子最终完成情况分别构成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中的构件1、构件2、构件3、构件4、构件5。用人单位满意度的一阶指标中的英语语言技能、商务知识技能、综合素质及其各自对应的子因子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中表现为构件一、构件二、构件三,其中构件一与构件2和构件3有较高耦合度,构件二与构件2和构件4有较高耦合度,构件三与构件1和构件5有较高耦合度。在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评价过程中,用人单位满意度的构件一、构件二、构件三和相应的标准达成度的构件1至构件5的耦合度为零或偏低时,需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一阶和二阶标准达成度,以满足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人才需求。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阶和二阶标准的实现都将最终落实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上,用人单位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满意度情况反馈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上,构成一个整体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理论体系的特征

该整体评价体系为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评价提供了理论框架,具有多维性、开放性、动态循环性、导向性。

1.多维性。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多维性主要体现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达成度5个一阶标准指标和与其相对应的21个子因子上,体现在用人单位对高职英语专业人才满意度3个一阶标准指标与其相对应的17个子因子上,还体现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构件一、构件二和构件三分别与构件2和构件3、构件2和构件4、构件1和构件5有较高耦合度上。这样就可以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作出“总体粗放”到“全面具体”的评价,提高了评价深度和广度,凸显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总群体特征。

2.开放性。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评价方法和评价内容上。根据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标准达成度和用人单位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满意度一级和二阶标准,可采用里克特(Likert)五级量表形式进行定量研究,也可根据需要评价的维度及其子因子进行典型工作场景观察、录像转写分析和编写访谈提纲进行访谈等进行定性研究。整个评价体系不拘泥于某一种研究方法和某一维度及其子因子,而是一个针对需要评价内容,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有机结合,使得评价结果更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的体系。

3.动态循环性。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动态循环性是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一阶标准指标到二阶标准指标,二阶标准指标到预期培养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构成一个子评价循环系统;还指预期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能否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即是否与用人单位一阶和二阶标准指标有较高的耦合度,得到评价结果反馈到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标准,构成另一个子评价循环系统。这两个子评价系统通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这个纽带,彼此间相互作用,不断调整和完善,构成整体动态循环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4.导向性。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导向性是指通过走访用人单位、专家咨询、一线高职商务英语教师访谈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调查,确定的高职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达成度和用人单位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满意度一阶和二阶评价标准,该标准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搭建了一个对话平台,对优化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起到导向作用。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的多维复杂性使得该领域的研究相对薄弱。本研究以人才培养标准达成度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作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立体评价体系中的双向平面标准,确定该评价体系的一阶和二阶评价标准指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达成度有5个一阶标准指标和21个二阶标准指标子因子;用人单位对高职英语专业人才满意度有3个一阶标准指标和17个二阶标准指标子因子。在此基础上架构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理论体系,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整个过程与结果、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工作过程与业绩进行全面客观评价,确定两者之间耦合程度,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标准,以达到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之间无缝对接,凸显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总群体特征,具有多维性、开放性、动态循环性和导向性,其函数公式为ES=SD×PSD。本研究结果对完善高职商务英语学科和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同样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学科和专业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第9篇:商务英语的语言特征范文

商务沟通在商务活动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对国际商务人士而言,熟练掌握商务英语电子邮件的写作已成为一项职业必备技能。然而如何写好商务英语电子邮件,也是是商界人士感到棘手的问题之一。本文拟从传统的商务英语信函与现代商务电子邮件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动态顺应论的分析,对动态顺应论是否适用于商务与电子邮件做出分析,希望商务与电子邮件发挥有效沟通功能做出一些帮助,也为改善学生和从业人员对商务英语电子邮件的理解能力及写作能力起到一定帮助。

关键词:动态顺应;商务信函;商务英语电子邮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003-02

一、引言

随着经济贸易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商务往来日益频繁。有效及高效的商务沟

通在商务活动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商务英语信函,作为一个有效的不可缺少的沟通方式,如何得以有效地发挥其在商务贸易中的作用,值得我们研究。由于商务信函常以电子邮件形式发出,并且商务英语电子邮件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企业形象,因此, 在对外贸易活动中,对国际商务人士而言,熟练掌握商务英语电子邮件的写作已成为一项职业必备技能。然而如何写好商务英语电子邮件,也是是商界人士感到棘手的问题之一。本文拟从传统的商务英语信函与现代商务电子邮件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动态顺应论的分析,对动态顺应论是否适用于商务与电子邮件做出分析,希望对商务英语电子邮件发挥的有效沟通功能做出一些帮助,为改善学生和从业人员对商务英语电子邮件的理解能力及写作能力起到一定帮助。

二、传统的商务英语信函与现代商务电子邮件之比较

1、传统的商务英语信函

有学者通过对语域 ( register) 的研究,将商务英语的表现形式归纳为三类: 公文体、广告体、论说体。其中,法律文书、商务信函、商务合同或协议、信用证、通知为公文体; 公文体行文以书面语为主,用词正式、严谨、规范,句式结构复杂(高丽敏,2013)。由此可见,商务信函一般被认为需用正式、严谨、规范的词汇,以及结构复杂的句子。用词的正式性是普遍被认可的,大多数国内学者都认可由于国际商务信函是一种正式的公函语体,应多使用正式书面词汇去替代普通词汇。如句子“We can grant you insurance coverage for5% of the invoice value.”中 grant 比同义词 give正式(高丽敏,2013)。为了表达具体的业务内容,商务英语函电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经使用长句,复杂句形成了各种固定的程式化的套语,并常见于信函的开始,结尾处,以及一些固定功能的表达上。如:常见的信函开头的套句:Thank you for your letter of ....; We have received your letter of ...with pleasure.常见的信函结尾的套句: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early reply.表示感谢的有:We would appreciate it if… ; it would be appreciated if…等。商务英语信函还认为应有相对固定的格式,常用齐头式,缩进式和混合式。信函大体上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信头(heading)、日期(date)、称呼(Salutation)、正文(body)、结束语 (the complimentary close)、签名 (the signature)。

2、商务英语电子邮件

传统的商务英语信函的是基于书面语篇的。然而,基于语言学家们对书面语篇和口语语篇做过大量的深入研究,书面语篇是由口语语篇演变而来,而电子语篇则是由口语语篇和书面语篇两者演变而来。电子语篇既不能等同于口语语篇,也非书面语篇,更不是两者的简单叠加。电子语篇是口语语篇和商务语篇的衍生物,在兼具这两种语篇特征的基础上,还具有自身的鲜明特点。电子邮件属于电子语篇的一种,因此具备了大多数电子语篇的特点。商务英语电子邮件的特殊交际功能决定了其体裁的特殊性,它一方面具有普通电子邮件的特点,同时又具有商务英语信函的特征(谢占丽,2012)。事实上,商务英语电子邮件是传统商务信函的一种变体,具有很强的非正式性(檀文茹,2002)。语言在不同的媒介作用下会呈现不同的语言特征,形成不同的语篇类型。黄国文(2005)也用图表简明的表述口语语言、书面语言和电子语言之间的关系(见图1)。

三、动态顺应论在商务英语电子邮件写作的适用分析

Verschueren 在他的著作《语用学新解》提出,顺应理论有“语言适应论”和“语言顺应论”两种表述法。Verschueren(1999:55-56)指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持续选择语言的过程。顺应论主要包含语言结构顺应、语境因素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的意识性四方面分析维度(Verschueren 1999:65-66)。语言结构顺应是指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对语音、词汇、句法、语码、语体、语篇等语言各个层面做出选择;语境因素顺应是指语言的使用和选择与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相顺应;顺应的动态性是指语言的顺应性选择是一个动态过程;顺应的意识性是指语言选择和顺应会呈现不同的意识凸显程度。国内语用学研究专家学者也曾专门撰文介绍评述及诠释“顺应论”。其中谭晓晨(2003)详细介绍了维索尔伦的语境适应论,探讨了语言和语境互为构建的动态关系,指出动态生成的语境观是对传统语境研究及时而必要的补充。钱冠连(2003)又对 Verschueren 顺应论的理论源头和整体理论构架进行了探讨,认为“可以说有一个基本问题(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是在于什么),三个关键概念(语言选择的可变性、协商性和适应性),四个研究角度(语境、结构、动态性、意识突显)”。

从上面四个维度来看,与商务电子邮件相关联的几个要素都包含其中: 词汇、句法、语篇、语体。即,在撰写商务英语电子邮件时,这些语言结构会因写作之人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发生顺应,并且这种顺应可能是动态性的。这种动态顺应可有意识地适用于商务英语电子邮件中,即,在邮件沟通中,因对方的各种可能因素的影响,对方的语境会有动态变化,而邮件撰写者可有意识地去发生动态顺应,构建语言和语境的相互动态关系。而这种动态顺应,可为传统商务英语邮件撰写提供补充,使邮件发挥更好的沟通功能。

王颖频(2000)提出由于说话人在不同意识凸显程度支配下会呈现不同的语言表现,顺应的意识性在四个分析维度中无疑占据主导地位,对其他三个维度起着支配作用,并认为四个维度的具体关系如图 2 所示。

因此,基于顺应论的四个维度,写信人如能有意识地选择语言的输出,则沟通会更好地朝话语人的目的进行,使沟通目的更好地实现。同时,因为顺应具有动态性,写信人应有意识地进行动态顺应,即应随时关注对方语境,语篇,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顺应,这种顺应则会从语言结构和语境因素进行顺应。顺应可能包括电子邮件的一些重要因素的顺应,如礼貌用语的动态顺应,词汇选用的动态顺应,句法选用的顺应,语篇的顺应等。

四、结论

在商务英语电子邮件写作中,如何应用动态顺应使沟通更加有效高效,实现沟通目的是商务人士关注的也是棘手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商务信函与电子邮件的比较分析所得出结论:即当商务英语信函通过网络作为媒介,呈现的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特征;它特殊交际功能决定了其体裁同时具有普通电子邮件的特点和商务英语信函的特征,而且具有很强的非正式性。基于以上结论分析得出:邮件撰写人对邮件的正式性与非正式性,非正式性的程度进行判断。这种判断可通过邮件撰写人有意识地去判断邮件往来的对方发生的语言变化,以及文体包括电子邮件的一些重要因素可以有意地去发生顺应,并且这种顺应因为语境和双方关系等的不断变化应是动态的,如礼貌用语的动态顺应,词汇选用的动态顺应,句法选用的动态顺应和语篇的动态顺应等。

参考文献

[1] St John,M. Business is booming: Business English in the1990s [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1996(1) : 3-18.

[2] 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 London: Edward Arnold,1999.

[3] 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 黄国文.电子语篇的特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 (12): 1-5

[5] 李艺倩. 商务英语语言特点与翻译信息对等[J].中国科技翻译. 2010(8) :23-3

[6]高莉敏.商务英语的文体特征及其翻译研究[J]. 中国科技翻译. 2013(5):26-2

[7] 钱冠连.语用学:统一连贯的理论框架──J Verschueren《如何理解语用学》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

[8] 檀文茹. 实用商务英文写作[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年

[9] 王颖频.基于顺应理论的 MTI 学生翻译决策能力培养研究[J].外语界. 2000(3):230-232.